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敞开与遮蔽: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革”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个进程复杂、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重要的素材及母题。继新时期初的伤痕、反思文学之后,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创作再度成为文坛热点,书写者多、作品量大、视角多元、意蕴繁杂、风格多样,汇聚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景观。本论文即以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情况作整体性的考察与梳理,分析其特有的思想蕴涵、叙事形态和审美品格,辨析其与此前同类题材小说之间的传承和变化,探讨变化所涉及的社会环境、文化机制、文学观念等多重因素,总结小说创作的成就与局限,揭示创作者在反思“文革”历史时所抵达的精神深度,以及存在的精神限度。
     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论文正文分为四章。
     在“导论”中,首先对新时期文学背景下“文革”小说创作的历史演进过程作了大致的梳理,然后以此为基础,阐释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依据,概括相关的研究综述,提出本论文的主导思想、整体框架、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从外围的角度切入论题,探讨1990年代以来“文革”小说创作的语境问题,强调“讲述话语的年代”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所具有的基础性意义。从时代背景看,“90年代以来”是一个开放性与复杂性兼具的时间段落,它缘起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政治动荡和社会经济政策调整而带来的时代剧变,并延伸至21世纪,承载着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诸层面的变迁,标示出动荡而复杂、绵延而丰富的历史意味,其特点为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开放化。从创作者角度观察,90年代以来的文革书写者包括四个不同的群体,即归来作家、知青作家、“文革后一代”作家与新移民作家,因年龄代际、历史经历、生存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革”的认知和表达也有很大的差别,为共时态的“文革”小说提供了不同的叙事角度和书写内容。
     第二章主要分析1990年代以来“文革”小说的人物形象,解决“谁的文革”这个问题。分别从“祛魅的文化英雄”、“裂解的知青一代”,“‘沉默大多数’的浮现”、“历史边缘者的显影”四个层面入手,勾画出“文革”小说中右派知识分子、红卫兵—知青、底层民众及少年儿童这四类人物组成的形象谱系。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改变了此前伤痕、反思文学以“无辜受害者”为主的观念化、类型化、粉饰化的人物塑造,在亲历者的自我返顾与“他者”观照相交织的多元视野中,“文革”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边缘人皆呈现出了更真实、丰富的精神面影,表现出了参差对照、相互映现的效果,使历史的丰富性、复杂性得到了有效的展示和诠释。
     第三章旨在解决“什么样的文革”这个问题,分别从“日常化的文革生活史”、“个人化的文革心灵史”、“大众化的文革故事”三个角度入手,分析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在叙述内容上的新变。相对伤痕、反思文学而言,新语境背景下的创作者不再将“文革”仅仅视为残酷的政治斗争或灾难性的社会事件,而将叙事焦点投射到与“文革”历史相关的多个层面,从日常化、心灵化、精神化、故事化等诸多角度切入,力图呈现更丰富多元的“文革”景观。作家将食、色、性等人生中的日常之事推到叙事的中心或前台,书写在暴力革命之外,或与政治意识形态相裹挟的“文革”时代的日常生活,挖掘历史夹缝中隐藏的生活细节,揭示日常生活及民间话语中潜隐的与主流政治疏离或博弈的力量;另一方面,作家还将笔触突入被“文革”历史深刻影响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揭开残酷而荒诞的政治运动中人的心灵隐秘,探讨了“文革”运动在心理学方面的一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文学商业化、大众化、传媒化的倾向日益明显,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也汇入到了这种商业化的文化潮流之中,或将性爱、暴力、怀旧等商业性元素渗透于精英知识分子不乏严肃动机的创作之中,或者直接以政治揭秘、传奇故事等通俗化的方式书写“文革”,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性效应。
     第四章主要讨论1990年代之后“文革”小说的创作技法,选择了视角、时空、修辞风格等要点进行观察与分析。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突破了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在视点的选择、时空的设计、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层面皆作了更多的尝试和表现,文本的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不仅关涉到创作者个人的艺术趣味、思想立场、历史观念,也与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个人化的限知视角将“文革”呈现为属己的生活事件和精神事件,以“自我言说”的自叙传方式对“文革”历史进行个人化的想象与解构;内外互补、多重叠合的叙述视角则力求对“文革”历史进行“复调”的表述,而儿童、动物、傻子等非常规视角的采用则试图对“文革”历史给予特别的审视,使小说叙事表现出奇异的色彩。半封闭的空间设置对应着一个既被宏大政治染色、又保持着民间伦理的“文革”社会状态,细化的故事时间与开放的叙事时间则使作家笔下的“文革”不再单面化、整一化,展示出了别样的意蕴与内涵。与伤痕、反思小说的凝重、沉痛格调相比,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以“后悲剧”的审美风格为特色,温暖轻逸的诗意、含蓄蕴藉的象征寓言以及荒诞、戏谑、狂欢等艺术手法,皆使“文革”小说具有了更丰富的表意效果。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深化,认为在1990年代以来开放多元的时代语境下,“文革”小说创作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既“敞开”又“遮蔽”的状况。所谓“敞开”是相对于新时期初的伤痕、反思文学而言,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改变了此前比较单一的政治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表达,以个人化、民间化、戏谑化、解构性等角度切入“文革”叙事,打开了更开阔的叙述空间,表现了繁复多样的“文革”景观;但这种“敞开”中同时也包含了新的“遮蔽”,专注于个人视野与民间视域的“文革”叙事也有一定的狭隘性,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渗透更使“文革”小说带有了通俗或戏说的成分,影响了历史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概而言之,无论是对“文革”历史的研究,还是“文革”小说的创作,皆处于“未完成时”,前路任重而道远。
"Cultural Revolution" was a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cal event which was truly complicated in its process and has been enormously influential. It is always an important motif for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Following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Period, literary writing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have revived with vengeance since the1990s. Those writings constitute a new literary phenomenon, involving a great number of writers and literary works, demonstrating a large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nd styles-as well as rich implic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discuss the fiction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to make an overall survey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about it, to explore th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between these novels and their precedents with the same theme, to analyze social situation, cultural mechanism, literary ideas and other factors that caused these changes, to summarize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of fiction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also to reveal the depth and limitation of novelists when they reflected in their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t first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fiction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and based on this, it proceeds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matter, to review the related scholarship, and to propose the main thesis statement, overall structure, and research approach.
     Chapter One, which intends to approach the subject from the external situation, deals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fiction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1990s, and emphasizes the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of "ear of talking narrative" and "authors as the subject of creation". For the present author,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since1990s" is a period with both openness and complexity. It started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s brought forth by the political unrest of the1989and also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in the1990s, and extended well into the21st century. Impacted by these changes in society, culture and value, this period was a truly important historical landmark, characterized by market economy, cultural pluralism and social openness. The novelists who wrote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1990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different groups:Returnees, Zhiqings,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Generation and the New Immigrants. These four groups of writers are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ir age gap, experience, background and ideology, and therefore differ greatly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ultural Revolution" as well as in their narrative perspectives and material contents.
