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道行般若經》及同經異譯本语法比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行般若经》,又称《般若道行经》,《摩訶般若羅蜜道行经》,《摩訶般若波羅蜜经》,於束汉末年(西元197年)译出。译者支娄迦谶,筒稻支谶。他和安世高开创了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支谶本月氏人,汉桓帝畴来到中国,挥出佛经20余部,其中最重要的是《道行般若经》,大乘早期一部重要经典。历代同经異译本上起束汉下至北宋,时间跨度八百多年,有韶载的有九个,现存於世的的只有六个:《大明度经》(4卷,吴支谦译,约222-257年)、《摩訶般若钞经》(5卷,符秦灵摩蜱共竺佛念译,382年)、《小品般若波耀蜜经》(7卷,姚秦鸠摩耀什译,408年)、《大般若波耀蜜经》(第四会和第五会,唐代玄奘译)、《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经》(25卷,北宋施护译,1003-4年)。这七种译经的译者都可以代表富畴译经的最高水准,将这些汉文具译进行比封研究,站在汉语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某些语法、词匯的历时演变,有助於考察中古汉语佛经语言的时代特徵和历时变化。
     经过对《道行般若经》及同经異译本的韶真细致的比较,本文分六章考察了繁词“是”、比较句、词序、句式、代词的发展变化,同畴在附录中封部分词匯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道行般若经》进行校勘。得出以下结论:
     1.(1)最遲在东汉末年,口语中判断句句末语气祠和主语後的“者”逐渐消失。(2)“是”字判断句中主语和寅语成分朝複怵化方向发展(3)繋词“是”来源於代词。(4)罘学者封论较多的“是”字後置於宾语的句式,它还可以分析为“NP2(宾语)+NP1(主语)+是”句式,随著时间的发展,“NP2(宾语)”移至“是”後,燮成“NP1(主语)+是+NP2(宾语)”。
     2.束汉末年,在口语中“我”已代替了“吾”。第二人称的敬称“卿”、“仁”、“仁者”、“贤者”的尊敬羲逐渐弱化。第一、二人称代词的複数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其语法功能也日趋完善。
     3.(1)三国峙期,疑问代词宾语就经历著前置向後置发展。在魏晋南北朝,这个过程在口藉中已经完成。(2)否定句的代祠全部後置的时间应该可以再提前到束汉末年。(3)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发展的不平衡。(4)否定句中代词在口语中全部後置的畴间可以提前到东汉末年。(5)早期译经中的一些特殊语序,如“谓语+主捂”、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受事宾语前置於勤词、兼语前置於主藉、稻呼语插入句中等,而在後期的译经中则是正常语序。
     4.(1)一批比较羲词语在中古屋时更替。(2)句式的燮化,如“比”字句由平比向差比羲发展。
     5.中古汉语时期,句式更为複杂和严密,包括附加成份的发展、複句的发展,单句扩展成複句。
     最後一章的附录中,封一些词语进行比较,并翠例说明同经異译封佛经的训释和校勘的作用。
Daoxing Bore jing is also called Bore Daoxing jing,Maha Prajnaparamita Daoxing jing or Maha Prajnaparamita jing. It was translated in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A.D.197).Its translator, Lokaksema,is called "Zhichen" for short. Lokaksema and AnShigao drumed up the business of Chinese-Korean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Lokaksema belonged to the Rouzhi nationality, he came to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Eastern Dynasty. The Daoxing Bore ji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buddhist scripture. Because his native language is not Chinese,so his interpretation isn't coherent and intelligible. Daoxing Bore jing has simple style of writing and much transliteration.It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time.The famous uddhist monks retranslated other edition on the after ages. These Chinese translations was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which had more than800years.There were nine editions on record and only six of them are handed down:Da mingdu jing(4volumes;translate by Zhi Qian in Wu capital;about A.D.222-257)、MobeBore Chao jing(5volumes; translate by Zhu Fonian and Tan Mobi;about A.D.382)、Xiaopin Boreboluomi (7volumes; translate by Jiumoluoshi;about A.D.408)、the fourth and fifth assembalge of the Da Boreboluomi jing (25volumes; translate by Xuanzang in the Tang Dynasty)、Fomucbusbeng Sanfazang Boreboluomiduo jing (25volumes;translate by Shihu in Northern Sung;about A.D.1003-4).These translators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their vocabulary and grammar us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ontribute to studying the stamp of the age and chronic evolution of th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used in Buddhist scriptures.
