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过程与分析:媒体与台湾政治民主化(1949-200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媒体时代,媒体被谁使用以及怎样使用成为衡量民主政治水平的重要指标。台湾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类媒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当代台湾政治以媒体政治的方式运行的局面。
     目前,大陆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集中在政治学科,而鲜少有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台湾方面,台湾学界对媒体和政治的关系研究持有热情的兴趣,研究成果也较为充沛。但是,其研究成果多是阶段性的,或就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比如选举)表现出的媒体和政治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居多。
     本文从媒体在台湾政治系统中发生的位移为着眼点,考察媒体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并进而分析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主要回答“为什么媒体在台湾政治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媒体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媒体发挥政治作用的实质是什么?”这样三个问题。
     本文认为,在台湾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媒体首先是政治媒体,随着民主化的发展,政治又以媒体政治的形式出现。但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外在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或很少改变媒体与政治的实质关系。台湾政治的高度意识形态性使各种政治力量竭力拥有或争取媒体的支持,媒体被政党操纵而没能成为民主社会中应该是的“第四权”。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时间维度上,全面描述各类媒体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在问题维度上,立足于传播学理论,主要吸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以文化研究作为理论研究方法。在历史和理论的交汇中,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进而揭示出台湾热闹的媒体政治表面之下的本质所在。本论文从内容的全面性到研究理论方法的运用上,在目前大陆的台湾研究中都还数首次。
In the media age, who and how to use the media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evel of democratic politics. During Taiwan'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ll types of media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form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media politics in Taiwan.
     At present, research about this content focus on political subjects in the mainland, while rarely on communication field. In Taiwan, scholars are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politics and do abundant research.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eir research is mostly short-term, or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politics showed in time-specific events (such as elections).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the major metho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isplacement of media in Taiwan's political system, studies the role that media played in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nd analyzes Taiwan'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article will give answer to three questions: "Why do the media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aiwan's politics? ""How did the media play its role in the political democratic process?", "What is essence that media played a political role? "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ourse of Taiwan'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the media is firstly political media,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tization, politics emerges in the form of political media. However, this change is more external change, little or no change in the substa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politics. Ideology of Taiwan's politics makes various political forces to possess or seek the support of the media, media is manipulated by political parties so that it did not become the "fourth power" that should be in democratic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ce is: in the dimension of time, make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all types of media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democratization, in the dimensions of problem, based o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mainly absorb research of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social psychology, symbols and other subjects, and use cultural studies 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carding a clear historical context, thereby revealing Taiwan's political nature under the media surface.
引文
[1]约瑟夫·熊彼特:《第三个10年》,载《美国经济评论副刊》,第36期,1946年。转自[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252-253页。
    [1]孙代尧著:《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2]萧全政著:《国民主义:台湾地区威权体制的政经转型》,收入《中国的民主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民主主义文教基金会,1991年3月,第74页。
    [1]孙代尧著:《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2]孙代尧著:《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9-80页。
    [3]菲利普·施密特,转引自孙代尧著:《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6-97页。
    [1]李金铨著:《台湾的广播电视蓝图》,收于郑瑞成等编《解构广电媒体》,台北:澄社,1993年,第519-533页。
    [1]据台湾学者洪贞玲的研究,近用媒体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edia)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Jerome A.Barron于1967年最早提出。Jerome A.Barron在他发表在Harvard Law Review上的一篇名为Access to the Press—A New First Amendment Right的文章中提出,美国第一修正法赋予了人民以言论自由的权力,但是在20世纪为人们引以为傲的市场理论冲击下,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媒体财团的控制而遭到侵害。因此,Barron要求宪法要负起确保大众媒体成为人民发布交流新思想和纾解不平情绪的舆论工具(to act as sounding board for new ideas and old grievances).事实上,近用媒体权是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宪法赋权得到具体落实和切实享用的具体法律条文。台湾传播学者陈世敏将近用媒体权分为接近和使用两种权利形态:接近权是指民众以间接的方式改变媒介内容,例如答辩权和更正权。台湾的媒介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大众媒体播发的内容,如果利害关系人认为有错误时,可于15日或20日期限内要求更正,媒体业者应在法定日期内于同一时间之节目或广告中更正,否则应附具理由书面答复请求人,此是为更正权:答辩权要求,被大众媒体评论而损及权益者,若要求答辩,媒体不得拒绝,媒体若违反此规定,将受主管机关警告处分。使用权是指民众可以直接经营媒介或制作内容而无须顾忌新闻专业规范。参见陈世敏:《新闻自由与接近使用媒介权》,收翁秀琪等编:《大众传播法手册》,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所,1992年,第219-247页,并参见洪贞玲著:《谁的媒体?谁的言论自由?——解严后近用媒介权的发展》,载《台湾民主季刊》,第三卷,第四期,2006年12月,第1-36页。
    [1]陈国祥、祝萍著:《台湾报业演进40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76页.
