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拓跋鲜卑是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是诸支鲜卑中活动在最为东北的一支。该族在大鲜卑山时期,种族成分单一,可以称之为鲜卑或拓跋部先世;迁徙到呼伦贝尔大泽之后,这支鲜卑部落已经与匈奴、高车等诸多部落混合交融,自此开始,可以称之为拓跋部或拓跋鲜卑了。到达匈奴故地后,拓跋鲜卑继续发展,于公元386年建立北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城内外连成一片、政治一体、经济互补的政治统治格局。
     早期拓跋鲜卑,学界习惯上将其定位于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年)建立北魏王朝之前拓跋部的历史。本文先对记述拓跋部历史的史料进行辨析,然后依据拓跋鲜卑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将拓跋鲜卑早期历史划分为“大鲜卑山”、“大泽”、“匈奴故地”三个时期,从考查拓跋部的起源、迁徙、与北方诸族的关系、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入手,揭示拓跋部发展壮大的历史。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早期拓跋鲜卑内容加以论述。
     第一部分对记述早期拓跋鲜卑的诸史料进行辨析。《魏书》在《序记》中最早系统地记述了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前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在后来成书的《宋书》、《南齐书》、《晋书》、《北史》、《通典》、《资治通鉴》、《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等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也有对早期拓跋鲜卑详略不同的记载,这些史料经过辨析,或可作为有益的补充,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这些记述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文献中,《魏书》、《资治通鉴》和《读史方舆纪要》等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记载拓跋部历史较多的史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北史》、《通典》、《文献通考》是以《魏书·序纪》为蓝本的后代史家记述,基本沿袭了《魏书·序纪》的内容,没有补充有价值的新史料;记载南朝政权的《宋书》、《南齐书》虽然是南北朝政权并存之时,南朝史家站在敌对方的角度来记述早期拓跋鲜卑历史,其中对北魏政权及拓跋部族不免有中伤抵触之意,但书中关于早期拓跋鲜卑的历史情况仍包含一些有价值的记载,是我们研究早期拓跋鲜卑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第二部分探讨拓跋部族称、起源地及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拓跋”或许是拓跋语某一包含一定意义的字词在汉语上对应汉字的对译,或许是自大鲜卑山迁出的鲜卑群体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北方民族通婚、融合,即针对鲜卑族大鲜卑山部在呼伦贝尔草原时期与匈奴、高车等部族混血后形成的新的族体而言。拓跋作为族名,大约在诘汾时期开始使用。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北段,拓跋鲜卑即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大鲜卑山时期是拓跋鲜卑的起源阶段;大泽时期是早期拓跋鲜卑的初步发展时期;匈奴故地时期是早期拓跋鲜卑的大发展时期。
     第三部分探究拓跋部早期两次迁徙的原因以及两次迁徙带给拓跋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拓跋鲜卑迁徙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可以概括为拓跋鲜卑本族的原因;汉、匈奴、乌桓、东部鲜卑等周围部族的原因;生存环境、地理状况的原因;拓跋部英雄人物的出现等。伴随迁徙,拓跋鲜卑接触其他民族的机会增多、定居意识逐步增强,经济模式、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并迅速发展。
     第四部分讨论早期拓跋与北方诸族的关系。拓跋鲜卑自来到呼伦贝尔草原之时起,就开始与当时活动在大漠南北的鲜卑其他诸部,以及匈奴、高车、柔然等北方诸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跋鲜卑与鲜卑诸部有着疏密不等的各种联系。其中,拓跋部先世和东部鲜卑最初的起源可能相同或相近,二者关系密切。拓跋邻率部加入了檀石槐部落联盟;后来拓跋鲜卑与东部鲜卑的慕容部联系较多。拓跋鲜卑与河西鲜卑中最强大的秃发部有渊源关系。早期拓跋鲜卑与北方诸族北狄系统之铁弗匈奴、高车(敕勒)、柔然等民族交往较多,彼此间存在相互影响、共生共存的民族关系。
     第五部分讨论早期拓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习俗。大兴安岭森林时期,拓跋鲜卑先世主要从事捕鱼及采集业;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拓跋鲜卑的生产方式从捕鱼和采集转向草原游牧业,手工业生产也发展起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拓跋鲜卑社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在西迁至匈奴故地的过程中及来到内蒙古河套地区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域的变迁和受到邻族的影响,拓跋鲜卑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开始了从草原游牧业向农业的转变,社会发展进入了由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时期,封建化不断加深。拓跋鲜卑的文化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Tuoba-Xianbei was an ancient ethnic of the Donghu system, which living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among others Xianbei ethnic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ig Mountain of Xianbei, the clan of Tuoba-Xianbei was composed of a single race which was called Xianbei or the ancestors of the Tuoba.After migrating to the Daze of Hulunbeier, this group of tribe had mingled with the Huns, Gaoche, and many other tribes. From then on, we can call it Tuoba or Tuoba-Xianbei. Having attained the Huns' homeland, Tuoba-Xianbei continued to develop, establishe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A.D386, created the political ruling pattern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mad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Great Wall connected togethe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mutual complements in economy.
     The early stage of Tuoba-Xianbei, educational circle used to regard it as the history before Tuoba-Gui establishe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in the first year of Dengguo (in386) when he became the emperor. First,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historical data which recorded the Tuoba's history,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Tuoba-Xianbe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 and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political, economic, divid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uoba-Xianbei into "the Big Mountain of Xianbei","Daze","the Huns homeland". From the research of Tuoba whose origin, mig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ans in the north, economy and society, culture and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revealing its developing and growing strong history.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state the early content of Tuoba-Xianbei
     The first part declares early Tuoba-Xianbei's historical data.《Weishu·xuji》 was the first time to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the early history of Tuoba-Xianbei before the time when Tuoba-Gui set up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Later in some different historical documents written in different times.such as 《Songshu》,《Nanqishu》,《Beishi》 and 《Tongdian》,《Zizhitongjian》,《Wenxiantongkao》,《Dushifangyujiyao》 had detailed slightly different records for the early Tuoba-Xianbei history.These historical datas which were analysed, or could be used as a useful supplement, or had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In these literatures accounts Tuoba-Xianbei's early history,《Weishu》,《Zizhitongjian》,《Dushifangyujiyao》 and so on, which were from different times and in different types or forms of literature, were more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on Tuoba's history, and had high historical value. But some documents on offspring historians account,like 《Beishi》,《Tongdian》,《Wenxiantongkao》 which wer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Weishu-xuji》 that did not supply valuable new historical data. Although the《Songshu》 and 《Nanqishu》 were written whe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dynasty were existing together, but the southern dynasty historian were stand in the aspect of the enemy's to account the early history of Tuoba-Xianbei. In those books, there were some slanders resisting in it, but it still had some valuable records about the history of early Tuoba-Xianbei, which was necessary for us to research the history of early Tuoba-Xianbei.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name of the Tuoba,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history about the Tuoba."Tuoba" may be the translation which were from the language of Tuoba that is in some meaning of words in Chinese character.May be the Xianbei group moved out of the mountain Xianbei groups intermarry with other northern nation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and fusion, namely for The Big Mountain of Xianbei ethnic minority group in Hulunbeier grassland and the Huns, Gaoche,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race tribal mixed in terms of body. Tuoba was used as family name, began to use around at Jiefen period. The Big Mountain of Xianbei of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Daxing'an Mountain range, Tuoba-Xianbei was originated in the period of greater hinggan mountains.Daze period was the early development period of his early stage of Tuoba-Xianbei.The Huns homeland period is the big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early stage of Tuoba-Xianbei.
     The third part explores the reason why Tuoba migrated twice and the twice migration brought its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cultural,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The reason why Tuoba migrated was more complicated, the main can be summarized as Xianbei itself; Han and Hun, Wuhuan, eastern Xianbei tribes around the clan. Becaus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emergence heroes of Tuoba, etc. Thanks to migration, Tuoba-Xianbei had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ntact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settled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enhanced, economic pattern, and the social form change and rapid development.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early stage of Tuoba'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lans in the north. Since it came to the Hulunbuir prairie, Tuoba-Xianbei had much more connect with the other clans of Xianbei which living at the north and south in the desert, as well as the Huns, Gaoche (Chile), Rouran and other clans in the north. Tuoba-Xianbei had som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Xianbei. Among them, Tuoba-Xianbei and Xianbei original origin may be the same or similar. They ha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TuoBalin led his tribe to join TanShiHuai tribal alliances; Later Tuoba-Xianbei contacted more with the Murong tribe which was the eastern Xianbei tribe. Tuoba-Xianbei had the origin relations with the most powerful Bald tribe in Hexi Corridor. Early Tuoba-Xianbei had more connected with the northern governors which is the Beidi system including the Tiefu Huns, Gaoche, Rouran and other nations. They had mutual influence and coexist with ethnic relation among them.
     The fifth part discusses about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culture and custom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uoba. In the forest stage of Daxing'an Mountain range, the ancestors of Tuoba-xianbei who mainly engaged in fishing, hunting and gathering. Entering the Hulunbeier grasslands, the mode of production from the fishing, hunting and gathering turned to the Nomadism, and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was also beginning to develop. Compatibl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uoba-xianbei society was in the patriarchal clan society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west moved in the Huns homeland and after came to Inner Mongolia Hetao area,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the changes of the region and was affected by the neighboring nation, Tuoba-xianbei in economic production and social life were changed, started from the Nomadism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transition from patriarchal clan society to class society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feudalization deepening. Finally, Tuoba-xianbei's culture and customs had been changed.
