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列宁文化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就列宁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列宁始终把文化放在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地位,在积极汲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文化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俄国具体各领域不断地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既不固步自封,又不盲目标新立异,沿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方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不断地发展创新文化理论,在分析和解决了帝国主义条件下俄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既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又植根于多样化俄国国情的新理论和新观点,逐渐发展成一套独具俄国特色和体现时代本质的科学的列宁文化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最富于活力的生长点之一。因此,以文化为视角对列宁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既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有助于创造富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形态。
     研究列宁文化理论,既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把它放到20世纪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总体格局中去,放到俄国这种落后、半亚细亚国家的特殊国情中去,放到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史画卷中去;还要站在现代的角度,面向当代,面向社会主义改革,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现代全球化浪潮。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列宁在不同历史阶段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尝试的内在矛盾,才能深入把握整个时代的脉搏和列宁思想的深层结构,历史地、真实地、生动地还原历史原貌,才能清晰勾勒该理论的纵向历史演进和横向的内容发展,才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提炼出其蕴藏的思想底蕴和理论精华,才能明晰其何以为及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思想支撑,才能创造性地发展列宁文化理论,以便高屋建瓴地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着重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个方面来探索列宁文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找出支撑列宁文化理论的内在骨骼,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讲,本文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角度探寻了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勾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理论的论述及其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为逻辑渊源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轨迹。从横向内容发展的角度就列宁文化理论的本质、结构、原则、功能、地位和价值进行剖析和探讨,既提炼出那些至今仍有启迪作用的方法论原则和哲理,又突出强调该理论的主旨。按照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发展历程、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及当代启示这五个方面对列宁文化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挖掘。
     列宁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理论一样,既有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其赖以支撑的客观条件,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多重社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纵向的历史演进角度,帝国主义时代变化的世界历史格局引领了列宁文化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在社会实践发展的角度,批判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指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列宁文化理论发展的强劲动力;在理论渊源联系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以及俄国国内文化传统积淀是列宁文化理论的思想源泉;在主体性价值发挥的角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优化的知识结构、勇于批判的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自觉的文化意识是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内部因素。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昭示了列宁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列宁文化理论作为一个动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根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则,可以把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归纳为探索期、形成期、深化期和进一步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1893年至1903年列宁在俄国文化领域拨乱反正,在与民粹主义文化论战中初步探索提出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后来进一步探讨列宁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1903年10月至1917年10月列宁在俄国革命斗争发展起伏跌宕转折时期,围绕民族主义文化问题阐明了民族文化一般与特殊的唯物主义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关于民族文化、文化领导权等比较明确的理论体系,这一阶段列宁文化理论开始形成;1917年11月至1922年11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新时期,从建设任务、建设原则、建设主体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1922年12月至1923年列宁在生命最后时刻,从内容上和逻辑上继续发展了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深入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文化理论体系。列宁集中围绕着文化本体论、文化实践论和文化具体论三个层面对文化理论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和理性回答。其中,关于文化本体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发生发展的条件、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功能四个方面突出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价值。针对文化产生的条件,列宁强调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实践;针对文化内涵本质,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把文化内涵上升到注重从心理、习俗或民族习惯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针对文化结构,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完整的整体;针对文化功能,列宁突出强调文化具有认知和凝聚的价值和功能;针对文化特征,列宁认为文化具有继承性、阶级性、批判性等特征。关于文化实践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建设任务、文化建设原则和文化建设主体三个层面阐述文化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针对文化建设任务,列宁强调文化的建设任务是启发无产阶级自觉意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针对文化建设原则,列宁着重突出解放思想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则。针对文化建设主体,列宁要求既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力量,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量,又要以知识分子作为骨干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文化具体理论,列宁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资本主义文化论、文化遗产论、俄国文化阻力论、文化领导权论和文化革命论。针对资本主义文化论,列宁阐述了什么是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观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突出强调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并要求以辩证批判地态度对待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巨大文化力量,既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价值,又具有消极落后的滞后作用。针对文化遗产论,列宁着重突出一般文化遗产内涵和原则以及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和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针对俄国文化阻力论,列宁突出强调村社文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奥勃洛摩夫精神和法治精神缺失是阻碍文化发展的主要阻力。针对文化领导权论,列宁集中从文化领导权本质、文化领导权作用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阐述文化领导权价值和内涵,既强调了文化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又充分重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为巩固社会主义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文化革命论,列宁着重要求根据俄国大众的文化困境,突出强调文化革命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又突出了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列宁文化理论虽然是在20世纪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它的思想主旨不是面向昨天,而是面向当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问题,因此,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将它放到当今时代的历史背景上去,用世界历史的巨大天平衡量列宁文化理论的巨大意义。