     Chapter Two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ction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o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aracters are grouped into four types of figures:the disenchanted cultural heroes, the split Zhiqing Generat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silent majority, and the looming of the historically marginalized. They form into a character genealogy made up by Leftist intellectuals, Red Guards-Zhiqing, lower class people and teenagers. The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no longer portrayed innocent victims which were the conventional and stereotyped characters in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Instead, these novels adopted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self-reflective witnesses and reflective "others", and provided a richer and more realistic picture of the participants, witnesses, and marginalized people, making a vivid and mixed display of the profundity of history.
     Chapter Three intends to solve the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Mundane life in'Cultural Revolution'","individualized spiritual history of'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pularized 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new shift of the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in term of the narrative materials. Instead of regarding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 cruel political struggle or a disastrous social like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those novelists focused on some other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like everyday life, human soul and spirit, or the narrative itself, and revealed a panoramic picture. The novelists pushed the ordinary life concern as food and sex into the foreground of narration, and narrated the everyday life which was intertwined with political ideology but nudged beside by the violent revolution. The everyday life details were proficiently provided to show an undercurrent which kept a distance from or fought against the mainstream politics. Meanwhile, novelists also probed into the human mind and their spiritual world under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exposing the mystery of individual souls and human psychology deformed by the cruel and absurd political movement. With the opening-up poli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re emerged an ever increasing tendency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 Some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began to combine elements of sexual love, violence and nostalgia with their serious intellectual concern, or write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fashion of political scandal exposition or popular ficti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the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in terms of its choice of perspectives, time and space, and rhetoric style. Those novels made an outbreak from the dominant realistic style and experimented with different choice of perspectives, framework of time and spac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language style. As a meaningful form, the literary text concerns not only the personal taste or ideas of the novelists, but also the overall soci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An individualized and limited perspective presented "Cultural Revolution" to be a life event and a spiritual event that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themselves, and showed a personal imagination and deconstru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form of autobiographic narration. While the perspectives from both insiders and outsiders gave a polyphonic narrative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unusual perspectives from children, animals or fools presented a special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gave the story an extraordinary touch. A half-enclosed space echoed a social space in "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was both dyed by the grand political narrative but also maintained its true color of folk ethics. The combination of a detailed timeline and an open narrative time prevented the literary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becoming flat and uniform. In contrast to the tragic and bitter tone of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the fiction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was aesthetically featured with the "post-tragic" style, which included a warm poetic touch, rich symbolic meanings, and grotesque or carnival techniques.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the1990s is both open and concealed within the open and pluralistic social context of the1990s. It is open because when compared to Scar Literature and Reflection Literature, these novels approached the narrativ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an individualized perspective, about the everyday life, with elements of jesting and destruction, and therefore opened up a broader narrative space in creating a panorama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such openness also implies a new way of concealment, because it was limited to individual and folk narration and acquir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culture due to the impact of pop culture and consumerist culture. In brief, whether the literary creation of novels about "Cultural Revolution" or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both are unfinished and still on the way.
