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价值的重大课题。处于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教兴国”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研究生学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研究生教育资源紧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作为实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就成为日显重要、备受关注且迫在眉睫的任务。同时,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虽然已经意识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相对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实践调研、应用先进经验结合高等教育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者尚少。在当前招生规模扩大、现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社会需求和培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过程要素,结合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在比较研究基础上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及其评估等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却比较少见。有鉴如此,本文在学习运用管理学、心理学、哲学基础理论,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相关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以及对培养模式评估的思路。
     全文分六章进行讨论:
     第一章是论文的开篇之论,主要是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为基础理论研究篇,奠定全文的分析基础。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性(培养和表征)问题,回顾了研究生教育的历程,分析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探讨了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分化与综合问题。从培养实践的角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征形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第三章为实证分析篇。从“研究生培养方案(文本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素(个案分析)”“研究生培养过程状况(问卷调查)”等三个不同视角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实际过程的多维度实证分析,总结我国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四章为比较研究篇。对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状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察,力图吸取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再比照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状况,得出若干启示。这些启示之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安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为操作篇,主要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对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认识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实践层面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以论文中前面各章所做的研究工作为基础,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若干策略,并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进一步拓宽视野,对培养模式运行的有关保障措施与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策略和措施,将对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第六章为评估篇。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出发,结合研究生培养实际,探讨了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评估的有关思路和方法。即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实现对培养模式的科学评估,从而保证培养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is a major topic with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e exploring valu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t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is charged with du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personel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lso is the main channel to cultivate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making the Nation Powerful though Talents, and provided talents for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the country by relying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With the enrollment scale of graduate students expanded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the graduate system, the question of the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has caused the common concern. In Social Sectors, there is a series of urgentl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sources to be scarce, the insufficiency of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and the drop in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qualit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be bett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dvance in technology,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ublic’s growing diverse demand to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refore,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reform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concerned and imminent. At the same time, looking ov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as a result of the tradion planned economy system’s influence.although ou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earch on this is mainly through one or several angles to analysis, th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s not to see. The researchers who carry on their study through the practice investigation, applied the successful case with correlate theories are to be still few.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enrollment, a relative shortage of resources, great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cultivate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system on 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based on comparative studies is rare to se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management science, the psychology,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theory, the pedagogy,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y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the innovat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alyzing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putting forward to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the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and the thought of assessment.
     The text is of six chapters.
     ChaterⅠis the citation, which is the opening of the thesis, it proposes the main thesis,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ChaterⅡis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laid a foundation for analysis. Around the questions of graduat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ng the basic property of the postgraduat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general problem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article has invested and researched the form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Chapter III is for empirical analysis.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graduate cultivating program (text)”,“the graduate cultivating process elements (case study)”,“the status of the graduate cultivating process (questionnaire)”. Through the multi-dimensional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programs and the actual training process, the text sums up the innovation capacity-buiding experience and many problems.
     ChapterⅣis for comparative study. Conducted a focused inspection on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capbility training conditions from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trying to learn from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training. We draw some inspiration from contrasting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postgraduate training. Such enlightenmen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n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and plays a good role.
     ChapterⅤis for operation, mainly exploring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rding the problems on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rationaly, based on this, the text builds deep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from the practical level. Based on the research work done in the front chapters, the text puts forward to a number of strategies which are to build the 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ng capacity-building model, and broaden our horizon further from the idea of system theory. The text has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protectio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cultivating model operation. Thes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ng capability, which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long-term impact.
     ChaterⅥis for assessment. From the goals and needs of graduate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he practice of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the text discusses the relevant idea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fuzzy math model, the text builds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the cultivating model, thus ensuring the cultivating mode more targeted and effective.
引文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8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1999-05-22(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6-08(2).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8-05-05(2).
    ②李莹,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③董洪亮.我国在校研究生逾百万人数规模仅次于美国[N].人民日报,2005-07-26(2).
    ④武卫政等.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N].人民日报,2006-06-06(1).
    ⑤郝克明,谈松华.新世纪教育展望———1996年国际学术报告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0.
     ①[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0.
    
