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的日本形象,是中国现代作家对日本社会、人物以及生活等各方面认知的艺术表现。可以说,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小说作品中所进行的日本形象描写,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矛盾的特点,其中既有着对日本难以割舍的异乡情怀,又有着对其藐视中国的极度愤恨之情,随着中日两国关系的剧变,则相对集中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恶行径的强烈控诉。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现代作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对日本人与日本国的不同感知,也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文学意识及与个人体验相关的异国情怀。
     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在于以文本研究作为出发点,将个案分析作为研究中心,在各具时代特性的“点”的基础上剖析“面”的整体发展变化,也就是通过对中国现代小说中日本形象创造的三个不同阶段中代表性作家作品之“点”的研究,剖析这些作家作品在构造相关情节、描写日本状况、塑造人物形象——包括日本社会、日本民俗以及日本人形象——时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来反观作为写作主体的中国人的思想变化,力求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以及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有所贡献。
     论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历史中中日关系发生剧变的两件大事,即“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为界限,分上、中、下三编,对中国现代小说作品中的“日本形象”进行梳理。上编以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为中心,研究的作品大致是从1918年新文学诞生开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个时间段中的;中编以“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数年为中心,研究的作品大致是从1931年开始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这个时间段中的;下编以全面抗战时期为中心,研究的作品是从1937年开始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现代文学史告一段落为止这个时间段中的。
     总体来说,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形象,与中国作家的日本体验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紧密相联,随这两者的变化而变化。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第一个时期的日本形象可以在“留学生文学”这个领域里研究,其突出的特点是“弱国自觉”和“大国意识”;第二和第三个时期的日本形象则可以称为“敌国文学”,其突出的特点是“被侵略国的尊严”与“人类情怀”。
The research of the Japanese images in modern Chinese novels is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s’cognitio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the characters, as well as all the aspects of lif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representative modern Chinese writers’works have displayed comparatively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ory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the exotic feelings of Japan which they find hard to part with and the extreme indignation at the contempt for China. With the drastic change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their works focus on the expressions of the strong indictments against the crime of Japanese imperialist aggression of our country. These works manifest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s’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Japanese people and Japan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also show the writers’different literary consciousnesses and the exotic feelings related to their own experiences.
     By studying the tex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dopting the case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focu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opic is to explor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based on the specific“points”which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In other words, through studying the“points”--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works of the thre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reation of Japanese images in modern Chinese novel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hes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structuring the related plots, depicting the conditions in Japan, shaping the images of the characters -- including the Japanese society, the Japanese folk customs and the Japanese images, aiming t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thoughts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of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s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rn Sino-Japanese literatur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I, Part II, and Part III) by using the two important incidents in the thirty-year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 watersheds, namely,“the July 7th Incident”and“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try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the Japanese images”in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s. Part I centers on the period of the“May 4th”literary revolution. The works under research were c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literature in China till the outbreak of“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in 1931. Part II focuses on the several years after“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The works under research were creat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31 to the outbreak of the full-scal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1937. Part III concentrates on the period of the full-scal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creating time of the works under research was from 1937 till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Literary and Art Workers was held, and the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came to an end.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the new literature in China was from the time when New Youth moved to Beijing, focusing on“the May 4th Movement”til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of Kuomintang.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is period originated from the writers’experiences of studying in Japan, namely, the stimulation of Japan to the overseas students and the Chinese students’complicated feelings towards Japan and Japanese people. The works of the young Chinese writers studying in Japan displayed colorful Japanese images, includ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Japan and the Japanese women who were tender and virtuous, or charming and shameless, or unattainable, or faithful and unceasing to love, but the cold background of the“exotic atmosphere”was always the Japan’s contempt and insult at Chinese people and even its obvious aggressive ambition. Theses works also involved the Japanese people’s deep-rooted bad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greedy, lewd, shabby-genteel, miserly, blindly loyal, etc.
