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的家庭教育,总是深深烙上那个时代印记。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潮起潮落,家庭教育日益被赋予更多责任、更大的意义,而且也日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但长期以来,有关家庭教育的研究却十分缺乏与薄弱,研究的不足导致理论水平明显偏低。为了厘清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历程,揭示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规律,检视家庭教育变迁中的问题,探寻家庭教育变迁的趋势,笔者不惴学识之浅露,试图对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
     笔者将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置于“由传统家庭教育向现代家庭教育转换”这一逻辑基础之上,认为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愈来愈难以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家庭教育代表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趋势与方向。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过程,就是逐渐实现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过程。在这一逻辑基础上,笔者主要从“变迁的背景”、“变迁的过程”、“变迁的结果与评价”等方面全面来考察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的情况。
     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教育变革三者的动向,为家庭教育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中国现代化,为家庭教育的变迁提供了动力,社会转型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莫过于其所带来的意识层面的变化。因社会转型,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家所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深深地改变过去家庭教育所依存的、稳固的家庭基础。而学校教育变革,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家庭教育变迁的方向。尽管学校教育“权威地位”,正在受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大众媒体的强烈挑战,但学校教育的改革动向仍然是家庭教育的“风向标”,无论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还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逐渐确立,学校教育的这些变革依然在向家庭教育领域渗透和延伸。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与意义,这对家庭教育作用的体现,家庭教育地位的提升,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理论的变迁与家庭教育实践的变迁两个方面。(1)家庭教育理论变迁,首先体现在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版上。家庭教育著作的出版情况,是转型期家庭教育理论变迁的缩影。从家庭教育著作出版情况来看,总的情况是,应用性著作占有极大比例,而理论性著作占有较小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与匮乏。家庭教育理论的变迁,其次反映在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进展上。笔者主要从家庭教育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专题研究”三个方面来阐述家庭教育研究内容的变迁与进展。从理论变迁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当代家庭教育理论正在逐步走向科学化,主体性教育思想开始渗透到家庭教育领域之中,家庭素质教育理论逐步得到确立。但家庭教育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理论缺乏系统性、理论缺乏深刻性和创新性。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缺乏,是导致家庭教育理论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2)关于家庭教育实践的变迁。笔者一方面通过调查来揭示家庭教育中父母“家庭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行为”的基本情况,研究表明,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具有较科学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但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如家庭教育目的上的功利性与高期望,教育行为上的“学习至上”、教育内容上的重智轻德等;另一方面,笔者对当代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几种家庭教育现象进行了思考,如家庭教育中的“成功家庭教育效应”问题、“家庭教育责任转移”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问题,笔者以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具有功利色彩。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是在社会转型、家庭变迁、学校教育变革等外部因素与家庭教育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正在实现由传统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家庭教育。尽管在这一历史性转换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在理论研究上和实践探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传统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家庭教育这一基本趋势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通过对当代家庭教育变迁历程的梳理,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转型之于家庭教育变迁的重要意义;必须理顺家庭教育中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立法的迫切性。而且我们也认识到,只有构建“学习型家庭”,才能使家庭与家庭教育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家庭追求家庭幸福的目标。
     当代家庭教育的变迁,应该说是实现了一种“有意义的转变”,即是一种由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变,是一种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但笔者也深深感觉到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之薄弱,家庭教育理论之缺乏。只有家庭教育研究“上了层次”,才能真正促进和实现家庭教育的繁荣。
Family education is an eternal theme of human society.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family education showed a different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Along with the tide of reform and opening, family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given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greater significance, but also is becoming a major concern of social reality problem. But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has been very weak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lack of research has led to the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 of theory.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ack of the changes of family education, reveal the law of the changes, check the problem of the changes, explore the changing trend of family education, I tried my best to research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amily education will be from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to modem family education ", on the basis of this logic, I thin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West will be the developing trend and direction of the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process. Based on the logic of the change, the background of change, the course of change, and the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change, these content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ange of family, change of school education affect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m China.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provided the impetus for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led to the change of values. Becau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especially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since the late 1970s, the tremendous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amily have taken place, this change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solid family found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Moreover, change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deeply affected the reform movements of family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with the progressiv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enjoyed popular support, the advent of the learning society, family education has been given greater respon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which will reflect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upgrade the status of family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primarily includes the chang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amily education. (1)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ory. First of all, it reflected 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published writings, the practical writings occupies a bigger share, theoretical writings only occupies a smaller share. That show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family education is lack. Followed reflected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This question is answered from three respects: the basic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special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theory, theory of a lack of depth and innovation.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low level of research. (2) The change of practi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a survey about the "sens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 act of family education " of parent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generally have more scientific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action, but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still effected today's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sis also analyzed three cases: "effect of successful family education", "transfer of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 dislocation of functions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 think that these issue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social market economy.
     Because of th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ange of family, reform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al factors in family education, these led to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family education is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to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By summariz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m China, we are deepl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the change of family education,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op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knowledg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oop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n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family education legislation. Moreover the thesis also prospect the trend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family happiness, the " learning family " may be the ideal mode of family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modern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e said that to achieve a "meaningful changes", that is, from a traditional state to a modern state of change, from a low level to high-level change. But I also deeply realized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is very weak, the theory of family education is very lack. Only the research of family education arrive " a higher level", which can promote and achieve the prosperity of family education.
