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重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以傅东华初译(1935)与重译(1959)《珍妮姑娘》为个案,探讨社会文化语境转变、译者主体成长和两者关系改变对重译《珍妮姑娘》的动机、目标、过程的影响,从而历史地评价译本,.归纳译者翻译风格和思想的发展历程,探究重译的本质特征和个案批评研究的模式。
     本研究首先以译本为起点,将两种译文置于三维立体的文本空间中,在细读比对基础上,探寻两个译本翻译策略和译文风格转变及傅东华翻译风格的独特性和时代性。而后以译家为主线,译史为背景,通过译者著述、译作序跋、出版广告、政策文件等大量一手史料再现傅东华初译和重译《珍妮姑娘》的历史现场,参照傅东华在整个翻译生涯中的成长和转变,从译者主体和社会文化语境两方面,点线面结合地勾勒语境差异与傅东华惯习转变对重译的影响,以及语境与译者的相互关系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全面、客观地评述两个历史语境中的译本、译家、译事、译史,多层次地审视译者和两个译本的历史地位,并归纳重译的独特性和个案研究的模式。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
     第一,重译本和初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不仅是版本演进和文本更新,更是语境转变、译者发展及两者关系变化的结果。重译本《珍妮姑娘》在内容、意义、形式和语言上均有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接近工农大众需求,是新中国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重译的出版受国家赞助,与国家政策主张保持高度一致,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民族文学构建,参与汉语规范统一和文艺大众化。译者傅东华由左翼时期雄踞文坛中心,转为解放后在文坛边缘徘徊,翻译中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意志的接受和顺应,也凝结着24年中对翻译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积极调和。这些变化最终铸就了重译本的“人民性”,使译本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历史性。
     第二,《珍妮姑娘》的两度翻译折射出傅东华翻译生涯发展的大致轨迹。他对翻译始终寄予极大期望,系读者于心,以高度使命感严肃对待,视忠实为翻译的终极追求,但他又直面现实,顺势而为,经历了从最初的形神兼弃,到20-30年代的舍神留形和40年代的求神胜形,最后到解放后的神形兼求的过程。
     第三,这一重译个案也体现了重译为异重译、因译而异、异中有重的本质特征,揭示出重译活动的复杂性和文化历史性,有力地驳斥了“重译复译假设”和重译“贵在超越”论。因而,研究和评价重译活动需将新旧译本更迭、语境异同及译者历时发展列入考察视野,在动态的历史中,以“译本-译事-译家-译史”的框架,情境化地加以评价。
This dissertation, with Fu Donghua's translations of Jennie Gerhardt published in1935and1959respectively as a case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changes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translator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influence the motivation, aim and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an attempt to criticize the translation and retranslation historically,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style and thoughts, and to probe the core nature of retranslation and a model for criticism and case study.
     Taking the translated tex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writ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m both synchronically and diachronically through close reading with a purpose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in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style between the two versions and the translator's unique style and changes over time. Then the study follows the trace of the translator's development in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to reveal how changes in the context, the translato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can influence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abundant first-hand evidence, including Fu's literary and academic works, prefaces to and postscripts of his translations, advertisements, policies and documents and so on, to help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scene of Fu's translating activities and the trace of his translational development. The writer can thus examine the translated text, the translator,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and the two historical periods in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way, and then to criticize Fu Donghua and his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Jennie Gerhard's historically, and to find out the unique nature of retranslation and a tentative research model.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boil down to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rstly, the retranslated Jennie Gerhardt, close to the background of mass readers in new China, is bestowed with the character of people, not only in content and meaning, but also in form and language. The rebirth of Jennie Gerhardt and its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after1959is not just a matter of adaptation or textual renewal, but a means to construct national ideology. Patronized by the government, it wa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policies and prepositions to help construct national ideology and literature, to standardize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new age and to popularize literature and art. As Fu Donghua's literary position was marginalized, he was more inclined to accept and adapt to national will. His unswerving pursuit of translation ideal was translated into reality through principled compromise. Therefore, the changes in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the translator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together forged the character of the people in retranslation, which endowed it with existential rationality and cultural-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econdly, the translations of Jennie Gerhardt reveal Fu Donghua's shifts in his whole translation career, yet that also shows his unchanged great expectation and seriousness for translation, a strong sense of mission, a great concern with readers and an ultimate pursuit of faithfulness in correspondence with varied reality. He was unfaithful both in form and spirit in the early stage, and he sought for formal resemblance at the expense of readability in the1920s and1930s, while deviated from the source text to accomplish spiritual resemblance in the1940s, and finally tried to attain both after1949.
     Thirdly, this case study reveals the core nature of retranslation, that is, retranslation sets out for difference, and creates it through unavoidable overlapping, and gives rise to its complexity and cultural-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at in turn refutes the ideal of retranslating for surpassing older versions and the popular "retranslation hypothesis" that later translations tend to be closer to the source text. Hence in retranslation criticism, a fair and contextualized evaluation should be made in the dynamic history with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extual changes, contextual differences and the translator's develop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 process-the translator-translation history".
引文
1 1979年上海译文版《珍妮姑娘》是依上海文艺版出的新1版重印,但与1959年上海文艺版有近20处不同。因1963年版本无法获得,也无法通过当事人、知情人等确定究竟是1959-1963年间是傅东华修订,还是1979年译文出版社改动。
    2 1990、2001、2007年译文出版社将傅译《珍妮姑娘》编入不同丛书出版,其间不断有各种细微修改,2009年出版时几乎不再有新的修正。
    3 见德畴《评傅东华参情梦的翻译》,刊于1926年上海璎珞社编撰的《璎珞》第1期,原文现无法找到,仅见于傅东华1926年发表于《文学周报》221期的《关于参情梦的翻译》一文中有所提及。
    4 以下简称为“北大法文57级”。
    5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傅东华”、“《飘》译本”、“《飘》+翻译”为题名和关键词进行搜索,从1991年至2014年2月8日,共有期刊论文56篇、会议论文1篇、硕士论文51篇。2005年后激增,一直持续至今。
    6 梁实秋在文中采用密尔顿的译名,现Milton通译为弥尔顿。
    7 朱维基于1934年翻译了《失乐园》,时年6月由上海第一出版社出版.
    8 傅东华翻译富曼诺夫的《夏伯阳》(1936)时,署名郭定一,这篇文章中即引用此名。
    9 在芹芳(1943:31)和黎叔(1945:16)的文章中都提及傅东华在解放前翻译了《伊里亚特》,但笔者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北京及美国多所知名图书馆都未找到解放前的版本,所以只能暂作解放后新译之作,不在此提及。
    10 傅东华译《化外人》、《我们的世界》、《美学原论》、《比较文学史》、《夏伯阳》、《真妮姑娘》、《飘》等译作都曾有广告刊于各种报刊中推广介绍。(青,1932:25-26;闵子泽,1935:18:夏高波,1935:42-43;刊物编辑部,1935:121:子渔,1935:939-949;刊物编辑部,1936年:223;梵珂,1937:189-191;永默,1944:57-58;刊物编辑部,1941:253:秦牧,1943:26;陈芸,1946:7)。
    11 重译一词最早由北宋高僧赞宁(罗新璋,2009:88-91)使用,意为转译。这一意思在民国时期仍广为使用。而今,经其他语言中转翻译的意思已从“重译”一词中剥离。
    12 鲁迅在文中使用“重译”一词,实为复译的意思。
    13 皮姆(Pym)将重译复译分为“被动复译”(passive retranslations)和“主动复译”(active retranslations)两种。所谓“被动复译”是指因为时空相隔而产生的复译本,各译本间并不相关;而所谓“主动复译”是在同一时空中进行重译复译行为,各译本间有明显的翻译策略不同。(Pym,1998/2007:82)
    14 杨自俭初译《印度之行》1990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重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15 张经浩1984年初译本《爱玛》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长春出版社出版邀请他出版重译本(张经浩,1999),并于1998年付梓出版。
    16 张谷若初译本《德伯家的苔丝》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3年重译由文化工作社出版,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时只是重印。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时张谷若又进行了重译。
    17 程乃珊参与翻译的《喜福会》初译本1999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参与的重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8 刘重德初译《爱玛》为1949年联营书店出版,1982年漓江出版社重印,1993年刘重德重译该作,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19 该书最早为《金锁记》,刊于1943年11月10日《杂志》月刊第12卷第2期,后译为Pink Tears(《粉泪》),未发表,1967年改译为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由英国凯塞尔(Cassell)出版社出版,之前1966年,用汉语重写后的作品,取名《怨女》,在香港《星岛晚报》连载,并于1968年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金宏宇,2007:268-269。)
    20 此处结果是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重译”、“复译”为题名和关键词搜索而得,时间节点为2014年1月30日。
    21 据傅东华自己计算,在1938年前所译文字至少有“五百万以上”(傅东华,1938a:20)。
    22 傅东华的翻译生涯始于1913年为《中华教育界》翻译海外教育报道,至于1959年《吉诃德先生传》全译本出版,共计46年。
    23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的傅东华词条指出,傅东华字“东蘤”(署见1914年《中华小说界》),一字“冻华”(署见同前),后以“东华”行(署见1937《救亡日报》副刊)(陈玉堂,2005:1221)。但傅东华在《中华小说界》最初刊发的两篇短篇小说译文,均使用“冻蘤”的署名(冻蘤、瓶庵,1914)。
    24 T.H.这一笔名,见于《文学》1936年第6卷第6期《世界文坛展望》中的两篇短文。
    25 傅东华父亲为当时金华有名的塾师(房鑫亮,2006:14)。
    26 傅东华曾以傅则黄之名在《读书通讯》上刊发过数篇文章。
    27 本照片来自金华一中网站http://www.jhyzh.com/NewsIndex..aspx?pkId=6435&an=systemarticle&aid=11296
    28 傅东华(傅则黄)在《与我相处大半世的何柏丞》中的自述“我十二岁时先父见背,次年先兄从日本留学回来又以伤寒病不治去世了,剩下寡母和弱妹,家徒四壁,自然更无人睬及,更像一个小瘪三”(傅则黄,1946:11)。
    29 这里的府立中学是指金华中学堂,同学的有何炳松(房鑫亮,2006:14)、金兆梓、陈望道、邵飘萍等(金华一中,2010)。
    30 根据上海档案馆资料[卷宗号C43-1-704]显示,1958年2月4日傅东华在《上海语文学会会员登记表》上学历一栏填写的是“南洋公学中院毕业”。
