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雅”是中国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词曲、诗文、小说等文体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最初是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文艺出现的,为了改变其俗艳、卑微的地位,其雅化的要求和趋势大于诗文等文体,从唐五代直至晚清,词论者大多以“雅”为尚。而现今研究者对词论中“雅”的研究多局限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或者多是对雅词流派、雅词创作的研究,对词论中“雅”的发展嬗变及其内在深厚而复杂的内涵,则很少有人研究,把“雅”放在词论中进行系统、深入、全面地进行探讨的,更是阙如。本文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词论中的尊“雅”观进行研究:一是从纵向即动态层面探讨词论尊“雅”观的发展、嬗变的历史,“雅”在各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面貌;二是从横向即静态层面探讨尊“雅”观的哲学基础,探讨词论中“雅”之风格要求和创作特点以及“雅”与相关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共分七个部分进行论述。
     导言部分主要综述词论之“雅”的研究情况并说明本选题的由来,阐述研究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的逻辑起点,并阐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主要探讨尊“雅”观的形成和嬗变。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萌芽于唐五代时期,是尚文雅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清雅”的审美趣尚的产物,受到过儒家思想明显的影响。宋代是古典词论尊“雅”观树立和发展的时期,在内敛的士风的刺激下,词论尊“雅”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词体在创作上完成了由“空中语”到“心中事”的转变。“雅”之内涵逐渐丰富,出现本色之雅论和诗化之雅论这样两种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尊“雅”观。在“清”与“浑”的此消彼长中,“清空”成为得“雅”之旨的典范,受到推崇并得以发展。此一时期,词论尊“雅”观的思想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道释为辅。元明时期,追求真性情,反对礼法的束缚和压制,在“宁为大雅罪人”等等思想的影响下,词论中的尊“雅”观逐渐丧失了其主流地位,且为当时正统的审美意识所排斥,词论中的尊“雅”观念在与世风的冲击和磨合中得以延续和凝定,“尚雅而不避俗”成为一时典范。清代是词体的“中兴”时期,尊“雅”观得以开拓和深化。倡雅词论者在方法论与思想内涵等方面对“雅”进行深入而系统的阐释。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雅”这一审美范畴的义界、内涵及其内在矛盾。“雅”在义界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作为词论中的“雅”,历代词论者所提倡的“雅”之内涵则更为具体和深厚。词论中的尊“雅”观涉及三个层面:在词体创作层面要求音协律合,字琢句炼,才高意新,创作者人品高洁;在词体风格论层面,以“雅”为审美要求,强调意高、趣雅;在思想层面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以道、释为辅。词论之“雅”,以“中”为内在尺度,以“礼”为外在要求,在情、性、志、韵等的变化组合中形成矛盾张力。
     第三章主要论述古典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哲学辩证法。在思想上,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是儒家的诗教原则、复古与崇正思想等等,而道家的“清”、“无”、自由不拘、超然出尘和佛家的“空”、“圆融无碍”等精神对词论尊“雅”观有很深的影响。在方法上,词论尊“雅”观所体现出的艺术辩证法之“中”,更多地体现为折中兼取的方法和“中和之美”的艺术辩证法。
     第四章以词论中的主张和典型雅词为例,阐述了“雅”的主要风格特点。辨析了清雅与闲雅,雅正与骚雅,醇雅与儒雅等等及其与一般概念上的“雅”之风格的区别,与同时期相关美学范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论及词论尊“雅”观中的风格要求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主要探讨词论尊“雅”观的意义。词论尊“雅”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指导实践的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树立了雅词的典范。在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词体的内容得到扩大,词境、词品得以提升,词体在认同规范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地位的提升。词论尊“雅”观对诗学具有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对其他文体也有很大的影响。
     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词论尊“雅”观的形成与嬗变、内涵及生成、思想与方法、风格、意义等诸方面加以总结。总起来看,词论尊“雅”观借助于传统文化和诗学话语来建构词学批评体系,其对词学理论史的建构、丰富和深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Elegance"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 and distinctiv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yrics, poetry, novels and other literary criticism. The lyric was originally used as a popular literature appeared, in order to change its flashy, humble position, its elegant requirement and trent more than poetry style. From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y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lyric critics mostly advocate "elegance". Bu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rs on the theory of "elegance" is limited in the Song Dynasty,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or is the study of the elegant lyric genre, Elegant lyric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the "Elega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ep and complex, there were a few of researches, the "Elegance" on the theory of system, is the lack of, in-depth, comprehensive study. This paper mainly in the face from the dynamic and static two layer theory in respect of "elegance" concept:one is from the longitudinal dynamic aspects of lyric advocating "elegance" concept 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history,"elegance" shown in every era appearance; the other is from the horizontal and i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static level respect the "elegance" concept,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elegance" style and cre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gance" and related categori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o study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elegance" concept, and explain the origin of this topic,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of China classical theory respect "elegance" concept,and expounds the methods and ideas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elegance" statue. Chinese classical theory respect "elegance" concept originated in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y, between this perio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hought of "elegance", the elegant aesthetic taste of the product produce the lyric theory of "elegance", which influenced clearly by Confucian ideas. The Song Dynasty i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legance" respect which set up and develop. Under the introverted wind stimulation, the theory of "elegance" respect concept into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in this period, the lyric creation completed by the "air" to "the heart"."Elegance" has rich connotation, elegant appearance color theory and poetic elegance on two such contact already distinguishing statue of "elegance" view. In this perio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theory respect "elegance" view mainly by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s. Yuan and Ming Dynasty, the pursuit of true disposition, restraint against etiquette and pressing, in "the guilty person of elegance" and so on ideology, theory of "elegance" repect concept has gradually lost its dominant position, and the exclusion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orthodox theory of the statue, in the concept of "elegance" continuity and set in an social impact and the run in,"elegance but not avoid vulgar" become a model. Qing Dynasty in the period of "resurgence","elegance" respect to expand and deepen.