    [2]国民党迁台之初,先将省内唯一能制造白报纸的“台纸公司”置于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范围内,各报用纸需向新闻处按实际发行数量每月申请核配。1950年底,又以“节约外汇,扶植本省造纸业”为理由,将洋纸进口列为管制。因此,台湾各报纸只能使用本省生产的卷纸印报,此为“限纸”;与此相关,白报纸的价格也由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决定,自1950年4月,“生管会”频繁的调高白报纸的价格,当时台湾报纸的价格亦由台湾当局统一规定,报纸价格不动,报纸成本增加,发行量少广告收入有限,使得少有新报进入,既有报纸生存艰难,此为“限价”;1950年11月,“行政院”发布训令,以“国际风云险恶,台湾新闻纸产量不足”为由,要求“各报应自本年12月1日起,一律缩减篇幅,至多不得超过一大张半,惟特定纪念日得出增刊,仍不得超过一张,此外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篇幅。”此为“限张”;1951年6月10日,“行政院”发布台四十教字第三一四八号训令,第七点规定:台湾省全省报纸杂志已达到饱和点,为节约用纸起见,今后新申请登记之报纸、杂志、通讯社应从严限制登记。据统计,有关部门除了在1960年前曾批准过7家报纸许可证(6家公营,1家民营)外,直至1987年再未批准过一张报纸许可证,此即“限证”;“限印”是指《出版法施行细则》规定,台湾的报纸只能在报社所在地印刷,不能另设印刷地点。参见陈国祥、祝萍著:《台湾报业演进40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50-55页。
    [1]台湾光复后,大陆迁台人员取代战前日本人的位置,而占台省高级公务员中之绝大部分。这种政治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台湾社会严重的族群问题和政治反对运动。根据光复翌年(1946)年底的资料统计,台湾省上层官员的省籍分配,呈现一面倒的比例:从台湾行政长官起到主任秘书,二十一人中,仅有一位(副处长)属台省籍。而台省各处从秘书到主任之间的省籍分配,更呈现如下的悬殊比例:秘书一外省籍十七人,本省籍无:专员一外省籍九十人,本省籍仅七人;科长一外省籍卅五人,本省籍无;股长一外省籍九十五人,本省籍七人;视察一外省籍四十六人,本省籍仅三人;主任一外省籍十六人,本省籍无。见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30页。
    [2]“党外”一词,原本只是对非国民党籍的一个泛称,早期无党籍的候选人,多以“无党无派”标榜,而少用“党外”一词。自从黄信介、康宁祥崛起后,“党外”一词大量使用.无形中“党外”一词变成为无党籍中的政治异议分子所共同使用的号志。在这个界定含糊、定义笼统但却又简短的号志下,一些政治异议分子经由数次的选举而逐渐凝结成一股在野的政治运动。见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第122页。大陆学者对“党外”的定义是:“国民党以外同国民党持不同政见的人士,是包括分离运动、自治运动、社会运动、本土运动和民主运动等不同政治力量组成的反国民党的联合阵线。”参见陈孔立著:《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年,第198页。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270页。
    [2]包澹宁(Daniel K.Berman)著,李连江译:《笔杆里出民主——论新闻媒介对台湾民主化的贡献》,台北:时报出版社,1995年,第289页。
    [3]1949年初,国共战争处于白热化阶段,蒋介石被迫下野。自由主义者胡适、雷震等人认为应以“民主反共”肯定宪政并拥护蒋介石复出,于是计划在上海创办《自由中国》杂志,并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允以财政支援。但形势发展很快,胡适等人随国民党败退台湾,《自由中国》于1949年11月20日在台湾正式出刊.胡适为《自由中国》写下宗旨称:“第一、我们要向全国国民宣传自由与民主的真实价值。并且要督促政府、切实改革政治经济、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第二、我们要支持并监督政府用种种力量抵抗共党铁幕下剥夺一切自由的极权政治,不让他扩张他的势力范围。第三、我们要尽我们的努力,援助沦陷区域的同胞,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自由。第四、我们最后的目标是要使整个中华民国成为自由的中国。”《自由中国》迁台后已经由“反共”转而为国民党修饰民主门面。但随着《自由中国》的言论越来越挑战国民党的容忍极限,终于在1954年因为发表朱伴纭的《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以及其后的一系列讨论台湾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问题的社论而与国民党正式决裂。1960年着手与台湾本土政治人物合作进行组织反对党的活动,9月4日,雷震被捕,“中国民主党”创立宣言尚未来得及发表就胎死腹中。
    [1]林淇瀁著:《意识形态、媒介与权力:<自由中国>与五○年代台湾政治变迁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第269-271页。
    [2]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269-271页。
    [3]彭怀恩著:《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2000年。
    [1]韦政通著:《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从自由中国、文星、大学杂志到党外的民主运动》,收于《台湾地区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台北:中国论坛出版社,1985年,第358-361页。
    [2]李敖著:《李敖回忆录》,台北:商周出版社,1997年,第195页。
    [3]韦政通主讲:《台湾三十年来的思想界》,载《台湾文艺》106期,1987年7、8月号,第62页。
    [1]参见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91页;王杏庆著:《<大学杂志>与现代台湾》,收于《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一书,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第382-384页。
    [2]王杏庆著:《<大学杂志>与现代台湾》,收《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一书,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年,第384-392页。
    [3]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08页。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14-117页。
    [2]关于《台湾政论》被停刊的原因,研究者认为与第5期发表的邱垂亮《两种心向一和傅聪、柳教授一夕谈》有关(参见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17页)。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同期发表的姚嘉文的《宪法与国策不可以批评吗?》以及张声的《早日解除戒严》,因为触犯了出版法而获罪(参见欧阳圣恩:《无党籍人士所办政论杂志在我国政治环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学政治所硕士论文,1986年,第63页)。不论哪种说法,陈菊的说法“那一篇文章都只是一个借口:其实是因为那时候国民党发现台湾争论的影响力,所以要扼杀它。”道出了根本原因。参见张文隆:《郭新雨(1908—1985)与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4年,第366页。
    [3]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17页。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17页。
    [2]许瑞浩:《<台湾政论>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为中心》,载《国史馆学术集刊》,第2期,第248页。
    [3]美丽岛事件口述历史编辑小组:《走向美丽岛》,台北:时报出版社,1999年,第86页。
    [4]郭正亮著:《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转化(1945—1988)》,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第126-127页。
    [1]当天设在桃园中坜国小的投票所,发生了选举舞弊的嫌疑事件,引发一万多名民众包围中坜警察分局抗议处理选务纠纷不公。中山大学学生江文国不幸受枪击殒命,青年张志平不幸死亡。愤怒的群众焚烧警局及警车,造成大规模的群众暴动事件。见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25页。
    [2]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44-145页。
    [1]《八十年代》编辑室:《编辑室笔记》,1979年6月,第一卷第二期,第88页,第一卷第一期,第1页。
    [2]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46-147页。
    [3]美丽岛事件口述历史编辑小组:《没有党名的党:美丽岛政团的发展》,1999年,第213页。
    [4]《美丽岛》创刊当日在中泰宾馆举行酒会,会场外,以《疾风》杂志为首的爱国主义群众抗议,向酒会现场投掷石块等危险物品.
