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时期也是社会结构变化、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易失范、社会风险易出现的时期。如何实现社会顺利转型,怎样促进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如何在此进程中促进人的发展,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等问题是我国面临的紧迫问题。目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较为突出,并呈现群体性的新特点。农民群体与市民群体、贫困群体与先富群体、干部群体与群众群体等群体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矛盾的新思路。调查表明,价值观等文化因素是影响群体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文化尤其是群体文化的角度契入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立足当前群体关系与群体文化关系的现实,研究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问题,希望为当前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从理论与现实角度提供建设性意见。该研究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现实着力点,也为我国文化现代化和人的发展提供参考。
     群体文化和谐问题研究很少有研究者涉及,这为本论文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与探索余地。本研究主要从实然的问题出发,探寻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应然状况,并提出从实然向应然转变的可行性措施。本研究在界定了群体文化和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下述问题展开:
     第一,概要梳理了历史上的群体文化和谐思想。虽然群体文化和谐在历史上并无直接的概念与表述,但人类思想宝库中蕴藏较丰富的群体文化和谐的相关思想。本研究选取相关思想家,从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三方面进行群体文化和谐思想的历史梳理。其目的是为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石、提供逻辑起点。
     第二,详实分析了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关系的现实状况。在群体关系与群体文化关系重要性判定的基础上,选取农民群体文化与市民群体文化关系、先富群体文化与贫困群体文化关系、干部群体文化与群众群体文化关系三类突出的群体文化关系进行研究。分别研析各群体文化的现实状况,重点分析当前各类群体文化关系失衡的状况。研究指出,农民群体文化与市民群体文化的失衡主要表现为乡城迁移人员即“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上的反映,它体现为农民群体文化对市民群体文化的不适、市民群体文化对农民群体文化的排斥两个方面;先富群体文化与贫困群体文化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由欺贫与“仇富”所引发的文化矛盾,其表现样态各不相同;干部群体文化与群众群体文化的失衡则主要体现为因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不正之风、权力的正常行使引发的文化冲突。
     第三,深入探讨了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失衡的原因。研究从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中国文化转变的宏观景象三方面考察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失衡的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与思索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失衡的原因,即文化变革相关因素的不协调、文化转变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权利诉求与权力保护的张力、自由扩展与现实发展的差距,以期对失衡作出理论反思。
     第四,全面讨论了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理念。本研究以群体文化和谐的视角从理念的针对性、所具内涵等方面讨论了相关群体文化和谐的理念,即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和而不同、中和适度,沟通平衡、协调共促,亲和宽容、团结友爱。
     第五,仔细研析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功能。本研究认为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具有多方面功能,并从四方面展开功能分析,即推进社会积极发展,有益于群体稳步前进;保证人的顺利发展,有助于群体文化进步;促进文化良性发展,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保障经济良好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还从复合性与多向性、间接性与直接性、特殊性与一般性、重要性与有限性四方面对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功能进行评价,主张客观认识其功能。
     第六,具体提出了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实现措施。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并探讨了应主要从四个方面促进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实现。即观念转变;客观保障,从物质基础丰富发展、制度安排合理有效进行分析;群体发展,从促进合理的群体结构形成、引导群体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行讨论;文化和谐,从公民精神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以和谐价值为取向三方面进行研析。研究认为综合运用这些措施,群体文化和谐有良好的实现前景。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着力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关注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关系问题,研究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在选题和思路上具有创新性。本研究着力关注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关系问题及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问题,选题目前还未有人涉足。从群体文化和谐角度促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和谐文化的建设,思路也比较新。
     第二,提出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概念,在概念上创新。本研究运用文化和谐视角切入研究转型时期群体关系与文化关系,提出“群体文化和谐”这一全新概念;同时提出“群体文化失衡”概念,并运用此概念分析群体文化关系。
     第三,初步建构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基本理论框架,在理论上尝试创新。这是本研究的着力方向。研究着重从阐述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的现实背景、分析较典型的几对群体文化关系、对群体文化和谐思想进行历史梳理、论述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的理念与功能等方面进行理论建构。
     第四,阐述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实现的观点,在理论运用上有所创新。本研究尝试提出并探讨了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实现的相关举措,力求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crucial stage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Great changes are taking place in economic structure, the pattern of social interests,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and people's notions. The society is undergoing a great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is in disorder, social problems increase, social risks arise and social order can be easily upset. How to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smooth, how to push for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in the process and how to make use of culture in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become the urgent issues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serious, an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appearing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here are seriou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roups such as farmers and citizens, the poor and the rich, cadres and common people. New ways must be found out to deal with these contradictions. According to some surveys,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valu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using such contradictions. Therefore, to deal with thos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group culture is highly relevant and pragmatic.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harmony among different group cultur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aims to provide, both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the solu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people in the new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kind of study will not only shed ligh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of harmony, give practical backup for the building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ve referential value for the 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our 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question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s almost an untouched area, which makes this article possible.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behind, analyzes what such harmony should be like and gives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turn the ideas into realit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ollowing issues into consideration:
     First,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ideas on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history. Though there are not any concepts or descriptions directly linked to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 the reflections upon it are numerous in the rich resource of human thinking. This article selects a few philosophers who contributed a lot in this area, and gives a historical account from three angles, that is, the study on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China, in the west and Marxist theory upon this issue. The aim of this account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of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Second,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status of the group culture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judg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relation and group cultur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pairs of relationship as its studying obj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farmers and that of citiz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the rich and that of the po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cadre and that of the mas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of the each group culture, and lay its focus on the imbalance of each group culture relationship.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farmer and that of the citizen is reflected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oving farmers or the "farmer worker" and the citizens, that is, the two groups cannot fit in with each other.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the rich and that of the poor is reflected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 resulted from bullying of the poor and resentment towards the rich, and the conflict takes various forms.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group culture of the cadre and that of the mass is reflected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 caused by corruption, bureaucracy, wrong doings and the abuses of power.
     Third,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s of imbalance in the group cultur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actual background of the imbalance in the group cultur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bjectiv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the profound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the grand vi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this examination, this research explores and reflects on the causes of the imbalance in the group cultur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the imbalance among the factors related to cultural changes, the asynchronousness between the cultural chang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claims for righ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the gap between the free expansion and actu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ke a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imbalance.
     Fourth, there is an all-round discussion of the idea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deas related to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focus of the idea and its connotations etc.): equality and mutual trust, equity and justice, shelving difference and seeking common grounds, modesty and mod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balance, coordination and mutual-promotion, amiability and tolerance, solidarity and friendship.
     Fifth, it closely examines the function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his research holds that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has functions of various aspects and elaborates on the functions in four aspects, i.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ment of groups; to safeguar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to facilitate the progress of group culture; to improv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 help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culture;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o facilitate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research also asse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mplexity and multidirectional character, indirectness and directness, specialty and generality, importance and restriction and maintains that its functions should be examined in an objective manner.
     Last, this paper suggests specific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what has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bove, this study has suggested and explored how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 in the transformational period mainly in four aspects: transformation of values; objective guarantee, analyzed from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the reaso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group development, discussed from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reasonable group structure and directing the virtuous development of group culture; cultural harmony, explored from the spirit of citizenship as foundation and the harmonious culture as direction. This study holds that if these measures are comprehensibly implemented,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 is highly likely to b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the study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is new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is paper is new in terms of topic choosing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and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 in the transformational period. This stud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the relation and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 in the transformational period, a topic no researcher has studied before. In terms of the way of thinking, this paper is also new in that it trie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culture and harmony.
     Second,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in order to make innovations in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armon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and puts forward a brand-new concept—"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this paper also bring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group cultures", and uses it to analyze the group cultures relationship.
