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周代郑国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郑国是西周晚封的采邑,两周之际东迁河南,成为采邑转变为诸侯国的典型,国祚绵延四百余年。郑国始封与东迁的史料较少,本文将文献与金文材料结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集中探讨了郑国早期历史中几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认为始封君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证明郑国始封之地在今陕西凤翔雍水以北;阐明郑国的东迁之君为郑武公,他于东周初年将郑国从陕西畿内郑地迁往今河南腹地,开创郑国发展的新篇章。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成为春秋小霸,这主要得益于四点:郑国开国三公为王朝司徒的身份;内政稳定,虽有叔段之乱,却未对郑国造成很大影响;与齐国稳固的同盟关系;没有大国的侵扰。然而周王朝与郑国的矛盾逐步加深,最终决裂,郑国失去了政治优势。郑庄公去世后,国内五公子之争,使郑国在国际舞台上退隐多年,待局势稳定之时,齐、晋、楚相继兴起,在力量对比中郑国的势力急转直下,对外扩张完全被遏制。在大国争霸中,郑国不得不首鼠两端,国力渐弱,虽有子产中兴,也不足以力挽颓势。战国初年局势改变,郑国失去了作为大国间缓冲之地的作用,终被韩国所灭。郑国虽然国小,但经济发达,尤其是商业发展引人注目。另外,郑国是个文赋纷华的国家,《诗经·郑风》中优美的诗篇向人们展现了郑国的文化风俗;邓析、列子等文化名人也是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文献材料与考古材料相结合,对郑国史中若干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先秦史研究有所裨益。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 of Zhe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Zhou Dynasty.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Zheng state is rare in academi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issues of the state of Zheng.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article.
     Chapter one focus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Zheng state. Conferring states had been finished until Cheng king Kang king period in western Zhou. Zheng state received the dukedom which just a piece of land in King City in the late Western Zhou period. The state of Zheng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y contains, Huangong You was conferred in Zheng in the twenty-second year of Xuan King. Alth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Zheng state later, the stat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plitical arena of the late Western Zhou period. There are few literature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Zheng state. The study probes into the identity Duke Huan of Zheng and the first dukedom of Zheng to complement the study of early history of Zheng state.
     Chapter two mainly discusses the Moving Eastward of Zheng state. The Moving Easterward of Zheng was an important event in Zhou Dynasty. Eastwood movement was tendancy to most states at that time. Zheng state was a success in the tendacy. It had a full impact on the Moving Eastward of King Ping and even Easterward Zhou. For Zheng state, the Moving Easterward would have been called the second nation-building. Zheng state gained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Duke Huan’s successor Duke Wu completed his father’s unfinish business. He protected the fleeing of King Ping from barbarians and rebellions lords. And to this matter for a reason to swallowed Guo state, Kuai state and eight other states. As a result, Zheng state were in a piece of land surrounded by the Huaihe river, the Luo river, the Ji river, the Ying river . All of thi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accomplishment of Duke Zhuang of Zheng.
     Chapter three recounts Duke Zhuang of Zheng a foreruner of the Five Hegemons. Duke Zhuang of Zheng was the first one to establish the hegemonical syste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heyday of Zheng state was the seventy years during Duke Wu to Duke Zhuang. Duke Wu and Duke Zhuang held the hereditary titile to serve as Minister over the Massess in the court of Zhou King. Using the advantages of privilege position, the state location, Zheng state became a prominent force in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power of Zheng state reached an apex in the reign of Duke Zhuang. He defeated his brother Gongshu Duan, who had led a rebellion against him. His wise and strong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civil strife for the rank of nobility.
     Duke Zhuang of Zheng was a masterstroke of diplomacy. As Minister over the Massess of Zhou King, he had the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military power. Thus, he did a series of expansion action in the name of Zhou King and had the aid of King troops. He associated with distant states, Qi and Lu, while attacking two neighbour states, Song and Wei, even other weak states. Eventually, he lost the hereditary position of the court for his arrogant.
     Chapter four explain the reason for the Zheng state decline. Zheng state got into civil war when Duke of Zhuang was died. The powerful Qi state broke the alliance with Zheng state meanwhile. When the peace came to Zheng state, the newly powerful states rised in succession. Qi state, Chu state, Jin state were overlords. All of them had more people, army and land than Zheng state. They declare and wage wars for hegemony constantly. Any of them considerd controlling Zheng state was a vital part in its own hegemoncial system. Therefore Zheng state suffered the invasion of the powerful states and the internal conflicts. There were no room for Zheng state’s expansion. Only in the brief interval of hegemons’wars, Zheng state took a breathe, but could not revive. Finally, Zheng state was eliminated by Han stat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territory and the captial city of Zheng state. After the Moving Esterward during Duke Wu period, the territory of Zheng state was bas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Annexing the states of Guo and Kuai determined the boundaries of Zheng state. The territory was largest during Duke Zhuang period. By and large, the territory of Zheng state, east to the NiuShou, southeast to the YanLing and FuGou, south to XuChang and LinXing, southwest to YuZhou, west to upper reaches YingShui river, north to the HuLao and Yellow River.
     Zheng state moved its capital city eastward to a new city also named Zheng. The name was from their old capital city. Later generations called the new city Xinzheng (new Zheng). From 1964, there were so many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Xinzheng,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economy of Zheng state. Biographies of Usurers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y quotes book of Zhou:“Agriculture is the base that provides food,handicraft industry provides tools,business takes charge of circulate.”Zheng state was one of the richest stat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mainly relied on the ariculture and had developed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commerce for its central location.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the culture of Zheng state. The culture of Zheng state was flouring. It was the elegant part of the East Zhou culture. The culture respected the orthodox, thought it had some distinctive features, inclusive and absorptive. The Odes of Zheng in the Book of Songs are the best source for the people daily lives. The poems are representatives of Zheng’s culture. In such an atomosphere, there were some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Zheng state, such as DengXi,LieZi.
