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这样的超大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如何构建一种有效的平衡机制,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中非常关键的内容。新中国建立之后,一元社会结构中,围绕着信访制度,执政党、政府和民众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平衡关系——运动式的平衡。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旧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关系尚未形成,在整个过渡时期,执政党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推动就成为构建新的平衡关系的关键因素。
     本文首先分析在一元社会结构中,执政党如何运用信访制度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构建了一种控制中的运动式平衡关系,然后研究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冲击下,这种平衡逐步丧失的政治机制及其内在逻辑。全文内容分为以下五章:
     第一章分析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起点和社会文化等主要因素。文章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指南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于巴黎公社经验和对官僚制的反思而形成的人民民主理论是信访制度形成的理论根源;列宁创建的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所建立的“信访”制度对于新中国的信访制度建设具有某种导向作用:新中国的信访制度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革命党群众路线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政党转化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而且意味着政治生态不可逆转的转换:一方面,政党的精神植入国家的肌体,赋予国家一种现代性的精神:另一方面,国家的逻辑开始运行并嵌入党民关系之中。因此,建立信访制度就成为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结构性需要。当然,信访制度建立的现实动力则来源于具有深厚的传统权威情结和现代民主意识萌芽的中国民众。
     第二章分析在一元社会结构中,信访制度的形态及其功能。在这一结构中,既有基于日常政治的利益表达式信访,又有与运动政治相配合的动员式信访,总体上呈现为间歇式爆发的态势。中国共产党遵循革命的逻辑,通过信访制度克服官僚制的弊端,实现对政府官僚的监督和控制;并且在满足民众部分需求的同时,对民众进行教育和改造,实现社会控制。通过与政治运动的相互配合,信访制度有助于共产党实现对政府和民众的平衡控制。
     第三章分析信访制度的治理模式及其绩效问题,以及怎样从文化大革命中的功能紊乱走向平衡修复。作为反官僚主义机制的信访机构,自身走向官僚化,不论是官僚代理模式还是精英模式,其实际效能都相当有限,因此信访制度的运作主要是靠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来推动,这一方面推进了信访制度的制度化进程,形成了运动式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则形成了对于政治运动的依赖;而制度本身又对政治运动具有动员和纠错功能,从而实现了问题和权力的封闭式再生产。然而,革命逻辑的泛化导致制度功能的紊乱,最后通过信访制度平反冤假错案,实现拨乱反正和秩序恢复,执政党通过制度进行了自我纠错,合法性基础得以修复,政治体系得以恢复平衡。
     第四章主要分析社会结构转型中政治生态的变化如何促进信访制度的功能变化,着重分析90年代以后市场导向的非均衡发展如何“制造''了信访制度中的“倒逼”机制,引发了信访制度的危机。市场机制的引入开始了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转型,80年代形成了过渡型的信访,一方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逐渐成为民众的现实利益表达的管道。而非均衡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访制度内“倒逼”机制形成的重要根源,信访制度成为民意表达最主要的制度形式。大量的初信初访意味着制度面临困境,而重复信访率的上升等现象则意味着制度功能的问题化。
     第五章分析为什么通过制度强化应对倒逼机制的做法会形成制度强化的悖论。倒逼机制的形成既造成了制度的危机,又促使制度通过自我变革得以强化。地方政府主要形成了两种运作模式,即解决问题型和管制型,前者难以解决庞大治理目标与有限治理资源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激发了民众的越级上访等所谓“越轨”行为,从而使得制度失序现象更为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变革逻辑是强化信访制度,促进信访治理制度化和法治化,以期提高制度的效能——加强沟通,维护权益和秩序。但是“稳定”话语中的信访制度,陷入了两难困境,形成了形式(权利和秩序的平衡)与精神(强调秩序)的疏离和背反:社会控制和秩序维护功能的强化导致制度运作中实际功能的变异,加剧了政府和民众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权力的内卷化和社会激进化,从而影响执政党的权力再生产和权威认同,形成了制度强化的悖论。
     由此,得出本文总的结论,一元社会结构中信访制度是执政党借以平衡政府和民众两者关系的较为有效的机制,信访制度形成了与政治运动相配合的运动式治理机制,从而在政府与民众之阳J实现了运动式的平衡。而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非均衡发展使得“信访”成为民众进行利益表达的重要机制,并形成了对于制度的倒逼机制,是制度危机出现的社会政治生态。而稳定话语中的信访制度难以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有效构建平衡关系。信访制度的问题揭示了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内在逻辑,如何重新构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政府和民众之间平衡关系的重新构建有赖于执政党的政策推动和制度变革。实现从结构平衡向制度平衡的转换,从运动式的运行机制向民主体制下的运行机制转换,是中国政治发展和信访制度困境舒解的内在需求。制度的民主化法治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转型以及推进社会的组织化建设的源头治理型才是最终恢复政治体系平衡的关键。
Expression of opinion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re two functions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so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is not only a resource to maintain the legitimacy of the CCP and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reproduction. Order and stability is necessary for modernization, so to enhance state's capacity which core is institutionaliz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ate-building,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as well. Therefore,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forms a very complex and complementary balanced relation within the CCP,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practice, the tension and conflict within them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the predicament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and imbalance rel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So balancing the relations depends on the CCP'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paper use five chapters to study the inherent logic of how the CCP use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to build a controlling and moving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the unified of the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how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los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s relationship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Chapter I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and forming factor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ate's founding.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at as the guiding spirit of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of the CCP, the people's democratic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rising and falling of dynasties history is the theoretical root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As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the Soviet republics created by Lenin, the petition system they created undoubtedly had a guidance role for China's practice.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germing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CCP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w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ruling party's mass lin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state po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CP from a revolutionary party into a state-charged party means that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and the state logic began runn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people. The spirit of the CCP began to embed into the State framework, making the state has modern spirit, and thus state logic created the ne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is from the Chinese people who not only had budding sense of modern democracy, but also had profound feeling of the traditional authority.
