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新时期以来的西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边地文化为研究视角,力图从地域自然、宗教文化、苦难生存、现代性焦虑等方面,探讨西部作家对边地文化因素的不同叙事策略,以及这种地域文化的文学书写在新时期以来所呈现出的文学史价值。论文认为,西部小说的地域特色包含了稳定性和动态性两个方面。地域自然不仅是构成西部小说的背景空间,而且在西部小说中具有了隐喻化和象征化的叙事主体角色的功能。浪漫型自然所隐喻的人格特征,对立型自然所隐喻的人的本质力量,动物形象所隐喻的人性与生命内涵,以及初露端倪的西部生态理念,都体现出了西部小说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区别于中东部文学的独特文化思考。宗教文化之于西部少数民族文学,不仅是诸多美学符号和审美意象的构建,以及新的审美空间的拓展,而且还在于宗教文化以其特殊的文化理念赋予了西部小说文化指向的特殊性,无论是心灵净化、彼岸意识,还是神圣体验、母族归根,都是西部小说独异于非宗教小说的重要文化表征。西部小说的苦难体验主题,也由于边地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滞后性而显得异常沉重和显著,苦难从日常生活、历史记忆和文化生存等方面构成了西部民众的外迫性力量,而超脱苦难境遇的生存姿态以及在消解中所形成的集体民族性格,也构成了西部小说拯救苦难的文化启示。上述三个命题是西部小说较为稳定的地域文化底色,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部边地进入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文明同时演绎的境遇,面对这一时代性难题,西部作家集体性的陷入了对现代性认知的悖论中,这种焦虑不仅体现为作家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分化,表现在对乡村、都市以及乡村都市化和都市返乡化的不同价值判断上,还包括民族作家对现代性与民族性冲突的生存体验差异,最终造成了西部小说本土化叙事的集体困境。论文最终试图以中东部小说为坐标,在横向对比中总结和反思西部小说在曲折演进中所呈现出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启不。
This thesis will study the western novels from the new period by the angle of edge area culture,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t narrate strategy about edge culture factors from area nature, religious culture, suffering life, modern anxiety and so on by western writers, and the literature value about literary writing of area culture since the new period. This thesis thinks that area features about western novels including two factors with stabilization and dynamism. Area nature is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novels, but also is the narration principal function role of metaphor and symbolization. Romantic nature symbolizes the feature of people, opposition nature symbolizes the essential power of people, animal figures symbolize connotation of humanity and life, and the nation of ecological nation, all of these reflect the unique culture thinking of western novels about native area culture, it is this different from the novels of center and eastern area. Religious culture influences the minority literature, not onl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many aesthetics symbols and aesthetics images, and expand of new aesthetics space, but also the religious culture gives the unique cultural direction to the western novels by unique cultural nations. Not matter the heart purification, the opposite bank, or sacred experiences, going back native nation, all of these are the important cultural features different from unreligious novels. Suffering experience theme of western novels, because of the uniqu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backward of edge area and have the features with heaviness and signification. Suffering is the power of oppression to western people by daily life, historical remembering and cultural live, and the life style of revolt suffering surroundings,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the efforts of revolution, have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for save the suffering about western novels. The three themes are the stable area cultural background of western novels. With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ization, The western edge area goes into the surrounding of pre-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ty at the same time, faced the age problem, western writers sink into the paradox about recognition of modernization, This anxiety not only includes the different self-identity, and includes the different value judgment about country, city and country urbanization, city Suburbanized, but also includes the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about minority to conflict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ity, the situation is western novels sink into the collective predicament about native narration. At last, the thesis wants to summarize and reflect the literary value and cultural enlightenment about western novel by compare the novel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引文
①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时评定委员会的评语,由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起草。选自姜
    振昌:《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2004年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05页。
    ①高平:《关于“西部文学”的思考》,《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11期。
    ②于京一:《“边地小说”:一块值得期待的文学飞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1年第2期。
    ①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②周柯:《拨乱反正,开展创造性的文学评论工作》,《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③丁帆,朱丽丽:《新时期文学》,《南方文坛》,1999年第4期。
    ④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⑤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⑥李兴阳:《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于京:《“边地小说”:一块值得期待的文学飞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1年第2期。
    ①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边地中国:边地是不是桃花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①《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边地中国:边地是不是桃花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②赵学勇,孟绍勇:《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赵学勇:《中国乡土文学:从现代到当代西部》,选自《文化与人的同构》,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②王本朝:《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西部文学》,《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①朱晓进:《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选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24页。