引文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2.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7].杜预.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8].郦道元注,杨守敬等疏.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9].吴兢.贞观政要[M].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0].陆淳.春秋集传辨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吕祖谦.左氏传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郑樵.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
    [14].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5].罗泌.路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季本.春秋私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7].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0].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崔述.崔东壁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2].王念孙.广雅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3].许宗彦.鉴止水斋集·文武世室考[M].皇清经解.
    [24].王引之.经义述闻[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5].魏源.诗古微[M].皇清经解续编.
    [26].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
    [27].雷学淇.介庵经说[M].研习书社工作室(复印本古籍),2008.
    [28].朱右曾.诗地理征[M].皇清经解续编.
    [29].陈启源.毛诗稽古篇[M].上海:同文书局,1888.
    [30].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日]白川静.西周史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2].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陈槃.春秋大事表譔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公司,1993.
    [8].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9].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顾颉刚.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2].关伯益.新郑古器图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1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14].郭沫若.金文丛考[M].科学出版社,954.
    [1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7].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8].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1.
    [19].河南考古队.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0].河南文物考古协会.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M].郑州:中州古籍,2000.
    [21].河南文物考古协会.河南文物考古论集(四)[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2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
    [23].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4].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5].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6].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7].金景芳.论井田制度[M].济南:齐鲁书社,1982.
    [28].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9].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M].西安: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
    [30].[美]李峰.西周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与政治危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1].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32].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国[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33].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札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5].李玉洁.楚国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36].梁宁森,郑建英.虢国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7].林寿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8].刘俊文.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9].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0].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1].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3].马达.《列子》真伪考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44].马叙伦.《列子》伪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5].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
    [46].[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47].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48].[日]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9].史念海.河山集(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1].台北历史博物馆.海峡两岸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台北:史博馆,2001.
    [50].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2].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3].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54].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55].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6].文梦霞.春秋郑国建国史之探讨[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57].吴慧.井田制考索[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58].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0].许顺湛.灿烂的郑州商代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
    [61].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2].许倬云.求古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6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4].杨福平,杜维夏.郑国史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6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6].严灵峰.列子辩诬及其中心思想[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67].赵诚.甲骨文简明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9].张以仁.春秋史论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70].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71].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第13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2].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87.
    [73].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89.
    [74].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0.
    [75].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2.
    [76].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3.
    [77].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6.
    [78].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7.
    [79].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2002.
    [80].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2004.
    [81].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82].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83].[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8.
    [1].蔡全法等.郑韩故城考古又获重要成果[N] .中国文物报,1997-02-23.
    [2].蔡全法.郑韩故城郑国考古学文化.河南博物院学术园地每月一品,http://www.hawh.cn/html/20060405/733547.html
    [3].蔡运章.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J].中原文物,1996(2).
    [4].曹明檀,袁仲一,韩伟.凤翔先秦宫殿试掘及其铜质建筑构件[J].考古,1976(2).
    [5].晁福林.论平王东迁[J].历史研究,1991(6).