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走向多样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活力,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列宁文化理论也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也有一些表述和理论不是那么完美和全面。但瑕不掩瑜,涉层者得浮萍,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列宁文化理论。它的历史局限性连同它的历史贡献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恰恰从正反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该深入把握列宁文化理论脉搏,真正把握其中具有永久魅力的思想蛟龙,为我们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新观念和新思维。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ultural theory of Lenin. As an encyclopedic character, Lenin always put the culture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while actively drawing from Marx, Engels and other Marx's theory on the essence of cultur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theme of the Russian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nstant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specific situation with great theoretical informational courage to develop innovative and creative cultural theory, analysis and solve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Imperial Russian societ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ideals in one continuous line. To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 study Lenin's cultural theory, the key i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Lenin doctrine, but also deepen and expand Marx's cult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necessary link.
     Study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we should not only from the historical angle, put it in the overall pattern of world history in the era of imperial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in Russia the backward, special conditions. Countries to explore the roa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tortuous history to; but also stand in the modern point of view, the modern, socialist re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the modern globalization.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eturn to the historical ontology, can we clearly outlin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historical coordinate vertical evolution to transverse development system, can we tap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essence in breadth and depth, can we clarify the why and how to become a theory support.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culture theory from the vertical dimension, draw the outline of Marx, Engels about cultural theory and Russian histo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s the logic origin, development stage and continuity of unity. From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we discuss and highlight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function, status and value of the theory, it not only deepen the thought of the theory, but also show the times value of the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menta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ent system, historical status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these four aspects to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y theory and thought are not passive water or wood, Lenin's cultural theory is no exception, it has its subjec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development, it also cannot do without its support. It is gradually take shape, develop and perfect in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imperialism, historical law changes lead the practice quality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Marx's criticism against erroneous ideas, practical needs to guid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the strong pow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in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successive angle, Marxism and cultural theory as well as the Russian domestic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in the subjective value point of view, firm belief, Marx's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spirit of criticism,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 and hobbies, conscious cultural awareness is the critical internal factors.of the formation of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The interac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show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Lenin's culrutal theory.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a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e can sum up four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inductive embryonic period, the formation perio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deepening period. Among them, from1893to1903Lenin order out of chao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in the Russian, and populist cultural debate in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proposes the basic view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From October1903to October1917, Lenin gradually and clearly forme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national culture, cultural leadership, around the ups and downs of nationalism, drawed the law from general to special materialism development in the Russian Revolution Development, from this stage, Lenin's cultural theory began to form. From November1917to November1922; Leni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of Bull J Vic's political party, from the construction task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to construction part and how to develop the socialist culture comprehensively.From December1922to1923is the last moment life of Lenin. He continue develop a series of theories and views of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Lenin theory.in a backward economy and cultural country from content and logic.
