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司法平等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尽管我国宪法和刑事法律均将平等作为一项原则提出,但对于刑事司法平等理论的具体内涵和相关要求却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解读。在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对平等理念的讨论如火如荼的时候,刑事司法界每每谈及平等却仍然停留在发自朴素情感对平等加以体会的阶段。然而,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却不能满足于或立足于这种朴素但不具稳定性的理解。本文致力于探寻一种能够合理有效地适用于刑事司法制度设计与实践的平等理论,并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现存问题以及国外可资借鉴的制度元素,尝试为相关问题的刑事司法改革探索前行的方向。
     本文由导论、总论、分论、结论四大部分组成,其中,总论和分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总论包含两章内容,考察平等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本文使用的平等理论(机会平等)以及刑事诉讼机会平等的一般原理,主要目的是将机会平等理论导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范畴。
     第一章“平等及相关概念”首先分析了平等的词义以及平等观念如何生成;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平等理念的历史沿革,对历代平等理论的特征分别加以归纳和剖析,结论是,机会平等在各方论战中体现出其在平等理论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和底限作用;随后,作为与此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文章通过将平等与其他价值加以比较分析,发现机会平等处于多种价值角力的平衡点,虽然冠以“平等”之名,实际却集多种价值内涵于一身,是连接平等与其他价值的过渡性范畴。据此,本文把机会平等理论作为文章论题的理论基础。本章对机会平等理论如何与刑事司法制度对接以及本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机会平等一词作出了解说:(1)机会平等理论在宏、微观两个语境下与刑事司法制度产生对接:宏观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机会平等是社会正义论的必要内容,即,刑事司法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框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刑事诉讼的机会平等影响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竞争和发展。微观语境的刑事诉讼机会平等指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个体有效行使诉讼权利、利用其中具体制度的机会平等,其语势不具有社会正义理论下的那种机会平等的宏观性,但会间接地对后者产生影响。(2)本文在形式机会平等和实质机会平等两个层面上使用机会平等的概念,前者主要体现为“无歧视”这一消极要求,后者主要体现为“齐平起跑”这一积极要求。
     第二章“刑事诉讼机会平等的一般原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刑事诉讼机会平等的一般原理。首先分析了影响诉讼机会平等的因素,包括个体的差异性,司法者、执法者的主观状态,以及制度的客观效果三大方面。随后剖析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制度功能可以在何种程度上满足机会平等理念的要求,结论是:社会基本结构的不同领域下分布着功能各异的制度,刑事司法制度对平等使命的完成只能是机会平等意义上的,而且其力度和效果在机会平等的两个层面上有所不同:对形式机会平等的保障是基础的、必须的,它要求刑事司法制度真正做到法律适用人人平等,不能使基于某种不相关因素而产生的歧视对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产生妨害性的影响;对实质机会平等的努力是进一步的、较为高级的要求,它是机会平等理论近年来新的发展趋向,涉及到政府如何为行使诉讼权利的能力上客观存在缺陷的诉讼参与人提供帮助和补足。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形式机会平等理念、实质机会平等理念分别如何作用于刑事诉讼制度设计环节和实施环节。本章的第三部分讨论了机会平等要求下的一般性制度要素,包括权力者结构的多样性、告知义务、裁量权的规制、社会资源在刑事司法制度内的再分配、社会合作组织的积极参与等五个方面。这些制度要素贯穿于刑事诉讼过程之中,而非仅仅出现于个别环节,是机会平等要求下具有普遍性的因素,因而在总论部分加以探讨。
     分论包含第三、四、五、六、七、八章,共六章内容。在考察国际准则以及我国刑事诉讼原则中与平等相关的内容的基础上,以机会平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分析工具,选取被追诉人诉讼机会平等为具体视角,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某些具体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探寻成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三章“国际准则中的平等理念”对国际准则中有关平等理念的原则加以分类和整理,认为其所涉内容大体表现为四种形式:一般性规定(辅助性的禁止歧视条款),独立的平等权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法律的平等保护”),针对某一分类的平等规范(性别、种族、民族、年龄、残障等少数人群体),以及司法程序中关于平等的专项规定(法庭前、拘留或监禁中、非拘禁措施下的平等)。本章对上述四种形式的平等原则作出了分析和述评。
     第四章“机会平等理念与我国刑事诉讼原则”探讨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和“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两项原则与机会平等理念的关联。其中,关于前一原则,本章分析了其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程序法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机会平等理念与“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程序法定”、“正当程序”、“法律的平等保护”等四项原则的关系;关于后一原则,本章在对该原则本身加以分析评介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了超越,将视点聚焦于诉讼交流能力,进而探讨获得翻译权利与机会平等的关系,并对相关制度加以论述。
     第五章“被追诉人诉讼机会平等与未决羁押替代措施”分析了未决羁押替代措施与机会平等的关系,认为可能影响机会平等的制度因素包括适用替代措施的标准和适用替代措施的方法;并针对我国财产保金额以及外地人取保难等实践问题,考察和借鉴国外的制度要素,进而为我国的相关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第六章“被追诉人诉讼机会平等与辩护援助”分析了辩护援助与机会平等的关系,认为可能影响机会平等的制度因素包括提供援助的可裁量性、制度执行者的恣意、辩护人-被追诉人关系、援助人介入案件的时间、援助者的办案能力等;并针对我国一般贫困者获援率低、援助机构恣意、援助者群体结构构成与办案能力上的缺陷、援助人与受援人关系上的疏远等问题,考察和借鉴国外的制度要素,进而为我国的相关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第七章“被追诉人诉讼机会平等与证据知悉”从相同诉讼角色下不同个体诉讼机会平等的角度(而非控辩平等的角度),分析了证据知悉与机会平等的关系,认为可能影响机会平等的制度因素包括证据知悉程序启动方式、辩方知悉范围、证据知悉与开庭审理的时间间隔等;并针对我国实践中的问题,考察和借鉴国外的制度要素,进而提出改革建议。
     第八章“被追诉人诉讼机会平等与刑事和解”分析了刑事和解与机会平等的关系,认为可能影响机会平等的制度因素包括经济赔偿在刑事和解方式体系中的位置、经济赔偿的可替代性、帮助经济困难的加害人在使用和解制度时与他人齐平起跑的辅助性制度等;并针对我国实践中的问题,考察和借鉴国外的制度要素,进而为未来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Although the conception of equality is regarded as a principle both in the constitution law and in the laws of criminal justice in China,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equality theory in criminal justice have not been studied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When the discussion of equality theory is prosperous in other disciplines of social science, the conversation concerning equality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justice is still at the stage of simple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 originating from our daily life. However, the legisl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can never be based on such simple but instable understanding of equality. This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seek for a theory of equality which is desirable and effective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ur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ions, and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form in these area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ur current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ions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al elements abroad.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our part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the theoretical issues, the practical issues and the conclusion, among which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s compose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issues comprises two chapters focusing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which will be used as the bedrock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the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The essential objective of this part is to introduce and translate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in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criminal procedure.
     Chapter I Equality and Relevant Concepts. This chapter firstly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equality and the origin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on the base of which the history of equality theories are explor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examined,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ception of equal opportunity has a stable position in and acts as the threshold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ies of equality. Then, as seeking for another clue, 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s the equality with the other values and finds that 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s on the balance point of these values. In spite of sharing the name of“equality”, it expresses the requirements of several fundamental values,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the very intergradation of equality and other values. Accordingly, the dissertation regards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Moreover, this chapter explains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the equal opportunity theo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iminal justice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rminology“equal opportunity”in this dissertation: (1) the equal opportunity theo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iminal justice both in the macro-context and in the micro-context. In the macro-context, the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social justice, i.e. the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framework of human society. The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influences the living, compet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individual in the society. In the micro-context, the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requires that each individual involved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have equal opportunity of effectively using his procedural rights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levant specific institutions. It has no macroscale nature as the equal opportunity under social justice theories has, but will have an indirect impact on the latter. (2) The dissertation uses the concept of equal opportunity at two different dimensions: formal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substantiv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The former reflects mainly the passive requirement pertaining to non-discrimination, while the latter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active requirement,“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Chapter II General Theories of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It lays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qual opportun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including the diversity of individuals, the subjective status of the judiciary and the police, and the objective effects of the institutions as well, and then anatomizes to what extent the functions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ma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ception of equal opportunity,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various system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in variety of area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uman society, and that as far as the conception of equality is concerned, the mission of criminal justice only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Furthermore, the strength and the effect are dissimilar at those two dimens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guarantee of formal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s basic and required,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deed abide by the conception of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and that no discrimination originating from any irrelevant factors should has an impedient impact on the procedural rights of individual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ffort toward the substantiv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latest tendency of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is a further and advanced standard. This standard involves the state action pertaining to provision of legal aid to those individuals who have deficiency of effectively using procedural rights. Accordingly, this chapter analyzes how the conceptions of formal and substantiv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respectively, exert influence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The last part of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general institutional elem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required by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including the diversity of the authority, the obligation of notice, the regulation of discretionary power, the redistribu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i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NGOs. These institutional elements underlie the whole process of criminal procedure, not only certain particular phases. Consequently, the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s the common element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The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issues comprises six chapters, from Chapter III to Chapter VIII, illustrating the contents concerning equa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criminal procedure principle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last four chapters consider the theory of equal opportunit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 choose the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as the specific point, anatomi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ome institutions in criminal procedure, explore the causes, and elicit the relevant proposals.
