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颂赞文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颂和赞是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两种文体形式。它们以各自特殊的语言结构形式,述颂美赞着社会和人生,具有崇高的情感色彩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它们均源自于先秦,初兴于两汉,流变于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大盛,是李唐时期诸多文体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结合唐代各阶段的社会文化思潮,从颂、赞创作和批评两大方面对唐代的颂赞作了探讨。
     从创作的角度看,初唐时期颂、赞在主题取向上有反思性和现实性的一面,既有应制而作也有文士的自制,其中以唐太宗、王绩、褚亮、颜师古、王勃等人的创作较为突出;盛唐时期,在文德政治理念下,颂和赞呈百花竞放的局面,这与时代乃至文士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在风格上有圆融和靡丽的一面。此期以唐玄宗、张说、张九龄、苏颋、李华、王维、李白等人的创作水平最高;中唐时期的颂赞在内容上出现了对圣德和帝王的疏离,较多的是对贤臣高士的赞歌,同时出现了较多的佛赞。此期的颂赞作家以韩愈、柳宗元、梁肃、白居易、吕温、符载等人的作品较好;晚唐五代,佛颂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这些佛颂在观照与体悟中走向了雅化一途。同时,这个时期,邈真赞登上了文学的前台,其纪传叙事文学的特征,表现的较为突出。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转变,此期的圣德明君和高德贤臣们已经遥不可望,盛世宏业的光芒也无法照射每天的生活,晚唐五代的士人的目光开始内转,用颂赞表现生活、山野和佛事等,为个人情志的表达找寻了又一出路。
     从文体的角度看,唐代颂、赞文体功能的发生,表现为颂文体的纪事功能指向和赞文体的纪传功能指向。颂赞文体的形式批评中,颂表现为颂序的恣肆,藻饰中的华丽和繁写下的精致;赞表现为体赡辞清,杂用文绮,华实相胜。注重缓急应节,繁约得正,贵乎精要。注重点睛画龙,夹叙夹议,义正志显;从语言层次中的突出形式及其前景化的角度看,唐代颂文体表现为对高、大、全、美的追求,对奇、僻、生、疏的张扬和词语的叠用与并列;唐代赞文体则表现为语音层面、词汇和句法层面,以及形式上的四言和多言、散体赞的出现。唐代颂赞文体的修辞则表现为:唐代的颂和赞多采用比喻和夸饰等微观修辞技巧,在宏观修辞上,唐颂多注重全知视点、节奏和距离,唐赞则多注重全知视点和场面。
Song and Zan were two literary forms which were ful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meanings. In their own special language structure, they sang the praises of the society and life, Song and Zan had great emotion and positive value judgments. We had combined a lot of social trends about culture from every stage of Tang Dynasty. From two aspects, creation and criticism, Song and Zan in Tang Dynasty were discussed.
     In our opinion, from the angle of creation, Song and Zan in early period of Tang had reflexivity and practicality in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There were works for both requirement and initiative.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Li Shimin, Wang Ji, Chu Liang, Yan Shigu and Wang Bo were better; In the glorious age of Tang Dynasty, with the political idea about the function of literary moralization, there were a lot of writers and works, and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were spectacularity. It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times and the mentality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styles, Song and Zan in this period were thorough and smooth, extravagant and magnificent.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Li Longji, Zhang Yue, Zhang Jiuling, Su Ting, Li Hua, Wang Wei and Li Bai were in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Mid-Tang, the contents of Song and Zan became apart from the favour of emperors and emperors themselves. There were more glorification of conscientious officials and virtuous eremites, while there were many Buddha Zan. Among the intellectuals were Han Yu, Liu Zongyuan, Liang Shu, Bai Juyi, Lu Wen, Fu Zai who worked well. In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y, Buddha Song had made some develop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it appeared a flourishing situation. It had gone to a way toward the elegance in reflection and realization. Meanwhile, Miaozhenzan got on the stage of literature. Its biographical and narrative features were prominent.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s, sagacious emperors and high moral officials had never been expected, the brilliancy of the great times could not lighten the everyday lives any longer.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began to turn to their own hearts. Song and Zan were written to describe life, nature and Buddhist activities. Another way to express personal emotion and ideal were offered.
     From the angle of form, the occurrence of the stylistic function of Song and Zan in Tang Dynasty had directed to the narration function of Song and the biography function of Zan. In the criticism about the exterior of Song and Zan, Song had self-indulgent preface, florid words and delicate style which expressed complicated. Zan had Dantesque appearance, unmeretricious words and intricate deliver. It looked not only gallant but also inornate. It laid emphasis on harmonious rhythm, succinct styles and precise theme. I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critical points, alternating narration and discussion, proper meaning and obvious aspiration. From the prominent form and foregrounding angle of the language layers, Song showed pursuing loftiness, lustihood, integrity and beauty, publicizing uncommonness, scarceness, infrequency and unfamiliarity and overlapping and juxtaposing words. Zan showed different in three aspects: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syntax. It also showed the appearance of four characters, over-four characters and rhymelessness. The rhetoric of Song and Zan in Tang appeared that both of them had adopted micro-rhetoric skills such as metaphor and exaggeration, however, on macro- rhetoric skills, Song focus more on omni-viewpoint, cadence and interval, and Zan focus more on omni-viewpoint and spectacle.
引文
①莫尔顿《近代文学之研究(三)》,《小说月报》第17卷第3号(1926年3月10日)
    ①参见傅刚《论<文选>难体》,《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又傅刚《昭明文选研究》的下编第二章《文选》的基本面貌的第三节《文选》的分类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页。
    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581页。
    ①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②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页。
    ③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13--315页。
    
