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命与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大多是移植、借鉴甚至照搬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试图以此来解决我国的生命教育问题。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由于其文化教育的差异性不一定适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教育土壤,难免存在南橘北积、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标榜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往往缺乏科学的、本土的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大都停留于经验的、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难以抵达生命及其教育的深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本土文化土壤的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我国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中国是否拥有自己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通过深入发掘,我们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就丰富而深刻,它从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生命教育的真谛和规律,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生命教育目的、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过程、生命教育实践等方面阐发了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与指导价值。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生命及其教育的关系作了阐发。关于生命的本质,本文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作了详尽阐述。关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本文一方面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与归宿,从起点上讲,教育源于人之生命的需要;从过程上讲,教育要尊重生命的自然本性;从归宿上讲,教育要以生命成长发展为目的。另一方面,教育是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生命后天发展方向的引领;教育能为生命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教育能够激发生命发展的潜能等方面。
     接着,本文从本质观、目的观、内容观、过程观、方法策略等方面对《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中庸》关于生命教育本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个系统连贯的方面以及“诚明”与“明诚”两个目的一致、相辅相成、内外统一的模式和路径上。“天命之谓性”从本原上回答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原点在于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率性之谓道"体现了生命教育的规律,生命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生命本有的自有天性;“修道之谓教”则阐明了“自诚明”(内发型)、“自明诚”(外铄型)、“诚明合一”(内外结合型)三种相互作用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
     在生命教育目的上,《中庸》用“成己”与“成物”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教育的个体目的在于发展、完善和提升个体生命,这是“成己”;教育的社会目的在于成就群体生命(化育万物),这是“成物”;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促进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和谐共生,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时成就他者生命,这是“成己”与“成物”的结合。《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既不是个人本位论,也不是社会本位论,而是主张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本文对《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思想进行了阐述。《中庸》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是“道”。在《中庸》看来,道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与人之生命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文中进而从“德性”和“知识”的角度,对《中庸》“三达德”、“五达道”、“九经”等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中庸》“德知统一”的知识内容观。
     论文具体分析论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中庸》生命教育过程。文章认为,《中庸》论述了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结构、特点等问题,就过程的本质而言,《中庸》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具有多元性、多重性、整合性等特征。即是由认知、情意、实践、群己等本质构成的过程整体;结构上,五个环节一贯生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过程的生命认知规律;《中庸》生命教育过程观具有内外交织、尊道互动、情知共振、知行共孕、个群统一等特点。
     文中最后从“尽性”、“内省”、“好学”、“力行”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尽性”即要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是一种开发生命的策略,包括“因其材而笃”、“循序渐进”等具体策略;“内省”与“慎独”策略即感悟生命的策略,主张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性,发掘生命的自觉性;“好学”是一种激发生命的策略,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行”则是一种实践生命的策略。
     《中庸》字里行间凸现着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呈现的是一套完整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体系。本文经过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力图揭开《中庸》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的神秘面纱,发现《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经过现代创造性转化,完全可以为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当代生命教育实践服务。
Life and education have natural relations. When life and education are facing so many problems currently, life education draws wide attention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reas. But most of people just transplant, borrow and even copy Western theories on life and educ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The Western theories on life and education are culturally different, so it may not suitable to our special national situation and cultural soil and the phenomenon of acclimatization is inevitable. In addition, some education practices which are labeled life education lack the guidance from scientific and native life education theories. And these practices stay the concrete manipulative levels of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and it is hard to achieve deep level of life and education. Therefore, a set of life theory which is suitable to our own native culture is very needed to guide life education practices in our country. Actually, in Chinese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resourceful thoughts on life and education are embedded. One of the Confucius classics,"Moderation" reveals rich and profound thoughts on life education. It show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s on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origin and end of life education, truth and principles, practical way and purpose, contents, process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which is of great values for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irstly, the article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education in theory. About the nature of life, the article elucidate in detail from biology, sociology, philosophy,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gl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life is the origin and destin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speaking, education stems from the need of men' lives; From the process perspective, education should respect the natural nature of life; From the fate of speaking, education should take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life, which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 lea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ife; education can provide the impetu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fe support; education can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of life and other aspects.