     Third, it tries to construct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in order to make innovation in theory. To some extent it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ram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expounding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on the harmony of the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analyzing several typical groups of group culture relationship, giving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human thinking concerning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llustrating the ideas and functions of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etc.
     Fourth, it explains the ideas on how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in order to make innovations in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have some distinctive points of view,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and explores the related resolution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group cultur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引文
[1]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调查针对城市居民进行,没有包括农村居民。
    [2]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264页.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剥夺,李强在书中认为是指农民工在经济收入、福利保障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即他们本应得到的一部分经济待遇等被别的人或群体拿走了。(第241页)
    [3]转引自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1、204、206页.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6页。
    [2]万俊人:《思想前沿与文化后方》,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1]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30页。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泊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5]Spindler,GD.,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in spindler,GD.(ed).,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ss,1971,p.279.转引自郑金州:《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6]郑金州:《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7]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119页。
    [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3][美]藏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李丽华:《试析韦伯的群体文化和谐思想》,《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4期;李丽华:《亚里士多德的群体文化和谐思想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4期。
    [2]蔡章伟:《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3]吴理财:《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月刊》2007年第2期。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2]田丰:《文化进步论——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思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3]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4]陈序经:《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9-331页。
    [5]雷莹、白显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和谐》,《光明日报》2006年5月16日。
    [1]李德顺:《用改革和发展打造“和谐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第9期;《社会和谐与文化和谐》,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7日;《社会和谐与文化和谐——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德顺教授》,《理论参考》2007年第2期.
    [2]王桂兰:《文化和谐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3]朱根甲、王忠良:《和谐社会呼唤文化和谐》,《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
    [4]许士密:《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李郁香:《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朱根甲、王忠良:《和谐社会呼唤文化和谐》,《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胡玉兰:《和谐社会:文化和谐的社会——从社会学视角考察》,《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8期.
    [5]朱其训:《论经济和谐与文化和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周有光:《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群言》2006年第7期;刘从德、梁红泉:《和谐世界视域中的文化和谐与文化安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蔡宇宏:《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
    [8]姜晓梅:《文化和谐与文化建设》,《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6期;朱根甲、王忠良:《和谐社会呼唤文化和谐》,《行政与法》2006年第8期;袁懋栓:《文化管理方式与文化和谐发展》,《投资北京》2007年第6期:
    [9]张继良:《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0]王桂兰:《文化和谐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11 林光汉:《维护政治文化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2 张小平主编:《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严昭柱主编、马磊等编写:《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邓伟志、胡申生主编:《和谐文化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光明日报编辑部编:《和谐文化专家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编写组编:《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13 周攀编著:《和谐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年版;黎玉琴:《秩序与和谐的文化追求:超越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创新与和谐文化建设;2007深圳文化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章剑华主编、江苏省文化厅著:《和谐文化与文化江苏》,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2]叶文龙主编:《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郑晓幸主编:《和谐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创新》,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光明日报》2006年10月9日;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求是》2007年第4期.
    [4]寇东亮:《“和谐文化的”的三重意蕴》,《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郭宇光:《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9期.
    [6]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求是》2007年第17期;王伟、张晖:《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湖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求索》2007年第1期;殷安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2期;何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学术交流》2007年第7期;宋容德:《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宋三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培植和谐文化的实践途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期。
    [7]黄枬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8]韩美群:《论和谐文化的社会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5期.
    [9]杨怀中、梅珍生:《论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10]陈家付:《论和谐文化的整合功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1]刘耀霞:《论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求实》2007年第5期.
    [12]杨怀中、梅珍生:《论和谐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1]夏建国、韩美群:《论当代和谐文化的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刘先春、叶茂泉:《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邓福庆:《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取向》,《理论探索》2007年第4期;沈壮海:《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
    [2]宁夏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求是》2007年第3期。
    [3]章剑华:《和谐文化论》,《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4]刘玉堂、李乐刚、刘保昌:《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5]吴光:《中华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及其现代意义——兼论当代文化发展战略》,《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李方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8期;王宇:《发掘传统和谐智慧建设当代和谐文化——“中国传统哲学与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0日。
    [7]王远明:《地域特色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资源》,《求是》2007年第1期。
    [8]孙玉杰:《中国和谐文化的思想资源、重要地位和正确导向》,《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9]方克立:《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5期.
    [10][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红、于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0页.
    [1][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高地译,陈观胜校:《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版,第261-298页.
    [2][美]G.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版.
    [3][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社会人类学论》,商务印书馆1991版,第206-210页.
    [4][英]E.P.汤普森著、钱乘亘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1页。
    [5][英]E.P.汤普森著、钱乘亘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德]H.J.甘斯:《通俗与上层文化比较》,[德]冈士著,韩玉兰、黄绢绢译,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4年版.
    [6]姜治莹:《转型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文化价值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2年.
    [1]仲红卫:《当代中国的市民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1年.
    [2]钟牧原:《我国先富群体的价值观探析》,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3]何兰萍:《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与现代性体验》,博士论文,南京大学2003年.
    [4]刘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富群体问题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1年.
    [5]俞虹:《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的价值取向》,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页.
    [1][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转引自[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3][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谢继胜、尹虎彬、姜德顺校:《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英]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美]克拉克·戚斯勒著、钱岗南、傅志强译:《人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页;[美]G.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荣、高地译,陈观胜校《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91页;[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马戎、阎书昌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9页。
    [6]陈序经:《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9,51-60页;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陈序经:《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版。第3-5页;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五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戚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美]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另参见张怡:《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皮埃尔·布尔迫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萨林斯(Sahlins):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转引自: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五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9页;[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德]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utz)著,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帕森斯(Taicott Parsons):The Social Syste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1,Page15。转引自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导言第2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思·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2.2“文化研究如何解释事物的意义”、1.3.2“意义的组织”等;[英]保罗·杜盖伊等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通过对“索尼牌随身听”的研究展示在现实存在和认识论方面当代向文化转变的情况,即产品的文化的意义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4][英]保罗·杜盖伊 等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导言第2页。
    [5][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7-40页。[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思·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臭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61页。
    [6]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五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8页;苟志效、陈创生:《从符号的观点看——一种关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符号学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5、60页.
    [7][法]罗兰·巴尔特著、王东亮等译:《符号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25页。
    [8][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68页。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德]莫里斯·纳坦森:《序论》参见[德]阿尔弗雷德·许茨著,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3][德]阿尔弗雷德·许茨著,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1]马德邻:《先秦儒学语境中的“和谐”范畴》,载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2]施忠连:《“和”乃天地之道》,载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3页。
    [1]施忠连:《“和”乃天地之道》,载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6页。
    [2]夏乃儒:《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阐释》,载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6页。
    [3]张岱年:《漫谈和合》,载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编:《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229页。
    [4]楚庄:《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刍议》,载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编:《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1]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郑杭生:《导读:对社会转型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载《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3页.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序言第5页.
    [3]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7页
    [1]《国语·郑语》,[吴]韦昭《国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1]《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左丘明,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
    [2]《中庸·天命章》
    [3]《荀子·礼论》
    [4]冯友兰:《中国哲学的底蕴精神》,载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编,《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5]《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左丘明,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
    [6]《中庸·天命章》
    [1]《荀子·天论》
    [2]《中庸·天命章》
    [3]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91年版.
