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住房一直都被视作民生之本,它关乎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但是住房问题却日益凸显,造成了有关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就其症结而言,中国住房问题在于住房供求关系失衡,并最终归咎于人们对于住房需求的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人口转变视角,试图查明引发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需求变动的内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希望通过这项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住房需求研究,有利于推动人口转变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并有助于指导中国城镇住房的合理配置。
     考虑到住房需求的复杂性,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在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并阐明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间的逻辑关系之后,搭建起了全文的理论框架。
     在随后的论述中,论文尤为重视理论的铺垫和阐释,力求做到“分析有理”;由于研究对象的应用性,确保“论证有据”,笔者尽力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全文的实证分析侧重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时间序列下的动态比较和横向的静态分析,还有部分结论采取了建立计量模型的方式进行验证。当然,宏微观分析相结合在论文中也有所体现:既有对宏观住房市场的考察,也有对微观家庭住房选择的分析。
     由于住房需求这一选题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城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有针对地选用了上述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相关成果。
     依据经济学的住房需求定义,住房需求主要包括住房意愿和支付能力两个方面。实际上,无论是住房意愿,还是支付能力,无不与人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人口的变动必然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水平,而这种影响并非仅是单方面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多方因素交互作用使然。以人口经济学的观点解读,住房需求正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只是,对于住房需求的理解不能仅凭这一原理笼统地作出相应解释,还需要通过一个明确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住房需求变化是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与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于是,在对人口转变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口转变视角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分析住房需求变化问题的研究视角。
     全文共分四大部分共七章,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理论综述、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1章,详细介绍了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通过对住房和住房需求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本文所指的住房需求是基于可支付能力下的住房意愿,其实质是一种有效需求。接着,结合“两种生产理论”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进一步探讨了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找到了全文的理论线索——人口、经济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与此同时,在对人口转变理论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建立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的逻辑关系。最后,笔者利用2002-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经济、人口、社会三方交互作用的确是影响住房需求变化的基本原因。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由第2、3、4、5章组成,主要通过人口转变视角,分别从人口年龄结构、婚姻家庭、人口流动迁移、社会阶层等四个方面,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①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论文第2章通过有关统计数据的比较发现,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变动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微观层面看,不同年龄阶段的住房需求差异明显,特别是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将对未来城镇住房需求变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将成为住房需求变化的物质保证。此外,根据五普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住房状况的队列效应显著,从而证实了制度性因素对于住房需求的影响作用。
     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论文第3章首先对家庭的传统认知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而后对中国家庭转变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家庭规模日趋核心化、家庭类型多元化、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关系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家庭的主要特征,这些变化无疑将深刻影响家庭住房需求的变化。同时,本章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城镇家庭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作为家庭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初婚率不断提高、离婚率上升、非婚同居等,而这些缘自婚姻观念变化引发的婚姻行为变化,导致了人们居住方式日趋多元化。
     ③第4章以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着重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行分析后认为,住房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的特性,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人口的流动迁移提供了理论分析和现实研究的可能。鉴于此,论文以城市为界,就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需求进行比较得出:“城里人”的住房需求比较多地在经济状况和成员意愿之间进行权衡;流入城市的“城外人”,他们的住房需求大都还比较单一,仍停留在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层次上。此外,近年来同质化社区数量不断增加,社区阶层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提示今后城镇住房需求的变化趋向。而这种社区分化总体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社区分化可能造成的社会隔离也不容忽视。
     ④中国社会阶层正在加速分化,阶层间流动也在不断加快。全文第5章正是从社会阶层入手,回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同时,就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经济后果进行了相应的评价。随后,本章从职业和教育背景下的收入分层和消费文化两方面,就社会阶层因素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作用展开了讨论。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在对前述各章节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后,本章认为影响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因素正是人口、经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结论基础上,作者认为住房供求关系失衡的症结,归根结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三方没能实现协调发展。基于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启发,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住房关系的设想,旨在为中国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新思路。最后,本章就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依据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而揭示出人口转变的动因和作用机理,即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具体来说,当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充分具备并率先发生变化时,作为住房需求主体的人口开始在这种交互作用下做出两种回应:一方面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施加于人口带来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被动变化的“传导”过程;另一方面是人口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产生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主动变化的“表达”过程。
     其二,在秉承人口转变理论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即是指以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特征,以人口转变的动因、过程以及后果为线索,通过分析人口、经济、社会间的交互作用,旨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拓宽了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领域。
     其三,从住房需求的内在规定性和影响因素出发,根据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原理,建立起了有关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间的逻辑关系。本文所指的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城镇住房需求变化,并不是说人口转变直接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变化。实际上,人口转变总是通过一些中介因素,进而引起了住房需求的变化。而这些中介因素都是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开的。
     其四,提出了建立和谐住房关系的构想。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本文所指的住房关系和谐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均衡且稳定的住房供求关系;“以人为本”兼顾“量入为出”的住房消费模式。
As one of the conditions of human survival, housing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basi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s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t present,China is in a crucial period speeding up socialist modernization.However, the issues of hous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causes the gradual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of housing in China, which ultimately comes down to people's lack of awareness of housing demand, is the imbalance between housing supply and demand.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by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main factors which causing housing demand change.Based on which,this paper try to discover it’s inherent law. More importantly, the author hopes this research to be favorable to the perfection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and guide to allocate housing rationally in Chinese Urban.
     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housing demand, this paper has main use of the way which combine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empirical analysis.Also ,this paper applies the cross use of multi-interdisciplinary. Through carting theories and re-interpretating the basic view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the author define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nd clarifi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nd housing demand, which are based on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article.
     In subsequent discussion, this paper attaches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theoretical upholstery and explanation in order to analysis rational.Furthermore, becau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object, the author try to collect the relevant data and finishing to ensure well-argu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full text, focu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ainly for dynamic comparison method with the time dynamic comparatation series and under horizontal static analysis.In addition, the paper proves some conclusions by establishing econometrics model. Certainly, the method of macro-micro analysis is also reflected in this paper: that is not only includes the macro-inspection of housing market, but also involves the micro-analysis family housing options. Housing demand involves lots of discipline domains, such as Economics, Demography, Sociology, Consumer Behavior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etc. Therefor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paper selects some pertinently relevant achievements of the above-mentioned disciplines in theory and method.
     Given the economic definition,housing demand includs two aspects:housing desire and ability to pay. In fact, both the housing desire and ability to pay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opulation. As social group is complex, the population change is bound to affect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cess and level. And this impact is not unilateral.More precisely, there are many factors’interaction. From the Population Economics Viewpoint, housing demand concretely embodi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opul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is same with the basic viewpoint of Demography Transition Theory. Thus, on the base of expansing the connotation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 of Demography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nd regards it as a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including nine chapters in all, which basic framework is as follows:
