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朱自清学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自清是20世纪上半叶十分重要的一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本文将首次对此作出整体的分析与总结。
     导言部分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出评述,相比朱自清丰富的学术实践而言,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能充分反映他的成就与贡献。
     第一章将对朱自清的学术历程作出简要分析,不仅展示他的学术成绩,更力图从中探求他的学术建设理念与拓展轨迹。此外,还将对他的人生、学术转型作出分析。
     第二章将主要分析朱自清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民国“意义学”实践的整体学术背景下,展现他借鉴西方“新批评”理论,并致力于西学“中国化”的方法论建设。
     第三、四两章将对朱自清的诗学研究作出分析,尤其关注他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通过“诗学笺释”的研究方法建设,他在“名家研究”、“诗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第五章重点分析朱自清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体系建设,新近整理出版的《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将促使我们对他的批评研究乃至民国批评学术史做出全新的分析。在整体学术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诗言志辨》也将得到更为切实的定位,其纵向诗论梳理为横向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意念”考辨的实践也确立了朱自清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将简要介绍朱自清在歌谣研究领域的实践,重点突出他的学科理念和体系建设,并与诗学研究取得连贯性分析。
     第七章将对朱自清的“新古典”思想作出分析,《经典常谈》缘于“整理国故”的学术背景,体现出他研究与普及兼备的学术品质。
     结语部分将对朱自清“通学”的学术理念、学科创建和研究现代化转型的贡献作出简要总结。
As a very important scholar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Zhu Zi-qing's academic research involved in many fields,this dissertation will gi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is academic research for the first time.
     Introduction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study status.Compared to the wealth of Zhu Zi-qing's academic research,current study haven't fully reflect Zhu Zi-qing'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Chapter One will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Zhu Zi-qing's academic course in order to display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nalyze his academic philosophy.This chapter will also analyze his life and academic transition.
     Chapter Two will analyze Zhu Zi-qing's academic approach.In the background of Meaning Stud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Zhu Zi-qing's academic achievement reflected in the learning from New Criticism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this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Three and Four will analyze Zhu Zi-qing's poetry research;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his achievement in the field of classical studies.Through the poetry-explain research,he had achieve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poet and history of poetry.
     Chapter Five will analyze Zhu Zi-qing's research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New material will enable us to make a new analysis.We'll fred out Zhu Zi-qing's research reflected in horizontal theoretical analysis rather than longitudinal criticism history analysis.
     Chapter Six will analyze Zhu Zi-qing's research in folk song;especially give prominence to his construction concept of this new subject,and coherent to his poetry research.
     Chapter Seven will analyze Zhu Zi-qing's research in Chinese culture(New Classic).
     Conclusions will summary Zhu Zi-qing's academic philosophy and contribution.
引文
[1]朱自消的学生王瑶云“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由于开明书店是私营企业,业务收缩,没有能力出版《全集》,于是就删除了其中的大部分,改为《朱自清文集》”,他说钟敬文先生曾“当面严厉地对我说:‘为什么不把它搞出来,这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瑶解释云“……实际上是有许多困难的,如朱先生的散文《背影》,多年来皆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本,但在一个时期因为据说内容涉及人性论而被删掉了,‘全集'怎么能有条件出版呢!”后来“环境宽松了”,但“我们国家的出版体制是搞分工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出版古典研究的书籍,古籍出版社又不要现代文艺创作”(王瑶《我的欣慰和期待》,见《王瑶全集》第8卷第83-84页)--《全集》出版的尴尬,源于学术界的过分切割与偏见,简编本的《文集》反映的只是文学家的朱自清。
    [2]日记在1963年也曾发表过一部分:王瑶选录《朱自清日记选录》,见《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3第三辑》第78-134页。
    [3]散文编四卷(《全集》1-4),学术论著编四卷(5-8),日记两卷(9、10),书信、补遗一卷(11),外编一卷(12)。以下本文简称《全集》者皆指江苏教育版的《朱自清全集》。
    [4]分卷、编目与大陆版稍异:散文三卷(《文集》1-3:荷塘月色、生活旅情、话中有鬼)、学术论著五卷(4-8:经典常谈、诗言志辨、中国歌谣、新诗杂话、文学的美)、诗歌一卷(9:塑我自己的像)、读书指导一卷(10:博学举隅)、日记卷(11)和书信卷(12)(按,笔者尚未见到后两卷),台版后出,分类编目上比江苏教育版更稳妥一些.
    [1]下文简称《年谱》者均指此书。
    [1]邓乔彬《学者闻一多·后记》,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第456页.
    [1]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第3页。
    [2]如1927年《新诗》、1931年《论中国诗的出路》、1932年《论白话》等论文均论及“过渡时代”。
    [3]1943年《关于写作答问》云:“大学时代受了《新青年》的启示,开始学习白话文写作”。
    [4]专论有《五四琐记》(1935年,佚)、《为五四青年节题词》(1940年)、《五四时代的文艺》(1947年),正如他的学生王瑶所说,朱自清是“始终忠于‘五四'精神,忠于民主和科学的理想”的(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33页)。
    [5]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浦江清文史杂文集)第20页。
    [6](美)郭颖颐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中对此论述颇详(“科学的流行”,第8-16页),可参。
    [1]李安宅《美学》之张东荪《丛书缘起》。
    [2]如《“睡罢,小小的人”》、《小鸟》、《光明》、《歌声)、《煤》、《小草》。
    [1]胡适《胡适文集·2》第152页。
    [2]此前朱自清已经写了一些论文,但都不够系统;而且当时他还是侧重于文学创作的。
    [3]时称“放洋”(《清华同学录》附录第Ⅴ页,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1937年4月印行)。休假条件:“本大学教授如按着本规程连续服务满五年而本大学愿续聘其任教授者,得休假一年……曾经休假一次者,须连续服务六年.方得再享受休假权利”。休假待遇颇优,比如国外休假:“休假期内,赴欧美研究者,除支半薪外,由本大学给予来往川费,各美金五百二十元。此外给予在外研究者,每月美金一百元”,赴日亦相当。(《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第179页。)
    [4]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1》第29页。
    [1]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第22页。
    [2]《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上: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第174页.
