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礼记·礼运》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长期以来,在课程政策的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关注的是基础教育领域,从政策的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研究的成果十分匮乏。论文以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政策的视野探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变迁的内在规律。在综合利用各种方法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历史轨迹、价值取向、过程和动力,尝试探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内在规律,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全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部门颁布的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有关的政策文件。从政策文本的数量、主体、主题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表现出更多的个体精英决策模式;改革开放之后,课程政策决策的团体协调模式明显;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主题分布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突出地位。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变迁路径可以看出,课程政策环境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课程政策制定主体、课程目标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课程模式由简单转性向复杂性转变,课程实施由急进性向渐进性转变。课程政策的领导权在集中和分散之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钟摆式运动,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性与复杂性并存。
     二、探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对课程政策产生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呈现出“大一统”的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服从意识和大局意识,淡化和忽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促使中职课程改革朝纵深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才能跟得上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全面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等方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受苏联模式的影响非常深远,文化呈现出单一性特征,而文化的单一性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单一性,主要表现为借鉴苏联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总体上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对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编写的多元化、课程改革借鉴对象的多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从课程目标、模式、内容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调整。
     三、反思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任何一项与政策有关的研究,都避不开价值取向的问题,价值取向关系到政策制定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计划。公平与效率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仅以“效率”或“公平”概括一个时代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还是有失偏颇,尤其是新中国成立30年的这段时期,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与课程有关的政策中,公平与效率以一种复杂混合的方式出现,不能对其进行单一的价值判断。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表面上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关系,但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这两者达到一种非正常的融合,即一方面实行“三段式”课程模式,开展一种“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强调生产实践课的重要性,强调课程教学活动的“社会本位”取向。在改革开放以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呈现出“唯国家化”取向,即加强对社会和个人的控制是课程政策的重要目的,课程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仅属于国家活动的范畴;改革开放以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唯国家化”取向有所减弱,但课程改革的根本权力,还是控制在政府手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取向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不同的路径依赖具有不同的效应,有些路径依赖的效应是正面的,有些路径依赖的效应是负面的。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受到渐进决策模式和精英决策模式的约束,二是受到课程政策参与主体利益博弈的影响。
     四、探寻了中职课程政策的动态运行规律。任何一项政策,都离不开制定、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也不例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参与主体,包括体制内主体和体制外主体,体制内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体制外主体主要包括利益集团、公民个体、新闻媒介。在1949—1977年之间,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呈现出个体精英和完全理性的决策模式;从1978年至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呈现出渐进、有限、团体和系统的决策模式。在课程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象征性的政策执行、断章取义的政策执行、观望式的政策执行、照搬照抄式的政策执行。在课程的评价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目标的模糊性与易变性、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结论未必能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其本质是课程政策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
     五、开展了案例实证研究。选取了一所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在对政策背景、地区背景和学校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后,深入课程教学一线进行了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该示范校课程政策的执行情况。该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个专业分别开展具体课程改革。机电系调整完善了课程结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施工学交替;汽车维修系基于工作进行核心课和精品课建设,进行校厂一体项目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数控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校本教材开发,开展了工学结合,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督;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建立CPPI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教材,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工学交替的评价体系;会计专业构建了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创新了课程实施的模式,利用校企合作做好专业核心课建设。许多老师表示,决策者应该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广泛调研,减少课程政策与实际需求的脱节,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其他相关利益也应当在课程改革中得到保护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以减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抵触情绪,使相应的课程政策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
     六、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手段,对机制进行了创新。生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民主政治理念的发展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这是本文能够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进行研究的内在基点。生态主义的整体、联系、发展、和谐、协调等理念,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一致性。从生态主义的立场来看,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课程政策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价值取向应由单一转向多维,更多的呈现出一种综合化的取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的制定应当吸收理性、渐进、精英、政治系统和团体等决策形式的优点,全面综合利用;课程政策的执行应充分考虑政策执行的适用性、范围的有限性、实施的动态性、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课程政策的评估应秉持全面、发展、联系和协调的理念,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As a famous saying in Book of Riles says,"A public spirit will rule all under the sky when the Great Way prevails". For a long time, due to widespread bias against occupational education, academic attention focuses o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field in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olicies. Therefore, researches on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policy perspective are fruitless.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policies, it explores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this thesis ha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history, value ori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power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addition, it attempts to explore its inherent la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a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following researche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and documents related with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ill be made in this paper. Statistical analysis will be made from the number, main body and theme of the policies and documents. It is discovered that,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end to be individual elite decision mod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is more likely to be a group coordination mode. In its theme distribu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as a prominent position. Through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urriculum policy environment transformed from the closed to open. The curriculum policy-making subject and objective transformed from oneness to diversity, and the curriculum mode shifted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ransmited from the radical change to the gradual one. The leadership of curriculum policies presents a special pendulum movement between the centralized and the decentralized,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s troublesome and complex rather than smooth.