引文
①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1页。
    ② 冯骥才:《思想对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③ 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国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④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①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② 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①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① 这些论著包括:张炯的《新时期文学论评》(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何西来的《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季红真的《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宋耀良的《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郭小东的《中国当代知青文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等。
    ②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董之林:《走出历史的雾霭》,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④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⑤ 如:《中华读书报》于1994—1995年开辟“重读八十年代”专栏,由王一川主持;《文艺争鸣》、《文学世界》等杂志在90年代中期也做了类似的重解读、再阐释工作;王蒙主编,张颐武等具体操作的《全国小说获奖落选代表作及批评》,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① 邵燕祥:《建立“‘文革’学”刍议》,《文汇月刊》1986年第4期。
    ② 汪宗元等:《文学与“文革”》,《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
    ③ 刘江:《论“文革”题材小说的嬗变》,《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邹忠民:《历史的失语症——“文革”题材创作论》,《小说评论》1995年第5期。
    ④ 吴亮:《回顾先锋文学——兼论八十年代的写作环境和文革记忆》,《作家》1994年第3期;许子东:《叙述文革》,《读书》1999年第9期;张志忠:《从狂欢到救赎:世纪之交的文革叙述》,《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张光芒、童娣:《“想象的共同体”的解体——论新时期文学的“文革叙事”及“革命群众”的形象塑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张景兰:《民间视野下的“文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樊星:《当代作家笔下的“文革”日常生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作者同时还出版了台湾版的《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叙述文革》(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大陆版比台湾版少了两个重要章节,即“有关近年海外关于文革的文学作品评论”。
    ②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页。
    ③ 张景兰的《小说中的“文革”》系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黄河的《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系苏州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杨丹丹的《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文革叙事”》系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沈杏培的《小说中的”文革”: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系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历史与时段》,见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页
    ② 毕飞宇、汪政:《语言的宿命》,《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① 刘再复:《他把爱推向每一片绿叶》,《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第346页。
    ② 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意识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序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页。
    ② 汤学智、杨匡汉、张德祥主编:《新世纪文丛》,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③ 这些表述分别见诸张颐武《理想主义的终结——实验小说的文化挑战》、陈晓明《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王干《告别八十年代的光荣与梦想——徐坤小说论》等文章。
    ④ 包括谢冕《停止游戏与再度漂流》、孟繁华《平民文学的节日》、张颐武《写作之梦:汉语文学的未来》、李叔磊《“走向世界”之病》、张志忠《批评的陷落》。
    ① 张颐武:《写作之梦:汉语文学的未来》,《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5期。
    ② 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① 宋遂良的《漂流的文学》、陈骏涛的《后新时期,纯文学的命运及其它》、王蒙的《中国先锋小说与新写实主义》,文章皆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5期。
    ② 王宁:《“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花城》1995年第3期。
    ① 戴锦华:《突围表演——90年代文化描述之二》,《钟山》1994年第6期。
    ② 张旭东:《重访八十年代》,《读书》1998年第2期。
    ③ 戴锦华:《突围表演——90年代文化素描之一》,《钟山》1994年第5期。
    ①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 陈思和:《共名与无名》,《写在子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① 杨匡汉:《多种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总序》,《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 王安忆:《近日创作谈》,《乘火车旅行》,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② 其中知识分子的回忆录有蓝翎的《龙卷风》、于光远的《文革中的我》、贾植芳的《狱里狱外》、韦君宜的《思痛录》、从维熙的《混沌三部曲》、王蒙的《王蒙自传》等;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徐友渔主编的《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岳建一主编的“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系列丛书等则是普通人的访谈录与讲述史。
    ③ 如文革虚拟博物馆和文革收藏网是两个以文革为主题的网站,乌有之乡、共识网、爱思想等论坛常提供相关资料、文献及评论文章,“星岛环球网”则作过“文革40周年”的专题。如果说以“文革”主题的网站只能在意识形态的缝隙中艰难生存的话,而各种各样的以“知青”为主题的网站则大量存在。
    ④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4页。
    ⑤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① 徐贲:《变化中的文革记忆》,《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8月号,总第5期。
    ② 孟悦:《历史与叙述·引言》,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① (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7页。
    ③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页。
    ② 如巴金的《随想录》、杨绛的《干校六记》、陈学昭的《浮沉杂忆》、黄秋耘的《往事并不如烟》、丁玲的《魍魉世界·风雪人间——丁玲的回忆》、萧乾的《这十年》、陈白尘的《云梦断忆》等。
