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岳珂著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南宋著名学者,一生著述甚富。其传世著作有:为岳飞辩冤的《鄂国金佗粹编》和《鄂国金佗续编》,记载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言行的《程史》,考证政治、礼仪制度沿革的《愧郯录》,评论岳珂一生书法收藏的《宝真斋法书赞》,追想东京盛时的宫词《棠湖诗稿》,晚年诗歌作品集《玉楮诗稿》等;他还补注过《三命指迷赋》。另外还有《小戴记集解》、《读史备忘捷览》、《东陲笔略》、《西陲奏稿》、《北征》、《续东几诗余》等六部作品已经散佚,这些作品共同构架起其在学界享有盛誉的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的著述思想。岳珂这些著述,不仅记载南宋史事,反映南宋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也是研究书法、语言学、古代文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资料。论文试对岳珂学术成就及其著述的文献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绪论”讨论论文缘起、学术界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等问题。正文包括六章。第一章岳珂的生平、交游与著述,主要考察岳珂家世、生平经历、学术交游、著作存留等问题;根据现存史料、笔记、文集等对史传无记载的岳珂生卒年、生平事迹等进行考察,特别是对体现岳珂经历和思想变化的字号、仕宦、交游和佚书等进行考证;力图考察出其思想及学术生发的根源。第二章考察《鄂国金佗粹编》与《鄂国金佗续编》,这两部作品是岳珂为其祖父岳飞辩诬之作,也是现存最完整的岳飞研究史料汇编,文献价值极高;本章主要依据文献考察其编撰过程、材料来源及版本内容、体例与结构、文献价值与影响,探求岳飞感动千古的根源。第三章考察《宝真斋法书赞》,此书是岳珂“以其家所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各系以跋,而为之赞”所成之书,这种在跋语后再附加赞语的著录形式,在之前历代的书法理论作品中是不曾见的;原书已佚,清四库馆臣按时间顺序,将辑佚所得编为二十八卷;本章主要研究其成书背景及编撰过程、内容与结构、文献价值与地位,力图还原其在书法艺术史上的价值。第四章考察《程史》与《愧郯录》,这是岳珂的两部笔记体著作,也是他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的著述思想的最好体现,均结集于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时岳珂正因丁母忧闲居故里;这两部作品内容涉及宋代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的文化特色,笔者认为这两部作品对于元以后史家修宋史有很大影响,论文主要从编撰、内容及其文献价值等方面考察这两部笔记。第五章考察《棠湖诗稿》和《玉楮诗稿》,分别从编撰、内容及其价值来研究岳珂的这两部文学作品,考察岳珂的文学成就,以及其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史料价值及时代特征。第六章岳珂的学术思想和著述成就,对岳珂的学术思想和著述成就做全面考察。最后是结语,对全篇作-总结,对岳珂其人其作作全面评价。
     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岳珂及其学术成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凸现出岳珂在南宋学者群体中的独特魅力。
Yue Ke, a famous litterateur and historian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the grandson of the great anti-Jin general Yue Fei's and wrote many books. He handed down to posterity the works including E Guo Jin Tuo Cui Bian and E Guo Jin Tuo Xu Bian, which are to debate the injustice for Yue Fei; Ting Shi, which records the speech and ac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court and the public in Southern Song; KuiTan Lu, which research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of politics and etiquette; Bao Zhen Zhai Fa Shu Zan, which comments Yue Ke's lifetime collection of calligraphy; Tang Hu Shi Gao, which recalls the palace Ci's of the Kaifeng prosperous years; and Yu Chu Shi Gao, which is a collection of poetry of his later years. He also supplemented and annotated San Ming Zhi Mi Fu. There are six other books that have been lost in the ancient times, that is, Collected Commentaries on Book of Rites by Dai Sheng, Shortcut List of History Memorandum, Brief Affairs of the East Frontier, Memorials of the West Frontier to the Throne, The North Expedition, and The Sequel of Dong Ji's Ci Poetry. Those works constitute together the well-known writing theory with intent to distinguish accepted social ideas of right and wrong. Yue Ke's experience and his works reflects the aspects of militar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are also important research data in the fields of calligraphy history, linguistics, ancient litera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his biography and the works.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 paper, academic history,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research. Body part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Yue Ke's life and activities, investigates Yue Ke's family, life experiences, academic communications and main works.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Yue Ke's birth and death years and life stories which were not recorded in historiographic-biography, based on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notes, collected Works, etc., and tries to investigate his thought and academic sources through testing his given name and descriptive name, official career, communications and lost books which embodies the changes of his experience and thought.
     Chapter II studies E Guo Jin Tuo Cui Bian and E Guo Jin Tuo Xu Bian. These two works of Yue Ke refuter for his grandfather, Yue Fei, and are also the most complete existing compilation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General Yue Fei, so they have high historical value. This chapter, based on literature, mainly studies their compilation process, source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versions, style and structure, literature value and impact and explores the spirit root why Yue Fei had been moving throughtout the whole history.
     Chapter III studies Bao Zhen Zhai Fa Shu Zan. This book is written by Yue Ke through "adding compliments after the postscripts of all calligraphic works between Jin and Tang Dynasties collected and classified by his family". This writing style is never seen in all ancient calligraphic theory works.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book has been lost. Si Ku Quan Shu compilers collated what they had collected into 28 volumes roughly according to chronological order. This chapter mainly studies its background and compilation process, content and struction, literature achievement and status, and tries to restore its value in the calligraphy history.
     Chapter IV studies Ting Shi and KuiTan Lu, which are Yue Ke's two notes, and also embody best his writing idea of distinguishing accepted social ideas of right and wrong. Both are completed in the 7th year of Ningzong Jia Ding reign period (1214), when Yue Ke was staying at home without any official position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his mother. These two works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etiquett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ong Dynasty, and reflect from the sid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ong Dynasty.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se two work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ians after Yuan Dynasty to compil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se two note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ilation, content and its documentary value.
     chapter V studies Tang Hu Shi Gao and Yu Chu Shi Gao respectively from the compilation, content and value, and studies Yue Ke'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time characteristics embodied in his literary works.