    31 对于这段任教经历,各方志在时间和任教学校上有分歧。《浙江地方志》标注为"1914年起,先后在东阳中学、北京平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高等师范教英语”,《金华县志》标注为“[民国]3年转入教育界,先后在浙江东阳县立中学、北京平民大学附中、北京高等师范教英文”(1992:730),而东阳中学网站上标注为1915-1919年在该校任教,《上海地方志》则标注"1916年后在浙江东阳县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大学任英文教员”,《中国翻译家辞典》仅指出"1916年改在浙江东阳县立中学执英语教席”(1988:220)。就时间而论,笔者认为应为1914年,因另据著名光学家严济慈的相关研究,严济慈14岁时,即191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东阳县立中学”,时任其英语教师的正为傅东华(李民中,1996),故据此旁证可推得傅东华1914年转行教育,在东阳县立中学任教。据傅东华自述,从民国七年在北京师大与何炳松同事(傅则黄,1946:11),虽不知傅东华在北京师大的确切工作时间,但之可以确认他曾在北京师大工作。至于其在北京平民大学附中还是中国大学任教情况,尚待进一步考证。
    32 贾植芳等主编的《文学研究会资料》中则指出傅东华加入文学研究会的时间为1921年。(贾植芳、苏兴良、刘裕莲、周春东、李玉珍,2010:42),但《浙江地方志》中标注傅东华于1920年在北京加入文学研究会,因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4日,故傅东华加入该会时间不可能为1920年。
    33 1934年魏岩在《中外作家:文学编者傅东华》中提及“十年前邵飘萍先生在北京,创立《京报》时代,傅先生曾充当过编辑”,但因无更确凿的文献记录和其他旁证,只能大致推断傅东华在1924年前担任过此职。
    34 对于傅东华进入商务印书馆做编译,各地方志、翻译家辞典及相关人士传记回忆录等都记作1924年,仅傅东华的学生鲍祖宣(1985)对此提出过异议。他指出1925年时傅东华在他就读的两浙盐务中学任英文教师,1年半后离开。
    35 《上海地方志》将傅东华在上海大学、中国公学任教时间注为1924年,但《金华县志》标注为“[民国]9 年起,任教上海大学、中国公学”(1992:730)。另外,据1931年6月《现代文学评论》报道,傅东华1931年“因事务,辞去中公职务”(德娟,1931),故至少可确定其在中国公学任教时间到1931年上半年结束。而据黄美真对20年代上海大学的回忆,傅东华曾受聘任教,但未注明具体年月(1984)。
    36 提及傅东华在武昌中山大学任教经历的有三处文献,但均不完整:一为傅东华自己回忆,在1930年《大夏月刊》第3卷第2期刊载的傅氏讲稿《现代文学的趋势及对旧文学应有的态度》中,傅东华提及“我大前年在武昌教书,正遇革命高潮盛涨的时候”(傅东华,1930:61),由此推断其在武昌任教时间为1927年:二为贾植芳等主编的《文学研究会资料》,但仅论及在武昌中山大学任教授,无详细年月及任教科目(贾植芳、苏兴良、刘裕莲、周春东、李玉珍,2010:42);另一处为武汉大学2003年110周年校庆献礼的《名人名师武汉大学演讲录》中收录了傅东华1927年3月15日在武昌中山大学的演讲《什么是革命文艺》,并简介其生平,其中提到他"1927年被武昌中山大学聘为英文教授”一事(徐正榜、陈协强,2003:14)。
    37 此处为《上海地方志》对此段任教经历的概括。但《译学辞典》(方梦之,2004:425)和《中国翻译家辞典》(1988:220)中均记录为"1929年到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复旦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撰的《雅言》杂志在2007年5月31日第53期万江波的《灼灼哉望道熠熠兮东华--复旦的翻译家(二)》一文中也指出为1929年来复旦大学任教,梁永安主编的《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作家的足迹》中指出傅东华“1929年至193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2005:354),《浙江地方志》和《金华县志》分别标注为“1932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和“[民国]21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92:730),即均为1932年,而另有鲍祖宣回忆,他进入两浙盐务中学就读时,傅东华为他英文教师,一年半后,“被复旦大学请去了”(1985),按此推断傅东华到复旦任教的时间则为1926年。因此,对于傅东华何时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尚存疑点。关于傅东华结束复旦任教经历的时间则应能确定为1932年。据1932年7月上海《中国新书月报》报道,当年下半年傅东华脱离教书生活,专心译书,而之前已为商务印书馆编撰完毕的国语读本,因一二八事变发生,其中一部分被焚毁,故又开始重新补编(一心,1932),故此处可确定傅东华在复旦的任教截止于1932年下半年。
    38 据1932年《文艺新闻》报道当年1月28日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联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首次群议,决议推举傅东华,胡愈之,篷子三人组织常务委员会(佚名,1932)。
    39 《失乐园》最早出版于见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属丛书《万有文库》第一集853《汉译世界名著》,傅东华在1933年《文学》第1卷第5号《关于‘失乐园’的翻译——答梁实秋的批评》一文中谈到,该译本“虽至今尚未单行,但在《万有文库》里出版以后已经有了三年”(傅东华,1933a:684);但因国内各图书馆收藏的最早版本均晚于此版,故曾引起争议(王建开,2003:83,125)。
    40 《文学》1933年7月创刊时,傅东华在茅盾郑振铎的建议下,和郑振铎共同担任杂志主编,因郑振铎在北平任教,故由傅东华负责具体事务(茅盾,1984a:599-605;黄源,2001:50-52)。至1936年7月第7卷起由王统照主编(唐沅,1988:1517),傅东华完全退出《文学》的编撰工作。
    41 30年代,傅东华应商务印书馆之聘(知我,1930),编辑《基本初中国文》、《复兴初中国文》、《复兴高中国文》等3套国文教材,每套各6册(《浙江地方志》),1949年前多次重印。郑振铎、茅盾在考虑傅东华出任《文学》主编时也唯恐其不愿放弃这一高薪稳定的工作(姚倩,2008;茅盾,1984a:599-601;陈福康,2009:229-233)
    42 中国文艺家协会于1936年6月7日在上海成立,由由郭沫若、茅盾、王任叔、王统照、周立波、沙汀、艾芜等43人发起发起,傅东华作为发起人之一,并与选举茅盾、夏丐尊、洪深、叶圣陶、郑振铎、徐懋庸、王统照、沈起予等8人一同被选为为理事,在第一次成立会议上傅东华还向大会报告了协会筹备情况。协会成立情况于1936年6月8日《大晚报》等报纸均有报道,《光明》半月刊1卷2号上特辟《文艺家协会成立之日》专栏,有夏丐尊、傅东华等九位作家执笔,介绍大会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一致拥护会上宣读的《中国文艺家协会宣言》之要议,认为在救亡图存的时刻,结成一个联合战线,共同起来反抗,是有历史意义的。(孔海珠,1998;2006)
    43 成立于1938年初的复社,由胡愈之等一批坚守上海的爱国文化人士发起发起,致力于通过翻译“促进文化,复兴民族”。1938年胡仲持、傅东华、王厂青等12名社员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共同翻译出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对当时的进步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志芳,上海翻译,2010)。
    44 据傅东华自述,“暨大内迁之役,他(何炳松)是三十一年二月间走的,我倒四月下旬才成行,五月初到达金华,情势已经很紧。那时他已到达建阳,我不得和他会面,而敌机空袭无虚日,我不得不侍奉七十七岁的老母奔避南山。后来他从建阳回金华,金华已下强迫疏散令。他寄信叫我进城,但是我进城时他又已经走了。其时最后一次西行的火车已经开出,成立已疏散一空,又别无交通工具,我只得又回到南山。未几金华沦陷,唯南山一隅尚未见敌踪,我曾托金华自由区县长由遞步哨到宣平转函建阳告急,久之消息杳然,而南山亦告沦陷,我遂陷敌而失去自由了。”(傅则黄,1946:12)
    45 《浙江地方志》标注为“为汪伪编《东南》月刊”, 但据笔者所查,《东南》杂志1934年1月1日创办于杭州,为半月刊,到4月30日止共发行8期。(伍杰,2000:255)
    46 毛龙提到傅东华受同乡即七十六号红人傅也文“提携”,于他出任杭州做伪四省边区行政总指挥时,担任机要秘书(毛龙,1946)。
    47 此外,在1945年郭解的文章中提到,傅东华在任清乡干部学校教官以外,“还在敌伪组织的一个专门搜索物资的某机关里任过事”,后来“在上海大大地做投机事业”,获取不少钱财(郭解,1945);1946年毛龙提到胜利前,傅东华还做着伪淮海省的民政厅机要秘书,大权独揽,大捞了一票(毛龙,1946)。据1990年耿庸回忆,他和傅东华同在“工农兵辞书出版社”(即先前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后上海辞 书出版社)牛棚时,获知“造反派揭发他(傅东华)是汪精卫汉奸政府的上海市长傅筱庵的亲戚,被这个汉奸市长委任一个汉奸官职,但他(傅东华)任凭批斗也否认”(2009:29)
    48 毛龙在文中写道胜利后,傅东华欲重返上海文学文艺界,但未果,故闯到苏北,大写反国拥共文章(毛龙,1946),但此举在其他地方志、翻译家辞典中均为提及。
    49 见《上海地方志·专业志·上海人民政协志·第九篇人物·第二章名录》中《第二节市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录》(2001),傅东华名列其中。另《浙江地方志》、《中国翻译家辞典》(1988:220)、《译学辞典》(方梦之,2004:425)、《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2005:1221)称为上海市政协特邀委员。
    50 仅一处文献提及傅东华被聘此职(陈玉堂,2005:1221)。
    51 据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会员辞典》记录,傅东华于1963年加入中国作协。《金华县志》(1992:730)、《中国翻译家辞典》(1988:220)、《译学辞典》(方梦之,2004:425)和《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2005:1221)均仅标注建国后,并指出傅东华还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理事”。但据上海档案馆资料[卷宗号C52-1-134]中国作协上海分会1956年《会员创作情况表》显示,其加入作协时间要早于1957年1月。
    52 《伊利亚特》是否为傅东华解放后新译,实需进一步考证。芹芳(1943)曾指出傅东华“以选译伊利亚特(Illiad),奥台赛(Oddessy)及亚里斯多德诗学成名”,黎叔(1945)则在痛斥傅东华效力敌伪时,为他昔日的成绩惋惜,因为“这实在使他的《国文读本》,及其所译雅里斯多德的《诗学》。荷马的《奥德赛》《依里雅特》在目下看起来为之失色,为之一哭”。然而,国内外各大图书馆中尚未找到其解放前译本及其确切出版信息,故此处尚存疑。
    53 《上海地方志》标注傅东华于1971年9月9日逝世,但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中傅东华的逝世日期为诶1971年9月10日(贾植芳、苏兴良、刘裕莲、周春东、李玉珍,2010:42)。
    54 《中华小说界》1916年停刊后,傅东华曾自行翻译十几篇,直到五年后才有两篇在《小说月报》发表(傅东华,1935c:362),但因缺乏进一步史料确定具体篇目,也无从获知其他几篇的发表情况,故按发表时间,将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所有文章都归入第二个阶段,同时将第一个阶段划分于1915年。
    55 这些译文傅东华翻译后,均“须经另一文艺制造家去制成商品”,方能“销行”(傅东华,1933a/1935c:361)。
    56 傅东华译《至某妇》和《曼弗雷德》刊于《小说月报》“拜伦专辑”(1924)。
    57 傅东华译为“哈弟”。
    58 傅东华一度被冠以“秦始皇”之称,虽带有带有贬义和斥责,但从反面折射出傅东华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文坛“秦始皇”这一称谓,有时针对傅东华本人(文子,1936;郭解,1945;陈成,1947),有时则延伸到其编的《文学》刊物(佚名,1935a)和所有编辑(列夫,1935)。傅东华及《文学》刊物之所以获此声名,主要由于《文学》刊物在文坛影响举足轻重,但编辑在审稿用稿方面较为独断跋扈,惹怒了一批青年作者和新兴刊物。陈成在《问题秦始皇日暮途穷:傅东华落魄杭垣》(1947:3)中回顾了“文坛秦始皇傅东华,战前在文坛上的做法,真不失为一个骄横毒辣的暴君,当时他主编《文学》月刊,把六百个青年作家的文章全部塞到字纸篓里,后来终因此事引起六百个青年作家的联 名控诉”。30年代列夫在《侃侃傅东华的告白》(1935:42-43)一文中指出“文学诸公,近几年来,无不明刀暗枪,尽其排挤苛虐的能事,但还进而想用‘自己先进’,‘别人堕落’这两个法宝,声声口口,效着猫哭老鼠的强调,说是文坛贫乏呀,没有伟大的作品呀,以来混乱一般读者的视线。这和眼前这个时代的许多秦始皇,正是一对双生的孪子”。同年《星火》第1卷第4期刊载的《警告文学编者傅东华》(佚名,1935a)一文,指出《文学》月号论坛里《文艺自由的代价》攻击《星火》杂志“是上海的一种‘自掏腰包’出版的文艺刊物”,有“自己的园地”,又有“人参果似的主张,就是文艺自由”(扬,1935),为此《星火》杂志极力辩驳。文末指出傅东华是“滑头商人”(佚名,1935a:428),其对《星火》的攻击是“恶毒手段”(佚名,1935a:428),要让大家认一认他“狰狞的市僧面目”(佚名,1935a: 429),并警告“傅东华既然知道有人认他所编的‘文学’为文坛的秦始皇,那么,我们正可以在这里告诉他,即以强秦兼并六国之雄,亦还不能把手无寸铁的陈胜与吴广服下去啊!”(佚名,1935a:429)。
    59 傅东华译为“哥德”
    60 傅东华翻译的这三首莱蒙托夫诗歌后于1939年在《中苏文化杂志》第4卷第3期再次刊行。
    61 现通译为《珍妮姑娘》。
    62 现通译为《琥珀》。
    63 现通译为《堂吉诃德》。
    64 魏岩在《文学编者傅东华》(1934)一文中论及傅东华嗜赌如命,沦为海派文坛掌故:“傅东华律己带人都非常节俭,惟赌性独豪,说什么新年到啦,傅先生呼友邀朋开远东饭店过瘾啦,(赌博瘾)什么二百多块钱的商务版税,在回力球场一点钟输光,傅先生心有所不甘,立刻跑到生活书店郑老板那里借了十块钱再飞奔到回力球场上,重新把输光的一齐赢回来啦,还有输光了前,半夜里打马彦祥的门苦苦地像沉樱女士借钱啦……这些话,只须一谈起海派文坛的掌故,就会有人津津乐道的。”
    65 现通译为欧·亨利。
    66 该专刊收入了亚美尼亚、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阿拉伯、秘鲁、巴西、阿根廷、印度、犹太等近20个民族的短篇小说译文。
    67 这里的朋友是在《<人生鉴>译本的卷头语》中提及的,特指《人生鉴》的作者辛克莱(傅东华,1929d:6),但也推及其他作者。
    68 傅东华所称“写实主义”实与“现实主义”相通,但与“自然主义”相区别。
    69 这里的“三分之一”应理解为30%,故三个“三分之一”加一个“十分之一”为100%。
    70 在译序中傅东华声明:“我这译本是以William Cowper的无韵诗英译本为主,参以Alexander Pope的韵文译本,S.H. Butcher and A. Lang及G. H. Palmer的两种散文译本”(傅东华,1929:26)。
    71 这是傅东华文章中引述朱维基的话,但在朱维基的原文《评傅译半部<失乐园>》(1933)中并没有这句话,而只是说译文和傅译《奥德赛》一样用了“可以和着絃子唱出来的文体”(朱维基,1933:78)。
    72 即现通译的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73 1946年9月再版时译名为《业障》,1992年重印时仍用《浪荡逆子》一名。
    74 《天下太平》和《难兄难弟》都发表于1949年解放前,故列于此。
    75 该书当时在德国被完全查禁(Siepmann,傅东华译,1941:五-七);在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任何文字的出版或输入都完全禁止”;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版不可能,一切输入 都禁止”:在葡萄牙,“原版是被禁止的,但有一个葡萄牙文的修订本却得政府的许可”。(Siepmann,傅东华译,1941:一四)在巴西,葡文的那个修订本“也流行”,“还有一个节本也快出来了”(Siepmann,傅东华译,1941:一五)
    76 所谓漏译是陈中梅将傅译与罗念生、王焕生先生据希腊原本所译的人文社版《伊利亚特》比较而得,而非与傅译所参照的英文本比较所得。(陈中梅,1995:24)
    77 Matthew Arnold,傅东华译为阿诺尔特。
    78 傅东华解释到,“‘万籁俱作’意即‘百家争鸣’,不解自明。‘黄钟’为律吕之本,可以象征党的领导与号召,所以争鸣之家虽然以百计,终必殊途而同归。”(傅东华,1961:3)
    79 傅东华所称“写实主义”实与“现实主义”相通,但与“自然主义”相区别。
    80 如《飘》的翻译有大量删节和中国化处理,但有其自身的不得已(陆颖,2007a)。
    81 本文分别以《翻译文学》和《论翻译文学》为题发表于1937年《新中华》第5卷第7期和《月报》第1卷第5期。
    82 大众语文学运动发起人目标一致,但意见不完全不同,“有的注重在大众语的内容,要想指出大众语跟非大众语的分别全在‘意识’;有的注重在‘语’一方面,因而引起了普通话,土话,方言以及拿什么话做基准等等问题的讨论”(傅东华,1934h:657)。这从大家对大众语的定义就可窥见一斑:“一‘大众说得出,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文字’(陈子展);二‘只提出说,听,看三样来做标准,我想是不够的,写也一定要顾到’(陈望道);三‘为尊重大众利益起见,一切文字都该话文合一’(乐嗣炳);四‘大众语不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而是随着大众生活的进展而进展的东西’(申报读书问答);五‘应该解作代表大众意识的语言’(胡愈之)”(傅东华,1934i:20)。
    83 有人将“大众”解为“普遍”或“统一”的意思,“那末‘大众语’无非就是‘国语’”:有人将“大众语”解作“属于大众的语言”(language of the masses),有人解作“大众的(形容词)语言”(popular language),对于前一种解释,需要定义何为“大众”,而后一种则容易被解为“通俗的”,与“白话”混淆。此外,还有人以为“‘大众语’比‘白话’更通俗,更容易普遍”,另有人将“语”解作“口头语”,故又生发出“大众语文”跟“大众文”等不必要的名词。(傅东华,1934g:658)。
    84 对于风格相对性的问题,傅东华的认识并非仅止于此,他认为美的问题历来有“绝对的”和“相对的”之争,即所谓“有目共赏”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区别(傅东华,1930b:36)。
    85 傅东华的文体论“小半根据章学诚的《诗教篇》,大半根据Moulton的《文学之近代研究》”(傅东华,1937d:871)。
    86 傅东华认为建立和寻找这种标准,一方面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社会,同时也不能依靠某一阶级的权威,将之建立在绝对论基础上(傅东华,1931a:7-8)。
    87 傅东华在《中国今后的韵文》一文中讨论词曲发展走向时,提出今后词曲的“文字须极通俗,不但使人容易看得懂,并且虽与乐合起来,也使人容易听得出”,“合歌曲之谱,于一字之音,须勿过多转折”,“且全谱须句逗分明,使听者容易懂得曲文”(傅东华,1924a:1)。
    88 据《文学》1934年第3卷第1期《读者之声》栏目中注明,“翻译专号批评表至六月一日至,共计收到六百三十份”(《文学》编者,1934:485)。
    89 小说原名The Transgressor。1901年11月德莱塞与J. F. Taylor and Company出版公司签订合同,于1902年秋出版该书,后因精力不支,最终未能刊印,但该书名已见于该公司为之准备的封面上。(West,1992:425,463)