     Secondly, the impacts of the economy, policies and culture on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will be explored.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fication", which focused on developing students'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overall consciousness while weakening and ignoring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system, the curricular objectives,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oming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the further intensific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a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personnel quality are required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imitated Soviet Union's socialist culture, including literature, art, education, etc. Soviet mod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Cultur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ness, which directly affected the oneness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olicies, such as the copy of the "three-step" curriculum mode of the Soviet Un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ur culture, on the whole, has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which impacts profoundl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the models of curriculum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has made a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ar objectives, mode, content and so on.
     Thirdl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will be introspected. Any research related with policy can not avoid the problem of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concerns the target and plan of the policy maker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re the unavoidable issue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t is biased that value orientation is only summarized with "efficiency" or "fairness" in a certain era, especially in the30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is period,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ppeared in a mixed way in the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Therefore, a single value judgment should not be put on it. The "discipline-based" and "society-standard" value orientations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 policies show an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on the surface. 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se two value orientations reached an abnormal fusion. On the one hand, the "three-step" curriculum mode is implemented and the "discipline-based"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on-practice course is emphasized and the "society-standard" value orientation is stresse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Befor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n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showed the orientation of "only nationalization". In other words,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 And the policy mak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in the sphere of national decis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phenomenon is weakened, but the fundamental power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still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is path-relied. Different path dependence has different effects:some are positive while others are negative. The reasons for path dependence have two aspects:one is the restraint of the gradual decision-making mode and the elite decision mode; the other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est gam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Fourthly, the dynamic operation rules of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will be explored. Any policy has a process of mak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are no exception. the participants of curriculum policies include the ones in system and the ones outside system—participants in system include legislative body,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and the ruling party; participants outside system contain the interest groups, individual citizens, news media. From1949to1977,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presented individual elite and totally r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s. Since1978,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show the progressive, finite, organized and systematic decision-making modes.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ies,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ymbolic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the interpret-out-of-context implementation, the wait-and-see implementation and copy-type implementation. Still,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uch as the singularity of the method, the ambiguit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goal, the singularity of the subjective and the ignorance of the results by the government. In essence, it is the interest gam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Fifthly,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ase will be carried out in this thesis. 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secondary-vocational school is selected. Afte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olicy background, region background and school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s are mad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ies in this school is learned comprehensively. A special leading group is formed in this school, headed by the president and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carried out in concret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djusts and improves curriculum structure, actively develop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s the altern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study. Based on the core and excellent cours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roject integrates school and factory and ha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Numerical control major has a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develops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combines working and learning and implements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Computer specialty conduct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stablishes CPPI course system, develops projectized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ing materials, carries out the theory-practice-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and establishes evaluation system to adapt to the alternation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Accounting profession builds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makes an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ode and complet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by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any teachers state that decision makers should make wide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 in the grass-roots line, reduce the disconnect between curriculum policy and the actual demand, teachers' salary and other related interests shall receive protec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nly in this way can teachers'resistance on the par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be reduced and the policy of the relevant courses be carried out practically and effectively.
     Sixthly, a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licy mak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easures and methods from the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make an innovation on mechanism.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sm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ideology, which is the inner foundation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 Ecologist concepts such as entirety, contact, development, harmony and coordination have intrinsic uniformity and consistency with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n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sm,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policy making—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on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multidimensional rather than single and present a more comprehensive orientation. The curriculum policy making should absorb the advantages and make a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rational, progressive, elite, political system and group decision mod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ies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finiteness of the scope, the dynamic natur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wideness of the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polic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s of comprehension, progression and connection so that a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made on the curriculum policies of the secondary-occupational education.
