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有内涵和必然路径。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在努力实现现代化,或者宣称要实现现代化。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化程度。
     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53.73%,表明中国已经步入城市化的快车道,意味着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正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的成长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即将进入新一轮城市化高潮时期。
     城市化不等于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无限扩张,城市化也不仅意味着人口的迁移,而且实际地引发了城乡社会格局的变革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导致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思想道德观念的更新,因而,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社会道德观念嬗变的宏大背景,而道德观念的嬗变又是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变量。
     城市化的本质不是GDP的增长,也不是城市街道的拓宽、房屋的增加、人口的增多,而是实现人类由传统落后的乡村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实现人的精神面貌,即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人际关系等向现代化的转型。城市化消解了传统的乡村伦理,呼唤现代城市伦理的支持与引领。城市化其实也是一个由传统乡村伦理向现代城市伦理转型的过程。这一转型最集中地体现为城市新市民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的道德观念的嬗变。
     亿万农民工走进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汗水缔造了“世界工厂”,促成了整个世界产业链的转移。他们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改善和提高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导致了传统城乡社会格局和城市内部格局的巨大变革。社会格局的变革必然导致道德观念的变革,二者如影相随。然而,奔跑的人群往往来不及看清前进的方向,也无法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人们相互裹挟,被动前行,甚至难免互相踩踏,造成伤害。当代中国的城市化就是如此,它的脚步走得如此之快,以至城市的新老市民和管理者来不及平静一下心绪,整理一下思路,辨别一下前进的方向。一口气奔跑过来,如今,当我们驻足喘息,转身回望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走过了不少的弯路,发生了不少的踩踏事故。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过度污染、财富过度集中、道德沦丧,等等,各种问题令人怵目惊心。单从道德层面上来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道德建设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中国选择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发展模式,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优先发展经济,成功启动和实施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福祉得到极大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城市化水平大为提高,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和道德建设的支持,单纯的经济建设和片面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必然导致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引发一系列道德危机和伦理乱象,诸如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问题、城市住房问题,以及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腐败公行、信用丧失、能源枯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情冷漠、人的精神世界孤独和异化、人与自然冲突激烈等一系列问题,纠结不堪,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和管理层面、思想意识层面,解决的途径也是多元的,但其中所凸显的价值误区或价值纠正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建立一整套既符合中国城市化实际,又契合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道德价值体系,妥善解决发展与公平的问题、城市扩张与人的关怀问题、公权力扩张与个体利益保障的问题、经济发展与道德信用体系转型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是实现中国城市伦理的现代性转型,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是由于体制的隔阂,以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为主的城市新市民得不到城市的身份认同,因而在道德观念认同上也出现分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长期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承担着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表面上与城市市民相似,实际上却不能享受城市市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他们没有城市市民的医疗保障,没有城市市民的养老保险,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城市学校就读,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城市市民低很多,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一纸城市户口都没有。他们既不同于城市市民,也不同于农民,被冠以农民工之名,成为城市和乡村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夹心阶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在经济上融入了城市,但是在政治上文化上受到城市的排斥,身份上不能认同为城市市民,因此,在道德观念上也很难完全接受城市的道德观念,甚至心存抵触。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不平等的待遇也冲击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的道德观念,长此以往,必然使他们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的感受,幸福指数远低于预期,进而对社会产生不满,造成各种社会隐患,也有悖于城市化的初衷。
     三是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冲突。这里说的转型,是指城市化导致的从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彼此熟悉,关系密切,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自然经济的生活;现代城市社会完全不同,是一种陌生人社会,人们彼此之间不熟悉,大多数没有血缘、亲缘关系,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因为公共生活、因为职业分化,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在城市化进程中,数亿外来务工人员遭遇了道德困惑,他们成为了社会转型的急先锋,他们骨子里装满了传统乡村伦理观念,习惯了建立在地缘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温情脉脉的乡村文明,而现实中又不得不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工作和生活,经受着现代城市文明和城市道德观念的洗礼,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逐渐地部分地认同了城市的道德观念,但他们对城市道德观念的认同大多是出于生存的必需。
     四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者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伦理关系。比如城市扩张怎样处理拆迁问题?城市中该不该养宠物、如何养宠物?城市应如何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交通问题中,应如何处理人车资源配置?交通法规中,人车权利如何分配?城管队员如何对待小摊贩?城市居民小区的安全保障靠“画地为牢”、“铁网高墙”,还是邻里亲善、互通有无?……城市伦理不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其实是蕴含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群体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的道德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社会公德观、家庭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婚恋观、赡养观等等。这些道德观念的嬗变,既有好的、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好的、消极的一面。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并且有了科学的对策,有的我们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或者虽然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但还没有找到科学的对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道德滑坡现象也很严重,因此,很多人很自然地错误认为,城市化和市场化必然导致道德观念的滑坡,并且城市化与市场化程度同道德的高度呈负相关。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道德观念嬗变,旨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确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道德体系,促进城市化进程中道德观念的良性转型、促进城乡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城市,为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Urban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the inevitable way to the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world.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been trying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r declare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measure a country's standard of modernization is the urbanization level.
