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关于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的学问。这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进行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研究,仅仅依靠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运用口述史料。
     我国具有悠久的口述史传统,除了《论语》、《国语》、《尚书》、《诗经》等经典历史著作外,我国许多传统科技思想著作也大量运用了口述史料,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和《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在撰写过程中,都曾大量走访民间,广泛搜集和运用民间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儒门事亲》也主要是由张从正口述,经弟子麻知已、常仲明记录整理而成。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口述史理论和方法引进以来,我国科技史界也在科技史研究中积极运用口述史方法,抢救和整理了一批口述史料,为探究中国科技思想,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着力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作为一门学问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旨在发掘其在真实再现中国科技思想产生、发展过程中,以及其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共分为六章,外加绪论、附录和结束语。绪论对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研究现状作了概述。第一章从神话传说、歌谣谚语、史籍记录、科技回忆录、科技访谈录、科技演讲录等几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的来源,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科技思想。第二章提出了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君臣间、师徒链、学友链、家族链、访谈式等几种主要的传承方式。第三章指出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搜集的主要方法,分别从史料搜集的准备和史料搜集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提问、倾听、记录、结束,以及史料搜集的初步整理等几个方面对访谈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并指出了搜集的一些其它方式和途径。第四章在借鉴一般史料学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分类、考据、鉴别和校勘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的整理工作。第五章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史料分析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的价值,提出了从科学认识上的提升、从科学方法上的提炼和激发科技创新三条进行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研究的途径。第六章对口述科技思想的主体间性和科学性,以及口述科技思想史料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和现代口述史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在附录部分,附有笔者对吴文俊和席泽宗两位院士的访谈实录,并对近年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研究及科技思想史研究论文、著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列了索引,以供参考。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作为一门学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借鉴和继承我国已有史料学和一般口述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在思想观点上强调中国口述科技思想史料的重要性,而且也试图在理论上将史料的来源、传承、搜集、整理和研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a knowledge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which is a research field with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substantial materials are not enough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 lot of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also needed.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oral history. In addition to Analects, Guo Yu, Shang Shu and the Book of Songs, there are many other historical books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which also use a lot of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example, the author of Qi Min Yao Shu, Jia shixie and the author of Ben Cao Gang Mu, Li Shizhen, visited grassroot, collected and used extensively folk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Ru Men Shi Qing is an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recorded and collated by apprentice of Zhang chongzheng Ma zhiji and Chang zhongmi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oral history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1980s', the academia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istory rescued and collated a large number of o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in particular for studying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The dissertation regards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s a knowledge which needs to be studied deeply.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in reflecting the course of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as well as an overview, an appendix and a conclusion. In the overview, it defines related the meanings of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mak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academic on it. Chapter One studies the origi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from mythology and legend, folk Songs, folk proverbs, records of history books, reco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mories, reco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view, reco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peaking, and so on. Chapter Two points out the main continuity ways of Chinese ancient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which is between emperor and minister, chain of teacher and disciple, chain of peers, chain of family, and interview. Chapter Three puts forward main method and other ways of connec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It mainly studies method of interview which includes preparation, key stages of asking questions, listening, record and end, and preliminary collation of connec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the coll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from classification, certific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emendation.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from historical, realistic and future perspective based on specific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paths of study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including upgrading from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refining from scientific method and stimul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ast chapter makes a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inter-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of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relations of research of the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m oral history. The appendix includes interview records of Wu wenjun ,an academican and Xi zhezhong, an academican, and also an index to research papers and publication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of histor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s in its systematic study to mak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s a knowledge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rs on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oral history. It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Chinese o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but also tries to make resourc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historical material a whole.
引文
[1]梁启超(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2]朗格诺瓦·瑟诺博斯(法):《史学原论》,李思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页。
    [3]我国著名科技史家严敦杰先生曾专门写过《论<红楼梦>及其它小说中之科学史料》的文章。载重庆《东方杂》第39卷第9号,1943年7月。
    [1]赵爽(汉)注,甄鸾(北周)重述,李淳风(唐)注:《周髀算经:附音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郭书春:《汇校九章算术》(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0页。
    [1]来可泓:《论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64页。
    [2]脱脱(元):《宋史》(第一至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686页。
    [1]保尔·汤姆逊(英):《口述史:过去的声音》,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4-95页。
    [2]Weiner,Charles:"Oral History of Science:A Mushrooming Cloud?",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75(2):548-559.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28-330页。
    [2]张藜:“口述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现状”,中国口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3]张藜:“口述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现状”,中国口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1]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75页。
    [1]张福三:《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2]陈均:《创世神话》,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42页。
    [3]徐整的《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均佚,源于本书的引文,皆从其他人对之的引用而得。
    [4]欧阳阳询(唐):《艺文类聚》(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页。
    [1]董斯张(明):《广博物志》,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第185页。
    [2]瞿昙悉达(明):《开元占经》(上册),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3页。
    [3]张福三:《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1]张福三:《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3-16页。
    [1]根据安阳当地人们的口述记录整理。
    [2]刘德康:《淮南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3]转引自雒江生:“漫话中华文化之源”,《民主》1996年第2期,第46页。
    [1]张振犁、陈江风等:《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第32页。
    [1]张楚北:《中原神话》,郑州:海燕出版社,1988年,第24-25页。
    [2]转引自郭金彬、孔国平:《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3]班固(汉):《汉书》,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6页。