    90 1904年德莱塞康复,先后在多家纽约报馆杂志供职,同时继续文学创作活动,尽管1905年时考虑继续《珍妮姑娘》的创作,但真正动笔始于1907年。(West,1992:429;Whaley,2009:31)
    91 该次删除共计2.5万字,后在德莱塞的一再要求下恢复了9千字,因此共删除1.6万字。(Mencken,1961: 18-19)
    92 门肯对小说的积极评价奠定了美国文学界批评论争的界标,大多数接踵而来的批评都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德莱塞是个伟大的作家。但同时也招致批评,以致引起宗教组织警觉,有图书经销商拒绝进货,国家图书协会则谴责这本小说,认为在道德意义上不适合读者。(蒋道超,2003:150)
    93 笔者以Worldcat、Upenn Dreiser Biography网站和EBSCO数据库进行统计,此处均包括汉语。www.worldcat.org.http://sceti.library.upenn.edu/dreiser/bibliography.pdf. EBSCO[2011-4-13] http://0-web.ebscohost.com.libecnu.lib.ecnu.edu.cn/ehost/results?sid=c065c7de-d292-4ef9-8130-156972ab9f 04%40sessionmgrl4&vid=7&hid=14&bquery=(dreiser+translation)&bdata=JmRiPWEzaCZkYjlidWgmZGI 9bmZoJmRiPXBkaCZkYj1wdmgmZGI9cGJoJmRiPXBzeWgmZGI9YndoJmRiPXRyaCZkYjlzM2gmY2xp MD1GVCZjbHYwPVkmbGFuZz16aCljbiZ0eXBlPTAmc210ZTllaG9zdC1saXZl.
    94 在《文学》1936年3月第6卷第3号,傅东华以“角”笔名发表《所谓非常时期的文学》一文(1936a:352-354),后又在第6卷第4号发表《再论所谓非常时期的文学》一文,署名“角”(1936b:454-456)
    95 鲁迅在文中指出:“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中国以外,阶级对立大抵已经十分锐利化。”(鲁迅,1928a:3)
    96 其中主要有革命文学论战,对鲁迅和茅盾等人的批判、对新月派的批判、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判,关于大众化和拉丁化的论争以及“两个口号”之争等。
    97 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美国文学的整理翻译较为混乱,而且对美国文学的认识存有偏差。在1929年曾虚白编著的《美国文学ABC》时还认为美国文学“在真正世界文学史上是没有独立的资格的”,只是英国文学的一支。(曾虚白,1929:1)而此前郑次川则认为美国文学顶多只能算“摇篮中小儿的哭声”,“在欧洲小说中加入美利坚,乃是不必要的事情”。(郑次川,1927:49,54)到30年代以后,众多新近出现于美国文坛的作家被陆续译介到中国,此后又出版了如韩侍桁辑译的《西洋文艺论集》(北新书局1929年)、张我军译千叶龟雄著的《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神州国光社1930年)、张越瑞编译的《英美文学概观》(商务印书馆)、于化龙的《西洋文学提要》(世界书局1930年)及胡仲持译美国约翰玛西的《世界文学史话》(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等多种著述,人民已经不再单纯地把目光放置在早期美国文学的几位代表性做加上,而开始更加关注基本上与自身同时代的美国作家创作。这位此后《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以及赵家璧等人对美国文学的重新研究作好了必要的铺垫。(贺昌盛,2009:107)
    98 此为伍蠡甫引用Sherwood Anderson的话。
    99 此前仅有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德莱塞短篇小说集《婚后》(1928),由张友松翻译,收入了德莱塞短篇小说3篇,包括《婚后》、《老罗干和他的特丽沙》、《失恋后的择偶》,为最早译介到中国的德莱塞作品,当时作者译名为“得利赛”。
    100 今通译《珍妮姑娘》。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真妮姑娘》,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收入《世界文学全集》,1940年和1943年分别由昆明和重庆中华书局出版重排版。
    101 德莱塞著、傅东华译:《蚁梦》,《新生命》,1930年第3卷第8期:第1-13页。后收入傅东华译:《现代名家小说代表作》,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3月初版,属《新文学丛书》1。
    102 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恋复恋》,《新中华》,1935年第3卷第7期:第61-72页。后收入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恋复恋》,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3月初版,属丛书《英汉对照文学丛书》;昆明:中华书局,1940年5月第2版,属《英汉对照文学丛书》
    103 《老夫老妻》收入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恋复恋》,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3月初版,属丛书《英汉对照文学丛书》;昆明:中华书局,1940年5月第2版,属《英汉对照文学丛书》。
    104 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去的菲比》收入王云五主编,傅东华、于熙俭选译:《美国短篇小说集》(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出版,属属丛书《万有文库》第二集《汉译世界名著》;1939年1月长沙商务印书馆初版,11月再版,12月简编版:1947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3版:1948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4版:1959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人人文库》1068-1069;1965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万有文库荟要》778-779;1969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人人文库》1068-1069。
    105 如伍蠡甫所言,此前好像“只有中等学校的英文课本上间或能看见他的名字和他的《自由》(Free”或《失踪的非比》(The Lost Phoebe)一类短篇,至于评论他的文章,也只偶然出现于《北斗》、《读书杂志》、《国际译报》等刊物,而多半又是零星介绍”(伍蠡甫,1934:367)
    106 先刊于1936年《文季月刊》1-3号,后收入作者编著的美国文学评述《新传统》。赵家璧:《新传统》,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8月初版,1941年5月普及本初版。
    107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认为,英国和日本放弃金本位制度迫使中国以白银为后盾的纸币戏剧性贬值,而美国政府却大量购买中国白银。丝及其他出口货物的外国市场萎缩了,日货的倾销也损害了摇摇欲坠的棉纺工业。农产品价格在商业户的中心地区比往常更迅速地下跌,跌倒了1929-1931年价格水平的一半,既伤害了农民也伤害了地主。资金不足,利率上升,城市工人失业,政府面临税收难题。扬子江流域1931年的严重水灾和1934年同样严重的大旱使国民党人的局面恶化。尽管到1936年有了某些恢复的迹象,但经济复苏又为日本人的入侵所打断。(费正清,1994b)
    108 1928年《美国的悲剧》译入捷克,1931年《珍妮姑娘》和《嘉莉妹妹》同时译入。(Kolar,2001)
    109 又作“杜洛斯基”,见1928年4月22日《文学周报》傅东华为《皮短褐》作序中所指。(傅东华,1928b)
    110 Matthew Arnold,傅东华译为阿诺尔特。
    111 瞿秋白的《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最早刊于《现代》1932年第2卷第6期,后收入《“现实”》文集。该作收入作者的撰述和译文,生前未出版。1936年3月由鲁迅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辑入《海上述林》上卷《辨林》,副题改为《科学的文艺论文集》:1953年辑入八卷本《瞿秋白文集》第4卷时恢复原副题。
    112 该文刊载于1934年的多部刊物中,如《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2期93-95页,《江苏教育》第3卷第5-6期236-239页,《时代公论》第110期12-15页以及《湖北教育月刊》第1卷第8期263-267页。
    113 《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1912-2011)》中记载,《世界文学全集》陆续出至30余种(中华书局编辑部,2011:80)
    114 另一种解释则较宽泛,对上述解释加以补正。陈子展将之总结为:“所谓大众,固然不妨广泛的说是国民的全体,可是主要的分子还是占全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以及手工业者,新式产业工人,小商人,店员,小贩等等”(陈子展,1934:17)。这种解释未能为主流意见所接受,陈子展本人也是偏向狭义上的大众,而不是他所说的广泛意义上的“国民的主体”。
    115 这段话由《世界文库》影印版前言作者陈福康抄引自1935年《世界文库》征订样本。
    116 1950年成立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列入,每年都要选定“世界文化名人”,直延续到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外国作家,1952年为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果戈理;1953年为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1954年为俄国的契诃夫、英国的亨利·菲尔丁和莎士比亚、希腊的阿里斯托芬;1955年为波兰的密茨凯维支、德国的席勒、挪威的安徒生、法国的孟德斯鸠;1956年为印度的迦梨陀娑、俄国的托斯诺亚夫斯基、英国的萧伯纳、德国的海涅、挪威的易卜生、美国的富兰克林;1957年为英国的布莱克、意大利的哥尔多尼、美国的朗费罗:1958年为伊朗的隆迪、英国的弥尔顿、瑞典的拉格洛孚。
    117 解放后方原译的《鲁滨孙漂流记》(1934;1959)、林疑今译的《永别了,武器》(1940;1957)、胡仲持译的《愤怒的葡萄》(1941;1959)都经修订再版(孙致礼,1996:16,53),但因无法确定是出版社还是译者本人修订,所以未计入。
    118 1949年10月至1955年12月,共有10,000多部苏联作品被译成汉语(陈忠经,1956);至1960年7月,在所有翻译书籍中,苏联作品占83.8%,文学领域中苏联作品占56.4%(Bauer,1964)另据查明建、谢天振统计,从1949年到1959年12月,翻译的俄苏文学作品达3526种,占当时全部外国文学作品的65.8%(查明建、谢天振,2007:567)。毋庸置疑,苏俄文学的翻译占压倒性优势。
    119 在50年代,中国理论家称之为“20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没落期的颓废文学各派别”。
    120 此文为苏联安尼希莫夫所撰,1950年收入由丁明辑译的《美国文学的作家与作品》一书,该书属《文艺报》主持编辑的“文艺建设丛书”,是在广泛收集1948-1949年间发表于《苏联文学》、《新时代》等杂志上的美国文学评论文章后汇集而成,包括美国文学的总体评价和对德莱塞、法斯特、刘易士等左翼作家的评论。(贺昌盛,2009:166)
    121 此处的836种,是笔者依据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摘要》(中国版本图书馆,1986)统计所得。
    122 钟宪民初译时书名为《人间悲剧》,1945年由建国书店出版,1951年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新1版。
    123 该部小说选译了德莱塞短篇小说5篇,包括《第二对象》、《婚后》、《礼教》、《自由》、《失去的菲苾》。(德莱塞著、巫宁坤译,1955;1956)
    124 1957年2月爱伦堡论毕加索一文的中译文发表(爱伦堡,1957)。尽管爱伦堡对毕加索的刻画相当片面,在西方读者看来革命性也不强,但中国读者却认为它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爱伦堡明确指出毕加索从来没有为形式而形式,他引用毕加索的话:“我画的并不是我看到的世界,而是我想到的世界”,在共产主义语境下,把主观思考作为创造性作品的唯一准则的确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文章也恭维了毕加索“进步”的方面:他是共产党员,他对生活持积极态度。这些关于毕加索政治观点的评论仅仅说明了在共产党的文艺理论中思想性要重于艺术形式。(转引自佛克马著,季进、聂友军译,2011:105)
    125 赵家璧认为德莱塞“用了最客观而坦白的方法”,“把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的全面目暴露了出来”。为了确保人民之间的平等,他主张建立“一个由人民管理保障的健全的中央政府”,“为了大众而工作”。(赵家璧,1936a:96)
    126 傅东华解释到,“‘万籁俱作’意即‘百家争鸣’,不解自明。‘黄钟’为律吕之本,可以象征党的领导与号召,所以争鸣之家虽然以百计,终必殊途而同归。”(傅东华,1961:3)
    127 俄译本德莱塞全集第2卷,第17页。
    128 (1)文艺为工农兵和其他劳动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服务,(3)普及和提高结合,(4)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5)文艺工作者和工农群众相结合,(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7)批判地继承遗产和革新创造相结合,(8)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9)政治挂帅,(10)群众路线。(钱俊瑞,1960)
    129 陆定一指出,“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任何作家都可以用任何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陆定一,1956)
    130 据傅雷在新译《高老头》序中所述,初译版此前“印过四版,销达九千余部。”(傅雷,1951)
    131 笔者根据《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文学著作目录和摘要》(中国版本图书馆,1986)统计得1949-1966年间“新文艺”(包括其前身)共出版各国译文1105种,而同时期“人文社”为689种。
    132 年度选题计划与出书计划应于上年10月底前编制完毕,季度出书计划应于每季前20天编制完毕。(文化部,1955/2001:258-259)
    133 傅东华翻译时选取的是1929年伦敦Constable & Co Ltd版,但由于时空限制,笔者无法获得该版本。考虑到1992年West发现德莱塞的《珍妮姑娘》打印稿前,《珍妮姑娘》源语文本内容基本保持不变,笔者采用了1991年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Jennie Gerhardt。
    134 此处1935和1959分别指代1935年和1959年傅东华的初译本《真妮姑娘》和重译本《珍妮姑娘》,下同。
    135 SL指代霍桑的The Scarlett Letter。1937指代傅东华1937年翻译的《猩红文》。
    136 1990版及以后各版将“帐房”改为“账房”。
    137 “潘”和“范”分别指潘庆舲1987年翻译的《珍妮姑娘》和范文美2003年翻译的《珍妮姑娘》,下同。新时期《珍妮姑娘》的复译本众多(参见附录中的《珍妮姑娘》汉译版本谱系图)笔者选择他译本时,主要从译本完整性、出版时间和译者的翻译态度及本身特点出发。潘庆舲是继傅东华后首位复译《珍妮姑娘》的译者,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傅东华译《珍妮姑娘》时,潘庆舲作序,他翻译过多部德莱塞作品及其他美国文学作品,不仅是翻译家也是美国文学专家,潘译《珍妮姑娘》内容完整,译风严肃。范文美的译作也是严肃认真的译作。其中突出的一点在其女性译者的身份。
    138 此处出自小说前的《德莱塞小传》,译自《苏联大百科全书》第10卷,166页。
    139 俄译本德莱塞全集第2卷,第80页。
    140 这句话是《德莱塞小传》中对《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作品意义和价值的评价。
    141 《夏伯阳》由傅东华翻译,署名郭定一,1936年初版,出版地和出版社不详。1950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5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第3版。
    142 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初刊于1943年1、2月间的《戏剧月报》第1卷第1、2期,这里的人文本指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风雪集》时收入的版本。
    143 这些个道理”指傅东华在该文中提及的老子“无为”而治的意义,和孟子讽刺的“揠苗助长”之害处(伍实,1957:4)。
    144 曹禺的《雷雨》被认为有三类错误,除了鲁大海的工人形象不够鲜明外,还含有宿命论和一些所谓的色情描写。(安冈,1954)。1954年《雷雨》收入《曹禺剧本选》时,曹禺作了一次修改。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雷雨》单行本,即“戏剧一版”,只有很少几处修改。(廖立,1963:94)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戏剧二版”时,他又继续改“错”。
    145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初版于1942年6月、11月及1943年1月的《抗战文艺》第7卷第6期、第8卷第1、2期合刊及第3期中,这里的人文本指1957年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阳翰笙剧作选》时的版本。
    146 郭沫若的《屈原》初刊于1942年1月至2月的《中央日报》,后几次版本更迭(金宏宇,2007:120),这里所说的人文本是指1952年初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
    147 茅盾的《蚀》初刊于1927年9月至1928年的《小说月报》第18卷第9号至第19卷第9号,这里的人文本指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出版的《蚀》。
    148 《八月的乡村》初版由上海奴隶社1935年推出,容光书局发行,这里的人文本是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重拍本。
