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从界定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资源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和开发策略。
     第二章对济南市公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确认其数量、分布以及类型模式,同时将济南历史文化资源与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西安、洛阳、曲阜进行比较,讨论济南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特征和产业特征。按主题分类法可以把济南市的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分为八类,并对远古遗址文化、宗教与建筑文化、名泉文化、名士文化、近代商埠文化等五种类型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经与其他城市比较之后,认为济南的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特点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考古学证明济南是全国古文化发展脉络最清晰的几个地区之一;二是济南有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的独特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三是古城、商埠东西并列的城市空间布局和独特的商业文化;四是济南的名士文化。由此总结出济南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特征就是大众化、平民化、便于观赏。济南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特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性带来的区位优势;二是资源的稀缺性;三是核心资源突出,具有独特性,有利于形成文化品牌。
     第三章主要对济南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若干案例进行研究。都市情景喜剧《泉城人家》、新编京剧《李清照》和《辛弃疾》是近年来济南文化界推出的艺术精品。对三剧进行文化层面的透视和产业考察,发现三剧在文化和艺术上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从产业层面考察,特别是在营销策略上则是失败的。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进行开发的,其文化定位与开发定位均有不当之处,可以说朱家峪在追求功利性的摇摆中丧失了文化风貌和特色,已经形成不当开发的局面。济南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完美结合的“案例”应是吴良镛先生2002年提出的方案。吴良镛先生曾就济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泉城特色风貌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以“鹊华秋色图”为蓝本,确立济南城市建设的文化主题。在鹊山、华山一带建设“鹊华历史文化公园”,设想南依千佛山、北望临近黄河的鹊、华二山,形成新的轴线,作为城市的“双阙”,重新组织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第四章主要对济南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与城市文化竞争力进行研究。指出每一座城市都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发展路径,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通过对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探讨提出济南的文化定位,分析政府对济南城市的区域定位与文化竞争力的培育思路;提出济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理念、设想以及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对济南市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具体设想如下:对考古、遗址文化传统的开发方式是建造博物馆,来宣传济南的历史文化,教育、影响子孙后代,弘扬民族精神;对宗教文化,将保护性开发和商业性开发结合起来,在市区建设宗教文化广场,在南郊建立佛教文物博物馆,加大南部山区佛教、道教旅游景点建设步伐,把南部山区建设成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开发泉文化,一是通过举办“泉水节”,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二是在华山风景区一带建设“中国百泉风景园”及“济南名泉博物馆”,微缩展示全国百处名泉,剖解济南名泉的文化内涵,三是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街区,展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人家风貌;对名士文化,首先要加强对名士文化的学术研究,展示其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另外在大明湖东拓区域建设“济南名士馆”,在环城公园建“名士园”,在东部新城建设“名士文化广场”或“城市主题公园”,开放名人故居:开发商业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挖掘商埠文化与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二是保护与利用济南近代建筑,开发近代建筑的科技价值、文化内涵,维护城市特色。
     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进一步思考。
This doctorial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gives a clear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resources,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ublic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t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dustries. An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quo of Jinan, it brings forward strategies and overall idea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nan city.
     Chapter two makes an analysis of public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Jinan, discusses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model of classif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 the dissertation mak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ith Beijing, Xi'an, Luoyang, Qufu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nan.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Jinan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me, and then carries on a detailed analysis 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ive types including the ancient site-culture, culture of the religion buildings, famous spring culture, elite culture, modern culture of trading port of ancient site. And after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ith other cities, a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public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Jinan are revealed in four aspects: First, archaeology proves that Jinan is one of the several areas where the developing trains of the ancient culture are clearest; Second, Jinan possesses a unique cityscap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 combined and created by mountains, springs, lakes, rivers and cities; Third, Jinan has unique commercial culture and urban space arrangement standing side by ancient city and commercial port; Fourth, Jinan bears profound elite culture; therefore it can be summarized that the unique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nan lies in its' popularization, closeness to the populace, and the convenience for visitation and appreciation.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nan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predominance brought by the rationality; the rareness of resources; and the standing-out of the core resources, which is unique and easy to form culture brands.
