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哲学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中,中国创造的发展奇迹为世界所瞩目。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重要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更是科技、人才等优质要素密集和市场优势明显的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我国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京津冀三省市同属京畿重地,相互包容,具有天然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区域理应协同发展并且发展的更好更快。但实事求是的说,目前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行政区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区域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近两年来,京津冀区域连续发生严重雾霾,三地PM2.5持续爆表,群众怨气很大;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京津冀区域隐藏的巨大共同发展的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与中央提出的形成新的增长极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京津冀各具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是发展的动力,正因为差异的存在而呼唤协调。认识、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从体制、观念、市场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形成突出特色、保持优势、有分有合的良好发展局面,是京津冀区域的客观要求。此外,如何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协作,综合推动京津冀区域多核增长极驱动,层级推进,以及深入研究并阐释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过程,这些对中国整体发展和各区域发展,都是亟待破解、极富意义的话题。特别是2014年2月,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和落实的历史阶段。因此,对于该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区域演化的进程和趋势、区域协调中的体制机制问题症结、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进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所急需,更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方面结合实际工作中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量实证性探索,另一方面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经典著作和观点,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系统论述,力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
     引言就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考和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是中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对世界主要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进、主要特征和基本认识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区域发展观与实践探索及其效果,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第二章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框架,在系统阐述区域的概念和特征,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特征和对于特征的理解的基础上,从区域协调的本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的差异化三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方法论指导。
     第三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困境,回顾了京津冀区域演化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阶段,深刻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
     第四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全面阐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动力是群众的共同期盼、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矛盾运动的推动和利益关系的转变,系统论述了京津冀区域在政治、经济、空间规划、社会、生态五个维度的现实性。
     第五章是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总结提炼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互利、平等、互信和共享。针对京津冀区域的政府与市场双失调的归因现实,有针对性、有重点的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在政府方面,包括合理的协调机制、共同的价值观引导、共享的社会建设,在市场方面,包括合作的经济分工、互补的空间规划、系统的环境保护。
     结语部分强调要以京津冀区域为龙头,继续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
In the past35years, China has created a miracle in the world.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has been not only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center of China,but also the economic, trade and financial center. Thisarea has plen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s a pioneer ofreform, this area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China'sdevelopment patter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has the basis and conditions in thecoordinated development.This area shoul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andshould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 But in fact that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is not strong enough, the coordinationmechanism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is not perfect, regional developmentimbalanc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 serious. Especially in thelast two years, severe haze often occur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area, PM2.5makes every people uncomfortable.Some people caught severerespiratory disease because of haze.Many people complain about the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This area hides a huge potential power ofdevelopment, but still have not show it. Compared with the advancedregions in the world, this area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 individu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is the power of developmentbecause differences call for coordination.How to recognize and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How toestablish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for effective regional coordination?How to promote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productive cooperate with eachother? How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We should startfrom the point of system, concept and market, try to establish a set ofeffective system and mechanism. For China, it is a meaningful topic tostudy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area.In February2014,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has risen as a national strategy of China.This is a great moment in history. Therefore, we must seize the time tostud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and trends in the area, as well as related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The central need a mature research results. Beijing, Tianjin, Hebei localgovernments also ne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will becomea major issue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has followed the guidance of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Thoughts,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and the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theme of this paper is to found themechanism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This paper summarizes a lot of data. The author collects and collatesclassic abou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work. The authorcollect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and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introduction and text composition is under the follows:
     Introduction: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metho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iculty and innovation of thepaper.
     Chapter I:Study on the thinking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Western region.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jorcountries in the world histo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inese promoteexplo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Chapter II:Study on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ory.Thischapter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article.The author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regional coordination, meaning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evaluation scal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is the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Chapter III: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described the stages of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plightof Beijing, Tianjin and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chapteranalyzes the dilemma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Chapter IV:Study on the possibility and reality of the coordinatedevelopmen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There are four powers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The first is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the masses. The second is the need of th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roductivity.The third is to promote the socialcontradictions movement. The fourth is the change of interest. The authordiscusses the reality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fivepoints are politics, economic, soci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spaceplanning.