     PartⅠ, the introduction,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tle that I have chosen, the research meaning, theoretical summary, the related concepts, research thoughts and methods,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that is Chapter 1,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detail of the full text. Firstly, through the interrelated concept discrimination of housing and housing demand, chapter 1 defines the meaning of housing demand in essence, a kind of effective demand. Secondly,chapter 1 combines with the scientific thesis, of two production theory as well a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irdly,chapter 1 furth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housing.Basing on which finds a theory trail through the full text——the interaction of demography, economics and society.Fourthly, by summing up and refining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this part defines the meaning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establish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betwee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nd the change of housing demand. Finally, the autho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by using data in 2002-2006, and demonstrates the basic reason for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demography, economics and socie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full text, consisted of chapter 2,3,4,5. Through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this part mainly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for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which discusses from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marriage and family,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floating, social stratum four aspects respectively:
     Chapter 2 discusse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depends on population natural change and mechanical change. By comparing statistical data, Chapter 2 finds that, with accelerating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mechanical change on the age structure increases gradually. Influe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that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has on changes in urban housing demand: For one hand,from the micro level, different age has different housing demand. Particularly, housing demand of the elderly dominates the future changes in Chinese urban.On the other hand, from a macro level, Chinese Demographic Dividend, due to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transition ,will become the material guarantee for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census data, cohort effect on housing conditions of urban residents is significant,.
     Chapter 3 discusses marriage and family.Family is regarded as social cell. So this chapter makes 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family transition, and concludes that nowadays the main features of Chinese family are increasingly nuclear family, diversiform family type, weakening family functioning, modern family relationships. Another hand, changes in marriage behavior caused by marriage concept result in multiple housing style.
     Chapter 4,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compares different housing demands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farmer workers in cities. Besides, the homogeneous community is continuously growing, community differenti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end.
     Chapter 5 explores social stratum. Today, Chinese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flow between stratums has been speeded up.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strata, Chapter 5 reviews some representative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ies, applies them to analysis on Chinese social stratum.Basing on it,this chapter evaluats the soci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ifferentiation. Subsequentl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social stratum factor affects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from two aspects of layer income and consumption culture grounded on career and education,.
     The fourth part of the paper,Chapter 6. After conducting a summary of the preceding contents and views, chapter 6 thinks the factors impacting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 in Chinese urba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demography, economics, and society. Based on this, in the final analysis,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crux of the imbalance of housing supply and demand owes to the i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reup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dea of harmonious society,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definition of Harmonious Housing Relationship,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iming to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Housing Relationship,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housing problem in Chinese urban. Finally, the chapter suggests a p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e innovations in the thesis are mostly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is paper re-interpretates the basic idea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economics.And then reveals the motivation and mechanism of demography transition, that is the tripartite interaction effect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2. This paper defines the meaning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under the premise of inheriting the basic idea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research fields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3.From the inner regul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using demand, the author establishes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erspective and changes in housing demand,in terms of the tripartite interaction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4.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ion of Harmonious Housing Relation ,which includes three aspects: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of middle and low income groups; a more balanced and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housing; a housing consumption pattern combining "human-oriented "with" make both ends meet".
引文
1周运清:《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1陈柏东等,《房地产经济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3页
    6蔡德容:《住宅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85页
    2赵四海:《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5页
    3考茨基:《土地问题》,三联书店,1955年,第517页
    4张蕾:《影响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分配因素分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邓卫等:《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1郑思齐:《住房需求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2戴莹:《城市住宅市场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研究——以昆明市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3)
    3切希尔,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269页
    4 MAYO S K·Theory and estim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demand[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1,10:95-116.
    5贾生华等:《基于不同视角的住房需求研究述评》,《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1Craig Swar. Demography and the demand for housing: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nkiw-Weil demandVariable. Regional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5(1995)41-58
    2郭晓宇:《基于住房服务和类别选择的住房需求研究——理论和来自杭州的实证》,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5)
    3Rosen S. Hedonic prices and implict market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ure competition. 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 1974, 82(1): 34-55
    4Quigley J M.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urban housing markets. In: Mieszkowski P and Straszheim M ,eds. Current Issues in Urban Ecnomics.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9:391-429
    5贾生华等:《基于不同视角的住房需求研究述评》,《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1Myers,Dowell. Housing Demography:Linking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Housing arkets.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0
    2邓卫等:《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3董潘等:《房地产经济概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1Jack Goodman .The Changing Demography of Multifamily Rental Housing Housing Policy Debate . Volume 10, Issue Fannie Mae Foundation 1999
    2郑思齐:《住房需求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第32页
    3Jones L D Current wealth and tenure choice. AREUEA Journal. 1989,17(1):17-40
    4Deleeuw F and Ozanne L. Housing. In : Aaron H J and Pechman J A, eds. How Taxes Affect Economic behavior.Washion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82:283-326
    5 Titman S D. The effect of anticipated inflation on housing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1982.37:827-842
    1张泓铭:《住宅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
    1沈悦等:《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 Madsen, J.,“A Tobin’s q Model of House Prices”,‘Australasion Macroeconomic Workshop’, Melbourne,April
    
