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
     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著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著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著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
     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
     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takes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main task is to explore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with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science. Its scope and content of a wide range, including Chinese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own history, but also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ts Study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discipline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to develop, but also to awaken people's concern about the cause of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promot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to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even conducive to scientific innovation. It must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that is, the unity of historiography and corresponding,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tegrity and level, history and logic. In methods,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the basic method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such as historical method and logical method, induction and deductive method, analytic method and synthesis method, historical comparison, but also to use many other methods, such as statistical methods, measurement methods, the transplantation method, diachronical analysis and anachronical analysis methods, as well as specific research phases,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so o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which comes from Mainland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 has its own history of development. Mainland China's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has gone through its infancy, Creation stag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djust and prosperity and an in-depth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Thesis cardings and summarizes Mainland China's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from the organizations, groups, conferences, publications, works more systemically. Especially,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ntroduction, conferences and works are divided into Comprehensive history, math history, history of physics, chemistry history, history of astronomy, geography history, biology history, medical history, agricultural history, technology history. Thesis also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It has an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Thesis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d highlights the academic value of its research. Thesis also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o highlight social impact of its research.
     Finally, thesis re-examines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under the world background. It organiz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cientific historiography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overseas, explores 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domestic research, and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iss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引文
[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1][美]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的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94页。
    [2]A.R.Hall,Ca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 History ?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ience,4(1969),No.15,207-220。
    [3]狄布斯著,任定成译:《科学与历史——一个化学论者的评价》,台湾:桂冠出版社,1999。
    [1]张晓丹:“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科学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1994(3):103-110。
    [2]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3]该书第二篇即为“科学史学史概述”。
    [1]刘兵,杨舰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丹]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2页。
    [2]任定成:“跨越史学与科学史学的鸿沟”,《科学时报》,2005年3月3日。
    [3]高策 杨小明等:《科学史应用教程》,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1][美]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1页。
    [1]刘兵,杨舰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邢润川,孔宪毅:“再论自然科学史体系结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5):58-59。
    [1]邢润川,孔宪毅:“再论自然科学史体系结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5):58-59。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绪言第4页。
    [2]汪征鲁:《中国史学史教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1]漆侠:《历史研究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1][丹]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115页。
    [2]张明雯:“科学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1):104。
    [1]在本节的撰写过程中,郭金彬先生和王渝先生的合著《自然科学史导论》的“第二篇”、“第三篇”内容给予笔者很大的帮助。在此特表谢忱!
    [1]白尚恕:《九章算术今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92-308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08-313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13-318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58-261页。
    [1]何丙郁:《何丙郁中国科技史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3-184页。
    [1]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89-90。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1][4]章梅芳 胡化凯:“‘批林批孔'运动期间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特点”,《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77-80。