     As a Marx doctrine, Lenin formed a system of cultural theory which is rich in content and with unique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Marx's nationalization and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nin's theory of cultural process.Lenin carried out plenty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rational answer.around the cultural centers ontology, theory of practice and the culture specific culture on three levels of basic problems of cultural theory. Among them, about the cultural ontology, Lenin mainl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ulture emphasized the cultural position and value from the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to structure function. As to the culture conditions, Lenin stressed that culture cannot do without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as to the essence of culture, Lenin thinked that culture is a concept with rich connotations who stressed from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focus on psychology, custom or customary height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s to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Lenin thinked that culture is an integral whole; as to the cultural function, Lenin highlighted that culture ha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hesion value and function; as to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enin believed that culture has inherited, class, crit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ultural theory of practice, Lenin mainly stated the basic content of cultural theory, from the task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main principle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main body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se three aspects. Aiming at the task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Lenin stress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ask is to ensure the proletarian consciousness, inspired the socialism construction smoothly and to cultivate a new gener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Lenin highlighted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ulture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main body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Lenin not only should take the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forces, with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s the core strength, but also take the intellectuals as the backbon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About the specific cultural theory, Lenin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cultur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resistance theory,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Aiming at the capitalist culture theory, Lenin expounded that what is capitalist culture and how to treat capitalism culture. He highlighted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capitalist cultur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the capitalism culture, and the demand for dialectical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capitalist culture. Capitalist culture as a great cultural strength, not only has the positive promotion value, but also has negative backward hysteresis. The capitalist cultural perspective based on science. Aiming at the the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Lenin specifically also highlight common cultural heritage connotation and principles and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literary heritage and capitalist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Marx's cultural theory. Aiming at the theory of cultural resistance, Leni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village culture, Russian chauvinism, the spirit of O Bo Lo Mo J and the lack of law spirit which were the main resistance to cultur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theory of cultural leadership, Lenin focus on culture value and meaning in three aspects of the leadership which from the nature, role to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leadership.Both emphasized the culture was a part of the party's caus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part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art, and laid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ocialist results. Aiming 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enin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way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mph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ussian public cultural dilemma, which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but also highlighted the speci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oletarian culture.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is formed in the broa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ut it is not the idea for yesterday, but for the present, the future, the urgent problems facing the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 has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we should put it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era on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measure with huge balance of world history. It opened up a new realm of Marxism culture theory, elaborated innovate new treasure to Marx theory, provided a soli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Soviet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hina to create Marx's culture of political parties, to promote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sperity, stability theory of Marx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som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because it influenced by history and era and other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multiple factors, Lenin's cultural theory has some shortcomings and lack of basic principle. From two outstanding including the contributions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s to value the historical status is not only hav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Lenin's cultural theory, which can make us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to continue to adhere to and develop Lenin's theory of culture in new social practice, can also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ource which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he new situation of deep promoting vigorou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引文
① 《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9页。
    ① 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 梁漱溟:《东西文化以及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页。
    ①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58页。
    ②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① 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① 叶卫平著:《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2页。
    ① 洋齐娜:《俄罗斯文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 鲁斯捷姆·瓦希托夫:《俄罗斯社会妖魔化列宁的思潮及其危害》,《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年7月。
    ① 肖功达:《学习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① 朱仲羽、杨纯仁:《列宁晚年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思》,《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② 愈良早:《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问题的再思考和新认识》,《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① 肖枫:《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问题的再认识》,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② 俞良早:《列宁逝世前夕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5期。
    ① 白培军:《列宁晚年文化观新论》,《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② 郝永平:《重温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辩证思想》,《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① 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
    ② 林孟清:《论列宁文化思考的意义》,《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③ 古罗斯文字的创始人为基里尔兄弟,出于传教的需要,兄弟俩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新的字母,用来记录和表达斯拉夫人的语言。罗斯接受基督教后,基督徒做礼拜要念诵经书,基里尔兄弟将用他们创造的文字所翻译和编撰的祈祷文献和宗教著作引入罗斯。从此,基里尔字母在罗斯逐渐被普遍采用。
    ① 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48页。1998年版。
    ① 郭晓丽、张春芳:《俄罗斯弥赛亚文化观念的层级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② 姚海:《俄罗斯文化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 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2期。
    ①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②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7页。
    ③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⑤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页。
    ② 《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
    ③ 《列宁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②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2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
    ②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页。
