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疆民族关系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朝鲜族为中心,论述了朝鲜垦民自清代迁入中国境内以来,在东疆的核心地带,即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与汉、满等民族相处,其间民族关系形成、发展、巩固的演变过程;通过东疆民族关系演变研究,揭示了朝鲜垦民由难民、移民身份迁入中国后,其国民意识和社会地位的历史渐变过程及内外因。从而对朝鲜族成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判定标准,及边疆跨界民族地区的稳定问题提出了新观点。
     清代东疆真正意义上民族关系的出现,始于东北释禁后汉、满、朝等民族对东疆的开发。在清朝200余年对东北封禁时期,东疆是禁中之禁,只有少数八旗官兵和原住民库雅拉人驻防,民族成分单一。长期的地旷人稀、边防空虚给19世纪中叶后的边疆危机留下了隐患,同时也给汉、朝流民移入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伴随着汉、朝流民的到来,东疆民族关系开始有了实质的含义。表现为两个内容:一是清廷对朝鲜越境垦民的收纳安置,使其中国化;二是汉满朝民族关系的初步形成。
     朝鲜族迁入后,东疆民族关系的形成,是在中朝宗藩关系大背景下产生的。这一背景下的关系特点是:既有清廷对属国臣民的优抚体恤,汉、满族民间的宽容收纳,又有“天朝上国”对“小邦之民”的轻视;经济上既有剥削雇佣关系,又有互补与相互依赖。部分垦民“薙发易服、领照纳租”,仅仅是出于生计上的考虑,并非对清朝“倾心向化”。但是他们在开发边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们所拥有的水稻耕作技术,使得他们在这块沃土扎下了根,也因此而培植、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心态,这也是其日后国民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心理基础,是中国接纳其成为国民的重要依据之一。“薙发易服”和对朝鲜垦民的“轻视”,一定程度阻碍了朝鲜垦民对清朝的认同程度和国民意识的形成进程。
     “间岛问题”促使朝鲜垦民中国认同意识萌发。当时,朝鲜族身处“夹缝”,自身的法律地位、经济利益和生存环境持续恶化。部分上层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间岛”与中国的关系,朝鲜垦民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并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他们对中国的心态开始由客居“上国”的外来者、旁观者、局外人而开始微妙变化。朝鲜族中的一些社会组织和进步人士采取了各种办法反对日本帝国入侵“间岛”,恳求清朝政府抵制日本入侵,保护垦民,掀起了自愿“薙发入籍”的运动。1910年,“日韩合并”,不甘心被日本人统治“保护”的朝鲜垦民也加快了其“中国化”的步伐,“薙发入籍”的人数迅速增加。但“间岛问题”后的入籍则不同于最初单纯为了获得土地所有权非自愿的入籍,而是为了摆脱日本灭亡朝鲜后的欺辱与剥削压迫,寻求中国真正保护的“自愿入籍”。可以说近代日本的殖民侵略扩张,是催发这个外来民族对第二故乡——中国,这个居住国国家认同意识萌生的原因之一。
     东疆民族关系的巩固与朝鲜族同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密不可分。朝鲜族由一个外来民族成为中国的国民、一个最年轻的少数民族有一个历史渐变过程,即与中华民族双向认同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和中国各民族共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共同的斗争经历使彼此结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与认同,增强并巩固了民族关系;朝鲜族用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了他民族的接纳、赞赏与尊重,为成为中国国民赢得了当之无愧的资格。
     在东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中朝文化的渊源关系、文化同质性、移民文化的特性、朝鲜族的文化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文化共性越多,彼此认同度就越高,凝聚力就越强,民族关系自然就和谐。中朝间历史上的特殊宗藩关系,同质性文化背景,再加上东疆开发移民实边时期,朝汉民族相似的逃难求生经历和移民身份,以及此后朝鲜灭亡、中国东北沦陷,国破家亡的共同经历,使中朝两个民族容易产生共鸣、共识,从而相互支持帮助。所以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后能站住脚,并很快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最直接有效。民族关系状况既取决于民族间的认同程度,也取决于民族与国家间的双向认同程度。国民意识强,国家认同程度高的民族自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关系往往也是良性的。而国家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认同关系往往从政策中得到直接体现。朝鲜族国家认同意识的产生和深化与政策有重要的关系。
     总之,今天东疆民族关系和谐现状的形成,非一日之工,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历史、文化、政策等综合因素合力而成。
Focused on the Chinese korean, the paper fully elaborates the whole process from formation, development to enforcement among the Chinese korean, Han and man nation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when the Korea minority migrated to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of rel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the paper reveals the reasons for the transi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status and social positions since they migrated and settled down in China. Therefor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ew perspective to the problems of stability in the regions where the minorities live and the judging standard to which Korean become Chinese.
     The real ethnic relations in Qing Dynasty dates back to the period when the Han, man and Chinese korean together explored the northeast of China.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forbidding the entry of other nations especially in eastern boundary an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Baqi soldiers and native kuyala were allowed to station there. The shortage of boundary soldiers defense and the low density of population in broad land, caused the hidden danger in the boundary in mid-late 19th centur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d the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immigration of Han and Chinese korean. The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area began to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after the nations immigration for one thing, Qing government accepted the Koreans and recognized the status of being Chinese citizen. For another,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Han, man and Korean began to form.
     The original relation among nations in eastern boundary was set in the relations of two countries (China and Korea), Qing government admitted the subjects from Korea, on contrary, and they despised the subjects from the small country. Han people employed and exploited Koreans and Koreans eventually accepted some of the cultures and rules of China in order to make a living. Korea people played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exploring the land; especially they grasped the skills of cultivating rice. The skill made them settle down in the land, and become Chinese people. This also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itizen conciseness and the essential proof of being admitted. The Korean people were forced to have their hair cut and change the clothes, even being despised by Chinese. To some extent, this prevented the Koreans from recognizing Qing government and forming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Jiandao issue”promoted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ethnic relations step into a new stage.
     “Jiandao issue”stimulated the germination of Korean recognition of China,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nations. The Koreans suffered from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in the social position,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s. Therefore, some of upper classes began to reali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n, also considered themselves to be Chinese rather than foreigners. At that time, some organization took actions to protest the invasion of Japan, request qing government to withstand the Japan, and protected the country. And they were willing to have hair cut and attend Chinese nationality. In 1910, Japan governed Korea and combined into one country, so the Koreans fasten themselves to become Chinese. Therefore, the colonial aggression of Japan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germination of Korean recognition consciousness China.
     The enforcement of ethnic relation in eastern boundary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fight with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The Korean experienced a gradual process to become the youngest minority of China.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to realize the process is that all nations in China together fough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The fight strengthened the friendship and relation of nations. Korean sacrificed themselves to win Chinese admission, praise and respect, and qualified for being Chinese.
     The cultures of China and Korea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also play a key role. Two countries shared common cultures, mak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and the strong unity and recognition consciousness. The policy on ethnics also has influenced the ethnic relations directly and effectively. The ethnic relations mainly depend on recognition between ethnics and country. The ethnic with high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loyal to the country. The policy on ethnics demonstrates the degree of recognition between country and minorities. The Korean recognition consciousness stem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olicies and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Koreans. To sum up,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in northeast of China went through a long period of history. The factors of history, culture and policies al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steady and increasingly harmonious relations.