    ①[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3页。
    ②[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643---644页。
    ①见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2003年度广西师大硕士学位论文。
    ①黄侃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②赵敏俐《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第79页。
    ③赵敏俐《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第80页。
    ①李成荣《<文选>赞体文起源考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郭绍虞著《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③刘师培著《中古文学论著三种》,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④旧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清]孙之騄辑:《尚书大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册,第393页。
    ⑤赵敏俐《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第60页。
    ①参阅王兵《蒙古族的祝词、赞词》(《民族团结》,1994年第2期),高启安《裕固族的几种仪礼及其赞辞》(《社科纵横》,1991年第5期)等。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74页。
    ③[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第372页。
    ⑤《周礼注疏》,第837页。
    ①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8页。
    ②[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
    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2期。
    ①赵敏俐《歌诗与诵诗: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功能分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陈学举《<文选>与<文心雕龙>对史部文章评录标准之差异》,《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第41页。
    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5—47页。
     ①《郭绍虞说文论》,第272页。
    
    ①薛凤昌《文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②谌东飚《<史记>论赞对古代杂文文体的影响》,《云梦学刊》,2007年第1期。
    ③谌东飚《<史记>论赞对古代杂文文体的影响》
    ①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①[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和22页,下引此书版本同。
    ③《周易正义》,第5页。
    ④刘师培著《中古文学论著三种》,第149页。
    ⑤张舜徽《郑学丛注》,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7页。
    
    ①《文心雕龙义证》,第665页。
    ②《文心雕龙札记》,第94页。
    ③刘师培《中古文学论著三种》,第152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333页。
    ①张克锋《论魏晋南北朝画赞》,《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②张克锋《论魏晋南北朝画赞》。
    ③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通变》,第1079页。
    ④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通变》,第1102页。
    ①《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毛诗正义》,第11页。
    ③《毛诗正义》,第12页。
    ④《毛诗正义》,第12页。
     ①《毛诗正义》,第18—19页。
    
    ①[东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403—408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7页。
    
    ①[明]吴讷、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7页。
    ②《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142页。
    ①[清]章学诚撰《校雠通义·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91页。
    ②[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九·经籍考七十六》,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64页。
    ③[清]方浚师撰《蕉轩随录·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1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④《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66页。
    ⑤《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47页。
    ①[清]孙梅《四六丛话》,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4575页。
    ②《历代文话》,第4580页。
    ③《历代文话》,第4576页。
    
    ①[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第175页。
    ②《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47页。
    