    ①资料来源:中国知网[EB/OL]. [2007-12-18]. http://trend.cnki.net
    ②资料来源:中国知网[EB/OL]. [2007-12-18]. http://trend.cnki.net
    ①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64.
    ②艾尚连.河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1).
    ③杨颉.国际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动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
    ④Emest Rudd: A New look at Posgrtaduate Failuer.Suerry:Soeiety for Reseaerh into Higher Edueation&NEFR -Nelosn,1985
    ⑤Solomon Hobemran and Sidney Mailiek:Porefssional Edueationinthe United Staets.Fublish Westport,Conn: Praege,1994.
    ⑥GeogreVenrardakis:Graduate EducationIn Govenrment in England,Franeeand the Unietd States.lanham:MD, Univesr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⑦Cliotfn F:A Silent Success:Master’s Edueation in the Unietd States.Baltimoer,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srity Perss,1993
    ⑧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
    
    ①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②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③王奕井,杜佳.国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学海,2004(5).
    ④周叶中.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⑤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53.
    
    
    ①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
    ②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4).
    ③赵丽.论大学理念的擅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4).
    ④杨梅.社会实践与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⑤李素琴.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
    ⑥左兵,许兰平,王政爱.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12).
    ①任兵.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②王莉芳,徐前华,郗英.研究生“链式”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及构建障碍解决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
    ③张国有.就学就业趋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④李振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J].滨州学院学报,2006(2).
    ⑤郭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10).
    ⑥张卫刚等.关于一级学科授权后研究生工作的一些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张英等.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
    ⑦徐慧,李丽琴,罗军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共生互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
    ⑧马太·多冈.李国武译.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3);张英等.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教育,2001(2).
    ⑨任兵.优化文科硕士生课程结构全力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谢开勇.科学规范求新务实地做好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5);林钰.从Warwick看英国公立大学研究生培养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①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②Holmwood J.The Winfield Report and its implications.Network,1987.
    ③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
    ④张文修等.四谈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8(4).
    ⑤耿筠等.重视学位论文的开题的创新确保创新要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999(2);赵沁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汪纪锋等.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国际差异的成因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⑥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理工高教研究,2001(6).
    ⑦姜友芬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
    ⑧Lanser E G.Reaping the benefits of mentorship.HealthcareExecutives,2000,15(3):18-23
    ①李丽达.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②谭迎新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
    ③王如志,严梅.试论培养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④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
    ⑤张乐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石油教育,2000(1).
    ⑥Sara Delamont.Critical mass and doctoral research:reflection on theHarris Report.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7,22(3):319-331;Peluchette.Professionals use of different mentor sources at various career stages:Implications for career succes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0,140(5):549-564.
    ①[美]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6.
    ②张国良,陈宏民.关于组织创新性与创新能力的定义、度量及概念框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
    
    
    ①萧浩辉主编.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42.
    ②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53.
    ③张文新,谷传华著.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8~53.
    ④宋琼.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6(4).
    ⑤韩冲,崔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1).
    
    ①张武升.教育创新论[J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②秦惠民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79.
    ③眭依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3).
     ①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①资本论: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②[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6-207.
    ②法律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
    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②孙义燧.研究生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14.
    ③殷朝晖.整合培养资源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2-25(6).
    ④我国研究生院历史沿革.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网[EB/OL].[2005-11-23].http://www.csadge.edu.cn/ xwyjs/detail.jsp?seq=225&boardid=37
    ⑤转引自: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2.
    ①殷朝晖.整合培养资源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2-25(6).
    ②陈学飞,金红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与问题[G]//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EB/OL].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中国网独家发布[2006-11-12].http://www.sogou.com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④徐晓.诺贝尔奖离中国究竟有多远[N]羊城晚报,2005-10-07(4).
    ①杨敏.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的综述[J].太原科技,2007(2).
    ②王敏旋.国外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十大特征简述[J].经济前沿,2006(7).
    ③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2.
    ④林锈戎.略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渊源[J].科技资讯,2006(16).
    ⑤[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高等教育(中译本)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2.
    ①法律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
    ②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③数据来源: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2-06-14(2).教育部. 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3-05-13(1).教育部.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4-05-27(2).教育部. 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5-07-28 (2).教育部.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6-07-04(2).
    ④林锈戎.略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渊源[J].科技资讯,2006(16).
    ①宗河.高校取得一批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教育报,2006-01-09(1).
    ②《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③刘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①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4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②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③孔杰.探索博士生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培养工作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
    ④[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88.
    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8-309.
    