    ① 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①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②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③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47页。
    ① 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② 王蒙:《我在寻找什么》,《文艺报》1980年第10期。
    ③ 梁南在诗歌《我不怨恨》中写到,“马蹄踏倒鲜花,/鲜花/依旧抱着马蹄狂吻;/就像我被人抛弃,/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刘绍棠则说的是,“党是我的亲娘,是党把我生养哺育成人,虽然母亲错怪了我,打肿了我的屁股,把我赶出了家门,我是感到委屈的;但是,母亲又把我找回来,搂在怀里,承认打错了我,做儿子的只能感激不尽,今后更加孝敬母亲。难道可以怀恨在心,逼着母亲给自己下跪,啐母亲的脸吗?那是忤逆不孝,天理不容!”(《一个农家子弟的创作道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9页)。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7页。
    ②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③ 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
    ① 张承志:《老桥·后记》,北京:十月出版社1984年版。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① 刘起林:《中国知青作家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① 刘小萌认为,1968年至1969年是知青运动的高潮时段,有500万左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1970至1972年人数锐减,三年上山下乡总人数不足250万,未及1968年和1969年全部人数的一半。参见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270页。
    ②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 转引自阿城:《一些话》,《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
    ② 在"60年出生的作家”陆续出现文坛时,曾有些评论者使用过这个概念,如王宏图《“文革后一代”的精神资源和文化想象》和李冯、邱华栋《“文革后一代”作家的写作》。论者一般将“文革后一代”指代新生代作家,即“那些对文革没有多少记忆,成长在变革的八十年代,并成熟于九十年代的年轻作家”,并不把同属60年代出生的“先锋作家”列入其中。
    ③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④ 余华:《自传》,《余华作品集(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
    ① 杨小滨:《历史与修辞》,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 周冰:《被唤醒的“文革”记忆:王朔小说的美学分析》,《东方丛刊》2009年第3期。
    ① 许子东:《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想象”》,《呐喊与流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① 王苗:《“心理疾病”的借喻与“他者”的拯救之旅——严歌苓小说<人寰>解读》,《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①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虎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②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0页
    ① 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页。
    ① 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8页。
    ① 见从维熙《走向混沌》的封底。从维熙《走向混沌》,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② 朱育颖:《“负重的骆混沌驼”——从维熙访谈》,《小说评论》,2004年第2期。
    ③ 从维熙:《走向混沌》,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① 张贤亮:《(绿化树)英译本序》,《写小说的辩证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 张宏:《从“大写的人”到“习惯死亡”——由张贤亮作品看“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吊诡》,《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3期。
    ① 张贤亮:《我的菩提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② 谢冕:《大苦难后的平淡》,《<我的菩提树>读法几种》,《小说评论》1996年第3期。
    ① 陈思和:《关于乌托邦语言的一点随想——致郜元宝,谈王蒙的小说特色》,《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179页。
    ① 王蒙:《狂欢的季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② 童庆炳:《历史维度与语言维度的双重胜利》,《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③ 王蒙:《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文艺报》1988年第10期。
    ① 王蒙:《狂欢的季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收获》1990年第6期。
    ①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6、207页。
    ②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① 许子东:《对“文革,,的两种抗议姿态》,《呐喊与流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② 张抗抗:《大荒冰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① 张抗抗:《大荒冰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① (德)雅思贝斯:《时代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3页。
    ① 张承志:《注释的前言:思想“重复”的含义》,《金草地》,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② 梁丽芳编:《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39页。
    ① 在散文《荷兰牧场和父老乡亲》中,王小波更清晰地表达了“身体在受罪,思想也变坏了,变得更阴险,更奸诈……”这样的思想。
    ② 因论文论题设置需要,对王小波《黄金时代》等作品中有关“性”主题的探讨将在下一章完成。
    ① 王小波:《黄金时代》,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② 姚新勇:《“黄金时代”的重写与敞开——王小波的写作与现代新理性的重建》,《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胡平:《名编的创作——读懿翎著长篇小说<把绵羊和山羊分开>》,《中国作家网》2007年1月12日。
    ① 李敬泽:《爆炸:光芒及撞击——谈张懿翎的<把绵羊和山羊分开>》,《传媒》2002年第11期。
    ② 王春林:《知识分子精神的别一种究诘与表达——读懿翎长篇小说<把绵羊和山羊分开>》,《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①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在最早研究知青文学的郭小东、季红真、梁丽芳等界定的概念中,“创作者是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是一个重要的恒定指标。
    ② 王彬彬:《“知青”的话语霸权》,《文艺报》1998年6月4日。
    ① 冯敏、王松:《王松:小说让我迷恋——与王松对话录》,《黄河文学》2003年第3期。
    ② 程永新、池莉:《池莉访谈录》,《作家》2001年第5期。
    ③ 如《木瓜与裸体的关系》、《知青与剑、与马、与恋人、与红薯》、《波萝地》等,参见林白小说集《枪,或以梦为马》,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刘小枫:《现代化演进中的西方“文化大革命”》,《二十一世纪》,1996年10月(总第37期)。
    ② 李锐:《<厚土>自语》,《上海文学》1988年第10期。
    ① 陈思和、何清:《理想主义与民间立场》,《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① 余华在《活着·前言》中说道,“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引自《余华作品集(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① 王安忆:《长恨歌》,《钟山》1995年第4期。
