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征地农民在职业转换中的非适应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征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征地农民虽在户籍上已属“城市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就此进入城市职业结构,相反,大量研究和统计资料表明:征地农民在脱离农民身份而转变为城市就业者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困难,也即是说会出现一种结构性的非适应性。近些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许多试图帮助征地农民克服非适应性的制度安排,但效果总体上仍相对有限。由此引出了一个极具意义的问题:这种非适应性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在何种结构下延续并获得支持?如果研究者可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较有洞见的分析,就可能为征地农民走出非适应性提供一种政策性思考。
     已有的研究对征地农民在职业转换中的非适应性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思考:论者或强调征地农民在“人力资本”上的弱势,并以此来解释其职业转换的困境;或指出征地区域的市场空间并非为征地农民准备,且他们也很难在市场选择中“求职”;更多的研究则直接指向政府的制度安排,认为制度安排上的不足是征地农民职业转换中非适应性的重要根源。
     新近的一些研究论著逐渐出现了研究视角整合的趋势,研究者开始同时把上述三种研究思路整合在一起,由此初步看到了一个多维的问题结构。但这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解释机制的简单叠加,已有研究并没有更多考虑:这三种思路所观察到的现象(征地农民在新结构中的求职、市场选择以及政府治理)是同时发生于一个历史情境中的,当这些现象同时发生时,它们之间往往会相互强化、相互纠缠在一起再生产出新的机制,而这些被静态结构所“遮蔽”的新机制往往会在实践中给征地农民职业转换带来更多的困难。
     本论文将在结合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观察征地农民在新结构中寻求职业、市场选择以及政府治理这三个过程之间的复杂机制性互动过程,并由此对征地农民在职业转换中的非适应性做出一种比较深入的观察。
     论文的分析展现出一个多种机制相互叠加形成自我强化体系的过程,这种动态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强化体系,增加了征地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取向,削弱了他们投资自身人力资本的动力。基于这种分析,本文提出了缓解征地农民职业转换中非适应性问题的政策思路,即:改变保护性就业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构造梯次衔接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社区集体性组织在新经济社会结构中的发展。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amount of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 has a quickly increa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 have getting citizenship, but it doesn’t mean they can entering in the urban occupation structure. In reverse, a lot of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literature indicated that: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breaking away peasants identity and becoming urban employment,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 structural no-adap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have published a lot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o help the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 conquer no-adaptability, but have get very limited effect. It proposes a very meaningful question: how is the no-adaptability generated? It sustained and continued in what structure? If the researcher can analyze this question perspicaciously, it will provide some policy consideration on the no-adaptability of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
     Some research have proposed some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the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no-adaptability in occupation transform: it emphasis on the shortage of human capital of no-adaptability, and take it to explain the puzzledom of their occupation transform; or pointed out that the marketplace in land-requestion field is not prepared for peasants, and they can hardly find a job in market; other research point to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hold that the lacking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s the very important root of the land-requisitioned peasants’no-adaptability in occupation transform.
     Newly research come to the trend of perspective integration, researchers became integrating this three perspectives, and find a multidimensional problem structure. But it is a simple splice of explaining mechanism largely. This approach have not consider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bserved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job searching, market select and government governance)is taking place a historical context, when these phenomenon taking placing in the same time, they will inter-strengthen and intertwined together, and generate a new mechanisms, and these new mechanisms closed by static structure will produce more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e of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 occupation transform.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three perspectives and at the same trying to observ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job searching, market select and government governance, and make a deeply observation on the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no-adaptability in occupation transform.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proposed a many mechanisms inter-spliced together and self-strengthen process. The self-strengthen system in the dynamic practice process, increased the opportunism of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 weakened their motility of invest their human capital. On this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policy thinking of releasing the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no-adaptability in occupation transform, it is: changing the basic thinking on protected employment, and taking active encouraging policy; making grad-joined labor marketplace;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economic-society structure. Key words: land-requestioned peasants, occupation transform, mechanism research
引文
①李友梅,《退路与行动空间——1990年代浦东大开发前沿的征地农民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报告,2004年。
    ①复旦大学“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6年。
    ①周林树,《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
    ②李友梅,《退路与行动空间——1990年代浦东大开发前沿的征地农民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报告,2004年。
    ①李雅静,“人力资本投资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
    ②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③申晓梅,“四川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的调查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④陈雷,“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①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杜洪梅,“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③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④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⑤王桂新、沈建法,“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⑥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⑦郁晓辉、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⑧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⑨徐君,“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杂志》, 2005年第2期
    ⑩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马驰、张荣、彭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软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③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④李友梅等,《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马驰、张荣、彭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软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3期。
    ④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②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③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④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郑州大学2006年行政管理硕士论文。
    ⑤杜洪梅,“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①喻严,“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中的政府责任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干经天吴建英,“创新上海失地农民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上海农业学报》,2006年第22期
    ①冀名峰,“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1期等。
    ②吴南,“西安市郊区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①陈文科等:《中国农民问题》,第3、5页,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第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③“现代性”具有“解构”和“建构”的双重取向,它注重的是当前,对过去持批判的态度,以新的知识和新发现构筑更美好的未来。参阅佘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第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④中国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了民间传统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高度适应性,并且对现代化具有正性的作用。参见王铭铭的《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化——福建塘东村的个案研究》和郭于华的《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均载于贾德裕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①Robert Bierstedt,The Means-End Schema in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P665.