    [1]全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2]全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3]怎样从科技史的角度研究神话,请参见韩府:“从上古神话研究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第2期,第44-50页。
    [1]根据《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记载,费长房,汝南(郡治今江南上蔡西南)人。东汉方士。曾为市掾。
    [2]吴均(梁):《续齐谐记》,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100/107.htm。
    [1]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5页。
    [2]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40页。
    [1]科啼和乐啼是传说中的巨鸟。
    [2]田兵:《苗族古歌》,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8页。
    [1]雷安平:《苗族生成哲学研究》,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第41-42页。
    [1]田光辉、罗玉达:“《苗族古歌》的哲学思想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1期,第175页。
    [2]田兵:《苗族古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2-90页。
    [1]转引自陈青伟:“《苗族古歌》生态意识初探”,《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第20卷第2期,第58页。
    [2]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243页。
    [1]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8页。
    [2]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1]赵忠心:“十叟长寿歌”,《健康时报》,2004年5月20日第9版。
    [1]任昂(清):《汤头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1页。
    [2]任昂(清):《汤头歌》,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22页。
    [1]中共崇仁县委办公室、崇仁县档案室:“农历节气歌”,《江西农业科技》,1982年第6期,第4页。
    [1]“我国各地的‘夏九九歌'”,《楚天都市报》,2004年7月17日。
    [1]“我国各地的‘夏九九歌'”,《楚天都市报》,2004年7月17日。
    [2]“我周各地的‘夏九九歌'”,《楚天都市报》,2004年7月17日。
    [1]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成都:四川巴蜀书社,1995年,第37页。
    [2]马友发:“鱼病防治歌”,《内陆水产》,1993年第19卷第5期,第24页。
    [1]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金马:《21世纪罗曼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3]郭绍虞:《谚语的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6页。
    [4]武占坤:《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总序第3页。
    [5]刘守华:“道教与谚语”,《中国道教》,2004年第3期,第17页。
    [1]高振刚:《民间谚语集成》,超星数字图书馆,1986年,第2页。
    [2]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6页。
    [1]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7-178页。
    [1]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8-184页。
    [1]陈鼓应:《老子》,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2]王充(东汉):《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2页。
    [3]王充(东汉):《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2页。
    [4]郑勋烈:《中国谚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22页。
    [5]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0页
    [6]刘开杨、刘新生:《杜甫诗集导读》,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147页。
    [7]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田家五行>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页。
    [8]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田家五行>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页。
    [9]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田家五行>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1页。
    [1]楚风:《中国谚语集萃》,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337-378页。
    [2]赵义兰:“一句天气谚语的气象验证”,《山东气象》,2006年第26卷第3期,第58页。
    [1]食医是掌管调配食味和饮食卫生的专职医生,类似于现在的营养师。
    [2]崔记维:《周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10页。
    [3]崔记维:《周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4]崔高维:《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5]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8页。
    [6]龚廷贤(明):《寿世保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第134页。
    [7]何文彬:《素问》,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第244页。
    [1]金路:《中国谚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2]立秋菊:“有趣的养生保健谚语”,《现代养生》,2003年第11期,第9页。
    [3]“五谷”概念的提出主要受中国传统“五行”观念的影响,“五谷”这一名词的最早记录,见于《论语》。根据《论语》的记载: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掉队在后面,遇见一位用杖挑着竹筐的老农,问他:“你看见夫子吗?”老农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夫子?”在此前的《诗经》、《尚书》之中,只有“百谷”,而无“五谷”的提法。但对五谷究竟指哪五种作物,则出现在汉朝时的著作。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粟)、麦、菽(大豆);一种是指指麻(大麻)、黍、稷、麦、菽。今天所说的“五谷”是一个泛指概念,并不仅限于这五种粮食作物。
    [1]韦辰:“养生谚语要长吟 延年仙方里面寻”,《大众健康》,2004年第9期。
    [2]田龙文、刘延洪:《黄帝内经--养生图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第75页。
    [3]李经纬、李振吉:《<本草纲目>校注》(中册),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第977页。
    [4]张耿光:《庄子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5]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7页。
    [6]楚风:《中国谚语集萃》,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300页。
    [1]楚风:《中国谚语集萃》,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330-331页。
    [2]崔高维:《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3]巢元方(隋):《诸病源候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1]朱熹:《弟子规》,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第67-68页。
    [2]楚风:《中国谚语集萃》,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324-326页。
    [3]孙振声:《<易经>今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4]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39页。
    [5]嚴可均(清):《全上古三代文·摄生养性论》,请参见:http://www.capaw.com。
    [6]陶弘景(梁):《养性延命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页。
    [1]郑勋烈:《中国谚语》,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246-247页。
    [1]来可泓:《论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2]来可泓:《论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3]陈鼓应:《老子》,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4]庄周(战国):《庄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5]安继民:《荀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0-122页。
    [6]孙波:《管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54页。
    [7]孙波:《管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1]李鹏翔:“植树造林谚语撷趣”,湖南林业,2005年第3期,第36页。
    [1]左秋明(春秋):《国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4页。
    [2]谢保成:“从口述传说到历史编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31页。
    [1]夏传才:“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河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74页。
    [2]樊树云:《诗经全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6-219页。
    [3]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5页。
    [1]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75页。
    [2]伏生(汉):《尚书大传》(四部丛刊初编经部),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19年,第36-37页。
    [3]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4]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学术研究》,1997年第5期,第47页。
    [5]来可泓:《论语直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59页。
    [1]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历来有争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是左丘明。而唐代赵匡首先怀凝“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的。笔者认为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科学的根据,并认为由于左丘明后来双目失明,《左传》由其口述、其弟子帮助整理更为可信。参见刘宏毅:《<三字经>讲记》,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第二讲。但不管作者是谁,从其内容来看,《左传》的撰写大量使用了口述史料应不会有错。
    [2]李宗侗:《春秋左传今注今译》(中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第1198页。
    [3]左秋明(春秋):《国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9页。
    [1]左秋明(春秋):《国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86页。
    [2]庄周(战国):《庄子》,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第50-51页。
    [1]王前、金福:《中国技术思想史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班固(汉):《白虎通德论》,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29年,第66页。
    [1]桓谭(汉):《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3页。
    [2]李开元:“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周秦汉唐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71-78页。
    [1]班固(汉):《汉书·律历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1]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序第16页。
    [2]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序第6页。
    [3]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序第12页。
    [4]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5]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6]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1]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3页。
    [2]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9页。
    [3]沈约(梁):《宋书》(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231页。
    [1]魏征(唐):《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94页。
    [1]司马光(宋):《资治通鉴》(第十三册),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2页。
    [2]欧阳修(宋):《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06页。
    [1]何锡光:“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35-39页。
    [2]黎靖德(宋):《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页。
    [3]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69页。
    [1]黎靖德(宋):《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页。
    [2]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68页。
    [1]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2页。