     Through a tho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Daoxing Bore Sutra and its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this thesis has six chapters, survey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opular "be", personal pronouns,, word order, comparative sentencessentence patterns, languageStructures and offering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vocabulary and an emendation of this version. It draws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1) In colloquialism, judgment mood particle and "zhe" after subject fade away in the en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at latest.(2) The subject and object in judgment sentences with a copular "b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3) Copular "be" originates from pronoun.(4)"NP2(object)+NP1(subject)+be"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NP1(subject)+be+NP2(object)", as most scholars have agreed.
     2.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wo" takes place of "wu" The honorifics of second person such as "qin","ren""renzhe", and "xianzhe" began to decrease their connotation of respect for justice.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sons in plural use increase and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gradually improve.
     3.(1) In the period of Three Kingdoms, the position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s used as object develop from preposition to postposition of verb, and this process is finished during Wei, 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2) The thorough postposition of the pronouns in negative sentence can be again brought forward to the last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3)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prepositional interrogative pronouns used as object undergoes 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4)In negative sentences, all pronouns used after the verb in spoken language can also be brought forward to the last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5)Early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has some special word orders like "predicate+subject", front loading of object in preposition-object phrase, patient object before verb,"jianyu" before subject, inserted address forms in a sentence, while later translation adopted natural order.
     4.(1) In mediaeval times, some words of comparison are replaced.(2)The changes of sentence patterns occur. For instance, ubi" sentence develops from "pingbi" to "chabi"
     5. In the medieval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are more complicated, including additional ingredients, associated words, and the expansion of simple sentence into complex sentence.
引文
1 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语文中的束汉口语成分.佛教汉语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9:80.
    2 吕淑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80.
    3 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藉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4 朱庆之.佛典舆中古汉语辞彙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39。
    5 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1:24-25.
    6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1:1682。
    7 王霎路.中古汉语词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682。
    8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69。
    9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
    10 (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511页.
    11 汤用彤.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1:66页.
    12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69页。
    13 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M].南京:凰凰出版社.2001:2页。
    14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局,1993:50页.
    15 是《大正藏》卷数,425为页码,下同
    16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17页.
    17 (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264页.
    18 肖雨.支娄迦谶是汉地最初传译大乘经典的著名译师[J],五台山研究,2007,1:第21-29页。
    19 中国文化道库.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西域文献遗珍[M].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125-124页。
    20 (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516-517页.
    21 1是《大正藏》卷数,848为页码,下同
    22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局,1993:52-53页.
    23 董群.中国三输宗通史[M].南京:凰凰出版社.2001:11。
    24 汤用彤.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1:128。
    25 (梁)释慧皎著.高僧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64-65。
    26 汤用彤.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1:278。
    27 (梁)释慧皎著.高僧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77。
    28 (梁)释慧皎著.高僧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杜.2009:76。
    29 为了使行文简,下文封《道行般若经》及其同经異译進行筒稻如下:《道行般若经》筒称为《道行》;《大明度经》筒称为《大明》《摩诃般若钞经》简称为《摩诃》《小品般若波羅蜜经》筒称为《小品》《大般若波羅蜜多经》第四会和第五会筒礴为第四会和第五会;《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经》筒称为《佛母出生》。
    30 梁启超.佛学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88.
    31 李维琦.佛经释词三续[J].古汉语研究,2012,1:2。
    32 (梁)释僧佑传.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70页。
    33 胡敕瑞.略输汉文佛典異译在汉语词匯研究上的价值[J].长沙:古汉语研究.2004(3)P80-85.
    34 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35 王力.汉语史稿.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402页。
    36 柳士鎭.魏晋南北朝屋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286页。
    38 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其中稠查西汉的10部文献是:《谷梁傅》、《新语》、《春秋繁露》、《淮南子》、《新害》、《韩诗外传》、《法言》《史记》、《说苑》、《武威汉代医简》;东汉的12部文献是:《汉书》、 《潜夫论》《论衡》、《新输》、《吴越春秋》、《越绝书》、《风俗通义》、《释名》、《太平经》、《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典起行经》
    39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2页。
    40 汪维辉.繋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1998,2:133。
    41 汪维辉.繁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J].中国藉文,1998,2:135。
    42 蒋绍愚.也谈汉译佛典中的“NP1,NP2+是也/是”.汉语佛典语法研究论集.2013年,166-181页。
    43 姜南.汉译佛经“S, N是”句非繁词判断句.汉语佛典藉法研究论集.2013年,182-193页。
    44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束京:日本创价大学,2011:182-193页。
    45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59页。
    46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61页。
    47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主语跟领格吾多我少。宾语基本上用我。”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年,第72页:“‘吾’字常用于主位和宾位,‘我’字则多用于宾位,‘吾’和‘我‘用法的区别,在《论语》里比较显着。”
    48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P226.
