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交织进行,应战与应急的双重需求,特别是应急需求的频繁性、复杂性、急促性,我国经济动员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经济动员的总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战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难以满足“应战”(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应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展的双向需求,种种迹象表明现行的经济动员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急需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经济动员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动员工作。因此,论文从经济动员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以战略学、谋略学、经济学、军事学、战争动员学、国防经济学、项目管理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创新观点。围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个问题,论文首先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再次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作了阐述;第四是在分析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趋向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得出了基本具备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条件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出了五条途径。论文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新命题的研究,将为在经济动员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精神提供依据,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确立新的经济动员模式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从五个方面就为什么要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作了阐述,然后对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介绍。
     第二章:研究现状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重点从战略环境、经济状况、经济动员三个角度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依据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将1949年建国到2007年十七大召开这段时间共划分为四个阶段,概括总结出四种基本模式,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民参军模式、改革开放后的军转民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结合模式,并根据现实与未来的需要提出了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阶段的初始期,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观点。同时,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外国近一个时期具有军民融合特点与趋向的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类型、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第三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整个论文体系的理论支撑部分,也是论文的立论部分。首先,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理论入手,简述了需求与供给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其次,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经济动员学理论入手,对经济动员的内涵作了详细归纳,并对经济动员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作了认真分析。第三,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关键入手,对军民融合的内涵作了分析,并对军民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军民融合的功能作了分析。第四,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并作了详细阐述,以奠定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本章在对现行军民结合经济动员模式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济动员政策法规保障滞后、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等。在每一节的小结中对每个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我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想。本章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趋向四个方面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描述,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它包括哪些内容,其目标是什么等。本章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
     第六章: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我们认为,一种新模式的提出与建立必须给予充分的论证,以确保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可信性。本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体制基础;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
     第七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新模式提出后,如何建立实现是最关键的。本章从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入手,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既而从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入手,提出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为确保这种模式的健全完善,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和夯实经济动员物质根基。最后,点明主题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提出当前急需做好的四项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加快国防工业转型,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合作领域。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从选题来讲就是一种创新,从内容来讲有着诸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总结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思考、方法与途径等,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次从经济动员的角度将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经济动员模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军民融合是做好经济动员工作的最优路径,融合是核心,是在军民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并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相关概念给予新的界定,提出了军民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新观点,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利益与发展,服务于“应战”与“应急”双重需要的良好模式等一些新认识。
     2、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及支撑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经济动员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什么是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从目标、结构、内容、趋向四个方面作了描述,基本勾画出了其轮廓,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较为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的经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践探索,得出了目前已经具备建设的基础和到了有利时机的结论。
     3、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五个方面的战略性分析探索。一是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解决运行问题。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解决保障问题。四是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解决基础问题。五是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解决路径问题。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new phase, when we are facing the information-based w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interlacement of the conventional security threat and the unconventional security threat, and the twofold demand of meeting warfare and emergencies, especially the high frequency, complexity and urgency of the demand of meeting emergencies, there appear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work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sult is that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is low and hence it can not satisfy demands of the "battlefield" (local wars in information-based conditions) and the "marke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r the twofold demand of "meeting warfare" (cope with the local war in information-based conditions) and "meeting emergencies" (cope with all kinds of emergencies). It is proved by many evidences that the existing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s not fit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y longer, and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s needed urgently to serve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work.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this thesis insisted on taking the scientific theories such as science of strategy, economics, strategics, science of war mobilization, economics of defense, project management, etc. as the guidance, thoroughly applied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brought forth the innovative viewpoint of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round the issue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is thesis firstly made an expatiation on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secondly, this thesis made a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research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t home and abroad; thirdly, the thesis made an expatiation on the theory as the base on which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was built; and fourth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origins of our country's existing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is thesis laid stress on describing the goal, structure, content and trend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made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is mode, and got the conclusion that our country is basically qualified for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Meanwhile, this thesis brought forth five approaches for how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n this thesis, the research o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will provide basis for how to thoroughly apply the requirement of "find a Chinese-characterized road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rought forth by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full text of this thesi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Ⅰ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firstly made an expatiation on why we should make a research o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from five aspects; then,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ain thoughts,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 points of this thesis.