    ② 贾平凹、走走:《我的人生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③ 张志忠等:《爝火余温在苍凉话古今——贾平凹新作<古炉>笔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① 龚小夏:《“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和发展》,《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春季号。
    ① 刘醒龙、葛红兵:《只差一步是安宁》,《上海文学》2002年第9期。
    ① 鲁迅:《铲共大观》,《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② 转引自筱敏:《群众汪洋》,《天涯》1999年第4期。
    ③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④ 贾平凹:《古炉·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4页。
    ①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②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③ (匈)卢卡契:《现代艺术的悲剧》,《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1卷》,范大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66页。
    ① 陈思和:《试论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中的恶魔性因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贾平凹、李星:《关于一个村子的故事和人物——长篇小说(古炉)问答》,《上海文学》2011年第1期。
    ① 张清华:《天堂的哀歌》《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②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艺术卷:第二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③ 汪民安:《步入现代性》,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 这些短篇主要见于韩东的两部小说集《树权间的月亮》和《我们的身体》。
    ① 罗成:《风雨中的绚丽——评迟子建<花瓣饭>》,“文化研究”网2005年10月18日。
    ② 迟子建:《时远时近的光》,《小说选刊》2002年第6期。
    ① 柯云路:《蒙昧》,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① 转引自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蒋丹云、李继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② 艾伟:《回故乡之路》,《水上的声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③ 苏童:《少年血·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 盛子潮:《艾伟小说的一种读法》,《南方文坛》1999年第5期。
    ② 洪治纲:《窥探:解开历史的真相——中国60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③ 何卫青:《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求索》2003年第6期。
    ① 严歌苓:《自尽而未尽者》,《波西米亚楼》,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① 程德培、张新颖:《当代文学的问题在哪里》,《上海文学》2006年第5期。
    ① 刘秀芳、张清华:《性、政治、历史恐惧症及其它——关于荆歌的长篇小说<枪毙>》,《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②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51页。
    ①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孙国林、曹桂芳编,贵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② 洪子诚:《读<鼠疫>的记忆》,《文学与历史叙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① 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7页。
    ② (匈)阿格妮斯·赫勒:《日常叙事》,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③ Lefebvre H.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M].London:verso,1991.(97)
    ① 董文桃:《论日常生活叙事》,《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②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① 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99页。
    ② 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③ 韩东:《写作者绝不是明星》,《新京报》,2004年4月18日。
    ①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选择活法的可能性》,《读书》1995年第6期。
    ① 所谓“微观政治”是一种与关注改变经济和国家的结构为主导的“宏观政治”相对应的政治,它在社会微观层面上发展起来,以家庭、性别、性、欲望、身体、知识等日常生活作为关切对象,“关注日常生活实践,主张在生活风格、话语、躯体、性、交往等方面进行革命,以此为新社会提供先决条件,并将个人从社会压迫和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思想和实践。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毕飞宇:《我们身上的鬼》,《小说月报》2001年第5期。
    ③ 汪政:《王家庄日常生活研究——毕飞宇<平原>札记》,《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① 吴雪丽:《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及其文学史意义——以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为考察对象》,《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
    ②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③ (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述学研究》,张寅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① 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3页。
    ① 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的骑士》,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② 李银河:《福柯与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① 艾晓明、李银河编:《浪漫骑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200页。
    ② 艾小明:《重说“黄金时代”》,《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8期。
    ① 王小波:《黄金时代》,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 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③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① 麻蕊:《“文革”对女性的双重伤害——对<白蛇>中徐群珊形象的分析》,《学理论》2009年第24期。
    ①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张绍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② 金立鑫:《关于文革语言的反思》,《语文建设》2000年第6期。
    ③ 如刁晏斌的“文革修辞格”的系列研究论文,金立鑫的《文革语言的社会心理文化分析》(《书屋》2001年第3期)、刁晏斌的《略论“文革”时期的“语言暴力”》(《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周荐、李根的《乱世出怪语:“文化大革命时期”用语特点简析》(《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等。
    ④ 刘心武:《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⑤ 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
