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美学视野中清明节日民俗的整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现今中国节日系统中唯一以节气为名的节日,清明节复杂的来源和多样的节日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美学角度研究以清明节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民俗节日的整合现象,就有了现实意义。清明从节气到节日,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国家政令的强制干预,也有民风民俗的规范约束,还有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的潜移默化等等,这些因素对清明节从繁复到单一、由杂乱到协调的整合是产生了趋势性的影响。文章试图在具体分析各种因素作用模式的基础上,立足于民俗美学,对清明节日民俗文化的系统性整合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进而希望通过把握审美对传统节日整合现象的规律性作用,对传统节日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文章一方面在分析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科层面的转换,从而使选题能够深入美学和系统论的视角来研究传统民俗节日,另一方面重新注意和审视了一些以往的研究资料,从新的角度解读一些之前被忽略的问题。从选题意义上来说,文章在理论层面为民俗学和美学在人的生存方式和环境方面找到了更高层次的契合点,进而为民俗审美学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实践层面,研究成果为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中的传统节日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寻求了途径,最终在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贡献了力量。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以清明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春季节日民俗,主要从民俗和美学两个角度切入,对美学视野中传统民俗节日的整合现象进行探讨。第一章主要通过纵向梳理以上巳、寒食、清明、社日等古代春季祭祀性节日的演变史来辨析清明节的来源与发展轨迹。其中,以汉魏晋、唐宋两个时期为分隔点,先后以先秦起源期、汉魏晋发展期和唐宋整合期三部分内容,对历史上春季节日活动由郊祭、淫祀整合为清明节的过程进行了对象性研究。
     第二至五章从审美和文化的视野观照了清明节日民俗整合的内在运行模式和准则,从横向的逻辑的角度探讨了上巳、寒食、社日等传统民俗节日向清明节融合的根本原因,这部分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所在。
     第二章以“礼”字高度概括政治与民俗的复杂关系,提出政治与节日民俗的关系如此之密切的根本原因是二者皆属于中国传统的礼文化范畴,政治和民俗都是在礼的范畴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礼不仅是政治和民俗共同的根源,更是两者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基本评价标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与民俗在各个时期都有着密切的接触和相互影响,二者不同方向的运动产生了政治对民俗的互用或改造。具体在清明节的民俗整合现象中,清明节完成对相近时间段内节日的“大一统”之前,上巳节、寒食节、社日节等民俗节日都曾在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有的甚至还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这些民俗节日在与政治长时间的分分和和中,先后被政治影响或者改造,逐渐指向清明节的方向,清明节对它们的整合趋势不可逆转。由于政治在清明节的整合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清明节在整合之初就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倾向。在本章的案例分析中,通过对寒食节兴衰中民众审美心理与国家意志博弈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民众的审美心理和国家意志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平衡博弈运动之中对民俗节日的影响。寒食节的兴起、发展直至最终走向衰落,民众审美心理因素的影响无处不在,但广大民众的意志,无论在哪个朝代或时期对民俗节日的影响,都是主观的、被动的,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通过政令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寒食节做为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有巨大影响的节日,对于现代国家和政府如何对待传统节日文化,剔除糟粕,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章从“乐”字的多音多义出发,研究审美心理在清明民俗整合中的规律性作用。在两种“乐”共同作用下,民俗的审美心理活动显示出一定的性格倾向,这种性格倾向的本质,是审美基本规律和最广大民众集体无意识共同作用下的一种道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这一道德体系和评价标准中的清明民俗必然走向整合。进一步研究清明民俗的审美文化心理内涵发现,在对各节日民俗活动的继承吸收和改造过程中,清明节也把各节日所包含的审美心理内涵纳入自身的美学体系之中,最终在多样统一的融合中形成了本身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清明节日系统中各节日的民俗事象按照人类对民俗活动的审美体验来分类,包括人的民俗、美的民俗和自然的民俗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在清明节日系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有的民俗在这一评价标准和体系下消亡了,有的却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有的民俗从这个节日里“跳”到那个节日里,还有民俗在它的作用下合并到了一起,而这种审美心理又与生态审美的一些观点在某种层次上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第四章分析研究“德”,即审美道德在清明民俗活动整合中的规律性作用。审美与道德这两种人类生命活动中最本源的精神活动方式在内在上具有统一性,在本源的生命活动之中,审美的活动必然要求符合道德的意愿,而道德的意愿往往必须满足审美者的生命意志。审美与道德的本源目的,都是“生命的自由扩张”,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来体验生命,通过道德的方式来强化生命,而民俗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自然和真善美统一的审美道德基本原则相契合。所以,审美道德基础上真善美的统一,为民俗节日的类型化、系统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树立了精神标准。清明节日系统中诸民俗活动、民俗节日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遵循这一审美道德规律进行的。本章的案例分析中讨论的上巳节正是符合这一审美道德规律的。上巳因俗成节,而民俗活动随着暮春巳日的时代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更加深邃。上巳节的民俗审美活动,无论是祀高禖、修祓禊、会男女,还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各种节日活动,都是最大的民俗主体——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高举人性,对于主体自由不断追求的生命审美。概言之,上巳节民俗活动的表象是带有祭祀和狂欢性质的岁时节日,而其内涵是古代中国民众对于延续后代和避免灾祸的需要,其本质是人性对于精神的自由的美的追求,所以从根源上是符合审美道德的要求的。