    ③赵学勇,王贵禄:《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④何向东:《中国西部人文:文化资源与素质教育——点燃西部的阳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选自《傅雷译丹纳名作集》,傅雷译,傅敏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②李兴阳:《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③[美]赫姆兰·加兰:《破碎的偶像》,丁帆:《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①韩子勇:《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②文乐然:《西部作家视野中的西部文学》,《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2期。
    ①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9293页。
    ①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页。
    ②宋耀良:《新时期文学主题反思特性及形态过程》,《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
    ③漠月:《白狐》,《朔方》,1998年第8期。
    ①漠月:《锁阳》,《朔方》,2001年第Z1期。
    ①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②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③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④雷达:《他乘羊皮筏在生活之河漫游》,《中国西部文学》,1987年第5期。
    ①雷达:《他乘羊皮筏在生活之河漫游》,《中国西部文学》,1987年第5期。
    ②李斌奎:《啊,昆仑山!》,《与代》,1985年第1期。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页。
    ①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②刘枫:《中国西部文学论(序言)》,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③赵学勇:《文化与人的同构》,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①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①杨争光:《从沙坪镇到顶天峁》,选自《黄尘》,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②杨争光:《赌徒》,选自《黑风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③杨争光:《黑风景》,选自《黑风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④杨争光:《黑风景》,选自《黑风景》,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①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②周冰心:《想象力缺失: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窘境》,《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26页。
    ②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③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第12页。
    ④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9页。
    ⑤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第13页。
    ①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②李进祥:《狗村长》,选自《换水》,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第255页。
    ①王新军:《羊之惑》,《飞天》,1999年第3期。
    ②王新军:《羊之惑》,《飞天》,1999年第3期。
    ③杨梓:《隐忍与缓释》(《锁阳》序言),漠月:《锁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2页。
    ①张承志:《黑骏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郭雪波:《大漠狼孩》,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①王新军:《羊之惑》,《飞天》,1999年第3期。
    ②王新军:《羊之惑》,《飞天》,1999年第3期。
    ③摩罗:《生命意识的焦虑》,《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期。
    ①[德]黑格尔:《动物崇拜和动物面具》,《美学》(二),选自《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①朱宝荣:《动物形象:儿童文学不能承受之重》,《文艺报》,2004年10月26日第2版。
    ①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①刘文良:《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②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①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0页。
    ①王为群:《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观的重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②[英]詹姆斯·拉伍洛克·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肖显静,范祥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雪漠:《狼祸:雪漠小说精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①红柯:《金色的阿尔泰》,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②红柯:《金色的阿尔泰》,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③李健彪:《绝域产生大美——访著名作家红柯》,《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④红柯:《过冬》,选自《敬畏苍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页。
    ⑤[美]韦勒克:《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概念》,张金言译,见《批评的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⑥刘文良:《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①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②杨素梅,闫吉青:《俄罗斯生态文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②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③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4年版,第316页。
    ①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檀传宝:《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贺绍俊:《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④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期。
    ①周颖菁:《俗世与宗教情怀——陈丹燕创作论》,《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③叶舟:《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主体价值问题》,崔龙水,马振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页。
    ④白草:《访石舒清:写作更近于一种秘密》,http://book.sina.com.cn/books/2006-08-03/2009203472.shtml。
    ⑤夏榆:《多元文化就是相互小十预——阿来与特罗洛夫关于文明的对话》,《花城》,2007年第2期。
    ①[俄]阿·托尔斯泰:《论写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57页。
    ②朱狄:《艺术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③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②贾羽:《回族文学的民族特色管窥》,《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③马治中:《朝觐》,《朔方》,1990年第3期。
    ④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⑤马进祥:《黄泥小屋》,选自《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十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①马金龙:《守墓人》,《回族文学》,2009年第6期。
    ②马金龙:《守墓人》,《回族文学》,2009年第6期。
    ③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④马知遥:《在离公路不远的地方》,《民族文学》,1988年第9期。
    ①石舒清:《逝水》,选自《苦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②张宝申:《哈哈爷》,选自《黑大侠情话》,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页。