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elegance in methodology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in "system, in-depth interpre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legance" this aesthetic category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its internal contradictions,"elegance" is more specific and profoud. The theory of "elegance" respect concept involves three levels:in the creation of lyric level requirement's law, the character to carve the sentence to a new high, refined, creator of noble and graceful; in the style of lyric theory,with "elegance" as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that emphasize high content, and elegant taste; in the ideological level is based on Confucian thought, to supplement, release. The theory of "elegance","in" into the inner scale, took "courtesy" as the external demand, formed the contradiction tension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combined,ambition, rhyme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legance" fundamental ideological and spiritual, philosophical dialectics. In thought, lyric in the "elegance" the basic idea is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poem teaching principle, retro and advocating orthodox, Taoism "clear","no", footloose and unearthly and Buddhism's "empty","unobstructed harmony" spirit of the theory of "elegance" concept of honour deep impact. In the method, the theory of "elegance" respect concept reflects the artistic dialectics.
     The fourth chapter to the lyric in the position and the typical elegant lyric as the example, elaborated "the main style and elegance". Analysis of the elegant and graceful, elegant and elegance, style elegance and refined, the difference and the general concept of "elegance", the re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lat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aesthe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yle and the lyric finally respect "elegance" concept and creative practic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eleganc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respect. The theory of "elegance" respect theory has high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s theoretical valu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which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reality of strong pertinence an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lyric, In terms of guidance for practice, the content to be expanded, the lyric taste can be improved, the lyric in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ization of self promotion.
     The conclusion part is mainly the theory of "elegance" to honour concep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connotation and formation, thought and method, style, significance and other aspects to summarize. In general, the theory of "elegance" view with respect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oetics Discourse to construct the criticism of lyric system, the lyric construction theory history, enrich and deepen the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引文
① 梁启超:《释四诗名义》,《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5页。
    ① 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页。
    ① 张炎:《词源》,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第266页。
    ② 张炎:《词源》,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第263页。
    ③ 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④ J.Z爱门森:《清空的浑厚——姜白石文艺思想纵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① 聂安福:《两宋词坛雅俗之辨》,《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1期。
    ① 杨柏岭:《词的雅化与尊词观念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
    ① 转引自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209页。
    ②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高祖本纪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8—-529页。
    ③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十七,《前蜀后主本纪》,第531页。
    ④ [宋1张唐英:《蜀梼杌》卷下。
    ⑤ [宋]勾延庆,《锦里耆旧传》卷五,第12页。
    ⑥ 《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
    ⑦ 《十国春秋》卷五十六《杨九龄传》。
    ①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787页。
    ② 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七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856页。
    ③ 马令:《南唐书》卷一。
    ④ 陆游:《南唐书》卷二。
    ⑤ 史虚白:《钓矶立谈》。
    ⑥ 陈彭年:《江南别录》。
    ⑦ 徐铉:《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二十九。
    ① 转引自方智范邓乔彬等著:《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② 陈良运:《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③ 同上。
    ④ 《乐府诗集》卷九十《新乐府辞·序》:“至武帝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则采歌谣,被声乐,其来盖亦远矣。”
    ⑤ [南朝]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院2009年版,第442页。
    ① 转引自[宋]苏轼著 李之亮笺注 《苏轼文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5页。
    ②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③ 阴法鲁:《关于词的起源问题》,《词学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社1982年版,第6页、第6—-7页。
    ④ 木斋:《论唐代乐舞制度变革与曲词起源》,《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⑤ 转引自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615页。
    ⑥ 转引自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第612页。
    ①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6页。
    ②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5页。
    ③ 俞彦:《爰园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00页。
    ④ 刘尧民:《词与音乐》,第262页。
    ①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第257页。
    ②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88页。
    ② 脱脱《宋史》卷四百七十九,第13895页。