引文
① [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学校课程史[M].崔允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序1-2页
    ① 周兴平.凌品芬.课程概念差异叙述的归纳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6):63-65
    ②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① 王娟娟.罗祖兵.课程概念的拓展及其价值[M].教育利学研究,2007,(10):19-23
    ② 傅新民.柳小年.析职业教育育课程的内涵[J].成人教育,2005,(8):38-39
    ③ 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18-19
    ④ 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⑤ 朱克忆.张伯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16-18
    ⑥ 任平.邓兰.小能忽视和懈怠的主题:课程史研究[M].中国教育学刊,2007,(5):44-48
    ⑦ [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学校课程史[M].崔允潡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第3页
    ① 黄忠敬.课程政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② 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③ 孟卫青.理解课程政策: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12(6)
    ④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01年,第15页
    ① 金纬亘著.西方生态主义基本政治理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5页
    ② 转引自[英]约翰·盖特:瑞典绿党:对议会挑战的回应[M].斯德哥尔摩1991年英文版,第85页
    ③ 转引自[美]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M].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68页
    ④ 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⑤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⑥ 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① [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学校课程史[M].崔允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② 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③ 闻有信.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④ 申家龙.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
    ⑤ 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①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4,(22): 17-22
    ② 郭峰.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6,(6):7-9
    ① 邓泽民.陈庆合.论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J].职教通讯,2005,(4):9-10
    ② 严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3):12-13
    ③ 王典. 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3):94-96
    ①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6,(7):14-18
    ② 刘喜鸽.基于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探析[J].职教论坛,2007,(18):25-26
    ③ 王玉苗.庞世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09-113
    ④ 张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19-20
    ⑤ 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① 严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3):12-13
    ② 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12-16
    ③ 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6,(3):25-27
    ④ 刘会丽.职教项目化课程实施中的知识分配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6):22-23
    ⑤ 张洋洋.汤百智.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2,(2):18-21
    ⑥ 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9):49-54
    ① 袁丽英.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44-48
    ② 阎卫东.张宪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4):191-193
    ③ 赵沛等.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人人成才”课程价值观的课程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19-21
    ④ 程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基础[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7):18
    ⑤ 周莉.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04-106
    ① 陶红林.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47-50
    ② 黄忠敬.课程政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③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④ 谢少华.权力下放与课程政策变革—澳大利亚经验现启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⑤ 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① 杨燕燕.国外课程改革政策及其价值取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② 李召存.追寻课程政策背后的教育意义——基于学前课程纲要的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③ 王平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④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⑤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①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②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
    ③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0
    (?) [英]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M].王承绪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① 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166-168
    ②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③ 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研究,2004,(2):9-13
    ① 韩丹.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26页
    ② 周明星,唐林伟.职业教育学科论初探[J].教育研究,2006(9):66-70
    ① 陈光主编.思维与方法[M].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① [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学校课程史[M].崔允潡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序第1页
    ②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③ 黄尧主编,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46-448页
    ④ 方展画等.60年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7-188页
    ①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8页
    ②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① 谢维和.陈超.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6, (9):33
    ① 天健网--新闻中心http://www.infomall.cn/cgi-bin/mallgate/20030317/http://www.runsky.com/homepage
    ① 石火学.教育政策制定主体的变迁与模式选择[M].广州大学学报,2006,(7):38-41
    ②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96页
    ① 王立新.团体理论[J].社科信息,1990,(5):7
    ②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①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② 徐卫.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诠释[M].教学与管理,2009,(21):14-16
    ③ M. Foucaut, The order of Dincourse, inR. Young(ed) Untying the Text, London:RKP, 1981
    ①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D].华东师大博十论文,2001年,第17页
    ② 刘国新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导论第1页
    ① 刘英杰编.中共教育大事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45页
    (?) 刘国新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二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页
    ① 王向清等.毛泽东的“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论[J].湘潭大学学报,2009,(6):11-15
    ① 闻有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① 方晓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205-206页
    ① 方晓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2页
    ② 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7页
    ③ 陈的非.“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论文摘要第1页
    ④ 中央教科所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1973年11月条目
    ⑤ 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总卷(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172页
    ② 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① 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751页
    ② 刘国新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总论第1-7页
    ③ 姜大源主编.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
    ① 方展画等,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6-187页
    ① 本刊编辑部.总理职教——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实录[J].职业技术教育,2002(21):P1
    ① 方展画等.知识与技能——中国职业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86页
    ② 张相学.蔓杂课程范式:“悬拟“的课程异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3):41-44
    ①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6页
    ①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5页
    ② 朱祖延编著.引用语大辞典(增订本)[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年,第297页
