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大师、诗人兼小说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布莱希特就被介绍到了中国。但是,布莱希特在中国的大量译介、研究并对中国戏剧进而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因此,本文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运用译介学和影响研究的方法,对1949年以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研究状况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勾勒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布莱希特在中国的接受的概貌。
     本文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从史料的角度出发,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译介历史顺序为主线,探讨其不同译介阶段所受中国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力求展现1949年至2006年间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和戏剧理论译介发展的脉络。阶段的划分按照几次布莱希特热潮的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划分为建国后至文革前、1979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和1998年布莱希特百年诞辰前后三个阶段,力图呈现各个阶段的译介特点,以史料数量和质量分析为据,来展示布莱希特译介的概貌。由于布莱希特有多部戏剧作品在中国上演,因此第二章以几部布莱希特的代表性戏剧作品为例,介绍其在中国的舞台实践情况,并分析其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概貌则在第三章中得以展现,同时兼顾布莱希特、梅兰芳以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的比较研究史,进而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中国被广泛接受的深层原因。此外,布莱希特对建国后戏剧产生的影响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此要探讨的是,布莱希特作为一个个体是如何对中国1949年以来的众多戏剧家产生影响的。由于布莱希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建国初期的“黄佐临现象”和对新时期话剧的影响,因此笔者从一个日耳曼学研究者的视角出发,从这两个时期中选择数位戏剧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创作的作品,来分析布莱希特是如何对他们产生影响的,重点是研究新时期戏剧界代表人物所进行的话剧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布莱希特戏剧特征以及他们接受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方法。第四章则论述布莱希特的小说和诗歌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与布莱希特的戏剧和戏剧理论相比,他的小说和诗歌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不多,此部分主要论及国内学术界研究布莱希特小说和诗歌的成果以及被他们所忽略的作品,并探讨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第五章中,笔者将讨论布莱希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中国国内的研究者在这一课题领域所作的研究为依据,并且通过与国外这一研究领域成果进行比较,对国内研究者忽略的资料进行部分补遗。
引文
1参见:俞仪方,《布莱希特研究在中国:1929-1998》,《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第49页。
    
    2参见:沈建翌,《有关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译介史料补充》,《戏剧艺术》,1984年第2期,第155页。
    3参见:俞仪方,《布莱希特研究在中国:1929-1998》,《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第49页。
    4参见:安东尼?塔特娄,《布莱希特在东亚:理论与实践》,《外国戏剧》1984年第2期。
    7黄佐临,《漫谈戏剧观》,《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70页。
    9黄佐临,《漫谈戏剧观》,《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78页。
    10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3-5页。
    14转引自:丁海鹏,《研究布莱希特戏剧开展文艺争鸣》,《光明日报》1979.6.2,第三版。
    
    15黄佐临,《文艺研究》,1979年创刊号,第124页。
    16丁海鹏,《研究布莱希特戏剧开展文艺争鸣》,《光明日报》1979.6.2,第三版。
    17参见:陈颙,《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18参见:林克欢,《中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文艺界通讯》1985年第8期,第40页。
    20参见:陈颙,《我的艺术舞台》,第38-39页。
    21丁扬忠,《看布莱希特两剧演出有感》,《人民日报》1985年5月13日,第7版。
    22参见:林克欢,《中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文艺界通讯》1985年第8期,第43页。
    24丁扬忠,《看布莱希特两剧演出有感》,《人民日报》1985年5月13日,第7版。
    25参见:林克欢,《中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文艺界通讯》1985年第8期,第44页。
    27《论实验戏剧》,丁扬忠译,《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0页。
    
    28丁扬忠,《参加国际布莱希特讨论会有感》,《人民戏剧》1981年第6期,第46页。
    29丁扬忠,《中国第一次布莱希特讨论会纪实》,《戏剧报》,1985年第5期,第15-16页。
    30参见:丁扬忠,《中国第一次布莱希特讨论会纪实》。
    31参见:丁扬忠,《布莱希特在今天——第七届国际布莱希特学术讨论会纪实》,《外国戏剧》,1987年第2期,第75页。
    32春放,立木,《一千个布莱希特》,《外国戏剧》1987年第1期,第9-12页。
    
    33汪建,《三十年代卢卡契和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论战”述评》,《外国文学动态》,1983年8月,第37-38页。
    34叶廷芳,《一场论战的幽灵》,《读书》,1986年9月,第139页。
    35范大灿,《两种不同的战略方向》,《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第14页。
    36范大灿,《两种对立的现实主义观》,《文艺报》,1989年8月19日,第3版。
    37参见:韩耀成,《对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执著追求——记“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学术讨论会》,《东欧》1990年第4期,第39页。
    
