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礼制规范、时尚消费与社会变迁:明代服饰文化探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服饰文化史研究在当今国内史学界无疑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这与海外有关物质文化史、服饰文化史研究的热潮形成鲜明反差,其深层背景可能在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差别。明代服饰文化同样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议题,纵观明代服饰与社会,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不得不提:一是从王朝历史看,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王朝,夹在蒙古和满族两个“异族”王朝之间,无论是明王朝建立之初,还是其崩溃之际,服饰皆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焦点之一。二是明代建立了极其严密周备的服饰制度,可谓集汉唐以来之大成,其规定之烦琐与细密,超迈历代。三是明代前期与中后期的异质性,前期的“严肃冷酷”和后期的“自由奔放”对比强烈,人们在穿衣打扮上,前期与中后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本论文尝试参照西方新文化史的某些理论与方法,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对明代社会进行政治、社会的历史分析,希望通过服饰、文化和社会多层面的互动考察,展示另一种历史阐释的空间,为我们理解明代社会发展之连续性与断裂性,提供一种思路。
     将服饰分别置于国家与社会的层面进行讨论,并注意国家与社会两者之间的交通,这是本文展开论述总的框架;与此同时,明代前期社会与中后期社会的巨大反差,构成了本文论述服饰变迁的时间框架。在这一框架之下,论文将礼治主义与消费主义作为理解明代服饰文化及其变迁的两条关键线索,并以此为主干展开详细论述。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一为绪论,主要回顾了国内服饰文化史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当今西方新史学的研究范式及其在物质文化、服饰文化研究上的理论、方法与成就,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视角与讨论重点。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国家“礼治”的角度来讨论明帝国的“衣冠之治”。在以往服饰文化研究中,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地区,学者们的眼光常常聚焦于中晚明社会的服饰变迁,而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明帝国礼、服与国家统治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文章比较少见,有鉴于此,此一部分从礼制规范与社会控制的层面系统地考察了明帝国的“衣冠之治”。文章追溯了中国“农冠之治”传统形成的原因与过程,结合历史背景对明代服饰制度进行了具体分析,也对国家如何运用服饰符号达到自己的目的作了动态考察。
     第三部分视角从国家转向社会,对明代中后期消费主义兴起的诸多现象进行了描绘与概括,并从多个层面分析了明代消费主义勃兴的原因与背景,试图超越以往从奢侈风气来讨论社会变迁的思路,而主张从消费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理解中晚明社会。
     第四部分,从具体切身之物——服饰的消费来探讨晚明的社会、文化变迁,着重讨论商业化与消费文化是如何改变了由国家主导的文化、权力与社会结构的生产方式的。在晚明服饰消费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江南的时尚运动,论文详细地描绘了时尚运动的轨迹与概貌,并试图矫正以往研究中不重视对时尚本身进行严格界定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消费是如何重塑晚明的社会结构的。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与消费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城市文化与时尚的出现,身份等级制的社会结构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与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层指标,社会的实际分层不再是以国家性的身份为唯一标准,多元的分层机制出现了,身份(政治资本)、金钱(经济资本)与品味(文化资本)皆参与社会地位的角逐,其中,社会精英地位的竞争尤其激烈,金钱与品味的对决难解难分,这主要发生在士商阶层之间。
     第五部分为结论,认为晚明社会的发展既有明显断裂性(变)的一面,也有显著连续性(常)的一面,并具体阐述了晚明服饰文化当中的多种面向。在学界皆汲汲于探索晚明“社会转型”之际,对明代历史发展连续性的揭示或许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之特质。
Cultural History of dress today's domestic research historians will no doubt be in a position of the edge, This with overseas 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 in sharp contrast fever. Their deep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y be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ory and methods. Ming Dynasty costumes culture is one of the other to be the subject of an in-depth study, looking back in the Ming Dynasty costumes and society, there are several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mentioned: First, from a historical dynasty, the Ming Dynasty is the last rule by the people of the Han dynasty, the Manchu and Mongolian caught in the two "mixed" between the dynasty, both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or its collapse, have become fash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focus of the community. Second, the Ming Dynasty set up a week of preparation is extremely tight clothing system can be set since the Great Han and Tang Dynasties, which provided detailed and cumbersome, super-step history. Thir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heterogeneity, pre-"serious cold" and the latter part of the "liberal" a strong contrast, people in the dress, and early in the latter part of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is paper, in the light of the West to try some of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new theory and methods, from the dress cul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of politic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Hope that through clothing, cultural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tudy to show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pace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fracture, with a train of thought.
     Clothing will be placed in the respective countries and discussed the social front, and the atten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between the traffic, which is to start this article on the general frame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nd the community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great social contrast, this article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clothing on a time frame.
     In this framework, the paper will be officiating and administration and consumerism a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costumes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two key clues, and use it as the backbone to start in detai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pparel cultural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problems, Highlights of today's New History of the Western paradigm and its material culture, fashion and 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theory,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from the country "ceremony governance,"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ng Empire, "dressed rule." In the past, 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whether mainland or Taiwan, scholars often focus on the vision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costumes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Ming imperial ceremony, served with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the country's The article is relatively rare. In view of this, this part of the ceremony from the system of social control and regulate the level of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Ming Empire, "dressed rule." The article traces the Chinese "rule dress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ing Dynasty costumes for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system, but also on how to use the national symbol costumes were made to achieve its own aims dynamic study.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national perspective to the community,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consumption of a number of phenomena described and summary, And a number of level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e of consumeris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background in an attempt to transcend the past, from luxury to discuss the trend of social change ideas, and ideas from the consumer point of view to grasp the macro in the late Ming society.