    [3]1934年《规程》云:曾在大学任教或“于专门职业,有特殊经验者”可任讲师;“二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硕士学位者”或“于专门职业,有特殊经验者”可任“专任讲师”;“大学毕业成绩特优,且曾在大学或同等学术机关授课.或研究二年”或“于所任之学科,有专门知识,或授课有特殊成绩者”可任教员;“大学毕业成绩特优”可任助教。(《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第174-175页)。1925年秋,清华普通部有教授12人,国文最多,为3人,朱自清外另两位是孟宪承(现代教育家,1918年留美,获教育学硕士,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归国后在多所高校任教,建国后曾任华东师大校长)、钱基博(古文学家,钱锤书之父。与朱自清颇有同事之谊,曾赠书朱氏题曰:“十年不见,每一念及短小沉默近仁之器,辙为神往”);研究生院有教授四人,即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清华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第340-341、379页).梁启超1923年接受《清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教授的资格,我们应当定得很严”(同前,第396页)。
    [4]“这时候朱自清尚年轻,他长我不到十岁,但在文坛上已有名声,我是慕名而选他的课……这一课学生很少.他讲书时还是十分卖力.在学期结束时,我交给他一篇长二万余字的李杜诗比较的论文,他大为赞赏。”(柳无忌《古稀人话青少年》,《柳无忌散文选》第85页)。
    [1]杨振声《为追悼朱自消先生讲到中国文学系》,《文学杂志》1948年10月第3卷第5期。
    [1]杨振声《纪念朱自清先生》,《新路》1948年8月28日第1卷第16期。
    [2]英国近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代表,任教于朱自清曾听课的伦敦大学。罗根泽曾受其影响(参《中国文学批评史》第5页)。
    [3]新批评开创者,日记中记为“理查斯”。是这一阶段朱自清学期阅读计划的重点,详见1931年10月14日、1932年1月21日日记.
    [1]二职务后由罗常培担任,罗于1941年9月因病辞职。此后杨振声、闻一多先后任职;闻一多从事民主事业后,朱自消再次接手系务。
    [2]刘北汜《自清先生在昆明的一段日子》,《文讯》,948年9月15日第9卷第3期。
    [1]事实上,“刹那主义”首先是作为西方思潮出现的,它涉及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日本也颇受其影响,国内的“刹那主义”即由西方影响和日本中介而来.
    [2]顾志坚、简明主编《新知识辞典》第166页;胡明主编《新哲学社会学解释辞典》第241页。
    [3]胡济涛、陶萍天编著,何满子校订《新名词辞典》其他类第7页。
    [4]神田丰穗著,王隐编译《文艺小辞典》第49页。
    [5]卡林内斯库认为“颓废”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虽然该书探讨的是基督教文化下的西方文化在近现代以来的“现代性”特质,但对于西学东渐下的民国学界,“颓废”也是与世界接轨的.比如尼采,其“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在民国颇为流行,他后期的哲学生涯的核心主題就是“颓废”(《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92页)。
    [1]《年谱》第7页。
    [2]《给亡妇》云:“你(指其妻武钟谦)换了金镯子帮助我的学费”.见《全集》卷1第165页。
    [3]有论者认为佛学思想对俞平伯接受“刹那主义”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见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第183-18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朱自清的情况不同,虽然他曾提及喜读佛学书,但兴趣侧重在语言学、逻辑学方面(如《翻译名义集》、《因明入正理论疏》等,见《买书》,《全集》卷4第354页).学术论文中涉及佛教的也多属语言学类,如《译名》、《禅家的语言》等.
    [1]朱自清主编(署名为“O.M.”,即我们)《我们的七月》第195-206页。
    [1]此后虽仍有波动,但基本以坚持“刹那主义”为主,如1923年11月20日日记:“下午得圣陶信,劝我仍持刹那主义,甚感之。”(卷9第34页)
    [2]叶圣陶《记佩弦来沪》,《叶圣陶集·5》第201页。
    [1]俞平伯《读<毁灭>》,《俞平伯全集·3)第569-572页。
    [2]叶圣陶《新诗零话》,《叶圣陶集·9》第112页。
    [1]俞平伯《读<毁灭>》,《俞平伯全集·3》第573页。
    [1]杨守森主编《20世纪作家心态史》第205页。
    [1]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第176页。
    [1]韦君宜《记领路人蒋南翔》,清华大学《蒋南翔纪念文集》编辑小组编《蒋南翔纪念文集》第14页。
    [1]程千帆述,张伯伟编《程千帆全集·15》第22-23页。
    [1]瑞恰慈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心理学意义上的“冲动的平衡”,韦勒克反对这种心理学方法,他认为瑞恰慈将文学“降为精神疗法,降为一种无害的麻醉剂”(《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323页)。
    [2]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第243页。
    [3]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附录二,第265-266页.
    [4]书名中的“Ambiguity”可以为“朦胧”或“含混”,民国亦有译作“多义'者(如朱自清)。
    [5]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第一章“批评的混乱”,第2页。
    [1]翟孟生《以中国为例评<孟子论心>》,李安宅《意义学》附录二。
    [2]冯友兰《序》,李安宅《意义学》第2页。
    [1]与上一小节不同,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新批评”的理论困境,此处讨论将通观“新批评”在英国创始时期以及美国鼎盛时期的表现。
    [2]这是当时的普遍看法,如陈西滢《文学批评的一个新基础》指出,“他(瑞恰慈)的目的,不是仅仅要在批评殿的墒上加一块新砖,而是要给它立一个新的基础。这新的基础便是心理学”,“批评是不能离开心理而独立的.一经瑞恰慈先生证明,好像是极易了解,谁都会想到的事实.'(《西滢文录》第167页。)
    [3]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339页。
    [4]韦勒克自己就说:“这群人物远远不是一路”(《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六卷》第246页。)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六卷》第243、255页.