    1成思危:《中国城镇住宅制度改革》,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
    2蒋一军等:《房地产价格指数与Hedonic模型》,《中国资产评估》,1996年3月
    3刘美霞:《自有和租赁住房消费结构研究》,《城市开发》,2004年5月
    1向大庆:《商品住宅消费中的择居意向与价值观》,《新建筑》,1995年第2期
    1Smith, L. B., Rosen, K. T.&Fallis 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s models of housing marke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16(5):29-64
    1张仙桥:《住宅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1周琼、蒋耒文:《住房人口学研究综述》,《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858页
    2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和家庭户变动与住房状况研究》,《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821页
    1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和家庭户变动与住房状况研究》,《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卷:民族、老龄化、家庭与住房》,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821页
     1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6页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3页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32页
    1中国台湾“营建署”:《住宅专业用语汇编》
    2RichardFMuthandAllenCGoodman .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Markets. Harwood AcademicPublishers,1989
    3吴强:《入世中国住宅产业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3页
    4王连华:《住宅产业良性发展的策略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5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1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16页
    2张泓铭:《住宅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1Maslow, A.A theory of human motiv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370-396
    2D.Donnison and C. Ungerson, Housing policy, Penguin Books, Harmondsworth (1982):13
    3Thompson,G(1987)Needs (Routledge)
    4Griffin,J. Well-Be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41
    5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1周运清:《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1宋春华等:《房地产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2Ahmad N. A joint model of tenure choice and demand for housing in the city of Karachi. Urban Studies.1994,31(10):1691-1705
    1刘洪康、吴忠观:《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87-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页
    3吴忠观、周君玉:《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1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2张纯元、吴忠观:《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8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41页
    4张纯元、吴忠观:《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87页
    1Clara H.Mulder, Population and housing: A two-sided relationship, DEMOGRAPHIC RESEARCH,VOLUME 15, ARTICLE 13, PAGES401-412, PUBILISHED 14 NOVEMBER 2006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
    3李通屏等:《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33页
    1United Nations(1990),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Decline: A Review of Som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ST/ESA/SER.R/102
    2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318页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1年,第473页
    2叶文振:《孩子需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3P.M.Hause,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1979), New York
    4刘铮:《刘铮人口论文选》,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
    1洪英芳:《论现代人口转变两种基本形态》,《人口与经济》,1985年6月
    2向志强:《试论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人口学刊》,2002年第1期
    3吴忠观:《人口经济学概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4Davis.K:1963“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response in modern demographic history”Population Index, 9-(4):345-352
    