引文
[1]转引自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5页。
    [2][美]George S·Morrison著,王金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6页。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第304页。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第304页。
    [5]曹青阳:《国际竞争战略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88年第8期。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96页。
    [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0页。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引言部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9页。
    [3]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34-35页。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第48页。
    [2]程伟礼:《信念的旋程·冯友兰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第33页。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第441页。
    [2]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70页。
    [3]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第152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02页。
    [5]王兆先等主编:《家庭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1页。
    [6]彭立荣著:《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页。
    [7]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3页。
    [8]转引自彭怀真:《婚姻与家庭》,台湾巨流出版图书公司 1996年版,第169页。
    [9][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82页。
    [1]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页。
    [2]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21页。
    [3][英]约翰·洛克著、张小茅译:《家庭学校》,京华出版社 2001年版,第1页。
    [1]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年版,第1023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第140页。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11页。
    [4]郑其龙编著:《家庭教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第1页。
    [5]孙俊三等主编:《家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页。
    [6]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5页。
    [7]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第7页。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页。
    [2]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445页。
    [3]曹青阳主编:《教育科学情报综览》,贵州出版社 1992年版,第291页。
    [4]黄乃毓:《家庭教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年版,第37页。
    [5][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第148页。
    [6]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版,第69页,第310页。
    [1]本研究出现的“子女”,若无特殊说明,均指未成年子女,即广义的儿童。
    [2]转引自王振宇等主编:《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11页。
    [3]转引自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18页。
    [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未定稿),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1965年,第3683页。
    [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未定稿),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1965年,第1969页。
    [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版。
    [1]R·G·Havelock,The Change Agent's Guide to Innovation,1979,P4.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74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48页。
    [2]黄崇岳著:《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2-3页。
    [3]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9页。
    [2]《易经》,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19页。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4页。
    [2]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3]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0页。
    [4]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1]参见南钢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5月,第10页。
    [2]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4页。
    [3]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5页。
    [4]张艳国等编著:《家训辑览》,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前言,第11页。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56页。
    [2]参见陈鹤琴:《家庭教育》一书陶行知所作序言《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3页。
    [3]参见陈鹤琴:《家庭教育》一书郑宗海所作《序》,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7页。
    [1]参照南钢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5月,第11-12页。
    [2]梁海明译注:《大学》,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21页。
    [3]杜成宪、王伦信著:《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55页。
    [4]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1页。
    [5]李雅娟、王丽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98页。
    [2]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7页。
    [3]《颜氏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30页。
    [4]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344页。
    [5]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355页。
    [6]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407页。
    [7]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8]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61页。
    [1]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213页。
    [3]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244页。
    [4]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337页。
    [5]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388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6页。
    [1]谷忠玉:《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论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2]谷忠玉:《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论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3]梁海明译注:《易经》,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6页。
    [4]《颜氏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1页。
    [5]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241页。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250页。
    [2]梁海明译注:《颜氏家训》“教子”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9、12页。
    [3]司马光:《家范》,王美英整理,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4]《颜氏家训·序致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3页。
    [5]程昌明译注:《论语》“子路”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8页。
    [1]梁海明译注:《孟子》“万章章句上”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53页。
    [2]梁海明译注:《孟子》“离娄章句上”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4页。
    [3]《颜氏家训》“慕贤”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58页。
    [4]程昌明译注:《论语》“先进”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119页。
    [5]《袁氏家范》。
    [6]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7页。
    [1]《颜氏家训》“慕贤”篇,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第58页。
    [1]转引自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24页。
    [1]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页。
    [2]骆风:《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学》,《百科知识》,1994年第8期。
    [1]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5页。
    [2]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31页。
    [3][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39页。
    [4]许步曾编:《西方思想家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第332-33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第400页。
    [1]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55页。
    [2]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年,第62页。
    [3]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10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269页。
    [1][法]卢梭著:《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第16页。
    [2][英]约翰·洛克著,张小茅译:《家庭学校》,京华出版社 2001年版,第1页。
    [3]张焕廷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版,第59页。
    [1][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348页。
    [2][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347页。
    [3]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133页。
    [4]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133页。
    [5][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第442-444页。
    [6]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30页。
    [1]Knowles,Cooperating with home school parents:A new agenda for public schools?[J].Urban Education,23,(4):392-411。
    [2]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43页。
    [1][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马容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13页。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马容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211页。
    [1][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1956版。
    [2]韩德民:《论儒学“哲学的突破”》,《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3]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7页。
    [4]张如珍等:《挖掘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5]周菲:《论中国古代教育思维方式》,《社科辑刊》,1993年第5期。
    [1]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66页。
    [2]张如珍等:《挖掘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52页。
    [1]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105页。
    [1]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21页。
    [2]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197页。
    [3]转引自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195页。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3页。
    [1][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196-19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104页。
    [3]前一种社会类型的划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类型的划分。后一种社会类型的划分参见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56-75页。
    [1]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9页。
    [1]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47页。
    [2]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57页。
    [1]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参考》,1996年第5期。
    [2]杨小微著:《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第5页。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78-179页。
    [2]转引马和民著:《教育社会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6页。
    [3]参见[法]P·布迪厄,J·C·帕斯隆著:《再生产》,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1]陈延斌,徐少锦:《中国家训史》序言,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2页。
    [1]参见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33、123、231、375、469页。
    [2]邵伏先:《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141页。
    [3]邵伏先:《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181-182页。
    [1]任小明译,阿尔温·托夫勒著:《未来的震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64页。
    [2]参见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8页。
    [3]张敏杰:《二十世纪中国家庭的变迁》,《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
    [1]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23页。
    [2]张敏杰:《二十世纪中国家庭的变迁》,《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
    [3]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1页。
    [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
    [3]《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5月。
    [4]邓志伟、徐新:《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5]张键、陈一筠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185页。
    [1]邓志伟、徐新:《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
    [1]邓志伟、徐新:《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2]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5年,第22页。
    [2]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5年,第25页。
    [1]蒋莱:《当今社会的婚姻变革》,《社会》,2000年第8期。
    [2]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4页。
    [3]邓志伟、徐新:《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1]何玉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困惑》,载《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第279页。
    [2]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73页。
    [1]参见田森:《重视破裂家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载《家庭问题纵横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版,第34-35页。
    [3][美]W·古德著、魏章玲译:《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年版,第232页。
    [1][美]J·罗斯·埃仕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4页。
    [2]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第157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版,第103页。
    [2]高淑贵:《家庭社会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91年版,第20-25页。
    [3]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第218页。
    [4]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13页。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27页。
    [2]参见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3年版。
    [3]杨萍:《挑战公立教育的美国“家庭学校”》,《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1]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67页。
    [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65页。
    [2][日]森重敏著、愚心译:《孩子和家庭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第133-134页。
    [3]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73-74页。
    [1]张荣艳:《从“伦理”到“法理”——当代中国家庭关系的变迁》,《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2]沈剑平:《教育学逻辑起点初探》,《教育研究》,1988年第3期。
    [3]孟育群主编:《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2页。
    [4]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0页。
    [5]孟育群等:《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1]刘金花:《家庭研究新观点述评》,《心理科学》,1996年第1期。
    [1]参见张文霞、朱冬亮著:《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第248-249页。
    [1]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92页。
    [2]风笑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第90-92页。
    [1]观点引自[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秦燕、李亚娟:《20世纪80年代的婚姻法律与婚姻家庭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吕建国主编:《家庭生态与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102页。
    [1]郑金洲、瞿葆奎著:《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13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40页。
    [1]李钢:《社会转型刍议》,《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5页。
    [3]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5页。
    [4]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97页。
    [1]丁晓山著:《家运》,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1997年,第104页。
    [2]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01页。
    [3]参见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导论”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1]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0页。
    [2]王道俊、王汉谰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第27页。
    [3]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0-110页。
    [4]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3页。
    [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4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2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3页。
    [3][美]菲力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3页。
    [4][美]菲力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35页。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17页。
    [6]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06页。
    [7]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版,第353页。
    [8]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2页。
    [1]《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8日。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引言部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34-35页。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25页。
    [5]骆风:《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学》,《百科知识》,1994年第8期。
    [6]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60页。
    [1]林淑玲等:《家庭教育学》,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0年版,第321-336页。
    [2]骆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3]厉育纲、赵忠心:《“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4]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57页。 父亲脚踢致死。(资料来源:《人民日报》,1992年12月11日,第三版。)
    [1]参见《人民日报》,1992年12月11、12、14、16、21、23、26日等,第三版。
    [2]陈建翔主编:《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北京出版社 2005年版。
    [1]厉育纲、赵忠心:《“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21页。
    [2]林雨堂著:《人生的盛宴》,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第59页。
    [1]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
    [2]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3]参见孙兴春:《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家庭教育》,《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4]参见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133页。
    [2]M·米德著:《文化与承诺》,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第86页。
    [1]张丹华:《亲子关系——儿童社会化动因》,《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2]孟育群:《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教育研究》,1992年第9期。
    [3]淘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研究》,1994年第3期。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310-323页。
    [5]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第2期。
    [6]金沙:《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4期。
    [7]方建移、何伟强著:《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9-172页。
    [8]Rutter,M.,Hersov,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nd) ED's).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1985:444-459.