    [2]此次“回向文学本身”当与“科学破产”的时代背景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则认为“新批评是失去依傍的、处于守势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这些知识分子在文学中重新虚构了他们在现实中所无法找到的一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第52页),相应的.当这种政治姿态不复存在之后,新批评也就消亡。
    [1]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28页。
    [2]艾布拉姆斯对艺术世界的划分较为中肯,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第5页)。其实在瑞恰慈、燕卜荪那里,文本分析并不以牺牲作者、读者为代价,瑞恰慈“冲动平衡'的文学价值观显然是以读者的阅读体验为标准的,而“科学的语言'、“情感的语言”的语言划分也与创作者有关。
    [3]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第二版序言》第2页。
    [4]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第209页。
    [1]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393-395页。当然,燕卜荪并不承认这一点,他调侃说:“有些人可能仅仅将它列入书目,为的是警告后来者,使他们不至于重蹈覆辙,把语言研究搞过了头”,而且还不无骄傲的说,十六年后的第二版修订“变动的地方如此少.这使我有些吃惊'(《朦胧的七种类型·第二版序言》第1-2页。)
    [2]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397页。
    [1]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第29-31页。
    [2]Empson:Seven types of Ambiguity第24页。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9页.
    [2]王瑶《王瑶全集·一:陶渊明集(编注)》第399页.
    [3]Yuchen Lo:"Waly's translation……match that Chinese original with all its profundity of thought and its intricacy." 转引自Olive.Classe 编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第二卷(M-Z),第1377页.
    [4]H·G·Widdowson:"It might be suggested that Empson,himself both poet and sinologist,was familiar with the Chinese text and changed the Waley rendering deliberately to make it accord with his own interpretation of the 0i2C5nal.”(见Practical Stylistics第201页.)
    [5]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第78页。
    [1]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第62页。
    [2]可参张德明《叶嘉莹的文学研究与新批评》,《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月第1期,第92-96页。
    [3]其文颇长.此处不作征引,可参《汉魏六朝诗讲录》第422-426页。
    [4]当然,这仅就叶嘉莹对《时运》的解读而言;同文在解释典故时,对《论语》“侍坐”章的解读似乎有些离题:“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为什么有冠者还有童子.你一定要懂得:……和小孩子的友好交往也是一件乐事……'(《汉魏六朝诗讲录》第425页),‘细读”实在很容易“过度”。
    [5]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404-405页。
    [1]陈西滢《西滢文录)第167-170页。
    [2]据《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前言,吴在燕京大学二年级英文系时,曾到邻校清华西洋文学系听过瑞恰慈的课(《吴世昌全集·1》,第1页)。
    [3]此据《吴世昌著述目录》,《吴世昌全集·12》附录一,第342页。
    [4]吴世昌《吴世昌全集·2》,第101-117页。
    [1]吴世昌《吴世昌全集·2》第117页。
    [2]包括《释逻辑》、《释意义》、《释语言)、《释致智学》、《释思想》(1940-1941年《斯文》,据1943年《金陵大学文摘》第8-9页)。
    [3]倪青原《释意义》,《斯文》1940年12月第1卷第4期,第5-6页。
    [4]倪青原《释意义》,《斯文》1940年12月第1卷第4期,第9页。
    [1]倪青原《释意义》,《斯文》1940年12月第1卷第5期,第10页。
    [2]倪青原《释意义》,《斯文》1940年12月第1卷第5期,第16页。
    [1]李安宅《自序》,《意义学》第2-3页。
    [2]李安宅《自序》,《意义学》第1-2页。
    [3]李安宅于1934-1936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人类学研究院学习(见《李安宅教授小传》,《李安宅、于式玉藏学文论选》第3页)。
    [4]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第125页。
    [5]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第146页。
    [1]朱自清在这方面的了解大多来自叶公超,日记中多有记述,本节附表略有摘引,可参。
    [2]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第146页。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3》第422-423页。
    [4]可参邓乔彬《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第六章“汉语、汉字与文艺”(第240-248页)。
    [5]钱锺书在《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论著中,常借鉴“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方法,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对此有所论述(第154页),可参。
    [6]吴世昌《吴世昌全集·3》第10、12页。
    [1]吴世昌《吴世昌全集·3》第22页。
    [2]吴世昌《吴世昌全集·3)第17页。
    [3]吴世昌《吴世昌全集·3》第20页。
    [1]李广田《创作论》第89-108页。
    [2]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第91页。
    [1]杨义、陈圣生《中国比较文学批评史纲》第278页。
    [1]邓乔彬《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第239-250页。
    [2]此处借鉴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第四章“儒家诗学阐释学”的观点,见该书第287-358页。
    [3]艾柯一再强调皮尔士关于符号的“无限衍义”的观念“并不能得出诠释没有标准的结论”(《诠释与过度诠释》第28页),其“过度诠释”正是针对诠释超出限制而言的。
    [1]当然,传统的“含蓄”观念产生的是感悟式的批评;而瑞恰慈针对“多义”则采用了科学的批评方法。
    [2]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322-323页。
    [1]《诗的语言》云:“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1943年),《全集》卷8第337页.
    [2]当然,批评者与接受者的解释常常是不同的,但这并不能否定术语使用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单义原则。朱自清早在大学发表的论文里就已分析过这一言语交际原则了:“一个名字虽有许多意义,但是在一句里……同时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有了,便和毋相反律违背了”(1919年《译名》)。
    [3]对于西方术语的放弃以及传统术语的使用,是朱自消后期学术中国化的努力的显著表現,对此我们将在文学批评研究的专章论述中予以分析。
    [1]首次创作旧体诗是在1924年9月(《中秋有感》),曹旭(《朱自消、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导言》第10页)、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第205页)皆云1922年,误。
    [2]曹旭云“229首'(《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导言》第10页),不知何据。
    [3]周策纵《萧公权<小桐阴馆诗词>序》,《周策纵自选集》第315页。
    [4]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有专论(第五章第三节“新旧体诗兼工者的旧体诗”,第205-210页),可参:于友发、吴三元编注《新文学旧体诗选注》曾选朱自清古体诗四首(第157-162页),分析亦为切要。王瑶亦曾认为《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钞》“只是自娱而已'(《先驱者的足迹》,1981年),收入《中国现代诗论集)时删(为《念朱自清先生》之第七节,见《王瑶全集·第五卷》第611页)。
    [5]比如上注胡氏《民国旧体诗史稿》并未将朱自清列入“学者、教授们的旧体诗”(第九章),其实朱自清更符合这一章所论的“研究诗学,讲授诗艺”的旧体诗人(第319页)。
    [1]友人浦江清赞其曰:“韩梅高格足成家,别后惊君诗更华”(《龙泉镇研究所中夜谈,酬佩弦见赠》,《浦江清文录》第317页)。
    [1]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第158-161、138页.今存1941致萧氏三信(《全集》卷11第192-194页)都是论诗的.