    [5]12月10日,《美丽岛》人士未经执行戒严令的治安单位的许可,如期在高雄举办国际人权日纪念大会,于是当局派出大批军警严阵以待。后经协调,允许易地举行,但不可点燃火把。但在游行过程中,亢奋的群众不受控制,治安单位认为违反法规,采取镇暴行动,造成警民冲突。据统计,有上百名宪警受伤,受伤民众人数没有确切数字。12日,《美丽岛》发表说明会,澄清前一天事件不是杂志社人员引发和主导的。13日,治安单位逮捕《美丽岛》首要人物:张俊宏、姚嘉文、陈菊、吕秀莲、林义雄、王拓、杨青矗、周平德、纪万生、陈忠信、魏廷朝、张富忠、邱奕彬、苏秋镇,施明德在逃(于翌年1月8日 被捕),14日,黄信介被捕,还有相关人员十数名也遭逮捕。1980年2月20日,经军事检察官侦查完毕,黄信介、施明德、林义雄、姚嘉文、陈菊、吕秀莲、张俊宏、林弘宣以“叛乱罪”提起公诉,周平德等37人移送司法机关侦办。4月18日,警备总部军事法庭判决施明德无期徒刑,黄信介十四年徒刑,姚嘉文、张俊宏、林义雄、林弘宣、吕秀莲、陈菊十二年徒刑。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52页。
    [2]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55页。
    [3]陈仪深、林东璟:《李胜雄先生访问记录》,载《口述历史》,第12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年4月,第328页。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75-176页。
    [2]陈敏凤:《重审美丽岛——专访施明德、黄信介、许信良、姚嘉文、张俊宏谈“美丽岛事件”》,载《新新闻》第135期,1989年10月9日,第21页。
    [3]陈仪深、潘彦蓉:《杨青矗先生访问记录》,载《口述历史》,第12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第126页。
    [4]参见:《深耕》第16期(1982年8月25日)和第17期(1982年9月10日)相关内容。
    [5]邱义仁:《“自决”原则的胜利》,载《生根》第17期(1983年9月25日),第9页。
    [1]“公政会”成立后,受到国民党执政当局取缔的威胁,在是否登记的问题上“公政会”内部产生分歧,费希平和林正杰认为可以不登记,陈水扁认为如果不登记就是向国民党妥协。“公政会”于9月正式挂牌后,被视作违法成立,国民党“希望自行解散”。12月6日,“公政会”以费希平名义发表给国民党秘书长蒋彦士公开信,呼吁将与国民党“秉承以赴”,进行沟通。此信经报刊公开后,引来陈水扁、邱义仁、曾心仪、李敖等人的攻击。导致费希平于3月29日辞职,退出“公政会”。
    [2]《八十年代周刊》编辑部:《党外组织化的第一步——七位执行委员的访问》,载《八十年代周刊》第8期(1985年10月3日),第26-29页。
    [3]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年,第196页。
    [1]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第196页。
    [2]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第196-197页。
    [3]李筱峰著:《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7,第198页。
    [1]《新潮流》发刊词:《踏出民主的一小步——简介新潮流的内规》,载《新潮流丛刊》,第1期,1984年6月1日,第6-8页。
    [2]《新潮流》发刊词:《重建新的反对事业》,载《新浪潮丛刊》第1期,1984年6月1日,封面里页。
    [3]所谓“鸡”指“政治行动的目标在改革或反抗整个体制,改变或反抗基本政治(或经济)结构的党外。”所谓“兔”指“不属于国民党权利系统,但其政治行动并不以改变或反抗政治基本结构为目标的党外。”参见吴乃德:《鸡兔难题的难题——一个临时的讨论框架》,载《新潮流丛刊》,第17期,1984年10月2日,第37页。
    [4]1978年4月,国民党执政当局禁止登记新杂志一年,1979年3月解除禁令。
    [1]冯建三著:《政论杂志读者形态的比较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3年,第96-98页
    [2]张明贤著:《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政治新闻公信力研究——以报纸、电视、政论杂志为研究对象》,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第84页
    [1]参见陈翠莲著:《党外书籍与台湾民主运动(1973—1991)》,载《台湾文献》,第55卷第1期,2004年3月,第1-30页。
    [1]朱云汉著:《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载《二十一世纪》,2001年6月,第65期,第4-13页。
    [2]转引自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1]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19页。
    [2]如《台湾政论》设有“放眼看世界”专栏,《八十年代》设有“国际现势”,《美丽岛》设有“国际时事”专栏等,尤其是《美丽岛》第二期刊登的《揭穿韩国经济奇迹的神话》,更是借韩国政府以牺牲民主和农工利益发展经济的观点影射国民党执政当局,进而引发了韩国政府的抗议,国民党执政当局施压,致使此篇文章有上文而无下文。
    [1]江南是本名刘宜良的美籍华人,在美国出版有批评内容的《蒋经国传》,随即在1984年10月旧金山郊外自家宅门前遭人暗杀,被怀疑是政治谋杀案。后经查证,是台湾黑帮成员受台湾“国防部情报局长”汪希苓指使所为。
    [2]李亚频原为国民党军统人员,后加入美国籍。1981年创办《国际日报》,1984年回台湾定居,1985年参选高雄县长,因不服选举结果,准备创办刊物揭发国民党选举黑幕,在准备过程中遭到国民党情治单位逮捕。
    [3][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151-152页。
    [1][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2][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3]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州出版社,1996年,第466页。
    [1][美]黄培著:《1950年代——1960年代的台湾留美学生》,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21-27页。
    [1]刘国深著:《当代台湾政治分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1][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1][美]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75-77页。
    [2][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242-243页。
    [3]在经济体制方面,王永庆等人公开提出“公营银行民营化”等要求,在政治体制上,1979年以台籍资本精英为体的“台湾省议会”,也第一次出现了要求“国会全面改选”的呼声。参见刘国深著:《当代台湾政治分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4][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1][日]若林正丈著:《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1]谢高桥著:《台湾社会变迁的回顾检讨与展望》,载《台湾经济》,1995年10月,第226期,第115页。
    [2]张茂桂著:《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台北:国家政策研究中心,1989年,第20-21页。
    [1]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2]林佳龙著:《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第134-139页。
    [1]林佳龙著:《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第123页。
    [1]林佳龙著:《威权侍从政体下的台湾反对运动——民进党社会基础的政治解释》,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第126页。
    [1]萧新煌著:《台湾新兴社会运动与民间社会的兴起》,收入张京育主编:《中华民国民主化:过程、制度与影响》,台北: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1992年,第114-115页。
    [1]吴文程著:《政党与选举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61页。
    [1]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2]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7页。
    [3]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1]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2]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3]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1]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2]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99页。
    [1]杨开煌著:《困局——论陆台香濠》,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2]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3]张茂桂著:《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台北:国家政策研究中心,1989年,第30页。
    [4]1987年2月4日,“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正式成立,这一年是“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促进会”成立后,台湾岛内和海外共有56个团体加入此会。从2月14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展开祈祷会、拜祭典礼、座谈会、演讲会、和平游行等活动。2月15日在台南市举办第一场游行。一直到3月17日,在台湾全岛一共举行了23场公开性的群众活动,要求国民党政府公布二二八事件的历史真相,平反二二八事件受难者的冤屈,安慰罹难者的家属,向罹难者、受难者家属以及全台民众道歉,同时展开调查与登记,兴建二二八纪念碑和纪念馆,出版有关“二二八事件”的研究论文和资料,并把每年的2月28日订为“二二八和平日”。参见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48-250页。
    [5]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4][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5]张志平著:《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6]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南京,2005年,第149页。
    [1]王怡红著:《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第72-79页。
    [2][美]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3]王怡红著:《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第72-79页.
