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同异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的认识活动的基本要求。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同异比较,没有局限于找出两者的同点和异点,而是坚持“三步曲”:第一步,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领导人的官方文献出发,对两大“主义”(特指本文的两个比较对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下同)相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行纵向梳理,梳理的过程就是对它们进行纵向比较的过程。第二步,在纵向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两大“主义”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第三步,结合两大“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尝试分析它们两者在许多层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原因以及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的重要意义。
     依照上述“三步曲”,全文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四个层面进行了同异比较,指出两者在这些层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第一,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同异比较。现在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时代相差有一百多年,它们之间的“代沟”是明显、巨大的。但“代沟”背后存在一些内在联系: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列宁主义阶段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们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两大理论体系都是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同时期、发展阶段的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资本主义在发展程度、基本特征和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这就使得它们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意义也存有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
     第二,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异比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不会改变的,但它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任务进行新的概括和阐发。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因各自面临的时代条件和时代课题不同,而在对它们的具体运用上存在差异:从立场看,两大“主义”都以无产阶级和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为根本立场。同时,两者关于这一根本立场的指代范围、表现形式和阶段性任务又有差异。从观点和方法看,两者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对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和方法实践上运用和创新、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发展集中表现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论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中国化和大众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层面是同中有异。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批判性、科学性、革命性有机统一的根本特点决定的。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同异比较。(1)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语境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层次的论述,是以资本主义已经灭亡,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为客观依据的。而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生长起来,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瓜熟蒂落”的结果,也不具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前提和基础。虽然两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客观依据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认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离开了它,任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个前提和基础是“完成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本质也自然会得到体现。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个前提和基础则是“进行时”,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体现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内容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本质体现是消灭阶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体现。但两大“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都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现实的人”身上,是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本质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都是手段。但相对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消灭阶级,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讲,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都变成了手段①。从上述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大“主义”关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存在差异: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可以概括为: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彻底解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则可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造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等各种对立和差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从上述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2)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征的认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这主要体现在: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特征的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都遵循了唯物史观关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成熟社会主义的首要特征。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科学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物质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于成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个前提是自然而然的内在逻辑要求,相对来说是“完成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相对来说是“进行时”。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同中有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在发展程度上有“进行时”和“完成时”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即它们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个发展过程的目的都是要保证和满足每个人的一切合理需要,实现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异中有同。②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异中有同。从内在依据和条件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归全社会直接占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依据不同条件得出的不同结论。也就是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选择,是以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由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从“公有制”的发展程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不能覆盖到整个社会,相当一部分公有制表现为局部的或集团的公有制,大量的公有制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而且绝大部分的公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或政府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公有资产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相分离的可能性①。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根本不在一个发展层面。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是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经济制度,国家所有制和政府所有制是向未来社会所有制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准公有制”。从上述意义上讲,两大“主义”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虽然差别较大,但这种差别之中蕴涵着内在联系和同一性。③关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异中有同。从理论依据和前提条件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按劳分配理论,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占有、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消亡等基本条件。而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条都不具备,不仅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因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见,两种分配方式都有它们依据的前提条件,都是与相应的条件相适应的。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空谈这些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理论内容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除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进行了设想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按贡献分配、体现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承认劳动力要素的个人所有权等基本原则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完全实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按劳分配,但两者具有内在联系和同一性: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的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之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更加严重①,都认为劳动力所有权在按劳分配中有重要作用②。从上述意义上讲,两大“主义”关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理论虽然差别较大,但这种差别之中蕴涵着内在联系和同一性。④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建立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条件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不能简单划等号,两者具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在实质内涵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指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劳动者的集体事业,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人民民主专政”紧密联系“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实质内涵,不仅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还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相同实质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即“大多数人”的指代范围、政权组织形式存在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⑤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精神文明状况的现实基础和条件看,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状况是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阶级对立、剥削现象的消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状况,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的限制和一些比较落后、传统思想观念的不利影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达到那个极高境界的。但这种差异恰恰都体现了精神文明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一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和路径选择看,两大“主义”都以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目标。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更重要的是“建设”,而且在具体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它坚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相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则同中有异。两大“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主要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物质条件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流关系。