    [9]杨志伟等:《学习困难儿童的早期发育与家庭因素研究》,《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年第3期。
    [10]俞国良等:《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心理学报》,1998年第2期。
    11 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陈欣银、李伯黍等:《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第3期。
    [2]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4期。
    [3]参见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0-25页。
    [1]参见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7-89页。
    [2]范中杰:《论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的转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3]孟育群:《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教育研究》,1992年第9期。
    [1]孟育群:《建设少年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要素》,《教育科学》,2001年第3期。
    [2]林淑玲主编:《家庭教育学》,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0年版,第12-13页。
    [3]许美瑞等编:《家庭生活教育》,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2年版,第10页。
    [1]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212页。
    [2]林淑玲主编:《家庭教育学》,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0年版,第9-10页。
    [3]许美瑞等编:《家庭生活教育》,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2年版,第6页。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8年版,第5页。
    [5]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11页。
    [1]王兆先等主编:《家庭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3页。
    [2]彭立荣著:《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28页。
    [3]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5页。
    [4]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第7页。
    [5]杨宝忠著:《家庭教育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5年版,第80页。
    [6]参见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第12章,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7]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页。
    [8]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6页。
    [1]骆风:《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1][日]筑波大学教育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第149页。
    [2]转引自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41页。
    [3]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炎等译:《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3年版,第234页。
    [4]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第466-470页。
    [5]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第46-47页。
    [1]王格:《家庭教育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2]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3]迟书君:《父母道德品行低劣对子女道德社会化的影响》,《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3期。
    [4]唐如前:《青少年不良性格与家庭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5][日]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6]黄楠森等主编:《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0年版,第562页。
    [7]吴铎、张人杰主编:《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版,第218页。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第159页。
    [2]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18页。
    [3]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23-227页。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第19-47页。
    [2]彭立荣著:《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第57-59页。
    [3]陈佑兰、焦健编著:《当代家庭教育学》,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4年版,第23-28页。
    [4]季诚钧:《家庭教育学》,南方出版社 1998年版,第33-38页。
    [5]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第45-60页。
    [1]邓素华、晓光:《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中国健康月刊》,1983年第3期。
    [2]姚本先:《家庭与儿童个性社会化》,《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3]孟育群:《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特殊价值》,《教育研究》,1986年第6期。
    [4]陈淑萍:《论家庭教育中儿童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钟丽红:《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作用及影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6]林运清:《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7]王勇:《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8]宗秋荣:《谈家庭教育功能观的转变》,《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
    [9]宗秋荣:《“减负”与家庭教育的功能转换》,《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1]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25页。
    [1]邵伏先:《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175-176页。
    [3]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357页。
    [1]巩海涌、李言义:《浅谈家庭教育目的》,《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王冬兰:《“知识本位”家庭教育观的社会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1]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第99页。
    [2]曹长德:《试论家庭教育的目的》,《教育科学》,1998年第1期。
    [1]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212-213页。
    [2]赵燕:《从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视角看当代家庭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教科版),2004年第8期。
    [1]李季:《中国教育病》,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209页。
    [2]周南照,孙云晓:《学会做事》,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第5页。
    [3]周南照,孙云晓:《学会做人》,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第324页。
    [4]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 1991年版,第1页。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99-118页。
    [2]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19-137页。
    [3]冯晓霞:《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儿童权利保护》,《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4]丁瑜:《关于家长教育价值观的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3期。
    [5]吴玉琦等:《上海地区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
    [6]乔建中等:《对小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2期。
    [7]孟育群主编:《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61-63页。
    [1]孙云晓:《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6期。
    [2]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1]谭虎:《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中国家庭教育》,2002年第4期。
    [2]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第4页。 《中小学管理》、《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17种学术期刊。
    [1]王桂勤:《对两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个案研究》,《教育探索》,1988年第2期。
    [2]李梦洁:《离异中家庭教育落差的个案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2期。
    [3]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代春燕:《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刘南:《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实地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王彤:《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决策研究——以吉林省一村个案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赵闾先:《教育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6期。
    [1]丁莘:《条件好也要加强教育》,《新中国妇女》,1963年第1期第26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第141页。
    [1]转引自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第310页。
    [2]转引自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195页。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132页。
    [1]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父母孩子角色标准的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3年第4期。
    [2]董小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作用》,《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3]张良才:《继承家教传统深化家教改革》,《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4]岳亚平:《来自家长教育资格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1]浙江象山县家庭教育研究所:《从石浦办学实践看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及其办学原则》,《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2]乐善耀:《上海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及前瞻》,《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9期;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2-148页。
    [3]关颖:《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第162页。
    [4]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365-366页。
    [1]陈佑兰编著:《家庭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129-131页。
    [2]苏颂兴:《独生子女:从新国情向新学科的发展》,《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
    [3]根据美国纽约H·W·Wilson公司出版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文摘杂志,检索到从1980-1993年世界上主要刊物发表的独生子女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共发表有关论文102篇,其中有关中国独生子女研究的论文有42篇,占41.1%。在42篇论文中,发表于1987年以后的有36篇,占85.7%;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合作的有15篇,占35.7%;西方学者单独撰写的有16篇,占38%;中国学者单独撰写的有11篇,占26.3%。(参见苏颂兴:《独生子女:从新国情向新学科的发展》,《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
    [4]李学斌:《拓展视野走向深入——近期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和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1]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5页。
    [2]参见李银河、郑宏霞:《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年版。
    [3]陈建强:《重视“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现象》,《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4]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102页。
    [1]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42页。
    [2]谭虎:《对创建中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8期。
    [1]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64-67页。
    [1]同依:《‘成绩优秀'不再是好孩子的首要标准‘科学家'仍是母亲和孩子心目中做理想的职业》,《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15日第8版。
    [2]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68页。
    [1]熊梅、王资岳:《家长、学生家教观念的对比研究》,《学术探索》,2002年第2期。