     Chapter VI studies Yue Ke'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literary idea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Yue Ke's thought from the aspects of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literary idea, and the limitations of his works.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 to conclude the whole paper and make a full evaluation of Yue Ke and his work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Yuek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to show his unique charm among the group of historian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引文
①(宋)陈郁《藏一话腴·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
    ②(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桯史·序》,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④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1984年《文史》第二十三辑,第112页。
    ⑤(宋)陈郁《藏一话腴·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玉楮集》卷一《上已约客,总宜一病不及往,二诗呈陈元履、王囦道诸人自酌》之一有“流觞有序传诗客,在席无人称倦翁”之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1984年《文史》第二十三辑,第111页。
    ⑧(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三《宋理宗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文史》,1984年第23辑,第111一125页。
    ②李安《岳飞行实与岳珂事迹》,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③龚延明,祖慧主编《岳飞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3-361页。
    ①余莎米《岳珂生平著述考》,北京大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
    ②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6-188页。
    ③汪绍楹《相台岳氏刊九经三传考》,《文史》1987年第28辑,第318-320页。
    ④林申清《相台岳氏及其所刻(九经三传)辨》,《图书与情报》1996年第4期,第71页。
    ⑤罗济平《“相台岳氏”不是岳珂》,《读书》1991年第3期,第154页。
    ⑥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353页。
    ⑦李文以《宋代名臣档案汇编编纂述略——岳珂与(鄂国金佗稡编)、(鄂国金佗续编)》,《档案管理》1996年第3期,第46-47页。
    ①邓广铭《岳飞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0-490页。
    ②余莎米《岳珂生平著述考》,北京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0-21页。
    ③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1996年版。
    ④曹宝鳞《中国书法史·宋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⑤傅合远《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尚意”特征》,《文史哲》1993年第1期,第72-76页。
    ⑥丛文俊《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书法研究》2001年第6期,第1-28页。
    ①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吉林大学 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凌丽萍《宋代论书诗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胡天明《<桯史>书名考释》,《文献》1993年第4期,第246-249页。
    ④张银升《辛弃疾词“掉书袋”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5期,第79-82页。
    ⑤程章灿《<桯史>“稼轩论词条”评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1期,第25-28页。
    ⑥兰朝霞《<桯史>语料价值述评》,《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74-76页。
    ①(元)脱脱《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下文全部省略)。
    ②任命文书。
    ①据(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鄂王行实编年》,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元)脱脱《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称,“云,飞养子。”
    ③岳云兄弟的字号皆据1924年济阳卢氏铅印本(清)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卷一。
    ④岳云兄弟的侯爵之名称及其妻之封号皆据(宋)谢起岩《忠文王纪事实录》卷一。岳云兄弟之妻的姓氏皆据(清)冯培《岳庙志略》卷一《继忠祠》载,岳飞五个儿媳为:“巩、温、陈、刘、肖”。
    ①二词均出自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1-422页。
    ②据(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王增瑜《丝毫编》之《岳飞后裔考略》,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宋)岳珂编,王增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46页。
    ⑤转引自岳力主编《岳飞家史考》(第一册)第44-45页,1993年益阳市印刷厂铅印本。
    ⑥(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一九三绍兴三十一年十月丁卯,“飞妻李氏与其子霖等皆得生还焉”。(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五《岳侍郎换骨》:“绍兴十一年岁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并弟震同妻女皆羁管惠州,郡拘置兵马都监厅之后僧寺墙角土室内。兄弟对榻,仅足容身,饮食出入,唯都监是听。”(宋)岳珂《金佗续编》卷三○杜莘老《乞昭雪奏札》,“家属尽徙岭表”。王增瑜《岳飞后裔考略》说:“《光绪丹阳县志》卷二四《流寓》和伪托刘光祖的《武德大夫贡文宪公传》却记载,有贡祖文者,‘匿其幼子霖于署中’,使岳霖免于南迁。……此类记载大抵出自后人爱护忠良之裔的好心,却根本不足凭信。”
    ⑦(宋)岳珂编,王增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8页。
    ⑧(宋)岳珂《桯史》卷二《赵希光节概》:“绍熙壬子冬,先君子损馆于广,余甫十龄,护丧北归”。
    ⑨中华书局1986年版(清)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八七页《常州府》“岳霖墓”载:“岳霖墓在宜兴县西”。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清)宁楷《嘉庆重刊宜兴旧志》卷八《侨寓》:“岳飞子霖……邑人为其置田宅于唐门,卒即葬焉”。张政烺《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指出,“今宜兴有(岳)珂父霖墓,在邑东北四十里唐门村,见府县志及《大清一统志》,然乃唐门岳氏伪托……此后(岳)珂长期居此(指江州),决无东葬父宜兴之理”。王增瑜《岳飞后裔考略》认为,“《桯史》卷8《(?)牧相卫》记述了牧人与牛抵抗猛虎的故事,此事时间是‘嘉定癸酉(六年)四月甲午正昼’,地点是‘先茔吕田原之北二里许’,‘余时倚垩冢下,仆辈亲见之’,当时岳珂应是为母 亲陈氏守孝,可知岳霖夫妇的坟应在江州吕田原,而根本不在宜兴的唐门村。”
    ①杭州《岳氏宗谱》载:霖妻为陈氏。河南台前县《岳氏宗谱》载,霖妻为钮氏夫人。岳霖是否有二夫人,待考。
    ②丹阳《岳氏宗谱》载:岳霖四子:琮、琛、珂、璞。汤阴《金佗宗谱》卷六与《乾隆汤阴县志》卷六均载:岳霖三子为琮、琛、珂。(清)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载:岳霖三子为琛、珂、璞。关于岳琮、岳琛的官职,引自岳力主编《岳飞家史考》(第一册)第51页。
    ③据(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九四《陈君廉夫圹志》,岳霖之婿陈祉是孝宗时宰相陈俊卿之孙,长岳珂十四岁。据此岳霖女岳璎当为岳珂之姐姐。丹阳《岳氏宗谱》是否将霖女误认为子,待考。
    ④(明)林魁等纂修《嘉靖龙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卷八说:“奸桧时,武穆以功高被诬,二子霖、震谪岭南,后移于漳,因家焉”。(清)夏力恕《湖广通志》卷七十三《流寓志·黄州府》载“岳震父飞讨李成,驻兵黄梅,诏进屯洪州,飞以士卒非震莫可弹压,因留震于梅。及飞死,震易姓匿大河间,弟霆知震所在,亦潜依焉。以秦桧憎岳字,改岳州为纯州,遂从鄂姓”,可能是后人编造。
    ⑤另外云南镇雄《岳氏宗谱》载: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午)赐岳震张九成女配,岳霆张信女配,均封恭人。
    ⑥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九,“驰遣岳璠、董道隆招商分籴…岳瑙准备差使”。岳珂《程史》卷三《赵希光节概》中有“余兄德夫”,“德夫”可能就是岳璠的字号。
    ⑦(宋)岳珂编,王增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3页。
    ⑧(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银瓶娘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祠庙》卷二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清)沈翼机《浙江通志》卷二百十七《祠祀·忠祐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据陆次云《湖濡杂记》所载:明时有宋观察祀岳王,谓武穆精忠固当拜,银瓶女流非所宜,障以后屏。后升公座,见一玉貌女神,持弓当檐而立,观察警顾,矢发中背,成疽而死。
    ②(清)张英等《御定渊鉴类函》卷二百七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信王》;(元)脱脱《宋史》卷三五《孝宗纪》,卷二四六《信王璩传》。
    ④据(元)脱脱《宋史》卷-六三《职官志》,郡主是宗女的外命妇封号。
    ⑤(宋)岳珂《玉楮诗稿》卷三《闻陈元履除诸军审计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许应龙《东涧集》卷六《陈天泽通判招信军转—官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五《欧阳询阴符经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页。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八《银青清白颂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9页。
    ②据(宋)岳珂《桯史》卷八《九江郡城》,“湓城”即江州,也就是九江。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八《大宁夫人二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桯史》卷一四《陈了翁始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法书赞》卷二一《二蔡陪辅展晤二帖》跋:“庆元戊午(1198)八月,予试江西漕台。,,卷二十四《米元晖秀轩诗帖》跋:“庆元戊午八月,予在洪试漕台。”
    ①从岳珂的著述中找不到他再次参加漕式的记录,后来他入临安参加省试,也证明他已漕试中举。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考》:“(庆元)五年进士四百一十二人……(嘉泰)二年进士四百三十五人。”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三《高宗皇帝御临王(?)之乡里帖》跋:“嘉泰甲子十二月,臣如中都,就试南宫。”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米元章临笔精日寒二帖》跋:“嘉定戊辰岁二月,予就试中都。”
    ⑤岳力主编《岳飞家史考》(第一册)第61页,“开禧元年(1205年),岳珂二十二岁,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期间考中进士”。不知何据。
    ⑥(宋)岳珂《程史》卷七《吴畏斋猎谢贽启》条记载:“(吴猎)亲作数语谢曰:‘抗身以卫社稷,久沉射虎之威;疏王爵以大门闾,将表食牛之气。有来相过,允荷不忘;监仓学士,风烈承宗,词华振俗,喜北平之有后,幸郎君之克家。庾氏卑官,王孙令器,必有表荐,以发忠嘉。……当呼老校退卒,问先烈之宏规:将与群公贵人,诵故侯之名绪。’”
    ⑦(宋)岳珂《程史》卷七《吴畏斋猎谢贽启》,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坷《桯史》卷一四《二将失律》记开禧北伐中郭倬、田俊迈事,云:“余归,病中得邸报。……九月,狱具,……倬弃市。”联系《宝真斋法书赞》记载,可知岳珂在八月之前已经完成宣旨任务回到京口。
    ②(宋)岳珂《桯史》卷一二《猫牛盗》条:“余辛未岁,官中都,居旌忠观前。”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跋:“臣嘉定乙亥岁(八年)三月,滥丞戎监。”卷
    九《吕文靖亭候帖》赞:“嘉定乙亥,珂丞军器。”
    ②(宋)岳珂《法书赞》卷三《高宗皇帝御笔临古法帖四皓帖》跋:“嘉定丙子(九年,1216)三月,臣在农寺。”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至元嘉禾志提要》载,“后岳珂守郡,复延郡人(?) 续修,会珂改调,事遂中辍,仅存五卷。”
    ⑤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文史》第23辑,第117页。