    149 霍桑著《红字》1945年由侍桁翻译重庆文风书局出出版。1954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重译版,1956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新1版,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新1版。解放后共印刷18,800册。
    150 哈代著《德伯家的苔丝》1936年由张谷若翻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初版,1953年上海文化工作出版社出重译版,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重印版。
    151 哈代著《还乡》1935年由张谷若翻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初版,1954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重译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修订出版。
    152 此本《苔丝姑娘》为吕天石译,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出版,与《真妮姑娘》同属《世界文学全集》。
    153 LP指代The Lost Phoebe,傅东华译为《老夫老妻》,现通译《失去的菲比》。
    154 此处GWTW指代Gone With the Wind,下同。
    [1]Anderson, Marston. The Limits of Realism: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2]Baker, Mona & Gabriela Saldanha (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nd Edition) [Z].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8.
    [3]Barthe, Roland.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A]. Lodge, D (ed.).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 A Reader [C].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8.
    [4]Bassis, Irina. Notable Elemen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Sister Carrie into Russian [J]. Dreiser Studies,1997,28(1):35-52.
    [5]Bassnett, Sussan. Translation Studies [M]. London:Routledge,1980/1991.
    [6]Bassnett, Sussan. and A.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C]. London: Pinter,1990.
    [7]Bassnett, Sussan. and A.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8/2001.
    [8]Bauer, Wolfgang.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Works in Communist China[M]. Frankfurt and Main-Berlin:Alfred Metzner Verlag.1964.
    [9]Bensimon, Paul. Presentation[J]. Palimpsestes,1990, XIII (4):ix-xiii.
    [10]Bercovitch, Sacva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84-265.
    [11]Berman, Antoine. La retraduction comme espace de la traduction[J]. Palimpsestes,1990, XIII (4):1-7.
    [12]Berman, Antoine, S. Heyvaert (tr.).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13]Bourdieu, Pierre, Randal Johnson (ed.).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3.
    [14]Bourdieu, Pierre, Richard Nice (tr.).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M]. London:Routledge,1996.
    [15]Brisset, Annie. Retraduire ou le corps changeant de la connasssance. Sur l'historicite de la traduction[J]. Palimpsestes,2004,15:39-67.
    [16]Brownlie, Siobhan. Narrative Theory and Retranslation Theory [J].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6,7(2):145-170.
    [17]Dreiser, Theodore,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ee Clark Mitchell, Jennie Gerhardt [M]. Oxford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1/1991.
    [18]Dreiser, Theodore. The Color of A Great City [M]. NewYork:Boni and Liveright,1923.
    [19]Du-Nour, Miriam. Re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books as evidence of changes of norms [J]. Target,1995,7(2):327-346.
    [20]Gambier, Yves. La Retraduction, Retour et Detour[J]. Meta,1994,39(3):413-417.
    [21]Genette, Gerard, (tr. Fethi Kale). Paratexts: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2]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ed)[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2004.
    [23]Gramsci, Antonio. Prison Writings [M].London:Lawrence& Wishart,1971.
    [24]Giircaglar, Sehnaz Tahir.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translation in Turkey,1923-1960[M]. Amsterdam; New York:Rodopi,2008a.
    [25]Giircaglar, Sehnaz Tahir. Retranslation [A],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nd Edition) [Z].Mona Baker & Gabriela Saldanha (ed.).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8b:233-236.
    [26]Gurcaglar, Sehnaz Tahir. Rewriting, Culture Planning and Resistance in the Turkish Folk Tale [A].//Asimakoulas, Dimitris & Margaret Rogers (ed.). Translation and Opposition[C]. Bristol, Buffalo and Toronto:Multilingual Matters,2011:59-76.
    [27]Hanna, Sameh. Towards a Sociology of Drama Translation:A Bourdieusian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ons of Shakespeare's Great Tragedies in Egypt [D]. Unpubplished PhD Thesis 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6.
    [28]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850/1994.
    [29]Jenn, Ronald. From American Frontier to European Borders [J]. Book History,2006(9): 235-260.
    [30]Kolar, Stanislav. The Czech Reception of Sister Carrie [J]. Dreiser Studies,2001, 32(1):56-63.
    [31]Koskinen, Kaisa and Outi Paloposki. Retranslations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J]. Cadernos de Traducao,2003,11:19-38.
    [32]Kujamaki, Pekka. Finnish Comet in German Skies. Translation, Retranslation and Norms[J]. Target,2001,13(1):45-70.
    [33]L.S.(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J].前哨,1931,1(1):4-5.
    [34]Lefevere, Andrew.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35]Lewis, Philip. The Measure of Translation Effects [A], in Joseph Graham (ed.) Difference in Translation[C].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31-62.
    [36]Lingeman, Richard. The Bi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Jennie Gerhardt [A], in James L. W. West III ed., Dreiser's Jennie Gerhardt-New Essays on the Restored Text [C].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5.
    [37]Matthiessen, Francis Otto. Theodore Dreiser [M], Wesport: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 1973.
    [38]Mencken, Henry Louis. A Book of Prefaces [M]. New York:a. A. Knopf,1917.
    [39]Mencken, Henry Louis. Mencken to Wilson,25 October 1911[A]. in Guy J. Forgue, ed., Letters ofH. L. Mencken[C]. New York:Alfred A. Knopf,1961.
    [40]Milton, John and Marie-Helene Catherine Torres (eds). Traducao e adaptacao[J] Special Issue of Cadernos de Traducao,2003(11).
    [41]O'Driscoll, Kieran. Retranslation through the Centuries:Jules Verne in English [M]. Oxford and New York:Peter Lang AG,2011.
    [42]Oittinen, Ritta.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M]. New York & London:Garland,2000.
    [43]Paloposki, Outi,& Kaisa Koskinen. A Thousand and One Translations:Revisiting Retranslation [A], in Claims,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C], G Hansen, K. Malmkaejr, D. Gile (ed). Amsterdam:Philadelphia:J. Benjamins,2004:27-38.
    [44]Pizar, Donald, R. W. Dowell & F. E. Rusch. Theodore Dreiser:A Primary Bibliography and Reference Guide [M]. Boston:G.K. Hall & Co.,1991 [2011-4-13]. http://sceti.library.upenn.edu/dreiser/bibliography.pdf,
    [45]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A]. 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1998/2007.
    [46]Riggio, Thomas P. ed., Dreiser-Mencken Letters:The Correspondence of Theodore Dreiser andH. L. Mencken,1907-1945[C].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6.
    [47]Riggio, Thomas P. Preface [A], in Dreiser, Theodore. West, James L. W. ed. Jennie Gerhardt [M]. Philadelphia,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2.
    [48]Riggo, Thomas P. Biography of Theodore Dreiser [OL]. (2000)[2011-4-13]. http://www.library.upenn.edu/special/dreiser/tdbio.html. Copyright,2000.
    [49]Rodriguez, Liliane. Sous le signe de Mercure, la retraduction [J]. Palimpsestes,1990,4: 63-80.
    [50]Schleiermacher, Friederich. D.E.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A]. Bernofsky, S. (tr.) Venuti, L.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ition) [C].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2004.
    [51]Susam-Sarajeva, Sebnem. Multiple-entry Visa to Travelling Theory [J]. Target,2003,15(1): 1-36.
    [52]Susam-Sarajeva, Sebnem. Theories on the Move:Translation's Role in the Travels of Literary Theories [M]. Amsterdam & New York:Rodopi,2006.
    [53]Tan, Amy. The Joy Luck Club [M]. New York:Ivy Books,1989.
    [54]Topia, Andre. Finnegans Wake:La traduction parasite[J]. Palimpsestes,1990 XIII (4):45-59.
    [55]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1995/2001.
    [56]Toury, Gideon. Culture Planning and Translation [A], in Alberto Alvarez Lugris and Anxo Femdndez Ocampo (eds) Anovar-anosar, estudios de traduccion e interpretation (Vol.1)[C]. Vigo:Universidade de Vigo,1999:13-26.
    [57]Vanderschelden, Isabelle. Why Retranslate the French Classics? The Impact of Retranslation on Quality [A], in Myriam Salama-Carr (ed.) On Translating French Literature and Film II[C]. Amsterdam & Atlanta:Rodopi,2000:1-18.
    [58]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2nd Edition) [M]. Abingdon, Oxon:Routledge,1995/2008.
    [59]Venuti, Lawrence. Retranslations:The Creation of Value [J]. Bucknell Review,2003, 47(1):25-38.//Venuti, Lawrence.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96-108.
    [60]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ition) [C]. 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4.
    [61]Venuti, Lawrence.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
    [62]West, James L. W. Historical Commentary [A], in Dreiser, Theodore. West, James L. W. ed. Jennie Gerhardt [M]. Philadelphia: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2.
    [63]Whaley, Annemarie Koning. The Trouble with Dreiser-Harper and the Editing of Jennie Gerhardt [M]. Amherst:Cambria Press,2009.
    [64]Worldcat. [2011-4-5] www.worldcat.org.