     Essences of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are now embodied in the "destiny of that nature, the whims of that road, mending the roads is teaching" three aspects of system logic and coherence."Sincerity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Sincerity" two purposes are consistent complementary, unified model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ths,"destiny of that nature," originally answered that the origin of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is life;"whims of that road" embodies the laws of life education, and the aim of life education is to respect the inherent logic of the life development, activate the initiatives of intrinsic life, and show own natures of life;" Mending the roads is teaching" clarified "Sincerity Understanding Itself (intrinsically happening type),"Self Understanding Sincerity"(external fuse type),"One of Sincerity Understanding"(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ype), three interactions of life education practice mode.
     For the purpose of life education,"Moderation" reveals several meanings through "becoming the self and "becoming the object"; the individual aim of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perfect and promote individual life, which is "becoming the self; the social aim of education is to achieve group life, which is "becoming the object"; the aim of education also includes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life and group life together,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becoming the self and "becoming the object". The aim of life education is nor individual base nor social base; instead, it is consistency between individual values and social values.
     "Respecting morality" and "finding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have been the focus of numerous scholars in discussion of learning methodolog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tent of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s. The first thing of the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is the "principle", which is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god and human, between natural knowledge and human knowledg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specially the contents of life education on "three morals","five principles" and "nine criteria" in "Mod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rality" and "knowledge" and gain the "Moderation" thoughts on knowledge of "consistency between morality and knowledge".
     "The learned, the interrogation, the careful thoughts, the discernment, and th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 are embodies the process of "Moderation" life educatio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essenc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education process in "Moderation". In terms of process nature, the essence of life education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ty, multiplicity and integrated. It is a process including cognitive, affective, practical, and group composition as a whole. In terms of structure, it consists of five links, which are always generated and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It reflects life cognitive laws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rational knowledge, then to practice.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ration" life education process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respect the laws and interact, combina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affec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deeds,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Finally,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n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are discussed, e.g.,"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introspection","earning to learn","Action" and "Moderation"."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 means to explore, develop and play one's life, which is a strategy to explore life, including strategies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s" and "step by step"; strategies of "introspection" and "inner concentration" mean to feel life, pay attention to own experiences, and explore self-consciousness of life;"Earning to learn" means a strategy to inspire life, which demands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s in study;"action" is a strategy to experience life;"Moderation" is a strategy to perfect life.
     Words in "Moderation" reflects strong lif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showing an entire set of educational theory system with own native characteristics.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mysterious veil of "Moderation" and explore significant values of thoughts on life education in "Moderation".
引文
①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出版社.2010,3.
    ②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首次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③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2004)、《生命化教育》(2007)等,刘志军的《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2004)、王北生的《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2004)、刘济良的《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2004)、《生命教育论》(2004),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2008)、叶澜的《生命·实跋教育学论丛:回望》(2007)、《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立场》(2008)、《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基因》(2009)等等,各种关于生生命教育的论文更是为数可观。
    ① 其中,台湾地区从1997年年底就开始在教育系统内推行生命教育。1998年,台湾正式开始实施生命教育;2001年被定为“生命教育年”,2010年,成立“学校生命教育项目小组”,生命教育被正式纳入从小学至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2004年12月23日辽宁省开始在全省全面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由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等等。
    ②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7):8.
    ① 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63.
    ①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Freire)在其著作《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作了精彩的描述:1.教师教,学生被教;2.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3.教师思考,学生被思考;4.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5.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6.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唯命是从;7.教师做出行动.学生则幻摁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8.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没有人征求意见)适应学习内容;9.教师把自已作为知识权威和专业权威,与学生自由相对立;10.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学生只纯粹是客体。——引自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6.
    ① 黄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序言.
    ②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J.教育史研究1996,(1):12.
    ①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② 如陈赞在其《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中就认为,《中庸》直接指向了中国思想触摸实体的独特方式,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抵达了中国思想的核心。而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 Jullien)的也指出《中庸》用很少的篇幅就让读者进入中国思想的核心,…….
    ①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②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③ 马丹丹主编.生命科学导论[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2.
    ①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5-1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④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14.
    ① [台]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M].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19.
    ② 张传燧.内在于生命之中的教育——李红婷博士《跨越生命的断层——村落视野下的教育遭遇·序》[Jl.大学教育科学,2011,(2):封二.
    ① 王河滨.论生命教育理论基础与基本理念[J]浙江教育科学,2006,(4).