引文
①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吉林省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本,1980年,第40页。
    ⑦李健才、衣保中编:《东疆史略》前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⑧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序,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⑨参见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86、111、384页;刁书仁《清中叶后东疆地区的开发》;董万仑《光绪初年吉林东部边疆的开发》;陈见微《东疆文献汇评》等人的论述。
    ⑩蔡永铉、胡黎霞:《东疆开发与东北亚经济圈》,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378页。
    ①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序,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②徐黎丽:《再论民族关系含义》,《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43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179页。
    ④徐黎丽:《再论民族关系含义》,《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43—44页。
    ⑤翁独健:《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①黄世君:《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再认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6期。
    ②苏太恒:《开放型民族关系概论》,《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③殷存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民族关系》,《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
    ①宁骚:《当代世界国内民族关系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民族团结》,1999年第7期。
    ②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③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④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⑤赵健君、贾东海:《民族关系定义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4期。
    ①严志钦、池玉华:《浅议国家是民族关系的重要主体》,《经济人学报》,2005年第3期。
    ②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③赵健君、贾东海:《民族关系定义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4期。
    ①金炳镐:《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②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1、265—267页。
    ③都永浩:《论民族关系与民族理论发展》,《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1期。
    ④王勋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⑤何晓芳:《试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征》,《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⑥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⑦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6页。
    ⑧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⑨彭武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①也有学者认为在当代社会,“民族关系的复杂性还在于,利益均衡未必就关系协调,因为不同民族的权力代表集团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追求某种超常利益,更不用说利益不均衡造成矛盾冲突的情况了”。见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③周竞红博士学位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①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②参见李大龙:《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载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78页。
    ①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89—790页。
    ②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③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年。
    ④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1989年。以下简称《论丛》。
    ⑤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①《北方民族》,1989年第2期。
    ②《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4期。
    ③黄光学:《新时期民族问题探索》,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④《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①以上载于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金泽主编:《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3辑。
    ④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⑤《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⑥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⑧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⑩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③杨昭全:《清政府对朝鲜垦民的“薙发易服”入籍政策》,《东北史地》,2005年第3期。
    
    ①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第5—16、17—29页。
    ②崔洪彬主编:《朝鲜族研究论丛》4,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6—277页。
    ③《东疆学刊》,2006年第4期。
    ①《现代中国研究丛书》ⅩⅩⅩⅦ,东京:财团法人アヅア政经学会,平成十二年。
    ①王海山、王续琨主编:《科学方法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前言”第2页。
    ①此部分参见刘智文:《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刍议》,《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6期,第133—136页。
    ①参见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202—203页。
    ②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并对出关汉人实行“事先起票,过关记档”的限制。同治十年(1871年)迫于内忧外患、边疆危机等多种因素废止封禁。参见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64、221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①《一统志》卷68;(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2,珲春,第23页:“地在省城东南一千二百里”;《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第2页:“距省城一千五十里”。
    ②《清太宗实录》卷58,崇德六年十二月甲寅,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3页。
    ③《清太宗实录》卷62,崇德七年九月庚寅;卷63,崇德七年十一月庚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57、871页。
    ④《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9—150页。
    ①参阅董万仑:《东北史纲要》、李泽权:《古代珲春地区行政机构沿革》,载刘忠杰主编:《长白山地理论文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卷6,武备·驻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49—150页。
    ③《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卷6,武备·驻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50页。
    ④(清)长顺等:《吉林通志》卷30。
    ⑤《珲春乡土志》卷6,武备。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
    ⑥“珲春协领为驱逐西来流民严防朝鲜难民越境的呈文”,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38页。
    ⑦《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卷3,民族·满族·按,第103页。
    ⑧李健才、衣保中编著:《东疆史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①《珲春县志》(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99页。
    ②(清)萨英额:《吉林外纪》(长白丛书本)卷3,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第四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④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329页。
    ⑤李健才、衣保中:《东疆史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⑥(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7,田赋·旗田。
    ⑦(清)长顺等:《吉林通志》(长白丛书本),卷30,食货志3,田赋下,第528页。“随缺地”是为八旗官兵兵饷补充津贴的特殊支给办法。
    ⑧《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Ⅲ,37,庄户名册,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第二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28页。
    ②朴京洙:《延边农业经济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第二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第59页。
    ②(朝鲜)《日省录》,哲宗戊午年(1858年)二月三日。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14—115页。
    ③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14页。
    ④(朝鲜)《日省录》,李太王丙子年(1876年)八月十日。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11—115页。
    ⑤《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六年二月丁丙。参见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16页。
    ①(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7月2日条,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9页。
    ②(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7月2日条,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③(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6月8日条,见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④崔宗范:《江北日记》7月2日日记,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第159页,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⑥(朝鲜)《日省录》,哲宗十一年九月九日(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第226页注(3)为“10日”),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⑦(朝鲜)《日省录》,哲宗十一年(1860年)九月九日。
    ①(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7月2日日记,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9页。
    ②李勋求:《满洲与朝鲜人》,第102—104页。转引自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③(朝鲜)李勋求:《满洲与朝鲜人》,第102—104页。转引自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④(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6月29日。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60页。
    ⑥(朝鲜)《通文馆志》卷12,纪年,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20页。
    ⑦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60页。
    ⑧陶祖彭:《调查敦化县韩侨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①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第31页。
    ②刘智文:《中国东北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和睦的成因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2期。
    ③《大韩每日申报·论说》,1907年12月7日。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注①。
    ①《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Ⅲ96。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06—107页。
    ②《珲春乡土志》,卷1;《宁安县志》,军备,第268页。转引自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06—107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8页。
    ②吴大澂:《手书信稿》之《复张振轩制军书》,光绪七年六月十三日(1881年)。
    ③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始,从长白山区封禁区析出若干围场。分御围、王多罗束(树)围、鲜围、莺远围及历年应捕围5种,为帝王巡幸时临时狩猎、盛京内务府捕牲丁狩猎、八旗官兵每年练武狩猎之用。吉林围场包括吉林西围场和南荒围场。南荒围场地处宁古塔之南,因以为名,其地包括今延吉、珲春等县。
    ④丛佩远、赵鸣岐编:《曹廷杰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7—98页。
    ⑤聂士成:《东游纪程》卷1,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石印本;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88—189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28页。
    ②《清德宗实录》卷136,光绪七年九月戊戌。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28页。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⑤《珲春县志》卷1,山脉,第51页:“磨盘山入汪清为高丽岭”。
    ⑥光绪六年(1880年),敦化县与珲春以高丽岭为界,光绪七年(1881年)设珲春副都统后,“延吉全境仍归珲春辖”。敦化县设置之初地域广袤,南与朝鲜会宁、钟诚接壤,珲春县与朝鲜清源接壤。见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8、30页。1882年敦化正式设县后归吉林府管辖,1914年复归延吉道下辖。
    ①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12页“吉林将军衙门为山东移民入境事的咨文”载:派遣吴永毅的是“钦差大臣吴”,即吴大澂庥酪愕墓僦笆恰熬∠炔褂酶苯保心祭?吉务农乡民200名,于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二十一日抵达吉林境。
    ②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13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④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444页。
    ⑤车成琶:《清代黑石岭道初探》,权立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2,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62—266页。
    ⑥《珲春县志》卷3,民族。
    ⑦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4页。
    ⑧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378页。
    ①参见赵兴元:《图们江北朝鲜移民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58—110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1972年影印本,第151页。
    ④《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八年七月十九日,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70年。