     ChapterⅡSummariz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focused on anatomizing and conclu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t home and abroad. Thus, the author mainly made a review on the evolvement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s from three angels, namely strategic environment, economic condition and economic mobilization. In the light of important events and time nodes, the author divided the period from 1949, when our country was founded, to 2007, when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as held, into four phases and synoptically summarized four basic modes, namely the war mod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civil-into-military mode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military-to-civil mod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mo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and, according to needs of the reality and the future, brought forth the opinion that now we a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ifth phase and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develop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Meanwhile,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also made an analysis on studying the overseas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Wherein, the author laid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foreign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s these years which bea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mainly made his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main types of present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main enlightenments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s of foreign countries to us.
     ChapterⅢ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is chapter w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part of the whole thesis, and the argumentation part of the thesis. Firstly,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i.e., economics theory) of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author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the Pareto Optimum Theory as well we their applications in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secondly,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Economy Mobilization Theory of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author made a detailed summarization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conomy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made a careful observ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status and function of the economy mobilization; thirdly, starting from the key of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author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heory, made an induc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fourth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bov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nd made a detailed expatiation on this theory so as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ChapterⅣ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Existing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n this chapter,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existing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author laid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is not fit for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re exists many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system, policy and legal guarantee of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is lagged, the supply-demand system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has not come into being, etc. In each paragraph, the author made a remark on the origin of each problem.
     Chapter V Concept of How Our Country's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Evolves Toward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goal, structure, content and trend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so as to let readers have a clear comprehension of what kind of mode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s, what contents does it include, what is its goal, and so on. This chapter is one of the main innovative points of the thesis.
     Chapter VI A Feasibility Study on Establish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We think that before bring forth and establish a new mode, it must be reasoned adequately, so as to ensure its feasibility and creditabilit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made the feasibility study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gradual perfecting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provided a groundwork of economic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ociety's informationization degree has provided a platform of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he tho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guideline of "integrating the army and the civilian, 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experiential backing for establish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army's logistic support has provided a spacious practice space for establish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ChapterⅦThe Approach of Realiz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fter the new mode has been brought forth, the most important affair is how to realize it. In this chapter, starting with establishing the mobilization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author firstly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thought and knowledge, so as to unify the thought and establish a solid base of knowledge. Then starting with establishing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ystems and mechanisms, the author brought forth several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form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system, reinforcing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erfection of this mode, the author brought forth the opinion of making a practicable policy system and laying down a solid foundation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reaffirmed the theme, i.e. insisting on the path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and brought forth the four important affairs at present, i.e. thoroughly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defense during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expediting the defens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ctively promoting civilian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military products, and further broadening the sphere of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competent for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purposes.
     The subject selection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s a new mode, of this thesis is an innovation. And, form the viewpoint of the content of this mode, also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of innovating. During the researching course of this thes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sisting on combining the scientific summarization a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brought forth some new viewpoints, thoughts, methods and approaches, which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The author connected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with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together closely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brought forth his own opin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n the future, namely,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s the optimum path to do well in economic mobilization work, said integration is the core, and a qualitative leap based on "the civil-military combination, civil-military compatibility and military efforts & civilian support combination;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made new definitions for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brought forth the new opinion that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s the inosculation mixing the military and the civilian, and put forward some new cognition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s the demand of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benefit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twofold demand of meeting warfare and emergencies, etc.
     2. The author made an expati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upporting theories of form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and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meanwhile, based on the expatiation and analysis above,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goal, structure, content and trend of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generally sketched the outline of this mode, and,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made the feasibility study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groundwork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platform of fairly advanced 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ies,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integrating the army and the civilian, combining military efforts with civilian support", an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army's logistic support, thus, a conclusion that China has already met the foundation and good time to build up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is educed.
     3. The author made a strategical consideration on the approach of realizing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conomic mobilization mode from five aspects. Firstly, to establish the mobilization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thought and knowledge. Secondly, to establish mor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operation. Thirdly, to establish a practicable policy system,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guarantee. Fourthly, to establish a solid basic system for the economic mobilization,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groundwork. Fifthly, to insist on the path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approach.
引文
1《管子·治国》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
    2《商君书·农战》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
    3李觏:《富国篇》,中华书局,1980。
    4管子·权修第三)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
    5孙子·军事篇》载《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
    6汉书·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80。
    7明史·兵志》,中华书局,1980.
    8任民:《动员桥纵论》,P310,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9米洋:《构建军民兼容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载《海军后勤学术研究》,P20,2007年第6期.