    [2]转引自何炳松《章实斋先生年谱·何序》,胡适《胡适文集·7》第3页。
    [1]钟优民《陶学发展史》第263-267页.
    [2]钟优民《陶学发展史》第265页.
    [3]比如考证陶渊明“名字”时,梁启超引《礼记·曲礼》而认为“君子已孤则不更名”,朱自清指出:“古礼至魏、晋已不遵行,阮籍所云‘礼岂为我辈设'正是一证……去古益远.而谓其必守古礼,理不然也。”(《全集》卷8第164页。)
    [1]钟优民《陶学发展史》第304页。
    [2]《全集》改《前集》为《古逸歌谣集说》,与《诗名著笺》、《古诗十九首释》合称“古诗歌笺释三种”。
    [3]《古诗十九首》等计为一家。
    [4]原本为《诗名著选》,收录16家,宋代之苏轼、黄庭坚有选目无笺注;因《宋五家诗钞》亦选录,故今本删苏、黄改题《十四家诗钞》。
    [5]“宋诗”教材有二,一为《宋诗钞略》,摘选吴之振《宋诗钞》而成,《全集》编者云“无注”,未收录,但日记曾记“写《宋诗钞略注》”(1939年12月19日),可知编者所言不确。一为《诗钞》五册,分题《宛陵诗钞》、《欧阳文忠诗钞》、《临川诗钞》、《东坡诗钞》、《山谷诗钞》,注重笺注;“惜乎先生谢世,南宋诸家,不曾续作”(浦江清《<宋五家诗钞>附记》,卷7第584页),《全集》收录总题为《宋五家诗钞》。
    [1]张伯伟《导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第9页。
    [2]朱自清对选本要求甚严,他反对那些“只是杂凑而成,说不上‘选'字”的选本(1935年《选诗杂记》批评《新诗选》、《分类白话诗选》两书),他认为缺乏体例标准和严格整理的只能是“碰本”(1939年《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
    [1]李少雍《朱自清古典文学研究述略》,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第378页。
    [2]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63页。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将年谱列入史部传记类,如传记类小序云:“今略加区别。一日《圣贤》,如孔孟年谱之类……”。
    [2]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增订版)》第2页。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全集》第4594页。
    [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第47页。
    [5]一方面是传统学术摆脱经史而独立,一方面西方文艺理论包括传记理论也传入中国,朱文华《传记通论》对此论述颇详(第134-137页),可参。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全集》第4567页。
    [7]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胡序》,《胡适文集·7》第26页。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全集》第4599页。
    [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全集》第4833页。
    [1]姚名达《章实斋先生年谱·姚序》,《胡适文集·7》第22页.对于胡谱的创新,杜蒸民《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8期)所论颇详,可参.
    [2]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63页。
    [3]蔡尚思认为年谱有研究型、卫道型、回忆型、扬名型四种(蔡尚恩《序》,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2-3页.)
    [4]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20-22页。
    [1]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23-28页。
    [2]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30页。
    [1]钱锺书《序》,《宋诗选注》第3页。
    [2]游志坚《读朱自清先生<李贺年谱>札记》,《重庆师大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第33页.
    [3]叶葱奇《李贺诗集》第33页。朱自清根据副题“为吴道士夜醮作”认为《绿章封事》为道士禳疫而作;钱仲联则根据马克思“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思想,认为该诗是批判当时“权势熏天”的宦官首领俱文珍、吐突承璀的。
    [1]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第20页。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80页。
    [1]王德毅《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总目·序》第2页。
    [2]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名家说--‘上古'学术萃编”本(1998年)、东方出版社的“方家讲坛”本(2007年)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本。
    [3]其中陶、谢等五家以及宋诗均曾开设专门课程.
    [1]朱自清所谓的“古典”近似于“经典”,其《经典常谈》原名“古典常谈”。
    [2]饶学斌《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年11月25日第3卷第4期,第75页.
    [3]可参《梁启超与<古诗十九首>研究》(张幼良、陆德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1期):同文亦见《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2期(张幼良)。
    [1]张幼良将朱自清归为“释义”派,失当(《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述评》,《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4期,第2页)。
    [2]分见朱筠《总说》、钱大昕《序》,朱筠口授、徐昆笔述《古诗十九首说》(葛元煦辑“啸园丛书”第五函1878年刊)。
    [3]朱自清认为“李善注《十九首》的好处,在他所引的‘事'都跟原诗的文义和背景切合,帮助我们的了解很大”(《全集》卷7第193页)。
    [1]王世懋《艺圃撷馀》,第1页。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0》第57-58页.
