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当前我国面临着建筑能耗过大的困境,对于改善这种状况的思考是每一位建筑师的责任。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数量巨大,但是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是不争的事实,从优秀的传统建筑和国外实践中获得启示是提高我国建筑创作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试图以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应用为突破点进行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民居是古人在应对自然和社会制约因素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形成的劳动产物,其中蕴涵了大量生态营建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表现为具体的设计措施,还包括抽象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因此,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在我国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一方面是为了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建筑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提高我国建筑生态设计水平来改善当前能耗过高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生态营建经验,本文在对文献和实物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选址与群体营建、空间与形态营建、材料与细部营建等多个层面的生态营建特征和设计规律,据此提出了传统民居营建的“整体”、“应变”、“适中”、“情景交融”的生态设计思维。
     针对西方传统民居和当代实践,本文在考察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生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西方自然观近代生态转化的各个阶段对民居生态经验应用的影响,进而提出当前西方民居生态经验应用实践的三种类型:改良型、融合型、超越型,并从基本概念、设计策略、应用价值、典型建筑师的实践等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西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应用实践表现出的设计理念、生态策略、具体方法等内容。
     针对我国当前建筑创作,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民居生态经验应用实践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生成和西方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应用两个方面阐述了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启示,提出当前的设计对策:政策法规应逐步健全、生态教育应逐渐提升、注重文化和技术的融合、最终创造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具有生态性能的建筑。
With the stronger and stronger glob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ll be faced to enormous challenges and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writing is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At present, China faces to situation of great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every architect should consider it. Although there is the hug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fact is that architecture design in general is still at relatively low statu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design getting enlightenment from traditional building and foreign practice.the paper focus on traditional dwellings’eco-experience as breakthrough in research.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 is the labor prodection by ancient in long-term practice in response to natural and social constraints, which include lots of eco-experience. The value of it is not only concrete design measures but the abstract design concepts and thinking. The meaning of study on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co-building experience in taditional dwellings, therefore, one hand i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other is improvement the building-energy issue by raising building eco-design ability. The new points are: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objective and document,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site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groups, space and form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details,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eco-thinking for design, which are "Integrity", " Accommodating", " Harmony”, "Integration scene and emotion " .
     For Western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d practice, on the base of generation of eco-experience, the paper analysis it’s influ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nature concept ecological conversion. Then, three types of practice on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eco-experience were brought forward, which is“Improved”,“Fusion”, and“Beyond”, from the basic concept, design strategies, value of and the practice of typical architect. The paper, then, expounds the design concept, the ecological strategy, and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so on.
     For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creation, the problems about situation were found. From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sEco-Experience and its practice of application in Western, the paper shows some enlightenment and desig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hich ar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ecological education levels should b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and creating the Architecture with Eco-Character and rich cultural meaning
引文
1转引自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2
    2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摘自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讲话
    1诺伯特·莱希纳著张利等译: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8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
    2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
    3同上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620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624
    1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05,6
    1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5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625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4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5
    3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21
    1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P7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53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544,615
    1原广司(日):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P72
    1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p285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22
    2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105,134
    3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7
    1《荀子·疆国》: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p56
    2“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跃则倚,倚则环,环则中,中则涵,涵则塞,塞则移,移则控,控则水妄行,水妄行则伤人。”《管子·度地》
    3耿戈军.水质·水色水味[J].水利天地,1996,6 :15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478
    2李百浩李晓峰: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p149
    3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诸葛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p24,25
    
    1楼庆西李秋香:西文兴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p21,23,26
    2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p82,86
    3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16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511-518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22
    1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125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511
    1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p26,33
    1林波荣等.传统四合院民居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学报,2002,5:47
    1李百浩李晓峰: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p16,18,87
    2李百浩李晓峰: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p260
    3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329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66
    5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60
    1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p191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36-141
    2石克辉胡雪松:云南乡土建筑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p100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01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172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04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68
    4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788
    1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56,96
    1陈启高.传统中国建筑四合院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P3
    
    1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40
    2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p130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724-726
    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240
    