    ① 许多哲学著作都将西方哲学发展归纳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三个阶段,20世纪发生的以语言研究取代认识论的这个“转向”即称为“语言学转向”,无论英美分析哲学家抑或德法哲学家,都将语言文体摆到了哲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参见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语言与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7页。
    ②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① 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页。
    ① 见《马桥词典》中“打玄讲”词条。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② 见《马桥词典》中“你老人家”词条。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① 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上海文学》1997年第1期。
    ② 阎连科:《坚硬如水》,《钟山》2001年第1期。
    ① 毕飞宇:《玉米》,《人民文学》2001年第4期。
    ② 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③ (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① 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6页。
    ①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 林斤澜:《说癔(前言)》,《十年十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③ (瑞典)PeterFelixKellermann、(美)M.K.Hudgins主编:《心理剧与创伤——伤痛的行动演出》,陈信昭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④ 转引自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① NicoH. Frijda:"Commemorating",收入 in CollectiveMemory of PoliticalEvents,page105.
    ① 胡发云:《谁更接近今天?》,《文学自由谈》2008年第3期。
    ② 胡发云:《谁来回首不堪(代序)》,《隐匿者》,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5页。
    ② 洪子诚:《文学“转向”和精神“溃败”》,《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① 沈乔生《狗在1966年咬谁》的封面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张景兰:《受害者的施害逻辑与自审——近年来“文革”题材小说的新走向》,《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② 柯云路:《蒙昧》,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③ 张志忠:《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① 王一川:《探访人的隐秘心灵——读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② 铁凝:《大浴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① 铁凝:《无法逃避的好运》,《铁凝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① 王安忆、钟红明:《(启蒙时代):看一代人的精神成长》,《文汇报》2007年4月8日。
    ② 有关文革中“地下文学”的创作,陈思和提出过“潜在写作”这个概念,杨健等做过专门的研究,代表作有杨健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刘志荣的《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关文革中的异端思想,参见宋永毅、孙大进编:《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香港:田园书屋,1997年版)。
    ③ 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读书》1995年第10期。
    ① 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
    ② 张旭东:《“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③ 王尧:《“思想事件”的修辞——关于王安忆<启蒙时代>的阅读笔记》,《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① 戴瑶琴:《流氓的拳头与绅士的耳光——评小说<英格力士>》,《当代文坛》2005年第6期。
    ②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0页。
    ③ 转引自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④ 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① 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0页。
    ①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② 参见宋一夫、张占斌:《中国:毛泽东热》,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③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上神坛的毛泽东》,中外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本;《领袖泪》,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① 在90年代的社会语境中,“毛泽东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包含了时代巨变中的复杂情绪,如对现代化现实进程的某些不满,对上层腐败不断曝光而引起的失望,在中心离散时代对权威和信念的追忆,对英雄和神话的呼唤等。参见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宋一夫、张占斌:《中国:毛泽东热》。
    ②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③ 柯云路:《我想写出中国的文革史》,《文化时报》2000年7月14日。
    ① 张景兰:《行走的历史: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6页。
    ② 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① 欧文:《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① 梁晓声:《凝视商业时代》,《凝视九七》,西安:陕西旅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页。
    ②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页。
    ① 戴锦华:《个人写作与青春故事》,《电影艺术》1996年第3期。
    ② 魏微的《一个人的微湖闸》发表于2001年《收获·长篇增刊》,小说又名《流年》,2002年于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① 郭宝亮:《“历史亡灵”复活的意味及其批判——近年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热现象思考》,《文艺评论》1995年第6期。
    ① 王安忆:《两个六九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与陈思和对话》,《王安剂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 阎连科的《坚硬如水》获得200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最佳小说;程青的《十周岁》荣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优秀奖;东西《后悔录》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和2005年度小说家奖。
    ③ 柯云路:《黑山堡纲鉴·序》,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① 参见杜士玮等编:《给余华拔牙:盘点余华的“兄弟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评论集中收录黄惟群、林童、苍狼、王晓渔等人的批评,以反面声音为主。
    ① 所谓“暴力美学”指发掘暴力场面的形式美感,常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场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炫目的效果,在黑帮、警匪、动作等商业电影中经常出现。
    ① 张文红等:《<兄弟>畅销多棱镜》,《出版参考》,2005年第34期。
