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号与崇山习俗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文献记载、简牍以及考古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采用二重证据法,将史学理论与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相结合,考证了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名号与崇山习俗。
     本文分为序章、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序章。本文对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梳理了学术界对北方民族崇山文化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现状加以评析。
     正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山戎”考略。山戎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称谓。笔者总结历代史家对“山戎”的注释和认知,探讨了“山戎”的称谓与中华民族的“崇山”习俗的关系,考证出北方各游牧部族,包括匈奴、东胡、蒙古在内,自古至今都传流着这一浓郁的民族习俗,从而提出“山戎”是对中国古代具有浓郁“崇山”习俗的北方各游牧部族的“泛称”。
     第二章,匈奴的名号与崇山习俗。其一,本文对“匈奴”名号作了新的释读。笔者考证司马迁笔下的“匈奴”与“匈呶”相通,在萨满信仰盛行的北方戎狄群体在“崇山”“祭天”时,采用“匈呶”的手法“叫天”祭神与神沟通,这种祭神形式也就是今天阿尔泰语系民族中广泛流传的“呼麦”习俗。“獯鬻”、“猃狁”是匈奴前期的名号,同为“北狄”萨满祭天仪式中巫满与天神交流的一种形式。本文论述了“狄”与“翟”在北狄萨满文化中的地位,考论二者对北狄部族及氏族名称和称谓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在北方民族的历史发展与部族征服的历史过程中,匈奴单于家族的姓氏和被征服的“丁零”诸部在名号上发生变化。
     其二,本文考论了匈奴与“襜林、娄烦”的关系。“襜林”,即“儋林”,也就是“林胡”,在被赵国驱逐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加入到了匈奴帝国之中。“襜林”即“儋林”,其习俗与匈奴的“蹛林”习俗相吻合。这是一种绕林而祭的习俗,被“襜林”人带入匈奴之中,由于匈奴大行“蹛林”之俗,而广泛的在北狄群落中流传。
     其三,文中论述了匈奴的萨满信仰与三龙祠,着重考证了匈奴人的“拊离”崇拜。“拊离”虽形似狼却神圣于“狼”,它是“狄”神升级品,到匈奴帝国时代已演化为完整的“龙”神了。而“拊离”开启了此后北狄各族“翁衮”崇拜之先河。
     其四,本文探讨了匈奴的政权结构与萨满神祭系统。匈奴政权结构指匈奴单于家族掌控左中右三部,其中单于直接掌握中部,而由左贤王、右贤王掌管左右两部。这一系统既是严密的政权组织系统,又是左中右的匈奴萨满神祭系统。通过对匈奴三部所崇之山所作的考订,表明它们不仅是匈奴萨满习俗的祭天之地,也是匈奴各部精神依托之所。
     其五,本文对匈奴“瓯脱”一词进行求证。笔者从蒙古高原特有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认为“瓯脱”最初是匈奴族对本民族祖居地、发祥地和自己母系氏族部落的称谓和记忆,后来又指称分地、宫帐(龙庭)、军营或营地。
     第三章,乌桓的崇山习俗。其一,笔者论述了乌桓之先与“东胡”的关系及“通古斯”名号的来源。“通古斯”虽和“东胡”发音相近,但它绝无“东胡”之义,是中国的北狄族团在历史的长河中净化出来特定的有“萨满”文化氛围的词语,是北狄文化里统治部族对于被征服部落或分离部落的特定称谓,因而决不能用于“通称”和“泛称”。
     其二,本文重点解释了“乌桓”(乌丸)名号的来源。分析各代史家对“乌桓”(乌丸)的释义,根据“乌桓”(乌丸)与“古丸”在史籍记载中的相互通用,得出“乌丸”通于“古丸”、“古丸”通于“姑丸”,因而“姑丸”之“姑”就是北方少数民族通行的萨满“神姑”,也就是女“萨满”。有乌桓人之处就有乌桓山,无论是“赤山”还是“白山”,只要人们遵从的是乌桓人的萨满祭俗,它们就应属于“乌桓山”之列。
     第四章,蒙古的崇山习俗。本文对蒙古帝国兴起之时的崇山习俗——不峏汗山的崇拜作了重点说明。在阐释元朝之后的崇山习俗及清代蒙古各部的崇山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从红山文化石坛崇拜到蒙古的“敖包祭”,总结出崇山习俗就是巍峨雄伟的高山,使原始人产生神秘感,他们认为“那是通往上天的道路,又是神灵的住所,因而对高山峻岭进行膜拜”。这一点蒙古先民也不例外。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山川,不仅受到某一家族,而且是受到蒙古全体各部的尊敬。对山川的崇敬的信仰习俗,在遥远过去已经产生,人们一直把它保留在记忆之中。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unearthed relics, archaeologicaldata,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the academic scholars. This dissertation sticks tohistorical materialism, adopts the method of duplicate historic proofs and at themeanwhile combines the historic research with linguistics, ethnology, andanthropology theorie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isfocuses on the appellation of the old nations which lived in the north of china in thehistory and the culture of mountain worship.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which are the introduction, the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erpretation on Shanrong(山戎). Shanrong was an ancientappellation of the northern nomads in China.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annotationsand the discussions by the historians in the past, discusses on the relationshipsbetween the appellation of Shanrong and the custom of mountain worship of Chinesepeople, and ha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orthern nomadic nationalities such asXiongnu, the East Hu, Mongolia who had lived with it throughout history. So it can beconcluded that Shanrong was the appellation for the north nomadic nationalities withthe custom of mountain worship.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ppellation of Xiongnu and the custom of mountainworship. Firstly, the author makes a new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appellation ofXiongnu. The author verifies that Xiongnu which was wrote by Sima Qian can beinterchangeable by Xiongnao(匈呶), Humai (呼麦) which is very famous in theAltaic language ethnics. Xiongnu had two old names. One is Xunyu(獯鬻), the otheris Xianyun(猃狁). Both appellations were the forms of worship which reflected thetraditional attitudes of the Shaman culture of the ancient nation who named Beidi(北狄).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tanding of Di(狄) and Di(翟) in theShaman culture, and researches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two nation for the name ofBeidi trible. For example, Modi(挛鞮氏) was the surname of Chanyu(单于) familyof Xiongnu, which had the same origin with Dingling(丁零).