     Chapter V: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suggestion of the coordinate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This chapter summarizes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The principle is mutual benefit, equality,mutual trust and shared.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the authors gives sixrecommendations. The first is the rat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second is the economic division of labor. The third is complementaryspatial planning. The fourth is society share.The fifth is to protectthe environment. The sixth is to establish common values.
     The conclusion emphasized the study o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is the leading. The author hopes to continue to explore the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coordinateddevelopment policy system and management mode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张明龙: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33-37页。
    ①陈华,尹苑生: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外企业家,2006年第03期。
    ①许树立:试论京津冀地区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河北学刊,1986年第04期。
    ②中国城市科学二十年,中国建设报,2003年12月9日,第三版。
    ③严实:京津冀城市协调发展研讨会论坛摘编,城市,1991年04期。
    ④孙洪铭:发挥京津冀地区优势振兴北方经济——京津冀九城市协调发展研讨会第三次年会综述,城市问题,1993年02期。
    ⑤孙洪铭:从京津冀更大的地域空间研究北京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1993年第04期。
    ①刘纯彬:一个天方夜谭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关于建立京津冀大行政区的设想,中国软科学,1992年第3期。
    ②王爱春:港口经济与京津冀的联合及发展,经济论坛,1995年第4期。
    ①蒋满元: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②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③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5期。
    ④马燕坤: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
    ⑤刘作丽、贺灿飞: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去产业结构趋同研究,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⑥吕中行、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
    8期。
    ⑦赵玉:对环京津贫困带的扶持补偿机制研究,乡村经济,2008年第3期。
    ①钱智、季任钧、陈和平:论冀京津合作中的问题、机遇、方针和措施,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8期。
    ②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③刘学敏等:首都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②程必定,陈栋生,肖金成主编:区域科学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③祝尔娟,王天伟,陈安国等: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研究:重化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趋势与升级,经济出版社,2011年。
    ④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1期。
    ⑤李国平: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科学时报,2012年7月9日。
    ⑥肖金成、史育龙、李忠等: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⑦周立群等: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⑧祝尔娟等:推进滨海新区与北京产业对接的研究,经济出版社,2010年。
    ①程必定,陈栋生,肖金成主编:区域科学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②李国平: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科学时报,2012年7月9日。
    ③杨开忠:我国首都圈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4期。
    ①曾珍香,张培,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的区域协调发展:以京津冀为例,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①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
    ①郑定佳: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四大直辖市行政区划沿革,经济研究考,2007第29期,第12-21页。
    ②刘欣葵等:首都体制下的北京规划建设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75-76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49-1997),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④王培利:天津行政区划的沿革,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4年第1期,第11-17页。
    ⑤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编:北京市行政区划图志(1949-2006),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德波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顾建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②《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③《走向辉煌学习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①《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4页。
    ①孙久文、邓慧慧: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讨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①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②王泽填、孙辉煌: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第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2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1页。
    ①尹艳华,《现代城市政府与城市管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①【英】M.F.何布拉汉:冲突理论,国外社会学,1987年第3期,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53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1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①周立群罗若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基础制约因素与思路》,《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4期
    ②何海军杜丽菲郭小兰高士超:《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7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5页
    ①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④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①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华夏出版社,2004年,序言第1-2页。
    ①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①余海鹏,《区域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8页。
    ①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1-782页。
    ②《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8页。
    ③《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6-135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61页-375页。
    ①吴昕春,城市群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模式,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7页。
    ③孙文生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5期。
    ④《中关村:打造创新创业“梦之都”》,北京日报,2014年3月11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21页。
    ①崔和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②魏然、李国梁: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2期。
    ①周立群、丁银华:滨海新区与京津冀都市圈崛起,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陈永国: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理论思考,商业研究,2009年第2期。
    [1]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2]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3]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4]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6]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8]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9]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
    [1]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庞元正、李建华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3]金锋,等.区域经济与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4]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6]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7]魏后凯,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8]陈鸿宇.区域经济学新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49-1997)[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3]胡鞍钢、王绍军.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4]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5]周克琦.走向市场经济中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版社.1999.
    [16]朱崇实,陈振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郑必坚,龚育之,杨春贵,李君如.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9]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20]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2]杨开忠、李国平.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3]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5]杨春贵,张续文,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6]朱荣林.走向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宏观形势与体制改革视角[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7]中共中央党校教材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卷),2003.