    [1]张志平著:《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1]王怡红著:《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第123页。
    [2]转引自[美]西德尼·塔罗著,吴庆宏译:《运动中的力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54页。
    [1]民进党取得合法政党地位的时间是1989年5月12日,这一天,国民党政权“内政部长”许水德将“民进党政党证书”发放给民进党。
    [2]《联合月刊》,第67期,第431页。
    [1]表中所列《经济日报》、《民生报》、《联合晚报》均属“联合报系”,《工商时报》、《中时晚报》属“中时报系”。根据凯诺广告公司所做的抽样调查,报禁开放后,全台湾有70%以上的民众,每天或看《联合报》,或看《中国时报》,或两者都看。参见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1]邓丕云著:《八○年代台湾学生运动史》,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第51-52页。
    [1][美]托德·吉特林著,张锐译:《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2]李文忠是台湾大学政治系学生,在台大校园运动初起时即有参加,1985年因五一一的“普选游行”受到留校察看处分,是校方特别注意的学生。1986年2月,因大二英文三修不过而遭到退学,由于电脑选课记录有误,李文忠与校方交涉无果后,遂于5月5日以政治迫害的名义进行抗争,在改革派同学陪同下在台大校园内静坐、游行与请愿,要求复学、校方承认错误、主事者移送法办以及修改训导、教务法规,7日,又前往“教育部”请愿,皆未获具体回应。10日,李文忠接获服役通知,要求其在16日入伍,李和其同学认为有军方介入,决定绝食抗议并提出三项要求:一、复学;二、修改不当的教务及训导法规;三、由教授组成调查团调查此事。15日,校方坚持退学意见,改革派学生认为校方背信,向全校学生寻求声援,校方恐生变,校警、便衣人员与学生发生冲突。隔日,李文忠举行告别校园惜别会。7月,校方给予参与此一事件的六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李文忠被开除学籍。参见邓丕云著:《八○年代台湾学生运动史》,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第47-49页。
    [3]郑南榕,1984年创办《自由时代》杂志,标榜“争取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他在杂志开办之前登记了18张杂志执照,以做杂志被查禁、停刊后的“备胎”。《自由时代》以“蒋家神话”、“军方弊案”、“二二八事件”、“台湾独立”四大话题向国民党政权进行挑战。1986年6月2日,以“违反选罢法”被当局关进“土城看守所”八个月。1988年12月lO日,第254期的《自由时代》因刊登《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一文,郑南榕以“涉嫌叛乱”被国民党政府起诉。1989年1月27日起,郑南榕在杂志社布置了铁门、铁窗、大型照明设备、手电筒等,并准备了三桶汽油和一只打火机,开始为期71天的“自囚”生涯。4月7日,当国民党警力准备实施拘捕时,郑南榕引火自焚。郑南榕自焚后,5月19日,民进党为其举行“国丧”,抬其灵柩至“总统府”前游行,受到军警阻止。参加游行的社会运动工作者詹益桦突然把预先藏着的汽油包在身上,引火自焚。参见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下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67-75页。
    [1][美]托德·吉特林著,张锐译:《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1][美]托德·吉特林著,张锐译:《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3-14页。
    [2]《中国时报》政经记者金惟纯自述,转引自陈佳宏著:《“美丽岛大逮捕”前后“国内”舆论情势之发展——以主流平面媒体为主的分析》,载《台湾史研究》,第14卷,第1期,2007年3月,第210页。
    [1]薛承雄著:《媒介支配——解读台湾的电视新闻》,台湾大学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年。转引自胡爱玲著:《报纸报道街头运动新闻之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21页。
    [2]转引自黄丕鹤著:《“我国”主要报纸有关民进党报道的比较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2-3页。
    [3]转引自黄丕鹤:《“我国”主要报纸有关民进党报道的比较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2-3页。
    [1]以上内容参见黄丕鹤著:《“我国”主要报纸有关民进党报道的比较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胡爱玲著:《报纸报道街头运动新闻之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
    [2]马雨沛著:《台湾地区民主化过程(民75年至79年)中报纸对‘学生反体制抗争活动'的报道分析》,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年。
    [3]冯建三著:《读报纸好像是在看罗生门》,载《新新闻》周刊,第64期,1988年,第72-73页。
    [4]赵刚著:《五二○事件:社会学的剖析》,收于徐正光、宋文里合编:《台湾新兴社会运动》,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第220页。
    [1]陈秀凤著:《“我国”主要报纸政治冲突事件报道初探——<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自立晚报>有关‘民主进步党'街头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第183-185页。
    [2]“绿色小组”主要成员是王智章、李三冲、林信谊、郑文堂。他们利用摄影机纪录当时的社会运动,目的是反制“三台”对政治反对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消声和污名化处理。1986年11月30日,许信良未经国民党许可执意回台被警方拒绝入台,在机场爆发了迎接许信良的政治反对力量以及民众和警方的冲突事件。“绿色小组”将现场拍摄的、未加剪辑的录影带送回台北市蔡士渊竞选总部并立即播放,引来众多围观人群。随后,又将此录影带大量拷贝,送给全台的民进党候选人广为播放,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为1986年底民进党选举助了一臂之力。民进党还根据“绿色小组”的记录制成文宣快报,攻击国民党控制媒体的不实报道。受其影响,学生运动等其他社会运动组织也开始使用摄影机记录活动过程,以反击主流媒体和向社会说明真相,短期内蔚然成风。但是,因为录影带无法对外发行,从生产过程来说又是高投入性的,这大大限制了录影带的使用和生产数量,也使其只能成为小众媒体,影响力有限不说,存在时间也是昙花一现,实际上,从其出现到基本退出也就是6、7年的时间(约1984—1990年)。参见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34-235页。
    [1]林照真著:《<中国时报>‘前臣'谈余纪中创办人》,转引自陈顺孝著:《台湾报纸版面政治学初探——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闻建构》,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期,2005年,第158页。
    [2]转引自陈顺孝著:《台湾报纸版面政治学初探——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闻建构》,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期,2005年,第159页。
    [1]转引自陈飞宝著:《当代台湾传媒》,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2]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558页。
    [1]冯建三著:《异议媒体的停滞与流变之初探:从政论杂志到地下电台》,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第194页
    [2]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558-559页。
    [3]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559页。
    [1]《46家新电台都有后台》,载《中国时报》,1994年12月25日,第22版。
    [1]陈扬明等著:《台湾新闻事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1]陈清河著:《台湾地下电台角色的变迁(1991—2004)》,台湾世新大学传插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109页。
    [2]陈清河著:《台湾地下电台角色的变迁(1991—2004)》,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8页。
    [1]陈清河著:《台湾地下电台角色的变迁(1991—2004》,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96页,第111-112页。
    [2]陈清河著:《台湾地下电台角色的变迁(1991—2004)》,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6-7页。
    [1]兰薰:《从地底冒出的舌灿莲花:地下电台系列》,载《自立早报》,1994年4月16-20日,第14版。
    [2]林芳玫:《寻找台湾社会的公共领域》,转引自陈扬明等著:《台湾新闻事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1]陈扬明等著:《台湾新闻事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2]李进勇“立法院”质询稿《台湾的天空需要解严》,1994年。转引自苏娴雅著:《第四权与公共利益:战后台湾的新闻媒体,1949~2004》,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电子版),2004年,第29-30页。
    [1]张俊宏编:《到执政之路——“地方包围中央”的理论与实际》,台北:南方丛书,1990年,第106页。
    [2]陈飞宝著:《当代台湾传媒》,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1]蒋经国在1978年1月26日新闻局讲话。引自戴华山著:《社会责任与新闻自律》,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第343页。
    [1]郑瑞成、王振环等合著:《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台北:澄社,1993年,第97页。
    [1]1975年7月9日,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讲话。引自戴华山著:《社会责任与新闻自律》,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第342页。
    [2]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309页。
    [1]冯建三著:《公共电视的解构与建构》,收于冯建三著:《广电资本运动的政治经济学——论析1991年代台湾广电媒体的若干变迁》,台湾社会研究丛刊—05,1995年,第97-105页。
    [1]沈德嘉著:《抗议台视,占领中视,摧毁华视》,载《民进周刊》,第60期,1988年,第1页。
    [2]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下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165页。
    [1]蔡同荣:《民视面临新挑战》,载《民视通讯》,第6期,1997年8月15日。
    [2]陈扬明等著:《台湾新闻事业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年,第203页。
    [1]苏秀慧:《竹子湖 弭兵七日》,载《民生报》,1995年8月1日,第10版。
    [2]冯建三:2000年“行政院新闻局”无线电视台总体政策及结构改造专案小组结案报告,2000年。
    [1]管中祥、张时健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2005年3月,第24号,第225页。
    [2]林照真:《无线电视台公共化拖延,无盟学者不满》,载《中国时报》,2002年9月24日,第13版。
    [1]张礼智著:《“我国”无线电视台政治中立问题之探讨》,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85页.