     Chapter III Idea of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is chapter classifies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se principl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general provisions (auxiliary clauses of anti-discrimination), independent provisions of the right to equality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and“equal protection of law”), provisions as to certain classification (minor groups due to gender, race, ethnic group, age, disability, etc.), and special provisions of the equality in criminal procedure (the equality before the court, in custody, under non-custodial measures). This chapter makes some analyses and comments on those above-mentioned form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ncerning equality.
     Chapter IV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Criminal Procedure Principles in China.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principles of“equal application of law”and“right to use native language in proceeding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qual opportunity. As far as the former is concerned, this chapter compares it with the principle of“equality before law”and the principle of“procedure under law”,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ion of equal opportunity and four principles (“equal application of law”,“procedure under law”,“due process”and“equal protection”). As to the latter,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per se and beyond, the focal point of which is the capability of fluent communication in criminal procedure. The further discussion is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ight to interpreter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s related.
     Chapter V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and Non-custodial Measure Pending Trial.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custodial measure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implies that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include both the standards and the approach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non-custodial measure. Aiming at trying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 requirement of being guaranteed pending trial and difficulty for foreigners to be guaranteed pending trial,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and refers to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broad, and tries to provide some proposals.
     Chapter VI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and Legal Aid to the Accused.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aid to the accused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elicits that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include the strength of discretion in providing legal aid, the caprice of the officials, the counsel-client relationship, the time of receiving the case, the lawyering skill, etc.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rate of obtaining legal aid by the general indigents, the caprice of the legal aid organizations,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mposition and capacity of the legal aid counsels, the gulf between counsels and their clients, etc., this chapter then examines and refers to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broad, and tries to provide certain advices.
     Chapter VII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and Discovery.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iscovery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equal opportunity of individuals playing the same role in criminal procedure (not from the viewpoint of equality of arms between the prosecutor and the defense), and elicits that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include the initiation models of discovery, the scope of defense discovery, the interval between discovery and trial, etc. So as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ina, this chapter then explores and refers to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broad, and trie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Chapter VIII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and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concludes that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equal opportunity of the accused include the position of financial compensation on the scale of reconciliation manners, the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of financial compensation, the auxiliary institutions of 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so as to help the indigent accused to take advantage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etc. For re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ina, this chapter then explores and refers to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broad, and tries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sign of future institution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引文
①[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吕卓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韩水法:“平等的概念”,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③参见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
    ①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页。
    ②造成顶端优势的原因,主要是树体中的养分和水分首先相对较多的输送到先端,引起先端部分的顶芽或顶枝生长旺盛,同时由于先端幼叶所产生的激素向下移动,抑制了下部侧芽的生长。
    ③陈光中、[加]丹尼尔·普瑞方廷主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④形式机会平等与实质机会平等体现了机会平等理论的发展脉络,相关论述详见本文第一章第四节。
    ⑤该论述认为刑事诉讼中的平等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机械的平等”,随后在司法平等的论述中涉及了“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不能因其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或因身体残疾等其他原因而造成事实上的适用法律不平等”。参见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477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128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87、1050页。
    ③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1、1094页。
    ④关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中的“平等”,分别参见《法汉词典》编写组编:《法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420页;《德汉词典》编写组编:《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517-518页;北京外国语学院《意汉词典》组编:《意汉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50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125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修订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6-387页。
    
    ①[英]J.R.波尔:《美国平等的历程》,张聚国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页。
    ②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郑慧:“论平等的政治价值”,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②人的“类同一性”指人区别于动物而普遍具有的共同特性,它包括自然共同性和社会共同性两个方面。参见易小明、唐亚武:“论平等生成的哲学基础”,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韩水法:“平等的概念”,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④韩水法:“平等的概念”,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①[苏]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蔡拓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05页。
    ②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3页。
    ①参见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①[苏]K.A.莫基切夫主编:《政治学说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33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36页。
    ④[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⑤[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吕卓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183页。
    ⑥[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4-15页。
    ⑦[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1页。
    ⑧[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05、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5页。
    ③参见程翠平:“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法]布朗基:《布朗基文选》,皇甫庆莲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6页。
    ②参见许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演变”,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48页。
    ④[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05、109页。
    ①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9、37、41-42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41页。
    ①[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42页。
    ②自我所有原则认为每一个人对其自身及其能力,具有完全的不可分割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因此,在没有立约的情况下,他没有义务向他人提供任何服务和产品。
    ③参见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李朝晖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139页。关于作者译名,该书译作“柯亨”,但作为我国英语姓名译名统一规范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将Cohen译作“科恩”(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二次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0页),且学界多译“科恩”,故本文采用后者,以便理解。
    ①[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②徐友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若干理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③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Basic Books Inc., 1974, p.9.
    ④[英]詹姆斯·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一位法学家对约翰·密尔的批判》,冯克利、杨日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63页。
    ⑤[英]詹姆斯·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一位法学家对约翰·密尔的批判》,冯克利、杨日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62页。
    ①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3.罗尔斯所提出的关于正义概念的两项原则是其正义观的灵魂体现,不仅在鸿篇巨著《正义论》中统摄全篇,而且在此后包括《政治自由主义》、《约翰?罗尔斯:论文集》、《作为公平的正义:重述》等诸多论著中频频出现且时有更新。在1982年发表的《基本自由及其优先性》一文中,罗尔斯对正义的两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加以修正,认为:(1)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完全充分的平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该权利与所有人的类似权利相一致,(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需满足两个条件:①必须在公正的机会平等条件下,使社会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而且②这种不平等必须使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也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经过修正之后的两项原则在1985年的论文《作为公平的正义:政治的,而非形而上学的》以及1993年的著作《政治自由主义》中也有相同的表述。John Rawls,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Samuel Freeman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92. n. 8.此后,罗尔斯又在2001年《作为公平的正义:重述》一书中再次更新了正义的两项基本原则See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Ed. Erin Kel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42-43.但这次所作的修改,正如罗尔斯本人所说的,主要集中于第一原则,第二原则的改动仅仅是遣词风格意义上的,不具有实质性。See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Erin Kelly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43.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③公民的基本自由包括政治上的自由及言论和集会自由,良心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个人的自由和保障个人财产的权利,依法不受任意逮捕和剥夺财产的自由。[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页。
    ①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导论”第6-7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导论”第7页。
    ③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导论”第3页,正文第300页。
    ④参见王立:“论德沃金的平等观”,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Richard J. Arneson, Equality and Equal Opportunity for Welfa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56 (1), 1989.
    ②Amartya Sen, Equality of What? Liberty, Equality, and Law : Selected Tanner Lectures on Mor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87, p. 216.
    ③Amartya Sen, Equality of What? Liberty, Equality, and Law : Selected Tanner Lectures on Mor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87, p. 218.
    ④Amartya Sen, Equality of What? Liberty, Equality, and Law : Selected Tanner Lectures on Mor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87, pp. 218-219.
    ⑤[英]帕特里克·戴蒙德、安东尼·吉登斯:“新平等主义:英国的经济不平等”,余呈先、温敏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①邓翠华、曹荣湘:“吉登斯新平等主义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②J.E. Roeme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t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 N. Durlauf & Lawrence E. Blume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③J.E. Roeme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④[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页。
    ①关于平等最一般分类是根据不同阶段将平等区分为起点平等与结果平等;有学者将平等大体先区分为政治平等与分配平等,再将后者区分为福利平等与资源平等(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4页。这种分类未能穷尽所有的平等理论,德沃金对此也有所解说:“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重要理论,这两种观念中不管哪一种只能很勉强地表达它们。”[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6页);亦有学者根据平等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将之区分为法律-政治平等、社会平等、机会平等和经济平等(参见[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还有学者综合运用历史的和分析的方法,将之区分为政治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宗教平等、机会平等、性别平等和受尊重的平等。不难发现,后两种分类存在一定逻辑问题。提出这种区分的学者本人也间接地承认了这种分类的缺陷:“平等的六个类型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它们所展示出来的复杂性使我们很难对它们产生清楚的认识”,“我们必须铭记在心的是它们时常是重叠的”([英]J.R.波尔:《美国平等的历程》,张聚国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中文版序第1页、第6页)。
    ①例如,森便承认,向人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是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参见[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
    ③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①《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孔子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孔子阐明了自己的见解:“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他认为季氏贪得无厌,必然会引起社会不安,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均财,才能使老百姓安分守己。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②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传统上大同思想的发端。参见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③《老子·第七十七章》。
    ④《庄子·秋水》。
    ⑤郑敬高:“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⑥《墨子·尚贤上》。
    ⑦《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
    ⑧《诗广传》卷二。
    ⑨《诗广传》卷四。
    ⑩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①《论语·为政》。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④《韩非子?有度》。
    ⑤《商君书?壹刑》。
    ⑥郑敬高:“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⑦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⑧孟祥仲、辛宝海:“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观”,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⑨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0页。
    ①张连顺:“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形上意义及现实意义”,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翁晓霞:“‘不患寡而患不均’之我见”,载《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178页。
    ④陈光中:《陈光中法学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217页。
    ①《实理公法全书》。
    ②《孟子傲》卷一。
    ③《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④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3页。
    ⑤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03页。
    ⑥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①参见王海明:“平等新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2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8页。
    ④D.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Clarendon Press, 2001, pp.233-234.