     第四,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异比较。(1)关于奠定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按照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可以纵向继承资本主义旧社会现成的发达生产力,进而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奠定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没有纵向继承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可能了,它要想尽快奠定向成熟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必须在自身积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注重学习、借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经验。显然,这是差别很大的路径。但从基本内涵看,这两条路径都同资本主义脱不了关系,都要认识和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条路径揭示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两种不同关系:一是成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借鉴、合作、竞争、共存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未来新社会应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社会生产、消除商品经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显然,两大“主义”对于经济体制的选择,差异很大。但这种差异之中还有相同之处,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异中有同。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未来新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社会生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但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同中有异。(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思想同中有异。①社会主义改革论同中有异。从改革的理论依据看,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论的理论依据,但从更深层次看,它们具有相同的更深刻的理论依据。相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能适应先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但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也需要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成熟过程,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矛盾具有不同的状态和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论更直接地以它们为现实依据;从改革的性质看,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和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后者具有深刻、广泛的革命性意义,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②社会主义对外开放论同中有异。从对外开放的现实依据看,两大“主义”的对外开放思想,都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的世界性联系和普遍交往为事实依据。但这种相同的事实本身,又存在着发展范围、程度和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对外开放的内容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开放程度更高,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对于这样的社会主义来说,“开放”已经成为它本身自然、内在的属性。而且,随着商品经济、阶级、民族、国家的逐步消灭,“开放”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内部的毫无障碍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联合体之间的和谐沟通,没有了“对外”之说,更不存在和资本主义的相处问题。而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现实社会主义,都还只是“数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共存于世。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4)关于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是和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坚持它的领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理论,主要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时的任务和特点,核心是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组织结构等内在本质问题①。作为新时期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有效执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同中有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两者的历史地位和首要任务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最终任务都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解放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又异中有同。两大“主义”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亲自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也是初步的。相比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民性。认清这种辩证同异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最后,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同异比较的基础上,尝试对“过时论”和“背离论”进行了有理有据地辨析,认为:经典科学社会主义的有些方面已经过时;有些方面将来有可能过时;其精髓永远不会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有些方面的“差别”还谈不上背离;有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很有可能会完全背离。
Seeking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distinguishing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wareness activities about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by phenomenon, from the particular to the general, and then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 infinitively. Comparison betwee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this thesis, is not confined to identify their different points and same points, but rather adhering to the "three steps":The first step, according to the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classic dissertation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authority literature, combing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ongitudinally, combing process is the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process. The second step, base on the longitudinal combing and comparison, identify th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third step, combining the two "isms" forming, developing history and the specific practical of advanc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r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ir two different, but have the same, the same in different on several aspects and recogn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dialectical sam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above-mentioned "three steps", this thesis compar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from their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amental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socialism","how to build socialism", pointing out that the two "ism" are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I.Compare the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Now look, the formation time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earlier tha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m is obvious and huge. But behind the "generation gap" there is some intrinsic link: Wether Marx and Engels'scientific socialism, or scientific socialism in Leninism stage, 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i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revolu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 two theories are the result of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mass production of social system, rather than subjective creation.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 two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Simultaneously, we should also see:The revolu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different in many respects such as level of development,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sphere of influence. So their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 two are "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
     II. Compare the basic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he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Marxism philosophy's basic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which we should always insist, will not change. But they can and should be generalized and elucidated newly based o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asks. Because of facing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se standpoint, viewpoints, methods by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different. Looking from the standpoint, the standpoint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is the basic standpoint of bot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Meanwhile, the basic standpoint is different in the referring range, manifestations and short-term tasks. Looking from viewpoints and methods, basic content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two is same.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use and innovation in practic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ory of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that the ideological lin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nsider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s the core, is the result of adapting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So the standpoint, viewpoints, methods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organic unity of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This mainly because that Marxism Philosophy is the essence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and has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critical, scientific, and revolutionary. Understanding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an help Chinese Communists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and enthusiasm of using Marxist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III.Compare the theory about "what is socialism".1. The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Looking from the basic context of argument, Marx's and Engels'dissertation on the nature of the future socialist society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capitalism has been destroyed, has been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highly, they did not specify high-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ism clearl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been growing up in China that was economically and culturally backward,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s not the "ripened fruit" of capitalism, do not have the highly developed level of productivity. It can be said, the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are based on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however, this basis of the former is "complete", the latter is the "in progress". Looking from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thinks that the highest essential embodiment of socialism (communism) is to eliminate the class, to achieve everyone'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nks that the highest essential embodiment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s 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It can be said that both of them reveal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from the highest target. But the goals and means are relative, eliminate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 and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ultimatel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highest-level goals, others are means. Relative to eliminating classes, achieving everyone'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ultimately has become a means.