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洞庭湖水系区、鄱阳湖水系区商时期遗存的系统梳理,初步建立起了各区域内商代文化的时空框架,并对各区域内诸文化的关系及各区域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为了讨论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文化互动关系,本文将目前能够反映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大层次,即器物、聚落、宗教与技术。通过不同互动层次的分析,获得了各层面不同的互动模式。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互动关系出发,本文最后还对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辖属关系,商王朝政治秩序的维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简单回顾,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研究思路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是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对江汉地区自然地理及商代之前文化背景的梳理,为廓清商时期区域内诸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往通道提供了研究基础。以目前考古发现为基础,本文将江汉地区商代遗存划分为六类,对各类遗存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结构及其演进模式进行了考察。
     第三部分是对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的研究。首先对区域内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进行简要概括,揭示区域内史前时期文化分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将区域内商代及其相关遗存划分为九类,对各类遗存的时空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对区域内出土晚商阶段铜器进行了分区及文化背景方面的探索;最后,重点探讨了区域内诸文化之间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间的关系,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进行了考察。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区域内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概述;其次,将区域内商代遗存划分为八类,并对各类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再次,对区域内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并对赣江流域铜器出现及发展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进行探讨;最后,对区域内诸遗存及周边考古遗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进行了考察。
     第五部分是对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商文化中心区互动关系所进行的讨论。本文依据文化互动方式的差异,将体现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器物层面、聚落层面和宗教与技术层面。通过各层面的讨论,揭示出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互动模式,且不同层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力。
     第六部分主要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关系出发,讨论商王朝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所体现的商代国家的政治秩序问题。通过长江中游地区与商王朝中心区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时期商王朝对长江中游的统辖存在不同方式。这种方式变化不仅仅反映在长江中游地区,从商时期周边地区的文化格局及晚商阶段青铜器在周边地区广泛出现等现象,亦可体现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结合甲骨文材料,本文认为早商时期商王朝对周边地区多实行“直辖”统治,而晚商阶段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则变得更为复杂,其中应存在一种与边远方国“联盟”关系,维系这种“联盟”的主要手段应是青铜礼器在内的意识形态方面地拢络行为。
     第七部分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This paper takes the Shang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s the study object, primarily sets up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ramework of the Shang culture in each region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relics in Jianghan region, the drainage area of Dongting Lake and Poyang Lake,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l the cultures in each region and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ll region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g Culture,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archaeological data which could reflect cultural interaction into three levels, which are artifacts, settlements, religion and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e author recognizes different interaction pattern in different level.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g Culture, this paper finally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 Dynas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ogether with the way to maintain the political order of Shang Dynast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is preface, it defin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of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arlier archaeology excavations and researches, presents the problems waiting to be solved, and introduces the study method, theory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Chapter 2 is the study of Shang Culture in Jianghan region. I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before Shang Dynasty in Jianghan region, which provides a study base for making clear the communication road for all the cultures in Jianghan region and the outside cultures during Sh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archaeology excavations by now,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lics of Shang Dynasty in Jianghan region into 6 types,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6 types of relics and the adjacent regions, then analyzes the bronze vessels of Shang Dynasty found in this region, finally synthesizes the culture structure and developing pattern of Shang Dynasty in Jinghan region..
     Chapter 3 is the study of Shang Culture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Dongting Lake. Firstly, 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e of th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Dongting Lake, which 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prehistoric culture and the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is region. Secondly, it divides the relics of Shang Dynasty in the region into 9 types, and systematic analy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ramework of all the relics.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regional division and culture background of the late Shang bronze vessels excavated from this region. Finally, it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culture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Dongting Lake and cultures in the adjacent regions, and synthesizes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its pattern in this region.
     Chapter 4 is the study of Shang Culture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Poyang Lake. Firstly, 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e of th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culture background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Poyang Lake. Secondly, it divides the relics of Shang Dynasty in this region into 8 types, and analyzes the chronology and culture attribution etc. of all the relics. Thirdly, it analyzes bronze vessels of Shang Dynasty excavated from this region,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e background and ceremony meaning for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onze vessels found in Ganjiang valley.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culture in the drainage area of Poyang Lake and relics in the adjacent regions, and synthesizes the 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
     Chapter 5 is the discussion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g Cultur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archaeology, this paper divides archaeological data which could reflect cultural interaction into three levels, which are artifacts, settlements, religion and technology. Through discussions on each level, the author presents different level lead to different interaction pattern and produce different culture influence.
     Chapter 6 is the discussion on the political order of Shang Dynasty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ang Dynas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g Culture. T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Shang Dynas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Shang Dynasty take different rule measures to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is change of measure can not only be see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the culture structure and the widespread of bronze vessel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time of late Shang can also reflect the important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 Dynas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Combines with the oracle data,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hang Dynasty took the measure of“direct rule”to the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early Shang peri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 Dynas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became more complicated during the late Shang period, which included a relationship of“alliance”. The main measure to maintain this“alliance”relationship was probably a kind of ideology penetration including the reward of bronze vessel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early bronze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Central Plain and Southern Region.
     Chapter 7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rmer chapters,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1《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第二版)》,第111~11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2杨达源:《长江地貌过程》,第8~10页,地质出版社,2006年。
    3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1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第77~103页。
    1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4、5期。
    2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95~182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
    3安金槐:《对于郑州商代二里冈期陶器分期问题的再探讨》,《华夏考古》1988年第4期,第104~108页。
    4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郑振香:《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116~127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6唐际根:《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第393~420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许宏:《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张国硕:《关于商文化阶段划分问题》,《纪念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考古与文化遗产论坛会议论文》,未出版,2008年。
    1邹衡:《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4、5期。
    2郑振香、陈志达:《殷墟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3张长寿:《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第271~300页。
    4杨锡璋:《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中原文物》1983年第3期,第50~57页;杨锡璋、杨宝成:《殷代青铜礼器的分期与组合》,《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
    5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391~39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南省志》第二十八卷《文物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
    1蓝蔚:《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发现古城遗址及石器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4期,第118~119页。
    2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文物》1976年第1期,第49~59页。
    3余从新:《安陆晒书台商周遗址试掘》,《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第64页;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77~86页。
    4咸博:《湖北省阳新县出土两件青铜铙》,《文物》1981年第1期,第93、94页。
    5大冶县文教局、文化馆:《湖北大冶罗桥出土商周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第203~20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6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代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8期,第46~48页。
    7鄂城县博物馆:《湖北鄂城县沙窝公社出土铜爵》,《考古》1982年第2期,第210页。
    8襄樊市文物管理处:《湖北襄樊拣选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第84~86页。
    9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第42~46页。
    10冯汉骥:《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青铜器》,《文物》1976年第2期,第26~41页。
    11陈贤一:《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墓葬陶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48~56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12周世荣:《湖南石门县皂市发现商殷遗址》,《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4~146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85~220页。
    1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浏阳城西樟树塘遗址的主要收获》,《考古》1994年第11期,第965~973页。
    14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窖藏及其它文物》,《湖南省志》第二十八卷《文物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
    15高至喜:《商代人方鼎》,《文物》1960年第10期,第57、58页。
    1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学员热爱祖国文化遗产》,《文物》1972年第1期,第6、7页。
    17宋少华:《长沙出土商、春秋青铜器》,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博物馆文集》,第133~136、131页,岳麓书社,1991年。
    18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图录》图版六,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
    20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图录》图版六,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
    21冯玉辉:《湖南衡阳市郊发现青铜牺尊》,《文物》1978年第7期,第88页。
    22熊传新:《湖南醴陵发现商代铜象尊》,《文物》1976年第7期,第49、50页。
    2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群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文物》1972年第1期,第6、7页。
    24熊传新:《湖南宁乡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文物》1983年第10期,第72、74页。
    1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考古》1963年第12期,第646~648页。
    2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3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集,第103~105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几件铜器》,《文物》1966年第4期,第1~6页。
    5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窖藏及其它文物》,《湖南省志》第二十八卷《文物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
    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 1983年。
    7熊传新:《湖南宁乡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文物》1983年第10期,第72~74页。
    8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第128~135页,岳麓书社,1984年。
    9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群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文物》1972年第1期,第6、7页。
    10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第128~135页,岳麓书社,1984年。
    11何介钧:《湖南商周时期古文化的分区探索》,《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第120~127页,岳麓书社,1984年。
    12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辨----从考古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求索》1981年第2期,第107~112页。
    13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14余家栋:《新干县发现商周遗址》,《江西历史文物》1977年第6期,第2页。
    15商志香覃:《试论清江吴城遗址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3辑,第144~15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6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辑,第133~14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7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年第7期,第72~76页。
    18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集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19苏秉琦:《关于“‘几何印纹陶’---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学习笔记》,《文物集刊》第3辑,第10~19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0邹衡:《江南地区诸印纹陶遗址与夏商周文化的关系》,《文物集刊》第3辑,第46~51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21安金槐:《谈谈河南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3辑,第280~28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39~57页。
    2彭适凡、许智范:《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1~6页。
    3高崇文、安田喜宪(主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马承源(主编):《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年。
    5孝感地区博物馆、孝感市博物馆:《湖北孝感聂家寨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第1~14页。
    6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第25~38页。
    7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博宇山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10辑,第32~38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8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湖北省博物馆:《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第1~10页。
    2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第790~796页。
    3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第679~692、698页;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荆南寺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
    4香炉山考古队:《湖北武汉市阳逻香炉山遗址考古发掘纪要》,《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第1~7页;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武汉市博物馆、新洲县文化馆:《湖北新洲香炉山遗址(南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第14~19页。
    5孝感市博物馆:《湖北孝感市徐家坟遗址试掘》,《考古》2001年第3期,第6~12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纪南城工作站:《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第3~22页。
    7枝柳铁路复线工程考古队荆州博物馆支队:《湖北松滋西斋汪家嘴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第3~43页。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大路铺遗址东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10~21页。
    9武汉市博物馆、湖北省文物研究所、黄陂县文物管理所:《1997---1998年盘龙城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8年第3期,第34~48页。
    10枣阳市博物馆徐正国:《湖北枣阳发现一件商代铜尊》,《文物》1990年第6期,第57页。
    11余从新:《湖北安陆发现商代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1期,第95页。
    12黄冈地区博物馆、黄州市博物馆:《湖北省黄州市下窑嘴商墓发掘简报》,吴晓松主编《鄂东考古发现与研究》,第164~169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3黄鋰、况红梅:《近年黄陂出土的几件商周青铜器》,《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第24、25页。
    14枣阳市博物馆:《湖北枣阳发现一件商代铜尊》,《文物》1990年第6期,第57页。
    15徐正国:《湖北枣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4期,第77~79页。
    16何驽:《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9期,第86~91页。
    17荆州地区博物馆:《记江陵芩河庙八姑台出土商代铜尊》,《文物》1993年第8期,67、68页。
    18戴修政:《湖北石首出土商代青铜器》,《文物》2000年第11期,第57~59页。
    19黎泽高、赵平:《枝城市博物馆藏青铜器》,《考古》1989年第9期,第775~778页。
    20徐少华:《从盘龙城遗址看商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40~44页。
    21拓古:《盘龙城与<盘龙城>》,《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第87~93页。
    22高大伦:《论盘龙城遗址的性质与作用》,《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第82~89页。
    23陈贤一:《盘龙城遗址的分期及城址的性质》,《考古学研究(五)》,第260~27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陈贤一:《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墓葬陶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第48~56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24杨鸿勋:《从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谈中国宫廷建筑发展的几个问题》,《文物》1976年第2期,第16~25页。
    25周厚强:《孝感地区的商代文化》,《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第99~104页。
    26周国平:《阳新大路铺遗址商周陶器浅析》,《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58、59、67页。
    27彭明翰:《盘龙城与吴城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第52~55页。
    1宋焕文:《从盘龙城考古发现试谈商楚关系》,《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第61~65页。
    2刘敦愿:《云梦泽与商周之际的民族迁徙》,《江汉考古》1985年第2期,第47~57页。
    3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35~46页;蒋刚:《湖北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再探讨》,《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27~34页。
    4王宏:《论周梁玉桥文化》,《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第45~54页。
    5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殷商遗址试析》,《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45~56页;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甲骨的初步研究》,《考古》1986年第4期,第348~352、367页。
    6杨权喜:《探索鄂西地区商周文化的线索》,《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60~67页。
    7高应勤:《鄂西夏商时期文化遗存试析》,《文物》1992年第3期,第61~63、75页。
    8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9万全文:《长江上、中、下游青铜文化的比较》,《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57~62、40页。
    10冯少龙:《湖北省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论文集》,第122~126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1杨权喜:《湖北商文化与商朝南土》,《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论文集》,第115~121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2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第56~63页。
    13杨权喜:《湖北商文化与商朝南土》,《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82~28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杨权喜:《江汉地区的鬲与楚氏鬲》,《江汉考古》2001年第1期,第64~70页。