    [1]详见邓乔彬《浅析<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1期。
    [2]详见杨雨《<古诗十九首>的存在主义阐释》,《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1]贺扬灵《古诗十九首研究》列“古诗十九首与各家之拟作”专章分析原作与拟作的差别,这种对比分析在当时学界是颇流行的。又,曹旭(《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导言》)、王希明(《<古诗十九首>研究史略》)等均误作贺氏为“贺灵扬”。
    [2]该书出版后即被批判,当时的罪名是“书中充满了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马培汶等《评马茂元先生的<古诗十九首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1981年更名为《古诗十九首初探》再版。
    [3]曹旭《导言》,《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第8、14页。
    [1]《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第147页。
    [2]杨效知《古诗十九首鉴赏》第86页。
    [1]《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第165页。
    [2]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第76-77页。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第89-91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100-101、111、115、118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121页。
    [3]董乃斌等《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二卷》第89页。
    [4]《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第161页。
    [5]朔贝尔《文学的历史性是文学史的难题》,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第213页。
    [1]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58页。
    [2]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59页。
    [3]此借用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一章的标题。
    [1]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26-27页。
    [2]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28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第602-604页。
    [1]刘大杰《魏晋思想论》第22-28页。
    [2]如袁行霈:“什么叫‘自然'呢?笔者很有兴趣地注意到,‘自然'二字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研究》第3页)。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28-229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第90、93页。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3》第253-254页。
    [3]其实三家论陶的学术角度有很大差异,简言之,朱光潜以美学论陶,陈寅恪以史学论陶,朱自清则以诗学论陶。关于陈寅恪的研究方法,可参戴燕《文史殊途--从梁启超、陈寅恪的陶渊明论谈起》(《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6辑,第181-205页)。
    [4]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第20、121页。
    [1]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第121页。
    [1]萧塑卿《陶渊明批评》第1-8页。
    [2]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9-11页。
    [3]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第12页。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4733页。
    [2]李长之《陶渊明真超出于时代么?》,《李长之文集·第7卷》第425页。
    [3]集中《文论的发展》一篇原题为《魏晋文论的发展》,是1943年王瑶的学士学位论文(朱自清、闻一多指导);硕士学位论文是《魏晋文学思潮与文人生活》(1946),亦为《中古文学史论》中之内容。王瑶1944年7月起被清华聘为中文系半时助教,“主要协助朱自清先生工作”;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9月开设课程“中古文学史专题研究(汉魏六朝)”、“陶渊明研究”(《王瑶年谱》,《王瑶全集·8》第370、371页),王瑶的学术研究与其师朱自清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为中古文学研究,解放后为现代文学研究)。
    [4]王瑶《出版自序》,《王瑶全集·1》第7页。
    [1]王瑶亦指出其书受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影响(1984年《重版题记》,《王瑶全集·1》第4-5页)。
    [2]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鲁迅全集·3》第530页。
    [1]徐葆耕有专著论此(《释古与清华学派》),可参。书中专论冯友兰、陈寅恪、闻一多、吴宓、王瑶等人的“释古”;但却尚未注意到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在这一学派上的贡献(增订版《清华学术精神》亦如是)。
    [2]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梁启超全集》第4734页。
    [1]朱自清《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第190页。
    [2]这一论断的形成亦与浦江清有关,朱自清日记云:“晚江清来谈,他意中国诗自陶渊明前皆为乐府体,陶始以个人生活入诗,其说甚可注意”(1933年4月20日)。
    [3]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72页。
    [1]胡适《胡适文集·8》第216-217页。
    [2]将陶诗风格与渊明思想相联系的做法,也与胡适有关,胡适‘谈新诗>在论述诗作“理语”须有“理趣”才不至于堕入“抽象的议论”时指出:陶诗里虽有哲学,但因为是自己从生活里体现的来的,所以觉得亲切。朱自清曾做《胡适<谈新诗>指导大概》(1940年)论述胡适此文。
    [1]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60页。
    [2]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34页。
    [1]钟优民《陶学发展史》对此略有论述(第301-303页),可参。
    [2]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17、33-34页。
    [3]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62页。
    [1]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38-39页。
    [2]吴小如认为萧著“根本没有跳出朱先生(按,指朱光潜)的圈子”(《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读书拊掌录》第68页),此论太过,根据此前分析,萧著更多的是受朱自清的影响。
    [3]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三卷》第78页。
    [3]《全集》卷九将钱氏误作为“徐中舒”,朱自清日记常用英文、日文记录,整理者于此谬误颇多。
    [1]钱锺书《钱锺书英文文集》第12页。
    [2]比如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诗圣杜甫考》中就认为杜甫的“非战主义”的,见《中国文学研究》(胡行之选译,原集为《支那文学杂考》)第178-181页。
    [3]除朱光潜、萧望卿外,还有宋毅真的《陶渊明与渥兹渥斯》(1936年,据钟优民《陶学发展史》)。
    [4]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手抄本文化研究》第259页(附录三“陶诗选评”)。
    [1]朱自清赞陶诗“有理语也有理趣”(《<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2]萧望卿《陶渊明批评》第74、79页。
    [1]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第251页。
    [1]据钟优民《陶学发展史》第497-499页(附录:陶渊明研究资料索引)。
    [2]钟优民《陶学发展史》第322页。
    [3]钱锺书《宋诗选注·序》第15页。
    [4]罗根泽《三论陶渊明》,《文学遗产》编辑部编《陶渊明讨论集》第62-64页。
    [1]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从美学倾向上说陶“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1935年《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朱光潜全集·8》第396页),鲁迅认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并明确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6》第444页)。朱光潜的诗论的确失于片面,但建国后随着鲁迅被神化,被鲁迅批评过的他也只能一再检讨自己“反现实主义和反人民主义”的“反动性”(《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朱光潜全集·第五卷》第16页),这已不是学术领域的论争了。
    [2]北京师大中文系二年级二班第一组集体讨论《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卢世藩《陶渊明基本上是现实主义诗人》,《文学遗产》编辑部编《陶渊明讨论集》第2-3、27页;。
    [3]王瑶《陶渊明》,《王瑶全集·2》第343页。
    [4]王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检查》,《王瑶全集·7》第361页。
    [1]王瑶《从学习古典文学遗产说起》,《王瑶全集·2》第520页。
    [2]董乃斌称那些“大引马克思、恩格斯和毛主席语录(出版者又将其印成黑体字)”的论著为“标准的‘文革体'文本”(《刘大杰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教训》,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第281页)。
    [1]董乃斌《刘大杰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教训》,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第284-285页。
    [2]章太炎《说林·下》,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第565页。
    [3]转引自郑朝宗《钱学二题》,《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第60页。
    [4]朱光潜《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朱光潜全集·5》第12页。
    [5]关于朱自清的第二次转型,本文在简传中曾有论述(“十、再次转型与天丧斯文”)。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79页。
    [2]闻一多《风诗类钞甲·序列提纲》:“三种诗体读法……3、综合体:缩短时间距离--用语体文将‘诗经>移至读者的时代,用下列方法带读者到《诗经》的时代……”(《闻一多全集·4》第457页)。
    [3]《精读指导举隅》本是作为四川教育科学馆“国文教学丛刊”之一由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印行的(1941年),与今日中学国文教育之“素质教育”的“课外读本”相似。
    [1]王瑶《王瑶全集·5》第601-602页。
    [1]吴之振《宋诗钞·序》,《宋诗钞·宋诗钞补》第1页。
    [1]景红录《刘克庄诗歌研究》第189页。
    [2]洪柏昭《试论苏诗的议论化和散文化》,《东坡研究论丛》第45页。
    [3]如《古典文学三百题》:“为何说韩愈‘以文为诗'?韩诗对宋诗散文化有何影响?”(第236页);溯源更早的如“初唐王梵志诗是宋诗散文化、议论化较有特色的较早的来源”(张锡厚《王梵志诗研究汇录》第122页),陶诗的。散文化”特色也多有论述(马晓坤《趣闲而思远 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第177-178页)。
    [1]郭鹏《诗心与文道:北宋诗学的以文为诗问题研究》第3页。
    [1]J.Middleton Murry:The problem of style,p48.
