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
     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总公司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即十部分账“大片”强势进入中国,直至21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据国际性商业原则,进口至中国的外国分账影片数量强制性翻倍。30年间,中国共以商业形式进口了1279部国外影片作为影院放映,不同阶段进口影片的数量、质量、题材、国别、级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来源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反映到电影行业还包括各种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微观操作层面的改革。大批量的外国电影以不同方式进口至中国,对中国电影业及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梳理了30年间进口电影名单与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
     第一章对30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历史过程的描述。即此30年中国以什么方式进口电影,进口了哪些外国电影,这些进口电影呈现出什么面目。
     把新时期30年中国进口的1279部电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简短梳理:主要包括1978—1993:买断进口电影的国别转向,1994—2000:分账进口电影登陆中国,2001-2008:分账进口电影数量激增。
     第二章来探讨进口电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文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演变的大背景中考查进口电影变化的原因。
     文革结束后,拔乱反正的政治语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政治先行,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延续着“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宣教定位。在政治语境下,来自于第二世界的日本电影与法国电影在中国民众与知识分子阶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其进口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并不甚明显。同时,进口电影作为政治外交的晴雨表,在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国的文化外交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作用。
     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引发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分账进口的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巨大的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社会进而鲸吞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力图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最小的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分账电影的引进原则,但实践表明,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在以商业利益为先导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下,中国本土电影业几近陷入崩溃境地。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宣传,中国政府一度采用“政府输血制”支持国产电影业维持运行,但收效甚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强制性翻倍,进口至中国的外国电影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中国电影在政府的强力保护下,分账电影进口量的增加并未使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全军覆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整合民间、海外、港台经济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思路发展“大电影”观念,发起了对好莱坞的防守反击,并在本土市场上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第三章,从电影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进行探讨:中国电影进口方式及进口影片的变化怎样刺激着中国电影行业管理体制,使之在困顿中发生变革。而反过来,由于中国电影业的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方面的变化给中国电影进口带来了改变,进而改变了进口影片的面目,对本土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时代文化风尚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本章沿着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脉络,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口电影在中国的面目、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电影进口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正是通过借用电影进口给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电影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
     第四章,从电影观念形态入手,探讨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正是这种不可见的影响令30年间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变化。
     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影响,进口电影一步步打破了中国电影人原有的电影创作本体观念,并随之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放映档期,引发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挑战传统官方立场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及余震效应使新时期中国电影格局在冲突断裂中浴火重生。
     第二节,探讨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怎样重新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受到了哪些阻碍。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在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下,如何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统治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争取民族文化主权,同时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寓言方式指出中国现有电影观念的局限性,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走产业与事业两翼并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电影进口而非进口电影(或进口影片),决定了这不是以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为基础的美学研究,只是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影片文本将作为个案引入研究视野。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新时期30年进口电影为研究主体,将社会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的微观视野相结合作为研究背景,集中于电影与社会建立的各种传播关系。本文力图将传播学的微观视野与宏观构架相结合---将美国经典传播学派的实证主义调查方法、受众分析理论与北美批判学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是不关注文本,它认为文本应当得到较多关注,但必须把它放在彻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来考察。”①
     与美国经典传播学相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批判传播研究不但一直注重权力问题,而且将它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来审视。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权力结构和传播资源分配模式。这一传统一开始就将传播研究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呼吁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将30年进口影片的定量分析应用于电影制度史学研究,同时结合社会性别分析、萨伊德的东方学、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等文化研究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力图为30年中国社会体制变迁与进口电影传播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合法性阐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长处在于它向来强调结构形式的重要性,它一直致力于描述并分析影响传播商品的生产、分配与交换的结构形式,并主要考察国家如何规范这些结构。虽然政治经济学并未忽视商品本身和商品化的过程,但它仍然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著对新时期进口电影作专门性研究,同时囿于我国文化安全限制,亦没有国外学者对此项内容展开研究。本人在搜集了众多第一手的电影进口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体制演变及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对电影进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1978-2008 years Chinese films imported for research.
     This corresponds to 30 year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cess, Foreign films from the lat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buy out a resumption of imports to China, 1994 China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of China Film Corporation, approved to split the form of import of foreign films that 10 part of the account—"large" strong into China,Until the 21st century to join WTO,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imports to China's foreign split videos mandatory double.30 years, China has to import a 1279 commercial for cinema showing foreign films, film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import quantity, quality, theme, countr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lass. This change directly from the system 30 years, the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reflected in the film industry including various management policies, operational mechanisms, such as micro-operational level of imports authority reform. Large quantities of foreign films imported to China in different ways,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and Chinese community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30 years of combing the list of imported films and film content, based on the body of the paper to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sections:
     Chapter 30 for years, imports of Chinese film history,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That is the way in 30 years China has imported the film, which imported foreign films, the film shows what these imports face.