     Second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ongnu and Shanlin(襜林) or Loufan(楼烦). Shanlin(襜林) which was also named Danlin(儋林) wasLinhu(林胡). A part of Linhu joined in the Hun empire when Zhao expelled them.The custom of Shanlin(襜林) which was also named Danlin(儋林) matched theHuns DanLin (蹛林)custom. This was the custom of riding around the forest tosacrifice which had been brought to Hun by the Shanlin people. Because the DanLincustom had been spread widely by Xiongnu, it also spread widely in the Beidi trades.
     Third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hamanism and Sanlong Ci(三龙祠) of Xiongnuand research the Fuli(拊离) worship of Xiongnu people. Fuli(拊离) worship was Xiongnu Totemism coming from Di(狄、翟), and was a transition to the dragonworship.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mountain which the three parts of Xiongnu worshiped,and it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the place to worship Heaven of Shaman culture, andthey were also the home of sole for Huns of each part.
     Fifth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word of Otor (瓯脱). By analysising theperspective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 uniqu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conditions, Originally Otor was an appellation and memory of Huns ancestral home,birthplace and their own motherhood tribal, then it refered to allocation of land,gongzhang (宫帐), barracks or camps.
     The third chapter is worship custom of Wuhuan(乌桓). Firstly, the author discu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estors of Wuhuan and Donghu(东胡)and the originalappellation of Tonggusi(通古斯). Tonggusi had the similar sounds as Donghu, but itwas different in the meaning with each other. It was a special word which was createdby the descendants of each tribe of Donghu during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changes, and it contained with the separation, conquest and migration of each tribe ofDonghu.
     Secondly, the author puts the emphasis on interpreting the origin of the appellation ofWuhuan. The author lists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Wuhuan by historians in eachperiod, and finds Wuhuan(Wuwan乌丸) and Guwan(古丸) were the same things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then makes the conclusion that Wuwan(乌丸) wasGuwan(古丸) and Guwan(古丸) was Guwan(姑丸), therefore the word Gu (姑)in Guwan(姑丸) was Shaman Shengu(神姑) just as female Shaman who was verypopular of the northern minorities. This can be concluded that if there wereWuhuan(乌桓) people there should be Wuhuanshan(乌桓山), and they should listin the Wuhuanshan(乌桓山) system regardless of Chishan(赤山) or Baishan(白山) if only people complied with the Shaman offering system of Wuhuan(乌桓)people.
     The forth chapter is the worship custom of Mongol. The author puts the emphasison indicating the worship custom with the appellation of Buerhan (不峏汗山) at thebeginning of Mongol Empire. Mountain worship had kept from Yuan dynast to Qingdynasty by the Mongolia tribes. There were some kinds of mountain worship customswhich could be found from Red mountain Stone altar worship to Obo (敖包)Sacrificein Mongolia. It can be summarized that worship mountain should be the Majesticmountains which made people feel mystery, by which they believe that It should bethe road leading to the sky where should be the residence of the gods,so they have theworship for Majestic mountains. This is no exception about Mongolian ancestors. Ithas been regarded as sacred mountains, not only by a family, and also by all theMongolia ministries. The custom of worship and belief to mountain had coming intobeing in the distance past and should be retained by people in their memories.
引文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1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7页。
    ②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860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83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世家》,第4569页。
    ⑥杜佑:《通典·州郡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76页。
    ⑦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世家》,第425页,桓公三十二年。
    ⑧脱脱:《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5页。
    ①顾炎武:《日知录·无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67页。
    ②顾炎武:《日知录·胡条》,第569页。
    ③顾炎武:《日知录·胡条》,第569页。
    ④陈平:《略论“山戎文化”的族属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1995年3期。
    ⑤蒙文通:《赤狄白狄东迁考》,《禹贡》,第七卷,1、2、3期合刊。
    ⑥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武家昌:《山戎族地望考略》,《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
    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督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年第8期;北京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燕山出版社,1990年;靳枫毅:《论中国东北地区含曲刃青
    铜剑的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⑧张秀荣:《试论山戎与奚及东胡的关系》,北京文博网http://www.bjww.gov.cn/index.asp.北京史地专栏,2008年6月。
    ①以上三条史料均引自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79、2881、2883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世家》,第1487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632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84、2885页。
    ⑤参见马兴:《无终新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⑥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8页。
    ③吴荣曾:《战国胡貉各族考》,《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④武家昌:《山戎族地望考略》,《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
    ⑤参见张怀通:《<春秋·庄公三十三年>伐邢之“狄”考》,《中原文物》2001年第3期。
    ①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6页。
    ②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06页。
    ③参见马兴:《无终新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④参见司马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第2909页。《史记正义》引〈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山,乃歌之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其悯惜乃如此”。
    ⑤参见陈寿:《三国志》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832页,注引《魏志》解。
    ⑥参见陈寿:《三国志》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836页,注引《魏志》解。
    ⑦参见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之《乌桓鲜卑考》,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1页;又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⑧参见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之《乌桓鲜卑考》,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50页。
    ⑨参见令狐德棻:《周书》卷五十《突厥传》,第2809页。
    ①参见脱脱:《辽史》卷31《营卫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8页。
    ②参见《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③参见道润梯布:《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333页。
    ②《斠补》引《稽瑞》作“匈奴献豹犬,豹犬,巨口,赤身四足。”《白帖》九十八引《瑞应》亦作“匈奴献豹犬,锥(巨字之讹)口,赤身四尺。”颜注《急救篇》:“狡犬,匈奴中大犬也,巨口而赤身。”《说文》“狡,少狗也。匈奴有狡犬,巨口而黑身。”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329页。
    ③《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五《山海经第十·海内南经》。
    ④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⑤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449页。
    ⑥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乐毅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428页。
    ⑦刘向:《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29页。