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 two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Simultaneously, we should also see:Though two "-ism" regard the "people" as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s, achiev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high degree of harmony between human beings each other,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But the logic of achieving highest goal is different. The logic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can be summarized as:proletarian revolution-smashing the old state machinery, the eradication of private ownership-eliminating the opposition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urban and rural areas, mental and physical labor-achieving whatever, what they need, everyone'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man,man and nature completely. The logic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likely to: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state machiner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ocialist regime-emancipating and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eliminating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 and gradually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achieving whatever, what they need, everyone's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man, man and nature completely.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2. The theory of basic system features of socialist society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They are mainly reflected in:Firstly, thought about a socialist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is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both follow the fundamental that material production is the basis and pre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productivity is the ultimate decision power of all social development, regard he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as the primary character of mature socialism. To Marx and Engels'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material premise and foundation, especially for mature socialism, advanced stage of communism, this premise is naturally inherent logic requires, is relatively "Completion".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end result, is relatively "progress".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Simultaneously, we should also see:Differences between "completion" and "progress" is differences only in the relative sense, both of them require a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is to assure and satisfy all reasonable needs of each person,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Secondly, production ownership theory is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Looking from the forming intrinsic basis and conditions,"Production are owned by society as a whole direct possession" of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Public ownership is dominant and diverse forms of ownership develop togeth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lusions based o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foundation. But they are not out of thin air, both base on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d by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Looking from the developing degree of public ownership of production,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not cover the entire community, a considerable part manifested as local public ownership or group public ownership,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 ownership built on small-scale production,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public ownership has taken the form of state ownership or government ownership,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legal ownership separating from economic ownership of public assets. So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future socialist society said by founders of Marxism are simply not a development dimensi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hering to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stay", is the economic system beneficia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laboring masses, state ownership and government ownership is the "primary form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wnership,"quasi public ownership". Thirdly, the theory of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consumer goods is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Looking from the basis and prerequisites of the distribution theory, th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Marxism founders needs basic conditions of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production owned by society as a whole common share, the demise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commodity exchang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this stage do not have one, not only uphold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that the public ownership is dominant and diverse forms of ownership develop together, which because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is still backward relatively, also develop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ecause the less developed of commodity economy. Obviously, the two distribution methods have their precondition, adapte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 sense, if you leave these conditions to talk distribu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Looking from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the Marxism founders in addition to giving some ideas of a specific distribution way of the future socialist society, proposing the principles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contribution, reflecting the formal equality and in fact inequality, recognizing the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labor is more importa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mpossible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fully envisaged by the Marxism founders. But the two are intrinsically linked and homogeneity:the principles of production factors of labor, capi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articipating in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contribution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contribution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are consistent internally, the problem of the formal equality and in fact inequality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is dominant and a variety of modes of distribution coexist" is more serious, both of them agree that ownership of labor forc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Fourthly, the theory of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said by Marx and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So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different from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But their substance is same: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think that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s the collective career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working class, laborers, the unity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links the substance of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closely, not only regards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developing socialist democracy, but also ensures the unity of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nd law-based governance.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Meanwhile,"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s different from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in the range of "most people", the specific form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Fifthly,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Looking from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of spiritual status,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tatus of the future socialist society's newcomers discussed by Marx and Engels links to highly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public ownership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class antagonisms, exploitation phenomenon closely. But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tatu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rained by the developing degree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effected by some more backward, traditional ideas adversely, can not achieve very high level in a short period. But this difference reflects the objective laws that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the final analysis. Looking from the ideal goal and path sele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wo "isms" both regard greatly improved man's spiritual realm,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beration as the highest ideals and goals. But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uilding" is more important, and adheres to the specific choice of ways and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mmunist ideal,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 theory about "what is socialis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This mainly because that they are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scientific socialism has the theory character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Understanding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relations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tter.
