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城镇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与分权化及城市群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群作为对内——区域空间演变与联系深化的有机整体与对外——接轨全球经济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单元的双重角色所深受人们关注。然而日渐兴起的城市群规划实践与亟待创新的城市群规划理论之间的矛盾却使我们的前行步履维艰。
     论文研究选择“如何对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及其能效评价加以整体刻画与测度?”这一核心命题,设定“记录一种变化,寻找一种解释,搭建一座桥梁”逐层递进的研究推进目标,按照“研究命题选择——概念理论述评——分析框架设计——案例实证(现象描述与机制分析)——理论构想”的路线,通过学习了解大量国内外城市群理论与方法研究动态,以当代最新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技术为支撑,提出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的分析框架:选择空间趋势面、空间重心与结构能效等标识指标来对城市群宏观形态、均衡轨迹与集合能效进行刻画,力求创新一种城市群空间整体性认知与评价的框架与方法。
     经验研究部分,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经验研究案例,选择1995、1997、1999、2001、2003、2005等六个年份为研究时段,借助GIS、Surfer、DEA等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与工具,分别从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格局、城市群空间重心均衡、城市群集合能效测度三个层面予以切入,基于大量翔实的数据展开深入剖析,对获得的大量时空演变信息进行提炼归纳,初步发现城市群空间聚散与能级主导路径特征,空间均衡重心的心—核空间结构类型划分变化的四种情景、空间结构能效双维测度的类型组合等一系列演变特征与规律。
     结语部分,首先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归纳总结,然后基于前文城市群空间研究的发现,作者采用“主体”的视角,引入现代经济学中的专业化分工理论,通过分工与交换的过程图解揭示了城市群生产性分工网络的形成;进而引入了博弈论分析,通过博弈组链形成的过程揭示城市间竞合关系图式的形成,将两者合一以期从一个多城市不断分化组合的过程中,探寻一种解释城市群空间变化的思路。最后对论文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与重点。
With the complex of urbanization,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market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izatio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 for the internal, they are organisms of regional space-evolution and ties-strengthening; for the external, they are a core unit of global economic convergence and player in global competitions - with their dual roles has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 Howev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gradually rising planning practic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lagging theor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inders us from advancing forward.
     The research focuses the core issue of "how to characterize and measure the feature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development and their energy efficiency", sets the progressive aim framework of "to record some kind of changes, to seek some kind of interpretations, and to build a bridge", and takes the approach of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 theoretical review - analytical approach design - case study (with description of the phenomen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 theory construction". Based on reviewing dynamics of worldwide research on methods and theori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lso supported by latest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spatial analysis, the author advance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spa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 by selecting the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s such spatial trend surface, spatial cor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structure, and etc., that characterizes the macro-form, equalizing trajectory, and the collective energy efficienc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create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and metho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pa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Chapter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chooses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which are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s study cases, in the year sessions of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uses advanced data analysis software such as GIS, Surfer, DEA and etc., to approach in the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economic space, macro-form pattern, spatial core, collective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plenty of full and accurate data that allows profound analysis, and amount of information of space-time evolution, we thus obtain the character and rule of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In the Chapter of Conclusion, base on the preamble finding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pa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from the "subject" perspective,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of modern economics, to reveal the forming of productive division networks in urban agglomeration through the flow diagram of division and exchange. And then by introducing the game theory, the author has revealed the forming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game networks form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both that aims at continuously polarizing and assembling from one to more cities, the author intends to explore a thought for 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summary of research process, methods and fin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directions requiring further studies.