    ①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②罗尔斯对公平与正义关系的解读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我国的《辞海》在解释“公平”一词时,将罗尔斯的观念引作诠释的范例:“罗尔斯认为,在正义的概念中,公平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念。”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2页。
    ①[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3页。
    ②See David Miller, Equality and Justice, at Ideals of Equality, Andrew Mason e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 pp.22-24, 28, 31, 34, 36.
    ③分别是罗纳德·德沃金和皮埃尔·勒鲁的观点。
    ①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载《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②谢佑平主编:《程序法定原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③[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④See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olitical and Legal Philosophy, Equality, NOMOS IX, J. Roland Pennock & John W. Chapman eds., Atherton Press, 1967, p.254.
    ⑤See Frank I.Michelman, On Protecting the Poor through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83 Harv. L. Rev. 7, (1969-1970).
    ⑥See Peter Westen, The Empty Idea of Equality, 95 Harv. L. Rev. 537 (1982).
    ①[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3页。
    ②“平等优先于自由说”认为平等是自由得以真实存在的基础,因为受到不平等对待并因此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无法自由地行使自己应得的权利。持此论点者并非反对自由(但持相反观点者却往往直言反对平等,见下文),而是认为自由是平等派生的美德,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古时的西塞罗认为自由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平等时”才能够存在。近代的勒鲁直言“如果你们问我为什么要获得自由,我会回答你们说:因为我有这个权利;而我之所以有这种权利,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之所以设想一个人人自由,并像兄弟一般相处的政治社会,则是由于我设想了一个由人类平等的信条所统治着的社会”([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4-15页)。托克维尔认为,在民主国家,理想的境地是自由与平等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平等先于自由而存在,“对于自由的爱好和观念,只是在人们的身份开始趋于平等的时候,才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作为这种平等的结果而出现的”([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3页)。而当代的德沃金也持有类似主张,认为自由是平等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一个与平等有着潜在冲突的独立的政治理想,同时,为了对每一个公民表达平等的关切,某一些自由必须得到维护。(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120-121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平等。
    ③持此说观念的学者往往认为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是无可调和的,自由是万古不易的准则,对某种平等的评价取决于其对自由的贡献和影响,古典自由主义以及作为其归复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和自由意志主义学派多以此观点为其理论基调,主要代表为哈耶克、诺齐克等人,其对平等的认可至多停留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或形式意义上的机会平等的层面。哈耶克认为:一般法律规则和一般性行为规则的平等,乃是有助于自由的唯一一种平等,也是我们能够在不摧毁自由的同时所确保的唯一一种平等。([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2页。)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将会破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而且会对自由产生危害。哈耶克反对特权,因为特权能够让一些人有特殊的机会,而不让另一些人有类似的机会。诺齐克也是形式意义的机会平等论者,他认为以“结果的平等可以促进机会平等”来作为道义的理由,实际上还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①理论体现出折中倾向的学者没有明确地阐述自己对自由与平等两者关系的看法,而是表达了将二者有机统一的思考进路。罗尔斯称在其有关正义的两项原则中,第一项原则优先于第二项原则,前者事关基本自由,后者事关分配制度,因此初看具有自由优先的外表特征。但罗尔斯指出这两项原则实际上都具有平等主义的倾向。笔者认为,第一原则是对“平等的基本自由”的要求,这一层面上的平等要求,因其以“基本自由”为中心词,至少在表面看来,与自由优先论者认可的平等是一致的(需对这里“平等”的进一步解释才能判断其是否与自由优先论者认可的平等一致,即,这里的“平等”是实质的还是形式的,因为即便是基本自由的平等,也存在形式和实质的区分);第二原则是实质平等向度上的一个趋势,之所以称之为“趋势”,是因为这一原则并非要求达到结果上的完全平等,而是体现了罗尔斯希望自由与平等能够最大程度调和的愿望。森的基本能力平等理论以及罗默尔的(实质)机会平等理论也体现类似的价值观念。两人的理论有所差别,但共性在于都赞同起点的实质平等,着眼于“起点”使其不同于抹杀自由价值的结果平等论,着眼于“实质”使其不同于贬抑平等价值的自由至上论。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1页。
    ③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④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6页。
    ①侯尤玲:“在平等与自由之间拯救民主——萨托利论美国民主”,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参见孙笑侠等:《返回法的形而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③参见[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228页。
    ④一个法律制度,从其总体来看,是一个由一般性规范同适用与执行规范的个殊性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它既有规范的一面,又有事实的一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①[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3页。
    ①[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3页。
    ②参见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413页。
    ①Philip Babcock Gove ed.,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Merriam-Webster Inc., 1986, p.1583.
    ②See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qual-opportunity/, 2008-10-01.
    ①[美]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王中华、刘红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282、289页。
    ②例如,哈耶克是形式机会平等的赞同者,但他也认识到“所有这一切却仍然与创造真正的机会平等相距甚远”,“要达到这个目的,政府就不得不对所有的人置身于其间的整个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human environment)进行控制,而且还不得不努力为每个人提供至少相等的机遇;因此,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努力越是成功,人们也就越是有正当理由要求政府必须根据相同的原则去消除种种仍然存在的障碍——或者通过使那些仍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人去承担额外的负担以对境况不利的人进行补偿”。[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148页。
    ③如德沃金认为机会平等具有欺骗性,能力较差的人无法真正拥有平等的机会(See Ronald Dworkin, A Matter of Principl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207),但其提出的资源平等理论体现的却正是实质机会平等的内容。
    ①level the playing field,直译为“平整比赛场地”,笔者认为这里意译为“齐平起跑”更为合适。
    ②See Lesley A.Jacobs, Pursuing Equal Opportunit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galitarian Jus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4.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④[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3页。
    ①Bryan A. Garner ed.,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500.
    ②《元照英美法词典》对“歧视”的解释印证了这一观点。《元照英美法词典》将discrimination解释为“区别对待、歧视”,并进一步指出“就其作为中性词而言,discrimination(区别对待)是大多数法的目的。……就本质而言,区别对待并非违宪。不过discrimination在目前的用法中,非指中性,而常被用作贬义”。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0页。
    ③参见陈光中:《陈光中法学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①See Ramona L. Paetzold & Steven L. Willborn, The Statistics of Discrimination: Using Statistical Evidence in Discrimination Cases, Thomson/West, 2006,§1.1.
    ①Lesley A. Jacobs, Pursuing Equal Opportunit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galitarian Jus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30.
    ①Jerome Frank, Courts on Trial : Myth and Reality in American Jus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95.
    ②Christopher E.Smith, Christina Dejong & John D. Burrow: The Supreme Court, Crime & the Ideal of Equal Justic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3, p.111.
    ③不排除有些人多次“进宫”,与警察、检察官多次接触,对相关情况已经了然于心。
    ④[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⑤501 U.S. 429 (1991).
    ①马光远:“张维迎诊断正确而药方错误”,载http://jjckb.xinhuanet.com/wzpd/2009-02/17/content_143911.htm,2009年2月17日。
    ②参见谢望原、卢建平等:《中国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2,153页。
    ③J.E.B. v. Alabama ex rel. T. B., 511 U.S. 127,157 n.1 (1994).
    ④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Matthew Gayle, Female by Operation of Law: Feminist Jurisprudence and the Legal Imposition of Sex, 12 Wm. & Mary J. Women & L. 740, (2005-2006).
    ②在刑事诉讼法律制度领域,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主要是被保护者,而不是与男性平起平坐的国家管理者。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性别结构表现为女性总体人数偏少,并且职称头衔越高,女性所占比例就越低,形成一个以男性为顶端、女性为底层的金字塔形结构。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女性与法律职业分离”或“女性在法律职业中的缺席”。(关于“女性与法律职业分离”的论述,可参见周安平:“法律职业中的性别问题研究”,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这种分离现象直接导致了女性的感受和经验在刑事诉讼法律中未能充分表达和被充分代表,并将间接导致女性在刑事诉讼领域中的权利遭到忽略和损害。
    ③数据来源: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fnfzbg/1156324.htm,2006年3月16日。
    ④数据来源:http://www.chinalawjob.com/service/hr/13_36_00_74.shtml,2006年7月12日。
    ①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②Kathleen Maguire & Ann L. Pastore, eds., Sourcebook of Criminal Justice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1997, p.336.
    ③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④Christopher E.Smith, Christina Dejong & John D. Burrow: The Supreme Court, Crime & the Ideal of Equal Justic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3, p.82.
    ①George F. Cole & Christopher E. Smith, The American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1, p.222.