     The fourth part , from the consumer point of view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explor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focused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consumer culture is to change the state's dominant culture, and social power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costumes consumption, the most notable change is of the Jiangnan Fashion campaign. Papers describing in detail the path of movement and fashion profile, and try to correct the previous study did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fashion their own strict definition of the missing.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d how the consumer is reshap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social structure. After the mid-m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rise of consumerism, particularly in urban culture and fashion, the identity of the social hierarchy structure of the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Consumption and lifestyle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is no longer based on the actual national identity as the only standard, multi-layered mechanism, The identity of (political capital), money (economic capital) and taste (cultural capital) are involved in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m, the elite status of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particular, the taste of money and locked in battle, which occurred mainly in people between the business class.
     Part V is the conclusion, think that the late M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ot only obvious fault (change) side,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ntinuity of the (regular) side. On the continuity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might help reveal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引文
[1]这种历史观相信,包括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永恒不变的规律,因而发现历史连续性的规律和探讨决定人类发展进程的集体,就是历史学的任务。人类历史的变迁类同于物质世界的运动,是连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任何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动因和起源,并对未来产生影响,因此采取科学的方法将能作出合理的预测。同时历史也具有飞跃性,飞跃的时代具各某种统一性,而且是一种可以描绘出来的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的存在,使历史学家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对历史的飞跃作出因果的解释。在这种史观下,诸如时代特征、社会分期、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现代化进程在全球的扩散这样的宏观问题,成为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2]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 《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见前揭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一书“修订重印版前言”,第11-12页。
    [4]杨豫、李霞《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5]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卢建荣《新文化史的学术性格及其在台湾的发展》,载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新文化史》(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版,第156页。
    [2]当然,也有个别大陆学者有意识采用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展开研究,如孙江、黄兴涛、杨念群、余新忠、胡成、王铭铭、张国刚、陈春声、刘志伟、程美宝、行龙等人已经在医疗史、疾病史、身体史、卫生史、表象史、日常生活史、历史人类学、微观史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1页。
    [5]布罗代尔语,见前揭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前言”,第26-27页。
    [6]同上书,第394页。
    [7]同上书,第394页。
    [1]见邱澎生《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新史学》17卷4期,2006年12月。
    [2]李孝悌《序-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载于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3]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4]参见伊丽莎白·赫洛克(Elizabcth B.Hurlock)著《服饰心理学--兼析赶时髦及其动机》(孔凡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二章 衣着的起源”,第11-23页。
    [5]乔安尼·恩特维斯特尔(Joanne Entwistlc)《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页。
    [6]苏珊·凯瑟(Susan B.Kaiser)著,李宏伟译《服装社会心理学》上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沈维钟《服物考》,《国粹学报》,1907年,第33-34页。
    [2]管明《男子发制考》,《大中华杂志》,1916年第2期,第12页。
    [3]参见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参见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文学会集刊》第3期90-100页,1936年8月。
    [6]《史学集刊》1937年,第241-265页.
    [7]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8]如童书业《唐代妇女的围巾“巾皮帛”考》,《文物周刊》,1947年,第56页。
    [1]刘向编《战国策》卷十九《赵二·武灵王平昼閒居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六“定公十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何晏注,邢邴疏《论语注疏》卷十《乡党第十》,《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三《非十二子篇第六》,中华书局1988年版。
    [5]在孔子时代,象征儒士之身份的专门“儒服”似乎尚未真正出现。这可从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中体现出来。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欤?”孔子回答说;“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参前揭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九《儒行第四十一》。
    [6]《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
    [7]《史记》卷九十七,第2692页、第2704页,集解引徐广说“侧注冠一名高山冠?。
    [8]参前揭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宣十二年”。
    [1]《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723页。
    [2]《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0页。
    [3]详参前揭《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4]详参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贾谊《新书》卷一《等齐》,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1]贾谊《新书》卷一《服疑》。
    [2]参《汉书》卷四十八《贸谊传》。
    [3]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度制第二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服制第二十六”。
    [5]参《汉书》卷十《成帝本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
    [1]《后汉书》回顾了秦汉以来服饰制度的建设过程:“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构玄。汉承秦故。至世祖践祚,都于土中,始修三雍,正兆七郊。显宗遂就大业,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见《后汉书》卷一百二十《舆服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662页。此时,“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的思想等到了明确的表达:“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跆,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见《后汉书》卷一百一十九《舆服上》,第3639页。
    [2]丘浚《大学衍义补》卷九十八《章服之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杨一清《关中奏议》卷叫《一为谨服用以崇圣德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六《富国篇第十》。
    [5]《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第三百三十六卷《衣服部》艺文一。
    [6]陈立《白虎通疏证》卷八《农裳》,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7]参前揭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三十五“少仪第十七”。
    [8]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十《哀公篇第三十一》。
    [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五十九《深衣第三十九》。
    [2]郑玄注,孔颗达疏《礼记正义》卷二十九《玉藻第十三》。
    [3]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十《法行篇第三十》。
    [4]见陈宏谋《五种遗规·养正遗规》卷上《朱子童蒙须知·衣服冠履第一》,四部备要本。
    [1]参万明《论传统政治文化与明初政治》,《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张德信《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陈怀仁主编《明史论文集: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页370至394,黄山书社1997年版。
    [2]张德信考察了朱元璋对《四书》、《五经》的研读,指出他在与臣下讨论《大学》时,“很象是一个借端阐释的理学家”。张德信《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陈怀仁主编《明史论文集: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页378至379,黄山书社,1997年版.