引文
1 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
    2 何天明:《试论鲜卑族的迁徙及其社会进步》,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3期。
    3 魏收:《魏书》卷1《序纪》,中华书局,1965年。本文凡引文出自《魏书》卷1《序纪》者不另注。
    4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5 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第55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法)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第39-41页,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一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
    7 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第55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8 (法)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第39-41页,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一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
    9 (英)巴克尔:《鞑靼千年史》,向达,黄静渊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10 (日)江上波夫:《内蒙古百灵庙砂凹地の古坟》《ァツァ文化史研究·论考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7年。(转引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前言,注释1)。
    11 (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12 (日)内田吟风:《<魏书·序纪>及其世系记事考》,收入内田吟风:《北亚史研究 鲜卑柔然突厥篇》,同朋舍,1975年。
    13 (美)卜弼德:《拓跋魏的语言》,载柯文编:《卜弼德著述选》,加州大学出版社,1979年。
    14 (澳)霍尔姆格兰:《<魏书>卷一对早期拓跋史的记载》,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
    15 (日)内田吟风:《乌桓、鲜卑的习俗》,李步嘉摘译,载《民族译丛》1985年第1期。
    16 (日)船木胜马:《关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大人”》,古清尧摘译,载《民族译丛》1984年第3期。
    17 (俄)耶·姆·札尔金特:《中国编年史中的古代各族(匈奴、东胡、鲜卑、室韦)与埃文基人》,罗致平译,《民族问题译丛》1957年第1期。
    18 (苏)Π·И·杜曼:《公元三-四世纪胡人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及其社会结构》,李锡厚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民族史译文集》(10),1981年。
    19 张穆:《蒙古游牧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3年。
    21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22 陈连开:《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6期。
    23 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24 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5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26 林斡:《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 林斡,再思:《东胡乌桓鲜卑研究与附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 刘学銚:《鲜卑史论》,(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29 张博泉:《鲜卑新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0 何光岳:《东胡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31 陶克涛:《毡乡春秋·拓跋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 “198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北部的嘎仙洞发现了刻有443年北魏铭文的鲜卑石洞,解决了鲜卑族的发源地问题”。见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华书局,1985年。
    33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34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6 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7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38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华书局,1985年。
    39 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40 江应粱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41 陈正祥:《草原帝国-拓跋魏王朝的兴衰》,中华书局,1991年。
    42 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43 刘精诚:《两晋南北朝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44 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5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46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47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
    48 李德山,栾凡:《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9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50 陈连开:《鲜卑山考》,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51 王大方:《嘎仙洞遗址》,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52 陶克涛:《论嘎仙洞刻石》,载《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53 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1期。
    54 李志敏:《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问题》,载《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5 倪润安:《拓跋起源问题研究述评》,载《文物春秋》2011年第1期。
    5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57 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载《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后收入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第49-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8 林斡:《东胡史》第80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59 倪润安:《拓跋起源问题研究述评》,载《文物春秋》2011年第1期。
    60 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第5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61 舒顺林:《拓跋鲜卑的南迁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载《内蒙古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62 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63 林斡:《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载《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64 陈可畏:《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第4期。
    65 武玉环:《拓跋、契丹、女真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载《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
    66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67 许辉:《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历程述论》,载《学海》1993年第3期。
    68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8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69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70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306-307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71 同上,第273页。
    72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
    73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
    74 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载《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
    75 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2期。
    76 潘行荣:《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索木发现古墓葬》,载《考古》1962年第11期。
    77 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6期。
    78 程道宏:《伊敏河地区的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
    79 云薮:《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发现一座鲜卑墓葬》,载《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80 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载《考古》1990年第10期。
    81 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82 赵玉明:《额尔古纳右旗七卡鲜卑墓清理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83 肖海昕:《新巴尔虎左旗伊和乌拉鲜卑墓》,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84 陈凤山,殷焕良,白劲松等:《呼伦贝尔市团结墓地》,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85 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86 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收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87 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载《考古》1964年第1期。
    88 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载《考古》1977年第2期。因这里的随葬品与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出土物很相似,所以,有学者认定其为早期拓跋鲜卑墓葬。详见李兴盛,郝晓菲:《关于“弹汗山”与“歠仇水”的地望》,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89 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载《考古》1991年第5期。
    90 崔利明:《内蒙古兴和县叭沟村鲜卑墓葬》,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第1、2期合刊。
    91 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92 杜承武,李兴盛:《察右后旗三道湾墓地》,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93 郭志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94 王刚:《林西县苏泗汰鲜卑墓葬》,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95 宁培杰,魏坚:《二连浩特市盐池墓葬》,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96 李兴盛,魏坚:《商都县东大井墓地》,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97 拓跋鲜卑先世活动在“大鲜卑山”、“大泽”地区时期活动的这段历史(含拓跋鲜卑在原驻地大兴安岭北部生息繁衍,在呼伦湖附近壮大,西汉末东汉初拓跋邻、诘汾率部迁出呼伦贝尔草原),学者曹永年称为“呼伦贝尔时期”。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98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99 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00 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另收入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1 乔梁,杨晶:《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102 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载《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
    103 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04 朱泓:《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载《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105 朱泓:《察右后旗三道湾汉代鲜卑族颅骨的人种学研究》,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06 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7 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108 倪润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1期。
    109 《魏书·序记》是考察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虽然《魏书》由汉人用汉文来书写,会受到中原汉地历史编撰学传统的影响,“但它所反映的,基本上还应看作是北魏官方乃至拓跋鲜卑统治集团对自身根源性的解说”。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记>》。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110 《魏书》于帝纪之前另立《序纪》,记载道武帝拓跋硅建立魏国以前的世系情况,追述至拓跋珪28代以前的成帝毛。从成帝毛至昭成帝什翼犍共28君,在拓跋硅称帝后都被追尊为帝。立《序纪》记载他们的情况,有利于后人了解魏之先世源流。
    111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66《追尊二十八帝》,商务印书馆,1937年。
    112 《魏书》等文献中所列道武帝拓跋珪以前的所谓帝、后,还只是部落酋帅及其妻室。为叙述方便,本文袭用《魏书》称谓。
    113 《魏书》卷57《高祐传》。
    114 《魏书》除序纪之外,在志、传中亦有关于早期拓跋种种历史活动记载,其中《魏书·官氏志》记载有献帝“七分国人”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拓跋邻对部落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魏书》的《礼志》和《乌洛侯传》中有关于拓跋起源“旧墟石室”和“祖宗之庙”内容的记载。