    ④陶红,白洁,任薇娜:《回族服饰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陶红,白洁,任薇娜:《回族服饰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②张承志:《西省暗杀考》,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③石舒清:《红花绿叶》,选自《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④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⑤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⑦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⑧了一容:《去尔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⑨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⑩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①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②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③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④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⑤白草:《访石舒清:写作更近十一种秘密》,http://book.sina.com.cn/books.2006-08-03/2009203472.shtml。
    ⑥[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⑦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①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3页。
    ②石舒清:《羊的故事》,《长城》,2003年第4期。
    ③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④胡笑梅:《东乡之子的文学坚守——第九届“骏马奖”得主了一容访谈》,《朔方》,2009年第1期。
    ⑤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①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②马丽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③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十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0页。
    ④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十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⑤李敬泽:《清水里的刀子》(序言),《19782008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223页。
    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石舒清:《民间行为》,《回族文学》,2000年第1期。
    ②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④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⑤了一容:《尕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⑥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⑦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⑧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①张承志:《大陆与情感(序言)》,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贝。
    ②石舒清:《清水毕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1页。
    ③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④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8页。
    ⑤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⑥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①刘智:《天方典礼择要解》,张嘉宾,都永浩整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①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石舒清:《赶山》,选自《苦土》,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①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石舒清:《苦土》,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③郎伟:《用悲悯之心感受和描写世界——回族小说家李进祥访谈录》,《写作是为时代作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④李进祥:《换水》,《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①丁克家:《<古兰经>美学思想探析》,《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②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③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④了一容:《手掬你直到天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⑤ 《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41:34。
    ⑥阿维斯汗:《遥远的地平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①彭书麟:《西部审美文化寻踪》,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②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③高长江:《宗教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①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②马梅萍.《世界末的晨曦——2001年回族文学创作与研究述评》,《回族文学》,2002年第3期。
    ③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①《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11:16。
    ②《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11:16。
    ③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④马玉梅:《黎明的窄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哈丽黛·伊斯拉依勒:《城市没有牛》,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年版。
    ⑥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①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②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③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贝。
    ④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⑤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⑥何希凡:《宗教仪式下的人性与神性——读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①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②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③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④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
    ⑤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①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②石舒清:《残片童年》,《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③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④白崇人:《民族文学创作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贝。
    ①魏兰:《回族文学概观》,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白崇人:《民族文学创作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①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②张承志:《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朔方》,1985年第11期。
    ③薛毅:《张承志论》,《上海文学》,1995年第2期。
    ④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⑤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①何清:《从红卫兵到知青的民间转化——张承志创作的民间化趋向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②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十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3页。