    1李百浩李晓峰: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p260
    2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39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53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78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014
    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988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818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793
    2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120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15
    1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p134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67
    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273
    3徐民苏等:苏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p63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9,33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36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53
    4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p211,213
    5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p206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014
    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988
    3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84
    1转引自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83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231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5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243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570
    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988
    3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82
    1 Pete Melby & Tom Cathcart编著张颖李勇译: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p74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50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65
    1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p104
    
    1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p713
    2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05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75
    4孙运久:山东民居[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 p39
    5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81
    
    1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07,2:P67
    2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267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56
    2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p72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66
    
    1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3
    2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7
    3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43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478
    2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4
    3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p46
    4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38-40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p221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78
    2《诗经·定之方中》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p94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p95
    
    1清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五》
    2 [清]李渔:李渔随笔全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p122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05
    2 [清]李渔:李渔随笔全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p123
    3 [清]李渔:李渔随笔全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p123
    4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17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015
    2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100
    3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132
    
    
    1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47
    2 http://baike.baidu.com/view/483448.htm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315
    2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152
    
    1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p40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p70
    3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p238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p238
    
    1 (英)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P3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4 P2-88
    
    1 (英)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p130
    2转引自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p17
    1 (英)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p67
    1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163
    
    1转引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4 P59
    2 (德)威尔弗利德·柯霍著陈滢世译:建筑风格学[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6 p337
    
    1 (英)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p163
    2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9
    
    1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21
    2 (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P302
    3 (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P466
    
    1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0.6 p20
    2转引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p6
    1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109
    2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21
    
    1转引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0.6 p21
    2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110
    1转引自(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96
    
    1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0.6 p23
    2周浩明张晓东编著: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p5
    1 U3住宅,曼谷,泰国,1997 [J].世界建筑2003 1. p30
    1转引自(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34
    1转引自(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4
    2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162
    1转引自(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83
    1周浩明张晓东编著: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p27
    1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186
    1林楠.在神秘的面纱背后: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评析[J].世界建筑,1992,6 :67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p10
    
    1大代,普劳·兰卡威,马来西亚1997 [J].世界建筑2003 1. p46,57
    2韩国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编:世界顶级设计大师——查尔斯·科利[M].海口:南海出版社公司2003 p32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饶小军译.查尔斯·柯里亚作品评述[J].世界建筑导报,1995,1:5
    2大卫·罗伯茨.杰弗里·巴瓦的早期学校设计[J].世界建筑2003 1. p34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p122
    2邹德侬戴路:印度现代建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P100
    3李大夏路易·康[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P79
    
    1维德汗?巴汶洲议会,博帕尔,印度[J].世界建筑2003 1. p22
    2 (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18
    3 (日)安藤忠雄著张健蔡军译.安藤忠雄连战连败[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46
    1 (美)戴维·纪森编著林耕等译.大且绿——走向21世界的可持续建筑[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P134
    2 (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58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p1
    
    1邹德侬戴路:印度现代建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P105
    2高海林编著:当代印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1 W·博奥席耶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第7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03
    2 W·博奥席耶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第5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07
    
    1邹德侬戴路:印度现代建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p118-158
    2 W·博奥席耶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64
    1李华东主编: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p106
    2王崇杰韩卫萍等.用阳光编织生活的建筑师——德国太阳能建筑师罗尔夫?迪施[J].新建筑2006 5. p77
    1周浩明张晓东编著: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p120
    2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179
    1马丁·波利编注刘亦昕译:诺曼·福斯特:世界性的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28
    1周浩明张晓东编著: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p95
    1 (美)戴维·纪森编著林耕等译.大且绿——走向21世界的可持续建筑[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P108
    1龚清宇.建筑师1998 6. p34
    1 (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82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托马斯·赫尔佐格[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p16
    1亚特兰大办公楼、环境信息中心[J].世界建筑,2007,6 :73,42
    1华揽洪著李颖译: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P108,113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p170
    3杨柳,钟珂.新型窑居太阳房设计与热环境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3 :17
    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18
    