    ①《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②丁谦:《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刊第一集·民国四年刊行。
    ③《民族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4——305页。
    ④郑师渠:《匈奴先世鬼方猃狁与殷周之交涉》,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集刊》第一期。
    ⑤马利清:《关于“原匈奴”概念的提出与界定》,《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⑥林幹:《匈奴通史》,中国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林幹:《关于匈奴、东胡、突厥三大族系的人种探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⑦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版。
    ⑧马利清:《关于“原匈奴”概念的提出与界定》,《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⑨王国维:《鬼方混夷猃狁考》,《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3——606页。
    ⑩耶·姆·扎尔金特:《中国编年史中的古代各族与埃文基人》,《民族问题译丛》1957年2期。
    ①《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880页。
    ②《焦氏易林》卷一《无妄》。
    ③吕思勉:《蒿庐论学丛稿》。
    ①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②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一·示部·祆。
    ③《康熙字典》午集下·示部·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1258页。
    ④《说文解字》卷八·儿部·允。
    ⑤《康熙字典》子集上·二部·云,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17页。
    ⑥参见《史记·匈奴传》卷一一〇,第2896页,或《汉书·匈奴传》卷94上,第3756页。
    ⑦《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5页。
    ①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九·勹部·匈。
    ①《汉书》卷八七上《扬雄传》载《甘泉赋》,第3532页。
    ②蔡艺:《浅谈蒙古族艺术——呼麦》,《赤子》2012年10期。
    ①《魏书》卷一○三《高车列传》,第2370页。
    ②《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篇》,第1067页。
    ③《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2985页。
    ④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⑤达·布和朝鲁:《神奇的喉音艺术蒙古“呼麦”》,《中国音乐》1992年第1期。
    ①范晔:《后汉书》卷八二下《方术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2742页。
    ②《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第1690页。
    ③《晋书》卷四九·《阮籍》,第1359页。
    ①《魏书》卷一○三《高车传》,第2370页。
    ②《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880页。
    ③《魏书》卷一○《高车传》,第2307页。
    ①《魏书·帝纪·序》卷一。
    ①参见“《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三家注,第2880页。
    ②王国维:《鬼方混夷猃狁考》,《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3——606页。
    ③《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881页。
    ①陈永铃主编:《民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②王国维:《鬼方混夷猃狁考》,《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3——606页。
    ①《说文解字注》巳集下·犬部·狄。
    ②《山海经·海经新释》卷十二《山海经》第十七《大荒北经》。
    ③《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七《山海经》第十二海内北经。
    ①马昌义:《古本山海经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页。
    ②《魏书》卷一《帝纪》第一序纪。是一个以麋鹿为“狄”神的传说,第2页。
    ③《周书》卷五○《异域下·突厥条》,第907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八○引《酉阳杂俎》。
    ②见道润梯步:《新译简注<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1979年版,第1页。
    ③戴应新、孙家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12期。
    ④郭素新、田广金:《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7期。
    ⑤张景明、王晶:《匈奴的动物造型艺术与图腾文化》,《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3期。
    ⑥参见(日)内田吟风:《匈奴源流考》,《北亚细亚史研究·匈奴篇》,同朋舍出版社,1975年版;马立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清)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四·羽部·翟。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38页。
    ②何星亮:《北狄族与中山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
    ③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9页)
    ④参见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869页。
    ⑤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七·白部·白。
    ⑥参见《说文解字》卷一·示部·祆。
    ①参见《康熙字典》午集下·示部·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932页。
    ②《元朝秘史·卷一》。
    ③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④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⑤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62页。
    ⑥富育光:《满族灵禽崇拜祭俗与神话探考》,《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
    ⑦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①汪丽珍《满族萨满文化中的萨满与鹰》,《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参见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第4期;田广金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页。
    ①赵雅新:《科左后旗哈拉乌苏毛力吐发现鲜卑金凤鸟冠饰》,《文物》1999年第7期。
    ②参见田广金、郭素新:《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04期;田广金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页。
    ③赵雅新:《科左后旗毛力吐发现鲜卑金凤鸟冠饰》,《文物》1999年第7期。
    ④王大方:《匈奴和匈奴文物》,《丝绸之路》2000年01期;赵斌:《秦汉北方游牧民族冠帽谈薮》,《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①马利清:《从考古学文化的分布与传播看匈奴疆域的变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晋书》卷九七《四夷》之《吐谷浑传》,第2541-2542页。
    ②参见《三国志·魏书》卷三○《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西戍传》条,及叶舒宪、肖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7——408页。
    ③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三·革部·鞮。
    ①《康熙字典》戌集中·革部·鞮,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1554页。
    ②《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四》。
    ③《周礼·春官宗伯》。
    ①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三·纟部·络。
    ②《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上》,第3751页。
    ③《前汉·孝武皇帝纪二》卷第十一。
    ④《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五;山海经第十《海内南经》。
    ⑤《魏书》卷一○三《高车列传》,第2307页。
    ①《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第2893页。
    ③《汉书》卷五四《李陵传》,第2457页。
    ④《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上》第3753页。
    ⑤《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50页。
    ⑥《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第2989页。
    ⑦《汉书》卷五四《苏武传》,第2463页。
    ⑧《汉书》卷七○《甘延寿、陈汤传》,第3008页。
    ⑨《汉书》卷九四上列传第六四上《匈奴上》,第3787页。
    ⑩《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52页。
    ①元代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丁零诗二首》注。
    ②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四·金部·铃。
    ③《康熙字典》戌集上·金部·铃,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第1452页。
    ④《山海经·海经新释》卷十三;山海经第十八《海内经》。
    ①见于《三国志·魏书》卷三○《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西戍传》条。
    ①以上内容及两幅插图均见冯恩学:《考古所见萨满之腰铃与饰牌》,《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①以上内容均参见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1页。
    ①参见马利清、宋远茹:《关于匈奴文字的新线索》,《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2期。
    ②参见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7页。
    ③《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上》,第3753页。
    ④《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第2944-2945页。
    ⑤《通典》卷第一百九十四《边防》十,第1046页。
    ①《康熙字典》午集下·示部·祆,第932页。
    ②岑仲勉:《突厥集史》第二册,中华书局,1958年,第663页。岑氏从四、五个不同还原中归纳和例举三种拟议.并经过研究认为Tiak是正确的。
    ①以上内容参见卡哈尔曼·穆罕:《塞、匈奴、月支、铁勒四部名号考》,《西域研究》2000年第4期。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第2893页。
    ③《汉书》卷五四《李陵传》,第2457页。
    ④《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上》,第3787页。
    ⑤《汉书》卷七○《甘延寿、陈汤传》,第3008页。
    ⑥《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52页。
    ①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②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8页。
    ③(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985页。
    ④卷一,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39——540页。
    ⑤卷一,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2页。
    ①以上所引见李树辉:《“特勤”的语源和语义》,《西域研究》2003年04期。