    [2]朱自清在《新诗杂话·诗的形式》中曾引用这一观点:“诗和散文的分界,说到底并不显明;象牟雷(Murry)甚至于说这两者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1]宇文所安《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他山的石头记》第309页。
    [1]宇文所安《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他山的石头记》第332、335页。
    [2]周作人的学生俞平伯当年也滞留北平,朱自清反复写信告诫友人在沦陷区千万不可出来做事、作文(如1943年12月22日致俞平伯信云:“前函述兄为杂志作稿事,弟意仍以搁笔为佳。率直之言,千乞谅鉴”)。
    [1]朱自清曾翻译日文论著多篇,致友人书信云日本人“学问之功夫”“有令人佩服之处”(1925年5月21日致马公愚),也曾建议学生“日本书也值得一看”(1947年8月1日致黄今映)。这种研究行为,在抗战敏感时期的确造成麻烦,1939年7月14日日记云:“访莘田(按,即罗常培)……他说《益世报》经理写信通知他,《读者》双周刊将停刊。真实原因未予说明,但暗示停出该刊是为了在后方促进反日情绪,莘田认为此事可能与我用日语作注解有关,他的话不无根据……”。
    [2]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第42页。
    [3]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125页。
    [4]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第60页。
    [1]胡适《谈新诗》,《胡适文集·2》第134页。
    [1]钟军红《胡适新诗理论批评》第二章“胡适倡新诗时‘否传统'问题”有详细论述(第29-53页),可参。
    [2]王瑶《论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王瑶全集·5》第30页。
    [1]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27页。事实上,朱自清在四十年代开设的“现代中国文学讨论及写作”、“中国现代诗歌与散文”显然也属于当代新文学研究范畴,从题目来看,论述范围或有缩小,文学史的特性或有减弱,因无讲义留存,无法详论。
    [2]姜涛《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陈平原等《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第306页。
    [3]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27页。
    [1]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第284页。
    [2]黄修己、刘卫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第287页。
    [3]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28页。
    [1]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第499页。
    [2]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第四卷“新的建构和结构(1949-1976)”第一章“新学科的建立”第一节“学科指导思想的确立”、第二节“新学科的诞生”,该书强调的是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对高校课程的改革和1951年《<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的编订(见该书第483-498页)。
    [3]黄修己、刘卫国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认为50年代“新文学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的标志在于“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被明确为“新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指导思想”、“新文学被定义为新民主主义文学”和“一批新文学史著作此时以高校教材形式陆续出版”(见该书第498页),这种侧重于外部标准确立的分析方法并不能否认朱自清30年代的实践也同样具有使“新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的价值。
    [4]《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8)》第268-272页。“中国近百年史研究”无疑最具有学术史价值,课题目标云“过去百年,在中国历史上,为亘古未有之变局.大变之中,史料亦与日俱增,故至今尚无近百年史之标准作品问世。为适应目前需要,及为标准著作之准备,本研究室计划编著若干半专门半通俗性之作品”,课题下分12个子项目,其中文学两项均由朱自清负责,“白话文”研究“满清以前,民国八年以后”,“新文学”研究“新文学之背景及其影响”(第268-269页)。毫无疑问,清华文学院(三个研究室除“近代银行业”等少数几项课题外,其余均由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哲学系、历史学系、人类学系负责)当时已有了明确的学术史研究计划,这是其学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可惜建国后不久院系调整(1952),清华文学院并入北大,朱自清的学生王瑶在1988年“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诞生九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清华中文系就该取消呢?应该看到,清华中文系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系,而且有一个鲜明特色的学派”(王瑶《我的欣慰与期待》,《王瑶全集》第8卷第84页)。1985年,清华中文系复建,现隶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据清华大学中文系网站http://rwxy.tsinghua.edu.cn/htmls/xi/chinese.asp)。
    [5]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31页。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全集·2》第50页。
    [1]王瑶《先驱者的足迹--读朱自清先生遗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全集》卷8第128页。
    [1]顾颉刚《自序》,《古史辨·3》第1页。
    [1]“文章流别论,即关于各种文体性质、源流的论文”,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第193页注释[1]。
    [1]朱自清《论逼真与如面》,1934年6月1日《文学》第2卷第6号第1031页。
    [1]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朱光潜全集·8》第393-397页。
    [1]《诗言志辨·序》云:本书原拟名为“诗论释辞”(《全集》卷6第131页)。
    [1]因时局的影响,《诗言志辨》直到1947年才得以出版(开明书店)。
    [1]朱自清《诗言志说》,《语言与文学》第30页。
    [1]本文探讨的学术“重写”,并非个例。《论逼真与如画》本只讨论两个批评术语,后亦被“重写”而拓展为研究。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论雅俗共赏·序》,见《全集》卷3第217-218页)。
    [2]朱自清《诗言志说》,《语言与文学》第157页。
    [1]以下各例前者为《诗言志》,后者为《诗言志辨·诗言志》。
    [2]朱自清《诗言志说》,《语言与文学》第10、14、27页。
    [3]陆机《文赋》,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第171页。
    [1]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第87页。
    [1]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59页。
    [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第103页。
    [3]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267页。
    [1]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第1779页。
    [2]郭绍虞:“我只是一个跟随者,照他走过的路追踪而已”(《我是怎样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照隅室杂著》第405页)。
    [3]郭绍虞《序》,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三)》第1-2页。
    [1]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第539页。
    [2]王运熙、黄霖:《前言》,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第1页。
    [1]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5页。
    [2]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12-14、18页。
    [3]比如孙秋克《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复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课题主持人黄霖在该书《序》中赞赏了这种可引为同道的“横向”研究模式。
    [4]有研究者称之为“整个20世纪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上绝对堪称名列前十的大家,是这一学科的奠基者之一”,见蒋述卓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第81页。
    [5]周兴陆《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第139页。
    [6]据整理者刘晶雯介绍,《讲义》是她1945-1946学年在西南联大选修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时的课堂记录。朱自清先生首次开设这一课程是在1936年(清华大学),《讲义》距此已近十年,当是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1]周作人讲校、邓恭三记录《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36、34页。
    [2]周勋初《序》,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6页。
    [1]黄念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第390页。
    [2]王力《王力文集·16》第507页。
    [3]韦勒克将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两种,“外部研究”着重于研究历史、社会、思想等“文学外部因素”,内部研究注重文学本身表现形式(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73-74、155-157页)。此处借鉴此术语来分析朱自清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分类。
    [1]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第3页。
    [1]本章在“别体”中探讨的注疏、语录、笔记、诗文评、书目提要、小说、词曲、歌谣、八股文等全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第8-9页。
    [2]该书初版于1923年(景昌极、钱堃新译,梅光迪校,商务印书馆版),是国内翻译的第一部西方文学理论著作。
    [3]其书以为“主流”(《前言》)的中编即此四章.