    115 如前文所述“嘎仙洞”居址遗存,满洲里蘑菇山、扎赉诺尔、完工、南杨家营子墓葬群等考古成果。
    116 (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第122页,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117 《晋书》中的《武帝纪》、《孝怀帝纪》、《愍帝纪》、《卫瓘传》、《刘琨传》、《卢谌传》、《李矩传》、《刘聪载记》、《赫连勃勃载记》等均有关于拓跋部历史的记载。在考古成果中,亦有例证。1956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小坝子滩发现了刻有“猗(?)金”的兽形金牌饰。“小坝子滩窖藏所在地恰与(《魏书·序记》所记载的)猗(?)部的地域相符”,“应是西晋时期拓跋鲜卑所遗留的”。张景明:《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金银器窖藏》,载《文物》,2002年第8期。
    118 田余庆:《拓跋史探》第5页,三联书店,2003年。
    119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83年。
    120 《北史》卷1《魏本纪》含拓跋部、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三部分,这里仅就拓跋部内容而言。
    121 《北史·魏本纪》拓跋部内容约3100字,《魏书·序纪》5500余字,《北史·魏本纪》拓跋部内容约占《魏书·序纪》的55%。
    122 例如《北史》改《魏书》中的“崩”为“成帝崩”、“节帝崩”、“庄帝崩”等。
    123 (1)重要的时间被删改,导致时间概念模糊不清。如力微元年“积十数岁”改为“积数年”,删除“十”字,时间概念发生变化;“二十九年”的时间标志被删除。(2)重要的数字被删除。如禄官时“控弦骑士四十余万”句子的删除,使禄官时期军事力量情况含糊不清等。
    124 穆帝与刘琨往来的一些内容被删除(含四年、五年、七年所记述的内容)。九年“卫雄、姬澹率晋人及乌丸三百余家,随刘遵南奔并州”内容被删除。烈帝翳槐二年所记十六国石勒、慕容廆、石虎、李雄等人嬗位内容被删除等。
    125 如昭成帝什翼犍“二年夏五月”删除夏字,“四年秋九月”删除“秋九月”等。
    126 昭成帝什翼犍时期被删除的包括“五年夏五月幸参合陂”至“三十八年卫辰求援于苻坚”之间的很多内容。
    127 穆帝“天姿英特”改为“天姿英峙”,“特”改为“峙”、穆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改为“以封邑去国县远”,“悬”改为“县”, 均导致句子含义不明。此两处应为抄写时的笔误。
    128 较具代表性以昭帝禄官元年分国为三部内容的变动,《魏书·序纪》“帝自以一部居东,在上谷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也统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讳猗卢统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北史》修改为“一居上谷北,濡源西,东接宇文部,自统之;一居代郡之参合陂北,使文帝长子桓帝讳猗(?)统之;一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使桓帝弟穆帝猗卢统之”。行文含义更为流畅清晰。
    129 “积六七十世”改为“积六七十代”,“世事远近”改为“时事远近”,“入仕尧世”改为“仕尧时”,“民赖其勋”改为“人赖其勋”,“旧部民”改为“旧部人”,“奇术绝世”改为“奇术绝人”。“刘渊”改为“刘元海”(3处)(刘渊字元海),“五县之民”改为“五县人”,“诸部民”改为“诸部人”,“阏头部民”改为“阏头部人”,共计12处。
    130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131 粗略地记述了毛、诘汾、力微、禄官、猗毡、猗卢、什翼犍时期的情况。
    132 记载有拓跋部历史的《宋书》、《南齐书》、《魏书》、《北史》、《晋书》均成书于《通典》之前。
    133 《宋书》写做“讬跋”,《魏书》、《北史》、《南齐书》写做“托跋”。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引魏收语时,写做“托拔”,解释其意时“自谓托天而生,拔地而长,故谓托拔氏”,写做“托拔”。《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资治通鉴》诸书均沿用《通典》条目“拓跋”字样。《通典》条目采用“拓跋”字样,在征引先前史文“或云黄帝之苗允,以黄帝土德,谓土为讬,后为跋,故以为氏”中,使用了《宋书》写法“讬跋”。
    134 《晋书·武帝纪》、《晋书·刘琨传》中关于力微、猗卢诸人物记载时,人名前以“鲜卑”二字修饰。
    135 “天命相偶”前的“曰”字,《北史》中删除,《魏书》中有该字。
    136 《通典·拓跋氏》删除《北史·拓跋部》90%的内容,删除《魏书·序记》95%的内容。
    137 将《北史》“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内容改写为“或云黄帝之苗允”。将“黄帝以土德王”修改为“以黄帝土德”。“北俗谓土为托”的“托”字改成“讬”。“人赖其勋,舜命为田祖”改为“人赖其勋,命为田祖”,删除“舜”字。“历三代至秦、汉”改为“历三代至秦”删除“汉”字。“积六七十代,至成皇帝讳毛立”改写成“六七十代裔孙屯”(“屯”字应为笔误)。“圣武皇帝讳诘汾”后面因为删除了一些语句,为使文意贯通,《通典》改写成“其后至诘汾”。“受命相偶”改为“天命相偶”,“旦日请还”改为“明日请还”,“期年周时复会于此”改为“期明年复会于此”。“此君之子也”改为“此是君之子”。“一居上谷北濡源西”改为“一居上谷北之濡源西”。
    138 “以所生男授帝”改为“以所生男授诘汾”,“帝”直接指明为“诘汾”。“使文帝长子桓帝讳猗(?)统之”简略为“兄子猗(?)统之”,以禄官与“猗(?)”的血缘关系即“兄子”替代原文;同样,“使桓帝猗(?)弟穆帝猗卢统之”简略为“使猗毡弟猗卢统之”,在“封为代王”前面增加“后晋”二字。“昭成皇帝讳什翼犍,平文皇帝之次子也”,《通典》中因为记述在猗卢时期之后,改写成“猗卢侄孙什翼犍”。
    139 记录在《魏书》、《北史》昭帝禄官元年(295年)“是岁,穆帝始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西度河,击匈奴、乌丸诸部。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迄长城原,夹道立碣,与晋分界”的内容,被《通典》放在猗卢八年(316年),晋封猗卢为代王,置官属内容之后,时间错位21年。
    140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141 “或曰:‘自谓托天而生,拔地而长,故为托拔氏’”。
    142 《晋书》、《资治通鉴》关于拓跋早期历史分散记载在不同篇章之中,但所记内容较为重要,故在此一并加以辨析研究。
    143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144 在《宋书》卷95《索虏传》中,以晋初、惠帝、怀帝、愍帝为时间标志记述猗(?)、猗卢的历史。在记述东晋时期什翼犍史事时,则未标注帝号。
    145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46 《资治通鉴》记载为“南距阴山,北尽沙漠,率皆归服,有众数十万人”;《读史方舆纪要》记述为“南距阴山,北尽沙漠,悉皆归服”。
    147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148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149 《晋书》有几处关于力微、猗毡、猗卢等人历史活动的记载。关于力微的记载:(1)《晋书·武帝纪》咸宁元年“鲜卑力微遣子来献”。咸宁三年“使征北大将军卫璀讨鲜卑力微”。(2)《晋书·卫璀传》“于时幽并东有务桓,西有力微,并为边害。瓘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关于猗(?)的记载:《晋书·刘琨传》“初,单于猗(?)以救东赢公腾之功,琨表其弟猗卢为代郡公”。关于猗卢记载:(1)《晋书·孝怀帝纪》永嘉五年“猗卢寇太原,平北将军刘琨不能制,徙五县百姓于新兴,以其地居之”、六年“八月庚戌,刘琨乞师于猗卢,表卢为代公。九月己卯,猗卢使子利孙赴琨,不得进……冬十月,猗卢自将六万骑次于盂城”。(2)《晋书·孝愍帝纪》建兴二年“单于代公猗卢遣使献马”、三年“进封代公猗卢为代王”、四年“代王猗卢薨,其众归于刘琨”。(3)《晋书·卢谌传》“琨收散卒,引猗卢骑还攻粲。粲败走,谌得赴琨”。(4)《晋书·刘琨传》“琨引猗卢并力攻粲,大败之,死者十五六……猗卢以为聪未可灭,遗琨牛羊车马而去”、“臣前表当与鲜卑猗卢克今年三月都会平阳,会匈羯石勒以三月三日径掩蓟城……又猗卢国内欲生奸谋,幸卢警虑,寻皆诛灭”、“琨上表让司空,受都督,克期与猗卢讨刘聪。寻猗卢父子相图,卢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琨子遵先质于卢,众皆附之”、“卢谌、崔悦等上表理琨曰‘及猗卢败乱,晋人归奔琨于平城’”。(5)《晋书·李矩传》“去年东平曹嶷,西宾猗卢,矩如牛角,何不归命”。
    (6)《晋书·刘聪载记》“先是,琨与代王猗卢结为兄弟,乃告败于猗卢,且乞师。猗卢遣子日利孙、宾六须及将军卫雄、姬澹等率众数万攻晋阳,琨收散卒千余为之乡导,猗卢率众六万至于狼猛……猗卢率骑追之,战于蓝谷……猗卢戍之而还”。(7)《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曾祖武……为代王猗卢所败,遂出塞表”等。
    150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51 《资治通鉴》在这里删除了《魏书》“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北史》“时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的“神人之言”,体现了《资治通鉴》对历史上的符瑞、灾变和荒诞无稽的传说,几乎不加记载的叙事特点。
    152 “使其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车馄氏分统部众为十族”是将《魏书·官氏志》的相关内容加以总结概括,重新组织语言后,安排在邻时期。这里司马光很好地运用了编年体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将纪传体列传、书志中的内容安排在帝纪的相应内容中,以便叙事更加明晰。
    153 “猗卢遣其子六修将兵助琨戍新兴,琨牙门将邢延以碧石献琨,琨以与六修,六修复就延求之,不得,执延妻子。延怒,以所部兵袭六修,六修走”(卷87);猗卢与六修矛盾根源“代王猗卢爱其少子比延,欲以为嗣,使长子六修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六修有骏马,日行五百里,猗卢夺之,以与比延。六修来朝,猗卢使拜比延,六修不从。猗卢乃坐比延于其步辇,使人导从出游。六修望见,以为猗卢,伏谒路左;至,乃比延,六修惭怒而去”(卷89)。
    154 如《资治通鉴》卷88“代公猗卢遣其子六修及兄子普根、将军卫雄、范班、箕澹帅众数万为前锋以攻晋阳”,《音注》“考异曰:《十六国春秋》云‘遣其子利孙、宥六须’,《载记》云‘宾六须’。刘琨集云‘左、右贤王’,又云‘右贤王扑速根’。今从《后魏书》。《考异》又曰:‘箕澹’,《十六国春秋》、《后魏书》作‘姬澹’。今从刘琨传”(校勘、解释)。《资治通鉴》卷80“务桓降而力微死”,《资治通鉴音注》“《考异》曰:魏收《后魏书》:‘铁弗刘虎,匈奴去卑之孙,昭成四年死,子务桓立。’按昭成四年,晋成帝咸康七年也,务桓不应与瓘同时,盖二人皆名务桓耳”(考证、辨误)等。
    155 《资治通鉴》卷77“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贡,因留为质”,《资治通鉴音注》“索,昔各翻。汗,音寒。质,音致”等。
    156 《资治通鉴》卷88“代公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治故平城为南都;又作新平城于灅水之阳,使右贤王六修镇之,统领南部”,《音注》“盛乐县,前汉属定襄郡,后汉属云中郡。平城,汉属鴈门郡。《括地志》曰:朔州定襄县,本汉平城县。拓拔魏之盛也,置朔州于盛乐,置恒州于平城;平城,谓之代都。自高祖迁洛,其后破六韩拔陵作乱,故都为墟,恒州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云州寄治并州界。魏收《地形志》,自陉岭以北,所记略矣。隋之盛也,北逐突厥,复汉故塞,省并后魏所置郡县,盛乐盖在定襄郡大利县界,平城在马邑郡云内县界。唐破突厥,北尽魏、隋之略:朔州善阳县,则汉定襄、魏桑干之地;单于都护府金河县,则后魏道武所都也;云州云中县,则后魏所都平城也……”等。
    157 《资治通鉴》卷87“猗卢遣其子六修将兵助琨戌新兴”,《资治通鉴音注》“《考异》曰:《晋春秋》作‘利孙’。按利孙即六修也,胡语讹转耳。余按孔颖达曰:声相近者,声转字异”。《资治通鉴》卷89“普根母惟氏立之”,《资治通鉴音注》“惟氏,猗(?)之妻”等。
    158 《资治通鉴》卷80“鲜卑拓跋力微复遣其子沙漠汗入贡”,《资治通鉴音注》“沙漠汗初入贡,见七十八卷元帝景元二年”等。
    159 《资治通鉴》卷80“将还,幽州刺史卫瓘表请留之,又密以金赂其诸部大人离间之”,《资治通鉴音注》“为力微信谮杀沙漠汗张本”等。
    160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83年。
    161 《资治通鉴》中有“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鲜卑拓跋沙漠汗”、“鲜卑拓跋悉鹿”、“拓跋绰”、“拓跋弗”、“拓跋禄官”、“拓跋猗(?)”、“拓跋猗卢”、“拓跋普根”、“拓跋郁律”、“拓跋翳槐”等用语,之前史籍中未见在力微等人名前用部族名称“拓跋”修饰的写法。
    162 永嘉四年、建兴二年、咸康六年、太元九年。
    163 如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统之;一居代郡参合陂之北,使兄子猗(?)统之;一居盛乐,使猗(?)弟猗卢统之”;猗卢“帅部落自云中入雁门,从琨求陉北地”;郁律“筑城于东木根山,徙居之”;纥那“徙都大宁”。翳槐“乃复城盛乐而居之”;什翼犍“东自濊貊,西及破落那,南距阴山,北尽沙漠,悉皆归服……始都云中之盛乐宫”等。
    164 《晋书》卷3《武帝纪》,《晋书》卷62《刘琨传》。
    165 《读史方舆纪要》卷4《历代州域形势四》。
    166 《资治通鉴》卷77、卷80、卷81。
    167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记载有“北人谓胡父鲜卑母为‘铁弗’,因以为号”。详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5页,中华书局,2007年。
    168 此观点首见于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乌桓与鲜卑》是研究拓跋鲜卑史的必读书目。马长寿先生在《总叙》第3页和第四章《拓跋鲜卑》第247页对此问题均有交待。
    169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170 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第112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另外还有相当多拓跋鲜卑史的研究者认同马长寿与曹永年二位先生的主张,在此不一一列举。
    171 林斡:《东胡史》第80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2 何光岳:《东胡源流史》第76页,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173 《宋书》“讬跋”、《南齐书》、《魏书》、《北史》“托跋”,唐朝《通典》专条名称写成“拓跋”,正文中写作“讬跋”,《文献通考》专条名称写成“托跋”,正文中写作“托拔”,《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写作“拓跋”。
    174 (宋)陈彭年:《钜宋广韵》入声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拓:手承物,又虏复姓二氏,又有拓跋氏,跋亦作拔或,自云拓天而生,拔地而长,遂以为氏”,第409-410页。“拔:回拔,又虏复姓三氏,后魏书拔”,第396页,1983年版。
    175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正续编五》卷86《辨正论卷第七》,台湾大通书局。“袥拔:上汤落反,字从衣;下盘钵反,东魏姓也”,第1867页,1985年版。
    176 详见本文第一章“早期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第三节“对《魏书》有补充记载的史籍”中,“晋书关于拓跋部的记载”注释部分的内容。
    177 胡人是中国古代汉人称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各游牧民族。
    178 韩兆民:《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11期。
    179 郭峰:《关于秃发南凉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载《兰州学刊》1986年第4期。
    180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81 《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
    182 李德山,栾凡:《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第2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83 (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第129页,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184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82年。《隋书·经籍志》列举拓跋语书籍如下:《国语》十五卷、《国语》十卷、《鲜卑语》五卷、《国语物名》四卷(后魏侯伏侯可悉陵撰)、《国语真歌》十卷、《国语杂物名》三卷(侯伏侯可悉陵撰)、《国语十八传》一卷、《国语御歌》十一卷、《鲜卑语》十卷、《国语号令》四卷、《国语杂文》十五卷、《鲜卑号令》一卷(周武帝撰)、《杂号令》一卷。“又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经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今取以附音韵之末”。这里所说的国语就是指拓跋语。