    ① 李一氓:《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①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世界图书出版2000年版,第393页。
    ① 《宋史》,第3356页。
    ② 《宋史》,第3357页。
    ③ 《宋史》,第2938页。
    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乾德四年五月,第171页。
    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八,太平兴国二年,第394页。
    ① [宋]魏泰:《东轩笔录》,中华书局,1986年,第52页。
    ① [宋]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80页。
    ② [元]脱脱:《宋史》,第3351页。
    ③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1页。
    ④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5—206页。
    ①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② 黄异:《中兴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84页。
    ③ [宋]胡仔(?)集 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词集序跋萃编》,第658—659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6--247页。
    ① 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80页。
    ② 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82页。
    ③ 《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238页。
    ①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2页。
    ①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7页。
    ②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第136页。
    ③ 金启华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④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2页。
    ① 同上。
    ② 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2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① 脱脱等编:《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页。
    ② 李国凤:《玩斋集》,《四库全书》第1215册。
    ③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第9页。
    ① 张少康卢永磷编选:《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② 黄霖等:《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③ 《词源》,第9页。
    ④ 《词源》,第29页。
    ⑤ 《词源》,第23页。
    ⑥ 《词源》,第16页。
    ① 陆辅之:《词旨》,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01页。
    ② 《词话丛编》,第301页。
    ③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①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7页。
    ②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517页。
    ③ 方智范邓乔彬等著:《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① 刘将孙:《养吾斋集》卷十一,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 王世贞:《艺苑卮言》,《词话丛编》,第385页。
    ① 蔡景康编选:《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② 袁宏道:《叙小修诗》,见《袁中郎全集》卷三,明万历刊本。
    ③ 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85页。
    ④ 吴讷《文章辨体》,《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91册。
    ① 同上。
    ② 同上。
    ③ 吴讷:《近代词曲叙录》。
    ④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⑤ 《渚山堂词话》卷三,《词话丛编》第378页。
    ① 《词品》卷二,《词话丛编》第450——451页。
    ② 陈子龙:《三子诗余序》,见《安雅堂稿》卷二。
    ③ 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见《安雅堂稿》卷二。
    ① 同上。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未刊文·封建》,《黄宗羲全集》(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① 陈良运:《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1页。
    ②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425页。
    ③ 朱彝尊:《词综》,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④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九,《词话从编》第4册,第3443页。
    ① 《词话丛编》,第3987页。
    ② 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048页。
    ③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426页。
    ①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428页。
    ②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943页。
    ③ 方智范邓乔彬等著:《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④ 梁启超:《饮冰室评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308页。
    ⑤ 同上。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250页。
    ②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页。
    ① 缪钺,叶嘉莹:《灵谿词说·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10页。
    ②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孙克强:《雅俗之辨》,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第819页。
    ③ 汤斌:《雅正考》,《社科纵横》1993年第4期。
    ④ 《毛诗序》,《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0页。
    ① 曹顺庆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 杨柏岭:《词的雅化与尊词观念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③ 赵晓兰:《宋人雅词原论》,巴蜀书店1999年版,第63-64页。
    ① 《词话丛编》,第3622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7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4页。
    ③ 《词话从编》,第254页。
    ④ 《词话丛编》,第195页。
    ① 王国维著周锡山编校:《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② 钱穆:《中国文化与中国诗学》,《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8页。
    ① 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② 朱崇才:《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5页。
    ③ 张惠言:《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1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0页。
    ① 《中国词学批评史》,第86—87页。
    ② 《中国词学批评史》,第88页。
    ①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9页。
    ②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64页。
    ① 转引自《形雅意正——宋人词论之雅化理论的美学原则》,林玫仪《李清照<词论>评析》,《淡江学报》。
    ②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5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4页。
    ① 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版,第45页。
    ②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③ [宋]姜夔著王维若韩经太译注:《姜夔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曹顺庆 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② 《雅论与雅俗之辨》,第37页。
    ① 潘耒:《曝书亭集序》,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八十一,四部丛刊本。
    ② 恽敬:《上草俪笙郎书》,《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大云山房文稿集》卷三,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③ 《山谷集》卷十九。
    ① 陈郁:《藏一话腴》,姜夔著夏承焘笺校:《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②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姜夔著夏承焘笺校:《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329页。
    ③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321页。
    ④ 朱崇才:《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⑤ 孙麟趾:《词径》,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55页。
    ① 李青春李珺平主编张海鸥著:《两宋雅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0页。