    [65]Xu, Jianzhong. "Retranslation:Direct or Indirec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2003,15(2):113-121.
    [66]《萌芽月刊》编者.普罗诗社的成立[J].萌芽月刊,1930,1(5):363-365.(1930-5-1)
    [67]《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出版志[OL].(2003-8-7),[2009-7-22]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21/node31943/node63920/node63922/us erobjectl ai54656.html
    [68]《拓荒者》编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J].拓荒者,1930,1(3):287-290.
    [69]《文学》编者.本刊翻译专号读者批评的统计[J].文学,1934,3(1):485-486.
    [70]《文艺报》编辑部.克服文艺的落后现象,高度地反映伟大的现实[J].文艺报,1953(1):3-5.
    [71]《中国翻译家辞典》编写组.中国翻译家辞典[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72]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C].上海:中华书局,1960.
    [73]哀禾等著、傅东华译.化外人[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b.
    [74]艾华.用艺术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可耻的剥削思想[N].文汇报,1952-6-5:7.
    [75]艾青.谈《牛郎织女》[N].人民日报,1951-8-31:3.
    [76]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2007.
    [77]安冈.谈《雷雨》的新演出[N].戏剧报,1954(8).
    [78]巴金.一点感想[J].翻译通报,1951,2(5):46-47.
    [79]鲍祖宣.1985.关于傅东华[J].新文学史料,1985(1):25.
    [80]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57级全体同学.中国翻译文学简史(初稿)[M].未出版,1960.
    [81]毕树棠.德莱塞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J].现代,1935,5(6):934-942.
    [82]卞之琳、叶水夫、袁可嘉、陈燊.十年来的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工作[J].文学评论,1959(5):41-77.
    [83]伯元(茅盾).力的表现[N].申报·自由谈,1933-12-1:17.
    [84]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85]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6]藏原惟人著、之本译.新写实主义论文集['M].上海:上海现代书局,1930.
    [87]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8]曹禺.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J].文艺报,1950(3):1.
    [89]曹禺.曹禺剧本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90]陈成.问题秦始皇日暮途穷:傅东华落魄杭垣[J].新上海,1947(64):3.
    [91]陈福康.郑振铎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2]陈海伦.基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比较Jennie Gerhardt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93]陈淑(梁实秋).书报春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傅东华译[J].新月,1928,1(9):5-8.
    [94]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95]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N].申报·自由谈,1934-6-19:17.
    [96]陈伟军.著书不为稻梁谋——“十七年”稿酬制度的流变与作家的生存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6(1):120-122.
    [97]陈笑峯(瞿秋白).美国的真正悲剧[J].北斗,1931,1(4):59-63.
    [98]陈秀等.浙江省译家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99]陈言.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00-104.
    [100]陈寅.中华书局一年之回顾[A].1913//周其厚.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9.
    [101]陈瑜.论鸳鸯蝴蝶派与大众文学接受[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19-21.
    [102]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103]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04]陈芸.傅东华改译“乱世佳人”[J].一周间,1946(13):7.
    [105]陈中梅.一部成功的劳作[J].读书,1995(12):23-27.
    [106]陈忠经.进一步发展与各国人民的文化联系[N].人民日报,1956-4-15:3.
    [107]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n].申报·自由谈,1934-6-18:17.
    [108]陈祖文.英诗中译——何以要忠于原作的结构?[J].纯文学,1968(4)//陈祖文.译诗的理论与实践[M].台北:寰宇出版社,1971:28--44.
    [109]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1927,1(9):4-10.
    [110]程乃姗.福乐会[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111]程乃姗.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12]德畴.评傅东华参情梦的翻译[J].璎珞,1926(1):页码不详.
    [113]德娟.现代中国文坛杂讯:十二、郑振铎傅东华均离中公[J].现代文学评论,1931,1(3):5(1931-6-10)
    [114]德莱塞著、傅东华译.蚁梦[J].新生命,1930c,3(8):1-13.
    [115]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恋复恋[M].上海:中华书局,1935d.
    [116]德莱塞著、傅东华译.一个大城市的色彩[J].译文,1935g,2(5):627-634.
    [117]德莱塞著、傅东华译.老夫老妻[M].上海:中华书局,1935i/1940.
    [118]德莱塞著、顾仲彝译.人生的开端[A].//落英编选.美国小说名著[C].上海:启明书局,1937.
    [119]德莱塞著、季羡林译.旧世纪还在新的时候[J].现代,1935,5(6):1034-1044.
    [120]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真妮姑娘[M].上海:中华书局,1935a.
    [121]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珍妮姑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a.
    [122]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珍妮姑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23]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珍妮姑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009.
    [124]德莱塞著、范文美译.珍妮姑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25]德莱塞著、潘庆舲译.珍妮姑娘[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7/2005.
    [126]德莱塞著、裘柱常译.金融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127]德莱塞著、裘柱常、石灵译.嘉莉妹妹[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128]德莱塞著、韦丛芜译.巨人[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129]德莱塞著、巫宁坤译.德莱塞短篇小说选[C].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
    [130]德莱塞著、巫宁坤译.德莱塞短篇小说选[C].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
    [131]德莱塞著、许汝祉等译.堡垒[M].上海:文化工作社,1952.
    [132]德莱塞著、许汝祉译.美国的悲剧[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133]德莱塞著、余杰、诸葛霖译.斯多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
    [134]德莱塞著、钟宪民译.美国悲剧[M].上海:国际文化出版社,1951.
    [135]德莱塞著、钟宪民译.人间悲剧[M].上海:建国书店,1945.
    [136]德莱塞著、朱葆光译.珍妮小传[M].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
    [137]德莱塞著、朱葆光译.珍妮小传[M].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50重版.
    [138]德莱塞著、主万、西海译.天才[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
    [139]邓友成.试析狭义重译的任务[J].海外英语,2011(1):157-158,161.
    [140]丁景唐.读瞿秋白同志的“美国的真正悲剧”[J].语文教学,1959(6):3.
    [141]定之(梁实秋).《诗之研究》[J].益世报·文学周刊,1933(52).//梁实秋著、陈子善编.雅舍谈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433-434.
    [142]东华(傅东华).盟誓: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作[J].抗战三日刊,1937,2(5):5.
    [143]董衡巽、朱虹、施咸荣、李文俊、郑土生.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44]董红钧.把握人物形象,力求更信更达更雅——《红与黑》重译漫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33-138.
    [145]董龙(瞿秋白).画狗罢[J].北斗,1931(1):120-121.//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46]冻华(傅东华)、瓶庵编译.1914.短篇言情小说美人丹[J].中华小说界,1914(3):1-9.
    [147]樊仲云.关于大众语的建设[N].申报·自由谈,1934-6-30:20.
    [148]范伯群、朱栋霖主编.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下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49]范祥涛.从《呼啸山庄》的六种译本透视翻译研究和重译中的一些问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74-78.
    [150]梵珂.游击英雄“夏伯阳”:苏联富曼诺夫原作,郭定一译[J].前哨,1937,3(10):189-191.
    [151]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152]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53]方长安.论外国文学译介在十七年语境中的嬗变[J].文学评论,2002(6):78-84.
    [154]房龙著、傅东华译.1933d.我们的世界[M].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d.
    [155]房鑫亮.2006.忠信笃敬——何炳松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56]费小平.《老子》六译本选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名著重译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1-65.
    [157]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a.
    [158]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b.
    [159]芬克尔斯坦.科学小说的世界[J].译文,1957(总47):178.
    [160]冯牧、王又平.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文艺理论卷一·序[A].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61]冯庆华、王昱.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飘》的译本研究[J].外国语,1998(3):52-56.
    [162]冯雪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J].文学导报,1931,1(8):2-7.(1931-11-15)
    [163]冯雪峰.关于“艺术大众化”[J].大风,1938(72):7-12.
    [164]冯亦代.《珍妮姑娘》的手稿出版[J].读书,1994,(4):136-139.
    [165]冯至.北游及其他[M].北京:沉钟社,1929.
    [166]冯至.冯至诗文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167]冯至.冯至诗文选集·序[A].//冯至诗文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168]佛克马著、季进、聂友军译.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9]付智茜.浅析《哈姆雷特》的重译[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6-87.
    [170]傅东华.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J].学灯,1920-1-23.转引自姜涛.早期新诗的“阅读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82-197.
    [171]傅东华.中国今后的韵文[J].文学,1924(115):1.
    [172]傅东华.(译序)[A].陶孙著、傅东华译.参情梦[J].小说月报,1925a,16(10):1-24(1925-10-10)
    [173]傅东华.(译序)[A].高尔斯华绥著、傅东华译.迂士录[J].东方杂志,1925b,22(18):120--132.
    [174]傅东华.关于参情梦的翻译[J].文学周报,1926a(221):418-419(1926-4-18)
    [175]傅东华.《文学之近代研究》译序[J].文学周报,1926b(210):326-328(1926-1-31)
    [176]傅东华.什么是革命文艺[N].中央副刊,1927a-3-22:4-7
    [177]傅东华.文学常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b.
    [178]傅东华.序[A].傅东华.文学常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b:1-2.
    [179]傅东华.序[A].陶孙等著、傅东华译.参情梦及其他[M].上海:开明书店,1928a.
    [180]傅东华.序[A].皮涅克著、傅东华译.皮短褐,附序[J].文学周报,1928b(313):361-367(1928-4-22)
    [181]傅东华.(译序)[A].哈代等著、傅东华译.两个青年的悲剧[C].上海:大江书铺,1929a.
    [182]傅东华.(作者简介)[A].李特著、傅东华译.革命的女儿[J].新生命,1929b,2(1):1-12.
    [183]傅东华.《人生鉴》译本的卷头语[J].文学周报,1929c(376):6-7(1929-11-24)
    [184]傅东华.奥德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d.
    [185]傅东华.(译序)[A].傅东华.奥德赛[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d.
    [186]傅东华.(译序)[A].魏吉尔著、傅东华译.魏吉尔二千年纪念(译《第八牧歌》一篇)[J].现代文学,1930a,1(6):1-11(1930-12-16).
    [187]傅东华.鉴赏与批评[J].学生杂志,1930b,17(8):36-50.
    [188]傅东华.风格论[J].小说月报,1931a,22(1):1-11(1931-1-10).
    [189]傅东华.创作与模仿[J].新学生,1931b,1(4):31-37.
    [190]傅东华.现代西洋文艺批评的趋势[J].暨大文学院集刊,1931c(1):1-10.
    [191]傅东华.重刊序[A].塞米诺夫等著、傅东华译.饥饿及其他:新俄小说选集[C].上海:新生命书局,1932.
    [192]傅东华.此路不通[A]读书杂志,1933a,3(1):640-643/1-4.收入傅东华.山胡桃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c:359-364.
    [193]傅东华.关于‘失乐园’的翻译——答梁实秋的批评[J].文学,1933b,1(5):684-692.
    [194]傅东华.一张菜单[J].文学,1933c,1(1):1-2.
    [195]傅东华.关于作者的话[A].房龙著、傅东华译.我们的世界[M].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d.
    [196]傅东华.主义与外力[J].文学,1933e,1(6):808-809//收入傅东华.山胡桃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c:329-332.
    [197]傅东华.书报述评:图书评论所评文学书部分的清算[J].文学,1933f,1(1):205-210.
    [198]傅东华.杭江之秋[J].东方杂志,1933g,30(6):8-11.
    [199]傅东华.山胡桃[J].现代,1933h,2(3):461-463.
    [200]傅东华.翻译是艺术[J].中学生,1934a,45:1-4.
    [201]傅东华.(作者简介)[A].乔伊斯著、傅东华译.复本[J].文学,1934b,2(3):397-403.
    [202]傅东华.(作者简介)[A].瓦塞曼著、傅东华译.琉卡狄思[J].文学,1934c,2(3):418-431.
    [203]傅东华.(作者简介)[A].刘易士著、傅东华译.速[J].文学,1934d,2(3):545-556.
    [204]傅东华.文字生活的新生[J].新生周刊,1934e,1(36):734-735.
    [205]傅东华.(译后记)[A].济慈著、傅东华译.夜莺歌[J].文学,1934f.4(1):217-223.
    [206]傅东华.文学万岁[J].文学,1934g,3(3):651-656.
    [207]傅东华.大众语文学解[J].文学,1934h,3(3):657-667.
    [208]傅东华.大众语问题讨论的现阶段及以后[N].申报·自由谈,1934i-6-28:20.
    [209]傅东华.读报杂感[J].绸缪月刊,1934j,1(1):1-2.
    [210]傅东华.小品文跟苍蝇[J].太白,1934k,1(1):45-47.
    [211]傅东华.我的读书经验[J].读书季刊,1935b,1(2):111-112.
    [212]傅东华.山胡桃集[C].上海:生活书店,1935c.
    [213]傅东华.序[A].德莱塞著、傅东华译.失恋复恋[M].上海:中华书局,1935d:1-2.
    [214]傅东华.不是作家的作法谈[J].绸缪月刊,1935e,2(2):55-59.
    [215]傅东华.什么是风格[A].傅东华编.文学百题:文学二周年纪念特辑[C].上海:生活书店,1935f:209-212.
    [216]傅东华.我对于《世界文库》刊行的感想[A].1935h.//陈福康.影印出版前言[A].//郑振铎主编.世界文库(第一卷)(影印版)[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217]傅东华.《真妮姑娘》[J].新中华,1936a,4(7):85-87.
    [218]傅东华.前记[A].哀禾等著、傅东华译.化外人[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b.
    [219]傅东华.文艺家协会成立之日:一种特殊的空气[J].光明,1936c,1(2):140-143.
