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管理转型:从管控主导转向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对象和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现状、社会趋势和世界潮流。本文提出:如同以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建设一样,以社会管理转型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也是我国的应有选择;而所谓社会管理转型则是实现从管控主导型到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型的转变。
     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社会管理理论以及若干有代表性国家的社会管理实践后,提出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型的社会管理模式通常会抓住“六个社”、做好“六个管”。“六个社”是指社会管理的六个节点,即:(1)调理社会结构,特别是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使大多数人口都进入这个群体,同时消除贫困人口,以便从基础与源头上消除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过大、利益分化过度、社会关系过度紧张。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容易产生不公平和不平衡感。(2)提供社会保障,重点保证富人之外的所有人特别是穷人生活医疗教育也有保障,以便避免国民陷入生活危机而产生暴力化倾向,消除社会矛盾激化的基础。(3)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它对社会成员和社会关系的日常整合作用、对社会矛盾的日常缓冲作用,提升社会管理的切近度和效率,避免政府过多直接面对社会成员个体。(4)帮扶社区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贴合日常生活、组织基本社会服务和管理、增强社会联合度和共同感的功能。(5)管好社会特殊人群,包括老、幼、残、困以及移民或流动人口群体等特殊群体。(6)有效保障治安水平,平稳处理公共事件,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突发事件有明晰的处理预案和规则,保持和提升社会安全感。
     而“六个管”是指政府管理社会的六个路径或方式,即:(1)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健全调控性分配模式,节制资本收益、控制政府收入的不合理扩张,保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才能直接促进中等收入人群的扩大和保持。通过二次分配建立健全国民待遇性质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才能为国民建立起最后的社会安全网。(2)通过社会组织“曲”管,建立与社会组织间的分工、联合、协同模式,政府以社会性投资、购买服务等为社会组织提供后援,并协调社会组织间可能发生的矛盾。(3)通过法律有规矩地管,法律和法制系统发达,处理社会纠纷有章可循;能用法律管的事,就不用政策管,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社会行为的后果有清晰稳定的预期。(4)通过协商机制商量着管,建立与支持各种议事模式,处理好与媒介的关系,使群体重大利益有表达与协商机制,并使大多数社会纠纷都通过协调途径解决。(5)通过文化团结日常化地管,维系核心价值与文化的高度可分享性;不只是重视各种“硬价值”,而且也重视家庭、邻里、社区等有利于社会团结的日常文化的维护。(6)通过有效的社会治安以及通过危机处理明智地管,各种社会危机有最终而和平的处理机制,包括把换政策、换人、以及按规则问责政府作为最终应急规则。
     本文由此进一步讨论了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的变化历程,特别是我国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来的实践总体特点,提出我国要搞好社会管理创新,不是枝枝节节的工作,而且处理公共事件等紧要工作也只是其中一个必要、重要的环节,在根本上是需要实现“六个社”“六个管”的集成,即,需要实现激活社会、促进民生型的社会管理;而笔者所在的浙江,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域,一方面在社会管理转型上较为先行,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改进和提升的压力反而更大。因此,浙江有需要、有条件、有责任充分发掘创新经验,率先在区域社会管理上变枝节创新为集成创新,争取率先具备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的一般特征和优点。
So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is now witnessing tremendous changes in its targets and circumstances. The traditional mod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management are no longer able to accommodate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the social tre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As the economic reform boos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promote its social transform and construction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ocial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ntrol to activation of society and enhancement of livelihoo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ies on social management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ypical practices on social management in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and proposes a social-activating and livelihood-enhancing social management concentrating on "Six Socials" and "Six Managements"."Six Socials" refer to the six key stages of social management.1. Adjust social structure. Especially enlarge the middle-income group by including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meanwhile eliminate the population in poverty, so that we can eventually dispel the income disparity among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the excessive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overstrained social relationship. In such a society, most people will not sense injustice and unevenness too easily.2. Improve social insurance, the point is to ensure the life, medical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ll people especially the poor beyond the rich, so as to avoid the violence caused by people's life crisis and to eliminate the root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3. Develop social organizations. Exert their function of integrating social member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buffering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improve the closeness and efficiency of social management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avoid facing social members directly.4. Build social community. Fully exert the role of grassroots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o fit daily life, organize basic social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and enhance social unity and common sense.5. Manage special social group. The special social group refers to the old, the young, the disabled, the poor, the migrants a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etc.6. Guarantee social security level and handle public events. There should be clear plans and rules for all kinds of unexpected natural disasters and social emergencies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level.
