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勾勒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从根本上讲,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在于“做”,在于如何更好地为人的行为做出指导。“如何做”主要探讨人们之间的交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博弈论是分析人们交互关系的有力工具。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用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鲜有人涉及。从学科的角度讲,二者几乎没有关联。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博弈论是一种模拟化的数学工具,在数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虽然博弈论主要应用于科学领域,但是它研究的主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展开,人的活动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博弈是人与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行为,人们之间的交往,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就是一种社会博弈。基于此,博弈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也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进行博弈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也是博弈分析的逻辑起点。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用博弈论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着力点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影响博弈行为的历史要素和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探究人的博弈行为在某些要素的作用下会产生怎样的博弈结果。所以,这种分析和探索可以称为“行动主义的”。
     要对博弈行为进行探讨,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博弈的动机。博弈的动机涉及人的意识,人行为的目的和人的需要,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利益密切相关。在本文的第一章,对博弈中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益问题产生于生产领域,但它不仅仅存在于生产领域,它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一言一行,人们的每一项决策都在考虑自身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是人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标,是博弈的源动力和内驱力。博弈主体不论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总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进行选择,利益支配着博弈的全过程。如今,利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由于争夺利益所引发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囚徒困境”就是博弈双方利益矛盾的典型表现。我们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要建立人们对博弈的信心和预期。通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增加对可能冲突的预测;通过制度和道德这两种“硬”和“软”不同的约束机制,促使人们找到利益博弈的均衡点,达成合作共识,减少因利益冲突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在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探究了博弈与交往的关系。如果没有交往,博弈就无从谈起,博弈是关系形态交往的具体展现模式。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决定了冲突不可避免,同时也孕育着人们之间由于利益而形成合作博弈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特别突出。但是从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合作博弈的出现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合作的共识和重复博弈这两个前提,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博弈双方的平衡。要保持博弈双方平衡,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减少人们犯错误的机会,促成合作博弈的出现。
     人们在交往中需要交流和沟通,就不能缺少信息这一中介。在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信息是博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博弈决策的依据。人们依靠信息可以对博弈行为进行调节,修正自己的信念,对博弈结果作出准确预期,减少人的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如今,信息成为社会的核心所在,贯穿于整个博弈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们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获利的又一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人们利用信息获益的同时也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要想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盛行,首先要从信息本身入手,通过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筛选模型提高委托人的信息拥有量,减少逆向选择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要人为地设计一些合同或激励机制,通过发挥制度和“声誉”的作用,摆脱道德风险问题。
     利益的协调、合作的实现、“道德风险”的降低,都要发挥制度的作用。在第四章中主要分析了制度对博弈行为的影响。制度作为博弈的规则,它的重要性在于建立了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博弈结构,通过提供博弈信息、约束博弈选择范围、提供博弈的激励机制、改变博弈参与人的活动方式来为参与人提供预期,减少博弈的风险性。
     制度构建了和谐的社会秩序,但是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博弈参与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遵守制度规则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在很多情况下,参与人受利益的驱使,违反制度或直接改变制度,出现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博弈均衡的转移,它体现了人们获益规则的变化,体现了人们之间交互关系的变化,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制度变迁是历史发展需要关注的关节点,搞清人们是如何实现从一种博弈均衡向另一种博弈均衡转移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变革的具体图景。
     从另一个角度讲,制度变迁说明制度在处理人们博弈冲突时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需要另外一种约束规范——道德来补充。在第五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道德博弈的体系。道德的形成取决于公众的共同博弈,其主要调节人的内在行为,是博弈行为的范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范导是必不可少的,为己利他的道德动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互惠的理由能够使人们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收益与责任的均衡。在很多情势中,人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而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实际做出选择的结果,实现了博弈参与人利益“双赢”的结局。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one of the Marx's greatest discovery, which reveals the Objective law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ketches the bright prospects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guides Proletarian movement of the world. Fundamentally, 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doing", and how to guide the human' sbehavior. "how to do" mainly discusses people's interaction that how to promote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Game Theory is the useful tool to analyze people's Interaction.