     第五章探讨了“生活”世界中的清明节日民俗的整合。民俗需要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中也不能缺少民俗。因而作为生活世界最基本规律之一的生活美学,与民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美学的现代化转向造成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倾向,在这一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指导与作用之下,我们能够对传统民俗节日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新的现代解读,从中摸索出以往不曾发现或不能发现的节日整合规律。本章的案例分析选取了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清明节民俗,在对民族区域内清明习俗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察不同民族区域文化中的清明节,横向比较研究了生活美学视野中民族区域的清明节日民俗。
As the only festival named by solar term in present Chinese festival system, complicate origins and diversified festival function of Qing Ming Festival ha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Therefore, ther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integration of a series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represented by Qing Ming Festival from aesthetic aspect. Forming, developing and transforming of Qing Ming Festival is a result of joint actions from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enforcement intervention of national policy, regulating of folk custom and gradual influencing of public aesthetic mental set. These elements have trend pattern include on transmission from confused chaos to coordination. This thesis carries out deep research on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Qing Ming Festival folk culture on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and custom aesthetics, therefore to carry out further study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feature and function by understanding regular action of aesthetics to festival integration. On one hand, this thesis conducts academic level transfer on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 in order to make topic selection can be used to study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from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and system theory. On another hand, the thesis reviews and re-focuses some previous research materia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some ignored issues from new viewpoi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ic selection, the thesis finds higher level common point for folk study and aesthetics living pattern and environment among people, therefore to open up new dimension for development of folk aesthetics subject; in practical level, the research result seeks channel for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diversified period background to adapt in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then contribute to non-material relic preservation for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Research object of the thesi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festivals in spring represented by Qing Ming Festival. The thesis mainly discuss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in aesthetics viewpoint from perspective of custom and aesthetics.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define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Qing Ming Festival by reviewing evolution history of Shang-si Festival, Cold Food Festival, Qing Ming Festival and Rural Festival, etc. The periods of Han-Wei-Jin and Tang-Song are break points, the thesis carries out pointed research on tomb-sweeping day process in respect of Prior-Qin originating period, Han-Wei-Jin developing period and Tang-Song integration period. Tomb-sweeping festival developed from spring activity into a kind of sacrificing ceremony to ances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the second to fifth chapter analyse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on Qing Ming, on the internal operation mode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horizontal logic perspective of how Shang-si Festival, Cold Food Festival, Rural Festival, etc integrated into Qing Ming Festival, the root cause is not only the focal point of this part and the full-text, but also where the innovation lies.