     "Six Managements" refer to the six approaches or means through which government manages the society.1. Fundamental management through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social security.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gulation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based on market economy, control capital gains, control unreasonable expans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 maintain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residents'income in national income, particularly the labor remuneration i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medium income population will be maintained and enlarged; Only by the means of second allocation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welfare, can China establish a social safety net for its people.2. Indirect management through social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a divided, combined and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with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support for soc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social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reconciles the contradictions may occur among these organizations.3. Ruled management through a transparent and fair legal system. Law and the legal system should be well-developed, and social disputes should be dealt with based on rules; When disputes can be solved by laws instead of policies, social members will have clear and stable expectations for the consequences of social behavior.4. Consultable management through negoti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support various negotiation patterns, better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ublic media, grant the public an expression and negotiation mechanism on vital interest issues, and settle most of the social disputes through coordination and negotiation.5. Close management through cultural integration. Maintain the high-level sharing of core value and culture.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hard" value, but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aily culture maintenance, including the family, neighborhood and community, which are conducive to social unity.6. Wise management through effective public crisis coping method. Assure that any kind of social crisis can be solved by ultimate and peaceful handling mechanism, including making policy changing, personnel changing and the accountability of government as the ultimate emergency rule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changing course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since1949, especially the overall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China started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ng social management. It reveals that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not about minor issues, and that 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like public affairs is only one of the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steps. In fact, it shoul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Six Socials" and "Six Managements", name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from control to activation of society and enhancement of livelihood. In Zhejiang, where the author lives in, a region with advanced economy in the east and an pilot region on innov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on the one h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comparatively in a leading position;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overall social statistics are not advanced enough, though the statistic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ank top in China. Therefore, Zhejiang has the need, the prerequisit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explore new innovative experience, transform the partial innovation into integrated innovation on regional social management, and try to obtain the common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an advanced mode of social management.
引文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 Pang Jiguo, Jianmin Dong, "Discussing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and Dynamic Functions of Morality", Asian Social Science,2011, Vol.7(6):pp203.
    2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2页。
    1 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 张军:《过渡经济学:我们知道什么》,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不过,对此也有人批评说:3 虽然也有学者试图对上述诸概念进行区分,但一方面这种区分的尝试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上述诸概念本身事实上又是互为交叉,不仅严格区分十困难,而且也未必能提高研究和交流的效率”。(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 秦华礼、贾倩倩、焦连柯:《浅议群体心理与安全生产》,载《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年。
    2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载《“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
    3 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 黄利秀:《论阶层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载《学术论坛》2009年第2期。
    1 郑杭生:《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21日。
    1 Kooiman J.,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in Jan Kooiman(ed.) Social-political Governmance.An Introduction, London:Sage,1993, pp.1.
    2 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崛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3 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 肖金明:《社会管理创新:意义、特征与重心所在》,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 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 本文这一考虑主要是受到刘玉照等人在《结构转型与社会变迁》一书(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中“自身生产决策和提供本村修路资金决策取决于自身村里地位和政治参与深度”等方面分析思路的启示。
    3 李百花:《国内外社会管理研究现状及述评》,载《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第11期。
    1 肖金明:《社会管理创新:意义、特征与重心所在》,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 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9, pp.4.
    1 Coser LA., Continuiti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onflict, New York, US:Free Press,1967.
    2 杨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探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3 袁方:《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杨奎:《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2期。
    1 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3 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 Psychology Press,1991.
    3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李培林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载《社会》2005年第6期。
    4 刘少杰:《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6 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Simon and Schuster,1997.
    7 Pogge T. W. M., John Rawls:His Life and Theory of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参见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 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1期。
    4 Rhodes R.A.W., The New Go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es, Vol.44,1996, pp.652-667.
    5 Plumptre T., John Graham,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and Aboriginal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Canada, December 3,1999.
    4 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载《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1 陆学艺:《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2 李培林:《重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
    3 吴忠民:《和谐社会研究综述》,载《人民日报》2005年7月24日第12版。
    4 华建敏:《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 李强、黄旭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sh/shtzgg/201104/t20110415_77156.htm(2013年7月15日检索)
    2 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3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俞可平:《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八大原因》,载《北京社会科学报》2007年6月16日第1版。
    1 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2 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 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10期。
    4 孙立平在《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一文(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04期)中指出,“消极社会管理”是将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误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积极社会管理”是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更好的社会为目标。公平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
    5 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 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 胡盛仪:《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考》,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8 郁建兴、何子英:《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 曹海林:《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 厦门大学课题组:《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进展及其研究》,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 《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载《辽宁经济》2008年第8期。
    1 朱广忠:《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制度取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2 翟茂娜:《中西方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三》,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 陈振明:《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二》,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Denhardt R.B.,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Harcourt Brace,1998.