    [2]林文照:“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科技史料》,1981(3):3。
    [3]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92。
    [1]范岱年:“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2页。
    [1]江晓原:“为什么需要科学史——《简明科学技术史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15。
    [2]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1]万辅彬/问,刘钝/答:“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周光召序言。
    [1]刘钝,俞晓群:“科学史在中国”,《科学时报》,2002年10月18日。
    [2]详见本章第三节第一点之“国际会议选介”。
    [1]首部少数民族科学史学专著。
    [2]苏玉娟,魏屹东:“1979—2000年中国科学史研究状况及趋向计量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1):52。
    [1]江晓原:“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
    [2]卢卫红:“科学史,也可以很多元”,《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9月30日。
    [1][2]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53。
    [1]许知鱼:“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将有新突破”,《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22日。
    [2]苏玉娟,魏屹东:“1979—2000年中国科学史研究状况及趋向计量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1):52。
    [1]参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网页之“本所简介”。
    [1]李根蟠:“中国农业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古今农业》,2003(3):70-85
    [1]王大明,郭继贤:“走向开放的科学史研究——关于科学史学科性质的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33。
    [2]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第24-25页。
    [1][美]乔治.萨顿著,刘珺珺译:《科学的生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42页。
    [2]参见本章第二节。
    [1]何丙郁:“科技史与文学”,《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1-9。
    [1]何丙郁:《何丙郁中国科技史论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5-197页。
    [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211-214页。
    [2]金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4-165页。
    [3]温泽先,郭贵春:《山西科技史.上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张晓丹:“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科学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1994(3):103-110。
    [2]中国传统哲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一般地讲,学界常把它视为儒道互补或儒、道、释三位一体的文化思想体系。
    [3]参见本章本节第二点最后一段。
    [1]乐爱国:《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1]王蒲生:“儒家阻碍了科技发展?”,《百科知识》,2005(6)上:47。
    [2]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页。
    [3][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75页。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78页。
    [2]席泽宗:《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序。
    [1]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陈兵:“科学与佛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5):71。
    [1]黄秦安:“佛教与古代数学、逻辑的传播”,《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2):99-100。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三卷)——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第332页。
    [3]陈兵:“科学与佛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5):71。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等译:《智慧之路——哲学导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59页。
    [2]钱兆华:“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及其文化基因初探”,《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27。
    [3]丁原明 吴蕊:“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技术”,《山东社会科学》,2006(2):65。
    [1][2]乐爱国:《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233、235-237页。
    [1]乐爱国:“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中华文化论坛》,2004(1):133-136。
    [2]卿希泰:“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科技的贡献”,《中国哲学史》,1999(1):72。
    [1]姜生:“论道教与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15-16。
    [2]李尚儒:“关于佛教宇宙观与科学的一点思考”,《江汉论坛》,2003(9):70-72。
    [1]郭洪纪:“儒家哲学与中国古代科技”,《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
    [2]范楚玉:“儒学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大自然探索》,1991(4):123。
    [1]王蒲生:“儒家阻碍了科技发展?”,《百科知识》,2005(6)上:48。
    [1]詹志华:“逻辑与历史的统——解读西方科学哲学的新视角”,《云南社会科学》,2008(2):76-78。
    [2][美]P.伍德,刘兵译:“与科学史相关的科学哲学”,《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14-115页。
    [1][美]H.劳丹,刘兵译:“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98-99页。
    [1]张怡,贺善侃:《现代科技与哲学思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63页。
    [1]李醒民:“科学史的意义和价值:迪昂的观点”,《民主与科学》,1997(4):27。
    [2][英]伊姆雷.拉卡托斯,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3]刘兵:“阿加齐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相互作用”,《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62页。
    [1]高策,杨小明:《科学史应用教程》,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76-77页。
    [1]詹石窗:“道教科技哲学与现代化”,《中国哲学史》,1999(1):75-81。
    [2]胡新和:“科学哲学在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5):7。
    [1]牛云龙:“试论方以智的治学精神与方法”,《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2-44。
    [2]吕锡琛:“坐集千古之智——论方以智的治学主张和实践”,《船山学刊》,1992(1):221。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兴起”,《天津社会科学》,1985(3):42-43。
    [2][美]默顿著,鲁旭东译:《科学社会学散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页。
    [1][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2]谭萍:“贝尔纳与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纲领比较”,《理论月刊》,2006(5):43。
    [3]吴忠:“科学社会学兴起的背景”,《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3):41-42。
    [4][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1年,默顿的前言。
    [1]洪进:“论西方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轨迹和新趋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9):17。
    [2][美]史蒂文.夏平著,徐国强等译:《科学革命——批判性的综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译者序。
    [1][英]巴里.巴恩斯等,邢冬梅等译:《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1]杜严勇:“SSK与科学史”,《南京社会科学》,2004(12):12-14。
    [1]林聚任:“关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3):14-15。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兴起”,《天津社会科学》,1985(3):47。
