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研究,力图从民族政治学的角度研究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诸多问题,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试图用历史的、逻辑的视角来论析新时期如何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现象,是民族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此研究民族区域自治领域的问题具有学理意义。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研究其独创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揭示其发展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考察其在宁夏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相结合,在科学严谨的状态中展开论述。
     导论部分主要简述本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的相关动态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等,由此奠定科学的学理基础。
     第一章主要研究我国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性,体现了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国家统一原则、团结原则、平等原则和民主法制原则的一致性。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体经历了恢复、调整和快速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实践经验证明,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正确选择。
     第二章主要以宁夏建立回族自治区的历史考察为主线,对宁夏回族的渊源与发展、回族的民族特征、回族自治政权的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成立等方面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论证,阐述了宁夏回族的发展历程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建立与发展。宁夏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作为我们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第一个回族县级自治政权,为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积累了经验,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范式。
     第三章主要研究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宁夏的实践,重点分析实施的主要政策、成效和基本经验。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准绳,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维护了宁夏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区域自治经验。
     第四章以宁夏的发展实践为例,分析研究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阻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根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权力的实现和文化生产力的根本解放,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健全又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和政治的张力和冲突日益突显,那么,如何使以上问题实现统一性和多元性的协调成为了关键。
     第五章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策建议。即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充分落实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深入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等。
     通过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民族根本利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在实践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文将宏观考察和微观解析相结合,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而且文中的学术观点也不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个案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2.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动态的眼光丰富和充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4.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落实到经济发展上,以健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化。5.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各民族共治相结合,这既是学术问题,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政治性问题,我们必须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性思想。
     要之,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有序发展、良性运行的需要。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定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ased on studying in theory of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and system practice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some topics on imprving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new period from the view of ethnic politics.Meanwhil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was taken as the instant. After roundly studied historic value and times significince of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 try to give some proposal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from historical and logistic view.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one, as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phenomenon,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s vital study object of ethnic politics, study is has doctrinal value. Two,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s a great pioneering work for sovling ethnic minorities issues, study on it has fatal theoretic value. Thre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has remarkble dominance and power, to study it owns major and immediate significance. Four, the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Universal truth of Marxism combine with China's realities got by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 of the CCP, Investigating its occurrence, development, in Ningxia, has great instructive value.
     Study methods such as historical method, literature search, system analysis method,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re employed in the thesis, discussion is expanded in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state.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reason and significince of the thesis, correlated study situation, the main study methods and to settle the scientific theory base.
     In first chapter, the main words focus on the dvelopment course of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new period. The system is the policy to sovle the ethnic minority issue of China and it is formed through the CCP integrat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axism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China, it is also one fundamental politic system of the state.
     Carrying out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hows consonant of national factors and regional factors, political factors and economic factors, historical factors and real factors, shows the oneness of the principles of 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solidarity, equality and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which insisted by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new period has grossly passed recover stage, metamorphosis stage and rapid impel stage. It is certified by the practice employing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to sovle the ethnic minority issue of China is correct choose, complying with chinese condition, to realizeethnic groupco-prosperity.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s study with the histor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t includes origin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Hui in Ningxia, ethnic characters of Hui, building about self-government of Hui and the governmen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t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ui of Ningxia and th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Ningxia. Especially, leaded by the CCP, Yuhai Hui autonomy government was established, and it is the first national autonomous area, is the first autonomous county og Hui. Meanwhile it lays a strong foundation to solve ethnic minority issue for the CCP.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eof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 Ningxia, the main policies, effectand result, basic experience are the focal points.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of Ningxia take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as yardstick, take actions that suit local circumstances, draw up and carry out a series of operable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policies, have maintained stability and unity,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Ethnic groups in Ningxia Smoke the calumet together, in times of difficulty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enjoy accord development. Rich experience in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has been accumulated.
     The forth chapter takes the case of Ningxia's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study the main problems are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nnew period. Disparat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es is still the blockston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relative backward of na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seriously restrict regional area people to implement their culture right and to thoroughly liberate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capability. Meanwhile, distemperedness of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become systematic obstacles for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mority area.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en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become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so it is the key to realize oneness of above issues and polynary harmoniousness
     Based on the study in practice of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The fifth chapter gives policy and suggestion in developing the system. That isfurther to improve socialist democracy, to consolidate and to develop ethnic atoneness, adequately to implement autonomous right of autonomous areas, deeply and widely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bout ethnic minorrity theory and polisy, to strengthen tconstruction in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nd ethnic minority sulture, vigorous to develop educational busines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 impel building of contingent of cadr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so on.