    [2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9]黄景贵.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0]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1]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2]余明勤.区域经济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3]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4]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5]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6]王树林、曾宪植.北京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展望与对策[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37]刘健.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8]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9]周文兴.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5.
    [41]刘玉,冯健.区域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陈正良.“软实力”与区域发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4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3]宋锦洲.公共政策:概念、模型与应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
    [44]于刃刚,戴宏伟,等.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45]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6]张明龙,等.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7]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8]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9]王维平.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0]肖金成,等.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1]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2]李廉水,等.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4]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5]连玉明,武建忠.中国发展数字地图[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6]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7]史占中,罗守贵.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聚与整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58]刘秉镰,韩晶,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9]马庆国.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0]黄仁伟.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1]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2]孙冬虎.北京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63]李俊辰.伦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腾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4]屠启宇、金芳.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5]金相郁.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6]张京祥,等.全球化世纪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7]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8]杨志.城市软实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69]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8.
    [71]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72]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3]宋衍涛.政治冲突学原理[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74]杨德勇,张宏艳.产业结构研究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75]朱启贵.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6]吴殿厅,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7]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78]周立群,谢思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9]周国雄.博弈:公共政策执行力与利益主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0]朱启贵.区域协调可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81]曹保刚.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82]任远等.全球城市——区域的时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3]彭连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4]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85]李晓蕙.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86]程必定,陈栋生,肖金成.区域科学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7]余海鹏.区域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8]祝尔娟.全新定位下京津合作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9]夏文斌.当中国的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0]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1]祝尔娟.天津滨海新区与北京产业对接的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2]刘欣葵,等.首都体制下的北京规划建设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3]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4]张建平.中国区域开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5]徐瑛,陈秀山.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6]叶必丰,等.行政协议-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97]祝尔娟.“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研究(200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98]唐淑荣.第四节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99]祝尔娟.都市圈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0]周长林、孟颖.京津滨产业带空间布局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1]金元浦.北京:走向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02]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城市建设的比较研究[M].北京:2010年世界城市国际论坛丛书,2010.
    [103]牛文元,等.世界城市漫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104]李兴江,陈开军,张学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与协调发展:理论实证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5]祝尔娟.“十二五”京津冀发展研究(200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6]王泽填、孙辉煌.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107]刘学敏,等.首都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8]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9]母爱英,武建奇,武义青等.京津冀:理念与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0]李晓西,等.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1]王树林.软实力与软产业[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12]林祥、郭海.崛起的中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113]叶必丰,等.行政协议-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14]李健平,等.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15]龙固新.大型都市综合体开发研究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116]李景元.对接京津与都市区经济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8]刘增荣,等.区域经济系统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9]韩晶.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社,2011.
    [120]林汐.走向辉煌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121]李国平,陈红霞.协调发展与区域治理:京津冀地区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22]刘玉海,叶一剑,李博.困境:京津冀调查实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3]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4]文魁,祝尔娟,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5]叶山土.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新思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26]刘君德、马祖琦、熊竞.中央直辖市政区空间组织与制度模式探析:理论架构、比较分析及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127]吴燕.公平博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27]曾宪植.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北京世界城市的区域经济合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社,2012.
    [128]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29]周立群,等.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30]文魁,祝尔娟,等.京津冀发展报告:承载力测度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1]裴成荣.国际化大都市特色建设研究——以西安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3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33][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4][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3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6][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7][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38][奥地利]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39][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40][美]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41][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42][英]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43][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144][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45][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7][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8][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50][法]埃米尔·杜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5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5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153][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54][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55][英]切希尔,[美]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56][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57][美]奥利弗·伊顿·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8][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159][美]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60][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61][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62][美]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63][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吴昕春.城市群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5).
    [2]王培利.天津行政区划的沿革,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J].2004(1).
    [3]郑定佳.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四大直辖市行政区划沿革[J].经济研究考,2007(29).
    [4]吴忠民.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4).
    [5]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
    [6]陆大道.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8(6).
    [7]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06(4).
    [8]郑重,于光,周永章,高全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响应:资源环境一体化中的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4).
    [9]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经济地理,2009(6).
    [10]汪海.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J].北京社会科学,2007,(6).