    ①《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142页。
    ②《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第142页。
    ③《历代文话》,第4677页。
    ④《历代文话》,第4678页。
    ①《历代文话》,第4694页。
    ①杨启高《中国文学体例谈》,南京书店,1930年版。
    ②《中国文学体例谈》,第23页。
    ③《中国文学体例谈》,第30页。
    ④《中国文学体例谈》,第30页。
    ⑤蒋伯潜著《文体论纂要》,重庆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90页。
    ⑥薛凤昌著《文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①薛凤昌《文体论》,第98页。
    ②薛凤昌《文体论》,第99页。
    ③[日本]盐谷温著,陈彬龢译《中国文学概论》,扑社印行,1929年再版。
    ①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①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2007年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62页。
    
    ①《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③《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②《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文史哲》,2008年第4期。
    ①《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②《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③《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④《文史知识》,2001年第4期。
    ⑤《文艺研究》, 2003年第4期。
    ⑥贺万里《美术观察》, 2003年第7期。
    ⑦《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⑧《文史哲》,2007年第3期。
    ⑨《东南文化》,2007第3期。
    ⑩《荣宝斋》,2008年第3期。
    11《丝绸之路》,2009年第8期。
    ①《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①[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三十八。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
    
    ①王长华,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②王长华,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
    ①赵逵夫《先秦文体分类与古代文章分类学》,载于《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立兵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2004年第11页。
    ②张立兵《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
    
    ①郭杰、李炳海、张庆利《先秦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页。
    ②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2003广西师大硕士论文,第10—11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
    
    ①[东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403页。
    ②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陈引驰编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③《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
    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第232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七。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713页。
    ①《后汉书》,卷五十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60页。
    
    ①[梁]沈约《宋书·志第十七·符瑞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59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新编诸子集成·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15页。
    ③[宋]周煇撰《清波杂志·卷一》,《丛书集成新编》第84册,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十九。
    ①刘世林著《鲍照》,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①《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②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第24页。
    
    ①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第183页。
    ②[宋]王应麟辑《玉海》,卷五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25页。
    ①《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51页。
    ②[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五十一。
    ①[宋]王应麟辑《玉海》,第1183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十二。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②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2页。
    ①孙梅《四六丛话》,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4231页。
    ①王立群《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260页。
    ①张灯《<文心雕龙·颂赞>疑义辨析举隅》,《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①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5—396页。
    ①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版。
    
    ①[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三,“杂扬颂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著三种》,第111页。
    ③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页。
    ①李善注《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二页。
    ②李善注《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三页。
    
    ①林彬《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②林彬《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第125页。
    
    ①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页。
    ②马建智著《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
    ①任竞泽《论宋代<文选>学衰落之原因》,《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
    ②任竞泽《论宋代<文选>学衰落之原因》
    ①詹福瑞师《不求甚解——读民国古代文学研究十八篇·最为难得是常情》,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2页。
    ②詹福瑞师《不求甚解——读民国古代文学研究十八篇·生命力的穿透》,第219页。
    ①《名作欣赏》,2009年第4期下半月版。
    ①杨炯《王勃集序》,《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31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十六。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三。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三十。
    
    ①[五代]刘昫撰《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页。
    ②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全唐文》卷五百一十八。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传序》,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25页。
    ①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02页。
    
    ①孙景坛《唐代‘贞观之治’的儒治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②本节参考詹福瑞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一章文德”部分,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①肖瑞峰,杨洁琛《论“大手笔”张说的散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刘顺《初盛唐的儒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新唐书》卷一一,《礼乐志》一,第309页。
    ①孙逖《天宝三载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制》,《全唐文》卷三一O。
    
    ①孟二冬著《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②徐庭云主编《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版。
    ③《全唐文》,卷四十。
    ①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0页。
    ②(南宋)朱熹《诗经集传》,中国书店,1994年版,第106—107页。
    ③(齐)魏收撰《魏书》,卷二十一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6页。
    ①《新唐书》,卷八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97页。
    ①《旧唐书》,卷一八九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①皎然在大历初年(767)时,已经46岁,我们认为他的创作已经处在了丰硕的时期,故把他放在了盛唐。
    ②陈兵《中国佛教圆融精神的当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①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页。
    ②转引自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③詹福瑞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87页。
    ④詹福瑞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87页。
    ⑤詹福瑞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第89页。
    ①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224页。
    