    14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54~60页。
    15何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性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第52~58页。
    16王劲:《对江汉地区商周时期文化的几点认识》,《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第47~51页。
    17赵世纲:《夏商青铜文化的南向传播》,《中原文物》1993年第3期,第57~63页。
    18张昌平:《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45~51。
    19井中伟:《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第76~82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郭妍利:《城洋青铜兵器研究》,《城洋青铜器》,第260~271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0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先秦铜刀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
    21李健民:《商代青铜矛》,《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66~37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85~220页。
    23湖南省博物馆、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岳阳市文管所:《湖南岳阳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考古》1985年第1期,第1~6页。
    24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18页,岳麓书社,1987年。
    1何介钧、曹传松:《湖南澧县商周时期古遗址调查与探测》,《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0页,岳麓书社,1987年。
    2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18页,岳麓书社,1987年。
    3贺刚:《南岭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第175~194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第29~45页,《求索》增刊,1989年。
    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桑植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桑植县朱家台商代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江汉考古》1989年第2期,第27~32页。
    6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对门山商代遗址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第64~75页,《求索》增刊,1994年。
    7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汨罗市玉笥山遗址发掘简报》,《巴陵古文化探索》,第35~44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
    8湖南省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岳阳温家山商时期坑庄遗迹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1期,3~18页。
    9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文物管理所:《岳阳县筻口易家山商代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7辑,第122~125页,《求索》增刊,1999年。
    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6期,第4~35页。
    11何介均:《湘潭县出土商代豕尊》,《湖南考古辑刊》1辑,第19、20页,岳麓书社,1982年。
    12岳阳市文物管理所:《岳阳市新出的商周青铜器》,《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第26~28页,岳麓书社,1984年。
    13盛定国、王自明:《宁乡月山铺发现商代大铜铙》,《文物》1986年第2期,第44、45页。
    14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文物工作队:《新邵、浏阳、株洲、资兴出土商周青铜器》,《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27~30页,岳麓书社,1986年。
    15郑钧生、唐先华:《湖南衡阳发现商代铜卣》,《文物》2000年第10期,第58、60页。
    16黄纲正、蔡慕松:《浏阳双峰出土商周青铜器》,《湖南文物》第1集,第56、57页,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17黄纲正、蔡慕松:《浏阳双峰出土商周青铜器》,《湖南文物》第1集,第56、57页,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
    18熊建华:《湖南省博物馆新征集的西周齿纹铜铙》,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博物馆文集》第1集,第137~140页,岳麓书社,1991年。
    19益阳地区博物馆:《宁乡黄材出土周初青铜罍》,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博物馆文集》第1集,第141页,岳麓书社,1991年。
    20谭远辉:《湖南涔澹农场发现商代铜器墓》,《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54~56页。
    21长沙市博物馆、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商代铜编铙》,《文物》1997年第12期,第16~27页。
    22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大铜铙》,《文物》1997年第12期,第28页。
    23戴小波:《涟源市出土一件商代铜卣》,《文物》1996年第4期,第85页。
    24胥卫华:《湖南岳阳市铜鼓山遗址出土商代青铜器》,《考古》2006年第7期,第90、91页。
    25李乔生:《湖南宁乡县横市镇出土一件商代提梁卣》,《考古》1999年第11期,第27页。
    26吴承翟:《平江县浯口镇出土商代铜罍》,《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2辑,第207~209页,岳麓书社,2005年。
    27湖南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益阳出土商代铜铙》,《文物》2001年第8期,第66~70页。
    1郭胜斌:《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第40~48、22页。
    2向桃初:《湖南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试析》,《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48~58。
    3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10~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4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35~157页,岳簏书社,1996年。
    5向桃初:《炭河里城址的发现与宁乡铜器群在研究》,《文物》2006年第8期,第35~44页;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68~80页。
    6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9年。
    7刘彬徽:《关于炭河里古城址的年代及其和宁乡青铜器群年代相互关系的思考》,《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第39~43页,岳麓书社,2008年;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
    8高至喜:《论商周铜鎛》,《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第209~214页,岳麓书社,1986年;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商周时期铜铙的型式、演变与年代》,《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45~53页;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5~26页,岳麓书社,1999年。
    9曹淑琴、殷玮璋:《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10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考古》1997年第10期,第73~80、86页。
    11高西省:《关于宁乡新发现一组镛的探析》,《江汉考古》1999年第3期,第52~54页。
    12徐坚:《试析宁乡的商代铜铙》,《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第54~55页。
    13向桃初:《南方商周铜铙的分类序列和年代问题》,《湖南博物馆馆刊》第3辑,第35~66页,岳麓书社,2006年;向桃初:《从殷墟出土铜铙看南方铜铙的年代》,《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第40~45页;向桃初:《南方系统商周铜鎛再研究》,《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108~116页。
    14井中伟:《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的类型学研究》,《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第18~25页。
    15汪松桂:《试谈湖南晚商青铜器上的“羊’饰》,《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26~29页。
    16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上的虎纹》,《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21~27页。
    17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熊建华:《虎卣新论》,《东南文化》1999年第4期,第114~119页。
    19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考古》1998年第3期,第56~63页。
    20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113~124页,文物出版社。商代的虎方应该在汉水下游以南,湖北北部或中部偏北一带,另说虎方在安徽淮河流域。文中引用日本学者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第一部殷史的研究”,(创文社,1975年)文中指出,殷人所祭祀的河、岳、夔等,原本是具有较多自然神属性的异族之神。
    21徐良高:《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考古》,1991年第5期,第442~447页。
    1卢昉:《论商代、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李学勤:《皿方罍研究》,《文博》2001年第5期,第32、33页。
    3王光远:《湖南商代晚期人面纹方鼎族徽考》,《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86~73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4王恩田:《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112~11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5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65~178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向桃初:《炭河里城址的发现与宁乡铜器群再研究》,《文物》2006年第8期,第35~44页;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第68~80页;向桃初:《宁乡铜器群与新干铜器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第73~87页。
    7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24~134页,岳麓书社,1996年。
    8施劲松:《对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铜器的再认识》,《考古》2002年第12期,第58~63页。
    9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窖藏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第36~51页。
    1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县湖西、牛城遗址试掘与复查》,《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68~75页。
    1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米粮铺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1~18页。
    1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蚌壳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24~29页。
    13朱垂珂、何国良:《江西瑞昌檀树嘴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4年第4期,第1~4页。
    1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馆:《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第1~12页。
    1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第6~17页。
    1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陈家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03年第2期,第26~47页。
    1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彭泽县文管所:《江西彭泽县团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第29~34页。
    19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第12~31页。
    2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74~179页。
    2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都昌县博物馆:《江西都昌小张家商代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9年第3期,第88~104页。
    2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第12~23页。
    2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鹰潭市博物馆:《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0年第1期,第34~50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队、万年县博物馆:《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遗址调查》,《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26~37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市博物馆:《江西瑞昌市檀树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2期,第50~59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赣州地区博物馆、赣州市博物馆:《江西赣州市竹园下遗址商周遗存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第60~72页。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萍乡市博物馆:《江西萍乡市禁山下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第35~49页。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宜丰县博物馆:《江西宜丰县秋形垴商周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38~50页。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材料。
    8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9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
    10李家和:《江西德安县石灰山遗址文化分析》,《江西文物》1989年第3期,第14~18页。
    11李玉林、黄水根、李昆:《江西樟树古遗址的类型》,《考古》1992年第4期,第357~365页。
    12龙庆、白坚、巨源:《江西早期商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东南文化》1992年第1期,第82~92页。
    13李昆:《试论吴城遗址文化类型与分布》,《东南文化》1993年第3期,第32~40、130页。
    14李玉林:《吴城类型文化新探》,《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55~157页。
    15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4年第3期,第68~79页。
    16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17廖根深:《试论角山窑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61~67页。
    18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第142~160页。
    19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湖熟文化与江西万年类型文化-----一谈吴越文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5期,第153~164页。
    20赵东升:《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第36~47页。
    1彭明翰:《吴城文化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第23~30页。
    2唐际根、荆志淳:《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第279~28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彭适凡、刘林、詹开逊:《关于新干大洋洲商墓年代问题的探讨》,《文物》1991年第10期,第27~32页。
    4林巳奈夫:《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刍议》,《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7~9页;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5陈旭、李友谋:《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年代和性质》,《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20~26页。
    6彭适凡:《有关新干商代大墓的两个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37~14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7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文物》1991年第10期,第33~38页。
    8杨宝成:《试论新干大墓》,《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第49~53页。
    9贝格立:《南方青铜器纹饰与新干大洋洲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25~13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0孙华:《新干大洋洲大墓年代简论》,《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第35~40页;孙华:《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文物》1993年第7期,第19~26页。
    11张昌平:《新干大洋洲青铜容器的年代上限问题》,《南方文物》2007年第4期,第102~107、116页。
    12徐菁:《从新干商墓出土铜钺看钺的历史轨迹》,《南方文物》1992年2期,第55~61页。
    13王献本、高西省:《初论江西新干大墓出土的三件镛》,《华夏考古》1998年第3期,第71~74页。
    14彭适凡:《赣江流域出土商周铜铙和甬钟概述》,《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第43~57、127页;彭适凡:《江西新淦出土商代青铜兵器研究》,《东南考古研究(一)》,第43~67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李健民:《论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戈、矛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01年第5期,第60~69页。
    16罗泰:《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15~20页。
    17詹开逊:《从新干青铜器的造型看商代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中原文物》1994年第1期,第1~7页;詹开逊:《试论新干青铜器的装饰特点》,《考古》1995年第1期,第63~74页。
    18彭适凡:《江西新干商代青铜礼器的造型与装饰技术》,《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30~44页。
    19彭明翰:《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初入青铜农具浅析------兼及商代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第101~106、114页。
    20詹开逊、刘林:《谈新干商墓出土的青铜农具》,《文物》1993年第7期,第27~32页。
    21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上的虎纹》,《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21~27页。
    22王宁:《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燕尾“纹探讨》,《中原文物》2003年第2期,第45~50页。
    23彭适凡、刘林:《谈新干商墓出土的神人兽面形玉饰》,《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21~25页。
    24杜金鹏:《略论新干商墓玉、铜神像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第49~54、19页。
    25杨军:《谈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蛙形玉饰》,《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第73~80页。
    26彭适凡:《新干出土商代漆器玉附饰件探讨》,《中原文物》2000年第5期,第18~21页。
    27黄尚明:《人面鸟啄雕像意义的探索》,《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第88~91页。
    1彭适凡:《赣鄱地区西周时期古文化的探索》,《江西先秦考古》,第144~159页,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年。
    2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1~13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3李朝远:《江西新干中堎青铜器的再认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16~225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4唐际根、荆志淳:《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第279~28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詹开逊、刘林:《从新干商鼎看吴城文化的性质》,《江西文物》1992年第2期,第41~48页。
    6彭适凡、杨日新:《江西新干商代大墓文化性质刍议》,《文物》1993年第7期,第10~18页。
    7唐嘉弘:《关于江西大洋洲商周遗存性质的问题》,《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第1~4页。
    8詹开逊、杨日新:《试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性质-----兼及殷商时期窖藏、祭祀遗址与墓葬的比较》,《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9~14页。
    9方酉生:《新干商墓为“浮沉”祭场说质疑》,《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第64~66页。
    10张辛:《长江流域再去青铜文化的形而上观察----关于三星堆和大洋洲青铜器历史定位》,《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37~46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刻划文字符号与甲骨卜辞文字》,《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第71~84、105页。
    12郭羽、申夏:《关于鹰潭角山商代窑址计数陶文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84~87页。
    13孙华:《商代长江中游地区考古的新认识----读<新干商代大墓>》,《南方文物》2000年第1期,第24~36页。
    14施劲松:《读<新干商代大墓>----兼谈对新干商墓的再认识》,《考古》1998年第9期,第93~96页。
    15施劲松:《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文物》1998年第10期,第47~54页。
    16张昌平:《商代铜瓿概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99~11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艾兰:《虎纹与南方文化》,《“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80~182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第1~14页,岳麓书社,1999年。
    1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24~134页,岳麓书社,1996年。
    2万全文:《长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故宫文物月刊》,2004年第二十二卷,第1期,第88~94页;第2期,第94~103页;第3期,第96~111页;第4期,第98~107页。
    3傅聚良:《盘龙城、新干和宁乡----商代荆楚青铜文化的三个阶段》,《中原文物》2004年第1期,第40~45页。
    4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5 Robert Bagley. Shang Archaeolog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vation to 221B.C. edited by M.Loewe and E.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9.
    6施劲松:《差异、视角与商代考古学》,《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第258~2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罗森:《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青铜文化交流》,《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47~16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8【美】罗伯特·贝格立著,王宁译,彭劲松校:《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礼器》,《南方文物》1995年第1期,第63~68页;【美】贝格立撰,任汶译,许杰校:《长江流域青铜器与商代考古》,《南方文物》1996年第2期,第31~48页。
    9【日】难波纯子著,向桃初译:《华中型青铜彝器的发达》,《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第26~44页。
    10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走出疑古时代》,第196~204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黄曲:《湘江下游商代“混合型”青铜器问题之我见》,《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第51~56页。
    12施劲松:《关于南方青铜器断代研究的几点思考》,《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257~266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考古》2007年第9期,第67~77页。
    14金正耀:《中国铅同位素考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秦颖、魏国锋、罗武干、杨立新、张国茂、龚长根、曲艺、王昌燧:《长江中下游古铜矿及冶炼产物输出方向判别标志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06年第1期,第65~69页;秦颖、王昌燧、张国茂、杨立新、汪景辉:《皖南古铜矿冶炼产物的输出路线》,《文物》2002年第5期,第78~82页。
    16彭子成、孙卫东、黄允兰、张巽、刘诗中、卢本珊:《赣鄂皖诸地古代铜料去向的初步研究》,《考古》1997年第7期,第53~61页。
    17霍建锋、吴小红:《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文物出版社,2008年。
    18魏国峰:《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9陈铁梅、Rapp G. Jr.、荆志淳、何驽:《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考古》1997年第7期,第39~52页;陈铁梅、Rapp G. Jr.、荆志淳:《商周时期原始瓷的中子活化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考古》2003年第7期,第645~654页。
    1何驽、小乔治·瑞普·拉普、荆志淳、陈铁梅:《湖北荆南寺遗址陶器中子活化技术与文化因素综合分析》,《考古》1999年第10期,第83~96页。
    2李学勤:《论长江流域的商代青铜文化》,《长江文化论集·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辑,第109~113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何介钧:《商文化的南渐与商时期南方青铜文化》,《亚洲文明》第3辑,1995年;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湖南先秦考古研究》,第124~136页,岳麓书社,1996年。
    4许智范:《中国南方地区古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新成果》,《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第495~516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5万全文:《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初论》,《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95~101页。
    6何驽:《长江中游文明的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第52~58页。
    7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8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1~7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9高崇文:《长江流域礼制文化的发展》,《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8~16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0张辛:《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化的形上观察----关于三星堆和大洋洲青铜器的历史定位》,《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37~46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王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47~55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2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与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
    13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5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39~57页。
    1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华夏考古》1990年第2期,第82~91页。
    2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5施劲松:《中原与南方在中国青铜文化统一体中的互动关系》,《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7~36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6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27~23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7杨晓能:《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第338~36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王明珂:《华夏边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景》中华书局,2009年。
    1王明珂:《华夏边缘》,第4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 Stanton W. Green & Stephen M. Perlman ed. The Archaeology of Frontiers and Bounderies,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5,4~9.