    [1][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2]刘兵 杨舰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1][美]G.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2]李醒民:“科学史的意义和价值:迪昂的观点”,《民主与科学》,1997(4):26。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1]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77页。
    [3]李醒民:“科学史的意义和价值:迪昂的观点”,《民主与科学》,1997(4):26。
    [1][美]G.萨顿:《科学的生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3页。
    [1]郭金彬:“科学思想史教育与创造性思维”,《教育评论》,1997(3):26
    [2]席泽宗:厦门大学“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总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3]郭金彬:“论科学创新思维范畴的上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4
    [1]彭望书:“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6
    [1]郝凤霞,张春美:“科技创新集群化: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趋势”,《政策借鉴》,2002(2):58-60。
    [2]路甬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中国科技奖励》,2005(3):88-89。
    [1]关于国外科学史学对中国科学史学的借鉴意义,可参见第六章第二节。
    [2]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0页。
    [1]刘兵:“科学史的兴起与发展”,《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1-2。
    [2]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0-271页。
    [1]刘兵:“科学史的兴起与发展”,《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4
    [1]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12页。
    [2]刘兵:“科学史的兴起与发展”,《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8。
    [1][美]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2):封四。
    [2]王保红:“科学史研究的新趋向”,山西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3页。
    [3]米库林斯基C P:“根本不应成问题的内史论与外史论之争”,《科学史译丛》,1983(1):61-69。
    [1]转引自饶异,刘鹤玲:“世纪之交的科学史学:再论美英科学史研究的学术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589。
    [2]魏屹东:“20世纪科学史的三次转向”,《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4。
    [1][3]饶异,刘鹤玲:“世纪之交的科学史学:再论美英科学史研究的学术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590。
    [2][4]刘兵:“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1][丹]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1]饶异,刘鹤玲:“世纪之交的科学史学:再论美英科学史研究的学术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590-591。
    [2]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6页。
    [3]刘钝:“我所知道的ICHS、IAIIS和IUHS",《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
    [1]在2005年,科学史分会(IUHPS/DHS)改为科学技术史分会(IUHPS/DHST)。
    [1]参见“DHST”官方网站:http://www.dhstweb.org/。
    [2]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76-280页。
    [1]李佩珊:“第十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情况简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1):98-100。
    [1]杜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纪要”,《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3):284-288。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81-283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19-327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19-327页。
    [1]万辅彬/问,刘钝/答:“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
    [2]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86-287页。
    [1]刘钝:“法国汉学与中国科技史”,《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88页。
    [1]刘钝:“第六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剑桥举行”《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1):98-99。
    [2]于生:“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深圳举行”,《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2):196 。
    [1]于生:“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柏林举行”,《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4):392。
    [1]曾雄生:“第九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1):89-90。
    [2]杨虚杰等:“中国科学史研究:正在升温”,《科学时报》,2004年8月20日。
    [1]汪前进:“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4):390。
    [1]于生:“第八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汉城举行”,《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74。
    [2]白马:“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简述”,《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1):94-96。
    [1]张藜:“第11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慕尼黑举行”,《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3):276。
    [1][2][3]转引自姜振寰:“薮内清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6。
    [1]刘钝:“面向21世纪的科学史——主编致辞”,《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3):194。
    [1]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53-54。
    [1]洪蔚:“中国视野中的科学史”,《科学时报》,2005年11月11日。
    [1]刘兵:《面对可能的世界:科学的多元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艾素珍.2002年台湾地区科学技术史学位论文目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1):91-93.
    [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白马.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简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1):94-96.
    [7][英]H.巴特菲尔德著,张丽萍、郭贵春等译.近代科学的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8][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9][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等,邢冬梅等译.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前言[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1.
    [12]陈兵.科学与佛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5):71.
    [13]陈胜昆.民国科学史的研究与开展[J].科学史通讯(台北),1984年第3期.
    [14][日]川原秀城撰,胡宝华译.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7):16-24.
    [15]狄布斯著,任定成译.科学与历史——一个化学论者的评价[M].台湾:桂冠出版社,1999.
    [16]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组委会.“关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北京宣言(草稿)[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增刊):1-2.
    [17]丁原明,吴蕊.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技术[J].山东社会科学,.2006(2):65.
    [18]杜严勇.SSK与科学史[J].南京社会科学,2004(12):12-14.
    [19]杜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纪要[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3):284-288.
    [20]杜扬.科学史家眼中的全球化与多样性——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综述及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5):428-429.