    ①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4177页。
    ②王伯敏著《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论》,西泠印社,1983年版。
    ③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4202页。
    ①《旧唐书·文苑传·杨炯传》卷一百九十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04页。
    ①[清]姚鼐纂。宋晶如,章荣注释《古文辞类纂》,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据世界书局1935年影印本,第747页。
    ②欧阳修《集古录·卷七·唐中兴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3页。
    ①[宋]董逌《广川书跋·卷八》,《丛书集成新编》,第48册,第699页。
    ②[清]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③[宋]范成大《石湖诗集·书浯溪中兴碑后·序·卷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丛书集成新编》,第87册,第120页。
    ⑤《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三十六。
     ①《全唐文》,第4580页。
    ①[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版,第381页。
    ②五代荆浩《笔法記》,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①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评注本》,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63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161页。
    ①胡遂《论大历文坛由儒入佛思潮》,《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①吴信如《药师经法的本质与精神·<药师经法研究>序》,《法音》,1997年第12期,第5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页。
    ②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3页。
    ②药师信仰的主尊是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也叫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十二愿王等。参见李小荣,《论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药师信仰──以敦煌文献为中心》,《普门学报》2002年,第11期。
    ①张琦《中唐禅宗思想与唐代诗风之新变——以白居易为考察对象》,明生主编《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②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80页。
    
    ①[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7页。
    ②[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32页。
    ①曲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1页。
    ①曲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第1362页。
    ②《旧唐书》,第4195页。
    ③[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④迟文浚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韩愈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⑤曲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第2741页。
    ①[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迟文浚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韩愈卷》,第182页。
    ①[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二百四,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明]吴讷著,于北山点校《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8页。
    ③[元]陈绎曾《文说》,见王水照《历代文话》,第1340页。
    ①张少康著《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台北淑馨出版社,1983年版,第322页。
    
    ①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页。
    ②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1649页。
    ③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338页。
    ①[法]罗丹述,葛赛尔著,傅雷译《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3页
    ②[日]川合康三著,刘维治、张剑、蒋寅译,《终南山的变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①[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2页。
    ②骆啸声先生认为伊尹应两次奉汤命去夏:一为输诚辅桀,一为行间兴商。见骆啸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5期。
    ①[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廖名春、刘佑评整理《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6页。
    ②《柳宗元集》,第521页。
     ①《柳宗元集》,第524页。
     ①《柳宗元集》,第525页。
    
    ①《柳宗元集》,第526页。
    ②《柳宗元集》,第527页。
    ①章士钊《章士钊全集·柳文指要》,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600—601页。
    ②张铁夫《柳宗元<龙马图赞>考释》,《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南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中,《丛书集成续编》,第一册,第101页。
    ①[唐]徐灵府,[宋]朱弁,杜道坚注,[明]孙鑛评《文子·卷八·自然》。《续修四库全书》,第958册,第714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兵略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52页。
    ①《礼记正义·王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页。
    ②[清]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王言》,《丛书集成新编》,第18册,第276页。
    ③《旧唐书》,第4005至4006页。
    
    
    ①《全唐文》,第5172页。
    ②《全唐文》,第5322页。
     ①《历代文话》,第4692页。
     ①《历代文话》,第4692页。
    
    ①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北新书局,1936年版,第441—442页。
    ②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概论》,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①《全唐文》,卷八〇四。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章句第三十四》,第1265页。
    ②陈允吉《论佛偈及其翻译文体》,《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六期,第92页。
    ③陈允吉《论佛偈及其翻译文体》,第98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六十三。
    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三。
    ③《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三十四。
    ①《全唐文》,第3页。
    ①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敦煌心史散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荣新江《敦煌邈真赞年代考》,第353页。
    ②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新2版,第146页。
    ③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敦煌心史散论》,第77页。
    ④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敦煌心史散论》,第8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2-513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3页。
    ③[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一三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80-1681页。
    ①郑炳林《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关于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②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161页。
    ③饶宗颐《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序》,第1页。
    ①参见饶宗颐《画——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①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8页。
    ②《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0页。
    ③《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38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第1767页。
    ②贺万里《中国古代圣贤画像赞的造像法则及其伦理价值》,《美术观察》2003年第7期,第82页。
    ③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61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2页。
    ②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50页。
    ①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616页。
    ①《全唐文补编》,第1089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43页。
    ②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06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25页。
    ①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3页。
    