    [3]史华兹以“深层结构”这一概念来说明中国文化内在的圣人观。根据他的分析,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思想特质似乎贯穿它的发展,它可以被称为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在社会的最顶点,有一个神圣的位置,那些控制这个位置的人,具有超越性力量,足以改变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位置本身比是谁占据那个位置更为重要。因为结构本身并无动力足以改变自己,故必须仰仗这个占据最高神圣位置的君王的个人质量来改变整个社会结构。见史华兹(Benjamin Schwartz)《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载余英时编《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第23-26页。
    [4]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版)第176页。
    [5]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卷一,“即位诏”,第21页。
    [6]朱元璋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如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户部奉“圣旨”发布榜文:“自古人君代天理物,建立有司,分理庶务,以安生民……”。张卤《皇明制书》卷9《教民榜文》。《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四:“己卯大赦天下诏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者奉天而安养斯民者也'。”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上遣使诏谕元宗室部落臣民曰:‘自古天生圣人主宰天下,立法创制以安生民'。”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上谕之曰:‘天生烝民,必命人主以治之,朕承天命,养育黎庶,不能以独治,故求贤人君子以共治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三:“朕承天命,君主生民,宵衣旰食三十余年,储思积虑,惟欲妥安生民”。
    [7]《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吴元年冬十月癸丑,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印本。
    [1]《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二,洪武六年五月癸卯。
    [2]宋代以来的理学把皇帝神化,将皇帝看作是给社会带来光明与秩序的主要工具。其思想体系强调“天理”与“人性/人情”的统一,个体的行动与思想对社会和宇宙的秩序负有直接的责任,这一方面说明了个人努力修行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天子对臣民教化的重要性。
    [3]《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八上,吴元年十二月癸丑。
    [4]郑楷《潜溪先生宋公行状》,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册4《潜溪录》卷2,页2352-5。
    [5]参见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第二章《君师兼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兼君、师之任不仅是朱元璋的自我期待,也是儒臣对他的期待,如明初著名文臣王祎就曾说:“自古帝王皆兼君、师之任,三代而下为人主者,知为治而不知为教。今陛下训谕之,不啻严师之敦弟子,恩至厚也,诚所谓兼治、教之道。”见《明太祖宝训》卷二《崇教化》,洪武二年二月庚午,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印本。
    [6]戴乐(Romeyn Taylor)从宇宙观的角度探讨了明代统治者心中“纲”的概念。参见戴乐著,姜永琳译《<大明会典>编纂中的宇宙观与历史观》,载于《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参见前揭《明太祖御制文集》,第176页。
    [8]《明太祖实录》,卷十四,甲辰春正月戊辰条,页1下。
    [1]参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3]张德胜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名之于礼,犹如地位之于角色(某一地位所要求的规范的总和),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处于君位的,要扮演君的角色,要遵循君这个地位所要求的一切规范,为臣、为父、为子者亦然。不同地位,有不同规范.参前揭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第76页。韩格理(Gary G.HamiIton)也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支配原则乃根基在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和谐关系。韩格理(Gary G.Hamilton)著,翟本瑞译《天高皇帝远:中国的国家结构及其合法性》,《中国社会与经济》(台北:联经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4]程朱理学以“理”维持纲常秩序,强调人的社会等级地位差别,主张“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的等级原则执法,如朱熹说:“不可认是一理了,只滚做一看,这里各自有等级差别。且如人之一家,自有等级之别。”又说:“大小等级之不同,便是亲疏远近之分。”见黎靖德编《朱熹语类》(三)卷九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资世通训·君道章》,载于张卤编《皇明制书》,续修四库全书本。
    [1]《明史》卷六十七《舆服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34页。
    [1]参见徐一夔等撰《大明集礼》卷三十九《冠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通过对“正统王朝”谱系的建构性表述,新的大明王朝也顺理成章地被纳入这一“正统”的谱系。而“礼”则是这一谱系的关键话语。
    [2]周锡保认为“赵武灵王改变服饰,当时亦有影响他处者,也给后来的服饰起了不小的影响。”见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1]诸多研究表明,在元明鼎革之际,朱元璋所刻意强调的“民族主义”远非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对明朝建国,众多儒士并无华夏重光的欢忻之情,在儒士群体中,“君臣大义”的影响是远大于“夷夏之辨”的。参前揭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6册,第77-171页,第172-200页。郑克晟论著也表示类似看法,参郑克晟《元末的江南士人与社会》,《南开史学》1期(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8-35页。最翔实深入的分析则是萧启庆,参氏著《元明之际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择--以各族进士为中心》,《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2003年12月。
    [2]吴海《闻过斋集》卷五《元故资政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韩公权厝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郞瑛《七修类稿》卷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另参见《明太祖实录》卷二百,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乙丑。
    [4]《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三,洪武五年三月。
    [1]史玄《旧京遗事》,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2]《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五,洪武三年八月庚申。另见宋濂《洪武圣政记》(一卷,从书集成初编本)“定民志第六”,中华书局1991年版。
    [1]《明史》卷六十六《舆服志二》,第1626页。
    [1]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四《国事类·平头巾网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明史·舆服志》在“皇帝常服”项下提到“天子亦常服网巾”,见《叫史》卷六十六《舆服志二》第1620页。
    [1]玛丽·道格拉斯,巴伦·伊舍伍德《物品的用途》,载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道格拉斯对物质文化的观点还可参看西莉亚·卢瑞的介绍,见氏著《消费文化》页9-15,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页。
    [1]《明史》卷四十八《礼志二·吉礼二》“郊祀仪注”条,第1252-1254页。
    [1]《明史》卷五十三《礼志七》“常朝仪条”,第1351页。
    [1]《明史》卷五十五《礼志九》,第1403页。
    [2]《(万历)大明会典》卷七十一《礼部二十九·婚礼五》“庶人纳妇”。
    [1]《明史》卷六十《礼志十四》“士庶人丧礼条”,第1492页。
    [2]章太炎以为,中国古代制订丧服最重要者有四家或五家。一是《仪礼》,二是《开元礼》,三是明代《孝慈录》,四是《清通礼》。“唐明之间,宋世尚略有更定,合之前四,共为五家”。章太炎《丧服依开元礼议》,载《章太炎全集》第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3]明代丧服制度之详细内容,可参见《明史》卷六十礼制十四凶礼三“服纪条”。
    [1]王世贞《觚不觚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礼制”,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7-289页。
    [1]袁袠《世纬》卷下《革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谱祠·统宗祠规·四礼当行》,载《休宁范氏族谱》,万历二十八年刻本。
    [1]详参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第一章《奢侈品》,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娱乐休闲为何成为与饮食、居所、衣着并列的“人类需要”,特别参见前揭书第11页。
    [2]《永宪录》卷二,雍正元年八月上谕。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页。
    [3]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崇节俭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62辑,台北:文海出版公司,1971年版。
    [4]以往学界对此也有所讨论,如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等。
    [5]嘉靖《江阴县志》卷四《风俗记》,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6]万历《通州志》卷二《疆域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7]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万历四十七年刊本。
    [8]隆庆《赵州志》卷9《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9]嘉靖《雄乘》卷上《风土第三·俗尚》,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0]嘉靖《通许县志》卷上《人物·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1嘉靖《(广信)永丰县志》卷2《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2万历《祁门县志》卷四《人事志·风俗》,万历二十八年刊本。
    13滕新才对此有所讨论,参见滕新才《明朝中后期饮食文化探赜》,载氏著《且寄道心与明月--明代人物风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正俗一》,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14页。
    [2]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七妙”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页。
    [3]焦竑《玉堂丛语》卷八《汰侈》,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6页。
    [4]叶梦珠《阅世编》卷九《宴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页。
    [5]嘉靖《(广信)永丰县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本。
    [6]万历《通州志》卷二《疆域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7]崇祯《郓城县志》卷七《风俗》,崇祯七年刊本。
    [8]嘉靖《宁州志》卷十三《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9]嘉靖《通许县志》卷上《人物·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0]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万历四十七年刊本。