    ② 同上。
    ③ 《蒿庵论词》,《介存斋论词杂著·复堂论词·蒿庵论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0页。
    ④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1页。
    ①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1页。
    ② 《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第166页。
    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4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3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0页。
    ⑤ 《词话从编》,第125页。
    ① 孔颖达: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第131页。
    ②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第269页。
    ① 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6页。
    ② 李一氓:《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③ 张惠民等:《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①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5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7页。
    ② 《词话丛编》,第182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1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0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81页。
    ④ 皎然:《诗式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页。
    ⑤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1页。
    ⑥ 《沧浪诗话校释》,第158页。
    ⑦ 《沧浪诗话校释》,第7页。
    ⑧ [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6页。
    ①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0页。
    ② 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53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4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9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7页。
    ①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5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0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5页。
    ⑤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2页。
    ② 《词话从编》,第227页。
    ③ [宋]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④ 《词源》,第23页。
    ① 元好问:《新轩乐府》引,见《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六。
    ② 转引自陶秋英编:《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① 陈子龙:《幽兰草词序》,见《安雅堂稿》卷三。
    ① [南朝]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391页。
    ① 朱彝尊:《乐府补题序》,见《曝书亭集》卷三十六。
    ② 吴锡麒:《屈弢园竹沪渔唱序》,见《有正味斋骈体文续集》卷二。
    ③ 《词话丛编》,第1455页。
    ④ 《词话丛编》,第1449页。
    ⑤ 焦循:《易通释》卷五。
    ① 焦循:《琳雅词跋》,见《雕菰集》卷十八。
    ② 焦循:《雕菰楼词话》。
    ③ 《词话丛编》,第1482页。
    ④ 《词话丛编》,第1485页。
    ⑤ 《词话丛编》,第1481页。
    ⑥ 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九。
    ⑦ 《词话丛编》,第4047页。
    ① 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
    ② 彭玉平:《词学史上的“潜气内转”说》,《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③ 谭献:《谭评<词辨>》,唐圭璋《词话丛编》。
    ④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第二册),第1643页。
    ⑤ 参看彭玉平:《词学史上的“潜气内转”说》,《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⑥ 谭献:《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⑦ 陈洵:《海绡说词》,《词话丛编》(第五册),第4057页。
    ① 《词话丛编》,第3751页。
    ② 《词话丛编》,第3952页。
    ③ 《词话丛编》,第3900页。
    ① 《词话丛编》,第4406页。
    ② 《词话丛编》,第4447页。
    ③ 《词话丛编》第4527页。
    ④ 《词话丛编》,第4409页。
    ① 陈戍国撰:《礼记校注》岳麓书社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① 《毛诗序》,《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0页。
    ②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9页。
    ③ 张惠民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2页。
    ⑤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4页。
    ① [清]张思岩宗楠辑:《词林纪事》,成都古籍书店1982年版,第1—-2页。
    ② 《词话丛编》,第73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0页。
    ④ 《文心雕龙·比兴》
    ① [宋]鮦阳居士《复雅歌词》,唐圭璋《词话丛编》,第60页。
    ② [清]朱彝尊《静惕堂词序》,转引自施蛰存主编《词集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3页。
    ③ [清]朱彝尊《陈纬云<红盐词>序》,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张惠言《张惠言词论》,唐圭璋《词话丛编》(二),第1609页。
    ① 《介存斋论词杂著,学词途径》。
    ②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43页。
    ③ 同上。
    ④ 方智范、邓乔彬等:《中国词学批评史》,第367页。
    ⑤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四),第3777页。
    ⑥ 《词学讲义》,载《词学季刊》创刊号。
    ⑦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526页。
    ① 张惠言:《张惠言论词》,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09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9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7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5页。
    ⑤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0页。
    ⑥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5页。
    ① 《国朝词综自序》,《春融堂集》卷四十一。
    ② 《词话丛编》,第4047页。
    ③ 张国庆《中和之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④ 《中和之美》,第130页。
    ⑤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6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17页。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0页。
    ① 《词话丛编》,第88页。
    ② (宋)胡寅撰尹文汉校点《斐然集·崇正辩》,岳麓书社2009年,第701页。
    ① 张春义:《南宋词与理学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48—249页。
    ③ 《词话丛编》,第60页。
    ④ [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5页。
    ① 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年版,第521—522页。
    ② 张惠民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4页。
    ③ 周济:《周济词辨自序》,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37页。
    ④ 同上。
    ① 《宋四家词选》评柳永《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② 同上。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③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45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5页。
    ⑤ 《白雨斋词话》卷二
    ① 《宋四家词选》眉批。
    ②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4页。
    ① 《苏轼文集》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9页。
    ②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97页。
    ③ 赵令畴《侯鲭录》卷七,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3页。
    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第253页。
    ⑤ 《侯鲭录》,第205页。
    ⑥ 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6页。
    ⑦ 李一氓校《花间集》,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第1页。
    ① [宋]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80页。