    [21]范楚玉.儒学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J].大自然探索,1991(4):123.
    [22]傅大为.关于“台湾科学史研究”的随想[J].科学月刊(台北),1988年第228期.
    [23]方以智(明).物理小识[M].万有文库本.
    [24]冯玉钦,张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25]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5.
    [27]高策,杨小明.科学史应用教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8]葛长虹.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看当前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思辨倾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110.
    [29]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30]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31]郭金彬.科学思想史教育与创造性思维[J].教育评论,1997(3):26.
    [32]郭金彬.论科学创新思维范畴的上升[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4.
    [33]郭洪纪.儒家哲学与中国古代科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
    [34]何丙郁.科技史与文学[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1-9.
    [35]何丙郁.东亚科学史研究的前景[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5):39-40.
    [36]何丙郁.何丙郁中国科技史论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7][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8]何兹全.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J].历史研究,2000(4):145.
    [39]洪万生.科技史研究与科技本土化[J].科学月刊(台北),1981年第133期.
    [40]黄一农.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新挑战[J].新史学(台北),2003年第4期.
    [41]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2]黄秦安.佛教与古代数学、逻辑的传播[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2):99-100.
    [43]洪进.论西方科学社会学的基本轨迹和新趋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9):17.
    [44]胡新和.科学哲学在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5):7.
    [45]姜丽蓉.中国科学技术史——论著索引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6]金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7]姜生.论道教与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15-16.
    [48]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49]江晓原.为什么需要科学史——《简明科学技术史导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15.
    [50]江晓原.多元文化中的科学史——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论文集[C].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05.
    [51]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2]江晓原.关注当代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内科学史研究专题回顾——以五种重要刊物为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
    [53]姜振寰.薮内清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6
    [54][丹]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等译.智慧之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56][美]拉瑞.劳丹著,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7]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砌.北京:中华书局,2002.
    [58]乐爱国.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J].中华文化论坛,2004(1):133-136.
    [59]乐爱国.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0]李佩珊.第十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情况简介[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1):98-100.
    [61][英]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化[J].科学,1945年第1期.
    [6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三卷)[M].——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6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64]李迪.10年来台湾省学者关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情况[J].西北大学学报,1987(3):116-118.
    [65]李尚儒.关于佛教宇宙观与科学的一点思考[J].江汉论坛,2003(9):70-72.
    [66]李醒民.科学史的意义和价值:迪昂的观点[J].民主与科学,1997(4):27.
    [67]李醒民.科学编史学的“四维空时”及其“张力”[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3):64-71.
    [68]李源涛.台湾地区社会科学史学兴起的背景分析[J].历史教学问题,1996(3):33.
    [69]林崇熙,傅大为.历史中的台湾科学——关于“台湾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检讨[J].新史学(台北),1995(4):165-199.
    [70]林文照.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科技史料,1981(3):3.
    [71]林聚任.关于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3):14-15.
    [72]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砌.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3]刘兵.阿加齐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相互作用[A].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4]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75]刘兵.科学史的兴起与发展[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2):1-2.
    [76]刘兵.科学史功能和生存策略[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8-9.
    [77]刘兵.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78]刘兵,杨舰等.科学技术史二十一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9]刘兵.面对可能的世界:科学的多元文化[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0]刘钝.第六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剑桥举行[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1):98-99.
    [81]刘钝,江晓原.介绍台湾三位科学史研究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6):68-74.
    [82]刘钝.面向21世纪的科学史——主编致辞[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3):194.
    [83]刘钝,袁江洋.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53.
    [84]刘钝,俞晓群..科学史在中国[N].科学时报,2002年10月18日.
    [85]刘钝.法国汉学与中国科技史[N].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日.
    [86]刘钝,王杨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87]刘钝.我所知道的ICHS、IAHS和IUHS[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
    [88]刘广定.谈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方向[J].科学月刊(台北),1980年第131期.