    ② 吴新武.生命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125-128.
    ① 芦雷.中西方生命观的历史回溯-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5).
    ② 宋红波.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发展前景[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① 文雪.生命教育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② 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③ 张锐、高琪.生命教育之我见[J].安徽教育.2003,(10).
    ④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⑤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⑥ 张艳红,许海元.教育本真与生命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⑦ 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43.
    ⑧ 缪建东.教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1.
    ① 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② 堪红桃.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J].宁夏教育,2004,(7-8).
    ① 文雪.生命教育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0.
    ② 王健.生命教育发展与研究综述[J].中国德育,2012,(8):80.
    ③ 张素玲,巴兆成,秦敬民.生命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52.
    ④ 李丹,刘晓洁.生命教育对策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2).
    ⑤ 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29-32.
    ⑥ 刘志春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70.
    ⑦ 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⑧ 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课堂[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① 田宏碧,陈家麟.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当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4):18-20.
    ② 毕义星.中小学生命教育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③ 孔令司.生命教育指导手册[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140-141.
    ④ 胡成霞.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
    ⑤ 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4-6.
    ⑥ 刘恩允、张世爱.敬畏生命完善人生融入生活——生命哲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① 夏晋祥.论“生命课堂”及其教学模式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1).
    ② 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2)
    ③ 谈利兵.论“生命教育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4).
    ① 易红郡,尹湘鹏.从生命意蕴诠释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② 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③ 闫守轩.论教学的生命关怀[J].教育科学,2010,(2).
    ④ 燕良轼.教学目的在生命视域中的约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7,(2).
    ⑤ 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⑥ 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
    ① 李正银.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② 王全兴.生命化教学的三大任务[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10).
    ① 如陈赞在其《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中就认为,《中庸》直接指向了中国思想触摸实体的独特方式,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抵达了中国思想的核心。而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FrancoisJullien)的也指出《中庸》用很少的篇幅就让读者进入中国思想的核心
    ② 在形形色色的《中国教育史》著作和教材中基本上都会零星地介绍或提及儒家这一经典著作——《中庸》。
    ③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24.
    ① 李定开,谭佛佑.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84.
    ②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41.
    ③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42.
    ④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44.
    ⑤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① 娄立志,广少奎.中国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59.
    ② 张传燧.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9-60.
    ① 周棋家.《中庸》教育思想初探[J].中州学刊,1983,(5).
    ② 陈怡.《中庸》的教育学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9.
    ③ 陈怡.《中庸》的教育学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9.
    ④ 陈怡.《中庸》的教育学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8):50.
    ① 宋宁娜.《<大学><中庸>中的教育哲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② 樊华强.《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微[J].哲学研究,2007,(3):43.
    ③ 樊华强.《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微[J].哲学研究,2007,(3):44.
    ④ 马嘉友.试论《中庸》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开封大学学报,2007,(2):1-2.
    ① 赵广平.《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②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教育史研究,1996,(1).
    ① 靳凤林.《中庸》与原始儒家的生命伦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69.
    ② 靳凤林.《中庸》与原始儒家的生命伦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69-74.
    ③ 靳凤林.《中庸》与原始儒家的生命伦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70.
    ④ 许启彬.生命伦理学与《中庸》的生命伦理精神[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5.
    ① 杨洋.生命觉解之道——《中庸》思想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16.
    ② 杨军宪.《中庸》“人”的主体意识的萌发[J].人文杂志,2009,(4).
    ③ 黄玉顺.儒家哲学的“三句真谛”——《中庸》开篇三句的释读[J].中州学刊,1999,(5):70.
    ④ 金东敏.王船山《中庸》哲学之实践性质——以《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诠释为中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
    ① 彭耀光.《中庸》天人观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②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③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① 一般认为是奥古斯德·孔德将生物学发展为一门如物理学、天文学等一样的基础学科,大约1850年后,生物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① 恩格斯.反杜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78-79.
    ② 胡文耕.生物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9.
    ① 周春江,刘敬泽主编.生命科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1,36.
    ②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6.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51.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5.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2.
    ② 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18.
    ③ 张曙光.生命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70.
    ④ 《易·系辞下》.
    ⑤ 《论语·阳货》.
    ①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32.
    ① 《淮南子·原道训》.
    ② 《淮南子·精神训》.