    [6].晁福林.论郑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J].南都学坛,1992(3).
    [7].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郑风·将仲子》的几个问题[J].南都学坛,2004(6).
    [8].晁福林.试论东迁以后的周王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9].常征.周都南郑与郑桓封国辨[J].中国历史文物,1981(3).
    [10].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J].历史研究,1994(6).
    [11].陈力.今本竹书纪年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8集.
    [1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J].考古学报,1956(4).
    [13].程念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牛耕[J].史林,2005(6).
    [14].陈文华.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J] .农业考古,2002(3).
    [15].陈彦良.战国迄汉初区域交通和市场网络[J].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总第34期(2006年).
    [16].陈直.长甶盉释文并说明[J].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1).
    [17].崔向荣.宗周旧秩序的叛逆——重评《左传》中的郑庄公[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1).
    [18].杜勇.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19].冯庆余.郑庄齐桓宋襄的霸政[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2).
    [20].龚延文.郦道元没有错改溱水为黄水——和刘文学同志商榷[J].中州今古,2002(7).
    [21].顾平.丝绸品种史漫谈(上)[J].丝绸,1988(10).
    [22].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3].何洁.从蔡、郑惧楚看楚人北上中原的时间[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2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2).
    [25].侯强.春秋战国市那置考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4).
    [26].黄海烈,陈剑.《诗》篇新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1).
    [27].姜树.试论郑庄公[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3(2).
    [28].荆贵生.“郑伯克段于鄢”的“鄢”[J].中国语文,1995(2).
    [29].开封市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郑州大学历史考古专业.河南省新郑县唐户两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M],1980年第2期.
    [30].孔令远.王子婴次炉的复原及其国别问题.考古与文物,2002(4).
    [31].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32].李峰.“‘Office’in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Western Zhou Covernment Administration”(《西周金文中的官署与西周行政制度》),Early China 26-27(2001-2002),25-29,55-56.
    [33].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J].文物,2006(9).
    [34].李根蟠.耦耕纵横谈[J].农史研究,1983(1).
    [35].李恒全,李天石.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4).
    [36].李恒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动力再探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7].李金玉.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原因初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6(2).
    [38].李京华,汤文兴.河南冶金考古主要收获[J].史学月刊,1980年第3期.
    [39].李京华.河南冶金考古概述[J].华夏考古,1987(1).
    [40].李模.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J].学习与探索,2000(4).
    [41].李慎仪.论子产[J].河南大学学报,1963(2).
    [42].李学勤.孔子诗论分章释文[J].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二卷第二期,2002(1).
    [43].李学勤.文盨与周宣王中兴[J].文博,2008(2).
    [44].李玉洁.春秋时期郑国的成文法与“悬书”[J].中州学刊,2007(1).
    [45].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J].中州学刊,2005(6).
    [46].李仲操.谈西郑地望[J].文博,1998(5).
    [47].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J].宝鸡文博,1991(1).
    [48].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J].中原文物,1987(3).
    [49].梁晓景.苏国史迹考略[J].史学月刊,1985(1).
    [50].刘初棠.《诗经》婚俗刍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3).
    [51].刘文学.纠正溱水讹误,廓清历史谜团[J].中州今古,2002(1).
    [52].刘翔.周宣王征南淮夷考[J].人文杂志,1983(6).
    [53].刘志玲.论春秋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2(2).
    [54].罗西章,吴镇峰,雒忠如.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苳诸器[J].文物,1976(6).
    [55].骆宾基.郑之“七穆”考[J].文献,1984(3).
    [56].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57].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58].马世之.虢国史迹试探[J].中州学刊,1994(6).
    [59].梅显懋.《将仲子》诗旨平议[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5).
    [60].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J].史学月刊,1996(1).
    [61].齐思和.毛诗谷名考[J].农业考古,2001(1).
    [62].秦文生.荥阳故城新考[J].中原文物,1983年特刊.
    [63].丘刚.启(开)封故城遗址的初步勘探与试掘[J].中原文物,1994(2).
    [64].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5].邵炳君,路艳艳.《诗·桧风·隰有苌楚》、《匪风》作时补证[J].中国文化研究,2006(3).
    [66].史建群.井田与井田制度[J].农业考古,1989(1).
    [67].史念海.论泾渭清浊的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
    [68].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4).
    [69].斯维至.从子产谈到孔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5).
    [70].松井嘉德.周王子弟の封建-郑の始封东迁をめぐって-[J].史林,1989(4).
    [71].宋杰.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6).
    [72].孙瑞.试论春秋时期的人质[J].史学集刊,1996(1).
    [73].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J].文物,1976(6).
    [74].王辉.西周畿内地名小记[J].考古与文物,1985(3).
    [75].王晓勇.从地理环境看春秋时期郑国之盛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76].王志平.论子产对孔子思想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1991(1).
    [77].邬锡非.制和北制[J].杭州大学学报,1988(1).
    [78].徐锡台,孙德润.凤翔县发现“年宫”与“棫”字瓦当[J].文物,1963(5).
    [79].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1959(3).
    [80].杨皑.子产有否杀邓析疑案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81].杨东晨、杨建国.“汉阳诸姬”国史述考[J].学术月刊,1997(8).
    [82].杨军.从先秦恋俗看孔子的出生[J].孔子研究.2002(6).
    [83].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J].历史研究,1980(5).
    [84].杨文胜.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J].中原文物,2008(2).
    [85].杨文胜.郑国青铜器与楚国青铜器之比较研究[J].中原文物,2002(3).
    [86].于年河.论《左传》叙写郑庄公的倾向性[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6).
    [87].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2、3期合刊).
    [88].于淑华.郑庄公新论[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89].于薇.从王室与苏氏之争看周王朝的王畿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8(2).
    [90].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J].文物,1985(2).
    [91].宇文行.简论子产外交思想与艺术[J].外交学院学报,1994(4).
    [92].岳连建,王龙正.金文“城虢”为东虢考[J] .文博,2003(6).
    [93].张万丹."郑王陵遗址"新郑面世[N].大河报,2002-09-17.
    [94].张筱衡.井伯盉考释[J].人文杂志,1957年创刊号.
    [95].张亚初.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J].文博,1992(1).
    [96].赵立瀛,赵安启.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1997(5).
    [97].周口地区文化局.扶沟古城初步勘查[J].中原文物,1983(2).
    [1].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房占红.七穆与郑国政治[D].吉林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3].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4].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5].李慧芬.子产治郑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李建新.周代盟誓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7].李胜振.晋楚霸业之争与郑国宋国的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8].苗永立.周代宋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9].陶新伟.郑韩故城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①《左传·隐公三年》。
    ②《左传·桓公五年》。
    ③《左传·襄公三十年》。
    