    38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2页。
    39余秋雨,《布莱希特之后》,《戏剧艺术》,1991年第7期,第66页。
    
    41王晓华,《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第28-29页。
    42林克欢,《重新读解布莱希特》,《中国戏剧》1998年第6期,第38页。
    44参见:周宪,《布莱希特的诱惑和我们的“误读”》,《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45张黎,《〈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46王昌凤,《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8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戏剧》1996年第4期,第36-37页。
    50参见: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10页。
    53《布莱希特戏剧集》(2),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336-337页。
    55参见: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11页。
    56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292页。
    57覃柯,《布莱希特的剧作在我国首次演出》,《戏剧报》1960年2月,第13-14页。
    
    58黄佐临,《“睁开眼睛”来看“胆大妈妈”》,《文汇报》1959年10月8日。
    59孙凤城,张玉书,《布莱希特在中国的接受》,《东欧》1988年第3期,第45页。
    60参见: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13页。
    63陈颙,《辩证戏剧观》,《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64参见: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15页。
    66参见:陈颙,《辩证戏剧观》,《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18页。
    67陈颙,《辩证戏剧观》,《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21页。
    
    68参见: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16页。
    69参见:陈颙,《辩证戏剧观》,《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22页。
    70陈颙,《辩证戏剧观》,《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23页。
    71参见: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72丁扬忠,《伽利略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0页。
    79孙凤城,张玉书,《布莱希特在中国的接受》,《东欧》,1988年第3期,第43页。
    80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71页。
    
    82陈颙,《愿中国观众欣赏布莱希特》,《光明日报》1985年5月16日第3版。
    83陈颙,《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84参见:《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31-32页。
    85参见:蔡体良,《观〈高加索灰阑记〉》,《戏剧报》1985年第6期,第19页。
    87陈颙,《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88陈颙,《愿中国观众欣赏布莱希特》,《光明日报》1985年5月16日第3版。
    89陆力,《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90谢江南,《〈高加索灰阑记〉的陌生化手法》,《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1期,第54页。
    92丁扬忠,《布莱希特和他的〈四川好人〉》,《戏剧与电影》,1980年第4期,第6页。
    93鲍黔明,《中国式的布莱希特戏剧舞台实验》,《戏剧报》1985年第6期,第18页。
    
    94参见:林克欢,《中国舞台上的布莱希特》,《文艺界通讯》1985年第8期,第43页。
    95丁扬忠,《看布莱希特两剧演出有感》,《人民日报》1985年5月13日第7版。
    
    96王世欣,《试析〈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第29页。
    97谢芳,《好人何以变成坏人》,《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第40页。
    99参见:张黎,《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100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8页。
    103方维贵,《布莱希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1页。
    104参见:陈颙,《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106 B.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电影艺术译丛》,1957年第55期,第71页。
    107黄佐临,《漫谈戏剧观》,《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69页。
    111黄佐临,《关于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3页。
    113参见: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115黄佐临,《关于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19页。
    117黄佐临,《漫谈戏剧观》,《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78页。
    118黄佐临,《关于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18页。
    
    119童道明,《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几点认识》,文汇报1962年9月12日第3版。
    120谢明,薛沐,《对布莱希特演剧方法的浅见》,《戏剧报》1962年9月,第35-36页。
    
    121参见:《陈恭敏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122参见:丁扬忠,《谈戏剧观的突破》,《中国戏剧》1983年第3期。
    123参见:林克欢,《演员与观众》,《文艺研究》1985年第2期。
    124参见:高行健,《论戏剧观》,《戏剧界》1983年第1期。
    
    125丁扬忠,《布莱希特和他的表演理论》,《戏剧学习》1979年第2期,第49页。
    126余匡复,《布莱希特建立的是叙述体戏剧体系》,《外国戏剧》1981年第3期,第55页。
    128参见:薛沐,《“第四堵墙”及其他—布莱希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戏剧艺术》1982年第3期,第40-41页。
    129参见:叶廷芳,《立足于二十世纪的艺术家》一文,《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130参见:羽军,《剧本》1998年第10期。
    131参见:任卫东,《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
    132参见:林克欢,《中国戏剧》1998年第6期。
    133余秋雨,《布莱希特之后》,《戏剧艺术》,1991年第3期,第66页。
    134马友平,文媛,《生产、反叛、批判—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四川戏剧》,2004年第6期,第12、14页。
    
