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清民国报刊诗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815年第一种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报刊开始进入中文世界。自兹始,中国文化开始借助报刊传播。以文学传播而论,报刊出现与勃兴的晚清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性总结与新变之时代。诗创作上,同光体诗大行其道,其后有梁启超等人借助报刊之传播力倡导“诗界革命”的诗歌改良运动,此后南社诗人群体的崛起以及与同光体宋诗派诗人之间的交锋等等,代表了晚清民初时期诗创作的繁荣;词创作方面,晚清四大家的词创作是清词的殿军,与此同时,有大量的词作通过报刊发表,表现出新颖特质,直至民国之后词学研究和词学创作出现专刊;古文创作上,桐城古文风行,此后梁启超等人开启的“报章体”对桐城文风构成冲击,报刊传播推动着演说及白话文运动发展,可以说,传统文学的创作活动也同新文学一样,在报刊新传播媒介的影响下,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变革景象。目前,对于晚清以迄民国时期的报刊文学,学界的研究多集中于报载小说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则,晚清的时代,诗词是占据着报刊版面很大篇幅的,报刊刊载的诗词以及相关文献,亦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
     晚清民国时期报刊诗词研究,学界实已有关注,但相关论文不仅数量极少,研究亦不成系统,少数研究集中在几种大报或“诗界革命”等诗史“节点”上。本文力求对晚清民国报刊诗词做一通观之扫描,以冀形成较成体系之研究。
     第一章,关注报刊诗词与晚清社会文化之变迁,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传教士报刊刊载诗词入手,以见诗词中西方文化在华演进之轨迹;二是对商业报刊主要是《申报》文学附张刊载诗词进行考察,以见报刊传播所带来的诗词文化变革;三是以女性报刊刊载诗词为中心,选取陈撷芬及其《女报》(《女学报》)刊载诗词为具体文本,分析报刊诗词与晚清社会的女权运动、女性文化之关系。
     第二章,考察报刊诗词与晚清维新自强运动。晚清维新自强运动,一改由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而触动中国文化之根本,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积极的活动。本文以梁启超在戊戌维新失败后主持的《清议报》所刊诗作为中心,对《清议报》中的主要诗人进行了较为详细之考论,当有一定价值。
     第三章,专论报刊诗词与晚清以迄民初的文化变局。以梁启超在1902以后所办报刊刊发的诗词为线索,对这些报刊上的诗人诗作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诗界革命派、同光体派、南社诸子,不仅其诗作中表现出的政治与文化态度之变迁值得深思,并且可以确认,无论采取怎样的诗学策略,他们共同的努力方向,正是激发中国诗歌在文化变局中的活力,而他们的诗学分化,大半并非是诗学渊源的迥异,更多是源于文化变局中的不同选择。
     第四章,论报刊诗词推动着诗词在汉文化圈的影响。论述以民国时期日人在大连所办之《辽东诗坛》为研究文本展开。《辽东诗坛》刊发了大量中日两国诗人的作品,其中不乏两国诗界之第一流诗人,他们在诗文中表现出的对汉文化的认同,提示我们作为现代传媒的报刊,对于推动诗词文化作为汉文化圈共同文化遗产产生的重要影响。
     系统整理晚清民国时期的报刊诗词并进行深入之考察,可以发现,报刊刊载诗词数量众多,质量虽泥沙俱下,但不乏大家力作。报刊诗词虽是诗词史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其自身发展与演进之历程。报刊诗词经历了早期外国传教士报刊的偶然为之,到商业报刊开辟专栏或附张以聚拢作者与受众,再到《清议报》、《新民丛报》及《国粹学报》等报刊刊载诗词对诗词史产生重要影响,直至民国后诗词专刊出现的过程。从整个诗词传播史来看,报刊诗词带给诗词传播的是由群体传播向大众传播的改变,在诗词传播史上亦具有重要意义。
Since1815, the first Chinese newspaper "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founded asa modern mass media, newspapers began to enter the Chinese world. Since thebeginning hereby, Chinese culture began to spread by means of the press. In terms ofliterary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appeared with the flourishing of the late QingDynasty, the era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summary of the newchanges. On Poetry, poetry popular with light, Liang et al subsequently spread bymeans of force newspapers to promote "Poetic Revolution" reform movement poetry,poets Nanshe rise thereafter between groups and poets with a light body with Songconfrontation, etc., on behalf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poem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word creation, the cre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Four words are clear wordrunner-up,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newspapers published by Ci exhibitnovel trait until Ci Ci research and the creation of special issue occurs after theRepublic; the classical creation, Tongcheng popular classical, then turned Liang et al,"the press body" style of Tongcheng a shock, speech and the press to promote thespread of vernacular movement development, can that traditional literary creativeactivity also with the new literature, 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spapers and newmedia, there have been changes in the magnificent scene. Currently, newspapers andliterature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academic aspects of newspaper reports more than fiction,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but in reality, the late Qing era, poetry is the layout occupies much space in newspapers,newspapers published poetry and literature, is also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ofgreat research value.
     Newspaper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poetry research, academia has been realconcern, but only very few relevant papers, research nor a system, few studies havefocused on several major newspapers or "Poetic Revolution" and Epic "nodes." Thispaper seeks to poem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newspapers do a pass scanning of view,with a view over the formation of research into the system.
     The first chapter, concerned community newspapers poetry and cultural changes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main three-pronged approach: first poems published innewspapers from the missionaries start to see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poetry in Westernculture in China; Second, the main commercial newspapers is a "declaration" ofliterature published poems attached sheets to inspect, to see newspapers spread culturalchanges brought about poetry; three newspapers published poems are female-centric,select Xie Fen Chen and "F"('Girl') concrete poetry published texts, poems andnewspaper analysis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female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study self-reform newspapers and poetry with the late Qingmovement. Restoration late Qing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a change in the level oflearning to the West by the objects, and the root of Chinese culture touched, KangLiang, who had a positive activity.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Hundred Days Reform failedLiang presided over the "Qing Yi newspaper" laid down in the poem as a center,"QingYi reported" major poets of a more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 theory, when there is acertain value.