    ①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465.
    ②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精装)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④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⑤潘懋元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8.
    ⑥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
    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7.
    ①眭依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②法律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
    ③[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徐远超,刘惠琴等译.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9.
    ②转引自:李其龙等.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8.
    ③[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
    ①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3.
    ②朱剑,肖国芳.洪堡理念与现代研究生教育——一个悲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③[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7.
    ④[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2
    ⑤Will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41,P 128.
    ⑥[美]欧内斯特·L·博耶.涂艳国、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7.
    ⑦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31.
    ⑧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①刘建秀,杨新宇.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77-83.
    ③[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6-57.
    ④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5.
    
    ①[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8.
    ②宁平治.杨振宁科教文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46.
    ③宁平治.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06.
    ④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3.
    ⑤蔡克勇.论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 2001(1).
     ①王建华,罗干坤.国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我校的策略[N].中山大学校报(新)2004-05-31(72).
    ①杨京德.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N] .北京日报,2008-09-11(1).
    ②摘自解放网[EB/OL].[2007-03-23]. http://www.jfdaily.com/gb/node2/node4419/node56538/userobject1ai941910.html
    ③李联明,濮励杰,张小明.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J].中国研究生,2006(10) .
    ④李申申.有感于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J].江苏高教,2005(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组编.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国外教育系列丛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107.
    ②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③隋红建主编.推开另一扇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访谈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3.
    ④原春琳,樊未晨.学制缩短硕士生教育会自降身价吗[N].中国青年报,2004-07-13.
    ⑤杨卫.研究生教育:通向教育强国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04-15(3).
    
    ①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②引自中国教育在线[EB/OL].[2007-08-21]. http://cache.baidu.com
    ③李健.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我国高水平博士生不多[N]中国青年报,2006-06-12(4).
    ①教育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07-24]. http://www.ihlg.cn/20041202/3123158.shtml
    ②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①邹海燕.美国专业博士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②教育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10-02]. http://www.ihlg.cn/20041202/3123158.shtml
    ③杨卫.研究生教育:通向教育强国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04-15(3).
    ④教育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10-02].http://www.ihlg.cn/20041202/3123158.shtml
    ①[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9.
    ②杨晨光.许智宏校长解读北大博士生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6-01-07(2).
    ③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④[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周寄中译.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4.
    
    ①[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3.
    ②[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6.
    ③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25.
    ④[美]库恩.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⑤袁振国.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①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②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①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①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25.
    ②[美]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5.
    ③[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9.
    ①杨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6).
    ②[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4.
    ③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0,65.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①Martin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 26 th-29th June 1973.
    ①赵殿军,徐金尧,孙庆祝,叶卫兵.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身心健康评价监测系统的研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①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2007考研择校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06:55.
     ①吕东伟.博士生教育创新:谁之责——首届全国博士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①颜建勇.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9).
     ①殷小琴.美国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继承与超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
    
    ①王超明.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
    ②李仙飞.浅析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经验[J].世界教育信息,2005,(3).
    ③王超明.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3).
    
    ①贾莉莉.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点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8,(9).
    ②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7,(5).
    ③王超明.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①王超明.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3).
    ②同上.
    ③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5).
    
    ①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7,(5).
    ②欧洲各国研究生教育考察团.德国、法国、奥地利三国研究生教育概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①孙崇文.2006年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德国培训团考察报告[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1).
    ②孙崇文.2006年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德国培训团考察报告[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1).
    ①高双林.德国、法国、奥地利的研究生教育现状[J].中国林业教育,2002,(4).
    
    ①鲍健强. 90年代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②陈永明.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关注”研究生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③鲍健强. 90年代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①常运英.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探析及启示[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6).
    ②胡建华.20世纪末叶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述评[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
    
    ①鲍健强.90年代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
    ②同上。
     ①朱剑,肖国芳.洪堡理念与现代研究生教育——一个悲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①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北京: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
    ②韩明安主编.新语词大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329.
    ③高蕴奇.教育传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1.
    ④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 [J].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8 (2): 265-279.
    