    135参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0-11页。
    136周宪,《布莱希特与西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第5页。
    140黄佐临,《漫谈戏剧观》,《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69页。
    
    143丁扬忠,《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戏曲》,《戏曲艺术》1980年第2期,第62页。
    144丁杨忠,《布莱希特为什么推崇中国戏曲》,《艺术世界》1982年第6期,第5页。
    146王捷,《宁夏艺术》1986年第2期。
    147胡芝风,《剧影月报》1987年第5期。
    148颜海平,《戏剧艺术》1987年第4期。
    149曹雷雨,《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再思考——兼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对演剧艺术发展的意义》,《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第96页。
    150阎立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阿尔托戏剧观的碰撞——重审西方现代戏剧的三大体系》,《西安外国语学报》,2006年第4期,第73页。
    
    151参见:沈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中国戏剧》,1998年第7期。
    152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0页。
    
    153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戏剧》1996年第4期,第28-29页。
    154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9页。
    
    155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3页。
    156夏瑞春,《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第9页。
    158黄佐临,《从〈新长征交响诗〉谈起》,《中国戏剧》1978年第11期,第19页。
    159黄佐临,《关于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第19页。
    160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291-292页。
    161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戏剧》1996年第4期,第30页。
    162郑雪莱,《略论布莱希特演剧理论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异同》,《论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296页。
    163黄佐临,《我与写意戏剧观》,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255页。
    164参见: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270-271页。
    165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陈毅市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20-121页。
    166林克欢,《美中不足-对话剧〈陈毅市长〉的几点意见》,《中国戏剧》1980年第11期,第20页。
    168高行健,《我与布莱希特》,《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4期,第93-94页。
    169参见:佘琳,《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高行健20世纪80年代戏剧研究简述》,《艺苑》2005年第4期,第28-29页。
    170高行健,《我与布莱希特》,《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4期,第94页。
    171徐晓钟,《反思、兼容、综合-话剧《桑树坪纪事》的探索》,《剧本》1988年底4期,第30页。
    173徐晓钟,《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上),《中国戏剧》,1988年第4期,第15页。
    
    174徐晓钟,《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下),《中国戏剧》,1988年第5期,第41页。
    175参见:康洪兴,《布莱希特对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话剧艺术的影响》,《中国戏剧》1998年第7期。
    176林荫宇编,《徐晓钟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第402,410页。
    178参见:高年生黄明嘉译,《三毛钱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79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9,Suhrkamp Verlag,Frankfurt am Main, 1967,S.359.
    181参见:冯亚琳,《论布莱希特的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6页。
    182《三毛钱小说》,高年生、黄明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4页。
    186冯亚琳,《论布莱希特的小说创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7页。
    
    189韩瑞祥,《布莱希特诗学观的最初自白》—论〈声息颂歌〉》,《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92页。
    190余匡复,《布莱希特论》,第158页。
    192《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206页。
    197《布莱希特选集》,冯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23页。
    198余匡复,《布莱希特论》,第157页。
    199《布莱希特诗选》,阳天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1页。
    200韩瑞祥,《布莱希特诗学观的最初自白—论〈声息颂歌〉》,《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92页。
    201陈伯健,《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
    202这些诗歌全部被收录在《布莱希特选集》中。
    203陈柏健,《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36-38页。
    204韩瑞祥,《布莱希特诗学观的最初自白—论〈声息颂歌〉》,《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95页。
    205马文韬,《谢尔米策湖畔那深沉、怀疑的目光—读布莱希特〈布珂哀歌〉》,《国外文学》,1993年第3期。
    209余匡复在《布莱希特论》中专门设立章节阐述了布莱希特在前东德“六?一七事件”后的政治态度。
    212杨立,《漫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第137页。
    213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19, Schriften zur Literatur und Kunst 2,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67, S.404, S.424-425.
    214杨立,《漫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第138页。
    