    ③ [德]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曾国屏译,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④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⑤ [加]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⑥ 吴永军.论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5):49-51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7页
    ② [英]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③ 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比较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9页
    ① 转引自刘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② 教材编写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提要[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40贞
    ③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 张会军.戎占怀.教育产业化实用全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① 孙泽文.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44-47
    ①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521
    (?)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5-14
    (?) 陆立军.新政治经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9-260页
    ① 王小聪.郭岚.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探析[J].职教论坛,2011,(22):75-77
    ① 白洁.知识经济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利学,2000,(2):15-60
    ② 国家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③ [英]格雷厄姆·汤普森.“导论:给全球化定位”[J].国家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2):7-21
    ④ 薛敬孝.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5-69
    ① 陈明辉.略论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00,(9):17-20
    ② 李丰才.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6-32
    ③ 世界银行报告.全球化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挑战[M].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01页
    ④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04年,第133页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0页
    ② 沈贵鹏.试析课程设计的“钟摆现象”[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1,(7):150-156
    ① 吕达.试论课程演变的“钟摆”现象[J].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1990,(8):39-43
    ① 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4-45页
    ① [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2-139页
    ② 赫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③ 蒋建华.知识.权力.课程——政策视野中的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
    ① [苏]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100页
    ② 刘仓.论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2):76-84
    ①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www.zgdsw.org.cn/n/2012/1116/c244520-19602300.html
    ② 张增田.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特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76-84
    ① 赵洵.试论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8,(2):83-88
    ② 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出的贡献[J].文艺报,2001,(8):28
    ③ 王丽丽.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J].消费导刊,2008,(15):203
    ④ 张增田.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特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23-27
    (?) 龙安邦.课程的文化依附:意义、局限与超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12,(3):96-99
    ① 陶红.卢朝龙.科学发展观下的科技与职业教育统筹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31-35
    ② 顾海悦.李树林.澳大利亚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106-108
    ①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31页
    ② [英]斯蒂芬·鲍尔著.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 郭风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1-47
    ④ 杨燕燕.国外课程改革政策及价值取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⑤ 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⑥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01年,第38页
    ⑦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J].现代教育论从,2002,(5):38-42
    ①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
    ② 夏文斌.走向正义之路:社会公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③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97页
    ④ 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⑤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Ml.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7页
    ⑥ [奥]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 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96页
    ① [美]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4页
    ② 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25页
    ① 赵琳.冯蔚星.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41-46
    ② [英]丹尼斯·劳顿.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张渭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30页
    ① 周正.谁念职校——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65页
    ② 将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55页
    ① [美]J·布里格斯·F·D·皮特.湍鉴[M].刘华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71页
    ② 任爱珍.惠及民生的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3):75-77
    ③ 龙安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42页
    ① edu.people.com.cn/GB/43290...html 2006-04-25
    ① 甄卫京.简析技工教育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50-51
    ② 苏雄才.姚贵平.中职三段式与模块式课程的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74-75
    ①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04年,第17页
    ①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② 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6,(3):25-27
    ③ 鞠志祥.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江苏教育,2009,(Z3):77-78
    ④ 矛以升.工程教育中的学习问题(载《茅以升文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第47页
    ① 刘晓.石伟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1,(4):4-8
    ② 转引自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报,2000,(2):87-94
    ③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J].新视野,1995,(6):71
    ④ 杨静.我们眼中的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视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3-38
    ① 张楚延.谭程与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②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28-33
    (?) 刘宇文.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① 刘景忠.要警惕职籽教育功利化倾向[J].辽宁教育,2012,(12):79
    ② 马风岐.教育政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 APPLE M W.ld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tion) (M).New York:Routledge,1990,ix.
    ① [英]A.V.Kelly.课程理论与实践[M].吕敏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① 张男星.权力、理念、文化——俄罗斯现行课程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② 瞿葆奎主编.苏联教育改革(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80-214页
    ③ 福建人民政府文教厅辑.中等学校教师业务学习资科[Z].1951年,第32-33页
    ④ 育林.我们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是“全盘苏化”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79,(2):37-112
    ① Eggleston.the Sociology of School Curriculum,PKR.1997
    ① [法]玛丽·柏拉、阿涅斯·冯·让丹.学校社会学[M].汪凌译,上海: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第128页
    ② [英]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③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④ [英]阿兰·谢里登.求真意志—密歇儿·福柯的心路历程[M].尚智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1页
    ① 林宇.试论布迪厄符号暴力理论之现实意义——基于后进生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1-4
    ② Margaret L.A Model,a Method and a Map: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A). Lich-bach M.L, Zuckerman A.s.Comparative Politicis:Ratio-nality.Culture and Structure [C].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7.