     The third chapter, monographs newspapers poetry and late Ching earlyRepublican culture-changing. Liang Qichao in1902after the newspaper publishedpoems do for clues, these poems of the poet newspapers on careful analysis, we findthat both the revolutionary poetry circles, with light body faction, Nanshe, not only inhis poems showing th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ttitudes is worth pondering,and can confirm that no matter how poetic strategies, the direction of their joint efforts,China is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the cultural change in the situation in poetry, and thecredit of their poems, most of Poetry is not the origin of the different, more culturalchange in the situation stems from the different options.
     Chapter IV of this article, the impact on newspapers and poetry promote poetry inthe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Discussion with the Republic of China run by the Japanesein Dalian "Liaodong Parnassus" text for the study commenced."Liaodong poetry"published in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poets, many of whom are first-ratepoet poetry circl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y showed in the poetry of Han cultural identity, suggesting that we, as modern media of newspapers, for promote poetryculture as a common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generated significantimpact.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poetry finishing newspapers and depth of theinvestigation, we can find numerous poems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and the quantity,quality, although Nishajuxia, but no lack of people masterpiece. Although poetry ispoetry newspaper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tory, but there is the course of their own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Newspaper poetry experienced early foreign missionarieswhom accidentally newspapers, newspaper column in the business or attached sheets togather the author and the audience, to "Qing Yi News","Xinmin newspaper" and"quintessence Journal" newspaper published poetry for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history of poetry, poetry until the process after Republican special issue arise. Poetryfrom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spread, the spread of newspapers and poetry to bringpoetry is changed by the 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 to the population, but also of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spread.
引文
1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何时》,《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1期,第7辑。
    1需要顺便提及的是,《申报》早期曾附办有《瀛寰琐记》、《四溟琐记》、《寰宇琐记》及《侯鲭新录》等数种刊物,鲁文以为“更名后的刊物,不论在所有权,还是在内容和版式上都没有大的变化,为叙述方便,本文统称《瀛寰琐记》’”,并着意注明,自是为严谨计,然几种刊物间,其主笔有更迭,选稿标准与内容有变化,视为系列刊物虽无不可,但分别论述更为恰当。
    2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9页。
    1何宏玲:《<瀛寰琐记>与近代文学风气的转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从时空角度对文学期刊进行研究,“现代文学”研究界做出了成功的范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先生以伪满洲国文学报刊为研究对象,著有《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伪满洲国文学与文学杂志》(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2年),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期刊研究情况,可参考韩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研究综述》,《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10月及近年来的多种博士、硕士论文。
    1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彭文良,木斋:《论唐宋词的传播形式》,《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朱惠国:《民国词的研究与回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东西洋每月统记传》,为最早在国内出版的近代化中文月刊,1833年7月25日(道光十三年六月九日)在广州由德国教士郭士立创刊。介绍见史和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2莫立民:《近代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686页。
    3莫立民:《近代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680页。
    1邱菽园(18741941),福建海澄(今龙海)人。原名德馨,自号星洲寓公。光绪举人,1895年到新加坡继承遗产,1898年创办《天南新报》,宣传维新救国。与康有为等多有交往,著有《啸虹生诗钞》、《新小说百品》、《菽园赘谈》等,见李盛平主编《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第315页。
    2《鹭江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1902年4月)创刊。旬刊。厦门鹭江报馆印行。为英国人山雅各(Rev Jas Sadler)所创办,冯葆瑛等先后主编。停刊时间未详。
    1惺庵,丁日昌之子丁惠康,与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并称清末四公子。
    2《女学报》为康梁支持下的中国第一份女学刊物。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六(1898年7月24日)创刊,康有为之女康同薇,梁启超之妻李蕙仙等主编。此处之《女学报》为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创刊,由陈撷芬主编之刊物,原名《女报》。见史和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7-58页。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3页。
    2传教士报刊研究,学界成果颇多,可参考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如1815年马六甲之《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23年巴达维亚之《特选撮要每月记传》及1828年马六甲之《天下新闻》。