    ②(唐)魏征:《隋书》卷八四《铁勒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79页。
    ③《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
    ④《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65页。
    ⑤《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⑥《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第611页。
    ⑦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第308页,《至元译语》和《女真译语》。
    ①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至元译语》。
    ②参见孟慧英:《萨满教的精灵世界》,《民族艺术》1999年第2期。
    ③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333页。
    ④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329页。
    ⑤《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五;山海经第十《海内南经》。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0页。
    ②《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第1129页。
    ③《史记》卷八○《乐毅传》,第2428页。
    ④《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6页。
    ⑤《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5-2886页。
    ⑥《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第3803页。
    ①《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47页。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3页。
    ③《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1794-1795页。
    ④《隋书地理志上》,第813页。
    ⑤《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载:“天宝元年,王忠嗣奏请割胜州连谷、银城两县置麟州”,第1419页。
    ①王国维:《水经注校·河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第1811页。
    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5页。
    ④王国维:《水经注校·河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王国维:《水经注校·河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⑥《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第2449-2450页。
    ①《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第2243页。
    ②《战国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第1039页。
    ③《艺文类聚》卷第四十六《职官部》二。
    ①《唐会要》卷九十六《契丹》,第1718页。
    ②《唐会要》卷十四《禘祫》下,第321页。
    ③《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十《经略幽燕》。
    ④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二·足部·踶。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2页。
    ②《魏书》卷一○三《高车传》,第2308页。
    ③《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第991页。
    ④《辽史》卷四九《礼》一,第834页。
    ①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五·皿部·卢。
    ①《康熙字典》午集中·皿部·卢,第882页。
    ①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六·木部·楼。
    ②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浑。
    ①《康熙字典》巳集上·水部·浑,第696页。
    ②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一·水部·混。
    ③《康熙字典》巳集上·水部·混,第696页。
    ①吴泽顺:《“混沌”转语记——民俗训诂举例之一》,《淮阴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②叶舒宪、肖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3页。
    ③《山海经·海内东经》、“林胡”(《史记·李牧传》)等。
    ④参见陆思贤:《释“骨朵”》,《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①《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1页。
    ②《前汉纪》卷第十一《孝武皇帝纪》二。
    ③《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80页。
    ④《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下,第3827页。
    ⑤参见乌其拉图:《匈奴人的语言所属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⑥《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4-3755页。
    ①《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五年》,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67页。
    ②《国语·晋语二》。
    ③参见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观堂集林》卷十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90页。马兴:《北狄渊源考》,《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8页。
    ④《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5页。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89-2890页。
    ②《汉书》卷四三《娄敬传》,第2123页。
    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906页。
    ④《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第1619页。
    ⑤《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第23页。
    ①《魏书》卷二八《刘洁传》,第688-689页。
    ②《魏书》卷三○《奚眷传》,第722-723页。
    ③《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2303页。
    ④《南齐书》卷五九《芮芮传》,第1025页。
    ⑤《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传》。
    ①《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2293页。
    ②《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传》。
    ①《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汉孝和皇帝上·永元元年·己丑,公元八九年。
    ②《后汉书》卷四《和纪孝殇帝纪》,第168页。
    ③《后汉书》卷二三《窦宪传》,第814-815页。
    ①U·C·佛多文:《西伯利亚及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莫斯科,1973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15页。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3页。
    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905页。
    ④《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1页。
    ⑤《前汉纪》卷第十一《孝武皇帝纪二》。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9页。
    ②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③《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3页。
    ①参见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0页。
    ②参见(日)内田吟风:《匈奴源流考》,《北亚细亚史研究·匈奴篇》,同朋舍出版社,1975年版;马立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后汉书》卷八十九《匈奴传》,第2951页。
    ①《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923-2924页。
    ②《汉书》卷五五《卫青、霍去病传》,第2473页。
    ③《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下《乌孙国》,第3908页。
    ④《隋书》卷八四《突厥传》,第1863页。
    ⑤《周书》卷五○《异域》下《突厥传》,第909-910页。
    ⑥《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突厥传》上。
    ①《史记正义》又有可汗号“附邻”。
    ②《通典·突厥传》。
    ③《康熙字典》卯集中·手部·拊。
    ④《周礼·春官·宗伯》。
    ①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十四·禸部·离。
    ②《康熙字典》午集下·禸部·离。
    ①《太平广记》卷四八○《四方蛮夷·突厥》。
    ①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24页。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②以上逐条均见《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3页。
    ③《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3页。
    ④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⑤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第九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译本第四卷,第160页。
    ①《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44页。
    ①《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44页。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传》,第2894页。
    ③《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80页。
    ④《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第1378页。
    ①《汉书》卷二五上《郊祀志》上。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③《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44页。
    ④丁谦:《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黄文弼:《前汉匈奴单于庭考》(《责善半月刊》1941年2卷5期)。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书店1962年版)。内田吟风:《“单于”称号和“匈奴单于庭”方位考》(《东方学》10期,1956年)。手冢隆义《匈奴城郭考》(《史苑》16卷,1956年)等。
    ⑤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2期。
    ①《康熙字典》·午集下·示部·祆·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4。
    ①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十三·□部·蠡。
    ②《春秋左氏传·成公》十三年三月。
    ③《后汉书》卷八十九《匈奴传》,第2942页。
    ①参见陆思贤:《释“骨朵”》·《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②《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三韩传》,第2819页。
    ③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④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页。
    ⑤参见乌其拉图:《匈奴人的语言所属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⑥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6页。