     Chapter II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and its balancing role in the revolution logic in the unified social managed structure. The people's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outbreak intermittently, not only based on the day-to-day politics, but developed a mobilized petition coordinated with the political campaign. In the logic of the revolution, the CCP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through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realize monitoring of the government bureaucracy, meet part needs of the people while achieving social control by edu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opl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achieved the moving- balance that Communist Party controlle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the political campaign' intermittent outbreak.
     Chapter III analyses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model of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issues, as well as how it repairs balance dysfunction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n anti-bureaucratic mechanism, the petition system has its own bureaucracy, and thus the petition system' performance of the bureaucratic-proxy mode and elite mode is quite limited. So the petition system mainly relies on mass political movement to promote, not only promot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petition system, forming a campaign-style model of governance, but also forming dependence on political movement, the system itself has functions of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of the movement, and thus it achieves a closed reproduction cycle of pow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ogic led to system's disorder. Finally the political system balance is restored by vindicating of trumped-up case through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to achieve order out of chaos and order, the CCP realize self-correcting through the system, and repair the basis of legitimacy.
     Chapter IV analyses how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social restructuring promoted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s functions to change, and how the market-oriented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 "created" the "Daobi"(anti-driving) mechanism and trigger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crisi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s made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diverse under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led restructuring. A transitional type of "letters and visits" formed in the 1980s, on the one h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left over by history, on the other hand gradually becoming the people's pipeline of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But the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formed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Daobi" mechanism in the 1990s,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became the main form of the public expression, but the participation "explosion" resulted in the crisis of the system.
     Chapter V analyses how the CCP strengthened the system to response the Daobi mechanism, and formed strengthening paradox. Daobi mechanism not only caused the crisis but also prompted self-strengthening through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s formed two operation modes, that is solve-type and control-type. The former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huge governance objectives and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 latter has inspired the people leapfrog petition and other so-called "deviant" behavior, and as a result system disorder phenomenon is even more serious. The log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under path- dependent is to strengthen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and promote the "letters and visits" to manage through institutionalizing and the rule of law, with a view to enhance the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build order toprotect their interests. However, "stability" system for the spirit of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trapped in a dilemma and formed alienation and anti-back which is between form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rder) and the spirit (that order).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ontrol and order was strengthened; it also exacerbated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 central and local and led to power involving and social radical phenomenon.
     Thus,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n this paper, is that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he CCP party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the unified community. The petition system formed a campaigning-governance model coordinated to the political movement and with which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 ruling party's policy direction is the key for the "letters and visits" system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leading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government-leading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governance, the "petition"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the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becam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However, the emphases of the stability by the ruling party make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The solution to the crisis of the system and restoration of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relations depends on the CCP'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t last,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at the key to alleviate the plight of petition system is "open sourc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the 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transi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organization are the fundamental sources, and the keys to restore balanc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引文
[1]李连江:《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http://www.zhinong.cn/data/detail.php?id=5969。
    [2]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7页。
    [1]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杜1991年版,第5页。
    [3]参见李幕洁:《应用信访学》,华龄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 《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1]参见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2]宁波市档案馆:2-003-002-008,《主席对处理群众来信的指示及中央办公厅的报告》。
    [3]《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决定》(政务院195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360页。
    [1]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闯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9页。
    [1]伊斯顿:《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7页。
    [1]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1]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李慕洁:《应用信访学》,华龄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4]参见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李幕洁《应用信访学》华龄山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仲纪辛主编:《上访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任礼光:《行政信访制度研究》,2003年苏州大学硕士论文,第15页。
    [3]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2]其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访机构本身也是一个信访代理结构,一般来讲,主要发挥利益综合、政治沟通和政治协调等功能,具体可见第三章第一节。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2]金国平,汤啸天:《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第4-5页。
    [3]王显堂等人认为,信访工作在联系群众方面的特点是:一是直接性。凡是需要并且愿意向党政机关和领导同志反映情况和问题的人,都可以直接给任何一级党政机关和领导人写信,也可以直接到任何一级党政机关进行访问。所以,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最简便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意味着领导人可以获得第一手材科.二是广泛性;三是及时性.参见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5]这种表述来自于复旦大学国关学院林尚立教授,在此表示感谢!林教授认为,目前信访制度的问题在于,作为一种“未经整合的表达方式”,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整合的表达方式”。
    [6][美]藏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7]《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4页。
    [1][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吴庆宏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2]李宗兴:《行政诉讼基本知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页。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7页。
    [3]同上,第16-17页。
    [4][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1]周其明:《信访权的宪法学解读--兼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配置》,《人大研究》,2005年第10期。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1]参见[德]尼古拉斯.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8页。
    [2]在一些问题上,如增加个人和家庭的福利、改善邻里条件、克服旱灾的影响等.个人和群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去求助于政府,“这取决于与其它可替换的手段相比,他们是否认为这种途径更容易获得和更为有效。”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3][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4][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6]参见汪民安等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0页。
    [1]普里差德编:《古代近东文献》,第407-410页。转引自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9页。
    [3]转引自[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2-53页。
    [1]参见[美]加布里埃.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2][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3]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页。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39页。
    [2][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5页。
    [3][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另外根据福柯和吉登斯的阐释,政治现代化一方面迫使统治更加温和、更加人道,另外一方面迫使它更具渗透性和强制性。根据这种解读,即便在自由民主的体制中,公民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政府的监督.这种看法无疑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不过“臣民性的持续存在”并没有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国家对公民自由平等权利的认同改变了政体精神。
    [1][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按照马歇尔的观点,公民概念的重点是得到国家保障的权利,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公民身份。在这种观点中,所有权和对权利的保护获得了人们的强调.参见[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1]参见[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2]揭发一般不涉及自身利益,而控告则是因为自身合法利益和权利受侵害而提出的投诉请求。
    [1]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7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5-26页。
    [3]同上,第26页。 沟通/交流出发,根据信息以及产生信息和决定影响力的各种因素来重新认识。阿尔蒙德则将政治沟通(交流)功能作为与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录用并列的一种政治体系的功能,但是构成了这些功能得以实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参见Karl Wolfgang Deutsch,The nerves of government: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London:Free Press of Glencoe,196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9页。
    [3][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1][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版,第83-85页。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1]孙立平《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演变的新趋势》,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4736。
    [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兰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2][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2页。
    [1]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持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3]这里将韦伯的理论放在前面阐述,并没有区分韦伯与马克思的理论确立时间先后的意味。只是为了理论比较和行文的方便.