     After“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in 1931, especially after the“January 28th Incident”in 1932, the Japanese images in modern Chinese novels could be generalized in one word“enemy”. And all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novels of this period concentrated on the soldiers of the invading Japanese army, no matter the images are in the works of“the social writers”like Mao Dun or in the works of the writers in exile, such as Xiao Hong and Xiao Jun and no matter the images were shaped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The writers had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by exploring the only type of the character images. The writers who never lived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experienced the miserable and bitter lives brought about by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in their own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y recorded these disasters and the aggressors’repulsive appearances and criminal deeds in their mature words. Mao Dun was among these writers who attempted to combine the civil point of view with the perspective of“the progressive concept of society”, creating the images of“Japanese soldiers”. His artistic ingenuity and the expressive effect of his works were unique, considering his success in shaping the images of“the Japanese soldiers”b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moving toward maturation period. His works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It was exactly during this period that the young writers in Northeast China, who experienced the Japanese invasion, emerged in the“central areas”such as Beijing and Shanghai with their soul-stirring novels and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The Japanese images portrayed in their novels were vivid, realistic, detailed, and three-dimensional, due to the writers’unique identiti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became fundamental in depicting the Japanese images, especially the images of Japanese soldiers for a long time thereafter. The Village in August, which successfully described the mentality of the soldiers of low rank, fell into this category. In spite of the small number of works, the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could not be ignored, compared with the works in the previous and subsequent periods. Although the direction of the type of images was somewhat over-centralized, the historical meanings were in no way simple and their literary pursuit is in no way superficial.
     In July 1937, the Japanese army attacked Lugou Bridge, and the world-shocking full-scal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launched by Japan frantically swept the two bank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areas north and south to the Yangtze River within a few months. From then on, China started the eight-year arduous, moving and praise-worthy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is war-shatter country when the people were in danger, the Chinese writers united together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works, reflecti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time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pirits of resistance by taking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s the battlefield and weapon. The Japanese images as hostile enemy in these works were essential. On the whole, these images were multi-layered and multi-angl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revious period. This was because their life experiences of getting along with the Japanese invaders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and fighting experiences with the invaders in the war areas had become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ntire n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in addition to the reason that all the writ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with different literary views engag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The group of writer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ir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which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time when more than half of China had been devastated by the aggressors’weapons and bombs, condemned the invaders and praise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their steady and pure writings in a broader sense. Duanmu Hongliang’works published in this period created the typical images of Japanese military officers, who had desire and strategy but had no conscience and faith, and also portrayed the Japanese soldiers who had become the war machine under the delusion of militaristic thoughts in the shocking environment of war. As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Anti-Japanese Association of Artists and Writers, Lao She depicted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in his novel Four Generations under One Roof, using the enemy-occupied Beijing as the narrative background. This novel lashed out at the aggressors’evilness, peremptoriness and shamelessness and subtly conveyed the ideas about the stupid Japanese characters who could be taken advantage of in the mind of the people in the enemy-occupied areas. The author also expressed his belief in humanity and universal values by shaping the image of an old Japanese woman who grew up in the western country and was not polluted by thoughts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militarism. The popular novelists also described the aggressors’cruel, arrogant and forcible-feeble features. Zhang Henshui was not only the first writer who revealed the extremely frightful and violent crime committed by the Japanese army in the Nanjing Massacre through the genre of novel, but also hit the invaders’mental alienation, reflecting the author’s broad horizon and keen vision. Looking back now, the success in creating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Chinese novels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is still a spiritual file worthy of being firmly kept in mind by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inese writers’experiences in Japa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change with both cha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first period can be studied in the field of“the literature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The Japanese image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s can be regarded as“literature about the enemy state”, of which the prominent features are“the dignity of the aggressed country”and“the human feelings”.
引文
[1]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C],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P403。
    [2]同上P442。
    [3]同上P442。
    [1]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C],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P 403。
    [1](法)达尼埃尔一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120。
    [2]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7。
    [1]张哲俊著:《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P2。
     [1]苏永前:《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J],《江西教育学报》2005年6月。
    [1]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C],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P173。
     [1]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P225。
    [1]郭沫若:《桌子的跳舞》,《郭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P333。
     [1]郁达夫:《雪夜》,《郁达夫文集·第四卷·散文》,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7月版P93。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6。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29。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1。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37。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1。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7。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1。
    [3]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3。
    [4]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3。
    [1]陈晓兰:《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女人》,《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1期。
    
