中国文化与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关联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从中国文化视野下剖析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以中国的审美观来欣赏和研究德彪西这位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论点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努力挖掘东西方文化的互通共融之处,为加强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一点贡献。
     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广义上概述了中国文化,第二大部分概述了德彪西钢琴音乐与中国文化在审美原则上的互通,除了总结前人的论点之外,提出了更多的新观念。第三部分从中国文化的视野下分析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此部分从调式调性、旋律与节奏、题材与体裁、演奏等各方面阐述德彪西钢琴作品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Debussy's piano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al, which means to appreciate and study the Impressionist master Debussy's works with the aesthetics of China. And by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and arguments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this article gives more details about the commonnes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e, and trie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culture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broadly expounded on the Chinese culture . The second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ommonness between Debussy's piano music and the principles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addition to summing up the arguments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this part also brings up more new ideas. The third part tanalyzes Debussy's piano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done mainly by elaborat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ebussy's piano works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atonal mode, melody and rhythm, genre subjects and so on.
引文
[1]刘广新,《意境·天人合一与诗意的生存》,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傅敏编,《傅聪:望七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03页。
    [1]张凯,《音乐画家——论德彪西音乐的绘画美》,美与时代,2002年16期。
    [1]图片来源于网站http://www.baidu.com
    [1]郑红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辽宁师专学报,2005年第4期。
    [1]马白著《中国美学纵横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47页。
    [1]左克厚著,《中国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214页。
    [2]张婉侠,《“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有感于德彪西音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6期。
    [1]傅敏编,《傅聪:望七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13页。
    [1]马栋梁,《德彪西音乐创作理念之探索》,艺术探索,2006年第6期。
    [1]弗兰克·道斯著,《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第41页。
    [1]李铮,《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全音阶手法的使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19卷第2期。
    [1]胡千红,《叩开世纪之门—论德彪西对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影响》,人民音乐,1997年第8期。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7月,第275页。
    [1]田园,《德彪西的音乐与中国绘画》,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朱秋华著,《德彪西》,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第76页。
    1.弗兰克·道斯著《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2.【法】让·巴拉凯著《德彪西画传——印象派“音乐画家”与象征主义“音乐诗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英】保罗·霍尔姆斯著《德彪西》,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3.沈旋著《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生平及作品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4月版。
    4.【美】汤普森著,朱晓蓉、张洪模译,《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个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5.孙继南、周柱铨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易健著《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7.傅雷著《傅雷谈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8.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7月版。
    9.左克厚著《中国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0.傅敏编《傅聪:望七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马白著《中国美学纵横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2.彭修银著《东方美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3.朱秋华著《德彪西》,东方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4.高松庐著《中国画浅说》,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15.徐书城著《中国画之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田园,《德彪西的音乐与中国绘画》,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王志娟、周仲谋,《论道家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西方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4期。
    3.向乾坤,《德彪西钢琴音乐及前奏曲的演奏——记青年钢琴家许忠成都讲学》,钢琴艺术,2005年第5期。
    4.李铮,《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全音阶手法的使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2期。
    5.郑红雨,《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曾德宏,《中国草书的气质》,书法艺术,1998年第3期。
    7.张婉侠,《“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有感于德彪西音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6期。
    8.扬秦生,《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1期。
    9.毛晓骅,《印象派之源——前辈作曲家对德彪西印象派创作技法的影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第一期。
    10.张敏,《从德彪西月光论印象主义钢琴年音乐》,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11.吴驰,分析德彪西意象集第一册《水中倒影》的结构特色和演奏,音乐探索,2007年第3期。
    12.张凯,《音乐画家——论德彪西音乐的绘画美》,美与时代,2002年6期。
    13.任承达,《莫耐和印象主义绘画》,阴山学刊,2002年2月第1期。
    14.马春明,《论德彪西作品中和声手法的多样性》,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6期。
    15.田园,《德彪西的钢琴练习曲》,东方艺术,2005年第5期。
    16.王爱国、翟毅,德彪西钢琴作品《贝加莫组曲》的创作特色浅析,淮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1期。
    17.马栋梁,《德彪西音乐创作理念之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6期。
    18.郭聪,《德彪西的梦幻世界——德彪西作品题材的多样性及艺术特点》,科技信息,2007年第25期。
    19.梁伟,《静穆的关照,飞跃的生命——论德彪西音乐中的审美意识》,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4卷第3期。
    20.饶露堤,《德彪西音乐创作和美学思想简论》,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3月第24卷第2期。
    21.范静,从《雨中花园》看德彪西钢琴曲的印象派特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李芳,德彪西《版画集》的风格特征,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27卷第3期。
    23.袁瑾,《“大境界”:钢琴演奏艺术的完美自呈——从“道家”审美境界谈钢琴演奏艺术》,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4.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5.林萍,《闻得花香的音乐——浅释德彪西音乐中的通感意味》,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6.戴起源,《声意相生,意境高远——谈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意象与意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熊辉婧,《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东方色彩》,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刘广新,《意境·天人合一与诗意的生存》,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毋茜,《中西方五声性音乐语言表现方法和风格的比较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王澍,《德彪西音乐中的“意识流”现象初探》,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李明春,《意象的音乐世界——论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水、光、火》,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肖潇,《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印象主义音乐》,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冒小瑛,《感知·思维·想象——浅谈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心理》,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Claude Debussy.《Debussy Masterpieces for Solo Piano:20Works》.1 November.2002.
    2.Paul Holmes.《Claude Debussy》.Omnibus press(london).1989.
    3.Goubault,Christian.Claude Debussy,Paris:Librairie HonoréChampion,1984.
    4.Debussy Letter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Austin,William W.Debussy: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70.
    演奏者:Water Gieseking Piano
    出版社:1951—1955.london&1951.Frankfurt.
    《德彪西钢琴全集》,俄,9-4/A176-3A00150,中国人民出版社。
    http://imag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