    1 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载《辽宁经济》2008年第8期。
    2 陈辉:《毛泽东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3 齐英艳:《邓小平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思想》,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4 卢卫红:《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卢卫红:《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8期。
    1 Denhardt R.B.,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Edition)[M],. Cengage Learning,2010.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马克思说:“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里,出现了大批的低社会群体成员由于创新活动而实现资本大量积累从而进入上流社会群体,反之,也有大批资本家由于企业破产而进入普通雇佣大军之中。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课题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提出与当前讨论的主要观点》,http://www.sinoss.net/2011/1110/37551.html(2013年8月26日查询)。
    2 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增长委员会2008年发表的《经济增长报告:持续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战略》,未来20年内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中国将下降2.8-3.9个百分点之间,甚至更多。
    3 在2013年1月18日上午举行的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一口气公布了从2003年到2012年的基尼系数。其中,2012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4。过去10年,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0.4910,随后开始逐步回落。10年间,基尼系数全部高于0.4,明显高于国际警戒线。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载《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2 Arthur J. Vidich, The New Middle Classes:Life-Styles, Status Claims,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1995, pp.16.
    1 叶渭渠:《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浅议》,载《日本学刊》2009年第3期。
    2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 ILO, Geneva,1984.
    1 Jane Millar, Understanding Social Security:Issu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Portland:The Policy Press,2009, pp.55-62.
    2 Lester M. Salamon & Helmut K. Anheier, "The Civil Society Sector", Society,1997(2), pp.60-65.
    3 The World Bank:"Outsourcing Social Services to CSOs:Lessons from Abroad", June 2009.
    1 Robert Wuthn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Faith-based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A Study of Recipients'Perceptions", Journal of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04,43(1).
    2 Collins, Patria Hill,. "The New Politics of Commun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0, Volume 75:PP7-30.
    3 Miretta Prezzal & Sandra Schruijer, "The Modern City as a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6), pp.401-406.
    1 The White House, Rallying the Armies of Compassion:Report to Congress about FBCI, Washington., D. C., 2001.
    2 Jonathan Gruber,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Worth Publishers,2005, pp.459-462.
    1 孙守纪,齐传钧:《美国补充收入保障计划及其启示》,载《美国研究》2010年第4期。
    2 国务院办公厅应急管理赴德国培训团:《德国应急管理纵览》,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1 杨丽梅:《促进社会和谐的国际经验——以日本为例》,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2 杨玲玲:《福利、平等和合作:瑞典社会民主党60年执政经验》,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1 徐彤武:《联邦政府与美国志愿服务的兴盛》,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3期。
    1 转引自丁元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9日。
    2 邵建东:《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德国“法治国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
    1 参见[德]毛雷尔:《德国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年2000版,第105-130页。
    1 闻效仪:《瑞典劳动关系中的合作主义》,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4期。
    2 克丽斯蒂娜·沃波鲁格:《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方式(ADR)》,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1期。
    1 转引自杨成、邵毅超:《美国ADR对我国农村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载《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
    2 Warren E. Burger, "Isn't there a better way", Annual Report on the State of Judiciary, January 24,1982.
    1 郭嘉:《瑞典学习圈研究》,载《继续教育》2007年第10期。
    1 王德迅:《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
    2 国务院办公厅应急管理赴德国培训团:《德国应急管理纵览》,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1 参见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载《探索》2010年第3期。
    2 参见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 数据来源:World Bank:"Outsourcing Social Services to CSOs:Lessons from Abroad", June 2009.