    [4]张载:《正蒙·太和》,《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5]《论语·学而》
    [6]《中庸·十问强章》
    [7]《孟子·尽心下》
    [1]《论语·阳货》
    [1]《论语·为政》
    [2]《论语·八侑》
    [3]《论语·里仁》
    [4]《论语·子路》
    [5]《中庸·天命章》
    [6]《中庸·天命章》
    [7]《论语·尧日》
    [8]《论语·雍也》
    [1]《论语·颜渊》
    [2]《论语·微子》
    [3]《孟子·滕文公上》
    [4]《孟子·滕文公上》
    [5]《荀子·富国》
    [6]《荀子·富国》
    [7]《荀子·王制》
    [8]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上》,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1]《论语·学而》
    [2]《论语·八侑》
    [3]《论语·子张》
    [4]《孟子·滕文公上》
    [5]《荀子·富国》
    [6]《荀子·荣辱》
    [7]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08页.
    [1]《荀子·富国》
    [2]《荀子·王制》
    [3]《荀子·王制》
    [4]《荀子·王制》
    [5]《荀子·富国》
    [6]《荀子·君道》
    [7]《荀子·君道》
    [1]《周易·咸·彖传》,[宋]王应麟撰《周易郑康成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2]《论语·学而》
    [3]《论语·泰伯》
    [4]《孟子·梁惠王下》
    [5]《孟子·梁惠王上》
    [6]《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尽心下》
    [8]《荀子·王制》
    [9]张载:《西铭》,《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10]《论语·公治长》
    [11]《论语·颜渊》
    [12]《论语·雍也》
    [13]《论语·颜渊》
    [14]《孟子·梁惠王下》
    [15]《孟子·梁惠王上》
    [6]《荀子·富国》
    [7]《荀子·王制》
    [1]《荀子·富国》
    [2]《论语·子路》
    [3]《论语·为政》
    [1]《老子·二十五章》
    [2]《老子·三十四章》
    [3]《庄子·齐物论》
    [4]《老子·二十五章》
    [5]《老子·三十七章》
    [6]《老子·七十七章》
    [7]《老子·八十一章》
    [8]《庄子·天地》
    [9]《庄子·德充符》
    [10]《庄子·大宗师》
    [11]《庄子·骈拇》
    [1]张岱年:《论老子在中哲学史上的地位》,载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2]《老子·四十二章》
    [3]《老子·二章》
    [4]《老子·二十二章》
    [5]《老子·四十章》
    [6]《老子·三十六章》
    [1]《庄子·天下》
    [2]《老子·五十一章》
    [3]《老子·二十五章》
    [4]《老子·八十章》
    [5]《老子·十七章》
    [1]《老子·六十四章》
    [2]《庄子·缮性》
    [3]《庄子·应帝王》
    [1]《老子·三十七章》
    [2]《老子·六十三章》
    [3]《老子·五十七章》
    [4]《老子·四十三章》
    [5]《庄子·天地》
    [6]《庄子·天地》
    [7]《老子·四十章》
    [8]牟钟鉴:《道家学说与流派述要》,载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老子·七十八章》
    [2]陈燕珠编述:《法句经要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3]牟融:《牟子理惑论》,见王宗星、李四龙、杨立华、周学农编著:《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第256页。
    [2][唐]实叉难陀译、林世田等点校:《华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3]《通行般若经·贡高品》
    [4]转引自,赵赴初:《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5][唐]实叉难陀译、林世田等点校:《华严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6]转引自,赵赴初:《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1]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202页
    [2]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8页.
    [1]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2日),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页.
    [2]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3]康有为:《不忍篇》(1877年前),载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页。
    [4]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3页.
    [5]康有为:《孟子徽·礼运注·中庸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页.
    [1]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2]萧公权着、汪荣祖译:《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301页.
    [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4]梁启超:《<说群>序》,载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5]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载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6]梁启超:《新民说》,载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7页。
    [1]梁启超:《新民说》,载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2]梁启超:《新民说》,载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3、249页.
    [3]梁启超:《新民说》,载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页.
    [4]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二讲》(1924年2月3日),载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5]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1924年1月27日),载刘波编:《孙中山箴占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61页.
    [6]孙中山:《三民主义》(1919),载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65页。
    [7]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1924年2月10日),见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61页.
    [1]孙中山:《三民主义》,见《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185-186页。
    [2]《总理全集》第1集第319页。转引自,张磊:《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5页。
    [3]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1924年8月3日)见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04页.
    [4]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1924年8月10日)见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05页.
    [5]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1924年8月10日)见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14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9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6页。
    [4]列宁:《拉萨尔“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0页.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8]C.H.Kahn,The art and thought of Heraclitus,An edition of the fragments with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Cambridge,1981,P65.转引自,扬适:《哲学的童年——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0页.
    [4][德]卡西尔著,范进、杨君游译:《国家的神话》,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1][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4页.
    [2][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5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第358页.
    [4][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04页.
    [5]参见[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8-169页、205页、365页等。
    [6][希腈]亚里斯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05页.
    [7]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8][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1][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91页.
    [2][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1、312页.
    [3][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2页。
    [4][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7页.
    [5][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6][希腊]亚里斯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页.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8页.
    [1][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页.
    [2][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4页.
    [3][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4页.
    [4][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
    [5][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页.
    [6][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9页.
    [7][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版,第33页.
    [8][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版,第36页.
    [1][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版,第26页。
    [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3版,第30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页.
    [4][德]马克斯·韦伯著,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6-262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3页.
    [2][德]马克斯·韦柏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4]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5][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1][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2][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59页。
    [3][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46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39页。
    [5]思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8页.
    [1][法]圣西门著、何清新译:《加强实业的政治力量和增加法国的财富的制宪措施》,《圣西门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23页.
    [2][法]圣西门著,董果良译:《论组织者》,《圣西门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51-266页.
    [3][法]圣西门著,董果良、赵呜远译:《新基督教》,《圣西门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5页.
    [4][英]傅立叶著,赵俊欣、吴模信、徐知勉译:《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傅立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5][英]傅立叶:《四种运动和普遍命运的理论》,《傅立叶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1页。
    [6][英]傅立叶著,赵俊欣、吴模信、徐知勉译:《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傅立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2页.
    [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3页.
    [2][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和谐公社组织法》,《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9页.
    [3][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和谐公社组织法》,《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7页.
    [4][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和谐公社组织法》,《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7-188页。
    [5][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道德世界书》,《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页.
    [6][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道德世界书》,《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页。
    [7][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道德世界书》,《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页.
    [8]弗·让·凯勒主编:《文化的本质与历程》,莫斯科1984年;转引自,黄力之:《巴黎手稿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1]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7、2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282、29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4]马克思:《马克思致约·魏德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64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4]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6]恩格斯:《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单行本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页.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恩格斯:《英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6]列宁:《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7]列宁:《关于俄共策略的报告提纲》,《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1]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文献:关于以实物税代管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2]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7页。
    [3]黄楠森:《马克思恩格斯与毛泽东邓小平之间的桥梁》,《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4]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0页.
    [5]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0页.
    [6]列宁:《论策略书》《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7]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1]列宁:《论合作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74页.
    [2]列宁:《论合作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3]列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4-785页。
    [4]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5]列宁:《全俄苏维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6]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7]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8]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9][德]蔡特金:《列宁和群众》,《回忆列宁》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页。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5年6月27日2版.
    [2]王秀华、程瑞山:《冲突与和谐:毛泽东政治秩序理念及当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毛泽东:《妇女们团结起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6页.
    [4]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5]毛泽东:《妇女们团结起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6]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7页.
    [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出版,解放军出版社重印1986年版,第766页.
    [2]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6-457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20-521页.
    [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版,解放军出版社重印,第767页.
    [1]石仲泉:《毛泽东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21页。
    [1]邓小平:《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甲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5]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2]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领导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3]邓小平:《拿事实说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4]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6]邓小平:《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1]江泽民:《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576页.