    ⑦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4页、第7页。
    ⑧《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第2944-2945页。
    ①《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第3751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九《匈奴传》,第2944页。
    ③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5、94页。
    ④匈奴国家祭祀中以“干”为“单于”的“通天”专利(详见下一节“匈奴单于考”的解释),所以把其“神统区域”称为“干盖”(罕盖)发音为“hangai”由于古代阿尔泰语发音习惯的“h、g”字母的软化就变为了“hangai”——“hanai”即“罕(干)盖”——“杭爱”,也就是“瀚海”。“东至於泰远,西至於邠国,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干”(“罕”)“神”所盖。“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卷第八十六《杂歌谣辞》四;《北齐书》卷二帝纪第二《神武纪》下)“干”(“罕”)“神”所盖之九夷、八狄、七戎、六蛮,就可称为“罕海”,也就是“瀚海”。
    ①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②《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
    ①《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列传》,第2934-2935页。
    ②《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68页。
    ③《魏书》卷一○三《蠕蠕传》,第2294页。
    ④《周书》卷五○《突厥传》。
    ⑤丁谦:《汉书匈奴传上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1914年),浙江图书馆刊行第一册卷一。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2894页。
    ②《墨子》卷六《节用》上。
    ③《楚辞》卷五《远游》。
    ④《洛阳伽蓝记校注》卷第二。
    ①《汉书》卷五五《卫霍列传》,第2486页。
    ②参见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2期。
    ③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④《吕氏春秋·不广篇》。
    ⑤《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
    ①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2期。
    ②参见张博泉:《乌桓的起源地与赤山》,《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2期。
    ③《尔雅·释地》。
    ④《乐府诗集》卷第八十六《杂歌谣辞》四;《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
    ⑤《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①《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下。
    ②《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下。
    ③《史记》卷一一○《匈奴》。
    ④《汉书》卷五五列传第二五《卫·霍列传》,第2479-2481页。
    ①朱瑜章:《匈奴歌新解》,《社会众横》2003年第3期。
    ①《汉书》卷五五列传第二五《卫·霍列传》,第2480页。
    ①《汉书·匈奴传上》的记载与此略同:(东胡)与匈奴中间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不能至也,吾欲有之。”
    ①白鸟库吉著、何建民译:《匈奴民族考》,中华书局1939年《历史丛书》本。
    ②白鸟库吉著、何建民译:《匈奴民族考》,中华书局1939年《历史丛书》本。
    ③方壮猷:《匈奴语言考》,载《国学季刊》1930年第2卷第4号。
    ④丁谦:《<汉书·匈奴传>地理考证》,载《浙江图书馆丛书·汉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民国四年(1915年)刻本。
    ⑤对“官号说”,早在唐代颜师古已予以否定,他指出:“区(即瓯—引者)脱王者,以其所部居区脱之处,因呼之耳。李、晋二说皆失之。”何星亮在《匈奴语试释》(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1期)一文指出:若释“瓯脱”为官号,无法解释史书中的相关句意。对于“地名说”,于原文语义不通,且不仅东胡与匈奴之间有“瓯脱”,汉、匈之间也有“瓯脱”,故其说不可取。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7页。
    ②林幹:《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③何星亮:《匈奴语试释》,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1期。
    ④何星亮:《匈奴语“瓯脱”再释》,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⑤刘文性:《“瓯脱”释》,载《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①张云:《“瓯脱”考述》,载《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
    ②李桂芝:《契丹大贺氏遥辇氏联盟的部落组织》,载《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3—397页。
    ①陈宗振:《古突厥语的otar与“瓯脱”》,《民族研究》1989年2期,第63页。
    ③胡和温都尔:《瓯脱义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第74—76页。
    ①傅乐焕:《四时捺钵总论》,载《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年,第87页。
    ②张梅:《略谈匈奴的发展、壮大及西迁》,《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2期,第32页。
    ③朱学渊:《鲜卑民族及其语言(上)》,《满语研究》2000年1期,第59页。
    ①引自《观堂集林》第三册,中华书局,第628页。
    ②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0页。
    ④《三国志·魏书》卷30《乌桓列传》,第831页。
    ①详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0页。
    ②马克思:《达维拉.查苏里奇的信和草稿》,载《史学译丛》,第23页。
    ③杜佑《通典》、《边防篇》、“结骨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1084页。
    ④张翥《上京秋日》、《元诗选》卷三十八、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⑤(宋)孟珙著,王国维笺证:《蒙鞑备录》,载《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本。
    ①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6—27页。
    ①详见任爱军:《契丹史实揭要》第五章《契丹宫卫制度研究》,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第185—263页。
    ②参见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6页;呼和温都尔:《解释汉音译“瓯脱”一词的含义》,《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1995年1期;[蒙古]策不勒编:《简明蒙古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①参见《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26年,中华书局,1982年,第1821页)。又见《春秋毛氏传》卷三,闵公二年条。
    ②《唐大诏令集》130卷《亲征高丽诏》贞观十八年十二月。
    ③《宋各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三,司马光《上英宗乞罢刺陕西义勇》第三稿。
    ④《元史·特薛禅传中》,中华书局,1976年,第2919—2920页。
    ①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10,户部·田赋条。
    ②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56,礼部·互市条。
    ①林幹:《匈奴史》,内蒙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5—47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96页。
    ②《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3页。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①《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②《三国志》卷三○《乌丸鲜卑传》。
    ①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释》,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②《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③《史记》卷一○二《冯唐传》。
    ④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0页。
    ⑤Remusat:-Resarches sur Ies Iesnguestartares,P12-13。
    ⑥参见《亚洲学报》第6卷,第389页。
    ①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页。
    ①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②参见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08页。
    ①(俄)B. B.拉德洛夫:《萨满教及其神像》,贺灵、佟克力译,手写稿,第75-76页。转引自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39页。
    ②《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①《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②《三国志》卷三○《乌丸鲜卑传》。
    ③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①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3-54页。
    ②丁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1914年),浙江图书馆刊行·第1集·第二册·卷6。
    ①冯家升:《述东胡系之民族考》,《禹贡》第3卷,第8页。
    ②内田吟风:《关于乌桓族的研究》,《满蒙史论丛》第四集,1943年。
    ③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106页。
    ④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23页。
    ⑤田广林:《释乌桓山》,《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①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
    ②《康熙字典》`寅集下`廴部·延·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4。
    ③《康熙字典》·辰集中·木部·桓·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6。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②《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
    ①《列子》卷第二《黄帝篇》。
    ②《庄子》卷一上第一《逍遥游》。
    ①《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②《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
    ③《唐会要》卷七十三长寿二十一年·《狄仁杰上书》。
    ④《史记》卷三《殷本纪》。
    ⑤《史记》卷三八《宋微子》。
    ⑥《魏书》卷一○三《高车传》。
    ①《魏书》卷一○三《高车传》。
    ①《魏书》卷一○三《高车传》。
    ②《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七·齐纪三·世祖武皇帝中。
    ③《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④《辽史》卷四九《礼志·吉仪》。
    ⑤《汉书》卷五五《卫·霍列传》。
    ⑥《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
    ①《通典》卷第一百九十七《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传》。
    ①《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
    ②《宋史》卷四四七《徐徽言传》。
    ③《辽史》卷一一五《西夏传》。
    ④《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