    ①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导言》,第1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③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4页。
    ④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4页。
    ①钱佼汝《英语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
    ②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第222页。
    ①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②[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1页。
    ①[东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55页。
    ②王水照《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0页。
     ①《传记文学》,1914年9月23日。
    
    ①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8页。
    ②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第256页。
    
    ①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作者序》,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②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1页。
    ②老舍《戏剧语言》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
     ①《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1期。
    ①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广西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58页。
    ①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议对第二十四》,第899页。
    
    ①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181页。
    ②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4181页。
    ①冈布里奇著《艺术与幻觉》,中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①Leech, G.H. and M.H. Short《Stylein Fiction》,London:Longman,1981年版,第12页。
    ②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①《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Kress,1985:68),第137页。
    ②刘大櫆著《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①[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53—554页。
    ②参见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页。
    
    ①[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20页。
    ②[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丛书集成续编》,第10册,第337页。
    ③夏丏尊、叶圣陶《文心》(教育)1934年版。第82页。
    ①陶东风著《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①何丹《<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②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第131- 146页。
    ③何丹《<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④何丹《<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
    ①此处参考了葛晓音先生的《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②葛晓音《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
    ①Widdowson, H.G.《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75.
    ①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②樊露露《颂赞与四言诗的文体辨析》,《西华大学学报》(这些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1206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0页。
    ③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⑤杨义著《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②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③陈光磊《序二》,见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陈光磊《序二》,见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第6页。
    ②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第24页。
    ③详见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④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
    ⑤此处的隐喻就是指比喻,和通常所认为的隐喻是比喻的一种不同。
    ①转引自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1页。
    ①陈汝东著《认知修辞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页。
    