     Almost no one uses the Game Theory to analyze people's behavior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t present. Form th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ere is little relevance between the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philosophical view and methodology, which is the core of Marxist theory; but Game Theory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and used widely in Mathematics' field and Economics' field. Although Game Theory is used widely in Mathematics' field and Economics' field, it researches the games between one person and another. History is people's expand behavior, people's behavior is the process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The game is people's interactive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is the social game. So, there is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Game Theory,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game analysis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actice is the basic poi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hich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n game analysis. Using Game Theory to analyze people's behavior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mainly concerns the Histor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people's behavior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ame results in 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people's game behavior, firstly we analyze people's game motivation. Game motivation concerns to human consciousness、the purpose and human needs. All is related interest. In the chapterⅠ, we analyze the interest in games. Interest comes into being production areas, but it does not exist only in production areas, and it is in every corner. A person only considers his own interest. Pursuing of interest is the motivation and goal of people's behavior, and is the Fundamental motion and driving force of games. Interest dominates the game process. Interest is the topic in people's life today. Interest's Conflicts are general in society. "Prisoner's dilemma" is the typical behavior. To solve the dilemma, the key is to establishing the Confidence and anticipation. We can us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o Increase the prediction; use institution and morality to promote people to look for the game equilibrium, and help people to reach consensus on cooperation, and reduce losses because of interest's Conflicts.
     People cause the interest's Conflicts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chapterⅡ, we resear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games. There is no game without communication, and the game is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the relational form of communication. Pursuing of interest determines the conflict inevitably, and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modern society. But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to the cooperative game is not overnight. The cooperative game not only need the two premises, which are consensus on cooperation and the repeated games, but also needs the game balance which is the key. In order to keep the game balance, we need play the roles of the State, and reduce the Opportunities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ve game.
     We need Commun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process, so we can not lack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e chapterⅢ, we analyze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Games. Informatio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games.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o adjust to the game behavior, and correct the knowledge, and make the anticipation of the game results. Information is the core at present. It changes the pattern of activities, and it is another way to pursuit interest. But because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t leads to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which bring about negative impac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f we want to contain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information itself.We can use signaling model and information filtering model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design some Mechanisms, through playing roles of the institution and reputation to get rid of "moral hazard".
     Interest coordination、achieving cooperative games and reducing "moral hazard" always need institution. In chapter IV, we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 in games. As the rule of games,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 is to establish the stable game structure, through providing the game Information an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restricting the game selection, changing the Modalities of game participants to provide anticipation and reduce the game risk.
     Although institution establishes the stable order, its effectiveness depends on the extent which the game participants believe to comply with institution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interest. Sometimes, the game participants driven by interest go against institution or change it, causing institution changes. Institution change is the transfer of game equilibrium, which reflects the change of roles which people get interest from,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interaction, and the trend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change is important to historical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how to achieve the institution changes form the game equilibrium to another is useful to analyze the social change.
     From another angle, institution change explains the limited of institution when it deals with conflicts. So, we need another constraint mechanism——morality. In chapter V, we analyze the system of Moral Games. The Moral formation Depends on Common Games, and morality which is the game guidance mainly adjusts to people's internal behavior. In the market economy, the moral guidance is Necessary.The motivation of achieving one's goal by interesting others affects people's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ason of reciprocity makes people keeping long-term relationship, achieving the balance between interest and responsibility. Human behavior does not only pursuit interest, but also a altruistic and self-enforcing constraint, which Fundamentally changes the Selected results, achieving the "win-win" situation.
引文
①转引自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①[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
    ①[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译者序第2页。
    ②Roger B. Myerson, Game Theory:Analysis of Confli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③[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程广云,韩璞庚:《社会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Joh John E. Romer,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24.