     Chapter three deals with case studies on several c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Jinan. The urban situation comedy "Spring City Families" and the newly produced Peking operas "Li Qingzhao" and "Xin Qiji" are the artistic refinements promoted by the Jinan cultural circle. After an examination from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erspective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before-mentioned plays are successful culturally and artistically; while examined from the industrial stratification, especially from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ey are a failure.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Zhoujiayu, which was developed around the year 2000, has been targeted improperly in its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developing orientation. It was therefore deprived of cultural scene and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utility and formed a pattern of improper development and overdevelopment. The "perfect" case of Jina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project put forward by Mr. Wu Liangyong. He has given precious sugges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nan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and "the spring city featured view belt". He has suggested that "the painting of Quehua autumn scenery" should be a blueprint to establish the main cultural axis of Jinan urban construction, which means to construct "Quehu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rk" in the area of Que mountain and Hua Mountain, to conceive the Que mountain and Hua Mountain linking Qianfo Mountain in the south and facing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north to form a new axis as the "double Que" of the city and to reorganize the space structure and conformation of Jinan city.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developing strategy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Jinan and its capability of urban cultural competition. It points out that every city should be direct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enrich the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continuously and find out a way suitable for the city to develo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ity's capability of cultural compet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itut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trategy for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Jinan city is located after a discussion on city culture and city image. The cultivating thought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regi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capability of cultural competition are analyzed. The conception and percep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Jina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apability of cultural competition are advanced. The detailed developing design for public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 industries of Jinan is as follows: the developing mode of archeology and heritage cultural tradition is to build museums in order to disseminate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Jinan city, to educate and influence the offspring and to spread the national spirit; as for the religious culture, it is important to combin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to construct a religious culture square in the urban area, build a Buddhism cultural relic museum in the south suburbs. In the meanwhile, Buddhism and Taoism tourist sit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nlarged, turning the south mountainous area into a tourist attraction with religious tourism, eco-tourism and leisure tourism combined tog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spring culture, first, i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image of the city through the "spring water festival", second, is to construct "one hundred Chinese springs landscape garden" and "Jinan famous springs museum," in Hua Mountain scenery area to display the 100 famous springs in China in miniature and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famous springs in Jinan, third, i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historic and cultural streets and area and to bring forth the scenery of "Spring in every household and willows in every neighborhood", which is typical of the Spring city households; As for the elite culture, we must promote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elite culture and display the publ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addition, a "Jinan Elite Museum" in the east regional extension of Daming Lake, an "elite garden" in the city circle park, and "Elite Culture Plaza" or "urban theme park" in the eastern new city area should be built; 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the elites should be opened for visi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culture should include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excav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ommercial value of trading port culture and old brands; the second is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he modern architectures of Jinan and to develop their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o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The conclusion part is a summary and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引文
[1][魏]王弼注,[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注,[唐]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卷十一《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45页上。
    [2][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十五《指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80页。
    [3][德]康德:《批判力批判》(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5页。
    [4]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求是网络版,2006年1月6日,http:///www.southcn.com/nflr/tszs/200601060586.htm
    [1]黄南珊:《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4期,第13-15页。
    [2]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求索》2004年第11期,第107页。
    [3]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利用》,《山西师大学报》2005第6期,第128页。
    [4]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第107页。
    [5]郑汕、赵康:《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二十一世纪的史学发展趋势》,《云南学术探索》总第43期1998年第1期,第92页。
    [6]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总59卷2006年第3期,第33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0页。
    [1]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99页。
    [2]参见王慧炯《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载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转引自尹柱角博士学位论文《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与文化产业之开发研究》“绪论”。
    [3]李铁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序言》,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2]叶朗:《文化产业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李铁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序言》。
    [2]王育济:《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合格人才》,《山东大学报》 2004年3月23日·C版·
    [3]王育济:《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合格人才》。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花建:《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叶取源、王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陈忱主编:《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6年。
    [1]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申维辰主编:《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吕庆华:《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5]这组文章包括王育济先生的《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唐锡光的《论文化、创意、财富三者间的关系》,唐建军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李冬梅的《论文化产业的财富观》,王蔚的《形者神质,和谐共生——试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董雪梅的《也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郑群的《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68-87页。
    [6]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第107-109页。
    [7]郑桓嘉、王清荣:《整合配置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社会科学家》总第106期2004年第2期,第158页。