     To 30 years of New China's imports of 1279 short fil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carding:Include 1978-1993:buy country imported films turn,1994-2000:split film log imports to China,2001-2008:Dividing the number of import surge in the film.
     Chapter to discuss the import of the film why such changes occur, the paper 30 years from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social system, examine the background of imported films chang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ut of chaos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cision is a political first, the concept of China's film continues the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to educate the people," the missionary orientation.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from the Second World Films and French Film Japanese people and the intelligentsia in China has caused great repercussions.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film powers, its imports of film in China effect is not very obvious. Meanwhile, import movies as a barometer of political diplomacy,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Japan, the cultural diplomacy also played a special political role.
     90 in-depth market economy caused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consumer society. Split the import of foreign films, especially Hollywood movies, with huge capital advantage into Chinese society and then swallowing the Chinese film market. China seeks to maximiz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minimal risk as the ideological spli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film, but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seem to not have both fish and bear's paw, with business interests in Hollywoo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domestic film industry for several into a state of near collaps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propagand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nce adopted, "the government blood transfusion system" to support the maintenance of domestic film industry is running, but with little success.
     As China's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changed significantly. China joined the WTO to split the mandatory double the number of imported films, foreign films imported to China has emerged more and more Chinese 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elements. Chinese film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government's strong, autonomous increase in film imports to China's domestic film market has not completely annihilat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refor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consolidate the civil society, foreign, Hong Kong and Taiw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inking "great movie" concept, launched a counterattack against Hollywood's defense, and in the local market and has achieved stage victory.
     ChapterⅢ, from the film management system to explore the micro level:China Film Import and import the movie means to stimulate changes in how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so that changes occur in the Predicament. In turn, as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s management policies, operational mechanisms, such as changes in import competence to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imports of Chinese film, and then changed the face of imported films, on the local audience to accept the P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habits of the times had obvious effect.
     This chapter along the 30-year reform of the context of Chinese films, in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imported films in China face, status, role,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trictions on film imports, measures, you can see, the Chinese film administration It is through the film is imported to the Chinese film market, the tremendous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film system was gradually on the right track.
     ChapterⅣ, the concept of form from the film start to explore the pattern of imports of Chinese Film-depth impact:It is this invisibl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30 years have drastically changed.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SectionⅠdiscusses the import of Chinese Film pattern of imports of Chinese film step by step to break the original film idea film-making body, and subsequently formed the center of the audience for the show schedule, led the audience self-consciousness and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 of the film the official review system, this series of chain reactions and the aftershock effect to the New Chinese Cinema in the pattern of fracture in the ashes of conflict.
     SectionⅡ,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how to re-integrate into the Chinese film world, an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to go and what detours, which hav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hich hindered by. As the enhancement of national soft power, an important means of establishing international image, China Film strong suppor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ow Hollywood hegemony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for cultural sovereignty, while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has made What efforts.
     Finally, a summary of the text, allegorical way that the concept of China's current limitations of the film, while the film indus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wings of the road made constructive commen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ositioning the film in film imports rather than imports (or import video), decided to text analysis is not promot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esthetics, but the import of certain representative film version will introduce a case study 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import films for 30 years New research subjec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macro perspective and micro-film system combines a research background, focusing on a variety of film and community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tries to micro-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cro framework of the United States—positivist school of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survey methods, audience analysis theory and North American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ritical theory. Spread "is not concerned about the political economy is not text, it is that the text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but must put it in a thorough analysis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examin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 to the classic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rxism in the West up to develop criti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as not only been Zhuchongquanli Wen Ti, and Qiangta's Zheng Zhi put vast economic and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 Zhong to look at.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mass media as the core of human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to th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circulation, exchange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macroeconomic policy-making activities, the idea to observe a particular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spread under the power structure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is tradition spread the outset of a matter of course as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behavior,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social theory called for the combination. In the process, will be 30 years of quantitative import video system used in movie history research, combined with gender analysis, Said's Orientalism,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al economics theories, trying to change 30 years of China's social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read of imported films with a legitimate explanation.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strengths is that it has alway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structure, it has been dedicat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dissemination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 structure, and mainly on the state to regulate these structures. Although the political economy not neglect the product itself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but it still tends to emphasize enterprise and the state system and structure. "
     Currently no monograph for the new era of specialized imported film studies, while limited by China's cultural security restrictions, no foreign scholars on a study of this element. I collected numerous 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film imports,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ystem and the movie industry point of view of reform to study film imports, with some innovative and comprehensive.