    11同上。
    12万历《温州府志》卷二《舆地》,万历三十三年刊本。
    13万历《将乐县志》卷一《舆地志·土风》,万历十三年刊本。
    14嘉靖《建宁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参前揭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五《建业风俗记》,第170页。
    [2]何乔远《名山藏》卷一百二《货殖记》,续修四库全书本。
    [3]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崇尚》,乾隆十二年刊本。
    [4]参前揭嘉靖《江阴县志》卷四《风俗记》。
    [5]嘉靖《翼城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6]何塘《民财空虚之弊议》,载《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四十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40页。
    [7]见谢肇淛《五杂俎》卷三《地部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8]同上。
    [9]巫仁恕对此有所讨论,参巫仁恕《晚明文士的消费文化--以家俱为个案的考察》,《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10]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三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11兰陵笑笑生著,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四回:书童儿因宠揽事 平安儿含愤戳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参王春瑜《论明代江南园林》,《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
    [2]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二《西园雅会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玩具·好事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4页。
    [4]郑廉著,王兴亚点校《豫变纪略·自序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5]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万历四十七年刊本。
    [6]李绍文《云间杂识》卷二,上海黄氏家藏旧本,上海瑞华印务局1935年版。
    [7]成化《中都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8]万历《新昌县志》卷四《风俗志·服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9]崇祯《乌程县志》卷四《风俗》,明崇祯十年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0]正德《松江府志》卷四《风俗》,明正德七年刊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1嘉靖《江阴县志》卷四《风俗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2嘉靖《邵武府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万历《泉州府志》卷三《舆地志七·土风》,万历四十年刻本,载《中国史学丛书三编》,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2]万历《通州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3]前揭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一文。
    [4]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风俗》,万历二十一年刻本,中国书店1959年版。
    [5]前揭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民利》,第67页。
    [6]前揭万历《衡州府志》卷二《地理志·风俗》。
    [7]前揭雍正《陕西通志》卷四五《风俗·习尚》。
    [8]前揭万历《富平县志》卷九《工习》。
    [9]“故有不衣文采而赴乡人之会,则乡人窃笑之,不置之上座”。参前揭万历《通州志》卷二《风俗》。
    [10]参见巫仁恕《晚明的旅游活动与消费文化--以江南为讨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一期,2003年9月。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载前揭氏著《且寄道心与明月--明代人物风俗考论》。
    11同治《六安州志》卷四《风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2前揭邵潜《州乘资》。
    13前揭《黄陂县志》》卷一《沿革》,同治十年刊本。
    [1]袁中道《珂雪斋前集》卷十二《西山十记·记三》,续修四库全书本。
    [2]虞淳熙《慧日峰记》,收入陆云龙等选评,蒋金德点校《明人小品十六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3]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八《虎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四《荷花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5]张岱《陶庵梦忆》卷一《葑门荷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6]正德《江宁县志》卷二《风俗》,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册24,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版。
    [1]参见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2]《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百七十六《苏州府风俗考》。
    [3]前揭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
    [1]万历《福宁州志》卷二《风俗》,万历四十四年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2]前揭《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
    [3]前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第290页。
    [4]王士性《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页。
    [5]前揭谢擎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6]陈师《禅寄笔谈》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7]前揭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
    [1]参见巫仁恕《明代士大夫与轿子文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八期(2002、12)。
    [2]嘉靖《翼城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3]嘉靖《龙岩县志》卷上,嘉靖三十七年刻本。
    [4]万历《长洲县志》卷一《风俗》,万历二十六年刊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5]前揭嘉靖《常熟县志》卷四《风俗志》。
    [6]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九《风俗》,万历七年刻本,载《中国史学丛书初编·明代方志选五种》,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7]万历《嘉兴府志》卷一《风俗》,万历二十八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
    [8]崇祯《嘉兴县志》卷十五《政事志·里俗》,崇祯十年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9]嘉靖《建宁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0]隆庆《仪真县志》卷十一《风俗考》,隆庆元年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1嘉靖《太仓州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2嘉靖《宁夏新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3崇祯《郓城县志》卷7《风俗》,崇祯七年刊本。
    14嘉靖《衡州府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5前揭《万历将乐县志》卷一《舆地志·土风》,万历十三年刊本。
    16《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七百六十《扬州府风俗考》。
    17嘉靖《宁州志》卷十三《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8嘉靖《吴江县志》卷十三《风俗》,嘉靖四十年刊本。
    19《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九六《松江府风俗考》“上海县”。
    20前揭《万历福州府志》卷七《舆地志七·土风》。
    [1]姜准著,蔡克骄点校《岐海琐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2]前揭崇祯《乌程县志》卷四《风俗》。
    [3]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二,万历十四年刊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前揭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风俗》,第6页。
    [5]前揭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两都》,第33页。
    [6]钱琦《钱子语测》,收在《丛书集成新编》1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版,第329页。
    [7]前揭何良俊《何翰林集》卷十二《西园雅会集序》。
    [8]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正俗一》第314页。
    [9]前揭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风俗》。
    [10]前揭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第一章《奢侈品》,第20页。
    11前揭何塘《民财空虚之弊议》。
    12崇祯《郓城县志》卷7《风俗》,崇祯七年刊本。
    13前揭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
    14前揭《万历温州府志》卷二。
    15《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百一《太原府风俗考》。
    16天启《淮安府志》卷二《风俗》,天启间刊清顺治五年印本。
    17万历《新修余姚县志》卷五,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方志从书。
    18前揭何塘《民财空虚之弊议》。
    19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三《庄氏二字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20前揭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十一《送昆山县令朱侯序》,第254页。
    21《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十《许氏义田宅记》。转引自张海鹏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45页。
    22前揭万历《兖州府志》卷三十一《风俗·定陶县》。
    23前揭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七十二《汪翁家传》。
    24前揭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
    [1]嘉靖《龙溪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嘉靖十四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2]前揭万历《泉州府志》卷三《舆地志七·土风》。
    [3]前揭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第32页。
    [4]前揭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风俗》。
    [5]前揭何塘《民财空虚之弊议》。
    [6]前揭徐曾唯《援古证今》一文。
    [7]张瀚《松窗梦语》卷之四《商贾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
    [8]万历《江浦县志》卷四《舆地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9]万历《建宁府志》卷四《风俗》,万历间刊本。