    10朱庆林、谢翠华著:《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P82,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P109,人民出版社,2006。
    14按1957年不变价。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1949-1979)》,1980年3月,P36、P38。
    1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卷P55;《中国统计摘要》1999年卷P11、12。
    16蒋宝祺等主篇:《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新探》,P277,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
    17数据参考《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18刘国光主篇:《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P367,人民出版社,2006。
    19刘国光主篇:《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P316,人民出版社,2006。
    20刘国光主篇:《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P325,人民出版社,2006.
    21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人民日报》1979年9月30日.
    2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卷,P55;《中国统计摘要》1999年卷,P11、12。
    23朱庆林、谢翠花著:《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P93,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2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卷P55;《中国统计摘要》1999年卷P11、12。
    25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册)》,P1506、1530,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6《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中国国防经济建设》,P27,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2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P179,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28国防大学课题组:《国防工业发展研究》,2008年。
    29常进朱庆林:《中国军事斗争经济保障模式研究》,P98,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30朱庆林谢翠华:《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P348,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31吴新哲、郑辉,《构建行业结对、模块抽组的经济动员模式》载《中国国防报》,第3版,2004年09月06日。
    32孔昭君:《敏捷动员模式的实践雏形(试析国民经济动员“宁波模式”)》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1期,2009年2月。
    33崔连仲:《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P204,金盾出版社,1993。
    34徐德源:《世界军事后勤史》(中世纪部分),P14,金盾出版社,1993。
    35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P409,战士出版社,1981。
    36任民:《动员桥纵论》,P312,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37[普]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2卷,P439、498,商务印书馆,1982。
    38[美]米利特:《美国军事史》,P217,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39张羽著:《战争动员发展史》,P142,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40姚广宇:博士论文《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研究》,P2-3,西北大学,2008。
    41武希志王淑梅李建海:《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模式》载《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42王淑平,《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载《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1日第010版。
    43杨嘉等:《美国推进军民融合的做法》载《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P177,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44[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本,《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P2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5刘化绵:《军事经济词典》,P266,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46谭冬生、雷渊深:《战争动员学》,P224,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47陈德第、库桂生主编:《国民经济动员》,P6,长征出版社,1995。
    48朱庆林、肖延杰主编:《国民经济动员概论》,P3,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49《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动员分册》,P146,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50朱庆林主编:《国民经济动员学教程》(第二版),P3,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51《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动员分册),P35,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52中国战争动员百科全书》,P124,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53[美]施莱辛格:《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P64,国防大学出版社,1965。
    54[美]威廉姆·艾伦·汉考克:《动员:美国战略政策的工具》,P84,军事科学出版杜,2006.
    55王立新、孔昭君等:《国民经济动员学》,P5,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6董问樵:《国防经济论》,P163,商务印书馆,1940.
    57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P31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58[美]哈诺德·J·克莱姆:《经济动员准备》P174,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
    59王保存:《当前外国军事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上)载《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0任民著:《动员桥纵论》,P282,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61张幼明、王淑梅:《军民融合:军民结合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载《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P81,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62李敏霞、齐惠峰:《全面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载《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P154,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6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7年12月11日来源:解放军报
    64胡光正:《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国防与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载《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P5-9,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65《辞海》,P2554,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66朱庆林著:《中国国民经济应变力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68陈崇荣,《我国经济动员体制创新研究》,毕业论文,2008年.
    69王增民,《政府在国防动员中的主体地位作用》载《国防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0《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P128,八一出版社,1993。
    71《邓小平文选》,第2卷,P79-80,人民出版社,1994。
    76张燕萍、张耀文:《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研究》载《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2期。
    77怀国模主编:《中国军转民实录》,P8,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78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P39,八一出版社,1993。
    79《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P128,八一出版社,1993。
    80邓小平文选》第2卷,P79-80,人民出版社,1994。
    81《江泽民文选》,第2卷,P268,人民出版社,2006.