引文
①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 Gerald Mast,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2nd edition,Indianapolis, IN:Bobbs-Merrill,1976, p.2
    ①[加]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41页
    ②[加]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37页
    ①西南师范大学刘帆硕士论文《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
    ②[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87页。
    ①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1版第5页。
    ②[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①赵月枝:《国家、市场与社会——从全球视野和批判角度审视中国传播与权力的关系》http://www.tecn.cn
    ②《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82页
    ③ see graham Murdock:cr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89,p229-230
    ①李亦中:《跨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页。
    ②同上
    ③李欧梵:《上海摩登1930-1945/上海电影的都会语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31页。
    ①根据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总结整理,《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②《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9页。
    ③汪朝光:《三十年代初期的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电影艺术》1997年第3期。
    ①汪朝光:《三十年代初期的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电影艺术》1997年第3期。
    ②周铁东:《新中国电影对外交流》,《电影艺术》2002年1期。
    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第1385页。
    ④夏衍:《答香港中国电影学会问》,《中国电影年鉴》1981年卷,光盘版。
    ①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②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67页。
    ③同上
    ④ Paul Clark Chinese Cinema——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37,转引并整理自柳迪善:《苏联电影在中国五十年代的考察》《电影艺术》第321期。
    ①王容:《上海观众为进步电影而欢呼》《人民日报》,1951-3-19
    ②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75页。
    ①梁沈修口述、唐旻红采访整理:《苏联电影在中国的跌宕命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10期
    ①《在华东军区和三野各部队中苏联文艺影响巨大》,《人民日报》,1951-2-20.
    ②琥岩:《忆我国早期的译制片生产》,《影视技术》2003年第7期。
    ①郑雪来:《银海遐思录之(十七)》,《电影评介》2007年第2期。
    ①钟大丰:《新中国电影工业:初创设想及其实施》,《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第287页。
    ①上海交通大学华凌磊硕士论文《试从电影功能发展史的角度论中国电影政策的变动》。
    ②解治秀:《袁牧之与“电影村”》载《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32页。
    ①钟敬之:《有感于制订我国电影事业“一五”计划及向苏联学习(上)》,载《电影经济》1987年第2期。
    ①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73页。
    ①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154页。
    ①黄琳、张珂:《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及策略研究》,《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5月版,125页。
    ②周铁东:《新中国电影对外交流》,《大众电影》2003年第2期。
    ①戴锦华:《<1984>与世纪记忆》银海网站专家专栏
    ②刘辉:《朱和平:中南海走出来的军事专家》《时代人物周报》2005年9月23日
    ①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184页。
    ①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185页。
    ②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299页。
    ①吴孟辰:《要开拓性地抓好外国影片的进口问题》,《中国电影年鉴》1995年卷,光盘版。
    ①王言:《大片”轰炸中国银幕》www. sjztour. com. cn《燕赵晚报》08-12-25
    ①原野:《休格兰特新片演绎英国首相的爱》《大众电影》2003年第24期。
    ①石希:《喇培康:外电报道中国每年只进口50部影片不准确》2008年10月04日,人民网
    ①《2009年暑期档总票房16.5亿动作喜剧片完胜》http://www.xici.net/b1120087/d98224872.htm
    ①姚晓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电影和第三世界国家》《电影》1989年第11期。
    ①转引自李广琼:《精湛的表演无言的控诉——评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怀化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①梁沈修口述、唐曼红采访整理:《苏联电影在中国的跌宕命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10期。
    ②梁沈修口述、唐曼红采访整理:《苏联电影在中国的跌宕命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10期。
    ①朱大可:《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8日。
    ①曹晋:《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①《我们搞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02月17日。
    ①王众一:《日本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及中日电影的互动》http://www.scj.go.jp/en/sca/pdf/8th/p1.pdf
    ①李金蓉:《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当代思潮》,2003年第1期。
    ②王宁:《“国家让渡论”:有关中国消费主义成因的新命题》,《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③同上
    ①《盘点10年名人留学经历揭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501878.html?si=2。
    ①根据《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文明网宣传信息窗资料整理。http://yyf.wenming.cn/hxd/content/2009-01/15/content 18798.htm。
    ②贾虹琳:《电影营销》,中国广播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第411页。
    ①《吴孟辰访谈》,《中国电影市场》,1995年第1期特稿。
    ①戴锦华:《狂欢节的纸屑~1995中国电影备忘录》《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451页。
    ②王志强:《1995年进口影片市场综述》,1996年《中国电影年鉴》发行放映卷,第215页。