    ⑥(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三,“平籴仓隶转运司……嘉定十四年,岳珂复置,未久亦废。”
    ⑦据(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载,他有多幅书法名帖是“遣谍至北”,得于开封或大名。
    ⑧岳珂虚挂军器监丞之衔任淮东总领,在当时是一种变例,《生平考述》中已有详细考证。
    ⑨(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一五《赐褒忠衍福寺额省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元)脱脱《宋史·理宗本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一五《碑阴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卷一五《宋太守》,台湾大化书局1980年版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跋》云,“绍定癸巳(六年)冬,珂上东淮饷印归。”。
    ④(宋)岳珂《玉楮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玉楮集》卷一《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玉楮集》卷五有《己亥明禋恩封邺侯感愧有作二首》诗。
    ⑦据(宋)岳珂《玉楮集》卷二《病中有感四首》其一“一年无病缘官事,一病兼旬为燕居”之句和卷三《病中散步六绝》,可知岳珂此时曾患病。
    ①(宋)岳珂《玉楮集》卷四《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玉楮集》卷四《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命》。
    ③据(宋)岳珂《玉楮集》卷五《己亥十二月十七日,堂帖被召,感恩二首》和《二十七日复有旨除帅江西,一旬之间,两奉除音,再赋二首》四首诗作。
    ④宋太平州,故治即今当涂县。
    ⑤岳珂《玉楮集》卷八有《六月二十一日内引赐对缉熙殿,玉音宣问,漏下数刻,将退,赐金币香茗有差,既而御笔除长地官将旨八路,复赐—札兼镇姑孰,敬纪感遇,以昭恩荣四首》诗,另元人编著的《宋史全文》卷三三记载:“(嘉熙四年七月)戊寅,以岳珂权户部尚书,淮南江浙荆湖制置茶盐使。”姑孰即当涂(今安徽当涂)。
    ⑥(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三三《宋理宗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卷一《劾知太平州岳珂在任不法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文史》第23辑,第123页。
    ③朱隽嘉《岳珂行实考述》,龚延明,祖慧《岳飞研究》第五辑,第359-360页。
    ④按岳珂任淮东总领十二年,疑此“二十”为“十二”之误。
    ⑤(宋)岳珂《玉楮集》卷一《拙妇吟》,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全祖望著,黄云眉注释《琦亭文集选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423-424页。
    ②(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宋史》卷三九七《吴猎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桯史》卷七,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③(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④(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七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⑤(宋)何异《宋中兴学士院题名》,清光绪十二年(1886)杭州武林丁氏刻本。
    ⑥(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⑦(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桯史》卷四《周梦与释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②卜商指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但孔于认为子夏在遵循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告诫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①(宋)陈骙《南宋馆阁录》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陈骙《南宋馆阁录》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冯椅,字仪之,一字奇之,号厚斋,淳熙年间从朱子学,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先授德兴县尉,官至江西运干、国子监祭酒等。不久即弃官归里授课讲学。著有《太极图》、《孟子图》、《尚书辑说》、《孝经辑说》、《诗辑说》、《论语辑说》、《厚斋易学》、《丧礼小学》、《西铭辑说》、《孔子弟子传》、《冯氏诗文志录》、《续史记》(又名白鹿洞书院志)等200多卷,全面解说儒家经典,大多散佚,仅《厚斋易学》流传至今。事见《宋史》卷四二五《冯去非传》、《江西通志》卷九一
    ④张辑,字宗瑞,诗人张履信之子,号东仙,师法姜夔,有《(?)乃集》,已散佚,清人自《永乐大典》辑出存篇,名《清江渔谱》。事见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七。
    ⑤(清)陶成《江西通志》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清)沈翼机《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洪咨夔《平斋集》卷二一《冯去疾除武学博士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明)李贤《明一统志》卷五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清)陶成《江西通志》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⑩同上书,卷九一。
    ①(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脱脱《宋史》卷四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参见(宋)陈骙《南宋馆阁录、馆阁续录》卷九《修国史》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宋史》卷四七七有“奈何赵制置、岳总管、二赵兄弟,人自为政,使全难处”之句。
    ①(宋)许应龙《东涧集》卷六《孟点除湖北转运判官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脱脱《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桯史》卷一四《二将失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永乐大典》卷六千六百九十七《九江府九·碑碣》所引《江州重建烟水亭记》。
    ②(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危素《说学斋稿》卷二《赵钤辖传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陶成《江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陈傅良《止斋集》卷十一《皇后亲侄女夫通直郎充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十办公事韩松特转一官》,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元)脱脱《宋史》卷三七○《李宝传》,李皇后父李宝为绍兴末年名将,曾在岳飞帐下领兵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页。
    ④(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五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罗浚《宝庆四明志》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页。
    ④《江湖小集》卷十收叶绍翁《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可知吴纲与葛天民有来往。葛天民,字无怀,初为僧,名义铦,号朴翁,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杨万里、叶绍翁、姜夔、赵师秀等有来往;能诗,著有《无怀小集》;善画人物,代表作《诸天花雨图》;《江湖小集》卷六七收葛天民诗一卷;事见《癸辛杂识》别集。
    ⑤(宋)岳珣《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页。
    ⑥(宋)叶绍翁《水心集》卷十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明)王鏊《姑苏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宋濂《元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八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蒋廷锡《大清一统志》卷二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27页。
    ①(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九四《程公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宋)岳珂 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74页。
    ③《永乐大典》卷六七○○,戏剧出版社1998年版。
    ④(宋)岳珂 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73页。
    ⑤(宋)岳珂 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73页。
    ⑥(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之三五,中华书局1959年影印本。
    ⑦(宋)张淏《会稽续志》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宫》一二之二八,《宋史》卷三五《孝宗纪》。
    ①(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答折宪(名知常)》,四部丛刊本。
    ②(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八四《跋旧石本乐毅论》,四部丛刊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4页。
    ④(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1页。
    ①(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39页。
    ①(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页。
    ②(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7页。
    ③(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页。
    ④(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页。
    ⑤(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王韶(1030-1081),字子纯,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将仕郎、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1068),诣阙上《平戎策》三篇,提出平西夏必先收复河湟;四年八月,领洮河安抚司事;五年五月,知通远军(今甘肃陇西);六年二月,收复河州,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七年,为枢密院枢密副使,后贬为洪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晋封太原郡开国侯。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襄敏”,立庙熙河,赐额“忠烈”。《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⑦王寀(1078-1118),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王韶子。历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好神仙道术,徽宗重和元年为林灵素所陷,下狱弃市。有《南陔集》一卷,已佚。《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⑧(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页。
    ①(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页。
    ②(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③(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陶成《江西通志》卷七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陈起《江湖后集》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迁中书舍人,以本职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隆兴初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乾道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兼安抚使,除少保判建康府,八上章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谥正献。有《陈正献集》十卷,《陈正献奏议》二十卷,《表札》二十卷。《宋史》卷三八三有传。
    ②乔拱(1145-1173),字德瞻,与吕祖谦、张拭为友。事见吕祖谦《东莱集》卷十一《乔德瞻墓志铭》,张栻《南轩集》卷二十七《答乔德瞻》。