     From the the study and analysis in theory and individual cases, the final conclusion was drawn as carrying out the system of national regional autonomy, suits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in line with whole fundamental national interests, it must to be adhered resolutely.For practic, we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continuous perfect the system, put it into fullplayfor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Macro-and micro-analytic research methods are synthetically employed in the full text, the novelty not only lies in research methods bou aslo in academic points of view, mainly reflected in:1. Case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combine, taking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example, doing in-depth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system and practice.2.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ystem of regional autonomy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 a set of practical monitoring mechanism, to form a virtuous circle.3.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ystem of regional autonomy in minority areas must to integrat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must to combinate principle and flexibility, to enrich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content with rich and dynamic vision.4.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ystem of regional autonomy must to be implemente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epending on a sound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ke the system optimized.5. The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system and the cohabita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combined, which is academic question, but also political iss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we have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ideology.
     In sh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in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s not only a democracy-building needs, but also needs form the fine political order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in multi-ethnic country just like China.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system should enhance the peoples of the Chinese nation's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引文
①房全忠主编:《中国回族概览》,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225页。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50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7页。
    ①金炳镐、青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②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7---2005.5)》,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99-900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②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③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
    ①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正版,第19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页。
    ②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③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59页。
    ①《新疆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
    ②李德洙:《中央第三代领导与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7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②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第339页。
    ②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第一篇(内蒙古 宁夏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①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19页。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217页。
    ②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29页。
    ②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86页。
    ③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8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53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版,第415页。
    ②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0页。
    ①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1页。
    ①沈括:《梦溪笔谈》,第五卷。
    ②马平主编:《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34-35页。
    ③李松茂:《“回回”一词和伊斯兰教》,《回族伊斯兰教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5页。
    ④马平主编:《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37页。
    ⑤马金宝:《由族称看回族的民族性格特征》,《西安市伊斯兰文化研究会工作通知》,1999年第3期。
    ①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2-198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二,贞观三年六月条。
    ③邱树森:《回族渊源问题刍议》(上),《宁夏文史》,第7辑。
    ④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6页。
    ①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5页。
    ②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6页。
    ③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97页.
    ④陆深:《溪山余话》。
    ①转引自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77-278页。
    ②转引自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77-278页。
    ③《清高宗实录》卷三七七,转引自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95页。
    ④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296页。
    ⑤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2006年9月第1版,第5页。
    ①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②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①克利福德·格利茨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4页。
    ①杨经德著:《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9-60页。
    ①史宗主编,金泽等译:《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版,第330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27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39-43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54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56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58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60-64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91-95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96-98页。
    ①周瑞海:《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100-104页。
    ①《扶贫开发——爱的接力赛跨越新世纪》,《宁夏日报》,2008年9月20日第4版。
    ①杨怀中、梅珍生:《论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①《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243页。
    ②《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260页。
    ③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6页。
    ①周志忠杜峻晓:《回汉各族人民一家亲——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团结纪事》,《人民日报》,2008年9月14日第1版。
    ②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6页。
    ③陈晓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回乡教育新跨越——自治区成立50周年教育发展巡礼》,《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7版。
    ①陈晓东:《塞上江南风云起六盘山下听惊雷——宁夏会自治区50周年教育发展巡礼》,《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1日第2版。
    ②陈晓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回乡教育新跨越——自治区成立50周年教育发展巡礼》,《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7版。
    ③陈晓东:《塞上江南风云起六盘山下听惊雷——宁夏会自治区50周年教育发展巡礼》,《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1日第2版。
    ④陈华:《心手相连,共建华夏安宁之地——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实践》,《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版。
    ⑤数据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72-180页。
    ①数据来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72-180页。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59页。
    ②陈凤林李宁银石媛:《制度的光辉政体的典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的贯彻实施》,《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6月第11卷第3期,第25页。
    ③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59页。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0页。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2页。
    ②数据来源于:《辉煌宁夏》,《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1 2版。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3页。
    ③陈华:《心手相连,共建华夏安宁之地——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实践》,《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版。
    ①陈华:《心手相连,共建华夏安宁之地——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实践》,《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版。
    ②陈建国王正伟:《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阔步前进——纪念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人民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12版。
    ③《辉煌宁夏》,《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12版。
    ④《辉煌宁夏》,《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12版。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7页。
    ①付春:《国家权利与国家整合——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变迁为研究对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79页。
    ①宁轩文:《五十年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日报》2008年9月28日第7版。
    ②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变迁为研究对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185页。
    ③宁轩文:《五十年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宁夏日报》,2008年9月28日第7版。
    ①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86页。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3页。
    ②宗时风王海英:《社会保障让人人共享和谐》,《宁夏日报》,2008年9月23日第35版。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5页。
    ①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9月30日。
    ①丁建峰李亮:《民族之花香溢宁夏山川》,《华兴时报》,2009年9月16日第1版。
    ②《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359页。
    ①杨顺清:《中国民族问题理论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306页。
    ②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①李温:《宁夏民族立法六十年——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宁夏解放60周年》,《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11月第6期(总第157期),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1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146页。
    ①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15页。
    ②威廉·葛德文著,何慕李译:《政治正义论》(第一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4月第1版,第98页。
    ①庄聪一生:《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第一编(内蒙古 宁夏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405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第一编(内蒙古 宁夏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27-228页。
    ①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评估报告》,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2页。
    ②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评估报告》,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2-83页。
    ③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第一编(内蒙古 宁夏篇)》,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406页。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393-394页。
    ②张晓花:《浅谈宁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8页。