    49 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P229.
    50 陈翠珠,汉藉人称代词考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P16.
    51 吕叔湘,近代汉藉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第2页.
    52 朱庆之,上古汉语“吾”、“予/余”等第一人称代词在口语中消失的时代,中国语文,2012年第3期,第195-219页。
    53 强春秀;《束汉汉译佛经代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4 曾亮;《三国汉译佛经代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5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P261。
    56 漆权:《史记》中的人稽代词.《语言学论丛》第12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1页。
    57 胡伟:秦筒第二人称代词时间性和地域研究.殷都学刊,2009年第2期:第121-124页。
    59 丁福保:佛学大乔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P367。
    60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P270。
    61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0页。
    62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7-368页。
    63 柳士鎭.魏晋南北朝屋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5页。
    64 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藉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藉文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796真。
    65 萧红.《输衡》的词序.苹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5月:第53-57页。
    66 何亚南.从《後汉害》看中古汉藉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0-150页。
    67 刘阴骅.试论中古汉藉疑问代词宾藉的句法位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72-178页。
    68 何亚南.从《後汉书》看中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40-150页。
    69 何亚南.汉语代词宾语後置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1页。 70 萧红.《论衡》的词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5月:第54页。71 何亚南.汉语代词宾语后置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41页。
    72 王力.汉藉史稿.北京:中华害局,1980年.第277页。
    73 柳士鎭.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66页。
    74 王力.汉捂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8页。
    75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0页。
    78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4页。
    79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43页。
    80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东京:日本创价大学,2011:8页。
    81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东京:日本创价大学,2011:112页。
    82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138-
    83 李讷、石毓智,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3期。16-28页
    85 刘丹青.汉语差比句和话题结构的同构性:顯赫范畴的扩张力一例,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1-12页。
    86 史佩信.比字句溯源,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456-461。
    87 史存直.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0:399。
    88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7。
    89 史存直.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0:389。
    90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198页。
    91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7-198页
    92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尊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2-203页。
    93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博士论文),2008年,第87页。
    94 殷国光、龙国富、趟彤.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99页。
    95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下).北京:中华书局.1944/1954:265页。
    96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595页。
    97 李荣嵩.谈外来词的文化.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2期:94页。
    98 孙常叙.汉语辞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年:314-315页。
    99 熊娟.中古同经異译佛典词匯研究-以《梵天所问经》異译三经为例.浙江大毕硕士论文.2007年:35页。
    100 李维琦.佛经释词三续.长沙:古汉语研究.2012第1期:第7页。
    101 李维琦.佛经释词三续.长沙:古汉语研究.2012第1期:第7页。
    102 李维琦.佛经释词三续.长沙:古汉语研究.2012第1期:第6页。
    103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东京:创价大学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2011年版,第16页。
    106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东京:创价大学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2011年版,第135页。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下).北京:中华吉局.1944/1954:265页。
    107 李维琦.《道行般若经校注》正补,未刊。
    108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
    109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56页。
    110 董群.中国三论宗通史.南京:凰凰出版社.2008:第5页。
    111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狮榖莲社刻本。
    112 李维琦.《道行般若经校注》正补,未刊。
    113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经校注.束京:创价大毕国隙高等佛教研究所。2011年版,第101页。
    114 陈羲孝.佛学常见词彙.北京: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隙文僳.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图书馆,2000。
    陈文傈.同解異译语言研究假值新探[J].古汉语研究,2008,(1)。
    隙祥明.異译经在汉语词匯语法研究上的作用.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71-75页。
    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9年。
    陈秀兰.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韩国: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
    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山束教育出版社,1992年。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曹广顺、遇笑容.中古译经的处置式[J].中国语文,2000,(6)。
    曹广顺、能国富.再谈中古汉语处置式[J].中国语文,2005,(4)。