    ②严格地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目的只不过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它本身无所谓理性还是非理性;把目的分为“理性”与“非理性”的,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参见冯.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第3-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③Giddens, 1991,“Sociology”, UK: Polity Press.
    ④费德博格,《权力与规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费孝通:《乡土重建》,1948。转引自:甘阳,“乡村工业化道路的讨论:《江村经济》再认识”,http://web.cenet.org.cn/web/ecocxi/index.php3?file=detail.php3&id=57416。
    ②甘阳,“乡村工业化道路的讨论:《江村经济》再认识”,http://web.cenet.org.cn/web/ecocxi/index.php3?file=detail.php3&id=57416。
    ③胡必亮、郑红亮:《中国的乡镇企业与农村发展》(作者的话),第1—2页,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2一般说来,“苏南模式”的主体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这类企业的产权的社区边界非常明显,社区和社区领袖对企业的约束较多,但社区内部企业间产权关系模糊,约束较少。而“珠三角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主体多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它的产权归属明确,行政干预较少。上海郊区农村的乡镇企业,和苏南模式接近。
    ④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①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2卷·当代经济),第54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经济年鉴》编辑部:《上海经济年鉴》,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本。
    ②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2卷·当代经济),第556、55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毛科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研究》,第354页,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①裴小林:集体土地所有制对中国经济转轨和农村工业化的贡献:一个资源培植模型的解说,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第218—25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李友梅,“退路与行动空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3年。
    ①李培林:《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载于周晓虹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第132—152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李友梅,“退路与行动空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3年。
    ①吉尔兹以法律知识为例对“地方性知识”进行了界定,“法律就是地方性知识;地方在此处不只是指空间、时间、阶级和各种问题,而且也指特色,即把对所发生事件的本地认识与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本地想象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与想象的复合体,以及隐含于对原则的形象化描述中的事件叙述,就是我所谓的法律知识”。参见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马伊里:《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初探》,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
    ①高慧,“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载于《上海的现代化模式:制度建构与创新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①刘志彪等,《产权、市场与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页。
    ②刘世定,2002,《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夏出版社。
    ①参见,李友梅,《“退路”与行动空间——1990年代浦东大开发前沿的征地农民问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报告,2003年
    ①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①转引自: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①干经天吴建英,《创新上海失地农民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上海农业学报》2006年第22期
    ①道格拉斯·诺斯,路平何玮编译,《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①刘元春,《论路径依赖研究框架》载《教学与研究》,1999年1期
    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2卷),第58页,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②刘豪兴、冯月根等著:乡镇社会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第41—76、291—31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阿尔弗雷德·韦伯,1997,《工业区位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阿尔温·托夫勒,1984,《第三次浪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
    巴林顿·摩尔,1989,《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
    包永红,2000,《城郊型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蔡来兴主编,1995,《上海:创建新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吉元主编,1988,《乡镇企业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俊杰,1998,《关系资源与农民的非农化——浙东越村的实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文科等,2000,《中国农民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陈一谘等,1989,《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难题和战略选择》,《新华文摘》(北京)第6期。
    丹尼尔·贝尔,1986,《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杜赞奇,1995,《文化、国家与权力——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12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1998,《认真解决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社会》(上海)第2期。
    费孝通1992,《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8,《费孝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米塞斯,2001,《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福山,2002,《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中译本),海口:海南出版社。
    郭于华,1998,《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载于贾德裕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亨廷顿,1989,《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奇帆,1995,《谈浦东开发的战略、政策及其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必亮、郑红亮,1996,《中国的乡镇企业与农村发展》,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2,《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黄宗智200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霍心一主编,199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册》,北京:法律出版社。
    克利福德·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科斯等,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金勇兴,2003,《城市化进程中失土农民的根本出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李路路等,1994,《中国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1卷。