     IV.Compare the theory about "how to build socialism".1. The theory about laying material foundation of socialism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In the view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after the proletariat of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seizing power, can inherit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from the old capitalist society longitudinally, transform private ownership of production and lay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society further. Bu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no such possibility of inheriting developed productive forces from the old capitalist society longitudinally. It wants to lay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ransformation to mature socialism soon, must focus to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from contemporary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accumulating and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by itself. Obviously, the two are very different paths. But look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these two paths are not off the relationship with capitalism, must understand and handle relations with the capitalist.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Meanwhile, two paths reveal two distin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mature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relationships of reference,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coexistence between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2. The theory about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In the view of classical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future new society should plan to organize all the social production, eliminate the commodity econom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vocates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Obviously, the selections of the economic systems are very different. But the same is that their selections all proposed to "the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Simultaneously, we should also see: The two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ies" belo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3. The theory about socialist reform, opening up is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Firstly, classic scientific socialism on the socialist idea of reform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form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from deeper look, they have the same, more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Compared with capitalist society,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superstructure of socialist society can adapt the developing requirements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and economic basis. But like other new things, its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superstructure also needs a gradual maturation process, so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are certain aspects and links incompat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Moreover,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is contradiction has different status and forms, the reform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s on them more directly. Looking from the nature of reformation, socialist society's "change and reform" which is said by Engels and the refor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elf-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But the latter has a profound and broad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is China's second revolution. Secondly,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opening-up is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Looking from realistic basis for opening, the opening thought of two "-isms" is based on the factual basis of widespread worldwide contacts and exchanges triggered by large industrial and capitalist commodity economy. But this same fact itself has some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areas, extents and forms. The time when Marx and Engels discussed the theory of opening up of socialist society, is only in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free competition capitalism, the history of mankind has just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to world history. When the theory of opening up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matted, capitalism has grown to national, international monopoly stage, the degree of intertillages and interdependent betwee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s reached a new height. Looking from the contents of opening up, the socialism envisaged by Marx and Engels has a higher degree of capitalist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openness than capitalism and has obtained the worldwide triumph. To such socialism,"open" has become its own nature, intrinsic property. Moreover, with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commodity economy, class, ethnicity, national,"open" is the harmony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each other,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human beings and the Commonwealth without internal barriers in the community of free individual, without the said of "external", the issues of along with capitalism.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period of Leninis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founded based on the basis of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e, underdeveloped capitalism, socialism are just "one country" or "several States" victories,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two systems co-exist in the worl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capitalism correctly, utilize capitalism to build socialism became a major socialism opening topic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succession.4. The theory about upholding the core leadership of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is organic unity of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Two "-isms" all think that socialism, communism is linked to the Communist Party closely, should adhere to its leadership position. But the theory of upholding the core leadership of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expounded by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mainly aims the task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ies of the proletariat when they lead to seize power. Its core content is describing the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nature, guiding ideology, objective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s the ruling party in the new era, the core tas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o achiev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effective governance gradually, to help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obtain one victory after another.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similarities". Meanwhile, their ultimate mission is to crea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communism, the liber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and all working people. From the above sense they are also "similarities in differences". This mainly because that the founders of Marxism did not personally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Leninism about "how to build socialism" i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 contrast, the exploration of "how to build socialis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the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ity, times, nationality and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helps us to deepen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further.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trying to discriminate the "outdated theory "and "deviation theory" reasonably and make the conclusions realistically.
引文
① 参见徐雅民、薛汉伟主编《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初级阶段的体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前言)。
    ① 参见陈文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② 参见于金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载《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③ 参见文洪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11期。
    ① 参见于金富、李影《试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一致性》,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② 参见牛德生《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① 参见胡振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科学体系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372页。
    ① 学界有人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经典社会主义”。作者认为这种简称不够贴切,理由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无论是从形成时间,还是历史地位和意义上,它都堪称“经典”。也就是说,“经典社会主义”应该包括“经典空想社会主义”和“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为了更加清楚地把这两大“经典”加以区分,本文把研究对象,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简称“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下同)。
    ①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①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集》(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6页。
    ② 参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③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182页。
    ④ 参见赵明义《关于我党现行党章中民主集中制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① 参见赵明义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② 参见赵明义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① 参见赵明义、赵永宪等著《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①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 参见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① 王伟光主编《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总序)。
    ② 参见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③ 王伟光主编《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总序)。
    ① 单淮:《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② 龙德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关于<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的一个哲学与社会主义理论问题》,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① 秦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9期。
    ② 张奎良:《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③ 张凌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④ 刘士才、要战通:《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⑤ 李健、孙代尧:《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⑥ 闫志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再认识》,载《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6期。
    ① 杨永志、寇清杰、赵美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233页。
    ② 聂运麟:《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发展》,载《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5期。
    ① 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② 陈文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③ 张兴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载《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④ 梁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载《理论视野》2013年第4期。
    ⑤ 该部分的述评参考了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路克利:《当代西方学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述评》,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的相关线索、内容。
    ① Pranab Bardhan and John E. Roemer, "Market Socialism:A Case for Rejuvenation", i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6, No.3, Summer,1992, p101-116.