    1汤国华.“夏氏遮阳”与岭南建筑防热[J].新建筑,2005,6 :17
    2布正伟.在平凡与艰难中创造个性——再谈从重庆航站楼设计所想到的[J].新建筑,1983,3 :22
    1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思维[J].建筑学报,2000,5 :45
    2王小东.吐鲁番招待所新客房及外贸楼[J].建筑学报,1981,8 :74
    3王小东.民族、文化、宗教限定中的求解——新疆库车龟兹宾馆创作谈[J].建筑学报,1994,9 :31
    4刘谞.地区建筑的探寻——吐鲁番宾馆新馆设计[J].建筑学报,1994,9 :33
    1戴复东.继承传统、重视文化、为了现代—山东荣成北斗山庄建筑创作体会[J].建筑学报,1994,9:36
    2蔡镇钰.越府艺都——浅析绍兴大剧院的文化及生态理念[J].建筑学报,2004,6:57
    3胡绍学宋海林等.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设计实践和探索[J].建筑学报,2000,5:10
    1栗德祥周正楠.解读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J].建筑学报,2005,9:16
    1张宏儒.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建筑设计[J].新建筑,2006,4:48
    2李晋.被动形态模式设计——以两个亚热带校园体育馆的设计为例J].新建筑,2007,1:34
    1柏春方圆等.小气候对人的环境行为影响研究——以上海淮海公园前广场为例[J].新建筑,2006,1:78
    1 http://www.81house.com/2005/11-14/105135.shtml
    1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7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P63
    2仝晖:由机械理性到整体有机的转变——生态思维及其影响下的建筑观和设计思路[J].新建筑,2003,1:24
    
    1黄丹麾:生态建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P23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P63
    1转引自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136
    1闫增峰.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1注:《礼记·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本质、实质、偏于内容。文指文采、文饰、偏重于形式。彬彬,即配合得体,相得益彰。若重质轻文,则易于流于粗野;若重文轻质,则易于流于矫饰、匠气。曹春平:中国建筑理论钩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P41
    2杨崴: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讨:中国新型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J].新建筑,2000,2:9
    3仲德崑史永高:地区性与建筑之“灵韵”——创造微观境遇中的具体建筑[J].建筑学报,2006,5:43
    1王戈朱建平:用白话写就的传统:万科第五园[J].建筑创作,2005,10:112
    
    1马进童乔慧: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J].新建筑,2004,5:32
    2 (日)安藤忠雄著张健蔡军译.安藤忠雄连战连败[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48
    1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74
    
    1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2:86
    2刘嵩: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创造[J].建筑,2000,4:32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J].建筑学报,1997,(2):18.
    
    1吴玉萍等:亟须完善的我国建筑节能政策[J].环境经济,2006,12:11
    2卢求:德国2006建筑节能规范及能源证书体系[J].建筑学报,2006,11:26
    3筑能网http://www.topenergy.org
    
    1黄汉民:全民的建筑教育是贯彻落实建筑方针的关键之举[J].建筑学报,2004,7:32
    2仲德盭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3
    1仲德盭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1
    2转引自仲德盭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2
    3刘煜:从国外实例探讨生态建筑教育的特点[J].新建筑,2007,2:82
    4陈喆刘刚张建: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建筑学报,2007,1:15
    5国际建协.北京宪章.1999.
    6张鑫:关于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问题[J].建筑学报,2007,1:83
    1陈喆刘刚张建: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建筑学报,2007,1:15
    