    [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1页。
    [2][德]马克斯.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36页.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2-251页
    [4][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5][德]马克斯.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9页.
    [6]中国语境中的“悖论”主要是指结果违背理论预期、实然违背应然的现象。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悖论(paradox)不仅仅如此,它更多的是指相互矛盾的、彼此对立的两种事物、现象或理论的并存甚至相互依赖,即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这种二元论已经成为西方一贯来的理论传统。西方的理性化正是由于有了二元之间的抗衡和冲突这种内在的张力,获得了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如施路赫特所官,现代生活的问题并不是要这样或那样来解消二元论上的紧张,而只能是在种种紧张关系中维持着生活,如果 将其中之一最大化,“追随最大化策略”,从而使紧张关系消解,这样反而是不合理的.参见[德]施路赫特著,顾忠华译:《理性化与官僚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5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1]《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2]同上,第272页.
    [1]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
    [2]别红暄,李优坤:《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逻辑起点》,《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1]季卫东:《上访潮与申诉制度的出路》,《二十一世纪》总89期.
    [2]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1]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3][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1]《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9页.
    [2]《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山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3]《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1页.
    [4]《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5页.
    [5]《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6]同上,第196页.
    [7]《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2页.
    [1]《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9页.
    [2]具体制度规定可见附录,这是笔者通过对现有可见的资料整理而成.
    [3][苏]IO·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6页.
    [4][苏]IO·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6页.
    [1]《组织群众监督反对官僚主义》,《人民日报》(1948.02.15).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1页。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6-141页.30年后的1964年,国务院副秘书长杨放之在华东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上对信访干部们谈起当年毛泽东的谈话,认为此番谈话依旧可以作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指南。宁波市档案馆,地2-017-047-015,杨放之同志在华东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1964年2月8日)。
    [2]张均法,潘菊生主编:《信访工作手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1]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2页.
    [2]张均法,潘菊生主编:《信访工作手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3][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4][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10页.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897-902页.
    [2]同上,第1094页。
    [3]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山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杰克.葛雷(Jack Gray)和柏智克.加文底斯:《危机中的中国共产主义:毛泽东主义与文化大革命》(Chinese Communism in Crisis:Maoism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第49-50页,纽约,1968.转引自[美]马克.奏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2]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2]同上。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094页.
    [4]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戚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他们又认为,分化也造成了其本身的、在大量专门角色之间的协调和交流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日后困扰信访制度。影响其有效运作的重大问题之一.
    [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页。
    [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4页.
    [2][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53页.
    [3][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董云虎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第114页。
    [1]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51-005-022-078,《1953年和1954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报告》.
    [1]张均法,潘菊生主编:《信访工作手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11页。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125页。
    [3]主要内容涉及口常生活和管理方面的,包括:有的建议兴建工人文化富,以解决职工的文化娱乐问题;有的建议组织工商户中的会计人员进行政治学习,以便更好地协助国家税收;有的建议市立医院在星期日开诊,以方便就诊;有的建议在医院设立小型书报杂志阅览室,以减少病人候诊之苦;有的建议清除存在的帝国主义遗物,更改罗斯福路路名,迁移市中心区法国建立的公墓;有的建议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并提出如何修建下水道的计划和安装自来水及消火栓的技术问题;有的建议公共汽车行业要开展扶老助幼运动,乘客要给老幼妇孺让坐等。在批评类信访中,较多的是对干部作风提出批评.其中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办事主观、不接受别人意见、党员脱离群众和机关办事拖拉等.还有的来信专门对有些单位开会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提出批评。参见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第二研究部本书编写:《新中国50年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5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3]宁波市档案馆:51-005-022-078,《1953年和1954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撤告》。
    [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1]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3]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1]《反对官僚主义》,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1]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2]张均法,潘菊生主编:《信访工作手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1]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2]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3]《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1951年6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60页.
    [4]《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给毛主席报告的批示》,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编:《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17页。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30页。
    [2]《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给毛主席报告的批示》,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编:《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16页.
    [3]宁波市档案馆:2-003-002-008,《主席对处理群众来信的指示及中央办公厅的报告》。
    [4]《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1]参见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敝,第33-36页.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2]刁杰成:《理千家事,安万民心,周总理教我们做信访工作》,张华林编:《在中南海的日子里》,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6l页。
    [3]《毛泽东对处理群众来信的指示》(1956年5月16日),《信访政策选编》(冶金工业部办公厅)(1984年6月),第4页.
    [4]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1]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山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
    [3]同上,第160-164页。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第165页.
    [2]《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决定》(政务院195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360页。
    [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页.
    [1][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2]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页。
    [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序。这本1948年就已经出版的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开山之作似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开始对于官僚主义根源的看法与之相差较大,虽然后来毛泽东也意识到与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密切相关,但也始终未找到正确根治官僚主义的办法.直到文革之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机关领导体制的改革》一文中科学地总结了官僚主义的根源,并找到了最终的解决办法-改革与发展.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9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0页.
    [3]原文如此:上级党政领导人,没有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这就使得大多数基层干部对人民政府的政策一知半解,不能从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上迅速提高。许多党政干部只注意传达和交代任务,而没有同时交代政策界限和工作方法,没有明确地告诉基层组织的干部只准作什么,而不准作什么.这就使得大多数基层干部以为做工作就是催逼群众应差,就是向群众要东西,而不知道我们的每项工作都体现着党的某一政策,不知道超过了党的政策所允许的界限去完成任务是不应该的,不知道不讲求工作方法去完成任务一定会犯错误。《肃清强迫命令作风》,《人民日报》(1953.02.11).