    ②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 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
    ②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③ 曹天禄、夏建义编写《不破哲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8期。
    ④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⑤ 洪朝辉:《“中国特殊论”与中国发展的路径》,载《世纪论坛》2004年第21期。
    ① 参见路克利《当代西方学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述评》,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② Elizabeth J. Perry, "Sixty is the new forty"(or is it?):Reflections on the health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in William C. Kir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133-142.
    ③ Roderick Macfarquhar, Keynote Addres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Sixty, in William C. Kir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P.13.
    ④ 参见路克利《当代西方学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述评》,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第4期。
    ⑤ Roderick Macfarquhar, Keynote Addres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Sixty, in William C. Kir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P.13.
    ①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4-255页。
    ② 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③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310页。
    ① 参见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① 陈章亮、姚伯茂主编《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① [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杨人楩、陈希秦、吴绪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③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④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①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②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③ 列宁:《又一次消灭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④ 恩格斯:《英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①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页。
    ②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③ 聂运麟:《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④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310页。
    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②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③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0页。
    ① 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775页。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385页。
    ④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26页。
    ①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② 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① 陈章亮、姚伯茂主编《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① 段瑞华著《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8-79页。
    ② 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③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④ 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2页。
    ⑤ 该部分的写作参考了段瑞华著《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111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① 列宁:《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94、94页。
    ② 列宁:《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
    ③ 列宁:《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④ 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⑤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①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② 列宁:《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文献》,《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③ 列宁:《答英国<每日快报>记者问》,《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④ 列宁:《同日本记者、<大阪每日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代表布施胜治的谈话》,《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页。
    ⑤ 列宁:《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7页。
    ① 邓小平:《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4页。
    ② 参见段瑞华著《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①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② 薛汉伟、王建民著《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0 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
    ②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87页。
    ③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④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①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378页。
    ② 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③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①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② 参见徐崇温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第488-489页。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2页。
    ④ 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① 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②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王传军:《“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敲门》,载《光明日报》2013年8月24日。
    ③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中文版序第XV页。
    ① 参见[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中文版序第XV页。
    ② 参见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1页。
    ③ 本报记者邓晖:《3D打印,让中国飞机“中国造”》,载《光明口报》2013年6月7日。
    ④ 仰东萍、姚永玲:《3D打印骨骼》,载《光明日报》2013年7月21日。
    ⑤ 中国上一次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在19世纪初,之后让位于英国。参见[英]彼得·马什著《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页。
    ⑥ [英]彼得·马什著《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页。
    ① [英]彼得·马什著《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288、288页。
    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③ 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④ 参见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4页。
    ② 参见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④ 参见严书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载《理论前沿》2000年第18期。
    ① 林建华:《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学术探索》2003年第4期。
    ① 严书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载《理论前沿》2000年第18期。
    ② 王彦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3期。
    ③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④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⑤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①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② 杨雪冬主编《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③ 江泽民:《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外交工作》,《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201-202页。
    ④ 江泽民:《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 徐艳玲:《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6期。
    ② 徐艳玲:《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6期。
    ③ 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 萧贵毓、牛先锋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③ 参见萧贵毓、牛先锋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1页。
    ④ 参见萧贵毓、牛先锋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22页。
    ①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8页。
    ② 萧贵毓、牛先锋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③ 参见高放《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④ 严书翰、胡振良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⑤ 参见严书翰、胡振良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9-52页。
    ⑥ 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① 严书翰、胡振良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9页。
    ②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741-742页。
    ① 转引自侯才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②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0页。
    ③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1、683页。
    ④ 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①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0页。
    ②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8页。
    ③ 参见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④ 列宁:《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⑤ 赵曜、王伟光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⑥ 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①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② 刘海涛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9页。
    ③ 臧秀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④ 该部分关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实质及其三个具体体现形式的简要归纳”参考了靳辉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的相关内容。
    ① 聂运麟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② 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③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① 王伟光主编《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总序)。
    ② 参见聂运麟《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① 杨雪冬主编《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②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③ 臧秀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④ 刘昀献:《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⑤ 列宁:《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⑥ 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⑦ 臧秀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② 江泽民:《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6页。
    ① 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② 参见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② 金守庚:《要善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载《党校论坛》1990年第3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⑤ 李爱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思考》,载《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②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③ 参见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⑤ 参见列宁《告贫困农民》,《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①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②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③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④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⑤ 恩恪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⑥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⑦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① 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⑤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页。
    ①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②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283页。
    ③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③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① 参见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6页。