    ③王锋,陈冬梅:《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与(穆斯林的儿女们)》,《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①贺绍俊:《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②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①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①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王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②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③史铁生:《宿命的写作》,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④贺绍俊:《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①[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8页。
    ②海金宝:《张承志与当代回族小说》,《回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③杨扬:《文化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过程——论张承志的文化批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
    ④白崇人:《推开历史之门——少数民族小说创作的一种取向》,《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①马丽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②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页。
    ①[英]波特兰·罗素:《我为何而生》,《艺术的绝响:外国现代卷》,欧阳友权编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3页。
    ②根据《圣经》,我们说苦难乃是这个受造世界的外来侵扰。本来,神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创世纪23):然而自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后,罪恶闯入世界,苦难就以洪水、争斗、痛苦、劳苦、死亡等不同的方式出现了:(创三15-19)。
    ③汪树东:《论西力悲剧对人苦难根源的阐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①王庆:《90年代农村小说的苦难意识》,《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
    ①陈继明,漠月:《对真正文学性的坚决靠近——答<朔方>问》,《朔方》,2006年第1期。
    ②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周作人:《平民文学》,《周作人经典作品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陈继明:《静观与自语》,《青年文学》,2001年第5期。
    ②http://shaying.beelink.com.cn
    ①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陈继明:《比飞翔史轻》,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③郭雪波:《沙狼》,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319页。
    ④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0页。
    ⑤张承志:《晚潮》,《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
    ⑥张承志:《晚潮》,《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
    ①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①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5页。
    ②石舒清:《童年纪事》,《朔方》,1994年第7期。
    ③王勇:《读石舒清作品有感》,《回族文学》,2002年第1期。
    ④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
    ⑤石舒清:《开花的院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⑥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⑦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⑧雪漠:《大漠祭(编后记)》,上海:L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32页。
    ①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①郎伟:《“西海固”之子和他的小说世界》,《民族文学》,2000年第10期。
    ②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③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④石舒清:《暗处的力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⑤季栋梁:《追寻英雄的妻子》,《小说月报》,1999年第8期。
    ①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①田美琳:《从(月照梨花湾)到<穆斯林的儿女们>》,《宁夏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页。
    ③周保欣:《历史禁忌消隐后的苦难神学》,《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
    ④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①黄辉:《我看西部文学》,陈思和:《夏天的审美触角——当代大学生的文学意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②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6页。
    ③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④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2383页。
    ⑤张贤亮:《满纸荒唐言》,《飞天》,1981年第3期。
    ①钱理群:《和凤鸣和她的<经历——我的1957年>——“1957年学”研究笔记之二(代序)》,选自《经历——我的1957》,和凤鸣著,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自选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5页。
    ①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门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137页。
    ②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2页。
    ①徐大隆:《张学东访谈录》,《红豆》,2005年第10期。
    ②张学东:《送一个人上路》,《上海文学》,2008年第4期。
    ③陈思和:《在精致的结构中再现历史的沉重》,《上海文学》,2004年第12期。
    ④了一容:《手掬你直到天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①[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②[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③谢有顺:《话语的德性》,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①谢有顺:《我们内心的冲突》,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②谢有顺:《最后一个浪漫时代》,选自《此时的事物》,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③[德]雅思贝尔斯:《悲剧知识》,选自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474页。
    ①了一容:《鳖晒盖呢》,《六盘山》,2009年第3期。
    ②谢有顺:《我们内心的冲突》,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①[德]豪克:《绝望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①了一容:《手掬你直到天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②唐荣尧:《文学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了一容访谈》,《银川晚报》,2003年10月7日
    ③张法:《远与近,奇与正》,《批评家》,1986年第5期。
    ④了一容:《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⑤李生滨:《生命承受苦难的文学追求——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创作散论》,《朔方》,2007年第9期。
    ①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张承志:《黑骏马》,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①谢有顺:《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选自《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年文学批评》,陈思和主编,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3页。
    ②雷达:《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①[德]舍勒:《受苦的意义》,《舍勒选集》(上),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1一632页。
    ②[德]舍勒:《受苦的意义》,《舍勒选集》(上),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1一632页。
    ③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④马进祥:《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回民的黄十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⑤王延辉:《回归与认知之路:散杂居地区回族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本民族特性之关系》,《民族文学》,2005年第6期。
    ①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②郜元宝:《拯救大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③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960页。