    ②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83页。
    ③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第9页。
    ④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第9页。
    ⑤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第16页。
    ⑥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第18页。
    ① 《疆村遗书序》,载《词学季刊》创刊号。
    ② 《复堂词话》,《词话丛编》,第4989也。
    ③ 刘毓盘:《词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页。
    ①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8页。
    ② 金启华等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③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83584、614页。
    ①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288页。
    ② 同上。
    ③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版,第497、497页。
    ④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18页。
    ⑤ [宋]苏轼著王云五编《苏东坡集》(五),商务印书发行1930年版,第34页。
    ⑥ [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18页。
    ①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
    ②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7页。
    ③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7页。
    ① [宋]黄升辑:《花庵词选》,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② [清]黄蓼园:《蓼园词评》,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078页。
    ③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94页。
    ④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24页。
    ⑤ 张惠民等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32页。
    ①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0页。
    ② 朱彝尊:《词综》第6—11页。
    ③ 陈玉几:《樊榭山房集外词题词》,《清代文论选》第476页。
    ④ 王昶:《江宾谷<梅鹤词>序》,《清代文论选》,第544页。
    ⑤ 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① 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②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第288页。
    ③ J.Z.爱门森《清空的浑厚—姜白石文艺思想纵横》,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页。
    ④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054页。
    ① 见《厉鹗钞本《白石道人歌曲》跋。
    ② 《论词绝句十二首》其七,《樊榭山房文集》卷七。
    ③ 厉鹗:《无声诗馆吟稿》,《清代文论选》,第486页。
    ① 《群雅词集序》,《樊榭山房文集》卷四。
    ① 方智范、邓乔彬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第37页。
    ② 方智范、邓乔彬等:《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第36页。
    ③ 《历代诗话》,第255页。
    ① 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73页。
    ② 俞彦:《爰园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99页。
    ③ 杨慎:《词品》,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21页。
    ① 方智范、邓乔彬等:《中国词学批评史论》,第234页。
    ① 此种观点源自张国庆的专著《中和之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② 《中和之美》,第50-51页。
    ① 《词话丛编》,第80页。
    ② 《中和之美》,第20页。
    ③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55页。
    ④ 《中和之美》,第20页。
    ①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② 《中和之美》,第20页。
    ③ [元]陆辅之:《词旨》,《词话丛编》,第301页。
    ① [清]谭献:《复堂词录叙》,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988页。
    ② [清]谭献:《词辨跋》,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989页。
    ③ 杨柏岭:《忧生念乱的虚浑—谭献“折中柔厚”词说评价》第22页,《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清]谭献:《箧中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008页。
    ② [清]谭献:《箧中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009页。
    ③ [清]谭献:《箧中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011页
    ④ [清]谭献:《冯煦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000页。
    ⑤ [清]谭献:《评王沂孙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992页。
    ⑥ 郭绍虞:《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① [清]谭献:《词辨》,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989页。
    ②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第485页。
    ③ 《艺概注稿》,第561页。
    ④ 《艺概注稿》,第562页。
    ① 《艺概注稿》,第516页。
    ② 《艺概注稿》,第495页。
    ③ 《艺概注稿》,第522页。
    ① 赵岐:《孟子注疏》,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5页。
    ② 《孟子·尽心上》。
    ③ [宋]朱熹:《孟子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6页。
    ①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17页。
    ② 《词话丛编》,第1609页。
    ③ 叶嘉莹:《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④ [清]宋翔凤《洞箫楼诗纪》卷三,浮溪精舍丛书本。
    ① 《词话丛编》,第3485—3486页。
    ② [清]况周颐 王国维:《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33—234页。
    ③ 《词话丛编》,第3988页。
    ① 《词话丛编》,第3993页。
    ② 杨伯峻译注孟子著:《孟子译注·万章章句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1页。
    ① 《词话丛编》,第2399-2400页。
    ② 《艺概注稿》,第571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0页。
    ① 《雅论与雅俗之辨》,第110页。
    ① 《宋史·乐志》卷一百二十八。
    ① [清]冯金伯辑:《词苑萃编》,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139页。
    ②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① 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61页。
    ② 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① 《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79页。
    ② 《花间集校注》,第1页。
    ①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109页。
    ②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827页。
    ③ 《全宋词》,第88页。
    ① 《全宋词》,第99页。
    ② 《全宋词》,第92页。
    ③ 《全宋词》,第121页。
    ① 《全宋词》,第143页。
    ① [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十九。
    ② [清]沈曾植:《菌阁琐谈》
    ③ 《全宋词》,第926页。
    ④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88页。
    ②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何文焕:《历代诗话》,第490页。
    ③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① 《珠玉词:诗意的生命之光》,见《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② 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三,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1页。
    ③ 王灼:《碧鸡漫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83页。
    ① 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242页。
    ②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③ 脱脱:《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传》。
    ① 《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第328页。
    ② 《苕溪渔隐丛话》,第26页。
    ① 朱光潜:《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② 转引自曹明升:《宋词雅俗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 苏轼:《题柳子厚诗》,《苏轼文集》卷六七。
    ②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王大鹏:《中国历代诗话选》,第792页。