    ②[美]弗洛伊德·菲尼:“美国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胡铭译,程味秋校,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206页。
    ①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生命进程中各年龄阶段的非正式纽带对犯罪的重要性。孩童时期、青年时期及成年时期的非正式社会控制构成了该理论模型的核心。例如,在孩童时期与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的社会控制组织是家庭、学校、同年龄群体。在成年早期,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机构、工作以及婚姻变得更为突出。最后,在成年中期,主要的社会控制组织包括工作、婚姻、父母子女关系、投资以及刑事司法系统。参见汪明亮:《刑事政策研究新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①See Joseph R. Gusfield, The Culture of Public Proble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②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③Debra S. Emmelman, Justice for the Poor: A Study of Criminal Defense Work,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pp.36-37.在美国,通常认为陪审团成员多数属于中产阶级,对贫穷被告人没有同情之心,类似地,法官对公众意见和社会对他的角色期望极其敏感。Debra S. Emmelman, Justice for the Poor: A Study of Criminal Defense Work,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p.30.
    ①Debra S. Emmelman, Justice for the Poor: A Study of Criminal Defense Work,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p.36.
    ②参见[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314页。
    ③Jerome Frank, Courts on Trial: Myth and Reality in American Jus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122.
    ③Jerome Frank, Courts on Trial: Myth and Reality in American Jus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152.弗兰克还对过往经历产生的刺激因素与法官形成内心确信之间的关联做出了形象描述:“法官个人的过往经历可能增强或降低他对女性、金发碧眼的女性、留胡须的男性、南方人、意大利人、英国人、水管工人、政府大臣、大学毕业生或民主党人的反应。某一次面部抽搐、咳嗽或某一姿势都可能会激起或痛苦或愉快的回忆。如果审判法官在听审证人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面部抽搐、咳嗽或姿势,则法官的那些回忆都将影响其对证人证言的初步听审或事后回忆,或者影响法官对该证人证言的重要性评价或可信度评估。”
    ④参见王焯:“反腐败——基于根源的经济进路”,《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1-6页。
    ⑤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①See Armen A. Alchian, "rent"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 Steven N. Durlauf & Lawrence E. Blume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Online, at http://www.dictionaryofeconomics.com/article?id=pde2008_R000098.
    ②See Gordon Tullock,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 Monopolies, and Theft, 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5(2), (1967). Also see Anne O. Krueg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3), (1974). Also see Jagdish Bhagwati,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 Seeking (DUP) Activities, Journal of Politcal Economy 90(5), (1982).
    ③See Robert Klitgaar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Combating Corruption, at In New Perspectives on Combating Corruption, Washington, DC: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d the World Bank, 1998.
    ④See Gordon Tullock, "rent seeking",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 Steven N. Durlauf & Lawrence E. Blume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Online, at http://www.dictionaryofeconomics.com/article?id=pde2008_R000098.
    ①477 N.W. 2d. 886 (1991).
    ②Christine MacDonald, City Wants Rioters to Pay—Literally, Lansing State Journal, May 27, 1999, 1A.
    ①胡志伟:“在‘中国优秀学子法律援助专项基金’启动仪式上的发言”,载http://www.claf.com.cn/details.jsp?newsID=536,2008年1月19日。
    ②新浪财经:“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简介”,载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125/15402306466.shtml,2006年1月25日。
    ③1997年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第7条规定“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但一方面,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机关均可采用的强制措施,公安部的规定不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这一规定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可以”将数额确定在2000至50000之间,实践中,超过这个数额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区对于申请取保候审的被追诉人提出5万至10万的保证金要求。
    ④[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1页。
    ⑤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部分地区正在开展试点,但并非所有地区都有所施行。
    ⑥[英]T.R.S.艾伦:《法律、自由与正义——英国宪政的法律基础》,成协中、江菁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参见[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78页。
    ②参见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③张爱球:“诉讼功能论”,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关于程序对法律秩序的作用,另可参见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0页。
    ①参见曾康:“刑事诉讼程序功能分析——兼论价值、规范与功能的关系”,载《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04页。
    ②例如认为“法的价值从其存在的状态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态:观念形态的价值和制度形态的价值。……(刑事诉讼程序)功能的设置依据源于观念形态价值,功能的实现体现制度形态价值并保证制度形态价值的实现”。曾康:“刑事诉讼程序功能分析——兼论价值、规范与功能的关系”,载《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2-83页。
    
    ①林钰雄(台):《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编),2003年自版,第19-20页。
    ②参见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①参见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载《检察日报》,2007年6月11日。
    ②287 U.S. 45 (1932).
    ③372 U.S. 335 (1963).
    ④407 U.S. 25 (1972).
    ①[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9页。
    ②Bryan A. Garner ed.,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512.
    ①See Thomas G. Walker & Deborah J. Barrow,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ederal Bench: Policy and Process Ramifications, 47 J. Pol. 596, 597 (1985).
    ②Minnesota Supreme Court Task Force on Racial Bia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Build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Justice System Workplace, 16 Hamline L. Rev. 694 (1993).
    ③See Jane Mansbridge, Should Blacks Represent Blacks and Women Represent Women? A Contingent“Yes,”61 J. Pol. 628 (1999).
    ④Theresa M. Beiner, Diversity on the Bench and the Quest for Justice for All, 33 Ohio N.U. L. Rev. 481(2007).
    ⑤Edward M. Chen, The Judiciary, Diversity and Justice for All, 91 Cal. L. Rev. 1109(2003).
    ⑥Kele Williams, Diversity, Imparti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n the Bench, 10 Mich. J. Race & L. 1(2004).
    ⑦U.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by Race and Hispanic Origin for the United States, p.3, table.1, http://www.census.gov/prod/2001pubs/c2kbr01-1.pdf, Mar.2001.
    ⑧Employee Relations Office, Admin. Office U.S. Cts., Judiciary Fair Employment Practices Ann. Rep.:Fiscal Year 2001, 6, 32 tbl.B-1 (2002).
    ⑨Edward M. Chen, The Judiciary, Diversity and Justice for All, 91 Cal. L. Rev. 1109(2003).
    ①Cliff Hocker, No Justice, No Peace: Diversity Is Needed among Law Clerks, 12-DEC NBA Nat'l B.A. Mag. 26(1998).
    ②丁娟:“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fnfzbg/1156324.htm,2006年3月16日。
    ③这种重要性不一定体现为对其所属群体的成员利益的辩护和代言,也可能体现为对其他弱势群体成员的利益的关照,如女性司法人员在少年司法中的特殊作用。又如美国一项调查显示,非裔法官对性别歧视案件中的女性更为关照。See Nancy E. Crowe, The Effects of Judges' Sex and Race on Judicial Decision Making on the 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s, 1981-1996 (dissertation, De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p. 83, fig. 3.1.
    ①Caren Levy,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sing Gender in Polity and Planning: the‘Web’of Institutionalisation, DPU Working Paper No. 74, Mar. 1996.
    ②在一项关于非自愿同意搜查和扣押案件的研究中,克林顿任命的上诉法官的判决倾向更接近老布什任命的上诉法官的作法,而不同于卡特任命的上诉法官的作法。对做出不利于刑事被告人判决可能性的调查显示,克林顿、老布什、卡特任命的法官做出不利于刑事被告人判决的可能性分别为42.07%、45.76%和19.15%。See Nancy Scherer, Are Clinton's Judges“Old”Democrats or“New”Democrats?, 84 Judicature 150 (2000).
    ①Theresa M. Beiner, Diversity on the Bench and the Quest for Justice for All, 33 Ohio N.U. L. Rev. 481(2007).
    ①Minnesota Supreme Court Task Force on Racial Bia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Build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Justice System Workplace, 16 Hamline L. Rev. 694 (1993).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载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24/content_3395409_4.htm,2005年8月24日。
    ③[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①参见[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②详见《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条、第163a条、第265条等。
    ③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3、40、121、151、154条。另,《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8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5、315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家程序规定》第36、18条也有相关规定。
    ①J. Skelly Wright, Beyond Discretionary Justice, 81 Yale L. J. 575(1972).这篇文章是美国上诉法院法官J.斯凯利·赖特(J. Skelly Wright)对肯尼斯?卡尔普?戴维斯教授Discretionary Justice: A Preliminary Inquiry(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9)一书的评论。
    ③Ellen S. Podgor, Department of Justice Guidelines: Balancing“Discretionary Justice”, 13 Cornell J.L. & Pub. Pol'y 167(2004).
    ④[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
    ①380 U.S. 202(1965).
    ②476 U.S. 79(1986).
    ③具体包括三点内容:(1)被告人属于某一种族,而检察官通过无因回避将该种族的陪审员候选者从名单上排除,(2)被告人有权信赖这样的事实,即,无因回避使得陪审团选任程序允许某些有歧视故意的人实施歧视,(3)被告人必须说明从这些事实以及本案中的相关情况中可以推定检察官通过无因回避而将某一种族的成员从陪审团中排除。
    ④该解释不必达到有因回避中对相关原因的解释的程度,但检察官不能仅仅通过说自己觉得黑人陪审员会因其种族而在断案中有偏见而反驳被告人提出的初步证据,也不能仅仅通过平白地说自己没有歧视的想法、只是出于善意考虑而反驳被告人提出的初步证据。
    ⑤514 U.S. 765(1995).