    ②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① 列宁:《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③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① 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① 参见陶德麟、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1页。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 恩格斯:《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① 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②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③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页。
    ④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⑤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①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8-33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①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②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③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④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⑤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页。
    ①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② 参见杨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演进》,载《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③ 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1页。
    ③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6页。
    ④ 参见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43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②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1页。
    ①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②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①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载《光明日报》2004年2月17日。
    ②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页。
    ④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⑤ 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28-7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 参见赵明义等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③ 周宏、董岗彪:《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周宏、董岗彪:《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② 赵明义:《社会主义论:基础理论·在当代中国·在当代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①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载《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日01版。
    ①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② 江泽民:《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③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④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44页。
    ①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08页。
    ② 参见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载《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日01版。
    ① 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②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③ 列宁:《在尼·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上作的批注和评论》,《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
    ① 这“五个公式”和“五个无限循环”的概括是作者的导师赵明义教授在指导我的论文时最先提出,作者在这里借用。赵明义教授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3期发表的论文《关于我党现行党章中民主集中制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曾提出“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民主—集中—民主”的三条路线、三个公式。
    ② 参见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载《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口01版。
    ① 参见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4-77页。
    ② 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③ 思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①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②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①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② 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学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287页。
    ①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 恩格斯:《恩格斯致朱·卡内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②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306页。
    ① 转引自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②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① 列宁:《告贫困农民》,《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② 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③ 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312、314页。
    ①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4页。
    ②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 参见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4-295页。
    ④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5页。
    ① 参见徐雅民、薛汉伟主编《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初级阶段的体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前言)。
    ①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① 列宁:《关于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页。
    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4页。
    ③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④ 邓小平:《总结经验,使用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①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①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
    ② 列宁:《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③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④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⑤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⑥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⑦ 马克思:《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8页。
    ① 恩格斯:《恩格斯致奥·伯尼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9页。
    ③ 列宁:《对维·加里宁<农民代表大会>一文作的两处增补》,《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④ 列宁:《论合作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1-772页。
    ① 邓小平:《—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② 邓小平:《—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③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0页。
    ④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⑤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③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④ 冯蕾:《民企与国企共创“中国奇迹”》,载《光明日报》2012年7月12日04版。
    ① 周仲秋著《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② 陈文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① 陈文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和相对优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②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③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④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⑤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①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②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③ 列宁:《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④ 列宁:《论饥荒(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⑤ 该部分对马克思、列宁关于按劳分配思想的梳理参考了薛汉伟、王建民著《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19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①邓小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②邓小平:《拿事实来说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③邓小平:《视察天津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①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④ 该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理论的梳理参考了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323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⑤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①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32页。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0页。
    ① 下面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阐述、梳理(三点)参考了于金富教授在《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发表的《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文的相关内容。
    ②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305页。
    ③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②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③ 文洪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11期。
    ① 于金富、李影:《试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一致性》,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② 牛德生:《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③ 恩格斯:《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2页。
    ④ 马克思:《马克思致约·魏德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⑤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① 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② 列宁:《论第三国际的任务》,《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③ 列宁:《向匈牙利工人致敬》,《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5页。
    ④ 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⑤ 列宁:《对彼·基辅斯基(尤·皮达可夫)的回答》,《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贝。
    ⑥ 列宁:《论国家和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⑦ 该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梳理参考了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253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①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3页。
    ②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③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5页。
    ④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⑤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①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② 董德刚:《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新认识》,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③ 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①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①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 列宁:《<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出版序言》,《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36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② 于丽著《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长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④ 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⑤ 列宁:《论苏维埃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⑥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⑦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⑧ 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
    ⑨ 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467页。
    ①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② 列宁:《伟大的创举》,《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④ 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①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③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④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358页。
    ⑤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293页。
    ① 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②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
    ③ 转引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④ 转引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⑤ 转引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 参见陈文通《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载《改革与理论》1997年第6期。