    [1]程予诚:《线缆传播》,转引自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575页。
    [1]王天滨著:《台湾新闻传播史》,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577页。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的兴起和人文学科的危机》,转引自陆扬等著:《文化研究导论》绪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2]袁雪生:《文化研究的渊源和发展》,载《南通工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0卷第2期,第90-92页。
    [1]扎奥丁·萨德尔.鲁恩著:《文化研究入门》,Cambridge:Icon Books,1998年,转引自陆扬等著:《文化研究导论》绪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2]法兰克福学派:得名于1923年在德国莱茵河畔城市法兰克福成立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希特勒执政后,研究所先后辗转于瑞士、法国和美国,战后迁回德国。其主要人物有本雅明、马尔库塞、阿多诺、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贡献是文化工业理论,文化工业理论实质是大众文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是文化研究学科的重要理论来源。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著:《启蒙的辩证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50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
    [2]格伦·乔丹和威登语,转引自[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1]张礼智著:《“我国”无线电视台政治中立问题之探讨》,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08-112页。
    [1]吴奕萱著:《台湾报纸对政党形象的再现:政党更替前后的观察与比较》,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第57-58页。
    [2]《三无线台绿影幢幢》,载《中央日报》,2001年11月12日,第4版。
    [1]参见张礼智著:《“我国”无线电视台政治中立问题之探讨》,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90页。
    [1]《联合报》,2003年12月6日,第4版。
    [2]魏玓著:《新政媒关系批判:从TVBS事件谈起》,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0期,2005年12月,第3页。
    [3]《联合晚报》,2004年5月19日,第2版。
    [4]《联合报》,2003年12月6日,第15版。
    [1]王建民著:《民进党政商关系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1]陈飞宝著:《当代台湾传媒》,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2]俞可平著:《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19页。
    [1][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2][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6页。
    [1]赖昭呈著:《台湾政治反对运动:历史与组织分析(1947-1986)》,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107页。
    [2][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19页。
    [3]希特勒语,转引自张昆著:《大众媒介的政治化社会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220页。
    [1]赖昭呈著:《台湾政治反对运动:历史与组织分析(1947-1986)》,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博士论文,2004年,第110-133页。
    [2]李金铨:《从威权控制下解放出来——台湾报业的政经观察》,收朱立等编《传播与社会发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1992年,第92页。
    [1]郑自隆著:《选举与台湾社会——李登辉时代竞选传播的意义与特色》,载《传播与媒体生态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义守大学,2003年。
    [2][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1页。
    [3][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1][英]布莱恩·麦克奈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2]张昆著:《大众媒介的政治化社会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李宏等著:《传媒政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2]刘华蓉著:《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3][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著,陆震纶等译:《民治政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83页。
    [1][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2-34页。
    [1]管中祥等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199页。
    [1][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1]GADI WOLFSELD:Media and Political Conflict:News From the Middle Eas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转引自张嘉桂著:《报纸报导的国民党与民进党形象变化研究——以2000年和2004年总统”选举为例》,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4-15页。
    [2]施明德语,转引自李达编著:《台湾党外运动》(第二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第2页.
    [1][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38页。
    [2][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页。
    [1][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2]恩格尔等著,张明贵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第6页。
    [3]转引自刘国深著:《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3页。
    [4]田卫东:《略论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载《理论前沿》,1992年,第20期。
    [5]转引自刘国深著:《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第3页。
    [6]恩格尔等著,张明贵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台北: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第6页。
    [1][德]卡西尔著,李小兵译:《符号 神话 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86页。
    [1][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15-116页。
    [1]引自1994年7月民进党中央发表的《台湾主权宣达书》。
    [2]宋冬阳著:《现阶段台湾文学本土化的问题》,收施敏辉编:《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年,第241页。
    [1]引自施敏辉编:《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年,第31、168页。
    [2][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政治中的人性》,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3页。
    [3]摘自《民进周刊》发刊词1987年2月10—2月25日。
    [1]摘自《新新闻》1987年8月6日至14日,第59页。
    [1]摘自《新潮流》第6期,1993年12月15日,第7页。
    [2]摘自《民进周刊》1987.2.10-2.25创刊号,第47页。
    [1]摘自《自立早报》,1994年3月26日,第三版。
    [1]摘自《自由台湾》,发刊词(朱高正)。
    [1]摘自《联合报》,1989年1月30日,第七版。
    [1][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7页。
    [2][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3][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等著,桂裕芳译:《自由交流》,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2][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4]衣俊卿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1][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9页。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7—148页。
    [2][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147—148页。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1—192页。
    [2][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3][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许绮玲等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均译:《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4][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页。
    [1]威廉斯:《关键词:文化和社会词汇表》,转引自陆阳等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2页。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著,[加]弗兰克·泰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60-361页。
    [1]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2页。
    [2][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锸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3][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銛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
    [4][美]诺伯特·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近制论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7页。
    [1]戈兰·瑟尔伯恩语,转引自[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8—89页。
    [2]W.Breed,Mass Communications and Sociocultural Integration,转引自[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07页。
    [3]阿尔都塞语,转引自[美]丹尼斯·K.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5-86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价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4页。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9页。
    [1][瑞]卡尔·荣格等著,张举文等译:《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页。
    [2][瑞]卡尔·荣格等著,张举文等译:《人类及其象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10页。
    [3]《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569页。
    [4]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Volume 11,P458,转引自居阅时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1]严云受等著:《文学象征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2][英]特里·伊格尔顿著,王杰等译:《美学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3][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锸等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2][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等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1][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2]Peter Vorderer,Christoph Klimmt,Ute Ritterfeld..Enjoyment:At the Heart of Media Entertainment.Communication Theory.Oxford:Nov,2004.Vol.14,lss.4;p.393-394.