    ⑥在民事案件中,统计学证据是反歧视诉讼重要的情况证据,它往往用于证明的第一步(作为初步证据)或第三步(作为反驳被告人托辞的证据)。Sean W. Colligan, In Good Measure: Workforce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al Proof of Discrimination, 23 Lab. Law. 59 (2007).在刑事案件中,当处理涉及歧视问题的陪审团选任时,法院非常依赖统计学证据。参见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5版),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页。
    ⑦Sean W. Colligan, In Good Measure: Workforce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al Proof of Discrimination, 23 Lab. Law. 59 (2007).
    ①411 U.S. 792 (1973).
    ②450 U.S. 248 (1981).
    ③509 U.S. 502 (1993).
    ④Mark A. Schuman, The Politics of Presumption: St. Mary's Honor Center v. Hicks and the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Cases, 9 St. John's J. Legal Comment. 67 (1993); Joshua B. Levy, The Shifting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s, 66-DEC Wis. Law. 16 (1993).
    ⑤Mark A. Schuman, The Politics of Presumption: St. Mary's Honor Center v. Hicks and the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Cases, 9 St. John's J. Legal Comment. 67 (1993).
    ⑥Janet L. Luxton, Equality and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Is Shifting the Burden of Proof the Answer? 17 Dick. J. Int'l L. 357(1999).
    ⑦Harvard Law Review Association , Shifting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itigation, 109 Harv. L. Rev. 1579(1996).
    ①See F.A.Cowell,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wealth",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Steven N. Durlauf & Lawrence E. Blume eds.,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Online, at http://www.dictionaryofeconomics.com/article?id=pde2008_R000098.
    
    ①市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典型形态,它以私人领域、志愿性民间组织、公共领域、社会运动以及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和宽容精神而展现着现代社会生活。参见何增科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②参见马长山:“社会资本、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载《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
    ①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②有学者认为,虽然这一类社会团体具有半官方性质,但不应将其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纳入政府法律援助体系,而应将其列入民间意义上的法律援助的范畴,因为社会团体从严格意义上说应属于社会民间组织,带有半官方性性质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但从其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团体将会逐步脱离政府。参见洪笃凯:“关于社会团体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的思考”,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1期。
    ③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调研组:“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4期。
    ④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13-217页。
    ①参见马长山:“民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法治秩序”,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61页。
    ①[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63页。
    ②参见[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62页。
    ①See A/C.3/SR.962.§10, SR.964.§6, also see A/C.3/SR.966.§21.
    ②[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245页。此句概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意,英文原句为:Equality before the law, or the equal subjection of all classes to the ordinary law of the land administrative by the ordinary law courts.
    ①参见蔡彦敏:“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重新释读”,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黄豹:“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6期。
    ②参见鲍增华:“质疑‘以法律为准绳’”,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0页。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8页。
    ④崔敏:“怎样理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载《人民日报》,1979年7月24日。
    ⑤李步云:“坚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载《人民日报》,1978年12月6日。
    ①刘广明:“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载《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②王宗廷:“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质”,载《法学研究资料》,1980年第5期。
    ③如,潘念之、齐乃宽:“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陈处昌:“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几个问题”,载《学术月刊》,1979年第9期;蒋碧昆、喻特厚、孙光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载《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等等。
    ④See A/2929,61(§179).
    ⑤[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4页。
    ⑥蒋碧昆、喻特厚、孙光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载《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①姜立:“立法上能人人平等吗?”,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该书初版于1981年,当时《1982年宪法》尚未问世,由于1975年和1978年两部宪法中都没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相关规定,这篇文章的作者使用的仍是《1954年宪法》中“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提法。
    ②[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270页。
    ①谢佑平主编:《程序法定原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②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③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④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①Bryan A. Garner ed.,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p.538-539.
    ②参见曼弗雷德·诺瓦克就当代国际社会对法律平等保护原则的理解所作的论述。[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2-471页。
    
    ①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0页。
    ②Bryan A. Garner ed.,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p.577.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4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②Andre Braen, Pierre Foucher & Yves Le Bouthillier, Languages, Constitutionalism and Minorities, LexisNexis Canada Inc., 2006, p.378,380.
    ③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将获得翻译的权利规定于第14条第3款中:“在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时,人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受以下的最低限度的保证:(甲)迅速以一种他懂得的语言详细地告知对他提出的指控的性质和原因;……(己)如他不懂或不会说法庭上所用的语言,能免费获得译员的援助;……”而使用少数群体语言的权利则主要体现于第27条:“在那些存在着人种的、宗教的或语言的少数人的国家中,不得否认这种少数人同他们的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奉和实行自己的宗教或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中也对两者都有所涉及,分别规定于第14条和第19条。对于两者的区别,最高法院曾在R.v.Beaulac案中做出说明:“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利具有普遍性,使用官方语言的人在这一权利上不应比使用非官方语言的人更具优势。而语言权则来自与此不同的渊源,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它旨在保护本国使用官方语言的少数群体,保证法语与英语的平等地位。”R.v.Beaulac, [1999]S.C.J. No.25, [1999] 1 S.C.R. 768.
    ①[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②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197页。
    ③[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①See 28 U.S.C.§1827 (b)(1).
    ②《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③《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④[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⑤《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51页。
    ⑥《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⑦参见《韩国刑事诉讼法》,马相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Linda Friedman Ramirez, Cultural Issues in Criminal Defense (2nd ed.), Juris Publishing Inc., 2007, pp.57-58.
    ②Uniform Criminal Jury Instruction 1001A (Or.).
    
    ①高建勋、刘云:“刍议我国法庭口译制度的构建”,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7期。
    ②郭晶英:“中外法庭通译制度比较研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③《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④《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①Linda Friedman Ramirez, Cultural Issues in Criminal Defense (2nd ed.), Juris Publishing Inc., 2007, p.70.
    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据此,翻译人员不能是以下人员:(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五)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③《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52页。
    ④有数据表明,仅在美国,与耳聋者交流就有许多种方式,如ASL,See-1,See-2,L.O.V.E.,V.E.等。参见People v. Ripic, 587 N.Y.S.2d 776,783 (N.Y. App. Div. 1992); People v. Rodriguez, 546 N.Y.S.2d 769,771 (N.Y. Sup. Ct. 1989).
    ⑤《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页。
    ①124 Cal.App.3d 215 (1981).
    ②Linda Friedman Ramirez, Cultural Issues in Criminal Defense (2nd ed.), Juris Publishing Inc., 2007, p.61.
    
    ①《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②Ninth Circuit Manual of Model Jury Instructions, Instruction 2.9.
    ①28 U.S.C.§1827 (2).
    ①参见宋英辉主编:《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着:《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②种族问题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比较突出,20世纪30至60年代进行的早期研究发现,在刑事司法决定包括保释决定的作出过程中存在着清楚和一贯的种族偏见证据,非白种被告人比白种被告人更可能被审前拘押;但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研究没有发现种族直接影响保释决定;种族影响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对60、70年代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析,采用了更加精细负责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种族影响司法决定,每个决定中细小的偏见加起来就造成非白种人与白种人之间处置结果的重大差别,在诉讼早期,逮捕和保释阶段的偏见可能使被告人在以后的决定中处于不利。参见[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356页。
    ①相关数据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763642.html,2008年5月18日。来自实践的类似评论还有:“尽管上述关于保证金数额应如何确定的规定繁多,仍然没能有效根治司法实践中保证金收取颇为混乱的状况。其突出表现就是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司法机关在此问题上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由此造成了所确定的保证金数额在不同地区、不同司法机关、不同案件、不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之间仍然严重地不平衡,少则一、二千元,多则三、五万元,甚至达到数十万元之巨,司法工作所要求的公平性、规范性、统一性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载http://www.148com.com/html/2946/451955.html,2009年1月8日。
    ①关于保证金收取数额不合理的评论,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宋英辉主编:《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宋英辉、何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文中援引了相关项目调研获得的具体数字:Z省Y市2004年适用保证金保证的335人中,保证金超过5000元(含5000元)的约占90%,保证金超过1万元(含10000元)的约占60%,而在Y市,普通打工者的平均月收入在700-1000元左右;上班族月工资则在2000-3000之间。许多人认为,当地收取的保证金幅度较高。
    ③林世钰:“取保候审,不该难为外地人”,载《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0日。该篇报导中还谈及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河北小伙子因为公司拖欠工资,愤而抱走公司的一台电脑,后被警方以涉嫌盗窃罪拘留。当事人家属找到已在北京市建研律师事务所从业三年的张志鸿律师,希望能为儿子办理取保候审。张律师到了看守所,要求会见当事人。但办案的警察拒绝接待他,理由是当事人原来找的律师已经会见过犯罪嫌疑人两次,要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还得让他来。此前已有过两次为外地人申请取保的类似失败经历,所以张律师知道这仅是托词,不想给外地人办理取保候审才是托词背后的真实意图。他声言自己“对外地人取保候审能被批准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
    ④谢望原、卢建平等:《中国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①参见陈永生:“未决羁押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载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林世钰:“取保候审,不该难为外地人”,载《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0日。
    ②宋英辉主编:《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③张缓鸣、张雪松、周锡军:“外地人够罪即捕?——常熟强化量刑和担保人审查对此说不”,载《江苏法制报》,2008年4月28日。
    ②参见宋英辉主编:《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③[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284页。
    ①[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②[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③参见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See Wayne H. Thomas, Jr., Bail Reform in Americ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ix-x.