    ①[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年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戚锰、钟静宁、龚湘凌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王言:《中影独享“进口大片”进口电影发行难破垄断坚冰》《北京商报》2005-11-16。
    ①[美]沈晓虹《好莱坞近年来的‘中国热’》根据99年10月28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
    ①张颖:《98进口影片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年鉴》1998-1999卷,第309页。
    ①张颖:《风雨兼程的1999—进口影片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年鉴》,2000年卷,光盘版
    ②根据《中国电影年鉴》2001年卷整理。
    ①阎真:《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说说<沧浪之水>》,《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1期。
    ②[美]迈克尔·哈里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2页。
    ③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94页。
    ④刘建江:《中国外贸依存度》http://www. globrand. com/2009/173859. shtml
    ①王永章、胡惠林、张晓明:《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人民日报》2007-11-29
    ①尹鸿、刘浩东:(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第154页。
    ②白树强《全球竞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金冠军、郑涵、龙锦、林振豪: 《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加入WTO对中国影视业影响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03年8月版,第59页。
    ②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网
    ①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载《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①[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①宋苏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电影艺术》2004年第6期。
    ②蔡骐、廖婕:《解析好莱坞电影之中国风现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9年第2期。
    ①蔡骐、廖婕:《解析好莱坞电影之中国风现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9年第2期。
    ②胡孝文:《美国电影<功夫熊猫>:讲述中国熊猫和中国功夫的故事》,《世界知识》2008年第15期。
    ①吉汉、刘蒙之:《三十年来的中国元素运动》,《新闻知识》,2009年第5期。
    ①陈犀禾、刘宇清:《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文艺研究》,07年第1期。
    ①尹鸿、何美:《共造后合拍时代的华语电影—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三十年合作/合拍历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影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56页。
    ②骆思典:《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③陈犀禾、刘宇清《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④徐贲《第三文化》
    ①同①
    ②刘现成:《跨越疆界:华语媒体的区域竞争》,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6—28页
    ①尹鸿:《年度报告:2002-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05页。
    ①秋风:《民众是三十年转轨的驱动力量》http://msn.ifeng.com/1/200802/0218_1656_402856.shtml
    ②以上数据根据《季洪电影经济文选》11页、12页、346页资料整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①季洪:《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内部发行,第198页。
    ②季洪:《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内部发行,第199页。
    ①《1988:电影市场备忘录》,《中国电影年鉴》1989年卷光盘版
    ①《关于影片录像带发行管理暂行办法》1985年
    ②电影局调查组: 《走私录像片严重危害电影行业》, 《中国电影市场》,1986年第2期。
    ③倪震: 《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232页。
    ④同上,第226页。
    ①梁天明: 《走私片—闯上银幕的幽灵》
    ②倪震: 《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11月版,第228页。
    ①毛羽: 《寻找振兴中国电影市场的艰难之路—1993年以来电影行业机制改革概况》, 《电影艺术》1993年第1期。
    ①沈芸: 《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16页。
    ②季洪: 《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500页。
    ①刘帆: 《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①戴锦华:《狂欢节的纸屑~1995中国电影备忘录》,《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398页。
    ①樊江华、毛羽、冯颖一:《冲突不可避免改革必然成功》,《中国电影市场》1995年01期。
    ②王志强:《1994年进口影片市场综述》,1995年《中国电影年鉴》发行放映卷。
    ①内部刊物:中国对外广播新闻处(FBIS China),1994年7月14日刊登,第94-135页
    ②对94年电视媒体的栏目纪录
    ③《中国电影年鉴》1995年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出版,光盘版。
    ①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625页。
    ①根据吴阿仑《电影发行:“自杀,而后生》整理,载《财经》2000年第3期。
    ①毛习习:《打破垄断电影市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电影通讯》2000年第2期。
    ②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06年9月版,第168页。
    ①毛习习:《打破垄断电影市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电影通讯》2000年第2期。
    ②樊江华,毛羽,杨源:《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96电影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市场》1997年第1期。
    ①冯睿:《首部“大片”《亡命天涯》打开中国市场》,《新京报》2004年11月22日6版。
    ①王海洲:《当前中国电影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电影年鉴》2005年卷,光盘版。
    ①秋风:《民众是三十年转轨的驱动力量》,国际在线,08年2月18日。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文件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①赵实在2001年1月12日在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①李宏宇:《一部大片的路线图》,《南方周末》,2003年8月7日,第22版
    ①思哲:《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挂牌能给影市带来什么?》,《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0日,第8版。