     The second chapter highly summarized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politics and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 by using the word "Rites", thus it put forward that the root cause of w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folklore is so close is that Both of these two ar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itual culture and both of these two all engender, change and develop in the rites category. Rites is not only the common roots of politics and folklore, but also the basic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xistence of both. It is for this reason,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litics and folklore in the various periods have close contact and mutual influence. The two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movement had a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lklore, or interoperate. In the specific integr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festival folk custom, before Qing Ming Festival "integrate" all the festival that near its time, Shang-si Festival, Cold Food Festival, Rural Festival and the other folk festivals have long exist in history. And some of them even exerte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However, these folk festivals have been influenced and transformed by politics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politics. They have gradually been guided to the time of Qing Ming Festival. The integration of tomb-sweeping festival to these folk festivals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As the political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Qing Ming Festival, the integration of Qing Ming Festival has a strong political tendency from the beginning. In this chapter's case study, the rise and fall of Cold Food Festival in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 State game aesthetic psychology research, through the depth study of how the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of the people balanced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opposites game in motion on the impact of folk festivals. In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l decline of Cold Food Festival,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esthetic people is everywhere, but the majority will of the people, regardless of dynasty or period in which the impact of folk festivals, are subjective passive. The final decision factor, is expressed by decree of the national will. Cold Food Festival has a long-standing history of China and has a tremendous impact on holiday, for the modern state and the government how to deal with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reject the dross, make it the best use of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The third chapter stars from the "yue" Multi-tone multi-meaning words to study Qing Ming festival folk aesthetic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gularity effect. In combined action of both "yue", folk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activity shows a certain disposition. The nature of this disposition is that:the basic law of the aesthetic and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ar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of a moral system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is moral system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come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folklore of Qing Ming. Further research on Qing Ming Cultural Psychology of folk aesthetic found that: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estival folk activities ab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Qing Ming Festival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aesthetic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ent of other festival into its own aesthetic system, and ultimately unified an unique fusion of aesthetic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form its diversity forms. According to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Qing Ming Festival on systems folklore of the human folk activities can be classified as:human folk, beauty folklore and natural folk. The three levels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Qing Ming Festival. In this process of changing, some folk standards and systems die, and some have even greater development, and some folk become other festivals', some even merged together. This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some of the aesthetic and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on one level achieved a perfect fit.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morals", that is, aesthetic morals plays regularity role in the conformity of Qing Ming folk custom. The two kinds of most original mental activities of human life—aesthetic and morals conform with each other internally, aesthetic activity is certainly requested to conform moral wish and moral wish usually must satisfy aesthete's life will in the activity of original human life. The original aim of aesthetic and morals are both "free spread of life", that is, experiencing life by the way of aesthetic and strengthening life by the way of morals. While folk custom as a life culture that created, enjoyed and passed by a nation or the populace, naturally, conformity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 of aesthetic and morals that unified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Therefore, the unity of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that based on aesthetic and morals laid a thinking foundation and set a spiritual standard for the categorize and systematize of folk custom festivals. The conformity of folk custom activities and festivals in the system of Qing Ming Festival, to a large extent, conforms to such a regularity of aesthetic and morals. Shang-si Festival discussed in the case analysis of this chapter is just conforming to this regularity of aesthetic and morals. Shang-si become a festival because of the folk custom,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late spring, the content of the folk custom activities continuously enrich and its meaning become more profound. Folk aesthetic activities of Shang-si Festival, whether it is the tradit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worship the respectable matchmaker, exorcise the evil, have the blind date, or the later developed variety of festivals, are the largest folk body-life aesthetic that people hold human nature in the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onstant pursuit of body freedom. In sum, the appearance of Shang-si Festival activities is characterized by folk ritual and carnival nature, but its meaning is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need the continua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and avoid disaster, and its essence is human nature's pursuit of the beauty of spiritual freedom, Therefore,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esthetic and morals from the root cause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d the folk conformity of Qing Ming Festival in the "life" world. Folk custom needs the life world; life world also can not devoid of folk custom. Thus, as one of the most basic law of life world, life aesthetic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lk custom. Life aesthetics'modernize turning causes the tendency of "aesthetic of daily life", under the guidance and role of this idea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manner, we can make a new interpretation for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raditional folk festivals, from which explored festival conformity rule that had previously not found or can not found.Case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 selected minority's Qing Ming folkways of Wujiang River Basin. We observed Qing Ming Festivals in the culture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 regions, compared Qing Ming folkways of nation regions laterally from the view of life aesthetics, which based on the whole grasp of Qing Ming folkways in the national regions.