    [4]1946年马林科夫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成为斯大林决策的核心人物.1953年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成为苏联总理,兼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而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有意形成集体领导的马林科夫让位给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1]《反对官僚主义》,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3]《反对官僚主义》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页.
    [4]同上,第25页。
    [1]李秋学:《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信访权利观的生成:情景、语境与困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反对官僚生义》,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5页.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1]李秋学;《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信访权利观的生成:情景、语境与困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资料来源于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1[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2 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潜在危机》。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5/09/260.html,
    3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4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7 孙关宏,胡雨春主编:《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8 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意识形态的演化机制也同样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9 参见黄岭峻:《意识形态的刚性与柔性--中共历史上“左”倾错误发生原因的政治心理学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0页.
    11 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2 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13 同上,第35页.
    14 同上,第58页。
    15 金观涛:《中国人,可以告别革命吗?》,http://www.0513.org/html/200509/29/1644281081.htm。
    16 《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的说明》(国务院秘书厅1957年10月30日).
    17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119页。
    18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19 同上,第213页。
    20 同上,第213-214页。
    21 参见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22 宁波市档案馆;地31-012-032--010,《关于1962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23 分类引自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台-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26 宁波市档案馆:10-011-006-048,《关于1957年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_丁作总结》。
    27 1974年的检举揭发类信访共497件,比重为25.8%,其中的252件为批林批孔运动的来信件数,占信访总数的13.1%.1978年的检举揭发类信访共976件.比重为19.9%,其中的310件为揭批四人帮和双打运动的来信,占信访总数的7%.
    28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9 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0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161页.
    31 天津市地方忠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32 宁波市档案馆: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33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80、90年代以后则是以工人、农民为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工农阶级的边缘化状态。
    34 宁波市档案馆: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35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
    37 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27页.
    38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39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123页.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41 南阳地区信访办公室编:《南阳地区信访志》(胶印稿,1988年12月),第3页.
    42 宁波市档案馆: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43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第172页注1。
    44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45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46 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47 同上,第151页.
    48 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49[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持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50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5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持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52 薄一波:《若干重要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8页。
    53 薄一波:《若干重要决策与事件的问题》(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69页。
    54 同上,第568页。
    55 宁波市档案馆: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5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1、21页。
    57 杨尚昆在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7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0页.
    58 杨尚昆在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7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5页.
    59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1957年6月),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35页。
    6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秘书厅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和改进意见的报告》(1963年8月15日),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28页。
    64 同上.
    65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1957年6月),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35页.
    66 《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讨论通过,1957年11月19日)。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第20页。
    67 宁波市档案馆:地2-017-047-015,《杨放之同志在华东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
    68 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困惑》,2001年4月7日至8日于台北举行的“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社会文化”研讨会论文。
    69[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张友星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70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74 宁波市档案馆:51-006-019-047,《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几项规定》。
    75 李秋学:《建国初期信访及信访权利问题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5月,第5页.
    76 同上。
    77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8页.
    78 同上,第365页.
    79 同上,第374页.
    80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301页。
    81 同上,第190页。
    82 M.Whyte,"Who hates Bureaucracy",in Stark,Dand Nee,V(ed ),Remaking the Socialist Economic Institution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239-241.转引自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0-361页。
    83 李猛:《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84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85[法]英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页。
    86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37页.
    87[英]迪克.威尔逊:《历史巨人--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
    88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37页.
    89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76页.
    90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9页.
    91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55页。
    92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191页。
    93 同上。
    94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76页。
    95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2页.
    96 同上,第4页.
    97 同上,第76页.
    98 同上,第76页.
    99 同上,第8页.
    100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8页.
    101 毛泽东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讲话提纲)》(1957年2月)中将民主分为“大民主”和“小民主”.
    10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3-328页.
    10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第375页。当然,虽然属于“和风细雨“。但是毛泽东时代组织生活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往往毫不留情.
    104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68),第46页。
    109 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10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111 宁波市档案馆:地31-012-032-010,《关于1962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112 宁波市档案馆:51-015-096-001,《关于1963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的报告》。
    113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11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95页.
    115 同上,第368页.
    116 同上,第425页.
    117 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118 同上。
    11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44页。
    120 宁波市档案馆:地81-008-013-075.《1957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报告》。
    12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5页。
    12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1]宁波市档案馆:地31-009-021-018,《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2页。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21-23页。杨尚昆批评了这种观点.即要人大常委设立专门的机构.专门搞一个检察性的机关来处理,认为这其实是不相信人民政府.“有个别的党外人士提出人大受成立独立的上下贯通的单独结构,来处理人民来信,……我 想,这个主张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办不到,脱离各级人民政府,脱离党委,你怎么处理法?没有办法处理”.这其实反映了共产党的一种权力观,行政权相对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如韦伯所指出的,行政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统治首先是行政管理.参见[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1998年版,第245页。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21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81-008-013-075,《1957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报告》.
    [3]《处理人民来信情况通报四件》,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51页。
    [1]民政部信访局:《民政信访工作资料选编》(1978-1980),第3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31-012-032-010,《关于1962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3]宁波市档案馆,2-009-069-017,《1957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
    [1]宁波市档案馆:地31-008-007-018,《关于1956年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
    [2]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3]宁波市档案馆:2-009-069-017,《1957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
    [1]《处理人民来信情况通报四件》,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43-146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31-012-032-010,《关于1962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22页.
    [1]宁波市档案馆;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21-23页.
    [3]李秋学:《建国初期信访及信访权利问题分析》,200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国家档案馆,第42页.
    [4]同上。
    [1]参见谢庆奎:《政府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页.
    [2]1957年11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信访政策选编》(冶金工业部办公厅)(1984年6月),第8页.
    [1]谢岳:《当代中国的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2-016-044-006,《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报告》.
    [1]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
    [2]宁波市档案馆,地2-017-047-015,《杨放之同志在华东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2]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3][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袁明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136页.