    ①赵实:《创造性地完成新时期的目标与任务》,《中国电影年鉴》2002年卷,光盘版。
    ①《大光明开映<天伦>真相》,《电声》4卷岁暮增刊,1935年12月20日。
    ②金冠军、郑涵、孙绍谊:《制度转型与政策冲突: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基本点》,《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①参见第一章第三节的《国产影片VS进口分账影片票房表》
    ①尹鸿:《论90年代中国电影格局》,《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页。
    ①《冯小刚:生活主旋律》,《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26日第22版。
    ①陈昊苏:《关于娱乐片主体论及其它》,《中国电影周报》,1989-02-16和1989-2-30
    ①景虹梅:《论新时期电影的多元态势与整合拓展》,《齐鲁艺苑》,2005年第4期。
    ①戴锦华:《冰海沉船—中国电影1998年》,《花城》,1999年第3期。
    ②戴锦华:《中国电影专栏(六)狂欢节的纸屑~1995中国电影备忘》,来自银海网。
    ①郑洞天:《众说冯小刚》,《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①鲁晓鹏、叶月瑜:《华语电影:历史,诗学,政治》,转引自刘宇清编《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②肖鹰:《国产“大片”的文化盲视》,《文艺研究》2008年第10期。
    ①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②尹鸿、王晓丰:《高概念电影模式及其商业启示》,《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①王一川:《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态——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
    ①徐贲:《第三文化》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
    ①陈犀禾、刘帆:《主流大片:邓小平理论在文化实践中的一个典范》,《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
    ②饶曙光:《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文艺研究》,2009年1月。
    ①贾磊磊:《重构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模式和价值体系》,《当代电影》,2008年1月。
    ②张爱华:《与时共舞:美国电影档期研究》,《电影艺术》,2005年第4期。
    ①周星:《论贺岁片对中国电影观念的影响》,《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②张煜:《贺岁档:从开创到成熟---对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的访谈》,《当代电影》,2009年4期。
    ①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人民网,学者频道
    ②见附录
    ①宋法刚:《论中国科幻电影的缺失》,《电影文学》,2006年第3期。
    ②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影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9页。
    ①叶舒宪:《巫术思维与文学的复出——<哈利·波特>现象的文化阐释》,《文艺研究》,2002第3期。
    ①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http://www.zhongguosixiang.com/blog/space.php?uid=2692 & do=blog & id=392中国思想论坛
    ①《<无极>害惨中国电影殃及张艺谋冯小刚》,南方网,2006-4-25。
    ①克里斯蒂娜·克莱因(Christina Klein):《<英雄>纵横谈》陆丽娟翻译,田方萌校对,美国电子刊物《耶鲁全球》,2004年8月17日。
    ①唐丽君:《碰撞---中国电影对话世界》,中国广播电影出版,2007年1月版,第84页。
    ①方正:《暑期档票房爆满》,《南方日报》,2003年12月。
    ②《WTO要求中国放宽进口片限制保护电影审查权》http://ent.163. com/09/0814/09/5GLRMRL400031NJ0. html
    ③尹鸿、王熠婷:《解析美国电影产业》人民网学者频道
    ①数字引自美国电影协会“2005年度市场统计"WWW. MPAA. ORG
    ①《谁动了进口大片》www. mov8. com
    ①杨瑞春对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总经理喇培康的采访:《谁主宰着我们的视线》,《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3月期。
    ②节选自《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管理规定》国家广电总局,第25号令,2006年4月3日广电总局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2日起施行,http://www.sarft.gov.cn
    ①张献民:《90后禁片史》,《凤凰周刊》2006年6月刊。
    ①付永春:《控制电影:宪政语境下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建构》上海大学07级硕士论文
    ①《对话法律博士董彦斌:我为什么要打<色戒>官司?》《羊城晚报》2007年11月16日网络版
    ①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69页。
    ②贾磊磊:《用标尺取代剪刀:百年电影分级制与审查制的分野》,《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
    ③尹鸿:《电影分级:潘多拉的魔盒吗》,新华网WWW.NEWS.CN。
    ① httP://www.mpaa.org
    ②周星:《中国电影生存观念的批评》,《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①[美]琼·M.韦斯特、丹尼斯·韦斯特:《美国电影协会分级制度、黑洞及我的影片》晨风翻译,《世界电影》2009年第1期。
    ①孙绍谊:《从审查到分类—解读美国电影分级制度》,《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226页。
    ②[美]乔恩·刘易斯:《新好莱坞审查制度一瞥》,火村翻译,《世界电影》,2009年第1期。
    ③[美]琼·M.韦斯特、丹尼斯·韦斯特:《美国电影协会分级制度、黑洞及我的影片》,晨风翻译,《世界电影》,2009年第1期。
    ④同上
    ①孙绍谊:《从审查到分类—解读美国电影分级制度》,《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6页。
    ②鄢超:《政府对电影行业管制方式的革新》,《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3月刊。
    ①叶俊荣:《环境行政的正当法律程序》,台北:自版,1997,第28页。
    ②王一川: 《通向在世共生型文化》
    ①伊明:《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35页。
    ②张颐武:《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①[加]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94页。
    ①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戚锰、钟静宁、龚湘凌翻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②[美]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翻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①李怀亮:《中美文化贸易的新特点及中国入世后的对策》,《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②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第231页。
    ③陈犀禾:《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趋势的几点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②同上
    ①《电影的入世谈判与我们的承诺——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答记者问》,《中国电影年鉴》2003年卷,光盘版。