    ②[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③这里的条件指的是《加拿大刑事法典》第515条(4)所定条件中的一项或者数项,具体包括:按照规定的时间向指定的警察或其它人报告;按照指令不得离开某个特定的区域;将地址或者雇佣情况的变化及时报告指定的官员;除非法官在命令中明确表示同意,不能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任何被害人、证人或者其它指定的人,或者进入任何明令不能涉足的场所;如果被告人持有护照,按照裁定提交护照;遵守法官认为能够保证被害人或证人安全的其它条件;遵守法官认为必要的其它条件。
    ④参见宋英辉、何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①参见http://jhsossm.ca/bail%20program.htm,http://www.justice.gc.ca/eng/esc-cde/ecc-epd/p7.html, 2009年1月2日。
    ②《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③See Wayne H. Thomas, Jr., Bail Reform in Americ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119; also see R. Sharma, Human Rights and Bail, New Delhi :A.P.H.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2, p.156.
    ④参见[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9-350页。
    ⑤See Wayne H. Thomas, Jr., Bail Reform in Americ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221-222.
    ①See Brenda Smith, Assisting the Court: Bail Assessment Developments, at http://www.aic.gov.au/publications/proceedings/06/smith.pdf, also see Martin Bailey, Bail Assessment Program, at http://www.aic.gov.au/publications/proceedings/11/bailey.html, 2004-02-03.
    ①参见宋英辉:“取保候审适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未成年人案件实证研究的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
    ②例如,2007年3月至10月期间,河南籍犯罪嫌疑人王保华、乔利军在西宁市没有经营许可证而违法进行废品收购,并租用本市经济开发区乐家湾镇乐家湾村262号出租房进行经营。期间二人在明知所收购的钢管卡子等对象是他人盗窃所得而予以收购。二人被逮捕之后,其家属申请要求取保候审,鉴于该案两当事人都是河南籍的打工者,在该市既无户籍又无固定住所,对于其家属的要求,城东区检察院非常重视,也很慎重,为保护好当事人合法权益,该案承办人通过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和案件社会危害性,认为可以对其进行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发生危害,通过综合考虑,决定对两名外地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李维、郝玉梅:“青海:取保候审为外地人开‘绿灯’”,载http://review.jcrb.com/200802/ca676703.htm,2008年2月3日。又如,2008年4月3日,犯罪嫌疑人李建国在昆山市玉山镇城北圣罗兰公司内,因琐事和王威(另案处理)发生争执并被王威殴打,后李建国、张增伟、张石头、郝锋、徐抗、徐坤鹏、田喜鹏7人,手持钢管等物,在圣罗兰公司厂长办公室内对王威等4人进行殴打,致2人轻微伤。昆山检察院对于初犯、偶犯且在本市有固定住所及稳定职业的外地犯罪嫌疑人,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上,采取和本地人相同的执法标准,公平对待。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李建国系未成年人,与郝锋、徐抗、徐坤鹏、田喜鹏同为圣罗兰公司的员工,公司领导愿意为他们做保证人,考虑到这些因素,昆山检察院侦查监督科认为其单位领导实施监管,能够有效保证犯罪嫌疑人遵守取保候审义务,不必逮捕。外来人员来昆山的主要目的是打工谋生,一旦拥有固定的产业和工作,就会大大降低其逃跑的可能性。此种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虽然是外地人,但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也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并能够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因此,无逮捕必要。张杰、孙跃勤:“昆山检察院试水外来人口取保候审新途径”,载http://su.people.com.cn/GB/channel233/253/200811/13/19826.html,2008年11月13日。
    ①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8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纳保证金,又无保证人担保的,可以监视居住。”
    ①See Wayne H. Thomas, Jr., Bail Reform in Americ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p.223-224.
    ②马明亮、张星水:“中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兼述法律援助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载陈瑞华主编:《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③参见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263页。
    ①Sudnow, Normal Crime: Soc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enal Code in a Public Defender Office, 12 Soc.Probs.255 (1965).
    ②See Marcus T. Boccaccini & Stanley L. Brodsk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from the Client’s Perspective: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Legal Practice, 25 Law & Psychol. Rev. 81 (2001).
    ①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最近一期《中国法律年鉴》是2008年出版的关于2007年的统计数据,其中的“法律援助国内工作情况统计表”甚至删除了“一般贫困者”这一子项。
    ②马明亮、张星水:“中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兼述法律援助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载陈瑞华主编:《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
    ①蒋建峰、郭婕:“2003年全国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
    ②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③丛卉:“2006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载《中国法律援助》,2007年第1期。
    ④“2006年(上半年)全市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http://www.yxxsfj.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4,2006年9月12日。
    ⑤马志斌:“2008年上半年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http://www.qhsf.gov.cn/NewsDetail.aspx?id=4D3B48A48BF95D4F,2008年9月2日。
    ⑥福建省法律援助中心:“2008年上半年福建省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载http://www.fjsf.gov.cn/gip/interfacepublic/archive_content_look.jsf?id=13835&menuId=149,2008年8月28日。
    ①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86页。
    ②马明亮、张星水:“中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兼述法律援助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载陈瑞华主编:《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③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169页。
    ②笔者认为可以将代偿金制度概述为两种代偿形式:所内代偿、所间代偿。所内代偿即对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案件,如果被指派的律师不愿办理,将把一定数额的“代偿金”交到所里,然后由律师事务所将之作为办案补贴再指派其他律师办理,从实践的情况看,交纳代偿金的律师多是从业经验丰富的律师,领取代偿金办案的律师多是年轻无经验的律师。所间代偿即由律师事务所每年可以按人头交纳一定的费用,以免除自己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义务,而法律援助中心用这笔钱找其他律师事务所代劳,用作补贴办案律师的援助费用。关于“代偿金”的实践情况,参见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100页。
    ①马明亮、张星水:“中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兼述法律援助对现代诉讼制度的影响”,载陈瑞华主编:《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②参见李宝岳主编:《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③蒋建峰、郭婕:“2003年全国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
    ④丛卉:“2006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载《中国法律援助》,2007年第1期。
    ⑤湖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湖州市法律援助中心2006年法律援助工作业务统计分析”,载http://www.hzpfw.com/ReadNews.asp?NewsID=2380,2007年1月5日。
    ①马志斌:“2008年上半年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http://www.qhsf.gov.cn/NewsDetail.aspx?id=4D3B48A48BF95D4F,2008年9月2日。
    ②福建省法律援助中心:“2008年上半年福建省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载http://www.fjsf.gov.cn/gip/interfacepublic/archive_content_look.jsf?id=13835&menuId=149,2008年8月28日。
    ③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④参见[加]戴维·克里勒:“法律援助的跨法域研究——加拿大、英格兰和威尔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管理、范围、资格条件、资金和提供模式”,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编译:《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
    ①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40条,强制辩护的范围包括:1.州高级法院或者州法院第一审审判;2.被指控人被指控犯有重罪;3.程序可能导致禁止执业;4.根据法官的命令或者在法官许可下,被指控人在监狱里已经至少度过了三个月并且至少是在审判开始的两周前不会被释放;5.为了对被指控人的精神状态作鉴定准备;6.进行保安处分程序;7.迄今为止的辩护人被排除参加程序。在1988年5月17日修改法律之前,聋人、哑人或盲人也在强制辩护的适用范围之内,修法后,聋人和哑人被置于本条第2款,仍属强制辩护条款之下,但盲人的情况从本条中彻底删除了。See Michael Bohlander, Legal Advi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3 Crim. L.F. 401, 409 (1992).
    ②Michael Bohlander, Legal Advi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3 Crim. L.F. 401, 407, 412-413 (1992).也有其它学者在论著中涉及这一内容,如《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一书中谈到:“在德国,没有获得免费辩护的一般权利。在刑事案件中,免费的法律援助只限于接受建议,不包括代理。”([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这里的“接受建议”指的便是《法律援助法》所说的咨询权。
    ③参见《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④[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动向”,金光旭译,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257页。
    ⑤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8页。
    ①[加]苏珊·查伦多夫、马克·利奇、塔玛拉·利维:“法律援助的提供模式”,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编译:《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388页。
    ②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4页。
    ③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7、72、78页。
    ④[加]苏珊·查伦多夫、马克·利奇、塔玛拉·利维:“法律援助的提供模式”,载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编译:《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⑤See Spangerberg Group, Contracting for Indigent Defense Services: A Special Report, Bureau of Justice Assistance,April 2000, p.20.
    ①宫晓冰:“加拿大法律援助制度简介”,载《司法外事简报》(增刊),1997年第3期。
    ②See Marcus T. Boccaccini & Stanley L. Brodsk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from the Client’s Perspective: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Legal Practice, 25 Law & Psychol. Rev. 81 (2001).
    ③Sudnow, Normal Crime: Soc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enal Code in a Public Defender Office, 12 Soc.Probs.255 (1965).
    ④Skolnick, Social Control in the Adversary System, 11 J. Conflict Resolution 52, 60 (1967).