    
    [1]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2~P3。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3。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4。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5。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23~ P24。
    [2]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
    
    [1]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
    [2]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
    [3]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8。
    [4]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
    [5]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5。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3。
    [3]郁达夫:《胃病》,《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03。
    [1]郁达夫:《迟桂花》,《郁达夫小说集(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22。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5。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7。
    [3]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8。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78。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0。
    [3]郁达夫:《胃病》,《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00。
     [1]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1。
    
    
    [1]郁达夫:《空虚》,《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47。
    [2]郁达夫:《空虚》,《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53。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34。
    
    [1]郁达夫:《胃病》,《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99。
    [2]郁达夫:《中国妇女应上那儿跑》,《郁达夫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8卷P163。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4。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5。
    [3]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5。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7。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2。
    [3]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3。
    [1]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8。
    [2]郁达夫:《忏余独白》,《郁达夫小说集(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833。
    
    
    [1]郁达夫:《银灰色的死》,《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30。
    [1]郁达夫:《胃病》,《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97~98。
    [2]郁达夫:《茑萝行》,《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 215。
    [3]郁达夫:《茑萝行》,《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 219。
    
    
    [1]《郁达夫文集·第一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7月版P89。
    [2]郁达夫:《茫茫夜》,《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 114。
    [3]郁达夫:《茫茫夜》,《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 114。
    
    [1]郁达夫:《茑萝行》,《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 215。
    [2]郁达夫:《十三夜》,《郁达夫小说集(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61~ P562。
    [1]郁达夫:《十三夜》,《郁达夫小说集(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62。
    [2]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郁达夫小说集(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96。
    [3]竹内好:《郁达夫觉书》,《中国文学月报》1936年12月第22号P174。
    
    [1]郁达夫:《归航》,《郁达夫全集》第三卷P 1~2。
    [2]郁达夫:《归航》,《郁达夫文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1年1月版P21。
    
    [1]郁达夫:《郁达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P3。
    [2]郁达夫:《南迁》,《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57。
    [1]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6。
    [2]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23。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46。
    [1]易国定:《郁达夫的“自我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之比较》,《东北亚论坛》2004年5月13卷03期。
    [2]郁达夫:《海上通信》[A],《郁达夫全集·第三卷·散文》[C],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P61。
    [3]田山花袋:《棉被》,《日本文学百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P45。
    
    [1]郁达夫:《空虚》,《郁达夫小说集(上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51。
    [2]郁达夫:《日记文学》[A],《奇零集》[C],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
    [3]郁达夫:《写完茑萝集的最后一篇》[A],茑萝集[C],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版。
    [4]竹内好:《郁达夫觉书》,《中国文学月报》,1936年12月第22号P176。
    [5]丸山升:《现代文学史研究漫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1992年02期P65。
    
    [1]转引自黄侯兴著:《郭沫若》,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7月版P221。
    [2]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82~283。
    
    
    [1]郭沫若:《未央》,《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7~38。
    [2]郭沫若:《未央》,《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7。
    
    [1]郭沫若:《残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0。
    [2]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13。
     [1]郑伯奇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P14。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71~72。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74。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84。
    [3]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88。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35。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76。
    [3]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93。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85。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22。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03~104。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13~114。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18。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19。
    [3]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24。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12。
    [2]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59。
    [1]郭沫若:《落叶》,《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59。
    
    [1]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09。
    [2]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10。
    [3]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14。
     [1]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38。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0~191。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3。
    [2]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6。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7。
    [2]郭沫若:《湖心亭》,《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413。
    
    
    [1]郭沫若:《漂流三部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43。
    [2]郭沫若:《漂流三部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44。
    
    [1]郭沫若:《漂流三部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47~P248。
    [2]郭沫若:《鼠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5。
    
    
    [1]郭沫若:《鼠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
    [2]郭沫若:《鼠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
    [1]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20。
     [1]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35。
    
    [1]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36~237。
    [2]郭沫若:《曼陀罗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63。
    
    
    [1]郭沫若:《曼陀罗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62。
    [2]郭沫若:《曼陀罗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70。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7。
    [2]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8。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7。
    [2]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9。
    [3]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88。
    [4]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1。
    
    [1]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5。
    [2]郭沫若:《万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194。
    
    
    [1]郭沫若:《人力以上》,《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53。
    [2]郭沫若:《人力以上》,《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55。
    [3]郭沫若:《人力以上》,《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55。
    [4]郭沫若:《人力以上》,《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57。
    
    [1]郭沫若:《人力以上》,《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60。
    [2]郭沫若:《未央》,《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6。
     [1]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90。
    
    [1]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93~294。
    [2]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07~308。
    
    
    [1]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09。
    [2]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03~P304。
    
    [1]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34。
    [2]郭沫若:《行路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334。
     [1]郭沫若:《漂流三部曲》,《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46。
    
    [1]郭沫若:《残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P27。
    [2]郭沫若:《沫若文集》(7),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3月版P54。
    