    1王科奇:建筑伦理价值观的扩展——批判的环境伦理观[J].华中建筑,2007,1:134
    2秦红岭: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建筑技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65
    3邓浩宋峰:双向适宜——一种对适宜技术的文化解读[J].新建筑,2007,4:90
    1单黛娜罗杰斯:理查德·罗杰斯事务所专访[J].世界建筑导报1997 5. p6
    [01]陆元鼎.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J].建筑师,2005,6 [02 ]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07,2
    [03]耿戈军.水质·水色水味[J].水利天地,1996,6
    [04]关传友.中国古代风水林探析[J].农业考古,2002,3
    [05]罗来平.呈坎——中国古代消防博物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06]林波荣等.传统四合院民居风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学报,2002,5
    [07]陈启高.传统中国建筑四合院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
    [08]林楠.在神秘的面纱背后: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评析[J].世界建筑,1992,6
    [09]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J].世界历史2000.6
    [10]世界建筑2003 1. p30,27,46,57,34,22
    [1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饶小军译.查尔斯·柯里亚作品评述[J].世界建筑导报,1995,1
    [12]王崇杰韩卫萍等.用阳光编织生活的建筑师——德国太阳能建筑师罗尔夫?迪施[J].新建筑2006 5.
    [13]单黛娜罗杰斯:理查德·罗杰斯事务所专访[J].世界建筑导报1997 5. p6龚清宇.建筑师1998 6.
    [14]杨崴: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讨:中国新型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J].新建筑,2000,2
    [15]仲德崑史永高:地区性与建筑之“灵韵”——创造微观境遇中的具体建筑[J].建筑学报,2006,5
    [16]王戈朱建平:用白话写就的传统:万科第五园[J].建筑创作,2005,10
    [17]马进童乔慧: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J].新建筑,2004,5
    [18]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2
    [19]刘嵩:建筑:多元文化下的创造[J].建筑,2000,4
    [20]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上)[J].建筑学报,1997,2
    [21]吴玉萍等:亟须完善的我国建筑节能政策[J].环境经济,2006,12
    [22]卢求:德国2006建筑节能规范及能源证书体系[J].建筑学报,2006,11
    [23]亚特兰大办公楼、环境信息中心[J].世界建筑,2007,6
    [24]杨柳,钟珂.新型窑居太阳房设计与热环境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3
    [25]汤国华.“夏氏遮阳”与岭南建筑防热[J].新建筑,2005,6
    [26]布正伟.在平凡与艰难中创造个性——再谈从重庆航站楼设计所想到的[J].新建筑,1983,3
    [27]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实践与思维[J].建筑学报,2000,5
    [28]王小东.吐鲁番招待所新客房及外贸楼[J].建筑学报,1981,8
    [29]王小东.民族、文化、宗教限定中的求解——新疆库车龟兹宾馆创作谈[J].建筑学报,1994,9
    [30]刘谞.地区建筑的探寻——吐鲁番宾馆新馆设计[J].建筑学报,1994,9
    [31]戴复东.继承传统、重视文化、为了现代—山东荣成北斗山庄建筑创作体会[J].建筑学报,1994,9
    [32]邓浩宋峰:双向适宜——一种对适宜技术的文化解读[J].新建筑,2007,4
    [33]蔡镇钰.越府艺都——浅析绍兴大剧院的文化及生态理念[J].建筑学报,2004,6
    [34]胡绍学宋海林等.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设计实践和探索[J].建筑学报,2000,5
    [35]栗德祥周正楠.解读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J].建筑学报,2005,9
    [36]张宏儒.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建筑设计[J].新建筑,2006,4
    [37]柏春方圆等.小气候对人的环境行为影响研究——以上海淮海公园前广场为例[J].新建筑,2006,1
    [38]李晋.被动形态模式设计—以两个亚热带校园体育馆的设计为例J].新建筑,2007,1
    [39]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
    [40]仝晖:由机械理性到整体有机的转变——生态思维及其影响下的建筑观和设计思路[J].新建筑,2003,1
    [41]黄汉民:全民的建筑教育是贯彻落实建筑方针的关键之举[J].建筑学报,2004,7
    [42]仲德盭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3
    [43]刘煜:从国外实例探讨生态建筑教育的特点[J].新建筑,2007,2
    [44]陈喆刘刚张建:生态思想与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变革[J].建筑学报,2007,1
    [45]张鑫:关于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问题[J].建筑学报,2007,1
    [46]王科奇:建筑伦理价值观的扩展——批判的环境伦理观[J].华中建筑,2007,1
    [47]秦红岭: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生态建筑技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
    [01] Bernard Rudofsky: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 [M]. New York: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Albuquerque 1964
    [02] Thomas Herzog: Solar Enenery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M]. Munich,London,New York:Prestel Verlag
    [03] Klaus Daniels: Advanced Building Systems [M]. Basel Boston Berlin:Birkh?user Publisher for Architeture
    [04] Thomas Herzog: Herman Hertzberger Architecture[M]
    [05] Klaus Daniels:Low-Tech Light-Tech Hight-Tech [M]. Basel Boston Berlin:Birkh?user Verlag
    [01] (美)诺伯特·莱希纳著张利等译: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8
    [02] (日)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P72
    [03] (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p36
    [04] (美)Pete Melby & Tom Cathcart编著张颖李勇译: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p74,100
    [05] (德)威尔弗利德·柯霍著陈滢世译:建筑风格学[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6 p337
    [06]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21,162,186
    [07] (英)维基·理查森著吴晓于雷译: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4, 34, 83, 158,182,196,218
    [08] (英)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P302 ,466
    [09] (英)里斯贝罗著陈健译:西方建筑:从远古到现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P3,32、54、67,74,130,163
    [10] (日)安藤忠雄著张健蔡军译.安藤忠雄连战连败[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46,148
    [11] (美)戴维·纪森编著林耕等译.大且绿——走向21世界的可持续建筑[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P108,134
    [12] (瑞)W·博奥席耶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第7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103,107,164
    [13] (英)大卫·劳埃德·琼斯著王茹等译:建筑与环境——生态气候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p179