    ①《左传·襄公三十年》。
    ②《左传·昭公四年》。
    ③《左传·昭公六年》。
    ①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②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③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⑤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⑥李峰:《西周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与政治危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⑦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华东师大2003年博士论文。
    ②张以仁:《春秋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③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①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④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⑤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⑥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⑦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⑧苗永立:《周代宋国史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⑨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①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②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③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④晁福林:《论郑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南都学坛》,1992年第3期。
    ①李学勤:《论西周郑的地望》,载于《夏商周年代学札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7页。
    ②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6年4期。
    ③唐兰:《伯苳三器铭文的译文和考释》,《文物》1976年第二6期。
    ④卢连成:《周都淢郑考》,《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
    ⑤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古文字研究第13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⑥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第9期。
    ⑦《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11月
    ⑧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⑨王晓勇:《从地理环境看春秋时期郑国之盛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⑩李金玉:《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原因初探》,《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1荆贵生:《“郑伯克段于鄢”的“鄢”》,《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①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邬锡非:《制和北制》,《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③张以仁:《郑桓公非厉王之子说述辨》,《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④许倬云《周东迁始末》,载于《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0-84页。
    ⑤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⑥晁福林:《试论东迁以后的周王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①张以仁:《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②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邵炳君、路艳艳:《<诗·桧风·隰有苌楚>、<匪风>作时补证》,《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此观点亦见于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陈隆文《古郐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
    ④姜树:《试论郑庄公》,《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⑤崔向荣:《宗周旧秩序的叛逆——重评<左传>中的郑庄公》,《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年第1期。
    ⑥于年河:《论<左传>叙写郑庄公的倾向性》《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⑦于淑华:《郑庄公新论》《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⑧冯庆余:《郑庄齐桓宋襄的霸政》,《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⑨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⑩黄海烈、陈剑:《<诗>篇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11梅显懋:《<将仲子>诗旨平议》,《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5期。
    ①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郑风·将仲子>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②刘志玲:《论春秋时期郑国的外交政策》,《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③于薇:《从王室与苏氏之争看周王朝的王畿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④梁晓景:《苏国史迹考略》,《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
    ⑤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⑥李建新:《周代盟誓研究》,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⑦李模:《先秦盟誓的种类及仪程》,《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⑧骆宾基:《郑之“七穆”考》,《文献》,1984年第3期。
    ⑨房占红:《七穆与郑国政治》,吉林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
    ①李慎仪:《论子产》,《河南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②李慧芬:《子产治郑策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李玉洁:《春秋时期郑国的成文法与“悬书”》,《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④宇文行:《简论子产外交思想与艺术》,《外交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⑤斯维至:《从子产谈到孔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年5月。
    ⑥王志平:《论子产对孔子思想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1月。
    ⑦宋杰:《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⑧李胜振:《晋楚霸业之争与郑国_宋国的悲剧》,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⑨《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
    ⑩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新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文物出版社,1980版。
    11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12宋国定:《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①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2007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蔡全法等《郑韩故城考古又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23日。
    ③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④秦文生:《荥阳故城新考》,《中原文物》,1983年特刊。
    ⑤周口地区文化局:《扶沟古城初步勘查》,《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
    ⑥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⑦丘刚:《启(开)封故城遗址的初步勘探与试掘》,《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
    ⑧陈文华:《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一文更加详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⑨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⑩李根蟠:《耦耕纵横谈》,《农史研究》,1983年第1期。
    11吴慧:《井田制考索》,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12史建群:《井田与井田制度》,《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13李恒全、李天石:《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①李恒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动力再探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③蔡全法:《新郑李家楼青铜器钩沉》,《海峡两岸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历史博物馆,2001年版。
    ④朱红林:《论春秋时期的商人——“工商食官”制度与先秦时期商人发展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杜勇:《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⑥侯强:《春秋战国市建置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⑦孙向召:《<诗经·郑风>研究》,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⑧甄芸:《春秋郑国文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⑨苗建华:《郑声辨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⑩商秀春:《郑声新考》,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1李石根:《郑声和郑风》,《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3期。
    12杨文胜:《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①杨皑:《子产有否杀邓析疑案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②刘昆笛:《<列子>的人生哲学》,安徽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③杨学东:《<列子>寓言研究》,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
    ④马振方:《<列子寓意文体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232页。
    ②《贞观政要·封建》。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一七,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54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②《今本竹书纪年》。
    ③《史记·秦本纪》。
    ①王国维《兮甲盘跋》,《观堂别集》卷二,海宁王静安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②刘翔:《周宣王征南淮夷考》,《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
    ③李学勤:《文盨与周宣王中兴》,《文博》2008年第2期。
    ①《左传·昭公四年》。
    ②《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子产曰:“郑,伯男也。”
    ③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④据朱谋玮本,《世本》上有“考《春秋》、《国语》”。《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652页。
    ⑤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页。
    ①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30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524页。
    ③《礼记·丧服小记》、《大传》。
    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38页。
    ⑤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880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719-720页。
    ⑦《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35页。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年版,第2588页。
    ③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十六《宣王纪》下“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条。
    