    ④郜元宝:《说话的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①《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②了一容:《样板》,《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③了一容:《日头下的女孩》,《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④了一容:《天使》,《朔方》,2003年第11期。
    ⑤了一容:《向日葵》,《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⑥了一容:《向¨葵》,《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⑦了一容:《向¨葵》,《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⑧了一荣:《颠山》,《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⑨了一荣:《颠山》,《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①了一荣:《去尕楞的路上》,《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②叶尔克西:《奶水哺育的林间空地》,《中国西部文学》,1987年第5、6期。
    ③叶尔克西:《哑史人》,《民族作家》,1989年第4期。
    ①郜元宝:《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②孙郁:《王蒙:从纯粹到杂色》,《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6期。
    ③王蒙:《浅灰色的眼珠》,《王蒙文集(第一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61页。
    ①王蒙:《虚掩的土屋小院》,《王蒙文集(第一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页。
    ②王蒙:《虚掩的土屋小院》,《王蒙文集(第一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41页。
    ③杨骊,徐娟梅:《了一容的西海固》,《朔方》,2009年第12期。
    ④[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⑤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⑥了一容:《去尕楞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⑦了一容:《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①雪漠:《我的文学之“悟”——代后记》,《猎原》,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页。
    ②白烨:《“三个树”之后——宁夏青年作家群创作印象》,《黄河文学》,2006年第5期。
    ③贺绍俊:《宁夏文学的意义》,《黄河文学》,2006年第5期。
    ①郜元宝:《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帅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0页。
    ①[法]福柯:《什么是启蒙》,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0页。
    ②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③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页。
    ④[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现代主义、现代化——现代主题的变奏曲》,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8-9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22-23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23页。
    ②李兴阳:《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③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④周宪:《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一种历史联系的分析》,《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①[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
    ③高永年等:《百年中国文学与政治审美因素》,《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④董立勃:《白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董立勃:《白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②董立勃:《白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③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①[英]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的名称和性质》,《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237页。
    ②陈继明,漠月:《对真正的文学性的坚决靠近——答<朔方>问》,《朔方》,2006年第1期。
    ③陈继明,漠月:《对真正的文学性的坚决靠近--答<朔方>问》,《朔方》,2006年第1期。
    ④董立勃,李海诺:《对话作家董立勃》,《西部》,2006年第12期。
    ①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①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
    ①李兴阳:《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①张学东:《获奖照片》,《跪乳时期的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①石舒清:《一个女人的断记》,《伏天》,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丁帆:《中国乡十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①石舒清:《赶山》,《苦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②石舒清:《贺禧》,《朔方》,1996年第10期。
    ①陈继明:《干旱的村子》,《比飞翔更轻》,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315页。
    ①李兴阳:《现代性转换中的西部都市书写》,《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②李进祥:《屠户》,《小说二题》,《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③李进祥:《屠户》,《小说二题》,《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①李进祥:《屠户》,《小说二题》,《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②李进祥:《屠户》,《小说二题》,《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③季栋梁:《意思》,《朔方》,2002年第5-6期。
    ④季栋梁:《意思》,《朔方》,2002年第56期。
    ⑤季栋梁:《意思》,《朔方》,2002年第5-6期。
    ①郎伟:《以悲悯之心感受和描写世界——回族作家李进祥访谈录》,《回族文学》,2006年第4期。
    ①石舒清:《乡下》,《回族文学》,2005年第2期。
    ②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2226页。
    ①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②白草:《冥想静思与神性向往——石舒清访谈录》,《回族文学》,2002年第1期。
    ①李进祥:《走不出清水河》,《回族文学》,2003年第3期。
    ②[美]鲁思·本尼迪特:《文化模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韩子勇:《西部偏远身份的文学写作》,《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从书·理论评论卷》,北京: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④[美]赫姆兰·加兰:《破碎的偶像》,丁帆:《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①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①赵玫,张承志:《荷戟独彷徨——黄泥小屋来客之六》,《上海文学》1987年第11期。
    ②张承志:《黄泥小屋》,选自马进祥选编《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页。
    ③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④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518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①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16页
    ②姚新勇,《悖论的文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③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④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①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贝。
    ②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民族文学》,1985年第9期。
    ①赵学勇,孟绍勇:《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55页。
    ②葛兆光:《难得舍弃,也难得归依》,《东方文化》,1997年第7期。
    ③摘自雷达对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月亮是夜晚的一点明白》初稿审读笔记,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8/2008-05-27/71322.html.