    3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景》,中华书局,2009年。
    4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1~23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5许倬云:《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许倬云自选集》,第41~6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6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第14~20页。
    1 [英]戈登·柴尔德:《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第8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第169~172页。
    3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第162~176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4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南方文物》2008年第1期,第14~20页。
    1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册)》,第305~334页,(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2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考古》2009年第12期,第47~55页。
    3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第162~176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科学出版社,2005年;李伊萍:《考古学文化的层次划分——以龙山文化为例》,《中原文物》2003年第6期,第4~9页。
    2目前考古学界对“类型”赋予两种含义,一为考古学文化之下的分支,另一含义则是单独一个考古学文化,但由于资料不足,暂称为“类型”,以待更多资料来完善此类遗存的内涵。本文为了避免命名上的混乱,不涉及“类型”的第二种含义。
    3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
    4邹衡:《试论郑州新发现的殷商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第77~104页。
    5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第95~182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
    6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第95~182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
    7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1~15页,荆楚书社,1987年;李伯谦:《文化因素分析与晋文化研究---1985年在晋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294~296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文物报》1988年11月4日。
    8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1~15页,荆楚书社,1987年。
    1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第56~69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据统计,该期遗存中,商文化因素占37%,先周文化占35.6%,其他各类文化因素约占统计总数的27%。
    2雷兴山:《对关中地区商文化的几点认识》,《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第28~34页。
    3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第6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2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第1~15页,荆楚书社,1987年。
    3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3年。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科学出版社,1980年。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张绪球:《汉江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第56~66页。
    3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以下所引何先生观点均出自该书,不再一一作注。
    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4年第10期,第865~876页。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441~44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448~45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8石家河遗址群发现材料较多,这里举出较为重要的两部报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荆州博物馆:《邓家湾》,文物出版社,2003年;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6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12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石家河考古队:《石家河遗址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第213~294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邓家湾》,文物出版社,2003年。
    14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1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江汉考古》2007年第1期,第60~72页。
    2长办库区处红花套考古工作站、枝城市博物馆:《城背溪遗址复查记》,《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第7~14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年秭归柳林溪发掘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第1~12页;湖北省文化局三峡工程办公室:《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
    4期,第289~29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3年第1期,第17~29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423、4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当阳季家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10辑,第1~15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7宜都考古发掘队:《湖北宜都石板巷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5年第11期,第961~976页。
    8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当阳季家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10辑,第1~15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杨权喜:《当阳季家湖考古试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87~90页;裴安平:《关于季家湖龙山时代遗存的年代分期》,《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29~31、84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3年第1期,第17~29页。
    1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3杨权喜:《关于鄂西六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探讨》,《考古》2001年第5期,第40~47页。
    4樊力:《乱石滩文化初论》,《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第41~48页。
    5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第86~91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
    6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咸宁地区博物馆、通城县文化馆:《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第1~12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大路铺遗址东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10~21页。
    8黄石市博物馆:《大冶上罗村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第14~20页。
    9魏峻:《鄂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第49~56页。
    1麻城市博物馆:《麻城金罗家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1~9页。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湖北黄冈罗螺蛳山遗址的探掘》,《考古》1962年第7期,第339~344页;湖北黄冈地区博物馆:《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第339~358页。
    3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大悟吕王城遗址》,《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第5~12页。
    4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黄冈地区博物馆、麻城市革命博物馆:《湖北麻城栗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第439~473页。
    5孝感地区博物馆、大悟县博物馆:《大悟县土城古遗址探掘简报》,《江汉考古》1986年第2期,第1~9页。
    6张成明:《丹江口市熊家庄二里头文化时期和楚文化遗址》,《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傅玥:《汉水上游地区夏商时期遗存出土陶器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襄石复线襄樊考古队:《湖北襄阳发龙王树岗遗址二里头文化灰坑清理简报》,《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44~50页。
    8荆州市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钟祥乱葬岗夏文化遗存清理简报》,《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第38~43页。
    9叶植:《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10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悟县城关镇双河村李家湾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0年第3期,第16~22页。
    1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
    1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驻马店市党楼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5期,第1~9页。
    1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邓州市穰东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9年第2期,第7~24页。
    16袁广阔:《邓州市陈营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第244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方城县博物馆:《河南方城县八里桥遗址1994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2期,第16~27页。
    1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科学出版社,1989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驻马店市文物工作队、西平县文物管理所:《河南西平县上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4期,第7~28页。
    2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信阳三里店古文化遗址》,《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6期,第25~31页。
    3王然、傅玥:《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研究》,《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第170~19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王然、傅玥:《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研究》,《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第170~19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傅玥:《汉水上游地区夏商时期遗存出土陶器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董琦:《虞夏时期是中原》,科学出版社,2000年。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96、9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54~60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4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35~46页。
    5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1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华夏考古》2006年第3期,第54~60页。
    2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向桃初:《三星堆文化的形成及夏人西迁》,《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第60~67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2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第95~182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3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第95~182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
    4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191~19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纪南城工作站:《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6第年4期,第3~22、36页。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74~179页。
    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第29~45页,《求索》增刊,1989年。
    8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属于盘龙城的次级类型并未与盘龙城类型一起进行分析,主要是基于行文方便、凸显各地域类型自身特色及各区域所具有的文化延续性等方面考虑,对三类次级类型依区域单独分析,下文对整个长江中游文化演进考察中,将各次级类型与盘龙城类型结合起来一并分析。
    9蓝蔚:《湖北黄陂县盘土城发现古城遗址及石器等》,《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4期,第118、119页;郭冰廉:《湖北黄陂杨家湾的古遗址调查》,《考古通讯》1958年第1期,第56~58页。
    10郭德维、陈贤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第8期,第420~421页;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文物》1976年第1期,第49~59页。
    11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第5~15页。
    12王劲、陈贤一:《试论商代盘龙城早期城市的形态与特征》,《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第70~77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1陈贤一:《江汉地区的商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第161~171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3武汉市博物馆、湖北省文物研究所、黄陂县文物管理所:《1997---1998年盘龙城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8年第3期,第34~48页。
    4武汉市黄陂区文管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商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十三号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第19~23、54页;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湖北盘龙城李家嘴二号墓发掘的补充资料》,《文物》2007年第8期,第93~94年。
    5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66~6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陈贤一:《盘龙城遗址的分期及城址的性质》,《考古学研究(五)-----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第260~277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陈贤一:《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墓葬陶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代论文集》,第48~5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7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35~46页;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分析》,《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27~34页。
    8李丽娜:《试析湖北盘龙城遗址第一至三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第74~81、109页。
    9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35~46页。下文简称“蒋文”。
    
    1报告中G1、G2内地层堆积未有⑤层,介绍遗物时却记为“G1⑤、G2⑤”,应为笔误。
    2武汉市博物馆、湖北省文物研究所、黄陂县文物管理所:《1997---1998年盘龙城发掘简报》,《江汉考古》
    1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庙台子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第1~10页。
    1孝感地区博物馆、孝感市博物馆:《湖北孝感聂家寨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第1~14页。
    1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阳、新乡地区文化局、湖北孝感地区博物馆:《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第7期,第1~16页。
    2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武汉市博物馆、新洲县文化馆:《湖北新洲香炉山遗址(南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第14~19、87页。
    3香炉山考古队:《湖北武汉市阳逻香炉山遗址考古发掘纪要》,《南方文物》1993年第1期,第1~7页。
    1《武汉大学考古系2002~2003年田野考古主要收获》,国家文物局2002---2003全国田野考古工作汇报材料。
    2余从新:《安陆县晒书台商周遗址试掘》,《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第64页;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考古》1988年第4期,第300~306、313页。
    3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考古》1988年第4期,第300~306、313页。
    4孝感市博物馆:《湖北孝感市徐家坟遗址试掘》,《考古》2001年5期,第6~12页。
    5周厚强:《孝感地区的商代文化》,《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第99~104页。
    6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商、周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26~30页。
    7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安陆市商周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第6期,第500~506、542页。
    8孝感地区博物馆:《湖北孝感地区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6年第7期,第597~606页。
    9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考古》1988年第4期,第300~306、313页。
    10孝感地区博物馆:《孝感、黄陂两县部分古遗址复查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第1~13页。
    11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阳、新乡地区文化局、湖北孝感地区博物馆:《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第7期,第1~16页;周厚强:《孝感地区的商代文化》,《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第99~104页。
    1黄冈地区博物馆、黄州市博物馆:《湖北省黄州市下窑嘴商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6期,第56~60页。
    2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代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8期,第46~48页。
    1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省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53~197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以下所引有关郑州商城材料,除做特殊说明外,均引自该书,不在一一作注说明。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
    3杜金鹏:《偃师商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4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以下简称“《早商》”。
    5陈贤一:《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墓葬陶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代论文集》,第48~56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6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1期,第35~46页。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鹰潭市博物馆:《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0年第1期,第34~50页。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4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第29~45页,《求索》增刊,1989年。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纪南城工作站:《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第3~22、36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龙王岭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74~179页。
    4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纪南城工作站:《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第3~22、36页。
    1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咸宁地区博物馆、通城县文化馆:《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第1~12、62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大路铺遗址东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 第10~21页;周国平:《阳新大路铺遗址商周陶器浅析》,《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58~59、67页。
    1冯少龙:《湖北阳新大路铺遗址发现矿业遗存》,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二十八期,第35~41页。
    2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出版社,1999年。
    3咸宁地区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县和尚垴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第17~26页。
    4武穴市博物馆:《武穴市新石器及商周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第34~36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石市博物馆:《湖北大冶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10年第4期,第18~62页。
    6大冶县博物馆:《大冶县三处古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6年4期,第17~22页。
    1黄石市博物馆:《大冶古文化遗址考古调查》,《江汉考古》1984年4期,8~16页。
    2京九铁路考古队:《合九铁路(湖北)段文物调查》,《江汉考古》1993年3期,第24~26页;湖北省黄黄公路考古队:《黄黄公路考古调查》,《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第45~48页;京九铁路考古队:《京九铁路(浠水—黄梅段)文物调查》,《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第21~23页。
    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
    4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5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77~86页。
    1沙市市博物馆:《湖北沙市李家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3期,第203~208页。
    2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第679~692、698页。
    3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4王宏:《荆南寺商代陶器试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第78~82页,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5张万高:《江陵荆南寺夏商遗存文化因素简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第49~53页,湖北省考古学会选编,1991年。
    6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李伯谦主编《商文化论集(下)》,第531~5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以下简称“何文”。
    7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224~22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77~86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2王宏:《荆南寺商代陶器试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第78~82页,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
    3张万高:《江陵荆南寺夏商遗存文化因素简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第49~53页,湖北省考古学会选编,1991年
    4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李伯谦主编《商文化论集(下)》,第531~5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5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224~22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85~220页。
    1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李伯谦主编《商文化论集(下)》,第531~5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474~4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沙市市博物馆:《湖北沙市李家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3期,第203~208页。
    1沙市博物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10辑,第22~31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1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9期,第25~38页。
    2王宏:《论周梁玉桥文化》,《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第45~54页。
    3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9期,第790~796页。
    1湖北省博物馆:《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第1~10页。
    2荆州博物馆、福冈教育委员会:《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5期,1~10、24页。
    1王宏:《论周梁玉桥文化》,《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第45~54页。
    1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1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
    2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文物出版社,2009年。
    3黄锂、况红梅:《近年黄陂出土的几件商周青铜器》,《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第24、25、29页。
    
    1张昌平:《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45~51页。
    2张昌平:《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第45~51页。
    3徐正国:《湖北枣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几件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4期,第77~7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2张学武:《应山县发现商代铜鼎》,《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第58页。
    3枣阳市博物馆:《湖北枣阳发现一件商代铜尊》,《文物》1990年第6期,第57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刘家庄1046号墓》,《考古学集刊》15集,第359~390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张吟午:《商代铜尊、鱼钩和陶抵手》,《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第108、109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7年。
    8余家海:《应城县出土商代鸮卣》,《江汉考古》1986年第1期,第94页。
    9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省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53~197页。
    10蓝蔚:《汉阳县发现陈子墩古文化遗址》,《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第6页。
    11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
    1熊卜发、鲍方铎:《黄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27、2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第27~157页。
    3余从新:《湖北安陆发现商代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1期,第95页。
    4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上篇),《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第1~93页,1948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7熊卜发、鲍方铎:《黄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27、28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张家芳:《湖北襄樊拣选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9期,第84~86页。
    2尚松泉:《应城发现殷代斝、爵》,《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第12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1~518页。
    4熊卜发、鲍方铎:《黄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27、28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考古》1979年第3期,223~226页。
    6鄂城县博物馆丁堂华:《湖北鄂城县沙窝公社出土青铜爵》,《考古》1982年第2期,第210页。