    [2]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2页。
    [1]汤家镛、陆全康:“怀念导师卢鹤绂院士--纪念卢鹤绂先生逝世两周年”,《自然杂志》,1998年第20卷第6期,第349页。
    [2]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二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6页。
    [1]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二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2]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二辑),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1]韩存志:《资深院士回忆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2]韩存志:《资深院士回忆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1]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序言第2页。
    [1]这一系列文章是吴大猷1956年赴台北讲学的记录,2001年吴大猷逝世后被整理成书于台北出版。
    [1]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一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序言第2页。
    [2]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5期,第6页。
    [1]Weiner,Charles:"oral History of Science:A Mushrooming Cloud?",《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88,75(2):PP548-559。
    [1]万辅彬:“院士慧眼观天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1期,第1-2页。
    [2]万辅彬:“院士慧眼观天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1期,第3页。
    [3]万辅彬:“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4页。
    [1]志刚:“把中医经络学说、312锻炼法传遍全世界--祝总骧教授访谈录”,《现代养生》,2007年第8期,第7-8页。
    [2]曾利明:“卫生部长陈竺:中医模式有望对医学带来深远影响”,http://health.chinanews.cn/jk/kong /news/2007/10-16/1049698.shtml,2007-10-20。
    [1]苏邹:“数学之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访谈”,今日科苑,2005年第2期,第17页。
    [2]万辅彬:“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1卷第1期,第5页。
    [3]万辅彬:“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1卷第1期,第5页。
    [1]席泽宗:“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9月27日。
    [1]杨澜:“科学与神话--与‘杂交水稻之父'一席谈”,《科技文萃》,1999年第7期,第86-87页。
    [1]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导言第4页。
    [2]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http://www.cas.ac.cn/index/OZ/OM/10/。
    [1]吴文俊:“计算时代的东方数学”,http://www.cas.ac.cn/index/OZ/OM/10/。
    [2]路甬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第132-143页。
    [1]路甬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第40页。
    [1]吴文俊:“计算时代的东方数学”,http://www.cas.ac.cn/index/OZ/OM/10/。
    [1]更为具体的文字内容请参见:http://www.cas.ac.cn/index/OZ/OM/10/。
    [1]有关科学家演讲的文字整理内容请参见:http://blog.sina.com.cn/kexuejt。
    *本章的主体内容已发表,参见郭金彬、李涛:“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29卷第2期,第49-54页。
    [1]崔为:《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1]赵爽(汉)注,(北周)甄鸾重述,(唐)李淳风注:《周髀算经:附音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2]陈戍国:《尚书:校注本》,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09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申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洪范》篇中所记载的“五行说”不同于印度和西方古代的“四大说”(四元素说)。“四大说”的目的,在于追寻世界的物质本源。因此,“四大”就是组成物质的四种元素。五行的本意,却不是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元素,而只是与人有关的五类事物。《国语·郑语》中虽然也提到了土、金、木、水、火,但未讲它们是五行,更未把五味等纳入它的框架。而且从整个内容看,史伯仅是在讲述“和”的好处时,举出这五种物作例而已,并不是专对这五种事物立论。可 以认为,以水、火、木、土、金为五行的观念,当时还没产生。参见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1-102页。
    [1]左秋明(春秋):《国语》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253页。
    [2]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05页。
    [3]扬柳桥:《庄子译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4]张廷玉(清):《明史》(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17页。
    [1]阮元(清):《畴人传》(第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63页。
    [1]赵爽(汉)注,甄鸾(北周)重述,李淳风(唐)注:《周髀算经:附音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15页。
    [1]黎靖德(宋):《朱子语类》(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
    [2]丁宝书(清):《安定言行录》(卷上),月河精舍丛钞本。
    [1]郭金彬、李赞和:《中国数学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22页。
    [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47页。
    [1]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132页。
    [2]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年,第188页。
    [3]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第343-359页。
    [4]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第344页。
    [5]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第343-359页。
    [1]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第352页。
    [2]鲁兆麟、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1]李一氓:《道藏》(第二三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06页。
    [1]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译几何原本引第4-5页。
    [2]邓玉函口授,王征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序第8-10页。
    [1]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受、冯承钧注:《海录注》,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杨炳南序第1页。
    [1]黄传贵:《黄氏圈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黄传贵:《黄氏圈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
    [1]Thomson Alistair:"Fifty years 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oral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98(9)。
    [2]P.Lim Pui Huen、James H.Morrison、Kwa Chong Guan:《Oral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Stamford Press Pte Ltd,1998:PP28。
    [3]孔鲋(汉)撰、宋咸(宋)注:《孔丛子 孔子家语》,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8页。
    [4]班固(汉):《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123页。
    [5]阮元(清)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87页。
    [1]纪药师口述、邓静整理:“李时珍传说:行医民间 拜师渔樵”,东楚晚报,2007年9月19日。
    [2]李经纬、李振吉主编:《<本草纲目>校注》(中册),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第1220页。
    *本章的主体内容已发表,参见李涛:“论口述档案的搜集”,《档案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2-15页。
    [1]左玉河:“口述史研究的规范化问题”,《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15-116页。
    [2]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第50页。
    [3]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29页。
    [1]唐纳德·里奇(美):《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76页。
    [2]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2]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7页。
    [3]沈怀玉:“口述历史实务谈”,《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1]贾刚为:《新闻采访技巧》,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2]约翰·布雷迪(美):《采访技巧》,王志兴、范东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48页。
    [3]蓝鸿文:《新闻采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4页。
    [4]贺俊文:“科学知识与新闻采访”,《记者通讯》,1980年第1期。
    [1]梁东元:《倾听大师们的声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前记第2页。
    [2]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1]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10页。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
    [3]任晓红:“名人采访艺术探微”,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3卷第4期,第120页。
    [1]保尔·汤普逊(英):《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0页。
    [2]希拉里·阿克塞、波德·奈特(英):《社会科学访谈研究》,骆四铭、王利芬、骆美颖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272页。
    [2]袁岳、范文、陈晓丽:《深度访谈--如何结交陌生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3]肯·霍尔斯(英):《口述历史》,陈瑛译,台北: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第200页。
    [1]万润龙:“我这样与大师对话--采访霍金、丘成桐等科学家的问题设计”,《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12期,第4页。
    [2]希拉里·阿克塞、波德·奈特(英):《社会科学访谈研究》,骆四铭、王利芬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1]潘承湘:“美国口头史研究的若干情况”,《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4期,第59-60页。
    [1]贾刚为:《新闻采访技巧》,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99页。
    [1]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1]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2]孙世恺:“选择采访时机有学问”(上),《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11期,第18页。
    [1]孙世恺:“选择采访时机有学问”(下),《新闻与写作》,1992年第12期,第12-13页。
    [2]刘贵海:《新闻采访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1]林如鹏:《新闻采访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2]来可泓:《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1]保尔·汤普逊(英):《过去的声音--口述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3-254页。
    [2]靖鸣:《采访对象主体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1页。
    [1]杨澜:“科学与神话--与‘杂交水稻之父'一席谈”,《科技文萃》,1999年第7期,第84页。
    [1]张藜:《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38-339页。
    [1]麦尔文·曼切尔(美):《新闻报道与写作》,艾丰译,北京:广播出版社,1981年,第272页。
    [2]任晓红:“名人采访艺术探微”,《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3卷第4期,第119-120页。
    [1]肯·霍尔斯(英):《口述历史》,陈瑛译,台北: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第200页。
    [2]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4页。
    [3]约翰·布雷迪(美):《采访技巧》,王志兴、范东生译,北京:新华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91页。
    [4]Charles T·Morrissey:"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in 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 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New York:Routledge,1998:PP107~108。