    185 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6 乔吉:《古代北亚游牧民族—语言文字、文献及其宗教》第14-16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7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第561-562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8 “自美姓氏”是王明珂的观点;“也可能有包含真实历史线索的一面”是内田吟风的观点。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载《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后收入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第49-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9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90 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全六册),陈毅:《魏书官氏志疏证》,第4643页,中华书局,1936年版。
    191 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载《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后收入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第49-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2 田余庆:《拓跋史探》第151页,三联书店,2003年。
    193 《魏书》卷1《序纪》记载:“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卷100《乌洛侯传》记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魏书》卷108《礼志》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
    194 (清)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7《尼布楚城考》。载《续修四库全书》(第7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95 程廷恒,张家璠:《呼伦贝尔志略·方舆沿革》第25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
    196 (清)丁谦:《蓬莱轩地理丛书·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浙江图书馆丛书,1915年。书中记载:“大鲜卑山,在俄属伊尔库茨克省北,通古斯河南。今外蒙古之地,西人皆称之为悉必利亚”。
    197 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1期。“对拓跋鲜卑的起源地、迁徒和文化历史的研究,依据《魏书·帝纪·序纪》所提供的资料和他书记载的有关资料,应注意对贝加尔湖以南,肯特山以北,东到今黑龙江上源以北地区的发现和研究”。
    198 持此观点的学者有: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陈连开:《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6期等。
    199 (日)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第127页,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200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01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02 《魏书》卷100《乌洛侯传》记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203 不同之处主要有四:第一,嘎仙洞石刻祝文明确交代了李敞的祭祀日期为“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文献中则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第二,依据北魏拓跋焘时期社会的实际情况,修改了部分词语。例如将嘎仙洞石壁上凿刻的“阐扬玄风,增构崇堂”修改为“冲人纂业,德声弗彰”就是为适应由拓跋焘时期的毁灭佛法到一百多年以后《魏书》成书时崇佛灭道的政治需要;第三,将“旧墟”(始闻旧墟,爰在北方)修改为“庙”(具知旧庙,弗毁弗亡)字,这一字的修改给拓跋鲜卑发源地的考证带来了麻烦与障碍;第四,《魏书》中省略了“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作帅使念凿”字句。
    204 大兴安岭又名内兴安岭、西兴安岭,自中国西部葱岭东走而来,至呼伦贝尔境内为内兴安岭,傍额尔古纳河东岸及黑龙江南岸。东北-西南走向。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全长1200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山顶浑圆,西缓东陡。占地约8.46万平方公里,多落叶松、桦树。北魏中书侍郎李敞至先帝石室祭刊祝文于石壁,斩桦木以置牲体而还,所立桦木成林。
    205 刘学銚:《鲜卑史论》第178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206 该次发掘时间为1980年8月和10月,是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室马耀圻和吉发习两位同志的指导下完成的。参见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3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07 同上。第43页。
    208 包括满洲里蘑菇山、扎赉诺尔、完工、拉布达林、克尔伦牧场红星生产队、伊和乌拉、七卡、孟根楚鲁、伊敏车站、海拉尔团结队等地发现的古墓葬。
    209 关于拓跋鲜卑迁出大鲜卑山迁入大泽的时间,迁出大泽的时间史籍中没有明确交代。这里采用的是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拓跋鲜卑由“大鲜卑山”迁至“大泽”的时间约在东汉前期观点的学者有很多,如黄烈,杨军等。他们的主张分别收录在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杨军:《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也有其他不同的观点,例如姚大力认为“拓跋部在第一推寅引领下走出大鲜卑山,至于今呼伦池,其时约在第二世纪中叶”。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记>》。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田余庆认为“早期拓跋鲜卑第一次迁徙是在东汉中期桓帝年间”。田余庆:《拓跋史探》第24页,三联书店,2003年
    210 “拓跋鲜卑二度南迁之年代,当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之后,灵帝熹平四年之间”,即公元156年至公元175年之间,刘学銚:《鲜卑史论》第182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也有学者推断约在公元163至166年之间,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或是在汉末献帝建安年间,田余庆:《拓跋史探》第24页,三联书店,2003年。总的来说,依据研究者考证后的结论可以这样认为,在东汉后期或末期,拓跋部在邻、诘汾的率领下由呼伦湖西南迁至阴山河套一带。依据研究者考证后的结论可以这样认为,在东汉后期或末期,拓跋部在邻、诘汾的率领下由呼伦湖西南迁至阴山河套一带。
    211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12 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37-45,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13 林斡:《东胡史》第8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4 在呼伦湖周围发现满洲里蘑菇山、扎赉诺尔、完工、拉布达林、克尔伦牧场红星生产队、伊和乌拉、七卡、孟根楚鲁、伊敏车站、海拉尔团结队等十处古墓葬,被学界认定为是拓跋鲜卑迁徙大泽时期的考古遗存。这里对完工古墓群是否为鲜卑墓葬,学界存在较大分歧。
    215 根据《魏书·序纪》所记载拓跋始祖力微元年“岁在庚子”,该庚子年份即为魏元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推算而出。林斡:《东胡史》第8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6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10页、第26页,中华书局,2007年;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7-2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17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18 呼伦贝尔时期,拓跋鲜卑与匈奴关系密切。在呼伦贝尔草原拓跋鲜卑墓葬的遗存和相关遗物,有一些具有相当浓厚的匈奴文化因素;从人类学上来说,扎赉诺尔人具有匈奴血统,此时的拓跋鲜卑在血缘上已与匈奴融合。匈奴自公元前4世纪出现于中国史册始,就与中原交往持续不断,深受汉民族经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匈奴人把从中原吸收来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间接传递给相互交融的拓跋鲜卑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参见本文第三章“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第一节“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的原因”中,“大泽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拓跋鲜卑自大兴安岭迁徙至此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内容。
    219 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220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载《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3期。
    221 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载《考古》1990年第10期。
    222 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223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24 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记>》。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225 舒顺林:《“匈奴故地”初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226 邻由于策划拓跋部第二次迁徙,被族人称为“推寅”。《资治通鉴》裴注引王沈《魏书》“汉桓帝时,鲜卑檀石槐分其地为东西三部,其大人曰置鞬落耀,曰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推演,盖即推寅也”,认为檀石槐部落联盟西部大人推演即为献帝邻。此说多为学界认同。
    227 “数万骑”,其数目姑且以三至五万计,再以含老弱妇孺在内四至五人出一战士,拓跋鲜卑总人口当在12-25万左右。
    228 《魏书》所记拓跋鲜卑历史人物,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是拓跋力微,生卒年为公元174至277年。《力微生卒年考》,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在位年限为220-277年。另外,也有学者考证后认为,力微“真正的生卒年或是210年至277年,死于六十八岁时”。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记>》。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229 田余庆认为,所谓“西部内侵,国民离散”当指诘汾末年拓跋部落联盟发生内乱,诘汾长子匹孤率所部远走河西,独立发展,后人称之为秃发部。田余庆:《拓跋史探》第16页,三联书店,2003年。马长寿认为,“西部内侵”是指力微遭到西部大人蒲头的内侵。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30 常谦:《北魏长川古城遗址考略》,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
    231 “迁于定襄之盛乐”之后,力微召集来诸部君长,与力微其一道参加祭天仪式。因为白部大人违抗力微意志未如约而至,力微出兵伐杀了白部大人,“远近肃然,莫不震慑”。这里的白部即为东部鲜卑的组成部分。277年,始祖力微不豫,乌丸王库贤“亲近任势”,破坏动摇诸部大人与拓跋力微的关系……始祖寻崩。此乌丸王库贤即乌桓部大人。详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9-25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32 盛乐即今呼和浩特南和林格尔县北的地望的观点已经被大多学者达成共识。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33 拓跋鲜卑在力微阶段(258年)“迁于定襄之盛乐”,经猗卢(313年)、翳槐、什翼犍、拓跋硅定都盛乐(386年)至迁都平城(398年)之前,其统治中心都在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陈永志、李强、刘刚:《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234 《魏书》卷13《后妃传》记载:“魏氏王业之兆……始于神元”。
    235 《宋书》卷95《索虏传》。
    236 自拓跋力微时期沙漠汗被杀开始,争夺君位的内乱一直贯穿于拓跋部历史始终,这是拓跋部匈奴故地时期历史的一个特点。这与嫡庶长幼之序未能形成制度,君位传承无可遵循的历史现实有一定关系。
    237 有学者认为,拓跋禄官即位后分国为三部,有可能是拓跋禄官篡夺了其侄拓跋弗的酋长位而立,但是沙漠汗的两子并不承认拓跋禄官的合法性而导致分裂,出现了拓跋禄官、拓跋猗卢、拓跋猗(?)各控一部的历史局面。详见杨学跃,王银春:《“强者得立”与拓跋鲜卑早期权利继承》,载《宁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238 《资治通鉴》卷82《晋纪四》。
    239 《北史》和《资治通鉴》记载为三十余国。或者为《北史》和《资治通鉴》的抄写之误,或是二者有新的史源。
    240 《魏书》卷23《卫操传》。
    241 自拓拔猗卢315年接受西晋的代王册封到公元376年拓跋军事部落联盟受到前秦苻坚的攻击被解散,这段历史称为拓拔鲜卑的代国时期。拓跋代国是北魏建立的基础和前提。
    242 《资治通鉴》卷96《晋纪十八》记载“代王猗卢既卒,国多内难,部落离散,拓跋氏寝衰”。
    243 《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
    244 《魏书》中称桓后为祁氏,《资治通鉴》中称惟氏。
    245 拓跋部在盛乐时,后妃多出自某些特定部族,后妃凭借某部族的力量,常引起君位继承冲突这是道武帝以前拓跋部内强后迭出、政局纷纭的重要原因。引自田余庆:《拓跋史探》第59页,三联书店,2003年。其中,文帝沙漠汗兰妃似依靠乌洛兰部两次为子孙争得君位;桓帝猗(?)祁后似依靠乌桓三次为子孙夺得继承权,先后立君四人五次;平文帝郁律王后似依靠铁弗匈奴部则先为平文的庶长子翳槐夺得继承权,后又以己子什翼犍继承长兄翳槐君位。
    246 《隋书》卷58《魏澹传》记载:“昭成(什翼犍)雄据塞表,英风渐盛,图南之业,基自此始”。
    247 猗卢六年(313年)“城盛乐以为北都”,抑或因为翳槐、纥那权利之争时,对盛乐城似有破坏,于是什翼犍欲定都于漫源川,被其母王氏阻止。什翼犍四年(341年)“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
    248 昭成什翼犍“五年(342年)夏五月,幸参合陂。秋七月七日,诸部毕集,设坛埒,讲武驰射,因以为常”。
    249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8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250 什翼犍四年(341年)“虎死,子务桓立,始来归顺,帝以女妻之”;“慕容元真遣使朝贡,并荐其宗女”;七年(344年)“慕容元真遣使奉聘,求交婚。帝许之”。“什翼犍求昏于燕,燕王皝以其妹妻之”,该句引自《资治通鉴》卷96《晋纪十八》。
    251 八年(345年)“慕容元真遣使朝贡”;九年(346年)“石虎遣使朝贡”;十六年(353年)“慕容俊遣使朝贡”等。
    252 二十六年(363年),帝讨高车;二十八年(365年)卫辰谋反,东渡河。帝讨之;三十年(367年),帝征卫辰。三十七年(374年),帝征卫辰。三十三年(370年),征高车。
    253 “十九年(356年),阏头立,潜谋反叛”;“二十一年(358年),阏头部民多叛”;“二十八年(365年),卫辰谋反,东渡河”。同时,什翼犍亦多次攻伐卫辰。
    254 “燕王皝遣世子俊帅前军师评等击代”。引自《资治通鉴》卷97《晋纪十九》。
    256 林斡持此说。林斡:《东胡史》第8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57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58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史记》卷110《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强盛时,“诸左方王将居东方……东接濊、貊、朝鲜”。按《后汉书》卷85《东夷夫余传》记载:“夫余国……本濊地”,夫余居松嫩平原。匈奴与之为邻自当占据有呼伦贝尔草原。