    ①雷学淇《介庵经说》卷七《郑系考》。
    ②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册一“郑国”条,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专刊:52,1997年版。
    
    ①张以仁:《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404页。
    ②文梦霞《春秋郑国建国史之探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①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9页。
    ②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①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公司,1993年,第88页。
    ②李峰:《西周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与政治危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③“伐鄫”而非“伐郐”,详见第二章第二节“郑武公灭郐”条。
    ④《国语·周语上》。
    ①《试论金文中的“周”》,《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08-1009页。
    ②卢连成:《周都淢郑考》,《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
    
    ①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6年4期。
    ②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①松井嘉德:《西周郑奠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②马世之:《虢国史迹试探》,《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蔡运章:《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梁宁森,郑建英:《虢国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还有其它研究虢国的文章著作,不一一列举。
    ③松井嘉德:《西周郑奠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④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宝鸡文博》,1991年第1期。
    ⑤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第9期。
    ⑥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⑦常征:《周都南郑与郑桓封国辨》,《中国历史文物》,1981年第3期。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1页。
    ②松井嘉德:《西周郑奠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1-72页。
    ③Li Feng.“‘Office’in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Western Zhou Covernment Administration”(《西周金文中的官署与西周行政制度》),Early China 26-27(2001-2002),25-29,55-56.
    ①陕西省文管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②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第4版。
    ③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④唐复年:《师簋新释》,《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
    ⑤卢连成:《周都淢郑考》,《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尚志儒在《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一文中也认为下淢与淢应为一地。
    ⑥王辉:《西周畿内地名小记》,《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
    ①罗西章、吴镇峰、雒忠如:《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苳诸器》,《文物》,1976年第6期。
    ②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综论宝鸡市近年发现的一批青铜器的重要历史价值》,《文物》1976年第6期。
    ③唐兰:《伯苳三器铭文的译文和考释》,《文物》1976年第6期。
    ④张亚初在《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一文中赞同唐兰此说。《文博》,1992年第1期。
    
    ①凤翔县文化馆、陕西省文管会:《凤翔先秦宫殿试掘及其铜质建筑构件》,《考古》,1976年第2期。
    ②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古文字研究》第13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4页。
    ①张筱衡:《井伯盉考释》,《人文杂志》,1957年创刊号。
    ②《凤翔县发现“年宫”与“棫”字瓦当》,《文物》,1963年第5期。
    ③《蔪年、棫阳、年宫考》,《陕西省考古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转引自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
    ④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古文字研究第13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⑤陈直:《长甶盉释文并说明》,《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年第1期。
    ⑥张筱衡:《井伯盉考释》,《人文杂志》,1957年创刊号。
    ①卢连成:《周都棫?肌罚犊脊庞胛奈锎钥?第二号)》,考古与文物编辑部,1983年版。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①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①许倬云:《周东迁始末》,载于《求古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①梁晓景:《郐国史迹探索》,《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①《韩非子·内储说下》篇鲁哀公问孔子“鲁谋事于从而国犹不免于乱”条。
    ②《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引鲁叔孙专信竖牛而杀子亡身一事。
    ③张以仁:《郑国灭郐资料的检讨》,《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42页。
    ④张以仁:《郑国灭郐资料的检讨》,《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227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384页。
    
    ①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②林寿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③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④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版。
    
    ①岳连建、王龙正:《金文“城虢”为东虢考》,《文博》,2003年第6期。
    ②《汉书·地理志》注及《后汉书郡国志》注“东虞”作“东虢”。
    ③《今本竹书纪年》。
    ①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第6期。
    ①徐中舒:《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徐复观对此强烈反对,详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卷,第48-51页。
    ②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①《左传·桓公六年》载郑太子忽说:“齐大,非吾耦也。
    ②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7页。
    ③《左传》隐公三年。
    ①邬锡非《制和“北制”》,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②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1页。
    ④曹远谋、徐伯勇:《郑州与开封》,《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8年,第138页。
    ①赵诚:《甲骨文简明辞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②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6、69页。
    ③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9页。
    ④《左传》隐公元年祭仲曰:“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⑤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郑疆域论》。
    ⑥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⑦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引杜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⑧竹添光鸿:《左氏会笺》,《汉文大系》第十卷,山房合资会社,昭和五十三年,第23页。
    ①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年,第210页。
    ②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775页。
    ③顾颉刚:《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9页。
    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2页。
    ⑥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3页。
    ⑦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72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①陆淳:《春秋集传辨疑》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②荆贵生:《“郑伯克段于鄢”的“鄢”》,《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③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55页。
    ②黄海烈、陈剑:《<诗>篇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③《左传·隐公五年》。
    ①《周礼·大司马》:“中春,教振旅,遂以蒐田,献禽以祭社。中夏,教茇舍,遂以苗田,献禽以享礿。中秋,教治兵,遂以狝田,致禽以祀祊。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致禽兽于郊,入献禽以享烝。”
    ②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③吕文郁师:《周代的采邑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70页。
    ④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7页。
    
    ①《诗集传》卷四。
    ②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①《汉书·艺文志》。
    ②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54页。
    ③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说:“中,今本《毛诗·国风·郑风》有篇名《将仲子》,‘中’即为‘将仲子’。……韦,读‘畏’,同音假借字。”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6期:“此是四字句,为整齐句式,故省略‘子’字。”黄人二:“《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作《将仲子兮》,毛本作《将仲子》,三本异作,盖为师说家法之不同所致。”
    ④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郑风·将仲子>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①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郑风·将仲子>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②《论语·季氏》。
    ③《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古人引用《诗经》可以断章取义,取其中需要的部分以表达自己的意思。
    ①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108页。
    ②《左传·隐公元年》。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1页。
    ②《左传·桓公十一年》。
    ①《左传·桓公十七年》。
    ②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文津出版社,第109页。
    ①松井嘉德:《周王子弟の封建-郑の始封东迁をめぐって-》,《史林》,1989年第4期。
    ②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第55、65页。
    ③《左传·隐公十一年》载郑庄公云:“王室而既卑”。
    ④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
    ⑤晁福林《试论东迁以后的周王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①《国语·周语中》。
    ②《左传·宣公十二年》。
    ③《国语·郑语》。
    ④《左传·隐公元年》。
    ⑤《左传·隐公元年》。
    ⑥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⑦孙瑞:《试论春秋时期的人质》,《史学集刊》,1996年第1期。
    ⑧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8页。
    ①《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77页。
    ③《通志·氏族略》:“武王用苏忿生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世居河南。”《左传·闵公十一年》谓:“昔武王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
    ④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五:“樊,国于阳,今河南怀庆府济源县西南十五里有阳城。”
    ⑤《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于向”
    ⑥于薇:《从王室与苏氏之争看周王朝的王畿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7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2页。
    ②《春秋·桓公五年》。
    