    [220]傅东华.翻译文学[J].新中华,1937a,5(7):78-82.
    [221]傅东华.论翻译文学[J].月报,1937b,1(5):1116-1117.
    [222]傅东华.文学与面包[J].学校新闻,1937e(64):24.
    [223]傅东华.非战斗员的责任[J].青年抗敌特刊,1937c,8:24.
    [224]傅东华.中学选读古经传问题——也是一个文学批评上的问题敬与胡适之先生及教育界的时贤商榷[J].文学,1937d,8(5):868-876.
    [225]傅东华.国与文十二讲:序、第一讲:学生保卫国文的责任[J].学生时代,1938b,1(1):4-6.
    [226]傅东华.国与文十二讲:第二讲:中国文字的价值[J].学生时代,1938a,1(2):19-23.
    [227]傅东华.国与文十二讲:第四讲:中国文体的特色[J].学生时代,1938c,1(4):65-68.
    [228]傅东华.国文章句的特色[J].学生时代,1938d,1(3):44-47.
    [229]傅东华.圆神方智说(中国文学讲座之三)[J].学生杂志,1939a,19(4):9-18.
    [230]傅东华.名必可言言必可行说:中国文学讲座之一[J].学生杂志,1939b,19(2):11-19.
    [231]傅东华.修辞立其诚说(中国文学讲座之二)[J].学生杂志,1939c,19(3):21-30.
    [232]傅东华.小曰明说(中国文学讲座之四)[J].学生杂志,1939d,19(5):19-28.
    [233]傅东华.充实谓美说[J].学生杂志,1939e,19(6):27-38.
    [234]傅东华.译序[A].米切尔著,傅东华译.飘(重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40a/1979:1-4(上海:国华编译社,1940a)
    [235]傅东华.读音与声调:文辞解剖入门第二讲[J].学生杂志,1940b,20(2):13-20.
    [236]傅东华.一个国文法新体系的提议[J].学术,1940c(2):5-7.
    [237]傅东华.语文漫话[J].学生月刊,1940d,1(1):29-31.
    [238]傅东华.给望道先生的公开信——论意见统一之不易及如何建立新词类[J].学术,1940e(2):91-93.
    [239]傅东华.三个体制的实例比较和几点补充的说明[J].学术,1940f(2):36-41.
    [240]傅东华.说形象化[J].学生月刊,1941b,2(2):111-117.
    [241]傅东华.引言[A].麦克弗森著、傅东华译.神曲的故事[M].上海:中国联合出版公司,1944a.
    [242]傅东华.诗的创作[J].新东方杂志,1944b,9(6):21.
    [243]傅东华.译序[A].马歇尔著、傅东华译.欧洲与太平洋战争之胜利:美国驻华特使前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至陆军部之二年报告[M].上海:龙门出版公司,1946a.
    [244]傅东华.字顺篇[J].读书通讯,1946c(20):10-16.
    [245]傅东华.译后记[A].史普林著、傅东华译.业障(第2版)[M].上海:龙门出版公司,1947.
    [246]傅东华.中国作协上海分会1956年会员创作情况表[B].上海档案馆资料[卷宗号C52-1-134],1957-1-18.
    [247]傅东华.上海语文学会会员登记表[Z].上海档案馆资料[卷宗号C43-1-704],1958-2-4.
    [248]傅东华.谈谈民歌的过去未来[N].文汇报,1959d-1-7:3.
    [249]傅东华.二风赞[N].1961-7-14:3.
    [250]傅东华讲演、张道仁整理.现代文学的趋势及对旧文学应有的态度[J].大夏月刊,1930,3(2):56-64.
    [251]傅冻蘤(傅东华).语体之欧化[J].京报,1921-6-30.//文学旬刊,1921(7):190-191.
    [252]傅虹.坏小说曾经迷惑了我[N].文汇报,1952-6-5:7.
    [25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A].//高老头[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
    [254]傅雷.翻译经验点滴[N].文艺报,1957a(10):14.
    [255]傅雷.为繁荣创作、提高出版物质量提供更好的条件[N].文汇报,1957b-5-14:3.
    [256]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J].新潮,1921,1(2)
    [257]傅则黄(傅东华).与我相处大半世的何柏丞[J].读书通讯,1946(117):11-12.
    [258]高尔斯华绥著、傅东华译.迂士录[J].东方杂志,1925b,22(18):120-132.
    [259]耿庸.未完的人生大杂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60]光.《飘》引导我走到错误的路上[N].文汇报,1952-6-3:7.
    [261]郭国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262]郭解.傅东华的“暴发”[J].七日谈,1945(1):8.
    [263]郭沫若.我们的文学新运动[J].创造周报,1923(3):13-15.
    [264]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J].大众文艺,1930,2(3):630-633.
    [265]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J].大公报,1940-6-9-10.
    [266]郭沫若.序《白毛女》[A].//贺敬之.白毛女[M].上海:黄河出版社,1947:1-4.
    [267]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A].//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C].北京:新华书店,1950.
    [268]郭沫若.谈文学翻译工作[N].人民日报,1954-8-29:3.
    [269]郭沫若.关于翻译标准问题[A].1955.//罗新璋.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62-563.
    [270]郭沫若.“百家争鸣”万岁![N].大公报,1956a-8-26:1.
    [271]郭沫若.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答保加利亚“我们的祖国”杂志总编辑包果米尔·诺涅夫同志N].人民日报,1956b-12-18:7.
    [272]郭沫若.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知识分子的使命(1956年1月3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56c-2-1:2.
    [273]郭沫若等.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J].大众文艺,1930,2(4):170-183
    [274]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1949-1979翻译出版外国古典文学著作目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0.
    [27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6-2-12(3)
    [276]哈代等著、傅东华译.两个青年的悲剧[C].上海:大江书铺,1929a.
    [277]哈代著、张谷若译.还乡[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78]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79]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文化工作出版社,1953.
    [280]哈代著、张谷若译.还乡[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281]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82]哈代著、张谷若译.还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83]韩迪厚.近代翻译史话[M].香港:香港辰卫图书公司,1969.
    [284]韩迪厚.严复、林纾、傅东华翻译检讨[D].香港大学1966年硕士论文.
    [285]韩子满.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0(2):39-43.
    [286]寒生(欧阳继修).文艺大众化与大众文艺[J].北斗,1932,2(3-4):432-445.
    [287]贺昌盛.想象的“互塑”——中美叙事文学因缘[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88]荷马著、傅东华译.伊利亚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a.
    [289]何其芳.何其芳诗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90]何其芳.没有批语就不能前进·序[A].何其芳没有批语就不能前进[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4.
    [291]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对于现实主义的再认识[J].人民文学,1956,(9):1-13.
    [292]洪安南.中苏当代文学理论异同简论[A].//倪蕊琴主编.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29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a.
    [29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b.
    [295]胡风.“白话”和“大众语”的界限[A].//宣浩平编.大众语文论战(上)[C].上海:启智书局,1934:185-190.
    [296]胡风.胡风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97]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A].//胡风选集(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298]胡开宝.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学刊,2009(1):111-115.
    [299]胡乔木.改进出版工作中的几个问题[A].195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3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245-260.
    [300]胡适.汉字改革号卷头言[J].国语月刊,1922,1(7):1-4
    [301]胡适.胡适致顾颉刚[J].小说月报,1923,14(4):8.
    [302]胡愈之.关于大众语文[A].1934.//宣浩平编.大众语文论战(上)[C].上海:启智书局,1934:55-59.
    [303]胡愈之.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开幕词[J].翻译通讯,1951,3(5).(1951-12-15)
    [304]胡愈之.出版发行工作的新方向[A].//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2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305]胡愈之.记人民出版事业及其发展方向[A].//中国当代出版史料(第2卷)[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306]胡仲持.论鲁迅的翻译[J].新文化丛刊,1948(2):48-53.
    [307]华(傅东华).翻译的理想与实际[J].文学,1934a,2(3):367-369/收入傅东华.山胡桃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c:343-350.
    [308]华(傅东华).我们该怎样接受遗产[J].文学,1934b,2(1)/收入傅东华.山胡桃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c:333-338.
    [309]画室(冯雪峰).我希望于《大众文艺》的[J].大众文艺,1930,2(4):170-183.
    [310]黄宾.关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的意见[N],中华日报·星期专论,1934-8-13.
    [311]黄超.功能主义翻译观观照下的译者风格[D].安徽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312]黄美真.上海大学[N].人民日报1984-1-25:5
    [313]黄源.黄源回忆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14]黄子平序[A].//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15]黄嘉音.把‘异域’的明见告‘乡亲’:弥尔顿与《失乐园》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翻译/重写[D].台湾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
    [316]霍顿(Horton),爱德华兹(Edwards)著、房炜译.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17]霍桑著、傅东华译注.返老还童[美].上海:北新书局,1931d.
    [318]霍桑著、傅东华译.猩红文[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19]霍桑著、侍桁译.红字[M].重庆:文风书局,1940.
    [320]霍桑著、侍桁译.红字[M].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48.
    [321]霍桑著、侍桁译.红字[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重译版,1954.
    [322]霍桑著、侍桁译.红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23]霍桑著、姚乃强译.红字[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24]记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J].拓荒者,1930,1(3):287-290.
    [325]季羡林.从斯大林论语言学谈到“直译”和“意译”[J]翻译通报,1951,2(2).(1951-2-15)
    [326]济慈著、傅东华译.夜莺歌[J].文学,1934f,4(1):217-223.
    [327]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28]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9]贾植芳、苏兴良、刘裕莲、周春东、李玉珍.2010.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下)[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30]剑三(王统照).语体文欧化的商榷[J].文学旬刊,1921(7):1.
    [331]江(茅盾).大众语运动的多面性[J].文学,1934,3(4):798-799.
    [332]蒋道超.德莱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33]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J].太阳月刊,1928(2):1-13.(1928-2)
    [334]蒋孔阳.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J].文艺月报,1958(总52):39.
    [335]角(傅东华).所谓非常时期的文学[J].文学,1936a,6(3)::352-354.
    [336]角(傅东华).再论所谓非常时期的文学[J].文学,1936b,6(4):454-456.
    [337]金峰.《飘》腐蚀了我[N].文汇报,1952-5-6:7.
    [338]金宏宇.新文学版本研究的角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239-247.
    [339]金宏宇.新文学的版本批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40]金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2.金华县志[D].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41]金华一中知名校友[OL].(2010-12-8),[2012-2-7]http://www.jhyzh.com/Index.aspx?pkId=6715
    [342]金人.论翻译工作的思想性[J].翻译通报,1951,2(1):9-10.
    [343]金人.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学——苏联文学[N].大公报,1957-10-21:3.
    [344]金性尧.傅东华的《山胡桃集》[A].1995.//金性尧著、金文男编.星屋杂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34-136.
    [345]金性尧著、金文男编.星屋杂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46]静华(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J].现代,1932,2(6):806-818.
    [347]刊物编辑部.图书馆消息:最近购书:最近购到新书计有大学丛书之克罗斯著傅东华译美学原论[J].中法大学月刊,1935,7(1):121.
    [348]刊物编辑部.图书馆消息:最近购书:本馆最近购到新书计有:世界文学名著十种;傅东华选译,化外人[J].中法大学月刊,1936,9(2、3):223.
    [349]刊物编辑部.编辑者言:傅东华先生于翻译长篇名著“飘”以后[J].国际间,1941,3(11、12):253.
    [350]康伯度(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N].申报·自由谈,1934a-7-25:15.
    [351]康伯度(鲁迅).康伯度答文公直[N].申报·自由谈,1934b-8-7:15.
    [352]考德威尔.短篇小说四篇(花花公子毕怡姆、拉雪儿、吉利地的香油树、横财)[J].译文,1957(总46):32.
    [353]孔海珠.1998.中国文协慰问病重的高尔基和鲁迅[J].绿土,1998(23).[2009-7-21]http://www.grassy.org/hq-lib/paper/199801_23.asp.
    [354]孔海珠.2006.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时的夏丐尊[N].中华读书周报,2006-7-5:7.[2009-7-21] http://www.gmw.cn/01ds/2006-07/05/content_445693.htm.
    [355]劳施宁著、傅东华译.1941a.引言[A].罗志宁著、傅东华译.希特勒语录[M].上海:国际间社,1941a(第2版)
    [356]老舍.生活·学习·工作[N].北京日报,1954-9-30.
    [357]老舍.中国现代小说[A].//老舍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58]乐嗣炳.乐嗣炳谈大众语运动和鲁迅先生[A].文振庭编.文艺大众化问题讨论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59]廖立.谈曹禺对《雷雨》的修改[J].郑州大学学报,1963(1):81-99.
    [360]了一(王力).今日的白话文言之争[J].独立评论,1934(112):11-14.
    [361]黎叔.汉奸群象国人皆可杀!:周作人与傅东华[J].胜利,1945(9):16.
    [362]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1928,(2):3-20.
    [363]李春江、王宏印.多元系统理论观照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莎剧翻译与复译及其历史文化语境的概要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51-53.
    [364]李季.鲁迅对于翻译工作的贡献[J].翻译通报,1952(1):7-11.
    [365]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66]李侃.中华书局的七十年[J].中国出版,1982(1):50-62.
    [367]李乐群.《飘》阻碍了我的进步[N].文汇报,1952-5-6.
    [368]李民中.1996.科学之光--记著名科学家严济慈[J].名人传记,1996(100)(2007-12-10) [2009-7-29] http://history.seu.edu.cn/s/49/t/30/a/1273/info.htm.
    [369]李明.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J].外国语,2006(4):66-72.
    [370]李清.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天净沙·秋思》复译[J].译林,2007(6):214-216.