    ①黄庆萱《修辞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第225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85页和第330页。
    ①张说《皇帝在潞州祥瑞颂十九首奉敕撰·李树》
    ①[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159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十六。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192页。
    ②[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1页。
    ③详见施洛米斯·雷蒙·凯南著,姚锦清译《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第61-62页。本文与西方学者认识有差异。西方学者主张以行和页来衡量叙事时间是不确切的,实际上口述和书面陈述时间也是用时间单位来计量。
    ①[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美] W·C·布斯著,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美]爱华德·萨丕尔著,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1页。
    ②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贺拉斯著,杨周翰译《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2页。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①[法]罗丹口述,葛赛尔著,傅雷译《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3页。
    ②[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5页。
    ③詹福瑞师著《不求甚解·最为难得是常情》,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2页。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六十九。
    ②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91页。
     ①陈尚君《全唐文补编》,第1084页。
    ①陈尚君《全唐文补编》,第1238页。
    ①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1. (北宋)丁度等编《集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 (北宋)董逌《广川书跋》,《丛书集成新编》,第4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
    3. (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4. (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5. (北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6.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7. (北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9. (北宋)姚铉《唐文粹》,上海:《四部丛刊》1926年影印明嘉靖本
    10.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1.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汉)王充著,刘盼遂集解《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
    14. (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廖名春、刘佑评整理,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 (刘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18. (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丛书集成续编》,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
    19.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 (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1. (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 (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3.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丛书集成新编》,第8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
    24. (南宋)王应麟《玉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5. (南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6. (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丛书集成新编》,第8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版
    27. (南宋)朱熹《诗经集传》,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版
    28. (清)陈鸿墀编《全唐文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9. (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0.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2.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3.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4.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5. (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6.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7. (清)刘大櫆著《论文偶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9.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40. (清)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42.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43. (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4.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5. (清)姚鼐编,高步瀛笺《古文辞类纂》,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 (清)永瑢主编,李学勤等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47. (清)章学诚撰《校雠通义》,《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8.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9. (清)方浚师撰《蕉轩随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14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0. (唐)房玄龄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5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52. (唐)李世民著,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3.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4.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5. (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6. (唐)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7. (唐)欧阳询编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8. (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版
    59.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 (五代)荆浩《笔法記》,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1. (五代)刘昫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62.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63. (西汉)司马迁著,韩兆琦评注《<史记>评注本》,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64.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65.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6. (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陈尚君编《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68.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69.迟文浚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0.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2.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73.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4.旧题(汉)伏胜撰,郑玄注,(清)孙之騄辑:《尚书大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5.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新编诸子集成?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76.潘啸龙注评《楚辞》,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版
    77.曲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8.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9.朱衍《文章类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0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80.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81.黄侃札记,周勋初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2.李曰刚斠诠《文心雕龙斠诠》,台北: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年版
    83.林彬《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85.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版
    86.罗宗强著《读文心雕龙手记》,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87.牟世金著《文心雕龙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88.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89.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0.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学刊》(1——5),齐鲁书社、汕头大学等出版社
    91.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研究》(2——7),北京大学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
    92.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3.詹锳著《刘勰与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4.詹锳著《文心雕龙的风格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95.张少康,汪春泓等著《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6.周振甫等编《文心雕龙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7.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98.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99.祖保全解说《文心雕龙解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0.北京大学中国古史研究中心编著《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1.陈开梅著《先唐颂体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2.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3.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05.过常宝著《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黄金明著《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108.贾奋然著《六朝文体批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姜伯勤著《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敦煌心史散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0.蒋伯潜著《文体论纂要》,重庆:正中书局1942年版
    111.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新2版
    112.蒋原论、潘凯雄著《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3.李士彪著《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14.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5.刘麟生著《中国骈文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16.马建智著《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2008年版
    117.屈直敏著《敦煌高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18.饶宗颐主编,姜伯勤、项楚、荣新江著《敦煌邀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94年版
    119.饶宗颐著《画——国画史论集》,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120.申小龙著《中国句型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1.唐长孺著《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22.陶东风著《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3.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4.王守元、郭鸿、苗兴伟主编《文体学研究在中国的进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5.王水照《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6.王尧、陈践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27.王尧、陈践著《敦煌吐蕃文献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128.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吴越著《敦煌历史人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30.薛凤昌《文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131.杨启高《中国文学体例谈》,南京:南京书店1930年版