    [1]以上引用皆来自[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2][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1][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2]胡志毅著:《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3]马丁·埃斯林著、罗婉华译:《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20页,转引自胡志毅著:《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5页。
    [4]以上关于“仪式”的定义皆转引自彭兆荣著:《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
    [1]彭兆荣著:《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1]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97页。
    [1]姚一苇著:《戏剧原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第24页。
    [2]郑航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54-555页。
    [3][英]拉尔夫·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55页。
    [4][英]拉尔夫·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5]周伟忠著:《冲突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9-22页。
    [1]姚一苇著:《戏剧原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第57页。
    [2]Ferdinard Brunetere语,转引自姚一苇著:《戏剧原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第61页。
    [3]胡志毅著:《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1]吴凤,字元辉(一字符辉)。生于康熙三十八年,死于乾隆三十四年(1699~1769)。福建漳州平和县壶嗣村人。五岁时随父亲吴珠、母亲蔡氏去台湾,住在诸罗大目根堡鹿麻庄,也就是现在的嘉义县中埔乡。吴凤自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喜爱读书,知书达礼。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清水师提督施琅的带领下,一举收复了台湾,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康熙中期,诸番归附朝廷,朝廷于是在诸番中设置通事一职,负责处理诸番事宜。康熙中期,设置处理诸番事宜的通事一职,当地清朝官员招募懂得番语的人担任通事。吴凤因在当地既懂番语,又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情况,加之他又勇敢无畏,诸番都害怕他,所以,康熙六十一年(1722)被任为阿里山通事,并一任就长达48年之久。吴凤忠于职守,处事公平,力促汉族和番社的贸易往来,深受番人信赖。但是,番人历来有“粟祭”的习俗,就是新谷登场,必“出草”猎取人头祭神。吴凤上任后致力于消除此陋习,未果后舍身劝诫,最终感动众番,解除此习俗,而被人敬仰。国民党迁台后,在中小学课本中将吴凤作为民族英雄来学习。台湾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本土化过程中,认为吴凤神话是由日本人制造、国民党发扬的为外来政权正名而捏造的谎言。
    [2]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48-49页。
    [3]万年老贼:指国民党1948年3月5日在大陆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的国民代表。国民党迁台后,随其来台的代表人数不足法定数额而无法召开第二届“国民大会”。国民党当局根据1948年通过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第六条“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得依下列规定,订颁办法,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不受宪法第二十六条、第六十四条及第九十一条之限制”的规定,分别于1950年1月11日、1966年2月7日、1966年3月9日、1972年3月23日四次修正“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方式,赋予“国民大会”在台继续行使职权和出缺递补、增选的“法源”。该条款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在“第二届国民大会代表”选出之前得继续行使职权,另外在“自由地区”定期增加选举“国大代表”,任期六年,与“第一届国大代表”共同行使职权。1953年9月25日,在国民党当局一手操纵下,“立法院”通过“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出缺递补条例”,让原落选者得以依得票多寡顺序递补,凑足“法定”集会人数。同年,蒋介石又以“总统”名义批准“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继续行使职权到下一届“国民大会”依法召集开会之日止。“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成了台湾政治独有的几十年未曾改选的“万年国代”。参见刘国深著:《当代台湾政治分析》,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进入80年代,随着台湾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开启,这些老“国代”的代表性受到了空前的质疑。要求他们退出的呼声日起,以民进党为主的政治反对力量也以其为政治议题,开始向国民党政权发起挑战。在政治反对力量看来,这些高龄的老“国代”,只是国民党政权昏聩的表决“机器”,坐享高额的薪俸,却不履行“国代”职责,是以“民贼”视之。
    [1]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下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63页。
    [2]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113-114页。
    [3]1985年,陈水扁竞选台南县长失败,陪同其谢票的吴淑珍被一辆拼装车撞成腰部以下瘫痪。尽管拖拉机司机称当年的车祸是意外,但陈水扁和吴淑珍坚称那是国民党的政治谋杀行为。
    [1]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195页。
    [2]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00页。
    [3]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02页。
    [1]林正杰《入狱声明》,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02页。
    [2][英]彼得·布鲁克著,刑历等译:《空的空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1]郭正亮著:《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6页。
    [2][美]L.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9-23页。
    [3][美]L.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4]石之瑜著:《后现代的政治知识》,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1]邱义仁:《“三层次”台独论》,载《财讯》1995年4月号,第82页。
    [2]石之瑜著:《后现代的政治知识》,台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1]郭正亮著:《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93页。
    [2]郭正亮著:《民进党转型之痛》,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94页。
    [3]杨文全著:《都市政策即选举文宣/选举文宣即都市政策:民主政治在媒体政治中之异化过程——1994 年市长选战中陈水扁“台北市政白皮书”建构之政治过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第78页。
    [1]杨文全著:《都市政策即选举文宣/选举文宣即都市政策:民主政治在媒体政治中之异化过程——1994年市长选战中陈水扁“台北市政白皮书”建构之政治过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第70页。
    [2]张文生、王茹著:《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1]石之瑜著:《堕落与疯狂——民进党的党国文化》,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2]庄佳颖著:《阿扁的异想世界——以幻想主题分析方法阅读陈水扁风潮》,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第130-131页。
    [1][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等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9-34页。
    [2]1986年5月19日,为了抗议国民党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党外人士在龙山寺附近示威游行,被镇暴警察包围达十几个小时。被党外人士称为“袁姐”的袁嬿嬿买来馒头、包子、饮料等,抛入给被困在龙山寺内的示威人群,触动了旁观民众的热情,也纷纷效仿,买来食物支持示威者。
    [1]《自由时报》,2007年7月15日,A3。
    [2][法]拉康著,楮孝泉译:《拉康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24页。
    [3][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9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2]辛西娅·法勒著:《古希腊政治理论:对民主的回应》,收[英]约翰·邓恩编,林猛等译:《民主的历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7-23页。
    [2]辛西娅·法勒著:《古希腊政治理论:对民主的回应》,收[英]约翰·邓恩编、林猛等译:《民主的历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94页。
    [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07-114页。
    [4][加拿大]菲利普·汉森著,刘佳林译:《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5]莫利:《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转引自:陆扬等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94页。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73-175页。
    [2]莫利:《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转引自陆扬等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95-96页。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6-197页。
    [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序言,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1页。
    [5][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35-236页。
    [1]陈其南著:《公民国家意识与台湾政治发展》,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7-8页。