    [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可参见应星《大河移民的上访故事》对此的精彩论述.
    [1]参见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第115-129页。
    [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9页.
    [3]李秋学;《建国初期信访及信访权利问题分析》,200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国家档案馆,第86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页。
    [2]参见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9页。朱学勤论述了至善论中革命与人性之间的悖论:革命因允诺人性解放而起.却遭遇人性顽强抵抗;于是解放人性变为改造人性,为改造人性而不断革命,继续革命.所谓革命吞噬自己的儿女,不仅是指革命在残害具体的人群--革命者,还在于革命在吞噬更具抽象意义的“儿女”--革命的起点.革命与人性为敌,是与自己的起点为敌,革命强行改造人性,民主成为最大的不民主:革命与人性咬成一团,成一噬尾运动,尾巴疯长,终至尾大不掉,人性的庸俗尾巴扫落了革命的高尚头颅.虽然论题是法国大革命,然而人们发现,中国“革命”与此有莫大的渊源关系和类似之处.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62-165页。
    [2]学者对这段时期的分法有所不同,如应星将1979-1982年视为信访制度拨乱反正的转型期,主要是就全国范围来讲的。各地情况有所不同.笔者根据所掌握的宁波市资料,从制度本身来看,“拨乱反正”的任务大致1980年结束,而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则进入了信访制度的过渡期,即既要应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问题,又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3]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1]参见胡耀邦在第二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174页.
    [2]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4]当然,运动式的治理在新时期并没有完全结束.对于政治运动和运动式治理的区别可见王邦佐等: 《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序.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3]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解决上访问题》,《人民日报》(1979.9.17)。
    [1]参见《上访通讯》编辑室编;《春风化雨集》(上下集),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
    [2]金田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舨,第55页.
    [3]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4]《中央统战部、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1978年4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通知》(中发[1978]11号文件),参见《信访政策选编》(冶金工业部办公厅)(1984年6月)第94-96页.
    [5]《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摘自中发[1979]5号文件),《信访政策选编》(冶金工业部办公厅)(1984年6月).
    [6]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1]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信访政策选编》(1984年6月),第94页.
    [2]金国华,汤啸天主编:《信访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2]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1518.
    [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136页。
    [1]诸葛立早:《令人高兴的一少一多》,《人民日报》1986.03.10。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2]同上,第359页。
    [3]同上,第277页。
    [4]《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82年2月21日至28日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审议修改)总则第一条提出: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改进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关系,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这件大事认真办好。
    [1]《讨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县级信访工作问题,中办信访局召开十县信访工作座谈会》,《人民日报》(1986.03.23)。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第581页.
    [2]张铺川:《提倡文明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召开现场会推广沈阳市信访部门经验》,《人民日报》(1985.03.09)。
    [1]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学军;《关于当前的信访形势和任务》(2007年6月1日),《报告选》2007年第9期.
    [2]同上.
    [1]数据来源于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学军:《关于当前的信访形势和任务》(2007年6月1日),《报告选》2007年第9期。
    [1]王学军:《关于当前的信访形势和任务》(2007年6月1日),《报告选》2007年第9期。
    [2]同上.
    [3]同上.王学军总结当前的信访形势,认为从总体上表现出“五个交织”的基本特征,即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权益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自发性为与敌对势力恶意插手操纵相互交织。
    [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2]丁元竹:《98名专家预测中国2010年前可能的危机》,《凤凰周刊》,2005年第2期.
    [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1][美]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美]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65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3页.
    [1]黄相怀:《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逻辑》,《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2]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5页。
    [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和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3]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2][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吴庆宏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3]孙立平:《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264.
    [1]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2007年10月30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大道网刊》2007年第7期。
    [2]刘武俊:《信访呼唤制度创新》,《记者观察》,2002年第7期。
    [3]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事实上,信访往往并不比诉讼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等方面的成本低,况且具有极大偶然性。参见周梅燕《中国信访制度陷入困境,取消? 强化? 变革?》.新华网。
    [4]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刘武俊:《信访呼唤制度创新》,《记者观察》,2002年第7期。
    [1]参见[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7页。
    [1]周梅燕:《中国信访制度陷入困境 取消?强化?变革?》,新华网。
    [1]周占顾:《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新世纪信访工作新局面》,《人民信访》,2001年第10期,第5-11页。虽然这种数据被认为不具有统计学上的精确性,但与地方的统计数据相结合起来看,情况确实大致如此。
    [2]季卫东:《上访潮与申诉制度的出路》,《二十一世纪》总89期。
    [3]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凤凰周刊》,2004年第32期,第50-53页。
    [1]熊易寒:《信访向何处去?》,香港中文版《二十一世纪》,2005年6月。
    [1]《宁波信访》,1993年第4期。
    [1][美]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1][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2][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1]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2]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2007年10月30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6434。
    [1][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26页。
    [2]李宗兴:《行政诉讼基本知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1][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28页。
    [2]同上,第31页。
    [3]同上,第42页。
    [1][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28页,第31页。
    [2]同上,第61页。
    [1]《列宁全集》第28卷,第330-331页。
    [1][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36页。
    [2]同上,第48页。
    [3]这些规则有一种例外情况:实行特别纪律规章的部的工作人员,提出对其所受的不当的纪律处分的控告时,必须用书面方式。
    [1]《列宁全集》第27卷第252-253页。
    [2][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法律出版社1956年4月版,第6页。
    [澳]唐荣曼.[中]王公义主编.中国·澳大利亚“纠纷解决替代机制与现代法治”研讨会论集[C].法律出版社,2003.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德]尼古拉斯·卢曼.权力[M].瞿铁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M].顾忠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法]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Ⅰ)[M].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法]莫里斯·迪维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法]米歇尔·福柯.疯癲与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99.