    [1]赵阳辉:“1953~1966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刘居英院长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杂志,2003年第24卷第4期,第320~321页。这里的“刘”指的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刘居英,赵即是赵阳辉,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师。
    [2]“霍金答记者问”,http://www.scol.com.cn/technology/kjnews/20020816/2002816151859.htm。
    [1]保尔·汤普逊(英):《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3~244页。
    [2]威廉·梅茨(美):《怎样写新闻》,苏金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75页。
    [1]黄祖宾:“走进吴文俊院士--科学史家访谈录之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3页。
    [2]黄祖宾:“走进吴文俊院士--科学史家访谈录之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3~4页。
    [1]约翰·布雷迪(美):《采访技巧》,王志兴、范东生译,北京:新华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97页。
    [2]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3]Charles T·Morrissey:"The Two-Sentence Format as an Interviewing Technique in Oral History Fieldwork",《Oral History Review》 1987(15):PP43~53。
    [4]黄艳红:“对针刺麻醉机理的回顾与反思--韩济生院士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第26卷第2期,第107页。
    [1]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3]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21页。
    [1]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24~350页。
    [1]黄祖宾:“走进吴文俊院士--科学史家访谈录之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4期,第2页。
    [1]沈怀玉:“口述历史实务谈”,当代上海研究所:《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6页。
    [1]王杨宗、杜石然:“笔底春秋铸古魂--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2卷第3期,第3页。
    [2]江世亮:“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访谈录”,《世界科学》,2003年第6期,第12页。
    [1]苏邹:“数学之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访谈”,《今日科苑》,2005年第2期,第18页。
    [2]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3]D·萨尔诺夫(美):《说话的技巧》,杨丽琼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第87页。
    [1]Valerie Yow Raleigh:《Recording Oral History:A Practice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Sage Publication,Inc.1994:PP76。
    [1]请参见绪论第三部分的相关内容。
    [2]祝振华:《口头传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86年,第227页。
    [1]张藜:《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0页。
    [2]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3]陈向明:“教育研究中访谈的倾听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8卷第4期,第27页。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2]沈怀玉:“口述历史实务谈”,当代上海研究所:《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37页。
    [1]Beth M·Roberson:《Oral History Handbook》,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South Australia Branch,1997:PP43~44。
    [1]陈海荣、倪瑞:“反思:中药现代化--姚新生院士访谈”,《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年第6卷8期,第21页。
    [2]万辅彬:“传承国学薪火,阐发天人古义--科学史家李志超教授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3卷第2期,第3页。
    [3]Samovar,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adsworth,1981:PP155。
    [1]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第177页。
    [2]王中义、史梁:《当代新闻采访教程》,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3]肯·霍尔斯(英):《口述历史》,陈瑛译,台北: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年,第208页。
    [1]安德鲁·杜布林(美):《个人魅力》,尤志文、陶友兰、刘春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2]张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年,第174页。
    [1]陈向明:“教育研究中访谈的倾听技(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4期,第29页。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1]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146页。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2~134页。
    [3]来可泓:《论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1]林如鹏:《新闻采访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8~260页。
    [1]约翰·布雷迪(美):《采访技巧》,王志兴、范东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70页。
    [2]叶永烈:“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页。
    [1]王扬宗:“笔底春秋铸古魂--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页。
    [1]王扬宗:“笔底春秋铸古魂--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页。
    [2]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1]保尔·汤普逊(英):《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59~260页。
    [1]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2]唐纳德·里奇(美):《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101~102页。
    [1]沈怀玉:“口述访问稿与资料的整理”,《近代中国》,2002年第149期,第9页。
    [2]沈怀玉:“口述历史实务谈”,《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5~152页。
    [1]唐德刚:“文学与口述历史”,《传记文学》(台北),1984年第45卷第4期,第13~15页。
    [1]黄克武:“语言、记忆与认同:口述纪录与历史生产”,《当代》,2000年第158期,第79页。
    [1]关于这些,我们在第一章第五、六、七节中有较为详细的探讨。
    [1]梁启超(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4页。
    [2]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1卷4期,第101页。
    [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3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页。
    [1]一般来说,口述史料也称口碑史料或口头史料。为什么会有这种叫法上的不同呢?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介绍西方的口述历史理论和方法在时对“oral”一词的不同翻译造成的,或是由于人们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习惯造成的。
    [2]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25页。
    [3]荣维木:“口碑史料与口述历史”,《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87~88页。
    [4]约翰·托什:“口述的历史”,雍恢、罗凤礼校,《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第89页。
    [5]赵兴彬:“口碑史料厘定”,《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7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83~202页。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13页。在第一章第三节,我们也介绍了《中国谚语集成》对谚语的定义,请参阅。
    [2]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的相关内容。
    [1]祝振华:《口头传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86年,自序第1页。
    [2]李光地的《榕村语录》和《榕村续语录》两部,前部由其门人徐用锡和其孙李清植辑。后部由其孙李清馥辑,主要采用陈祖武先生根据李清馥撰的《榕村谱录合考》卷上四十四岁条云中的推定。参见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 榕村续语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说明第1页。
    [1]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76页。
    [1]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1]陈立、吴则虞(清):《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424页。
    [2]赵君卿(汉):《周髀算经》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40页。
    [3]陈文新:“白虎通疏证点校指瑕”,《贵州文史从刊》,2003年第3期,第18页。
    [4]万辅彬:“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1卷第3期,第30页。
    [1]玄奘(唐):《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79页。
    [2]田兵:《苗族古歌》,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页。
    [3]赵阳辉:“1953~1966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刘居英院长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24卷第4期,第326页。
    [4]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4~175页。
    [5]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工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1页。
    [2]互证法的前三点介绍,在公式的形式和原理的叙述上参考了吴译等主编《史学概论》一书中互证法的相关内容,详见:吴泽《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5~186页。
    [1]熊卫民:“杜雨苍研究员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料》,2002年第23卷第4期,第325页。
    [1]衣霞、贾斌、杨士恩、李楠:“一句天气谚语的列联表验证”,《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2期,第32页。
    [2]这时所提的台湾化学史家指的就是刘广定先生。
    [3]张爱冰:“技术考古与文明史--李志超先生访谈录”,《东南学术》,1992年第3期,第93页。
    [1]李时珍(明):《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211页。
    [1]陈垣(清):《通鉴胡注表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98页。
    [2]孟祥才:“‘理证'与史事考辨”,《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4日。
    [3]熊卫民、正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1]徐志锐:《易传今译》,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第189页。
    [2]李鼎祚(唐):《周易集解》,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第300页。
    [1]尤玉柱:“峙峪遗址刻划符号初探”,《科学通报》,1982年,第16期。
    [2]摩尔根(美):《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8页。
    [3]有关结绳记事的模拟实验,请参见刘志英:“我国上古结绳记事探究”,河南教育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4~12页。
    [4]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8~80页。
    [1]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2页。
    [2]荣孟源:《史料与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112页。
    [1]转引自安京:“《海录》作者、版本、内容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50页。
    [2]安京:“《海录》作者、版本、内容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1期,第50~51页。
    [1]吕建中:“纸张生产时期鉴定初探”,《西南造纸》,2000年第4期,第34~35页。
    [1]陈垣:《史讳举例》,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序第1页。
    [1]梁启超(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05页。
    [1]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54~262页。
    [1]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7页。
    [2]来可泓:《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8页。
    [1]转引自萧世民:“中国历史上的标点符号规范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7卷第6期,第122页。
    [1]钟东:“对传统校勘精神的释读”,《光明日报》,2005年2月1日。
    [2]这里所说的指已被记录整理成文字的口述科技思想史料,下同。
    [1]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2]方皓:“文理兼通达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访谈录”,《中国医疗前沿》,2006年第7期,第76页。