引文
[1] Aire Graafland. Cities in transition. Rotterdam: 010 Publishers. 2001
    [2] Andreas Faludi, William Salet. The Revival of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Amsterdam: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2000
    [3] Allen J. Scott. Metropolis: From the Division of Labor to Urban Form.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4] Allen J. Scott. Global City-Regions: Trends, Theor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Alonso. Location and land use: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6] Ash Amin. Post-Fordism: 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1994
    [7] Barry M.Moriarty.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0
    [8] Batten D.F.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Century. Urban Studies[J]. 1995, 32(2) .313-327
    [9] Biopolis:Patrick Geddes and the city of life, Volker M. Welter, Cambridge,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02
    [10] Charles Gore. Regions in Question: Spac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Regional Policy.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 Co.Ltd. 1984
    [11] David F. Batten, Network Cities. 1995.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ury. Urban Studies[J], Vol.32,No.2,pp.313-327 1995[1]
    [12] Edward W. Soja.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Oxford: Blackwell. 2000
    [13] Frank Eckardt Dieter Hassenpflug. Urbanism and Globalization. Frankfurt: Peter Lang. 2004
    [14] Frank Moulaert Arantxa Rodriguez, Erik Swyngedouw. The Globalized City: Economic Restructurring and Social Polarization European Ci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5] Hazel Duffy. Competitive Cities: Succeed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E&FN Spon Press. 1995
    [16] James B. Steinberg, David W.Lyon, Mary E. Vaiana. Urban America: Policy Choices for Los Angeles and the Nation. Santa Monica: RAND. 1992
    [17] Jonathan Barnett. Planning for a New Century: The Regional Agenda.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01
    [18] John C.Bollens, Henry J. Schmandt. The Metropolis: Its People Politic and Economic Lif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blishers. 1970
    [19] JONES, Emerzs. Metropolis(大都市). New York: Oxfort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 John F. Kolars, John D. Nystuen. Geography: the Study of Locati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McGraw-Hill,Inc. 1974
    [21]John R.Logan.The New Chinese City: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Oxford:Blackwell.2002
    [22]Laurence J.C.Ma,Fulong Wu.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Changing Society,Economy and Space.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05
    [23]Lewis Mumford.The Culture of Cities.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38
    [24]Manuel Castells,Peter Hall.Technopoles of the World:The making of 21st 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Press.1994
    [25]Maurice Yeates.The North American City(Fourth Edition).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bers.1990
    [26]Neal R.Peirce,Curtis W.Johnson,John Stuart.Hall Citistates:How Urban America Can Prosper in a Competitive World.Washington.D.C:Seven Locks Press.1993
    [27]Peter Marcuse,Ronald Van Kempen.Globalizing Cities:A New Spatial Order?.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28]Peter Newman,Andy Thornley.Urban Planning in Europe: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national systems and planning projects.London:Routledge Press.1996
    [29]P.Haggett,A.D.Cliff,A.Frey.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London:Edward Arnold.1977
    [30]Philip Allmendinger,Michael Chapman.Planning Beyond 2000.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Ltd.Press.1999
    [31]Philip M.Hauser Leo F.Schnore.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td.Press.1965
    [32]Porter M 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J].1998年11期
    [33]Peter Hall,Kathy Pain.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UK and USA:Earthscan.2006
    [34]Richard Marshall.Emerging Urbanity:Global Urban Projects in the Asia Pacific Rim.London:Spon Press.2003
    [35]Saskia Sassen.Territory·Authority·Rights:From Medieval to Global Assemblages.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36]http://www.citistates.com/whatis.html
    [37]http://www.eurocities.org/eurocities/main.php
    [38]http://www.lboro.ac.uk/gawc/
    [1]阿瑟.奥沙利文[美]著.城市经济学(第四版).苏晓燕,常荆沙,朱雅丽主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2]阿瑟.奥肯[美]著.平等与效率.王奔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3]埃德加.M.胡佛[美]著.区域经济学导论.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4]埃德温·S·米尔斯[美]著.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经济学.郝寿义,徐鑫,孙兵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5]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法]著.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5年