    [美]安东尼·M·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格尔茨.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9.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的展望[M].朱曾汶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美]蓝志勇.行政官僚与现代社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第8版)[M].张友星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美]塞缪尔·P·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美]文森特·奧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M],吴庆宏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持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日]高见泽磨,何勤华.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M].李秀清,曲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瑞典]维斯兰德尔.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M].程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苏]Ю·M·科兹洛夫.苏维埃国家管理机关对劳动人民控告和申请的处理[M].法律出版社,1956.
    [苏]列宁.列宁选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英]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商务印书馆,1998.
    [英]迪克·威尔逊.历史巨人--毛泽东[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英]昆廷·斯金纳,[瑞典]斯特拉思主编.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M].彭利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罗德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M].丰子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
    [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薄一波.若干重要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1.
    北京部队炮兵某部理论组.列宁是怎样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蔡燕.信访心理学[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陈明明.革命后的社会与现代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邓建鹏.财产权利的贫困:中国传统民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邓正来,[英]J·C·亚力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龚祥瑞.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现状与发展方向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侯磊.信访工作[M].档案出版社,1990.
    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胡中才.古代信访史话[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何兵.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黄炎培.八十年来[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金国华,汤啸天.信访制度改革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李东海.香港太平绅士和申诉专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培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李培林,陆学艺.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1991-1995)[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李宗兴.行政诉讼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刘建军.单位中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5.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沈恒斌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第2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关宏,胡雨春主编.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和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长江.现代政治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王景伦.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王梦奎,贾春峰.论反对官僚主义--学习列宁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王显堂,陈鸿滨.信访学概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汪民安等.现代性基本读本[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徐昕主编.纠纷解决与社会和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于建嵘.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著.信访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第二研究部本书编写组.新中国50年简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大百科全书[M].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分会编.以案说信访[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李慕洁.应用信访学[M].华龄出版社,1991.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M].上海:三联书店,2003.
    张华林.在中南海的日子里[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均法,潘菊生.信访工作手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仲纪辛.上访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周佑勇.百姓与政府的交往规则-生活中的行政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郑 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左卫民等.变革时代的纠纷解决:法学与社会学的初步考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左卫民,周长军.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应 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J].法学研究,2004.2.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
    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J],凤凰周刊,2004,32.
    于建嵘.对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5.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2.
    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J],学海,2006,2.
    王淼,于建嵘.信访制度应进行系统改革[J],中国改革报,2004,11(8).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5.
    孙宝珩.先秦时期信访活动初探[J],信访,1990,1.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
    李猛.抽象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9,1.
    李秋学.建国初期信访及信访权利问题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国家档案馆,2002,5.
    熊易寒:信访向何处去?[J],二十一世纪,.2005,.6.
    李树桥:公民表达权: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J],中国改革,2007,12。
    郭松民:信访改革应制度演进[J],环球,2004,24.
    赵晓力.信访的制度逻辑[J],二十一世纪,2005,6.
    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3,
    1.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
    2.李蓉蓉.信访与地方政府治理中的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6,1.
    郑文靖.信访制度与信访实践再思考--着眼和谐社会的政策回应渠道建设[J],理论探索,2006,5.
    董 鑫.从信访的权利性质看其制度定位[J],理论学刊,2006,6.
    季卫东.社会治理机制多头重构[J],全球财经观察,2005,1.
    杜承铭,朱孔武.“信访权”之宪法定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李 俊.社会安全阀理论与信访制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肖 萍.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研究[J],政法论丛,2006,6.
    潘克森.试论信访与社会稳定[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马继超.试论信访临界理论及其价值评估[J].长白学刊,2000,6.
    魏文彪.人大代表介入信访是一有益探索[J],人大研究,2004,5.
    宋协娜,周念群.略论信访问题预警系统建设[J],理论学刊,2007,2.
    田文利.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J],社会科学前沿,2005,2.
    林荫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J],法学,2007,2.
    应松年.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J],江海学刊,2003,1.
    邵 华.信访制度变革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J],河北法学,2007,2.
    别红暄,李优坤.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逻辑起点[J],甘肃理论学刊,2006,
    3.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信访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
    1.杜钢建.请愿权理论和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研究,1999,9.
    姜明安.公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法商研究,2005,3.
    朱孔武.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信访制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史嵩宇.信访听证制度评析与设计[J],中国行政管理,2006,4.
    陈于平.我国的信访制度及其完善[J],理论探索,2006,6.
    徐世平.中国信访法律制度改革路径探析[J],社科纵横,2006,6.
    卢学英.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6,5.
    刘冬京,肖萍.信访制度价值解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9.章晓可.中日信访法规比较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刘 翀.法治背景下之信访生成原因论[J],行政与法,2006,5.
    林莉红.论信访的制度定位-从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化角度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6,1.
    陈诗诗.我国信访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一个组织理论的视角,社会科学论坛[J],2006年11月。
    李 俊.社会安全阀理论与信访制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2,4.
    左卫民,何永军,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访制度为中心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姜明安.信访制度需要创新机制[J],时事报告,2004,2.
    郝凯广.信访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5,6.