    [1]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一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27页。
    [2]路甬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3]杨庆余:《物理学史》,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第273页。
    [4]万辅宾:“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年第3期,第4页。
    [1]金涛:“严济慈先生访谈录”,《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第3期,第237~238页。
    [2]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1]徐显之:《山海经探原》,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年,第329页。
    [2]陈立、吴则虞(清):《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324页。
    [3]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306页。
    [4]陈立、吴则虞(清):《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447页。
    [1]叶德辉(清):《藏书十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4年。
    [2]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第304~314页。
    [1]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第114页。
    [1]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5~146页。
    [2]陈立、吴则虞(清):《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479页。
    [1]陈坦:《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6~147页。
    [2]陈垣:《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8页。
    [1]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3年,第316~317页。
    [1]昔修底德(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7~18页。
    [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450页。
    [1]蒋南华:“《山海经》天文历法浅说”,《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68~71页。
    [2]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4]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5]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1]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2]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1]季羡林:“关于大唐西域记”,《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2]赵荣:《中国古代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9页。
    [1]玄奘(唐):《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79~80页。
    [2]玄奘(唐):《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12页。
    [3]玄奘(唐):《大唐西域记》,周国林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22页。
    [1]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册),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年,第471页。
    [2]转引自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第7~18页。
    [1]Weiner,Charles:"oral History of Science:A Mushrooming Cloud?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88(2):548~559。
    [2]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刍议”,史学理论,1989年第4期。
    [3]杨祥银:“口述史学研究的新进展”,《北京时报理论周刊》,2002年1月21日。
    [1]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00~343页。
    [2]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00~301页。
    [1]李四光:“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所作的科学院的报告”,《科学通报》,第1卷第5期。
    [2]http://www.shanghai-window.com/sbc/50year/24.html。
    [1]周勇等:“新世纪里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有多远”,《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8日。
    [2]北京大学科技档案:ky0106501号,“北京大学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情况”篇。
    [3]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晶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156~157页。
    [4]谷超豪: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 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担任过复旦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对两校的发展作了一定的贡献。
    [1]钱学森:“发展我国的数学科学”,《数学通报》,1990年第6期,第1页。
    [2]钱学森:“发展我国的数学科学”,《数学通报》,1990年第6期,第1页。
    [1]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817页。
    [2]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97~198页。
    [3]安玲、张忠民、李真等:“神芎丸加味治疗Ⅱ型糖尿病7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第9期,第31页。
    [4]保尔·汤普逊(英):《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134页。
    [1]陆闵科、王福荣:《苗族医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2页。
    [1]崔为:《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5~146页。
    [2]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3]陆科闵、王福荣:《苗族医学》,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黄仁健:“苗族医药将结束口传心授历史--写在《苗族医学》出版发行之际”,《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第6期,第314~315页。
    [2]指藏药、苗药、蒙药和维药。
    [1]陈省身:“怎样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数学进展》,1991年第20卷第2期,第129~134页。
    [1]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组:《世纪之约·科学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1]参见本书附录:“吴文俊口述科技思想”,第291~299页。
    [2]余翔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科学的未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1]丁肇中:“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http://news.tom.com/2006-09-17/OOON/27475290.html。
    [1]李政道:“21世纪最大谜题”,http://www.hlxc.cn.2005-10-27。
    [1]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6日,B1版。
    [2]拉普拉斯(法):《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第445页。
    [1]乔治·萨顿(美):《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2]卢嘉锡:《院士思维》(卷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序言第2页。
    [3]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12卷第1期,第35页。
    [1]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95~96页。
    [2]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96页。
    [3]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87页。
    [4]陈晓、王庆其:“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中的辨证论治思想”,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21卷第1期,第22~23页。
    [5]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96页。
    [6]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16页。
    [7]莫红平:“凉肝木以治杂症”,《首都医药》,2000年第7卷第10期,第41页。
    [1]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99~100页。
    [2]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3]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16页。
    [4]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35~36页。
    [5]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324页。
    [1]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122页。
    [2]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第242~243页。
    [3]廖厚泽,男,汉族,曾用名郎琴生,1923年8月25日生于湖北省兴山县城关镇。民革成员。是现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廖育群先生之父。因对祖国医学有家传基础,自幼曾从兴山名中医王慈臣先生攻读古典中医经典,1958年又从丹道医学家、峨眉临济宗第12代农钵传人、镇健大师周潜川先生学习炼丹术、气功按蹻导引术以及各科疑难病症的辨证施治,积累了若干验案。
    [4]详细请参见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2卷第4期,第343~359页。
    [1]吉野正敏(日):“竺可桢及其功绩”,《地理学评论》,1986年第59卷第4期,第228~234页。
    [2]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页。
    [3]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6页。
    [1]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89页。
    [1]华觉明、贾云福:“曾侯乙尊、盘和失蜡法的起源与嬗变”,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3期,第61页。
    [1]万辅彬:“‘铜心'未泯--科技史家华觉明先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3卷第1期,第5页。
    [2]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这件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观者凝神屏息,叹为观止。
    [1]约翰·齐曼(英):《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匡辉、张成刚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0页。
    [2]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85页。
    [2]“有效性”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指的是某种行为或思考所具有的普遍认可的价值。而“有效性”则意味着某种有效性的东西在现实场合中得到认可,并成为共识。
    [3]盛晓明:《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第41页。
    [1]转引自路日亮:《论知识与主体间性的关系及其意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0期,第92页。
    [2]纪成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1]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2]内在时间是胡塞尔在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里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即根据时间在意识之中的显现,根据主体自身的体验去把握时间。
    [3]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97页。
    [1]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20页。
    [2]海德格尔(德):《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197页。
    [3]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99页。
    [1]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1]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09页。
    [1]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2]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4页。
    [1]许茨(德):《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2]约翰·齐曼(英):《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匡辉、张成刚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3]郭金彬、孔国平: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总序第4页。
    [4]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页。*本节所讨论的口述历史是从史料层面上来讲的,因此,并未对口述历史和口述史料、口述科技史和口述科技史料作明确的区分。对于史料的客观性来讲,口述技史料和口述科技思史料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因此,也没有对它们作明确的区分。此节内容已经发表,请参见李涛:“试论述口述科技史的客观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1期。