    ③莫里斯·多布:《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在经济思想上的地位》,《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三辑),商务印刷馆1982年版,第3页。
    ④转引自[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陈岱孙主编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页。
    ①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转引自陈晏清,阎孟伟:《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③[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代译序第33-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⑤参见[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29-13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5页。
    ①转引自刘军宁主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200年版,第3页。
    ②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③在博弈论的语言中,一个博弈(game)是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人的社会境势。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players)、行动(actions)、信息(information)、战略(strategies)、支付(payoffs)、结果(outcome)
    ①张晓云,潘天群:《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②参见[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页。
    ③参见[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页
    ④策略式又称为标准式,如果用博弈的参‘与人、战略和支付表示一个博弈,这种表示就是这就是博弈的策略式,这是博弈表达的基本形式,一般由矩阵表示。
    ⑤如果我们详细地把博弈中的参与人、参与人的信息、参与人行动的先后,以及参与人的支付和博弈的结果和均衡都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博弈的扩展式,也就是说,博弈的扩展式“扩展”的主要是参与人的 战略空间。扩展式一般用博弈树替代表示。
    ①参见[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页。
    ②[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4页。
    ①魏小萍:《分析马克思主义怎样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访G·A·柯亨教授》,《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①John Elster, Marxism, Function and Game Theory, in Theory and Society, in 1982(11), p453-482.
    ②参见[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③[美]乔恩·埃尔斯特:《决策的理性选择论》,1988年在中国社科院中的演讲的演讲稿。
    ①[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②参见[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①[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前言第7页。
    ②转引自[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序言第6页。
    ③转引自张晓云,潘天群:《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④[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⑤参见[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⑥转引自[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①[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4页。
    ②转引自[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序言第6页。
    ③参见吴易风主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1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1页。
    ④参见[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米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⑤James S. Coleman,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⑥[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译者序第3页。
    ⑦转引自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⑧[美]劳伦斯·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王铁生,尹俊骅,陈越译,经济科学出版2000年版,第230页。
    ①转引自[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代译序第14贝。
    ②童乙伦:《一种制度的经济表达》,《东岳论从》,2010年第3期。
    ③转引自[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代译序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代译序第35贝。
    ③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页注释。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5页。
    ④高清海主编:《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91页。
    ⑤[俄]普列汉诺夫:《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晏成书译,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页。
    ⑥[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⑦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⑧[捷]锡克:《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3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转引自《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9页。
    ③《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35页。
    ④[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陈岱孙主编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51页。
    ⑤[英]米勒,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尤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21-722页注释9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③[英]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①[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昊译,北京大学出版2003年版,第23页。
    ②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资源或利益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下,任何人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都不可能使他人的境况变好。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不管发生任何改变都不可能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的状态,这种资源配置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
    ③[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参见[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吴译,北京大学出出 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②转引自[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9页注释(250)。
    ①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①我们可以用逆向归纳法分析这个博弈过程。在博弈的第三个回合,因为甲的出价乙必须接受,所以甲会选择S=10000,那么甲与乙的收益分别为δ2s,δ2(10000-S)。退回到博弈的第二个回合,如果乙猜测到甲在第三个回合会选择S=10000,那么,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乙所选择的s2方案必然要尽量使甲的收益不能小于第个三回合的收益,并且要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假设任意博弈方的得益只要不小于下一回合自己出价的时候,就接受对方的提议,那么乙在第二个回合的提议S2应该使甲的收益满足δS2=δ2S,即S2=δS,乙的收益为δ(10000-δS)=10000δ-δ2S。因为0<δ<1,所以乙此时要比第三个回合的收益δ2(10000-S)大些,这也是乙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最后考虑博弈的第一个回合,如果甲知道自己在第三个回合的收益和乙在第二个回合的提案,那么他理性地选择就是提案S1,满足10000-S,=10000δ-δ2S,即S1=10000-10000δ+δ2s即可。此时乙的收益与第二个回合相同,博弈进行一次即可结束。参见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128页。
    ②参见谢识r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129页。
    ③《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4页。
    ①Ball. T. The Ontological Presupposition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a Social Sience.1983P, 4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63页。
    ④[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⑤[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⑥爱尔维修:《论人》,转引自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① Campbell, R. Background for the Uninitiated, In: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and Coopration, eds. R.Campbell and L. Sowden,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5, p53.
    ② Hardin, 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968, Vol. (10), p13-23.
    ①一阶条件可以做如下解释:增加一只羊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用,正的效用是这只羊本身的价值V,负的效用是这只羊使之前的羊的价值下降了(g1V'<0)。
    ②参见[美]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高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3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③博弈论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参与人的收益划分,可以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一方的所得是另一方所失,所有参与人的收益总和为零。非零和博弈包括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常和博弈是指每个博弈参与人支付的“总和”始终是一个常数;变和博弈是指每个博弈参与人支付的“总和”并不相同,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各个参与人的支付不完全相同。
    ①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转引自[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①参见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美]康芒斯:《新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刷馆1962年版,第372页。
    ③[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转引自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6-57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页。
    ②D. North,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1, No.1.