    ②《电影的入世谈判与我们的承诺——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答记者问》,《中国电影年鉴》2003年卷,光盘版。
    ③同上。
    ①《电影的入世谈判与我们的承诺——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答记者问》,《中国电影年鉴》2003年卷,光盘版。
    ②李怀亮:《中美文化贸易的新特点及中国入世后的对策》,《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11月。
    ③李增新:《财经网》华盛顿专稿/记者。
    ①节选自《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3日
    ②张伟:《WTO交锋暂时失利文化市场狼来了》,《时代周报》09年8月20日8版。
    ①张伟:《WTO交锋暂时失利文化市场狼来了》,《时代周报》09年8月20日8版。
    ②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③赵月枝:《文化产业、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新闻大学》2006年第4期。
    ①赵月枝:《文化产业、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新闻大学》2006年第4期。
    ②傅谨:《(文化多样性公约)与中国的国家立场》,《博览群书》2004年10月7日。
    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②赵月枝:《国家、市场与社会——从全球视野和批判角度审视中国传播与权力的关系》(http://www.tecn.cn)
    1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一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陈富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7邱小平:《表达自由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9叶俊荣:《环境行政的正当法律程序》,台北自版,1997年版。
    20白树强《全球竞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3年版。
    3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岳川:《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孙绍先:《文学艺术与媒介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7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8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2
    1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1版。
    2李亦中:《跨世纪回眸—中美电影交往录》《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李欧梵:《上海摩登1930-1945/上海电影的都会语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5季洪:《季洪电影经济文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2月版。
    6尹鸿、刘浩东:《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6月。
    7金冠军、郑涵、龙锦、林振豪:《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加入WTO对中国影视业影响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8刘现成:《跨越疆界:华语媒体的区域竞争》,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4年版。
    9尹鸿:《年度报告:2002-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0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11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12戴锦华:《狂欢节的纸屑~1995中国电影备忘录》,《雾中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3尹鸿:《论90年代中国电影格局》,《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4刘宇清编《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16唐丽君:《碰撞---中国电影对话世界》,中国广播电影出版,2007年1月版。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X)0年版。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刘深、张建忠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8[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0[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1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6[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7[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18[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
    20[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3[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煌、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5[加]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6[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7[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8[美]萨缪尔森《经济学(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29[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30[美]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影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1迈克尔·哈里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32[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3[美]戴维·哈柏斯塔姆:《媒介与权势》,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34[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 Gerald Mast,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2nd edition,Indianapolis, IN: Bobbs-Merrill,1976,
    2 See graham Murdock:cr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1989,p229-230
    3 Paul Clark Chinese Cinema——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37,
    中国电影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国际在线、中国文明网宣传信息窗
    《电声》、《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电影评介》、《电影经济》、《影视技术》、《大众电影》、《电影》、《电影通讯》、《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周报》《人民日报》、《财经》、《南方周末》
    《中国电影年鉴》1981—2009年卷,光盘版
    《文化产业蓝皮书》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02—2008年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