    ⑤聂士成:《东游纪程》,卷1,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石印本。
    ⑥《承政院日记》,同治十年五月二十八日,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70年。
    ⑦《朝鲜王朝实录》,高宗八年八月二十日,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86年。
    ①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6页。
    ②方朗:《吉朝分界案》,见《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116页。
    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见《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984页。
    ④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6页。
    ⑤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173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②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378页。
    ③《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3,见《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984—985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2辑,234页。
    ⑤《清实录朝鲜史料摘编》(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32页。
    ⑥《清实录朝鲜史料摘编》(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332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2页。
    ②《李文忠公全集》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三日条。
    ③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870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0页。通商局首任长官督理委员为李鸿章淮军部下花翎五品衔分发补用知县秦煐,当时正从事珲春招垦事宜,熟悉朝鲜事情,为李所器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珲春招垦局与越垦局合并改称抚垦局,迁至南岗,称为南岗抚垦总局,并将哈尔巴岭以东广阔之地划归南岗抚垦总局管辖,处理吉林与朝鲜交涉与朝鲜族垦民抚垦事务的基层行政机构,通商局卡随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裁撤。
    ②《珲春乡土志》,卷3,民族。
    ③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249页。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⑥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②南岗又称烟集岗,即现延吉市,是延吉厅设置前旧称。因当地盛产黄烟,秋获集市出售,故称烟集,“延吉”是“烟集”的音转。又说原为明代湖叶吉郎等卫地,“叶吉”音转为“延吉”,满语意为石羊。又“延吉”名称源于延吉厅设置时清光绪皇帝亲笔御赐,寓吉林延展大喜吉祥之意。参见龙井县人民政府编:《龙井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5年,第11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7页。
    ⑤《清宣统朝外交史料》,见杨昭全:《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916页。
    ⑥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1,边务,延吉篇,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l,边务,延吉篇,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7页。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4页。
    ⑤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2789—2790页。
    ⑥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2790页。
    ⑦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7页。
    ⑧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7页。而日人篠田治策则认为:越垦韩民大半归返韩境,其留者亦非每人薙发,大抵每户一人薙发(大多是年幼者),以其名义取得土地所有权。《日露战争以前に于ける间岛问题》,《国际法》杂志第8卷第6号,第457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5页。
    ②辽宁省档案馆档案:《奉天行省公署档案》,JCl0-2662。
    ③崔昌来等:《延边人口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④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行省公署档》,JCl0-2662。
    ⑤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2789—2790页。
    ⑥(民国)魏声和:《鸡林旧闻录》(《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⑦《李朝实录·英宗》,英宗十四年五月朔壬子(1738年,乾隆三年),第4497—4498页。
    ⑧《朝鲜成宗实录》卷二十“壬辰三年(1472)七月乙巳”礼曹启有曰:“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
    ⑨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6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3297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⑤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行省公署档》JCl0-2662。
    ⑥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2790页。
    ①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8—209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②徐世昌:《东三省政略》(长白丛书本)卷1,边务,延吉篇,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影印本,第2816页。
    ④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256页。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①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4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3页。
    ③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6页。
    ④参见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39—140页。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8页。
    ⑥《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Ⅲ514-516,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2页。
    ⑦见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4页。
    ⑧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⑨崔昌来等:《延边人口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⑩(民国)魏声和:《鸡林旧闻录》(《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①金钟国:《党的民族政策与延边朝鲜族》,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②参见费驰博士学位论文:《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19—21页。
    ③《备边司誊录》,仁祖二十四年九月十五日条。
    ①《通文馆志》,卷9,仁祖大王十六年戊寅。
    ②《通文馆志》,卷9,仁祖大王二十四年丙戊。
    ③(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台北:广文书局,1969年,第4页。
    ④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第213页。会宁市(1638—18881)崇德七年前无记录,其后至顺治十三年间有10年无交易数字,康熙十四年至三十年间有9年无记录。计牛有19年无记录,犁25年无记录。庆源市(1646—1881)头10年记录不全,也未依两年一市之规进行。牛自康熙四十八至乾隆二十四年间为48口,其后均为46口。参见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第21—23页。
    ⑤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第224—228页。
    ⑥谢国桢:《清初流民开发东北史》,上海:开明书店,1949年,第87—89页。
    ⑦《李朝英祖实录》,卷36,英宗九年十月乙亥条。
    ⑧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第207—211页。
    ①《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2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417件,第595页。文中凡引该书皆同此版本,不另注。
    ②《李朝英祖实录》,卷112,英宗四十五年四月。
    ③以上见[朝]《北路纪略》(1802—1834年),高永一:《中国朝鲜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7页。又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④“关于晓谕军民人等如有朝鲜人等越界货换宜持平买卖不可欺压的呈堂稿”,光绪七年(1881)七月二十五日《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33-11,165卷,第129件。
    ⑤《李朝实录·高宗实录》卷5,第306页,五年(同治七年,1868年)。
    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鲜政府为防边民偷越鸭绿江,实施封禁措施,废除了北部地区新设的厚州郡。在北部一千余里地方设置100多处把守外,还在越境事件多发的沿江地区增设14处把守,并指定马马海、楸波、从浦、外怪等四边将为江边留防将。《万机要览》财用编14,江界参把条。引自李洪烈:《三道沟事件及其善后策》,《白山学报》第5号,1968年,第192页。
    ②《李朝实录·英宗实录》卷35,九年七月壬辰。
    ③《李朝实录·英宗实录》卷38,十年五月壬辰。
    ①“关于晓谕军民人等如有朝鲜人等越界货换宜持平买卖不可欺压的呈堂稿”,光绪七年(1881)七月二十五日《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33-11,165卷,第129件。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180),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0—211页。
    ②李权洙主编:《长白朝鲜族历史资料》(吉林省内部资料),2002年,第21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60、65—66页。
    ②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第2卷,1983年,第52l—523页。
    ③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间岛产业调查书》,1910年,第30页。
    ①(民国)魏声和:《鸡林旧闻录》(《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49—50页。
    ②“吉林将军为抄发原片朝鲜民人有越垦易服一律编入民籍不准凌虐的咨文”,光绪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27页。
    ③(作者阙名)《珲春琐记》,李澍田主编:《珲春史志》(《长白丛书四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764—765页。
    ④东北解放后,延边地方一位领导在《延边与朝鲜民族的关系》一文中回顾到:“九一八”以前,中国人由于历史上不正确的观念,以致夜郎自大称朝鲜人为“小国人”,“大有天朝所在夷狄是膺之风,尤其中国人以地主资格对待朝鲜佃户,更酿成不平等的情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编:《中共延边地委延边专署重要文件汇编》第二集,1986年,第16页。此文作者佚名,但据文中第15页“我记得和龙县全县区域……”,可知是延边本地领导的讲话,时间在1949年6月至1950年6月之间。
    ⑤宋教仁:《间岛问题》(《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⑥宋教仁:《间岛问题》(《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7页。
    ⑦“督理吉林朝鲜商务委员为报华民与韩民争执地亩事详吉林将军”,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①“关于南冈勇信等社韩民保举金应弼充当乡约札饬招垦局查明回复的呈堂稿”,光绪二十年(1894)五月二十五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17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2页。
    ②“总署收北洋大臣文”(光绪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023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1917页。
    ①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1913—1914页。
    ②驱逐过程中有垦民数十人,联名“哀垦”,清带兵官员“当即将事之原委并派兵实非得已之故,剀切批示暂缓兵催,约以半月为期”;还有部分垦民以故国无田可垦,不肯舍土而绝生路“而输粮薙发,为命是听”,见《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中),第324、332页。
    ③参见《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中),第322—324、332—334页;杨昭全:《中朝边界史》,第254—255页。
    ④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63页。
    ①“督理吉林朝鲜商务委员为报华民与韩民争执地亩事详吉林将军”,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②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珲春招垦局为通报商局压逐垦民并留地票的禀文”,第65—66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③参见严文明:《略论中国水稻的起源和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①《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2页。
    ②《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年,辽宁省。
    ③《新唐书》第219卷《渤海传》中有渤海国时期(698—926年)中京显德府所属“卢州之稻”为渤海国特产与唐朝交易的记载。
    ④14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元末至清末时期处于世界性的气候寒冷期,即所谓小冰期。中国也是近5000年来的四个低温期中持续时间最长、气温最低的时期。参见邹逸麟编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⑤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⑥[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印本,第43页,
    ⑦《清太宗实录》卷13,崇德元年十月庚子条,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99页。参见刘智文:《后金时期的长白山开发》,《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⑧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⑨李毅纂修:《开原县志》卷lO,1930年版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953页。
    ⑩黄世芳修、陈德懿纂:《铁岭县志》,1931年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679页。
    ①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水田开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②日本外务省:《在满朝鲜人概况》(1936年)第541页。转引自金钟国主编:《党的民族政策与延边朝鲜族》,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③《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页。
    ④满洲农产公社总务部调查科编:《满洲米谷经济的发展过程》,1942年11月。
    ①《满洲经济研究年报》1941年版,第212页。
    ②权宁朝:《黑龙江省近代水田开发与朝鲜民族》,载《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专题国际学术会议文集》,学苑出版社,1989年。
    ③《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④金东俊:《珲春朝鲜族的迁入及其历史作用》,韩俊光主编:《中国朝鲜族迁入史论文集》,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329页。
    ⑤牛丸润亮等编著:《最近间岛事情》,昭和二年。
    ⑥《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①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②徐基述主编:《黑龙江朝鲜民族》,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47—49页。
    ③参见赵明哲:《朝鲜族的水田开发》,金哲主编:《吉林朝鲜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9页。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水田开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18—22页。