    [1]约翰·托什:“口述的历史(《追踪历史》第十章)”,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
    [1]Raphael Samuel:"Myth and History:First Reading",Oral History,1987(1)。
    [2]Raphael Samuel:"Myth and History:First Reading",Oral History,1987(1)。
    [3]J·福克斯:“面向过去之窗:口述历史入门”,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第41页。
    [4]葆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5]Patrick O' Farrell:"Oral History:Facts and Fiction",《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Journal》,1982(5)。
    [6]米兰·昆德拉(捷):《无知》,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7]傅光明:“‘口述史'未必是信史”,《北京日报》,2001年1月28日。
    [1]周建漳:“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反思--关于史学中认识一致性问题的哲学分析”,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第41页。
    [2]罗蒂(美):《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7、293页。
    [3]沃布什(英):《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95页。
    [4]沃布什(英):《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译序二第16页。
    [1]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http://www.casad.ac.cn/kxdd.adp。
    [1]顾秉林:“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十版),2000年10月10日。
    [2]陈启能、于沛:《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1]邬情:“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学术月刊》,2003第6期,第77~82页。
    [1]周建漳:“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反思--关于史学中认识一致性问题的哲学分析”,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第46页。
    [2]钟少华:《早年留日者谈日本》,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书皮面。
    [1]廖育群:“科学史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9页。
    [2]蔡志祥:“走向田野的历史学--田野调查和地方史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245-246页。
    [1]刘珺珺:“科学技术人类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第108页。
    [1]郭金彬、孔国平:《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13页。
    [2]普里戈金(比):《从浑沌到有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页。
    [1]荣维木:“口碑史料与口述历史”,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88页。
    [1]引介的主要成果请参见: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8页。
    [1]郭金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潘承湘:“美国口头史研究的若干情况”,《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第4期,第56页。
    [1]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数学。因此,吴文俊的工作显示出中国古代算法与现代数学的有机结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2]《吴文俊文集》198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可惜是的当时印数仅为570本。
    [3]《吴文俊论数学机械化》是在《吴文俊文集》的基础上,又收集了一些新材料重新改称的,199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再次出版。
    [4]吴文俊:“中国古代数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吴文俊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1]傅海伦:“定理机器证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科技导报,2001年第16期,第15页。
    [2]吴文俊中《吴文俊文集》前言中也说:作者关于机械化思想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至少在70年代以前,机械化的概念在作者脑海里还毫无踪影。经过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学习和触发,结合着几十年来在数学研究道路上探索实践的回顾和分析,终于形成了这种数学机械化的思想。
    [1]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年6月13日,B1版。
    [2]牛顿的这句名言的完整表述应为:“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
    [1]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1]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28页。
    [1]郭金彬、孔国平:《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2页。
    [1](清)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法)朗格诺瓦·瑟诺博斯,李思纯译.史学原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严敦杰.论《红楼梦》及其它小说中之科学史料[J].东方杂,1943,39(9).
    [4]荣维木.口碑史料与口述历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87.
    [5]周新国.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书店,2005.
    [6](汉)赵爽注,(北周)甄鸾重述,(唐)李淳风注.周髀算经:附音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郭书春.汇校九章算术(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8]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来可泓.论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10](元)脱脱.宋史(第一至十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英)保尔·汤姆逊.口述史:过去的声音.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2]Weiner,Charles.Oral History of Science:A Mushrooming Cloud?[J].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75(2):548-559.
    [13]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14]张藜.口述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现状[A].中国口述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7]张福三.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18]陈均.创世神话[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9](唐)欧阳阳询.艺文类聚(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0](明)董斯张.广博物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1](明)瞿昙悉达.开元占经(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2]刘文英.从《创世纪》看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J].哲学研究,1982,(11):66-71.
    [23]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4]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5]刘守华.黑暗传:汉民族神话史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3):65-67.
    [26]胡崇峻.黑暗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7]刘德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8]雒江生.漫话中华文化之源[J].民主,1996,(2):46.
    [39]张振犁、陈江风等.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30]张楚北.中原神话[M].郑州:海燕出版社,1988.
    [31]郭金彬、孔国平.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2](汉)班固.汉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
    [33]全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4](梁)吴均.续齐谐记[EB/OL].http://www.guoxue123.com/zhibu/0401/0100/107.htm.
    [35]石应平.中外民俗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6]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7]田兵.苗族古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38]雷安平.苗族生成哲学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39]田光辉、罗玉达.《苗族古歌》的哲学思想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4,(1):175.
    [40]陈青伟.《苗族古歌》生态意识初探[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0(2):58.
    [4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42]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3]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4]赵忠心.十叟长寿歌[N].健康时报.2004-5-20(9).
    [45](清)任昂.汤头歌[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
    [46]中共崇仁县委办公室、崇仁县档案室.农历节气歌[J].江西农业科技.1982,(6):4.
    [47]我国各地的“夏九九歌”[N].楚天都市报.2004-7-17.
    [48](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M].成都:四川巴蜀书社,1995.
    [49]马友发.鱼病防治歌[J].内陆水产.1993,19(5):24.
    [50]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51]金马.21世纪罗曼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2]郭绍虞.谚语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53]武占坤.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4]刘守华.道教与谚语[J].中国道教.2004,(3):17.
    [55]高振刚.民间谚语集成[M].超星数字图书馆,1986.
    [56]陈鼓应.老子[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57](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58]郑勋烈.中国谚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59](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北京:中华书局,1956.
    [60]刘开杨、刘新生.杜甫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8.
    [61]江苏省建湖县《田家五行》选释小组.《田家五行》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76.
    [62]楚风.中国谚语集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63]赵义兰.一句天气谚语的气象验证[J].山东气象.2006,26(3):58.
    [64]崔记维.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5]崔高维.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66]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67](明)龚廷贤.寿世保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68]何文彬.素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69]金路.中国谚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70]立秋菊.有趣的养生保健谚语[J].现代养生.2003,(11):9.
    [71]韦辰.养生谚语要长吟 延仙方里面寻[J].大众健康.2004,(9).
    [72]田龙文、刘延洪.黄帝内经--养生图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73]李经纬、李振吉.《本草纲目》校注(中册)[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74]张耿光.庄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75](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6]朱熹.弟子规[M].合肥:黄山书社,2003.
    [77]孙振声.《易经》今译[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78]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泽[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9](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文·摄生养性论[EB/OL].http://www.capaw.com.
    [80](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1](战国)庄周.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2]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83]孙波.管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84]李鹏翔.植树造林谚语撷趣[M].湖南林业,2005,(3):36.
    [85](春秋)左秋明.国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6]谢保成.从口述传说到历史编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6):31.
    [87]夏传才.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J].河北师院学报.1997,(2):34.