    [10]前揭万历《绍兴府志》卷十二。
    11前揭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九《风俗》。
    12前揭万历《长洲县志》卷一《风俗》。
    13前揭邵潜《州乘资》。
    14前揭万历《邵武府志》卷十《舆地志十·风俗》。
    15前揭万历《衡州府志》卷二《地理志·风俗》。
    16许敦俅《敬所笔记·纪世变》,收在陈学文《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附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7嘉靖《武康县志》卷三《风俗志·宫室服食》,嘉靖二十九年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18崇祯《吴县志》卷一《风俗》,明崇祯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9龚炜《巢林笔谈》卷六《叶寿承至老冠服一式》,续修四库全书本。
    20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嘉庆十五年刊本)卷六十,引《万历江都县志》卷七《提封志·谣俗》。
    21嘉靖《(广信)永丰县志》卷二《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22天启《赣州府志》卷三《土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32),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23正德《淮安府志》卷四,正德十三年刊本
    [1]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2]参见李绍强、徐建青《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参见前揭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4]吴承明《论明代国内市场和商人资本》,载于氏著《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1-143页。
    [1]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小说戏文》,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冯梦龙《情史类略》,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页。
    [3]汤显祖《汤显祖集》卷十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55页。
    [4]同上。
    [5]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5页。
    [1]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
    [2]《汤显祖集·诗文集》卷三十四《青莲阁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冯梦龙《情史》卷一《情贞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4]《明清民歌时调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5页。
    [5]酌元亭主人《照世杯》,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2页。
    [1]见前揭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第七章《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第122页。
    [2]见前揭西美尔《时尚的哲学》“时尚的哲学”,第70-93页。
    [3]见前揭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第368页。
    [4]转引自前揭乔安尼·恩特维斯特尔一书第101页。
    [5][加]卜正民著,方骏等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1-271页。
    [1]参前揭林丽月《明代禁奢令新探》文。
    [2]《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成化十二年二月己亥。
    [3]《明宪宗实录》卷八十六,成化六年十二月庚午。
    [4]《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三,弘治十八年四月丁卯。
    [1]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中华书局1985年版,123-124页。
    [2]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嗤鄙·大臣异服》,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13页。
    [3]何孟春《余冬序录》卷一《内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58页。
    [5]冯梦龙《古今谭概》卷一《迂腐部·成弘嘉三朝建言》,载《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重印本,第580页。
    [1]黄能馥、陈娟娟《《中国胀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8-508页。
    [1]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23页。
    [2]万历《建昌府志》卷一《风俗》,万历四十年刊本。
    [1]薛冈《天爵堂文集笔余》卷一,载《明史研究论丛》第5辑,第326页。
    [2]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嘉庆十五年刊本)卷六十六引《万历江都县志》卷七《提封志·谣俗》。
    [3]万历《杭州府志》卷十九《风俗》,万历七年刻本,载《中国史学丛书初编·明代方志选五种》,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
    [4]天然痴叟《石点头》第四回《瞿风奴情愆死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前揭冯梦龙编《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右,左右以实告。陆大怒,反,坐未安,辞去,令校尉即席间拿之。世蕃随以行。陆度世蕃且来,戒阍者拥商先入,用铜夹棍两副并夹以俟。世蕃进,为谢罪,陆连呼放,商死矣。商家小八房,奴仆百余,即日窃赀,悉逃散”。
    [1]清溪道人编次《禅真后史》第八回:舞大刀秋侨演武 拜花烛耿宪成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前揭冯梦龙编《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
    [3]前揭冯梦龙编《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4]前揭冯梦龙编《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徐老仆义愤成家》。
    [5]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30页。
    [6]前揭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第68页。
    [7]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三《史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11-112页。
    [1]《明世宗实录》卷五十五,嘉靖四年九月乙亥。
    [2]屠隆《娑罗馆逸稿》卷一,收入《丛书集成新编》文学类第2281册(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3]张合《宙载》卷上,《云南丛书》本 民国十三年刊。
    [4]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
    [1]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四《正俗一》,第312-313页。
    [2]“于是刑科都给事中高时等遂尽发勋奸利事,言南京、淮扬、临清、徐、德,财赋之地,皆置有私店,水陆舟车皆悬翊国公金字牌,骚扰关津,侵渔民利”。《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三,嘉靖二十年九月。
    [3]范守己《曲洧新闻》卷二,万历间刻本。
    [4]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之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页。
    [5]同上。
    [6]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前揭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第50页。
    [7]黄省曾《吴风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8]《明史》卷三百七《佞幸列传·陆炳传》。
    [9]前揭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第19页。
    [10]林润《申逆罪明典刑以彰天讨疏》,载《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二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
    11王邦直《陈愚衷以恤民穷以隆圣治事》,载《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五十一。
    [1]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明史》卷二百五十一《钱上升引传》。
    [3]《明史》卷三百八《奸臣列传·严世蕃传》。
    [4]前揭《明史·钱士升列传》。
    [5]王世贞《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卷三十六,四库禁毁书丛刊。
    [6]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24页。
    [7]详参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二《士大夫华整》,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6页。
    [2]李乐《见闻杂记》卷三“九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
    [3]前揭李乐《见闻杂记》卷十“六十三”,第849页。
    [4]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第124页。
    [5]同上,第125页。
    [6]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纪》,第160页。
    [1]沈鲤《亦玉堂稿》卷八《社仓议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因为好友欢聚、社交宴饮是明代上流社会生活的核心部分,这一点利玛窦知道得非常清楚。正如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中国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宗教事务,都是在桌边吃饭品茶时讨论的”。转引自史景迁著,陈恒、梅义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3]转引自前揭史景迁书,第215页。
    [4]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奴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第321页。
    [6]前揭何良俊书卷三十四《正俗一》,第316页。
    [1]前揭范守己《曲洧新闻》卷二.
    [2]潘永因《续书堂明稗类钞》卷十,引《泾林续记》,转引自谢国祯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3]关于士绅借贷的原因及其影响,参见赵毅《明代豪民私债论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4]前揭李乐《见闻杂记》卷十。
    [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徐伯子于》,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599页。
    [1]黄孟威《雅俗辨》,收入《丛书集成续编》子部第78册,上海书店1994年,第824页。
    [2]前引黄孟威书,第823页。
    [3]张鼐《宝日堂初集》卷六《与友人辩雅俗书》,收入《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76册,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4]张荩《彷园清语》,载《檀几丛书二集》卷三十二,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2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1]文震亨著,陈植校注《长物志》卷八《衣饰》,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2]卫泳《悦容编》卷二,收入《笔记小说大观》5编第5册,台北:新兴书局1981年版。
    [3]前揭文震亨《长物志》卷八《衣饰》“八、巾”,第336页。
    [4]王世贞《觚不觚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张岱著,云告点校《琅嬛文集·又与毅儒八弟》,岳麓书社1985年版。