    ③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① 张翼星:《读懂列宁》,成都:四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②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③ 孙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④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⑤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③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页。
    ④ 孙来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③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405页。
    ② 《俄国民粹派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4页。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页。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所:《列宁思想史》,上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② 乌里扬诺娃:《回忆列宁》,第1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页。
    ① 路易斯·费希尔:《列宁》上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版,第27页。
    ② 列夫·托洛茨基:《论列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3页。
    ③ 这个数字比实际数字要小得多。据统计,《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1-39卷)的字数是14935000字,中文第2版。(1-60卷)的字数为27680000字,这里统计的是中文字数,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差额,但既是如此,文中所说的数字,肯定也小得多。——作者注。
    ① 路易斯·费希尔:《列宁》上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版,第28页。
    ① 路易斯·费希尔:《列宁》上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2010年版,第2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② 乌里扬诺娃:《回忆列宁》,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8-20页。
    ③ 《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
    ① 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②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①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2页。
    ②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43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8-549页。
    ① 梅半赫:《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7-69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②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页。
    ③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5页。
    ②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5页。
    ② 《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② 《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9页。
    ③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④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④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⑤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⑥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④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⑤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⑥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页。
    ⑦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④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④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0页。
    ⑤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
    ⑥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2页。
    ② 《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页。
    ③ 《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7页。
    ④ 《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213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④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⑤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⑥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页。
    ②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③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⑤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⑥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②《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5页。
    ④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1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9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36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 俞良早:《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曲折前进的理论》,《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5页。
    ② 《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③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⑤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页。
    ⑥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页。
    ②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页。
    ④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⑤ 《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1页。
    ⑥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9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⑤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8页。
    ③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④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⑤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⑥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⑤ 《列宁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7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页。
    ③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④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⑤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页。
    ⑥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②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① 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选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95年版,第3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6页。
    ③ 陈文华:《文化学概论新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页。
    ⑤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95年版,第217页。
    ⑥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③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2年第2期。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85年版,第264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页。
    ①《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②《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③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⑤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⑥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③ 《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9页。
    ②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④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①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3页。
    ⑤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①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4页。
    ②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④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⑤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④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②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8页。
    ③ 《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①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②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① 韦定广:《欧洲文化之社会文明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 杨育才:《国外俄罗斯民族主义研究综述》,《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3期。
    ②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1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页。
    ②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③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④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9页。
    ①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蓖麻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④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⑤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⑥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4页。
    ⑦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44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③ 刘怀春、刘怀玉:《列宁两种资本主义观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3页。
    ⑤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8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6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8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9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④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77页。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②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③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132页。
    ④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6页。
    ⑤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6页。
    ⑥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⑦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130页。
    ②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3页。
    ④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1页。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③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④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⑤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9页。
    ① 叶琳娜·米哈伊洛夫娜·斯科瓦尔佐娃:《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5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5页。
    ⑤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5页。
    ⑥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④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1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2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2页。
    ④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0页。
    ⑤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0页。