    4“统记传”或“统纪传”或“记传”等,即是英文词Magazine的译词,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英文名即“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东西洋每月统计传》之影印本由黄时鉴先生据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整理后,1997年由北京中华书局印行。有关《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研究情况,可参考刘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研究述评》(《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008年之后,则有两篇论文针对《东西洋每月统计传》与文学问题立论,分别是王海波《<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的中国文学传播》(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张瑜《<东西洋每月统计传>与中国比较文学》(《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1期),后者论述简略且不论,前文对《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相关文学资料整理颇为全面,但相关评述有可商榷处。
    1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2转引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3其中有6期重复出刊,所以实际上共出33期。
    1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李著中,《兰墩十咏》误为《兰墩卜咏》,拙文《晚清杂志与诗词关系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中亦误袭用,盖字迹不清的缘故,然以十律之数,应为“十咏”而非“卜咏”,可明确。
    1关于佛郎机研究,学界成果颇多,可参考庞乃明《明人佛郎机观初探》(《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等、关于马嘎尔尼访华问题的研究,学界更有丰富的讨论,不赘述。
    2佛啷嘶、佛郎机等即是从明朝开始即与中国交往之葡萄牙。而所谓干戈,似是指1828年开始的所谓自由派战争。
    3转引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1关于传教士在中国从事医疗工作的情况,可参考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一文。
    2《序》,《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道光癸巳年六月号,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3页。这种接近中国文化的姿态,与先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有相似之处。
    3即便是儒家,在明末至清初的基督教传教活动,亦与基督教有原则性的冲突,此即发生在明清之际的“礼仪之争”,这次中西文化的碰撞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禁教,学界相关论述颇多,可参见林金水《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朱静《罗马天主教会与中国礼仪之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等论文及谢和耐《中国观与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专著。
    1这些作品,如前表所列,但是在摘录中,文字多有讹误,可见王海波《<东西洋每月统计传>的中国文学传播》,内蒙古民族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附录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校订。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30页。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7页。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95页。
    2通译荷马,原文如此。
    3通译弥尔顿,原文如此。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10页。
    1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5、116页。
    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2林乐知:《中国教会新报启》,《中国教会新报》第1期,1868年9月5日。
    1沈氏时为《万国公报》华人主笔,关于沈氏之研究,可参考易惠莉《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沈毓桂个案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1页。
    1广学会初名同文书会,是以英美基督教传教士为主体,包括外交官、商人在内的文化出版机构,成立于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六日(1887年11月1日)的上海,可参考江文汉:《广学会怎样的一个机构》,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3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42页。
    2《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至1874年出至300期始更名为《万国公报》,之后该报宗教性内容减少,而《中西教会报》创刊后,其宗教性功能遂为《中西教会报》所取代。
    3晚清基督教会参与中国风俗之改良问题,可参阅杨齐福《教会报刊对晚清社会陋习的揭示与批判》(《历史档案》2012年第4期)及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等文章。
    4传教士与反鸦片运动问题的研究,可参见王海鹏、刘天路《来华传教士与晚清反鸦片运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及马光霞《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及张小平《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等论文。
    5《中西教会报》第1册,第28页。
    1《中西教会报》复刊第34册,第24页。
    2学界论白话文运动,多从新文化运动论起,实则白话古已有之,而提倡白话诗白话文亦古已有之。而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白话文、语言文字之改革影响颇大,可参见白鸽《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字变革运动影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3关于晚清不缠足运动的研究,学界成果颇多,可参考夏晓红《清末的不缠足与女学堂》(《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吕美颐《晚清不缠足运动述略》(《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及杨兴梅《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等论著。
    1《中西教会报》1897年复刊第36期,第13、14页。
    1《中西教会报》1900年第6卷第68期。第2-4页。
    1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44、145、149-151、158、160-161页。
    2当然,此一时期,也有中国人自主办报出现。在内地,中国人自己主办的最早的近代化报纸,是1872年在广州创刊的《羊城采新实录》,具体情况失载。其次是1873年7月在汉口创刊的《昭文新报》。这份报纸由艾小梅主编,最初是日刊,后改五日刊,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内容据说是“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1页。
    1关于蒋其章其人,可参考邵志择《<申报>第一任主笔蒋芷湘考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2对《瀛寰琐纪》及早期《申报》文学内容进行考察的论文主要有:何宏玲《<瀛寰琐记>与近代文学风气的转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周洁《<四溟琐纪>研究》(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花宏艳《早期<申报>文人唱酬与交际网络之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4期)、王学敏《早期<申报>与读者关系研究——以1872-1882年为中心》(山东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陈仁德《李芋仙:不能遗忘的诗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陈璇《媒介嬗变与近代上海词坛生态——以早期<申报>为中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等。
    1关于尊闻阁,有必要予以特别强调。《申报》以“尊闻阁”之名搜书印书,而王韬亦号尊闻阁主。
    1《申报》刊发的大量诗词作品,由于时间跨度长,文献量极大,向来少有人关注,然而即便是关注此一文献的学者,亦对其评价不高,参见花宏艳《早期<申报>文人唱酬与交际网络之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陈仁德:《李芋仙:不能遗忘的诗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据孙琴考证:葛氏,字荫根,号隐耕(畊),又署隐耕甫、上海隐耕甫葛其龙、海上葛其龙隐耕,又号寄庵,亦署寄庵居士,又别号蒲仙、龙湫旧隐、龙湫旧隐寄庵氏,室名薇云词馆、吟秋山馆。
    2两诗见于《瀛寰琐纪》1872年11月第1卷,第17、19页。
    1《瀛寰琐纪》1872年12月第2卷,第24页。
    2关于《瀛寰琐纪》诗人名号之考证,见孙琴文。
    3此句疑有误,依谱则衍三字。