    
    [1]郭沫若:《鸡之归去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P377。
    [2]【日】藤田梨那:《郭沫若流亡日本时期的抵抗文学》,《郭沫若学刊》2007年01期。
    [3]刘纳:《谈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4期。
    [4]刘纳:《谈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4期。
    [1]郑伯奇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P13。
    [1]范伯群、曾华鹏:《论张资平的小说》,《文学评论》1996年05期。
     [1]鲁迅:《张资平氏的“小说学”》,《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P471。
    [1]张资平:《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张资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P22。
    
    
    [1]张资平:《木马》,《张资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版P47。
    [2]曾汉祥:《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3月第1期。
     [1]《闻一多全集》(第3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P9。
    [1]郑伯奇:《最初之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7月版P462。
    [2]郑伯奇:《最初之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7月版P466。
    [1]郑伯奇:《最初之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7月版P466。
    [2]郑伯奇:《最初之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7月版P468。
    [1]郑伯奇:《最初之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7月版P467~468。
     [1]茅盾:《春蚕》,《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P188。
    
    [1]茅盾:《春蚕》,《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P190。
    [2]茅盾:《秋收》,《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P215。
     [1]茅盾:《林家铺子》,《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P147。
    [1]茅盾:《林家铺子》,《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23。
     [1]茅盾:《林家铺子》,《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25。
    [1]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86。
    
    
    [1]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70~171。
    [2]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72。
    
    [1]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74页。
    [2]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75页。
    [3]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80页。
    [4]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80页。
    [5]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80页。
    [6]茅盾:《右第二章》,《茅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版,P180页。
    [1]转引自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版P66。
    
    
    [1]鲁迅:《生死场·序言》,《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54。
    [2]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45。
    [1]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12。
    
    
    [1]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36。
    [2]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15。
    
    [1]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16。
    [2]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114~115。
     [1]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215。
    
    [1]萧红:《北中国》,《萧红全集(下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663。
    [2]徐德源:《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两位亲历者的回忆》,《北京青年报》2006年9月18日。
     [1]萧红:《北中国》,《萧红全集(下册)》,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版P669。
    
    [1]张根柱:《论萧军延安时期的创作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继承》,《齐鲁学刊》2005年01期。
    [2]鲁迅:《八月的乡村·序言》,奴隶社荣光书局1935年8月版P3。
    
    
    [1]萧军:《萧军近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P310。
    [2]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19。
    
    [1]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54。
    [2]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56。
    [3]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58。
     [1]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61。
     [1]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9月版P63。
    
    
    [1]萧军:《八月的乡村·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P2~3。
    [2]丛瑞华:《评萧军萧红的两部小说》,《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1期。
    [1]沙金成:《端木蕻良年谱》,《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4月。
    [1]端木蕻良:《大地的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8月版P244。
    
    
    [1]端木蕻良:《大江》,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P81。
    [2]端木蕻良:《大江》,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P147。
    [1]端木蕻良:《大江》,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P78。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89。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89~P190。
    [2]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95。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98。
    [2]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301。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327。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371。
    [2]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55。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55。
    [2]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243。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241。
    [2]胡絜清,舒乙:《破镜重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10。
    [1]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版P400。
    
    [1]孔庆东:《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百年潮》2007年06期。
    [2]张恨水:《巷战之夜·序》,《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8月版P139。
    
    [1]张恨水:《弯弓集·序》,北平远恒社1932年版。
    [2]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8。
    
    [1]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9。
    [2]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01。
    [3]陈惠芬,袁进:《张恨水抗战小说初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04期。
     [1]张恨水:《虎贲万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P26。
    