    259 东汉时北单于西迁以后,仍然有一部分匈奴留在草原上。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260 参见本文第三章“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第二节“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经过”中相关内容的论述。
    261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62 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第394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3 根据墓葬型制、埋葬习俗、出土文物来看,与呼伦贝尔地区以往发掘的鲜卑墓葬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相同点“蘑菇山墓地与拓跋鲜卑南迁大泽有关。晚于拉布达林、扎赉诺尔墓地,大约是拓跋鲜卑南迁大泽后期的遗存”,“为深入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古代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民族的相互关系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最新的资料”。摘自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264 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6期。
    265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66 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载《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267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268 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载《考古》1964年第1期。
    269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70 同上
    271 按照最早驻牧地,鲜卑包括两支。驻牧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鲜卑,也称东部鲜卑;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也称北部鲜卑,即拓跋鲜卑。
    272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273 王庆宪:《乌桓鲜卑势力的消长》,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274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275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276 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277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1-2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78 舒顺林:《“匈奴故地”初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279 其数目姑且以3至5万计,再以含老弱妇孺在内4至5人出一战士,拓跋鲜卑总人口至少当在12-25万左右。
    280 采用此观点的有很多学者,如米文平,佟柱臣,陈连开等。他们的主张分别收录在以下文章中。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陈连开:《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载《民族研究》1982年第6期。
    281 认为“大泽”即为今呼伦湖观点的学者有很多,如程廷恒,张家璠,马长寿,宿白等。他们的主张分别收录在程廷恒,张家瑶:《呼伦贝尔志略》第25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82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283 认为拓跋鲜卑由“大鲜卑山”迁至“大泽”的时间约在东汉前期观点的学者有很多,如黄烈,杨军等。他们的主张分别收录在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杨军:《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载《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
    284 田余庆:《拓跋史探》第24页,三联书店,2003年。
    285 米文平:《拓跋鲜卑的两次南迁考实》。载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59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987年在根河中游的拉布达林发现了与扎赉诺尔墓群文化特征相同的鲜卑墓群,可以考虑为与拓跋鲜卑南迁路线有某些关系。
    286 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87 “拓跋族由大兴安岭南迁到呼伦池,停留了百年左右”。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288 认为“匈奴故地”即为今内蒙古河套阴山一带观点的学者有很多,如佟柱臣、宿白、舒顺林等。他们的主张收录在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舒顺林:《“匈奴故地”初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289 刘学銚:《鲜卑史论》第182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290 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291 田余庆:《拓跋史探》第24页,三联书店,2003年。
    292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林沄则对于这一结论存有异议。林沄认为“南杨家营子的族属,目前不可能有科学的结论”,“以南杨家营子为中间环节的鲜卑文化演进序列和迁徙路线的种种拟构,都是缺乏说服力的”。见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序》第5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293 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另收入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294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总叙》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95 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29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7-2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10页,中华书局,2007年。
    297 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98 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6期。
    299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
    300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301 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6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302 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
    303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04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94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305 《魏书》卷108《礼志》。
    306 《魏书》卷100《乌洛侯传》。
    307 同上。
    308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09 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311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佟柱臣、宿白、舒顺林等,他们的主张分别收录在以下文章中。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载《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载《文物》1977年第5期;舒顺林:《“匈奴故地”初探》,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312 何天明:《北都盛乐与拓跋鲜卑的代政权》,载《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313 《资治通鉴》卷101《晋纪二十三》记载:“初,厉兵过代地,犯其穄田,代王什翼犍怒”。
    314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9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317 宋艳梅:《拓跋鲜卑“七分国人”述论》,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318 林斡:《东胡史》第87-8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9 《魏书》卷111《刑罚志》。
    320 详见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321 《资治通鉴》卷77《魏纪九》。
    322 对“祭天”时观望而不来助祭的白部大人“征而戮之”,“远近肃然,莫不震慑”。
    323 拓跋部虽然实现了帝位在邻、力微的家族内世袭,但经过了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种继承秩序的的斗争。力微时,立太子沙漠汗,但被拓跋部守旧派用计谋害死。力微死后,拓跋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在其后裔——力微的三个儿子(悉鹿、绰、禄官)及沙漠汗的三个儿子(弗、猗(?)、猗卢)之间游移,位次错乱,传承无序;再以后,拓跋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在弗、猗(?)二人的后代之中传承,引发许多尖锐残酷的斗争,表现较为明显的是纥那、翳槐之间交替地执掌权利。到拓跋珪时,同样经过一段争夺最高权力的残酷斗争之后,父死子继的继承秩序最终取代了之前的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两种继承秩序的纵横交错情况的出现,兄终弟及的传承秩序在拓跋部的历史中不再出现。
    324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第273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
    325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326 米文平:《拓跋鲜卑文化发展模式》。载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124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27 据《魏书·序纪》,神元帝力微、穆帝猗卢、烈帝翳槐、昭成帝什翼犍都有居盛乐、筑盛乐城一类记载。盛乐时期,泛指自258年神元力微率部“迁于定襄之盛乐”正式建立以拓跋氏为首领的部落联盟起,至昭成什翼犍以及道武帝拓跋硅迁都平城以前的一段时间。田余庆:《拓跋史探》第10页,三联书店,2003年。
    328 倪润安:《盛乐时代至平城时代墓葬研究》,载《文物世界》2009年第6期。
    329 最早在《后汉书》卷90《鲜卑传》中有关于鲜卑的记载。
    330 河西鲜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金城黄河之西),包括今青海省惶水流域的鲜卑诸部,其中秃发鲜卑最强大。
    331 秃发鲜卑与拓跋部同源。
    332 陇西鲜卑专指活动于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的鲜卑诸部,其中乞伏氏鲜卑最强大。
    333 据马长寿在《乌桓与鲜卑》(第3页)考证,公元一世纪末年匈奴统治集团分裂和流亡之后,由于鲜卑和匈奴余众在草原各地的错居杂处和相互婚媾,于是在草原西部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在阴山以北出现了以高车为养父、鲜卑为养子的乞伏鲜卑。
    334 鲜卑和匈奴余种、高车在草原地带错居杂处和相互婚媾,在于是在草原西部出现了鲜卑父胡母的拓跋鲜卑,在南部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伐)匈奴,在阴山以北出现了以高车为养父、鲜卑为养子的鲜卑与高车(敕勒)融合的乞伏鲜卑。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335 在西拉木伦河一带,由于南匈奴后裔宇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了当地鲜卑,宇文氏称为鲜卑,出现了宇文鲜卑。而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西迁,与当地羌人等融合成为吐谷浑部。
    336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13、25、2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337 冯永谦,米文平:《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载《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442-4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38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339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73年。《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王沈《魏书》。
    340 《魏书》卷1《序纪》记载:“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记载:“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341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率“分户七百”西走时,部下楼力屈劝阻说“可汗,此非复人事”。
    342 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载《文物》1981年第2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29-3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43 《魏书》卷103《蠕蠕传》记载,东胡后裔柔然社仑统一漠北建立王庭时,自称“丘豆伐可汗”,同时解释说“‘可汗’犹魏言皇帝也”。
    344 刘学銚:《鲜卑史论》第179页,(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345 冯永谦,米文平:《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载《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442-4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46 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载《考古》1975年第6期。
    347 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348 张柏忠:《哲里木盟发现的鲜卑遗存》,载《文物》1981年第2期。
    349 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载《考古》1964年第1期。
    350 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载《文物》1994年第11期。
    351 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60年第1期。
    352 万欣:《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2004年第2期。
    353 李庆发:《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载《文物》1984年第6期。
    354 孙秉根《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83年第6期。
    355 冯永谦,米文平:《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载《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442-4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56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357 《三国志》卷30《鲜卑传》。