    ③ 《淮南子·览冥训》.
    ④ 《淮南子·本经训》.
    ⑤ 《淮南子·原道训》.
    ① 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
    ② 拉·梅特里著.顾寿观译.人是机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52.
    ① 于书亭.现代生物学对哲学的挑战[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8.
    ②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2-203.
    ① 转引自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99.
    ② [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5.
    ③ [美]威尔·杜兰特著,朱安译.探索的思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460.
    ①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12.
    ②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2.
    ③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1-202.
    ①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2.
    ②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2.
    ③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
    ①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1.
    ① 克拉斯沃尔等编,施良方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64.
    ② [德]费迪南费尔曼著.生命哲学[M].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8.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65.
    ②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8.
    ③ Martin Buber:I and You [M]. English Edition by Charles Scribner's 1958,8.
    ④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⑤ 冯建军教授在《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6期)一文中阐明了教育处在这三种关系之中的观点,其一“主体一客体”关系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对象化关系,包括教师与教育客体(教育资料)间的关系,学生与教育客体(教育资料)间的关系;第二,“主体与主体”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第三,“主我与客我”关系是指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各自内部的(me)之间的关系。
    ① 蒂里希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189.
    ② 《实性》.
    ① 《深察名号》.
    ② 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6.
    ④ [德]0·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M].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
    ⑤ 《吕氏春秋·恃君览》.
    ① 刘捷.关于人的本质演进的辩证审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52.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6.
    ③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④ 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99.
    ⑤ 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99.
    ①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48.
    ②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1.
    ① 《养生主注》
    ②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
    ③ 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6.
    ①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②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38.
    ③ [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1.
    ④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7.
    ⑤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② 《中庸》首章.
    ① 樊浩等.教育伦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
    ②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9.
    ① 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学报,2002,(4):10.
    ② 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教育研究,2004,(4):36.
    ③ 李卯.生命的遮蔽与澄明——教育技术化的理性反思与现世救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40.
    ① 张传燧.内在于生命之中的教育——李红婷博士《跨越生命的断层——村落视野下的教育遭遇·序》[J].大学教育科学,2011,(2):封二.
    ② [德]0·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Ml.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
    ③ [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4.
    ④ [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
    ① [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7.
    ②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4.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其中,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中就指出,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如《论语》中孔子所说之天;运命之天即孟子所言“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自然之天指自然运行之天;义理之天,如《中庸》“天命之谓性”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此五种天可分别对应:“天”“上帝”、“命运”、“自然”、“先验道德法则”
    ② 《说文解字·一部》.
    ③ 《说文解字注》.
    ④ 《说文解字注》.
    ⑤ 伍晓明.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4.
    ① 伍晓明.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4.
    ②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③ 《朱子语类》卷五.
    ④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①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② 傅斯年.性命古训辨正[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0.
    ③ 《说文解字》.
    ④ 《说文解字注》.
    ⑤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4.
    ⑥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4.
    ① 《朱子文集》卷六十七.
    ② 唐君毅.先秦中国的天命[J].东西方哲学,1962,(2):195.
    ③ 唐君毅.先秦中国的天命[J].东西方哲学,1962,(2):195.
    ④ 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485-486.
    ⑤ 《孟子·告子上》.
    ⑥ 《荀子·性恶》.
    ① 《朱字语类》卷五.
    ② 程颢,程颐.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③ 《传习录》上.
    ④ 《性命古训辩证》.
    ⑤ 《说文解字笺》.
    ⑥ 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625.
    ⑦ 《荀子·正名》.
    ⑧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⑨ 《论衡·初禀》.
    ① 《白虎通论》卷八“性情”。其中,“六气”在《左传。昭公元年》中指“阴阳风雨晦明”。但在《白虎通论》里,“六气”显然不是指这六种杂气,而是指某种精气,而“精气”绝没有六种,因此“六”意解不通,“六”疑为“元”,即“元气”也。这也与西汉明确提出“元气”宇宙自然观相吻合。最早提出元气概念的是董仲舒。真正提出元气—元论的是西汉的谶纬神学。《易纬·乾凿度》中有“通天地之元气”的表述,《礼统》提出“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和“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太平御览》卷一引)的观点。真正把元气作为天地万物最高的化生本原的是王充,他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皆由元气化生的观点。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411.