    ② 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①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211页。
    ② 李健、孙代尧:《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① 李健、孙代尧:《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① 参见赵明义等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129、152-15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②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③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④ 马克思:《福格特先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150页。
    ⑤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致卡洛·卡菲埃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8-439页。
    ②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187页。
    ① 陶文昭:《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12期。
    ② 邓小平:《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③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④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⑤ 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① 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① 刘昀献:《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② 马克思:《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0页。
    ①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②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③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4页。
    ④ 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页。
    ⑤ 列宁:《给查理·普·施泰因梅茨的信》,《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⑥ 列宁:《在省苏维埃主席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① 列宁:《论粮食税》,《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卷。
    ② 列宁:《致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列宁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③ 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④ 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7-348页。
    ⑤ 列宁:《<论粮食税>的几个提纲》,《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
    ①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②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③ 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④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 江泽民:《关于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1页。
    ②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① 恩格斯:《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2页“注释551”。
    ① 恩格斯:《恩格斯致奥·伯尼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 这里对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改革”思想的梳理,参考了薛汉伟、工建民著《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9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③ 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①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35页。
    ② 邓小平:《形势迫使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③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④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⑤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⑥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①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②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③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④ 江泽民:《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⑤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535页。
    ⑥ 江泽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页。
    ①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06页。
    ② 该部分(“第一”、“第二”、“第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梳理参考了聂运麟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217页;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54页的相关线索、内容。
    ③ 习近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01版。
    ④ 转引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载《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3日01版。
    ①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⑤ 列宁:《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关于租让问题的报告》,《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①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2页。
    ②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几个提纲》,《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③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④ 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⑤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⑥ 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①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② 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③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洋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7页。
    ④ 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⑤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05页。
    ⑥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12页。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 王伟光著《社会矛盾论——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③ 赵明义:《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流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6期。
    ① 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36页。
    ② 参见聂运麟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216页。
    ① 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246页。
    ② 吴家庆、蒋国海著《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③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
    ③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④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 列宁:《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③ 列宁:《上面的动摇和下面的坚定》,《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页。
    ④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①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155页。
    ②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6页。
    ③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6页。
    ④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⑤ 邓小平:《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① 邓小平:《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② 胡振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科学体系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372页。
    ① 胡振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科学体系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第372页。
    ②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537页。
    ③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
    ② 恩格斯:《恩格斯致爱·皮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页。
    ③ 《费加罗报》记者:《弗·恩格斯1893年5月11日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1-562页。
    ④ 马克思:《致达哥贝尔特·奥本海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⑤ 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 列宁:《我们的纲领》,《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② 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③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④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⑤ 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① 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② 参见聂运麟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59页。
    ① 王伟光主编《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总序)。
    ② 参见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①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55页。
    ① 转引自靳辉明《驳关于“恩格斯宣布放弃共产主义理论”的谬说》,载《光明日报》2011年8月29日11版。
    ② 汪亭友:《如何理解恩格斯的“93个字”论述》,载《光明日报》2011年8月29日11版。
    ③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附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97页。(原文为繁体字)
    ① 靳辉明:《评对恩格斯“93个字”观点的伪造》,载《光明日报》2011年8月29日11版。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③ 参见[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① 王伟光主编《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总序)。
    ②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 陈文通:《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解读》,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① 陈文通:《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解读》,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② 本报评论员:《“两个毫不动摇”推助中国崛起——二论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18日01版。
    ① 冯蕾:《民企与国企共创“中国奇迹”》,载《光明日报》2012年7月12日04版。
    ② 本报评论员:《“两个毫不动摇”推助中国崛起——二论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18日01版。
    ③ 参见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阶级——兼论现阶段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的性质》(下), 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① 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阶级——兼论现阶段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的性质》(下),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② 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页。
    ③ 邓小平:《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① 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阶级——兼论现阶段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的性质》(下),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② 参见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阶级——兼论现阶段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的性质》(下),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①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页。
    ② 参见赵明义、赵永宪等著《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①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①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②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 刘国光:《中国财富走向——是“国富民先”转向“民富优先”还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11年第36期。
    ④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马建堂就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http://www.stats.gov.cn/tjdt/gjtjjdt/t20130118_402867315.htm。
    ① 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② 江泽民:《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① 参见陈文通《危及我国社会安全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载《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46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① 列宁:《政论家札记》,《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①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7-58页。
    ②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④ 恩格斯:《恩格斯致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大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① 参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载《光明日报》2013年1月6日01版。
    ② 江流:《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③ 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①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② 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③ 列宁:《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页。