    358 《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王沈《魏书》。
    359 《资治通鉴》卷81胡三省注记载“是则慕容部之始也”。
    360 《晋书》卷108《慕容魔载记》云“慕容魔……其先……世居北夷……号曰东胡”。《十六国春秋别传》卷3《前燕录》记载:“慕容廆……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
    361 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载《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
    362 冯永谦,米文平:《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载《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第442-4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63 《魏书》卷95《徒何慕容魔传》。
    364 “穆帝之世,乃脩和亲”。
    365 《魏书》卷13《皇后传》。
    366 《魏书》卷113《官氏志》。
    367 包括禄官十三年(307年)“徒何大单于慕容魔遣使朝贡”。翳槐五年(334年)“慕容廆死,子元真代立”什翼犍二年(339年)“娉慕容元真妹为皇后”;四年(341年)“秋九月,皇后慕容氏崩……十二月,慕容元真遣使朝贡,并荐其宗女”;六年(343年)秋八月“慕容元真遣使请荐女”;七年(344年)春二月“遣大人长孙秩迎后慕容氏元真之女于境……秋七月,慕容元真遣使奉聘,求交婚。帝许之。九月,以烈帝女妻之”;八年(345年)“慕容元真遣使朝贡”;十一年(348年)“慕容元真死,子俊代立”;十五年“慕容俊灭冉闵,僭尊号”;十六年(353年)“慕容俊遣使朝贡”;十七年(354年)“遣使于慕容俊”;十九年(356年)冬“慕容俊来请婚,许之”;二十年(357年)夏五月“慕容俊奉纳礼币”;二十年(359年)春三月“慕容俊遣使朝贡”;二十三年(360年)夏六月“皇后慕容氏崩。慕容暐立,遣使致赙”;十五年(362年)十一月“慕容暐荐女备后宫”;三十三年“苻坚擒慕容暐”等。
    368 邸富生:《前燕初探》,载《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69 关于宇文氏族属,多数学者认为是匈奴,但有学者认为“不论是匈奴说或是鲜卑说都与史实不符”。详见王希恩:《宇文部族属浅辨》,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370 《魏书》卷103《匈奴宇文莫槐传》
    371 令狐德菜:《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周书》卷1《文帝纪》。
    372 《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王沈《魏书》记载:“匈奴及北单于遁逃后,馀种十馀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
    373 林宝:《元和姓纂》十,中华书局,1994年。
    374 郭峰:《关于秃发南凉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载《兰州学刊》1986年第4期。
    375 赵向群:《秃发南凉始末》,载《西部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376 《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
    377 钱大听:《廿二史考异》,中华书局,1985年。《廿二史考异》卷22《秃发乌孤载记》记载:“按秃发之先与元魏同出,秃发即拓跋之转,无二义也。古读轻唇音如重唇,故赫连佛佛即勃勃。发从发得声,与跋音正相近。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故别而二之,晋史亦承其说”。
    378 《魏书》卷113《官氏志》。
    379 铁弗匈奴是由匈奴与拓跋鲜卑混血而成,已为学界公认。但在是南匈奴还是北匈奴与鲜卑混血方面存有异议。一种观点以林斡为代表,认为铁弗匈奴是北匈奴与鲜卑婚媾而成:“公元91年北单于逃亡后……一部分散处漠北各地的北匈奴残留部落,在拓跋鲜卑的祖先由草原的东北角大鲜卑山西移及后来南移的过程中,与鲜卑人互相错居杂处和通婚,因此又出现了匈奴父鲜卑母的铁弗(或称‘铁弗匈奴’)”。林斡:《匈奴史》第98-100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另一种观点则依据《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的记载认为:“铁弗匈奴应该是由南迁匈奴的一支去卑后裔刘猛,于泰始七年(271年)春正月,率部叛逃出塞后与迁居此地的鲜卑混血而成”,详见吴洪琳:《铁弗匈奴的族源、族称及其流散》,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80 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载《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期。“公元309年,刘虎叛晋,转而依附于刘渊。从这个时候起,以刘虎为首领的部分南匈奴部众开始被称为‘铁弗匈奴’,其作为一个族群整体历史的展开正是以背叛西晋为起点的”。
    381 《三国志》卷28《魏书·邓艾传》记载:“去卑功显前朝……宜家其子显号,使居雁门”。
    382 《魏书》卷95《刘卫辰传》记载:“卫辰以坚还复其国,复附于坚,虽于国贡使不绝,而诚敬有乖”。
    383 《魏书》卷23《刘库仁传》记载:“刘库仁……刘虎之宗也……母平文皇帝之女。昭成皇帝复以宗女妻之”。
    384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47-24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10页,中华书局,2007年。
    385 “二十六年(363年)冬十月,帝讨高车,大破之,获万口,马牛羊百余万头”;“三十三年(370年)冬十一月,征高车,大破之”。
    386 《宋书》卷95《索虏传》记载:“芮芮一号大檀,又号檀檀,亦匈奴别种……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氈帐为居,随所迁徙……国政疏简,不识文书,刻木以记事”;《南齐书》卷59《芮芮虏传》记载:“芮芮虏,塞外杂胡也,编发左衽……芮芮逐水草……所居为穹庐毡帐。刻木记事,不识文书。马畜丁肥,种众殷盛。常与魏虏为仇敌”;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梁书》卷54《诸夷传》记载:“芮芮国,盖匈奴别种。魏、晋世,匈奴分为数百千部,各有名号,芮芮其一部也……无城郭,随水草畜牧,以穹庐为居。辫发,衣锦,小袖袍,小口袴,深雍靴”。
    387 《魏书》卷103《蠕蠕传》记载:“世祖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388 《魏书》卷103《蠕蠕传》。
    389 《魏书》卷103《蠕蠕传》记载:“始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发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
    390 属于匈奴的姓氏至少有六姓:贺赖氏、独孤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属于丁零(包括高车)族的姓氏至少有六姓:乞伏氏、解枇氏、奇斤氏、贺拔氏、屋引氏、俟利伐氏;属于柔然族的姓氏至少有三姓:阿伏干氏、叱吕氏、尔绵氏。详见申宪:《试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匈奴、高车、柔然族成分》,载《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391 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后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文中记述到“文化层中出有大量兽骨,皆为野生动物。狍、獐头骨最多,其次是鹿、犴、野猪,还有土豹、鼠类的骨骼和牙齿等”。载《鲜卑史研究》第4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392 “呼伦贝尔鱼产之富,蒙古人常曰,鱼类孵化有声,震撼湖岸,饮马者,若不加驱策。则马畏不进。其产额之丰,亦可想而知”。载阔尔玛佐夫:《呼伦贝尔》第150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
    393 解放前,生活在呼伦贝尔山林中的鄂温克人夏天和秋天主要吃鱼,鱼的产量很多。夏天和秋天所穿的衣服都是鱼皮做得,例如裤子、上衣、口袋等。鄂温克族简史编写组:《鄂温克族简史》第7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394 大兴安岭林区盛产多种野果:红豆、都柿、稠李子、羊奶子、高粱果、山丁子、面果等。野菜包括柳蒿菜、老山芹等。
    395 北朝时生活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拓跋鲜卑后裔室韦人“以鱼为主要食物之一,用兽皮缝制衣服,衣食起居均与渔猎业有密切关系,表明渔猎业活动在早期室韦人的经济生活中占重要位置”。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第80-8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96 陈星灿:《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几个问题》,载《考古》1990年第2期。
    397 赵越:《拓跋鲜卑文化初探》,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398 在满洲里蘑菇山、扎赉诺尔、完工、拉布达林等鲜卑墓葬中均出土有数量很多的弓弭,说明弓箭仍然在普遍使用。赵越:《拓跋鲜卑文化初探》,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399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载《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3期;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400 在呼伦贝尔各地的鲜卑墓群发掘中,虽然仍有狍、鹿、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蹄骨,但数量非常少,牛马羊的头蹄骨的殉葬更为普遍。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01 这一节内容摘取自上面四篇扎赉诺尔墓群考古发掘的简报、清理报告。
    402 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载《考古》1990年第10期。
    403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
    404 扎赉诺尔古墓群出土有铜制手镯、戒指、带扣、飞马纹铜带饰、马纹铜饰件、鹿纹铜饰件、人物纹铜带饰等;满洲里市蘑菇山古墓群也出土有铜双鹅绞颈饰牌等铜质装饰品。
    405 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载《考古》1964年第1期。
    406 张郁:《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收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407 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载《文物》1977年第11期。
    408 《资治通鉴》卷101《晋纪二十三》记载:“初,厉兵过代地,犯其襟田,代王什翼犍怒”。
    409 包括内蒙古兴和县叭沟村墓地、察右后旗二兰虎沟古墓群、商都县东大井墓地、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墓葬群、察右前旗下黑沟墓地等拓跋鲜卑早期墓葬等。
    《魏书》卷111《刑法志》。
    411 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载《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3期;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载《考古》1990年第10期。
    412 丁丽娜:《拉布达林、扎赉诺尔墓地的考古学观察》,载《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413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
    414 1960年夏发掘扎赉诺尔古墓群中,M25男性单人葬,棺内放置的遗物包括铁矛、环首铁刀、铁镞和骨镞、铁衔,弓囊内放置有木弓。
    415 1960年夏发掘扎赉诺尔古墓群中,M10母子合葬,大人的尺骨上套着一个铜手镯,在两只手的指骨上各套一个铜戒指。M29女性单人葬,墓内放置铜饰、鱼肋骨制成的骨簪32根、5个鱼椎骨钻孔的串珠。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
    416 《资治通鉴》卷77记载:“可汗邻,使其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车惃氏分统部众为十族”。
    417 在拓跋部的历史中,多位帝后亲政、干预王位继承等操持政治,竞逐权力的一些事件表明,女子在社会中始终处于凸显的社会地位。文献记载:桓帝后祁氏“摄国事”,贺傉元年至三年(321-323年)“未亲政事,太后临朝”。什翼犍二年春(338年)“欲定都灅源川”,由于平文皇后王氏反对“乃从太后计而止”。另外,后妃多次参与君位的继承:“文帝兰妃两次为子孙争得君位;桓帝祁后三次为子孙夺得继承权,先后立君四人五次;平文帝王后则先为平文的庶长子翳槐夺得继承权,后又以己子什翼犍继承长兄翳槐君位”。平文(郁律)皇后王氏对“拓跋历史上神元帝-文帝-思帝-平文帝-昭成帝-献明帝-道武帝这一父子相承的正统地位得以确定”起到了巨大作用。(田余庆:《拓跋史探》第21页、第23页,三联书店,2003年)。伴随迁徙,拓跋鲜卑阶级在汉族先进制度的影响下,社会迅猛向前发展,但拓跋社会依然残存着较为原始的风习,其中,某些较为原始的风习甚至还影响到以后的隋唐,女子在社会中处于较高社会地位就是其中一例。
    418 “宣帝(推寅)南迁,复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以言语约束……无囹圄考讯之法,诸犯罪者,皆临时决遣”。此时尚无监狱和考讯的办法,犯罪案件都是由部族首领临时共同商议处理。引自《魏书》卷111《刑法志》。
    419 《资治通鉴》卷155记载:“戊子,孝武帝即位于东郭之外,用代都旧制,以黑毡蒙七人,欢居其一,帝于毡上西向拜天毕,入御太极殿,群臣朝贺”。详细解释参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第2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420 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载《考古》1964年第1期。
    421 力微时期,拓跋部与曹魏政权“聘问交市,往来不绝”,双方民族间官方之市易或边境贸易往来不断。自拓跋力微至禄官七十余年之中,拓跋部“与晋和好,百姓乂安,财畜富实,控弦骑士四十余万”。《资治通鉴》卷82记载:猗(?)、猗卢“招纳晋人,任以国事,晋人附者稍众”。拓跋部与曹魏、西晋的关系,以和好为主。
    422 猗(?)助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大败匈奴别种刘渊;猗卢助晋并州刺史刘琨大破白部、屠铁弗刘虎营落、讨刘聪、石勒等。
    423 362年,什翼犍讨高车,大破之,获万口,马牛羊百余万头;366年,征卫辰,俘获生口及马牛羊数十万头。这些俘获的人口牲畜,除一部分作为赏赐分给士兵将领外,其余会为军事统帅和大酋长据为己有。
    424 “昭成帝始制法令:‘反逆者族;其馀当死者听入金、马赎罪;杀人者听与死家牛马、葬具以平之;盗官物,一备五;私物,一备十’”。引自《资治通鉴》卷122。就是说,北魏昭成帝时开始制定成文法令:“谋反叛逆者诛灭全族;其他犯有死罪的人可以缴纳金钱、马匹赎罪;杀人凶手允许他们给死者家属牛马、葬具私自和解;盗窃官府财物,偷一赔五;盗窃私物,偷一赔十。《魏书》卷111《刑法志》更为具体地指出“民相杀者,听与死家马牛四十九头,及送葬器物以平之”。
    425 根据文献记载,曹魏、两晋等中原政权以及北方的匈奴、乌桓、高车、慕容部、白部、铁弗、贺兰等部族,与拓跋部之间相互攻伐不断。《资治通鉴》卷80记载,力微时,被曹魏、西晋中原政权认定“为边患”。《魏书·序纪》多处记载有关拓跋部与匈奴、乌桓、高车、慕容部等北方部族的交战内容。另据《资治通鉴》卷96记载:猗卢死后,一直到什翼犍立“国多内难,部落离散,拓跋氏寝衰”,拓跋部内部曾出现“诸部离叛,国内纷扰”的局面。无疑,战乱逐步摧毁了拓跋社会的氏族体制,
    426 该内容在前文第三章“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第三节“早期拓跋鲜卑迁徙的影响”,“拓跋鲜卑政权意识逐步增强”中已有交代,此不赘述。
    427 猗卢“馈(刘)琨马牛羊各千余,车令百乘,又留劲锐戍之”。
    428 力微三十九年(258年),在盛乐举行了部落酋长“祭天”大会。拓跋力微利用这种手段向草原诸部宣示自己的权力,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诸部君长皆来助祭”。力微对“祭天”时胆敢观望不至的白部大人“征而戮之……远近肃然,莫不震慑”。
    429 《通典》卷196《边防典·拓跋氏》引南朝何承天评论拓跋魏的风俗习性是“狡虏之性,食肉衣皮,以驰骋为容仪,以游猎为南亩,非有车舆之安,宫室之卫,栉风沐雨,不以为劳,露宿草寝,实惟其性”
    430 同上。
    431 《魏书》卷100《乌洛侯传》。
    432 《隋书》卷84《室韦传》。
    433 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冬季寒冷,夏季湿凉。年平均气温零下3.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2.3℃,无霜期80-110天。
    434 《南齐书》卷57《魏虏传》记载:“托跋氏……被发左衽”。
    435 《魏书》卷19中《任城王传》记载:“高祖曰:‘朕昨入城,见车上妇人冠帽而著小襦(ru 短衣;短袄)袄者’”。
    436 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另收入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437 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载《考古》1990年第10期。