    ①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②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①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新郑彝器之一考察》,收入《金文丛考》,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关于王子婴、次炉的国别、年代还有其它说法:周器说:关伯益《新郑古器图录》(商务印书馆,1929版)中释作“王子颓次之庶盘”;楚器说:王国维《王子婴次卢跋》(《观堂集林》卷十八):认为是楚庄王之弟令尹婴齐之器;孔令远:《王子婴次炉的复原及其国别问题》(《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4期):提出为春秋晚期徐国器物的观点。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119页。
    ③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④金学清:《东周王室研究》,华东师大2003年博士论文,第55页。
    
    ①《盐铁论·徭役》。
    ②《盐铁论·轻得》。
    ③王阳明:《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王文成公全书》卷二《传习录》中。
    ④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⑤《左传·隐公十一年》。
    ⑥《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①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②童书业:《春秋史》第四章,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02-104页。
    ③《左传·隐公元年》。
    ④《周礼·大行人》。
    ⑤《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⑥《春秋胡传》隐公元年。
    
    ①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57页。
    ③《左传·隐公十一年》。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3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7页。
    ①《左传·桓公十一年》。
    ①《春秋·桓公十一年》曰:“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左传·桓公十一年》:“齐、卫、郑、宋盟于恶曹。”经、传不同,差一“宋”。杜预认为“经阙”,毛奇龄《春秋传》认为《左传》“宋”为衍文。
    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③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79页。
    ⑤《左传·隐公十一年》。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67页。
    ②《左传·闵公元年》。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②《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锡??
    ③卫国初封为西周大国,都朝歌。童书业说春秋时国都为狄所破,被迫迁徙,疆域渐小,地多奇零,与宋鲁、齐、晋诸国相错。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37页。
    
    ①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6页。
    ②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晋疆域论》。
    ③《史记·晋世家》。
    
    ①《史记·晋世家》。
    ②《左传·庄公十六年》。
    ③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④《左传·宣公二年》。
    ⑤《左传·闵公元年》。
    ①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③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④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②《史记·楚世家》。
    ③《史记·楚世家》。
    ④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⑤杨东晨、杨建国:《“汉阳诸姬”国史述考》,《学术月刊》,1997年第8期。巴子国,西周中期居今湖北汉水之南的荆山,春秋初在今湖北房县北至郧西县一带。曾国,昭王南征后封立在今湖北随州,唐国,在今湖
    
    ①许倬云:《周东迁始末》,载于《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②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①何洁:《从蔡、郑惧楚看楚人北上中原的时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东迁初周之国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③何洁:《从蔡、郑惧楚看楚人北上中原的时间》,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④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⑤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⑥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⑦《史记·楚世家》。
    ①《左传·桓公十一年》。
    ①武父,杨伯峻谓:“郑地,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33页。
    ②《左传·庄公十四年》原繁说:“庄公之子犹有八人。”此时子忽、子亹、子仪皆死,再加上厉公,则庄公共十二子。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60页。
    ②《左传·庄公十五年》。
    ③《左传·庄公十七年》。
    
    ①《左传·庄公二十年》。
    ②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③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郑疆域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6页。
    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八《春秋晋楚争盟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54-1955页。
    ②《史记·楚世家》。
    ③许宗彦:《鉴止水斋集·文武世室考》。
    ④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⑤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五。
    ⑥《左传·文公十七年》:“(郑)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
    ⑦《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②今河南郾城。
    ③《左传·僖公四年》。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1页。
    ⑤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六。
    ②《左传·僖公五年》。杨伯峻注:“首止,卫地,近于郑。当在今河南省睢县东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3页。
    ③《左传·僖公六年》。
    ④《左传·僖公六年》。
    ⑤《左传·僖公七年》载:“申侯,申出也,有宠于楚文王。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将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无适小国,将不女
    ①《左传·僖公七年》。
    ②《左传·僖公十六年》、《左传·宣公三年》。
    ③《左传·僖公九年》。
    ①《春秋·僖公十四年》。
    ②《左传·僖公十五年》。
    ③《左传·僖公十三年》。
    ④《论语·宪问》。
    ⑤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⑥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六。
    ⑦《左传·僖公十八年》。
    
    ①《史记·楚世家》。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3页。
    ③苗永立:《周代宋国史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71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①张以仁:《春秋郑人入滑的有关问题》,载于《春秋史论集》,第337页。
    ②张以仁:《春秋郑人入滑的有关问题》,载于《春秋史论集》,第342、343页。
    ③滑的地望存在争议,除杜预河南缑氏县之说外,还有高士奇主河北大名滑县说,程发轫主河南睢县滑亭说。张以仁在《春秋郑人入滑的有关问题》一文中支持杜预之说,辨之甚明。
    