    7鄂城县博物馆丁堂华:《湖北鄂城县沙窝公社出土青铜爵》,《考古》1982年第2期,第210页。
    8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考古》1988年第4期,第300~313页。该文在引用孝感地区出土青铜器时,与以往报道存在一定出入,核对该文器物线图,应为疏忽所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0井中伟:《先秦时期青铜戈·戟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咸博:《湖北省阳新县出土两件铜铙》,《文物》1981年第1期,第93页。
    2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考古》,1997年第10期,第73~80、86页。
    3崇文:《湖北崇阳出土一件铜鼓》,《文物》,1978年第4期,第94页;又见田园《商代铜鼓》,《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第96、95页。
    4何驽:《湖北江陵江北农场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1994年第9期,第86~91页。
    5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彭锦华:《沙市近郊出土的商代大型铜尊》,《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第89~93页。
    
    1戴修政:《湖北石首出土商代青铜器》,《文物》2000年第11期,第57~59页。
    2黎泽高、赵平:《枝城市博物馆藏青铜器》,《考古》1989年第9期,第775~778页。
    3荆州地区博物馆:《记江陵岑河庙兴八姑台出土商代铜尊》,《文物》1993年第8期,第67、68页。
    1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咸宁地区博物馆、通城县文化馆:《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第1~12、62页。
    1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李伯谦主编《商文化论集(下)》,第531~5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1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李伯谦主编《商文化论集(下)》,第331~359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46~2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4王宏:《论周梁玉桥文化》,《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第45~54页。
    1数据来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大冶县博物馆:《大冶县三处古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6年4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2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3《甲骨文合集》5504,5512载:“乙未卜,贞:立史于南,右从我、【中】从舆,左从曾,十二月”。
    4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
    2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一九九八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安康水电站库区考古队:《陕南考古报告集》,三秦出版社,1994年;王炜林、孙秉君:《汉水上游巴蜀文化的踪迹》,《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遗址I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3~15页。
    1杨德标、金晓春、汪茂东:《安徽怀宁跑马墩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8辑,第123~134页黄山书社,1993年10月。
    2李伯谦、郑杰祥:《后李商代墓葬族属试析》,《中原文物》1981年4期,33~35、4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遗址Ⅰ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4期,第3~15页。
    5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赵丛苍:《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
    1李伯谦:《城固铜器群与早期蜀文化》,《考古与文物》1983年2期;李学勤:《论洋县范坝铜牙璋等问题》,《文博》1997年第2期,第13、14、18页。
    2王炜林、孙秉君:《汉水上游巴蜀文化的踪迹》,《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236~248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3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城固宝山——一九九八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2年。
    4豆海锋:《城固宝山商时期遗存相关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32~40页。
    5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
    1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34~2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岳阳市文物工作队、钱粮湖农场文管会:《钱粮湖坟山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第17~33页,《求索》增刊,1994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178、1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第1~11页。
    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第171~206页。
    8益阳地区博物馆:《南县涂家台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第34~43页,《求索》增刊,1994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173~1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2年第4期,第341~354页。
    11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12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第341~354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安乡县划城岗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4期,第13~26页。
    13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第461~489页。
    1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193~220页。
    1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县宋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7辑,第51~106页,《求索》增刊,1999年。
    16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第187~196页。
    1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太庙山遗址发掘》,《考古》1989年第10期,第876~884页。
    1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物管理处:《澧县孙家岗新石器时代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2期,第35~42、62页。
    1湖南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第1~18页,岳麓书社,1986年。
    2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以下除特殊注明之外,有关洞庭湖水系新石器时代遗存何介钧先生的观点均引自该书,不在一一注释。
    3郭胜斌、罗仁林:《附山园----黄家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67~176页,岳麓书社1996年。
    4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第267、268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湖南省博物馆:《湘乡岱子坪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第1~25页,岳麓书社,1984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黔阳高庙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4期,第4~23页。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辰溪县松溪口贝丘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6期,第4~16页。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高坎垅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301~328页。
    4贺刚:《南岭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第175~194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第29~45页,《求索》增刊,1989年。
    2向桃初:《湖南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存试析》,《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48~58页。
    3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文化研究》,第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4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罗仁林:《岳阳地区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33~161页,岳麓书社,1999年。
    6郭胜斌:《商时期洞庭湖东岸青铜文化的年代分期与文化性质》,《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62~184页,岳麓书社,1999年;郭胜斌:《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第40~48、22页。
    7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1向桃初:《湖南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存试析》,《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第48~58页。
    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48、49页,线装书局,2008年。
    3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第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228~23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罗仁林:《岳阳地区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33~161页,岳麓书社,1999年。
    6郭胜斌:《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第40~48、22页。
    1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时代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10~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2益阳地区博物馆:《益阳县石湖、新兴古遗址的调查试掘》,《湖南考古辑刊》第3集,第19~26页,岳麓书社,1986年。
    3原韶山灌区文物工作队:《在华主席关怀下韶山灌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文物》1977年第2期,第1~4页。
    4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31、32页,线装书局,2008年。
    1湖南省博物馆、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岳阳市文管所:《湖南岳阳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考古》1985年第1期,第1~6页。
    2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对门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第64~75页,《求索》增刊,1994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发掘资料,本文引用来自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55~58页,线装书局,2008年。
    4湖南省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岳阳温家山商时期坑庄遗迹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第3~18页。
    5罗仁林:《岳阳地区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33~161页,岳麓书社,1999年。
    6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文物管理所:《岳阳县筻口易家山商代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7集,第122~125页,《求索》增刊,1999年。
    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市郊铜鼓山商代遗址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五集,第29~45页,《求索》增刊,1989年。
    8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汨罗市玉笥山遗址发掘简报》,《巴陵古文化探索》,第35~44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
    
    1湖南省博物馆、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岳阳市文管所:《湖南岳阳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 《考古》1985年第1期,第1~6页。
    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53、54页,线装书局,2008年。
    1罗仁林:《岳阳地区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33~161页,岳麓书社,1999年。
    1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对门山商代遗址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第64~75页,《求索》增刊,1994年。
    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60、61页,线装书局,2008年。
    1发掘简报将温家山遗址发现的遗存称之为“坑状遗迹”,这里主要据发掘简报及向桃初先生的观点,此类遗迹应属于具有地方特征的墓葬遗存。
    2湖南省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岳阳温家山商时期坑状遗迹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第3~18页。
    3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1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汨罗市玉笥山遗址发掘简报》,《巴陵古文化探索》,第35~44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
    1简报将陶鬹(斝)编号T3②a:9,与内耳釜重号,重新检索何捷:《试论汨罗玉笥山商代遗址》(《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85~190页,岳麓书社,1999年)一文,该器编号为T3②b:9,向桃初先生也与何文一致。因此,基本确定该件器原报告的编号有误。
    1该遗址资料尚未正式发表,本文所用资料引自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55~58页,线装书局,2008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6期,第4~35页。
    1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岳阳县文物管理所:《岳阳县筻口易家山商代与东周墓发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7集,第122~125页,《求索》增刊,1999年。
    1安阳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77年第1期,第20~3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第36~4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
    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6期,第4~35页。
    5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6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7向桃初:《湖南商代晚期青铜文化的性质及其与殷墟商文化的关系》,《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11~132页,岳麓书社,1999年。
    8罗仁林:《岳阳地区商时期的文化序列及其文化因素分析》,《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33~161页,岳麓书社,1999年。
    9郭胜斌:《商时期洞庭湖东岸青铜文化的年代分期与文化性质》,《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62~184页,岳麓书社,1999年。
    1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10~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2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4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第12~31页。
    2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13~25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宜丰县博物馆:《江西宜丰县秋形垴商周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38~50页。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12~23页。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陈家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03年第2期,26~47页。
    1周世荣:《湖南石门县皂市发现商殷遗址》,《考古》1962年第3期,第144~146页。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第185~220页。
    3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4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10~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1何介均、曹传松:《湖南澧县商周时期古遗址调查与探掘》,《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0页,岳麓书社,1987年。
    2枝柳铁路复线工程考古队荆州博物馆支队:《湖北松滋西斋汪家嘴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第3~43页。
    3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博宇山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0)》,文物出版社,1987年。
    4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18页,岳麓书社,1987年。
    1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10~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2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3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78~10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232~23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5向桃初:《湖南商代晚期青铜文化的性质及其与殷墟商文化的关系》,《考古耕耘录---湖南中青年考古学者论文选集》,第111~132页,岳麓书社,1999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480~482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何介均、曹传松:《湖南澧县商周时期古遗址调查与探掘》,《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0页,岳麓书社,1987年。
    1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博宇山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0)》,第32~38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1枝柳铁路复线工程考古队荆州博物馆支队:《湖北松滋西斋汪家嘴遗址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2年第4期,第3~43页。
    1席道合、雷芬:《安乡县子龙庵遗址发掘主要收获》,《湖南考古辑刊》第7集,第107~117页,《求索》增刊,1999年。
    2盛定国:《安化县城埠坪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第21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安化城埠坪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8辑,第58~64页,岳麓书社,2009年。
    1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古遗址普查报告》,《考古》1988年第3期,第193~218页。
    2津市文物管理所:《湖南津市古遗址调查报告》,《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第20~33页。
    3 2009年9月,笔者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陈列室及石门工作站观摩过部分陶器。
    4尹检顺、何赞:《石门县马鞍商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第349、350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1津市文物管理所:《湖南津市古遗址调查报告》,《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第20~33页。
    2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古遗址普查报告》,《考古》1988年第3期,第193~218页。
    3津市文物管理所:《湖南津市古遗址调查报告》,《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第20~33页。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湘西永顺不二门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上)》,第72~125页,岳麓书社,2004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管理处:《湘西永顺不二门发掘报告》,《湖南考古2002(上)》,第72~125页,岳麓书社,2004年。
    1尚巍:《桑植朱家台商代陶器纹饰探源》,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学会编:《湖南考古2002 (下)》,第500~521页,岳麓书社,2004年。
    1柴焕波:《湘西商周文化的探索》,《湖南考古2002 (下)》,第522~533页,岳麓书社,2004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宁远县文物局:《湖南宁远县山门脚商周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1期,第24~32页。
    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衡阳复溪公社金山岭遗址》,《考古学集刊》第2集,第18~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2席道合、陈晓华:《茶陵独岭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7集,第39~50页,《求索》增刊,1999年。
    3席道合:《试论独岭坳与磨山遗址的分期、年代及文化性质》,《湖南考古辑刊》第7集,第206~218页,《求索》增刊,1999年。
    1柴焕波:《湖南潇水流域聚落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文物报》2009年11月23日第4版;柴焕波:《潇湘上游商周文化的探索与收获》,《中国文物报》2009年11月27日5版。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坐果山与望子岗---潇湘上游商周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0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第27~44页。
    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望子岗一期与三期之间明显具有年代上的缺环,《坐果山与望子岗---潇湘上游商周遗址发掘报告》则在望子岗遗址之外寻得填补这一缺环的遗存,见下文。
    1株洲市博物馆:《湖南攸县商周遗址调查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第76~91页,《求索》增刊,1994年。
    2郴州地区文物管理处:《湖南郴州先秦时期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第11期,第985~996页。
    3株洲市文物管理处、株洲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株洲县商周遗址调查报告》,《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第1~8页。
    1贺刚:《靖州县斗篷坡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第253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2贺刚:《南岭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第175~194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3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1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第91~138页,线装书局,2008年。
    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6期,第4~35页。
    3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望城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望城县高砂脊商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第4期,第27~44页。
    2施劲松:《对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铜器的再认识》,《考古》2002年第12期,第58~63页。
    3此说法与简报地层堆积介绍相矛盾,简报描述“AT4、T5、AT12以南各探方完全不见4层以上堆积”,从剖面图上看,AT11南端并没有所谓的4层,同样AT9、AT10也应无4层,该探方内分布的M14、M10与其他墓葬并无层位关系可对应。
    1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以下简称“《湘江》”。
    1胥卫华:《湖南岳阳市铜鼓山遗址出土商代青铜器》,《考古》2006年第7期,第90~91页。
    2该器并非盆,应是陶釜的一种,器表饰有方格纹。
    1此次会议部分论文主要收入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岳麓书社,2008年。
    
    1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65~178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1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76~8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未见图版,据高文该件器藏于桃江县文化馆。
    2同上,据该文注释13,此器藏于益阳地区博物馆。
    3曹敬庄:《株洲文物名胜志》,第29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4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76~88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未见图版。
    1 1976年兴安收集到一件“天父乙”提梁卣,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
    2 1974年武鸣全苏马头勉岭出土一件提梁卣和无胡戈,另在那提敢猪岩发现一件无胡铜戈,见梁景津:《广西出土的青铜器》,《文物》1978年第10期,第93~96页。
    3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90~30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
    2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
    3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以下所引有关朱先生对湖南地区商后期铜器年代的判断均引自该文,不再一一作注说明。
    4吴承翟:《平江县浯口镇出土商代铜罍》,《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2辑,第207~209页,岳麓书社,2005年。
    5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9年。
    1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9年。
    1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1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有关朱先生对商代晚期铜器的分期与本文有关铜器的分期对应关系,可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表一·2。
    2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四辑,第166~177页,岳麓书社,2007年。
    3施劲松:《对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铜器的再认识》,《考古》,2002年第12期,第58~63页。
    4施劲松:《湘江流域的商代青铜器》,《湖南博物馆馆刊》第五辑,第55~60页,岳麓书社,2008年。
    1刘彬徽:《关于炭河里古城址的年代及其和宁乡青铜器群年代相互关系的思考》,《湖南博物馆馆刊》第五辑,第39~43页,岳麓书社,2008年。
    1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65~178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1湖南省博物馆:《湖南沅水中下游古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0年第1期,第1~6页。
    2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35~157页,岳麓书社,1996年。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陈列室展品,笔者参观所见。
    4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湖南湘西自治州境内酉水沿岸古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第10期,第865~879页。
    5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陈家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03年第2期,第26~47页。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38~2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第238~24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第1~16页;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2月18日。
    2清江县博物馆:《江西清江樊城堆遗址试掘》,《考古学集刊》第1辑,第82~8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等:《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第20~40页。
    3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清江县博物馆:《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6期,第383~391页;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清江筑卫城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2期,第130~138页。
    4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靖安县博物馆:《江西靖安郑家坳新石器时代墓葬清理简报》,《东南文化》1989年第
    4、5期,第1~13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春地区文物博物石叶管理所、靖安县博物馆:《靖安郑家坳墓地第二次发掘》,《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2期,第12~26页。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拾年山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第285~323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新余市博物馆:《新余市拾年山遗址第三次发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第141~181页。
    6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第315、31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7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第31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下有关何介钧先生的观点均引自此书,不再一一作注。
    1许智范:《中国南方地区古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新成果》,《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第495~516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修水山背地区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62年第7期,第353~367页。
    3彭适凡:《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43~49页。