    ③ 转引自孙克强:《雅俗之辨》,第238页。
    ④ 杨慎:《词品》,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51页。
    ① 陈廷焯:《词坛丛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720页。
    ① 郭锋:《论宋代词学的“骚雅”》,《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3期。
    ① 《介存斋论词杂著》第8页。
    ①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第394、398页。
    ②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① 《词话丛编》,第263—264页。
    ① 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04页。
    《南宋名家词选讲》,第105页。
    ② 郭锋:《论宋代词学的“骚雅”》,《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5卷第3期。
    ① 刘永济:《词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①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8页。
    ② 《词话丛编》,第260页。
    ① 《词话丛编》,第84页。
    ①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词话丛编》,第1633页。
    ②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3969页。
    ③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66页。
    ① 张炎:《词源》,唐圭璋:《词话丛编》,第267页。
    ② 同上。
    ③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5176页。
    ① 严迪昌:《清词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第436页。
    ② [清]朱彝尊:《词综》卷首,第1页。
    ① 高建中:《浙西词派的理论》,《词学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② [清]朱彝尊:《词综》卷首,第14页。
    ③ [清]朱彝尊:《词综》卷首,第11页。
    ④ [清]朱彝尊:《词综》卷首,第2页。
    ① [清]朱彝尊:《紫云词序》,《曝书序集》卷四十,第3页。
    ② [清]曹溶:《静惕堂词》卷首,《清名家词》第一册。
    ③ 《曝书亭集》卷四十,《陈纬云红盐词序》。
    ④ 《曝书亭集》卷四十,《群雅集序》。
    ⑤ 《樊榭山房集》卷四十,《群雅词集序》。
    ⑥ 《曝书亭集》卷四十,《蒋京少梧月词序》。
    ① [清]王昶:《琴画楼词钞序》,《春融堂集》卷四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38册,第90页。
    ② [清]吴锡麒:《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八,续修四库全书第1468册,第660页。
    ① [清]郭鏖:《灵芬馆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二册,第1503页。
    ② 《词话丛编》第四册,第3460页。
    ③ 《有正味斋骈体文》,第665页。
    ① 《词话丛编》,第1503页。
    ② [清]郭麐:《灵芬馆杂著》卷二。
    ① 《词话丛编》,第3485页。
    ② 《词话丛编》,第1630页。
    ① 叶嘉莹:《清词丛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② 谭献:《箧中词》卷三,第18页,光绪八年刻本。转引自迟宝东:《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③ 同上。
    ① 谭献:《复堂日记》,第4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② 转引自《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第174页。
    ③ 谭献:《箧中词》卷二,第22页。
    ① 《花间集注》,第2页。
    ②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③ 《苏轼文集》卷五十三,第1569页。
    ①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179页。
    ② 《词话丛编》,第30页。
    ③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204—205页。
    ④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第4页。
    ① 余意:《论“以诗为词”的词学意义》,《阴山学刊》,2005年第5期。
    ② 邓乔彬:《论南宋风雅词派在词的美学进程中的意义》,《词学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① 《词话丛编》,第1503页。
    ② 《词话丛编》,第3691页。
    ③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① 唐圭璋编:《全宋词》。
    ② 《词话丛编》,第279页。
    ③ 《词话丛编》,第82页。
    ④ 《放翁题跋》,转引自《花间集评注》,第33页。
    ⑤ 吴梅:《词学通论》,第151、156页。
    ① 施蛰存:《词集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3页。
    ② 薛砺若:《宋词通论》,台湾开明书店1957年版,第265页。
    ③ 《词话丛编》,第301到302页。
    ④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四部丛刊》本。
    ① 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385页。
    ② 《唐宋词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4页。
    ③ 朱彝尊汪森编李庆甲校点:《词综·发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④ 朱彝尊:《黑蝶斋诗余序》,《曝书亭集》卷四十,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⑤ 《词话丛编》,第3694页。
    ⑥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将尧章自叙》,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⑦ 同上。
    ⑧ 《唐宋词集序跋汇编》,第263页。
    ① 转引自孙克强:《雅俗之辩》,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① 《人间词话》,《词话丛编》。
    ① 杨柏岭:《词的雅化与尊词观念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4期。
    ① 况周颐:《蕙风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
    ①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98902页。
    ② 朱东润:《梅尧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③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七册。
    ④ 王大鹏等编:《中国历代诗话选》,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61页。
    ⑤ 《中国历代诗话选》,第68页。
    ① 鮦阳居士:《复雅歌词》,唐圭璋:《词话丛编》,第59页。
    ① 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5-176页。
    ② 顾仲瑛:《制曲十六观》。
    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曹辛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词学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曹辛华张幼良:中国词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曹顺庆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陈钟凡:中国韵文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28.
    陈水云:明清词研究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陈水云:清代词学发展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陈水云: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陈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词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陈匪石:声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陈振濂: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乃乾:清名家词[M].上海:上海书店,1982.
    陈良运方智范段晓华: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
    崔海正:中国词学研究体系建构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
    村上哲见著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邓乔彬:词学廿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邓乔彬:唐宋词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93.
    邓红梅侯方元: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邓子勉编:宋金元词话全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丁放:金元明清诗词理论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丁放:金元词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方智范等:中国词学批评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方智范邓乔彬高建中周圣伟: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峰:唐五代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戈载:词林正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龚兆吉:历代词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胡云翼:胡云翼说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胡云翼:中国词史略[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3.
    胡云翼:中国词史大纲[M].北京:北新书局,1933.
    胡云翼:宋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26.