    ⑤美国司法实践中,有一段被用来调侃无奈现状但的确反映贫困被追诉人真实心态的对话:问曰——“你的案件有辩护律师么?”答曰——“没有,他们只给了我一名公设辩护人。”Floyd Feeney & Patrick G. Jackson, Public Defenders, Assigned Counsel, Retained Counsel: Does the Type of Criminal Defense Counsel Matter? 42 Rutgers L. J. 361 (1991).公设辩护人是为贫困者专职提供辩护的带薪律师,是辩护律师的一种,对话中的回答却将之与辩护律师加以区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答话者并不认为这种援助制度为其提供了与他人一样有效行使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平等机会。
    ①Kate Akester, Public Defenders: Learning from the U.S. Experience, Fretwells Ltd., 2001, p.20.
    ①龙宗智:“证据开示与诉讼公正”,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②Roger J. Traynor, Ground Lost and Found in Criminal Discovery, 39 N. Y. U. L. Rev. 228, 249 (1964).
    ③孙长永:“证据开示的理念与趋势——基于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分析”,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
    ④宋英辉、魏晓娜:“证据开示制度的法理与构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①参见黄京平、王兆峰、赵坤辉:“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
    ②See Rodney J. Uphoff, Criminal Discovery in Oklahoma: A Call for Legislative Action, 46 Okla. L. Rev. 381 (1993).
    ③[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①[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570页;《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115页。
    ②《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③[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①上世纪50年代的伊利诺伊州要求非死刑案件中被定罪的被告人若要提起上诉,则须提交审判记录抄本,而该抄本需要被告人自费购买。如果被告人能够支付,则案件提交到上诉法院;而无力支付的被告人则不能使自己的案件获得上诉法院的审查。联邦最高法院根据宪法的正当程序条款和平等保护条款,认为伊利诺伊州的这种规定是违宪的,自此,当被告人无力支付审判记录抄本时,有权获得免费的抄本。大法官雨果·布莱克强调“如果一个人获得怎样的审判取决于他有多少钱,那么就没有平等司法可言”。Griffin v. Illinois, 351 U.S. 12 (1956).
    ②《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③373 U. S. 83 (1963).
    ①See Rule 16, 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U.S.C.A. Criminal Procedure Rule 16.
    ②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 Nancy J. King, Criminal Procedure (4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2004, pp.925-927.
    ③王天民:“英美两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总第十五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削弱控方案件的证据”指对控方证人不利的证据,例如关于警察纪律制裁的听证。参见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着:《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④参见王天民:“英美两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总第十五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①[英]内政部:“英国2003年刑事司法法立法说明”,郑旭译,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②参见[加]艾琳·斯金尼德:“对刑事审判中证据展示实践的最新修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证据展示之比较”,韩阳译,程味秋校,载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358页。
    ③证据知悉制度缺失或不完备的司法辖区中的贫困被追诉人在获取证据、准备辩护等方面所面临的诉讼机会劣势,可参见Kate Akester, Public Defenders: Learning from the U.S. Experience, Fretwells Ltd., 2001.
    ①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①陈卫东:“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载《山东审判》,2005年第1期。
    ①[德]伯恩特?许乃曼:“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王秀梅、杜澎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
    
    ①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②宋英辉:“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与辩证考量”,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4期。
    ①刘根菊:“刑事和解的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5期。
    
    ①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304页。
    ②汪建成:“专家访谈: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
    ③参见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298页。
    ①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②参见章洪、柴婧峰:“刑事和解的实践与反思”,载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220页。
    ③曲科平、刘润发:“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困境与选择”,载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④章洪、柴婧峰:“刑事和解的实践与反思”,载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①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313页。
    ②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301页。
    ③例如《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第8条规定:“同.时.具备以下情形,可认定双方已达成刑事和解:……(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就赔偿、补偿等事项协商一致,并且已经按照刑事和解协议书、刑事和解调解书实际履行,或者提供有效的履行担保。……”
    ④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⑤章洪、柴婧峰:“刑事和解的实践与反思”,载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第219页。
    
    ①罗结珍:“法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②《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①Philip Milburn,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with Juveniles in Europe: The Situation in France, a paper for European Commission Grotius II Criminal Programme, Sep.19-20, 2002.
    ②《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③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See Susan C. Taylor,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A New Paradigm toward Justice, 26 U. Mem. L. Rev. 1187 (1996).在美国,被害人—加害人和解(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或被害人—加害人调解(Victim-Offender Mediation)这两种表述都在使用,后者更为常见。笔者在使用时,尊重资料出处的原始表述,分别译为和解或调解。
    ②Mark S. Umbreit, Restorative Justice Through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 Multi-Site Assessment,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1(1) (1998).
    ①Mike Niemeyer, David Shichor: A Preliminary Study of a Large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 60-SEP Fed. Probation 30 (1996).
    ②参见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123页。
    ③FWM (Fred) McElrea, Restorative Justice - a New Zealand Perspective, a paper for the conference“ModernisingCriminal Justice - New World Challenges”, London, June 16-20, 2002.
    ①Ilyssa Wellikof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nd Violent Crimes: On the Way to Justice, 5 Cardozo J. Conflict Resol. 1 (2003).
    ②这一特点也在某些美国学者的文章中得到佐证,如迈克·尼迈耶(Mike Niemeyer)和戴维·希切尔(David Shichor)在考察美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和解时认为:“欧洲国家对社区服务方式的使用要比美国频繁得多。”参见Mike Niemeyer, David Shichor: A Preliminary Study of a Large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 60-SEP Fed. Probation 30 (1996).
    ①陈卫东:“专家访谈: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1.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光中:《陈光中法学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陈光中、[加]丹尼尔·普瑞方廷主编:《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瑞华主编:《刑事辩护制度的实证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陈卫东主编:《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0.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2.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13.葛琳:《刑事和解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宫晓冰主编:《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5.龚佳禾主编:《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16.何增科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8.冀祥德:《控辩平等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9.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李宝岳主编:《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林钰雄(台):《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编),2003年自版。
    22.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编译:《各国法律援助理论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2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宋英辉、孙长永、刘新魁等着:《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7.宋英辉主编:《取保候审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孙笑侠等:《返回法的形而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0.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31.汪明亮:《刑事政策研究新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2.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33.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谢望原、卢建平等:《中国刑事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谢佑平主编:《程序法定原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36.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杨宇冠主编:《联合国人权公约机构与经典要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张桂林:《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张中:《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3.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 [奥]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上册),毕小青、孙世彦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 [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 [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法]布朗基:《布朗基文选》,皇甫庆莲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9.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吕卓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10.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1.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3. [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5.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6. [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7.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 [美]罗伯特·威廉·福格尔:《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王中华、刘红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22.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第5版),汤维建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 [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苏]K.A.莫基切夫主编:《政治学说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26. [苏]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蔡拓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7.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 [英]J.R.波尔:《美国平等的历程》,张聚国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9. [英]T.R.S.艾伦:《法律、自由与正义——英国宪政的法律基础》,成协中、江菁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 [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 [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4.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35. [英]詹姆斯?斯蒂芬:《自由?平等?博爱:一位法学家对约翰?密尔的批判》,冯克利、杨日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鲍增华:“质疑‘以法律为准绳’”,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2.蔡彦敏:“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重新释读”,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3.陈处昌:“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几个问题”,载《学术月刊》,1979年第9期;
    4.陈卫东:“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载《山东审判》,2005年第1期。
    5.陈卫东:“专家访谈: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
    6.程翠平:“论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7.初殿清:“检视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质疑”,发表于《检察日报》,2007年6月11日。
    8.丛卉:“2006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统计分析”,载《中国法律援助》,2007年第1期。
    9.崔敏:“怎样理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载《人民日报》,1979年7月24日。
    10. [德]伯恩特?许乃曼:“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王秀梅、杜澎译,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2期。
    11.邓翠华、曹荣湘:“吉登斯新平等主义理论述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12.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3.高建勋、刘云:“刍议我国法庭口译制度的构建”,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7期。
    14.宫晓冰:“加拿大法律援助制度简介”,载《司法外事简报》(增刊),1997年第3期。
    15.郭晶英:“中外法庭通译制度比较研究”,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16.韩水法:“平等的概念”,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17.洪笃凯:“关于社会团体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的思考”,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1期。
    18.侯尤玲:“在平等与自由之间拯救民主——萨托利论美国民主”,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9.黄豹:“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6期。
    20.黄京平、王兆峰、赵坤辉:“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建构”,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7期。
    21.蒋碧昆、喻特厚、孙光才:“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载《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22.蒋建峰、郭婕:“2003年全国法律援助统计分析”,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
    23.李步云:“坚持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载《人民日报》,1978年12月6日。
    24.林世钰:“取保候审,不该难为外地人”,载《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0日。
    25.刘根菊:“刑事和解的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5期。
    26.刘广明:“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载《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
    27.龙宗智:“证据开示与诉讼公正”,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28.罗结珍:“法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
    29.马长山:“社会资本、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载《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
    30.马长山:“民间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与法治秩序”,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1.孟祥仲、辛宝海:“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平等与效率观”,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2.潘念之、齐乃宽:“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33.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调研组:“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4期。
    34.宋英辉、魏晓娜:“证据开示制度的法理与构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35.宋英辉、何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36.宋英辉:“取保候审适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未成年人案件实证研究的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6期。
    37.宋英辉等:“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38.宋英辉:“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与辩证考量”,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4期。
    39.孙长永:“证据开示的理念与趋势——基于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的分析”,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
    40.汪建成:“专家访谈:刑事和解的理论探讨”,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1期。
    41.王海明:“平等新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42.王天民:“英美两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载《厦门大学法律评论》总第十五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王立:“论德沃金的平等观”,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4.王焯:“反腐败——基于根源的经济进路”,《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5.王宗廷:“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实质”,载《法学研究资料》,1980年第5期。
    46.翁晓霞:“‘不患寡而患不均’之我见”,载《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7.徐友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若干理论”,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48.许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演变”,载《理论观察》,2006年第3期。
    49.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载《文史哲》,2004年第4期。
    50.易小明、唐亚武:“论平等生成的哲学基础”,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1. [英]帕特里克?戴蒙德、安东尼?吉登斯:“新平等主义:英国的经济不平等”,余呈先、温敏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52.曾康:“刑事诉讼程序功能分析——兼论价值、规范与功能的关系”,载《诉讼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9-104页。
    53.张爱球:“诉讼功能论”,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
    54.张缓鸣、张雪松、周锡军:“外地人够罪即捕?——常熟强化量刑和担保人审查对此说不”,载《江苏法制报》,2008年4月28日。
    55.张连顺:“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形上意义及现实意义”,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6.郑慧:“论平等的政治价值”,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7.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8.郑敬高:“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 Bryan A. Garner ed., Black’s Law Dictionary (8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2. Philip Babcock Gove ed.,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 Merriam-Webster Inc., 1986.