    4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74~179页。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第12~31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遗址调查》,《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第170~174页。
     1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辑,第133~14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彭泽县文管所:《江西彭泽县团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7年第3期,第29~34页。
    1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西周墓葬》,《文物》1983年第6期,第93页。
    2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新干县发现商周遗址》,《江西历史文物》1977年第6期,第2页。
    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江西省新干县牛头城遗址调查与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第40~47页。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县湖西、牛城遗址试掘与复查》,《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68~72页。
    5朱福生:《江西新干牛城遗址调查》,《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4~7页。
    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城遗址发掘资料,笔者参观所见。
    7唐际根、荆志淳:《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第279~28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陈家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2003年第2期,第26~47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博物馆、永修县文物管理所:《永修县古文化遗址调查与试掘》,《江西文物》,1991年第2期,第28~39页。
    1万载县博物馆:《万载县商周遗址的调查》,《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2期,第13~25、32页。
    2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昌莲塘新石器遗址调查》,《考古》1963年第1期,第12~14页。
    3李弦、适中:《江西靖安寨下山遗址调查简报》,《南方文物》1992年第1期,第73~77、86页。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山前遗址调查简报》,《南方文物》1989年第1期,第35~45页。
    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县湖西、牛城遗址试掘与复查》,《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68~75页。
    6傅冬根:《清江县商周遗址调查纪要》,《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第1~9页。
    7邱文彬、魏华东、余志忠:《江西德安、永修界牌岭商周遗址调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19~25页。
    1报道将该器写为“88满堂采”,但未说明该遗址的具体位置,文后遗址登记表也未见。
    1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辑,第133~14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2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辑,第133~143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4年第3期,第68~79页。
    4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第47~53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2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
    3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第23~37页;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1984年第1期,第1~32页。
    4见下文论述。
    5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龙山文化初探》,《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第20~32页;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广丰县文物管理所:《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9~35页。社山头遗址第三期遗存中发现有锥足罐形鼎,但其器腹设有单把。
    1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该书中作者将吴城文化划分为三个类型,即“神墩类型”、“吴城类型”和“万年---角山类型”,由于后者与商文化的联系并不显著,其应属于独立的考古学文化,而前两者文化面貌具有一定的相近性,但从近年发表的材料来看,两者的差异则较为显著。同时宋新潮先生所划分的“神墩类型”中神墩遗址早期遗存应属本文所划分的“龙王岭类型”。
    2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第65、66页,文物出版社,2005年。该书中将赣北、鄱阳湖西岸遗存称之为“石灰山类型”,其包括本文所划分的“龙王岭类型”。
    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13~25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第1~12页。
    2该遗址经两次发掘,第一次试掘简报将该遗址称为“檀树嘴”,第二次发掘简报写作“檀树咀”,本文采用第二次发掘简报之名称。
    3朱垂珂、何国良:《江西瑞昌檀树嘴遗址试掘》,《南方文物》1994年第4期,第1~4页。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市博物馆:《江西瑞昌市檀树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12期,第50~59页。
    1邱文彬、魏华东、余志忠:《江西德安、永修界牌岭商周遗址调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19~25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县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第30~49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第6~17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馆:《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刘诗中、卢本珊:《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报》1998年第4期,第465~496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湖北圻春毛家咀西周木构建筑》,《考古》1962年第1期,第1~9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米粮铺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1~19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蚌壳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第24~29页。
    1猪山垅遗址发掘简报中,将图中1、9均记为“T1②:1”,本文沿用简报写法,在此予以说明。
    1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第171、172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宜丰县博物馆:《江西宜丰县秋形垴商周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第38~50页。
    1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一九六一年江西万年遗址的调查和墓葬清理》,《考古》1962年第4期,第167~170页。
    2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第142~160页。
    3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4年第3期,第68~79页。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鹰潭市博物馆:《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华夏考古》1990年第1期,第34~50页。
    2廖根深:《试论角山窑的年代、分期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61~67页。
    3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第142~160页。
    4赵东升:《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第36~47页。
    5图四·2. 21,5是选自送嫁山M1出土器物,其形态可正置于1、3组带把钵之间。
    1廖根深:《试论角山窑的年代、分期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6年第5期,第61~67页。
    1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县古文化遗址调查记》,《考古》1960年第10期,第14、15、17页。
    2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一九六一年江西万年遗址的调查和墓葬清理》,《考古》1962年第4期,第167、170页。
    3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一九六二年江西万年新石器遗址墓葬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63年第12期,第637~640、648页。1961年肖家山清理墓葬此次报道中将其编号为“肖家山M1”。
    4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万年县博物馆:《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遗址调查》,《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26~37页。
    1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抚州市博物馆:《江西抚州市西郊商代遗址调查》,《考古》1990年第2期,第97~101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广丰县文物管理所:《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发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第9~35页。
    
    1彭适凡:《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与夏文化的南渐》,《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43~49页。
    2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地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4年第3期,第68~79页。
    1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地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考古》2004年第3期,68~79页;赵东升:《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第36~47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第12~23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都昌县博物馆:《江西都昌小张家商代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9年第3期,第88~104页。
    1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福建博物院:《福建光泽池湖商周遗址及墓葬》,《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赣州地区博物馆、赣州市博物馆:《江西赣州市竹园下遗址商周遗存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第60~72页。
    1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虎林山遗址----福建漳州商周遗址发掘报告之一》,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
    2杨建军:《试论广东东部地区的后山类型》,《四川文物》2005年第3期,第35~42页。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萍乡市博物馆:《江西萍乡市禁山下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12期,第35~49页。
    4敖有胜:《江西萍乡商周遗址调查》,《南方文物》2005年第1期,第22、23页。
    1薛尧:《江西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考古》1963年第8期,第416~418、422页。
    2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近年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9期,第58~63页。
    3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近年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9期,第58~63页。
    4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近年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9期,第58~63页。
    5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西周墓葬》,《文物》1983年第6期,第93页。
    6彭适凡:《江西先秦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第108~115页。
    7胡绍仁:《宜丰县出土商代铜铙》,《江西历史文物》1985年第1期,第12页。
    8梁德光:《江西遂川出土一件商代铜卣》,《文物》1986年第5期,第88~89页。
    1徐长青:《江西永修发现商代青铜铙》,《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第1、2页。
    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市博物馆:《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3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4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5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13~25页。
    6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第12~31页。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孟宪武:《安阳三家庄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139、1140、1135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三-----南组墓葬附北组墓补遗》,1973年。
    1孙华:《新干大洋洲大墓年代简论》,《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第35~40页;孙华:《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文物》1993年第7期,第19~26页。
    1彭适凡:《江西新干商代青铜礼器的造型与装饰艺术》,《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第30~44页。
    2詹开逊:《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装饰纹样初探》,《新干商代大墓》附录一一,文物出版社,1997年
    3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4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5贝格立:《南方青铜器纹饰与新干大洋洲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25~13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6罗森:《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青铜文化交流》,《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47~16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7难波纯子著,向桃初译:《华中型青铜彝器的发达》,《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第26~44页。
    8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07~124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詹开逊:《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装饰纹样初探》,《新干商代大墓》附录一一,文物出版社,1997年。
    2贝格立:《南方青铜器纹饰与新干大洋洲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第125~136页,两木出版社,1997年。
    
    1报告统计鼎30件,其中鬲形鼎我们认为不宜将其归入鼎类,归入鬲类较为合适。
    2原报告称之为盘。
    1苏荣誉、华觉明、彭适凡、詹开逊、刘林、贾莹:《新干商代大墓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新干商代大墓》附录九,文物出版社,1997年。
    2金正耀:《中国铅同位素考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
    1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
    2唐际根等先生认为牛城的年代与吴城相当,最早可到早商五段。据笔者对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发掘的牛城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观察,目前尚不支持牛城最早年代可至早商五段的认识。参见唐际根、荆志淳:《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第279~28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李朝远:《江西新干中堎青铜器的再认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16~225页,科学出版社,2003年。
    4唐际根、荆志淳:《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第279~289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徐长青:《江西永修发现商代青铜铙》,《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第1、2页。
    6彭适凡、李玉林:《江西新干县的西周墓葬》,《文物》1983年第6期,第93页。
    7李朝远:《江西新干中稜青铜器的再认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216~225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毘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2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赵东升:《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9年第2期,第36~47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结语》,科学出版社,2005年。
    1据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第13~25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陶器统计以石灰山遗址而言的,纵观石灰山文化的发展,后期印纹硬陶有增多的趋势,而黑皮陶数量有所减少。
    2朱福生:《江西新干牛城遗址调查》,《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第4~7页。
     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第12~23页
     1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邱立诚:《从普宁牛伯公山遗址谈起---兼析浮滨文化的有关问题》,《粤地考古求索----邱立诚论文选集》,第262~269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邱立诚:《论浮滨文化》,《粤地考古求索----邱立诚论文选集》,第270~282页,科学出版社,2008年。
    
    1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
    1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耀县北村遗址1984年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二)》,第283~3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
    5于孟洲:《鄂西峡江地区朝天嘴文化研究》,《考古》2010年第3期,第57~70页。
    6镇江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城头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第289~302页。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8杜金鹏、王学荣:《偃师商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第1~56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5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博物馆:《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年6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文物出版社,2010年。
    3熊传薪、郭胜斌:《长江中游商时期大口缸的探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89~101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黄兆强、张金国:《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大口缸的认识与思考》,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广州文物考古集》,第132~141页,文物出版社,1998年。
    4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5刑润川、唐云明:《从考古发现看我国古代的酿酒技术》,《藁城台西商代遗址·附录七》,第205、206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6徐劲松、董亚巍、李桃元:《盘龙城出土大口陶缸的性质及用途》,《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附录八》,第590~607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7徐劲松、董亚巍、李桃元:《盘龙城出土大口陶缸的性质及用途》,《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附录八》,第590~607页,文物出版社,2001年。
    1参见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集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该书中诸多学者对印纹硬陶的分布及区域特征有较多的论述。
    2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第195~
    217页,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楠:《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文物》2000年第3期,第54~62页。
    3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陶》,第35~50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巩县稍柴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1~45页。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
    7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8安阳市博物馆:《安阳铁西刘家庄南殷代墓葬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第14~23页。
    9寥根深:《中原商代印纹陶、原始瓷烧造地区的探讨》,《考古》1996年第5期,第61~67页;罗宏杰、李家治、高力明:《我国北方出土原始瓷烧制地区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96年24卷3期,第297~302页。
    10安金槐先生为代表,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60年第8、9期,第68~70页;安金槐:《谈谈郑州商代的几何印纹陶》,《考古》1961年第4期,第26~28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2期,第36~47页。
    2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山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第57~84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3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福建省光泽县古遗址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095~1108页。
    4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邵武斗米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第1~49页。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6牟永抗、毛兆廷:《江山县南山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伊川县南寨二里头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12期,第36~43页。
    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五----丙区墓葬上》,198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1~518页。
    4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东M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3期,第325~352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第27~157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第353~394页。
    7安阳工作队:《1991年安阳后冈殷墓的发掘》,《考古》1993年第10期,第880~903页。
    8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阜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第17~30页。
    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0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文物出版社,1995年。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
    13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1施劲松:《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文物》1998年第10期,第47~54页。
    2张小丽:《出土商周铜尊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葛治功:《安徽嘉山县泊岗引河出土的四件商代铜器》,《文物》1965年第7期,第23、24页。
    2张昌平:《商代铜瓿概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99~11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4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三----南组墓葬附北组墓补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73年。
    
    1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线装书局,2009年。
    3张昌平:《商代铜瓿概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99~114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第36~47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司空村东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第10期,第865~874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安阳殷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第27~157页。
    6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58年春河南安阳市大司空村殷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0期,第51~62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第353~394页。
    8马得志:《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1期,第25~90页。
    9赵世刚:《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大象出版社,1996年。
    10陈梦家:《安阳西北冈陵墓区的铜器》,《考古学报》第七册, 1954年,第15~60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第27~157页。
    12周到、刘东亚:《1957年秋安阳高楼庄殷代遗址发掘》,《考古》1963年第4期,第213~216、220页。
    13杨宝顺:《温县出土的商代铜器》,《文物》1975年第2期,第88~91页。
    1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州市苏埠屯商代墓地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1辑,第254~273页,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
    1具体详见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岳麓书社,2007年。
    2向桃初:《从殷墟出土铜铙看南方铜铙的年代》,《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第40~50页。
    3罗泰:《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江西文物》1991年第3期,第15~20页。
    
    1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考古》1997年第10期,第73~80、86页。
    2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考古》1997年第10期,第73~80、86页。
    1赵丛苍:《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文物出版社,2007年。
    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刘一曼:《殷墟新出牛尊小议——兼论衡阳出土的牺尊》,《考古》2009年第4期,第52~57页。
    6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第301~312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7如武官村M1400:R1116为一铜面具,《侯家庄(河南安阳侯家庄殷代墓地)》第九本:《1129、1400、1443号大墓》,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另外,在安阳王裕村发现一泥范,其形状为人面形,参见魏树勋:《安阳出土的人头范》,《考古》1959年第5期,第272页。
    1荆州博物馆:《石家河文化玉器》,文物出版社,2008年。
    
    1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的鸟纹断代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第3期,第265~286页。
    2周亚:《商代中期青铜器上的鸟纹》,《文物》1997年第2期,第57~67页。
    1两件虎噬人卣现分别藏于日本全屋博古馆和法国赛奴斯基博物馆。可参见,全屋博古馆:《全屋博古·中国古铜器编》,株式会社便利堂,2002年;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文物出版社,1995年。
    2陈梦家:《殷代铜器三篇》,《考古学报》1954年第7期,第15~59页。
    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上的虎纹》,《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21~27页。
    5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熊建华:《虎卣新论》,《东南文化》1999年4期;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考古》1998年2期;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113-124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徐良高:《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考古》,1991年第5期;卢昉:《论商代、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刘钊、洪飏、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第559~56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1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组:《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2王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47~55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李学勤:《试论牙璋及其文化背景》,《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5~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3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第455~467页;张长寿:《论神木出土的刀形端刃玉器》,《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59~64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4王永波:《牙璋新解》,《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第36~46页。