    ④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70.
    ⑤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C].东大图书公司,1983,295.
    ⑥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72.
    ⑦ 《孟子·告子上》.
    ⑧ 《庄子·庚桑楚》.
    ⑨ 《荀子·正名》.
    ① 韩愈《原性》
    ② 《易·乾卦》。
    ③ 《易.坤卦》。
    ④ 《易传·系辞》。
    ⑤ 《论语·阳货》。
    ⑥ 《荀子·正名》。
    ⑦ 嵇康:《养生论》。
    ⑧ 嵇康:《答难养生论》。
    ⑨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4,
    ⑩ 蒙培元.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新视野[J].2002.(6):42.
    ①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②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c].东大图书公司.1983,295.
    ③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4.
    ④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l.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6.
    ⑤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2001,17.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33.
    ② 丁为样.从《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论的形成理路[J].孔子研究,2001,(3):36-37.
    ③ 劳思光.大学中庸译注新编[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41.
    ④ 《中庸》第三十三章.
    ⑤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⑥ 蒙培元.《中庸》的“参赞化育说”[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7.
    ⑦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①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②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③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④ 《正蒙·诚明篇》.
    ⑤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l.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03.
    ⑥ 《中庸》第三十章.
    ⑦ 《荀子·性恶》.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103.
    ②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③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① 《传习录·薛侃录》.
    ②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2001,50.
    ③ 郑玄.礼记正义·中庸·十三经注疏之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92.
    ④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538.
    ⑤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
    ⑥ 《荀子·礼论》.
    ⑦ 《淮南子·秦族训》.
    ⑧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188.
    ⑨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9.
    ① 《孟子·告子上》.
    ② 《孟子·尽心上》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③ 《孟子·公孙丑》言“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④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⑤ 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00.
    ⑥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33.
    ① 樊浩等.教育伦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M].2001,40.
    ② 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
    ③ 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6.
    ④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4)::15.
    ① 《正蒙.诚明》.
    ② 《孟子·尽心上》.
    ③ 弗兰克·戈布尔著.吕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fMl.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6.
    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
    ⑤ 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0.
    ②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51.
    ③ 《老子》第四十二章.
    ④ 《老子》第二十五章.
    ⑤ 《老子》第四十一章.
    ⑥ 《老子》第二十一章.
    ⑦ 《庄子·大宗师》
    ⑧ 《老子》第七十三章.
    ⑨ 《老子》第四十章.
    ① 李祥俊.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7.
    ② 《论语·里仁》
    ③ 《论语·述而》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论述。
    ④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⑤ 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31.
    ⑥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329.
    ⑦ 《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 《中庸》第二十章.
    ⑨ 《中庸》首章.
    ⑩ 《中庸》第二十章.
    11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1152.
    ① 《遗书》卷二上,《二程集》29-30.
    ② 《无名论》.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2001,17.
    ② 《焚书·答耿中丞》.
    ③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2。
    ④ 《中庸》第十三章.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⑥ 《老子》第二十一章.
    ⑦ 《老子》第四十二章.
    ⑧ 《春秋繁露.顺命》.
    ⑨ 徐宗林.西洋教育思想史[M].北京:文景出版社,1985,470.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0.
    ② 《外物注》.
    ③ 《中庸》首章.
    ④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65.
    ②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③ 《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意思是说,南海之帝像和北海之帝忽一起去拜访中央之帝浑沌,浑沌热情周到地款待了他们。告别之时,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想回报一下浑沌。他们商量说,人人都有七窍(眼、耳、鼻、口),用来看、听、吃和呼吸,可独独浑沌没有,我们来为他打开七窍吧!于是,他们一天给浑沌打开一窍。七天后,七窍是开了,而浑沌却因此而死去了。
    ④ 他在《教约》中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⑤ 《教约》.
    ⑥ 戴本博,张法琨.外国教育史(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3.
    ⑦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4.
    ① 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1-92.
    ② 《论语·卫灵公》.
    ③ 杜维明.中庸洞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
    ④ 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81.
    ⑤ 《孟子·离娄上》.
    ①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④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⑤ 《孟子·尽心上》.
    ⑥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⑦ 鲁结.论教育的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1996,(2):4.
    ①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
    ② 《论语·为政》.