    [6]埃里克·詹奇[美]著.自组织的宇宙观.曾国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阿尔弗雷德·韦伯[德]著.工业区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8]爱德华.W.苏贾[美]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9]安东尼·奥罗姆[美],陈向明[美]著.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安娜.格兰多里主编.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刘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奥古斯特·勒施[德]著.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3]潘卡基.格玛沃特[美]著.产业竞争博弈.胡汉辉,周治翰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14]保罗·切希尔[美],埃德温·S·米尔斯[美]著.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安虎森,朱妍,袁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BRIAN J.L.Berry[美]等著.商业中心与零售业布局.王德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Edward W.Soja 著.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G.L.克拉克[英],M.P.费尔德曼[美],M.S.格特勒[加]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8]G·施坚雅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9]哈肯[德]著.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0]J.B.麦克劳林[英]著.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王凤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1]杰克逊[英]著.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高飞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K.J.巴顿[英]著.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3]瓦西里.列昂惕夫[美]著.投入产出经济学.崔书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24]理查德·柯伦[美]著.地球信息增长:历史与未来.庄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5]李廉水,Roger R.Stough[美]等著.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 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26]联合国人居中心编著.城市化的世界--全球人类住区报告 1996.沈建国,于立,董立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7]联合国人局署编著.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司然,焦怡雪,李昕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28]马歇尔[英]著.经济学原理(上、下卷).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9]Michael J.Dear 著.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0]曼纽尔·卡斯特尔[美]著.信息化城市.崔保国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1]曼纽尔·卡斯特尔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2]曼纽尔·卡斯特.城市化.戈岳,高向平译.国外城市规划[J].2006年05期
    [33]彼得·尼茨坎普[美]著.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区域经济学.安虎森,刘海军,程同顺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34]皮埃尔·卡蓝默[法]著.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5]乔纳森.H.特纳[美]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36]奇达夫,蔡文斌著.社会网络与组织.王凤斌,朱超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R.J.约翰斯顿[英]著.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8]Peter Hall.长江范例.城市规划[J].2002年12期
    [39]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托马斯·C·谢林[美]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谢静,邓子梁,李天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著.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42]伊夫.格拉夫梅耶尔著.城市社会学.徐伟民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约翰.H.霍兰[美]著.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44]约翰.霍兰[美]著.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45]约翰.弗里德曼.世界城市的未来:亚太地区城市和区域政策的作用.陈闽齐译.国外城市规划[J].2005年05期
    [46]约翰.弗里德曼.城市营销与“准城市国家”: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陈闽齐译.国外城市规划[J].2005年05期
    [47]约翰.斯科特著.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蔡来兴主编.国际中心城市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曹小曙,刘望保.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影响.现代城市研究 [J].2005年12期
    [3]曹小曙等著.穗深港巨型城市走廊空间演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陈熳莎.当前美国大城市连绵区规划研究的新动向.国际城市规划[J].2007年05期
    [5]陈前虎.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出路.城市规划[J].2006年01期
    [6]陈绍愿,张虹欧,林建平,王娟.城市群落学:城市群现象的生态学解读.经济地理[J].2005年06期
    [7]陈修颖.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财经科学[J].2003年06期(总201期)
    [8]陈修颖著.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陈修颖,于涛方.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经济地理[J].2007年03期
    [10]陈修颖,章旭健著.演化与重组--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陈彦光,王义民,靳军.城市空间网络:标度、对称、复杂与优化--城市体系空间网络分形结构研究的理论总结报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4年03期
    [12]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地理研究[J].2002年第06期
    [13]陈忠,盛毅华著.现代系统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
    [14]程大林,李侃桢,张京祥.都市圈内部联系与圈层地域界定--南京都市圈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J].2003年11期
    [15]崔大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财经问题研究[J].2003年05期.
    [16]成德宁著.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18]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崔功豪,王兴平著.当代区域规划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崔功豪.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城市规划[J].2006年S1期
    [21]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财经科学[J].2004年06期(总207期)
    [22]代合治.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J].1998年02期.