    ①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②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二十八《春秋晋楚争盟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97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③《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①李玉洁:《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②《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63页。
    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①《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①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①《左传》文公三年、四年五年。六,皋陶之后,在今安徽省六安北。蓼,庭坚之后,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北有蓼城岡。
    ②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③《左传·文公九年》。
    ④狼渊,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3页。
    ⑤《左传·文公十四年》。
    ①《左传·文公十七年》。
    
    ①《左传·宣公元年》。北林,郑地,当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南,新郑市之北。
    ②《左传·宣公十一年》。
    
    ①《左传·宣公八年》。
    ②《左传·宣公十二年》。
    ①《左传·成公三年》。
    
    ①《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左传·襄公十三年》。
    
    ①《左传·襄公九年》。
    ②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①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左传·襄公八年》。
    ③《左传·昭公十三年》。
    ④杨善群:《论春秋战国间的世卿制》,《求是月刊》,1988年第5期。
    ①房占红:《七穆与郑国政治》,吉林大学硕士论文,第7页。
    
    ①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96-97页。
    ②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98页。
    
    ③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④房占红:《七穆与郑国政治》,吉林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第9-15页。
    ①《左传·襄公十年》。
    ②《左传·襄公十八年》。
    ③《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及三十年。
    ④《左传·昭公元年》。
    ⑤白川静:《西周史略》,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①李慎仪:《论子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2期。
    ②《左传·昭公十二年》及昭公十八年。
    ③《左传》昭公六年。
    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⑤《论语·宪问》。
    ⑥《论语·宪问》。
    ⑦《论语·公冶长》。
    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左传·昭公十三年》。
    ③杨伯峻认为“孔丘此时仅十一岁,当是以后闻而论此”,是。说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P1192。
    ④《左传·昭公二十年》。
    ⑤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之语,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②《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③《左传·昭公六年》。
    ④《左传·昭公六年》。
    ①李玉洁:《春秋时期郑国的成文法与“悬书”》,《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②苏勇:《我对孔、墨差别的几点看法》,《学术创新》2007年第四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③郑国屈服于强兵的例子很多。贪图贿赂,如鲁成公九年,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与之会;成公十六年楚以汝阴之田赂郑,郑即从楚。
    ④房占红:《七穆与郑国政治》,吉林大学1999年硕士论文,第25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宇文行:《简论子产外交思想与艺术》,《外交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郑疆域论》,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5-536页。
    ②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③《国语》原作“前华后河”,韦昭注曰:“疑为‘颍’字之误。”依照前后文及春秋时期地理情况,“华”应为“颍”之误。“济”,《汉书地理志》作“沛”,济水汉代称沛水。
    ④据《国语》公序本邬作鄢,即为河南鄢陵;“弊”作“蔽”,“舟”作“丹”,“”作“”。
    ⑤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①新郑市文物管理局《新郑市文物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②《国语》原作“前华后河”,韦昭注曰:“疑为‘颍’字之误。”依照前后文及春秋时期地理情况,“华”应为“颍”之误。“济”,《汉书地理志》作“沛”,济水汉代称沛水。
    ③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④《左传·桓公七年》。
    ①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春秋列国疆域表·郑疆域论》。
    ②牛首在郑东郊,距郑城不远,且此时郑庄公去世不久,诸公子争夺君位,无暇对外扩张,因此牛首应该在庄公时期就属于郑国。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40页。
    ④丘刚:《启(开)封故城遗址的初步勘探与试掘》,《中原文物》1994年第2期。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241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313页。
    ①张以仁:《春秋郑人入滑的有关问题》,收录于《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第363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447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19页。
    ④周口地区文化局《扶沟古城初步勘查》,《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
    ⑤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223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167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54页。
    
    ①《吕氏春秋·审分览》。
    ②赵立瀛、赵安启:《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规划思想》,《城市规划》,1997年9月。
    ①许慎《说文》释“郑”曰:“郑徙潧、洧之上,今新郑是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云:“《说文》溱作潧,云潧水出郑。……‘溱与洧方涣涣兮’,溱、洧,郑两水名。”可证溱即潧。
    ②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③现代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刘文学:《纠正溱水讹误,廓清历史谜团》,《中州今古》,2002年第1期;龚延文:《郦道元没有错改溱水为黄水——和刘文学同志商榷》,《中州今古》,2002年第7期;蔡全法:《郐国、郐水、郐都析议》,2006年10月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河南文物考古论集》第四期。
    