    [14] (英)马丁·波利编注刘亦昕译:诺曼·福斯特:世界性的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228
    [15] (西)莫斯塔第编韩林飞等译:低技术策略的住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p12
    [0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p15,56,66,101,104, 132,136-141,153,167,168,175,178,265,266, 281,329,478,511-518,544,570,615,620,624,626,1172
    [02]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P14,21,53,116,122, 240,243,273,445,511,724-726,735,788,793,818,988,1014,1015,1231
    [03]王鲁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2,32,39, 47
    [04]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p267,3,21,43,100 ,132
    [05]华揽洪著李颖译: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P108,113
    [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p170
    [07]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p190
    [08]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P63
    [09]黄丹麾:生态建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P23
    [10]于夯译注:诗经[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p27
    [11]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p409
    [12]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2,16,18,87,101,260
    [1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p4
    [14]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p6,160,191,200
    [15]侯幼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P7
    [16]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p17,221,285
    [17]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69,105,134
    [18]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p7, 56,74,83,84,96,120,125,136
    [19]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p79
    [20]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p56,232
    [21]李百浩李晓峰:湖北传统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p66,121,149
    [22]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诸葛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p24,25
    [23]楼庆西李秋香:西文兴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p21,23,26
    [23]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p43,82,86,211,213
    [24]陆元鼎魏彦钧: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p4,22,60, 257
    [25]张驭寰:吉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p26,33,46,66,121,134
    [26]石克辉胡雪松:云南乡土建筑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p100
    [27]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38-40
    [28]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p40,41,130
    [29]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39
    [30]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p104,206
    [31]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9,25,33,36,50,82,115,117 ,118,122
    [32]徐民苏等:苏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p63
    [33]戴志中等编著: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p93
    [34]张壁田刘振亚:陕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p72
    [3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p94
    [37]孙运久:山东民居[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 p39
    [38]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p16
    [39] [清]李渔:李渔随笔全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p122,123
    [40]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p9,109,110,152,163
    [4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p70
    [4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2004 P2-88,210
    [4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p6
    [44]周浩明张晓东编著: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p5, 95,120
    [45]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p1,10,122
    [46]韩国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编:世界顶级设计大师——查尔斯·科利[M].海口:南海出版社公司2003 p32 [47 ]邹德侬戴路:印度现代建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P100,105,118-158
    [48]李大夏路易·康[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P79
    [49]李华东主编: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p106
    [50]高海林编著:当代印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5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托马斯·赫尔佐格[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p16
    [52]闫增峰.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53]曹春平:中国建筑理论钩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P41
    [54]国际建协.北京宪章.1999
    [5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P51
    [5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p238
    [01]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摘自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讲话
    [02]中国水网http://www.h2o-china.com/
    [03] http://www.wxzqxx.net/xueshe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00
    [04]许松松.古代环保意识对今天的启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实验室网站.
    [05] http://polar.ustc.edu.cn
    [06] http://www.rightlivelihood.org/fathy.html
    [07] www.abbs.com.cn/bbs
    [08] http://www.81house.com/2005/11-14/105135.shtml
    [09]筑能网http://www.topenergy.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