     The percentage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s total population has reached53.73in2013, which shows that china has been stepped into the fast track of urbanization. It indicates that China, a country that has thousands years of agriculture has been in the way of urbanization. The report of the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has put forward that we must keep the path of china's new-style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shows that china is about to enter a new period of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is not equal to the rise of the amount of the city and the urban scale, nor the boom of urban population, it's not merely means the migration, it has indeed raise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nd lead to the collision between different values and the renewal of thinking. Thus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has formed the grand setting of the social moral concept change. And this has become the leading factor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stead of the growth of GDP, the broaden of street, the increase of houses and population, the substantial of urbanization is to shift human beings from poor agriculture civilization to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realize one's mental outlook,which including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conscious,values, liter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Urbanization melted the traditional rural ethics and wakens the modern urban ethics. In a word, urbanization is the proced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rural ethics to modern urban ethics. It focuses on the changes in the new city dwellers'moral ethic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en joining the city's construction, thoroughly changing the face of China. They create a "world factory" by hard work, contributing to the shift of the world's industrial chain. They change the face of the city, improving the city resident's living quality and leading to the renovation in social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o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y. The change of social structur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change of moral ethics. However, in most cases, the running crowd cannot see the way forward and look back the path they've walked. People coerce with each other and move forward passively, it is hard to avoid trampling each other or even cause hurt. This is the right urbanization of modern China, it moves so fast that the new and old city dwellers and managers have no time to calm down their mood, clear up their mind and distinguish the direction. We unexpectedly found ourselves go through a lot of detours and stampede when we stop and turn back. All kinds of horrible problems appeared such as over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over-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 From the angle of morality,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re as follows:
     Firstly, China chose the reform development mod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conomy rather than politics, emphasized that development is the absolute principle, gave priorit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ccessfully launched and implemented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lanned system to market system so as to keep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conomy. Therefore, people's welfare was greatly improved,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also taken plac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was greatly enhanced. China entered into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and created a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economy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out the support of political reform and moral construction, pur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one-side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cannot sustain for a long time an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alie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cause a series of moral crisis and chaos, such as land requisition and demolishing,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the urban housing problem, as well as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moral decay, corruption, the loss of credit, energy depletion,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uman indifference, the loneliness and alienation of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violent clash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various, including material, system and management, ideological level. The solution is also diverse, but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 error or correct is obvious. How to establish a set of moral value system which not only accords with the practic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its essence demand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operly solv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and fairness, the urban expansion and people concern issues, public power expansion and individual security problem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al credit system,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ty ethics,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Secondly, due to the gap of the system, new city dwellers that are mainly composed of migrant workers cannot get the identity of the city and appear disagreements on moral identity. Urban migrant workers live and work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long-time basis. They are workers and farmers, city and countryside dwellers. They live and work in cities most of the time, bearing the most bitter, tired and dirty work in the city, maintain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ity. They sweat and sweat as the original but they are not able to enjoy the city public welfare as the latter. They have no medical security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as urban residents, their children cannot be enrolled by schools in the city, their wages are much lower than urban residents, they even cannot obtain the most basic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y are called as "migrant workers" and faced with the dilemma for they are neither similar to the city residents nor the farmers. They become the sandwich class of dual social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pite that they integrate themselves in the city in terms of economy, they are rejected in politics, culture and the city residents'identities. Consequently, it is hard for them to accept or even resist the moral concepts of the city. The inequality of dual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acts the moral concepts of migrant workers, which will produce the feeling of the unfairness and unjustness, the happiness index is far lower than expected. As a result, they will discontent with society, cause various social hidden danger,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third problem is the conflict of moral concepts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Transformation refers to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caused by urbanization. The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is based on acquaintance, geography and blood relationship.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and closely related, they live a natural economic life that the working-day stretches from dawn to dusk, self-sufficiency, mutual help and draw on each other's strength. The modern urban society is quite different, people are un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 they come from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and most of them have no blood or genetic relationship. However, they rely on each other for public life and vocational differentiation.