    陈柏峰.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法律转型时期的缠讼问题[J],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
    《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决定》(政务院1951年6月7日)
    《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1957年6月)
    《处理人民来访工作中处理几个具体问题的暂行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1957年6月)
    《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的说明》(国务院秘书厅,1957年10月30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讨论通过,1957年11月1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秘书厅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和改进意见的报告》(1963年8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通知》(1963年9月20日)
    《国务院关于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的几项规定》(国发[1980]214号)
    《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82年2月21日至28日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审议修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两个信访工作文件的通知》(厅发[1983]139号)[两个文件即《关于武汉、济南信访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1983年12月10日)和《八省市信访座谈会关于认真处理长期滞留北京的上访人员的几点意见》(1983年12月8日)
    《国务院信访条例》(国务院1995年10月)
    《国务院信访条例》(国务院2005年1月)
    《浙江省信访处理规定》(1994年12月)
    《浙江省信访条例》(2006年)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1957年10月8日)
    《浙江省县(市)党、政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1957年9月)
    《浙江省委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来信来访的意见》(1960年12月)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省级机关接待和处理 人民来访的几项规定(草稿)》(1964年1月)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工作的规定》(1953年6月)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几项规定》(1953年)
    《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室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1957年)
    《宁波市市级党、政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几项规定》(1957年)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等十个部门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的范围》(1957年)
    《中共宁波地委、宁波专员公署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工作计划》(1961年11月)
    《宁波市群众集体上访处理规定》(1994年)
    《关于建立和推行群众逐级上访制度的试行办法》(1994年)
    《宁波市信访工作分级归口责任制的若干试行规定》(1984年8月)
    《宁波市级各部门归口分工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试行办法》(1985年7月)
    《关于明确信访部门若干职权的通知》(1986年8月)
    《宁波市市级党政机关信访工作规则》(1994年6月1日)
    《宁波市镇(乡)街道信访工作暂行规定》(1994年6月1日)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对集体上访和少数人员来机关大院闹事等情况的处置试行办法》(1994年6月6日)
    《关于集体上访中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发生围堵和少数人闹事等情况的处置办法》(1995年9月13日)
    《宁波市处置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秩序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工作方案》(2000年4月6日)
    《关于妥善处置来市集体上访异常上访维护市委市政府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工作方案》(2003年7月15日)
    《严重影响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秩序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方案》(宁波市公安局2003年8月)
    宁波市信访局编:《信访工作法规文件选编》(2002-2006年,共6辑)
    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编:《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汇编(2003年8月-2006年8月)》,2007年5月版。
    《民政信访工作资料选编》(民政部信访局,1978-1980)
    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信访政策选编》(1984年6月)
    《信访工作基本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编:《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资料汇编》(1989)
    《公民信访举报申诉实用核心法规》,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党政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申诉工作常用法规》,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室南阳地区行署办公室:《信访业务文件选编》(1982年2月)
    南阳地区信访办公室编:《南阳地区信访志》(胶印稿,1988年12月)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信访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革命委员会信访室编印:《信访工作文件汇编》(五,1973年7月)
    《上访通讯》编辑室编:《春风化雨集》(上下集)群众出版社1981年版。
    《宁波信访》(1980-2006)
    10-011-006-008,关于1957年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总结
    12-003-003-025,1954年度群众来信的处理总结
    142-011-000-068,五九年人民来信工作总结
    142-014-002-128,62年度人民来信工作情况总结
    142-016-002-170,上半年人民来信工作情况汇报
    145-011-009-070,关于一九六二年度人民来信情况简报
    146-007-021-041,关于一九六三年中对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处理情况的汇报
    196-011-011-017-027,关于1959年人民来信工作总结
    196-016-000-105,一九六三年人民来信处理工作简要总结
    198-003-004-065,对教师医药费问题的来信答复
    2-003-002-008,主席对处理群众来信的指示及中央办公厅的报告
    2-007-065-052,关于一年来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报告和今后意见
    2-008-062-033,市委对市委办公室.市人委办公室,市监察局对本市十个单位来信来访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的检查报告的批示
    2-009-011-057,决定设立人民来信来访室的通知
    2-009-069,市委批转市委办公室、市人委办公室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工作的指示、规定、总结
    2-009-069-011,对市委办公室、市人委办公室、市监察局对本市十个单位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的检查报告的批示
    2-009-069-012,对市委办公室市人委办公室市监察局对本市十个单位来信来访处理工作的检查报告的批示
    2-009-069-017,1957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
    2-009-069-027,关于来信来访工作的联合通知
    2-009-069-038,转发市委办公室拟定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有关文件
    2-009-069-084,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的范围(草案)
    2-009-070-002,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2-009-070-010,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草稿)
    2-009-070-019,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参考文件
    2-009-070-027,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参考文件
    2-009-070-042,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的范围(草案)
    2-009-070-046,处理人民来信接见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2-012-031-028,批转省委监委“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严肃处理压制民主打击报复行为的报告”
    261-004-001-050,宁波市政府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的工作报告(53.1-4)
    3-006-001-081,一九五四年上半年处理人民来信工作情况
    3-006-001-086,一九五四年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处理情况
    38-001-001-110-118,1952年度人民来信工作总结(全面)
    38-003-004-041,1954年人民群众来信总结
    4-003-001,市委宣传部关于及时官僚主义斗争的计划和检查报告以及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情况报告
    4-003-001-031,关于处平时人民来信工作报告中“各单位应无三月向市委作一次处理人民来信工作的总结报告”
    4-003-001-037,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关于人民来信给市委报告
    420-006-002-106,关于慈城木器社来信的调查情况
    51-002-001-004,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
    51-004-007-027,关于制订《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办事细则》、《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程序》、《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办事细则》的通知
    51-004-011-006,关于1951年1月至1952年6月份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总结报告
    51-004-011-009,转发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与接见人民工作的指示
    51-004-011-012,转发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与接见人民工作的指示的通知
    51-005-022-066,关于第三季度处理人民来信和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51-005-022-071,第三季度人民来信统计表
    51-005-022-072,关于1953年第四季度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51-005-022-077,宁波市人民政府1953年第四季度人民来信、来访统计表
    51-005-022-078,1953年和1954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报告
    51-006-019,本府关于干部福利工作、秘书、人民来信处理行政公务管理工作的报告、通知。
    51-006-019-039,有关人民来信来访工作进行总结、报告的通知
    51-006-019-047,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几项规定
    51-009-044-014,关于决定省人委处对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由杨思一副省人领导的报告
    51-009-044-015,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
    51-009-047-001,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汇报
    51-010-024,国务院、省人委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档案工作的指示、通知。
    51-010-024-001,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的通知