    82《江泽民文选》,第2卷,P473,人民出版社,2006。
    83《江泽民文选》,第2卷,P276,人民出版社,2006。
    84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P342,解放军出版社,2003。
    85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98年12月。
    87刘传祥:《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搞好国防动员建设》载《经济动员动态》,2004年第5期。
    88曾相戈,《标准化军民融合式发展探讨》载《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P256,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89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P162,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90程恩富、胡乐明主编,《新制度经济学》,P193,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9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P183,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美)鲍德威、威迪逊著:《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美)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樊勇明、杜利编著:《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等著:《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美)施莱辛格著:《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学》,国防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
    7、(美)哈诺德·J·克莱姆著:《经济动员准备》,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钱伯海著:《国民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9、刘诗白著:《现代财富论》,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10、李悦主编:《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主编:《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4、董问樵著:《国防经济论》,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5、朱庆林著:《中国国民经济应变力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郭凤歧等著:《中国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 版。
    17、陈洲球著:《知识型经济动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罗敏等著:《中国国防经济学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9、陈德第、朱庆林著:《经济动员机制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朱庆林、谢翠华著:《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任民著:《动员桥纵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常进、朱庆林著:《中国军事斗争经济保障模式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朱庆林著:《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发展战略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洪彬著:《军事博弈论》,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25、翟秀文、郭萍、杨玉修著:《21世纪的全新经济形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德)埃里希·鲁登道夫著:《总体战》,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7、(美)比尔·欧文斯著:《拨开战争的迷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28、(法)穆罗汉著:(21世纪的战争》,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罗伯特·L·贝特曼三世主编:《数字化战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詹姆斯·亚当斯著:《下一场世界战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1、(俄)弗·伊·斯里普琴科著:《第六代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2、(德)A·S·米尔沃德著:《战争、经济与社会》,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33、(俄)默·艾·加列耶夫著:《假如明天战争来临》,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4、(美)托马斯·基尼等著:《战争的革命》,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拉尔夫·彼得斯著:《为未来而战》,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 年版。
    36、(美)哈伦·厄尔曼等著:《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7、(美)安·马库森、肖恩·科斯蒂冈主编:《武装未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38、张羽著:《战争动员发展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朱庆林、常进主编:《国民经济动员学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陈德第、朱庆林著:《经济动员机制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陈德第、朱庆林主编:《经济动员基础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朱庆林、肖廷杰主编:《国民经济动员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陈德第、朱庆林等著:《经济动员准备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朱庆林、冯长德主编:《国防需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陈德弟、库桂生主编:《国民经济动员基本理论和历史经验研究》,长征出版社,1995年版。
    46、王立新 戴松林主编:《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改革》,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陈东营、张旅天主编:《信息化战争军事装备动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祝尔坚著:《网络时代国民经济动员》,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49、戴凤秀著:《信息化国防动员概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0、冯均义、凌胜银、张燕萍主编:《新时期军事斗争经济准备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朱庆林、常进主编:《中国国防经济潜力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钱大林等著:《各国国防经济潜力比较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3、(南斯拉夫)尼·丘布拉著:《全民防御经济学》,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54、马恩山、寇庆鳌著:《国外经济防护探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张培高著:《南联盟民防实践与启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美)威廉·米切尔著:《空中国防论》,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第2版。
    57、柴宇球主编:《伊拉克战争专题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徐根初主编:《信息时代与军事后勤》,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59、库桂生主编:《军事后勤新变革》,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
    60、叶卫平主编:《世界高技术武器市场透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黄如安、罗革伪主编:《后冷战时代的世界军事工业与贸易》,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62、孙广运著:《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和发展》,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3、国防科工委办公厅编:《军民结合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89年。
    64、国防大学杂志社编:《军事理论前沿问题聚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65、张连超编著:《美军高技术项目的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66、蒋一国等著:《印度国防经济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67、薛澜、张强、钟开斌著:《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于川信主篇:《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范晓光主编:《全国国防动员政策政府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下)》,2003年版。