    ①[韩]李相龙:《石洲遗稿》,韩国高丽大学影印本,1973年,第284页。
    ②《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北京:中华书局,第144页。
    ③“九一八”之前土地面积单位一般以垧、天地、亩表示。大体上以长春为界,以北使用垧,以南使用亩。垧、亩所指实际面积各地差异很大。1934年1月25日伪满洲国度量衡法公布后,1町=0.116顷=0.9917公顷;1段(反)=中国1.614小亩。详见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49页。
    ④参见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⑤矢内原忠雄把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后骤增的东北朝鲜移民现象归结于朝鲜北部地区实行的整顿火田和朝鲜南部地区实施的耕地整理。[日]矢内原忠雄:《殖民及殖民政策》,有斐阁1926年版,第379页。
    
    ①[朝鲜]朝鲜总督府:《施正二十五年史》,1935年,京城,第231页。
    ②《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5页。
    ③《南满及东蒙朝鲜人事情》上卷,第137页。
    
    ①《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68页。
    ②《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6页。
    ③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54号。
    ④《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7页。
    ⑤《满洲问题的关键间岛》,《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74页。
    ①《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9页。
    ②《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9页。
    ③李勋求:《满洲与朝鲜族人》,1930年。墨元即墨西哥鹰洋,晚清民国年间,外国银元输入中国者,属墨西哥鹰洋最多。
    ④《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49页。
    ⑤《满铁调查月报》1931年9月号。转引自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6页注[52]。
    ⑥李勋求:《满洲与朝鲜族人》,1930年。《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53页。
    ⑦《满洲问题的关键间岛》,《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84页。
    ①《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第二分册,第151页。
    ②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7页注[57]。
    ③吉林省政府档案,11(7-7)2235号。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7页注[58]。
    ④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7页注[59]。
    ⑤《吉林省东部地方的状况》,第33页。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8页注[60]。
    ⑥李勋求:《满洲与朝鲜族人》,1930年。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158页注[61]。
    ⑦1931年“9·18”东北沦陷以后,许多朝鲜族农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在东北抗日联军的十一个军中,都有朝鲜族战士,在有些军里,朝鲜族战士约占半数以上。土地改革运动中,他们也是一支最革命的骨干力量。
    ①熊希龄:《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第6页。
    ②参见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5—56页。
    ③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 J101-06-0286号。
    ④详见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72—98页;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6—79页。
    
    ①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97-7)-2074、2138。
    ②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2178。
    ③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2046。
    ④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2087。
    ⑤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2310。
    ⑥吉林省长公署档案11(7-7)-2087。
    ⑦参见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第40—51页。
    ⑧延边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和龙县公署39-3-661号。
    
    ①延边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和龙县公署39-3-585号。
    ②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 J101-16-0371号。
    ③延边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7-6-755号。
    ④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4 J101-07-0287号。
    ⑤吉林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13 0101-20-0627号。
    
    ①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68号。
    ②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 J101-06-0286号。
    ③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68-11号。
    ④[日]东亚劝业株式会社:《南满洲ニ於ケル土地商租问题》,1926年版,第39—41页。
    ①参见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②[日]高桥领泉:《满铁地方行政史》,1927年,第205页。
    ③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68号。
    ④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68号。
    ⑤[日]东亚劝业株式会社:《南满洲二於穸,L,土地商租圈题》,1926年版,第34页。
    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7563号。
    ①土地典当是当事人双方在约定的典期内转移土地使用权,典当成立后土地或由承典人自己耕种,或由承典人再租给出典人,纳租而不支付利息。典当期内一般不能回赎,期满可以回赎,典价通常只及卖价的半价。双方立有典契,标明土地方位四至,交清议定的典价后,还须到县政府备案,待验明实情登记盖章后才为有效。
    ②奉天省押租又称“上打租”,即每年于未种之先交纳全年之租。
    ③参见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4—95页。
    ④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C24 J101-06-1273号。
    ⑤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6页注[2]。
    ⑥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2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602页。
    
    ①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实业厅L11J111-02-0797号。
    ②[韩]秋宪树:《资料韩国独立运动》卷4(下),延世大学出版部1975年版,第1516页。
    ③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
    ④[日]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会:《东北官宪所发排日法令辑》,1931年,第52—53页。
    
    ①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7563号。
    ②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81号。
    ③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7563号。
    ④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81号。
    ⑤满铁调查部:《在满鲜农ノ移住入植过程ト水田经营形态》,1941年,第228页。
    ①[日]朝鲜总督府警务局:《在满鲜人ト支那官宪》,朝鲜总督府行政学会印刷所,1930年,第167、305—321页。
    ②[日]朝鲜总督府警务局:《在满鲜人ト支那官宪》,朝鲜总督府行政学会印刷所,1930年,第178—179页。
    ③《实业月刊》第1卷第7号,1930年,辽宁,第8页。
    ④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沈阳朝鲜族志》,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⑤[日]《修正东边各县鲜人小作章程》,1928年8月30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资料,《满蒙各地ニ於ケル朝鲜人ノ农业关系杂件(1)》第2条中还规定每一份合同地主需交1角作为警察费,地主和佃农各自应在合同粘贴印花税8角;第14条中规定佃户必须是在鸭绿江西岸居住6个月以上,有保证人,不许新入境者佃种。如果违背上述规定县公署会强制解除租佃合同,如果是荒地则取消租佃,如果是熟地则罚100元以下的罚金并处分保证人。
    ①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042页。
    ②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JCl0-2681号。据东三省入籍韩族同乡会调查,1929年总计130万人,入籍者11.5万人,《申报》1931年7月26日。愿取得中华民国国籍者应由本人出具申请书,住居地方公民两人以上之保证书,申请住居地方之该管官署转请内政部核办,内政部核准归化时,应发给许可证书,并于国民政府公报公布之。
    ③辽宁省档案馆:《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卷9,江苏古籍出版社、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90年,第309—310页。
    ④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13 0101-20-0627号。
    ⑤《大公报》1931年10月13日。转引自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
    ①《延吉道垦民郑安立等为延约事致中国外交总长的信》,(韩)秋宪树:《资料.韩国独立运动》4(下),延世大学校出版部,1975年,第1484—1485页。
    ①《延吉道垦民郑安立等为延约事致中国外交总长的信》,(韩)秋宪树:《资料.韩国独立运动》4(下),延世大学校出版部,1975年,第1484—1485页。
    ②“东三省归化韩族代表团呈国民政府文”,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民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4页。1929年5月,“东三省归化韩族代表团”又有第二次呈国民政府文,补充东省归化韩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见同书第109—111页。
    ③《中共满洲省临委关于目前工作计划决议案》(1927年12月24日)。转引自金钟国:《党的民族政策与延边朝鲜族》,第65页注①。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①李大淳:《朝鲜诗选校注》序一,(明)吴明济编,祁庆富校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②王子毅:《韩国》,第246—247页。转引自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第237页。
    ③白新良主编:《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501页。
    ④“东三省归化韩族代表团呈国民政府文”,载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民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4页。
    ①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503页。
    ②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503页。
    ③《丽朝十家文钞》卷七,朴趾源:《洪德保墓志铭》。
    ①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②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332、454页。
    ③春子:《汉字与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http://fhpi.yingkou.net.cn/bbs/1951/messages/4998.html。
    ④《视觉信息功能、情感认同功能、承继传统功能》,赵杰《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6—157页。
    ⑤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517页。
    ①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②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第302页。
    ③《李朝英祖实录》卷11,英宗三年三月。
    ④参见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第306页。
    ⑤《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十二“丙子十四年(1636)二月丙辰”条,页8。
    ①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第7卷,第82页。
    ②朝鲜《李朝实录·宣祖》第115卷,第522页。
    ③朝鲜《李朝实录·中宗》第60卷,第461页。
    ④朝鲜《李朝实录·明宗》第4卷,第200页。
    ⑤《珲春县志》卷三,民族·满族,按。(长白丛书本)《珲春史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03页。
    ⑥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154卷,第40页。
    ⑦朝鲜《李朝实录·仁祖》第37卷,第285页。
    ⑧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十年,已酉,十一日,第130卷,第461页。
    ⑨《沈馆录》第1卷,第3页上。
    ①《八旗通志》卷4,旗分志,第38页;卷6,旗分志,第3页。又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2—73,沈阳:辽海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
    ②朝鲜《李朝实录·世宗》第20卷,第357页。
    ③朝鲜《李朝实录·中宗》第45卷,第699页。
    ④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52卷,第177页。
    ⑤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55卷,第498页。
    ⑥朝鲜《李朝实录·世祖》第49卷,第167页。
    ⑦朝鲜《李朝实录·世宗》第20卷,第357页。
    ①朝鲜《李朝实录·宣祖》第190卷,第498页。
    ②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261卷,第290页。
    ③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152卷,第19页。
    ④朝鲜《李朝实录·成宗》第251卷,第148页。
    ⑤滕绍箴:《从〈李朝实录〉看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友好关系》,《延边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第75—82页。
    ①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②虞光祖:《调查绥芬韩侨事宜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③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0页;(民国)魏声和:《鸡林旧闻录》(《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0页。
    ⑤《和龙峪商务委员为所管界内村屯集镇相距里数给具图说的禀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⑥《关于派员将强抢韩民寡妇人犯及被抢妇人解往珲春归案的呈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33-1-324-371。
    ⑦《关于韩民张义廷呈控民人董把头等害死伊侄抢走侄媳请饬司核办的呈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33-1-343-44。
    ⑧《关于讯明华民诱拐韩民金贤默儿媳一案的呈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33-1-343-439。
    ①(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8页。
    ②(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9页。
    ③(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
    ①王秋华:《明万历援朝将士与韩国姓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①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172页。
    ②关于李相龙的世代居地,《石洲遗稿》“解题”及中韩学合作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是“固城”(又称“铁城”),但文中李自称是“陇西李氏”之后,指其先祖未入朝鲜之前的籍贯——中国甘肃陇西。
    ③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173页。
    ④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173页。
    ①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7—220页。