    [89]刘广定.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简介)[J].中国科学史通讯(台北),1993(5):171-172
    [90]刘鹤龄.本世纪50至70年代美英科学史研究的学术走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10):33
    [9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兴起[J].天津社会科学,1985(3):42-43。
    [92]刘青泉.科技史与当代科技[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93]刘远明.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4(2):52.
    [94]卢嘉锡.2001.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95]卢卫红.科学史,也可以很多元[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9月30日.
    [96]卢卫红,刘兵.科学史、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105.
    [97][英]罗德里克.弗拉德著,王小宽译.计量史学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8]吕锡琛.坐集千古之智——论方以智的治学主张和实践[J].船山学刊,1992(1):221.
    [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1]马来平.贝尔纳科学社会学思想再认识[J].科学学研究,2006(5):641-645.
    [102][美]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3][美]默顿著,鲁旭东等译.科学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4][美]默顿著,鲁旭东译.科学社会学散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5]米库林斯基C P.根本不应成问题的内史论与外史论之争[J].科学史译丛,1983(1):61-69.
    [106]牛云龙.试论方以智的治学精神与方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2-44.
    [107]潘吉星.台湾期刊中有关中国农史论文索引(1948——1968)[J].农业考古,1983(2)326-327.
    [108]潘吉星.谈谈研究科学史应具备的条件和研究方法[J].自然杂志,2005(5):289.
    [109]彭望书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6.
    [110][美]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的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1][美]乔治.萨顿著,刘珺珺译.科学的生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2]钱兆华.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及其文化基因初探[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27.
    [113]卿希泰.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科技的贡献[J].中国哲学史,1999(1):72.
    [114]漆侠.历史研究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115]邱仁宗.论科学史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间的张力[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1):39-47.
    [116]瞿林东.中国简明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7]任定成.跨越史学与科学史学的鸿沟[N].科学时报,2005年3月3日.
    [118]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9]饶异,刘鹤玲.世纪之交的科学史学:再论美英科学史研究的学术走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589.
    [120]苏玉娟,魏屹东.1979-2000年中国科学史研究状况及趋向计量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1):52.
    [121]隋丕宁.论方豪对台湾史的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36.
    [122]邵敏,曹肇基.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3):45.
    [123][美]桑德拉.哈丁著,夏侯炳、谭兆民译.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 主义和认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2002.
    [124][美]G.萨顿.科学的生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25][美]G.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6][英]史蒂文.夏平著,赵万里等译.真理的社会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127][美]史蒂文.夏平著,徐国强等译.科学革命——批判性的综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128]谭萍.贝尔纳与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纲领比较[J].理论月刊,2006(5):43.
    [12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0][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31]万辅彬/问,刘钝/答.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
    [132]万辅彬.科技史学家刘广定教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
    [133]王保红.科学史研究的新趋向[D].山西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134]王大明,郭继贤.走向开放的科学史研究——关于科学史学科性质的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33-34.
    [135]王尔敏.史学方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6]王蒲生.儒家阻碍了科技发展?[J].百科知识,2005(6)上:47.
    [137]汪前进.第七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7ICHSEA)在日本关西召开[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4):390.
    [138]汪征鲁.中国史学史教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39]魏屹东.20世纪科学史的三次转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4
    [140]吴国盛.科学思想史指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141]吴国盛.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总序[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3]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44]吴忠.科学社会学兴起的背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3):41-42.
    [145]席泽宗.科学史八讲[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
    [146]席泽宗.台湾省的我国科技史研究.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7]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48]席泽宗,陈美东.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11.
    [149]席泽宗.中国参加国际科学是组织的回忆[J].科技中国,2005年第7期
    [150]席泽宗.厦门大学“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总序)[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1]邢润川,孔宪毅.论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层次[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67-69.
    [152]邢润川,孔宪毅.论自然科学史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61-67.
    [153]邢润川,孔宪毅.再论自然科学史体系结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5):56-57.
    [154]邢润川,孔宪毅.自然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1):72-75.
    [155]邢润川,孔宪毅.多维度审视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1):74-75.