    [8]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总59卷2006年第3期,第332-335页。
    [1]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张廷兴、艾思同:《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
    [4]张泉、沈望舒主编:《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王文英、荆大申主编:《文化体制改革与上海文化建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彭立勋主编:《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建议》,《政策》2005年第8期,第30-32页。
    [9]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第98-105页。
    [10]戴卓群:《中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博客BBC.ICXC.COM
    [1]皇埔晓涛:《中国文化产业五年:难题、困惑与创新》,《中国文化报》2006年3月16日,第7版。
    [2]罗云川:《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2006年1月20日,第2版。
    [3]钱泽红:《两岸四城探讨城市文化的公共性》,《中国文化报》2007年10月10日,第三版。
    [4]陈太政、余方镇:《论城市文化形象地塑造》,《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8-20页。
    [5]陈运庆:《浅议用文化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58-60页。
    [6]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王文洪:《从城市竞争力视角看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115-118页。
    [8]袁飞:《城市经营与城市发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2004年第1期。
    [9]杨冬梅、牟芳华:《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第68-71页。
    [1]朱铁臻:《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第68-72页。
    [2]鲍宗豪:《城市精神文化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第17-24页。
    [3]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第126-128页。
    [4]徐荣祥:《中国城市精神研究析要》,《长江论坛》2004年第6期,第43-44页。
    [5]景治中、张得银:《城市竞争力研究述评》,《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10月号,第156-157页。
    [6]张京祥等:《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第26卷2002年第8期,第19-22页。
    [7]王勇、杨新海:《国内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综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第21卷2004年第1期,第62-66页。
    [8]张洛锋、张仁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视角》,《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第107-108页。
    [9]陈寿灿:《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53-156页。
    [10]姜杰:《论城市竞争力中的文化产业因素》,《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70-74页。
    11 马秀贞、刘文俭:《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研究》,《城市化期刊》2005年第2期。
    12 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9-43页。
    [1]薛存心:《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职业时空》2007年第3期,第23页。
    [2]黄南珊:《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4期,第13-15页。
    [3]刘家志、朱海林:《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思考》,《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第25-29页。
    [4]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第49-53页。
    [5]李桂玲、王红妍:《浅议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州大学学报》第23卷2006年第3期。第41-42页。
    [6]郑汕、赵康:《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二十一世纪的史学发展趋势》,《云南学术探索》1998年第1期,第92-95页。
    [7]鲍展斌、曹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85-88页。
    [8]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城乡建设》2000年第3期,第26-29页。
    [9]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人文地理》第16卷2001年第5期,第44-48页。
    [10]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财经科学》总231期,2007年6月,第76-80页
    11 赵会军:《略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第88页。
    12 王治涛:《试论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开发》,《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94页。
    13 张廷兴:《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之路》,《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第99页。
    14 陈洁行:《简论“十五”期间杭州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67-70页。
    15 耿天勤:《山东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刍议》,《发展论坛》2000年第11期,第47-48页。
    16 毛锋、王凌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4期,第79-81页。
    [1]吴良镛:《借“名画”之余辉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国家公园”刍议(初稿)》,《建筑》第23卷,2005年6月,第1-3页。
    [2]关于黄河楼的规划设计,尹柱角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有详述。
    [1]国芳、李刚:《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20卷2005年第2期,第44-48页。
    [2]李平生、赵秀芳:《城市现代化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东岳论丛》第25卷2004年第5期,第185-188页。
    [3]张建华、秦道刚:《论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特质资源的价值和持续利用》,《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第71-77页。
    [4]李丽:《自然景观模式的城市公园改造综合分析》,《中国园林》2003年第10期,第69-72页。
    [5]梅青等:《济南芙蓉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第74-76页。
    [6]程建、崔舒怡:《济南的山水及园林》,《中国园林》2004年第12期,第60-62页。
    [7]李百浩、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2期,第50-55页。
    [8]张润武、薛立:《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7卷2002年第4期,第27-30页。
    [9]王新文:《从理念探索到规划实践——关于“泉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与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2卷2002年第5期,第127-129页。
    [10]尹衍成:《济南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8-100页。
    11 李云等:《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与实践》,《规划师》2007年第1期,第31-33页。
    12 田来远、吕洪涛:《济南建设省域中心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24-126页。
    13 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著:《济南简史》,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1]党明德、林吉玲主编:《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2]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编:《济南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文史研究馆主办:《齐鲁文史》,济南市新闻出版局准印,2006年。
    [5]济南市出版办公室编:《济南名士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6]张润武、薛立撰著/摄影:《图说济南老建筑》,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
    [7]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文史资料集萃》,济南市新闻出版局准印,2000年。
    [8]牛国栋:《济南乎》,济南:山东西报出版社,2003年。
    [9]严薇青:《济南掌故》,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
    [10]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老字号》,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年。
    11 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名泉说略》、《曲山艺海话济南》等,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
    12 崔大庸、许延廷主编:《济南重大考古发掘纪实》,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年。
    [1]周德群:《资源概念拓展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第70页。
    [2]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总59卷2006年第3期,第332页。
    [3]张廷兴、艾思同:《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1页。
    [2]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第12页。
    [1]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第12页。
    [2]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求是网络版,2006年1月6日.http:/www.southcn.com/nflr/tszs/200601060586.htm
    [3]张廷兴、艾思同:《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12-13页。
    [1]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第333页.
    [2]郑汕、赵康:《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二十一世纪的史学发展趋势》,《云南学术探索》总第43期1998年第1期。第92页。
    [3]郑冬生:《社会主义道德之我见》,《学习论坛》1997年第10期。
    [4]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第333页。
    [1]向志学、向东:《谈淡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第334页。
    [1]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第91页。
    [2]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33页。
    [3]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第33页。
    [1]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第35页。
    [2]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3]钱泽红:《两岸四城探讨城市文化的公共性》,《中国文化报》2007年10月10日,第3版。
    [1]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39页。
    [2]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40页.
    [3]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求索》2004年第11期,第107-109页.
    [1][德]康德:《批判力批判》(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5页。
    [2]杜学文:《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光明日报》2003年3月5日,C1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5-292页。
    [1]丹增:《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文化研究》2007年第11期,第5页。
    [2]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3]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第56页。
    [1]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第118-119页。
    [2]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第118-119页.