    ②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7页。
    ③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7页。
    ④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7页。
    ①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8页。
    ②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8页。
    ③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8—220页。
    ④陶祖彭:《敦化县韩侨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①陶祖彭:《敦化县韩侨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②虞光祖:《调查绥芬韩侨事宜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③宋官德:《延边汉族与朝鲜族关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朝鲜族研究论丛》(4),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④《吉林通志》,第562页。
    ⑤《李朝英祖实录》卷1,四年二月癸卯。
    ⑥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⑦朝鲜失去土地被迫到山区烧荒开地的农民。
    ①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522页。
    ②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1l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459页。
    ③《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3—54页。
    ④(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2页。
    ⑤(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高永一:《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辛太~我将何生”,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6页。
    ⑥《北路纪略》(1802—1834嘉庆道光时期)记载(1823年),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7页。
    ①赵兴元等选编:《〈同文汇考〉中朝史料》(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86—87页。
    ②(朝鲜)《通文馆志》卷12,纪年。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1972年影印本,第141页。
    ④《李朝王朝实录·英祖实录》(二)第35卷,英宗九年七月条癸丑,第5页。
    ①“曾往朝鲜贸易粗晓该国语言之兵丁”,此条史料佐证了前引朝鲜史料《北路记略》所记珲春庆源长期边贸互市边民“数百年间,言语稍可相通”,即一些八旗兵丁略懂朝鲜语,朝鲜人也略懂满语。
    ②赵兴元等选编:《〈同文汇考〉中朝史料》(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82—87页。
    ③据伪“满洲国”民生部《第四次民生年鉴》“兴安东省教育”(1941年)载,1940年朝鲜族就学率近80%,远超同时期东北汉族45%的就学率;1982年中国曾对12岁以上的各民族人口中的非识字率做过调查统计,全国非识字者占总人口的31.87%。汉族非识字率为31.16%,少数民族的平均非识字率为42.54%,东北地区朝鲜族非识字率最低,为10.50%,见国家统计局《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人民出版社,1983年。以上转引自于逢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统合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民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7—458页。
    ④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编:《清代延边档案史料汇编》,2004年,第43—44页。
    ①“间岛”一词非中国所固有,出自早期越界朝鲜族垦民之口。图们江中多沙洲小岛,中国人通常称之为“夹芯子”,朝鲜人当时称这些“夹芯子”为“间岛”。但引起中韩领土纠纷的所谓“间岛”,则原指图们江北岸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附近的一片江滩地。此片滩地长不过10里,宽1里,面积2000余亩,是图们江自朝鲜茂山以下沿江滩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当地中国人习惯称之为“夹(假——笔者注)江官地”。光绪七年(1881年),朝鲜人为了达到越江垦种而又不被惩罚的目的,在朝鲜地方官指使下,于图们江北岸中国一侧私掘一沟以后,使连结北岸的江滩地遂成江中的一个小岛,并在上面耕种。中国称之为“假江”,又名“江通”,在中国一侧则从来没有“间岛”之名。但是朝鲜族垦民称此地为“垦土”或“垦岛”,“间岛”乃“垦岛”(Kantao)之音转。
    ②(韩国)《大韩每日申报·论说》1907年12月7日。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38页注①。
    ③关于“韩侨”称谓由来,已有的研究多认为始于国民党时期,实际上并不符合史实。“韩侨”是清末中国境内入籍与未入籍朝鲜族的统称,清末大量公文档案都使用此称谓。
    ④“濛江州设治委员为报选派韩人李有?瘸涞北U南昙懊裾九摹保质〉蛋腹荨⒅泄呓返匮芯恐行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5页。
    ①“濛江洲设治委员为报送越垦韩民调查表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②“濛江洲设治委员为报送越垦韩民调查表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③“濛江州设治委员为查明越垦韩民情况的申文”,宣统元年正月十九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8。
    ④“交涉使司批五常厅详调查越垦韩民表”,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⑤“交涉使司批长寿县详调查越垦韩民表”,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于珲春相近的烟集岗添设延吉厅抚民同知一员,厅属和龙峪地方,添设分防经历一员。1903年3月,延吉厅设厅治于局子街,正式开厅,隶属于吉林省分巡道管辖。与此同时,裁撤了抚垦局。从1902年成立延吉厅起,“图们江北始有完全理民之官。”(注:《东三省政略》,《边务》,延吉附件,《延吉边务报告》。)自设延吉厅“兼理满洲人之事务”以后,珲春副都统之职有名无实。1909年(宣统元年)8月,延吉厅改升延吉府,并设珲春厅和和龙、汪清二县。延吉府设于局子街,珲春厅设于珲春城,汪清县设于百草沟,和龙峪分防经历升为县,设于大砬子。同年9月,又设立吉林东南路兵备道台公署,称住延吉,直隶于吉林巡抚,在延边地区的一府一厅二县,均隶属于东南路兵备道管辖。至些,清在延边地区的行政建置基本完成,并将朝鲜人完全置于其统治之下。
    ⑦《吉林边务处为会同延吉厅调查延吉珲春一带韩民侨寓情况的申复》,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7页。
    ①《濛江桦甸调查委员为会查所属韩侨户口及相待情形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1—232页。
    ②敦化县自1882年正式设县至1914年设立延吉道之前归吉林府管辖。
    ③吉林省档案馆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人口比例为笔者统计。
    ④吉林省档案馆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⑤“调查委员虞光祖等为会同绥芬厅调查厅属韩侨事宜的禀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7—248页。
    ①《调查委员虞光祖等为会同绥芬厅调查厅属韩侨事宜的禀文及调查绥芬韩侨事宜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0、247、253页。
    ①“吉林交涉司民政司为准奉天行省咨调查韩人越垦事会稿”,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
    ②“吉林交涉司民政司为准奉天行省咨调查韩人越垦事会稿”,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三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0页。
    ③吉林省档案馆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①“濛江州设治委员为报选派韩人李有?瘸涞北U南昙懊裾九摹保?185页。
    ②“濛江州设治委员为报送越垦韩民调查表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及越垦韩民调查表”,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③“濛江桦甸调查委员为会查所属韩侨户口及相待情形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④“临江州知州为调查州属韩民越垦情况的详及交涉使司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⑤已有的研究多认为“清流杜源”措施产生、实行于奉天。参见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50—152页。
    ⑥“交涉使司批署敦化县详送佣垦韩民户籍表式批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①陶祖彭:《调查敦化县韩侨报告书》第二十、韩侨入籍之思想,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②虞光祖:《调查绥芬韩侨事宜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③“调查委员虞光祖等为会同绥芬厅调查厅属韩侨事宜的禀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④“延吉厅为填注韩民越垦调查表册的详文及韩民调查表”,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⑤和龙峪分防经历隶属于延吉厅,设置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辖境即光绪十一年(1885年)越垦局设置时的地界,宣统元年(1909年)和龙峪分防经历升格为和龙县。
    ①宋教仁:《间岛问题》(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①(朝鲜)《同文汇考》,(台湾)珪庭出版社,1978年,第3845页。
    ②(朝鲜)《同文汇考》,(台湾)珪庭出版社,1978年,第3920页。
    ③(朝鲜)《同文汇考》,(台湾)珪庭出版社,1978年,第3992页。
    ④(朝鲜)《同文汇考》,(台湾)珪庭出版社,1978年,第4053页。
    ⑤(朝鲜)《同文汇考》,(台湾)珪庭出版社,1978年,第4094页。
    ⑥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68年间共计59人,年均1.15人。康熙年间立碑前6次42人。其次为乾隆年间68人。
    ①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79页。
    ②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卷5,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95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④《朝鲜承文院故实》。转引自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⑤详见杨昭全:《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79—196页。
    ⑥见杨昭全:《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96页。
    ⑦(清)萨英额:《吉林外纪》(长白丛书本)卷8·珲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0—61页。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卷44,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④《清德宗实录》,卷143,光绪八年二月己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页。
    ⑤韩皇咨礼部转奏文,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1页。
    ⑥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2页。
    ⑦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1—62页。
    ①以上见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3、65、80、83、85、148页。
    ②“吉林将军为抄发原片朝鲜民人有越垦易服一律编入民籍不准凌虐的咨文”,光绪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27页。
    ①(朝)《增补北舆要选》,第35—36页。转引自杨昭全:《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407页。
    ②宋教仁:《间岛问题》,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③方朗:《吉朝分界案》,见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116页。杨昭全:《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④“吉林将军侯希、吉林副都统恩为札饬事边界承办处案”,吉林省档案馆藏,1863-54号。
    ⑤“吉林将军侯希、吉林副都统恩为札饬事边界承办处案”,吉林省档案馆藏,1863-54号。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91—92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③《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917、1881—1882页。
    ④《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880页。
    ⑤陈朝阳:《中韩延吉界务之交涉》,杨昭全编:《中朝边界研究文集》,吉林省社科院,1998年,第923页。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1,延吉篇。转引自杨昭全:《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216页。
    ②李范允属于朝鲜政府中的亲俄派,1909年前后退入俄远东地区组织义兵从事反日复国运动,并得到在华“韩侨”的积极资助。“韩国乱党李范允近潜俄境纠结死党数百人,声称义兵,拟抵抗日本恢复国权,凡在华韩侨闻皆互通音问,供给粮饷,三岔口韩侨亦间有输送米麦或资助金钱,直言不讳,在韩民自视,似由忠义之心激而为此。特现已入籍,即系华民倘为日本侦知必至问中国政府,地方官吏华民何故勾通韩国叛徒,恐与交涉,似宜思患预防设法杜绝。当令地方官及该村长恺切晓谕,严禁密查以免交涉而保治安。”见虞光祖《调查绥芬韩侨事宜报告书》,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2页。
    ③宋教仁:《间岛问题》(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①(日)币原坦:《间岛国境问题》,第214页。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②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5830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5947、5952—5953页。
    ①参见姜龙范:《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保护”政策——以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时期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②1887年中朝第二次会勘(即《丁亥会勘》),朝方代表已经放弃土门、图们(豆满)两江说,并承认图们江为中朝界河。同时,双方共同确认茂山以下图们江下游地段,无需勘察,自然定界。,双方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起跑线上,这显然是个倒退。参见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75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从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25—126页。
    ②(日)牛丸润亮:《最近间岛事情》,汉城:朝鲜及朝鲜人社,昭和2年(1927年),第1页。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58—159页。
    ④(韩)申基硕:《关于间岛归属权之研究》,探求堂,1979年,第129页。
    ①以上参见郑毅:《略论“间岛”问题》,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长白丛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309—310页。
    ②(日)春亩公追颂会编:《伊藤博文传》,东京:统正社,1943年。
    ③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④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27页。
    ⑤“加级沟练总为韩人争赖‘间岛’竟将韩姓荒地映射为韩地各情的禀及吉林行省批”,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边务,延吉篇,纪交涉。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③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108页。
    ④日本帝国主义以承认延边归属清政府为筹码,在南满地区攫取如下五项利益,即“东三省五案”:(1)与满铁并行的新法(新民屯至法库门之间)铁路的铺设权;(2)大石桥至营口之间的支线的铺设权;(3)把京奉线铁路延伸到奉天城下;(4)抚顺、烟台煤矿的开采权;(5)安奉线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①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254—255页。
    ①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②《大韩每日申报·论说》1907年12月7日。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第138页注①。
    ③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十七章第二节“中韩国界历史志”。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698页。
    ④延边档案馆所收藏的延吉厅档案资料: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六日,(5-2-253)《柏文蔚查该处韩民人籍户口并私垦地亩由》。