    ③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严州教授,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父忧,免丧,主管台州祟道观,迁著作郎,以疾请祠归,卒谥曰成。有《东莱书说》十卷,《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春秋集解》十二卷,《左传类编》六卷,《左氏国语类编》二卷,《左氏博议》二十卷,《左氏说》三十卷,《大事记》二十七卷,《卧游录》一卷,《吕氏读书记》七卷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④(宋)吴泳《鹤林集》卷六《李韶吕延年并授太府寺丞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范仲淹次子。神宗、哲宗朝名臣,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宣。著有文集20卷、《台谏论事》五卷、《边防奏议》20卷,现存《范忠宣公集》20卷。
    ①(宋)陈傅良《止斋集》卷十一《皇后归谒家庙,亲侄忠训郎合门宣赞舍人干办军头司李孝纯、武经郎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李孝友,各特转右武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五《宁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脱脱《宋史》卷二零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陶成《江西通志》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楼钥《攻媿集》卷二十七《缴皇后宅恩澤》,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施宿《会稽志》卷十五,楼钥《攻媿集》卷三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二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卫泾《后乐集》卷三《太尉李孝纯加食邑(?)封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曾肇,字子开,曾巩弟,治平间举进士,历事三朝,更十一州,后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卒谥文昭。著有《曲阜集》四十卷,《西掖集》十二卷,《内则》五十卷,《外则》三十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①(宋)释居简《北磵集》卷一○《金山蓬山聪禅师塔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俞琰撰《席上腐裟》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三七《阁皂山道士杨固卿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二六《勿斋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五《送杨休文》、卷八《送杨休文》、卷一六《寄杨休文高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陈起《江湖小集》卷八一《戴复古石屏续集》之《越上青店候别杨休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倪守约《赤松山志》“道录吴先生”载,“先生名养浩,平生读书不倦,十行俱下。游历江湖,则与云泉高
    ①(清)金拱《广西通志》卷三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傅璇琮《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79页。
    ②(明)刘朝英《诗渊》第六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第3949页。
    ①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陈骙,佚名《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修国史”条:“嘉熙以后”有“李心传,二年三月以秘书少监兼史馆修撰,专一修纂四朝国史,实录兼;十月为监,仍兼。”
    ②(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脱脱《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16-2517页。
    ②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1页。
    ③(元)杨朝礼《阳春白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①(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子部十九·术数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曹仁虎等《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八二“三命指迷赋注”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三《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脱脱《宋史》卷三七四《廖刚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二《贾相寿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之《贾廖刊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明)王升《万历宜兴县志》卷三《人物志》,http://res4.nlc.gov.cn/home.trs?channelid=75007。
    ②(元)郑元祐《侨吴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张萱《内阁藏书书目》之《九经沿革》条,台北广文书局1957年版。
    ④(清)顾炎武《石经考》之《晁公武<石经考异序>》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参见北京图书馆编著《中国版刻图录》之《元版<春秋经传集解>提要》一文,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
    ⑥张政烺《张政娘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6-188页。
    ①(宋)董嗣杲《庐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一九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脱脱《宋史》卷四七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九《行实编年·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九《行实编年·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一三《给还御札手诏省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七《史部·传记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徐梦莘《北盟会编》卷一五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指绍兴四年五月。
    ③(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七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脱脱《宋史》卷三六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金佗粹编》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金佗粹编》卷一《高宗宸翰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本。
    ①(宋)岳珂《金佗续编》卷二二《刘光祖襄阳石刻事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姜锡东《岳飞被害与昭雪问题再探》,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125-133页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邓广铭《岳飞传·后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页
    ③(宋)岳珂,王增瑜《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之《前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④(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鄂王行实编年六·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一种类似包子的面食
    ⑥(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二七《百世昭忠录十一》之《黄元振编鄂王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十三《天定别录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鄂王行实编年六·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同上注。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一一《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元)脱脱《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二七《黄元振编鄂王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碎编》卷一四《乞终制割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参见(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五《黄鲁直先王赐帖·跋》。同书卷二八《鄂忠武王书简帖·跋》云:“先王夙景仰苏氏,笔法纵逸,大概祖其遗意。”
    ⑤(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九《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五《黄鲁直先王赐帖跋》云:“故奸臣特忌之”。
    ⑦(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九《遗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熊克《中兴小纪》卷二一“绍兴七年二月”,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宋)徐梦萃《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六:“(韩)世忠既拜,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入以亲兵自卫,桧颇不喜;(岳)飞披襟作雍容之状,桧亦忌之。”
    ①(宋)岳坷《鄂国金佗续编》卷二八《孙(?)编纪鄂王事》,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七《行实编年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五《行实编年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同上注。
    ⑤(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六《行实编年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七《行实编年四》载“乃作蜡书,言与伪齐同谋诛乌珠事……乌珠大惊,驰白其主,于是清河之警不复闻,豫以故得罪,遂见废夺。
    ⑦(元)脱脱《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一四《忠愍谥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鄂国金佗续编》卷一四《武穆覆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徐梦莘《北盟会编》卷二○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79页。
    ②(日本)孙江、黄东兰《岳飞叙述、公共记忆与国族认同》,龚延明、祖慧《岳飞研究》第五辑,第18-19页。
    ③参见(宋)岳珂《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和(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十《叶绍翁靖逸小集》之《题鄂王墓》。
    ④(元)脱脱《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元)陈基《夷白斋稿》卷二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徐釚《词苑丛谈》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张廷玉《明史·文征明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引自骆玉明《纵放悲歌》之《诛心之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页。
    ①(明)冯梦龙《精忠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①(清)钱彩、金丰《说岳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宋)岳珂著,王增瑜校注《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之《前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③(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四《鄂王行实编年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五三“绍兴二年闰四月丙申”,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五六“绍兴二年七月辛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州之战的时间为金天会八年(宋建炎四年,1130)。 为淮北宣抚副使、武泰军节度使、沿淮制置使兼权知顺昌府:刘锜为淮北宣抚判官;沂中自行在引兵出泗上。(宋)岳珂《金佗续编》卷一○《丝纶传信录》:杨沂中除淮北宣抚副使,于今(七)月二十五日起发。
    ①(元)脱脱《宋史·高宗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此段文字参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徐规《仰素集》第595-596页。