    [3]王巍、李青原:《品位资本》,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01页。
    [1]施炎评:《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文化研究》2007年第11期,第28页。
    [1]唐成海:《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探》,2004年9月16日,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2003/24/node8192/node8224/userobject1ai543537.html
    [1]李爱群:《城市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中国房地产报》,http://www.shgzw.gov.cn/gb/gzw/xxzh/mrjj/dfxx/userobject1ai16287.html
    [2]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兰州学刊》2005第6期,第225-227页。
    [1]董雪梅:《也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84页。
    [1]王蔚:《形者神似,和谐共生》,《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81页。
    [2]王育济:《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和目的》,《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69页。
    [1]王育济:《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和目的》,第70页。
    [2]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40页。
    [1]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和策略》,《城市规划汇刊》总第151期2004年第3期,第52页。
    [2]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40页。
    [1]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40-41页。
    [2]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城乡建设》2000年第3期,第27页。
    [3]同上。
    [1]崔大庸:《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政协办公厅编:《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第96-97页。
    [1]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和策略》,第52页。
    [1]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41页。
    [1]蔡凤书:《在济南城市全面改造中切实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30页。
    [1]于书典:《关于作好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议》,《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67页。
    [2]周干峙:《城市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城市网,2002年5月7日,http://www.chinacsw.com/luntan/zougansi.htm
    [3]同上
    [1]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财经科学》2007年第6期,第11页。
    [1]数据由济南市考古所副所长李铭于2008年2月提供。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05页。
    [1]张润武、薛立:《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30页。
    [1]离离东海冰:《济南旧火车站回眸》,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67146010009z8.html,2007年7月14日。
    [2]崔大庸:《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99页。
    [3]《新周刊》,广州,总235期,2006年,第57页。
    [1]参见张友臣济南巿重大招标课题调研报告《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07年8月。
    [2]单霁翔:《城市建设应避免的八种倾向》,《中国文化报》2007年3月11日,第3版.
    [3]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求索》2004年第11期,第107-109页。
    [1]齐鲁文化的定义根据著名历史学家王志民先生的讲座整理。
    [2]王修智:《齐鲁民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1卷,“总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10页。
    [2]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1卷,“总序”,第8页。
    [3]徐北文:《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发展济南》,《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126页。
    [1]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是指那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巿”,概言之,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些城市的共同特征之一。
    [1]党明德、林吉玲:《济南百年城巿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56页。
    [1]党明德、林吉玲:《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第250页。
    [2]党明德、林吉玲:《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第183页。
    [1]严薇青:《济南掌故》,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顾馨、徐明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1]石舒波、李秀杰:《城子崖,济南历史文化的高地》,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政协办公厅编:《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06页。
    [3]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6页。
    [4]博物馆简介:济南市博物馆,http://www.jnmuseum.com.cn/about.asp,2008年3月5日。
    [1]国宝档案:中国博物馆,http://www.chinarelic.com/pageguobao.aspx?id=60,2008年3月10日。
    [2]国宝档案:中国博物馆,http://www.chinarelic.com/pageguobao.aspx?id=60,2008年3月10日。
    [3]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71页。
    [1]来源于舜网:《济南日报》,2007年6月8,http://www.sina.com.cn
    [2]资料来源于济南市政府网站,2006年2月12日。
    [1]济南市政府文件,《济南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济政字[2007]6号]。
    [2]吉颐:《泉城又发现一批文物点》,《齐鲁晚报》2008年1月30日,第8版。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6页。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5页。
    [3]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4页。
    [4]刘伯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性质和保护》,《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105页。
    [1]山东省历城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历城县志》,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年。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7册,第512页。
    [1]济南市人民政府文件,《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济政字[2006]41号。
    [1]张廷兴、艾思同:《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7页.
    [1]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06-407页。
    [2]根据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77页资料整理。
    [1]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11页。
    [1]石舒波、李秀杰:《城子崖,济南历史文化的高地》,《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126页。
    [2]张学海:《城子崖与中国文明》,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第13-14页。
    [3]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载《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转引自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4]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巿志》第6册,第414页。
    [1][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5-36页。
    [2]钱青欢:《重构城市精神地图》,济南文化网,2003年4月20日,http://www.jnwh.gov.cn/daxinzhuang/new4.htm
    [1]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重大考古发掘纪实》,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1]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重大考古发掘纪实》,第127页。
    [2]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重大考古发掘纪实》,第139页。
    [1]严长元、胡芳:《保护宗教建筑重在传承历史信息——宗教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17日,http://www.ccnt.gov.cn/xwzw/whbzhxw/t20080117-50623.htm
    [2]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巿志》第7册,第13页。
    [3]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7册,第13页。
    [4]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巿志》第7册,第14-15页。