    1朱国宏:《人口转变论》,《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2期
    2李建民:《人口转变论的古典问题和新古典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3蒋耒文:《“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思考》,《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1Dirk J. van de Kaa2002:The Idea of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h Welfare Policy Semina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Tokyo, Japan, 29 January 2002
    1朱国宏:《关于“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1李建民:《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
    2王学义:《人口转变后果研究—西方视野、价值意义、主要缺陷与分析框架构建》,《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3朱国宏:《关于“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1路遇:《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2邓伟志:《“最大的不足”及经济与社会之关系》,《解放日报》,2004年6月23日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1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2刘洪康、吴忠观:《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0页
    
    1原新:《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
    2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1邬沧萍:《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页
    2林正祥、原新:《中国人口增长之探讨》,《人口学刊》, 2004年第1期
    
    1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研究》,2006年第2期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1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1刘秀如:《北京住房需求趋势判断》,《投资北京》,2007年第11期
    
    1梁中堂:《我国人口变动五十年展望》,《经济问题》,1980年第5期
    2陈卫:《中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人口研究》,1993年第5期
    1孙有平:《老年人“银色”住宅的开发》,《南方房地产》,2003年8月
    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中国网,2007年12月17日
    2零点前进策略和远景投资2004年5-6月合作完成的对北京、上海的3000名55至75岁的市民的随机抽样拦截访问报告
    3刘颖春:《老龄住宅相关问题初探》、《人口学刊》,2003年第3期
    
    1林文、邹慧明:《人口红利与住宅真实需求》,《城市开发》,2007年5月
    2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3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1David E. Bloom, Jeffrey G. Williamson(1998).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2(3)
    2李蕾、郑长德:《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4月
    3陈锦霞:《人口红利及其在我国的实现》,《人口与发展》,2008年增刊
    4王根蓓译: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5刘家强、唐代盛:《关于人口红利问题的几点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4期
    6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9月
    7李蕾、郑长德:《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4月
    