    ③ 曾瑄玮等.路径依赖研究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185-191
    ④ 刘丽群.陈蕾.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路径依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28-31
    ① 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l.教育发展研究,2005,(8):28-31
    ② 马克思教育名言录[J].宁夏教育,1983,(2):42-43
    ③ 教育部档案[Z].1959年永久卷,第49页
    ① 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8,(2):83-84
    ②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竺乾威,胡君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 张家军.靳玉乐.论课程政策决策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1,(1):30-34
    ①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32-35
    ② 邱飞岳.关于项目课程在中职学校中实施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6):75-80
    ① [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治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 闫顺利.哲学过程论[J].北方论丛,1996,(3):52-58
    ③ 孙绵涛主编.教育政策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④ 黄顺康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3页
    ①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回归教育的公共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4-120
    ① 吕立杰.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特征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7,(8):3-7
    ② 曹蓉.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履行职能的模式、特点和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0,(2):117-122
    ③ 蒋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传承与创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10-15
    ① 史习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小学品德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1998,(6):42-49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② [美]弗朗西斯·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① 张家军.靳玉乐.论课程政策主体[J].当代教育科学,2004,(1):23-25
    ② [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政策制定[M].鞠方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2-155页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① 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27页
    ② [美]赫伯特·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③ 陈刚.公共政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4页
    ④ 黄顺康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1页
    ① 陈刚.公共政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② 李继华.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滋生[J].炎黄春秋,2010,(4):57
    ①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② 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第279页
    ① 吴刚平.课程开发中的矛盾运动与钟摆现象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12-18
    ① Allison C.T.Essence of Decision [M].Boston,Mass:Little Brown,1971
    ② Charles O.Jones.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Public policy(3ed.)[M].California:Brooks/Coles Publishing Company,1984.p.166
    ③ 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66页
    ④ 桑玉成.公共政策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① 黄顺康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
    ② 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①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8页
    ② [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政策制定[M].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3页
    ③ [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第634-635页
    ④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83页
    ① 冯静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4页
    ① 陈刚.公共政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6页
    ② 冯静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6-238页
    ① 黄顺康主编.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81页
    (?) [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①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② [美]E·拉兹格.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09页
    ③ [关]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① 苏贤贵.生态危机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3-71
    ②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43-46
    ①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20页
    ②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第33页
    ① 邓汉慧.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7-41
    ② 陈荟.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政府推动模式”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报,2012(3):17-23
    ① 周俊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机制[J].兰州学刊,2009,(S1),80-82
    ① 赖秀龙.德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 (Z1):33-35
    ① 庄西真.德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36-40
    ②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③ 孙进.德国教育过程层面的均衡发展政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Z4):39
    ④ 李庆城.日本职业教育质量推进因素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8):92
    ① 张慧梅.我国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差异性研究[J].职教论坛,2007年,(04S):46-48
    ② 徐国庆.美国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8,(7):50-55
    ③ 黄玉芬.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1,(8):19-21
    ① 黄玉芬.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1,(8):19-21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页
    ③ 王之璋.稳态.平衡.协调——平衡的内涵与形式新探[J].哲学研究,1988,(1):24-30
    ①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08页
    ① 王一多.孟昭勤.效率主义的谬误与危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2):191-196
    ② [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86页
    ① 甄卫京.简析技工教育课程模式与课程结构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50-51
    ② 伍建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6
    ③ 刘希丙.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7B):22-24
    ④ 丁念金.校本课程发展与课程决策机制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32-36
    ⑤ 雷正光.职业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权责分工配置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71-74
    ① 江山野.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制度[J].课程、教材、教法,1995,(9):53-57
    ① 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15):81-84
    ② 杨燕燕.国外课程改革政策及其价值取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③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25页
    ④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53-57
    ① 杨洁.培养核心能力:职业教育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42-143
    ② 缘中源.哲学家讲故事大全[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第92-94页
    ① 胡东芬.课程政策研究——对“课程共有”的理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77页
    ② 杨燕燕.国外课程改革政策及其价值取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9页
    ① [美]C·赖斯·米歇尔.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31页
    ② Ball,Stephen.Education Reform: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ed Approach[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38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
    [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
    [6]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