    曹广顺、遇笑容.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C].成都:巴蜀书社,2006。
    曹广顺等.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曹小云.语法化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5,(3)。
    董秀芳.词匯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董秀芳.“是”的这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类成分[J].常代语言学,2004,(1)。
    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董志翘、王束.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J].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2)。
    董志翘.汉文佛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话学[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C],成都:巴蜀书社。
    董琨. “同解異译”与佛解语言特点管窥[J].北京:中国语文,2002(6)P559-576。
    方一新.东汉史料舆词匯史研究芻议[J],中国语文,1996,(2)。
    方一新.束汉六朝佛经词语劄记[J],语言研究,2000,(2)。
    方一新.《大方便佛报恩经》语彙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1,(5)。
    方一新.翻译佛解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J],古汉语研究,2003,(3)。
    方一新、高列遇.从疑问句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J],语言研究,2005,(3)。
    方一新、王云路.中古充语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范慕尤.重估施护译解的价值舆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冯胜利.汉语韻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冯胜利.汉语的韻律、词法和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麒满林.汉语佛典用语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同书馆,2006。
    葛本仪主编.汉语刹彙学[M].济南:山束大学出版社,2005。
    胡湘荣.从鸠摩羅什的佛解重译本与原译本的封比看繁词“是”的发展[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P118-121。
    何亚南.《三国志》及裴注句法专题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何亚南.从《後汉书》看中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3)。
    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胡竹安、杨耐思、蒋绍愚.近代汉捂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刹匯比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胡敕瑞.《道行般若解》及其汉文異译的互校[J].汉语史学报(第4辑),2004。
    胡敕瑞.略论汉文佛典異译在汉语词匯研究上的价值[J].古汉语研究,2004(3)
    惠红军.古汉语两种非基本语序的语用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2008(9)。
    黄晓惠.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演变[J].中国语文,1992(3)
    《汉译佛典语言研究》编委会.汉译佛典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韩滨.古代汉语选择複句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2(10)。
    蒋冀骋、吴福祥著.近代汉语铡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3)。
    蒋冀骋.魏晋南北朝汉译佛解语法笺识[J].古汉语研究,1993(4)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匪研究[M].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季琴.《道行般若经》与《大明度经》的语法封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4)。
    江傲霜.同解異译的《维摩诘经》及其封汉语词区发展的贡献[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蒋绍愚、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蒋绍愚.关於汉语史研究的几个问题[A].汉语史学报[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蒋绍愚.古汉语词匯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蒋绍愚、胡敕瑞主编.汉译佛典语法研究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A].语言研究谕丛(4)[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姜南.基於梵汉封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J].商务印书馆,2011,(11)。
    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刘坚.近代汉语讀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刘坚等.论诱发汉语词匯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2,(3)。
    刘擎、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近代汉韶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刘敬国.《小品般若解》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李维琦.佛经续释词[M].长沙:擞麓害社,1999(1)
    李维琦.佛解词语匯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D].华中科技大学同害馆,201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2000。
    卢巧琴.东汉魏晋南北朝译解语料整理研究[D]。浙江大学图书馆,2009。
    虚巧琴.论同解異译的语言学价值-以《无量清静平等觉解》等三部译经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3。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匯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柳士镇.试论中古语法的屋史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2001,(5)。
    陆儉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虚烈红.《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虚烈红.先秦雨汉畴期的“云何”[J].语言研究,2003,(3)。
    卢烈红.佛教文献中“何”繁疑问代词的具替演燮[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卢烈红.训话舆语法从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梁晓虹.佛教典籍与近代汉语口语[J].中国语文,1992,(3)。
    吕徽.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1。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吕叔湘.濮语语法谕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刘开骅.试论中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句法位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
    马只加.“要”的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4)。
    马只加.。近代汉语介词研究[M].北京:中华害局,2002。
    马只加.转折连词“要”的产生[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五辑)[c],成都:巴蜀害社,2002。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害馆,1998.。
    马真.关於“反而”的语法意羲[J].世界汉语教学,1994,(1)。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释慧皎[梁]撰.高僧傅[M].北京:中华害局出版,1992(10)
    沈丹蕾.汉语因果关繁词的历史发展[D]].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2。
    沈家煊.“藉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舆研究,1994(4)。