    1穆光宗:《人口红利枯竭会带来劳动力价格提高吗?》,《解放日报》,2007年7月3日
    2叶文振:《不用用人口红利误导我国人口政策》,《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4期
    3侯东民:《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质疑人口红利说》,《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4卢嘉瑞、徐圣银:《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1李扬:《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财贸经济》, 2007年第1期
    3谢春玲:《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9期
    1王海征、黄庭满:《中国今后十五年处于收取“人口红利”黄金时期》,《经济参考报》,2005年11月14日
    2傅勇:《中国的储蓄率另类吗?》,《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04月12日
    1李扬等:《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结果》,《中国证券报》,2006年4月22日
    2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1陈云:《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经济经纬》,2008年3月
    1张平:《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172页
    
    
    1谢春玲:《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9期
    2金晓彤:《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述评》,《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
    1浩春杏:《城市住房梯度消费——以中国南京为个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2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国住宅金融报告》,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1辽宁调查总队:《透视中国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趋势》,《2005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2Geoffrey E. Meredith and Charlies D. Schewe: with Janice Karlovich (2003), Defining markets, defining moments:America’s 7 generational cohorts, their shared experiences, and why businesses should care, New York :Hungry Minds
    3 Norman B.Ryder(1959),The Cohort as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in Melissa A.Hardy(ED),Studying Agding and Social Chang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SAGE Publications,Inc.
    4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年,第154页
    
    1杰弗里·梅雷迪斯、查尔斯·谢韦:《队列分析的力量》,《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第1期
    2朱川燕:《中国大陆城市居民媒体接触行为代群效应初探》,《新生代视野》,2006年第8期
    3王煜昆:《人口世代划分不能再等了》,《中国经营报》,2001年3月27日
    1高中建、孟利艳:《80后现象的归因及对策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2本刊编辑部:《不容忽视的“未来消费力量——中国80后消费行为分析报告》,《现代营销》,2006年4月
    1王海涛、任强、蒋耒文:《中国人口和家庭户变动与住房状况研究》,《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869页
    1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3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41页
    4刘洪康、吴忠观:《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
    5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3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家庭社会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2年,第182-183页
    4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
    1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第1期
    2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3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4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人口学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12页
     1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1周运清:《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1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和家庭户变动与住房状况》,《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第832页
    2王猛:《家庭规模结构与住宅市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浩春杏:《城市住房梯度消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1-312页
    
    1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6页
    2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
    3城调:《中国城市家庭消费大盘点》,《中国房地产导报》,2002年第22期
     1王全民等:《房地产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46页
    1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5页
    2徐安琪:《中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状况》,《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中国网转载,2006年3月16日
     1付昱:《购买住房大多由家庭成员共同决策》,《广州日报》,2005年4月22日
    1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2沈晓杰:《住房改革把中国人买房负担推向世界之最》,凤凰网,2007年2月12日
    3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9页
    4潘允康:《中国家庭网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5期
     1让·凯勒阿尔,P·_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1页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238页
    2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1吴忠观等:《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1刘艳彬等:《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国际进展与展望》,《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4期
    1Wilkes,R.E.(1995). Household Life-Cycle Stages,Transitions,and Product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2 (1),40-42
    2Hawkins,D.I,Best, R.J. & Coney, K. A.(2001)Consumer Behavior. Boston,USA:Irwin McGraw-Hill,196
    3J Van Rooyen & P J DU Plessis,A Conceptional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the Household Lifecycle Concept in South Africa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2003, 29(3),30-37
    
    
    1聂志红,崔建华:《消费者行为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39页
    2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1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9月
    
    1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2吴继煜:《21世纪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西北人口》,2000年第2期
    
    1唐绍洪:《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观念的转变》,《兰州学刊》,2003年第5期
    2兰春明等:《婚姻与家庭模式的选择》,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76页
    1李东山:《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吗?——试论家庭的社会地位变迁》,《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3期
     1杨鸿泽、刘瀚之:《TIPS单身联合调查分析报告》,《新周刊》,2007年6月
    1罗兰·普列萨:《人口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1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2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6-47页
    3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7页
     1李通屏:《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25页
    
    1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人口学刊》, 2003年第6期
    2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0页
    3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7期
    1吴忠观等:《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2The Associated Press (February 26, 2008). "UN says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live in urban areas by end of 2008",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朱传耿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地理研究》,2008年1月
    
    1严华清:《西方房地产》,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包宗华:《住宅与房地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147页
    