    1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64页。
    1阿英:《晚清文学期刊述略》,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页。阿英先生以为卷五,或误,据续修四库全书本《五百石洞天挥尘》,应为卷六,见邱菽园:《五百石洞天挥尘》,续修四库全书本,第
    159-160页。
    2当然,在此前,西人所办华文报刊中出现诗词作品亦不鲜见,然多为偶然为之,或粗鄙不堪或零散无序。
    1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10页。
    2章行严:《苏报案始末记叙》,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辛亥革命》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88页。
    3中西女塾创办者为著名传教士、报人林乐知,关于女塾之情形可参见胡卫清《上海中西女塾简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女性办报,自裘毓芳始,于1898年4月创刊《无锡白话报》,惟该报并非以妇女为对象;其后1898年7月,康同薇、李蕙仙等办《女学报》(《官话女学报》),为第一份女学报刊。可参考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58-559页。惟方先生未论及陈撷芬之《女报》,而仅论1902年复刊之《女学报》,关于两份《女学报》的情形,夏晓红先生有专论《晚清两份<女学报>的前世今生》,《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1期。
    1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2《续办<女报>事例》,《时事采新汇选》第3卷,1902年4月21日,转引自夏晓红《晚清两份<女学报>的前世今生》,《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1期。
    3丁韪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中国教育之近代化贡献良多。
    4关于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之问题,可参见王文兵《丁韪良与中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5《振兴女学》,《中西闻见录》1874年第19期,第49-50页。
    6《万国公报》1878年第500期,第3-4页。
    7《申报》论女学,从1872年7月18日第68号始,至1898年,有两百余篇文章论及女学问题,可说是推崇女学极有力者。
    8《申报》1876年3月30日第1203号刊“棣华书屋稿”《论女学》一文,即论“中国三代以上早已振兴女学,降及后世此事渐费考证”,认为中国古代即有女学。
    1《女学报》1903年第2期,第50页。
    2《女学报》1902年第2期,第1-4页。
    1洪都沈世才女史:《女报题词》,《女学报》1902年第1期,第53-54页。
    2楚南女子:《中国女子之前途》,《女学报》1902年第4期,第1-6页。
    1戈公振译著:《新闻学撮要》,插页语。
    2李泽厚:《梁启超王国维简论》,《历史研究》1979年第7期。
    3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7页。李泽厚先生对此一时期梁启超思想的分析极具启发性,实际上,这样的观念,李剑农先生亦先有论述,作为切身受到梁氏言论影响的一代学者,李先生指出:“……戊戌以前只能算是康有为的时代,梁启超还没有独立的位置。戊戌失败后,康的思想始终没有一点变化,梁在日本一面作报,一面习日文读新书,思想言论渐渐地脱离康的羁绊……梁在日本所办的报,前后共有三个名目,从戊戌十月到辛丑叫清议报,壬寅以后叫新民丛报,庚戌以后叫国风报。若就他的思想议论在学术上的价值说,自然是后胜于前,但就他在中国政治社会上所发生的影响说,确实在清议报和壬寅、癸卯间的新民丛报时代。这时代的梁启超可算是言论界的骄子;报馆虽在日本,影响及于中国的知识阶级却是非常大。”参见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5-197页。
    1郭延礼:《“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评价》,《文史哲》2000年第2期,第5-12页。
    2《汗漫录》作于1899年12月梁启超自横滨赴檀香山一行中,初发表于1900年2月10日《清议报》第
    35册,题为《汗漫录》,后收入《饮冰室合集》改《夏威夷游记》,参见《饮冰室合集》,
    1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晨报副镌》民国13年4月29日;该文又见于《东方杂志》第21卷第9号,第1-5页。值得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往车站迎泰戈尔后所作,文中回顾与夏交往,引诗达9处。
    2黄遵宪《酬曾重伯编修并示兰史》诗有句“费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见《新民丛报》1904年9月第52册。
    3在《清议报》之前,《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知新报》等梁启超主持或主要参与的报刊上,也刊发诗歌作品。1896年4月,梁启超应邀赴上海筹划并进而主持《时务报》笔政,1987年2月,更参与筹划澳门《知新报》,但至1897年梁启超就职时务学堂《时务报》并未辟有诗歌专栏,而《知新报》
    1《康有为全集》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页
    2《康有为全集》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页31898年10月1日,康有为曾致电日本公使矢野文雄“上度国危,奉密诏求救,敬请诣贵国,若见容,往电复并赐保护”,矢野汇报大隈重信内阁,康有为方获准赴日避难。招游云云,即指此而言。
    1狭间直树:《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浴伊豆热海登鱼见矶》,《全集》,第190页。《热海鱼见矶》,《清议报》第2册,第129页。
    2《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88-189页
    1《清议报》第5册,第313页。
    1《清议报》第10册,第635页;《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92页。
    1原注:“保皇”,原缺,据稿本补。按:初创时应为保商会。
    2《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4页。
    3《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6页。
    1亦见《康有为全集》第12册,题作《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2康文珮编《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载蒋贵麟主编《康南海先生遗著丛刊》22,台北:宏业书局,1987年,第1页。
    1原注:“同”下,稿本有“柏原文太郎”。
    1原注:“领袖”,稿本作“首领”。
    2原注:“犬养毅”,稿本作“犬养毅木堂”;“桂五十郎”,稿本作“湖村”;“藏之助”及“口”,稿本无。
    3原注:“即”前,稿本有“陆实”。
    4原注:“陆羯南、三宅雪岭、囗囗藻洲”,稿本作“三宅雄二郎、藻洲”。
    5“勋臣”,稿本作“元老”。
    6“举兵”,稿本作“起兵”。
    1题下,稿本有注文:“以十二日出横滨,二十七日到加拿大”。
    1《康有为全集》题作《四月过加拿大阿图和都英,加拿大总督冕度侯爵设跳舞大会招宴。侯夫人电邀女画师于都琅杜来写吾像,画师年方十八,红衣娟妙,最有名者也》。
    2《桂林风洞与门人曹仲俨、龙赞侯、况晴皋、黎少峰、汤觉顿看雪,怀梁卓如,兼示麦孺博。时二子皆在上海,卓如将为美游》,《康有为全集》12,第186页。
    1对于康有为与邱菽园之间的关系,有以为邱菽园参与公车上书,其时即为康有为拜门弟子者,从康有为自述来看,此说实误。
    1《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4页。
    2《清议报》1900年第61期。
    1《清议报》1900年第62期。
    2《康有为全集》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06-208页。
    3康有为与自立军、邱菽园及张之洞等于此间的关系,茅海建《张之洞策反邱菽园》(《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段云章《戊戌维新的“天南”反响:以新加坡天南新报和邱菽园为中心》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汤志钧《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新加坡丘菽园家藏资料评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汤志钧《丘菽园与康有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赵令扬《辛亥革命期间海外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的看法——梅光达、丘菽园与康梁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桑兵《庚子保皇会的勤王策略及其失败》(《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等文章,均有论述。
    4邱菽园:《论康有为》,《天南新报》1901年10月22日。
    1《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1页。