    胡云翼:词学ABC[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30.
    胡仔著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19—1949)[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黄文吉:词学论著书目(1912—1992)[M].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黄文吉:黄文吉词学论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3.
    黄志浩:常州词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金启华等:唐宋词集序跋汇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蒋哲伦:词别是一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蒋哲伦傅蓉蓉:中国诗学史·词学卷[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J.Z.爱门森:清空的浑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英]康蒲·斯密著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解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况周颐:蕙风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况周颐: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李渔:闲情偶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李一氓:花间集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李剑亮:宋词诠释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梁启勋:词学[M].台北:学海出版社,1991.
    梁启勋:词学[M].北京:中国书店,1985.
    梁蓉基:词学理论综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刘麟生:中国诗词概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6.
    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刘毓盘:词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5.
    刘永济:词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刘永济:微睇室说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刘庆云:词话十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0.
    刘梦芙编校:近现代词话丛编[M].合肥:黄山书社,2009.
    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刘静刘磊:金元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刘贵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刘扬忠:宋词研究之路[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刘尊明:唐宋词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尊明:唐宋词与唐宋文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刘尧民:词与音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刘坡公:学词百法[M].上海:上海书店,1987.
    林玫仪:词学考诊[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
    梁令娴编刘逸生校点:艺衡馆词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卢前:词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934.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龙榆生:同声月刊[M].南京:1940创刊.
    龙榆生:词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龙榆生:词学季刊[M].上海:开明书店印行,1933.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冒广生:冒鹤亭词曲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马兴荣:词学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9.
    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中国词学大辞典[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苗青:唐宋词体通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缪钺:诗词散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缪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M].长沙:岳麓书社,1993.
    缪钺叶嘉莹:灵溪词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皮述平:晚清词学的思想与方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屈兴国:蕙风词话辑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邱世友:词论史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丘琼荪:诗赋词曲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35.
    [日]青山宏程郁缀译:唐宋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任中敏:词曲通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任二北:词学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施议对:词学论集[M].澳门:澳门大学出版中心,1999.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施蛰存陈如江:宋元词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施蛰存:词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孙克强:清代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孙克强:唐宋人词话[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孙维城: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宋晓霭:宋代声诗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6.
    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唐圭璋:词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汤擎民:詹安泰词学论稿[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谭新红:清词话考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宛敏灏:词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吴烈:中国韵文演变史[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41.
    吴相洲王志远:历代词人品鉴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吴世昌:词学论丛(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吴梅:吴梅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易:词曲史[M].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
    王洪:唐宋词百科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王兆鹏:词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兆鹏:词学研究方法十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王沂孙著詹安泰笺注:花外集笺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望仲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诗词曲论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徐柯:清代词学概论[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26.
    徐敬修:词学常识[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26.
    薛砺若:宋词通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5.
    谢桃坊:宋词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3.
    谢无量:词学指南[M].北京:中华书局,1918.
    许伯卿:宋词题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夏敬观:词调溯源[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夏承焘:夏承焘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叶嘉莹:清词论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0.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叶恭绰:全清词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杨海明:唐宋词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杨海明:唐宋词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杨海明:唐宋词风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2004.
    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严迪昌:近现代词纪事会评[M].合肥:黄山书社,1995.
    姚蓉:明清词派史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张惠民 金启华:宋代词学资料汇编[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张海鸥:两宋雅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赵晓兰:宋人雅词原论[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9.
    [清]朱祖谋:疆村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9.
    [清]查继超:词学全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朱彝尊 汪森:词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朱崇才:词话理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朱惠国:中国近代词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朱惠国 刘明玉:明清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朱德慈:常州词派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曾昭岷 曹济平 王兆鹏 刘尊明: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邵祖平:词心笺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蔡仲翔 邓光东主编: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第一辑)[C].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蔡仲翔 邓光东主编: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第二辑)[C].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蔡景康:明代文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蔡镇楚:诗话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鼓应译注: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曹顺庆 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与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6.
    房锐主编:唐五代文化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06.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郭英德 谢思炜 尚学锋 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美学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胡仔纂集寥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黑格尔: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黄霖等: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南朝]刘勰著 陆侃如 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院,2009.
    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刘义庆著 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9.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C].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宋]陆游[宋]马令:南唐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0.
    马克思恩格斯:马科斯恩科斯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宋]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1.
    [宋]徐无党注: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孙克强:雅俗之辨[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元]脱脱[元]阿鲁图: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宋]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修海林:中国音乐史料集[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M].上海:上海书店,1995.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邹劲风:南唐国风[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张立文主编: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共五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9.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张文勋:张文勋文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张国庆:中和之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张国庆:中国古代诗歌美学要题新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张少康卢永磷编选:先秦两汉文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董雪静: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D].上海:复旦大学,2006.
    宫洪涛:论唐五代北宋的“诗人之词”[D].广州:暨南大学,2010.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上海:复旦大学,2011.
    谢群:中国诗学理论中的“法”范畴[D].上海:复旦大学,2005.