    2 此处房价收入比为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总价格与该国人均GDP的比值,即房价收入比=(每平米住宅均价/人均GDP)×100。资料来源:http://www.globalpropertyguide.com
    1 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五省统计局的《统计年鉴2010》。
    1 基尼系数为2008年数据;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5月24日第5版;北京、上海、广东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报告(2009)·民生》。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浙江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0.3310,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0.3614。
    2 保障性住房支出项目中地方还未启动。
    1 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童志锋等:《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分析框架》,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1 郎友兴等:《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纲》,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2 潘小娟等:《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 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载《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第6版。
    1 蒋乐仪:《美国社会管理的“三只手”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载《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 参见何增科:《深化十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构想》,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1 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 陆学艺:《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版,第7页。
    2 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趋势》,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 邱玥等:《从“政府包揽”到“居民自治”:南昌社区社会组织生机勃勃》,载《江西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3版。
    1 陆学艺:《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2 同上,第117页。
    1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6页。
    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2 同上,第94页。
    1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8/c_116334015.htm,(2013年8月30日检索)
    1 郁建兴等著:《让社会转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2 崔月琴、袁泉:《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载《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期。
    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1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7页。
    2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1 姚先国、蓝蔚青:《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深化平安建设的建议》,载《公共政策内参》第13179期。
    1 以互联网管理为例,截至2011年6月,浙江全省有网站19.36万个,域名数为88.17万多个,均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互联网用户总数达4828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3804.6万,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957.4万,无线3G用户488万;网民达2900万,普及率为5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约占国内网民的5.98%。不断壮大和活跃的互联网,在便捷了人们的交流、生活之余,也成了浙江社会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管不好还会成为“心头之忧”。
    2 陆学艺:《中产阶级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7/content_11894452.htm(2013年7月30日查询)
    1 即便据省内一些专家测算,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已占到30%左右,高于全国水平,但与国际同一阶段40%左右的中产阶层发展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杨建华、姜方炳:《中等收入群体发展障碍何在——关于浙江中等收入群体的调查与思考》,《《观察与思考》2010年第9期)
    2 卓勇良、杜平:《浙江省“十二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1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 Allen, J. and G. Carr, "The Tangled Web-Neighborhood Governance in Post-Fordist Era," in Carr, G. P. et al. (eds.), Urban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 Social Milieux. Burlington, V.T.:Ashgate Publishing Co.2002.
    2. Vidich, Arthur J., The New Middle Classes:Life-Styles, Status Claims,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s, New York:Macmillan Press,1995.
    3. Banfield, Edward C., 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 Chicago:The Free Press,1958.
    4. Blakeley, Georgina, Social capital,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oncepts, a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Pluto Press,2002.
    5. Booth, John. A. and B. Richard Ptricia, "Civil society, Political Capita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entral Amercia", 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98,Vol 60, Issue 39.
    6. Bovaird, T. and E.Loffler, "Moving from Excellence Models of Local Service Delivery to Benchmarking Good Loc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2002, Vol.68, No.l.
    7. Bowen, G. L., Martin, J. A., Mancini, J. A., Nelson, J. P., "Community capacity: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Community Practice,2000, Vol.8, Issue 2.
    8. Brehm, John and Wendy Rahn, "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7, Vol.41,No.3.
    9. Brint, S., "Gemeinschaft revisited:A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concept", Sociological Theory,2001, Vol.19,No.1.
    10. Brugue, Q., & R. Gallego, "A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Developments i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Innovations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03, Vol.5, No.3.
    11. Chaskin, R. J., "Perspectives on neighborhood and communit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ocial Service Review,1997, No.12.
    12. Collins, M.F.and Kay, T., Sport and Social Exclusion, LondonrRoutledge,2003.
    13. Collins, Patria Hill, "The New Politics of Commun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0, Volume 75.
    14. Coser, L. A., Continuiti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onflict, New York, US:Free Press,1967.
    15. Truman, David,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Polhi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New York:Knopf,1951.
    16. Denhardt, R.B.,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Cengage Learning,2010.
    17. 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Simon and Schuster,1997.
    18.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 ILO, Geneva, 1984.
    19. Millar, Jane, Understanding Social Security:Issu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Portland:The Policy Press,2009, pp.55-62.
    20. Gruber, Jonathan, Public Finance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Worth Publishers, 2005, pp.459-462.
    21. Kooiman, J., "Modern Governance:New Government-Society Interactions", in Jan Kooiman(ed.), Social-political Governmance.An Introduction, London:Sage, 1993, pp.1.
    22. Salamon, Lester M. & Helmut K. Anheier, "The Civil Society Sector", Society, 1997(2), pp.60-65.
    23. Prezzal, Miretta & Sandra Schruijer, "The Modern City as a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6), pp.401-406.
    24. Pang, Jiguo & Jianmin Dong, "Discussing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and Dynamic Functions of Morality", Asian Social Science,2011, Vol.7(6):pp203.
    25. 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 Psychology Press,1991.
    26. Plumptre, T. & John Graham, Governance and Good Governance:International and Aboriginal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Canada, December 3,1999.
    27. Pogge, T. W. M., John Rawls:His Life and Theory of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8. Rhodes, R.A.W., The New Go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Vol.44,1996, pp.652-667.
    29. Wuthnow, Robert, "The Effective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Faith-based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A Study of Recipients'Perceptions", Journal of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04,43(1).