    ⑤《明史》卷二○二《胡松传》。
    ①《魏书》卷一○三《高车传》。
    ②《辽史》卷四九《礼志·吉仪》。
    ③《辽史》卷四九《礼志·吉仪》。
    ①《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②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1887年刊行,《嫩江陀喇河喀鲁伦河黑龙江考》附《临潢府考、长春州牧》。
    ③丁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第1集第二册卷6,浙江图书馆刊行,1914年。
    ①丁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第1集第二册卷6,浙江图书馆刊行,1914年。
    ②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4-55页。
    ③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④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23页。
    ⑤张博泉:《乌桓的起源地与赤山》,《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2期。
    ⑥王希恩:《白部考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3期。
    ①《三国志》卷三○《乌丸鲜卑传》。
    ②《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
    ③《汉书》九四上《匈奴传》上。
    ④《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①参见内田吟风:《匈奴源流考》,《北亚细亚史研究·匈奴篇》,同棚舍出版社,1975年;马立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参见邱树森:《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2期。
    ③《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
    ④《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
    ⑤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三·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部。
    ⑥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1887年刊行《嫩江陀喇河喀鲁伦河黑龙江考》附《临潢府考、长春州牧》。
    ①丁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第1集第二册卷6,浙江图书馆刊行,1914年。
    ①《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
    ②《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
    ①王希恩:《白部考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3期。
    ②丁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地理考证》,《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第1集第二册卷6,浙江图书馆刊行,1914年。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59年,第458—459页。
    ①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页。
    ②关于《蒙古秘史》的成书时间1324年,本文采用了泰亦赤兀惕·满昌:《蒙古秘史成书于年代考证》,《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7页)的观点。
    ③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①(蒙)策·达木丁苏荣:《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323—336页
    ②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页。
    ③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页。
    ④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页。
    ⑤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页。
    ⑥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7页。
    ⑦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3页。
    ⑧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4页。
    ①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3页。
    ②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4页。
    ③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8页。
    ④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9页。
    ①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②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7页。
    ③道润梯步译:《蒙古秘史》(卷2),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8页。
    ①陈永志:《羊群庙石雕人像与燕铁木儿家族祭祀地》,《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陈永志:《羊群庙石雕人像与燕铁木儿家族祭祀地》,《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日)莲见治雄:《<蒙古秘史>中的民间文学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
    ①金刚:《论祭祀敖包的本质》,《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1999年第2期。
    ①纪昀:《乌鲁木齐杂记》,《小方舆地丛钞》第二帙。
    ①王福明:《罕山历尽沧桑向未来》,《内蒙古林业》2004年8月。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唐」令狐德莱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4.「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6.「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7.「宋」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8.「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0.「晋」杜预等注:《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2.「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贾敬颜、林荣贵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3.「清」历鹗:《辽史拾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余靖:《武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蒙古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
    26.朱凤、贾敬颜译:《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27.[汉]郑玄、[唐]贾公彦:《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28.(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9.[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68年。
    30.[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1.[清]孙怡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2.[清]王夫之撰:《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3.[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4.[清]杨晨撰:《三国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5.[清]赵翼撰:《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6.陈皓注:《礼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7.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38.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年。
    39.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年。
    40.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
    42.严振益:《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4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4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李学勤、郭志坤:《中国古史寻证》,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先秦史学会主编:《中国古代社会与文明》(丛书6卷本),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6.詹子庆:《走近夏代文明》,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
    7.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8.谢维杨:《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9.臧振:《中国巫术》,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
    10.黄文杰:《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白寿彝:《中国民族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陈连开:《中国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13.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4.吕思勉:《中国民族是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5.余元盦:《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6.林幹:《北方少数民族简史》,呼和浩特:内蒙人民出版社,1978年。
    17.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林幹:《匈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9.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0.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2.王柏灵:《匈奴史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
    24.林幹:《东胡史》,呼和浩特:内蒙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林旅芝:《鲜卑史》,香港:波文书局,1973年。
    26.刘学兆:《鲜卑史论》,台北:天山书局,1994年。
    27.贾敬颜:《东北民族古代地理从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8.米文平:《鲜卑石寻访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
    29.米文平:《鲜卑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0.张碧波:《东北古国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31.孙进己:《东北亚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2.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1、2、3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2000、2006年。