    1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2孙玉波、惠小勇:《居民住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告别住房短缺时代》,新华网,2002年8月6日
    1周运清:《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36页
    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55页
    
    1王全民:《房地产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114页
    2曹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1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2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3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172页
    
    1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2丹尼斯·迪帕斯奎尔等:《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8-29页
    1周一星、孟延春:《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1郑思齐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3月
    1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2005》、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1朱介鸣:《城市居住人口分布以及再分布的基础研究(一)》,《城市规划汇刊》,1989年
    2刘洋:《公交出行距离短耗时长,吸引力远逊于小汽车》,《新京报》,2007年3月2日
    
    1李佳鹏、殷丹:《学区房逆势热销,为孩子择校置业暗藏风险》,《经济参考报》,2008年9月24日
    2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1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家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1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及生存状况》,《光明观察》,2006年2月21日
    1章铮等:《现有民工进城定居数量估算》,《第四届人口学家前沿论坛论文集》,2008年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2拉里·莱恩:《都市社会中的社区》,芝加哥:多塞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2页
    
    1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2桑德斯:《社区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第358页
    3吴庆华:《社区阶层化:后单位社会城市社区变异的必然趋势》,《学术交流》,2008年第8期
    1王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物业管理事业跨世纪的良性发展》,《住宅与房地产》,1999年第6期
    2王卫东:《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中国网》摘自《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2005年11月8日,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hfz/1019873.htm
    
    1刘君德、张玉枝:《社区分化-整合运动一般规律探讨》,《人文地理》,1997年6月
    2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城市问题》,2004年第5期
    1肖文涛:《我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与中间阶层的培育》,《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学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
    1桑德斯:《社区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第35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273页
    3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页
    4周志钧:《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6页
    2Weber, Max.1966.”Class,Status and Party .”in Class, Status,and Powe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Beinhard Bendix and Seymour Lipse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1-75页
    2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1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2王世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新探》,《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杨继绳:《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报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04页
    2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0-32页
    1Grusky, David B.2001.Social Stratification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Boulder CO:Westview press.pp.26
    1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1“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0-2005年:我国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统计研究》,2008年第2期
    
    1丹尼尔·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的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2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中国哪些人的收入最高?收入最高20中职业排行》,新华网,2005年8月23日
    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2王长征:《从消费文化的变迁看后现代营销的整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期
    1刘玉录:《住房文化》,《中国房地产》,1995年第10期
    1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2郭景萍:《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刷馆,2002年,第97页
    4西利亚·卢瑞:《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2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页
    3朱国宏:《经济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9页;转引自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1戴烽、王学发:《透过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看城市社会分层》,《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郭建波:《住房的非均衡性与西方住房政策的发展》,《开放导报》,2002年第3期
    1袁志冲:《对和谐理念的哲学思考》,《江海纵横》,2007年第2期
    1Youqin Huang and William A. V. Clark :Housing Tenure Choice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Multilevel Analysis ,Urban Studies, Vol. 39, 2002
    
    1王晓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住房消费》,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2张清勇:《住房、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一个综述》,《财贸经济》,2008年第1期
    