    ⑤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十七章第九节“徐世昌陈昭常奏报延吉边务”。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714页。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l,《边务延吉篇》,第5l页。
    ②以上参见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5—146页。
    ③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①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编:《间岛产业调查书》,1910年,第30页。
    ②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第2卷,1983年,第52l—523页。
    ③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间岛产业调查书》,1910年,第30页。
    ④(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0卷,第922页。
    ①沈茹秋:《延边调查实录》,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②《北兵营启录》光绪二年十月初七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初九日和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六日等条。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95页。
    ③玄圭焕:《韩国流移民史》(上),第137页。
    ④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中),第322—323页。
    ①以上参见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3—97页。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4页。
    ③韩国国会图书馆:《间岛领有权关系拔萃文书》,1975年,第3l页。
    ④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中),第296页。
    ⑤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下)《曲作寅为查获韩民私运小米及大麦的呈文》,第297页。
    ⑥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间岛产业调查书》,1910年,第47页。
    ⑦“吉林将军为商务局扣留越垦韩民运回米谷一案事咨北洋大臣”,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⑧“吉林将军为商务局籍端扰累韩民等情查明禀覆的札文”,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⑨韩兴烈:《延吉教区天主教会略史》。该文刊载在出版于1936年的《天主教青年》10月号总第4期,第4页。
    ⑩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11参见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90页,注①。
    ①中井锦城:《朝鲜回顾录》,东京糖业研究会出版部,1915年,第129页—209页。
    ②(日)市川正明编:《韩国合并史料》第2卷,东京:原书房,1978年,第591页。
    ③沈茹秋:《延边调查实录》,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8页。
    ④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170页。
    ⑤1929年4月《东三省归化韩族代表团呈国民政府文》,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98、109页。
    ⑥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⑦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6页。
    ⑧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①(韩)金正柱、吴世昌编:《日帝秘录》(1),《间岛问题》,第115—118页,《取缔有排日思想的韩人》,韩国史料研究所,1968年。
    ②(韩)金正柱、吴世昌编:《日帝秘录》(1),《间岛问题》,第315—316页。
    ③徐相訚是当地的儒教前主事。他和同事同年3月初旬,向奉天总督提交的上述的请愿书和意见书,得到奉天总督批示。徐等携此指令回到局子街向延吉厅提交,并得到了政府的许可。随后,他发布设立学校的计划书得到许多反日人士的赞同。但日本间岛派出所认为“大大地妨害派出所的政策”,“以设立学校为借口,集结其党徒企图变更韩国政治现状的阴谋”等罪名逮捕徐及其同事,并押送到朝鲜咸兴裁判所。见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史芸研究所(韩国),2000年3月,第185页。
    ④(韩)金正柱、吴世昌编:《日帝秘录》(1),《间岛问题》,第104页。
    ⑤延边档案馆藏:《延吉厅历史档案》,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5-2-265)《郑安邦查该处金官先被日人逼迫请愿剃头归化请示由》。
    ⑥延边档案馆藏:《延吉厅历史档案》,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二日,(5-2-423)《处理韩民杂件》。
    ⑦延边档案馆藏:《吉林东南路道档案资料》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二日,(5-2-423)《密书》。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1,韩民保护权。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249页。
    ②(日)币原坦《间岛国境问题》,第214页。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8页。
    ③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680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820、5804、5789页。
    ⑤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796—5797、5820页。
    ⑥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820、5804、5789、5793页。
    ⑦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820、5804、5789、5793页。
    ⑧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820、5804、5789、5793页。
    ⑨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780页。
    ①吉林东南路观察使署1913年11月13日《商埠局翻译员李同春的报告》。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第165页注(5)。
    ②延边档案馆藏:《和龙县衙门档案》,外事类47号案卷。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164页。
    ③吉林东南路观察使署:《垦民会总会长金跃渊致观察使陶彬的建白案》第2号,中华民国2年11月20日,延边档案馆藏。
    ④朝鲜总督府编:《在满鲜人与支那官府》,第209页。
    ①参阅(韩)玄圭焕:《韩国流移民史》(上),第242页,《和龙县公署垦民入籍简章》。
    ②《韩国独立运动史辞典》(总论篇,上),1996年,第322—323页。
    ③朝鲜统监府间岛派出所1907年9—11月对当地50个社的华韩人口调查为:中国人21 983人,韩民72 076人,载《统别往复案》间岛案一,间宪警第55号,明治40年11月9日。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95页注(2)。又据中国光绪三十四年底(1908年)调查,延吉厅越垦韩民总人口为77 892人,时隔一年人口增加约5816人。见“延吉厅为填注韩民越垦调查表册的详文及韩民调查表”,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④“徐世昌唐绍仪致外部日韩暗扰延吉应付为难电”(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清季外交史料》卷208第3193—3l94页。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877页。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63、145页。
    ①“徐世昌唐绍仪致外部日韩暗扰延吉应付为难电”(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杨昭全:《中朝界务交涉资料汇编》,第877页。
    ②延边档案馆藏:《延吉厅历史档案》,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二日,(5-2-423)《处理韩民杂件》。
    ③(日)《外务省警察史》“间岛”之部,《间岛地区韩国民族斗争史》第8卷,高丽书林,第861页。
    ④(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国史料研究所,汉城:高宗书房,1971年,第117页。
    ⑤1906年由朝鲜族爱国人士李相卨等人在龙井创办,是朝鲜族创办新式塾学的开端。其后,各种书塾纷纷效仿兴办。因此,瑞甸书塾的成立被视为中国朝鲜族近代教育的起点,1907年因灌输反日独立思想被日本间岛派出所解散。
    ⑥(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117—118页。
    ⑦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157页。
    ⑧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42页。
    ⑨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157页。
    ⑩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157页。
    11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157-158页。
    12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167—168页。
    ①(日)《外务省警察史》“间岛”之部,《间岛地区韩国民族斗争史》第1卷,第730—731页。
    ②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80页。
    ③(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117—118页。
    ④(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102—103页。
    ①《统别往复案》“间岛”案二,机密统发159号,《统监府派出所日报》,第5号,第231页。
    ②(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104页。
    ③《大韩每日申报》,1908年8月18日。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103页。
    ④《日本外交文书》第41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529—530页。
    ⑤徐世昌:《退耕堂政书》(五),第2446页。
    ⑥(清)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料》卷213,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⑦(日)内田良平:《日韩合邦秘史》上,1908年,东京:原书房,第568—569页。
    ⑧《大韩每日申报》,1907年9月21日。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104页。
    ⑨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6674、6671页。
    ⑩《间岛领有权关系拔萃文书》(上),1975年,第163—165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7页。
    ②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间岛产业调查书》,1910年,第47页。
    ③韩兴烈:《延吉教区天主教会略史》。该文刊载在出版于1936年的《天主教青年》10月号总第4期,第4页。
    ④韩国国会图书馆:《间岛领有权关系拔萃文书》,第195页。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45页。
    ②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78页。
    ③(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29页。
    ④(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28、329页。
    ⑤(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140页。
    ⑥(日)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乐浪书院,第319页。
    ⑦(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30页。
    ⑧(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第144页。
    ⑨(日)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乐浪书院,昭和十三年(1938年),第319页。
    ⑩(日)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乐浪书院,昭和十三年(1938年),第319页。
    11徐世昌:《退耕堂政书》(五),第2486页。
    ①(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驻韩日本公使馆记录》,第420页。
    ②(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27、328页。
    ③(日)《外务省警察史》“间岛”之部,《“间岛”地区韩国民族斗争史》第1卷,高丽书林,第689页。
    ④(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27、328页。
    ⑤(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28、329页。
    ⑥(日)《外务省警察史》“间岛”之部,《间岛地区韩国民族斗争史》第8卷,高丽书林,第861页。
    ⑦参见姜龙范:《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保护”政策》,《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⑧徐世昌:《东三省政略》(一),第499—500页。
    ①高永一编:《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2辑,第1分册,第452—455、460—461页。
    ②(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施设》,第327、328页。
    ③徐世昌:《东三省政略》,纪工程、屯垦、教育。
    ④高永一编:《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2辑,第1分册,第452—455、460—461页。
    ⑤徐世昌:《东三省政略》(二),第595,596—597页。
    ①徐世昌:《东三省政略》(一),第251—255、267页。
    ②徐世昌:《东三省政略》卷1,《边务延吉篇》,第29页。
    ③徐世昌:《东三省政略》(一),第251—255、267页。
    ④“东督徐世昌吉抚朱家宝奏吉省现办边务情形折”,《清季外交史料》卷209,第3220—3221页。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881页。
    ⑤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7章第8节“陈昭常吴禄贞督办吉林边务”。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710页。
    ①(韩)金正柱和吴世昌:《日帝秘录》(1),《间岛问题》第193页之《对学校学生所作的排日的训示》。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③徐世昌:《东三省政略》,边务,延吉附件,延吉边务报告。
    ④徐世昌:《东三省政略》,边务,延吉附件,延吉边务报告。
    ⑤《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卷2,第3386—3389页。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911页。
    ⑥参照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5227—5234页。
    ⑦《日本外交文书》第40卷,第2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137—138页。
    ①《日本外交文书》第40卷,第2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153—154页。
    ②《日本外交文书》第40卷,第2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153—154页。
    ③参照汪毅编:《清末对外交涉条约辑》(二)光绪条约,第467页。
    ④《日本外交文书》第40卷,第2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173—176页。
    ⑤徐世昌:《退耕堂政书》(五),第2486页。
    ⑥(清)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第213、216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⑦《日本外交文书》第41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昭和36年,第529—530页。
    ⑧(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间岛问题》,《统监府时代关于间岛韩民的保护设施》,第317页。
    ⑨日本外务省记录1-4-1-33《关于间岛版图的清韩两国纷议一件》第1卷。转引自孙春日:《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第57页注(5)。
    ①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②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韩]史芸研究所,2003年,第289页。
    ③筱田治策编著:《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史芸研究所(韩国),2000年3月,第186页。
    ④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7155、7132、6671页。
    ⑤《垦民玄德胜领荒一案由》,延边档案馆藏吉林东南路道档案资料:宣统三年六月十九日(32-1-693)。
    ①(清)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料》,卷216、20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②(清)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料》,卷216、20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③(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纪要》。