    5戴应新:《石峁牙璋及其改作-----石峁龙山文化玉器研究札记》,《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79~85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7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的土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第31~37页。
    8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第11~18页,岳麓书社,1987年。
    9四川省文物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文物出版社,1999年。
    10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再现辉煌的古蜀王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考古》1988年4期,第300~313页。
    12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虎林山遗址-----福建漳州商周遗址发掘报告之一》,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
    13曾凡:《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第263~284页。
    14李岩:《揭阳市古遗址调查报告》,揭阳考古队、揭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揭阳考古(2003~2005)》,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区家发、冯永驱、李果、邓聪、商志香覃:《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发掘简报》,《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195~20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赵丛苍:《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
    17邓聪:《越南冯原遗址与香港大湾遗址玉石器对比试释》,《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15~21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井中伟:《铜戈起源考》,《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第28~30页。
    2杨美莉:《玉石戈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16卷(1、2期),1998年;蔣廷瑜:《岭南出土玉石戈》,《南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29~23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吴伟鸿、陈君山:《试论香港出土商周玉石戈》,《南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39~254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第4~12页;邓聪:《东亚玦饰研究的几个问题》,《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第336~352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邓聪:《环状玦饰研究举隅》,《东亚玉器》第一册,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玉器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研究及图录》,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2007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侯家庄(河南安阳侯家庄殷代墓地)》第九本:《1129、1400、1443号大墓》,,1996年。
    3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五·丙区墓葬(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80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妇好墓报道玉玦 18件,其中14件为猪龙形, 4件为素面。这里仅统计后4件。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高楼庄南发现一座殷墓》,《考古》1994年第5期,第392~397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年~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4—1988年安阳大司空村北地殷代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4年第4期,第471~497页。
    9据报道苏埠屯有玉玦四件,从已发表的图版来看,均为残件,尚不能说明是否为玦。罗山蟒张有玦,但都是残块,是否玉玦尚不明确。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11发掘简报报道为玉玦,但从已发表的文字及图来看,尚不能确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49~70页。
    12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管会:《罗山蟒张后李商周墓地第三次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8年第1期,第14~20页。
    13三峡考古队第三组:《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第39~55页。
    14喻燕娇:《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第43~50页。
    15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23~37页。
    16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虎林山遗址----福建漳州商周遗址发掘报告之一》,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
    17广东省博物馆、揭阳县博物馆:《揭阳地都蜈蚣山遗址与油柑山墓葬的发掘》,《考古》1988年第5期,第393~398页。
    18广东省博物馆、饶平县文化局:《广东饶平县古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第100~10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
    19广东省博物馆、大浦县博物馆:《广东大浦县古墓葬清理报告》,《文物》1991年第11期,第14~26页。广东大浦县古墓葬出土石玦 8件、玉玦 13件19,如在金星面山、屋背岭、斜背岭均有发现。
    20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普宁市博物馆:《广东普宁市牛伯公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7期,第16~27页。
    21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第4~12页。
    22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6期,第1~17页。1994年香港东湾仔下层035、069单位发现4件玦饰,其直径6至10厘米,厚度都是0.2厘米。
    23邓聪:《环状玦饰研究举隅》《东亚玉器》,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邓聪:《试述安特生对东亚南部的考古工作---香港考古学个案研究之一》,《南方文物》1997年第2期,第28~33页。
    24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第4~12页。
    1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第4~12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
    3报告未公布大甸子墓地出土5件完整玦饰的厚度数据,但可根据线图比例看出其大体厚度。
    4邓聪、郑炜明:《澳门黑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
    1吉开将人:《论“T”字玉环》,《南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55~268页,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报告》,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郑州培训中心:《郑州市站马屯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第3~46页。
    1石璋如、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2石璋如、高去寻:《侯家庄1002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
    3石璋如、高去寻:《侯家庄1004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
    4石璋如、高去寻:《侯家庄1500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年。
    5石璋如、高去寻:《侯家庄1217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7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罗山县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第153~197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91~518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第27~157页。
    10石璋如:《小屯·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年。
    11喻燕姣:《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第43~50页。
    12许清泉:《福建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第49~61、79页。
    13福建博物院:《福建光泽池湖商周遗址及墓葬》,《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第1~35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杨式梃:《试论闽台粤先秦考古学文化关系》,《闽台古文化论文集》,《福建文博》增刊,1990年。
    15广东省博物馆、大浦县博物馆:《广东大浦县古墓葬清理报告》,《文物》1991年第11期,第14~26页。
    16黄玉质、杨式梃:《广东梅县大浦县考古调查》,《考古》1965年第4期,第159~165页。
    17区家发、冯永驱、李果、邓聪、商志香覃:《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发掘简报》,《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195~20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引自吉开将人《论“T字玉环”》,《南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55~26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9陈公哲:《香港考古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第1~16页。
    2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东田东发现战国墓葬》,《考古》1979年第6期,第492~494页。
    21武鸣县文物管理所:《武鸣独山岩洞调查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第29~31页。
    22参看吉开将人:《论“T字玉环”》,《南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第255~268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1郜向平:《商系墓葬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张渭莲:《商文明的形成》,文物出版社,2008年。
    2郜向平:《商系墓葬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5月。
    3杨锡璋:《殷人尊东北方位》,《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第305~31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5集,第296~25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1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96年。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5此处统计墓葬面积,主要以墓底长、宽为标准。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第126~132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1983年秋季河南偃师商城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0期,第872~879页。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郑州市文物工作组:《郑州市人民公园第二十五号商代墓葬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第83~8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98年~1999年安阳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5)》,第296~35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1王传雷、刘森淼、杨威、喻忠鸿、吴文贤:《对盘龙城Ⅰ号磁异常场源性质的认识》,《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第110~113页。
    1王立新:《试论早商文化的分布过程》,张忠培、许倬云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第335~362页,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
    
    1报告称之为“铜盘”。
    2报告称之为“铜角”。
    3该墓葬出土有铜镞881件。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该遗址位于安徽省长丰县,发掘所获大量早商二、三期遗存,其文化面貌与商文化中心区十分接近。
    2该遗址出土遗存属宁镇地区湖熟文化范畴,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金坛市新浮遗址的试掘》,《考古》2008年第10期,第3~16页。
    3该遗址位于丹江流域,发现典型商时期遗存,参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遗址Ⅰ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3~15页。
    1尹检顺、何赞:《石门县马鞍商代遗址》,《考古学年鉴(2007)》,第349、350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第66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2华觉民、卢本珊:《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5卷1996年第1期,第1~16页。
    3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出版社,1999年。
    4港下古铜矿遗址发掘小组:《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第30~42页。
    5刘诗中:《中国先秦铜矿开采方法研究》,《中原文物》1995年第4期,第92~100页。
    1杨永光、李庆元、赵守忠:《铜绿山古铜矿开采方法研究》,《有色金属》第32卷,1980年第4期,第84~92页。
    2华觉民、卢本珊:《长江中下游铜矿带的早期开发和中国青铜文明》,《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5卷1996年第
    1期,第1~16页。
    3卢本珊、刘诗中、邹友宽、夏宗经:《铜岭西周溜槽选矿法模拟实验研究》,《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4裘士京:《江南铜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铜源的探索》,第58~59页,黄山书社,2004年。
    1发掘报告图5铜岭铜矿遗址地形图中,在大沙线铁路以北标识出一处冶炼遗址,也称为“铜石坡”,与遗址南侧的“铜石坡”应不属同一地点,因而,铜岭遗址冶炼遗迹应有三处。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大路铺遗址东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第10~21页;冯少龙:《湖北阳新大路铺遗址发现矿业遗存》,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二十八期,第35~41页。
    3咸宁地区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阳新县和尚垴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第17~26页。
    4金正耀:《中国铅同位素考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崔剑峰、吴小红:《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文物出版社,2008年;常向阳、朱炳泉、金正耀:《殷商青铜器矿料来源与铅同位素示踪应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卷第4期,第323~326页;金正耀:《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地球学报》,2003年第24卷第6期,第548~551页。
    
    1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张永山:《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南方文物》,1994年第1期,第42~48页。
    3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
    4向桃初:《三星堆文化的形成与夏人西迁》,《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第60~67页。
    1南普恒、秦颖、李桃元、董亚巍:《湖北盘龙城出土部分商代青铜器铸造地的分析》,《文物》2008年第8期,第77~82页。
    2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地区商代青铜工具和铸铜石范的发现与研究》,《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第127~131页。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第1~8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6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1996年。
    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第1~56页。
    9李京华:《河南冶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河南考古四十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第358~374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1陈旭:《商代隞都探寻》,《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1期,第85~89、68页;陈旭:《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年代和性质》,《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第1~8页。
    2岳占伟、刘煜:《殷墟铸铜遗址综述》,《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
    3林沄:《商代卜辞中的冶铸史料》,《林沄学术文集》,第44、4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原载《考古》1973年第5期,第299页。
    1 [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蒋刚:《重庆鄂西地区商周甲骨的类型学研究》,《江汉考古》2005年第4期,第59~68页。
    4王立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非龙山化过程及骨卜习俗的先进性》,《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
    5罗二虎:《成都地区卜甲的初步研究》,《考古》1988年第12期,第1122~1129页。
    6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甲骨的初步研究》,《考古》1986年第4期,第348~352、367页;朴载福:《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甲骨的性质考证》,《江汉考古》2009年第3期,第76~80页。
    7朱顺成、石瑞卿:《论先秦时期南北方卜甲骨的异同》,《文化遗产研究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 Rowan K.Flad. Divination and Power: A Multiregional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acle Bone Divination in Early China,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ume 49, Number3, June 2008.傅罗文:《贞人:关于早期中国施灼占卜起源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化研究》,第85~113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第1~5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第289~296、304页。
    1德州地区文物工作队:《山东禹城县邢寨汪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3年第11期,第966~972页。
    2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第197~202页。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刘莉、阎毓民秦小丽:《陕西临潼康家龙山文化遗址1990年发掘动物遗存》,《华夏考古》2001年第1期,第3~24页。
    5范方芳、张居中:《中国史前龟文化研究综论》,《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第69~75、120页。
    6高广仁、邵望平:《中国史前时代的龟灵和犬牲》,《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第57~70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
    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北龙宫遗址的调查》,《文物》1985年第10期,第31~35页。
    8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
    9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10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从(二)》,(台北)大通书局,1972年。
    11王蕴智:《殷商甲骨文研究》,第45、46页,科学出版社,2010年。
    1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615~660页,(台北)大通书局,1972年。
    2卞美年:《河南安阳遗龟》,《中国生物志》丙种第十七卷,第一号,1937年。
    3伍献文:《武丁大龟之腹甲》,《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集刊》,1943年。
    4李零:《“南龟北骨”说的再认识》,《中国方术续考》,第285~305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
    5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615~660页,(台北)大通书局,1972年。
    1蒋刚:《重庆、鄂西地区商周时期甲骨的类型学研究》,《江汉考古》2005年第4期,第59~68页。
    2湖北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第4~28页。
    3王凤竹:《三峡地区“朝天嘴B区类型”遗存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十二桥》,文物出版社,2009年。
    2罗二虎:《成都地区卜甲的初步研究》,《考古》1988年第12期,第1122~1129页。
    3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3年。
    1《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一本报道了香炉石遗址发掘或采集有40件甲骨,其中除了龟腹甲之外,还有鱼鳃盖骨及少量卜骨,后者种属不详。这里仅就各类举例列出。
    2据发掘报告,该遗址发现卜骨5件,卜甲7件,共12件,报告仅报道了其中的4件,其中T23②:I1351卜甲年代属西周时期。
    1城洋青铜器中见有铭文有两件器,李学勤先生已有文章进行讨论。见李学勤:《城固两罍铭文的研究》,《城洋青铜器》,第300~302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持有此种观点学者较多,仅举以下为代表: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辨-----从考古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求索》1981年第2期,第107~112页;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第124~134页,岳麓书社,1996年;熊传薪:《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湖南省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既马王堆汉墓发掘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86年;王恩田:《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第112~126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3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带铭文青铜礼器及其认识》,《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第38~44、31页。
    4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
    5李伯谦:《从殷墟青铜器族徽所代表的族氏的地理分布看商王朝的统辖范围与统辖措施》,《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化研究》,第139~15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
    1张光远:《湖南商代晚期人面纹方鼎族徽考》,《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86~73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
    1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年第7期,第72~76页。
    2戴敬标:《南方古代占卜初探----兼谈对吴城陶文的辨识》,《江西历史文物----江西省考古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年第1期,第60~64、53页。
    3李孝定:《再论史前陶文和汉字起源问题》,《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0本,第3分,第431~483页。
    4高明:《商代陶文》,《高明论著选集》,第243~252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5黄德宽:《殷墟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化研究》,第122~13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李学勤:《谈青铜器与商文化的传布》,《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2萧良琼:《吴城陶文中的“帚”与商朝南土》,《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第92~9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3何琳仪、王文静:《匍有土田考》,《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第101~103页。
    4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
    5陈龙、林忠干:《闽侯古洋遗址调查》,《福建文博》1994年第1期,第38~48页。
    6刘一曼:《殷墟陶文研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陈志达:《商代的玉石文字》,《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第65~69页。
    7钱耀鹏、李成、魏女:《淳化县枣树沟垴遗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51~55页。
    8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第47~56页。
    9黄德宽:《殷墟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化研究》,第122~13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 [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英] J. G.弗雷泽:《金枝》,第52页,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3 [英]爱德华·B·泰勒:《万物有灵论》,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第21~41页,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
    1 [法]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英] J. G.弗雷泽:《金枝》,第53--54、57页,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3 [英] B.马林诺夫斯基:《巫术与宗教的作用》,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第82~99页,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
    4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第61、6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
    1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第3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第78、7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第10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第1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第461~490页。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0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荆州博物馆石家河考古队:《邓家湾》,文物出版社,2003年。
    1谭远辉:《湖南涔澹农场发现商代铜器墓》,《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54~56页。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599~603页,中华书局,1988年。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代铜器窖藏》,科学出版社,1999年。
    
    1刘士莪、黄尚明:《商周面具初探》,《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6期,70~74页。
    2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
    1张辛:《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化的形上观察---关于三星堆和大洋洲青铜器的历史定位》,《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37~46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1王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第47~55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与解释》,巴蜀书社,2003年。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第3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45~60页。
    1王立新:《从早商城址看商王朝早期的都与直辖邑》,《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第176~19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1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册)》,第305~334页,(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2孙华:《商代前期的国家政体---从二里岗文化城址和宫室建筑基址的角度》,《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171~197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王立新:《从商文化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看商王朝的国家形态(提要)》,《纪念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考古与文化遗产论坛会议论文》,2008年。
    4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李伯谦:《从殷墟青铜器族徽所代表族氏的地理分布看商王朝的统辖范围与统辖措施》,《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139~15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陈琦:《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58年。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2004年。
    4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
    6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
    7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期。
    2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第69~8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林沄学术文集》,第85~9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在最近发表的林沄先生采访中,林先生坚持“方国联盟”观点的同时,也对《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一文中提出的“城邦制”进行了修正,认为商王朝不具备典型城邦制的特征。参见,林沄、冯恩学、王立新:《博闻强识、钩深致远----林沄先生访谈录》,《南方文物》2009年第1期,第24~31页。
    4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林沄学术文集》,第9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5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第六本,第3分。
    6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31~112页,(台北)大通书局,1972年。
    7张秉权:《卜辞所见殷商政治统一的力量及其达到的范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