    ② 董丽敏:《当代文学生产中的<兄弟>》,《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③ 对于余华的冷酷叙事,有评论用“他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予以形容。参见余华:《内心之死》,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④ 谭五昌:《“文革”叙事、欲望叙事、苦难叙事及其他——对余华近作<兄弟>(上部)的一种读解》,谭五昌博客。
    ⑤ 王光明等:《市场时代的文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对话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① 艾米:《山楂树之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各界名流点评<山楂树之恋>》,http://vip.book.sina.com.cn。
    ① (奥)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藤守尧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页。
    ① 石一枫:《用文革装点滥情——读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爱>》,《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6期。
    ② 张清华:《境外谈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① 雷达:《<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欲望与理性的博奕》,《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① 陈舒劼:《“狼”与“启蒙”》,《江淮论坛》,2006年第6期。
    ① 叶辛:《金色婚姻》(《人民文学》1993年第6期),《月亮潭情案》(《人民文学》1994年第8期),《玉蛙》(《收获》2003年第1期)。
    ①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95页。
    ①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陈清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8页。
    ② (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③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年版,第241页。
    ④ 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① 泽尔尼克:《作为叙述的意识形态》,转引自赵毅衡:《叙述形式的文化意味》,《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② 孙先科:《颂祷与自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③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④ 董小英:《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⑤ 有论者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中25篇获奖作品作过统计,发现有16篇采用了叙述者>人物即全知的叙述视角。盛子潮:《诗和小说的艺术阐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7页。
    ① 秦立德:《叙述的转型——对‘后新潮小说’一种写作动机的考察》,《文学评论》1993年底6期。
    ② 路文彬:《公共痛苦中的历史信赖——论“伤痕文学”时期小说的历史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① 洪子诚:《文学“转向”和精神“溃败”》,《中华图书报》1995年5月3日。
    ②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③ 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①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② 参见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0页。
    ① 王炎、黄晓晨整理:《历史与文化记忆》,《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②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① 新时期初王蒙等作家将意识流技法引入小说创作,《蝴蝶》等小说“除有意识地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而带有‘现代味’外,其基调和内涵都属于富有现实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因而被称为“东方意识流”。参见朱寿桐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88页。
    ② 申霞艳:《狂想带我们飞翔——读<致一九七五>和<漫游革命时代>》,《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3期。
    ③ 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④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08页。
    ①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320页。
    ②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324页。
    ③ (俄)巴赫金:《巴赫金文集》第3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① 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② 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③ 李锐、王尧:《李锐、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① 罗惠敏:《再造乌托邦》,《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② 《北京的金山上》发表于《收获》1993年第2期,小说以第三人称内视角呈现张仲银的故事,“我”(知青李京生)是故事的倾听者和转述者。
    ①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页。
    ① 见柯云路《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中的封底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②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③ 吴义勤、施战军、黄发有:《代际想像的误区——也谈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上海文学》2006年第6期。
    ④ 余华、王尧.《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① 巴赫金认为,中世纪讽刺性的民间创作中的骗子、傻瓜、小丑等皆有“不理解”的认知特点,“这些人物以其独有的特点和权利成为这个世界的外人,以他们的眼光看世界,会使日常生活非同寻常化。”参见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① 迟子建:《一条狗儿的涅槃》,《越过云层的晴朗·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① 吴义勤:《狗道与人道——评迟子建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② 贾平凹:《古炉·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6页。
    ① 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138页。
    ② 蔡翔、费振钟、王尧:《文革与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① 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② 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① 丁帆:《新时期风俗画小说纵横谈》,《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
    ① 郑萍:《村落视野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读书》2005年第7期。
    ① 上海是中国的重要城市,在政治经济上居有重要地位,文革期间上海发生过多起重大事件。如1966年11月,以上海国营十七棉纺厂王洪文等为首的“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工总司”)成立,随后开展多次极端化的政治行动,被称为“上海一月风暴”,使夺权之风刮遍全国。参见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增订新版,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② 杨东平:《城市季风》,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472页.