    ③(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三三“建炎四年五月辛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著,王增瑜校注《金佗粹编》卷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9页。
    ⑤(宋)徐梦莘《北盟会编》卷一九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一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三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五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心传《系年要录》卷一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真宗景德元年七月乙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此段参考邓广铭《邓广铭全集》第八卷《释“拐子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396页。
    ③(宋)熊克《中兴小历》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朱隽嘉《岳珂行实考述》,龚延明、祖慧《岳飞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4页。
    ③(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文渊阁四库全本。
    ④(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八《别集类》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袁甫《蒙斋集》卷二○《岳忠武祠三首》之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赵与时《宾退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132页。
    ⑦此文还以《新发现的一首岳飞佚诗》为题发表于《浙江学刊》1990年第2期。2009年6月1日,九江赣北之窗网
    ①杨仁恺《中国书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页。
    ②(宋)邓椿《画继》,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③(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崇政殿说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本。
    ④(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祖宗圣训·太宗皇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本。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本。
    ⑥(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本。
    ⑦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5页。
    ⑧邓广铭《关于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十九《米元章书简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赵构《翰墨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指米芾。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米元章书简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四《黄鲁直书简帖下》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四《王洽永嘉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苏文公西湖听琴观月诗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五《黄鲁直先王赐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韩忠献北道京邑二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跋。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③(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4页。
    ④指《大观太清楼帖》。
    ⑤(宋)曹士冕《法帖谱系》卷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⑥指大名府,即今河北大名。
    ⑦(宋)岳列《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宋)王(?)《燕翼贻谋录》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⑩(宋)岳珂《程史》卷一一《蚁蝶图》载,“党祸既起,山谷居黔,有以屏图遗之者,绘双蝶(?)舞,悬于蛛丝,而队蚁憧憧其间,……崇宁间,又迁于宜图,偶为人携入京,鬻于相国寺肆。
    ①(宋)米芾《书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页。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姜锡东《宋代商业信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页。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曹宝鳞《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五《蒋丞相得男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七《范元卿中秋词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苏文忠归颍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苏文忠萧丞相楼二诗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三《陈参政简易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五《向伯恭旁午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三《薛道祖荼蘼诗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六《张安国写坡诗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一《吴正宪岁端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七《余忠肃典瞻益辨二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六《范忠宣南都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三《孝宗皇帝杜甫夜宴左氏庄诗御书》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一《翁端朝轻利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八《李玄胄清慎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一《徐铉篆五柳传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一《唐林夫经由还家二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四《何恭敏料理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丛文俊《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书法研究》2001年第6期,第16页。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曹宝鳞《中国书法史·宋辽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④(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第34页。
    ②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清嘉庆董诰《全唐文》,后附影光绪时陆心源的《唐文拾遗》72卷和《唐文续拾》16卷。
    ③(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十八《晁无咎金山诗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徐培均《淮海集笺注续补遗》,2005年高邮全国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
    ③(宋)米友仁《阳春集》,上海古书流通处1921年影印本。
    ④潘殊闲《叶梦得作品辑佚》,《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6期,第26-30页。
    ⑤(宋)欧阳首道《巽斋文集》卷八《清溪刘武忠公诗集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吴企明《樊川诗甄辨柿札》,《文史》第八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页
    ①(宋)米芾《书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坷《宝真斋法书赞》卷九《李西台漕运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元)脱脱《宋史》一八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86-587页。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七《陈彭年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曹宝鳞《中国书法史·宋辽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③(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宋史》卷三六六《刘锜传》,中华书局,1976年。
    ②乔拱生平参见(宋)吕祖谦《东莱集》卷一一《乔德瞻墓志铭》,(宋)张栻《南轩集》卷二七《答乔德瞻》。
    ③(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三《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如(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哲宗皇帝御书魏野诗联帖》跋载,“臣疑未能别其真赝,因书以示秘书省正字臣吴潜,潜方直道山,因报书为臣言,比因曝书阅秘阁列圣宸章,常见帝笔法,云无毫发差殊。
    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前代御府,自晋宋至周隋,收聚图画,皆未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署。”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之九《艺术·书画》,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92页。
    ①见(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七,转引自1981年版《程史》第187页
    ②(宋)岳列著,吴企明点校《桯史》“附录”二十一《铁琴铜剑楼藏元刊本程史张元济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8页。
    ①(宋)岳坷著,吴企明点校《桯史》“附录”六《潘旦书桯史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3页。
    ②参见(元)陶宗仪《说郛》卷三九上所录(宋)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太祖立国三年曾刻誓碑,上书三条誓言立于太庙以密诫其子孙嗣帝位者,其一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③(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页。
    ④(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6页。
    ①(元)脱脱《金史》卷九三《抹燃史扢搭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6页。
    ②(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桯史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77页。
    ①罗香林《蒲寿庚传》,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
    ①(元)脱脱《金史·卷八二·矧思阿补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参见胡传志《完颜亮诗词命运的启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三期,第17-21页。
    ①(宋)叶适《水心集》卷一二《法度总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一○《屯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参见吴企明《<桯史>点校说明》,中华书局1981年版《程史》第2页。
    ①可参见(元)脱脱《宋史》卷三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著,吴企明点校《桯史》附录四《明成化刻本江沂题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2页。
    ①(宋)岳珂著,吴企明点校《桯史》附录八《津逮秘书本毛晋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4页。
    ②(元)脱脱《金史》卷七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之“文学·杂记·程史条”,中华书局2006年,第977页。