     Still in this process, most of migrant workers suffered moral confusion, they become the vanguar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y are accustomed of the traditional ethics they received from rur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geography and blood relationship or pursue the fast culture full of everything but any tender feelings. In fact, this crowd of people has been adjusting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after being treated unfairly in many ways for many times. As time goes on, they have to give up what they had in mind and receive the moral concept from city, most of which stem from the need of survival.
     The fourth is how the city managers handle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etween the peoples,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andling demoli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 Should and how the pets be raised in the city?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allocation of people and vehicles? How will the rights of people and vehicles be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raffic laws? How will city inspectors treat the vendors? Will the safety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be guaranteed by iron nets and high walls? Urban ethics is not an abstract concept. It implies all a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ant changes has occurred in urban moral codes, especially for those migrant workers who represented as new urban residents, such as social ethics, family morality, profession morality, value on marriage and love, value on supporting the elders etc. The evolution of those concepts has its positive side and negative side. To the evolution of those concepts of migrant workers, we are fully aware of it and find out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reat it, however, we have not yet had a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ll, although we know it quite well, we haven't found out a scientific countermeasure. For instance, since the adap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ve been accelerated, meanwhile,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sliding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Therefore, many people have gotten a wrong idea that urban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will lead to moral sliding and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orality elevation. In fact, they misunderstand it. In a word, it leaves us a lot 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moral ethics, follow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define and pursue a moral targe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o a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another word, the ideas we have discussed and been practiced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posal which will be put forward in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引文
① 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② 陆学艺:《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页。
    ① 向春玲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 Childe, V. Gordon, The Urban Revolution, Town Planning Review,1950(1):3-17.
    ① 向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页。
    ② 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0页。
    ① 邾鼎玖,许大文:《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http://www.macrochina.com. cn/economy/gdzm/20010710012411.shtml.
    ② 熊祥强,沈燕,廖和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三汇镇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1期,第2536-2538页。
    ① 高金龙,陈江龙,苏曦:《中国城市扩张态势与驱动机理研究学派综述》,《地理科学发展》,2013年第5期,第743-754页。
    ② 谭术魁,齐睿:《快速城市扩张中的征地冲突》,《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3期,第26-30页。
    ① 王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34-137页。
    ② 王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34-137页。
    ③ 邱东,陈梦根:《中国不应在资源消耗问题上过于自责——基于“资源消耗层级论”的思考》,《统计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26页。
    ④ 王亚菲:《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3期,第53-57页。
    ① 王开玉,方金友:《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分析——合肥社会结构变迁的调研》,《江淮论坛》,2002年第3期,第44-50页。
    ② 张登国:《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3期,第46-49页。
    ③ 郑杭生:《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3-6页。
    ④ 王开玉,方金友:《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分析——合肥社会结构变迁的调研》,《江淮论坛》,2002年第3期,第44-50页。
    ⑤ 徐晓军:《城市阶层隔离与社区性格》,《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第98-100页。
    ① 陈月石:《我国基尼系数十年超越国际0.4警戒线》,新浪网,2013年1月19日,http://news.sina.com.cn/c/2013-01-19/064926072495.shtml
    ① 周瑞金:《阶层固化比贫富差距更伤害国家》,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article_2013080289036.html.
    ① 北京大学“社会分化”课题组:《从城乡分化的新格局看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第2-14页。
    ① 雷茂盛:《消除剪刀差破解“三农”难》,《中国改革报》,2011-08-02.
    ② 方益波:《城乡“土地剪刀差”加剧呼唤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经济参考报》,2008-10-09.