    215《布莱希特戏剧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397页。
    216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497页。
    217杨立,《漫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艺研究》1983年第1期,第138-139页。
    218见陈良梅的《布莱希特的〈墨子·成语录〉与墨子的伦理道德观》(《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第3期)和陈世雄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艺术》2000年第6期)等文章。
    219参见:高年生,《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
    220刘江编译,《布莱希特与中国》,《世界文化》1992年第2期。
    221卫茂平,《布莱希特与墨子》,《读书》1994年第8期,第124页。
    222转引自:陈良梅,《布莱希特的〈墨子·成语录〉与墨子的伦理道德观》,《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第3期,第167页。
    223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486页。
    225 Bertolt Brecht , Gesammelte Werke,Band 12 ,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Verlag 1967, S.430 , S.433 , S.442 , S.492.
    226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486-488页。
    228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9, S.660-663.
    229《布莱希特戏剧集》(2),安徽文艺2001年3月,第266页。
    232《布莱希特戏剧集》(2),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58页。
    
    233吕龙霈,《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哲学》,《读书》1983年第8期,第79页。
    234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477页。
    235《布莱希特戏剧集》(2),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447页。
    237《墨子》,远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140页。
    238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8,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M. 1967, S.75.
    240 Yun-Yeop Song,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ouvier Verlag Herbert Grundmann, Bonn, 1978, S.155-156.
    241 Bertolt Brecht , Arbeitsjounal 1938 - 1942 , Band 1, hrsg. von Werner Hecht, Frankfurt/M. 1973, S. 197。
    242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7, S.2991-2992。
    245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7, S.2987.
    
    246 Yun-Yeop Song,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S. 159.
    247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7, S.2989.
    248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2, S.569.
    249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7, S. 2991.
    252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2, S.612.
    253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4, 1464.
    254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2, S.534.
    256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8, S.231.
    260 Bertolt Brecht, Arbeitsjounal 1938-1942, Band 1, S.197.
    261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2, S.570.
    262 Bertolt Brecht, Gesammelte Werke, Band 18, S.75.
    263黄佐临,《关于德国戏剧艺术家布莱希特》,《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6月,第2-12页。
    264《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第206页。
    
    267《布莱希特戏剧集》(2),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376页。
    268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110页。
    269程功恩,《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安徽戏剧》1979年第5期,第56页。
    270刘昊,《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误读谈起》,《戏剧文学》,2005年第10期,第74页。
    273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当代戏剧的影响》,《戏剧》,1996年第4期,第28页。
    275周宪,《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布莱希特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戏剧》1996年第4期,第31页。
    1.《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诗选》,魏纳特等,钱春绮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
    2.《巴黎公社的日子》,(德)布莱希特,B.著,刘德中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3.《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三十年战争中的一段编年史》,B.Bertolt,孙凤城,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布莱希特选集》,(德)布莱希特,B.著,冯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布莱希特戏剧选》,(德)布莱希特(B. Brecht)著,高士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伽利略传》,(德)布莱希特(T.B.Brech)著,丁扬忠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7.《布莱希特诗选》,(德)布莱希特(Brecht,B.)著,阳天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8.《布莱希特论戏剧》,(德)布莱希特著,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9.《四川好人》,(德)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著,吴麟绶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0.《三毛钱小说》,(德)贝·布莱希特著,高年生,黄明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1.《布莱希特戏剧集》,张黎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12.《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卞之琳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13.《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4.《布莱希特研究》,张黎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5.《布莱希特1898-1956》,方维贵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16.《布莱希特论》,余匡复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7.《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陈世雄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8.《布莱希特》,余匡复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9.《导演的话》,黄佐临,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0.《陈毅市长》,沙叶新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21.《陈恭敏戏剧论文集》,陈恭敏,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22.《我与写意戏剧观》,黄佐临,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23.《徐晓钟导演艺术研究》,林荫宇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24.《我的艺术舞台》,陈颙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
    25.《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卫茂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26.《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苏)苏丽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7.《布莱希特传》,(德)弗尔克尔(K.Volker)著,李健鸣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28.《表现主义论争》,格奥尔格?卢卡契,贝托特?布莱希特等著,张黎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9.《布莱希特与方法》,(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0.《恋爱中的布莱希特:露特·贝尔劳自述》,(丹)露特·专著,昆山出版社,2002
    31.《布莱希特的情人》,阿梅特等,周小珊译,译林出版社,2005
    32.《墨子》,远方出版社,2004年3月
    33.Bertolt Brech t, Gesammelte Werke,20 B?nde,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67
    34.Bertolt Brecht , Arbeitsjounal 1938 - 1942 , Band 1, hrsg. von Werner Hecht, Frankfurt/M. 1973
    35.Yun-Yeop Song,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ouvier Verlag Herbert Grundmann, Bonn, 1978(Disserta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