    [2]江泽民:《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页。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3、574页.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代表大会的报告),《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0页。
    [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代表大会的报告),《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8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1]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39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1][美]G.恩伯、M.思伯著,杜杉杉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227页.
    [4]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第68页.
    [5]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5,214-261页.
    [1]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1]刘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见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数据来源于《全国农村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1986-1999)》.
    [3]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
    [4]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2页.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结束 主要数据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02-21 10:00:17,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8/02-21/1169467.shtml.
    [1]数据来源于《中圉统计年鉴》(2007年).
    [2]张静:《私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4]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5]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6期。第74-83页.
    [4]刘增玉:《农村家庭财产的分割继承——河北省辛集市新垒头村查》,《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5]刘倩:《市场因素下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对中国中部一个村庄社会结构变革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5期.
    [1]张静:《公民与村民:身份定义的双重结构》,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96页.
    [2]刘增玉:《农村家庭财产的分割继承——河北省辛集市新垒头村查》,《社会学研究》1997年5期.
    [3]徐勇:《序——村治变迁中的权戚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载吴毅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4]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
    [6]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7]刘倩:《市场因素下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对中国中部一个村庄社会结构变革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结束 主要数据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02-21 10:00:17,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8/02-21/1169467.shtml.
    [2]转引自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8页.
    [3]朱启臻、朱琳、张凤荣:《北京山区农民土地价值观念变化分析》,《绿色中国》2005年第4期.
    [4]O'Brien,Kevin.& Li,Lianjiang 1996,"Village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Vol.22 No.1.;欧博文,《村民、选举及公民权》,香港“第二届中大陆村级组织建设学术讨论会”,2001年.转引自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5]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
    [7]许悼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8]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结束 主要数据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02-21 10:00:17,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8/02-21/1169467.shtml.
    [9]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1]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3]陈庆德:《农业社会和农民经济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4]王准冰:《江村报告——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81页.
    [5]魏捷兹、何翠萍:《跋:黄树民与叶书记——评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载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0页.
    [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2页.
    [3]转引自:陈功:《家庭革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1]保罗·霍亨伯格、林·霍伦·利兹著,唐娜译:《透视城市化》,载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4页。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4页。
    [2]许悼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3]目前,理论研究一般将农民进城寻找工作并定居,称之为“农民工”。有学者认为此称呼本身就内涵着歧视,笔者也有同感。因此受有关学者的启示,本文认同并照用“乡城迁移人员”的称呼,同时考虑到“农民工”用语的广泛性,在其上特注以引号,以示区别,引文则尊重原文.参见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307页.
    [6]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结束 主要数据开始陆续发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02-21 10:00:17,http://www.chinanews.com.cn/cj/hgjj/news/2008/02-21/1169467.shtml.
    [2]周拥平:《新贫困的分量——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家庭的调查》,见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4]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在此排除了直接在城市出生与成长的所谓“第二代农民工”。按照生存状态,他们应属城市移民.
    [2]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谈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3]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月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转引自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会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5]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基本现状和城市社会适应性分析》,《社会学导报》1995年第10期,转引自:张汝立著:《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1]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2]蓝涛、张春意:《王根柱口述实录》,见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3]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查尔斯·泰勒著,韩震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转引自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伴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4]孙覆海:《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工人日报》1999年3月31日.
    [1]程义峰、文远竹:《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年第2期;转引自,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257页。
    [2]周拥平:《新贫困的分量——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家庭的调查》,见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57页.
    [3]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冯桂林、李淋:《我国当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论文,北京,1996年6月.转引自,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制度化结构》,《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3]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刘精明:《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Rona-tas,Akos 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 ?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eialism ",American Jouenal of Sociology,100:40-69.转引自唐灿、冯小奴:《“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3]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4]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5]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王芙蓉:《他们拷问我们——关于流动人口和农民问题的一份模拟试卷》.载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65页.
    [2]王芙蓉、易本耀:《易本耀访谈录》,载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380页。
    [3]转引自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6]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1]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2]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3]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历时一年,在全国抽取了九个城市,访问了一万两千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七千八百多名儿童。转引自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5]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6]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华金·阿朗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第3期.转引自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4]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载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箸:《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6]《中国青年报》,1997年1月18日.
    [7]西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2]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1]转引自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3]王芙蓉:《他们拷问我们——关于流动人口和农民问题的一份模拟试卷》,转引自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362页.
    [4]王芙蓉:《他们拷问我们——关于流动人口和农民问题的一份模拟试卷》,转引自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361页.
    [1]任志辉:《陈辉口述实录》,载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页.
    [2]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参考以下文章: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庸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毛三元:《直面富人群体》,《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宋晓梧、高书生:《对当前城镇居民贫富状况的思考》,《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胡秀红:《城市富裕阶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8年,第27页.
    [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3]参见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4]参见唐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
    [1]袁山林、吴丽民、陈世斌:《经济繁荣背后的文化》,《经济论坛》2003年第6期.
    [2]唐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
    [3]胡秀红:《城市富裕阶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8年,第29页。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5]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6)》,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华文出版社,第368页.转引自戴建中:《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5]胡秀红:《城市富裕阶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8年,第22页。
    [6]李银河等:《穷人与富人——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转引自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7]戴建中:《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256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258页.
    [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年)》,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215页;转引自唐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
    [4]戴建中:《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5]严先溥:《关注高收入消费群体》,《瞭望生活周刊》2001年第17期.
    [6]胡秀红:《城市富裕阶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8年,第27页。
    [7]唐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
    [1]转引自樊坚:《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贫困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徐琴:《城市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2004),"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3408,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 Washington,D.C..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3]参见以下文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城市低保制为市民撑起保护伞》,《人民日报》2007年10月9日:徐琴:《城市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4]《农村扶贫 建议启用新标准》,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2007-9-28 9:16:29,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gnyw/userobject10ai1321482.html.
    [1]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慈勤英、王卓棋:《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黄晨熹:《城市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制度安排研究——以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转引自王兆萍:《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5]高倩:《如何看待城市贫民》,《社会》2001年第3期.
    [1]李路路等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转引自馀琴:《城市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方晓玲:《论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青年研究》2004年第6期。
    [3]施向东:《钟朋荣的民富观》,《经济论坛》1999年第2期.
    [4]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5]《农村扶贫 建议启用新标准》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2007-9-28 9:16:29,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gnyw/userobject10ai1321482.html.
    [6]《董春法和三万下山脱贫的农民朋友》,《第一篇:调查研究寻出路,下山脱贫为上策》,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4-05-17 08:28:04,http://www.zj.xinhuanet.com/special/2004-05/17/content_2136411.htm.
    [7]辛秋水:《纵比变化不小横看困难不少——岳西县两个贫困村十年变化跟踪调查》,《安徽日报》1992年2月24日1版;转引自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8]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9]李应章:《关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调查与启示》,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政府网站,http://www.bk.gov.cn/hbz/zcfg/200511/38.htm.
    [1]辛秋水:《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8期.
    [2]杨帆:《中国已进入财富激增时期“暴富”考验中国崛起》,《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4期.
    [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171页.
    [4]冯仕致:《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见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1]孙立平:《贫富分区争论表明精英与大众分裂》,《经济观察报》2006年2月28日。
    [2]岑科:《“仇富”对面是“欺贫”——杜维明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1-2期合刊.
    [3]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徐宜军、邬焕庆、梁书斌:《探究事件真相 哈尔滨宝马肇事案为何一波三折?》新华社哈尔滨2004年1月10日电,http://www.peopledaily.co.jp/BIG5/shehui/1061/2289732.html.
    [4]南方周末见习记者刘鉴强:《“宝马案”疑云:司法程序中呈现诸多问题》,《南方周末》,转引自:人民网-社会栏目-社会观察,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3/2288608.html.