    
    ①唐玉光.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2:93-94.
    ②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30.
    ③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6.
    ①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②[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1.
    ③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2-63.
    
    ①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5.
    ②[美]伯顿·克拉克著.王存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07.
    ③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28.
    
    ①范明林.社会研究方法论比较谈[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
    ②[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17.
    
    
    ①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
    ②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③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
    ④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
    
    ①徐鸿.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形成[J].东部经济管理, 1999(4).
    ②加里·哈梅尔,C·K·普拉哈拉德.王振西译.竞争大未来[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①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
    ①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②雷晓云.精英教育:一个仍需关注的课题——兼论精英与精英教育的质的规定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1(6).
    ③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④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①陈建孟.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8(1).
    ②刘志惠.重点学科建设要素构成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4).
    ③娄玉珍.大学优势及特色学科成长模式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①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学[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9.
    ①Sara Delamont, Paul Atkinson and Odette Parry (2000), The Doctoral Experience: success and failure in graduate school, London and New York: Falmer Press, p.4.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6.
    ①袁新文,董洪亮.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N].人民日报,2009-02-17(4).
    ①柳俊武,张国.研究生教育师生比例失调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N].工人日报,2005-07-14(5).
    ①孙小礼.模型——科学方法的核心[A].自然辩证法通论方法论[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57.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潘懋元等.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9. [美]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4.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15.孙义燧.研究生教育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6.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19.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高等教育(中译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0.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1. [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
    24.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精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8. [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徐远超,刘惠琴等译.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30.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1. [美]欧内斯特·L·博耶.涂艳国、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2.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4.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5.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6.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7.宁平治.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38.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组编.国外高等教育调研报告(国外教育系列丛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1.
    40.隋红建.推开另一扇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访谈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1. [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2.郝克明,谈松华.新世纪教育展望———1996年国际学术报告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3.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4.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5.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6. [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周寄中译.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7. [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8.杨玉圣.学术批评丛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49. [美]库恩.李宝恒,纪树立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50. [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1.韩明安.新语词大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52.高蕴奇.教育传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53.唐玉光.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4.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55.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6.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7.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58. [英]托尼·布什.强海燕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9.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0.加里·哈梅尔,C·K·普拉哈拉德.王振西译.竞争大未来[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61. [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2.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2007考研择校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2006.
    6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4.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5.薛天祥.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6.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67.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003-2005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报告[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8.隋红建,管载麟.推开另一扇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防谈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9.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0.王松俊.研究生教育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71.邬力祥.研究生教育论坛2005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72.汪刘生.创造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3. [荷兰]范富格特著.王承绪译.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4.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5.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6.杜伟宇.从知识到创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机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7.佟庆伟.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8.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9.宋文红,薛振田,董振娟.现代创造教育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80. [以]夏朗(Sharam,s),[以]夏察(Shacher,H),[以]莱文(Levine,T.).姚运标译.创新学校:组织和教学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81.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2.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83. [美]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选译[M].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4.张万朋.高等教育经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85. [德]洪堡.立陶宛的学校计划[A].李其龙等.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7.孙小礼.模型——科学方法的核心[A].自然辩证法通论方法论[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8.李丽达.三助工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9.李国强.以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90.谭迎新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
    91.王如志,严梅.试论培养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92.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
    93.张乐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J].石油教育,2000(1).
    94.张国良,陈宏民.关于组织创新性与创新能力的定义、度量及概念框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
    95.宋琼.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大众科技,2006(4).
    96.韩冲,崔雁.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1).
    97.眭依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原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
    98.杨敏.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的综述[J].太原科技,2007(2).