    [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3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9]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中国教育事典[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0]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1]顾明远.世界教育大事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2]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3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13]陈守林等主编.新中国教育大事记略[M].长春市: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14]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1949—1996)[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谢长法.中国职业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朱德全.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张建文主编.基础教育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11]闻有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2]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13]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4]王川.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15]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史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16]孙祖复主编.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7]无锡市陶行知研究会等主编.无锡职业教育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8]本书编写组.中国煤炭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19]方晓东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2
    [20]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2007
    [21]柏福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2]郭笙.新中国教育四十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共和国教育50年(1949—1999)[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新中国教育五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5]杜成宪主编.共和国教育60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26]方晓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60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27]郑谦.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
    [28]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9]于述胜.中国教育改革三十年(1978—-2008).[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30]张作功.我们一起走过:教育十年回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1]朱永新.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2]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3]张荣伟.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4]霍力岩.影响新中国教育的外国教育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5]王林义.樊香兰.新中国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36]程方平编著.新中国教育调查回顾[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7]陈昌清.回头看教育:与新中国教育同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8]杨东平.新中国教育人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9]郭家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40]王华倬.中国近代体育课程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1]国家高级行政学院编著.新中国行政管理五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3]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4]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5]中央文献研究室.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6]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7]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8]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9]廖其发.新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0]廖其发.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5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6]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7]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8]姜大源.工作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9]邓泽民.陈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60]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1]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2]侯作亭编著.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3]蒋乃平主编.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64]马越.王文博编著.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65]周国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6]严中华编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7]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8]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9]教育部职成教司.职业教育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0]教育部职成教司.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1]教育部职成教司.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2]教育部职成教司.课程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分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3]何向荣主编.高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编著.专业教学标准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5]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编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选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76]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编著.精品课程建设范例:广州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7]王平安主编.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8]黄春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9]王得义.徐赛华.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80]王利明等著.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81]鲍洁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82]周建松主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3]王军伟主编.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4]张麦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85]马军.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86]姜义林主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7]蔡红等主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案例汇编[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88]李雪锋等编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9]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90]时龙主编.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探究[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1]唐国庆等著.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92]荀建忠主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3]夏建国编著.当代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4]俞立等主编.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5]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6]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7]黄艳芳主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8]欧用生.陈伯璋.课程与教学的餐宴[M].高雄:复文出版社,2003
    [99]高奇.中国教育史.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100]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1
    [101]漆军等著.数控技术专业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2]李永霞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语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103]董庆林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4]郝靓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教材:英语.拓展模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05]倪文锦.于黔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06]李广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数学.拓展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7]汤于荣主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8]房艮孙.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拓展模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09]陈可文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数字地图加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10]刘国新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111]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2]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1][英]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编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3