    [1][清]聂鈫:《泰山道里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4页。
    [2]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25页。
    [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编委会:《灵岩寺建筑宏大景色清幽》,华夏名域网,http://www.Chinamcw.com/news.asp?newsid=5304,2007年6月11日。
    [4]济南巿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巿志》第6册,第425-426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29页。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7册,第21页。
    [3]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33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31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巿志》第6册,第431-432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34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第434-435页。
    [2][清]刘鹗:《老残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第5页。
    [1]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明]王象春:《齐音》,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3][北魏]郦道元著,史念林等注:《济水二》,《水经注》卷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4][清]怀应聘:《游趵突泉记》,转引自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1册,第605页。
    [5][明]胡赞宗:《过泉留题》,转引自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1册,第599页。
    [6][清]王昶:《游珍珠泉记》,转引自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1册,第605页。
    [7][宋]沈括:《梦溪笔谈》,候真平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22页。
    [1][宋]曾巩:《齐州二堂记》,转引自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2]毛承霖纂修:《续修历城县志》,成文出版社,民国十五年,第471页。
    [3]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第9页。
    [4][元]于钦:《齐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元]于钦:《齐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第24页。
    [1][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五,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元刊本,年代不详,第56页。
    [2][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五,第56页。
    [3][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四,第46页。
    [1]《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第60页。
    [2]《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第45页。
    [3]《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第58页。
    [4]《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1967年,
    [5]《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第62页。
    [6][宋]苏辙:《舜泉诗序》,《三苏全书》第十六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17页。
    [7][宋]苏辙:《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槛泉亭》,《苏辙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8页。
    [8][宋]苏辙:《舜泉复发》,《苏辙集》卷五,第98页。
    [1][宋]苏辙:《寄济南守李公择》,《苏辙集》卷七,第135页。
    [2][宋]曾巩:《舜泉》,《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第57页。
    [1][宋]欧阳修:《舜井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1册,第512页。
    [3]中华书局编辑:《曹操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4年,第9页。
    [4]《谢氏诗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61页。
    [1]《历乘》卷十七·文苑,中国书店影印明崇祯刻本,1959年。
    [2]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第157页。
    [1]转引自济南巿出版办公室编:《济南名士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页。
    [2]《史记·秦始皇本纪》,转引自《济南名士多》,第2页。
    [3]《史记·儒林列传》,转引自《济南名士多》,第3页。
    [1]《史记·儒林外传》,转引自《济南名士多》,第3页。
    [2]《邹平县志·伏生博士传略》,转引自《济南名士多》,第3页。
    [3]济南市出版办公室:《济南名士多》,第18页。
    [4]济南市出版办公室:《济南名士多》,第22页。
    [1]济南巿出版办公室:《济南名士多》,第23-24页。
    [2]济南市出版办公室:《济南名士多》,第136页。
    [3][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五,第54-55页。
    [4][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四,第46页。
    [1][明]冯惟敏撰:《海浮山词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转引自《济南名士多》,1982年,第78页。
    [3][宋]李清照:《乌江》,《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27页。
    [4][宋]李清照:《失题》,《李清照集校注》,第137页。
    [1][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44-1145页。
    [2]党明德、林吉玲:《济南百年城巿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20页。
    [1]济南巿社会科学研究所:《济南简史》,第378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年,第2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济南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第47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第140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第8-9页。
    [2]山东省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第11页。
    [1]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老字号》,第43页。
    [1]张建华、秦道刚:《论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特质资源的价值与持续利用》,《城市发展研究》第13卷2006年第5期,第74页。
    [1]王治涛:《试论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开发》,《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15卷2005年第1期,第83页。
    [1]参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京政办发[2001]93号,2001年12月。
    [1]丁永刚:《西安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理论导刊》,2005年第7期,第51页。
    [2]丁永刚:《西安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第53页。
    [3][唐]刘禹锡:《赏牡丹》,《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12页。
    [4][唐]白居易:《牡丹芳》,《全唐诗》,第1048页。
    [1]来源于中国旅游网,http://blog.tianya.cn/blogger/trackback.asp?BlogID=953362&PostID=9519706
    [1]李世欣:《唱响泉水主旋律做大做活泉文章》,《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2]程建、崔舒怡:《济南的山水及园林》,《中国园林》2004年第12期,第62页。
    [3]李云、邱朝红、耿谦:《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与实践》,《规划研究》第23卷2007年S1期,第31页。
    [1]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2]王修智:《齐鲁民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沪京粤排名居前三》,《大众日报》2008年3月11日,第6版。
    [2]向勇、喻文益:《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年,第289页。
    [1]《<泉城人家>昨亮相 三大看点挨个数》,大众网新闻,http://www.dzwww.com/shenghuoribao/shenghuoyulexinwen/200410040290.htm
    [2]同上。
    [1]《<泉城人家>昨亮相 三大看点挨个数》,大众网新闻,http://www.dzwww.com/shenghuoribao/shenghuoyulexinwen/200410040290.htm
    [1][宋]李清照:《题八咏棱》,《李清照集校注》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1]于平:《在艺术的精彩呈现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寻找量佳切线》,《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17日,第7版。
    [1]舜网:《都市情景剧<泉城人家>诚征卓见邀请专家献策》,2005年7月29日,http://www.piao.com.cn/commonfunction/200507/20052129042103.html
    [2][宋]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集校注》卷一,第7页。
    [3][宋]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集校注》卷一,第34页。
    [1][宋]李清照:《乌江》,《李清照集校注》卷二,第127页。
    [2][宋]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集校注》卷一,第64页.
    [1]资料来源于济南市文化局,http://www.jnwh.gov.cn/xz.doc,2005年8月11日.