    132.杨义著《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3.于景祥著《唐宋骈文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4.张大可著《史记论赞辑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5.张德禄编著《功能文体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6.赵宪章《文体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7.郑炳林辑释《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8.《语言学百科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139.曹明海著《文学解读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0.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1.陈汝东著《认知修辞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3.陈望道著《文法简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
    144.高名凯著《汉语语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45.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6.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47.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8.黄庆萱《修辞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
    149.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50.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1.吕叔湘著《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52.倪宝元主编《大学修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3.彭聃龄著《语言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4.濮侃《辞格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55.涂纪亮著《现代语言哲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6.王初明著《应用心理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57.王德春编《修辞学词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58.王希杰著《汉语修辞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159.王希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0.杨树达著《汉文文言修辞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161.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2.张秉真,黄晋凯著《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3.张汝伦著《意义的探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4.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5.朱曼殊主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6.曹道衡著《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67.董恩林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8.高步瀛编撰《唐宋文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69.郭杰、李炳海、张庆利著《先秦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70.郭绍虞著《郭绍虞说文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71.老舍著《戏剧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17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73.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4.刘师培著《中古文学论著三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75.刘世林著《鲍照》,石家庄: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76.鲁迅著《鲁迅全集》,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7.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78.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9.孟二冬著《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180.钱钟书著《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81.钱钟书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82.孙昌武著《禅思与诗情》,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83.王伯敏著《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论》,杭州:西泠印社1983年版
    184.王立群著《现代<文选>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5.王志清著《纵横论王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6.徐庭云主编《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版
    187.詹福瑞著《不求甚解——读民国古代文学研究十八篇》,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88.詹福瑞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9.詹福瑞著《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0.张少康著《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台北:淑馨出版社1983年版
    191.章士钊著《章士钊全集?柳文指要》,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192.郑宾于著《中国文学流变史》,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版
    193.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194.邹昌林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5.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96. (法)罗丹口述,葛赛尔著,傅雷译《罗丹艺术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197. (美)W?C?布斯著,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8. (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99.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0. (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3年版
    201.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2. (前苏联)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03. (日)川合康三著,刘维治、张剑、蒋寅译,《终南山的变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04. (日本)盐谷温著,陈彬龢译《中国文学概论》,上海:扑社印行1929年再版
    205. (英)艾?阿?瑞恰慈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06. Leech, G.H. and M.H. Short《Stylein Fiction》,London:Longman,1981年版
    207. Widdowson, H.G.《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75.
    208. (美)爱华德?萨丕尔著,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09.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0.冈布里奇著,周彦译《艺术与幻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1.皮埃尔?吉罗著,怀宇译《符号学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2.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作者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213.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14.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5.博士学位论文:段立超《上古“颂类”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16.博士学位论文:韩高年《颂诗的起源与流变——三代诗歌主流的逻辑推演与实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17.博士学位论文:韩国李长徽《<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山东大学2001年
    218.博士学位论文:胡吉星《作为文体的颂赞与中国美颂传统的形成》,暨南大学2009年
    219.博士学位论文:金信周《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
    220.博士学位论文:刘顺《初盛唐的儒学与文学》,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21.博士学位论文: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
    222.博士学位论文: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浙江大学2003年
    223.博士学位论文: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河北大学2007年
    224.博士学位论文: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复旦大学2004年
    225.硕士学位论文:郭宝军《中古颂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26.硕士学位论文:胡大海《<史记>论赞研究》,安徽大学2001年
    227.硕士学位论文:蒋瑜《唐颂略论》,四川大学2006年
    228.硕士学位论文:李成荣《先唐赞体文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29.硕士学位论文:陆银湘《<诗经>“颂”诗的研究》,暨南大学2002年
    230.硕士学位论文:于文哲《试析玄言诗的雅颂文学特征》,宁夏大学2005年
    231.硕士学位论文:张立兵《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篇、铭》,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32.硕士学位论文:赵英哲《颂文文体与唐前颂文概说》,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33.硕士学位论文:邹军诚《<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34.徐中玉、郭豫适主编《中国文体的情与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35.马承源《商周青铜双音钟》,《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236.钱佼汝《英语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
    237.刘家荣《文体学及其方法论》,《百科知识》,1986年第4期
    238.李并成《一批珍贵的历史人物档案——敦煌遗书中的邈真赞》,《档案》1991年第5期
    239.陈允吉《论佛偈及其翻译文体》,《复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6期
    240.张灯《<文心雕龙?颂赞>疑义辨析举隅》,《贵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241.吴信如《药师经法的本质与精神?<药师经法研究>序》,《法音》,1997年第12期
    242.申丹《有关功能文体学的几点思考》,《外国语》,1997年第5期
    243.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244.谢晓河《文学文本的结构与理解》,《外国语》,1997年第5期
    245.叶小广《从语言走向言语的结构文体学》,《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246.张铁夫《柳宗元<龙马图赞>考释》,《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47.胡遂《论大历文坛由儒入佛思潮》,《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248.李山《<诗?大雅>若干诗篇图赞说及由此发现的<雅><颂>间部分对应》,《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249.赵逵夫《先秦文体分类与古代文章分类学》,载《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0.葛晓音《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51.肖瑞峰,杨洁琛《论“大手笔”张说的散文》,《清华大学学报》(哲科版)2003年第6期
    252.贺万里《中国古代圣贤画像赞的造像法则及其伦理价值》,《美术观察》2003年第7期
    253.赵敏俐《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2004年卷
    254.陈兵《中国佛教圆融精神的当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255.孙景坛《唐代‘贞观之治’的儒治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56.郑炳林《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关于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257.赵敏俐《歌诗与诵诗: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功能分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
    258.张琦《中唐禅宗思想与唐代诗风之新变——以白居易为考察对象》,明生主编《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259.张克锋《论魏晋南北朝画赞》,《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
    260.王长华,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261.任竞泽《论宋代<文选>学衰落之原因》,《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
    262.樊露露《颂赞与四言诗的文体辨析》,《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
    263.何丹《<诗经>四言体兴衰探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264.莫尔顿《近代文学之研究(三)》,《小说月报》,第17卷第3号(1926年3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