    [371]李双玲.从翻译伦理看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J].湖南社会科学,2012(5):190-192.
    [372]李特著、傅东华译.革命的女儿[J].新生命,1929b,2(1):1-12.
    [373]李唯建.自序[A].//拜伦等著,李唯建译.英国近代诗歌选译[M].上海:中华书局,1934.
    [374]李希凡、蓝翎.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N].人民日报,1954-10-24:3.
    [375]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研究》[N].光明日报,1954b-10-10:5.
    [376]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J].文史哲,1954c(9):20-2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1)[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77]李晓燕.文学文本重译的创造性[J].皖西学院学报,2010(3):113-115.
    [378]李新朝,张磷,张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重译是“操纵”的必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78.
    [379]李新朝、张磷、张杰.接受: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重译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3-76.
    [380]李修群.论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的名著重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4-86.
    [381]李长夏.关于大众文艺问题[J].文学月报,1932,1(5、6):249-253.
    [382]力文.《飘》使我产生了崇美思想[N].文汇报,1952-5-9:7.
    [38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84]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J].新月,1929,2(6-7):1-4.
    [385]梁实秋.傅东华译《近世文学批评》[J].图书评论,1934,2(9):61-65.
    [386]梁实秋.傅东华译的《失乐园》[J].图书评论,1933a,2(2):35-42.
    [387]梁实秋.通讯:梁实秋先生来函[J].图书评论,1933b,2(4):123-126.
    [388]梁实秋著、陈子善编.雅舍谈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89]梁永安主编.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作家的足迹[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90]梁镇.译者序[A].//岂撒著.梁镇译.从清晨到夜半[M].上海:中华书局,1934.
    [391]梁志芳.翻译·文化·复兴——记上海“孤岛”时期的一个特殊翻译机构“复社”[J].上海翻译,2010(1):66-69.
    [392]梁宗岱.问题往哪里去[A].1933.//梁宗岱.诗与真[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43-50.
    [393]列夫.侃侃傅东华的告白[J].文饭小品,1935(5):40-43.
    [394]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95]林煌天.中国翻译辞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396]林默涵.略论文艺大众化[J].大众文艺丛刊,1948(2).
    [397]林志健.《飘》怎样麻醉我的?[N].文汇报,1952-5-10.
    [398]刘芬.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比较《珍妮姑娘》两个中译本[D].重庆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399]刘桂兰.重译考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400]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40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3/1998:1-18.
    [402]刘全福.在“借”与“窃”之间:文学作品重译中的伦理僭越现象反思——以《呼啸山庄》两个汉译本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93-96,105.
    [403]刘晓丽.名著重译,贵在超越[J].中国翻译,1999(3):12-16.
    [404]刘艳君.小议“重译”[J].科技信息,2007(15):381-383.
    [405]刘易士著、傅东华译.速[J].文学,1934d,2(3):545-556.
    [406]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57-64.
    [407]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7(1):1-6.
    [408]刘云虹.复译重在超越与创新[J].中国图书评论,2005(9):16-17
    [409]鲁迅.“醉眼”中的朦胧[J].语丝,1928a,4(11):1-7.(1928-3-12)
    [410]鲁迅.文艺与革命[J].语丝,1928b,4(16):41-43.
    [41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J].大众文艺,1930a2(3):639-640.(1930-3-1)
    [412]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J].萌芽月刊,1930b,1(3):65-89.
    [413]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J].文学月报,1932,1(5-6):1-3.
    [414]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J].社会月报,1934b,1(3):2-3.(1934-8)
    [415]鲁迅.非有复译不可[A].1935.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40-241.
    [416]鲁迅.上海文艺一瞥[A].//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17]鲁迅.写于深夜里[J].夜莺,1936,1(3):131-137.
    [418]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N].人民日报,1956-6-13:2.
    [419]陆费逵.论各国教科书制度[J].教育杂志,1910,2(6):59-69.
    [420]陆费逵.书业商二十周年纪念册·序[A].进德季刊,1924,3(2)
    [421]陆颖.翻译: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重写——傅东华译《飘》之个案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a(2):17-24.
    [422]陆颖.翻译标准相对性的哲学诠释学观[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b(4):56-60.
    [423]陆颖.历史、社会与文化语境中的复译—Gone with the Wind中译研究(1940—1990)[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84-92.
    [424]陆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a,(3):129-133.
    [425]罗伯特·斯皮勒著、王长荣译.美国文学的周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26]罗书肆.论译文中的欧化语[J].翻译通报,1951,2(5).(1951-5-15)
    [427]罗新璋.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09.
    [428]罗新璋.复译之难[J].中国翻译,1991(5):29-31.
    [429]罗选民.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30]罗志宁著、傅东华译.希特勒语录[M].上海:国际间社,1941a(第2版)
    [431]洛扬(瞿秋白).论文学的大众化[J].文学,1932,1(1):43-59.
    [432]马尔库斯[苏].选题计划——出版事业的基础[N].人民日报,1951-3-11:6.
    [433]马海甸.想起傅东华(外一篇)[N].文汇读书周报,2011-7-8:5.
    [434]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35]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436]马歇尔著、傅东华译.欧洲与太平洋战争之胜利:美国驻华特使前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至陆军部之二年报告[M].上海:龙门出版公司,1946a.
    [437]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第二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38]麦克发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39]麦克弗森著、傅东华译.神曲的故事[M].上海:中国联合出版公司,1944a.
    [440]毛龙.傅东华出现苏北:反国拥共[J].海涛,1946(13):3.
    [441]毛泳堂、李宗武.译者导言[A].//武者小路实笃著,毛泳堂、李宗武译.人的生活[M].上海:生活书局,1922.
    [44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5)[N].解放日报,1943-10-19:1-2.
    [44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2a/1975a.
    [444]毛泽东.反对党八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2b/1975b.
    [445]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A].1956.//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26-232.
    [44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4-25)[N].人民日报,1976-12-26:1.
    [447]茅盾.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之原因[A].文学周报,1928a(251-275):10-18.
    [448]茅盾.从牯岭到东京[J]小说月报,1928b,19(10):1138-1146.
    [449]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J].文艺研究,1930(1):230.
    [450]茅盾.创作的准备[M].上海:生活书店,1936/1939.
    [451]茅盾.《简爱》的两个译本[J].译文,1937,新2(5):136,138-150.
    [452]茅盾.茅盾选集·自序[A].//茅盾选集[M].上海:开明书店,1951.
    [453]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文)[A].1954//罗新璋.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09:564-581.
    [454]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报告[N].中国青年报,1956-3-18:2.
    [455]茅盾.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J].文艺报,1958a(1):3-9.
    [456]茅盾.夜读偶记(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J].文艺报,1958b(2):26-30.
    [457]茅盾.夜读偶记(三):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J].文艺报,1958c(8):7-15.
    [458]茅盾.夜读偶记(四):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J].文艺报,1958d(9):36-41.
    [459]茅盾.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续完)[J].文艺报,1958e(10):38-43.
    [460]茅盾.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及其他[J].新文学史料,1982(2):1-15.
    [461]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a.
    [46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b.
    [463]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64]孟复.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A].//塞万提斯著、傅东华译.堂吉诃德(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c:1-26.
    [465]孟绍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6]米切尔著,傅东华译.飘[M].上海:国华编译社,1940.
    [467]米切尔著,傅东华译.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40a/1979.
    [468]闵子泽.“我们的世界”(介绍与批评):傅东华译,新生命书局出版[J].客观,1935,1(8):18.
    [469]默涵(林默涵).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J].群众,1947(19):14-16.
    [470]牧子.给戴上了双重有色眼镜——向《飘》的译者傅东华提出控诉[N].文汇报,1952-5-9:7.
    [471]穆雷、诗怡.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中国翻译,2003(1):12-18.
    [472]宁.新版《珍妮姑娘》与德莱塞的初衷[J].外国文学评论,1994,(1):134-135.
    [473]潘红.归化还是洋化——谈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求真[J].外语教学,1999(1):27-30.
    [474]潘庆舲.关于《珍妮姑娘》[A].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珍妮姑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Ⅰ-Ⅲ.
    [475]潘庆舲.译本序[A].德莱塞著、潘庆舲译.珍妮姑娘[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7/2005:1-12.
    [476]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77]逢增玉.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J].齐鲁学刊,2001(5):79-86.
    [478]佩韦(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J].东方杂志,1920,17(1):94-96.
    [479]皮涅克著、傅东华译.1928b.皮短褐,附序[J].文学周报,1928b(313):361-367(1928-4-22)
    [480]起应(周扬).关于文学大众化[J].北斗,1932,2(3、4合期):423-425.(1932-7-20)
    [481]钱歌川.译者的冗言[A].//奥尼尔著,钱歌川译.卡利浦之月[M].上海:中华书局,1935:1-11.
    [482]钱尚琪.坏小说毒害了我的思想[N].文汇报,1952-5-10:7.
    [483]钱杏邮.郭沫若及其创作[A].//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1卷)[M].上海:上海泰东书局,1930a:55-97.
    [484]钱杏邮.大众文艺与文艺大众化——批评介绍《大众文艺》新兴文学号[J].拓荒者,1930b,1(3):236-247.
    [485]乔伊斯著、傅东华译.复本[J].文学,1934a,2(3):397-403.
    [486]芹芳.傅东华之译作[J].上海特别市棉织厂业同业公会会务月报,1943(7):31.
    [487]秦洪武、王克非.重译评估的语料库方法:的两个中译本[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1-16.
    [488]秦牧.新书介绍:“飘”:密西尔著,傅东华译,国华版[J].国民,1943(1):26.
    [489]青.书报介绍:比较文学史:法国洛里哀著、傅东华译、民国二十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元五角[J].国立北平图书馆读书月刊,1932,1(6):25-26.
    [490]瞿秋白小白龙[A].//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14-418.
    [491]瞿秋白.欧化文艺[A].//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492.
    [492]瞿秋白.高尔基论文选集·写在前面[A].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93]全国人大.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总纲第四条第六款[A].//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传处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C].北京:新华书店,1950:572-578.
    [494]任白戈.“大众语”的建设问题[J].新语林,1934(1):14-18.
    [495]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出版说明[A].//弥尔顿著、傅东华译.失乐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96]塞米诺夫等著、傅东华译.饥饿及其他:新俄小说选集[C].上海:新生命书局,1932.
    [497]塞万提斯著、傅东华译.堂吉诃德(第一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c.
    [498]塞万提斯著、傅东华译.堂吉诃德(第二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b.
    [499]扫笔.问题作家:傅东华居然复刊“太白”[J].上海滩,1946(23):10(1946-11-17).
    [500]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定[N].解放日报,1945-1-12.
    [501]上海地方志·专业志·上海人民政协志·第九篇人物·第二章名录·第二节市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委员名录[OL].(2001-12-30),[2009-7-22]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zhenxiezhi/node5 4390/node54400/node54402/userobjectlai36834.html
    [502]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史料·索引一)[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03]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J].文艺报,1959(18):33-44.
    [504]社论.必须从胡风事件吸取教训[N].人民日报,1955-6-10:1.
    [505]社论.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N].人民日报,1958-4-14:1.
    [506]沈端先(夏衍).文学运动的几个重要问题[J].拓荒者,1930a,1(3):221-235.
    [507]沈端先(夏衍).所谓大众化的问题[J].大众文艺,1930b,2(3):629-630.
    [508]沈起子.《北斗》杂志社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J].北斗,1932,2(3、4):449-463.
    [509]沈倩倩.中华书局外国文学译著出版研究(1914-1949)[D].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510]沈雁冰(茅盾).“语体文欧化”答冻蘤君[J].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1(7):2(1921-7-10).
    [511]沈雁冰(茅盾).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J].文艺报,1956,(12):3-4.
    [512]沈志远.发刊词[J].翻译通报,1950,1(1):2-3.(1950-7-1)
    [513]圣康.由《飘》检查我的读书态度[N].文汇报,1952-5-9:7.
    [514]施蛰存.“文”而不“学”[A].//陈子善、徐如麟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378-384.
    [515]石云龙.经典重译,旨求臻境——评黄源深译作《最后一片叶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67-72,108.
    [516]史普林著、傅东华译.浪荡逆子[M].上海:龙门出版公司,1946b.
    [517]史普林著、傅东华译.浪荡逆子[M].上海:上海书店,1992.
    [518]史普林著、傅东华译.业障(第2版)[M].上海:龙门出版公司,1947.
    [519]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J]文学,1932,1(1):8--42.(1932-4-25),作于1931-10-25.
    [520]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21]舒新城.中华书局的八种丛书[J].图书评论,1932,1(2):131-132.
    [522]水(傅东华).1934.译什么和叫谁译[J].文学,1934,2(3):371-372/收入傅东华.山胡桃集[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a:351-354.
    [523]司马今(瞿秋白).财神还是反财神[J].北斗,1932,2(3-4):126-137.(1932-7)
    [524]思果.《飘》的译文评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25]斯诺著、译者译.西行漫记[M].上海:复社,1938.
    [526]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J].文学月报,1932,1(1):1-7.(1932-6-10)
    [52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528]孙建成、温秀颖.从一首莎诗重译看翻译的语境对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56-59.
    [529]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30]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531]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532]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西之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533]唐兰.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字改革基本问题[J].中国语文,1956(总43):28.
    [534]唐弢.关于文学语言[J].文学月报,1959(8)
    [535]唐沅.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536]陶晶孙.大众化文艺[J].大众文艺,1930,2(3):633-634.
    [537]陶荣、申连云.后殖民语境下复译的必要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0(1):103-106.