    [1]史冬伟:《京剧的守望者》,http://shidongwei.blshe.com/post/3269/117490,2007年10月24日。
    [1]《朱家峪老辈人的真实生活》:《济南时报》,来源于济南旅游网,2008年1月30日,http://www.jinanta.com/aticle_show.asp?id=9433
    [2]据了解,2008年春节期间,“朱开山”的老房子已恢复原貌,部分道具也布置妥当。景区还安排了十余位闯过关东的老人给游客们讲述闯关东的惊险、艰难。
    [1]汪森强:《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保护与利用综合分析》,《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4期第50页。
    [1]梁玉华、杨爱军:《贵州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产业观察》,2006年第7期,第119-120页。
    [1]梁玉华、杨爱军:《贵州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第119-120页。
    [2]同上。
    [3]吴良镛:《借“名画”之余辉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国家公园”刍议(初稿)》,《建筑》第23卷,2005年6月,第1-3页。
    [1][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昔我游齐都》,《李白全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2][唐]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其二,《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37页。
    [3][唐]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其三,《李太白全集》,第938页。
    [4][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昔我游齐都》,《李白全集》卷二,第16页。
    [1]常树喜、桑海波:《泉程特色标志区呼之欲出》,《齐鲁晚报》2007年11月8日,C4版。
    [2]同上。
    [1]鹊山龙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由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立项,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评审,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入库的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济南市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该项目南起黄河北大坝,北至黄河二道坝,东起建邦大桥路西侧,西至天桥区界,总面积为18144亩。2008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二期项目的招投标。
    [2]朱頔、胡永庆、刘玉波:《省城拟启动最大城中村改造明年开始动工》,大众网http://www.dzwww.com/shandong/jinanxinwen/200709/t20070913_2467018.htm,2007年9月13日。
    [3]来源于中国国际旅游招商网www.cnlyzs.com/view_jqzs.asp?kind=11A&...44K
    [4]来源于新浪都市联盟济南www.sinajn.com
    [5]2000年10月,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旅游协会理事曾凡功将建设“黄河楼”旅游景区的创意方案提交省政协,认为配合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总体方案的主题,在济南北郊、黄河南岸建设“黄河楼”,必将成为黄河上首创的大型历史性建筑标志。参见尹柱角博士论文《“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6]来源于大众网.2006年7月25日,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wlmtjnx/jnfg/200709/t20070919_2478779.htm
    [1]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1]陈寿灿:《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54页。
    [2][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8-351页。
    [1]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1][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2]鲍宗豪:《城市精神文化论》,《学术月刊》第38卷2006年1月号,第17页。
    [1]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2][美]R·E·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B7年,第1-2页。
    [1]赵畅:《话说城市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6月20日,第七版。
    [2]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第126页。
    [3][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转引自:贾进、田洁:《城市形象地塑造》,《规划师》济南专辑第2卷,第72页。
    [4]朱来常:《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品位的思考与对策》,《深圳特区报》2003年9月8日B4版。
    [1]单霁翔:《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23日。
    [2]彭立勋:《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2004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3]杨荣斌、陈超:《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趋向——以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为例》,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2/27/content_5503891.htm,2004年2月。
    [1]杨荣斌、陈超:《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趋向——以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为例》,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2/27/content_5503891.htm,2004年2月。
    [2]魏亚力:《中国城市经营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1]彭立勋:《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2004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1]马秀贞、刘文俭:《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网,http://www.chinacily.org.cn/csll/20711.html,2008年1月12日。
    [2]汤璇:《国际化大都市:在梦想和现实之间》,《中国文化报》2006年6月20日。
    [1]参见《开放导报》,1997年第5期,第14页。
    [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第208-209页。
    [2]王志刚工作室:《城市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3]施岳群、庄金锋:《城镇化中的都市圈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1]晁明春、杨学莹:《七城市合力打造“都市圈”》,《大众日报》2006年9月1日,第2版。
    [1]《西部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2006年1月31日,http//www.snnu.edu.cn/News/news_images/200613150559.doc,2006年1月31日。
    [2]吴玲:《对城市竞争的反思与再认识》,《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39页。
    [3]蒯大富:《一流文化塑一流城市》,《文汇报》2001年11月12日,第5版。
    [4][英]查尔斯·兰德利:《作为一座创意城市的伦敦》(http://www.info.gov.hk/cpu/english/papers/e-lanchy.rtf)转引自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研究概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第98-105页。
    [1]房道国:《济南洛庄汉墓乐器坑发掘记》,《史海钩沉》,济南文史网,2006年5月15日,http://www.jnzx.gov.cn:8080/shgc.asp?pase=2
    [1]邹卫平、崔大庸:《关于济南洛庄汉王陵博物馆园区建设的调查研究及规划设想》,《文博天地》,济南文化信息网,http://www.jnwh.gov.cn/wbtd/home.htm
    [2]同上。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05页。
    [1]庞华:《打造北方的香格里拉》,《大众日报》2007年4月17日,第14版。
    [1]于茸:《济南传统民居、街巷和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之思考》,《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丛》,第188页。
    [2]王德刚、田云:《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春秋——济南芙蓉街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从》,第170-171页。
    [1]王德刚:《济南历史街区与社区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济南市“十五”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大学,2004年12月。
    [2]杨润勤、王海涛:《文庙复活,泉城再添韵致》,《大众日报》2007年5月24日,第16版。
    [1]《山东省济南市将打造文庙旅游带》,http://www.jnta.gov.cn旅游信息,2007年6月18日。
    [1][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老舍:《一些印象·四》,《老舍全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老舍:《一些印象·四》,《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1页。
    [2]老舍:《一些印象·四》,《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2页。
    [3]老舍:《春风》,《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39页。
    [4]老舍:《一些印象·五》,《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3页。
    [5]老舍:《非正式的公园》,《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9页。
    [6]同上。
    [1]老舍:《一些印象·四》,《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2页。
    [2]老舍:《一些印象·五》,《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4页。
    [3]老舍:《趵突泉的欣赏》,《老舍全集》第十四卷,第11页。