    [2]熊梅、王资岳:《家长、学生家教观念的对比研究》,《学术探索》,2002年第2期。
    [3]彭建兰:《关于当前家庭教育的调查及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第4期。
    [1]《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15日,第8版。
    [1]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70页。
    [1]常万新:《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探析》,《教育探索》,2004年第12期。
    [2]参见拙作:《咸宁市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咸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1]彭建兰:《关于当前家庭教育的调查及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第4期。
    [1]参见[美]帕特里希娅·纳赫曼、安德莉亚·辛普森著,杨百朋等译:《您与您的独生子女——给孩子造就一个自由与发展的空间》,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年版。
    [2]叶存春:《昆明市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1]参见刘华山:《变革中的中国人育子观念初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2]参见易杏等:《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瞭望》,1996年第5期。
    [1]转引自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34页。
    [1]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观念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社会学》(人大复印),1995年第5期。
    [2]转引自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第86页。
    [1]参见谢凡:《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现代教育报》,2001年10月26日,第B01版。
    [2]参见赵忠心:《“中国第一月嫂”给我们的启示》,《家庭教育》,2003年第12期。
    [3]参见骆风著:《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384-391页。
    [1]赵忠心:《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中华家教》,2005年第2期。
    [2]参见李琳:《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现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第1444页。
    [1]刘春花:《未成年学生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1]梁桂珍:《送孩子寄宿利大还是弊大?》,《家庭教育导读》,2001年第3期。
    [2]转引自李琳:《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现象研究》,东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2-13页。
    [1]韩云霞:《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第3期。
    [2]转引自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1999年版,第185页。
    [3]参见王因为:《祖辈照料下一代的误区》,《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237页。
    [1]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四川教育》,2003年第1期。
    [1]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教育评论》,2001年第4期。
    [2]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3]刘杭玲、周小萍等:《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家庭教育》,2000年第7-8期。
    [1]参见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1]转引自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76页。
    [2]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摘自《中国妇女报》,1996年7月29日。
    [2]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家庭》,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第16-17页。
    [1]张斌贤著:《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240页。
    [1]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从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8页。
    [2]参见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
    [3]转引自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377页。
    [1]乐善耀主编:《学习型家庭》,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年版,第4页。
    [2]杨宝忠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第377页。
    [1]乐善耀主编:《学习型家庭》,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年版,第1页。
    [1]廖永静:《学习型家庭的理论基础》,《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7期。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2.[德]黑格尔著:《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 1956版。
    3.[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
    4.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版。
    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未定稿),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 196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11.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年版。
    12.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1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未来的震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83年版。
    15.《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
    16.[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等译:《未来的冲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版。
    17.A·J·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
    18.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版。
    19.[美]W·古德著、魏章玲译:《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年版。
    20.高键生、刘民著:《家庭学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2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22.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3.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年版。
    24.封祖盛、林英男著:《开放与封闭——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当前流变》,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25.[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6.[奥]米特罗尔、西德尔著,赵世玲等译:《欧洲家庭史》,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27.[美]玛格丽特·米德著:《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版。
    28.彭立荣主编:《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29.林雨堂著:《人生的盛宴》,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30.黄崇岳著:《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31.邵伏先:《中国的婚姻与家庭》,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32.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33.黄楠森等主编:《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0年版。
    3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年版。
    35.[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6.高淑贵:《家庭社会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91年版。
    37.[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 1991年版。
    38.风笑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版。
    39.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40.程伟礼:《信念的旋程·冯友兰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4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2.张宇、辛向阳等编著:《转轨的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4年版。
    43.雷洁琼:《改革以来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44.潘允康等:《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5.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46.穆光宗:《中国的未来交给谁——独生子女问题的紧急报告》,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4年版。
    47.田森:《家庭问题纵横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版。
    48.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49.彭怀真:《婚姻与家庭》,台湾巨流出版图书公司 1996年版。
    5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51.[美]范丹妮著:《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52.陈一筠、陆仕桢主编:《家庭与下一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
    53.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54.丁晓山著:《家运》,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1997年。
    55.孙嘉明著:《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1991—1994)》,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 年版。
    56.陈丹燕编著:《独生子女宣言》,南海出版公司 1997年版。
    57.史凤仪著:《中国古代的家族和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
    58.张键、陈一筠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59.李银河、郑宏霞:《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年版。
    60.[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61.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62.[法]P·布迪厄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63.潘允康:《家庭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2年版。
    64.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5.陆仕桢、任伟等编著:《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66.[法]P·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67.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8.张文霞、朱冬亮著:《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69.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0.[美]史蒂文·瓦戈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7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孙志民等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九州出版社 2007年版。
    1.张焕廷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版。
    2.[日]掘内敏著,谢艾群译:《儿童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4.[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5.郑其龙编著:《家庭教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6.[日]森重敏著、愚心译:《孩子和家庭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7.许步曾编:《西方思想家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8.[法]卢梭著:《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9.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10.[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
    11.[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12.黄廷毓:《家庭教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8年版。
    1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14.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15.陈佑兰编著:《家庭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16.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17.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18.[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马容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19.孙俊三等主编:《家庭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0.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年。