    438 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39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440 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载《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441 《通典》卷196《边防典·拓跋氏》引南朝何承天评论。
    442 《隋书》卷84《室韦传》。
    44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73年。《三国志》卷30《乌丸鲜卑传》裴注引王沈《魏书》。
    444 1994年对扎赉诺尔鲜卑墓的清理中,在M2陶罐内出土有谷物。根据外壳大小与形态分析认为,应是适合北方生长的穄子(俗称糜子)。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3期。1992年对拉布达林鲜卑墓葬发掘,在遗物中亦发现有谷粒。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45 “出土遗物中同时并存轮制灰陶罐、织锦、漆器及规矩镜,均为汉代中原遗物,可见汉代北方各族间经济文化联系非常密切”。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载《文物》1961年第9期。
    446 《隋书》卷84《室韦传》。
    447 撮罗子,又称仙(斜)仁柱。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就是在地势较高、阳光能照射到而且水和柴草就近可取的平坦之处“用木杆搭起的尖顶屋”,外面用桦树皮、草帘子和犴、狍等兽皮覆盖,做成围子以遮风挡雨。
    448 用挖坑的方法搭建居住地。包括地穴和半地穴。地穴是指人们模仿天然地洞来挖坑、搭棚;半地穴指人们挖的坑很浅,房屋搭出了地面。
    449 《魏书》卷100《乌洛侯传》,《隋书》卷84《室韦传》。
    450 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第9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盟文物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管所:《额尔古纳右旗奇乾乡文物普查简报》,载《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52 详见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页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3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记载:“鲜卑……习俗与乌桓同”。
    454 《三国志》卷30《乌丸鲜卑传》裴注引王沈《魏书》。
    455 毡帐又叫“穹庐”、“毪包”等,蒙古族传统的民居方式,类似今天的蒙古包。
    456 千百年以来的风雨灾变,事实上是不可能留下真正的巢居、毡帐居实物痕迹的,使考古学也无法考察到其原貌。
    457 详见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在《室韦有特征性的风俗与拓跋鲜卑相同》中关于披发的考证(第33-34页);有关索发、披发发式的论证(第96页)。
    458 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12期。
    459 《北史》卷94《室韦传》。
    460 呼和浩特美岱村大约是拓跋珪建国前后不久的遗迹,木棺还保留了头宽脚窄的形制。早期拓跋鲜卑的这种棺式,成了整个北方民族的习俗。
    461 完工墓葬有诸多与呼伦贝尔其他各墓葬不一致的地方,被认为是“应属与拓跋鲜卑文化有联系的遗存,并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详见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载《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另收入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462 材料依据前文列举的呼伦贝尔境内各考古报告。
    463 《宋书》卷95《索虏传》。
    [1]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2]陈彭年:《钜宋广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3]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台湾:台湾大通书局,1985年。
    [14]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5]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全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16]何秋涛:《朔方备乘》,《续修四库全书》(第7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程廷恒,张家璠:《呼伦贝尔志略》,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
    [18]丁谦:《蓬莱轩地理丛书·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杭州:浙江图书馆丛书,1915年。
    [19]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0]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1]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22]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5月版。
    [2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2]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3]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一编),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年。
    [4](英)E.H.巴克尔著,向达,黄静渊译:《鞑靼千年史》,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5]江上波夫:《内蒙古百灵庙砂凹地の古坟》,《アツア文化史研究·论考篇》,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7年。
    [6](日)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7](日)内田吟风:《<魏书·序纪>及其世系记事考》,收入内田吟风:《北亚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1975年。
    [8](澳)霍尔姆格兰:《<魏书>卷一对早期拓跋史的记载》,堪培拉: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
    [9](美)卜弼德:《拓跋魏的语言》,收入柯文编:《卜弼德著述选》,柏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79年。
    [10]张穆:《蒙古游牧记》,张正明,宋举成点校本,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12]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13]米文平:《鲜卑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14]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5]林斡:《东胡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林斡,再思:《东胡乌桓鲜卑研究与附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刘学銚:《鲜卑史论》,台北:南天书局,1994年。
    [18]张博泉:《鲜卑新论女真新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19]陶克涛:《毡乡春秋·拓跋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1]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2]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4]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26]韩儒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27]江应粱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28]陈正祥:《草原帝国-拓跋魏王朝的兴衰》,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29]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30]刘精诚:《两晋南北朝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31]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33]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3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35]李德山:《东北古民族与东夷渊源关系考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6]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8]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39]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0]张碧波,董国尧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41]何光岳:《东胡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42]乔吉:《古代北亚游牧民族—语言文字、文献及其宗教》,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
    [43]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阔尔玛佐夫:《呼伦贝尔》,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
    [45]鄂温克族简史编写组:《鄂温克族简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46]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7]徐宗亮等:《黑龙江述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8](苏)E·И·杰烈维扬科著,林树山,姚凤译:《黑龙江沿岸的部落》,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49]佟克力:《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50]吕光天,古清尧:《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各族与中原的关系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51](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项英杰校:《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52]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3]李志常著,党宝海译注:《长春真人西游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4](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5]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56]王凯:《北魏盛乐时代》,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57]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8]张铁军:《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国历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
    [1]何天明:《试论鲜卑族的迁徙及其社会进步》,《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3期。
    [2](日)内田吟风著,李步嘉摘译:《乌桓鲜卑的习俗》,《民族译丛》,1985年第1期。
    [3](日)船木胜马著,古清尧摘译:《关于匈奴、乌桓、鲜卑的“大人”》,《民族译丛》,1984年第3期。
    [4](俄)札尔金科著,罗致平译:《中国编年史中的古代各族》(匈奴、东胡、鲜卑、室韦)与埃文基人,《民族问题译丛》,1957年第2期。
    [5](苏)Π·И·杜曼著,李锡厚译:《公元3-4世纪胡人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及其社会结构》,《民族史译文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1年第10期。
    [6]陈连开:《鲜卑史研究的一座丰碑》,《民族研究》,1982年第6期。
    [7]佟柱臣:《嘎仙洞拓跋焘祝文石刻考》,《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
    [8]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
    [9]陈连开:《鲜卑山考》,《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10]王大方:《嘎仙洞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11]陶克涛:《论嘎仙洞刻石》,《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12]张博泉:《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1期。
    [13]李志敏:《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4]倪润安:《拓跋起源问题研究述评》,《文物春秋》,2011年第1期。
    [15]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16]舒顺林:《拓跋鲜卑的南迁与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7]曹永年:《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18]林斡:《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及其南迁路线的初步探索》,《北方文物》,1989年第3期。
    [19]陈可畏:《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第4期。
    [20]武玉环:《拓跋、契丹、女真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第1期。
    [21]曹永年:《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建立》,《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22]许辉:《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历程述论》,《学海》,1993年第3期。
    [23]郭峰:《关于秃发南凉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兰州学刊》,1986年第4期。
    [24]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记>》,《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25]舒顺林:《“匈奴故地”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26]杨学跃,王银春:《“强者得立”与拓跋鲜卑早期权力继承》,《宁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27]王庆宪:《乌桓鲜卑势力的消长》,《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28]何天明:《北都盛乐与拓跋鲜卑的代政权》,《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29]宋艳梅:《拓跋鲜卑“七分国人”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30]倪润安:《盛乐时代至平城时代墓葬研究》, 《文物世界》,2009年第6期。
    [31]张瑞文:《从嘎仙洞走出的民族锡伯族》, 《百科知识》,2005年第13期。
    [32]冯永谦,米文平:《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同源的考古学研究》,《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3期。