    3. Steven N. Durlauf & Lawrence E. Blume ed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6年版。
    7.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修订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0.《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2.《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3.《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韩国刑事诉讼法》,马相哲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 Amartya Sen, Equality of What? Liberty, Equality, and Law: Selected Tanner Lectures on Mor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87.
    2. Anne O. Krueg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3) (1974).
    3. Caren Levy,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sing Gender in Polity and Planning: the‘Web’of Institutionalisation, DPU Working Paper No. 74, March 1996.
    4. Christine MacDonald, City Wants Rioters to Pay—Literally, Lansing State Journal, May 27, 1999.
    5. Christopher E.Smith, Christina Dejong & John D. Burrow: The Supreme Court, Crime & the Ideal of Equal Justice,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3.
    6. Cliff Hocker, No Justice, No Peace: Diversity Is Needed among Law Clerks,
    12-DEC NBA Nat'l B.A. Mag. 26 (1998).
    7. David Cole, No Equal Justice: Race and Class in the America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999.
    8. David Miller, Equality and Justice, at Ideals of Equality, Andrew Mason e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
    9. D.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Clarendon Press, 2001.
    10. Debra S. Emmelman, Justice for the Poor: A Study of Criminal Defense Work,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3.
    11. Edward M. Chen, The Judiciary, Diversity and Justice for All, 91 Cal. L. Rev. 1109 (2003).
    12. Ellen S. Podgor, Department of Justice Guidelines: Balancing“Discretionary Justice”, 13 Cornell J.L. & Pub. Pol'y 167(2004).
    13. Employee Relations Office, Admin. Office U.S. Cts., Judiciary Fair Employment Practices, Ann. Rep.:Fiscal Year 2001 (2002).
    14. Floyd Feeney & Patrick G. Jackson, Public Defenders, Assigned Counsel, Retained Counsel: Does the Type of Criminal Defense Counsel Matter? 42 Rutgers L. J. 361 (1991).
    15. Frank I.Michelman, On Protecting the Poor through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83 Harv. L. Rev. 7 (1969-1970).
    16. FWM (Fred) McElrea, Restorative Justice - a New Zealand Perspective, a paper for the conference“Modernising Criminal Justice - New World Challenges”, London, June 16-20, 2002.
    17. George F. Cole & Christopher E. Smith, The American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 (9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1.
    18. Gordon Tullock, The Welfare Costs of Tariffs, Monopolies, and Theft, 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5(2) (1967).
    19. Harvard Law Review Association , Shifting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itigation, 109 Harv. L. Rev. 1579 (1996).
    20. Ilyssa Wellikof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nd Violent Crimes: On the Way to Justice, 5 Cardozo J. Conflict Resol. 1 (2003).
    21. Jagdish Bhagwati,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 Seeking (DUP) Activities, Journal of Politcal Economy 90(5) (1982).
    22. Jane Mansbridge, Should Blacks Represent Blacks and Women Represent Women? A Contingent“Yes”, 61 J. Pol. 628 (1999).
    23. Janet L. Luxton, Equality and Sex Discrimin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Is Shifting the Burden of Proof the Answer? 17 Dick. J. Int'l L. 357(1999).
    24. Jerome Frank, Courts on Trial: Myth and Reality in American Jus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25. J.E. Roeme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6. Joseph R. Gusfield, The Culture of Public Proble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27. Joshua B. Levy, The Shifting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s, 66-DEC Wis. Law. 16(1993).
    28. John Rawls, John Rawls: Collected Papers, Samuel Freeman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9.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A Restatement, Ed. Erin Kell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 J. Skelly Wright, Beyond Discretionary Justice, 81 Yale L. J. 575(1972).
    31. Kate Akester, Public Defenders: Learning from the U.S. Experience, Fretwells Ltd., 2001.
    32. Kathleen Maguire & Ann L. Pastore eds., Sourcebook of Criminal Justice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1997.
    33. Kele Williams, Diversity, Imparti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n the Bench, 10 Mich. J. Race & L. 1(2004).
    34. Lesley A.Jacobs, Pursuing Equal Opportunit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galitarian Jus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Marcus T. Boccaccini & Stanley L. Brodsk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al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 from the Client’s Perspective: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Legal Practice, 25 Law & Psychol. Rev. 81 (2001).
    36. Mark A. Schuman, The Politics of Presumption: St. Mary's Honor Center v. Hicks and the Burden of Proof i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Cases, 9 St. John's J. Legal Comment. 67(1993).
    37. Mark S. Umbreit, Restorative Justice Through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A Multi-Site Assessment,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1(1) (1998).
    38. Matthew Gayle, Female by Operation of Law: Feminist Jurisprudence and the Legal Imposition of Sex, 12 Wm. & Mary J. Women & L. 740 (2005-2006).
    39. Michael Bohlander, Legal Advi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3 Crim. L.F. 401 (1992).
    40. Mike Niemeyer & David Shichor, A Preliminary Study of a Large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 60-SEP Fed. Probation 30 (1996).
    41. Minnesota Supreme Court Task Force on Racial Bia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Build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Justice System Workplace, 16 Hamline L. Rev. 694 (1993).
    42. Nancy Scherer, Are Clinton's Judges“Old”Democrats or“New”Democrats? 84 Judicature 150 (2000).
    43. Peter Westen, The Empty Idea of Equality, 95 Harv. L. Rev. 537 (1982).
    44. Philip Milburn,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 with Juveniles in Europe: The Situation in France, a paper for European Commission Grotius II Criminal Programme, Sep.19-20, 2002.
    45. R. Sharma, Human Rights and Bail, New Delhi: A.P.H.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2.
    46. Ramona L. Paetzold & Steven L. Willborn, The Statistics of Discrimination: UsingStatistical Evidence in Discrimination Cases, Thomson/West, 2006.
    47. Richard J. Arneson, Equality and Equal Opportunity for Welfare, Philosophical Studies 56 (1) (1989).
    48. Rodney J. Uphoff, Criminal Discovery in Oklahoma: A Call for Legislative Action, 46 Okla. L. Rev. 381 (1993).
    49. Ronald Dworkin, A Matter of Principl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0. Robert Klitgaar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Combating Corruption, at In New Perspectives on Combating Corruption, Washington, DC: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d the World Bank, 1998.
    51. 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Basic Books Inc., 1974.
    52. Roger J. Traynor, Ground Lost and Found in Criminal Discovery, 39 N. Y. U. L. Rev. 228 (1964).
    53. Sean W. Colligan, In Good Measure: Workforce Demographics and Statistical Proof of Discrimination, 23 Lab. Law. 59 (2007).
    54. Skolnick, Social Control in the Adversary System, 11 J. Conflict Resolution 52 (1967).
    55. Spangerberg Group, Contracting for Indigent Defense Services: A Special Report, Bureau of Justice Assistance, April 2000.
    56. Sudnow, Normal Crime: Soci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enal Code in a Public Defender Office, 12 Soc.Probs.255 (1965).
    57. Susan C. Taylor, Victim-Offender Reconciliation Program-A New Paradigm toward Justice, 26 U. Mem. L. Rev. 1187 (1996).
    58.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olitical and Legal Philosophy, Equality, NOMOS IX, J. Roland Pennock & John W. Chapman eds., Atherton Press, 1967.
    59. Theresa M. Beiner, Diversity on the Bench and the Quest for Justice for All, 33 Ohio N.U. L. Rev. 481(2007).
    60. Thomas G. Walker & Deborah J. Barrow,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ederal Bench: Policy and Process Ramifications, 47 J. Pol. 596 (1985).
    61. Wayne H. Thomas, Jr., Bail Reform in Americ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62. Wayne R. LaFave, Jerold H. Israel & Nancy J. King, Criminal Procedure (4th ed.), West, a Thomson Business,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