    ①查舜:《穆斯林的儿女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12页。
    ②查舜:《月亮是夜晚的一点明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322、348页等。
    ③姚新勇:《悖论的文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①石舒清:《自问自答》,《小说选刊》,2002年第4期。
    ①李兴阳:《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韩子勇:《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①余斌:《“西部文学”可以提倡》,《中国西部文学》,1986年第10期。
    ①陈黎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②畅广元:《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③畅广元:《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④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三,《宗教·文艺·民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①李正文:《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宗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②赵学勇:《沈从文与民俗文化》,选自《文化与人的同构》,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③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④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上)》,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①[美]萨姆瓦,波特,简恩:《跨文化传通》,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2页。
    ②[苏]高尔基著,林焕平编:《高尔基论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
    ③王春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方言小说》,《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④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三,《宗教·文艺·民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评,2005年版,第101页。
    ⑤阿英:《海天鸿雪记》,选自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①雪漠:《猎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唐瀚存:《苍凉的大漠深处的声音》,雪漠文化,http://www.xuemo.cn。
    ③吴金海:《大漠祭·编后记》,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34页。
    ④老舍:《未成熟的谷粒》,《老舍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①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4页。
    ②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③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页。
    ④萧云儒:《西部热和现代潮》,《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⑤丁帆,马永强:《现代西部文学的美学价值》,《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⑥李兴阳:《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①郭文斌:《回家的路:我的文字》,《朔方》,2008年第4期。
    ②郭文斌:《大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③郭文斌:《大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④郭文斌:《大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⑤郭文斌:《大年》,音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⑥郭文斌:《大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郭文斌:《大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李兴阳:《西部生命的多情歌者》,《文艺报》,2005年2月15日。
    ③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④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①[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艺术》,选自《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②[英]佛吉尼亚·伍尔夫:《狄窄的艺术之桥》,选自《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①李兴阳:《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②李雄飞:《河洲“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③雪漠:《大漠祭》,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④雪漠:《大漠祭》,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67-68页。
    ①雪漠:《大漠祭》,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9页。
    ②雪漠:《大漠祭》,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49页。
    ③红柯:《西去的骑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④红柯:《西去的骑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36-37页。
    ⑤红柯:《西去的骑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⑥马犁:《西望博格达》,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⑦马犁:《西望博格达》,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⑧李雄飞:《河洲“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①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②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③谢有顺:《文体的边界》,《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④张承志:《错开的花·自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张承志:《音乐履历》,《以笔为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②红柯:《黄金草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①张炯:《攀向高峰的艰难——评世纪之交长篇小说高潮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③[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古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0页。
    ①贺仲明:《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①雪漠:《谈作家的人格修炼》,《狼祸:雪漠小说精选》(代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雪漠:《文学:流淌的灵魂——关于文学的对话》(代跋),《狼祸:雪漠小说精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页。
    ②雪漠:《谈作家的人格修炼》(代序),《狼祸:雪漠小说精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红柯:《敬畏苍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页。
    ④郎伟:《偏远的宁夏与渐成气候的“宁军”》,《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⑤达吾:《发现不屈不挠的激情——石舒清小说印象》,《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⑥石舒清:《随笔两则(代创作谈)》,《朔方》,1997年第4期。
    ①王晓明:《1990年代与新意识形态》,《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②李建军:《升华与照亮:当代文学必须应对的精神考验》,《小说评论》,2005年第5期。
    ①李星:《现代化语境下的西部生存情境》,《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①《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边地中国:边地是不是桃花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王列生:《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民族文学道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6页。
    ③红柯:《西部文学的选择及意义》,《敬畏苍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④赵学勇:《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⑤赵学勇:《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⑥[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①[美]马克·叶温:《来自地球的信》,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杨守森:《灵魂的深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③[德]狄特富尔特:《哲人小语人‘与自然》,周美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65页。