    [1]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05。
    [2]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 103。
    [3]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05。
    [4]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06。
     [1]张恨水:《大江东去》,团结出版社2007年6月版P107~108。
    [1]转引自石楠《张恨水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P280。
     [1]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P450。
    1、唐弢,严家炎,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4.
    3、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马良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7、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8、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赵乐甡.中日文学比较研究[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11、黄侯兴编.创造社丛书?小说卷(一)[G].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
    12、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
    13、孟庆枢.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G].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14、吕元明,山田敬三.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G].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5、赵乐甡.中日比较文学论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
    16、吕元明.日本文学论释——兼及中日比较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8、靳明全.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19、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0、于长敏,宿久高.中日比较文学论集——续集[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2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2、于长敏.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漫笔[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23、马良春,张大明,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24、严绍璗.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G].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5、王小秋,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6、陈惇,孙景尧,等.比较文学[M].北京:北京高教出版社,1997.
    27、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第一卷)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8、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第二卷)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9、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0、温希良,杜圣修.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32、曹聚仁.文坛五十年[M].东方出版中心,1997.。
    33、孟繁华.众神的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4、汪晖.汪晖自选集[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5、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7、朱东宇,于文秀.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卷)[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9、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0、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41、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2、刘中树.东北学人现代文学研究丛书[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43、张福贵,靳丛林.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44、徐德明.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6、刘晴.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百篇[G].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7、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8、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9、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0、饶芃子,王琢.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G].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51、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2、饶芃子.比较文艺学论集[C].学林出版社,2003.
    53、徐冰.中国人的日本认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54、肖霞.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6、靳丛林.东瀛文撷:20世纪中国文学论[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57、叶渭渠.日本文学史(全四卷)[M].北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58、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9、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0、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1、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2、戴季陶.日本论——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63、(美)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4、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5、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6、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7、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 [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68、许子东.郁达夫新论[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69、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下)[G].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70、辛宪锡.郁达夫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71、陈其强.郁达夫年谱[G].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72、张恩和.郁达夫研究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73、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文化与抗战[M].四川:成都巴蜀书社,2006.
    74、颜敏.在金钱与政治的漩涡中——张资平评传[M].江西: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75、邵伯周.茅盾的文学道路[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76、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77、庄钟庆.茅盾的创作历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78、陈幼石.茅盾〈蚀〉三部曲的历史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79、靳明全.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80、唐金海.茅盾年谱[G].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8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82、丁尔纲.茅盾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83、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84、王观泉.怀念萧红[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85、铁峰.萧红文学之路[M].哈尔滨:哈尔滨文艺出版社,1991.