    [1]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2]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3]南方周末见习记者刘鉴强:《“宝马案”疑云:司法程序中呈现诸多问题》,《南方周末》,转引自:人民网-社会栏目-社会观察,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3/2288608.html.
    [4]《刮花车主小轿车 女工遭巴掌倒地致死》,《广州日报》,2006年09月21日,http://gz.dayoo.com/gb/content/2006-09/21/content_2638196.htm.
    [5]《京华时报》2007年4月4日,转引自奚旭初:《欺贫何以成了一些富人的思维定势》2007-04-05 15:10:06来源: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704/05/241196.shtml.
    [6]《上海:动迁公司人为纵火 活活烧死古稀夫妇》,《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10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05-10/09/content_3598007.htm.
    [7]《重庆民工广东讨薪遭殴打十余人伤亡》,《重庆晨报》2007年7月1日。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2]《农妇请总理讨薪成名人 尴尬遭遇折射清欠阴影》,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15日.
    [3]《建筑法将作修改拖欠民工工资最高罚款30万元》,《华夏时报》2004年11月11日.
    [4]樊曦、黄全权:《建设部副部长:坚持优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新华网,2007年1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countryside/2007-01/26/content_5657794.htm.
    [5]樊曦、黄全权:《建设部:166亿新拖欠农民工工资年底解决》,新华网,2007年01月27日,http://news3.xinhuanet.com/video/2007-01/27/content_5659841.htm.
    [1]俞评:《仇富还是欺贫?》,《观察与思考》2004年第16期.
    [2]杨立雄《从人道到人权:穷人权利的演变——兼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转引自吴立:《某些知识分子为何厌弃穷人》,《天涯》2005年第6期.
    [4]浩富:《“欺穷”拷问中国公民价值观》,《华人时刊》2006年第12期.
    [1]中新社5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5-11/932552.shtml.
    [2]张燕丽:《嫌贫爱富的房地产广告》,《青年记者》2005年第11期.
    [3]孙立平:《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载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5]学习月刊编者:《〈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的编者按》,《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上).
    [6]郭松民:《话说仇富心理》,《记者观察》2006年第11期(上半月)。
    [7]沈杰:《专家解读仇富心理: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17日。
    [8]穆治锟:《仇富和崇富的悖论》,《世界知识》2004年第13期.
    [8]谭平:《论中国古代的仇富心理》,《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1]胡丰顺、钟青林:《社会弱势群体仇富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之道》,《理论界》2005年第11期.
    [2]沈杰:《专家解读仇富心理: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青年报》2006年09月17日.
    [3]Ravallion,Matin and Shaohua Chen(2004),"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d," Policy Reserch Paper 3408,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d,Washington,D.C.及《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数据均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Heping,Jia."Nations Income Gay Widens." China Daily Business Weekly.28 August -September 2001,20,转引自[美]卡尔·里斯金:《贫困、不平等和中国的总体经济政策》,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1]中国新闻社电,2002年5月10日.
    [2]陆学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学的神圣使命(开幕词)》,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2页
    [3][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4]Yao,Shujie,Zongyi Zhang and Lucia Hanmer(2004),"Grow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5,Issue2,pp.145-163.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5]穆治锟:《仇富和崇富的悖论》,《世界知识》2004年第13期。
    [6]张雨生:《要关注“仇富心态”》《学习月刊》2006年第17期.
    [7]杜智娜:《法庭上的“仇富者”》,《法律与生活》2006年第8期.
    [8]《北京男子仇富 4年扎坏百辆车轮胎 自称上瘾》,《新京报》2006年12月28日.
    [1]胡丰顺、钟青林:《社会弱势群体仇富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之道》,《理论界》2005年第11期.
    [2]郭松民:《话说仇富心理》,《记者观察》2006年第11期(上半月)。
    [3]《持刀抢劫杀害清华副教授“仇富”案犯被枪决》,新华网,2006年12月14日,17:55:10,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2/14/content_5486777.htm.
    [4]李宏、周莉宁:《劫匪庞茂升犯罪心理分析》《北京日报》2006年9月5日.
    [5]《持刀抢劫杀害清华副教授“仇富”案犯被枪决》,新华网,2006年12月14日,17:55:10,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6-12/14/content_5486777.htm.
    [6]马赛克:《教人如何不“仇富”》,《政府法制》2006年第1期(上)。
    [1]孙立平:《90年代以来贫富差距的几个新特征》,载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2]《张朝阳认为中国从来没有仇富》,《天涯》2004年第1期。
    [3]江汉:《〈解读国人仇富心态〉》,《中国报道周刊》2006年9月30日,http://www.cnbaodao.com.
    [4]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的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胡丰顺、钟青林:《社会弱势群体仇富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化解之道》,《理论界》2005年第11期.
    [2]杨茜、江严:《仇富心理及其他》,《心理世界》2006年第3期.
    [3]毛寿龙:《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上).
    [4]杨茜、江严:《仇富心理及其他》,《心理世界》2006年第3期.
    [5]江汉:《解读国人仇富心态》,《中国报道周刊》2006年9月30日,http://www.cnbaodao.com.
    [1]本刊评论员:《仇腐≠仇富》,《科技创业》2007年第1期.
    [2]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的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76页;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2]《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人民日报》2007年1月15日,第001版.
    [3]万军、刘君栩、杨丽华:《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4]《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林艳兴、任立波:《干部“公推差选”再考察》,《瞭望》2007年5期。
    [5]纪昌荣:《农民为干部作鉴定》,《瞭望》,2007年第13期.
    [6]李德军:《我们是如何推行干部任期制的》,《领导科学》2007年第8期。
    [7]张立勇:《领导干部应当怎样对待群众?》,《求是》2007年第5期.
    [8]张立勇:《领导干部应当怎样对待群众?》,《求是》2007年第5期.
    [9]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参见李步云:《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论纲》,刘海年、李林、托马斯·弗莱纳主编:《人权与宪政——中国—瑞士宪法国际研讨会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159页;转引自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姬金铎:《封建主义及其当代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3]王明浩:《“法外特权”岂能成招商筹码》,《人民日报》2007年1月18日第005版.
    [4]曹树林:《惩腐治恶不退缩——记河南省驻马店市纪委副书记杨正超》,《人民日报》2007年4月18日第002版.
    [5]莫于川:《“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探索》2006年第1期。
    [6]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7]杜文娟:《去年查处民警近六千 今后民警升职要过经济责任审计关》,《人民日报》2007年2月9日第010版。
    [8]邢克鑫:《“当干部就得吃亏”》,《求是》2004年第4期.
    [9]姜洁:《一腔热忱暖民心》,《人民日报》2007年4月11日第001版。
    [1]《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13日,《报刊文摘》2006年3月17日.
    [2]《学习时报》2006年3月17日,《报刊文摘》2006年3月22日.
    [3]姬金铎:《封建主义及其当代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4]嘉塞特著,蔡英文译:《群众的反叛》,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转见于钱文亮:《都市、群众与新文学宾‘运动'形式》,载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2页.
    [5]钱文亮:《都市、群众与新文学宾‘运动'形式》,载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52页.
    [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104页。
    [1]吴兢:《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新规——公民个人可建议立项司法解释 制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或者重大疑难问题的司法解释 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日报》2007年3月19日第010版.
    [2]董宏君:《“12380”:让群众监督的渠道更畅通——全国组织系统“12380”专用举报电话开通3周年综述》,《人民日报》2007年4月13日第001版.
    [3]转引自: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246、251页。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6]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 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2版,第368页.