    ①见(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桯史”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77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二一下《律历志第一下》“世经”条“春秋昭公十七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周越然《言言斋古籍丛谈》之《宋岳珂<愧郯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周越然《周越然书话》之《书谈(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③周越然《言言斋古籍丛谈》之《宋岳珂<愧郯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一“愧郯录十五卷”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从元朝开始至今,七百余年间,学者多称其为“九品中正制”,这一提法源自苏轼《东坡志林》:“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②据《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三朝国史》一百五十卷。景德四年,诏王钦若、陈尧佐、赵安仁、晁迥、杨亿等修太祖、太宗正史,王旦监修。祥符九年,书成。凡为纪六、志五十五、列传五十九、目绿一,共一百一十卷。天圣四年,吕夷简、夏竦、陈尧佐修真宗正史,王曾提举,八年上之,增纪为十、志为六十、传为八十。”《愧郯录》中两处引用《三朝国史》,保存了此书的部分内容,由此亦可见《愧郯录》的史料价值
    ③(宋)岳珂《愧郯录》卷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开宝五年十二月”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汪士性《广志绎》卷一《方舆崖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转引自周越然《言言斋古籍丛谈》,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①周越然《言言斋古籍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元)脱脱《宋史》卷十三《英宗本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脱脱《宋史》卷二九《高宗本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棠湖诗稿·自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四十一《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元)陶宗仪《说郛》卷四五下《陆游家世旧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三月一日,州西顺天门外开金明池、琼林苑,每日教习车驾上池仪范,虽禁从士庶许纵赏,御史台有榜不得弹劾。”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韩维《南阳集》卷七《城西》其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载,“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氏编》卷二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王称《东都事略》卷六《本纪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三○“窜殛王黼、朱(?)、李彦”,“梁师成伏诛”,“窜殛蔡京父子、童贯”三条。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庞元英《文昌杂録》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六月夏人纳欺”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代大多数的宰相都有进士的功名,如富弼、司马光、王安石等。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作万寿山”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桯史》卷九《万岁山瑞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胡玉缙撰,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534页。
    ①(宋)岳珂《棠湖诗稿》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①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第四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73-74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元)脱脱《宋史》卷四百八十四《李重进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同上注。
    ⑤参见(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五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三,均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三十《御柳》:“御柳新黄巳迸条,宫沟薄冻未全消。人间今日春多少,(?)看东方北斗杓。”
    ②(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七,“御衣止赭袍”。(宋)周辉《清波杂志·别志》卷三,“每值驾出,甲马拥塞驰道,都人仅能于御盖下,望一点赭袍在。”
    ③(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二九、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参见胡玉缙撰,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卷五○,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378页。
    ①(宋)岳珂《玉楮集》卷一《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桯史》卷一《琵琶亭术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桯史》卷一《晋盆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桯史》卷四《九江二盗》、《义騟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桯史》卷四《周梦与释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董嗣杲《庐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辛弃疾《稼轩词》卷一[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朱隽嘉《岳珂行实考述》, 《岳飞研究》第五辑第360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①(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陈师道《后山集》卷二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钱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版,第39-40页。
    ②前引《桯史》卷三《赵希光节概》载赵雄派人找岳珂之母要看他的“程业”,《法书赞》卷一四“黄鲁直书简帖”跋中有“绍熙乙卯岁,予从师九江”的记载。
    ①参见《大清一统志》卷四十九《江苏省·名宦·岳珂》和(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三《嘉定省剳》。
    ②(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卷二十六《学校二·嘉兴府》,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卷二百六十七《艺文九·跋·至元嘉禾志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陆游《避暑漫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玉楮集》卷一《予癸巳在京口……附昔所作诗于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玉楮集》卷三《忆昔二首》之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四《李庄简三字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高宗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米元章书山谷大悲(?)赞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米元章书山谷大悲(?)赞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米元章书山谷大悲(?)赞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八《青峰诗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八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桯史》卷三《岁星之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以蕙风之事,合于武德”参见(宋)熊克《中兴小历》卷三八“夏四月”后所记。
    ②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1页。
    ①(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岳阳楼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苏辙《孟子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据(宋)岳珂《桯史》卷三《稼轩论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即“明受之变”,见(元)脱脱《宋史》卷二五《高宗纪二》。
    ①(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三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指刘过自言辛弃疾赏识他的情形。
    ③(宋)岳珂《桯史》卷二《刘改之诗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桯史》《桯史》卷三《稼轩论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九《林和靖诗赋登科二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清)永溶《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二《宝真斋法书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六《苏魏公到镇出京二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九《蔡忠惠书简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顾兆骏《儒家伦理思想》,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版,第78页。
    ②(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苏东坡书简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富文忠出身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七《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董更《书录》卷中“蔡公襄,字君谟,谥忠惠”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三“妙品十六人”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曾宣靖类见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③(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一《沈壑达书简帖》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第八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三《十八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洪迈《夷坚志乙》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宋)岳珂.程史[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宋)岳珂.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宋)岳珂.程史[M].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4](宋)岳珂.愧郯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岳珂.愧郯录[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宋)岳珂.愧郯录[M].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7](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M].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9](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宋)岳珂.鄂国金佗粹编·金佗续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岳珂,王曾瑜.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2](宋)岳珂.棠湖诗稿[M].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宋)岳珂.棠湖诗稿[M].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4](宋)岳珂.玉楮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宋)岳珂.相台书熟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宋)岳珂.三命指迷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东周)韩非.韩非子[M].新编诸子集成本.