引文
①杨琳认为:“寒食与清明并提也说明社会上有了以清明为节的意识,但它并不独立,只是意味着清明是寒食节中重要的一天而已。”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第216页。又见黄涛在《清明节的起源、变迁与公假建设》一文中指出:“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见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第49页
    ②刘伯根、华景杭编:《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676页
    ①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③王勇.《万年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④[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四库全书第四六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清]李光地等《奉敕撰御定月令辑要》载四库全书第四六七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789页
    ②[清]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120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81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502页
    ②[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104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645页
    ④[宋]罗泌《路史·后纪二》四库全书本第383册第85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21,中华书局1974年,第671页
    ⑥[宋]王楙《野客丛书》卷1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2册,第677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9,中华书局2000年,第4637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中华书局2000年,第366页
    ③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71、215、219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二,《荣辱》,北京:中华书局,1988, 第58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417~419页
    ③[俄]柯斯文著,张锡彤译,《原始文化史纲》第七章,《精神文化》,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①《艺文类聚》卷39,《社稷》引《尚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706页
    ②《艺文类聚》卷39,《社稷》引《尚书·逸周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707页
    ③[汉]应劭《风俗通义》卷8,《祀典·社神》,引自《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95页
    ④《周礼订义》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第33卷,社日部
    ⑤[英]马凌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6页
    ⑥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28页
    ⑦赵守正撰《管子注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第67页
    ①[宋]范晔撰《后汉书》卷94《礼仪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3110-3111页
    ②[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59,中华书局1960年,第284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16页。
    ①[宋]范晔撰《后汉书》卷94《礼仪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3111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98,中华书局1975年,第4030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49,中华书局1973年,第1978,1979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21,中华书局1974年,第671页.
    ⑤[宋]范晔撰《后汉书》卷61,中华书局1973年,第2028页
    ⑥[宋]范晔撰《后汉书》卷74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2381页。
    ①上述四段引文分别见[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后汉文》,中华书局1999年,卷79第899页,卷53第768页,卷93第975页,卷28第626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197,中华书局1961年,第1477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21,中华书局1974年,第671页。
    ①[宋]王楙《野客丛书》卷1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2册,第677页
    ②[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2003年,第386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21,中华书局1974年,第671页
    ④[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59,中华书局1999年,第1795页。
    ⑥[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26,中华书局1999年,第1609页。
    ⑦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12,中华书局1998,第873页。
    ①[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2003,第386页。
    ②[晋]陆翙《邺中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3册,第309页。
    ③戴逸总主编《二十六史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9,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9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85,中华书局1999年,第1951页。
    ⑥[梁]萧统编《文选》卷20,土海书店1988年,第644页。
    ⑦[梁]萧统编《文选》卷20,土海书店1988年,第646页。
    ⑧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1,中华书局1998年,第1929页。
    ①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载《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会民俗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224页
    ①上引4条,分别见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57页、885页、843页、1450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第18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见[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五
    ①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第17-19页,开明书店,1948
    ②庞朴《火历钩沉》,《中国文化》创刊号,1989年12月
    ③庞朴《寒食考》,《民俗研究》1990年第4期
    ④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学经典·社会民俗卷,第22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⑤he Golden Bough,3rd ed.7.1:136-137, London 1981
    ①Claude Levi-Strauss, Du miel aux cendres pp.349-351,397-399, Paris:Plon 1966.