    21.王兆先等主编:《家庭教育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22.曹青阳主编:《教育科学情报综览》,贵州出版社 1992年版。
    23.王振宇等主编:《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24.夏之莲等译:《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25.吕建国主编:《家庭生态与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26.彭立荣著:《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27.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28.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29.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0.陈鹤琴著:《家庭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1.张艳国等编著:《家训辑览》,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2.陈佑兰、焦健编著:《当代家庭教育学》,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4年版。
    33.邓佐君主编:《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4.[意]亚米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5.裴娣娜编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8.黄乃毓:《家庭教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6年版。
    39.戚建庄、金法著:《素质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40.马镛著:《中国家庭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4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42.张斌贤著:《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43.[美]克劳蒂娅著,胡慧译:《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7年版。
    44.燕国材著:《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4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6.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7.杜成宪、王伦信著:《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8.司马光:《家范》,王美英整理,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49.季诚钧:《家庭教育学》,南方出版社 1998年版。
    50.[美]帕特里希娅·纳赫曼、安德莉亚·辛普森著,杨百朋等译:《您与您的独生子女——给孩子造就一个自由与发展的空间》,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8年版。
    5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版。
    5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3.[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54.梁海明译注:《易经》,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55.梁海明译注:《大学》,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56.梁海明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57.程昌明译注:《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58.梁海明译注:《颜氏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59.李季:《中国教育病》,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60.郭思乐、邢最智:《中小学教育科研基础》,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61.关颖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
    62.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63.林淑玲等:《家庭教育学》,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0年版。
    64.周南照,孙云晓:《学会做事》,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
    65.周南照,孙云晓:《学会做人》,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
    66.喻本伐编著:《中国幼儿教育史》,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0年版。
    67.刘卫华、张欣武编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出版社 2000年版。
    68.鲁洁:《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69.[英]约翰·洛克著、张小茅译:《家庭学校》,京华出版社 2001年版。
    70.[美]菲力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71.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72.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家庭》,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
    73.[法]伊冯娜·卡斯泰兰著:《家庭》,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74.许美瑞等编:《家庭生活教育》,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2002年版。
    75.彭书淮编译:《教育书》,海潮出版社 2002年版。
    76.吴奇程、袁元编著:《家庭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77.骆风著:《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8.郑金洲、瞿葆奎著:《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9.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
    80.[美]Mary Lou Fuller等编著,谭军华等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1.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2003年版。
    83.[美]George S·Morrison著,王金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徐光、嵇萧桐著:《教育无痕》,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85.杨小微著:《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86.孟育群主编:《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87.[美]George S.Morrison著,王金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厉以贤著:《学习社会的理念与建设》,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89.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90.王哓春著:《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91.郝麦收著:《父子协议——一场波及全社会的教子改革大实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年版。
    92.[苏]A.C.马卡连科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93.陈建翔主编:《他们影响了一亿家庭》,北京出版社 2005年版。
    94.方建移、何伟强著:《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95.史秋琴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
    96.孙云晓著:《我的家怎么了?》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97.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98.严行方编著:《把脉:现代的家长怎么办》,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年版。
    1.高志芳:《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教育研究》,1981年第6期。
    2.杜草甬:《鲁迅论儿童与儿童教育》,《教育研究》,1981年第10期。
    3.李霍甫译:《家长是学校的同盟者》,《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年第3期。
    4.唐爱菊:《独生子女的成长条件和家庭教育》,《教育研究》,1982年第6期。
    5.邓素华、晓光:《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中国健康月刊》,1983年第3期。
    6.张天麟:《试论双亲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研究》,1983年第10期。
    7.刘荣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教育研究》,1984年第9期。
    8.陈传焕:《家庭文化背景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的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3期9。
    10.于明波:《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探索》,1985年第5期。
    11.于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教育探索》,1986年第1期。
    12.钱扑:《谈美国对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1986年第1期。
    13.迟书君:《父母道德品行低劣对子女道德社会化的影响》,《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3期。
    14.何德宽:《家庭结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3期。
    15.朱颜杰:《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科学假说——演绎法——兼谈方法论的结构及系统变革》,《教育研究》,1986年第6期。
    16.孟育群:《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特殊价值》,《教育研究》,1986年第6期。
    17.陈德煌:《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端正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86年第8期。
    18.金德洲:《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探索》,1987年第3期。
    19.李铉秀:《父母修养对家庭教育的意义》,《教育探索》,1987年第4期。
    20.王书荃等:《不同教养环境与独生子女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5期。
    21.卢承业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中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1987年第6期。
    22.胡克英:《儿童观与教育问题》,《教育研究》,1988年第2期。
    23.王桂勤:《对两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个案研究》,《教育探索》,1988年第2期。
    24.张孝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是转变差生的重要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2期。
    25.何世盛:《家庭教育独特性之我见》,《教育探索》,1988年第6期。
    26.李蚰云:《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教育研究》,1988年第6期。
    27.赵忠心:《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学前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28.李道佳:《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浅析》,《学前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29.赵建华:《环境的剥夺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30.马兰:《父母的威信》,《学前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31.李石君:《出生第一年婴儿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88年第5期。
    32.袁茵:《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教育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1988年第4期。
    33.沈剑平:《教育学逻辑起点初探》,《教育研究》,1988年第3期。
    34.王桂勤:《对两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个案研究》,《教育探索》,1988年第2期。
    35.王格:《家庭教育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36.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88年第5期。
    37.曹青阳:《国际竞争战略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88年第8期。
    38.周月朗:《近年来美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第2期。
    39.薄文才:《试析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1989年第2期。
    40.王卫东:《浅谈家长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第3期。
    41.李淑华:《对独生子女进行劳动教育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第4期。
    42.章永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教育研究》,1989年第6期。
    43.刑文玉等:《独生子女不良心理及其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第6期。
    44.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
    45.张敏杰:《二十世纪中国家庭的变迁》,《浙江学刊》,1989年第6期。
    46.张东:《山西省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1期。
    47.丁瑜:《关于家长教育价值观的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3期。
    48.杨善臣:《试论我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特色》,《教育科学》,1990年第3期。
    49.孙欣:《小学生家庭学习生活管理综合作业法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5期。
    50.赵闾先:《教育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年第6期。
    51.刘春芬等:《天津市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问题》,《教育研究》,1990年第12期。
    52.董泽芳:《家庭环境对学业成功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第2期。
    53.裴秀芳:《家长的首要期望与孩子们的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3期。
    54.顾援:《6-16岁儿童对父亲教育技术的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4期。