    99.王敏旋.国外主要创新型国家的十大特征简述[J].经济前沿,2006(7).
    100.林锈戎.略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渊源[J].科技资讯,2006(16).
    10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102.刘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103.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4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104.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105.孔杰.探索博士生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培养工作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
    106.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107.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
    108.眭依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109.朱剑,肖国芳.洪堡理念与现代研究生教育——一个悲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10.刘建秀,杨新宇.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
    111.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112.蔡克勇.论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01(1).
    113.李联明,濮励杰,张小明.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J].中国研究生,2006(10).
    114.李申申.有感于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J].江苏高教,2005(6).
    115.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116.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
    117.邹海燕.美国专业博士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118.李莹,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119.王奕井,杜佳.国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学海,2004(5).
    120.周叶中.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121.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3(5).
    122.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4).
    123.赵丽.论大学理念的擅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24.杨梅.社会实践与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125.李素琴.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
    126.左兵,许兰平,王政爱.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12).
    127.任兵.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128.王莉芳,徐前华,郗英.研究生“链式”培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及构建障碍解决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
    129.张国有.就学就业趋向与研究生教育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130.李振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J].滨州学院学报,2006(2).
    131.郭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9(10).
    132.张卫刚等.关于一级学科授权后研究生工作的一些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
    133.胡之德.浅议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134.张英等.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135.徐慧,李丽琴,罗军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共生互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
    136.马太·多冈.李国武译.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3).
    137.张英等.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教育,2001(2).
    138.任兵.优化文科硕士生课程结构,全力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
    139.谢开勇.科学规范求新务实地做好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5).
    140.林钰.从Warwick看英国公立大学研究生培养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141.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
    142.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143.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
    144.张文修等.四谈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
    145.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146.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8(4).
    147.耿筠等.重视学位论文的开题的创新确保创新要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
    148.赵沁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149.汪纪锋等.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国际差异的成因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
    150.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理工高教研究,2001(6).
    151.姜友芬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
    152.孙朝.研究生创新能力特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153.袁振国.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154.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
    155.张三强.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156.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157.殷小琴.美国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继承与超越[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158.王超明.美国研究生教育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59.欧洲各国研究生教育考察团.德国、法国、奥地利三国研究生教育概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160.孙崇文.2006年上海高校研究生教育德国培训团考察报告[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1).
    161.陈永明.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关注”研究生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162.鲍健强.90年代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3).
    163.常运英.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探析及启示[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64.胡建华.20世纪末叶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述评[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
    165. [日]大学审议会.关于21世纪的大学与今后的改革方针政策[C].1998:59.
    166.朱剑,肖国芳.洪堡理念与现代研究生教育——一个悲观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67.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北京: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
    168.吕东伟.博士生教育创新:谁之责——首届全国博士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
    169.颜建勇.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探索与争鸣,2007(9).
    170. Deutsch,M?Trust and suspicion[J].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
    171.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172.范明林.社会研究方法论比较谈[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173.徐鸿.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形成[J].东部经济管理,1999(4).
    174.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175.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176.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
    177.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178.雷晓云.精英教育:一个仍需关注的课题——兼论精英与精英教育的质的规定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1(6).
    179.杨薇.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8(6).
    180.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181.艾尚连.河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1).
    182.杨颉.国际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动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
    183. Emest Rudd:A New look at Posgrtaduate Failuer.Suerry:Soeiety for Reseaerh into Higher Edueation&NEFR一Nelosn,1985.
    184. Solomon Hobemran and Sidney Mailiek:Porefssional Edueationinthe United Staets.Fublish westport,Conn. :Praege,1994.
    185. GeogreVenrardakis:Graduate EducationIn Govenrment in England,Franeeand the Unietd States.lanham:MD,Univesr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186. Cliotfn F:A Silent Success:Master’s Edueation in the Unietd States.Baltimoer,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srity Perss,1993.
    187. Lanser E G.Reaping the benefits of mentorship.HealthcareExecutives,2000,15(3).
    188. Sara Delamont.Critical mass and doctoral research:reflection on theHarris Report.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7,22(3).
    189. Peluchette.Professionals use of different mentor sources at various career stages:Implications for career succes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0,140(5).
    190. Will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41.
    191. Martin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 26 th-29th June 1973.
    192. Sara Delamont,Paul Atkinson and Odette Parry (2000),The Doctoral Experience:success and failure in graduate school,London and New York:Falmer Press.
    193. Holmwood J.The Winfield Report and its implications.Network,1987,3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