    ①[美]保罗·魏里希:《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弈理论》,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③[美]林恩·夏普·佩因:《领导、伦理与组织信誉案例:战略的观点》,韩经纶,王永贵,杨永恒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①Sen. A. K. Choie, Welfare and Measurement,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 P6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533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德文原著中,“交往”一词的德语表达式为"verkehr",意思是交通、联络、流通和交往。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1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1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①[德]胡塞尔:《理念:纯粹现象学的一般导论》,转引自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①[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页。
    ②[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58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② Rorbert. J Aumann, Interactive epistemology I: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Game of Theory (1999)28:26.
    ①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②参见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①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②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①[美]托马斯·C·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谢静,邓子梁,李天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参见[美]托马斯·C·谢林:《冲突的策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③潘天群:《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144页。
    ④潘天群:《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①参见潘天群:《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4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7页。
    ③所谓“合作剩余”可以这样理解:“合作者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即扣除合作成本后的收益(包括减少的损失额),与如果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即扣除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也包括减少的损失额)之间的差额。”参见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⑤静态博弈是指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然没有同时选择行动,但是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面参与人的行动选择的博弈行为。
    ①参见Rorbert. J. Aumann, Note on the centipede Game, 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8, vol23, p97-105.
    ②逆向归纳法也称为倒推法,是一种从动态博弈的最后一步往回进行推理,在每一步的分析中,从博弈参与人所有可能选择的策略中,归纳出一个最优策略的分析方法。
    ③参见潘天群:《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②因徒困境(在英文中为"Prisoner Dilemma",简称“PD”。其中,按照英文字符所代表的一般意义解释,R为博弈双方合作的支付报酬(reward formutual cooperation);T为博弈者采取背叛策略的诱惑(temptation to defect);S为对自己采取合作策略,而对方采取“愚蠢策略”(sucker's payoff)的回报; P为对双方背叛的惩罚(punishment formutualdefection)。根据上述定义,囚徒困境博弈的一般程序为:PD=T>R>P>S。
    ③[英]肯·宾默尔:《自然正义》,李晋译,韦森,马丽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①[美]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②[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③[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刷馆1980年版,第561-562页。
    ④[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①鲁鹏:《博弈——和谐刍议》,《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美]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③[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1页。
    ①转引自刘培杰主编:《博弈论精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8页。
    ①鲁鹏:《博弈——和谐刍议》,《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①《中国小百科全书》(科学技术),团结出版社1994年版,第611页。
    ②[美]诺伯特·维纳:《维纳著作选》,钟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页。
    ③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4页。
    ④黎鸣:《恢复哲学的尊严——信息哲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①参见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329页。
    ②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0页。
    ③[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10页。
    ④所谓“私有信息”,通俗地讲就是在博弈中,如果博弈一方所知道的信息而对方并不知道,这种信息就是拥有信息一方的私有信息。
    ①谢识予:《纳什均衡论》,转引自刘培杰主编:《博弈论精粹》,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50页。
    ①参见[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298页。
    ②《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原则宣言》,转引自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②[美]约翰·S·戈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祁斌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美]阿尔温·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4页。
    ①彼得·杜拉克:《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载于[美]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樊春良,冷民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美]约翰·奈斯比特:《大挑战:21世纪的指南针》,朱生坚,尹凡,乔轶美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③[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②程恩富等著:《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138页。
    ①《论语.泰伯》。
    ②参见[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9页。
    ③鲁鹏:《论不确定性》,《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422页。
    ①参见[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422页。
    ①[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2页。
    ②[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顾瑞荣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①罗卫东主编:《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6页。
    ②[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③转引自[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①转引自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大家都努力时,每个人的预期净盈利为:0.8*50+0.5*0-20=20,其它盈利的计算和此计算方法一致。
    ③董志强:《无知的博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①董志强:《无知的博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Coase, The institutions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2.