    1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三联书店,1997年,第126页
    2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第5页
     1黄石松、陈红梅:《当前房地产调控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经济参考报》,2006年12月18日
    1张汉等:《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中国城市“房奴”现象》,《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2陈英存:《中国特色的住房消费模式探讨》,《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8年第7期
    1Ball,M. & Harloe , M. 1992 , Rhetorical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housing provision:What the provision thesis is and is not , Housing Studies , 7 (1) ,pp3 - 15.
    1Youqin Huang and William A. V. Clark :Housing Tenure Choice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A Multilevel Analysis,Urban Studies, Vol. 39,7-32, 2002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4年
    2.包宗华.住宅与房地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保罗·贝尔琴、戴维·艾萨克.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6.蔡德容.住宅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7.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曹振良.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9.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陈锦霞.人口红利及其在我国的实现.人口与发展,2008年增刊
    11.陈卫.中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人口研究,1993年第5期
    12.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研究,2006年第2期
    13.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15.丹尼斯·迪帕斯奎尔等.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16.丹尼尔·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的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7.戴烽、王学发.透过城市居民住房消费文化看城市社会分层.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8.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邓卫、宋扬.住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1.董潘等.房地产经济概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7期
    23.段成荣等.中国流动人口状况.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家研讨会论文集,2008
    2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刷馆,2002年
    25.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6.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27.风笑天.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9期
    28.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9.郭景萍.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30.郭晓宇.基于住房服务和类别选择的住房需求研究——理论和来自杭州的实证.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1.成思危.中国城镇住宅制度改革.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
    3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三联书店,1997年
    33.浩春杏.城市住房梯度消费——以中国南京为个案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洪英芳.论现代人口转变两种基本基本形态.人口与经济,1985年6月
    35.侯东民.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质疑人口红利说.人口研究,2007年1期
    36.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
    37.建设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等.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2005.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
    38.蒋耒文.“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思考.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39.蒋一军等.房地产价格指数与Hedonic模型.中国资产评估,1996年第3期
    40.贾生华等.基于不同视角的住房需求研究述评.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41.杰弗里·梅雷迪斯、查尔斯·谢韦.队列分析的力量.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1期
    42.金晓彤.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行为理论述评.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2期
    43.考茨基.土地问题.三联书店,1955年
    44.拉里·莱恩.都市社会中的社区.芝加哥:多塞出版社,1987年
    45.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8年
    46.兰春明等.婚姻与家庭模式的选择.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47.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8.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9.李东山.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吗?——试论家庭的社会地位变迁.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3期
    50.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人口学刊,2003年第6期
    5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
    52.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
    54.李建民.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2000年第4期
    55.李建民.人口转变论的古典问题和新古典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56.李通屏等.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57.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8.李扬.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9.李扬等: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财贸经济,2007年第1期
    60.厉以宁.消费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
    61.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人口学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
    6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年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63.梁中堂.我国人口变动五十年展望.经济问题,1980年第5期
    64.列宁.列宁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65.林文、邹慧明.人口红利与住宅真实需求.城市开发,2007年5月
    66.林正祥、原新.中国人口增长之探讨.人口学刊,2004年第1期
    67.刘洪康、吴忠观.人口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
    68.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69.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70.刘家强、唐代盛.关于人口红利问题的几点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4期
    7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2.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3.刘艳彬等.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国际进展与展望.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4期
    74.刘颖春.老龄住宅相关问题初探.人口学刊,2003年第3期
    75.刘玉录.住房文化.中国房地产,1995年第10期
    76.刘铮.刘铮人口论文选.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
    77.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8.卢嘉瑞、徐圣银.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7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0.路遇.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
    81.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2.罗兰·普列萨.人口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8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
    85.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年
    86.聂志红,崔建华.消费者行为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87.潘允康、林南.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88.潘允康.中国家庭网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5期
    89.切希尔、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90.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91.让·凯勒阿尔,P·_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
    92.桑德斯.社区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
    93.沈悦等.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94.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95.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96.宋春华等.房地产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3年
    97.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城市问题,2004年第5期
    98.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
    99.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0.王德文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9月
    101.王长征.从消费文化的变迁看后现代营销的整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期
    102.王根蓓译:David Romer,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3.王连华.住宅产业良性发展的策略探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4.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5.王全民等.房地产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6.王世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新探.社会科学,2003年