    2黄遵宪有致函梁启超对《清议报》、《新民丛报》的褒扬之语,《清议报》第100册曾发表其《香港》一诗: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而夏曾佑诗作,《清议报》第100册则有《赠任公二首(丙申夏)》,其一:滔滔孟夏逝如斯,亹亹文王鉴在兹。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非赤鸟太平迟。民皇大备三重信,人鬼同谋百姓知。天且不违何况物,望先万物出于机。其二:有人雄起琉璃海,兽魄蛙魂龙所徒。天发杀机当起陆.轨非乾战且悬车。囗囗囗囗囗囗囗,东岱大微不可舒。公自为繁我为简,白云归去帝之居。对此两首诗,陈建华先生曾考论以为“系梁凭记忆之语”,参氏著:《晚清“诗界革命”发生时间及其提倡者考辨》,《中国古典文学丛考》(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清议报》1899年第33期。
    1严复《天演论》于1896年底译成,但译稿梁启超等人早已看过,至1897年底于《国闻汇编》看出时,在梁启超等人的舆论鼓吹下,甫一问世,即引发强烈反响。《天演论》中,严复所发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遂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寻求民族自强自存的原动力。王天根《<天演论>与清末民初的社会动员》(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著对《天演论》与维新变法前后的进化思潮之讨论,尤卓有见地。
    1《清议报》1901年,第100号,该诗亦刊于1901年第5期《选报》上。
    2《新民丛报》1902年第3期,第118页。
    1《清议报》,1900年第68号。
    1如罗惠缙《民初“文化遗民”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等
    1学界关于诗界革命的考察,成果甚多,兹不赘述,可参考郭延礼:《“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评价》,《文史哲》2000年第2期,第5-12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页。梁启超在论述其与乃师之分野时曾说:“启超与康有为最相反之一点,有为太有成见,启超太无成见。其应事也有然,去治学也亦有然。有为常言‘吾学三十岁已成,此后不复有进,亦不必求进。’启超不然……启超‘学问欲’极炽,其所嗜之种类亦繁杂,每治一业,则沉溺焉,集中精力,尽抛其他;历若干时日,移于他业,则又抛其前所治者”。见第89-90页。
    1周兴樑:《近代中国报业之巨子梁启超》,《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45-54页。
    2清季的立宪运动,肇始自康梁等人的立宪宣传,在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成为大势所趋。在这场立宪运动中,康梁所主持的报刊在舆论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而《新民丛报》、《国风报》更是舆论的中心,其他如《大公报》、《东方杂志》等众多报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影响力。可参见林来梵、凌维慈:《中国立宪主义的起点——对清末君主立宪主义的一个省察》,《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207-213页;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厦门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等。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
    2尤值得关注的是,1899年5月间,章太炎由台抵日,与孙中山会面正是在梁启超寓所。章太炎参与革命党活动,主持《民报》等革命理论之传播,对于革命党脱离“陈胜吴广之流”的形象,在士大夫阶层引发关注与共鸣,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1页。
    4《梁启超年谱长编》对此事颇有隐晦,仅谈及12人结义江之岛金龟楼事,言:是年六月,先生和韩树园文举、李敬通、欧云樵榘甲、梁君力启田、罗伯雅润楠、张智若学璟、梁子刚炳光、陈侣笙国镛、麦曼宣仲华、谭柏笙锡镛、黄为之诸先生同结义于日本江之岛的金龟楼,据当时叙齿,先生次居第五,其余诸君便如以上的次序。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0页。
    5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13页。这一思想,梁启超亦在与孙中山的信中有所表露:“弟之意常觉得通国办事之人,只有咁多,必当合而不当分。既欲合,则必多舍其私见,同折衷于公义,商度于时势,然后可以望合。夫倒满洲以兴民政,公义也;而借勤王以兴民政,则今日之时势,最相宜者也。古人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弟以为宜稍变通矣。草创既定,举皇上为总统,两者兼全,成事正易,岂不甚善?何必故画鸿沟,使彼此永远不相合哉。”参《梁启超全集》10,北京:北京出版社,第5928页;《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8页。
    1桑兵:《保皇会的宗旨歧变与组织离合》,《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
    3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4页。
    4杜新艳:《<清议报>停刊考》,《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第25-31页。
    5关于《清议报》与《新民丛报》性质的不同,从资金上及与康有为的关系上,最能说明问题,《清议报》61900年间,康有为与梁启超就“自由”、“民权”等有过讨论,梁启超有“人民既得尝自由之滋味,此后更不能受治于专制民贼之下”、“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等语回复。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6页。
    1关于梁启超此间新闻思想的转变,学界也有考察,可参见罗朋《从<时务报>到<新民丛报>:梁启超党报思想向国报思想的嬗变》,《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本馆告白》,《新民丛报》1912年2月8日,第1号。
    3梁启超与康有为关于保教问题的论辩,可参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5-279页。梁启超将三十岁时与康有为关于保教这一问题的讨论,视作其思想独立的开始,自言“启超自三十以后,已绝口不谈伪经,亦不甚谈改制。而其师康有为大倡设孔教会定国教祀天配
    1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111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2页。
    3黄遵宪:《光绪二十八年八月致饮冰主人书》,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2页。
    4缘吴稚晖与章太炎“苏报案”中的矛盾而发,载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28页。
    1梁启超:《上海时报缘起》,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8-339页。
    2光绪三十年七月四日黄遵宪《与饮冰主人书》,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0页。
    3《新会国文研究社创办章程》,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67页。
    1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五日《与仲弟书》,载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90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29页。
    3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
    1关于“诗界潮音集”的研究,有如付建军《诗界的潮音》(河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等论文进行了讨论。但对“诗界潮音集”最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则非杨世骥《文苑谈往:诗界潮音集》一文莫属,该文刊发于《新中华》1944年复刊第2卷第3期,第143-149页。该文就“诗界潮音集”的作者,诗作特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不惟是第一篇论“诗界潮音集”的文章,其诸多观点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石德芬亦用此号。
    3梁朝杰,又名文高,字伯隽,号出云馆主,康有为弟子。
    1罗惇曧,字掞东,号瘿公,广东顺德人,与梁鼎芬等并称“粤东四家”。见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634-1645页。另:名列“清末四公子”的吴保初,亦号瘿公。此处瘿公为谁人,前笔者亦以为应为罗氏,见笔者《晚清民初诗词作者群与文学期刊关系研究——以<申报>相关期刊、<新民丛报>与<东方杂志>为对象》(《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3期)一文,然细察《闻吾乡太守得官喜而成此某学使亦同时被荐而荣瘁各殊有命也》诗作,其中“少年藉甚蓬山誉,海内争传有谏书”句意,则《新民丛报》之瘿公,为吴保初无疑。前文所论实为失察之误。
    2另一为夏曾佑,《新民丛报》第35号有观云《旅居日本有怀钱唐碎佛居士》。
    1据《宗仰上人集》刊于《中外日报》,时间为1901年4月1日。同时该篇演说亦以《方外宗仰上人演说》为题,刊于《北京新闻汇报》1901年4月13日(辛丑二月二十五日)。
    2贾树枚、陈迟等编《上海新闻志》第1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诗见《宗仰上人集》,第123、124页。
    1《宗仰上人集》,第155-156页,刊于《选报》1902年第20期、《新民丛报》1902年第10期。康有为原诗刊于《新民丛报》第7期。
    1康有为原诗:未登阙里抚遗桧,先来祇树访布金。地上三千年教主,颓垣坏殿怆余心。
    2《新民丛报》1902年8月15日第16号。