    于永森:论豪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叶邦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苏州:苏州大学,2002.
    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邓莉:形“雅”与意“正”——宋人词论之湖雅化理论的美学原则[D].黄石:湖北师范学院,2012.
    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4.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朱涛:词学雅俗范畴论[D].长沙:中南大学,2009.
    曹济平:唐圭璋先生对词学的卓越贡献[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3).
    曹宝合:论朱彝尊的醇雅词论[J].松辽学刊,1993,(2).
    曹辛华:王国维与胡适词学观异同辨析[J].学术研究,2002,(7).
    陈水云:常州词派与近代词学中的解释学思想[J].求是学刊,2002,(9).
    陈学广:论“词为艳科”的词学观念[J].求是学刊,1999,(4).
    段晓华龚岚: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词学[J].中国韵文学刊,2001,(2).
    段晓华:浅析龙榆生的词学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邓乔彬李康化:清雅:白石词之美学风度[J].学术月刊,1996,(2)
    邓新华杨爱丽:陈廷焯的“沉郁”说与浙西词派的“醇雅”、“清空”理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0,秋.
    郭锋:论宋代词学的“骚雅”[J].济南大学学报,2005,(3).
    高明月:“雅”—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J].德州学院学报,2007,23(1).
    高峰:论宋词的复雅之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黄卓颖:“清”的一个解读视角[J].中国韵文学刊,2010,(12).
    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J].文学遗产,1998,(2).
    胡建次: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正变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6).
    胡建次: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的雅俗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6,(2)
    刘扬忠:二十世纪中国词学学术史论纲(上篇)[J].暨南学报,2000,(6).
    刘扬忠:本世纪前半期词学观念的变革和词史的编撰[J].江海学刊,1998,(3).
    刘尊明:20世纪词的起源研究述略[J].文史知识,2000,(12).
    刘尊明:词起源于民间说的重新审视与界说[J].文学评论,1993,(1).
    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J].文史知识,1999,(3).
    刘尊明王兆鹏:词的本质特征与词的起源——词学研究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J].文学评论,1996,(5).
    刘毅青:词论中的境界说[J].惠州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8).
    李定广陈学祖:唐宋词雅化问题之重新检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李颖:浅论中国古典美学中“雅”范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4).
    李旭:“从附会求意到审美把握”常州派词学的理论升华历程[J].中国文学研究,2002,(4).
    李天道:“古雅”说的美学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
    李天道:“雅正”诗学精神与“风雅”审美规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
    吕肖奂: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的俗化——兼谈文体发展及文学与文化之关系[J].文学遗产,2005,(2).
    苗珍虎焦亚东:尚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的基点[J].求索,2009,(11).
    聂安福:两宋词坛雅俗之辨[J].中国韵文学刊,1996,(1).
    单芳:论儒家诗教对两宋词论的影响[J].西北师大(社会科学版),2011,48(3).
    单芳:论“温柔敦厚”诗教与宋词的崇雅倾向[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5(2).
    宋路霞:现代词人龙榆生及其词学贡献[J].文学遗产,1990,(4).
    尚慧萍:“骚雅”词学观对清代词论的影响[J].文史哲,2010,(6).
    孙克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J].文学评论,1998,(4).
    王兆鹏:20世纪前半期词学研究的历程[J].文学遗产,2001,(5).
    王齐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观的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2002,(6).
    王世达陶亚舒:花间词意象运用特点的社会文化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1991,(2).
    王晓骊:论宋代词学思想的理学化[J].兰州学刊,2010,(6)
    王辉斌:南宋“骚雅词派”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
    许伯卿:金元词体诗化理论发皇[J].中国韵文学刊,2011,(7).
    许伯卿:论宋代思想文化转型下的“雅”、“俗”矛盾及其变奏[J].宁波大学(人文科学版),2005,(6).
    许伯卿:北宋中后期词坛“曲词派”词体诗化理论发皇[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1).
    谢桃坊:南宋雅词辨原[J].文学遗产,2000,(2).
    谢桃坊:梁启超与近代词学研究[J].文学评论,1993,(5).
    岳珍:“艳词”考[J].文学遗产,2002,(5).
    杨海明:词学理论和词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J].文学评论,1996,(6).
    杨柏岭:推尊词体:况周颐词论的主导思想[J].晋阳学刊,1996,(5).
    杨柏岭:词的雅化与尊词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版),1999,(4).
    杨静:宋代理学思想对南宋词学批评的影响[J].网络财富,2010,20.
    严迪昌刘扬忠钟振振王兆鹏:传承建构展望——关于二十世纪词学研究的对话[J].文学遗产,1999,(3).
    张春义:南宋“复雅”词论的学术背景及学术缺陷[J].文艺理论研究,2008,(4).
    张春义:南宋词与理学新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2).
    张春义:南宋词“雅正”说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
    张明强李寅生:张炎“雅正”说辨——兼论“精粹”、“妥溜”之内涵与融贯之美[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