    ④ 参见聂运麟《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自觉的新高度——“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理论的时代价值》,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② 从狭义上讲,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法中的“理论自信”,实际上是“理论体系自信”。这里是从广义上讲的,即“中国特色主义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体系)自信、制度自信”的广义概括。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3、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列宁全集》(第16、25、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列宁全集》(第7、37、38、39、40、41、4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列宁全集》(第34、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列宁全集》(第23、28、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列宁全集》(第12、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7.《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毛泽东文集》(第7、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2.《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23.《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4、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一、二、三、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988年版。
    3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
    1.陈章亮、姚伯茂主编《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段瑞华著《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王永贵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臧秀玲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杨雪冬主编《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7.赵明义、赵永宪等著《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赵明义主编《科学社主义》(201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薛汉伟:《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当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郑必坚、龚育之、杨春贵、李君如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11.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2.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13.薛汉伟、王建民著《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
    15.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年版。
    16.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萧贵毓、牛先锋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8.严书翰、胡振良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9.侯才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0.刘海涛主编《社会主义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1.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赵明义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聂运麟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4.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5.袁贵仁:《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陶德麟、汪信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7.陈先达、杨耕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罗恢远、刘歌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0.《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郑国玺、薛建平、叶长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论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2.徐雅民、薛汉伟主编《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初级阶段的体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3.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周仲秋:《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于丽:《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长江出版社2008年版。
    36.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949-2009)(上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吴家庆、蒋国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王伟光:《社会矛盾论——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9.胡振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科学体系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
    40.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1.林建华:《比较与借鉴: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2.崔桂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3.孙代尧、薛汉伟:《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4.李屏南:《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选择与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5.赵明义等:《理论与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46.冷溶:《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基本问题》,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赵明义:《关于我党现行党章中民主集中制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期。
    2.聂运麟:《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发展》,载《社会主义研究》 1994年第5期。
    3.秦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9期。
    4.张奎良:《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5.张凌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6.刘士才、要战通:《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7.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
    8.曹天禄、夏建义编写《不破哲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8期。
    9.聂运麟:《近代以来生产力的三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10.陆南泉:《如何评价苏联经济建设问题》,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11.关贵海:《科技因素对苏联经济的影响》,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
    12.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3.林利民:《“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及其国际政治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5期。
    14.严书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载《理论前沿》2000年第18期。
    15.王彦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科学社会主义》2003年第3期。
    16.林建华:《全球化与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载《学术探索》2003年第4期。
    17.徐艳玲:《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6期。
    18.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载《中 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9.高放:《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0.靳辉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1.刘昀献:《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思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2.周宏、董岗彪:《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底1期。
    23.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时代发展》,载《红旗文稿》2007年第8期。
    24.庄福龄:《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在新世纪的理论升华》,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25.黄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略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与一脉相承》,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6.陈文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27.吴忠民:《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28.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载《求是》2005年第22期。
    29.李崇富:《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30.杜鸿林:《党的十八大主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构建》,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31.陈文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32.陈文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和相对优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33.于金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载《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34.于金富、李影:《试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一致性》,载《教 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35.文洪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11期。
    36.牛德生:《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7.董德刚:《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新认识》,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38.郁建兴:《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学说新论》,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39.陈文通:《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载《改革与理论》1997年第6期。
    40.李健、孙代尧:《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流关系论纲》,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41.陶文昭:《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载《学习论坛》2011年第12期。
    42.赵明义:《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流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6期。
    43.陈文通:《科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解读》,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
    44.陈文通:《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阶级——兼论现阶段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的性质》(下),载《南方经济》2003年第10期。
    45.陈文通:《危及我国社会安全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载《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46.赵明义:《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年第3期。
    47.赵明义:《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性及品格》,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48.赵明义:《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9.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1期。
    50.赵明义:《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4期。
    51.王建民:《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基本问题》,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52.单淮:《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53.苏盾:《从比较视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载《求实》2008年7月。
    54.冯颜利:《在比较与借鉴中创新社会主义理论》,载《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55.龚剑飞:《从同一与差别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9期。
    56.梁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载《理论视野》2013年第4期。
    57.闫志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问题的再认识》,载《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6期。
    58.江流:《江流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59.赵曜:《赵曜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60.赵明义:《社会主义论:基础理论·在当代中国·在当代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1.冷溶主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
    1.Pranab Bardhan and John E. Roemer, "Market Socialism:A Case for Rejuvenation", i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6, No.3, Summer, 1992 。
    2. William C. Kir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3.[德]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美]阿里夫·德里克《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载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5.[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杨人楩、陈希秦、吴绪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8.[英]彼得·马什著《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9.[美]戴维·施韦尔特著《反对资本主义》,李智、陈志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英]伯尔基著《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乔恩·埃尔斯特著《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匈]雅诺什·科尔奈著《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晚期马克思主义——阿多诺,或辩证法的韧性》,李永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李杨、任文科、郑义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