    ②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170-171页
    ③[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第295-296页
    ①[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十二·郊社考十五·社稷》
    ①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34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39,中华书局2000年,第4637页
    ②[后晋]刘晌《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中华书局2000年,第366页
    ①[唐]康骈撰《剧谈录》卷下“曲江”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42册,第693页。
    ②[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签》卷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8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66,中华书局2000年,第5100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73,中华书局2000年,第5218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79,中华书局2000年,第5320页。
    ⑥《全唐诗》卷87,中华书局1960年,第961页。
    ⑦《全唐诗》卷121,中华书局1960年,第1214页。
    ⑧《全唐诗》卷六十九
    ①《全唐诗》卷七十六
    ②《白居易集笺校》卷十四。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68,中华书局1983年,第6793页。
    ④[日]长泽规矩也编《和刻本类书集成》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⑤傅璇琮、施纯德编《翰学三书》卷11《翰苑群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①[明]陈耀文《天中记》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5册,第452页。
    ②《全唐诗》卷216,中华书局1960年,第2260页.
    ③[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2,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④《全唐诗》卷585,中华书局1960年,第6775页。
    ⑤[明]陈耀文《天中记》卷5引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65册,第222页。
    ⑥《全唐诗》卷548,中华书局1960年,第6322页。
    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1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12页。
    ②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33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107页。
    ③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230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492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230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492页。
    ⑤详见魏武帝《明罚令》
    ①[宋]王溥撰《唐会要》卷82,中华书局1955年,第1518页。
    ②周一良、赵和平著《唐五代书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
    ③[宋]庞元英《文昌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2册,第65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14《礼乐四》,中华书局2000年,第362页。
    ⑤[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3,中华书局1955年,第439页。
    ⑥[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3,中华书局1955年,第439页。
    ①[宋]王溥撰《唐会要》卷23,中华书局1955年,第439页。
    ②《全唐诗》卷298,中华书局1960年,第3374页。
    ③董诰等编《全唐文》,卷573,中华书局1983年,第5789页
    ④[宋]庄绰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21页
    ⑤[宋]四水潜夫辑《武林旧事》卷3,两湖书社1981年,第40页
    ①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340页
    ②《续汉书·祭祀下》,中华书局,第3200页
    ③李惠芳.《从<荆楚岁时记>看古代岁时节日风俗的生成》,《楚俗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
    ①宋公文等《楚国风俗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
    ②王远国等《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48页
    ①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第145页。
    ②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第211页。
    ③《全唐诗》卷3,中华书局1960年,第29页。
    ④《全唐诗》卷58,中华书局1960年,第694页.
    ⑤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⑥《全唐诗》卷96,中华书局1960年,第1036页。
    ⑦《全唐诗》卷271,中华书局1960年,第3032页。
    ⑧《全唐诗》卷443,中华书局1960年,第4958页。
    ⑨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11,北京人学出版社1991年,第159页。
    ⑩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232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6781页。
    11《全唐诗》卷332,中华书局1960年,第3708页
    12《全唐诗》卷125,中华书局1960年,第1259页。
    ①[唐]佚名撰《辇下岁时记》,《说郛》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3218页。
    ②[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7页。
    ③《全唐诗》卷509,中华书局1960年,第5790页。
    ④《全唐诗》卷223,中华书局1960年,第2379页。
    ⑤[宋]江少虞辑《宋朝事实类苑》卷2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⑥[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注》卷7,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页。
    ①[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2,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②[宋]四水潜夫辑《武林旧事》卷3,西湖书社1981年.
    ③[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10“宴曲江亭”引唐《辇下岁时记》,四库全书本,974册,第159页.