    ③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转引自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④吉登斯:《社会的构成》,转引自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刷馆1964年版,第139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导论第6页。
    ③转引自[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④ North,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1, No.1
    ⑤[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2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25226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①童乙伦:《一种制度的经济表达》,《东岳论从》,2010年第3期。
    ②[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转引自[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④[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8页。
    ⑤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②[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透视》,[法]克洛德·梅纳尔编.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③[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透视》,[法]克洛德·梅纳尔编.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④[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1-1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①参见[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②[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③[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④[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页。
    ⑤[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0页。
    ①参见[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②[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①[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参见[美]杰克·奈特: 《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3页。
    ③[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①[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②参见[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③转引自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①转引自[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②[美]康芒斯:《新制度经济学》(上册),于树生译,商务印刷馆1962年版,第197页。
    ③转引自[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④转引自[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⑤[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转引自[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②参见[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①参见[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9页。
    ②[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本序第2425页。
    ①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4页。
    ③[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④[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页。
    ①[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参见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③风险规避(Risk Averse)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计划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的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④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①[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代译序第35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④[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⑤[英]杰弗半·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于宛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6页。
    ②North, instit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1, No.1.
    ①[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美]V·奥斯特罗姆, D·菲尼, 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8页。
    ③参见[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①豪尔,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薛晓源,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
    ②[英]F·A·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2页。
    ①转引自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转引自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l: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108页。
    ③本部分内容参见笔者硕士论文:《马克思与诺思制度变迁思想比较》,第25-27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5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John Elster, Marxism, Function and Game Theory, in Theory and Society, in 1982(11), p453-482.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功能性关联的角度来解释生产力的首要性是柯亨的一个主要观点。柯亨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中指出,在t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关系在t时是R类生产关系是因为R类生产关系适合t时生产力的应用和发展。当生产关系稳定持续的时候,它们之所有持续稳定是因为它们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发生革命时,旧的生产关系不复存在是因为它们不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存在是因为它们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功能不良的生产关系被取代之前能持续一段时间。这期间的生产关系的特性由它们在过去阶段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合来解释。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7-6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7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⑤参见[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6页。
    ⑦参见[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1-292页。
    ③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182、1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5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注释。
    ⑥[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页。
    ⑦[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⑧柯亨通过施瓦茨和魏斯的例子说明马克思阶级定义存在的问题:(1)施瓦茨在一个服装厂当剪裁工。他的工作是按照纸样把成匹的布裁成布块。部分剪裁工作是用施瓦茨买不起的机器工具进行的,部分工作是用属于施瓦茨的剪刀进行的。因而,说施瓦茨不拥有他使用的生产资料就是错误的。(2)施瓦茨的内弟魏斯在个外套厂当缝纫工。他用一架属于他的缝纫机制外套。带一架缝纫机进厂是雇佣缝纫工的一个条件。他不使用其它的生产工具。此外,布和线都很便宜,因而魏斯能够自己买原料在家里缝制外套。所以,对于马克思所说的无产者不拥有生产资料的规定,魏斯的例子不仅构成了一个相反的例证,而且构成了一个悖论,因为一个像魏斯这样的缝纫工不比一个由老板提供(维修,等等)缝纫机的缝纫工的境况更好。显然,魏斯是无 产者,但他拥有生产资料,并且因此境况更糟。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9-90页。
    ①[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3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②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p7.
    ③[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参见[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91-92页。
    ②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94-195.
    ③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94.
    ①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p20.
    ②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92.
    ③在封建社会,剥削的产生是因为某些个人不能控制其自身的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产生是因为某些个人只控制了其未经训练的劳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的产生是因为某些个人未经训练的劳动力,这些剥削是分配不公的变种。
    ④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p22.
    ⑤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背签。
    ⑥ Romer, John E. A gen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p5.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0-8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③[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②[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③转引自Glenn Stephens, Remodeling Collective Violence, i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48,1995:p345-369.
    ④转引自:Glenn Stephens, Remodeling Collective Violence, i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48,1995:345-369.
    ①[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0页。
    ②[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①参见[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5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
    ③[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④[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①[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5页。
    ②[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7页。
    ③[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①[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②Jon. Elster, Making Sense of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366.