    ①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55页。
    ②张晓花:《浅谈宁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9页。
    ③张晓花:《浅谈宁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9页。
    ④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就业人口职业结构变化表2》,《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26页。
    ⑤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19页。
    ⑥张晓花:《浅谈宁夏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第49页。
    ①温家宝:《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人民日报》,2005年5月29日第1版。
    ①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13页。
    ②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19页。
    ③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19-120页。
    ④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20-121页。
    ①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30页。
    ②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载于《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③宋才发:《民族区域法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版。
    ①李瑞:《试析自治权行使的制约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15页。
    ①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页。
    ①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67页。
    ②杨发仁:《泛伊斯兰主义突厥主义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0页。
    ③罗竹风, 陈泽民: 《宗教学概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1版。
    ①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46页。
    ②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23页。
    ①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第410页。
    ②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①宋才发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②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③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页。
    ①宋才发等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00页。
    ②沙伯力,王铁志:《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③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2页。
    ①宋才发等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02页。
    ②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04页。
    ③侯万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5月,第3期,第56页。
    ①宋才发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9页。
    ②周勇:《探索中国“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结合之路》,王铁志,沙伯力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74页。
    ①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宗仁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7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①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1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0页。
    ①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3页。
    ②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04-305页。
    ①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307页。
    ②杨发仁著:《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39-140页。
    ①参见宋涛《完善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第65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形式创新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92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0页。
    ③朱伦:《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①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王建娥 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27页。
    ②朱伦:《论民族共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③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16页。
    ④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18页。
    ①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①金炳镐,青觉著:《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9页。
    ①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555页。
    ①方盛举:《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版。
    [11]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读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吴仕民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杨顺清:《中国民族问题理论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4]毛公宁等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5]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周平:《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周平:《民族政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8]徐杰舜主编:《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9]徐杰舜等著:《民族自治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0]金炳镐,青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出版社,2004年版。
    [21]金炳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发展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金炳镐:《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金炳镐主编:《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发展研究·第一篇(内蒙古 宁夏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形式创新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27]方盛举:《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发展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8]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杨侯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蒲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郝时远,王希恩主编:《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01-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5]王建娥,陈建樾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6]刘锷等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7]李德洙:《中央第三代领导与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罗广武编著:《新中国民族工作大事概览》,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39]宋才发:《民族区域法通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0]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治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41]宋才‘发等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42]宋才发等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大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43]马平主编:《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5]徐向君:《天南地北回族人:回乡万里行访谈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丁成主编:《宁夏概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7]鲁人勇等:《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8]钟侃等编:《宁夏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9]李伟主编:《西部大开发与宁夏大开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吴克泽主编:《宁夏法制建设五十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郭占元:《宁夏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与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2]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陈心慧:《宁夏经济问题探悉》,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4]冯茂:《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5]王正伟主编:《宁夏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6]王正伟主编:《宁夏改革开放二十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郑彦卿陈卫鹏主编《当代宁夏概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58]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59]罗竹风,陈泽民:《宗教学概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60]杨发仁:《泛伊斯兰主义突厥主义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版。
    [61]熊坤新主编:《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2]伍精华等主编:《民族理论论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63]王铁志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4]蔡国英:《中国宁夏回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5]张尔驹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6]关凯:《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杨经惠:《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周瑞海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史略(1936—1988)》,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1]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古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2]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现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3]刘宝俊主编:《宁夏回汉团结四十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4]沙伯力,王铁志:《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5]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76]王振亚等著:《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78]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9]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8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1]中国回族学会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回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8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编:《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998》,五洲传播出版社,1998年版。
    [85]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编:《执政中国(宁夏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86]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辉煌五十年(1958-2008)》,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
    [1]杨琦: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关系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年.
    [2]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年.
    [3]徐会平:民族区域自治权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年.
    [4]马勇: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6年.
    [5]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6年(10).
    [6]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2006年(11).
    [7]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6年(11).
    [8]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6年(11).
    [9]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5年(04).
    [10]李玉伟:内蒙古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4年.
    [11]宿晨华:论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4年.
    [12]陈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3年(03).
    [13]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2年(01).
    [14]郑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与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年。
    [15]卫金桂: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考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6]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17]宗那生:谈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与自治权之间的相互协调,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8]张忠江,陈秀英:论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
    [19]陈粹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0]盖世金: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政治形式的历史选择,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32卷第1期。
    [21]范前锋:对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点思考——写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20周年,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总第34 期)。
    [22]高亚雄: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3]杨怀中,梅珍生:论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