    ④[宋]计有功著《唐诗纪事》卷65“曹松”条,中华书局1965年,第979页。
    ⑤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310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7058页。
    ⑥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48页。
    ⑦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2892页。
    ⑧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75页。
    ①[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卷十八,第4页
    ①叶大兵等主编《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①胡申生著《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4页
    ②详见丁武军《从“曲水流觞”到“曲水之宴”——中日上巳节文化源流》,载日本研究.2005年第4期,第78-84页
    ①《岁时杂记》卷一五“百四日”条
    ①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350页
    ①杨琳先生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说到:“清明踏青游乐的习俗继承了古代上巳节的传统……上巳节的特点就是踏青游乐,而清明上坟要去郊外,两节正好同步,于是上巳节的习俗并入了清明节。”本文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且不说把上巳节的特点归结为踏青游乐是本末倒置,单就把上巳节的踏青郊游和清明节上坟要去郊外这两点同步,简单的认为是上巳节习俗并入清明节的原因,无疑是忽视了上巳节在漫长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变化和清明节在唐宋迅速发展中对其附近节日的整合这两个重要因素,是主观的“拉郎配”。
    ②张庆捷,《杜牧<清明>诗与扫墓风俗无关》,《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页
    ②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第6号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①《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孟子正义》第59页
    ②关于民俗的内部特性的内容,参考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 年8月,第30-33页
    ①关于民俗的外部特性的内容,参考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1-22页
    ②《墨子·非命下》,《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4月,《墨子闲诂》第172-173页
    ③《墨子·非儒下》,《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4月,《墨子闲诂》第185页
    ①《孟子·告子章句下》,《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4月,《孟子正义》第504页
    ②《荀子·乐论》,《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4月,《荀子集解》第253-254页
    ③上海书店编,《史记·李斯传》,《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史记》第286页
    ①见张丑平,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第23-25页表一、二、四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02《文艺传·李适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5748页
    ③《全唐诗》卷84,中华书局1960年,第910页。
    ①上海书店编,《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史记》第183-184页
    ①上海书店编,《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史记》第187-188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798页。
    ③[唐]郑余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85页。
    ④详见张勃《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一文中对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行礼记》中关于中唐时期寒食清明节假期的分析,载《民俗研究》2007年第一期,第178-179页
    ①[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10“宴曲江亭”引唐《辇下岁时记》,四库全书本,974册,第159页.
    ②[宋]计有功著《唐诗纪事》卷65“曹松”条,中华书局1965年,第979页。
    ③《全唐诗》卷121,中华书局1960年,第1214页
    ④[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2,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
    ①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二,<荣辱>》.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58页
    ①王符著,王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347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417~419页.
    ①[宋]庄绰:《鸡肋篇》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
    ②[宋]吴箕:《常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248页。
    ①[宋]王林:《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②[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2记有“今人以清明前三日为寒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③[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④[宋]孟元老,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8页。
    ⑤[宋]彭乘:《墨客挥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7册,第698页。
    ⑥[宋]孟元老,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4页。
    ⑦[宋]朱或:《萍洲可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第294页。
    ⑧[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24页。
    ①《通制条格》卷22《假宁·给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267页
    ②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第211页
    ③沈榜.《宛署杂记》第17卷,民风一,土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第191页
    ④刘若愚.《酌中志》卷20,北京:北京古籍出版。1994年,第179页
    ①曾繁仁.《美学之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2-65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3,中华书局1973年,第91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51,中华书局1975年,第2366页。
    ①[宋]范哗撰《后汉书》卷94,中华书局1973年,第3107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9,中华书局1974年,第597页。
    ③[唐]魏征等撰《隋书卷7《礼仪二》,中华书局2000年,第146,147页。
    ④《诸子集成》,戴望著《管子校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300页
    ⑤《诸子集成》,焦循著《孟子正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313页
    ①[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②[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50,中华书局1983年,第5863页。
    ①[汉]许慎撰[宋]徐铉注《说文解字注》卷1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23册,第381页。
    ②[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③《全唐诗》卷298,中华书局1960年,第3376页。
    ④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145页。
    ⑤[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16,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85册,第268页。
    ⑥[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2,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⑦[元]熊梦样著《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
    ①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第196页。
    ②《御选明诗》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42册,第320页。
    ③[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39,中华书局1985年,第2122页。
    ④《诸子集成》,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14-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26,中华书局1987年,第816页
    ②[宋]范晔撰《后汉书》卷94《礼仪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3111页
    ③[宋]朱熹集注《诗集传·郑风·溱洧注》,土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97,中华书局1975年,第3949页。