    ③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率先在其经典著作《形而上学》中提到,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后来的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也提出人生而自由的命题,他认为,自由是人性的产物。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6.
    ⑤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适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17.
    ① 冯建军.简论学校教育中的生命关怀[J].教育评论,2003,(2):6-8.
    ②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③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④ 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8,166。
    ⑤ [美]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26-127.
    ① 王啸.教育与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8.
    ②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54.
    ③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① 陈赟.中庸的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9.
    ③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
    ④ 郑玄.礼记正义·中庸·十三经注疏之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77.
    ⑤ 《孟子·尽心上》.
    ⑥ 《中庸章句》.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7.
    ②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
    ③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7.
    ④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⑤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① 《大学》.
    ②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538.
    ③ 《正蒙.诚明》张载集,21.
    ④ 此性在本文第三章已经有所论述,在这里即指生命.
    ①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二程集》,317.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4.
    ③ 《中庸》第一章.
    ④ 《老子》第四十七章.
    ⑤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49.
    ⑥ [法]柏格森.材料与记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1.
    ③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1.
    ④ 邓球柏.大学中庸通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26.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⑥ 《中庸》第二十章.
    ⑦ 《中庸》第二十章.
    ⑧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⑨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9.
    ⑩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301.
    1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7
    12 《孟子·告子上》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8.
    ①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②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二程遗书语录 》.
    ④ 《二程遗书》卷25.
    ⑤ 《王阳明全集·观德亭记》.
    ⑥ 赵祥麟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⑦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538.
    ⑧ 《正蒙·诚明》张载集,21.
    ①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二程集》,317.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4.
    ③ “致”有用力向外推扩的意思。
    ④ 《荀子·劝学》
    ⑤ 《荀子·性恶》
    ⑥ 《荀子·儒效》
    ⑦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⑧ 《春秋繁露·实性》.
    ⑨ 《朱文公文集》卷59.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5.
    ② 邓球柏.大学中庸通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26.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⑥ 《中庸》第二十章.
    ⑦ 《中庸》第二十三章.
    ⑧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5.
    ⑨ 倪胜利.大德日生——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2.
    ⑩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3
    11 《晁氏客语》.
    ① 在这里,天性可看作是生命内部的“性”,“人为”与“事物”可看作生命外部的影响因素。
    ② 《汉书·贾谊传》.
    ③ 《孟子·离娄下》.
    ④ 《荀子·劝学》.
    ⑤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① 《习学记言》卷十四.
    ②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193.
    ③ 《中庸》第二十七章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④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⑤ 张舜徽.张舜徽教授《中庸》七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4):4.
    ⑥ 杜维明.论儒学的宗教性:对《中庸》的现代诠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7.
    ⑦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⑧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① 礼记正义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91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45.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正蒙·乾称》.
    ⑤ 《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⑥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69.
    ①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②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教育史研究,1996,1.
    ③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0.
    ①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① [英]史蒂芬卢克斯.朱孔文,孔德龙译.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53.
    ② 涉及“社团”、“民族”、“国家”、“集体”、“种族”等概念。
    ③ 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207.
    ①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3.
    ②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① 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87.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李中华.中国入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2.
    ①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1.
    ②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①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② [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6.
    ③ 顾士敏.中国儒学导论:因“未来”而意义的“历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40.
    ④ 《孟子·尽心上》.
    ① 弗兰克·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6.
    ②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③ 《孟子·尽心上》.
    ④ 《苟子·修身》.
    ⑤ 《尚书引义·洪范三》.
    ① 《读四书大全说》.
    ② 《读四书大全说》.
    ③ 《读四书大全说》.
    ④ 《论语·八佾》.
    ⑤ 《论语·述而》.
    ⑥ 《中庸》第二十五章言:“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⑦ 杜维明.中庸洞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
    ⑧ 《中庸》第二十章.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据《论语·宪问》记载,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成为“成人”,孔子回答说:“如果做到若臧武仲的智,公绰的不欲,卞庄子的勇,冉求之艺,再以礼乐规范辅之,就可以算作成人了。”“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也成为儒家成人的一个经典表达。
    ③ 《论语·述而》: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论语·卫灵公》: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①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②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08.
    ③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64.
    ② 《南华真经注疏》.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朱子语类》卷八.
    ⑥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69.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68.