    1关于1903年,历史在维新与革命之间的选择,从孙中山《敬告同乡书》、邹容《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等论著的发表及在知识界产生的强烈反响,便可窥一斑,相关论述可以参考章开沅《论1903年江浙知识界的新觉醒》,《江汉论坛》1981年第3期;严昌洪、许小青《癸卯年万岁——1903年的革命思潮与革命运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新民丛报》1903年5月10日,第31号。
    2章太炎自述《革命军》刊行时说,“与金山僧用仁刻行之”,用仁即上人法号,参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1868-1918》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3页。
    3《江苏》第5号。
    1狄葆贤为康有为唯一江南弟子,与唐才常参与领导了庚子年的勤王运动。狄葆贤诗歌与诗学研究也是较少有人关注,有以下论文可供参考:段春旭《论清末民初杂俎小说<平等阁笔记>》(《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狄楚卿文学理论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狄楚卿在新闻出版业上的贡献》(《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2期),郭长海《楚卿和楚青——狄葆贤的字小考》(《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罗石《狄葆贤氏族的诗学传家与文学思想》(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莉娟《试评狄葆贤<平等阁诗话>》(《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梁朝杰,又名文高,字伯隽,号出云馆主,康有为弟子。
    1学界对国会请愿运动的研究成果颇多,可参考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刘笃才《关于清末宪政运动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郭孟谦《1910年的“国会请愿运动”及其意义》(《中国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蔡立强、左玉河《杨度首倡清季国会请愿运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等论文,此外,还有侯宜杰《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侯宜杰先生是著于1993初版,运用大量报刊资料,从报刊中原生态的还原20世纪初的立宪运动。
    2徐佛苏,在保皇党人之中,算是异数,他先为华兴会会员,后入保皇会,曾积极参与政闻社、宪政会事务。
    3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载赵丰田、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00页。
    4《国风报》1910年2月20日,第1期,第14页。
    1至于在诗文辞上,具体采取哪一些作品,梁启超在《国风报·叙例》当中,对其“文苑”栏做的说明为“梁苑群英,建安七子,其风斯好,其文则史”。
    2《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13页。
    3《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24页。
    4《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58、659页。
    5《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65、666页。
    6关于这次修禊之事的讨论,可参考陆胤《民国二年的“癸丑修禊”——兼论梁启超与旧文人的离合》,《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第44-52页。
    7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第191-209页。
    1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第191-209页。
    2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月19日,当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陷入僵局之际,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哈尔滨开馆,在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
    3康梁一党曾在庚子辛丑后亦曾积极致力于暗杀活动,以收买死士为活动要事,而梁启超更是鼓吹过破坏主义的革命思想;至于孙中山等革命党,则更视暗杀为革命之手段,但两党皆未能成就如安重根氏之举,因而,安氏刺藤之后,其人称赞不绝,气为之壮,亦属自然。
    1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第191-209页。
    2《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9页。
    1张晖:《世变中的一代词宗——论报刊所载之彊邨诗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6期。张辉先生所列诗词题目,实以《彊邨语业》为依据,与原刊稍有差异。
    2张晖:《世变中的一代词宗——论报刊所载之彊邨诗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关于朱祖谋之生平事迹,有新出沈文泉之《朱彊邨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亦可参见白敦仁笺注《彊村语业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1朱祖谋为世之词宗,时人评其词者多推崇备至,可参见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之《词人传记与集评》中关于朱孝臧部分。
    2张晖:《世变中的一代词宗——论报刊所载之彊邨诗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彊邨语业》有“送赵尧生”。
    1《广箧中词》卷二,转引自《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65页。
    1张晖:《世变中的一代词宗——论报刊所载之彊邨诗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国风报》1910年第1卷第7期,第111-112页。
    1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陈锐《褒碧斋诗词话)云:“吾常为王蓱衫方伯昔年备兵地,乱后来侨,与余书酝相劳苦,倡和有诗。朱古微次韵寄之曰:‘极天兵火况修途,谁谓蓱蓬匪定居。用意故须忧患外,告哀犹是乱离初。新知濡吻宜尊酒,旧颂流传尚井庐。日夕双江急东下,莫因人事损音书。’此与前赠李梅龛作皆为杰特。”
    2这一首诗中,可见出朱祖谋对夏穗卿的态度。
    3陈三立、陈诗同期亦有题罗瘿公唐道士写本际经诗。
    1张晖:《世变中的一代词宗——论报刊所载之彊邨诗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关于陈诗诗作及其诗风,可参考王思豪《同光异军皖派别帜——论旅沪诗人陈诗及其诗风》,《三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陆胤《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提及陈衍等人转移至《东方杂志》但未详述。
    1方汉奇:《<东方杂志>的特色及其历史地位》,载张友元《中国期刊年鉴》,北京: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2009年,第378页。
    2张树年:《张元济年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7页。
    3武黎嵩:《陈寅恪真的有诗无词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谷音:《驳退化论》,《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
    1杨萌芽《<东方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对此作了数据统计,由于1915年后,诗词数量集中且量大,杨文以1915年为研究起始,未包括此前东方杂志刊发的诗词180余题,文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杨萌芽:《<东方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藏书家赵烈文自王韬处得观赖襄著《日本文史》之感慨,见江庆柏:《近代江苏藏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5页。1854年的《日美和好条约》(《神奈川条约》)迫使“日本开国“,至1858年,一系列《安政条约》(与美、荷、俄、英、法的《五国通商条约》),彻底结束了日本的”锁国政策“,至1860年代,上海洋行赴日本贸易者渐多,中日之间的图籍、文化人员等交流也逐渐增多。
    2竹添光鸿(1843-1917),字渐卿,号井井,日本肥后(今熊本县)天草人,出身儒学世家。
    3对支功劳者传记编纂会:《对支回顾录》下,东京:对支功劳者传记编纂会,昭和十一年(1936年),第
    198页。
    1周作人(起明):《再是顺天时报》,《语丝》1927年8月第146期,第17-18页。日本利用汉文报刊等新闻事业对华文化侵略之情况,可参见王向远:《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与在华通信报刊》,《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90-98页。王先生文中亦引周氏此段论述,惟将周氏是文署名起明误作“启明”,按,起明为周氏之号,由起孟改,“启明”或为笔误。