    [1]杨润勤:《宏济棠:让老字号招牌更明亮》,《大众日报》,2007年8月23日,http://dzrb.dzwww.com/dzzb/jinanxinwen/200708/t20070823_2434639.htm
    [1]张润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近代建筑的价值与利用》,《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论从》,第152页。
    [1]济文:《济南“老洋行”焕发新生机》,《中国文化报》,2007年10月11日,http://www.ccdy.cn/pubnewss/486189/20071011/528159.htm
    [2]济文:《济南“老洋行”焕发新生机》,《中国文化报》,2007年10月11日,http://www.ccdy.cn/pubnews/486189/20071011/528159.htm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求索》2004年第11期,第107-109页。
    [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2]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兰州学刊》2005第6期,第226页。
    [3]郑群:《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第87页。
    [1]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济南市志》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07页。
    [2]王修智:《齐鲁民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吴玲:《对城市竞争的反思与再认识》,《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39页。
    [1]于国鹏、逢春阶:《叶朗:文化产业的“鼓吹者”》,《大众日报》2005年5月27日.大众周末版。
    [2]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2008年1月18日。
    1.[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顾馨、徐明校点,1997年。
    2.[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十五《指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魏]王弼注,[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注,[唐]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卷十一《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6.[宋]欧阳修:《舜井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宋]曾巩:《四部丛刊编集部元丰类稿》,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8.[宋]沈括:《梦溪笔谈》,候真平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9.[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0.[宋]苏辙:《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1.[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2.[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3.《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4.[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元刊本,年代不详。
    15.[明]冯惟敏撰:《海浮山词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6.[明]刘敕《历乘》卷十七·文苑,中国书店影印明崇祯刻本,1959年。
    17.[清]聂鈫:《泰山道里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18.[元]于钦:《齐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毛承霖纂修:《续修历城县志》,成文出版社,民国十五年。
    20.中华书局编辑:《曹操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4年。
    1.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彭立勋主编:《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3.陈忱主编:《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走出去战略》,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06年。
    4.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崔大庸、许延廷主编:《济南重大考古发掘纪实》,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年。
    6.党明德、林吉玲主编:《济南百年城市发展史》,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7.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第208-209页。
    8.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花建:《产业界面上的文化之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著:《济南简史》,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12.济南市史志编撰委员会编:《济南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3.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文史资料集萃》,济南市新闻出版局准印,2000年。
    14.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名泉说略》、《曲山艺海话济南》等,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
    15、济南市出版办公室编:《济南名士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7.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18.李向民、王晨:《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9.厉无畏、王如忠主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20.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1.吕庆华:《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4.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牛国栋:《济南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26.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7.任宝祯:《济南名泉说略》,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年。
    28.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文史研究馆主办:《齐鲁文史》,2006年。
    29.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济南老字号》,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年。
    30.中维辰主编:《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31.施岳群、庄金锋:《城镇化中的都市圈战略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王巍、李青原:《品位资本》,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33.王文英、荆大申主编:《文化体制改革与上海文化建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王志刚工作室:《城市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魏向东:《发现苏州——城市文化与旅游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36.魏亚力:《中国城市经营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严薇青:《济南掌故》,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
    39.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0.叶取源、王永章、陈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臧旭恒、徐向艺、杨慧馨主编:《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2.张泉、沈望舒主编:《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3.张润武、薛立撰著/摄影:《图说济南老建筑》,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
    44.张廷兴、艾思同:《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
    4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6.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7.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8.[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俊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49.[美]怀特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0.[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51.[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52.[德]康德:《批判力批判》(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鲍展斌、曹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鲍宗豪:《城市精神文化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3.常树喜、桑海波:《泉城特色标志区呼之欲出》,《齐鲁晚报》2007年11月8日。
    4.陈洁行:《简论“十五”期间杭州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陈寿灿:《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6.陈太政、余方镇:《论城市文化形象地塑造》,《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陈运庆:《浅议用文化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8.程建、崔舒怡:《济南的山水及园林》,《中国园林》2004年第12期。
    9.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
    10.戴卓群:《中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博客BBC.ICXC.COM。
    11.丹增:《发展文化产业与开发文化资源》,求是网络版,2006年1月6日,http://www.southcn.com/nflr/tszs/200601060586.htm.