    [7]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1]李增辉:《全国首例坐式太极拳创编完成 残疾人也能打太极》,《人民日报》2007年5月11日,第012版。
    [2]冯华:《农业部禁止焚烧秸秆》,《人民日报》2007年6月15日,第002版.
    [3]庞革平、郑盛丰:《群众的需要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广西以沼气为切入点促进新农村建设纪事(下)》人民日报2007年5月29日,第001版.
    [4]吉格定:《论司法关注民生公正保障和谐》,《人民日报》2007年3月7日,第011版.
    [5]张丽君:《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2页.
    [6]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1]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35页.
    [2]姜羽、王征兵、杨薇:《当前农村干群矛盾的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
    [3]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4]朱力:《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任务》,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5]黄海霞:《中央重视领导干部选拔》,《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16期。
    [1]孙申:《解析领导干部腐败规律》,《领导科学》2004年第24期。
    [2]此内容部分参考了张丽君论述干部官僚主义的内容,载张丽君:《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114页。特此说明并致谢.
    [3]刘少奇:《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4月27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召开的党员干部大会上作的讲话。
    [4]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我的任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5]列宁:《进一步,退两步》,《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3页.
    [6]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
    [8]裴智勇:《反渎职侵权4年查案近3万起干部渎职犯罪 县处级以上递增》,《人民日报》2007年5月10日,第010版.
    [1]田豆豆、王科、王建新:《严管干部操守 各地纷出硬招》,《人民日报》2007年2月5日,第010版.
    [2]周志忠:《王正伟:要有挑战“潜规则”的勇气》,《人民日报》2007年5月21日,第010版.
    [3]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04页。
    [4]引用及转引于,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210页.
    [1]这三个数据分别来自于宋赋文、樊小刚、周惠文:《实地农民问题的成因及其化解对策》,《观察与思考》,2003年第12期;王海坤:《失地农民的出路与现实》,《农村天地》2004年第4期:李亚华:《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转引自张静:《地权纠纷与身份不平等》,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214页.
    [2]王海坤:《失地农民的出路与现实》,《农村天地》2004年第4期.转引自:张静:《地权纠纷与身份不平等》,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3]张静:《地权纠纷与身份不平等》,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8页.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51页;转引自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G年版,第348-349页。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4)》,第6页;转引自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5]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6]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2]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4]转引自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魏浩、申广祝:《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2期.
    [2]胡鞍钢、门洪华:《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
    [3]胡鞍钢、门洪华:《入世五年:中国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开放导报》2007年第1期.
    [4]何乐:《2007年,中国经济平稳前行——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中国市场》2007年第5期。
    [1]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2]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3]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普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5]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1]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探索》1993年第1期。
    [2]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2002年第2期.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12-14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4]李强:《转型时期中困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6-113页。
    [5]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7页.
    [6]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7]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4页。
    [8]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46-549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198页.
    [3]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2004),"China's(Uneven)Progress Against Poverty,Word Band,"Policy Research Paper 3408,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d,Washington.D.C.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4][美]本尼迪克特著,张燕、付铿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页。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2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78页.
    [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3版,第70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3版,第133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3]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世纪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4]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导言》,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5]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世纪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思·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期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2]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2页。
    [3]转引自,[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2页.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204页。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思·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转引自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3]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4页.
    [4]S.卢克斯(Steven Lukes)《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Power:A Radiacl View).Basingstoke:Macmillan.1974.转引自[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1]转引自[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转引自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3]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5][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6页.
    [6]Giovanna Procacci,"Govermentality and Citizenship",in Kate Nash and Alan Scott eds.,T 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alogy,Blackwell Publishers.2001.p.342.转引自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世纪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曹景林:《中国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1978~2001年》,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15页。
    [2]Hussain,arthar(2003),Urban Poverty in China:Measuerement,Patterns and Policies,International Labaer Office,Geneva,January.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1]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毛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34页.
    [3]参见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5]Lenski,G.E.1966,Powerand Privilege:A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NewYork:McGraw-Hill.转引自: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6]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载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徐琴:《城市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王美艳:《转轨时期的城市贫困——人力资本和就业状况对贫困的影响》,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页。
    [3]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青年研究》2005年2期。
    [4]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张宛丽:《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曹景林:《中国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1978-2001年》,载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15页.
    [2]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载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4]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载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296页。
    [5]许全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现代性》,《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版1995年版,第294页。
    [2][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4][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5][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6][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1][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3][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4][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脚注。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1]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4][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下),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03页.
    [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下),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03页、704页.
    [6]邓世豹:《平等:和谐社会之基》,《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1]卓泽渊:《法律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
    [2]韩水法:《正义的视野》,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页.
    [3]范进学:《“农民工”平等权的宪法保障》,《法学论坛》2007年第2期.
    [4]韩水法:《平等的概念》,《文史哲》2006年第4期.
    [5]邓世豹:《平等:和谐社会之基》,《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6][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7]韩水法:《正义的视野》,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页.
    [1]韩东才:《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索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李丹婷:《论制度信任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3]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间——对信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2年3期.
    [4]转自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2期.
    [5]E.M.Uslaner,The Moral Foundations of Trus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转引自闫健:《当代西方信任研究若干热点问题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1]转引自李丹婷:《论制度信任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2][德]齐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贷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179页.
    [3]蔡志强:《认同、信任和宽容:危机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本》,《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4]转引自闫健:《当代西方信任研究若干热点问题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5][美]弗兰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6]博·罗斯坦,苑洁编译《在转型国家中创造社会信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研究》2007年第1期.
    [7]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韩东才:《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张静:《信任问题》,《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韩东才:《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6]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1页.
    [1]段忠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2][美]博登海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
    [3]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6-327页.
    [4]廖申白:《〈正义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正义论〉译者前言》,载[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译者前言第5页.
    [6]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7页.
    [7][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路易斯·普特曼:《平等、公正与经济学》,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0页.
    [2]韩水法:《正义的视野》,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页.
    [3]梁丽萍:《以政府的积极治理促进社会秩序的公平正义——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
    [4]阿马蒂亚·森著:《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5][美]卡尔·里斯金:《贫困、不平等和中国的总体经济政策》,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03页.
    [1]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1-645页.
    [2]参见,韩水法:《正义的视野》,樊纲:《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3页、617-618页。
    [3]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1-645页.
    [4]樊纲:《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3页.
    [5]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1-645页.
    [1]李强:《中国分层结构的新变化》,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4页.
    [3][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4]韩水法:《正义的视野》,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3页
    [1]马宏伟、张怡恬、于春晖,嘉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北京大学研究员高书生、中共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使广大群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对话录》,《人民日报》2007年5月23日第009版.
    [2]《国语·郑语》,[吴]韦昭《国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3]《论语·子路》
    [4]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1]雷庆翼:《“中”、“中庸”、“中和”平议》,《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2]《论语·尧日》又见《尚书·大禹谟》:“允执厥中”。
    [3]《论语·先进》
    [4]雷庆翼:《“中”、“中庸”、“中和”平议》,《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1]程梅花、邹林:《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2]雷庆翼:《“中”、“中庸”、“中和”平议》,《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3]程梅花、邹林:《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1]本刊编辑部:《有沟通才有和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6期.
    [2]张东娇:《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
    [1]严文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沟通研究评价》,《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2期。
    [2]张光辉:《和谐社会视阈下政治沟通机制的建构——种民主的微观机制的学理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祝业精:《简论战略网络中的协调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2]湖北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陶德麟、黎德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版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1]敬志伟:《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青岛日报》,2007年1月27日第006版.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3][美]卡尔·望斯金:《贫困、不平等和中国的总体经济政策》,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4]何玲利:《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5]阿马蒂亚·森:《能力、贫困和不平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1]马克思:《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版,第82页.