    ⑥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② 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③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6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1页。
    姚海:《俄罗斯文化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①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页。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①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页。
    ②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8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② 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① 云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2年第5期。
    ② 《列宁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9页。
    ③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4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 《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③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8页。
    ③ 《列宁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1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4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6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1页。
    ③ 《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9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④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② 《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② 《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6页。
    ③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④ 《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②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④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页。
    ⑤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5页。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② 《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① 《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①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② 周扬,曹葆华:《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2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页。
    ②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资料汇编》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7
    页。
    ③ 《列宁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9页。
    ①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资料汇编》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6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②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③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④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③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④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
    ⑤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9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1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87年版,第24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115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7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8页。
    ① 《列宁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④ 张广翔:《18-19世纪俄国城市化研究》,吉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⑤ 金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29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8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0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3页。
    ③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②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7-39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7-340页。
    ④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⑤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0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⑤ 《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⑥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② 《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③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49页。
    ④ 《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⑤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⑥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⑦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页。
    ①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1页。
    ② 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32页。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页。
    ①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6页。
    ① 《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① 《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页。
    ①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5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②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8页。
    ③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④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2页。
    ②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2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7页。
    ② 《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①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④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6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①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5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2页。
    ②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① 《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页。
    ③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④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⑤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8页。
    ① 《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55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页。
    ②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30页。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32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①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③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② 《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④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7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4页。
    ② 《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88年版,第300页。
    ③ 《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②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① 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1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M].第1卷,1984年;第2卷,1984年;第3卷,1984年;第4卷,1984年;第5卷,1986年;第6卷,1986年;第7卷,1986年;第8卷,1986年;第9卷,1987年;第10卷,1987年;第11卷,1987年;第12卷,1987年;第13卷,1987年;第14卷,1988年;第15卷,1988年;第16卷,1988年;第17卷,1988年;第18卷,1988年;第19卷,1989年;第20卷,1989年;第21卷,1990年;第22卷,1990年;第23卷,1990年;第24卷,1990年;第25卷,1988年;第26卷,1990年;第27卷,1990年;第28卷,1990年;第29卷,1985年;第30卷,1985年;第31卷,1985年;第32卷,1985年;第33卷,1985年;第34卷,1985年;第35卷,1985年;第36卷,1985年;第37卷,1986年;第38卷,1986年;第39卷,1986年;第40卷,1986年;第41卷,1986年;第42卷,1987年;第43卷,1987年;第44卷,1990年;1990年;第45卷,1990年;第46卷,1990年;第47卷,1990年;第48卷,1987年;第49卷,1988年;第50卷,1988年;第51卷,1988年;第52卷,1988年;第53卷,1988年;第54卷,1990年;第55卷,1990年;第56卷,1990年;第57卷,1990年;第58卷,1990年;第59卷,1990年;第60卷,199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
    4.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8.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
    9.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88.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3.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08.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12.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2.中共中央编译局.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俄]叶琳娜·米哈伊洛夫娜·斯科瓦尔佐娃著.王亚民、张淑明译.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2.[美]弗·让·凯勒编.陈文江、吴俊远等译.文化的本质与历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4.[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1.
    5.[俄]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6.[美]雷蒙·威廉斯著,高晓玲译.文化与社会[M].吉林出版集团,2011.
    7.[美]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美]阿雷恩·鲍尔德威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苏]斯米而诺夫著.慧文译.列宁斯大林论文化和文化革命[M].平明出版社,1953.
    10.[俄]柏德洛夫等著.何国华译.学习列宁关于文化教育的若干指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11.[美]路易斯·费希尔著.彭卓吾译.列宁(上下册)[M].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
    12.[俄]列夫·托洛茨基.论列宁[M].三联书店,1980.
    13.[俄]M.P.泽齐娜等.俄罗斯文化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4.[俄]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历史与现代[M].商务印书馆.2006.
    15.[俄]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M].人民出版社,1982.
    16.[俄]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M].新华出版社,2004.
    17.[俄]尤阿·布拉诺夫.被篡改的列宁遗嘱[M].新华出版社,1999.
    18.[俄]普列汉诺夫.俄国社会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97.
    19.[美]约翰·A·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商务印书馆,2002.
    20.[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饭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1.[美]艾娃·汤普逊.理解俄国:俄罗斯文化中的圣愚[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2.[美]露丝·本尼迪科特.文化模式[M].三联书店,1988.
    2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4.[俄]波克罗夫斯基.俄国历史概要[M].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4.
    25.[美]约瑟夫·奈.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成功手段》[M].东方出版社,2004.