    [1]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两都》,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页。
    [2]前揭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五《史十一》,第130-131页。
    [3]前揭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第654页。
    [1]顾苓《河东君传》,见顾苓《塔影园集》,《丛书集成续编》本。
    [2]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王欣夫补正)卷四引盛王赞《君宁顾君墓志铭》、张思孝《顾生玉书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58页。
    [3]吴宽《家藏集》卷七十四《隐士史明古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缙绅余技》,第627页。
    [1]前揭利玛窦著,罗渔译《利玛窦全集》,第50页。转引自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版,279页。
    [2]前揭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280页。
    [3]同上,第281页。
    [1](葡)曾德昭著,何高济译《大中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2](西)拉达《记大明的中国事情》,收于何高济译《南明行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274页。
    [3]转引自史景迁著,陈恒、梅义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4]同上。
    [5]赫德逊着、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4页,转引自前揭吴孟雪书,第275页。
    [1]前揭拉达《记大明的中国事情》,第271页。
    [2]前揭《大中国志》,第36页。
    [3]同上,第27页。
    [4]比如说,它是何时开始的,在历史上它是如何在时间、空间、社会阶层里扩展蔓延的等等。一般说来,缠足的知识只在当时女性的社群中流通,它是女性的特有知识,男子是不会、也不知道如何缠足的。
    [5]张邦基《墨庄漫录》,收入《笔记小说大观》第七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7页。
    [2]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06页。
    [3]姚灵犀《采菲录小识》,引自姚灵犀《采菲录初编》,天津书局1936年版,第121页。
    [4]伊世珍《琅嬛记》,载《元代笔记小说》第一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5页。
    [5]姚灵犀《采菲陆续编自序》,引自姚灵犀《采菲录续编》,天津书局1936年版,第3页。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风俗·丐户》,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24页。
    [2]转引自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四章《从三从四德到才、德、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3]见前揭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308页。拉达的观察可与福建地方志记载相互印证,如明中后期温州妇女,“妇女多事缠足,以不事为耻。惟乡妇及人家婢妾,间或不然。”参见姜准著,蔡克骄点校《岐海琐谈》卷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4]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307-308页。
    [5]吴孟雪《明清时期-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309页。
    [6]同上,第308页。
    [1]同上,第310页。
    [2]同上。
    [3]前揭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妇女·妇人弓足》,第599页。
    [4]前揭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第159页。
    [1]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三《谈故三·八股》,中华书局1982年版。
    [2]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29-630页。
    《明太祖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太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仁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宣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英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宪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孝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武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世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穆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神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光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明熹宗实录》,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崇祯长编》,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黄云眉:《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版。
    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大明会典》,影印明万历内府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89-79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李东阳总裁,毛纪等修纂:《(正德)大明会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卤辑:《皇明制书》,影印明万历七年张卤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88册。
    徐一夔:《明集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王圻:《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一年曹时聘等刻本。
    王圻:《三才图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俞汝楫编:《礼部志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佐:《翰林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徐学聚,《国朝典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戴金编:《皇明条法事类纂》,收入刘海年、杨一凡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丘浚:《大学衍义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吕坤:《实政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台北:学生书局《中国史学丛书》本。
    朱元璋《明太祖御制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版。
    陈师:《禅寄笔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万历刻本。
    何良俊:《何翰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四十四年何氏香严精舍刻本。
    张岱著,云告点校《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版。
    杨士奇:《东里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刻本。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
    焦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谢国桢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
    吴宽:《家藏集》,收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5册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谢正光、范金民编,《明遗民录汇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叶权《贤博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陈洪谟:《继世纪闻》、《治世余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陆粲:《庚巳编》,《纪录汇编》影印明刻本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周晖:《金陵琐事》,明万历三十八年刊本。
    张瀚:《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于慎行:《谷山笔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2次印刷)。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何乔远:《名山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计六奇:《明季北略》,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计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田艺蘅:《留青日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叶梦珠:《阅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俞弁:《山樵暇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明朱象玄钞本。
    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薛论道:《林石逸兴》,收入《全明散曲》。
    李贽:《续藏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何乔远:《名山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影印本。
    郑晓:《今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顾公燮:《丹午笔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薛冈:《天爵堂文集笔余》,收入《明史研究论丛》第5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三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谈迁《枣林杂俎》,收入《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十二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文震亨著,陈植校注《长物志》卷八《衣饰》,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2000年版。
    王锜:《寓圃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标点本。
    田艺蘅:《留青日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李寄:《天香阁随笔》,陶社校刊本。
    李光庭:《乡言解颐》,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民国七年《嘉业堂丛书》本。
    王世贞《觚不觚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乐:《见闻杂记》、《续见闻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史玄:《旧京遗事》,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焦竑:《玉堂丛语》,明万历四十六年曼山馆刻本
    徐咸,《西园杂记》,《盐邑志林》影印明刻本。
    叶盛:《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
    王鏊:《守溪笔记》,《纪录汇编》本。
    黄瑜:《双槐岁钞》,中华书局1999年。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84年。
    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
    何孟春《余冬序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余永麟《北窗琐语》,丛书集成初编本。