    ① 李蕾:《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分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10-112页。
    ② 石攀峰:《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思想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求实》,2011年第3期,第82-85页。
    ①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34-338页。
    ② 李雅静:《论城市道德》,《科教导刊》,2012年4月(中),第238-239页。
    ① 刘泽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① 徐海峰:《试论公共道德存在的价值基础》,《理论界》,2003年第2期,第18-19页。
    ②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3页。
    ③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60-661页。
    ④ 《公民道德修养手册》,北京:红旗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① 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7页。
    ② 魏英敏:《关于国民公德建构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25-30页。
    ③ 马奇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关系论析》,《学术交流》,2008年第2期,第47-50页。
    ① 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① 王德峰编选:《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① 王水平,熊涛:《论我国公共意识的现代重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5-70页。
    ① 秦菊波:《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34-37页。
    ① 《论语·颜渊》。
    ② 《礼记·礼运》。
    ③ 《孟子·离娄上》。
    ④ 《论语·为政》。
    ⑤ 《论语·学而》。
    ① 董原,徐雪霞:《农民工诚信公德意识及入城问题探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4期,第69-74页。
    ①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① 易永卿,刘磊:《城市“冷漠症”的症候及其伦理导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2卷,第5期,第18-22页。
    ① 维基百科:《杨佳袭警案》,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D%A8%E4%BD%B3#.E8. A2.AD.E8.AD. A6.E8.80.85
    ② 《论语·里仁》。
    ③ 《论语·述而》。
    ① 《论语·里仁》。
    ② 戴景平,张红英:《西方终极道德价值的演变轨迹》,《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月第34卷第2期。
    ①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① 《公民道德修养手册》,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① 范英:《社会公德概论》,海天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 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① H·西格尔:《评劳丹的规范自然主义》,《哲学译丛》,1992年第1期第28-32页。
    ① 王德峰编选.《梁启超文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4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① 张建东等:《公共组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92页。
    ① 孔子:《论语·卫灵公》。
    ② 孔子:《论语·雍也》。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集,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75页。
    ①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63页。
    ① 《孝经·开宗明义章》。
    ① 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3.
    ① 鲁洁,土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69页
    ①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页。
    ② 周中之:《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③ 转引自钱先军:《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期刊网,第6页。
    ① 周智娟:《论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求实》,2002年第6期第54-56页。
    ② 黄应杭:《伦理学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③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④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①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10月。
    ② 刘智峰:《道德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③ 吴允侠:《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④ 周纪纶,吴人坚:《城市的迷惑与醒悟》,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
    ① 唐凯麟,陈科华:《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① (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① (法)埃米尔·涂尔干,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页
    ① 冯婷:《涂尔干论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② (法)涂尔干,冯欲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7页。
    ③ (法)爱弥尔·涂尔干,渠东等译:《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2001年版,第14页。
    ① 康来云:《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求实》,2004年第7期,第85-88页。
    ②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6期第8-10页。
    ③ 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6期第8-10页。
    ④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⑤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 杨筱旭,孙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职业道德建设》[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月15日
    ② 林广,张鸿雁著:《成功与代价——中国城市化比较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① 肖云,王晓辉:《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的社会排斥》[J],城市问题2008年第5期,第64-69页
    ② 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 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1日
    ② 孙胜:《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06月30日。
    ① 《论语.里仁篇》
    ② 《孟子·梁惠王上》
    ③ 《孟子.梁惠王下》
    ④ 《孟子.大略》
    ①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版2010年12月1日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8年10月1日
    ③ 《论语·颜渊》
    ④ 《论语·颜渊》
    ⑤ 《论语·颜渊》
    ① 职业声望的排序依据的是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段分层实证研究》(李春玲,2005)中农业人员对职业声望的评价表中的声望值的大小顺序。
    ② 杨肖丽,张广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迁移行为及其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① 《论语·颜渊》
    ② 《论语·颜渊》
    ③ 《孟子》
    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36-40
    ⑤ 《史记·货殖列传》