    12.单霁翔:《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23日。
    13.丁永刚:《西安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理论导刊》2005年第7期。
    14.董雪梅:《也谈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15.杜学文:《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光明日报》2003年3月5日。
    16.冯天瑜:《中华智慧的现实意义》,方克立等主编:《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耿天勤:《山东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刍议》,《发展论坛》2000年第11期。
    18.皇埔晓涛:《中国文化产业五年:难题、困惑与创新》,《中国文化报》2006年3月16日。
    19.黄南珊:《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第4期。
    20.姜杰:《论城市竞争力中的文化产业因素》,《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1.景治中、张得银:《城市竞争力研究述评》,《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10月号。
    22.李百浩、王西波:《济南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2期。
    23.李冬梅:《论文化产业的财富观》,《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24.李桂玲、王红妍:《浅议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州大学学报》第23卷2006年第3期。
    25.李丽:《自然景观模式的城市公园改造综合分析》,《中国园林》2003年第10期。
    26.李书文、尹作升:《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7.李燕、司徒尚纪:《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人文地理》 第16卷2001年第5期。
    28.李云等:《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与实践》,《规划师》2007年第1期。
    29.李平生、赵秀芳:《城市现代化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东岳论丛》第25卷2004年第5期。
    30.刘家志、朱海林:《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思考》,《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31.罗云川:《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2006年1月20日。
    32.国芳、李刚:《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20卷2005年第2期。
    33.马锐:《对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探讨》,《兰州学刊》2005第6期,
    34.马秀贞、刘文俭:《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研究》,《城市化期刊》2005年第2期。
    35.毛锋、王凌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第4期。
    36.梅青等:《济南芙蓉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37.欧子艳:《论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卷第3期。
    38.曲岩、刘贵富:《文化生产力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学术交流》总第137期2005年第8期。
    39.汤璇:《国际化大都市:在梦想和现实之间》,《中国文化报》,2006年6月20日。
    40.唐建军:《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41.唐锡光:《论文化、创意、财富三者间的关系》,《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42.田来远、吕洪涛:《济南建设省域中心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3.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城乡建设》2000年第3期。
    44.王蔚:《形者神质,和谐共生——试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45.王文洪:《从城市竞争力视角看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46.王新文:《从理念探索到规划实践——关于“泉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研究与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2卷2002年第5期。
    47.王勇、杨新海:《国内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综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第21卷2004年第1期。
    48.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研究论纲》,《理论学刊》2006年第9期。
    49.王育济:《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合格人才》,《山东大学报》2004年3月23日。
    50.王育济:《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51.王治涛:《试论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开发》,《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2.吴玲:《对城市竞争的反思与再认识》,《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53.吴良镛:《借“名画”之余辉 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国家公园”刍议(初稿)》,《建筑》第23卷,2005年6月。
    54.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利用》,《山西师大学报》2005第6期。
    55.向志学、向东:《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武汉大学学报》第59卷2006年第3期。
    56.肖红缨:《试论城市精神》,《江汉论坛》2004年第8期。
    57.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8.徐荣祥:《中国城市精神研究析要》,《长江论坛》2004年第6期。
    59.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
    60.薛存心:《河南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职业时空》2007年第3期。
    61.杨冬梅、牟芳华:《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62.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63.叶朗:《文化产业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 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4.尹衍成:《济南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5.于平:《在艺术的精彩呈现与群众的文化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切线》,《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17日。
    66.袁飞:《城市经营与城市发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20卷2004年第1期。
    67.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68.张建华、秦道刚:《论济南近代历史文化特质资源的价值和持续利用》,《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
    69.张京祥等:《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第26卷2002年第8期。
    70.张洛锋、张仁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视角》,《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71.张润武、薛立:《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第17卷2002年第4期。
    72.张廷兴:《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之路》,《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
    73.张炜:《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财经科学》总第231期,2007年6月。
    7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建议》,《政策》2005年第8期。
    75.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76.赵会军:《略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中原文物》2006年第1期。
    77.郑桓嘉、王清荣;《整合配置文化资源 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社会科学家》总第106期2004年第2期。
    78.郑群:《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79.郑汕、赵康:《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二十一世纪的史学发展趋势》,《云南学术探索》总第43期1998年第1期。
    80.周德群:《资源概念拓展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华文摘》1999年第4期。
    8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求索》2004年第11期。
    82.朱铁臻:《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2004年2月。
    2.《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商改发[2006]17l号),《“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0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4.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5.《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5年9月。
    6.《西部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http//www.snnu.edu.cn/News/news-_images/200613150559.doc
    7.济南市人民政府文件,《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知》济政字[2006]41号
    8.济南市人民政府文件《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济政字(2007)6号
    9.山东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山东章丘市人民政府:《山东章丘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8月。
    10.王德刚:《济南历史街区与社区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济南市“十五”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大学,2004年12月。
    11.张友臣:《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济南市重大招标课题调研报告,山东大学,2007年8月。
    1.尹柱角:博士论文《“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3月。
    2.鲁春晓:硕士论文《济南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