    ①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版。
    ②《国语·郑语》:“主芣騩而食溱洧”,芣騩即大隗山。
    ③陶新伟:《郑韩故城研究》,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30页。
    ④顾颉刚:《“周道”与“周行”》,《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①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①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2007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②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③蔡全法:《郑韩故城郑国考古学文化》,河南博物院学术园地每月一品,http://www.hawh.cn/html/20060405/733547.html
    ①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②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新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出版社《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第56页。
    ③蔡全法:《郑韩故城郑国考古学文化》,河南博物院学术园地每月一品,http://www.hawh.cn/html/20060405/733547.html
    ①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②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③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新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出版社《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第60页。
    ④俞伟超:《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文物》,1985年第2期。
    ⑤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2007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①法定堂革:《新郑县郑韩故城》、《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②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2年。
    ③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文物局:《新郑市信用社郑国祭祀遗址的发掘》。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2期。
    ②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10月。
    ③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
    ④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
    ①蔡全法:《新郑李家楼青铜器勾沈》、《海峡两岸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1年。
    ②宋国定:《新郑县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城关土地所东周墓葬的发掘》。
    ④张万丹:《"郑王陵遗址"新郑面世》,《大河报》2002年9月17日。
    ①法定堂革:《新郑县人民路东周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卷四,第145页。
    ②《战国策》卷二六《韩策一张仪为秦连横章》。姚宏说:“古语只称菽,汉以后方呼豆。《史记》饭菽,后语菽饭。”则《战国策》此处的“豆”应为“菽”,后人传抄之误。
    ③《左传·昭公七年》。
    ①骖,一车四马的两旁两匹;黄,黄马;鸨,黑白杂色的马。驷,一车驾四马。
    ②蔡全法:《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9版。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文物局:《新郑市信用社郑国祭祀遗址的发掘》。
    ④羔裘,即羊皮袄。
    ⑤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版。
    ①齐思和:《毛诗谷名考》,《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②齐思和:《毛诗谷名考》,《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③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版。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①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
    ②蔡全法:《郑韩故城郑国考古学文化》,河南博物院学术园地每月一品,http://www.hawh.cn/html/20060405/733547.html
    ③蔡全法等:《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④许顺湛:《灿烂的郑州商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页。
    ⑤李恒全、李天石:《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41—542页;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期合刊。陈文华:《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农具问题》一文更加详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农业考古》2002年第3期。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第158页
    ③李恒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动力再探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④杨宽:《我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⑤李根蟠:《耦耕纵横谈》,《农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①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8页。
    ②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③《吕氏春秋·季冬纪》。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113页。
    ⑤程念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牛耕》,《史林》,2005年第6期。
    ①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81页。
    ②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6页。
    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①李慎仪:《论子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2期。
    ②有的学者认为:“作丘赋”的“赋”非专指军赋,而是贡赋合一,包括幣帛、米粟钌饕牵骸堵圩硬罚逗?南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①吕祖谦:《左氏传说》卷十七。
    ②《左传·衰公十二年》。
    ③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6、31—34页;吴慧:《井田制考索》,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92-97页;史建群:《井田与井田制度》,《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
    ④李伯重:《“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①《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②李恒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动力再探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县大吴楼东周铸铜遗址》,载于《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版,第185-186页。
    ②李京华:《河南冶金考古概述》,《华夏考古》,1987年第1期。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第647-725页。
    ④李京华、汤文兴:《河南冶金考古主要收获》,《史学月刊》,1980年第3期。
    ①蔡全法:《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性质及其若干问题》,《河南文物考古论集(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②蔡全法:《郑韩故城郑国考古学文化》,河南博物院学术园地每月一品,http://www.hawh.cn/html/20060405/733547.html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2期。
    ④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10月,第9页。
    ①杨文胜:《郑国青铜器与楚国青铜器之比较研究》,》《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②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版。
    ③蔡全法:《新郑李家楼青铜器勾沈》,《海峡两岸春秋郑公大墓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历史博物馆,2001年版。
    ④开封市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郑州大学历史考古专业:《河南省新郑县唐户两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2期。
    ⑤蔡全法:《郑韩故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①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等:《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与试掘》、《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1980年。
    ②蔡全法等:《新郑市热电厂两周遗址和春秋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①顾平:《丝绸品种史漫谈(上)》,《丝绸》,1988年第10期。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04-1105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72页。
    ②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郑疆域表》卷四。
    ③陈彦良:《战国迄汉初区域交通和市场网络》,《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总第34期(2006年),第5页。转引自陶新伟:《新郑韩故城研究》,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29页。
    ④史念海:《河山集》三集《论济水和鸿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⑤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期。
    ①《左传·昭公十六年》。
    ②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③许倬云:《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发达》,载于《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④《韩诗外传》。
    ⑤马俊才:《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①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24页。
    ②侯强:《春秋战国市建置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四期。
    ③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④《资本论》第三卷,1019页。
    ①杜勇:《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②《淮南子》,《诸子集成》第七册,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版,第315页。
    
    ①《管子·小匡》。
    ②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卷先秦两汉部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①《国语·周语》韦昭注。
    ②马俊才:《新郑郑韩故城新出土东周钱范》,《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2002年版。
    ①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8页。
    ③《礼记·乐记》。
    ④杨文胜:《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①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载于《顾颉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71页。
    ②《汉书·礼乐志》。
    ③朱熹:《诗集传》。
    ④[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版,第47、48页。
    ①李学勤:《孔子诗论分章释文》,《国际简帛研究通讯》第二卷第二期,2002年1月。
    ①[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6页。
    
    ①罗慕华:《<郑风>研究》,《晨报副刊》,1927年4月。
    ②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57页。
    ①刘初棠:《<诗经>婚俗刍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①杨军:《从先秦恋俗看孔子的出生》,《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①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郑风·将仲子>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①杨文胜:《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②杨文胜:《出土青铜礼乐器组合与郑卫之音》,《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3月版,第250页。
    ②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5月版,第69页。
    ③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五,上海同文书局石鲺,清光绪九年1888。
    
    ①《汉书·礼乐志》。
    ②《礼记·乐记》。
    ①杨皑:《子产有否杀邓析疑案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②杨伯骏:《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③《列子·说符》。
    ①严灵峰:《列子辩诬及其中心思想》,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②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该书论述最为全面,书中汇集列子伪书的种种言论,以证其伪。杨伯峻:《列子集释》从汉语史的角度考察,认为《列子》为伪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③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4页。
    ④马达:《<列子>真伪考辨》,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7页。
    ⑤《列子·仲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