    ① 洪远鹏:《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管子》(“万有文库”版本,商务印务馆1936年版。第2册,第8页
    ② 《书经》
    ③ 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2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① 梅萍:《论利益均衡与伦理和谐》[J],道德与文明,2010年12月10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③ 李承贵:《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J],探索与争鸣,2002年2月
    ④ 杨柳,徐新:《公民道德建设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J],理论月刊,2002年12月
    ⑤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月20日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6年8月1日
    ① 史记卷一二九
    ② 郭夏娟:城市化进程中伦理关系的变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
    ① 《左转.绍公十三年》
    ② 《陈寿传》,《晋书》卷八十二)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④ 包玉娥:《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市民素质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1月
    ⑤ 杨泉:《物理论》16卷,集2卷
    ⑥ 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6页
    ① 王旭,黄柯可:城市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 朱熹:《答许顺之》
    ③ 礼记.大学《礼记》第四十二篇
    ④ 韩愈:《进学解》,《韩愈黎集》卷十一
    ⑤ 李萍:《日本人的公共生活规则》[J],道德与文明2001年2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② 参见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368页。
    ③ 杨清明,刘敢新,游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阐释》[J],探索,2002年4期
    ④ 陈业林:《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抉择:正义》[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
    ⑤ 杨清明,刘敢新,游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阐释》[J],探索,2002年4期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页
    ③ [英]培根,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①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 赵世鸿:《论人性与道德教育的人性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6月25日
    ④ 马克思,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版
    ① 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② 孙世强:《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① 张鸿雁,陈俊峰:《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
    ② 张慧利,肖素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J],经济论坛,2007年3月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② 朱熹:《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朱熹:《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 张燕婴注释:《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 沈晓阳:《道德正义论》,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② 王国轩:《中华经典藏书:大学.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 万丽华注释:《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见李培林主编:《农民工工—中国进城农民工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①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文献评述》,《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第87-94页。
    ② 曾旭辉:《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工工为个案》,《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第34-3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1页。
    ① 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李年青:《转型期职业道德建设的辩证思考》,学习导报,1997年05月15日。
    ② 王天桥:《中国和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① Jurgen Habermas, Faktizitat und Geltung:Beitrage zur Diskurstheorie des Rechtsund des demokratischen Rechtsstaats,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92.
    ② 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38页。
    ③ (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6页。
    ④ (英)F.A哈耶克,冯克利,胡晋华(译):《(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⑤ 万俊人:《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之维》,《绿叶》,2009年第1期。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② [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① 唐代兴:《道德与美德的辨析》,《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① 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② 赵雅博:《中外基本道德论》,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75页。
    ③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8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0页。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9页。
    ① 疏仁华:《青年农民工婚恋观的城市化走向》,《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程登吉著.李捷译注:幼学琼林.[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① 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2期。
    ② http://www.sina.com.cn2007年04月17日14:36三秦都市报。
    ① 潘绥铭《当代中国的性存在》《社会学研究》1993年2期。
    ② 潘绥铭《当代中国的性存在》《社会学研究》1993年2期。
    ①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45页.
    ① 文美荣.当代大学生婚姻意向及婚恋观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① 郑玄:隋书.经籍志.[M].六艺论.
    ② 赵庆杰: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09页
    ③ 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④ 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 章海山、孙思迪等著:家庭伦理[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①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① 方而加著:大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② 曾南丰:曾南丰集.列女传目录序[M].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社1936年版,第02页.
    ③ 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④ 赵庆杰: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①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0页.