    ④刘宗坤:《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⑤刘宗坤:《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52-53页。
    ①丁帆,施龙:《人性与生态的悖论——从(狼图腾)看乡土小说转型中的文化伦理蜕变》,《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②丁帆,施龙:《人性与生态的悖论——从(狼图腾)看乡土小说转型中的文化伦理蜕变》,《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德]狄特富尔特:《哲人小语 人与自然》,周美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5][德]舍勒:《受苦的意义》,《舍勒选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德]豪克:《绝望与信心——论20世纪末的文学和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英]詹姆斯·拉伍洛克·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肖显静,范祥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1][英]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4][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美]马克·吐温:《来自地球的信》,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鲁思·本尼迪特:《文化模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萨姆瓦,波特,简恩:《跨文化传通》,陈南,龚光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19][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 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俄]阿·托尔斯泰:《论写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22][苏]高尔基著,林焕平编:《高尔基论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3][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
    [24][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5][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8]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9]高永年:《中国叙事诗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0]何永康等:《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1]杨洪承:《现象与视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纵横》,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3]何言宏:《介入的写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34]李兴阳:《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19762005)》,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肖云儒:《中国西部文学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6]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管卫中:《西部的象征》,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8]韩子勇:《西部:边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9]唐燎原:《西部大荒中的盛典》,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0]余斌:《中国西部文学纵观》,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1]马丽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梁漱溟:《人心与人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43]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4]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5]赵学勇,孟绍勇:《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6]郎伟:《写作是为时代作证》,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邢莉:《游牧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48]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卓新平:《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2]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陶红,白洁,任薇娜:《回族服饰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马丽蓉:《踩在儿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彭书麟:《西部审美文化寻踪》,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7]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白崇人:《民族文学创作论》,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59]魏兰:《回族文学概观》,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0]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61]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62]洪治纲:《永远的质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64]欧阳友权:《艺术的绝响:外国现代卷》,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朱德发:《跨进新世界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济南: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
    [66]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门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7]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8]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70]陈思和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 社,2002年版。
    [7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版。
    [72]谢有顺:《我们内心的冲突》,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
    [73]雷达:《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郜元宝:《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孙郁:《文人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77]汪民安:《现代性基本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0]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81]姚新勇,《悖论的文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2]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畅广元:《文学文化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4]牟钟鉴:《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6]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7]李雄飞:《河洲“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8]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边地中国:边地是不是桃花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刘宗坤:《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91]王列生:《世界文学背景下的民族文学道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2]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丁帆:《20世纪中国地域文化小说简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2]丁帆,马永强:《现代西部文学的美学价值》,《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3]朱晓进:《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4]高永年等:《百年中国文学与政治审美因素》,《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5]高平:《关于“西部文学”的思考》,《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11期。