    [538]陶孙著、傅东华译.参情梦[J].小说月报,1925a,16(10):1-24(1925-10-10)
    [539]陶孙等著、傅东华译.参情梦及其他[M].上海:开明书店,1928a.
    [540]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541]天狼.再论大众语文学并答傅东华[J].新垒,1934,4(5):14-21
    [542]托尔斯泰.致费·费·基仙科[A].1886.12.12//文艺理论译丛编委会编.文艺理论译丛(第1期)[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43]瓦格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子[A].//王景伦.美国学者论中国[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544]瓦塞曼著、傅东华译.琉卡狄思[J].文学,1934b,2(3):418-431.
    [545]万江波.灼灼哉望道熠熠兮东华--复旦的翻译家(二)[N].雅言,2007-5-31第53期:2.[2009-7-21] http://www.yayan.fudan.edu.cn/showArticle.php?akey=296
    [546]汪介之.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47]汪懋祖.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J].时代公论,1934(110):12-15.
    [548]王独清.要制作大众化的文艺[J].大众文艺,1930,2(3):638-639.
    [549]王改霞.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珍妮姑娘》两个译本对比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2):78-81.
    [550]王改霞.读者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珍妮姑娘》三个译本对比研究[D].四川外国语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551]王改霞.译者的读者身份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珍妮姑娘》两个译本对比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54-55.
    [552]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53]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54]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55]王淑明.群众看法与专家看法[J].人民文学,1950,3(1):58.
    [556]王铁仙.中国左翼文论的是非功过(代序)[A].//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
    [557]王文胜.论建国初原国统区作家的创作转型[J].江海学刊,2001(6):164-168.
    [558]王玉括.译者的文化选择与翻译策略[J].语言与翻译,2002(4):33-40.
    [559]王长荣.美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60]魏吉尔著、傅东华译.魏吉尔二千年纪念(译《第八牧歌》一篇)[J].现代文学,1930a,1(6):1-11.
    [561]魏岩.中外作家:文学编者傅东华[J].读书顾问,1934(3):142-144.
    [562]温惠娟.傅东华的翻译[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硕士论文.
    [563]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007.
    [564]文化部.中央一级出版社编制选题计划暂行办法(草案)[A].1955.//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7)[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258-259.
    [565]文洁若、傅光明、黄友文编.萧乾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566]文军,高晓鹰.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J].中国翻译,2003(5):40-45.
    [567]文子.傅东华消极[J].娱乐,1936,2(3):53.
    [568]吴笛.浙江翻译文学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569]吴笛.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70]吴俊、郭战涛.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自序[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71]吴岩.放出眼光来拿[J].读书,1979(7):6-11.
    [572]吴玉章.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的报告[J].江苏教育,1955(22):59-64.
    [573]伍杰.中文期刊大辞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74]伍蠡甫.伍蠡甫.德莱塞[J].文学,1934,3(1):361-369.
    [575]伍实(傅东华).大众语与大众意识[N].申报·自由谈,1934-8-3:15.
    [576]伍实(傅东华).再谈风格[N].解放日报,1957-3-2:4.
    [577]夏高波.书报介绍:我们的世界(房龙原著,傅东华译)[J].读书生活,1935,1(6):42-43.
    [578]夏丐尊.先使白话成话[N].申报·自由谈,1934-6-27:15.
    [579]夏杏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J].文艺报,1996-5-3.
    [580]夏中义.总序[A].收入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2007:1-11.
    [581]项立刚.通俗文学作品读者的心理动因叹息[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1):54-58.
    [582]小将.傅东华嗜赌成癖[J].春色,1936,2(16):11.
    [583]晓云、艾然.不纯洁不健康的译文举例[N].人民日报,1951-8-6:3.
    [584]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8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586]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87]辛未艾.苏联文学——世界文学的主潮[J].文艺月报,1957(总59):14.
    [588]邢公畹.谈“方言文学”[J].文艺学习,1950,2(1):6-7.(1950-8-1)
    [589]邢公畹.关于“方言文学”的补充意见[J].文艺报,1951,3(10):14-16.
    [590]徐文赋.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解构和重构——以Liberalism重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6):93-97,107.
    [591]徐正榜、陈协强主编.名人名师武汉大学演讲录[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92]许钧.重复·超越——名著复译现象剖析[J].中国翻译,1994,3:2-5.
    [593]许钧主编.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C].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94]许梦因.告白话派青年[J].时代公论,1934(117):26-27.
    [595]许汝祉.内容摘要[A].//德莱塞著、许汝祉译.美国的悲剧[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596]许汝祉.主要人物表[A].//德莱塞著、许汝祉译.美国的悲剧[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597]许汝祉.译后记[A].//德莱塞著、许汝祉译.美国的悲剧[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1261-1266.
    [598]许先文.话语语言学视角下的科学名著重译和复译[J].江苏社会科学,2010(2):183-188.
    [599]许玄编.绵长清溪水:许杰纪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600]许渊冲.为什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J].外国语,1995(4):37-40.
    [601]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6):56-59.
    [602]宣浩平编.大众语文论战(上下)[C].上海:启智书局,1934.
    [603]雪峰(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上、中、下)[J].中原·文艺杂志·希望·文哨联合特刊,1946,1(1):6-18;1(2):5-16;1(3):19-31.
    [604]雁冰(茅盾).语体文欧化之我观[J].小说月报,1921,12(6):16.//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1(7):1(1921-7-10).
    [605]严耕望.治史三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06]扬.文艺自由的代价[J].文学,1935,5(2):289-290.
    [607]杨绛.将饮茶[M].北京:三联书店,1987.
    [608]杨静远.从复辟小说《飘》看复辟狂江青[J].世界文学,1977(2):243-254.
    [609]杨静远.《根》[J].读书,1979,(1):50-56.
    [610]杨天庆.谈中国古代诗歌重译中词语差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
    [611]杨占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序[A].//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8.
    [612]杨自俭.关于重译《印度之行》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48-53.
    [613]姚倩.傅东华译《飘》前后[J].文化交流,2008(10):30-33.
    [614]叶群译.德莱塞小传[A].//德莱塞著、许汝祉译.美国的悲剧[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1-4.
    [615]一心.国内文坛消息:作品与作家:傅东华脱离教书生活等[J].中国新书月报,1932,2(7):42.
    [616]衣.党政文化秘闻:傅东华好赌如故[J].社会新闻,1933,4(28):437.
    [617]佚名.新辞源:意德沃罗基[J].文化批判,1928(1):101-102(1928-1-15).
    [618]佚名.反帝抗日大联盟:积极推进工作巩固扩展组织:胡愈之傅东华等担任常委[J].文艺新闻,1932(43):2(1932-1-3)
    [619]佚名.《饥饿及其他》广告[J].文学,1933a,1(1):广告页.
    [620]佚名.警告文学编者傅东华[J].星火,1935a,1(4):425-429.
    [621]佚名.傅东华爱赌[J].娱乐,1935b,1(17):425.
    [622]佚名.《世界文学全集》广告[J].文学,1935c,4(6):878.(1935-6-1).
    [623]佚名.《夏伯阳》再版出书广告[J].文学,1937,9(3):封底.
    [624]译者.译者附记[A]斯诺著、译者译.西行漫记[M].上海:复社,1938.
    [625]尹伯安.重译贵在创新——《名利场》两种译本的评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79-83.
    [626]永默.书评:真妮姑娘[J].妇女月刊,1944,3(5):57-58.
    [627]游晟、朱健平.美国文学场中张爱玲《金锁记》的自我改写[J].中国翻译,2011(3):45-50.
    [628]于涛.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学作品的重译——以David Copperfield的翻译为例[J].外国语言文学,2009(1):35-41.
    [629]袁锦翔.融会贯通运用纯熟——傅东华译《珍妮姑娘》首段赏析[J].中国翻译,1987(1):44-46.
    [630]袁锦翔.融会贯通运用纯熟——傅东华译《珍妮姑娘》首段赏析[A].收入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92-198.
    [631]袁亮编.出版业“社会主义改造”情况(1950-1957)[A].//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第8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632]越.党政文化秘闻:傅东华恩及黄包车[J].社会新闻,1933,4(24):374-375.
    [633]曾虚白.美国文学ABC[M].上海:世界书局,1929.
    [634]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635]查士元.译者序[A].//志贺直哉等著,查士元译.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第2辑[M].//上海:中华书局,1930:1-3.
    [636]查国华.茅盾年谱[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
    [637]张大明.左翼文学与国际左翼文学思潮[A].//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70周年文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38]张登德.《富国策》与《重译富国策》关系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1-44.
    [639]张恨水.总答谢[N].新民报,1944-5-2.
    [640]张经浩.重译《爱玛》有感[J].中国翻译,1999(2):38-40.
    [641]张景华.从文学翻译的倾向性论复译的必要性——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种译本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8):14-18,4.
    [642]张琼.译本序[A].德莱塞著、傅东华译.珍妮姑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009:1-4.
    [643]张奚若.大力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J].江苏教育,1955(24):7-9.
    [644]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645]赵芳芳.《珍妮姑娘》在中国译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646]赵家璧.新传统[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a.
    [647]赵家璧.特莱塞——从自然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J].文季月刊,1936 b,1(1):226-237.
    [648]赵修慧.老舍赵家璧合办“晨光”[J].世纪,2004(4)
    [649]浙江地方志[OL](2005-12-20),[2009-8-23]http://www.zjol.com.cn/05zjtz/system/2005/12/20/006410802.shtml
    [650]振铎(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观(二)[J].小说月报,1921,12(6):16.//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1(7):1(1921-7-10).
    [651]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J].大众文艺,1930,2(3):281-284.
    [652]郑次川.欧美近代小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653]郑海凌.论“复译”[J].外国文学动态,2003(4):41-42.
    [654]郑诗鼎.评刘重德的《爱玛》重译版本[J].中国翻译,1998(1):42-45.
    [655]郑诗鼎.论复译研究[J].中国翻译,1999(2):43-47.
    [656]郑振铎.语体文欧化问题与东华先生讨论[J].时事新报·文学旬刊,1921(7):1-2(1921-7-10).
    [657]知我.文坛短讯:五○、傅东华编辑教科书[J].草野,1930,3(7):56.
    [658]止敬(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J].文学月报,1932,1(2):51-58.
    [659]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40-241.
    [660]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资料研究室编.美国文学近况[M].内部参考资料,1962.
    [661]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协会1956-1967年的工作纲要[J].文艺报,1956(5、6):28.
    [662]中国作协会员辞典[OL]. [2011-11-19]http://www.chinawriter.com.cn/zxhy/member/10248.shtml.
    [66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总署.关于公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A].1952.//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2)[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200-201.
    [664]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1912-2011)[Z].北京:中华书局,2012.
    [665]仲元(茅盾).不要阉割的大众语[N].申报·自由谈,1934a-8-24:16.
    [666]仲元(茅盾).白话文的洗清和充实[N].申报·自由谈,1934b-8-20:19.
    [667]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A].1956//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1)[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668]周发祥、程玉梅、李艳霞、孙红、张卫晴.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十七年及“文革”卷)[M].天津:白话文艺出版社,2009.
    [669]周立波.谈“方言问题”[J].文艺报,1951,3(10):16-17.
    [670]周其厚.中华书局与近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71]周其勋.美国当代作家德莱塞[J].是非公论,1936(16):6-11.
    [672]周起应(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J].现代,1933,4(1):21-31.
    [673]周若予译.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苏联“共产党人”杂志专论)[J].文艺报,1956(3):44-51.
    [674]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J].新华文摘,1946,2(1):22-26.//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M].北京:新华书店,1949.
    [675]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C].延安:延安解放社,1944;北京:作家出版社,1950/1984.
    [676]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A].1949.//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1)[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677]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鲁迅[A].1951//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678]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J].新华月报,1953(2):210-212.
    [679]周扬.我们必须战斗——1954年12月8日在中国文学艺术节联合会主席团、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联席会议上的发言[J].文艺报,1954(23-2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60年(1949-2009)(卷1)[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680]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J].文艺报,1956(5、6):4-16.
    [681]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J].文艺报,1960(13、14):5-37.
    [682]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A].//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也读的境界(生活·写作·语文)(第9卷)[M].长沙:昏暗文艺出版社,1998:773.
    [683]朱德发.勘探“人民文学”的“现代人学内涵”[J].齐鲁学刊,2002(1):124-129
    [684]朱维基.评傅译半部《失乐园》[J].诗篇月刊,1933(1):78-83.
    [685]朱小春.从“大众语跟作文”说道其他:和傅东华先生商榷[J].新人周刊,1934,1(3):48-50.
    [686]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87]子渔.书报述评《真妮姑娘》[J].文学,1935,4(6):939-949.
    [688]邹振环.五四时期的学术著作翻译出版概观[A].//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1辑[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3:117-134.
    [689]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690]左联执委会.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J].文化斗争,1930a,1(1):6-10.(1930-8-15)
    [691]左联执委会.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底理论纲领[J].萌芽,1930b,1(4):272-275.
    [692]左联秘书处.左联秘书处通告[J].文学导报,1931,1(6、7).(1931-10-23).
    [693]左联秘书处.关于“左联”目前具体工作的决议[J].秘书处消息,1932a,(1).//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94-196.(1932-3-15)
    [694]左联秘书处.各委员会的工作方针[J].秘书处消息,1932b(1).//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89-191.(1932-3-15)。
    [695]左联秘书处.关于“左联”改组的决议[J].秘书处消息,1932c(1).//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87-188.(1932-3-15)
    [696]左联秘书处.关于左联理论指导机关杂志《文学》的决议[J].秘书处消息,1932d(1).//马良春、张大明编.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92-193.(1932-3-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