    ① 李桂梅:现代家庭伦理精神建构的思考——兼论自由与责任[J].道德与文明,2004年版,第4页。
    ① 赵庆杰,王利华:近现代中国社会家庭的伦理解读[J].求索,2009年版,第10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2页
    ①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7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③ 杜玉俭,刘美嫦:孟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④ 减乐源主编:尚德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①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②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③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④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⑤ 杜玉俭,刘美嫦:孟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⑥ 鲍鹏山:论语导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⑦ 杜玉俭,刘美嫦:孟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200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6]杜玉俭、刘美嫦:《孟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
    [7]减乐源主编:《尚德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东汉班固等编:《白虎通》。
    [9]任峻华注:《韩非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0]程登吉著、李捷译注:《幼学琼林》,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1]郑玄:《隋书.经籍志:六艺论》。
    [12]陆学艺:《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13]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4]武东生:《人之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王健主编:《儒学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鲍鹏山:《论语导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曾南丰:《曾南丰集.列女传目录序》,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社1936年版。
    [18]梁韦弦:《儒家伦理学说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方而加著:《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应用伦理学分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王小锡:《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4]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何怀宏:《中国的忧伤》,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6]吴潜涛主编:《论公共伦理与公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8]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9]吴潜涛等:《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0]冯俊、龚群主编:《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范英:《社会公德概论》,海天出版社,1991年版。
    [32]詹世友:《公义与公器:正义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熊春锦主编:《德道行天下》,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年版。
    [36][美]詹姆斯·雷切尔斯著,杨宗元译:《道德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38]蔡旭礼:《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
    [39]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0]张泽群:《城市灵魂--电视主持人张泽群谈论城市文化》,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41]卢卫:《居住城市化:人居科学的视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唐茂华:《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澳]埃斯特·查尔斯沃思编,夏海山、刘茜等译:《城市边缘当代城市化案例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5]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6]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秦红岭:《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48]仇兴保:《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向春玲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0]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曾福生、吴雄周、刘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经济科学 出版社,2012年版。
    [52]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
    [54]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5]左学金、朱宇、王桂新主编:《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56]张鸿雁、谢静:《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7]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58]胡必亮(文)、李玉祥(摄影):《城镇化与新农村》,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59]谷荣:《中国城市化公共政策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2]杨秀香:《当代中国城市伦理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吴灿新:《当代中国伦理精神—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4][德]马克斯·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66][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67][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8][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会学》,巨流图书公司(台湾)1984年版。
    [70][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史评论》,陈国梁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1]张承安编著:《城市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2]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3]陈一筠主编:《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74]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城市学讲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5]陈光庭主编:《城市综合管理》,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
    [76]麦夷、江美球编著:《城市社会学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7]江美球等编著:《城市学》,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78]宋丁:《城市学》,山西出版社1988年版。
    [79]刘岐、梅保华、张跃庆:《城市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80]阮西湖主编:《都市人类学》,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81][美]J·M·赖维:《现代城市规划》,张阳生、惠泱河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2]王圣学:《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3]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84]罗正齐等:《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学术出版社1993年版。
    [85]张克孝、陈光庭:《城市与环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6]魏新文、姚继韵著:《城市社会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7]朱铁臻:《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88]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9]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0]王春光、孙辉:《中国城市化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1]孙志刚:《城市功能论》,经济管理出版1998年版。
    [92]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93]王常升、傅崇兰主编:《城市个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4]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95]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7]傅崇兰:《城市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98]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9]张曾方、张龙平:《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叶南客、李云:《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1]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3]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4]叶骁军、温一慧:《控制与系统——城市系统控制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5]张钟汝等编著:《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唐恢—编著:《城市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8]张宏:《性·家庭·建筑·城市——从家庭到城市的住居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9]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0]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于涛方:《城市竞争与竞争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5]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6]董宪军:《生态城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7]杨重光、梁本凡主编:《中国城市经济创新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8]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19]向德平编著:《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0]许英编著:《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2002年版。
    [121]李芸:《都市计划与都市发展——中外都市计划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2]叶海平、季潮波编著:《都市公共政策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3]徐康宁:《文明与繁荣——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4]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5]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7]唐均等著:《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8]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邓伟志主编:《当代“城市病”》,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30]傅崇兰、周明俊主编:《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1]姜杰、张喜民、王在勇:《城市竞争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2]赵理尘:《城市发展学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姚士谋等编著:《区域与城市发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4]杨秀香:《当代中国城市伦理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峻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36]王颖:《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7]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8]张京祥编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9]卢卫:《居住城市经》:人居科学的视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0]蔡礼旭:《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版。
    [141]张泽群:《城市灵魂——电视主持人张泽群谈论城市文化》,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142]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43]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4]向春玲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5]向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6]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47][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8][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9]洪远鹏:《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0]赵雅博:《中外基本道德论》,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151]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52]李桂梅:《乐在天伦一家庭道德新探》,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53]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4]赵庆杰:《家庭与伦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5]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6]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7]章海山、孙思迪等著:《家庭伦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8]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59]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160]光绪十一年:《怀宁任氏宗谱》。
    [1]吕方:《责任伦理的道德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
    [2]李雅静:《论城市道德》,《科教导刊》,2012年4月(中),第238-239页。
    [3]石攀峰:《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思想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求实》,2011年第3期,第82-85页。
    [4]费尚军:《论城市化进程中的伦理嬗变》,柳州师专学报,2002(2)
    [5]刘传广:《乡下人·城里人·市民:城市化的伦理分析》,《道德与文明》,2010(4)
    [6]宋明爽.伦理、道德之别与中西文化的不同路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2(3)
    [7]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J].伦理学研究,2006(4)
    [8]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9]徐巨洲:《后现代的城市》,《城市规划》,1996年第5期。
    [10]任平、陈忠:《当代发展观念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6期。
    [1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2]刘怀玉、范海武:《“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13]吴瑞财:《全球化:现代性研究的空间转向》,《世纪中国》网站www.cc.org.cn.