    [23]杜志平,穆东.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研究.运筹与管理[J].2005年01期
    [24]段进著.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二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25]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J].2005年05期
    [26]冯云廷著.区域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冯宗宪,黄建山.重心研究方法在中国产业与经济空间演变及特征中的实证应用.社会科学家[J].2005年02期
    [28]冯振环,赵国杰.运用DEA对中国区域投资的分级有效性评价.现代财经[J].2004年01期
    [29]冯遥.城市群理论与都市圈理论比较.理论探索[J].2006年03期
    [30]高进田著.区域经济学丛书: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高汝熹,吴晓隽著.上海大都市圈结构与功能体系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32]顾朝林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3]顾朝林等著.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汇刊[J].1997年02期
    [34]顾朝林著.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35]顾朝林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36]顾朝林,甄峰,张京祥著.集聚与扩散--城市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7]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00年01期
    [38]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性状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地球科学进展[J].2001年03期
    [39]顾朝林.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城市规划[J].2006年03期
    [40]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6年06期
    [41]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地理科学[J].2007年01期
    [42]官卫华,姚士谋,朱英明,范宇.关于城市群规划的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J].2002年01期
    [43]官卫华,姚士谋.城市群空间发展演化态势研究--以福厦城市群为例.现代城市研究[J].2003年02期
    [44]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4年05期
    [45]郭荣朝.“边缘效应”与城镇发展空间组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3年04期
    [46]何兴华著.城市规划中实证科学的困境及其解困之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
    [47]何雄浪.专业化分工、网络组织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理分析.经济研究
    [48]洪世健,黄晓芬.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国际城市规划[J].2007年05期
    [49]候光明等著.组织系统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50]侯景新,尹卫红著.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1]黄建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城市群的支撑--兼谈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世界经济研究[J].2003年07期
    [52]胡俊成,刘兴政,周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城市集群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06年07期
    [5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54]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城市规划[J].1998年06期
    [55]胡伟平.城镇群体空间关系的生态学透视--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热带地理[J].2003年03期
    [56]黄亚平著.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7]蒋满元.新兴古典经济理论的空间应用分析.江汉论坛[J].2006年04期.
    [58]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59]江曼琦.集聚效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天津社会科学[J].2001年04期.
    [60]金丽国著.区域经济学丛书: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61]金相郁.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经济地理[J].2004年03期
    [62]景建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经济地理[J].2006年03期
    [63]简博秀.全球化观点的中国都市与区域研究.地理学报[J]2004年增刊.第93-98页
    [64]柯健,李超.基于DEA聚类分析的中国各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软科学[J].2005年02期
    [65]李军著.地理空间信息与区域多目标规划研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66]李红卫.Global-Region in China-以中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空间发展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同济大学.2005年
    [67]李红卫,吴志强,易晓峰等.Global-Reg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现象.城市规划[J].2006年08期
    [68]李红,李宁,王洪刚.基于DEA-DA模型的区域规划方法研究.滨州师专学报[J].2004年04期
    [69]李健,宁越敏,石崧.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城市规划学刊[J].2006年03期
    [70]李金华.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σ-收敛性与空间集聚格局.财贸研究[J].2006年02期
    [71]李美娟,陈国宏.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工程科学[J].2003年06期
    [72]李平华,陆玉麒.长江三角洲空间运输联系与经济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5年01期
    [73]李瑞,冰河.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群和城市群脉的空间发展模式.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74]李新运,乔平林,李成名,林宗坚.城市群分布轴线挖掘方法研究.测绘科学[J].2004年01期
    [75]李巧,朱忠旗.我国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J].2005年02期
    [76]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7]李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人文地理[J].1998年04期
    [78]李秀彬.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地理科学[J].1999年6月第19卷03期
    [79]李桢业,金银花.长江流域城市群经济带城市流--基于长江干流30城市外向型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J].2006年03期
    [80]黎夏,叶嘉安,刘小平等著.地理模拟系统:元胞自动机与多智能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81]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J].2003年01期.
    [82]林先扬,陈忠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职能特征及其分析.人文地理[J].2003年04期
    [83]林先扬.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的战略抉择.现代城市研究[J].2005年10期
    [84]林先扬,周春山.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经济地理[J].2006年01期
    [85]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城市发展研究[J].2005年04期
    [86]刘君德.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中国“行政区经济”的案例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J].2000年01期
    [87]刘荣增著.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88]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及其相关概念研究的回顾与辨析.人文地理[J].2003年03期.
    [89]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城市规划[J].2003年09期.