    [18](汉)赵岐,(宋)孙爽.孟子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
    [19](魏)何晏,(宋)邢昺.论语注疏[M].十三经注疏本.
    [20](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宋)曾公亮.武经总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3](宋)欧阳修.六一诗话[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蔡襄.蔡忠惠公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宋)司马光.涑水记闻[M].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
    [26](宋)王安石.临川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沈括.梦溪笔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宋)苏轼.东坡全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1](宋)秦观,徐培均.淮海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2](宋)陈师道.后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宋)米芾.画史·书史·宝章待访录[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34](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宋)宗泽.宗忠简公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宋)蔡絛.铁围山丛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宋)米友仁.阳春集[M].上海.上海古籍流通处,1921.
    [38](宋)叶梦得.石林燕語[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宋)赵鼎.忠正德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宋)李纲.梁溪全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宋)张嵘.紫微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宋)熊克.中兴小纪[M].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5](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7](宋)洪迈.夷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8](宋)洪迈.容斋随笔[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0](宋)陆游.家世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1](宋)庞元英.文昌杂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宋)周必大.文忠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4](宋)王明清.挥麈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5](宋)杨万里.诚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宋)陈骥.南宋馆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7](宋)留正.中兴两朝圣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宋)朱熹.晦庵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宋)朱熹.朱子语类[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宋)张孝祥.于湖居士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宋)张栻.南轩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宋)薛季宣.浪语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宋)孙逢吉.职官分纪[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宋)葛邲.葛文定公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宋)吕祖谦.东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宋)陈傅良.止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宋)楼钥.攻媿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宋)赵汝愚.名臣奏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宋)辛弃疾.稼轩词[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0](宋)王阮.雪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宋)杨简.慈湖先生遗书[M].四明从书本
    [72](宋)章颖.南渡十将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宋)陈亮.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4](宋)袁燮.絮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宋)叶适.水心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6](宋)赵与时.宾退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7](宋)刘过.龙洲词[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宋)李壁.王荆公诗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9](宋)周南.山房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0](宋)卫泾.后乐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1](宋)李埴.皇宋十朝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2](宋)程珌.洛水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5](宋)王称.东都事略[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6](宋)徐鹿卿.清正存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宋)许应龙.东涧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8](宋)洪咨夔.平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9](宋)真德秀.西山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0](宋)高著斋.薇垣类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2](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4](宋)张端义.贵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5](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6](宋)无名氏.庆元党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7](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8](宋)章如愚.群书考索[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宋)吴泳.鹤林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0](宋)袁甫.蒙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1](宋)王迈.臞轩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2](宋)陈起.江湖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3](宋)刘克庄.后村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宋)李刘.四六标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5](宋)释居简.北磵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6](宋)徐元杰.棵垫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7](宋)李曾伯.可斋杂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宋)赵与懃.云烟过眼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9](宋)黄机.竹斋诗余[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0](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1](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2](宋)赵升.朝野类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3](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4](宋)刘宰.漫堂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5](宋)杨至质.勿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6](宋)欧阳守道.巽斋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7](宋)趟希鹄.洞天清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8](宋)陈郁.藏一话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宋)黄震.黄氏日钞[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0](宋)谢起岩.忠文王纪事实录[M].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21](宋)周密.齐东野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2](宋)周密.癸辛杂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3](宋)周密.浩然斋雅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4](宋)周密.武林旧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5](宋)吴自牧.梦梁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126](宋)徐向明.宋宰辅编年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宋)俞琰.席上腐談[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29](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M].宋元方志丛刊本.
    [130](宋)施宿.嘉泰会稽志[M].清嘉庆十三年(1808)采鞠轩刻本
    [131](宋)周应合.嘉定镇江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
    [132](宋)罗浚.宝庆四明志[M].宋元方志丛刊本.
    [133](宋)张淏.会稽续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4](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宋元方志丛刊本.
    [135](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M].宋元方志丛刊本.
    [136](宋)倪守约.赤松山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7](宋)董嗣杲.庐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8](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39](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0](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1](元)佚名.宋史全文[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
    [142](元)赵孟頫.松雪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元)方回.瀛奎律髓[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45](元)郑元祐.侨吴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6](元)柳贯.柳贯诗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147](元)苏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8](元)陈基.夷白斋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9](元)杨朝礼.阳春白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0](元)夏文彦.图绘宝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52](元)陶宗仪.说郛[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3](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54](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5](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6](明)危素.说学斋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7](明)曹璇.琼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8](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9](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0](明)张萱.内阁藏书目录[M].文物出版社,1991.
    [16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2](明)陈耀文.花草粹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3](明)俞汝楫.礼部志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4](明)刘卓英.诗渊[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165](明)杨慎.词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6](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67](明)凌迪知.万姓统谱[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8](明)曹学佺.蜀中广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9](明)冯梦龙.精忠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170](明)王鏊.姑苏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1](明)廖道南.楚纪[M].四库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4.
    [172](明)嘉靖龙溪县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73](明)张莱.京口三山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4](明)董斯张.吴兴备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5](清)钱彩,金丰.说岳全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176](清)张廷玉.明史[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7](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中华书局,1986.
    [178](清)厉鄂.宋诗纪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9](清)吴景旭.历代诗话[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0](清)王士祯.池北偶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1](清)张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2](清)沈季友.檇李诗系[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3](清)杭世骏.石经考异[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4](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5](清)曹仁虎.钦定续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6](清)毕沅.续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87](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88](清)陆心源.宋史翼[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89](清)毛庆臻.一亭考古[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90](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91](清)于敏中.四库全书简明目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92](清)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193](清)万斯同.宋大臣年表[M].二十五史补编本.上海.开明书店,1936-1937.
    [194](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95](清)全祖望,黄云眉.鲒埼亭文集选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2.
    [196](清)孙承泽.砚山斋杂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7](清)徐釚.词苑丛谈[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8](清)弘历.御定渊鉴类函[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9](清)董诰.全唐文[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0](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1](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02](清)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M].济阳卢氏铅印本,1924.
    [203](清)钱汝雯.宋岳鄂王文集[M].影印本.台北.中国文献出版社,1965.
    [204](清)阮葵生.茶余客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05](清)贾汉复,沈荃.河南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6](清)沈翼机.浙江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7](清)夏力恕.湖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8](清)陶成.江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9](清)金鉷.广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0](清)谢道成.福建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1](清)黄之隽.江南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2](清)阮元,陈昌齐.雍正广东通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13](清)杨世达.乾隆汤阴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214](清)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5](清)宁楷.嘉庆重刊宜兴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16](清)伊汤安.道光嘉兴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17](清)覃潮元.光绪黄梅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18](清)刘诰,徐锡麟.光绪丹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19](清)冯培.岳庙志略[M].杭州.浙江书局,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
    [220](清)煦春.上虞县志[M].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221](清)山阴天乐李氏家乘[M].绍兴.李氏家刻本.