    51-010-030-046,关于成立人民来信来访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
    51-010-030-047,宁波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1958年上半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的报告
    51-015-096-001,关于1963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的报告
    51-016-049,国务院、省人委、专署关于文书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等问题的通知、通报。
    51-016-049-023,国家机关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条例(草案)
    51-016-049-031,人民来信反映(第一期)
    51-016-049-066,通知[关于转发国务院秘书厅草拟的“国家机关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条例”(草案)的通知]
    51-016-049-067,[关于对“国家机关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信工作条例 (草案)”的讨论意见]
    51-019-005-046,关于认真处理人民来信的通知
    53-003-001-041,52年度全年群众来信检查汇报
    53-004-012,关于社救、优抚、婚姻、群众来信的工作总结
    53-004-012-034,1-4季度人民群众来信工作总结
    53-006-001-046,关于一九五五年度人民来信工作总结
    57-003-011-031,关于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处理人民来信情况的报告与今后工作的意见
    57-006-002-054,1956年上半年人民来信(访)工作总结
    57-007-003-058,关于进一步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接见来访工作的通知
    60-004-001-132,关于军队转业干部来信综合答复的几个问题
    60-009-004-002,关于1-5月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检查报告
    75-006-002-085,一九五四年处理人民来信工作总结
    75-007-002-067,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报告表
    75-010-001-046,关于1958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75-010-001-048,关于一九五七年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75-013-001-044,一九六一年上半年人民来信访工作总结
    75-015-002-069,关于第一季度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
    99-004-004-018,1954年第1季度人民来信工作总结
    地11-002-001-045,关于第3季度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情况小结
    地13-001-021-113,关于处理人民来信的几点意见
    地13-001-046-023,关于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稿接待来访的施行条例
    地17-007-001-049,关于1年零4个月(1955年1月至1956年4)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总结
    地2-003-008-016,关于1951年处理群众来信工作的报告
    地2-009-043-015,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员来访工作的指示
    地2-009-043-016,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地2-009-043-017,在全省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地2-009-043-018,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地2-014-042-032,印发慈溪县浒山县,绍兴县越南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的二个材料
    地2-014-042-033,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工作计划
    地2-015-046,关于(政法对台)、人武(民兵)、文书档案、机要、党史和 人民来信工作的通报、通知
    地2-015-046-019,批转地委、专署办公室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
    地2-015-058-009,关于召开全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普通知
    地2-015-073-052,批转人民来信来访室”关于当前处理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和意见”
    地2-015-073-056,三年来全省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
    地2-016-044-006,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报告
    地2-016-044-007,关于近几年的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作风检查总结
    地2-016-044-008,转发地委办公室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情况报告的批示
    地2-016-044-009,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结合处理有关人民来信的意见
    地2-017-023-009,关于每季度填写群众来信来访的通知
    地2-017-047-014,转发宁波地委办公室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结合处理有关人民来信的意见
    地2-017-047-015,杨放之同志在华东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
    地2-017-047-016,各地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和华东局关于加强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指示的情况简报
    地2-017-047-019,关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草稿)
    地2-017-047-022,批转华东局办公厅“关于华东各省市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座谈会议情况的报告”
    地31-008-007,关于人大代表视察、军员、选举、宗教、干部、文书档案、群众来信等工作的通知
    地31-008-007-018,关于1956年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
    地31-009-021,关于文书、档案、印章、群从来信、增产节约等规定、办法
    地31-009-021-016,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地31-009-021-017,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草稿)
    地31-009-021-018,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
    地31-009-021-020,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
    地31-010-016-028,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的通知
    地31-011-024-005,关于1-7月份来信来访工作的情况的通报
    地31-012-032-010,关于1962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总结报告
    地49-007-004-091-097,为发给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暂行规定草案
    地49-009-010-051,关于周行至马诸航道三桥群众来信请拨款修建的函
    地81.005-010-040,1954年第一季度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报告
    地81-007-021-065,关于1965年上半年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报告
    地81-008-013-053,关于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的范围(草案)
    地81-008-013-064,民政厅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的范围(草案)
    地81-008-013-075,1957年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总结报告
    地81-008-014-037,浙江省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党委机关人民来信立卷归档的试行办法(草案)
    253-014-004-054,一九六二年一季度信访工作总结
    53-014-001,关于六三年民政工作、信访工作及1-4季度工作安排意见、总结
    253-017-005-093,近来信访工作中的新情况
    51-022-011-026,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
    51-022-011-039,关于召开信访工作会议的通知
    53-006-001,市民政局关于五年来民政工作及五五年民政,信访工作和行政区划基本情况年报总结
    75-013-001-044,一九六一年上半年人民来信访工作总结
    地31-018-021-014,关于省信访工作临海会议贯彻情况的报告
    《人民日报》(1948-2006)
    《南方周末》
    《凤凰周刊》
    国家信访局网站
    宁波市信访局网站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天益网
    中国社会稳定网
    Almond and Coleman.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M],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Bachanan.The Calculus of Consent:Logical Foundation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M], Ann Arbor,Ml,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2.
    David V.J.Bell,Karl W.Deutsch,Politics and govemment:how people decide their fate Boston;New York:Houghton Mifflin,c1970.
    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An l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M],NY,Rnopf,1953.
    Francis Loh Kok wah,Johan Saravanamuttu:Political Culture in Malaysia,(内部文稿)。
    Franz Schurmann:l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1966.
    Joel S Migdal,.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Joel S.Migdal,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1988.
    Karl Wolfgang Deutsch,The nerves of government:model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M],London:Free Press of Glencoe,1963.
    Kevin J.O'Brlen,Lianjiang Li,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6.
    Kevin J.O'Brien;Lianjiang Li,The politics of Lodging Complaints in Rural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43.(Sep.,1995),pp.756-783
    Laura M.Luehrmann:Facing Citizen Complaints in China,1951-1996,Asian Surey,Vol.43,No.5.(Sep.-Oct.,2003),pp.845-866.
    Lucian Pye,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March and Olsen.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J],Amed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4.
    March.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M],NY.Free Press,1989.
    Parsons,T.Social System[M].New York:Free Press,1951.
    Thomas P.Bernstein;Xiaobo Lu: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Peasants,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States in Reform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63.(Sep.,2000),pp.742-763.
    Zheng,Shiping,Party vs.state in post-1949 China:the institutional dilemma,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