    [90]刘小飞,司增绰.城市群空间层级的定量分析--一种方法的引入及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应用.华东经济管理[J].2005年06期
    [91]刘艳军,孙迪,李诚固.城市群发展的产业集群作用机制探悉.规划师[J].2006年03期
    [92]刘志彪等著.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吕鹏.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J].1996年04期
    [94]陆大道.京津唐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经济地理[J].1985年01期
    [95]陆大道著.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96]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J].2002年01期
    [97]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J].2001年第56卷02期
    [98]陆军著.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99]陆军.论京津冀城市经济区域的空间扩散运动.经济地理[J].2002年05期
    [100]陆玉麒著.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1]罗静,曾菊新.论基于空间结构的宏观经济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2年第5期
    [102]罗云辉著.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3]罗震东,张京祥.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碎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城市规划[J].2002年04期
    [104]罗震东著.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05]马丽,刘毅.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评述.地球科学进展[J].2003年02期
    [106]马国霞,甘国辉.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J].2005年02期
    [107]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地理研究[J].2007年03期
    [108]马占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DEA方法.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2年05期
    [109]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J].2003年07期
    [110]毛政元,李霖著.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1]梅伟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探求[J].2005年06期
    [112]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J].1999年04期
    [113]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6年02期
    [114]苗建军著.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母爱英著.区域经济政策新视角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6]年福华,姚士谋.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世界地理研究[J].第11卷第1期.2002
    [117]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世界地理研究[J].2003年01期
    [118]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J].1998年01期
    [119]欧阳莹之著.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0]彭震伟.大都市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职能演变及其展望--上海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J].1995年02期
    [121]彭震伟.大都市区空间发展与区域协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3年
    [122]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5年第24卷01期
    [123]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J].2003年第27卷06期
    [124]仇保兴著.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5]仇勇懿,沈玉芳.城市集群发展与网络化现象研究.世界地理研究[J].2005年03期
    [126]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经济地理[J].1996年03期
    [127]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国外城市规划[J].1997年02期
    [128]石忆邵,章仁彪.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城市规划汇刊[J].2001年04期
    [129]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地理学报[J].2006年12期
    [130]舒倩,周国华,谭卫红.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京圈.热带地理[J].2005年02期
    [131]孙兵著.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2]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城市规划汇刊[J].2003年04期
    [133]孙群郎著.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4]孙施文著.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135]孙施文著.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36]孙一飞.城镇密集区的界定--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J].1995年03期
    [137]孙志海著.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与模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8]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汇刊[J].2003年05期
    [139]唐路,路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J].2006年01期
    [140]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汇刊[J].1997年03期
    [141]谭成文,杨开忠,谭遂.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地理学与国土研究[J].2000年第16卷04期
    [142]谭遂,杨开忠,谭成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两种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模型比较.经济地理[J].2002年03期
    [143]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年05期
    [144]王德,郭洁.沪宁杭地区城市影响腹地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3年06期
    [145]王建廷著.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6]王冠贤,魏清泉,蔡小波.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区空间分异的特征分析.经济地理[J].2003年01期
    [147]王桂新,董春.中国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研究.人口与经济[J].2006年03期
    [148]王宏伟,袁中金,候爱敏.城市增长理论述评与启示.国外城市规划[J].2003年03期
    [149]王凯.全球化时代区域空间的理论认识.城市规划[J].2004年第28卷10期
    [150]王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城市规划[J].2007年10期
    [151]王凯.大城市连绵区规划研究的再认识.国际城市规划[J].2007年05期
    [152]王缉慈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3]王雷.东南沿海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的城乡区域协调规划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同济大学.2006年
    [154]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J].2005年02期
    [155]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7年04期
    [156]王雅娟.国外城市密集地区形态发展现象综述.城市规划汇刊[J].1994年06期
    [157]汪涛著.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的竞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8]汪斌,董斌.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学术月刊[J].2005年02期.