    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著,2001,《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1998,《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载于贾德裕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李友梅,1997,《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农民问题研究》,载《1996-1997,上海社会发展热点报告》,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李友梅2000,《组织“田野”的社会学探索》,《清华社会学评论》(北京)第2期。
    李友梅2001,《农村快速城市化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载马戎、周星主编,《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友梅2000,《重视科学理性的规划》,《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研究》第10期。
    李友梅2000,《关于构造社会现实的若干社会学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第1期。
    李友梅1999,《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中的农民问题研究》,载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浦东——复旦社会发展研究会编,《’99浦东新区社会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廖菲,2000,《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现代化探究》,《教学与研究》(北京)第12期。
    林南,1996,《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农村地方法团主义之实际运行》,《国外社会学》(北京)第5-6期。
    刘豪兴、冯月根等,2001,《乡镇社会的当代变迁——苏南七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世定,2002,《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
    刘志彪等,1995,《产权、市场与发展——乡镇企业制度的经济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陆学艺,2001,《“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道全,2001,《农民问题与中国的现代化》,《甘肃社会科学》(兰州)第6期。
    马克斯·韦伯,199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马若孟,1999,《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伊里,2003,《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初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毛科军,1993,《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诺斯,1995,《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经济科学》(北京)第2期。
    潘阿虎、周嘉俊,2000,《1990—2000浦东之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裴小林,2003,《集体土地所有制对中国经济转轨和农村工业化的贡献:一个资源培植模型的解说》,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珀金斯,1984,《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恰亚诺夫,1996,《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佘碧平,2000,《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申京诗,2003,《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土地征购新制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立平,1993,《“自由活动空间”与“自由流动资源”,《社会学研究》(北京)第2期。
    孙自铎,2003,《城市扩张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专析抑制集体对农地非农化收益的过度占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王汉生等,1990,《工业化和社会分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农村经济与社会》(北京)第4期。
    王沪宁,1991《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景新,2003,《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诱致土地制度及其利益格局重构——以江苏、浙江发达地区为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王铭铭,1998,《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化——福建塘东村的个案研究》,载于贾德裕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温铁军,1997,《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贸出版社。
    西奥多·W·舒尔茨,1987,《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
    西里尔·E·布莱克编,1996,《比较现代化》(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研究》(中译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夏永祥、成淘林,2003,《我国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项飚,1998,《社区何为》,《社会学研究》(北京)第6期。
    1998,《逃避、联合与表达——北京‘浙江村’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1期(总22)
    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熊月之主编,1999,《上海通史》(第12卷·当代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元明,2003,《城市化中的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中国城市化与土地政策”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北京)第1期。
    英格尔斯,1985,《人的现代化》(中译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敦福,1995,《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张佩国,2002,《解读地方性制度》,未刊稿。
    周其仁,2002,《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晓虹,1998,《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雅静,《人力资本投资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申晓梅,《四川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的调查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陈雷,《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硕士论文,2005。
    常海峰,《失地农民就业与保障问题探讨》[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杜洪梅,《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王桂新、沈建法,《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郁晓辉、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张海波、童星,《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马驰、张荣、彭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软科学》2004年第6期。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第3期。
    孔祥智、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喻严,《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中的政府责任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冀名峰,《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5期。
    万朝林,《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与保障》[J],《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1期。
    Byrd William A. & Lin Qingsong , 1990,“China’s Rural Industry :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zier,M., L`entreprise a l`ecoute,1989, Apprendre le management post-industriel,Inter Editions。
    Giddens, 1991,“Sociology”, UK: Polity Press.
    Nee, Victor. 1992.“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7, No.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