    ③[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8页。
    ①[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0-351页。
    ②[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③参见[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0页。
    ①[美]乔恩·埃东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356页。
    ②[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6页。
    ③[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①马克思是否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不公正的,可能会有异议,伍德(Allen Wood)认为公正只是一些“资产阶级的陈词滥调”;罗默认为马克思关于剥削的论点指出了资本主义的不公正性,这也是他论述社会主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基点。
    ②[美]约翰·E·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余文烈等译,张金鉴校,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中译者序第2页。
    ①[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②[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③[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④[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①转引自[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7页。
    ②Binmore, k. Game and Social Conteact, Vol.1:Playing Fair, 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1994, p303.
    ③[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④[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黄祖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⑤K·罗格夫:《信誉、协调和货币政策》,转引自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01页。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3页。
    ②《论语.述而》。
    ③参见笔者文章:《对“道德法律化”的几点质疑》,《东岳论从》,2010年第3期。
    ④转引自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16页。
    ⑤笔者在此把道德作为一种规范来论述,并不是否认理想道德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理想道德,没有理想道德的指导,现实的规范道德便没有方向和归宿。现实层面的道德如果没有理想道德的指引,便会失去生命力,沦为现实的奴仆、市场经济的附庸,在对现实无原则的辩护中消解自身。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无法摆脱利益的纠缠,这就决定了利益问题是道德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人的道德都蕴含着利益问题的纷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笔者侧重分析现实的道德。
    ①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②[英]肯·宾默尔:《自然正义》,李晋译,韦森,马丽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贞。
    ③[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④梁立凤:《信息伦理学研究》,《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第8期。
    ⑤张艳娟:《对“道德法律化”的几点质疑》,《东岳论从》,2010年第3期。
    ⑥David Hume, 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2 Volumes, edited by greig, London,1932, p272.
    ①张艳娟:《对“道德法律化”的几点质疑》,《东岳论从》,2010年第3期。
    ②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③[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④罗国杰:《罗国杰文集》,转引自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①参见余治国,江雨燕:《生活中的博弈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748页。
    ②当然,动物界不存在道德,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范导。我们在此采用猴子博弈的模型只是形象地说明道德不是天生的,它的产生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交往中形成的。
    ③[英]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9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4页注释63。
    ②[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0页。
    ③转引自[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④[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⑤[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⑥[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①参见[英]肯·宾默尔:《自然正义》,李晋译,韦森,马丽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55页。
    ②参见[英]肯·宾默尔:《自然正义》,李晋译,韦森,马丽审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①[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商务印J书馆1997年版,第194页。
    ②转引自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注释。
    ③[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⑤《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3页。
    ⑥《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2页。
    ③转引自董建新:《人的经济哲学研究:“经济人”的界说、理论分析与应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④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224.
    ⑤[法]季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徐卓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27页。
    ⑥[英]N·w·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6页。
    ①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节选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页。
    ③《辞海》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48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1102页。
    ⑤[美]埃里希·弗罗姆:《自为的人——伦理学的心理探究》,万俊人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13页。
    ①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②《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31页。
    ①参见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一个分析角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5页。
    ③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5.
    ④《论语.雍也》。
    ①参见[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9页。
    ②[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5页。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6页。
    ①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博士论文),第232页。
    ②参见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博士论文),第232页。
    ③[日]粟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页。
    ①[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18页。
    ② Myers, Milton, The Soul of Modern Economic Man:Ideas of Self-Intere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p44.
    ③参见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博士论文),第234页。
    ④参见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博士论文),第232-235页。
    ①[美]加里·S·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王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0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7页。
    ③黄有光:《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势在必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④参见余治国,江雨燕:《生活中的博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②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③[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转引自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英文版,第13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04页。
    ①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页。
    ②[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孙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③[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孙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22页。
    ④[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治理机制》,王健,方世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①[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②参见[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勇译,韦森审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转引自[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张群群,黄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②[德]彼得·科斯洛人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孙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①转引自王红旗:《审视你的座右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①[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2页。
    ①参见[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4页。
    ①参见[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275页。
    ①[美]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于宛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②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3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Colson, E. Tradition and Contract:The Problem of Order, Chicago Academic Press, p51.