    70、刘诗白著:《中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其治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71、宋方敏、张文元著:《高技术战争经济论》,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高鸿业著:《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73、(英)基斯·哈特利、(美)托德·桑德勒著:《国防经济学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冯均义、汪雷:《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建设》,《中国军事科学》2005年第5期。
    2、冯均义、凌胜银:《信息时代国防经济学急待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1期。
    3、薛荣哲:《强化“军民兼容”机制,增强国防动员实力》,《国防》1997年第2期。
    4、凌胜银、焦智立、汪雷:《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经济动员的几个问题》,《中国国防经济》2003年第1期。
    5、王法安:《动员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四)》,《国防》2003年第4期。
    6、闻晓歌:《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7、王修来、张伟娜、毛伟新:《技术经济制度三维视角下的科技资源军民融合研究》,《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6期。
    8、徐华、陆健、丁绍学:《军民融合让国防动员建设驶入快车道》《中国民兵》2009年第1期。
    9、董平:《敏捷动员模式下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第7卷第5期。
    10、周孝平、张伟超、乐园:《浅释信息动员实现军民融合和富国与强军统一的路径》,《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11、王松:《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2、张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经济建设战略转型》,《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14卷第3期。
    13、魏岳江、史伟光:《对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初步探讨》,《改革》2008年第8期。
    14、邢亚光:《国民经济快速动员的几点思考》,《北方经济》2008第4期。
    15、司成明:《一体化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初探》,《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3期。
    16、丁晓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军事经济动员的新特点》,国防大学国防研究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
    17、郭瑞鹏:《多因素模糊模式识别在国民经济动员方案选择中的应用》,《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18、孔昭君:《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5期。
    19、吴小丰,魏春艳:《推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4期。
    20、牛惊雷、梁斌、齐广发、高世光:《试论信息技术与国防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21、石伟:《关于构建新时期军事斗争经济保障模式的初步思考》,《国防》2008年第3期。
    22、崔博:《国民经济动员虚拟团队模式构建》,《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23、张建国:《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特点与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24、江勤宏:《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几点思考》,《国防》2008年第3期。
    25、库桂生:《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思考》,信息化战争与国防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
    26、朱庆林:《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的五大趋势》,信息化战争与国防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
    27、万伟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新途径》,《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28、姜鲁明、王照:《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转型》,信息化战争与国防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
    29、朱庆林:《信息化经济动员: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的战略性任务》,《中国军事科学》2003年第6期。
    30、孟永军:《为经济动员把脉》,《解放军报》,2000年12月29日。
    31、谢翠华、朱汉林、阙辉:《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经济动员》,《军事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32、库桂生:《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思考》,《国防》,2005年第4期。
    33、张文元、王照:《21世纪初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的新课题》,《军事经济研 究》,2001年第1期。
    34、李明让:《对全面加强国防信息资源动员建设的战略思考》,《中国国防经济》。
    35、杨学忠、樊恭嵩:《国防科学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探析》,《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36、张翠芳:《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动员》,《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37、杨建常、王少文、付殿洪:《国民经济动员法制建设探讨》,《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38、任海平:《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国防科技》2004年第4期。
    39、张幼明、王淑梅:《军民融合:军民结合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0、王连山:《美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经验及启示》,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1、张红卫、谭海军、杜清国:《国民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问题研究》,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2、陈淑珍、夏军剑:《发达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3、李敏霞、齐惠峰:《全面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4、王云宪、么华伟、潘清卿:《浅论胡主席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5、王希科、李中学:《美国推动军民融合战略发展模式及对我国军民一体化的启示》,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 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6、杨嘉等:《美国推进军民融合的做法》,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7、吕鹃:《武器装备保障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探析》,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8、曾相戈:《标准化军民融合式发展探讨》,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49、陈小平、郑勇:《抗震救灾行动军需物资保障军民融合的经验及启示》,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0、杨进:《对我国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条件的理性分析》,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1、王晓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2、刘绍忠:《军民融合式发展与国防工程建设问题研究》,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3、方庆龄、张耀奎、骆立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努力探索国防动员中军民融合式发展新途径》,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4、姜薇、贾斌:《基于SWOT分析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研究》,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5、洪俊才、付明华、黄相亮:《构建国防动员融合式发展体系》,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 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6、孟宝宏、朱静文:《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创新发展信息动员建设》,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7、李场强:《重庆市发展军民融合式产业体系的几点思考》,首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文集《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研究》论文,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8、顾建一:《中国国防经济转型的宏观思路》,《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59、姚木根:《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4期。