    26.[法]雅克·斯莫兰.《电波里出自由》[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7.[美]克拉克·S·贾吉.《美国的文化霸权:21世纪主宰全球的希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8.[俄]梅里赫.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9.[俄]列夫·托洛茨基:斯大林评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0.[苏]柏德洛夫:学习列宁关于文化教育的若干指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31.Hill, Chriostpher, lenin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armodsworth, Middlesex:PengninBookS,1971.
    32.Wolfe, BertramDavid, LeninandtheTwentiethCentury, HooverlnstitutionPr, StanfordUniversity, Callfomia,1984.
    33.Cladln—Urondo,Canllen,LenmIheCulturalRevolation,HarvesterPf,Sussex,1977.
    1.华辛芝.列宁民族问题理论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2.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周向军等.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4.周向军.走向理想的精神家园[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5.周向军等.精神文明发展规律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姚海.俄罗斯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张冀星、贺翠香等.读懂列宁[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8.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9.郭华甫.列宁苏维埃政权建设思想与当代中国[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10.张友谊.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研究[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2.张一兵.回到列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3.季正矩.列宁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俞良早.列宁主义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5.詹一之.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道路[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16.彭大成.从列宁到邓小平的伟大探索[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7.张国钧.邓小平的利益观[M].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8.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魏泽焕.列宁执政党领导思想研究[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20.胡瑾.从列宁到邓小平[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1.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2.王东.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3.宋才发.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M].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
    24.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25.孙来斌.列宁的马克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厉以贤.马克思列宁教育论著选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7.程正民.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8.刘方喜、陈定家、丁国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与文化(上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9.王修智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30.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1.张晓忠.列宁全球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32.徐艳玲.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与社会主义[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3.金雁,卞悟.农村公社与改革、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4.俞良早.列宁后期思想探索[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5.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6.文池.在北大听讲座——俄罗斯文化之旅[M].新世界出版社,2002.
    37.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8.郑异凡.天鹅之歌-关于列宁后期思想的对话[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39.叶书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0.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1.宋瑞芝.俄罗斯精神[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42.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43.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44.金雁.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45.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6.俞良早.试论“东方列宁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肖功达.学习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48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9.周扬,曹葆华.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俞良早:《列宁逝世前夕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10期.
    2.张坚:《列宁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4年第5期.
    3.钟坚:《飞跃·矛盾·抉择——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8期.
    4.孙显元:《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必然性的哲学思考》,《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8期.
    5.韩维:《学习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与实践》,《苏联东欧问题》,1983年第3期.
    6.涂卫国:《列宁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7.靳会新:《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2期.
    8.王进芬:《论列宁“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的东方视角》,《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9.梁树发:《柯尔施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10.程芳云:《论列宁关于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途径特殊性的思想》,《江汉论坛》,2011年第7期.
    11.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学习论坛》,2004年第9期.
    12.李萍:《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起点》,《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3.毕芙蓉:《符号学视阈中的马克思意识形态》,《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14.胡俊:《“颠倒”:作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的核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15.郑贤云:《列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6.陈向义:《马克思技术观中的技术决定论思想辨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
    年第6期.
    17.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8.黄力之:《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9.陈树林:《列宁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1期.
    20.陈丽霞:《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1.司永海:《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2.陈扬:《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
    23.费利群:《列宁全球化理论遗产及其当代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4.李宗禹:《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和列宁的论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1期.
    25.胡伟:《关于党内民主的意义和范畴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26.肖和华,肖艳辉:《论党内民主意识的内涵及其培育路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27.钟读仁等:《邓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28.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思想》,《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9.陈桂芝:《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学术交流》,2009年第6期.
    30.潘西华、赵军:《从政治领导权到文化领导权——列宁与葛兰西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比较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31.张京华:《从列宁到毛泽东——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概念述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32.王万民:《邓小平对列宁文化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9期.
    33.佘新红:《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研究》,《唯实》,2007年第4期.
    34.胡传荣:《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在苏联解体中的影响》,《国际观察》,1994年第1期.
    35.雷丽萍:《东北亚文化圈中的俄罗斯文化》,《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8期.