    [14]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
    [15]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6]孔润年:《论中国伦理的“德性论”与“义务论”之分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7]郭剑锋:《论“数字城市”与“生态城市”》,《四川建筑》,2004年第4期。
    [18]焦文峰:《观念和社会史中的三种公共领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9]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0]李鹏程:《论当代大都市文化建设的文化哲学基础》,《社会发展论坛》(上海华夏发展研究院内部文献),2003年第17期。
    [21]郎佩娟:《公共管理模式研究》,《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2]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23]张建如:《生态城市的伦理观念创新》,《学海》,2001年第5期
    [24]孙施文:《后现代城市状况及其规划》,《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25]高兆明:《现代性视域中的伦理秩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6]曲凌雁:《城市人文主义的兴起、发展、衰落和复兴》,《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27]石向实:《城市文化与现代化》,《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8]张敬淦:《城市科学的发展历程》,《城市问题》,2004年第1期。
    [29]陈忠:《城市制度:城市发展的核心构架》,《城市问题》,2003年第4期。
    [30]高峰:《新市民社会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1]高金龙,陈江龙,苏曦:《中国城市扩张态势与驱动机理研究学派综述》,《地理科学发展》,2013年第5期,第743-754页。
    [32]谭术魁,齐睿:《快速城市扩张中的征地冲突》,《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3期,第26-30页。
    [33]王丽宁:《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34-137页。
    [34]邱东,陈梦根:《中国不应在资源消耗问题上过于自责——基于“资源消耗层级论”的思考》,《统计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26页。
    [35]王亚菲:《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3 期,第53-57页。
    [36]王开玉,方金友:《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分析——合肥社会结构变迁的调研》,《江淮论坛》,2002年第3期,第44-50页。
    [37]张登国:《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3期,第46-49页。
    [38]郑杭生:《关于我国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3-6页。
    [39]徐晓军:《城市阶层隔离与社区性格》,《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第98-100页。
    [40]陈月石:《我国基尼系数十年超越国际0.4警戒线》,新浪网,2013年1月19日,http://news.sina.com.cn/c/2013-01-19/064926072495.shtml
    [41]周瑞金:《阶层固化比贫富差距更伤害国家》,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article_2013080289036.html.
    [42]北京大学“社会分化”课题组:《从城乡分化的新格局看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第2-14页。
    [43]雷茂盛:《消除剪刀差 破解“三农”难》,《中国改革报》,2011-08-02.
    [44]方益波:《城乡“土地剪刀差”加剧 呼唤土地制度新一轮改革》,《经济参考报》,2008-10-09.
    [45]李蕾:《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分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10-112页。
    [46]Childe,V.Gordon,The Urban Revolution,Town Planning Review,1950(1):3-17.
    [47]邾鼎玖,许大文:《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http://www.macrochina.com.cn/economy/gdzm/20010710012411.shtml.
    [48]熊祥强,沈燕,廖和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三汇镇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1期,第2536-2538页。
    [49]李桂梅:现代家庭伦理精神建构的思考——兼论自由与责任[J].道德与文明,2004(4)。
    [50]赵庆杰,王利华:近现代中国社会家庭的伦理解读[J].求索,2009(10).
    [51]唐代兴:道德与美德的辨析.[J]伦理学研究2010.01.01
    [52]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J].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2006.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