    ② 巴赫金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79.
    ③ 《中庸》第十七章.
    ④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⑤ 《论语·学而》.
    ⑥ 《论语·学而》.
    ⑦ 《论语·宪问》.
    ⑧ 《论语·子路》.
    ① 《论语·宪问》.
    ② 《论语·宪问》.
    ③ 《中庸》第十三章.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① 《论语·雍也》.
    ②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9.
    ① 梁漱溟.朝话[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89.
    ② 《中庸》首章.
    ③ 《中庸》首章.
    ① 《中庸》首章.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53.
    ③ 《中庸》第三十章.
    ④ 戴震.中庸补注[M].合肥:安徽丛书编印处,1936.
    ⑤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0.
    ⑥ 《庄子·齐物论》.
    ⑦ 《中庸》首章.
    ⑧ 《中庸》末章.
    ① 《中庸》第三十章.
    ② 《中庸》第二十三章.
    ③ 《中庸》首章.
    ④ 《中庸章句集注》
    ⑤ 《中庸》首章.
    ⑥ 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5.
    ① 《中庸》第十九章.
    ② 《中庸》第十四章.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① 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116.
    ②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③ 《中庸》第三十章.
    ④ 潘乃谷.潘光旦释“人世间的三角”[J].西北民族研究,2001,(3).
    ⑤ 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6.
    ⑥ 潘乃穆.潘乃和.潘光旦文集(第9卷)[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134.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69.
    ① 《中庸章句》第一章.
    ②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教育史研究1996,(1):9.
    ① 《国语·越语》
    ②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③ 刘复兴,刘长城.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5.
    ④ 《左传·昭公十八年》.
    ⑤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⑥ 《中庸》第三十章.
    ① 《中庸》第十二章.
    ② 《中庸》第十二章.
    ③ 《中庸》第二十六章.
    ④ 《中庸》第三十章.
    ① 刘复兴,刘长城.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传统教育哲学问题新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7.
    ② 《论语·雍也》.
    ③ 《中庸》第十三章.
    ④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00.
    ⑤ 《中庸》第十二章.
    ⑥ 《中庸》第十一章.
    ① 《中庸》第十五章.
    ② 《中庸》第十二章.
    ③ 《中庸》第十二章.
    ④ 《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
    ⑤ 《李文公集》
    ⑥ 《原道》.
    ① 《原道》.
    ② 《中庸》第十二章.
    ③ 《原道》.
    ④ 《原道》.
    ⑤ 《中庸》首章.
    ①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②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③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3.
    ④ 《中庸》第二十三章.
    ⑤ 钱穆.中国思想史论集(二)[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9,47.
    ⑥ 郑玄(汉)注,孔颖达(唐)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92.
    ⑦ 《正蒙·乾称》.
    ①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9.
    ② 这里主要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③ 这里主要指社会制度、社会风俗、人伦秩序等方面的知识。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04.
    ①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② 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教育史研究1996,(1):8-9.
    ③ 《中庸》第三十一章.
    ④ 《吴文正公集》卷二十二.
    ① 《中庸章句集注》.
    ② 《孟子·尽心上》.
    ③ 《孟子·告子上》.
    ④ 《论语·述而》.
    ⑤ 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55.
    ⑥ 《通书·诚几德第三》
    ⑦ 《通书·道第六》.
    ① 陆九洲,锤哲点校.陆九渊集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3.
    ② 《程世京伯崇字说》.
    ③ 《答人间性理》.
    ④ 《鲁斋遗书》卷一
    ⑤ 《论语·学而》.
    ⑥ 《中庸》第二十章.
    ⑦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06.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01.
    ③ 《程氏遗书》.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中庸集注》.
    ⑥ 《中庸》第二十章.
    ⑦ 《论语集注·学而》.
    ⑧ 《中庸》第二十章.
    ⑨ 《中庸》第三十一章.
    ⑩《中庸》第二十章.
    11 《中庸》第二十章.
    12 《孟子·离娄上》.
    13 《荀子·礼论篇》.
    ① 《明道学案》.
    ②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③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1.
    ④ 《朱子文集·学校贡举私议》
    ① 杨少松.中国教育史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41.
    ② 程颢,程颐.二程集[Ml.北京:中华书局,1981,448.