    ③《论语.为政》。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2页。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964页。
    ⑥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1页。
    ①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美]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于宛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③[美]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高伟,马霄鹏,于宛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7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3.《雇佣劳动与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4.《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美]约翰·E·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余文烈等译,张金鉴校,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2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美]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与历史》,张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0.[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2.[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梁捷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35.[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美]丹尼尔·卡尼曼,保罗·斯洛维奇,阿莫斯·特沃斯基编:《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方文,吴新利,张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美]丹尼尔·豪斯曼,迈克尔·麦克弗森:《经济分析、道德哲学与公共政策》,纪如曼,高红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8.[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39.[美]约翰·E·罗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汪立鑫等译,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1.[美]科林·凯莫勒:《行为博弈——对策略互动的实验研究》,贺京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黄祖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美]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4.[美]阿里尔·鲁宾斯坦:《有限理性建模》,倪晓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美]詹姆斯·米勒:《活学活用博弈论》,李绍荣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6.[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7.[美]托马斯·C·谢林:《冲突的策略》,赵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48.[美]托马斯·C·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谢静,邓子梁,李天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美]菲尔德:《利他主义倾向——行为科学、进化理论与互惠的起源》,赵培,杨思磊,杨联明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50.[美]H·培顿·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王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美]哈罗德·W·库恩编著:《博弈论经典》,韩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刘璨,吴水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美]约翰·海萨尼:《海萨尼博弈论论文集》,郝朝艳等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陆铭,陈钊译,韦森审订,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透视》,[法]克洛德·梅纳尔编,刘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美]艾里克·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白金辉,吴任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美]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8.[美]罗杰·B·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费剑平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59.[美]罗素·W·库珀:《协调博弈——互补性与宏观经济学》,张军,李池译,张军校,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美]约翰·纳什:《纳什博弈论论文集》,张良桥,王晓刚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2.[美]杰克·赫什莱佛,约翰G.赖利:《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刘广灵,李绍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美]保罗·魏里希:《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弈理论》,黄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5.[美]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高峰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6.[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张群群,黄涛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三联书店1999年版。
    68.[美]科斯,[瑞典]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9.[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70.[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1.[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7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3.[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74.[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5.[美]肯尼思·J·阿罗:《信息经济学》,何宝玉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6.[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7.[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64年版。
    78.[美]康芒斯:《新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62年版。
    79.[英]肯·宾默尔:《自然正义》,李晋译,韦森,马丽审订,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0.[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胡企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2.[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王小卫,钱 勇译,韦森审订,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英]F·A·冯·哈耶克:《个体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4.[英]F·A·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85.[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6.[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7.[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8.[英]F·A·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89.[英]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陈岱孙主编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0.[英]G·M·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2.[德]T·W·阿多诺:《道德哲学的问题》,谢地坤,王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5.[德]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黄承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和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0年版。
    98.[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孙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9.[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00.[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上海:三联书店1961年版。
    101.[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捷]锡克:《经济—利益—政治》,王福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5.[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6.[印]阿玛蒂亚·森:《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7.[印]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8.[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09.[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0.[冰岛]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1.陈先达:《走向历史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2.潘天群:《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113.张晓云,潘天群:《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14.吴易风主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邓宏图:《理性、偏好、与意识形态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6.董志强:《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17.鲁鹏编著:《实践与理论:制度变迁主要流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8.张践明:《经济哲学问题探索》,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9.王海明:《新伦理学》(修订版)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20.刘培杰主编:《博弈论精粹》,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1.王则柯:《人人博弈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122.王春永编著:《博弈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123.罗卫东选编:《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4.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5.谢识予编著:《经济博弈论》(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6.陈晏清,阎孟伟:《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7.余治国,江雨燕:《生活中的博弈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128.汪晓东:《非理性与有限理性》,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9.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0.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学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潘天群:《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制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2.黎鸣:《恢复哲学的尊严:信息哲学论》第2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133.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年版。
    13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5.肖条军:《博弈论及其应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6.薛晓源,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37.王宪磊:《信息经济学》,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8.沙勇忠:《信息伦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139.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0.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1.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3.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一个分析角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4.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5.程恩富等著:《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6.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7.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8.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49.王伟光:《利益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0.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1.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2.董建新:《人的经济哲学研究:“经济人”的界说、理论分析与应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3.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4.刘军宁主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55.高鸿业,吴易风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6.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7.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58. Axelrod,R.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84.