    沈家煊.寅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3)。
    沈家煊.不封称和标记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语法化舆语法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石毓智、李讷.捂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石毓智.语法化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石毓智、徐杰.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颊型学转变及机制[J].中国语文,2001,(5)。
    施真珍.《後汉书》核心词研究[M].巴蜀书社,2011。
    史佩信.比字句溯源[J].中国语文,1993,(6)。
    孙锡信.汉语屋史语法要略[M].上海:復旦大学出版社,1992。
    孙锡信.近代汉捂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唐贤清.汉语“渐”颧副词演变的规律[J].古汉语研究,2003,(1)。
    唐贤清.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中南大学学报,2003,(1)。
    唐贤清.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J].古汉语研究,2006(4)。
    唐贤清.佛教文献三音节副词特点及产生、衰落的原因[J].古汉语研究,2007(4)。
    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汤用彤撰.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海:上海害店出版,19921(12)。
    萧红.《输衡》的词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遇笑容、曹广顺、祖生利主编.汉语史中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D].语文出版社,2010。
    俞理明.佛解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害社,1993。
    俞理明、顾满林.东汉佛道文献词匪新質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3。
    王玥雯.三部《维摩诘经》疑问词比较研究[J].武汉:长江学术,2006(3)
    汪祎.同经異译比较释词翠隅[J].南京:同经異译比较释词举隅,2007(2)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燮研究[M].江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刹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王云路.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王云路.百年中古汉语词匯研究述略[J].浙江大学学报,2001,(7)。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匯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王云路.试貌翻译佛解新词新羲的产生理據[J].语言研究,2006(2)。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匪史[M].北京:商务印害馆,2010。
    吴福祥.敦煌燮文语法研究[M].长沙:嶽麓书社,1996。
    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吴福祥.关於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4)。
    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吴福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J].古汉语研究,2005,(2)。
    吴福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检讨与反思[A].汉语史学报[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燮的几个类型学特徵[J].中国语文,2005,(5)。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吴福祥.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吴福祥.语法化理榆-基於汉语发展的历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11。
    吴福祥.语序选择与语序创新-汉语语序演变的观察与断想[J].中国语文,(4)。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刹研究-以本缘部连词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8。
    解植永.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
    辛岛静志.正法苹经词典[Z].日本束京:创价大学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1998。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解刹典[M].创价大学国隙佛教学高等研究所,2010。
    辛岛静志.妙法莲花经词典[Z].日本东京:创价大学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2001。
    辛岛静志.道行般若解较注[Z].日本东京:创价大学国隙高等佛教研究所,2011。
    姚振武.阴於中古汉语的“自”和“复”[J].中国语文,1992,(2).
    杨同军.支谦译解複音词研究[D].四川大学同书馆,2006。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苹书局,1982。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殷国光.古汉语比较问句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J].语文研究,1988,(1)。
    殷国光.古汉语比较问句的基本形式及其演燮(续)[J].语文研究,1988,(3)。
    殷国光、龙国富、赵彤.汉语史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害馆,1982。
    朱志瑜、朱晓农著.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
    朱度之.佛教汉语研究[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祠匯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
    朱度之.佛教混合汉语[A].北京:语言学论丛[c],2004,(24)。
    朱度之、梅维恒.荻原云来《汉译封照梵和大辞典》汉译词索引[Z].成都:巴蜀书社,2004。
    朱度之.中古汉语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朱度之.试论佛典翻译封中古汉语词匯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4)。
    朱度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J].中国语文,1993,(5)。
    朱林清.谈“便”字的连词用法[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9,(1)。
    祝敏徹.近代汉语句法史稿[M].郑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6。
    张幼军.《道行般若经》“何所”的用法[J].古汉语研究,2004,(3)。
    张幼军.“荘严”一词的梵汉封勘[J].语言研究,2006,(1)。
    张幼军.论佛解圳话的方法[J].古汉语研究,2006,(2)。
    张幼军.用封勘法考释《小品经》里的一些词语[J].古汉语研究,2007,(2)。
    张幼军.佛教汉语训释方法探索—以小品般若波羅密经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赵振铎.魏晋南北朝的语言学筒述[J].楚雄师专学报,2000,(4)。
    张美兰.禅宗语言概论[M].台湾五南同书出版公司,1998。
    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张万起.《世貌新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张相.诗词曲语刹匪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张湧泉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张延成.东汉佛经词语例释二则[J].古汉语研究,2002,(1)。
    张頳.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M].中华书局,2011年,1990。
    周丽颖.汉代汉语语序研究[J].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BernardComrie著、沈家煊译.封比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J].国外语言学,1988,(3)。
    PaulJ.Hopver,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g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橘大学出版社.200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