    [4]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第15-16页。
    [5]1924年8月日记记:“刘借《文学评论之原理》”,见《全集》卷9第11页。
    [1]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第6-9页。
    [2]周勋初《序》,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2页。
    [3]周勋初《序》,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5页。
    [4]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2-3页。
    [1]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第3页。
    [2]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第300页。
    [3]当然,这种学术作风在当代受到严厉的指责,前述刘若愚改造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理论而成的《中国文学理论》所受批评全部来自于此,比如乐黛云《序言》,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第1-2页;王文生《论情境·前言》第4-6页。
    [1]据魏崇新、王同坤统计,上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短短30年就出版了约300部中国文学史(《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第69页)。
    [1]详参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第381-429页。
    [2]王运熙、黄霖《前言》,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第1页。
    [3]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66页。
    [1]杨扬《编后记》,《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第185-186页。
    [2]刘绍瑾《朱自清<诗言志辨>的写作背景及其学术意义》,徐中玉、郭豫适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2》第222-223页
    [3]叶圣陶《叶圣陶全集·18》第373页:“本书共四篇,读后就知道……”,文字略异。
    [4]张国风主编《清华学者论文学》第103页。
    [1]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第120页。
    [2]当然,学界常以“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代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术语不当也阻碍了对朱自清横向研究的认识,这反映了长期以来纵向研究独尊的局面.比如李少雍本已详细分析了朱自清的“意念”研究实践,但囿于“史”的批评研究主流倾向而将之界定为“专题的批评史”(《朱自清古典文学研究述略》,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第384页)。近年来,这种缺陷逐渐得到克服,如蒋述卓主编《二十世纪中田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就将“批评史研究”(第二章)与“专题研究”(第三章)分离,并明确指出二者纵、横角度的差异(见该书80-81页)。
    [3]乔默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第661页。
    [1]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胡适文集·3》第79-81页。
    [2]胡适《胡适文集·4》第116页。
    [3]冯若春根据宇文所安的研究层次划分指出朱自清的《诗言志辨》论述属于第一级“常识的‘信仰'观念”的研究,所以“朱自清的中国论述仍然是历史的产物”,这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拓展(即第二、三等级的研究),详参《“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第48-60页。具体结论或仍可商,但这种学术借鉴、推进的态度值得肯定。
    [1]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第2-3页。
    [1]“《言志与缘情》一章偏于内容方面,《模拟》一章则偏于形式方面”(《讲义》第86页)。
    [1]作者指出:“孟子‘知人论世'的本意在于‘尚友古人',并非在谈读诗书”(《讲义》第14页)。
    [1]邓乔彬《论来词中的“骚”、“辨”之旨》,《词学廿论》第47-48页。
    [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44-153页。
    [2]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第457-494页。
    [3]朱自清亦指出在古代“从目录学上看,俗文学或民间文学的歌谣部分虽然因为用作乐歌,早得著录,但别的部分差不多从不登大雅之堂”(《诗言志辨·序》),也就是说当时歌谣在目录学中并非因为本身独立的价值而受到重视。
    [1]胡适《胡适文集·2》第327-328页。
    [2]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44页。
    [3]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45页。
    [1]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第476页。
    [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52页。
    [1]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第477页。
    [1]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51页。
    [1]胡适《胡适文集·2》第552页。
    [1]胡适《胡适文集·2》第557页。
    [1]胡适《胡适文集·12》第93页。
    [2]胡适《胡适文集·12》第94-96页。
    [1]胡适《胡适文集·12》第93页。
    [2]胡适《胡适文集·2》第554页。
    [3]胡适《胡适文集·1》第357页。
    [4]胡适《胡适文集·2》第285页。
    [5]胡适《胡适文集·2》第328页。
    [6]胡适《胡适文集·2》第79-86页。
    [1]顾颉刚编著《古史辨·1》第22页。
    [1]胡适《胡适文集·12》第94页。
    [2]胡适《胡适文集·1》第404页。
    [3]胡适《胡适文集·2》第62页。
    [4]胡适《胡适文集·2》第152页。
    [1]胡适《胡适文集·3》第14页。
    [1]程千帆述,张伯伟编《程千帆全集·15》第22-23页。
    [1]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第248页。
    [2]如引1973年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帛书(第72页)、1987年河南贾湖村发现的龟甲刻划(第159页)等。
    [3]《经典常谈心裁》第134、141页。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1-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版。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7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8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朱自清,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9-1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朱自清《朱自清文集》第1-10卷,台北:开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
    朱自清讲授,刘晶雯整理《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1934年6月1日《文学》第2卷第6号。
    朱自清主编《我们的七月》,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
    朱自清《诗言志说》,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编《语言与文学》,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中华书局1937年版。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年版。
    朱自清著,邬国平讲评《诗言志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朱自清著,钱伯城导读《经典常谈》(“蓬莱阁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朱自清《经典常谈》(“大家小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朱自清著,栗强疏释、宗平编按《经典常谈心裁》,北京:线状书局2007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古诗十九首>手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朱自清《<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姜建、吴为公编《朱自清年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时萌《闻一多朱自清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馀传明《文坛第一狷者朱自清》,台北:大步文化2002年版。
    馀传明《国学宗师朱自清》,台北:大步文化2001年版。
    于维杰《朱自清和学术研究》,1967年2月25日《书和人》第52期。
    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2、4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1991、1994年版。
    北京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5卷:学生),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陆机《文赋》,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挚虞《文章流别论》,同上。
    王世懋《艺圃撷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吴之振《宋诗钞·宋诗钞补》,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朱筠口授、徐昆笔述《古诗十九首说》,葛元煦辑“啸园丛书”第五函1878年刊本。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顾志坚、简明主编《新知识辞典》,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版。
    胡济涛、陶萍天编著,何满子校订《新名词辞典》,上海:春明书店1949年版。
    胡明主编《新哲学社会学解释辞典》,上海:光华出版社1949年版。
    陈西滢著,陈子善等编《西滢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锺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第6版。
    程千帆述,张伯伟编《程千帆全集》(第1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沪1版。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贺扬灵《古诗十九首研究》,上海:大光书局1935年第5版。
    胡适著,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1卷),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第1-4、7-8、1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李安宅、于式玉《李安宅、于式玉藏学文论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安宅《美学》,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
    李安宅《意义学》,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广田《创作论》,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第2版。