    [2]转引自彭京宜:《关注民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海南建设——解读卫留成同志在第五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海南日报》2007年5月11日第002版.
    [3]王春福:《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机制》,《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
    [1]转引自[美]亨德里克·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页.
    [2]李德顺:《宽容的价值》,《开放时代》1996年第1期.
    [3]贺来:《对话与宽容:辩证法的重大理论精神》,《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
    [4]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08页.
    [5][美]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前言第2页.
    [6]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08页.
    [1]钟秉林:《和谐社会:多元、宽容与秩序——在第三届学术前沿论上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2][美]乔治F.麦克林、邹诗鹏译:《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3]周恩来:《建设与团结》,《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1页.
    [5]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王颖:《团结友善当议》,《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9期.
    [1]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5页.
    [1]程立涛、祁刚利:《论社会主义友爱的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廖申白:《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
    [3]程立涛、祁刚利:《论社会主义友爱的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美]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2]英果尔德(Ingold,T.):——(1994b:330,斜体)Introduce to Culture,in T.Ingold(ed.)Compainion Encyclopedia of Anthroplgr:Humanity,Culture and Social Lif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转引自[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1]Kingsley Davis and Wiltert E.Moore," Some Principle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0(April 1945),pp.242-49.转引自[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2][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G年版,第334页.
    [3][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6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3][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5-6页.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7页.
    [3]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A.B.Hollingshead,R.Ellis and E.Kirby,"Social Mobility and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Sociallgical Review,19(1954):557-584.A.B.Hollingshead and F.C.Redlich,"Schizophrenia and Social Struture,”American Jourmal of Psychiatry,110(1954):695-701。转引自[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2][美]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3][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7页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39页.
    [1]王思斌:《走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朱力:《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任务》,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00页.
    [3]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4]James Davis,"The J-curve of Rising and Declining Satisfactions as a Cause of Some Great Revolutions and a Contained Rebllion",in H.D.Geaham and T.R.cds.,Violence in Amercia,New York:Bantam,1969.转引自:冯仕致:《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载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1]宋林飞:《“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2][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6页。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2]赵定东:《“群体”失业者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页。
    [1]Josen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p.1.转引自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入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2]祈东涛:《“身份认同政治”:研究回顾与思考》,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世纪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3]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0、5-6页.
    [1][英]艾伦·斯温伍德:《现代性与文化》,转引自,于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著,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2]许欣欣:《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内引文出自:许欣欣:《农民流动机会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载景天魁等:《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74页.
    [3]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毛丹、王燕锋:《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编者:《〈论新生代民工——游离在两种生活状态间的“边缘人”〉编者按》,《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6年第7期.
    [2]http://news.sohu.com/20070619/n250662240.shtml
    [3]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480页。
    [1]冯仕致:《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与社会认同》,载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134页.
    [2][英]斯圈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导言第3页.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4][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5][美]G.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2]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3]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4]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1]项兆伦、李其森:《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安居乐业——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九亭村调查》,《党建研究》2004年第9期。
    [2]李斌、李丽:《和谐社会建构与城市农民工的住房》,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3]李斌、李丽:《和谐社会建构与城市农民工的住房》,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1]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载黄家海、工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72页.
    [2]李汉林:《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转引自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2页.
    [1]文军:《制度、资本与网络: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及其系统生成》,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375页.
    [2][美]罗伯特·F·墨菲(Robert F.Murphy)著,王卓君、吕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3页.
    [3]邓小平:《压倒一切的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1]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2]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9页。
    [3]哈曼(Harman,Willis)1988.Global Mind Change.Sausalito,Calis.:Knowledge Systems:麦克莱兰(McConahay,David G.)1967.The Achieving Society.Nex York:Free Press.;哈根(Hagen,Everett E.)1962.On the Theory of Socil Change.Homewood,111.:Dorsey Press.转引自[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6页.
    [1]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2]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其中所指的专家数据来自于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2002年第4期.
    [3][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2][美]莱斯特·C.瑟罗:《得失相等的社会——分配与经济变动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ⅱ页.转引自宋林飞:《“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3]候永志:《改革开放20年,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与启示》,《经济参考报》1998年9月2日。转引自许欣欣:《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载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4]《世行警告:财富和机会不公平造成极度贫困的持续》,http://stock.163.com2005-09-21.
    [1]金鑫主编:《世界问题报告——从世界的视角观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转引自:吴金芳:《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395页.
    [2]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导言》,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代序第2页。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1]湖北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陶德麟、黎德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3版,第73页。
    [2]胡福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邓小平理念的哲学基础〉序言》,载胡福明、陆剑杰、张一兵主编:《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邓小平理念的哲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第4-5页.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1]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第68页.
    [2]宋林飞:《“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4]刘倩:《市场因素下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对中国中部一个村庄社会结构变革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1]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页。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13页。
    [3]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页.
    [4][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22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4-75页。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3版,第8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页。
    [1]蔡志洲:《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到底达到怎样的水平》,《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2]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介绍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08/080124.wmv
    [3]蔡志洲:《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到底达到怎样的水平》,《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4]2008年1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介绍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08/080124.wmv
    [5]《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转引自:蔡昉、万广华:《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载蔡昉、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6]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页。
    [7]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1]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公平》,载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页.
    [2]马晖:《思想解放就是要解决“改革疲劳症”》,《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月22日.
    [3]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该语引自,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0页。转引自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5]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2]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漆向东:《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7第3期。
    [2]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徐辉:《制度创新:中国反贫困成功的关键》,《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6期.
    [3]李实:《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4]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1]范德珩、张长江:《论干部工作民主化的制度设计》,《领导科学》2007年第18期。
    [2]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3][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1-62页.
    [2]数据来自,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2002年第4期,转引自李培林:《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的经验》,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3]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4]吴忠民:《立足于社会公正,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2]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载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6]此部分有观点参考或受启发于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具体引用在文中也已一一注明,特此致谢与说明。
    [7]黄豁、侯大伟、石志勇:《中间阶层发育需政策扶持》,《瞭望》2006年第9期.
    [8]吴忠民:《立足于社会公正,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刘慧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7页.
    [3]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4]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新视野》2007年3期.
    [1]边燕杰、李路路、李煌、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第12-13页.
    [1]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新视野》2007年3期。
    [2]宋林飞:《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赵卫华:《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状况与特点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载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96页.
    [2]吴忠民:《立足于社会公正,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2]姜义华:《构筑国际大都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75页.
    [2]Williams,R.(1961)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London:Penguin)转引自,[英]艾伦·斯温伍德:《现代性与文化》,载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会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G.H.埃尔德:《大萧条的孩了们》,第467页.转引自: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级阶级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4]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中国大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7期.