    [156]许知鱼.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将有新突破[N].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22日
    [157]薛晖.重新认识“无用”的学者.国际科学史大会侧记[Z].人民网,2005年7月26日
    [158]杨翠华,黄一农.近代中国科技史论集[C].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联合出版,1991.
    [159]杨虚杰等.中国科学史研究:正在升温[N].科学时报,2004年8月20日.
    [160][英]伊姆雷.拉卡托斯,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61]于生.第八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汉城举行[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374.
    [162]于生.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深圳举行[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2):196.
    [163]于生.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柏林举行[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4):392.
    [164]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65]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2):封四.
    [166]袁维新.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3):76.
    [167]袁运开,周翰光.中国科学思想史(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68]曾雄生.第九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1):89-90
    [169]詹石窗.道教科技哲学与现代化[J].中国哲学史,1999(1):75-81.
    [170]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国书店,2002.
    [171]詹志华.科学再发现的途径、特性与趋势[J].科学管理研究,2007(2):24.
    [172]詹志华.台湾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J].台湾研究,2008(2):52-55.
    [173]詹志华.台湾科学史学的建制与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08(3):118-124.
    [174]詹志华.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状况与发展策略[J].未来与发展,2008(8):17-20.
    [175]詹志华.论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5):63-68.
    [176]张柏春.对于科技史发展的几点意见:对香山会议议题的回应[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1):9-10.
    [177]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90.
    [178]张柏春,李成智.技术史研究十二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79]张藜.第11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慕尼黑举行[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3):276.
    [180]章梅芳,胡化凯.“批林批孔”运动期间中国科技史研究的特点[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77-80.
    [181]张明雯.科学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1):104.
    [182]张晓丹.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科学史学史[J].史学理论研究,1994(3):103-110.
    [183]张之杰.科学史十年[J].科学史通讯(台北),2005年第28期.
    [184]郑培凯.术数、天文医学——中国科技史的新视野[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
    [185]周文玖.史学史导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86]Tharchary.Making History[J].ISIS,1981(72):7-10.
    [187]Butterfield H.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 s Sons,1951.
    [188]Butterfield H.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1300-1800[M].New York:Free Press,1957.
    [189]Bernarl Lightman.Editorial[J].ISIS,2004(95):357.
    [190]B.E.Kohler.A Generalist' s Vision[J].ISIS,2005(96):224-228.
    [191]Bray F.Technology and Gender: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192]Charles Rosenberg.ISIS at Seventy-five[J].ISIS,1987(78):515-517.
    [193]Charles Rosenberg.Wood or Trees? Ideas and Actor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J].ISIS,1988(79):565-570.
    [194]C.Hakafoort.The missing syntheses in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J].History of Science,1991(26):207-216.
    [195]De Freitas,Renan Springer.What happened to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J].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2002(1):92-106.
    [196]Hilary R S.Science and Society[M].New York:HarperCollins College,1992.
    [197]John Henry.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M].London:Macmillan Press,1997.
    [198]Kurt Gottfried, Kenneth G.Wilson.Science as a Cultural Construct [J].Nature, 1997 (386) : 545-547.
    [199]Kuhn T S.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planetary astr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hought [M].Cambridge: Harvard Press, 1970.
    [200]L.Pyenson.What Is the Good of History of Science? [J].History of Science, 1989 (27) : 353-389.
    [201]M.W.Rossiter.Isis online-Access and "Angels" [J].ISIS, 2003 (93) :1.[202]M.W.Ross iter.Forty Issues on; Or, Isis Midwifery [J].ISIS, 2003 (94) :4.
    [203]P.Forman.Independence, Not Transcendence, for the Historian of Science [J].ISIS, 1991 (82) : 71-86.
    [204]R.P.Multhauf.Editorsl [J].ISIS, 1978 (69) : 485.
    [205]R.K.Merton.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206]S.Shapin.Discipline and Bounding: the History of Sociology as Seen through External ism-internal ism Debate [J].History of Science, 1992 (30) :354—369.
    [207]S.Harding.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M].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208]Yager R E.STS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209]William J.Broad.History of Science Losing Its Science [J].Science, 1980 (207) :3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