    [159]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160]魏红英著.宪政架构下的地方政府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1]魏兴华,王大鹏,王周龙.胶东半岛城镇群空间结构分形研究.测绘科学[J].2007年06期
    [162]韦亚平.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经济解释及“珠三角的经验验证”:[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年
    [163]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城市规划[J].2006年第30卷04期
    [164]吴传清,李浩.西方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及其启示--以Megalopolis、Desakota Region、Citistate为例.经济评论[J].2005年01期
    [165]吴缚龙 王红扬,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50年: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66]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主编.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7]吴良镛.镇密集地区空间发展模式--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城市发展研究[J].1995年02期
    [168]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城市规划[J].2003年02期
    [169]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人文地理[J].1999年01期
    [170]吴启焰,朱喜钢.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J].2001年02期
    [171]吴文江.用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规模收益分析的探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J].2000年03期
    [172]吴向鹏.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与优化.重庆社会科学[J].2006年06期(总第138期)
    [173]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城市规划汇刊[J].1998年02期
    [174]吴志强.“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对于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城市规划汇刊[J].1998年05期
    [175]夏兰,周钟山等著.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
    [176]谢守红著.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7]谢永琴著.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178]谢燮,杨开忠,刘安国.新经济地理学与复杂科学的区位选择模型.经济地理[J].2005年04期
    [179]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年04期
    [180]熊剑平,刘承良,袁俊.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J].2006年01期
    [181]熊理然,骆华松,杜双燕等.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扩展与适度空间控制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22卷01期
    [182]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南京社会科学[J].2005年05期
    [183]徐琼.浙江省地区技术效率差异实证分析.浙江学刊[J].2005年02期
    [184]徐清梅,张思锋,牛玲,雍岚.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城市问题[J].2002年01期
    [185]徐永健,许学强,阎小培.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例.人文地理[J].2000年02期
    [186]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J].2002年02期
    [187]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地理学报 [J].1997年03期
    [188]薛凤旋,郑艳婷.我国都会经济区的形成及其界定.经济地理[J].2005年06期
    [189]薛凤旋,蔡建明.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地理研究[J].2003年05期
    [190]薛俊菲,顾朝林,孙加凤.都市圈空间成长的过程及其动力因素.城市规划[J].2006年03期
    [191]薛领,杨开忠.复杂性科学理论与区域空间演化模拟研究.地理研究[J].2002年01期
    [192]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3]许学强,叶嘉安,张蓉.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地理研究[J].1995年03期
    [19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著.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5]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J].2003年第23卷04期
    [196]许学强,林先扬,周春山.国外大都市区研究历程回顾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J].2007年02期
    [197]阎小培,郭建国,胡宇冰.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地理研究[J].1997年02期
    [198]阎小培,方远平.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城市规划[J].2002年06期.
    [199]阎小培,林彰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地理学报[J].2004年03期.
    [200]颜泽贤主编.复杂系统演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1]杨国安,甘国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地球信息科学[J].2004年03期
    [202]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J].1999年02期
    [203]杨俊宴,糕振坤,陈雯.长三角世界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规划师[J].2006年03期
    [204]杨汝万著.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城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5]杨先卫,阎理.基于场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探讨,经济地理[J].2006年第1期
    [206]杨印生,李树根,孙巍.熵-DEA有效性与多目标决策.技术经济[J].1995年第04期
    [207]杨吾扬著.杨吾扬论文选集: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08]杨一帆.论基础设施对城市群落空间秩序的影响.规划师[J].2006年03期
    [209]姚士谋,陈振光,陈爽.关于城市群基本概念的新认识.现代城市研究[J].1998年06期
    [210]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城市问题[J].1992年01期
    [211]姚士谋.沪宁杭城市群区发展趋势探讨.人文地理[J].1995年04期
    [212]姚士谋主编.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3]姚士谋,陈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演化趋势.地理学报[J].1998年S1期
    [214]姚士谋,陈彩虹,陈爽.沪宁杭地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探索.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5年03期
    [215]姚士谋,陈彩虹,陈振光.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5年03期
    [216]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著.中国城市群(第三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7]姚士谋,王书国,陈爽等.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问系统探索.经济地理[J].2006年05期
    [218]叶华,陈修颖,宗跃光.新经济背景下区域空间结构转型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02期
    [219]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一一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城市规划[J].2006年01期
    [220]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1]于涛方.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结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J].2004年05期
    [222]于涛方,吴志强.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的环渤海湾地区区域结构分析.人口与经济[J].2005年03期
    [223]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5年04期
    [224]于涛方.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边界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J].2005年04期