    [88]樊树云.诗经全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9 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M].北京:中华书局,2002.
    [90]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91](汉)伏生.尚书大传[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19.
    [92]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漫谈[J].学术研究.1997,(5):47.
    [93]来可泓.论语直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4]李宗侗.春秋左传今注今译(中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95](战国)庄周.庄子[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96]王前、金福.中国技术思想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97](汉)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29.
    [98](汉)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99]李开元.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A].周秦汉唐文化研究[C].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00](汉)班固.汉书·律历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01]缪启愉、缪桂龙.齐民要术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2](梁)沈约.宋书(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3]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04](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十三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06](宋)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7]何锡光.唐代有意识的口述历史著作范本[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6):35-39.
    [108](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9]李良玉.回忆录及其对于史学研究的价值[J].社会科学研究.2004,(1):112.
    [110]汤家镛、陆全康.怀念导师卢鹤绂院士--纪念卢鹤绂先生逝世两周[J].自然杂志.1998,20(6):349.
    [111]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二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12]韩存志.资深院士回忆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13]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14]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中国科学家回忆录(第一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1988.
    [115]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5):6.
    [116]万辅彬.院士慧眼观天文[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1):1-2.
    [117]万辅彬.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五[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3-4.
    [118]志刚.把中医经络学说、312锻炼法传遍全世界--祝总骧教授访谈[J].现代养生.2007,(8):7-8.
    [119]曾利明.卫生部长陈竺:中医模式有望对医学带来深远影响[EB/OL].http://health.chinanews.cn/jk/kong/news/2007/10-16/1049698.shtml,2007-10-20.
    [120]苏邹.数学之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访谈[J].今日科苑,2005,(2):17.
    [121]席泽宗.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9-27.
    [122]杨澜.科学与神话--与“杂交水稻之父”一席谈[J].科技文萃.1999,(7):86-87.
    [123]路甬祥.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EB/OL].http://www.cas.ac.cn/index/0Z/0M/10/.
    [124]吴文俊.计算时代的东方数学[EB/OL].http://www.cas.ac.cn/index/0Z/0M/10/.
    [125]路甬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125]路甬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126]郭金彬、李涛.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2):49-54.
    [127]崔为.黄帝内经·素问泽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28]陈戍国.尚书:校注本[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29](春秋)左秋明.国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5.
    [130]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31]扬柳桥.庄子译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2](清)张廷玉.明史(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3](清)阮元.畴人传(第三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34]丁宝书(清).安定言行录(卷上)[M].月河精舍丛钞本.
    [135]郭金彬、李赞和.中国数学源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136]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37]陈梦赉.中国历代名医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138]廖育群.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J].中国科技史料,2001,22(4):343-359.
    [139]鲁兆麟、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140]雷仲康.庄子[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6.
    [141]李一氓.道藏(第二三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42]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几何原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3]邓玉函口授,王征译绘.远西奇器图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4]汤如望.远镜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5]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受,冯承钧注.海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46]黄传贵.黄氏圈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7]Thomson Alistair.Fifty years 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oral history[J].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1998,(9).
    [148]P.Lim Pui Huen,James H.Morrison,Kwa Chong Guan.Oral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M].Singapore:Stamford Press Pte Ltd,1998.
    [149](汉)孔鲋撰,宋咸(宋)注.孔丛子 孔子家语[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50](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5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2]纪药师口述,邓静整理.李时珍传说:行医民间 拜师渔樵[N].东楚晚报,2007-9-19.
    [153]李涛.论口述档案的搜集[J].档案学研究.2008,(5):12-15.
    [154]左玉河.口述史研究的规范化问题[A].周新国.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55]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93-102.
    [156](美)唐纳德·里奇,王芝芝、姚力译.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157]何志武.新闻采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58]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59]沈怀玉.口述历史实务谈[A].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0]贾刚为.新闻采访技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161](美)约翰·布雷迪,王志兴、范东生译.采访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16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63]贺俊文.科学知识与新闻采访[J].记者通讯.1980,(1).
    [164]梁东元.倾听大师们的声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65]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66]任晓红.名人采访艺术探微[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3(4):120.
    [167](英)希拉里·阿克塞、波德·奈特.社会科学访谈研究.骆四铭、王利芬、骆美颖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168]袁岳、范文、陈晓丽.深度访谈--如何结交陌生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69](英)肯·霍布斯,陈瑛译.口述历史[M].台北: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170]万润龙.我这样与大师对话--采访霍金、丘成桐等科学家的问题设计[J].新闻爱好者.2002,(12):4.
    [171]潘承湘.美国口头史研究的若干情况[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4):59-60.
    [172]段刚.采访前的心理准备[J].新闻爱好者.1995,(7):24.
    [173]孙世恺.选择采访时机有学问(上)[J].新闻与写作.1992,(11):18.
    [174]孙世恺.选择采访时机有学问(下)[J].新闻与写作.1992,(12):12-13.
    [175]刘贵海.新闻采访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76]林如鹏.新闻采访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77]靖鸣.采访对象主体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8]张藜.新中国与新科学:高分子科学在现代中国的建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79](美)麦尔文·曼切尔,艾丰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广播出版社,1981.
    [180]刘震.《学记》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81]Charles T·Morrissey.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A].in Robert Perks and Alistair Thomson eds.The Oral History Reader[C].New York:Routledge,19 98:PP107-108.
    [182]赵阳辉.1953-1966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刘居英院长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3,24(4):320-321.
    [183]霍金答记者问[EB/OL].http://www.scol.com.cn/technology/kjnews/20020816/2002816151859.htm.
    [184](美)威廉·梅茨,苏金琥译.怎样写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85]黄祖宾.走进吴文俊院士--科学史家访谈录之四[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
    [186]Charles T·Morrissey.The Two-Sentence Format as an Interviewing Technique in Oral History Fieldwork[J].Oral History Review.1987,(15):43-53.
    [187]黄艳红.对针刺麻醉机理的回顾与反思--韩济生院士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料.2005,26(2):107.
    [188]王杨宗、杜石然.笔底春秋铸古魂--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访谈录[J].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3.
    [189]江世亮.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访谈录[J].世界科学.2003,(6):12.
    [190](美)D·萨尔诺夫,杨丽琼译.说话的技巧[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
    [191]Valerie Yow Raleigh.Recording Oral History:A Practice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M].Sage Publication,Inc.1994.
    [192]祝振华.口头传播学[M].台湾:国立编译馆,1986.
    [193]陈向明.教育研究中访谈的倾听技(艺)术[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4):27
    [194]李德山.文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95](美)安德鲁·杜布林,尤志文、陶友兰、刘春发译.个人魅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96]Beth M·Roberson.Oral History Handbook[J].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South Australia Branch,1997:43-44.