    ④见谢柄朴编《遗诗》铅印本附录。转引自吴忠亚:《吴禄贞与所谓“问岛”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4期。
    ①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3297页;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1页:“韩民不顾公理,专畏强权,首鼠两端,隐怀异志,屡欲脱中国政治之范围,而不顾他人之伺其后者,且将视为囊中之生产物也。”
    ②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3页。
    ①《间岛产业调查书》第1编,第8页。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139页注(2)。
    ②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174页注(3),明治43年4月29日附大贺龟吉间岛副领事致小村外相电《关于局子街韩民教育会情况的报告》,朝鲜总督府记录:《清国国境关系资料》第3册,韩国总务处记录保存收藏。
    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档案馆藏:建立垦民会《请愿书》,《延吉县延吉府文集》卷28,1913年2月26日;《韩国独立运动史辞典》总论篇上,第322—323页,韩国独立纪念馆、韩国独立运动研究所,1996年。
    ①玄圭焕:《韩国流移民史》一书(上),240页。
    ②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83—84页。【原出处:吉林省档案馆档案第2955卷(6-4号)】。
    ③参阅玄圭焕著《韩国流移民史》(上)第242页,《和龙县公署垦民入籍简章》。
    ④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6卷,(台湾)泰东文化社,1980年,第3295—3299页。
    ⑤金海龙:《定居间岛的韩人的亲族习惯及其他》(手抄本)一书,著于1908年。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注(2)。
    ①“外部致出使欧美各大臣中日交涉六案已让至极步特详达电”,《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卷6,第3486—3489页。转引自杨昭全、孙玉梅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934页。
    ②许青善、姜永德主编:《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③山本四郎编:《寺内正毅关系文书》(首相以前),第379页。《京都女子大学丛刊》9。转引自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第237页注(1)。
    ①《延吉道垦民郑安立等为延约事致中国外交总长的信》,(韩国)秋宪树:《资料.韩国独立运动》4(下),延世大学校出版部,1975年,第1484—1485页。
    ②吉林省档案馆藏:吉林县公署档案,第25230卷。
    ③吉林省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吉林省政府L121 J101-06-0286号。
    ④李相龙:《石洲遗稿》,高丽大学校影印丛书第一辑,1973年,第217页。
    ①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88页。
    ②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109页。
    ③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1912年5月11日,《东南路道为韩民反复无常日人动加煽惑入籍领地荫滋后患请察核示遵文》,见该报告书第49—50页。
    ④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109页。
    ①以上见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1912年5月11日,《东南路道为韩民反复无常日人动加煽惑入籍领地荫滋后患请察核示遵文》,见该报告书第50页。
    ②以上见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47—48页,1912年10月16日,《国会选举事务所为查明人籍韩人与华人比例数及韩人不动产与华人比例数又韩人归化难信不应予选举权文》。
    ③《移住民对清国及本国的感想》,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第2卷,1983年,第532页。
    ④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第2册,第51页。
    ⑤宋建国:《一九三年前延边地区的一些情况——根据关俊彦先生的谈话整理》,1998年8月24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藏。
    ⑥《东亚日报》1923年2月18日。转引自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257页注(3)。
    ①参见肖瑶博士学位论文:《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第141—142页。
    ②(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卷5,《滕文公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③(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卷8,《季氏篇第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①(宋)朱熹撰、徐德明校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卷5,《滕文公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21,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0295页。(明)高岱撰、孙正容、单锦珩点校:《鸿猷录》五,《北伐中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87—88页。
    ③肖瑶博士学位论文:《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第142页。
    ①金富轼:《三国史记》卷33,《杂志》第二,色服,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翻印本,第297页。
    ②《高丽史》卷1(太祖)一,第26页。
    ③《高丽史》卷14(睿宗)三,第203页。
    ④《高丽史》卷26《仁宗世家》二。
    
    ①《朝鲜世宗实录》卷130,“甲子二十六年(1444)二月庚子”条,第543页。
    ②《朝鲜世祖实录》卷9,“戊寅三年(1458)九月辛未”条,第220页。
    ③《朝鲜仁祖实录》卷32,“丙子十四年(1636)二月丙辰”条,第8页。
    ①李光涛:《中韩民族与文化》,第166页引。
    ②参见(台)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2007年,第207—210页。
    ③《朝鲜成宗实录》卷20,“壬辰三年(1472)七月乙巳”礼曹启有曰:“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又如李仁祖十四年(1636)二月司谏赵纲上表有曰:“臣闻今者龙胡之来,即金汗称帝事也,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此言奚为而至哉!……我国素以礼义闻天下,称之以小中华,而列圣相承,事大一心,恪且勤矣,今乃服事胡虏,偷安苟存,缓延晷刻,其于祖宗何,其于天下何,其于后世何!”见《朝鲜仁祖实录》卷32“丙子十四年(1636)二月丙辰”条,第8页。
    ④《李朝实录·英宗》,英宗十四年五月朔壬子(1738年,乾隆三年),第4497—4498页。
    ①辽宁省档案馆藏:《奉天行省公署档》,JClO-2662。
    ②朝鲜总督府1915年《国境地方视察报告书》,(韩)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0卷,第922页。
    ①金钟国:《吉林省边疆民族地区朝鲜族与国外朝鲜民族关系问题》,《吉林省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①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东北之后,朝鲜族与中华民族联合抗战,将朝鲜革命与中国革命、朝鲜民族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有机的结合起来反帝反封建。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为了建立、保卫新中国和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奋斗。
    ②参见李洪锡:《甲午战争时期延边“越垦韩民”团练及其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③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1)·中日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32页。
    ①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②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0—114页。
    ③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④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⑤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2页。
    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5722页。
    ②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4)·中日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19—320页。
    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3424页。
    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226页。
    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226页。
    ⑥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⑦徐万民:《中日韩关系史》近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13页。
    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230页。
    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552页。
    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552页。
    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湾:精华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第4553页。
    ⑤李洪锡:《甲午战争时期延边“越垦韩民”团练及其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⑥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⑦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63。
    ⑧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①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②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③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④李澎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长白丛书)五集(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⑤吴禄贞:《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59页。
    ⑥以上参见李洪锡:《甲午战争时期延边“越垦韩民”团练及其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②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③中共延边州委编:《延边历史事件党史人物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吉林省内部资料,1988年,第11页。
    ①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②《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③《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页。
    
    ①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②延边档案馆:《吉林延边道尹公署档案》。
    ③延边档案馆:《吉林延吉道尹公署档案》。
    ④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50页。
    ⑤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①这种关系到1931年“九一八”后,在抗联队伍中,中朝两个民族间又发展成为一种牢不可破的血谊——战友情!
    ②凤梧洞靠近图们江对岸朝鲜稳城,时属汪清县,现属图们市;青山里在今延边和龙县三道沟附近。
    ③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页。
    ④《韩国流移民史》,第116—613页。转引自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页。
    ⑤参阅姜德相:《现代史资料》28,第360页;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1986年),第273页。
    ⑥慎镛下:《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史研究》,已酉文化出版社,1986年,第403—405页。
    ⑦1920年9月12、10月2日,日本朝鲜总督府警务局为制造出兵中国,围剿反日武装部队寻找借口,勾结中国境内马贼,武装袭击珲春城、烧毁日本驻珲春领事馆,抢掠财物、焚烧房屋、杀人绑票。击毙日本人11名、朝鲜族6名,焚烧商号6处,绑去人票200余名,然后恶意将罪责转嫁到延边朝鲜族反日武装身上。
    ⑧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8—45页。
    ⑨《现代史资料》,第28卷,第529页。转引自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惨案详情见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63—270页。
    ①《吉长日报》1920年10月26日。转引自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②《现代史资料》第27卷,第32—33页。转引自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4页。
    ③转入前苏联后与红军协同作战,为肃清白匪作出了贡献。反日武装部队的很多先进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后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回到延边地区传播马列主义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参加创建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成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坚力量。
    ④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73—274页。
    [1]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朝鲜王朝实录(朝鲜李朝实录或李朝实录)[M].汉城: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70.
    [3]清实录朝鲜史料摘编(长白丛书本)[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4]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12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0.
    [5]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张凤台.长白汇征录[M].清宣统二年铅印本,1910.
    [2]张朝柱.汪清县政治报告书[G].1913.
    [3]何廉惠等.珲春县志[M].民国二十年复写本,1931.
    [4]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十年成就初稿)[G].1959.
    [5]朝鲜族民间文艺调查报告[G].1959.
    [6]王彦威等编.清季外交史料[G].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
    [7] [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M].台北:广文书局,1969.
    [8]李毅纂修.开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9]黄世芳修、陈德懿纂.铁岭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10]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M].吉林省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本.1980.
    [11]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资料(中华民国资料丛稿译稿)[G].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延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延边文史资料[G].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4.
    [13] [清]鄂尔泰等.八旗通志初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14] [清]萨英额.吉林外纪(长白丛书本)[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5]长顺等.吉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6]朝鲜族简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17]李澍田主编.吉林地志、鸡林旧闻录、吉林乡土志(长白丛书初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8]吴禄贞.光绪丁末延吉边务报告(长白丛书初集)[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9]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编.中共延边地委延边专署重要文件汇编[G].1986.
    [20]沈茹秋.延边调查实录[M].延吉:延边大学,1987.