    [3][美]艾伦.C.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美]丹尼尔.坦纳等著.学校课程史[M].崔允都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美]拜尔.R.休梅克编.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指南[M].刘堃阎译.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
    [6]欧阳河等编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指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1]唐芳芳.新中国成立后17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和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2]唐芳芳.1949—1966:我国职教课程的本土化发展[J].职教通讯,2011(3)
    [3]任凯.传承鼎新的天津职业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5)
    [4]申国昌.刘小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武汉职业教育回眸[J].职教天地,2010(6)
    [5]宋小杰.新中国民办职业教发展历程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1(28)
    [6]刘彩琴.新中国成立60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7]邱开金.新一轮职教改革的表里和宣示[J].职教论坛,2011(30)
    [8]李梦卿.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36)
    [9]张社宇.建国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历史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10]王立详.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嬗变及改革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11]申家龙.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历史回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
    [12]隋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化现代化历程回眸[J].兰台世界,2012(10)
    [13]刘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 (2)
    [14]黄侃.建国以来职业教育价值观演变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15]黄武刚.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历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16]黄尧.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03(23)
    [17]李兴洲.建国60年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及其贡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18]曹茂甲.职业教育六十年: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J].职教通讯,2011(3)
    [19]曹茂甲.建国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演变[J].职教通讯,2011(17)
    [20]余娟.曹晔.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思想发展史的探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9)
    [21]梁卿.建国后两次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的差异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2]韩提文.曹晔.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60年变迁[J].教育与职业,2009(21)
    [23]王川.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
    [24]王川.20世纪60年代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2008(4)
    [2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的多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4(22)
    [26]郭峰.饶异伦.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6(6)
    [27]邓泽民.陈庆合.论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J].职教通讯,2005(4)
    [28]王小聪.郭岚.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探析[J].职教论坛,2011(22)
    [29]王典.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正确定位和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3)
    [30]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32]姜大源.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启示[J].职业技术,2008(11)
    [33]刘喜鸽.基于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探析[J].职教论坛,2007(18)
    [34]王玉苗.庞世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35]张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
    [36]严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3)
    [37]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其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38]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2006(3)
    [39]刘会丽.职教项目化课程实施中的知识分配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40]张洋洋.汤百智.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实践课程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2(2)
    [41]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9)
    [42]袁丽英.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
    [43]阎卫东.张宪立.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4)
    [44]赵沛.邓泽民.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人人成才”课程价值观下的课程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45]程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理论基础[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7)
    [46]周莉.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7]陶红林.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
    [48]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9]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研究,2004(2)
    [50]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研究,2004(2)
    [51]王娟娟.罗祖兵.课程概念的拓展及其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52]傅新民.柳小年.试析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J].成人教育,2005(8)
    [53]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54]任平.邓兰.不能忽视和懈怠的主题:课程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5)
    [55]黄立志.新中国天津市职业教育史[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
    [56]沙晓艳.崔永红.教育课程改革的再思考[J].职教论坛,2011(14)
    [57]冯珺.朱甫道.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0(36)
    [58]张荣胜.充分发挥职教教研机构的作用推进区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59]南海.丁怀民.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价值学的审视[J].职教论坛,2010(9)
    [60]周如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推变.嬗变——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历程的综述[J].江苏教育,2011(8)
    [6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及理性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8)
    [62]刘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8)
    [63]匡淼娟.知识转型:审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64]朱文昊等.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与展望[J].基础教育,2011(1)
    [65]俞仲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与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66]高林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三次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67]高林.鲍洁.高职课改“三重门”[J].教育与职业,2008(7)
    [68]李英.何宝文.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沿革[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9]赵丹丹.赵志群.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70]刘宝.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71]王全旺.周志刚.我国职业教育30年历史回顾与发展策略研究——劳动力市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72]王凤基.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10(4)
    [73]陈静.BETC本土化探讨与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09(6)
    [74]范明丽.史景轩.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75]李明.20世纪90年代职教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新课程研究,2011(1)
    [76]陈莉.万克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1(1)
    [77]眭平.刘克勇.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J].职教通讯,2006(4)
    [78]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8)
    [79]董仁忠.技术发展视野中德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J].职教论坛,2006(4)
    [80]唐林伟.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剖析[J].职教通讯,2008(9)
    [81]李朝军.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沿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82]代薇.试析项目教学的历史与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3]王磊.马飞.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演进[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
    [84]卢洁莹.“能力本位”职教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85]曲萌.蒲业虹.近十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回顾[J].教育与职业,2011(35)