    60、王保存:《“民技军用”是外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外国军事学术》2004年第9期。
    61、田民洲:《积极探索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中国国民经济》2008年第2期。
    61、李刚:《战争耗损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动态分析》,《中国国防经济》2002年第第2期。
    62、凌胜银、彭爱华、邹世猛:《当代中国军民融合思想的历史回顾与启示》,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集,2008年11月。
    63、熊安东:《坚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之路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64、“长三角”《国民经济动员重难点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军民一体化国民经济动员保障机制探索》,《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2期。
    65、苗宏、李健:《略论我国能源动员战略路径》,《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4期。
    66、吴新哲:《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制融合问题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5期。
    67、武希志、王淑梅、李建海:《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模式》,《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68、万伟峰:《国民经济动员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后勤学术》2008年第8期。
    69、毕京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3期。
    70、周兴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融合式发展》,《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4期。
    71、朱庆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国民经济动员发展新模式》,《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4期。
    72、袁嫒:《略谈精确化经济动员建设》,《军事学术》2006年第12期。
    73、董智奎、颜凤生:《美军的精确化动员》,《军事学术》2006年第12期。
    74、武希志:《中国国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4期。
    75、薛勇、沈永军:《公共经济学视角中的国民经济动员特性分析》,《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76、武晋宁等:《创新动员中心建设模式推进国民经济动员转型》,《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2期。
    77、苏鹏、许晓东:《改革开放30年国防经济学研究回顾与思考》,《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78、朱庆林:《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5卷第4期。
    79、张笑:《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中融资多元化问题探讨》,《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80、宋菲:《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81、张国权、耿继超:《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七大新理念》,《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82、曾立:《经济动员中征用补偿的初步分析》,《中国国防经济》2002年第2期。
    83、任民:《伊拉克战争给国民经济动员带来的影响及启示》,《中国国防经济》2003年第3期。
    84、曾明高:《信息化条件下经济动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中国国防经 济》2003年第1期。
    85、张燕萍、张耀文:《信息化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2期。
    86、周建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动员创新发展》,《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87、张胜旺、刘晋豫:《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若干思考》,《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2期。
    88、陈丽波、沈永军:《国民经济动员供给能力与时效分析》,《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1期。
    89、李德生:《论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时效》,《中国国防经济》2003年第2期。
    90、周建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和谐发展》,《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3期。
    91、司成明:《一体化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初探》,《中国国防经济》2005年第3期。
    92、张胜旺:《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根本是国防经济潜力建设》,《中国国防经济》2003年第2期。
    93、王勇:《一体化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若干问题》,《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5期。
    94、周兴昌:《模块化配置:实现动员需求和供给对接的必要途径》,《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6期。
    95、库桂生:《努力创新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思路》,《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3期。
    96、谢兴礼、马雪刚:《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国防经济》2008年第3期。
    97、陈崇荣:《我国经济动员体制创新研究》,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8、夏济人:《我国军事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99、王子龙、谭清美:《区域国民经济动员网络模式研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11月,第2卷第4期。
    100、刘存光、彭富兵:《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动员模式演变》,《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01、王沙骋、赵澄谋:《CALS-军民融合的灵魂》,《中国军转民》2006年第1期。
    102、江涌:《从美国与前苏联各自的军品生产体系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广东科技》2004年第Z1期。
    103、周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国际经验》,《航天工业管理》2009年第1期。
    104、吴一亮:《国民经济动员发展系统评价—基于调协性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5、韩宇宽:《国民经济动员中的可动员资源管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6、王宝坤:《国外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环球》2007年第12期。
    107、姚广宇:《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8、王海儒:《积极推动沉重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华北民兵》2008年第11期。
    109、王淑平、张军:《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的必然性》,《中国军转民》2008年第5期。
    110、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11期。
    111、于宗林:《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国防》2009年第1期。