    [225]于涛方.中国“Global-Regions”边界研究--界定、演变与机制:[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同济大学.2005年
    [226]于涛方.从功能溢出到制度平衡:长三角区域整合辨析.城市规划[J].2006年01期
    [227]于涛方,吴志强.“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城市规划学刊[J].2006年02期
    [228]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城市规划[J].2006年09期
    [229]于涛方,邵军,周学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研究-京津冀地区实证.规划师[J].2007年12期
    [230]易千枫,张京祥.全球城市区域及其发展策略.国际城市规划[J].2007年05期
    [231]于立.城市连绵区的协调与管治机制:城市联盟的现状与对策.国际城市规划[J].2007年06期
    [232]曾凡银,冯宗宪.经济空间场理论研究述评.理论建设[J].2001年01期
    [233]曾菊新著.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
    [234]曾菊新.试论空间经济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J].1996年02期
    [235]曾菊新著.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36]曾菊新,罗静.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效应--论基于企业网络的地域空间结构重组.经济地理[J].2002年03期
    [237]曾艳红.国外典型大都市区发展对我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地域研究与开放[J].1998年01期
    [238]甄峰,朱传耿,穆安宏.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区域城市现象.现代城市研究[J].2002年02期
    [239]甄峰著.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40]赵东阳.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群--理论及模型探讨.经济师[J].2005年12期
    [241]赵亮.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国外城市规划[J].2006年01期
    [242]赵改栋,赵花兰.产业一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J].2002年02期
    [243]赵民,陶小马著.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4]赵全超,汪波.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J].2005年05期
    [245]赵全超,汪波,王举颖.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年02期
    [246]张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分析和聚类.规划师[J].2006年09期
    [247]张洪.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及在我国的应用.城市问题[J].2004年05期(总第121期)
    [248]张虹欧,叶玉瑶,罗晓云,叶树宁.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4年06期
    [249]张虹鸥,叶玉瑶,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250]张景秋,杨吾扬.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经济地理[J].2002年05期
    [251]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述评.国外城市规划[J].1999年0l期
    [252]张京祥.试论中国城镇群体发展地区区域/城市管治.城市问题[J].1999年05期
    [253]张京祥著.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4]张京祥,崔功豪.试论城镇群体空间的组织调控.人文地理[J].2002年03期
    [255]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等.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城市规划[J].2002年09期
    [256]张京祥何建颐殷洁全球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的新趋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57]张敏,顾朝林等.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6年06期
    [258]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整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1998年
    [259]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协调发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1999年03期
    [260]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及发展的历史特征.城市规划汇刊[J].1999年01期
    [261]张尚武,王雅娟.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关系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3年05期
    [262]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规划[J].2001年07期
    [263]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究.地理科学进展[J].2003年01期
    [264]张文忠,张军涛.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区位论发展轨迹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J].1999年第18卷01期
    [265]张宇星.城市和城市群形态的空问分形特征.新建筑[J].1994年03期.
    [266]张勇强著.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7]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68]张兆安著.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9]章光日.从大城市到都市区一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J].2003年05期
    [270]郑道文.佩鲁的经济空间理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J].2001年05期(总第128期)
    [271]甄富春.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结构变异的成囚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2年
    [27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研究进展年度报告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73]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一匕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74]邹军,王学锋主编.都市圈规划.北京:中国建筑T业出版社.2005年
    [275]周干峙.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城镇间的强相互作用--城市规划和城市化的一种新现象.城市发展研究[J].1997年01期
    [276]周克瑜著.走向市场经济:中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整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7]周建明.欧美城市连绵区的理论研究.国外城市规划[J].1997年02期.
    [278]周旗.区位:地理理论演绎的逻辑起点.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3年04期
    [279]周伟林.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世界经济文汇[J].2005年04期
    [280]朱喜钢著.城市空间集中于分散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281]朱文晖著.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82]朱英明,姚士谋.我国城市群发展方针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1999年05期.
    [283]朱英明,姚士谋.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J].2001年02期
    [284]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1年04期
    [285]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发展趋势.城市问题[J].2001年06期
    [286]朱英明,姚士谋,李玉见.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理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J].2002年06期
    [287]朱英明著.城市群经济空问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88]朱英明.产业空间结构与地区产业增长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制造业的研究.经济地理[J].2006年03期
    [289]朱英明.中国城市群区集聚式城市化发展研究.工业技术经济[J].2006年02期
    [290]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价值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1998年0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