    ⑤[宋]范晔撰《后汉书》卷94《礼仪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3111页
    ⑥[晋]陆翙《邺中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63册,第311页。
    ⑦[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85,中华书局1999年,第1951页
    ⑧[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59,中华书局1999年,第1795页
    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5,中华书局1998年,第692页。
    ①[后晋]刘晌撰《旧唐书》卷7,中华书局2000年,第149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41,中华书局1983年,第2435页。
    ③《全唐诗》卷130,中华书局1960年,第1327页
    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23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710页
    ⑤[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0-742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302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1789页
    ③[清]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120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502页
    ⑤[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104页
    ⑥[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645页
    ①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学经典·社会民俗卷》,第239-24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
    ②[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2册,第518页
    ③[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3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10页
    ①[北宋]钱易撰《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第21页
    ②《民俗和民俗学在西方的二十四种界说》,《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637页
    ①袁鼎生著《生态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1页
    ①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1页
    ①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43页
    ①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3页
    ②袁鼎生著《生态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11页
    ①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第170-171页
    ②[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295-296页
    ①[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汉书》卷66,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6页。
    ①《诸子集成》,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②《诸子集成》,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劝学篇第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①柳诒徵著, 《国史要义》史化第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本节部分参考李咏吟《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①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见高丙中著《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84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③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中华书局,1987年
    ①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见高丙中著《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87-188页
    ①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464-465页
    ②[法]Roger Caillois,《节庆的理论》,转引自[德]皮柏著·黄若译《节庆休闲与文化》,三联书店1991年,第19页。
    ③《全唐诗》卷456,中华书局1960年,第5178页。
    ①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28页。
    ②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页。
    ③《全唐诗》卷456,中华书局1960年,第5178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17-419页
    ②王逸注《楚辞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45页.
    ③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79页.
    ④韩婴《韩诗外传》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册,卷七.
    ⑤[汉]刘向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57-963页.
    ①《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年,第十一册第190页。
    ②[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3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387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9-350页
    ①[清]马啸《绎史》四库全书本第365册第8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页
    ③[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5页
    ④[汉]刘安等《淮南子·修务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7页
    ①杨学政《达巴教与东巴教比较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宗教论稿》,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1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44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0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3页
    ②《民俗和民俗学在西方的二十四种界说》,《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637页
    ①赵伯飞,韦统义,梁津安,《试析生命美学的人学合理性》,《理论导刊》.2005.9.第91页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61页
    ②关于生命美学中关于自由的定义,参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茁的硕士学位论文《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2007
    ①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71、215、219页
    ②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43页
    ①朱希祥.《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理论阐释和意蕴拓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79页
    ①刘悦笛著.《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①[UK]Mike Featherston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1991,pp.65-72
    ②[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③[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38页
    ④李泽厚《美学四讲》,《李泽厚十年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455页
    ①[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年,第175页
    ①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32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①[俄]鲍戈罗莫夫等主编,《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91页
    ②[俄]鲍戈罗莫夫等主编,《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58页
    ③[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④《胡塞尔全集》第7卷,登哈格1950-1959年版,第243页,转引自[俄]鲍戈罗莫夫等主编,《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09-210页
    ①高丙中著《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09-111页
    ①[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73节
    ②[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31节
    ③[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31节