    112、舒本耀:《坚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中国军转民》2008年第8期。
    113、李柏松、宁进兵:《军民共用共储应急应战融合》,《中国民兵》2008年第4期。
    114、吴碧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微》,《航天工业管理》2008年第11期。
    115、赵澄谋等:《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科学学与 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10期。
    116、杨会清:《中国苏维埃动员中的动员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7、邹世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118、刘光育、邹世猛:《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10卷第3期。
    119、罗海曦:《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中国军转民》2007年第11期。
    120、陈刚:《把军民结合的路子走的更好》,《贵州日报》2008年2月14日第011版。
    121、刘博:《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22、周瑞华:《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国防》2008年第1期。
    123、厉永敏:《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国防动员建设》,《宁波通讯》2008年第2期。
    124、赵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军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25、朱和平:《国家安全与国防经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26、许俊、肖金萍:《国民经济动员发展方式分析》,《中国国防报》2008年3月31日第003版。
    127、霍炬:《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8、李林河等:《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机制》,《解放军报》2008年2月24日第001版。
    129、杨四强、王淑平:《积极推进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经济参考报》2008年1月11日第010版。
    130、胡红、员智凯:《基于民用科技资源的国防科技创新机制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5期。
    131、王伟力:《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人才培养体系》,《学习时报》2008年1月14日第010版。
    132、黄天明、陈雷:《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133、董维民:《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效益问题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4、曹寅、孟永军:《军民融合双应一体推动国防动员发展模式创新》,《中国国防报》2008年1月14日晦003版。
    135、丁爱平:《科技成果双向动员浅析》,《中国军转民》2008年第1期。
    136、康庚:《科学统筹,确保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国防报》2008年3月13日第001版。
    137、陈剑利:《论冷战后美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8、韦沐:《论毛泽东发展国防科技思想及其多维价值透视》,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39、向建华:《论战区军民结合卫勤指挥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1年。
    140、刘金凌:《毛泽东的国防思想略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41、霞飞:《毛泽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党史纵横》2008年第1期。
    142、刘志伟:《美军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43、宋雨:《美军利用民用实施后勤保障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44、崔常奎:《努力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南宁日报》2008年2月5日第007版。
    145、李攀:《市场化进程对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影响研究》,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46、张鹏、曾宇、丁英起:《提升军转民的长远效益》,《中国国防报》2008年1月21日第003版。
    147、傅立群:《统筹富国与强军》,《瞭望》2008年第10期。
    148、张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新西部》2008年第4期。
    149、刘凯:《我军联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50、何永宁、高红军、刘玉瑞:《西安:军民融合发展探析》,《中国军转民》2008年第1期。
    151、李淑惠:《西安军民融合科技实现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19卷第2期。
    152、张庆伟:《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求是》2008年第3期。
    153、赵苡然:《新时期后勤动员转型问题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54、刘本河:《在军民融合中实现战斗力与生产力提升》,《中国国防报》2008年5月5日第004版。
    155、葛美金:《战时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56、杨保明、赵金存:《中国共产党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理论探析》,《军事历史》2008年第1期。
    157、吴宏强、陈聪、张洪瑞:《抓住军民融合的关节点》,《中国国防报》2008年1月24日第003版。
    158、彭鹏等:《走好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中国国防报》2008年3月6日第002版。
    159、刘巨魁:《走好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中国国防报》2008年3月20日第003版。
    160、李文潮:《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国防》2008年第4期。
    161、丁锋、魏兰:《军技民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赢》,《国防信息化》 2005年第4期。
    162、任海平:《民转军-世界军工发展的新趋势》,《国防科技》2004年第4期。
    163、俞志千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军民兼容保障体系的构建》,《军事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64、米洋:《构建军民兼容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海军后勤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
    165、汪学成、丰艳:《构建军民兼容后勤保障机制的设想》,《联勤工作通讯》2005年第4期。
    166、周敏:《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指挥学报》2006年第12期。
    167、王淑平:《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4期。
    168、王福臣:《加强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交通保障体系建设》,《综合运输》2003年第1期。
    169、熊安东:《坚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之路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国国防经济》2007年第1期。
    170、王淑平、于连坤:《坚定地走全方位军民一体化建设道路》,《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6期。
    171、吴国良、王金星:《建立军民兼容型大循环后勤研究》,《联勤工作通讯》2006年第3期。
    172、曲保泽:《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型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173、胡立成、田润良、杨会军:《建立军民一体化运输体系的对策与建议》,《国防交通》2007年第1期。
    174、黄秀珍:《借鉴他国经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机制》,《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75、胡龙虎:《军民兼容基建营房联勤保障体制构想》,《后勤学术》2004年第1期。
    176、熊建平:《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全面加强国防交通动员建设》,《东南国 防交通》2006年第3期。
    177、贺增林:《“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民技军用”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转变的重大举措》,《国防信息化》2005年第3期。
    178、闫莉、崔艳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主要障碍及相关对策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6期。
    179、胡任海:《军民通用车辆社会化保障理论》,《军用汽车管理》2001年第3期。