    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版。
    儋漪子《士商要览》卷三《买卖机关》,崇祯间刊本。
    冯梦龙《情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张应俞《杜骗新书》,收入刘世德、陈庆浩、石昌渝主编《古本小说丛刊》第三十五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兰陵笑笑生著,齐烟、王汝梅会校《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齐鲁书社,1989年版。
    兰陵笑笑生著,陶慕宁校注《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金木散人《鼓掌绝尘》,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凌蒙初编《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凌濛初《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冯梦龙编《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冯梦龙编《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冯梦龙编《喻世明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陆人龙著,覃君点校《型世言》,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鲁古狂生著,秋谷标校《醉醒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无名氏撰,金心点校《梼杌闲评》,中华书局2005年版。
    天然痴叟《石点头》,《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傅惜华《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上、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弘治《黄州府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版。
    弘治《宁夏新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1990年版。
    弘治《吴江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弘治《八闽通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正德《夔州府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正德《琼台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正德《颍州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正德《松江府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正德《蓬州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沙县志》,收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国书店,1992年版。
    嘉靖《庆阳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嘉靖《湘阴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嘉靖《香山县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嘉靖《江阴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东乡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永丰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龙溪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固始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襄城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惠安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蕲水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尉氏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寻甸府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晋安州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惠州府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雄乘》,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建阳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太平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兰阳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嘉靖《真阳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贵州通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沈丘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罗田县忐》,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嘉靖《通许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隆庆《新修靖江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慈利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万历《重修六安州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重修六安卫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河间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温州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福州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永安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望江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长洲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吉安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宁国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广东通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山西通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万历《雷州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万历《建阳县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万历《保定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万历《琼州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
    万历《重修泉州府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万历《广西通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版。
    万历《漳州府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66年版。
    万历《遂安县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万历《嘉定县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万历《郧台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万历《长州县志·艺文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万历《福州府志》,收入《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天启《平湖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崇祯《吴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崇祯《海澄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崇祯《廉州府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崇祯《乌程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崇祯《义乌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崇祯《兴宁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崇祯《尤溪县志》,收入《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2003年。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叶立诚《服饰美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李之檀编《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1289--1937)》,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徐新吾《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版。
    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绍强、徐建青《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杨联陞《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3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04年。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三联书店2001年。
    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牛建强《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张显清、林金树主编《明代政治史》,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版。
    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台)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
    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宝良《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湖南出版社1996年。
    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夏咸淳《晚明士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陈大康《明代商贾与世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
    钱杭、钱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滕新才《且寄道心与明月--明代人物风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孟雪《明清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华书局2000年版。
    蒲慕州主编《生活与文化》,载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
    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载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伊丽莎白·赫洛克(Elizabeth B.Hurlock)著《服饰心理学--兼析赶时髦及其动机》,孔凡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长青译,[美]卢里(Alison Lurie)著《解读服装》,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李宏伟译,[美]凯瑟著《服装社会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郜元宝等译,[英]乔安尼·恩特维斯特尔著《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寺田隆信著,张正明等译《山西商人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施康强、顾良译,三联书店1993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邓京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艾梅兰《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罗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国斌《转变中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卜正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