    [33]邸富生:《前燕初探》,《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4]王希恩:《宇文部族属浅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35]赵向群:《秃发南凉始末》,《西部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36]吴洪琳:《铁弗匈奴的族源、族称及其流散》,《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7]胡玉春:《铁弗匈奴与拓跋鲜卑关系考略》,《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期。
    [38]申宪:《试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的匈奴、高车、柔然族成分》,《北方文物》,2006年第4期。
    [39]赵越:《拓跋鲜卑文化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1期。
    [40]唐长孺:《拓跋族的汉化过程》,《历史教学》,1956年第1期。
    [41]马耀圻,吉发习:《鲜卑早期珍贵文物—北魏先祖的“石室”旧墟》,《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4期。
    [42]米文平:《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43]米文平:《鲜卑石室所关诸地理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
    [44]张广志:《鲜卑拓跋部与奴隶制》,《青海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45]孙钺:《拓跋鲜卑在接受汉族文化过程中新旧势力的斗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46]陈启汉:《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47]吉发习:《嘎仙洞调查补记》,《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48]田中华:《考古资料所反映的拓跋鲜卑迁徙》,《文博》,1985年第3期。
    [49]何天明:《两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建置和民族构成》,《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50]尚志迈:《鲜卑先祖石室的发现及其史学价值》,《包头师专学报学报》,1986年第1期。
    [51]孟广耀,何天明:《西汉时期内蒙古民族人口考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52]舒傅之:《鲜卑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53]曹永年:《拓跋力微卒后“诸部叛离、国内纷扰”考》,《内蒙古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54]刘高潮,姚东玉:《东胡之疆域及其与匈奴之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55]王希恩:《早期东部鲜卑觅踪》,《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56]张久和:《东胡系各族综观》,《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57]龙华:《对鲜卑源流关系的文化考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58]李宇峰:《略述东北古代少数民族的农牧与渔猎经济》,《古今农业》,1990年第2期。
    [59]李凭:《北魏平城政权的建立与封建化》,《文献》,1990年第3期。
    [60]张久和,傅宁:《东胡系各族发式考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61]张书城:《拓跋魏系李陵之后小考》,《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8期。
    [62]王滨生:《关于拓跋氏继统制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1991年第3期。
    [63]王希恩:《白部考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4]施光明:《<魏书>所记鲜卑拓跋部妇女婚姻关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5]白劲松:《从考古发现看拓跋鲜卑的发展壮大》,《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66]陈棠栋,陆思贤:《鲜卑动物形装饰中反映的拓跋氏族源与祖源神话的创作》, 《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2期。
    [67]李德山:《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
    [68]王金鑪:《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松辽学刊》,1993年第2期。
    [69]佟柱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游牧经济起源及其物质文化比较》,《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
    [70]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71]钱国旗:《拓跋鲜卑的南迁及其对鲜汉民族融合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72]张久和:《东胡系各族族名研究及其存在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73]罗嗣忠:《拓跋鲜卑族统一中国北方原因初探》,《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74]何天明:《内蒙古汉末魏晋时期若干问题探讨》,《北方文物》,1997年第1期。
    [75]王尚达:《匈奴与拓跋鲜卑历史发展的不同及其原因》,《社科纵横》,1997年第1期。
    [76]王庆宪:《早期乌桓社会经济述略》,《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77]王万盈:《拓跋鲜卑在汉化过程中的文化转变》,《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5期。
    [78]赵斌:《鲜卑“髡发”习俗考述》,《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79](韩)金成淑:《试论慕容鲜卑的形成》,《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80]钱国旗:《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论南迁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81]尹铁超:《“嘎仙”语义考》,《满语研究》,2000年第2期。
    [82]阿其图:《拓跋鲜卑南迁至复国的实质性变化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83]张小虎:《拓跋鲜卑早期的权力继承》,《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84]何德章:《鲜卑代国的成长与拓跋鲜卑初期汉化》,《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85]尹铁超:《鲜卑名考》,《满语研究》,2001年第2期。
    [86]张久和:《鲜卑兴盛原因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7]王万盈:《论拓跋鲜卑民族的融合》,《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88]金刚:《虎狮民族鲜卑源流》(上、下),《满语研究》,2003年第1、2期。
    [89]田刚:《嘎仙洞与拓跋鲜卑的历史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4期。
    [90]刘涛:《浅谈拓跋氏与诸鲜卑成败之比较》,《中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91]曹文柱,刘小平:《拓跋鲜卑早期史研究的新创获-读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92]杨军:《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辨误》,《史学集刊》,2006年第7期。
    [93]何天明:《东胡到鲜卑檀石槐时期的政权演变》,《阴山学刊》,2008年第6期。
    [94]康家玮:《试论檀石槐军事联盟时期的鲜卑社会变革》,《社科纵横》,2009年第5期。
    [95]庄金秋,崔明德:《略论拓跋鲜卑与两晋的关系》,《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
    [96]倪润安:《北魏盛乐时代至平城时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文物世界》,2009年第6期。
    [97]李凭:《盛乐成为漠南中心的历史背景》,《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
    [98]殷宪:《拓跋代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
    [99]李书吉:《拓跋魏代北史实拾遗与平城》,《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
    [100]曹永年:《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101]范丽敏:《建庭于乌兰察布地区的檀石槐部落大联盟》,《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02]倪润安:《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12年第1期。
    [103]罗新:《民族起源的想像与再想像—以嘎仙洞的两次发现为中心》,《文史》,2013年第2辑。
    [1]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调查记》,《文物》,1961年第9期。
    [2]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3]王成:《扎赉诺尔圈河古墓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
    [4]陈凤山,白劲松:《内蒙古札赉诺尔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3期。
    [5]潘行荣:《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索木发现古墓葬》,《考古》,1962年第11期。
    [6]李作智:《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7]程道宏:《伊敏河地区的鲜卑墓》,《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
    [8]云薮:《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发现一座鲜卑墓葬》,《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9]赵越:《内蒙古额右旗拉布达林发现鲜卑墓》,《考古》,1990年第10期。
    [10]王成,塔拉,张春:《额尔古纳右旗拉布达林鲜卑墓群发掘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11]赵玉明:《额尔古纳右旗七卡鲜卑墓清理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2]肖海昕:《新巴尔虎左旗伊和乌拉鲜卑墓》,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 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13]陈凤山,殷焕良,白劲松等:《呼伦贝尔市团结墓地》,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页3-15,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陈凤山:《内蒙古满洲里市蘑菇山发现古墓群》,《草原文物》,2012年第2期。
    [15]郑隆,李逸友:《察右后旗二兰虎沟的古墓群》,收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16]刘观民:《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考古》,1964年第1期。
    [17]盖山林:《内蒙古察右后旗赵家房村发现匈奴墓群》,《考古》,1977年第2期。
    [18]李兴盛,郝晓菲:《关于“弹汗山”与“歠仇水”的地望》,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金学山:《内蒙古托克托县皮条沟发现三座鲜卑墓》,《考古》,1991年第5期。
    [20]崔利明:《内蒙古兴和县叭沟村鲜卑时期墓葬》,《考古》,1993年第1、2期合刊。
    [21]米文平:《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遗址1980年清理简报》,收入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22]杜承武,李兴盛:《察右后旗三道湾墓地》,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3]郭志中,魏坚:《察右前旗下黑沟鲜卑墓及其文化性质初论》,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4]王刚:《林西县苏泗汰鲜卑墓葬》,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5]宁培杰,魏坚:《二连浩特市盐池墓葬》,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6]李兴盛,魏坚:《商都县东大井墓地》,收入魏坚:《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
    [27]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文物》,1977年第5期。
    [28]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29]孙危:《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
    [30]乔梁,杨晶:《早期拓跋鲜卑遗存试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31]吴松岩:《早期鲜卑考古学主要发现与研究述评》,《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
    [32]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33]朱泓:《从扎赉诺尔汉代居民的体质差异探讨鲜卑族的人种构成》,《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34]朱泓:《察右后旗三道湾汉代鲜卑族颅骨的人种学研究》,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35]倪润安:《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1期。
    [36]张景明:《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金银器窖藏》,《文物》,2002年第8期。
    [37]韩兆民:《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38]常谦:《北魏长川古城遗址考略》, 《内蒙古文物考古》,1998年第1期。
    [39]陈永志,李强,刘刚:《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主要收获》,《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
    [40]吉林省博物馆文物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吉林大安渔场古代墓地》,《考古》,1975年第6期。
    [41]钱玉成,孟建仁:《科右中旗北玛尼吐鲜卑墓群》,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42]张柏忠:《哲里木盟发现的鲜卑遗存》,《文物》,1981年第2期。
    [43]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
    [44]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45]万欣:《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2期。
    [46]李庆发:《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
    [47]孙秉根《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6期。
    [48]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
    [49]陈星灿:《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几个问题》,《考古》,1990年第2期。
    [50]张郁:《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收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51]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二》,《文物》,1977年第11期。
    [52]丁利娜:《拉布达林、扎赉诺尔墓地的考古学观察》,《北方文物》,2008年第1期。
    [5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盟文物站,额尔古纳右旗文管所:《额尔古纳右旗奇乾乡文物普查简报》,收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