    180、杨光:《军民通用军交装备社会化保障问题的探讨》,《东南国防交通》2001年第10期。
    181、桂恒山:《军民通用装备社会化保障问题研究》,《中国国防经济》2002年第3期。
    182、刘波:《军事物流军民一体化道路的战略思考》,《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183、邹小军、吴鸣、张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国防科技工业的“寓军于民”战略》,《国防科技》2006年第10期。
    184、马平:《科学发展观与军队建设几个规律性问题的再认识》,《中国军事科学》2006年第3期。
    185、崔小宁等:《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军民一体化进程》,《军事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186、孙柏林:《美国的军民结合国防发展战略述评》,《军事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187、孟浪:《美国防部和工业届强调加强军民后勤协作》,《外军后勤信息》2003年第3期。
    188、杜人淮:《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一体化的政策选择》,《军事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189、宋健、李哲:《浅谈建立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油料保障体系》,《仓储管理与技术》2004年第1期。
    190、张慧军、刘洁、赵澄谋:《浅析各大国的军民一体化之路》,《现代军事》2005年第7期。
    191、王洪炜、刘伟光:《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装备》2003年第12期。
    192、张东湖:《深化军民兼容型物流保障改革探要》,《军队采购与物流》2006年第5期。
    193、梅永红:《有感军民结合》,《国防信息化》2005年第4期。
    194、周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营高技术企业参与军品研制活动》,《中国国防经济》2006年第2期。
    195、李明海:《我军信息化建设中的军民兼容问题》,2006年第5期。
    196、张红星、陈彦君:《未来信息化战争军民一体化后勤保障浅析》,《仓储管理与技术》2005年第4期。
    197、刘华锋、闵克龙:《谈战区大联勤动员体制的构建》,《空军军事学术》2006年第2期。
    198、曹廷泽、张永安、于海涛:《试论外军后勤保障军民一体化的趋势》,《中国国防经济》2004第2期。
    199、杨芳华、谭凤旭:《试论后勤科技军民一体化》,《后勤学术》2006年第6期。
    200、李安翔:《战略论苑:浅析国防经济的融合化趋势》,《中国国防报》2002年8月8日第003版。
    201、万伟锋:《国民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的实现算途径与保障措施》,《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02、张纪海:《基于Multi-Agent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03、汪金玉:《论动员型国防经济体制的模式与构建》,《国防》2002年第5期。
    204、金琳、宋进:《论新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动员的功能定位》,《管理观察》2008年第8期。
    205、李连宏:《物资敏捷动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06、焦智立、麻光武:《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军事历史》2008年第5期。
    1、Alfonso,g.and Salvatore,t.(1998).Dose technological imply convergence in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27,445-463.
    2、Benoit,E. Growth and defen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al and Cultural Change,1992.
    3、Gansler, Jacques S., Defense Conversion:Transforming the Arsenal of the Democracy [M], MIT Press, Cambridge, MA,1995.
    4、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Activities of DoD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R], Department of Defense, February,2002.
    5、Arie de Geus, The Living ComPany, Royal Dutch/Shell,1997.
    6、Authur Sharplin Strategic Management, (McCRAWHILL BOOK ComPany,1985)
    7、B-A. lunbvall. Product innovation and user-Producer interaction. Se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Series. Vol.31.Aalborg:Aalborg University Press, 1985.
    8、Buchan, David, Jospin Presses for Dassault merger with Aerospatiale, Financial Time,23 June 1997.
    9、Buchan, David, Aerospatiale may look abroad, Financial Time,14 Jan 1997C.
    10、Clark, Bruce, US looks at curbing flights in Boeing row, Financial Time, 21 July 1997.
    11、Clark, Bruce, Pentagon Puts off choice on base closures, Financial Time, 20 May 1997.
    12、DARR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technology transition.1997.
    13、Defense Conversion:Transforming the Arsenal of Democracy, Jacques S. Ganslar, The MIT Press 199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4、Die Wehrestruktur in der BurdesrePublic Deutechland, Bonn:the Wehretruktur-Kommission together with the Government of FR Germany 1994.3.
    15、Freeman, Chris. And Luc see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ird Edition) [M].London:Printer,1997,18-80.
    16、Freeman, C.Technol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 from Japan. London:Pinter Publisher,1987.
    17、Gansler Jacques S. Defense Conversion:Transforming the Arsenal of the Democracy, MIT Press, Cambridge, MA,1995.
    18、Green Paper. The Convergen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Regul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pproach. 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3 December,1997.
    19、Greenstein S.,and Khana, T.1997.What does industry mean? seeing yofee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20、H.H.Hinterhuber, E."Ten Tasks of the Lead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i.NO.3.1998.
    21、Luan Enjie, "Policy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pace Technology", Aerospace China, NO.4,2001.
    22、Ma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avantage of Nations, The Free Press, N.Y.,1990.
    23、Machael E.Porter, Competitive Adavantage, The Free Press, N.Y.,1985.
    24、Machael E.Porte, ComPetitive Strategyl The Free Press, N.Y.,1980.
    25、MachaelE.Porte, Mareh2001.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6、MachaelE.Porte, and VictorA.Millar,1985. How 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 Augest.
    27、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Strategy,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The free Press,1985)
    28、OECT.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1997.
    29、OECT. Manag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1999.
    30、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DoD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ition, Department of Defense, February,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