    [11]安虎森.产业空间分布、收入差异和政府的有效调控——三论区域协调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07(4).
    [12]马海龙.历史、现状与未来:谈京津冀区域合作[J].经济师,2009(5).
    [13]刘春.跨省区交界地带协调机制构建探讨[J].特区经济,2007(3).
    [14]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2).
    [15]王丽.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J].经济研究,2007(6).
    [16]刘君德等.论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1999(1).
    [17]李国平.京津冀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战略构想[J].城市脉动60年,2008(2).
    [18]刘晓,杨洁,张慈.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9]杨洁,王艳,刘晓.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09(4).
    [20]臧学英.关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思考[J].城市,2009(3).
    [21]徐冬芳.“大北京”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22]周桂荣.区域合作中的政府管理模式选择——以滨海新区为例[D].南开大学.2009.
    [23]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
    [24]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5]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
    [26]孙久文、邓慧慧.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讨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
    [27]周立群、罗若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基础、制约因素与思路[J].北京规划建设,2005(4).
    [28]何海军、杜丽菲、郭小兰、高士超.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北方经济,2008(7).
    [29]陈永国.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理论思考[J].商业研究,2009(2).
    [30]李国平.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N].科学时报,2012-7-9.
    [31]李秀伟,路林.北京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10).
    [31]张强.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J].城市观察,2009(1).
    [32]于涛方、吴泓.北京城市空间的战略框架和对策[J].城市观察,2009(2).
    [33]孙明.北京布局的形成与变迁[J].当代北京研究,2010(2).
    [34]任云兰.民国时期的天津工业[J].天津经济,2004(5).
    [35]孙久文、叶振宇.北京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关系及合作途径[J].城市,2007(11).
    [36]赵培红、孙久文.北京市行政区域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启示[J].城市观察,2011(5).
    [37]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研究[J].数据,2010(11).
    [38]李国平、刘霄泉、孙铁山.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域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8).
    [39]周镇华.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及其借鉴[J].科学发展,2011(10).
    [40]孙洪铭.发挥京津冀地区优势振兴北方经济——京津冀九城市协调发展研讨会第三次年会综述[J].城市问题,1993(2).
    [41]孙洪铭.从京津冀更大的地域空间研究北京城市的发展[J].城市问题,1993(4).
    [42]刘纯彬.一个天方夜谭还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关于建立京津冀大行政区的设想[J].中国软科学,1992(3).
    [43]王爱春.港口经济与京津冀的联合及发展[J].经济论坛,1995(4).
    [44]张明龙.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02(2).
    [45]陈华,尹苑生: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6(3).
    [46]许树立:试论京津冀地区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J].河北学刊,1986(4).
    [47]杨开忠.我国首都圈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8(4).
    [48]严实.京津冀城市协调发展研讨会论坛摘编[J].城市,1991(4).
    [49]蒋满元.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12).
    [51]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11).
    [52]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0(5).
    [53]马燕坤.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11(5).
    [54]刘作丽、贺灿飞.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去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地理学报,2008(8).
    [55]吕中行、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J].经济与管理,2007(8).
    [56]赵玉.对环京津贫困带的扶持补偿机制研究[J].乡村经济,2008(3).
    [57]钱智、季任钧、陈和平.论冀京津合作中的问题、机遇、方针和措施[J].中国软科学,2000(8).
    [58]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59]陈为邦.中国城市科学二十年[N].中国建设报,2003-12-9.
    [1]David K.Hamilton,Governing Metropolitan Areas(NewYork:GarlandPublishing,Inc,1999).
    [2]Anselin,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Dordrecht:KluwerAcademic,1988).
    [3] Samuelson,Paul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November1954.
    [4] Devlin,R.and Estevade-ordal,A.What is New in the New Rebionalismin the Americans(Argentina:Buenos Aires Press,2001).
    [5] Lipton,M.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Haw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6]Batty,M.Cities and Complexity:Understanding Cities with CellularAutomata,Agent-based Models,and Fractals(MIT Press,2005).
    [7] 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920).
    [8] Nielson,K.Equality and Liberty:A Defence of Radical Egalitarianism(Totowa:N.J.Rowman&Allanheld,1985).
    [9]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J].The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
    [1]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3]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4]百度网:http://www.baidu.com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