    8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辑,第128~17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徐义华:《商代国家性质申论》,《殷都学刊》2007年第1期,第8~17页。
    10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长的探讨》,《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12高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高明论著选集》,第78~83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葛英会:《殷墟卜辞所见王族及其相互关系》,《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第256~278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李伯谦:《从殷墟青铜器族徽所代表的族氏的地理分布看商王朝的统辖范围与统辖措施》,《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139~151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刘莉:《早期国家政治格局的变化》,《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152~170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5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王立新:《从商文化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看商王朝的国家形态》,《纪念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考古与文化遗产论坛会议论文》,2008年。
    7孙华:《商代前期的国家政体----从二里岗文化城址和宫室建筑基址的角度》,第171~197页,《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171~197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8王巍:《商王朝与方国》,《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第246~25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9张光直:《商文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王立新:《从商文化的分布与聚落形态看商王朝的国家形态》,《纪念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考古与文化遗产论坛会议论文》,2008年。
    1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5年。
    2塞维斯:《文化进化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
    3摩尔根:《古代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4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杨师群:《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国家政体殊异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第63~70页。
    2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4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主要条件有:1.建立必要的国家机构,包括官署和军队等等;2.对社区按政治概念进行重组,以减少自然的血缘关系对社会组织的影响;3.确立国土或领土观念,使国家统治建立在地域而不是人群的基础上;4.确立一个作为国家的首脑和代表的最高统治者的正式身份;5.为国家本身制定一个旨在表明其对于有关地域的统治的合法性的正式名称;6.创立维护由最高统治者地位和国家的名称来标志的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意识形态;7.设立某种制度或机构,使被纳入国家社会的社区的代表在国家政治运作中采取合作的态度;8.政治权力的世俗化使酋邦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政治规范,突出政治权力的主导地位。
    5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论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6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
    1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陈淳:《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
    3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4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5陈淳:《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
    6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王立新:《试论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9~12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王立新:《辽西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101~110页。
    7王立新:《试论红山文化的社会性质》,《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9~12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8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文物出版社,2007年。
    1王立新:《从嵩山南北文化的整合看早期夏王朝的出现》,《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0~426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王立新:《从嵩山南北文化的整合看早期夏王朝的出现》,《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0~426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3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第36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4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1邓聪:《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玉器因素举例》,《三代考古(三)》,第171~175页,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艾兰:《二里头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一种新的思维》,《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文中艾兰引用Dan Sperber的“文化表象”(culture representations)的定义“文化表象意指反复传播,即它们或宽或窄或久或暂地蔓延,并在较广的人口范围内普及”。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巩县稍柴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1~45页。
    4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2002~2003)》,科学出版社,2004年。
    5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
    6于孟洲:《东下冯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比较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第11~21页。
    1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3分。
    2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一册》,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专刊,1944年。
    3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
    4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1999年。
    2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林沄学术文集》1999年。
    3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甲骨文与殷商史》,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
    1辑,第128~17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 [日]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软权力”一词是由约瑟夫·S.奈所提出来的,[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2009年;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南大开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1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第124~12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王立新:《从早商城址看商王朝早期的都与直辖邑》,《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第176~19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第71~134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孙华:《商代前期的国家政体----从二里岗文化城址和宫室建筑基址的角度》,第171~197页,《多维视域----商王朝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4商文化应是一种国族文化,其组成人群不仅仅是商人,另还有其他如商人融合或臣属人群。
    5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文物出版社,2000年。
    3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6年第1期,第8~13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593~605、620~6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蒋刚:《论白燕文化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5期,第27~37页。
    6王立新:《从早商城址看商王朝早期的都与直辖邑》,《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第176~198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二里岗类型2.琉璃阁类型3.东下冯类型4.北村类型5.台西类型6.大辛庄类型7.东龙山遗存8.盘龙城类型
    9.大城墩类型10.辽瓦店子商文化遗存11.荆南寺遗存12.皂市遗存13.吴城文化14.朝天嘴文化15.三星堆文化
    16.湖熟文化17.马桥文化18.白燕文化19.朱开沟文化20.大坨头文化21.夏家店下层文化22.高台山文化23.岳石文化
    1王立新:《试论早商文化的分布过程》,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第335~362页,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关于南流黄河两岸铜器的分群我们采用蒋刚先生的观点,参见蒋刚:《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638~6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林公务:《福建光泽先秦陶器群的研究----兼论“白主段类型”》,《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第177~192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南大开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2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杨晓能:《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年。
    1杨晓能:《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第346~35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年。
    2皖西南地区以潜山薛家岗等遗址以罐形鼎、带把盉等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年代应进入到了晚商阶段,参见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
    3以湖州毘山遗址F1、H12、K1、H14、H15以及采集陶鬲和小型青铜器为代表的遗存,年代应晚于马桥文化,主体年代为晚商时期,暂称为“毘山遗存”。
    1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第47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屯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年。
    [2]《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1982年。
    [3]《英藏》----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985年。
    [4]《前编》----罗振玉:《殷虚书契》,《国学从刊》三期三卷石印本,1911年。
    [5]《续编》----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影印本,1933年。
    [6]《乙编》----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上辑,1949年中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3年下辑。
    [7]《金璋》----方法敛、白瑞华:《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美国纽约影印本,1939年。
    [8]《三代》----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影印本,1937年。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法]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英] J. G.弗雷泽.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3][英]J.G.弗雷泽.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Stanton W.Green&Stephen M.Perlman ed. The Archaeology of Frontiers and Bounderies[M],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5.
    [6]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7]陈淳.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9]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再现辉煌的古蜀王都[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11]崔建锋,吴小红.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2]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3]邓聪,郑炜明.澳门黑沙[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14]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董琦.虞夏时期是中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杜金鹏,王学荣.偃师商城遗址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7]戈登·柴尔德.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9]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0]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1]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2]金正耀.中国铅同位素考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3]荆州博物馆.石家河文化玉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4]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5]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6]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7]李伊萍.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8]刘莉.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9]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先秦铜刀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0]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31]彭明翰.吴城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32]彭适凡.江西先秦考古[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
    [33]日本讲谈社.湖南省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34]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5]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36]宋新潮.殷商文化区域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3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38]孙华、苏荣誉.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3.
    [39]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40]童恩正.文化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1]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2]王明珂.华夏边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3]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景[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4]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5]王蕴智.殷商甲骨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6]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文化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9.
    [47]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8]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49]杨达源.长江地貌过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50]杨晓能.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1]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2]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3]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4]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5]张光直.商文明[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7]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58]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9]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0]赵济.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3]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64]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2]长江水利委员会.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虎林山遗址—福建漳州商周遗址发掘报告之一[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M].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0.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邓家湾[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9]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0]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2]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馆.铜岭古铜矿遗址发现与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荆州市博物馆.荆州荆南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4]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5]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西花园与庙台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6]赵丛苍.城洋青铜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8]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9]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青铜器全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发掘报告[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英]B.马林诺夫斯.巫术与宗教的作用,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2][英]爱德华·B·泰勒.万物有灵论,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3]Robert Bagley. Shang Archaeolog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vation to 221B.C[C]. edited by M.Loewe and E.L.Shaughness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9.
    [4]艾兰.虎纹与南方文化,“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5]安金槐.谈谈河南商周时期印纹硬陶及其有关问题,文物集刊(第3辑)[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280-283.
    [6]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耀县北村遗址1984年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3-342.
    [7]贝格立.南方青铜器纹饰与新干大洋洲墓的时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125-136.
    [8]曹淑琴,殷玮璋.长江流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物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9]陈贤一.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墓葬陶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48-56.
    [10]陈贤一.盘龙城遗址的分期及城址的性质,考古学研究(五)[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60-277.
    [11]邓聪.越南冯原遗址与香港大湾遗址玉石器对比试释,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C].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12]冯少龙.湖北省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126.
    [13]高崇文.安田喜宪主编.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4]高崇文.长江流域礼制文化的发展,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16.
    [15]高至喜.论商周铜鎛,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C].长沙:岳麓书社,1986:209-214.
    [16]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C].长沙:岳麓书社,1999:1-14.
    [17]高至喜.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概论,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C].长沙:岳麓书社,1984:128-135.
    [18]何介钧.湖南商时期古文化研究,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C].长沙:岳簏书社,1996:135-157.
    [19]何介钧.湖南商周时期古文化的分区探索,湖南考古辑刊(第二集)[C].岳麓书社,1984:120-127.
    [20]何介钧.商文化的南渐与商时期南方青铜文化,亚洲文明(第3辑)[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1]何介钧.试论湖南出土商代青铜器及商文化向南方传播的几个问题,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C].长沙:岳麓书社,1996:124-136.
    [22]何驽.荆南寺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分析,考古学研究(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100.
    [23]贺刚.南岭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4]胡厚宣.殷代卜龟之来源,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C].台北:大通书局,1972.
    [25]李伯谦.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辑)[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33-143.
    [26]李朝远.江西新干中堎青铜器的再认识,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6-225.
    [27]李健民.商代青铜矛,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66-374.
    [28]李学勤.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走出疑古时代[C].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29]李学勤.论长江流域的商代青铜文化,长江文化论集(第一辑)[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30]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31]李学勤.试论牙璋及其文化背景,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32]李岩.揭阳市古遗址调查报告,揭阳考古队、揭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揭阳考古(2003~2005)[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3]林巳奈夫.关于长江中下游青铜器的若干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110-144.
    [34]林沄.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85-99.
    [35]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69-84.
    [36]刘彬徽.关于炭河里古城址的年代及其和宁乡青铜器群年代相互关系的思考,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C].长沙:岳麓书社,2008:39-43.
    [37]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71-134.
    [38]罗森.殷商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的青铜文化交流,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147-166.
    [39]马承源.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
    [40]彭适凡.有关新干商代大墓的两个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C].香港:两木出版社,1997:137-146.
    [41]施劲松.差异、视角与商代考古学,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2]施劲松.关于南方青铜器断代研究的几点思考,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43]施劲松.中原与南方在中国青铜文化统一体中的互动关系,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第27~3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4]宋少华.长沙出土商、春秋青铜器,湖南博物馆文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1.
    [45]苏秉琦.关于“‘几何印纹陶’—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学习笔记,文物集刊(第3辑)[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0-19.
    [46]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册)[C].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305-334.
    [47]唐际根.商时期赣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8]王恩田.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12-116.
    [49]王光远.湖南商代晚期人面纹方鼎族徽考,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50]王立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非龙山化过程及骨卜习俗的先进性,三代考古(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1]王然、傅玥.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研究,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2007.
    [52]王文建、龙西斌.石门县商时期遗存调查——宝塔遗址与桅岗墓葬,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C].长沙:岳麓书社,1987:11-18.
    [53]王文建.商时期澧水流域青铜文化的序列和文化因素分析,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10-144.
    [54]王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传统特征初探,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7-55.
    [55]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113-24.
    [56]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57]向桃初.南方商周铜铙的分类序列和年代问题,湖南博物馆馆刊(第3辑)[C].长沙:岳麓书社,2006.
    [58]熊传薪,郭胜斌.长江中游商时期大口缸的探讨,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89-101.
    [59]徐良高.文化因素定性分析与商代‘青铜礼器文化圈’研究,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7-236.
    [60]许宏.都邑变迁与商代考古学的阶段划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61]许智范.中国南方地区古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新成果,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2]许倬云.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许倬云自选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3]严文明.东方文明的摇篮,文化的馈赠·考古学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4]杨权喜.湖北商文化与商朝南土,奋发荆楚·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论文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5-121.
    [65]俞伟超.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背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7.
    [66]俞伟超.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C].武汉:荆楚书社,1987.
    [67]张昌平.商代铜瓿概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9-114.
    [68]张长寿.论神木出土的刀形端刃玉器,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69]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70]张辛.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化的形上观察—关于三星堆和大洋洲青铜器的历史定位,长江流域青铜青铜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1]郑振香.论殷墟文化分期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16-127.
    [72]朱凤瀚.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C].长沙:岳麓书社,2007:166-177.
    [73]邹衡.江南地区诸印纹陶遗址与夏商周文化的关系,文物集刊(第3辑)[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46-51.