    159.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60. David Hume, The Letters of David Hume,2 Volumes, edited by greig, London, 1932.
    161. Elster J.Rational choic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6.
    162.Federberg, D.and J.Tirole.Game Theory,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1.
    163.Friedman, J.Game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64. Fukayama, F.Trust:Social Ve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New York Free Press,1995.
    165.Harsanyi J.Rational Players and Bargaining Equilibrium in Games and Social Situ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66. John E. Roemer, Analytical Marxis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67. John E. Roemer,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68. Jon Elster, Making Sense of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69.Kreps, D.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Modeling,Oxford:Clarendon Press,1990.
    170. Lars Udehn,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background, history and meeting, Routledge,2001.
    171. Niklas Luhmann, Trust and Power, New York Press,1997.
    172. Olson, 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1965.
    173. Roger B. Myerson, Game Theory:Analysis of Conflic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74. Rapoport, A. Two-Person Game Theo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Press,1966.
    175. R.DuncanLuce and Howard Raiffa, Games and Decisions, New York,1957.
    176. Schelling, Thomas C.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77. Schotter, A.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81.
    178. Sen. A. K.Choie, Welfare and Measurement,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
    179. Taylor, Michael. Anarchy and Cooperation, New York:Wiley,1976.
    1.童乙伦:《一种制度的经济表达》,《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
    2.张践明:《博弈论与交互认识论》,《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鲁鹏:《论不确定性》,《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4.鲁鹏:《博弈——和谐刍议》,《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张践明:《博弈论:解读历史的新工具》,《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汪丁丁:《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政治与经济》,2004年第6期。
    7.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8.程广云,韩璞庚:《社会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金俐:《关于信任的经济学分析》,《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10.郭铁民:《马克思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制度探讨》,《福建论坛》,2002年第6期。
    11.段忠桥:《社会主义及其未来——约翰.罗默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1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3.杨春学:《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4.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5.张华夏:《博弈论与霍布问题——兼答陈晓平教授的批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
    16.魏小萍:《分析马克思主义怎样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访G.A.柯亨》,《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17.[美]乔恩·埃尔斯特:《决策的理性选择论》,1988年在中国社科院中的演讲的演讲稿。
    18. Aoyagi N.Reputation and dynamic Stackelberg leadership ininfinitely repeated game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6,71:378-393.
    19.Bill Martin, How Marxism Became Analytic,The Journal of Phlosophy,Vol.86,No.11.
    20. Binmore,k. and Samuelson,Evolutionary Stability in Repeated Games Played by Finite Automat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2,57:178-305.
    21. Coase,The institutions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2.
    22. Craswell, R.Performance, reliance and one-sided information,Journal of Legal Studies,1989.18.
    23. Davis, L & North, D.institution Chang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9.
    24. D. North,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1,No.1.
    25.Rorbert.J Aumann,Interactive epistemology Ⅰ: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Game of Theory,1999,28:263.
    26. Farrell, J.and E.Maskin.Renegotiation in Repeated Games,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89,327-360.
    27. Glasser,EdwardL.Laibson,DavidL,Scheinlanan,JoseA.andSoutter, Christine L.What is Social Capital,The Determinants of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 NBER Working Paper,1999,7216.
    28.Glenn Stephens, Remodeling CollectiveViolence,in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1995, Vol.48.
    29.JohnElster,Marxism, Function, and Game Theory,in Theory and Society, in 1982(11).
    30.Kreps D, Milgrom P, Roberts J, R.Wilson.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dilemm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245-252.
    31.Nash J.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50,36:48-49.
    32.Scott, K,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Social Norms:Concluding Comment,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94.
    33.Selten R.Re-examination of the perfectness concept for equilibriumpoints in extensive gam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1975,4:25-55.
    34.Sen,A. Rational fools:A critique of the 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theory,Philosophy and Pubic Affairs,1977,6:317-344.
    35. Smith,Maynard,The Theory of Ga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Conflict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74,vol.47.
    36. T.C.Schelling, For the Abandonment of Symmetry in Game Theor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XLI,August 195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