    [197]陈海荣、倪瑞.反思:中药现代化--姚新生院士访谈[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8):21.
    [198]万辅彬.传承国学薪火,阐发天人古义--科学史家李志超教授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2):3.
    [199]Samovar,L.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adsworth,1981.
    [200]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01]王中义、史梁.当代新闻采访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02]张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
    [203]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04]叶永烈.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A].当代上海研究所.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05]沈怀玉.口述访问稿与资料的整理[J].近代中国.2002,(149):9.
    [206]唐德刚.文学与口述历史[J].传记文学(台北).1984,45(4):13-15.
    [207]黄克武.语言、记忆与认同:口述纪录与历史生产[J].当代.2000,(158):79.
    [208]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4):101.
    [209]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2.
    [2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1]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12]荣维木.口碑史料与口述历史[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87-88.
    [213]约翰·托什,雍恢、罗凤礼校.口述的历史[J].史学理论.1987,(4):89.
    [214]赵兴彬.口碑史料厘定[J].史学史研究.2004,(2):72.
    [215]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 榕村续语录(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16]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7](清)陈立、吴则虞.白虎通疏证[M].中华书局,1994.
    [218]赵君卿(汉).周髀算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19]陈文新.白虎通疏证点校指瑕[J].贵州文史丛刊.2003,(3):18.
    [220]万辅彬.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3):30.
    [221](唐)玄奘,周国林注译.大唐西域记[M].长沙:岳麓书社,1999.
    [222]赵阳辉.1953-1966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刘居英院长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料.2003,24(4):326.
    [223]来可泓.国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24]江晓原、钮卫星.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代与工程[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4).
    [225]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226]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27]熊卫民.杜雨苍研究员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料.2002,23(4):325.
    [228]农霞、贾斌、杨士恩、李楠.一句天气谚语的列联表验证[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32.
    [229]张爱冰.技术考古与文明史--李志超先生访谈录[J].东南学术.1992,(3):93.
    [230](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231](清)陈垣.通鉴胡注表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32]孟祥才.“理证”与史事考辨[N].光明日报.2003-10-14.
    [233]熊卫民、王克迪.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149页。
    [234]徐志锐.易传今译[M].沈阳:辽沈书社,1991.
    [235](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书社,1991.
    [236]尤玉柱.峙峪遗址刻划符号初探[J].科学通报.1982.
    [237](美)摩尔根,杨东莼译.古代社会(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238]刘志英.我国上古结绳记事探究[J].河南教育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4-12.
    [239]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40]自安京.海录.作者、版本、内容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50.
    [241]吕建中.纸张生产时期鉴定初探[J].西南造纸.2000,(4):34-35.
    [242]陈垣.史讳举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43](清)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
    [244]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45]陈垣.通鉴胡注表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46]萧世民.中国历史上的标点符号规范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6):122.
    [247]钟东.对传统校勘精神的释读[N].光明日报.2005-2-1.
    [248]方皓.文理兼通达天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访谈录[J].中国医疗前沿.2006,(7):76.
    [249]杨庆余.物理学史[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50]金涛.严济慈先生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料.1999,(3):237-238.
    [251]徐显之.山海经探原[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252]刘玉建.《周易正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53]叶德辉(清).藏书十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4.
    [254]陈垣.校勘学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55](古希腊)昔修底德,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56]蒋南华.山海经.天文历法浅说[J].贵州社会科学.2004,(6):68-71.
    [257]韩格平、董连池.《山海经》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58]季羡林.关于大唐西域记[J].西北大学学报.1980,(4).
    [259]赵荣.中国古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60]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册)[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
    [261]陕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4,(1):7-18.
    [262]钟少华.中国口述史学刍议[J].史学理论,1989,(4).
    [263]杨祥银.口述史学研究的新进展[N].北京时报理论周刊.2002-1-21.
    [264]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
    [265]周勇等.新世纪里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有多远[N].北京青年报.2001-1-8.
    [266]钱学森.发展我国的数学科学[J].数学通报.1990,(6):1.
    [267]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68]安玲、张忠民、李真等.神芎丸加味治疗Ⅱ型糖尿病7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1,(9):31.
    [269]陆闵科、王福荣.苗族医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270]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71]黄仁健.苗族医药将结束口传心授历史--写在《苗族医学》出版发行之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6):314-315.
    [272]陈省身.怎样把中国建为数学大国[J].数学进展.1991,20(2):129-134.
    [273]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组.世纪之约·科学人生[M].北京:中国青出版社.
    [274]余翔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科学的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75]丁肇中.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EB/OL].http://news.tom.com/2006-09-17/000N/27475290.html.
    [276]李政道.21世纪最大谜题[EB/OL].http://www.hlxc.cn,2005-10-27.
    [277](法)拉普拉斯,李珩译.宇宙体系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278](美)乔治·萨顿,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79]卢嘉锡.院士思维(卷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280]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现代价值[M].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35.
    [281]张海岑等.《儒门事亲》校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82]陈晓、王庆其.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中的辨证论治思想[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22-23.
    [283]莫红平.凉肝术以治杂症[J].首都医药.2000,7(10):41.
    [284](日)吉野正敏.竺可桢及其功绩[J].地理学评论.1986,59(4):228-234.
    [285]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86]华觉明、贾云福.曾侯乙尊、盘和失蜡法的起源与嬗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61.
    [287]万辅彬.“铜心”未泯--科技史家华觉明先生访谈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1):5.
    [288](英)约翰·齐曼,曾国屏、匡辉、张成刚译.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89]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90]盛晓明.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M].哲学研究,1999,(10):41.
    [291]路日亮.论知识与主体间性的关系及其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0):92.
    [292]纪成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93](德)许茨,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94]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M].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0.
    [295](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96](捷)皮亚杰,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97]J·福克斯.面向过去之窗:口述历史入门[J].国外社会科学,1981,(1):41.
    [298]Patrick O' Farrell.Oral History:Facts and Fiction[J].Oral Histo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Journal.1982,(5).
    [299](捷)米兰·昆德拉,许钧译.无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00]傅光明.“口述史”未必是信史[N].北京日报,2001-1-28.
    [301]周建漳.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反思--关于史学中认识一致性问题的哲学分析[J].哲学研究,2000,(11):41.
    [302](美)罗蒂,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03](英)沃布什,何兆武、张文杰泽.历史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304]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EB/OL].http://www.casad.ac.cn/kxdd.asp.
    [305]顾秉林.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N].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十版),2000-10-10.
    [306]陈启能、于沛.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07]邬情.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J].学术月刊.2003,(6):77-82.
    [308]钟少华.早年留日者谈日本[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
    [309]廖育群.科学史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
    [310]蔡志祥.走向田野的历史学--田野调查和地方史研究[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4,(4).
    [311]刘珺珺.科学技术人类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