    [1]王雅林:《“换一种活法”: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与现代化》,载沙莲香主编:《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2]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宋林飞:《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1][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张兴国:《公共生活的伦理视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1][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2][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敝,第134页。
    [3]布赖思·特纳(Turner Bryan):1986a.Citizenship and Capitalism.London:Allen Unwin.转引自[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1]转引自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175页。
    [1]李慎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本刊评论员:《如何认识和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3]汤耀国、游志斌、李洁、韩雪:《民主政治:有序与突破》,《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11期。
    [4]李萍主编:《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1]黄枬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2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出版,解放军出版社重印1986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邓小平文选》(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2版。
    《邓小平文选》(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全上的报告》。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2版。
    《孟子译注》,杨伯峻编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中华书局1988年版。
    《中庸辑略》,[宋]朱熹刚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註直解》,[宋]范應元集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庄子鬳斋口義》,[宋]林希逸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序经:《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许悼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周怡:《解读杜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小娟主编:《文化的反思与重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2版。
    万俊人:《思想前沿与文化后方》,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列、杨雪冬主编:《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俞可平:《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澍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贾春峰:《文化力》,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五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田丰:《文化进步论—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的哲学思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饶会林主编:《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薛晓源、曹荣湘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著,张燕、付铿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克拉克·威斯勒著,钱岗南、傅志强译:《人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俞宣孟、谢维扬、白信才译:《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潮苣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美]G.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刘钦审校:《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L·A.怀特著,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黄世积校:《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荣、高地译,陈观胜校:《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美]菲利普·马格比著,夏克、李天钢、陈江岚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7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谢少波、王逢振主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红、于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保罗·杜盖伊等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等著、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编:《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唯物辨证法与东方智慧的对话》,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郑涵:《中国的和文化意识》,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席酉民、唐方成、郭士伊:《和谐理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主编:《和谐社会论》,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黄建钢:《群体心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马戎、阎书昌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王俊等译:《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 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薛晓源 陈家刚主编:《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培林、张冀、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版。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黄家海、王开玉主编:《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郑杭生、李路路主编,洪大用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世纪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蔡昉、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丽君:《新时期干群矛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石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以国企下岗女工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晓虹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刘玉亭:《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汝立著:《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周拥平等编著:《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沙莲香主编:《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世纪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师吉金:《构建与嬗变—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济南出版社2003年版。
    胡福明、陆剑杰、张一兵主编:《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刘波编:《孙中山箴言录》,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
    赵赴初:《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宗昱、李四龙、杨立华、周学农编著:《中国宗教名著导读》(佛道教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湖北省教育委员会组编,陶德麟、黎德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版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入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萍主编:《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姬金铎:《封建主义及其当代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希腊]亚里斯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法]圣西门著、何清新译:《圣西门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法]圣西门著、王燕生译:《圣西门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法]圣西门著,董果良、赵呜远译:《圣西门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法]傅立叶著,赵俊欣、吴模信、徐知勉译:《傅立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欧文著、柯象峰译:《新和谐公社组织法》,《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著、王东亮等译:《符号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德]阿尔弗雷德·许茨著,霍桂桓、索昕译:《社会实在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著、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亨德里克·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王兵:《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研究》,博士后报告,北京大学2001年。
    李小平:《群体态度构成与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
    姜治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文化价值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2年。
    何兰萍:《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文化与现代性体验》,博士论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仲红卫:《当代中国的市民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1年。
    宋善文:《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胡秀娥:《社会阶层变动与人民内部矛盾新发展》,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刘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富群体问题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1年。
    钟牧原:《我国先富群体的价值观探析》,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胡秀红:《城市富裕阶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硕士论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8年。
    徐建萍:《中等收入阶层在中国政治稳定中的作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张伟:《转型期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质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4年。
    陈义平:《中国中产阶层扩大的条件与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4年。
    韩克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分层的影响》,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3年。
    张怡:《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张耀灿:《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0日。
    黄力之:《巴黎手稿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黄楠森:《马克思恩格斯与毛泽东邓小平之间的桥梁》,《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
    王秀华、程瑞山:《冲突与和谐:毛泽东政治秩序理念及当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张静:《私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李强、唐仕:《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陈映芳:《农民工的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制度化结构》,《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刘精明:《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郭正林:《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朱启臻、朱琳、张凤荣:《北京山区农民土地价值观念变化分析》,《绿色中国》2005年第4期。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刘倩:《市场因素下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对中国中部一个村庄社会结构变革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5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谈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 年第1期。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伴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李学增、程学斌:《中国城市各阶层的利益差距》,《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唐任伍、章文光:《论“中国富人”》,《改革》2003年第6期。
    毛三元:《直面富人群体》,《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宋晓梧、高书生:《对当前城镇居民贫富状况的思考》,《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袁山林、吴丽民、陈世斌:《经济繁荣背后的文化》,《经济论坛》2003年第6期
    戴建中:《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严先溥:《关注高收入消费群体》,《瞭望生活周刊》2001年第17期。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城市低保制为市民撑起保护伞》,《人民日报》2007年10月9日。
    徐琴:《城市体制外贫困社群的生产与再生产》,《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慈勤英、王卓祺:《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黄晨熹:《城市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制度安排研究——以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王兆萍:《贫困文化的性质和功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吴理财:《“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肖文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辛秋水:《重视农村的文化扶贫》,《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8期。
    杨帆:《中国已进入财富激增时期“暴富”考验中国崛起》,《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4期。
    岑科:《“仇富”对面是“欺贫”——牡维明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1-2期合刊。
    杨茜、江严:《仇富心理及其他》,《心理世界》2006年第3期。
    毛寿龙:《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上)。
    万军、刘君栩、杨丽华:《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 世界》2004年第5期。
    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探索》1993年第1期。
    蔡昉、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2002年第2期。
    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青年研究》2005年2期。
    王思斌:《走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许欣欣:《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毛丹、王燕锋:《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编者:《〈论新生代民工——游离在两种生活状态间的“边缘人”编者按》,《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6年第7期。
    项兆伦、李其森:《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安居乐业——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九亭村调查》,《党建研究》2004年第9期。
    邓世豹:《平等:和谐社会之基》,《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
    韩水法:《平等的概念》,《文史哲》2006年第4期。
    韩东才:《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2期。
    李丹婷:《论制度信任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
    闫健:《当代西方信任研究若干热点问题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张静:《信任问题》,《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韩东才:《和谐社会的信任文化因素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段忠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梁丽萍:《以政府的积极治理促进社会秩序的公平正义——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中 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
    雷庆翼:《“中”、“中庸”、“中和”平议》,《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程梅花、邹林:《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张东娇:《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
    严文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沟通研究评价》,《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2期。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祝业精:《简论战略网络中的协调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何玲利:《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美]乔治F.麦克林、邹诗鹏译:《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王颖:《团结友善刍议》,《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9期。
    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程立涛、祁刚利:《论社会主义友爱的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廖申白:《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哲学研究》1999年第5期。
    蔡志洲:《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到底达到怎样的水平》,《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胡鞍钢、胡琳琳、常志霄:《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漆向东:《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7第3期。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徐辉:《制度创新:中国反贫困成功的关键》,《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6期。
    李实:《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范德珩、张长江:《论干部工作民主化的制度设计》,《领导科学》2007年第18期。
    吴忠民:《立足于社会公正,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黄豁、侯大伟、石志勇:《中间阶层发育需政策扶持》,《瞭望》2006年第9期。
    刘慧珍:《社会阶层分化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边燕杰、李路路、李煌、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新视野》2007 年第3期。
    宋林飞:《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赵卫华:《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状况与特点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姜义华:《构筑国际大都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会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7期。
    吴焕文:《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张兴国:《公共生活的伦理视野》,《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李慎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本刊评论员:《如何认识和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黄枬森:《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Arnold,Matthew,Culture and anarchy.Edited by Williams Knickerkocker,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9.
    Bauman,Z.,Culture as Praxis,London:Sage pulications Ltd,1999.
    Bon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1979.
    Doker,John.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es,1994.
    Gans,Herbert J.,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New York:Basic,1974.
    Criswold,Wendy,Culture and societies in Changing World,Thousand Oaks:Pine Forge Press,1994.
    Lamont,Michele,Money,Morals,and Matters:The Culture of the French and American Upper Middle Clas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es,1992.
    Munch,Richepard,and Smelser,Neil J.,Theory of Culture,Berkeley/ Los Angeles /Oxfor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es,1992.
    Parsons,T.,The Social System.New York and London:The Free Prees and Collier Macmillan,1951.
    Strinati,Dominic,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