    30. The White House, Rallying the Armies of Compassion:Report to Congress about FBCI, Washington., D. C.,2001.
    31. The World Bank:"Outsourcing Social Services to CSOs:Lessons from Abroad", June 2009.
    32. Burger, Warren E., "Isn't there a better way", Annual Report on the State of Judiciary, January 24,1982.
    33.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9.
    34.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载《探索》2010年第3期。
    35.曹海林:《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6.陈辉:《毛泽东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37.陈兴华:《新时期提炼浙江人价值观的方法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8.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39.陈振明:《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二》,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40.崔月琴、袁泉:《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载《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期。
    41.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丁元竹:《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9日。
    43.丁元竹:《社会发展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载《瞭望新闻周刊》2005 年第10期。
    45.郭嘉:《瑞典学习圈研究》,载《继续教育》2007年第10期。
    46.国务院办公厅应急管理赴德国培训团:《德国应急管理纵览》,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47.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
    48.何增科:《深化十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构想》,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9.何增科:《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0.和经纬、田永贤:《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评析》,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51.胡盛仪:《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思考》,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52.华建敏:《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3.黄利秀:《论阶层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载《学术论坛》2009年第2期。
    54.蒋乐仪:《美国社会管理的“三只手”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载《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5.克丽斯蒂娜·沃波鲁格:《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方式(ADR)》,载《河北法学》1998年第1期。
    56.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崛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57.郎友兴等:《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纲》,载《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58.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9.李百花:《国内外社会管理研究现状及述评》,载《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第 11期。
    60.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61.李军鹏:《论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成就、问题与对策》,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2.李培林:《重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
    63.李培林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载《社会》2005年第6期。
    64.李萍:《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行政及其伦理取向》,载《学海》2010年第1期。
    65.刘少杰:《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66.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结构转型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67.卢卫红:《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8期。
    68.卢卫红:《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69.陆学艺:《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版。
    7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载《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7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3.陆学艺:《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74.陆学艺:《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75.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6.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毛雷尔:《德国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年2000版,第105.130页。
    78.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79.潘小娟等:《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0.齐英艳:《邓小平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思想》,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81.秦华礼、贾倩倩、焦连柯:《浅议群体心理与安全生产》,载《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年。
    82.邱玥等:《从“政府包揽”到“居民自治”:南昌社区社会组织生机勃勃》,载《江西日报》2009年11月2日第3版。
    83.厦门大学课题组:《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进展及其研究》,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4.邵建东:《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德国“法治国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秋季号。
    85.施惠玲:《改革开放30年社会管理现代化反思》,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6.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87.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载《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88.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
    89.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0.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91.孙守纪,齐传钧:《美国补充收入保障计划及其启示》,载《美国研究》2010年第4期。
    92.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93.童志锋等:《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新分析框架》,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94.王德迅:《日本危机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载《国际经济评论》2007 年第3期。
    95.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趋势》,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6.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97.闻效仪:《瑞典劳动关系中的合作主义》,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4期。
    98.吴忠民:《和谐社会研究综述》,载《人民日报》2005年7月24日第12版。
    99.肖金明:《社会管理创新:意义、特征与重心所在》,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00.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01.徐彤武:《联邦政府与美国志愿服务的兴盛》,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3期。
    102.杨成、邵毅超:《美国ADR对我国农村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载《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
    103.杨奎:《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2期。
    104.杨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科学探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105.杨丽梅:《促进社会和谐的国际经验——以日本为例》,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106.杨玲玲:《福利、平等和合作:瑞典社会民主党60年执政经验》,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107.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08.姚先国、蓝蔚青:《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深化平安建设的建议》,载《公共政策内参》第13179期。
    109.叶渭渠:《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浅议》,载《日本学刊》2009年第3期。
    110.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1期。
    111.俞可平:《改革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八大原因》,载《北京社会科学报》2007年6月16日第1版。
    112.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载《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第6版。
    113.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4.郁建兴、何子英:《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15.郁建兴等著:《让社会转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116.元文礼:《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载《辽宁经济》2008年第8期。
    117.袁方:《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载《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118.翟茂娜:《中西方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教训——“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三》,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9.张敦福:《齐美尔社会形式理论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20.张军:《过渡经济学:我们知道什么》,载《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
    12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2.郑杭生:《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21日。
    123.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24.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25.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6.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7.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载《“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
    128.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12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130.周敏凯:《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理论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131.朱广忠:《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制度取向》,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
    132.卓勇良、杜平:《浙江省“十二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