    [21]《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G].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2]徐世昌等.东三省政略[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23]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沈阳朝鲜族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
    [24]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一辑)[G].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
    [25]戚其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1)·中日战争[G].北京:中华书局,1989.
    [26]李澍田主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上、中、下,长白丛书之5)[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7]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8]杨昭全、李铁环.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G].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
    [29]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志(吉林省地方志丛书26)[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0]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资料汇编[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3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2]吉林省档案馆/吉林省党史研究室编.周保中抗日救国文集[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G].北京:中华书局.1996.
    [34]中共延边州委党史研究室编.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G].1999.
    [35]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与研究丛书.龙井市·朝鲜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36]中朝中韩关系文件资料汇编(1919—1949)(上、中、下)[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7]许青善、姜永德主编.中国朝鲜民族教育史料集[G].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
    [38]吉林省档案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中朝关系史料选辑[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9] [清]弘昼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M].沈阳:辽海出版社影印本,2002.
    [40]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长白朝鲜族历史资料[G].2002.
    [41]吉林省民族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编.清代延边档案史料汇编[G].2004.
    [4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4]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外交史料(第1—11卷)[G].台北:台北泰东文化社,1972.
    [46] [台湾]郭廷以、李毓澍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1972年影印本.
    [47] [台湾]赵中孚、张存武、胡春惠主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第1—7卷)[G].台北:台北“国史馆”,1987.
    [48] [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M].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年印本.
    [49] [朝鲜]金指南等.通文馆志(12卷)(朝鲜史编修会史料丛刊第二十一号)[M].汉城:正文社,1982.
    [50] [朝鲜]朴权.北征日记(《间岛领有权关系资料集》2)[M].汉城:韩国白山书院,1993.
    [51] [朝鲜]崔宗范.江北日记(《间岛领有权关系资料集》2)[M].汉城:韩国白山书院,1993年.
    [52]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备边司誊录[G].1959.
    [53]金正柱.朝鲜统治史料(第1卷)[M].韩国史料研究所.1970.
    [54] [韩国]李相龙.石洲遗稿[M].韩国高丽大学影印本,1973.
    [55][日]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间岛产业调查书[G].1910.
    [56]日本外交文书[M].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61.
    [1]谢国桢.清初流民开发东北史[M].上海:开明书店,1949.
    [2]戴逸.简明清史[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王魁喜.近代东北史[G].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中国少数民族(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4.
    [6]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7]丛佩远、赵鸣岐编.曹廷杰集(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概况(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5.
    [9]萧一山.清代通史[G].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高永一.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6.
    [11]延边历史研究所编.延边历史研究(1—4)[C].1986.
    [12]宋教仁.间岛问题(长白丛书初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13]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丛书本)[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4]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5]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编.朝鲜族研究论丛(1—5)[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
    [16]延边历史研究所编.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I)[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
    [17]徐基述主编.黑龙江朝鲜民族[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
    [18]中共延边州党工委/党史研究所编.延边历史事件党史人物录[M].1988.
    [19]韩俊光主编.中国朝鲜族迁入史论文集[C].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
    [20]黄有福.中国朝鲜民族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
    [21]黄光学.新时期民族问题探索[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2]李健才、衣保中.东疆史略[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3]李澍田.东疆研究论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24]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5]韩俊光主编.中国朝鲜族人物传[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0.
    [26]刘忠杰主编.长白山地理论文集[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
    [27]李洵、薛虹.清代全史[G].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28]杨余练.清代东北史[G].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9]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0]韩俊光、姚作起主编.解放战争时期的东满根据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31]刘先照主编.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2]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G].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3]崔昌来等.延边人口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34]金泽主编.吉林朝鲜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35]王锺翰.中国民族史[G].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
    [36]陈连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新探[G].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37]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8]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39]衣兴国、刁书仁.近三百年东北土地开发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40]权力主编.中国朝鲜族史研究(1—3)[C].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
    [41]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42]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4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44]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45]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46]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47]孙运来主编.吉林省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48]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9]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0]韩俊光.朝鲜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5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朝关系通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52]刁书仁主编.中朝关系史研究论文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53]李鸿文.30年代朝鲜共产主义者在中国东北[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4]佟德富、金京振.朝鲜族哲学思想史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55]杨策主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56]崔圣春主编.延边人民抗日斗争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7.
    [57]杨昭全编.中朝边界研究文集[C].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98.
    [58]蒋非非等.中韩关系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59]金钟国主编.党的民族政策与延边朝鲜族[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60]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61]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62]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3]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G].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4]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5]赵廷光主编.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M].1999.
    [66]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G].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67]杨策、彭武麟.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8]黄光学、施联朱主编.新中国的民族关系[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
    [69]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水田开发[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70]《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编写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1]朴文一、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72]姜龙范.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73]赵杰.东方文化与东亚民族[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74]吴松主编.民族政治学论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75]黄光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00.
    [76]郝文明主编.中国周边国家民族状况与政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7]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G].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8]程妮娜主编.东北史[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79]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0]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1]许明哲主编.当代延边朝鲜族社会发展对策分析[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82]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83]金华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跨界民族研究[M].2001.
    [84]白新良主编.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85]曹晋杰.抗日战争中在中国的外国国家元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6]孙春日主编.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87]潘龙海、黄有福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朝鲜族[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
    [88]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9]延边海外问题研究所编.交流与思考[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
    [90]李德山.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1]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92]李鸿宾编.史事探微——陈连开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93]张贤焕、张佳生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94]赵兴元.图们江北朝鲜移民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95]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6]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7]彭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8]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99]陈梧桐.古代民族关系论稿[G].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0]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G].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
    [101]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02]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G].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03]杨昭全等.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04]金颖.近代东北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5] [台湾]李光涛.中韩民族与文化[M].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9.
    [106] [台湾]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107] [台湾]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史论文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08] [台湾]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2007.
    [109] [香港]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中、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滕绍箴.从《李朝实录》看明代女真族与朝鲜族的友好关系[J].延边大学学报,1981(3).
    [2]翁独健.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4).
    [3]吴忠亚.吴禄贞与所谓“问岛”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4(4).
    [4]殷存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民族关系[J].民族研究,1987(4).
    [5]金东俊.珲春朝鲜族的迁入及其历史作用[A].韩俊光主编.中国朝鲜民族迁入史论文集[C].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
    [6]黄世君.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1989(6).
    [7]都永浩.论民族关系与民族理论发展[J].民族理论研究,1990(1).
    [8]金炳镐.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9]王勋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4).
    [10]蔡永铉、胡黎霞.东疆开发与东北亚经济圈[A].李澍田主编.东疆研究论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1]余梓东:民族关系辨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2).
    [12]何晓芳.试论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4).
    [13]郑毅.略论“间岛”问题[A].东疆研究论集(长白丛书)[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4]黄有福.中美朝鲜移民社会文化比较[J].世界论坛,1998(10).
    [15]姜龙范.日本对“间岛”朝鲜人的“保护”政策——以统监府间岛派出所时期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16]苏太恒.开放型民族关系概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9(2).
    [17]苏建新、陶敏编选.光绪年间吉林敦化朝鲜侨民史料[J].历史档案,1999(3).
    [18]宁骚.当代世界国内民族关系的类型与成因分析[J].民族团结,1999(7).
    [19]朴今海、郑信哲.略论中国朝鲜族的爱国主义情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0]徐黎丽.再论民族关系含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1(3).
    [21]李洪锡.甲午战争时期延边“越垦韩民”团练及其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2]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J].中国学术,2002(4).
    [23]孙春日.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4).
    [24]金元石.关于中国朝鲜族的含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4).
    [25]彭武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民族研究,2004(2).
    [26]王秋华.明万历援朝将士与韩国姓氏[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2).
    [27]杨昭全.清政府对朝鲜垦民的“薙发易服”入籍政策[J].东北史地,2005(3).
    [28]严志钦、池玉华.浅议国家是民族关系的重要主体[J].经济人学报,2005(3).
    [29]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30]孙春日、沈英淑.论我国朝鲜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过程[J].东疆学刊,2006(4).
    [31]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32]赵健君、贾东海.民族关系定义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33]李大龙.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A].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周竞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2]金烨.祖国有多远?中国朝鲜族的双重认同[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
    [3]肖瑶.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5]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 [韩]玄圭焕:韩国流移民史[M].语文阁.1967.
    [2] [韩]申基硕.关于间岛归属权之研究[M].探求堂.1979年.
    [3]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独立运动史(第2卷)[M].1983.
    [4] [韩]慎镛下.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史研究[M].己酉文化出版社.1986.
    [5]韩国独立运动史辞典.总论篇上[M].韩国独立纪念馆、韩国独立运动研究所.1996.
    [6] [韩]朴宣冷.东北抗日义勇军[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
    [7] [日]内田良平.日韩合邦秘史[M].东京:原书房,1908.
    [8] [日]牛丸润亮.最近间岛事情[M].汉城:朝鲜及朝鲜人社,昭和2年(1927年).
    [9] [日]筱田治策.白头山定界碑[M].乐浪书院,1938.
    [10] [日]郑雅英.中国朝鲜族の民族关系[M].现代中国研究丛书[C].东京:财团法人アヅア政经学会,平成十二年(2000年).
    [1] [朝]金日成.与世纪同行——金日成回忆录[M].平壤:朝鲜外文出版社,1995.
    [2]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 [美]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力斯.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 [美]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 [美]费力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 [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