    36.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3期.
    37.李永清:《学习列宁“政治遗嘱札记—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江海学刊》,1987年第2期.
    38.林兆荣:《列宁文化思想初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39.黄志秋:《论列宁的文化发展观》,《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3期.
    40.黄志秋:《列宁文化观的系统性和主体性窥视》,《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3期.
    41.宋仕平:《试论列宁的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思想》,《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42.叶卫平:《列宁的文化继承思想研究》,《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43.彭波:《浅谈列宁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44.贾明建:《列宁文化思想研究述评》,《理论前沿》,1991年地3期.
    45.邢艳琦:《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46.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47.许均秀:《列宁晚年精神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其现实意义》,《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8.刘笑燕:《试论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49.朱峰:《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50.郝永平:《重温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辩证思想》,《社会科学论坛》,1995年第1期.
    51.俞良早:《论列宁关于苏俄“社会教育”的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52.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著”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53.俞良早:《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54.刘淑春:《国外学者关于十月革命的论争》,《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第2期.
    55.俞良早:《论欧洲革命退潮时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56.王丰:《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唯实》,1997年第11期.
    57.居继清、周青鹏:《列宁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之比较》,《江汉论坛》,1997年第2期.
    58.李逢彦:《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简论》,《浙江学刊》,1997年第1期.
    59.王丰:《列宁重视发展基础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0.钱崇涛:《论列宁“思想构想”中的文化建设思想》,《浙江学刊》,1998年第5期.
    61.黄艳:《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与时问及其现实意义》,《云南学术探索》,1998年第5期.
    62.张国安:《列宁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63.詹全友:《列宁政治战略人才思想初探》,《天府新论》,1999年第5期.
    64.李靖宇:《列宁与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3期.
    65.高继平:《列宁关于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教育的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6.张力均:《浅析列宁的“文化革命”观》,《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67.俞良早:《论列宁主义的精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68.孔维军:《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4期.
    69.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理论学习与探讨》,2001 年第4期.
    70.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1.贺金玉:《邓小平对列宁晚年文化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72.阮映东、张润华:《在批判中继承,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4期.
    73.宋仕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74.俞良早:《论列宁关于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75.俞良早:《论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重要论断》,《理论学习月刊》,1994年第5期.
    76.昊奇俊:《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新探》,《理论学刊》,2001年第6期.
    77.韦定广:《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78.俞良早:《列宁苏维埃俄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个方案——研读《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79.俞良早:《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变》,《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
    80.王广斌、马健宏:《列宁逝世前夕关于加强党建的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
    81.张晓忠:《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82.王万民:《论邓小平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83.朱巧香:《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启示》,《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
    84.俞良早:《论列宁和俄共(布)发展先进文化的尝试》,《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2期.
    88.俞良早:《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习月刊》,1995年第3期.
    89.俞良早:《论列宁东方理论》,《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
    90.俞良早:《经典作家无产阶级联合其他政治力量的理论及其当代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91.韦定广、肖从云:《从列宁到江泽民:关于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唯实》,2003年第7期.
    92.李爱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论纲—为纪念列宁逝世80周年而作》,《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3.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学习论坛》,2004年第9期.
    94.刘仓:《利用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列宁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95.伦红梅:《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96.周海春:《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界定》,《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97.郭大俊:《邓小平和列宁关于知识分子理论的比较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98.郭鸿:《由列宁的“政治遗言”到邓小平的“政治交代”》,《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99.郭棒树:《正确理解列宁“少谈政治”的思想》,《理论导刊》,1996年第9期.
    100.俞良早:《马克思主义关于俄、中等国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01.何关根:《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理论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
    102.何小平:《和谐地结合:列宁怎样处理非对抗矛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3期.
    103.贺瑞:《从列宁的建党思想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04.贺瑞:《从列宁晚年的构想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105.贺瑞:《列宁的改革思想和邓小平的第二次革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06.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07.侯文富:《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任务—一读列宁1923年的五篇文章》,《长白学刊》,1994年第6期.