    86、钟耀群.端木与萧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87、秋石.萧红与萧军[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88、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89、萧军.我的童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90、张毓茂.萧军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91、马云.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92、尹雪曼.抗战时期的现代小说[M].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
    93、贾植芳.中国现代作家社团流派[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94、沈卫威.东北流亡文学史论[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95、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96、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97、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8、马伟业.大野诗魂——论东北作家群[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
    99、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00、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101、张恨水.我的写作生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02、张占国,魏守忠.张恨水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孙席珍.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潮、流派问题[J].社会科学,1982(8).
    2、石均.新时期文学特征概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1).
    3、竹内实.昭和文学中的日本面貌[J].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4、贾植芳.中国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J].山西师范人学学报(社会利学版),1991(4).
    5、孟庆枢.继承、借鉴与创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J].中日比较文学论集·续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6、陈漱渝.日本近代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1995(2).
    7、徐静波.近现代中日文学发展的轨迹及其相异性[J].日本学刊1995(4).
    8、胡有清.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十五年[J].社会科学战线,1996(3).
    9、钦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一)——(三)[J].文教资料,1996(4)
    10、乐黛云.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8(1).
    11、严绍璗.文化的传递与不正确理解的形式[J].中国比较文学,1998(4).
    12、卢德平.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6)
    13、靳丛林.平衡与差异:五四时期中日文学交流史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
    14、靳丛林.热情的选择—近代日本文学在中国[J].鲁迅研究月刊,2001(2).
    15、郑春.试论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探寻[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6、王向远.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03(1).
    17、王向远.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8、王向远.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6).
    19、袁盛财.日本侵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新余高专学报,2004(3).
    20、乐黛云.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2004(8).
    21、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22、巫小黎.身边小说:现代知识者的角色转换、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J].文学评论,2005(1).
    23、苏永前.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J].江西教育学报,2005(3).
    24、李雁南.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支那趣味”[J].国外文学,2005(3).
    25、伍欣.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日本形象探微[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6、方长安.中国近现代文学接受日本文学影响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
    27、刘舸.海峡两岸当代中日战争书写比较[J].当代文坛,2006(2).
    28、于俊青.五四前后小说中的日本女子形象[J].泰山学院学报,2006(4).
    29、刘舸.百年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演变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06(4).
    30、李涵.中国近现代文学发生发展中的日本因素考察[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31、李雁南.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2、张云.浅析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日本”因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33、孟庆枢.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日本学论坛,2007(2).
    34、乐黛云.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J].东方论坛,2007(2).
    35、陈平原.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J].新文化报·相对副刊,2008-2-25.
    36、董易.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上)、(下)[J].文学评论,1980(05、06).
    37、铃木正夫.郁达夫与日本文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
    38、许凤才.郁达夫与郑伯奇[J].人文杂志,1985(4).
    39、朱寿桐.论创造社对东西文化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1990(2).
    40、申洁玲.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J].广东社会科学,1997(3).
    41、蔡伟青.论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3).
    42、李玉明.关于郁达夫的后期小说创作[J].齐鲁学刊,1997(5).
    43、赵焕祯.自卑与拯救——郁达夫个性心理与文学创作[J].齐鲁学刊,2001(6).
    44、李丽君.论郁达夫的日本观[J].浙江学刊,2002(2).
    45、马福群.永恒的美丽——解读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6、周文英.郁达夫留学生小说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6).
    47、姚皓华.论郁达夫小说散文化叙事风格[J].东岳论丛,2006(26).
    48、梁志红.论郁达夫小说的沉沦精神特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2).
    49、傅正乾,试论郑伯奇的小说创作[J].人文杂志,1984(2).
    50、武德运,郑伯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51、傅正乾.郑伯奇的小说创作——为纪念郑伯奇百年诞辰而作[J].小说评论,1995(5).
    52、陈青生,创造社时期的郑伯奇[J].郭沫若学刊,1999(4).
    53、葛飞.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20世纪30年代郑伯奇在上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
    54、邹水旺.郭沫若小说创作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55、林恭寿.五四以前郭沫若在日本的思想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56、刘光华.郭沫若早期自我小说中的日本女性形象[J].郭沫若学刊,1988(3).
    57、袁荻涌.郭沫若与日本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1992(2).
    58、郝明工.从郭沫若小说看郭沫若文化心态转化[J].郭沫若学刊,1992(4).
    59、林代昭.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与郭沫若[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2).
    60、傅安辉.试论郭沫若小说里的三种主人公[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3).
    61、唐世贵.郭沫若与日本文学[J].郭沫若学刊,1996(4).
    62、杨胜宽.郭沫若的世界文化观[J].郭沫若学刊,1999(1).