    李煜瀛译述《法兰西教育》,留法俭学会1913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刘大杰著,林东海导读《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3、5、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2003年版。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浦江清著,浦汉明编《浦江清文史杂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浦江清《浦江清文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钱锺书《管锥编》(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仲联《梦苕盒专著二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力《王力文集》(第1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瑶《王瑶全集》(第1-2、5、7-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4、10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吴世昌《吴世昌全集》(第1、3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版。
    杨昌济《达化斋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版。
    叶公超著,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版。
    叶圣陶《叶圣陶集》(第5、9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990年版。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成都:巴蜀书社1991版。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章太炎,陈平原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周作人讲校,邓恭三记录《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平:人文书店1932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5、8、1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989、1993、1993年版。
    《文学遗产》编辑部编《陶渊明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平原等《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邓乔彬《词学廿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邓乔彬《古代文艺的文化观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董乃斌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第2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冯若春《“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
    高有鹏《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版。
    葛兆光选编《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选》,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鹏《诗心与文道:北宋诗学的以文为诗问题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黄霖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念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黄修己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中、下),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蒋述卓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景红录《刘克庄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来新夏、徐建华《中国的年谱与家谱(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柳无忌《柳无忌散文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版。
    罗正钧《左宗棠年谱》,长沙:岳麓书社1983版。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版。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
    马瑞芳《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版。
    马晓坤《趣闲而思远 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版。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乔默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清华大学《蒋南翔纪念文集》编辑小组编《蒋南翔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石曙萍《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版。
    史亮《新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版。
    苏轼研究学会编《东坡研究论丛》,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孙秋克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版。
    田晓菲《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版。
    王德毅《中国历代名人年谱总目》,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版。
    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版。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版。
    吴小如《读书拊掌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版。
    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徐葆耕《清华学术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
    徐葆耕《释古与清华学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版。
    徐葆耕编《科学与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版。
    徐晋如等主编《解“毒”于丹》,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版。
    徐中玉、郭豫适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2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守森主编《20世纪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
    杨效知《古诗十九首鉴赏》,兰州:兰州大学1992版。
    杨义、陈圣生《中国比较文学批评史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版。
    姚名达,严佐之导读《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版。
    叶葱奇《李贺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版。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版。
    于友发等编注《新文学旧体诗选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版。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版。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2005版。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版。
    张法等《会诊<百家讲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版。
    张国风编《清华学者论文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版。
    张锡厚辑《王梵志诗研究汇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版。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版。
    中华书局编《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北京:中华书局1992版。
    钟军红《胡适新诗理论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钟优民《陶学发展史》,吉林:长春教育出版社2000版。
    周策纵《周策纵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版。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
    周兴陆《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版。
    朱文华《传记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版。
    (德)瑙曼等,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版。
    (美)艾布拉姆斯,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版。
    (美)郭颖颐,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版。
    (美)卡林内斯库,顾爱彬等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版。
    (美)兰色姆,王腊宝等译《新批评》,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
    (美)刘若愚,杜国清译《中国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版。
    (美)韦勒克,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1750-1950)·第六卷:美国批评(1900-1950)》,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美)韦勒克,章安祺等译《现代文学批评史(1750-1950)·第五卷:1900-1950的英国文学批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1版。
    (美)韦勒克、沃伦,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版。
    (美)宇文所安,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版。
    (美)宇文所安,王柏华等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2002版。
    (日)儿岛献吉郎,胡行之译《中国文学研究》,上海:北新书局1936版。
    (日)神田丰穗,王隐编译《文艺小辞典》,上海:中华书局1940年版。
    (意)艾柯等著、科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版。
    (英)瑞恰慈,曹葆华译《科学与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版。
    (英)瑞恰慈,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版。
    (英)瑞恰慈,伊人译《科学与诗》,北平:华严书店1929版。
    (英)温彻斯特,景昌极、钱堃新译,梅光迪校《文学评价之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版。
    (英)燕卜荪,周邦宪等译《朦胧的七种类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版。
    (英)伊格尔顿,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版。
    Empson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49.
    H.G.Widdowson 《Practical Stylistic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Middleton Murry 《The problem of styl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Third Impression.
    Olive.Classe 《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II(M-Z)》,Taylor & Francis 2000.
    I.A.Richards 《Mencius on the mind:Experiments in Multiple Definition》,Londin:Kegan Paul,Trench,Trubner & Co.,Ltd 1932.
    钱锺书《钱锺书英文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