    108.张世海:《文化领导权的本质、作用和实现》,《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109.胡圣礼、胡林辉:《列宁的改革思想和邓小平的改革理论》,《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110.黄力之:《卢卡奇晚年的社会主义改革观》,《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7期.
    11l.姬金铎:《文化主义—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12.俞良早:《“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113.俞良早:《评“西方列宁学”论对列宁主义的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114.俞良早:《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至关重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15.俞良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理论界对列宁理论研究的述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4期.
    116.孔维军:《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及其启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
    117.李斌雄、国屏:《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唯物史观》,《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18.李长江:《论邓小平理论对列宁后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5期
    9.李浩:《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的差异性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
    120.李吉、唐振南:《论改革理论中的适度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3期.
    121.李声禄:《邓小平理论中的“列宁思路”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122.李述森:《论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的不懈探索》,《东岳论丛》,1999年7月第4期.
    123.李晓寰:《从列宁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辩证发展》,《桂海论丛》,2001年第3期.
    124.李永明:《列宁与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的共性》,《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25.李振国:《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部分先富思想的超越》,《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1期.
    126.理查德·科索拉波夫(发言,由粟瑞雪、谭武军编写):《列宁与20世纪》,《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4期.
    127.梁超:《列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28.刘书林:《清醒的退却,坚定的原则一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129刘永高:《列宁改革政治体制的理论及其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30.吕未林:《列宁晚年的商品经济理论是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萌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
    131.吕未林:《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基本观念论》,《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132.吕志刚:《邓小平关于改革的几个理论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第4期.
    133.马龙闪:《斯大林与列宁晚年的改革思想》,《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4期.
    134.马萍、卞慕东:《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观的飞跃和深化》,《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35.俞良早:《论20世纪东方发展的三规律》,《江汉论坛》,2004年第10期.
    136.沈德理:《十月革命后列宁经济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37.石燕捷:《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再认识》,《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38.俞良早:《关于十月革命的国际性和俄国性》,《江汉论坛》,1999年第8期.
    139.俞良早:《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及其当代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
    140.俞良早:《关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升华—邓小平思想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
    141.贺瑞:《列宁的文化建设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42.王万民:《论邓小平对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43.俞良早:《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战略退却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44.韦定广、肖从云:《从列宁到江泽民:关于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唯实》,2003年第7期.
    145.俞良早:《关于列宁直接过渡思想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3期.
    146.黄力之:《列宁无产阶级文化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5期.
    147.刘晓哲:《列宁文艺育德思想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
    148.黄力之:《列宁与俄国革命的文化制约问题》,《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49.李庆云:《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自觉”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200.夏群友:《列宁早期世界历史思想探析》,《理论学刊》,2010年第4期.
    201.文小勇:《列宁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战略借鉴》,《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202.蔡德予:《列宁是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203.朱仲羽、杨纯仁:《列宁晚年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思》,《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204.[俄]费奥克蒂斯托夫:《邓小平的著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沦源泉》,《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
    205.[美]阿里夫·德里克:《后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思》,《关心亚洲学者报》,1989年第1期.
    206.[俄]鲁斯捷姆·瓦希托夫:《俄罗斯社会妖魔化列宁的思潮及其危害》,《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年7月1日.
    207. Chrimes, P:From Lenin to Castro,1917-1959:early encounters between Moscow and Havana,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3,10.
    208. Vinters, Harry:Vessels of Stone:Lenin's Circulatory Disturbance of the Brain,Human Pathology,2012,11.
    209. Heineck, Guido:A different look at Lenin's legacy:Social capital and risk taking in the Two Germani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3,2.
    210. Tismaneanu, Vladimir:Lenin's error: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early Soviet state violence,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3,4.
    211. Boer,Roland:Lenin on Tolstoy:Between Imaginary Resolution and Revolutionary Christian Communism. Science&Society,201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