    107.王学义.人口转变后果研究—西方视野、价值意义、主要缺陷与分析框架构建.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108.王晓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住房消费.学苑出版社,1999年
    109.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0.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第1期
    111.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112.邬沧萍.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3.吴继煜.21世纪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西北人口,2000年第2期
    114.吴强.入世中国住宅产业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115.吴庆华.社区阶层化:后单位社会城市社区变异的必然趋势.学术交流,2008年8期
    116.吴忠观.人口经济学概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7.吴忠观、周君玉.人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8.西利亚?卢瑞.消费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9.向志强.试论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人口学刊,2002年第1期
    120.肖文涛.我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与中间阶层的培育.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学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21.徐安琪.中国妇女的家庭生活状况.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2.徐晓军.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23.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
    125.严华清.西方房地产.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6.阎志民.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127.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叶文振.不用用人口红利误导我国人口政策.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4期
    129.原新.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
    130.袁志刚等.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131.袁志冲.对和谐理念的哲学思考.江海纵横,2007年第2期
    132.曾毅等.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
    133.赵四海.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4.张纯元、吴忠观.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5.张泓铭.住宅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6.张蕾.影响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分配因素分析.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7.张仙桥.住宅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138.张清勇.住房、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一个综述.财贸经济,2008年第1期
    139.章铮等.现有民工进城定居数量估算.第四届人口学家前沿论坛论文集,2008年
    140.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1.周一星、孟延春.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143.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国住宅金融报告.中信出版社,2003年
    144.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45.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46.周运清.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居住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47.郑思齐等.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3期
    148.郑思齐.住房需求的微观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49.朱国宏.人口转变论.人口与经济,1989年第2期
    150.朱国宏.关于“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1.Ahmad N. A joint model of tenure choice and demand for housing in the city of Karachi. Urban Studies.1994
    2.Ball,M. & Harloe , M. 1992 , Rhetorical barriers to understanding housing provision:What the provision thesis is and is not , Housing Studies
    3.Clara H.Mulder,Population and housing:A two-sided relationship,DEMOGRAPHIC RESEARCH,VOLUME15,PUBILISHED 14 NOV. 2006
    4.Craig Swar. Demography and the demand for housing: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nkiw-Weil demandVariable. Regional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5(1995)
    5.D.Donnison and C. Ungerson, Housing policy, Penguin Books, Harmondsworth (1982)
    6.David E. Bloom, Jeffrey G. Williamson(1998).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7.Deleeuw F and Ozanne L. Housing. In : Aaron H J and Pechman J A, eds. How Taxes Affect Economic behavior.Washion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82
    8.Dirk J. van de Kaa2002:The Idea of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h Welfare Policy Semina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Tokyo, Japan, 29 January 2002
    9.Geoffrey E. Meredith and Charlies D. Schewe: with Janice Karlovich (2003), Defining markets, defining moments:America’s 7 generational cohorts, their shared experiences,and why businesses should care, New York :Hungry Minds
    10.Grusky, David B.2001.Social Stratification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11.Hawkins,D.I,Best, R.J. & Coney, K. A.(2001)Consumer Behavior. Boston,USA:Irwin McGraw-Hill
    12.Jack Goodman .The Changing Demography of Multifamily Rental Housing Housing Policy Debate . Volume 10, Issue Fannie Mae Foundation 1999
    13.Jones L D Current wealth and tenure choice. AREUEA Journal. 1989
    14.J Van Rooyen & P J DU Plessis,A Conceptional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the Household Lifecycle Concept in South AfricaSA Journal of Industrial Psychology, 2003
    15.Madsen,J.,“A Tobin’s q Model of House Prices”,‘Australasion Macroeconomic Workshop’, Melbourne,April
    16.MAYO S K·Theory and estimation in 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demand[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1
    17.Maslow, A.A theory of human motiv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8.Myers,Dowell.Housing Demography:Linking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Housing arkets.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0
    19.Norman B.Ryder(1959),The Cohort as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in Melissa A.Hardy(ED),Studying Agding and Social Chang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SAGE Publications,Inc.
    20.Quigley J M.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urban housing markets. In: Mieszkowski P and Straszheim M ,eds. Current Issues in Urban Ecnomics.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9
    21.P.M.Hause, World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1979), New York
    22.Richard F Muth and Allen C Goodman .The Economics of Housing Markets. Harwood AcademicPublishers,1989
    23.Rosen S. Hedonic prices and implict market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ure competition. 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 1974
    24.Smith, L. B., Rosen, K. T.&Fallis 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s models of housing marke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
    25.The Associated Press (February 26, 2008). "UN says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live in urban areas by end of 2008",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6.Titman S D. The effect of anticipated inflation on housing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1982
    27.United Nations(1990),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rtility Decline: A Reviewof Som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28.Weber, Max.1966.”Class,Status and Party .”in Class, Status,and Power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Beinhard Bendix and Seymour Lipse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Wilkes,R.E.(1995). Household Life-Cycle Stages,Transitions,and Product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Youqin Huang and William A.V.Clark:Housing Tenure Choice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Multilevel Analysis,Urban Studies,Vol. 39,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