    34.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5.杨圣敏:《<资治通鉴>突厥回纥史料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36.向南:《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7.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39.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厥及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0.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韩儒林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41.韩儒林:《穹庐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43.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4.马长寿:《突厥人与突厥汗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周伟洲:《敕勒与柔然》,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林幹:《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48.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49.林幹:《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0.林幹、高自厚:《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51.林幹:《突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52.王远新:《突厥历史语言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5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5.薛宗正:《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6.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57.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58.傅乐焕:《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9.杨树森:《辽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60.黄震云:《辽史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1.武玉环:《辽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62.姚从吾:《辽金元史讲义》,台湾:中正书局。1977年《东北史论丛》,台湾中正书局,1960年。
    63.舒焚:《辽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64.张正明:《契丹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5.杨若微:《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6.李桂芝:《辽金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67.李锡厚:《临潢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8.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9.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70.达力扎布:《明清汉南蒙古研究》,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71.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72.曹永年等:《蒙古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
    73.尚彦斌:《元代畏兀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74.尚彦斌:《西域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75.杜世铎主编:《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76.陈连开主编:《中国民族史纲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77.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78.任爱军:《契丹史实揭要》,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
    79.田广林:《契丹礼俗考论》,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
    80.《民族史论文选》(1951——1983年),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
    81.林幹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82.历史研究编辑部:《辽金史论文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83.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编辑委员会:《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84.高延青编著:《北方文化新论》,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
    85.孙进己等编:《契丹史论著汇编》(北方史地资料之四),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98年。
    86.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7.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2、3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88.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1、2、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1983、1986年。
    89.中国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10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90.奥登:《蒙古史文集》,赤峰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
    91.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文历史学会编印:《蒙古史论文选集》第1、2、3辑,1983年。
    92.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
    93.肖爱民:《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4.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95.游琪刘锡诚:《山岳与象征》,商务印书馆,2004年。
    1.〔古希腊)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2.〔法)勒尼·格鲁塞:《草原帝国》魏英邦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翁独建校订,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4.〔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耿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纪鲁布鲁克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英〕克里斯托弗·道森等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宵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年。
    7.〔法〕伯希和《卡尔梅克史评注》,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8.〔法〕路易·巴赞:《突厥历法研究》,耿昇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9.〔美〕W·M·麦高文:《中亚古国史》,张巽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0.〔苏〕弗拉吉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11.〔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年。
    12.〔日〕和田清:《明代蒙古史论集》潘世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13.〔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东京:平凡社,1986年。
    14.〔日〕山田信夫:《北亚细亚游牧民族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
    15.〔日〕护雅夫:《古代突厥民族史研究》Ⅰ、Ⅱ、Ⅲ,东京:山川出版社,1967年、1992年、1997年。
    16.〔日〕内田吟风:《北亚细亚史研究》“匈奴篇”,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年。
    17.〔日〕内田吟风:《北亚细亚史研究》,“鲜卑柔然篇”,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年。
    18.〔日〕爱宕松男:《契丹古代史研究》,邢复礼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
    19.〔日〕内田吟风等:《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余大钧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日〕松井等:《契丹勃兴史》,刘凤翥译,邢复礼校、载孙进已等编,《契丹史论著汇编》,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98年。
    21.〔日〕岛田正郎:《辽代社会是研究》,京都:三和书店,昭和二十七年。
    22.〔日〕箭内亘:《元代砌薛及幹耳朵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再版。
    23.伯希和等著、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重印。
    24.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民族交通”,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5.〔法〕勒内·格鲁塞著、蓝棋译:《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年。
    26.〔法〕勒内·格鲁塞著、龚钺译:《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27.〔苏〕符·阿·库德里亚夫采夫著:《布里亚特蒙古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8年内部资料。
    28.〔苏〕弗拉基米尔佐夫著刘世荣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9.〔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丹麦〕亨宁·哈士纶著、徐孝祥译:《蒙古的人和神》,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日〕箭内亘著、陈捷陈清泉译:《蒙古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34年。
    32.〔日〕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33.〔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
    34.〔日〕白鸟库吉:《塞外民族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86年。
    35.〔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6.〔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著、刘汉明等译:《蒙古及蒙古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1.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12月。
    2.王伟奇:《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安徽史学》2008年6期。
    3.郑杰文:《禅让学说的历史演化及其原因》,《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1期。
    4.朱小丰:《论禅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3期。
    5.付希亮:《中国禅让制度是母系社会高辛女皇择婿制度》,《理论界》2009年1期。
    6.王晓毅、丁金龙:《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3期。
    7.何平立:《中国封建皇帝封禅略论》,《安徽史学》2005年1期。
    8.叶涛:《论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3期。
    9.贾贵成:《儒家文化与秦汉封禅》,《齐鲁学刊》2000年4期。
    10.侯艳:《封禅起源新探》,《贵阳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1.汤贵仁:《论泰山文化——谈天说地话封禅》,《泰山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2.艾娣雅·买买提:《鄂尔浑——叶尼塞碑铭文献古俗寻绎》,《西域研究》2001年3期。