    63、朱寿桐.日本博多湾风物与郭沫若研究的几个问题[J].新文学史料,2000(3).
    64、吴妍妍.郭沫若小说中的日本形象[J].郭沫若学刊,2005(3).
    65、卓琴,蔡震.文化越境的行旅——郭沫若在日本二十年[J].郭沫若学刊,2005(3).
    66、藤田梨那.郭沫若流亡日本时期的抵抗文学[J].郭沫若学刊,2007(1).
    67、蒋烨琛,李航春.郭沫若、郁达夫比较研究综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8、蔡震.郭沫若与日本——在郭沫若研究中[J].新文学史料,2007(4).
    69、王俊虎.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郭沫若文学观嬗变新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7(4).
    70、鄂基瑞.论张资平的文学创作[J].开放时代,1986(7).
    71、朱寿桐.脱了轨道的星球——论创造社作家张资平[J].文学评论》1989(1).
    72、曾汉祥.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0 (1).
    73、李存煌,徐荣街.张资平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6(3).
    74、曾华鹏,范伯群.论张资平的小说[J].文学评论,1996(5).
    75、谢新华.张资平小说的思想倾向[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4).
    76、张华.论张资平的小说创作[J].文史哲,1999(4).
    77、陈青生.创造社时期的张资平[J].郭沫若学刊,2000(3).
    78、范志强.不应忽略的女性形象——从张资平小说〈苔莉〉、〈红雾〉谈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79、徐仲佳.拨开历史的迷雾——近年来张资平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
    80、叶向东.论张资平的性爱文学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81、杨闻宇.“汉奸文化”简议[J].今传媒,2005(7).
    82、杨闻宇.再议“汉奸文化”[J].今传媒,2005(10).
    83、巫小黎.张资平小说思想价值与历史影响的再认识[J].广东社会科学,2006(6).
    84、茅盾.创造给我的印象[J].时事新报,1922-5-21.
    85、党秀臣.中国现代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轨迹的形象描绘——茅盾小说形象系列研究[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86、杨义.茅盾、巴金、老舍的文化类型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1).
    87、徐越化.茅盾与郁达夫小说的比较研究[J].湖州师专学报,1990(4).
    88、张启东.略论茅盾中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及其现实主义特色[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89、李广德.论茅盾的政治观——茅盾的文化观之一[J].湖州师专学报,1993(3).
    90、鸥家斤.茅盾与郭沫若异同论[J].郭沫若学刊,1993(3).
    91、张霞.论茅盾创作〈子夜〉的心理背景[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92、铁峰.萧红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93、逄增玉.陷时期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1).
    94、马春林.倾诉故乡苦难的低吟——萧红小说创作艺术综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11).
    95、肖海凤,梁继超.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96、陈思和.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1).
    97、佘娟.边缘叙事——萧红抗战小说题材的独特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3).
    98、任平.简论萧红抗战时期的小说[J].重庆社会科学,2005(3).
    99、丛黎.“生死场”中的萧红[J].中国妇女,2007(7).
    100、雷娟,湛冰舟.一部女人的“塑造”史——萧红笔下〈生死场〉中的男人和女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8).
    101、张毓茂.略论萧军的思想和创作[J].求是学刊,1982(2)
    102、谷兴云记录整理.萧军谈〈八月的乡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4).
    103、邢富军.乡土的眷恋——论萧军小说创作风格的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4).
    104、端木蕻良.端木蕻良自传[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105、李兴武.端木蕻良年谱》[J].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7).
    106、邢富军.端木蕻良创作风格初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4).
    107、李建平.论端木蕻良40年代的创作转变[J].学术论坛,1999(1).
    108、马伟业.论端木蕻良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强度[J].河北学刊,1999(1).
    109、马云.端木蕻良与萧红创作的相互影响[J].河北学刊,2001(1).
    110、张冠夫.试析端木蕻良创作中对文化因素的吸收及其意义[J].河北学刊,2001(4).
    111、陈悦.迷茫中的挣扎与探索——端木蕻良40年代小说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3(1).
    112、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
    113、王富仁.文事沧桑话端木端木蕻良小说论(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114、张华.漂泊与自由——端木蕻良小说的一种主题意向[J].社会科学家,2005(5).
    115、马伟业.野性的呼唤——端木蕻良小说的一种文化选择[J].民族文学研究,2006(1).
    116、程义伟.“关东文化意识”与端木蕻良的文学创作[J].文艺评论,2006(9).
    117、白长青.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J].社会科学辑刊,1983(4).
    118、沈卫威.东北的生命力与东北的悲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41).
    119、王培元.论东北作家群[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
    120、章绍嗣.抗战文坛上的一支劲旅──论“东北作家群”[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
    121、马殿超.“东北作家群”的抗日文学论[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122、闫秋红.论东北作家群抗战小说的复仇主义精神[J].兰州大学学报,2004(4).
    123、逄增玉.同时而异质的“东北”形象及其叙事[J].文艺争鸣(理论评论版),2006(2).
    124、马伟业.对东北作家群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6(8).
    125、马焯荣.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老舍小说的人物描写[J].湖南师大学报,1985(3).
    126、黄毅.老舍郁达夫文品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127、甘海岚.论老舍的抗战文学创作[J].北京社会科学,1997(3).
    128、于文秀.老舍小说的文化选择[J].求是学刊,1997(5).
    129、牛鸿英.浅论老舍小说的文化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
    130、严革.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老舍小说与“文化寻根小说”之契合点[J].中学语文教学,2002(12).
    131、李卉.论老舍抗战时期的通俗文艺创作[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32、傅嬴.论老舍小说的人物性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6).
    133、闫秋红.老舍与端木蕻良抗战小说之比较——以<四世同堂>、<大地的海>和<大江>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05(1).
    134、王卫平,刘栋.现代都市小说中的北京想象——以老舍、沈从文、张恨水的创作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7(1).
    135、戴永课.茅盾和老舍都市小说叙事模式之比较[J].湖湘论坛,200(2).
    136、陈惠芬,袁进.张恨水抗战小说初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4).
    137、汪启明.张恨水小说理论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4).
    138、萧笛.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文化价值取向[J].池州师专学报,1995(2).
    139、张王根.张恨水——以笔弯弓射日寇[J].江淮文史,1995(6).
    140、刘正平.简论张恨水的“恨而醒世”创作主旨[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41、温奉桥.张恨水研究七十年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42、李玉秀.以俗为主,俗中有雅——张恨水20世纪30年代小说创作的特点[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143、王一彬.张恨水的文学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144、谢家顺.张恨水抗战作品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
    145、袁进.通俗文学与抗日[J].社会科学,2005(8).
    146、唐北海.张恨水通俗小说的特点[J].江淮论坛,2006(2).