    2付百臣:《略论日本在东亚朝贡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3张之洞:《劝学篇》,载《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737页。
    4郝秉键:《日本人中国观的一次转换》,《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实藤惠秀:《日本和中国的文学交流》,《日本文学》1984年第2期。
    2陈子善在《对20世纪中日文学交流的四点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开篇即引用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靳丛林在《平衡与差异:五四时期中日文学交流史论》中也认为“五四以来中日两国间的文学交流,不平衡状态是极为明显的,落后了的中国文学界,译介近代日本文学的态势,是远甚于日本译介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并以文学交流史上的“贸易逆差”形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丸山升:《日本的鲁迅研究》,靳丛林译,《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1期。原载《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和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86年。
    1白皋:《日本近代大陆政策评析——兼驳日本右翼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歪曲》,《人民日报》2005年8月9日。
    2关于此前及此期日人来华游历情况,可以参考小島晋治:『幕末明治中国見聞録集成』,ゆまに書房,1997年;高瀬允:『明治時代における日本人の中国探検旅行とその紀行調整』第36卷,高校教育研究,1984年;苏明:《“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第109-155页等。
    3关于满铁情况,相关研究颇多,不赘述。
    1田冈淮海:《长安纪行》(一),《辽东诗坛》1927年第20期。
    2李娜:《满铁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8页。
    1靳丛林:《平衡与差异:五四时期中日文学交流史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田冈正树:《<辽东诗坛>发刊词》,《辽东诗坛》1924年第1期。
    1即清浦奎吾,日本第23任首相。时清浦归日,孙宝琦等均有诗相赠,发表于《辽东诗坛》。
    1吕碧城(1883-1943),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后改圣因,晚年皈依佛门,号宝莲居士,安徽旌德人。吕碧城在清末民初,是中国诗坛、女界的名士,樊增祥诗称“绛帏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2田冈正树:《<辽东诗坛>发刊词》,《辽东诗坛》1924年第1期。
    1刘天纯:《论西园寺公望》,《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1傅立鱼:《清风明月集序》,载田冈正树《清风明月集》,民国11(1922)年刻本;亦载《辽东诗坛》1929年第40期,第6-7页。
    2田冈正树:《<辽东诗坛>发刊词》,《辽东诗坛》1924年第1期。
    3张晓刚、张琦伟:《金子雪斋与傅立鱼合作时期的<泰东日报>》,《日本研究》2012年第4期。
    1金子云:《大连人民的老朋友——金子雪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
    2许文畅:《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以1931-1937<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为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3大亚洲主义观与日本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并不相吻合,可参考翟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论》,《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各自大亚洲主义观的内涵不尽相同,但这一观念对中日两国的相当一部分人士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金子平吉:《日华之贸易》,1923年5月号,转引自张晓刚、张琦伟:《金子雪斋与傅立鱼合作时期的<泰东日报>》,《日本研究》2012年第4期。
    5孙海鹏:《<辽东诗坛>研究》,大连图书馆网站:http://www.dl-library.net.cn/publication/pub_content.php?id=422。该文为目前仅见对《辽东诗坛》杂志进行综合考察的中文论文。
    1梁启超:《1926年10月19日致孩子们》,载《梁启超家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421页。
    1吴宓:《吴宓日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2孙海鹏:《<辽东诗坛>研究》,大连图书馆网站:http://www.dl-library.net.cn/publication/pub_content.php?id=422。其时大连地区诗社有四:嘤鸣社、浩然社、以文社和宗风学社。这些诗社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主持宗风学社的杨成能曾任1956年成立之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与孙赞周、沈延毅等唱和,有《鸣盛诗稿》。而浩然社虽是由侨居大连的日本诗人组成,但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东北地区,在京津地区也得到中国诗人如郑孝胥、孙雄、郭则沄等人的唱和。浩然社以田冈正树为核心,以《辽东诗坛》为阵地,吸引了一大批日本汉诗诗人向《辽东诗坛》投稿。
    3王水照:《苏诗作品初传日本考略》,《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4陈友康:《中日文学交流中的诗词唱酬问题》,《学术探索》2009年10月。陈文认为,在中日诗人雅集酬唱中,“最具特色的是‘寿苏会’”。
    1参见薛勤:《“九一八”文学旧体诗词初评》,《辽宁大学学吧(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薛先生考论“九一八”之后,旧体诗词的创作正是20世纪以来中国旧体诗词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反观《辽东诗坛》,对于性质的理解无疑会更清晰。
    1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页。
    2马兴国:《近代中日文学交流述略》,《日本研究》1992年第2期。
    1关于《字林沪报》刊载诗词的研究,有何宏玲《<字林沪报>的诗歌刊载考论》(未刊稿),对其作者群特征、诗词内容等做了较为细致的考察。
    2陆胤认为“也许是受明治时期日本综合杂志体例的影响,近代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期刊一般都辟有诗文栏目”,因为“日本明治时代的主要杂志大都设有专刊汉诗、和歌、俳句等诗文作品的栏目,像《国民之友》的“杂录”、“藻盐草”;《日本人》的“杂录”;《亚细亚》的“明窗净几”、“江湖”。《新民丛报》曾移用《国民之友》的“一语千金”栏目,还转载过“藻盐草”的诗歌。”(见氏著《清季民初的“政治与文学”<国风>、<庸言>诗文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6期),因为梁启超在国内主持《时务报》这样的政论性报刊之时,并未专辟诗文栏,所以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正如邱菽园自言受到《申报》上李芋仙、王韬、钱昕伯、邹翰飞等人唱和的影响一样,不能说梁启超《清议报》、《新民丛报》纯是受日本刊物的影响。梁启超在流亡之后,其报刊思想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逐步摆脱以政论性的党报思想,而深入到报刊舆论与新民、国家等问题的关系之思考,刊发诗词、提出“诗界革命”,与梁启超的这一思想转变也有关系。另外,中日两国近代报刊均设有诗词性栏目,正说明了在汉文化圈中诗词文化具有共通性,正是因为其时文人多浸淫于诗词文化之中,而报刊又须依赖文人的缘故,诗词性专栏才长期占据了报刊的版面。
    行文中涉及报刊资料:
    黄时鑑整理.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
    遐迩贯珍.1853年8月第1号
    申报
    万国公报
    女学报
    清议报
    清议报全编
    新民丛报
    壬寅新民丛报汇编
    国粹学报
    国风报
    庸言
    东方杂志
    甲寅周刊
    二十世纪大舞台
    辽东诗坛
    青鹤
    词学季刊
    国艺
    同声月刊
    随文注释外的其他参考文献: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M].台北:台湾明文书局,
    徐世昌.清儒学案[M].北京:中国书店,1990.影印本
    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影印本
    缪荃孙.续碑传集[M].台北:台湾明文书局,
    闵尔昌.碑传集补[M].台北:台湾明文书局,
    王兆镛.碑传集三编[M].台北:台湾明文书局,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
    朱保炯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杨廷福等.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张静庐、林松、李松.辛亥革命前后报刊作者字号笔名录[J].文史.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62.