    [6]王本朝:《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西部文学》,《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文乐然:《西部作家视野中的西部文学》,《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2期。
    [8]宋耀良:《新时期文学主题反思特性及形态过程》,《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
    [9]周冰心:《想象力缺失: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窘境》,《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
    [10]雷达:《他乘羊皮筏在生活之河漫游》,《中国西部文学》,1987年第5期。
    [11]雨石:《论当代文学中的自然和自然道德》,《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2]赵学勇:《全球化时代的西部乡土小说》,《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
    [13]周政保:《章德益的幻想世界:人与自然》,《中国西部文学》,1985年第2期。
    [14]谢冕:《崭新的地平线》,《中国西部文学》,1986年第1期。
    [15]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6]摩罗:《生命意识的焦虑》,《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期。
    [17]王为群:《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观的重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8]李健彪:《绝域产生大美——访著名作家红柯》,《回族文学》,2006年第3期。
    [19]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0]檀传宝:《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1]贺绍俊:《从宗教情怀看当代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22]贺绍俊:《宁夏文学的意义》,《黄河文学》,2006年第5期。
    [23]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期。
    [24]周颖菁:《俗世与宗教情怀——陈丹燕创作论》,《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25]牛学智:《西北文学精神:“人”在现实结构中》,《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6]于京一:《“边地小说”:一块值得期待的文学飞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
    [27]孟繁华:《新人民性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经验的一个视角》,《文艺报》,2007 年12月15日。
    [28]王庆:《90年代农村小说的苦难意识》,《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
    [29]汪树东:《论西方悲剧对人苦难根源的阐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0]靳新来:《新时期文学的苦难叙述》,《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
    [31]郎伟:《以悲悯之心感受和描写世界——回族作家李进祥访谈录》,《回族文学》,2006年第4期。
    [32]田美琳:《从<月照梨花湾>到<穆斯林的儿女们>》,《宁夏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33]周保欣:《历史禁忌消隐后的苦难神学》,《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
    [34]徐大隆:《张学东访谈录》,《红豆》,2005年第10期。
    [35]陈思和:《在精致的结构中再现历史的沉重》,《上海文学》,2004年第12期。
    [36]张法:《远与近,奇与正》,《批评家》,1986年第5期。
    [37]李生滨:《生命承受苦难的文学追求——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创作散论》,《朔方》,2007年第9期。
    [38]王延辉:《回归与认知之路:散杂居地区回族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本民族特性之关系》,《民族文学》,2005年第6期。
    [39]樊星:《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世俗化思潮的演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0]李建军:《升华与照亮:当代文学必须应对的精神考验》,《小说评论》,2005年第5期。
    [41]贺仲明:《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42]张炯:《攀向高峰的艰难——评世纪之交长篇小说高潮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43]萧云儒:《西部热和现代潮》,《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44]杨慧娟:《深情的生灵之舞——浅谈宁夏青年作家笔下的动物形象》,《黄河文学》,2006年第4期。
    [45]王春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方言小说》,《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46]李正文:《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宗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47]余斌:《“西部文学”可以提倡》,《中国西部文学》,1986年第10期。
    [48]葛兆光:《难得舍弃,也难得归依》,《东方文化》,1997年第7期。
    [49]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辩证》,《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50]赵玫,张承志:《荷戟独彷徨——黄泥小屋来客之六》,《上海文学》1987年第11期。
    [51]白草:《冥想静思与神性向往——石舒清访谈录》,《回族文学》,2002年第1期。
    [52]张贤亮:《满纸荒唐言》,《飞天》,1981年第3期。
    [53]郭文斌:《回家的路:我的文字》,《朔方》,2008年第4期。
    [54]石舒清:《随笔两则(代创作谈)》,《朔方》,1997年第4期。
    [55]石舒清:《自问自答》,《小说选刊》,2002年第4期。
    [56]陈继明,漠月:《对真正文学性的坚决靠近——答<朔方>问》,《朔方》,2006年第1期。
    [57]陈继明:《静观与自语》,《青年文学》,2001年第5期。
    [58]董立勃,李海诺:《对话作家董立勃》,《西部》,2006年第12期。
    [59]周宪:《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一种历史联系的分析》,《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60]白烨:《“三个树”之后——宁夏青年作家群创作印象》,《黄河文学》,2006年第5期。
    [61]杨骊,徐娟梅:《了一容的西海固》,《朔方》,2009年第12期。
    [62]孙郁:《王蒙:从纯粹到杂色》,《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6期。
    [63]唐荣尧:《文学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了一容访谈》,《银川晚报》,2003年10月7日。
    [64]贾羽:《回族文学的民族特色管窥》,《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65]薛毅:《张承志论》,《上海文学》1995年第2期。
    [66]何清:《从红卫兵到知青的民间转化——张承志创作的民间化趋向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1期。
    [67]王锋,陈冬梅:《在寻找自己民族历史和美学品格的道路上——试论当代回族长篇佳作<穆斯林的葬礼>与<穆斯林的儿女们>》,《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8]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69]何希凡:《宗教仪式下的人性与神性——读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名作欣赏》,2003年第1期。
    [70]胡笑梅:《东乡之子的文学坚守——第九届“骏马奖”得主了一容访谈》,《朔方》,2009年第1期。
    [71]马梅萍:《清洁精神烛照下的悲悯与神圣——论石舒清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情怀》,《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72]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73]王贵禄:《论新生代西部作家的精神结构与历史境遇》,《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4]李星:《现代化语境下的西部生存情境》,《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75]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76]马慧茹:《当代回族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与精神追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7]黄淑玲:《略论中国西部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78]赵学勇,王贵禄:《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9]杨慧娟:《宁夏青年作家群创作中的底层意识和乡土焦虑》,[硕士学位论文],银川:宁夏大学,2007年。
    [80]于京一:《想象的异域——中国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1]王晓文:《中国现代边地小说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2]马为华:《中国西部文学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