    55.王炳仁等:《探讨家庭教育的规律》,《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第4期。
    56.李永忠:《山东省家庭教育投资研究》,《教育研究》,1991年第7期。
    57.浙江象山县家庭教育研究所:《从石浦办学实践看家长学校的性质、任务及其办学原则》,《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
    58.刘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1期。
    59.孟育群:《关于亲子关系对少年问题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的研究》,《教育研究》,1992年第9期。
    60.张丹华:《亲子关系——儿童社会化动因》,《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第2期。
    61.刘宏斌:《传统家庭文化中的子女教育观评析》,《教育评论》,1992年第4期。
    62.袁振国等:《中日家庭教育调奄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
    63.张晶:《家庭教养环境和孩子的成长》,《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第4期。
    64.徐国明编译:《美国家庭教育二十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年第6期。
    65.潘立新:《对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投入的分析与思考——对江苏省4775名独生子女的调查》,《人口学刊》,1993年第4期。
    66.周菲:《论中国古代教育思维方式》,《社科辑刊》,1993年第5期。
    67.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父母孩子角色标准的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3年第4期。
    68.高尚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1993年第6期。
    69.解振明、顾宝昌:《中国独生子女智力成长的环境优势》,《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第3期。
    70.张晶:《评家庭教育中的几种偏向》,《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1期。
    71.苏颂兴:《独生子女:从新国情向新学科的发展》,《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
    72.高峰:《上海、大阪儿童家庭品德教育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1期。
    73.杨卫:《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初步研究》,《教育科学》,1994年第2期。
    74.孟育群:《少年期的亲子矛盾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教育科学》,1994年第4期。
    75.戴斌荣:《家庭环境中主观变量对学业成败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
    76.苏颂兴:《论独生子女社会参与的素质准备》,《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
    77.包国庆:《家长角色对现代教育的干预与控制》,《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78.[澳门]田野:《社会变迁中家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第Z1期。
    79.何玉珍:《广州市841户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青年研究》,1994年第11期。
    80.李雅娟、王丽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81.骆风:《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学》,《百科知识》,1994年第8期。
    82.韩德民:《论儒学“哲学的突破”》,《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83.淘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研究》,1994年第3期。
    84.张如珍等:《挖掘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85.刘月琴等:《试论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86.张勉:《中日学生家长为子女择业观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87.姚本先:《家庭与儿童个性社会化》,《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88.雷万鹏:《家庭教育投资成因探析》,《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89.李如琳:《对现代具有指导意义的几个古代婴幼儿家庭教育原则》,《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90.李生兰:《中澳幼儿家庭教育的比较》,《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3期。
    91.曲绍卫:《建立家庭教育经济学的构想》,《教育评论》,1995年第5期。
    92.陈欣银、李伯黍等:《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年第3期。
    93.雷万鹏:《家庭教育投资成因探析》,《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94.俞国良等:《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5年第3期。
    95.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5年第4期。
    96.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观念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社会学》(人大复印),1995年第5期。
    97.刘金花:《家庭研究新观点述评》,《心理科学》,1996年第1期。
    98.柳士彬等:《‘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
    99.李洪曾:《上海地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1987-1995)》,《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3期。
    100.吴玉琦等:《上海地区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
    101.《中日家庭教育内容比较》,《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6期。
    102.《中日家庭教育期望目标比较》,《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6期。
    103.陈铭:《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04.苏加兰:《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教育科学》,1996年第1期。
    105.刘光彩等:《儒家家庭伦理对新加坡的影响》,《教育评论》,1996年第2期。
    106.刘光彩等:《儒家家庭伦理对韩国家庭的影响》,《教育评论》,1996年第4期
    107.冯晓霞:《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儿童权利保护》,《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108.郭广臣:《家庭教育浅议》,《教育探索》,1996年第3期。
    109.缪建东:《家庭教育研究概览》,《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4期。
    110.胡荣:《父母眼中的独生子女——关于厦门小学生行为、学业及家庭教育的调查》,《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
    111.刘焱:《增强儿童权利保护意识,全面认识教育职能》,《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112.马忠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6期。
    113.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教育研究》,1996年第8期。
    114.田关金:《劳动教育:跨世纪青少年的必修课——初中学生劳动情况调查》,《当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
    115.吴玉琦等:《上海地区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5期。
    116.王欣、苏晓巍、王岩等:《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第5期。
    117.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第2期。
    118.刘华山:《变革中的中国人育子观念初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19.易杏等:《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瞭望》,1996年第5期。
    120.赵虎、于治淼等:《亲子关系及父母性格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第2期。
    121.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参考》,1996年第5期。
    122.李萍:《家庭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开发的现状及对策》,《教育探索》,1997年第1期。
    123.殷晓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教育探索》,1997年第5期。
    124.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125.冯晓霞:《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126.伍叶琴:《现代家庭教养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127.许婷:《市场经济下家庭教育的新任务》,《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128.陈升:《中华家庭教育的传统与经验》,《当代青年研究》,1997年第Z1期。
    129.郝玉章等:《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对湖北省5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7年第8期。
    130.杨志伟等:《学习困难儿童的早期发育与家庭因素研究》,《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年第3期。
    131.课题组:《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132.俞国良等:《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心理学报》,1998年第2期。
    133.胡成初:《关于独生子女教育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
    134.吕吉尔:《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今天的孩子该掌握些什么?》,《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2期。
    135.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136.章玉贵等:《理性定位:独生子女家教成败之关键——当前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137.李学斌:《拓展视野,走向深入——近期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和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138.胡晖:《家庭教育投资数量规律的国际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139.万小艳:《家庭教育要面向21世纪——兼论实现城市家庭教育的三大转变》,《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4期。
    140.张敖根:《家用电脑与家庭教育浅析》,《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
    141.彭建兰:《家庭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6期。
    142.钱宝范等:《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1998年第2期。
    143.黄河清:《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144.周宗奎:《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
    145.古人伏:《华人家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统》,《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4期。
    146.冯喜珍:《浅谈家庭教育中的目标定位》,《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147.赵慧敏:《美国中学校长与家长会谈技巧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6期。
    148.孟育群等:《父亲淡出家庭教育与父爱的作用》,《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149.曹长德:《试论家庭教育的目的》,《教育科学》,1998年第1期。
    150.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51.孙云晓:《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6期。
    152.乐善耀:《上海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及前瞻》,《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9期。
    153.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154.陈晋宽:《试论走向后现代社会的西方家庭和学校》,《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155.屈书杰:《在家上学——美国教育新景观透视》,《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1期。
    156.刘世稳:《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美两国‘家长参与'状况的对比利分析》,《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57.马忠虎:《对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158.牟映雪:《试析家庭教育中严教过度的成因及对策》,《教育科学》,1999年第3期。
    159.宋光:《家庭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0期。
    160.乔建中等:《对小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2期。
    161.王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
    162.叶玉华:《国外教师与家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
    163.程方平:《美国的教师、家长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
    164.孙兴春:《社会学视野中的现代家庭教育》,《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65.张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Z1期。
    166.周运清等:《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教育误区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167.董小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作用》,《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168.邹强:《咸宁市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咸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169.董小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作用》,《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6期。