    [86]曲铁华.王怡.嬗变与思考:新中国60年农村职业教育回眸[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7)
    [87]傅新民.袁秀娟.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核心内容及本土化改造[J].当代教育论坛,2010(1)
    [88]吕江毅.德国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89]王琴.关于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4)
    [90]吴言.国际化与本土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91]彭奇林.陈志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0(1)
    [92]张爱勤.国际课改经验本土化超越的策略[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3]马成荣.江苏职教课改的审视、反思与展望[J].江苏教育,2011(11)
    [94]于黔勋.课改:职教发展的必然选择——重读《意见》感触多[J].江苏教育,2011(11)
    [95]刘宇.学生课程参与的内涵、结构与类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2(2)
    [96]孟宪乐.教师课程参与:理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4)
    [97]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98]车翼飞,精品课建设过程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99]黄利.浅谈职业教育的“行为—表现性”课程目标取向[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0)
    [100]袁丽英.课改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J].江苏教育,2009(7)
    [101]陈华.西方课程史的研究路径及内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2(4)
    [102]张宝贵.教学创新过程的结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3)
    [103]曹树钧.上海实验戏剧的艺术特色及存在的问题[J].中华艺术论丛,2007(8)
    [104]王占军,孙诚.国家调控政策下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历史变迁(下)[J].大学(学术版),2011(11)
    [105]陈湘芬,也谈中职写作教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106]沈超,黄忠东.构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的思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1)
    [107]熊秀芳.学分制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2)
    [108]颜秀芬.中等职业教育应重视文化基础课[J].广西教育,2004(8)
    [109]晓阳.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110]彭寿清.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111]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
    [112]沈传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曲折命运和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8(3)
    [113]蒋云龙,周荣健.高级技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0(10)
    [114]李维香.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等医学教育,2000(11)
    [115]容小明.试论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等职业教育,2007(8)
    [116]梁莉,燕飞.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117]刘秋英,毕德春.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浅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0(7)
    [118]何显明.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及政府职能的强化问题[J].学术研究,2000(9)
    [119]霍炜等.论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5)
    [120]杨海蛟,亓光.平等观的发展与变迁[J].河北学刊,2008(9)
    [121]乔贵平.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之争——20世纪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关于民主问题的分歧之一[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
    [122]唐慧玲.罗尔斯《正义论》中的自由平等观评析[J].理论导刊,2008(12)
    [123]张男星.俄罗斯课程权力:从“唯国家化”到“去国家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124]贾新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下的中职学校课程改革[J].才智,2011(1)
    [125]木青.教育部: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126]赵雪晶PISA视野下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J].职教论坛,2011(2)
    [127]刘丽群,欧阳志.路径依赖:教师角色转变的深层困境[J].教育学术月刊,2012(6)
    [128]陶伟华,刘秀丽.漠视实践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J].新远见,2012(2)
    [129]顾明远.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130]劳泰伟.积极申办国家级示范校努力推进学校新发展[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6)
    [131]苏志满.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132]杨锦.铁道信号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初探——以职业情景模拟为主线[J].当代职业教育,2013(10)
    [133]辛宝忠.深化黑龙江省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职业技术,2013(5)
    [134]傅伟永.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135]王牧华,勒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7)
    [136]王牧华.另一双眼睛看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范式初探[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7)
    [137]郑宝华.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2(6)
    [138]沈珊.平等与效率关系视角下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读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引发的思考[J].才智,2011(7)
    [139]王世杰.论国外职教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借鉴意义[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2)
    [140]赵喜鹏.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J].河南教育(下旬),2011 (8)
    [141]王辉.会计职业能力与“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0(10)
    [142]高永宏,徐鲲.“五会”教育: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13(1)
    [143]张悦.税务会计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浅析[J].商业经济,2012(10)
    [144]杜春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以岗定教”培养模式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
    [145]朱晓薇.以课改为契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J].现代教学,2009(12)
    [146]冯加渔,张艺钟.赫尔巴特课程思想新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5)
    [147]王运红.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2013(1)
    [148]庞湖.国务院28个组成部门的“前世今生”[J].财经时报,2003(3)
    [1]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4
    [2]王冠群.面向政治自由的现实之境[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4
    [3]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1
    [4]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
    [5]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2-5
    [6]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6—01
    [7]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01
    [8]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04
    [9]张蓉.中国普通高校学费政策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06
    [10]黄炜.构建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政策体系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07
    [11]韩丹.新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5
    [12]将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10-4
    [13]曹照洁.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嬗变与反思[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郑代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
    [1]Stevenson,John:Developing Vocational Expertise:Principles and Issu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s:Allen & Unwin,2003
    [2]Nijhof, Wim J.Heikkinen, Anja.Nieuwenhuis, A.F.:Shaping Flexibi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stitutional, Curricular, and Professional Conditions, press:BKS,2002
    [3]ROGER C. HERDMAN:Does Vocational Education Help the "Forgotten Half'?, press:OTA,1995
    [4]Smith, Neville Benjamin:The hist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 role in educating the disadvantaged,1800s to 1963,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2003 [5]GSimmei. The SociologyofSimmel[M]NewYork:FreePress, 1950
    [5]G Simmel.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The Philosophy ofMoney. London: Routledge,1978
    [6]Partrick Slattery,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Garland company,New York
    [7]Phillip.W.Jacks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Macmillan Publishiing Company 1992.
    [8]Gunther Kress,A curriculum for the future,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Mar 2000.Vol.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