    13.高建国:《香格里拉藏族神山崇拜》,《今日民族》2006年4期。
    14.田广林:《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国古代宗庙、陵寝的起源》,《史学集刊》2004年2期。
    15.张立柱:《关于冀北山戎的几个问题》,(《文物春秋》2009年1期。
    16.杨惠玲:《从考古资料看古代戎族的社会发展》,《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4期。
    17.苗威:《山戎、东胡考辨》,《边疆史地地研究》2008年4期。
    19.陈勇:《〈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民族研究》2005年6期。
    20.肖爱民:《试析匈奴单于位的继承制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3期。
    21.何天明:《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内蒙古社科学》。
    22.李春梅:《匈奴政权中“二十四长”和“四角”、“六角”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2期。
    23.武沐、王希龙:《秦、西汉时期匈奴单于位继承制度考辨》,《民族研究》2003年3期。
    24.王庆宪:《匈奴人口的计算方法与其社会制度》,《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3期。
    25.噶尔迪:《匈奴文化与蒙古文化的共性述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期。
    27.李春梅:《匈奴政权左贤王若干问题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3期。
    28.丁万录:《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研究管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4期。
    30.鲍音:《“敖汉”的释义应是“老大”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3期。
    31.张博泉:《乌桓的起源地与赤山》,《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3期。
    32.额尔德木图:《鲜卑族源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5期。
    33.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1期。
    34.林幹:《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90年2期。
    35.陈连开:《鲜卑山考》,《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2期。
    36.赵斌:《鲜卑髡发习俗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5期。
    37.黄雪寅:《鲜卑冠饰与中国冠帽文化》,《内蒙文物考古》2002年2期。
    38.辛迪:《段氏鲜卑起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39.杨永俊:《论拓跋鲜卑的原始祭天》,《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6期。
    40.薛宗正:《柔然汗国的兴亡——兼论丁零、铁勒族群的西迁与崛起》,《西域研究》1995年3期。
    41.周建奇:《柔然族名试释》,《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1期。
    42.杜晓宇:《柔然官制研究》,内蒙古大学:2008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
    43.陈发源:《柔然君名可汗号考》,《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2期。
    44.罗新:《可汗号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生称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5.李志敏:《可汗名号语源问题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46.刘春华:《“莫贺弗”试析》,《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47.任冰心:《敕勒族名族源考》,《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期。
    47.廖杨:《敕勒族及其建立的"高车国"的宗法统治》,《阴山学刊》2003年6期。
    48.芮传明:《古突厥族先传说考》,《西域研究》1994年2期。
    49.刘锡淦:《关于西突厥“十姓部落”演变之我见》,《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3期。
    50.杨富学:《突厥碑铭所见黠戛斯、突厥、回鹘关系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1期。
    51.刘永连:《突厥石人新探》,《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2期。
    52.苏鲁格:《再论蒙古、突厥之图腾崇拜——兼与那木吉拉商榷》,《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4期。
    53.潘玲:《剺面习俗的渊源和流传》,《西域研究》2006年4期。
    54.那木吉拉:《“符离之窟”与“额儿古涅一昆”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语先民遂穴信仰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1期。
    55.贾敬颜:《“契丹”——汉人之别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第1期。
    56.慕容浩:《“鲜卑”族名于山名关系初探》,《北方经济》2005第9期。
    57.刘戈:《“以水洗血”—8世纪中国阿尔泰世界杰出政治家回纥可汗顿莫贺世纪评介》,《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58.马兴:《北狄渊源考》,《西北民族研究》2005第4期。
    59.张泰湘、范忠泽、王世杰:《从最新考古学成就看鲜卑族的渊流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第2期。
    60.程起骏:《打开吐谷浑古国之门的钥匙—关于都兰热水古墓群札记之一》,《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第2期。
    61.朱泓:《东湖人种考》,《文物》2006第8期。
    62.栾凡:《东胡系民族及其终结民族——蒙古族的民族性格浅析》,《东北史地》2008第1期。
    63.吉发习:《嘎仙洞调查补记》,《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第1期。
    64.张秀荣:《关于东湖族的几点看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第2期。
    65.钱伯泉:《黄头回纥的变迁及名义》,《新疆社会科学》2004第6期。
    66.薛宗正:《回纥汗国的创建及其盛世的形成》,《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67.杨圣敏:《回纥人的社会发展与宗教演变》,《民族研究》1993第4期。
    68.田卫疆:《回纥与漠北草原诸族关系初探》,《民族研究》2006第4期。
    69.图举仁:《解读《鲜卑山之歌》》,《中国土族》2004春季号。
    70.张乃翥:《閭伯昇墓志所见的北魏柔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第6期。
    71.林幹:《略论两汉时期乌桓人的最初驻牧地及其迁徙和分布》,《社会科学战线》1988第4期。
    72.李宝珊:《略论乌桓的历史发展与融合》,《社会纵横》2007第6期。
    73.杨东晨:《回纥的迁徙和民族的融合》,《固原师专学报》1996第1期。
    74.林春峰:《论蒙古族“唯天体系”的演进》,《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第3期。
    75.额尔德木图:《论蒙古族原始宗教一孛额》,《昭乌达蒙古族师专学报》1992第1期。
    76.王大方、张文芳:《论蒙古草原文化初始阶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第4期。
    77.杜晓宇:《论柔然职官的氏族构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第2期。
    78.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复旦学报》2005第2期。
    79.陈启汉:《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题》,《广东社会科学》1985第1期。
    80.杨茂盛:《蒙古的宗族部族及其民族与国家的形式》,《北方文物》2003第4期。
    81.潮鲁:《蒙古族民间歌曲中的山崇拜观念》,《内蒙古艺术大学学院学报》2007第2期。
    82.塔娜:《内蒙古通辽地区出土的鲜卑金饰牌及其历史文化蕴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第2期。
    83.那顺乌力吉:《尼鲁温蒙古与柔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第8期。
    84.米文平:《平洋墓葬为乌丸遗迹论》,《北方文物》1999第3期。
    85.武玉环:《契丹部落联盟与辽初政体》,《宋辽学刊》2000年第1期。
    86.任爱军:《契丹国家的房帐宫卫制度》,《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第3期。
    87.张碧波:《契丹与回纥族源文化异同论》,《西北民族研究》1999第1期。
    88.任爱军:《契丹与库莫奚的先世及其关系略述》,《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第2期。
    89.田广林:《契丹源于杂胡,其主题族源为乌桓说》,《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第5期。
    90.田广林:《契丹自然崇拜礼俗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91.额尔顿乌力更:《浅论草原文化三要素》,《理论研究》2007第3期。
    92.王庆宪:《浅谈两汉时期乌桓史中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93.陆人:《青海鲜卑述略》,《青海社会科学》1994第6期。
    94.朱泓:《人种学生的匈奴、鲜卑与契丹》,《北方文物》1994第2期。
    95.包爱英:《十世纪以前库莫奚历史初探》,毕业论文。
    96.王绵厚:《史论草原文明的形成及其独特历史地位》,《文化学刊》2007年第4期。
    97.李中和、祝辉:《试论回纥萨满教原始信仰崇拜》,《青海社会科学》2007第5期。
    98.杨茂盛:《试论吐谷浑汗国长期存在的原因》,《北方文物》1995第3期。
    99.申宪:《试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匈奴、高车、柔然族成分》,《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100.杨茂盛:《史论中国古代宗族部族及其国家的形成》,《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101.肖爱民:《试析柔然汗位的继承制度》,《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02.田广林:《释乌桓山》,《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103.田广林:《说契丹黑山》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104.包文胜:《铁勒历史研究》博士论文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
    105.李文学:《吐谷浑部始迁人口及始迁时间考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3期。
    106.薛生海:《吐谷浑谓“阿柴虏”质疑》,《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07.李文学:《吐谷浑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
    108.薛荫:《乌桓、鲜卑丁零诸王述略》,《文史杂志》1999年第3期。
    109.林幹:《乌桓社会制度新探》,《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1期。
    110.额尔敦阿古拉:《乌桓演变考》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111.曾唯一:《乌桓邑落社会性质探讨》,《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12.王洁:《黠戛斯族名、族源及地理位置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13.林幹:《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讨》。
    114.莫任南:《匈奴、乌桓的“落”究竟指什么》,《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115.黄雪寅:《匈奴和鲜卑族金银器的动物纹比较》,《内蒙古文物考古》2002年第2期。
    116.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2005年4月博士论文。
    117.俄琼卓玛:《乙弗鲜卑研究》2007年4月。
    118.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第3期。
    119.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