    147、孔庆东.百年小说大师张恨水[J].百年潮,2007(6).
    1、茅盾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郑伯奇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郁达夫著:《郁达夫文集》(十卷本),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1月至1985年4月版。
    5、郑伯奇著:《郑伯奇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版。
    6、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2月版。
    7、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百部——张资平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茅盾著:《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9、《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5月版。
    10、《端木蕻良文集》(第1~7卷),北京出版社1998-2000年版。
    11、《萧军全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12、《老舍全集》(1~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999年版。
    1、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2、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2005.
    3、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5.
    4、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文学院,2007.
    5、张建刚.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冲突与选择[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3.
    6、江琼.郁达夫小说论[D].安徽:安徽大学文学院,2004.
    7、李蕙.论郁达夫的人格特质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江西:南昌大学文学院,2005.
    8、王茂建.前期创造社小说中的日本形象[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9、王斐.穿行于欲望与苦闷之间——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别特征和性别意识[D].河南:郑州大学文学院,2007.
    10、邱文科.郁达夫的日本观[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2007.
    11、曹丹丹.论郭沫若抗战史剧中的日本文化因素[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12、台丽静.郭沫若与日本——从文化交流与日本认识的角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
    13、李海龙.茅盾小说政治倾向[D].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1.
    14、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D].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
    15、李峰.东北黑土地上独特的生命视角——萧红小说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1.
    16、高云书.性灵之歌——论萧红的小说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1.
    17、郭延红.“生死场”中的生死人生——萧红小说的生命意识[D].吉林:延边大学,2004.
    18、徐慧.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19、李军.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再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0、齐秀娟.地域文化视野中的萧红小说及其创作心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21、邱俊.黑土地的恋歌——端木蕻良乡土系列长篇小说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2004.
    22、王本朝.侠文化与萧军小说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3、马宏柏.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4、范潇潇.论端木蕻良小说的悲剧意蕴[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7.
    25、闫芳.论老舍悲剧思想的内蕴[D].西北大学文学院,2001.
    26、张升.老舍小说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再思考[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
    27、李霞.论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意识[D].西北大学文学院,2007.
    28、张杨.40年代的张恨水[D].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
    29、郭淑珍.超越平淡——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D].青岛:青岛大学文学院,2006.
    30、张莹莹.张恨水通俗小说的历史过渡性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文学院,2007.
    1、青木正儿著,梁盛志译:《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北京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版。
    2、吉田精一著,齐干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版。
    3、实藤惠秀著,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8月版。
    4、(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11月版。
    5、小田岳夫、稻叶昭二著,李平、阎振宇译:《郁达夫传记两种》,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6月版。
    6、(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美)Benedict著,孙志民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浙江人民出版1987年版。
    8、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
    9、铃木修次著,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文学研究室译:《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版。
    10、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概说》,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1、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刘绩生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2、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出版1992年版。
    13、伊藤虎丸著,孙猛等译:《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版。
    14、竹内实著,郭兴工、黄英哲译:《解剖中国的思想——传统与现代》,台湾前卫出版社1996年7月版。
    15、厨川白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6、铃木正夫著,李振声译:《郁达夫:悲剧性的时代作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冈田英树著,靳丛林译:《伪满洲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
    1、岡秀夫著:『小說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从小说看到的支那民族性》),聚芳閣 1926年版。
    2、祖父江昭二:『日本のプロレタリァ文學にぉける中國』,『日中關係史の基礎知識——現代中國を知るために』,日本有斐閣 1974年版。
    3、中村新太郎著:『日本と中國の二千年』[M],日本東邦出版社1978年版。
    4、實藤惠秀著:『中国留学生史谈』,東京第一書房1981年版。
    5、王長新主编:『日本の文學史』(日文),长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9月版。
    6、伊藤虎丸等编:『現代文學中の中國と日本』,汲古書院1986年版。
    7、川村湊:『異鄉の昭和文學—「滿州と近代日本」』,日本岩波書店1990年版。
    8、厳安生著:『日本留學精神史——近代中國知識人の軌迹』,岩波書店1991年版。
    9、劉岸偉著:『東洋人の悲哀』,河出書房新社1991年版。
    10、尾崎秀樹:『近代文學の傷痕』,日本岩波書店1991年。
    11、竹內實:『日本人にとっての中國像』,日本岩波書店1992年。
    12、奧野健男:『日本文學史—近代から現代へ』,日本中央公論新社2000年。
    13、井上清:『日本の歷史』,日本岩波書店2001年版。
    14、大裏浩秋、孫安石编:『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研究の現階段』(『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研究的现阶段』),禦茶之水书房2002年。
    1、白水纪子,顾忠国、刘初霞译《亡命日本时期的茅盾》,《湖州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2、佐藤一郎,王文津译:《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出发点——论茅盾的〈蚀〉》,《中州学刊》1993年0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