    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陈苏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吉尔伯特·罗兹曼等著《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甘万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卜正民、格力高利·布鲁编《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古伟瀛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
    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崔瑞德,牟复礼编《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安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西美尔著,费勇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等译,刘北成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克利福德·吉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葡]曾德昭著,何高济译《大中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伯来拉.克路士等著,何高济译《南明行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史景迁著,陈恒、梅义征译《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林达·约翰逊主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侯杰、姜海龙《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内在困境与外部危机》,《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杨豫、李霞《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周兵《林·亨特与新文化史》,《史林》2007年第4期。
    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罗仲辉《论明初议礼》,载于王春瑜编《明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2006年第1期、2006年第2期。
    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王春瑜《论明代江南园林》,《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
    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明清江南消费经营探测之二》,《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第2期。
    王新《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变革举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3期。
    王卫平《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奢侈风气及其评价-吴地民风嬗变研究之四》,《学术月刊》1994年第2期。
    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嬗变研究之二》,《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
    王兴亚《明代中后期河南社会风尚的变化》,《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
    赵轶峰《晚明士子和妓女的交往与儒家传统》,《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程念祺《明朝江南士夫的俗趣》,《史林》2002第3期。
    钞晓鸿《近二十年来有关明清“奢靡”之风研究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10
    钞晓鸿《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历史研究》2002、4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王日根《试论明清文化的世俗化》,《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1期
    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刘志琴《晚明城市风尚初探》,《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3
    刘志琴《晚明世风漫议》,《社会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刘志琴《晚明时尚与社会变革的曙光》,《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第4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刘志琴《商人资本与晚明社会》,《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赵世瑜《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沈金浩《论〈三言〉、〈二拍〉中的美男子形象》,《明清小说》1994年4期
    阎步克《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张德信《论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陈怀仁主编《明史论文集: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页370至394,黄山书社1997年版
    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文史知识》2006年第7期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杨丽丽《一位明代翰林官员的工作履历--〈徐显卿宦迹图〉图像简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4期
    许敏《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其子弟的文人化现象--从方用彬谈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邱澎生《文化如何影响经济:由“商人精神”到“消费心态”--从Samuel Adrian Adshead 专书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1400-1800:the Rise of Consumerism谈起》,《新史学》(台北),10卷3期,1999年9月。
    邱澎生《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辩证》《新史学》17卷4期,2006年12月。
    余舜德《物与身体感的历史--一个研究取向之探索》,《思与言》,44卷1期(台北,2006.3),页5-47。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第14卷4期,2003年12月。
    林丽月:《衣裳与风教:晚明的服饰风尚与“服妖”议论》,《新史学》,10卷3期,1999、9。
    《晚明的“服妖”议论及其性别意涵》,王成勉主编《明清文化史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9)
    《明清之际的服饰变革与遗民生活》,中国明史学会主办,“第九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8
    《故国衣冠:鼎革易服与明清之际的遗民心态》,《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0期,2002.06,
    《明代中后期的服饰文化及其消费心态》,刘翠溶、石守谦主编《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06)
    《大雅将还:从“苏样”服饰看晚明的消费文化》,熊月之、熊秉真《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 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2004、5)
    《万发俱齐:网巾与明代社会文化的几个面向》,《台大历史学报》33期,2004.06。
    《世变与秩序:明代社会风尚相关研究评述》,载台湾《明代研究通讯》,第4期,2001年12月。
    巫仁恕:《明清消费文化研究的新典范与新问题》,台北:《新史学》17卷4期“物质文化专号”,2006年12月。
    《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新史学》,10卷3期(1999、9)
    《妇女与奢侈--一个明清妇女消费研究史的初步检讨》,《中国史学》(日本),第13卷(2003年12月)
    《明代士大夫与轿子文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8(2002年)
    《晚明的旅游活动与消费文化--以江南为讨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
    《明清湖南市镇的社会与文化结构之变迁》,《九州学刊》卷4期3(1991、10)
    《晚明文士的消费文化--以家俱为个案的考察》,《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徐泓《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9),页144-159
    徐泓《明代福建社会风气的变迁》,《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
    徐泓《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107-173页
    萧启庆《元明之际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择--以各族进士为中心》,《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2003年12月
    谢玉珍《明初官方器用、服饰文样的限制--以明初贵族墓葬的随葬品为例》,《明代研究》第九期(2006年12月)
    王崇名《从“阶级态度”到“个人品味”的转换:伊利亚斯与布狄厄论西方日常生活特质之比较》,《思与言》第33卷第4期,1995.12
    王鸿泰《闲情雅致--明清间文人的生活经营与品赏文化》,《故宫学术季刊》22卷1期(2004.9)。
    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新史学》11卷3期,2000、9
    王鸿泰《明清士人的闲隐理念与生活情境的经营》,《故宫学术季刊》24卷3期(2007)。
    王鸿泰《雅俗的辩证--明代赏玩文化的流行与士商关系的错杂》,《新史学》,7卷4期(2006.12)。
    石守谦《“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2,1993.6
    龚鹏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人阶层》,《淡江人文社会学刊五十周年校庆特刊》,台北县淡水镇:淡江大学,2000年10月
    邱仲麟《明代北京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大陆杂志》1994、3
    邱仲麟《点名与签到--明代京官朝参、公座文化的探索》载《新史学》九卷二期,1998年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载《大陆杂志》第88卷第3期,1994年3月
    陈宝良《明代文人辨析》,《汉学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何淑宜《以礼化俗-晚明士绅的丧俗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新史学》11卷3期,2000.9
    卜正民《家族传承与文化霸权:1368年至1911年的宁波士绅》,《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范德(Edward L.Farmer)《朱元璋与中国文化的复兴--明朝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基础》,张中政主编,《明史论文集》,页379-389,黄山书社1994年版
    范德(Edward L.Farmer)著,万明译《明代开国皇帝的社会整合--作为权威功能的正统观念》,《明史研究》(中国明史学会编),页129-138,黄山书社1997年版
    戴乐著,姜永琳译《〈大明会典〉编纂中的宇宙观与历史观》,载于《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2000年第3期。
    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韩)郑炳喆《晚会明社:中心与周边,变化与构造》,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笔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