    170.李生兰:《上海市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轨迹与前景》,《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171.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4期。
    172.乔建中等:《对小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调查分析》,《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2期。
    173.伍业光、唐全胜:《壮、汉族大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及其性格、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5期。
    174.李洪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内容与形式》,《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6期。
    175.文新华等:《学校教育成本与家庭教育支出》,《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176.郭翠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矫治》,《教育科学》,2000年第4期。
    177.桑标、唐剑:《父母意识的结构与内涵初探》,《心理科学》(沪),2000年第3期。
    178.孙海波:《美国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与经验》,《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3期。
    179.金沙:《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4期。
    180.刘立新:《家庭教育的误区》,《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81.郑新蓉:《试析父母教育权的起源、演变和特征》,《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182.徐双荣等:《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家长择校制度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183.张东娇:《论家庭教育中教养观念错位现象与纠偏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184.张良才:《继承家教传统深化家教改革》,《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185.杨志伟、刘少文等:《儿童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模型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4期。
    186.刘杭玲、周小萍等:《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家庭教育》,2000年第7-8期。
    187.邓志伟、徐新:《当代中国家庭的变动轨迹》,《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188.蒋莱:《当今社会的婚姻变革》,《社会》,2000年第8期。
    189.彭建兰:《关于当前家庭教育的调查及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第4期。
    190.宗秋荣:《“减负”与家庭教育的功能转换》,《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191.李钢:《社会转型刍议》,《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92.宗秋荣:《谈家庭教育功能观的转变》,《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
    193.王秋英:《当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教育探索》,2001年第2期。
    194.韩国存:《家长会当改革》,《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5期。
    195.孟育群:《建设少年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要素》,《教育科学》,2001年第3期。
    196.李芳:《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教育探索》,2001年第4期。
    197.范中杰:《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亲和教育》,《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
    198.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教育评论》,2001年第4期。
    199.赵刚:《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5期。
    200.童玉英:《转型期城乡儿童社会化比较》,《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
    201.陶艳兰:《城市家庭教育方式的理性化倾向》,《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202.范中杰:《论社会转型期亲子关系的转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03.李生兰:《21世纪初上海幼儿家庭教育的矛盾及化解》,《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204.吕智红等:《神童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05.刘佑荪:《小学教师观念、行为倾向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思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6期。
    206.张东娇:《论家长的教育资格与儿童地健康成长》,《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07.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08.梁桂珍:《送孩子寄宿利大还是弊大?》,《家庭教育导读》,2001年第3期。
    209.黄河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教育评论》,2001年第4期。
    210.谷忠玉:《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论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211.雷雳等:《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212.厉育纲、赵忠心:《“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
    213.谭虎:《对创建中国家庭教育学科体系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8期。
    214.万翼:《新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趋势及对策》,《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第8期。
    215.V·K·拉伊纳:《印度教育研究:对一份学术期刊分析》,《教育展望》(中文版),2002年第1期。
    216.叶存春:《昆明市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217.课题组:《促进家长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218.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2期。
    219.焦友:《外国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自立》,《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5期。
    220.胡涛:《家庭教育经费支出:‘昂贵大餐'还是‘家常小菜'》,《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7期。
    221.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
    222.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23.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224.黄河清:《失重的家教——试论家庭教育相关因素的嬗变及家庭教育的困境》,《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225.苏敏等:《家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湖北省五城镇的家长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226.谭虎:《家庭教育观念更新的十个方面》,《中国家庭教育》,2002年第4期。
    227.熊梅、王资岳:《家长、学生家教观念的对比研究》,《学术探索》,2002年第2期。
    228.刘明等:《解读教育的家庭中心理论及其实践意义》,《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3期。
    229.赵娟:《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8期。
    230.张璐斐等:《青春期父母教育方式的调整与亲子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
    231.王爱玲:《关于新世纪家庭素质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
    232.武海燕:《《颜氏家训》对于当代家庭教育的意义》,《教育探索》,2002年第12期。
    233.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四川教育》,2003年第1期。
    234.张爱霞:《数字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235.张家勇等:《中日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236.杨启光:《当代美国家庭学校运动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237.杨萍:《挑战公立教育的美国“家庭学校”》,《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238.黄河清:《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11期。
    239.徐明峡等:《优化我国现代家校合作制度的构建环境》,《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11期。
    240.崔明国:《家校互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11期。
    241.吴惠强:《论亲子对话的实质与实现》,《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10期。
    242.张荣艳:《从“伦理”到“法理”——当代中国家庭关系的变迁》,《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243.陈淑萍:《论家庭教育中儿童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44.秦燕、李亚娟:《20世纪80年代的婚姻法律与婚姻家庭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45.郭喜青:《关于家庭个性化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2003年第11期。
    246.赵忠心:《“中国第一月嫂”给我们的启示》,《家庭教育》,2003年第12期。
    247.雷万鹏等:《中国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1985-1999》,《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248.张中田:《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249.巩海涌、李言义:《浅谈家庭教育目的》,《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50.韩云霞:《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第3期。
    251.沈建平:《学校对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3期。
    252.埃蒙·凯伦:《‘大球理论'与教育中父母及子女的权利》,《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253.杨天平:《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254.杨海燕等:《美国推动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18种措施》,《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5期。
    255.彭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6期。
    256.卢海弘:《美国‘家庭学校'的教学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257.尚超:《美国‘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258.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259.曾彬等:《关于城市幼儿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260.朱莉:《试析儿童教育权和所有权归属的历史演变》,《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261.岳亚平:《来自家长教育资格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262.杨慧敏:《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透视》,《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0期。
    263.王英斌译:《美国兴起家庭学校》,《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1期。
    264.许惠英:《重视家庭生态,改善人格教育——正确把握家长与儿童亲和的限制因子和局部生境》,《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265.赵万霞:《高学历家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指导建议》,《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266.赵燕:《从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视角看当代家庭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教科版),2004年第8期。
    267.唐如前:《青少年不良性格与家庭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68.钟丽红:《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作用及影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69.陈建强:《重视“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现象》,《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270.岳亚平:《来自家长教育资格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271.常万新:《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探析》,《教育探索》,2004年第12期。
    272.骆风:《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273.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274.齐学红等:《现代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275.林运清:《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276.葛缨等:《厦门小学生家庭教育投资、主观性教育资源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
    277.骆风:《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7期。
    278.杨启光:《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9期。
    279.赵忠心:《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中华家教》,2005年第2期。