    [74]邹衡.论先周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75]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日】难波纯子著,向桃初译.华中型青铜彝器的发达[J].南方文物,2000(3):26-44.
    [2]【美】贝格立撰,任汶译,许杰校.长江流域青铜器与商代考古[J].南方文物,1996(2):31-48.
    [3]【美】罗伯特·贝格立著,王宁译,彭劲松校.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青铜礼器[J].南方文物,1995(1):63-68.
    [4]Rowan K.Flad. Divination and Power: A Multiregional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acle Bone Divinationin Early China[J].Current Anthropology Volume 49, Number3, June 2008.
    [5]陈公柔,张长寿.殷周青铜容器上的鸟纹断代研究[J].考古学报,1984(3).
    [6]陈铁梅,Rapp G.Jr.,荆志淳.商周时期原始瓷的中子活化分析及相关问题讨论[J].考古,2003(7):645-654.
    [7]陈铁梅、Rapp G. Jr.荆志淳,何驽.中子活化分析对商时期原始瓷产地的研究[J].考古,1997(7):39-52.
    [8]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J].江汉考古,1980(2):77-86.
    [9]陈旭,李友谋.新干大洋洲商墓的年代和性质[J].南方文物,1994(1):20-26.
    [10]戴小波.涟源市出土一件商代铜卣[J].文物,1996(4):85.
    [11]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J].南方文物,2004(2):4-12.
    [12]鄂城县博物馆.湖北鄂城县沙窝公社出土铜爵[J].考古,1982(2):210.
    [13]方酉生.新干商墓为“浮沉”祭场说质疑[J].南方文物,1995(2):64-66.
    [1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3-21.
    [15]冯汉骥.盘龙城商代二里岗期青铜器[J].文物,1976(2):26-41.
    [16]冯玉辉.湖南衡阳市郊发现青铜牺尊[J].文物,1978(7):88.
    [17]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窖藏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4(1):36-51.
    [18]傅聚良.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铜器上的虎纹[J].南方文物,2005(2):21-27.
    [19]傅聚良.盘龙城、新干和宁乡—商代荆楚青铜文化的三个阶段[J].中原文物,2004(1):40-45.
    [20]港下古铜矿遗址发掘小组.湖北阳新港下古矿井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8(1):30-42.
    [21]高大伦.论盘龙城遗址的性质与作用[J].江汉考古,1985(1):82-89.
    [22]高西省.关于宁乡新发现一组镛的探析[J].江汉考古,1999(3):52-54.
    [23]高应勤.鄂西夏商时期文化遗存试析[J].文物,1992(3):61-63,75.
    [24]高至喜.“商文化不过长江”辨—从考古发现看湖南的商代文化[J].求索,1981(2):107-112.
    [25]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J].考古,1963(12):646-648.
    [26]高至喜.商代人方鼎[J].文物,1960(10):57、58.
    [27]郭胜斌.铜鼓山商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J].江汉考古,2001(4):40-48,22.
    [28]何驽.长江中游文明的进程的阶段与特点简论[J].江汉考古,2004(1):52-58.
    [2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6(3):1-56.
    [30]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江陵梅槐桥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0(9):790-796.
    [31]湖北省博物馆.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5(4):1-10.
    [32]湖北省博物馆.一九六三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的发掘[J].文物,1976(1):49-59.
    [3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纪南城工作站.湖北黄梅意生寺遗址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2006(4):3-22.
    [34]湖南省博物馆,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岳阳市文管所.湖南岳阳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J].考古,1981(1):1-6.
    [3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群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J].文物,1972(1): 6,7.
    [3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沅水中下游古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80(1):1-6.
    [3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2006(6):4-35.
    [3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桑植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桑植县朱家台商代遗址的调查与发掘[J].江汉考古,1989(2):27-32.
    [3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浏阳城西樟树塘遗址的主要收获[J].考古,1994(11):965-973.
    [4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J].考古学报,1992(2):185-220.
    [41]黄曲.湘江下游商代“混合型”青铜器问题之我见[J].江汉考古,2001(3):51-56.
    [42]黄石市博物馆.大冶上罗村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3(4):14-20.
    [43]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J].文物,1976(2):42-46.
    [44]江西省博物馆,清江县博物馆.近年江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J].文物,1977(9):58-63.
    [45]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4):12-31.
    [46]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鹰潭市博物馆.江西鹰潭角山窑址试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0(1):34-50.
    [4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1998(4):1-12.
    [4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彭泽县文管所.江西彭泽县团山遗址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7(3):29-34.
    [4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婺源县博物馆.江西婺源县茅坦庄遗址商代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6(1):12-23.
    [5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宜丰县博物馆.江西宜丰县秋形垴商周遗址发掘简报[J].南方文物,2009(2):38-50.
    [51]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九江市文化名胜管理处,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J].东南文化,1991(6):174-179.
    [52]蒋刚.湖北盘龙城遗址群商代墓葬再探讨[J].四川文物,2005(3):27-34.
    [53]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8(1):35-46.
    [54]蒋刚.重庆鄂西地区商周甲骨的类型学研究[J].江汉考古,2005(4):59-68.
    [55]荆州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1989(8):679-692,698.
    [56]荆州地区博物馆.记江陵芩河庙八姑台出土商代铜尊[J].文物,1993(8):67-68.
    [57]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湖北沙市周梁玉桥遗址1987年的发掘[J].考古,2004(9):25-38.
    [58]井中伟.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铜铙的类型学研究[J].文物春秋,2002(1):18-25.
    [59]雷兴山.对关中地区商文化的几点认识[J].考古与文物,,2000(2):28-34.
    [60]李伯谦.关于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南方文物,2008(1):14-20.
    [61]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39-57.
    [62]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J].华夏考古,1990(2):82-91.
    [63]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湖熟文化与江西万年类型文化—一谈吴越文化[J].东南文化,1990(5):153-164.
    [64]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江西万年类型商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1990(3):142-160.
    [65]李家和.江西德安县石灰山遗址文化分析[J].江西文物,1989(3):14-18.
    [66]李健民.论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戈、矛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2001(5):60-69.
    [67]李昆.试论吴城遗址文化类型与分布[J].东南文化,1993(3):32-40,130.
    [68]李学勤.皿方罍研[J].文博,2001(5):32,33.
    [69]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J].文物,1991(10):33-38.
    [70]李玉林,黄水根,李昆.江西樟树古遗址的类型[J].考古,1992(4):357-365.
    [71]李玉林.吴城类型文化新探[J].东南文化,1991(6):155-157.
    [72]林巳奈夫.新干大洋洲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刍议[J].南方文物,1994(1):7-9.
    [73]刘敦愿.云梦泽与商周之际的民族迁徙[J].江汉考古,1985(2):47-57.
    [74]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J].江汉考古,2001(1):56-63.
    [75]罗二虎.成都地区卜甲的初步研究[J].考古,1988(12):1122-1129.
    [76]罗泰.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J].江西文物,1991(3):15-20.
    [77]宁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大铜铙[J].文物,1997(12):28.
    [78]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甲骨的初步研究[J].考古,1986(4):348-352,367.
    [79]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殷商遗址试析[J].江汉考古,1989(2):45-56.
    [80]彭锦华:《沙市周梁玉桥甲骨的初步研究[J].考古,1986(4):348-352,367.
    [81]彭明翰.赣江鄱阳湖区商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J].考古,2004(3):68-79.
    [82]彭明翰.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初入青铜农具浅析—兼及商代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J].中原文物,1995(4):101-106,114.
    [83]彭明翰.盘龙城与吴城比较研究[J].江汉考古,1995(2):52-55.
    [84]彭明翰.吴城文化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J].中原文物,2006(5):23-30.
    [85]彭适凡,刘林.谈新干商墓出土的神人兽面形玉饰[J].江西文物,1991(3):21-25.
    [86]彭适凡,许智范.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南方文物,1994(1):1-6.
    [87]彭适凡,杨日新.江西新干商代大墓文化性质刍议[J].文物,1993(7):10-18.
    [88]彭适凡.赣江流域出土商周铜铙和甬钟概述[J].南方文物,1998(1):43-57、127.
    [89]彭适凡.江西新干商代青铜礼器的造型与装饰技术[J].南方文物,1993(2):30-44.
    [90]彭适凡.新干出土商代漆器玉附饰件探讨[J].中原文物,2000(5):18-21.
    [91]彭子成,孙卫东,黄允兰,张巽,刘诗中,卢本珊.赣鄂皖诸地古代铜料去向的初步研究[J].考古,1997(7):53-61.
    [92]秦颖,魏国锋,罗武干,杨立新,张国茂,龚长根,曲艺,王昌燧.长江中下游古铜矿及冶炼产物输出方向判别标志初步研究[J].江汉考古,2006(1):65-69.
    [93]施劲松.读<新干商代大墓>----兼谈对新干商墓的再认识[J].考古,1998(9):93-96.
    [94]施劲松.对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铜器的再认识[J].考古,2002(12):58-63.
    [95]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1998(3):56-63.
    [96]施劲松.论我国南方出土的商代青铜大口尊[J].文物,1998(10):47-54.
    [97]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J].考古,1997(10):73-80,86.
    [98]孙华.新干大洋洲大墓年代简论[J].南方文物,1992(2):35-40.
    [99]孙华.关于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几个问题[J].文物,1993(7):19-26.
    [100]谭远辉.湖南涔澹农场发现商代铜器墓[J].华夏考古,1993(2):54-56.
    [101]唐际根.中商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99(4):393-420.
    [102]唐嘉弘.关于江西大洋洲商周遗存性质的问题[J].中原文物,1994(3):1-4.
    [103]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J].文物,1975(7):72-76.
    [104]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中国社会科学,1994(5):164-181.
    [105]万全文.长江上、中、下游青铜文化的比较[J].江汉考古,1989(2):57-62、40.
    [106]万全文.长江中游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J].故宫文物月刊,2004(4-6):253-255.
    [107]王宏.论周梁玉桥文化[J].江汉考古,1996(3):45-54.
    [108]王劲.对江汉地区商周时期文化的几点认识[J].江汉考古,1983(4):47-51.
    [109]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J].考古,2009(12):47-55.
    [110]王宁.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燕尾纹”探讨[J].中原文物,2003(2):45-50.
    [111]王献本,高西省.初论江西新干大墓出土的三件镛[J].华夏考古,1998(3):71-74.
    [112]魏峻.鄂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J].江汉考古,1999(1):49-56.
    [113]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武汉市博物馆,新洲县文化馆.湖北新洲香炉山遗址(南区)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3(1):14-19.
    [114]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咸宁地区博物馆,通城县文化馆.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J].江汉考古,1983(3):1-12.
    [115]武汉市博物馆,湖北省文物研究所,黄陂县文物管理所.1997—1998年盘龙城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8(3):34-48.
    [116]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4):169-172.
    [117]向桃初.从殷墟出土铜铙看南方铜铙的年代[J].考古与文物,2010(2):40-45.
    [118]向桃初.湖南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试析[J].南方文物,1993(3):48-58.
    [119]向桃初.南方系统商周铜鎛再研究[J].南方文物,2007(4):108-116.
    [120]向桃初.宁乡铜器群与新干铜器群比较研究[J].江汉考古,2009(1):73-87.
    [121]向桃初.炭河里城址的发现与宁乡铜器群再研究[J].文物,2006(8):35-44.
    [122]向桃初.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研究的重要突破[J].南方文物,2006(2):68-80.
    [123]孝感市博物馆.湖北孝感市徐家坟遗址试掘[J].考古,2001(3):6-12.
    [124]熊卜发.湖北孝感地区商周古文化调查[J].考古,1988(4):300-313.
    [125]熊传新.湖南醴陵发现商代铜象尊[J].文物,1976(7):49,50.
    [126]熊传新.湖南宁乡新发现一批商周青铜器[J].文物,1983(10):72-74.
    [127]熊建华.虎卣新论[J].东南文化,1999(4):114-119.
    [128]胥卫华.湖南岳阳市铜鼓山遗址出土商代青铜器[J].考古,2006(7):90,91.
    [129]徐菁.从新干商墓出土铜钺看钺的历史轨迹[J].南方文物,1992(2):55-61.
    [130]徐良高.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J].考古,1991(5):442-447.
    [131]徐少华.从盘龙城遗址看商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发展[J].江汉考古,2003(1):40-44.
    [132]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J].中原文物,1996(1):10-16.
    [133]杨宝成.试论新干大墓[J].江汉考古,1993(4):49-53.
    [134]杨权喜.关于鄂西六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探讨[J].考古,2001(5):40-47.
    [135]杨权喜.探索鄂西地区商周文化的线索[J].江汉考古,1986(4):60-67.
    [136]杨锡璋.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J].中原文物,1983(3):50-57.
    [137]余从新.湖北安陆发现商代青铜器[J].考古,1994(1):95.
    [138]曾凡.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J].考古学报,1980(3):263-284.
    [139]詹开逊,刘林.谈新干商墓出土的青铜农具[J].文物,1993(7):27-32.
    [140]詹开逊,杨日新.试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性质——兼及殷商时期窖藏、祭祀遗址与墓葬的比较[J].江西文物,1991(3):9-14.
    [141]张昌平.盘龙城商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考察[J].江汉考古,2003(1):45-51.
    [142]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J].华夏考古,2006(3):54-60.
    [143]张昌平.新干大洋洲青铜容器的年代上限问题[J].南方文物,2007(4):102-107,116.
    [144]张长寿.殷商时代的青铜容器[J].考古学报,1979(3):271-300.
    [145]赵东升.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J].东南文化,2009(2):36-47.
    [146]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J].文物,2000(11):41-47.
    [147]赵辉.中国史前的基础—再论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J].文物,2006(8):50-54.
    [148]郑小炉.南方青铜器断代的理论与实践[J].考古,2007(9):67-77.
    [1]傅玥.汉水上游地区夏商时期遗存出土陶器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郜向平.商系墓葬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3]卢昉.论商代、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张小丽.出土商周铜尊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