    张静庐、林松、李松.戊戌变法前后报刊作者字号笔名录[J].文史.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65.
    王桧林、朱汉国.中国报刊辞典(1815-1949)[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2.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编目汇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979、1981、1982、1983、1984.
    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中文报纸目录1862-1949[M].内部发行,1982.
    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史和等.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晚清报刊史料[J].历史档案.2000(2-4)、2001(1).
    民呼、民吁、民立报选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M].上海:光华书局,1929.
    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M].上海:上海书店,1927.
    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M].上海:现代书店,1932.
    胡道静.新闻史上的新时代[M].上海:世界书局,1946.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M].台北:三民书局,1966.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M].上海:上海市通志馆,1935.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李瞻.中国新闻史[M].台北:学生书局.1979.
    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王凤超.中国的报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邓毅、李祖勃.岭南近代报刊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潘群.福建新闻史略(1858-1949)[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马艺.天津新闻传播史纲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钟紫.香港报业春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李谷城.香港中文报业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方积根、王光明.港澳新闻事业概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徐咏平.革命报人别记[M].台北:正中书局,1973.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M].北京:群联出版社,1953.
    张静庐.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宋原放主编、汪家熔辑注.中国出版史料[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叶再生.中国近现代出版通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程丽红师.清代报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王韬著、朱维铮校.弢园文新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王韬著、陈戍国校.瀛壖杂志·瓮牖余谈[M].长沙:岳麓书社,1988.
    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郭嵩焘著、杨坚校.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谭嗣同著、蔡尚思等编.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康有为著、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重印本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黄遵宪著、钱仲联注.人境庐诗草笺注[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严复自订、高凌雯增补.严复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90.
    秋瑾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謇研究中心等.张謇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杜亚泉著、田建业等编.杜亚泉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5-1994.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盛邦和.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罗福惠.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杨代春.《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交汇新报(1868-1874)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杨爱芹.益世报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郑方泽.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陈则光.中国近代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郑逸梅.南社丛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柳亚子.南社纪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王立兴.中国近代文学考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杨天石、王学庄.南社史长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钟贤培、汪松涛主编.广东近代文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裴效维.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近代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张永芳.晚清诗界革命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卢善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叶易.中国近代文艺思潮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程亚林.近代诗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
    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柯愈春.清代诗文集总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西村元照.日本现存清人文集目录[M].1979年油印本
    张寅彭.新订清人诗学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郑海麟.黄遵宪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张堂锜.黄遵宪及其诗研究[M].高雄: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1.
    徐林祥编.刘熙载美学思想研究论文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时萌.曾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王祖献.孽海花论稿[M].南昌:黄山书社,1990.
    马泰来.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谭志峰.王鹏运及其词[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刘蕙孙.铁云先生年谱长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2.
    邓潭洲.谭嗣同传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连燕堂.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杨天宏.新民之梦——梁启超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陈象恭.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3.
    郭延礼.秋瑾文学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丁福保.畴隐居士学术史[M].杭州:诂林精舍出版社,1949.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91.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柳亚子著,柳无忌编.苏曼殊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沈潜.出世入世间——黄宗仰传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沈潜、唐文权编.宗仰上人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M].上海:申报馆,1923.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辅仁大学1932年初版;上海书店1988.;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中华书局,1929.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卢冀野.近代中国文学讲话[M].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0.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杨世骥.文苑谈往[M].上海:中华书局1945.亦见于《新中华》杂志,1943-1944.
    吴文祺.近百年来的中国文艺思潮.1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刊于《学林》第1-3辑;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任访秋.中国现代文学史[M].前锋报社。
    任访秋.中国新文学渊源[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任访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论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关爱和.悲壮的沉落[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M].上海文艺,1998.
    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季镇淮.来之文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季镇淮.来之文录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飚.中华文学通史·近现代文学编[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王飚.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王飚.中国文学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钱仲联编选.近代诗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国近代文学研究》1983年第1辑、1985年第2辑.又刊于《词学》1985第3辑.
    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马卫中.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陈水云.清代词学发展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陈水云.明清词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孙克强.清代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莫立民.晚清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莫立民.近代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
    刘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研究述评[J].铜仁学院学报,2008(6):76-78.
    杨代春.《万国公报》研究综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2-126.
    何兆武.广学会的西学与维新派[J].历史研究,1961(4):21-44.
    程丽红师.林乐知与《万国公报》——对清末来华传教士办报的个案考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69-71.
    花宏艳.早期《申报》文人唱酬与交际网络之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6-141.
    段云章.戊戌维新的“天南”反响——以新加坡《天南新报》和邱菽园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1998(5):97-118.
    孙之梅.南社与“诗界革命派”的异同[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16-19.
    郭讲用.《庸言》编辑思想的变与不变[J].编辑之友,2012(11):109-111.
    杨萌芽.《庸言》杂志与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67.
    何炳然.清末《政论》《国风报》的立宪宣传——兼谈梁启超这个时期的思想变化[J].新闻研究资料,1992(3):163-177.
    李晨.《国粹学报》词学价值发微[J].大众文艺,2013(4):197.
    戚其章.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J].抗日战争研究,2008(2):26-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