    280.刘华:《浅谈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习惯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281.冯文全:《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282.骆风:《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述评》,《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83.骆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284.王勇:《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285.王冬兰:《“知识本何”家庭教育观的社会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86.沈之菲:《NEET族之家庭教育应因》,《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2期。
    287.曾令辉等:《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状况》,《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288.《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人口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5月。
    289.江小惠等:《家长期盼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2期。
    290.关颖:《未成年人保护视阈下的家庭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
    291.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6期。
    292.冯永刚:《俄罗斯父母的育儿观》,《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6期。
    293.吴勋:《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8期。
    294.青岛市妇联课题组:《网络对家庭教育的冲击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
    295.张巧利:《交互式家庭作业:流行美国的家庭作业新概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2期。
    296.刘春花:《未成年学生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297.李梦洁:《离异中家庭教育落差的个案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2期。
    298.张俊浦:《甘肃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状况报告》,《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
    299.楚红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内容与结构的研究述评》,《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300.辛占强:《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选择权合理性的论证》,《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3期。
    301.殷红霞:《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教育投资与收入变动关系的调查分析》,《教育科学》,2007年第5期。
    302.张相学:《家长会:实然与应然间的落差》,《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7期。
    1.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3.张永英:《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8.颜楚华:《当前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问题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9.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年。
    11.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12.李晖:《3—6岁儿童兴趣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3.代春燕:《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刘万东:《农村家庭结构对子女基础教育的影响》,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5.刘勉昌:《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年。
    16.刘南:《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实地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7.郝风亮:《农村家庭的教育放弃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刘守义:《河北尚义县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中国农科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9.王彤:《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决策研究——以吉林省一村个案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0.王运宏:《从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思考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1.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2.李琳:《当代中国城市家庭教育责任转嫁现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3.沈燕:《城市贫困家庭教育救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4.姜峰:《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5.曹秋梅:《关于少年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6.古力杰克热:《家庭教育状况对维吾尔族初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7.王春莲:《中美两国家庭素质教育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8.张玲:《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9.李明:《浦江“义门郑氏”家庭教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0.潘清:《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1.李伟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我国家庭教育的变革》,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2.韩敬梓:《《颜氏家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3.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4.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5.张晓宁:《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意识及制约因素的初步探讨》,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6.刘晓平:《城市儿童家庭教育及素质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杨莉:《城市弱势群体代际转移现象中的家庭教育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8.邵雪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离异单亲母亲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9.王芳:《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0.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1.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2.高燕:《学习型家庭的理论研究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3.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4.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5.范喜茹:《两汉家庭教育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6.吉哲:《论家庭生命教育》,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7.崔凌霄:《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8.廉枫:《城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9.王丽茹:《中俄两国家庭素质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0.谭忠秀:《布依族社会变迁与家岌教育研—贵州独山县中安村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1.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谈》,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2.李春芳:《《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3.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4.曲风东:《儒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5.张秋红:《城市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负向抚爱的质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6.程艳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某地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7.王彤:《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的子女教育决策研究——以吉林省一村为例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8.张兴峰:《德州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功利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9.周旭:《上海市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0.杨志华:《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1.贺林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研究:1960-2006》,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2.代薇:《现代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功能互补研究——基于个体社会化视角》,重庆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3.徐莉炜:《基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4.唐莉:《基于交往理论视角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5.高小明:《家庭变化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6.丁冠宇:《家庭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7.曹旭东:《大冶市农村隔代家庭教育现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8.霍霖霞:《天津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指导策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R.G.Havelock,The Change Agent' s Guide to Innovation,1979.
    2.Knowles,Cooperating with home school parents:A new agenda for public schools?[J].Urban Education,23,(4):392-411.
    3.Symonds,Origins of personality.Baller W R.readings in psychology of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Press Inc.1962.
    4.Baumrind,D.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s.1971,(4):1-103.
    5.Rutter,M.,Hersov,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nd) ED's).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1985:444-459.
    6.James Garbarino,Cho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dain De Gruyter,New York,1992.
    7.Estelle Fuchs,Youth in a Changing World,Mouton Publishers,The hague,Paris,1976.
    8.Stuart A.Queen et al.,The Family in Carous Cltures,J.B.Lippincott Company,1961.
    9.Emilia Dowling and Elsie Osborne,The Family and The School,Routhedeg,1994.
    10.John Perry,Social Problems in Today' s World,Little Broun and Company,1978.
    11.Donald light,TR,et al.,Socilology,Alfed A Knopt,inc.1982.
    12.Charlotte G O' Kelly,Women and Men in Society,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California,1986.
    13.David C.Rowe,The Limits of Family Influence,A Division of Guilford Publications,Inc.1994.
    14.Adele Eskeles Gottfried,et al.,Redefining Families,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4.
    15.Michael Lewis,The Child and Its Family,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79.
    16.Peter J.Stein,et al.,The Family,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e.1977.
    17.Gerald R.Leslie,et al.,The Family in Social Context,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89.
    18.Stephen J.Bahr,Family Interaction,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9.
    19.Ross D.Parke,The Famil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20.Bronfenbrenner,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1.《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统计摘要》
    3.《人民日报》
    4.《光明日报》
    5.《中国青年报》
    6.《中国教育报》
    7.《中国妇女报》
    8.《中国教师报》
    9.《中国改革报》
    10.《中国消费者报》
    11.《现代教育报》
    12.《文汇报》
    13.《教育导报》
    14.《中国文化报》
    15.中国家庭教育网(http://www.jiaj.org/)
    16.童年网(http://www.tongnian.com/Index.html)
    17.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