    [2]朱云汉著:《台湾民主法治的困境与挑战》,载《台湾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2004年3月,第147-148页。
    [1]李丁讚著:《台湾民主困境的社会根源》,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5期,2007年3月,第119-220页。
    [2]陈其南著:《公民国家意识与台湾政治发展》,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11页。
    [3][美]莫里斯·迈纳斯著,张宁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1]俞可平著:《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2]俞可平著:《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266页。
    [3][俄]别尔嘉耶夫著、雷永生等译:《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102页。
    [4][俄]特卡乔夫著:《俄国革命宣传的任务》,收中央编译局编:《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7页。
    [1]李普赛特语,转引自林红著:《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2]张富忠、邱万兴著:《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上册)》,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年,第273页。
    [1]弗朗西斯·威福特:《巴西政治中的民粹主义》,转引自俞可平著:《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2][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1]黄光国著:《民粹亡台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年,第12-22页。
    [2][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3][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等译:《公共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85页。
    [4][美]丹尼尔·贝尔著,张国清译:《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5]汉娜·阿伦特语,转引自:林红著:《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1]马海军著:《台湾政治民主化中的民粹主义》,载《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第83页。
    [1]张莉著:《台湾“公民投票”考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7页。
    [1]陈水扁:《相信台湾:阿扁向人民报告》,台北:圆神出版社,2004年,第17-18页。
    [2]吴俊刚:《台湾民粹主义的伪化》,载《联合早报》,2004年5月14日。
    [3]黄德福著:《民进党与台湾地区的政治民主化》,收《中国的民主前途:台湾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民主基金会,1991年,第187页。
    [4]C.Offe,转引自[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5]查尔斯·泰勒著:《市民社会的模式》,收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1]李丁讚著:《台湾民主困境的社会根源》,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5期,2007年3月,第217页。
    [1]李金铨著:《电视文化何处去——处在中国结与台湾结的夹缝中》,载《中国论坛》,第289期,1987年,第150-151页。
    [2][法]皮耶·布赫迪厄著,蔡筱颖译:《布赫迪厄论电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第108页。
    [1]罗伯特·尼斯比(Robert A.Nisbet)语,转引自:[美]维克多·特纳著,刘珩等译:《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2]宋惠贞著:《政治文宣的隐喻——西元两千年“总统”选举的竞选文宣》,台湾中正大学语言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第38-62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1页。
    [2][英]保罗·塔格特著,袁明旭译:《民粹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138页。
    [1][法]居伊·德波著,梁虹译:《景观社会评论》中译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1][法]居伊·德波著,梁虹译:《景观社会评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51页。
    [1][法]居伊·德波著,梁虹译:《景观社会评论》中译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2][法]皮耶·布赫迪厄著,蔡筱颖译:《布赫迪厄论电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3][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等译:《公共舆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24页。
    [1]南方朔著:《透视政治——媒体症候群》,载《新新闻》,第765期,2001年11月1日—11月7日,第107页。
    [2]苏娴雅著:《煞不住的下冲列车:台湾媒体批判》,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第111页。
    [3]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4]管中祥等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200-202页。
    [1]管中祥等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203页。
    [2]管中祥等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212页。
    [1]管中祥等著:《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223页。
    [1]王艺桦:《媒体是毒要识读!》,转引自林丽云著:《鼓浪前进,冲刷“劣岸”——台湾无线电视改革运动(1988~2004)》,载《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186页。
    [1]程金兰语,见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投票当天,中天电视台“选战看中天”节目。
    [2]《谢长廷请辞民进党主席,要求检讨党的定位》,http://news.sohu.com/20080326/n255925224.shtml
    [1]吴乃德著:《转型正义和历史记忆:台湾民主化的未竟之业》,http://www.linkingbooks.com.tw/basic/content_default.asp?Productid=57089-02&conten
    [2][英]安德鲁·瑞格比著,刘成译:《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序,第2页。
    [1]江宜桦:《转型正义不是唯一价值》,载《中国时报》,2007年3月1日。
    [2]所谓“踢馆风波”是指,国民党立委费鸿泰、陈杰、罗淑蕾、罗明才,因为质疑谢长廷、苏贞昌竞选总部违约使用台北市林森北路、长安东路口的第一财经大楼,指长昌竞选总部租用的是一到三层,实际使用的却大大超过此范围。3月12日,费鸿泰等4人在“财政部长”何志钦、总经理黄献全等人陪同下前往勘察,招致民进党长昌支持者的剧烈反弹,双方以及与警方之间爆发激烈肢体冲突。这是自大选以来蓝绿火药味最浓的一次冲突。据报到,“踢馆”僵持了4个小时,引爆四波冲突:绿营500多支持者包围费鸿泰等人,且人数愈来愈多;警方中山警分局长谢文杰亲率400名警力赶到现场,制止冲突,保护费鸿泰等人脱离险境。事件导致多人受伤,其中包括数名警员;警车遭损毁。参见星岛环球网:http://www.singtaonet.com/taiwan_forum/200803/t20080317_748227.html事后,泛绿阵营打出“欺负台湾人”等非理性诉求,欲藉此情绪化诉求挽回竞选颓势。
    [1]拉尔夫·达伦多夫语,转引自米哈利·西麦著:《民主化进程和市场》,收[日]猪口孝等编、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2]袁祖社著:《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3]袁祖社著:《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3-44页。
    [1]袁祖社著:《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5-46页。
    [2]魏玓著:《新政媒关系批判:从TVBS事件谈起》,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0期,2005年12月,第5页。
    [3]魏玓著:《新政媒关系批判:从TVBS事件谈起》,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0期,2005年12月,第4页。
    [4]南方朔著:《透视政治——媒体症候群》,载《新新闻》,第765期,2001年11月1日—11月7日,第107页。
    [1]林嘉诚.社会运动与社会变迁[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
    [2]杨国枢等.民主的重创与重创[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3]陈其南.公民国家意识与台湾政治发展[M].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
    [4]林伴一.对政治人物之诤言:台湾25年来政治社会变迁之实录[M].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1.
    [5]黄昌国.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
    [6]孙代尧.台湾威权体制及其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日]若林正丈.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M].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
    [8]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之谜[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9]葛永光.政治变迁与发展——台湾经验的探索[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9.
    [10]张茂桂等.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
    [11]许介鳞.李登辉与台湾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彭怀恩.台湾政党政治[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4.5
    [13]刘国深.民进党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14]鞠海涛.民进党社会基础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5]张文生、王茹著.民进党选举策略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6]石之瑜.当代台湾的中国意识——对集体认同的反思[M].台北:正中书局,1993.
    [17]蔡勇美、章英华.台湾的都市社会[M].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1997.