    [222](清)叶德辉.书林清话[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23](民国)李汉魂.岳武穆年谱[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24](民国)吴廷燮.南宋制抚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5]四川大学古籍所.全宋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26]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7]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28]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2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30]李玉安,陈传艺.中国藏书家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231]中央图书馆编.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M].台北.中央图书馆,1971.
    [232]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33]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34]顾廷龙.中国古籍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35]施廷镛.中国丛书综录续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36]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M].成都.巴蜀书社,1995.
    [237]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M].济南.齐鲁书社,1999.
    [238]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39]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40]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4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4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43]杜泽逊.文献学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44]张富祥.宋代文献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45]赵仲邑.校勘学史略.[M].长沙.岳麓书社,1983.
    [246]戴南海.版本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247]周越然.周越然书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48]周越然.言言斋古籍丛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49]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50]漆侠.中国古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51]漆侠.探知集[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252]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53]葛志毅.中国古代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54]关履权.两宋史论[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55]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56]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57]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58]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59]张邦伟.宋代政治文化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60]何忠礼.宋代政治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61]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262]燕永成.南宋史学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63]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64]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265]游彪.宋代荫补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66]游彪.宋代特殊群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6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68]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69]徐规.仰素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27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71]张政娘.张政娘文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72]李安.岳飞史迹考[M].台北.台北正中书局,1970.
    [273]李安.岳飞史事研究[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
    [274]李安.岳飞行实与岳珂事迹[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
    [275]王曾瑜.岳飞新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76]王曾瑜.荒淫无道宋高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277]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278]王曾瑜.丝毫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279]杨莲福.破虏军阀——岳飞[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9.
    [280]岳力.岳飞家史考[M].益阳.湖南益阳市印刷厂,1993.
    [281]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82]邓广铭.岳飞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83]辛更儒.宋金史人物从考·岳飞狱案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9.
    [284]龚延明.岳飞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85]任崇岳.宋徽宗—北宋家国兴亡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8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8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88]魏道儒.宋禅宗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89]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290]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91]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92]王强,刘树勇.中国书法导论[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93]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6.
    [294]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95]钟明善.中国古代书法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96]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297]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98]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299]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
    [300]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01]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02]程千帆.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03]骆玉明.纵放悲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04]方智范,邓乔彬.中国词学批评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0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06]王树海.禅魄诗魂[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307]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0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309]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10]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1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2]张海鸥.宋代文化与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13]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14]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15][美]田浩.功利主义儒学——陈亮对朱熹的挑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16][美]戴仁柱.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M].刘晓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17][美]伊佩霞.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M].胡志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18]中华丛书(台北)编审委员会.宋史研究集·第七集[C].台北.中华丛书编委会,1975.
    [319]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2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宋辽金史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85.
    [321]刘子建.两宋史研究汇编[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322]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323]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324]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25]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汇编[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26]范立舟.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27]龚延明,祖慧.岳飞研究(第五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4.
    [328]孙小淳,曾雄生.宋代国家文化中的科学[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29]朱瑞熙,王增瑜等.宋史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30]李安.岳武穆夫人李孝娥女士事迹[J].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台北).1974,6:473-480
    [331]王增瑜.岳飞几次北伐的考证[J].文史第六辑.1979,6:91-111
    [332]周宝珠.岳飞冤狱及其平反昭雪前后的斗争[J].历史教学.1979,12:50-54
    [333]臧荣.《金佗粹编》的作者——岳珂二三事[J].文献.1980,1:195-200
    [334]吴企明.樊川诗甄辨柿札[J].文史.1980,8:60-74
    [335]王瑞来.岳珂生平事迹考述[J].文史.1984,23:111-125
    [336]王世伟.岳氏《九经三传》与岳珂无涉[J].读书.1985,7:153
    [337]汪绍楹.相台岳氏刊九经三传考[J].文史.1987,28:318-320
    [338]史华.岳飞冤案与档案[J].浙江档案.1987,8:18-19
    [339]王德毅.评析岳飞冤死狱案[J].(台北)历史月刊.1989,14:30-34
    [340]王瑞来.一首岳飞佚诗[N].人民日报.1990-2-15(8)
    [341]罗济平.“相台岳氏”不是岳珂[J].读书.1991,3:154
    [342]傅合远.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的“尚意”特征[J].文史哲.1993,1:72-76
    [343]胡天明.《程史》书名考释[J].文献.1993,4:246-249
    [344]张银升.辛弃疾词“掉书袋”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5:79-82
    [345]李文以.宋代名臣档案汇编编纂述略——岳珂与《鄂国金佗粹编》、《鄂国金佗续编》[J].档案管理.1996,3:46-47
    [346]林申清.相台岳氏及其所刻《九经三传辨》[J].图书与情报.1996,4:71
    [347]邓骏捷.岳飞故事的演变[J].明清小说研究.2000,3:127-150
    [348]丛文俊.中国古代书法论著的文体——文学描写与书法研究[J].书法研 究.2001,6:16
    [349]兰朝霞.《程史》语料价值述评[J].怀化师专学报.2002,1:74-76
    [350]程章灿.《程史》“稼轩论词条”评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1:25-28
    [351]朱隽嘉.岳珂行实考述[J].岳飞研究.2004,5:353-361
    [352]许兴宝.岳飞追封鄂王时间辨正[J].文学遗产.2004,5:153
    [353]何忠礼.实事求是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J].探索与争鸣.2004,6:15-18
    [354]朱恒夫.岳飞故事:史实的拘泥与民间性的失度[J].明清小说研究.2005,4:15-32
    [355]徐培均.淮海集笺注续补遗[Z].高邮:全国第五届秦少游学术研讨会.2005
    [356]潘殊闲.叶梦得作品辑佚[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6:26-30
    [357]姜锡东.岳飞被害与昭雪问题再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125-133
    [358]胡传志.完颜亮诗词命运的启示[J].民族文学研究.2007,3:17-21
    [359]高华平.《论语集解》的版本源流述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2:4-10
    [360]伏涤修.岳飞题材戏曲的主题嬗变[J].艺术百家.2008,3:149-152
    [361]李琳.中国古代英雄诞生故事与民间叙事传统——以岳飞出身、出生故事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2009,4:154-158
    [362]邰绍周.岳飞的《送轸上人之庐山》诗系他作[Z].www.gbzc.com(九江赣北之窗).2009-6-3
    [363]金成翰.岳飞小说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6.
    [364]蔡显良.宋代论书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07.
    [365]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M].吉林大学历史系,2004.
    [366]凌丽萍.宋代论书诗研究[M].浙江大学中文系,2007.
    [367]余莎米.岳珂生平著述考[M].北京大学中文系,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