    ④[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68节
    ①[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2节
    ②[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68节
    ③[美]萨姆纳著《民俗:论惯例、风度、风俗、德范和精神的社会学意义》第2节
    ①[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②张晶等著《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③张晶等著《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④《全唐诗》卷442,中华书局1960年,第4932页。
    ①[宋]李曾伯撰《可斋杂稿续稿》后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70册,第814页
    ②《全唐诗》卷683,中华书局1960年,第7839页。
    ③唐圭璋等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第596页。
    ④[德]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9页。
    ⑤张晶等著《中国古典诗学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①《全唐诗》卷97,中华书局1960年,第1050页
    ①李良品、祝国超、曾超著《乌江流域民族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3-34页
    ①《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6-347页。
    ①李吹更口述,赖云英、秦仁收集整理《苗家春社赖饭节》,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编《中国苗族民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9-133页
    ①罗剑著,《毕节地区布依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27-128页。
    ①阳作华、黄金南选编:《唯物辩证法范畴研究》,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48页。
    [战国]韩非 韩非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晋]王嘉 拾遗记 中华书局1981
    [晋]陶潜 搜神后记 中华书局1981
    [晋]干宝 搜神记 中华书局1979
    [汉]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1975
    [汉]班固 白虎通德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汉]刘安等 淮南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汉]应劭 风俗通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汉]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1973
    [汉]许慎【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东汉]崔寔著、缪启愉辑释 四民月令辑释 农业出版社1981
    [东汉]王充、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注 论衡 中华书局1979
    [西汉]刘向 战国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北齐]魏收 魏书 中华书局2000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白居易 白孔六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李延寿 北史 中华书局2000
    [唐]刘肃 大唐新语 中华书局1984
    [唐]魏征等 隋书 中华书局2000
    [唐]房玄龄 晋书 中华书局1974
    [唐]康骈 剧谈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姚思廉 梁书 中华书局2000
    [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中华书局1981
    [五代]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后晋]刘昫 旧唐书 中华书局2000
    [后魏]郦道元 水经注疏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 齐民要术校释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宋]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梁克家 淳熙三山志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注 中华书局1982
    [宋]庄绰 鸡肋编 中华书局1983
    [宋]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1973
    [宋]祝穆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施宿等 会稽志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李曾伯 可斋杂稿续稿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苏辙 栾城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邵博 邵氏闻见后录 中华书局1983
    [宋]高承 事物纪原 中华书局1989
    [宋]陈元靓 岁时广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陈元靓 岁时广记 续修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蒲积中 岁时杂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李昉等 太平广记 中华书局1961
    [宋]乐史 太平寰宇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李防等 太平御览 中华书局1960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中华书局2000
    [宋]欧阳修 新五代史 中华书局2000
    [北宋]钱易 南部新书 中华书局2002
    [南宋]罗泌 路史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南宋]吴自牧 梦梁录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梁]沈约 宋书 中华书局2003
    [梁]宗懔 荆楚岁时记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梁]萧统 文选 上海书店1988
    [元]费著 岁华纪丽谱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明]杨慎 升庵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顾起元 说略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赵翼 陔馀丛考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中华书局1985
    [清]焦循 孟子正义 中华书局1987
    [清]顾禄 清嘉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中华书局1999
    [清]董诰等 全唐文 中华书局1983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 日知录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彭大翼 山堂肆考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徐大椿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孙作云 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中华书局1966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 上海书店1986
    中国的神话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及信仰 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7
    李伯玄 中国古代社会新研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中华书局1988
    龚维英 原是崇拜纲要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丁世良、赵放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宋兆麟、李露露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文物出版社1991
    裘锡圭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钟敬文 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宋文公、张君 楚国风俗录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吴国盛 时间的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罗宗强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中华书局 1996
    杜晓勤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东方出版社1997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萧放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中华书局2002
    李立 看似逍遥的生命情怀——诗词与休闲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袁鼎生 生态艺术哲学 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
    仲富兰 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修订本)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东京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 和田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丛1951
    [德]皮柏著、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 三联书店1991
    [美]阿兰·邓迪斯 世界民俗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 原始思维 商务印书馆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