    [18]黄光国.民粹亡台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
    [19]刘国深.当代台湾政治分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20]徐正光、宋文里:台湾新兴社会运动[C].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
    [21]朱立、陈韬文:传播与社会发展[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1992.
    [22]张莉.台湾“公民投票”考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3]詹宏志:九十年代台湾之趋势[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
    [24]陈铭城.海外台独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92.
    [25]吴文程.政党与选举概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26]陈君恺.台湾“民主文化”发展史研究[M].台北:记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1.
    [27]杨国枢、叶启政.台湾的社会问题[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
    [28]刘兆佳等.市场、阶级与政治:变迁中的华人社会[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5.
    [29]何荣幸.学运世代——众声喧哗的十年[M].台北:时报文化,2001.
    [30]丁庭宇、马康庄.台湾社会变迁的经验——一个新兴的工业社会[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31]李鸿禧.政治地壳变动——一九八七台湾政治批判[M].台北:敦理出版社,1988.
    [32]柏杨.谁在说真话——一九八六台湾现实批判[M].台北:敦理出版社,1987.
    [33]澄社.台湾民主自由的曲折历程——纪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自立晚报社,1992.
    [34]萧新煌.台湾社会文化典范的转移[M].台北:立绪文化,2002.
    [35]冯建三.广电资本运动的政治经济学——析论1990年代台湾广电媒体的若干变迁[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丛刊—05,1995.
    [36]邓丕云.八○年代台湾学生运动史[M].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
    [37]杨毅周.民进党政治派系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38][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9][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40]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1][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3]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4][德]埃利亚斯·卡内提(Elias Canetti).群众与权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5][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6]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7][美]威廉·H·布兰察德(Willian H Blanchard).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8][德]卡西尔.符号 神话 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4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0][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1]文崇一、萧新煌.中国人:观念与行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2]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53][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4]王勤.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5]陈汉新.民众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6][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7][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8][苏]A.彼得罗夫斯基等.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9]何明修.社会运动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5.
    [60]杨泽:狂飙八○——记录一个集体发声的年代[M].台北:时报出版社,1999.
    [61][美]道格·麦克亚当等.斗争的动力[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2]祈林.电视文化的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3][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4][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65][法]A.Mucchielli.群体心态[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
    [66][美]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7]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8][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9][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影响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0]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71]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2][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3][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美]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5]彭怀恩.政治传播与沟通[M].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4.
    [76][美]凯瑟琳·霍尔·贾米森、卡林·科洛斯·坎贝尔.影响力的互动:新闻.广告.政治与大众媒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77][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8][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利: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9]李宏、李民等.传媒政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80]熊源伟、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81][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82][美]大卫·宁.批评模式与方法:当代西方修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3]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4]李达.台湾党外运动(第二集)[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
    [85]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6][美]泰勒等.人际传播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7]江中信.人际沟通——人际传播学[M].台北:米罗文化有限公司,2006.
    [88]陈飞宝.当代台湾传媒[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89]张作锦.第四势力[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
    [90]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1][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3]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4][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95][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6][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7]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98][美]马克·奈普等.非语言传播[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99]何贻谋.台湾电视风云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2.
    [100]王天滨.台湾新闻传播史[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
    [101][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02][法]皮耶·布赫迪厄.布赫迪厄论电视[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
    [103][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0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5][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7][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08]裴鲁恂(Lucian W.Pye).中国人的政治文化——政治发展权威危机之心理文化研究 [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2.
    [109][美]罗伯特塔克著.政治领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10][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11]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2]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石之瑜.后现代的政治知识[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2.
    [114]彭怀恩.意识形态与政治思想Q&A[M].台北:风云论坛有限公司,2005.
    [115]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6]黄嘉树等.台湾选举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11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8][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19][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0]石之瑜.假——当代台湾的政治精神[M],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6.
    [121]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122][美]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23][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4][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选出版社,2000.
    [125][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26][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27][美]约翰·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128]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29]姚一苇.戏剧原理[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
    [13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1]居阅时等.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3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33][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4]袁祖社.权力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5]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M].台北:自立晚报,1987.
    [136]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37]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6.
    [138]张富忠等.绿色年代——台湾民主运动25年[M].台北:财团法人绿色旅行文教基金会,2005.
    [139][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0][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41][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42]郭正亮.民进党转型之痛[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14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4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5]罗钢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6]陆扬等.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47][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8]王逢振.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9][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50]郑瑞城等.解构广电媒体:建立广电新秩序[M].台北:澄社,1993.
    [1]欧阳圣恩.无党籍人士所办政论杂志在我国政治环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D].文化大学政治所硕士论文,1986.
    [2]张明贤.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政治新闻公信力研究——以报纸、电视、政论杂志为研究对象[D].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
    [3]胡爱玲.报纸报道街头运动新闻之分析[D].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4]黄丕鹤.“我国”主要报纸有关民进党报道的比较分析[D].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5]陈秀凤.“我国”主要报纸政治冲突事件报道初探——<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自立晚报>有关‘民主进步党'街头运动报道的内容分析[D].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6]陈清河.台湾地下电台角色的变迁(1991—2004)[D].台湾世新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
    [7]张礼智.“我国”无线电视台政治中立问题之探讨[D].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 论文,2005.
    [8]赖昭呈.台湾政治反对运动:历史与组织分析(1947~1986)[D].台湾师范大学政治所博士论文,2004.
    [9]杨文全.都市政策即选举文宣/选举文宣即都市政策:民主政治在媒体政治中之异化过程——1994年市长选战中陈水扁“台北市政白皮书”建构之政治过程[D].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10]庄佳颖.阿扁的异想世界——以幻想主题分析方法阅读陈水扁风潮[D].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11]李元书.政治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J].《政治学》,2003年第3期.
    [1]美丽岛
    [2]台湾政论
    [3]夏潮
    [4]蓬莱岛
    [5]八十年代
    [6]前进周刊
    [7]新潮流丛刊
    [8]新新闻
    [9]中央日报
    [10]中国时报
    [11]联合报
    [12]自由时报
    [13]民生报
    [1]Dafydd Fell.Party Politics in Taiwan:Party change and the democratic evolution of Taiwan1991—2004[M].New York:Rutledge,2005.
    [2]Gerald R.Miller.Exploration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76.
    [3]Steven H.Chaffee.Political Communication: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Research [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75.
    [4]Paul Watzlawick.How Real is Real?[M]Random house,Inc.,1976.
    [5]Edited by John Stewart.Bridges Not Walls:A Boo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New York:McGraw-Hill,Inc.,2002.
    [6]Steven Vago.Social chang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Michael Parenti.Inventing Reality[M].New York:St.Martin' s Press,1986.
    [8]Tuchman Gaye.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8.
    [9]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John Storey.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Jean L.Cohen and Andrew Arato.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M].The MIT Pres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