    ① 参见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① 陈思和:《‘后’革命时期的精神漫游——略谈林白的两部长篇新作》,《西部》2007年第10期。
    ② 张清华:《时间的美学——论时间修辞与当代美学的演变》,《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①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② 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① 王德威:《伤痕即景暴力奇观》,《读书》1998年第5期。
    ① 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后记)。
    ① (意)本尼戴托·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页。
    ② 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陈平原、夏晓红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②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③ (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方杰、方宸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③ 洪治纲:《轻逸的叙事与南方的智慧》,《百花洲》2003年第2期。
    ①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卡尔维诺文集(4)》,萧天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② 洪治纲:《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② 迟子建:《微风入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③ 迟子建、周景雷:《文学的第三地》,《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① 转引自王侃:《黑暗中的叙述——艾伟小说论略》,《莽原》2004年第1期。
    ① 贾平凹:《古炉·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4页。
    ① 季仲:《人比猴进化了多少(后记)》,《非常年代的非常爱情》,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② 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③ 张旭东:《寓言批评——本雅明“辩证”批评理论的主题与形式》,《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① 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②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5页。
    ① 艾伟:《障碍(代后记)》,《越野赛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樊星:《关于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② 《雨花》杂志开辟《新“世说”》专栏,分别于1987年第2期、1988年第2期、第6期、第10期刊登了有关文革的笑话和故事。橙实:《文革笑料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金春明:《“文革”时期怪事怪语》,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① 乔瑜:《孽障们的歌》,《当代》1986年第6期。
    ② 卢跃刚:《文学的背景》,林大中:《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6(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① 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① 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189页。
    ①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② 参见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3、(美)莫里斯·梅斯那:《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英)J.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主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英)J.R.麦克法夸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香港新世纪出版2006年版。
    6、刘青峰、王毅:《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宋永毅、孙大进编:《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香港:田园书屋1996年版。
    8、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11、金观涛、刘青峰着:《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杜,1993年版。
    12、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版。
    13、(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6、(匈)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张志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7、张文杰主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黎炜译,杭 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2、(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23、(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4、(瑞典)PeterFelixKellermann、(美)M.K.Hudgins主编:《心理剧与创伤——伤痛的行动演出》,陈信昭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5、(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27、(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8、(法)索列尔:《暴力论》,刘光炎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30、(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31、(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34、(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5、(美)詹姆斯·费伦著:《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38、(德)雅思贝斯:《时代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9、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0、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许子东:《呐喊与流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4、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45、孟悦:《历史的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6、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杜2002年版。
    47、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9、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台湾:远流出版社1991年版。
    50、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1、杨小滨:《历史与修辞》,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2、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徐贲:《文化批评往何处去:一九八九后的中国文化讨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版。
    54、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5、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
    56、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意识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7、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8、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刘再复:《论中国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
    61、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62、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於可训:《王蒙传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65、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7、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8、陈思和:《无名时代的文学批评》,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69、谢冕、李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70、杨匡汉主编:《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1、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75、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洪治纲:《六十年代作家群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78、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9、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0、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1、王德威:《中国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82、王尧:《思想事件的修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王尧:《脱去文化的外套》,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版。
    84、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5、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北京: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87、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88、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9、(法)潘明啸(Michel Bonnin):《失落的一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0、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丁帆:《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与文本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2、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3、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武大出版社2005年版。
    94、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95、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6、谢有顺:《身体修辞》,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97、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8、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99、陶东风:《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100、张清华:《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及其美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1、路文彬:《历史想象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02、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3、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04、余开伟编:《忏悔还是不忏悔》,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105、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6、张景兰:《行走的历史:新时期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08年版。
    107、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108、胡少卿:《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9、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0、董小英:《叙述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1、李建军:《小说修辞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2、姚新勇:《主题的塑造与变迁——中国知青文学新论(1977—-1995)》,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3、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114、郑崇远:《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16、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7、陈学明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8、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许晖主编:《六十年代气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20、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1、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3、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4、郭玉生:《悲剧美学:历史考察与当代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5、杜士玮等编:《给余华拔牙:盘点余华的“兄弟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
    126、张贤亮、杨宪益等:《亲历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27、徐友渔:《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128、林大中:《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9、郝建:《文革四十年祭:2006年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美国:溪流出版社2006年版。
    130、於可训:《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32、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33、李锐、王尧:《李锐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韩少功、王尧:《韩少功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5、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6、贾平凹、走走:《我的人生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7、陈骏涛主编:《精神之旅——当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8、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39、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40、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42、姜广平:《经过与穿越:与当代著名作家对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3、从维熙:《走向混沌》,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144、王蒙:《王蒙自传》(半生多事、大块文章、九命七羊),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2007、2008年版。
    145、张抗抗:《大荒冰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6、李锐:《谁的人类》,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7、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8、王安忆:《王安忆说》,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