    ③ 《鲁斋遗书》卷一
    ④ 《训蒙大意示意读刘伯颂等》.
    ⑤ 《中庸章句集注》.
    ⑥ 《语类》卷118.
    ⑦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
    ① 张传燧.中国传统学习理论浅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5):7.
    ② 《中庸》第十三章.
    ③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448.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论语·宪政》.
    ⑥ 《孟子·滕文公上》.
    ⑦ 《大学》
    ① 《论语说》.
    ② 靳凤林.《中庸》与原始儒家的生命伦理fJ].南昌大学学报(入文社会科学版),2012,(3):72.
    ③ 《朱文公文集》卷79.
    ④ 《中庸章句》第一章.
    ① 《朱子语类》卷8.
    ② 《朱文公文集》卷74.
    ③ 《通书·礼乐第十三》.
    ④ 《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⑤ 《朱子语类》卷24.
    ⑥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70.
    ⑦ 《朱子语类》卷7.
    ① 《朱子语类》卷7.
    ② 《朱文公文集》卷79.
    ③ 《杂说》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17.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① 《淮南子·主术训》
    ②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③ 《横渠易说·易辞上》.
    ④ 《资治通鉴》.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论语·学而》.
    ③ 《论语·卫灵公》.
    ④ 《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⑥ 《中庸》第二十章.
    ⑦ 《论语·卫灵公》: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① 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2.
    ① 《荀子.劝学》.
    ①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0-181.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中庸》第二十章.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论语·学而》
    ⑤ 《中庸》第十四章.
    ⑥ 《中庸》第十一章.
    ⑦ 《中庸》第二十章.
    ⑧ 《中庸》第二十章.
    ① 《荀子·儒效》.
    ② 《荀子·劝学》.
    ③ 《荀子·劝学》.
    ④ 《荀子·性恶》.
    ⑤ 《墨子·经说上》.
    ⑥ 这在本文第四章中已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⑦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⑧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⑨ 《中庸》第二十章.
    ①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5.
    ②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③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④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⑤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⑥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0-181.
    ① 《文中子·礼乐》.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70.
    ③ 《论语·卫灵公》
    ④ 《论语·卫灵公》
    ⑤ 《论语·为政》.
    ① 《朱子语录》卷24.
    ② 《朱子语录》卷33.
    ③ 《正名》.
    ④ 《天论》.
    ⑤ 《正名》.
    ⑥ 具体内容参加第五章生命教育内容观的论述.
    ⑦ 黄白家:《宋元学案·晦翁学案》附录案语.
    ⑧ 《朱子语录》卷104.
    ⑨ 《朱子语类》卷98.
    ⑩ 《争臣论》.
    ① 《答侯继书》.
    ② 参见李卯.学“问”: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助推器[J].学园,2012.(5):12.
    ③ 《中庸或问》.
    ④ 《中庸或问》.
    ⑤ 《朱子语类》卷11.
    ①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② 《朱子年谱》卷2.
    ③ 《传习录》上.
    ④ 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J].2001,(2):8.
    ⑤ 《二程遗书》卷25.
    ⑥ 《朱子语类》卷121.
    ⑦ 《论语·为政》.
    ① 《论语·学而》:“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②《论语·卫灵公》.
    ③ 《论语·述而》.
    ④ 《送陈密序》.
    ⑤ 《中庸或问》.
    ① 《中庸或问》.
    ② 《朱子语类》卷8.
    ③ 《朱子语类》卷10.
    ④ 《传习录》下.
    ⑤ 《读通鉴论》卷17.
    ⑥ 《论语·子路》.
    ⑦ 《荀子·修身》.
    ⑧ 《荀子·儒效》.
    ① 《荀子·正名》.
    ② 《荀子·儒效》
    ③ 《朱子语类》卷13。
    ④ 《朱子语类》卷15。
    ⑤ 《朱文公全集答曹元可书》。
    ⑥ 《朱子语类》卷9。
    ⑦ 《朱子语类》卷11。
    ⑧ 《传习录》中.
    ⑨ 《读四书大全说》.
    ⑩ 《四书训义》卷5.
    ① 《中庸或问》
    ② 《程氏外书》卷6.
    ③ 《论语集注》
    ④ 《读四书大全说》卷4.
    ① 《与张廷实主事书》.
    ② 《白沙子·与张廷实》.
    ③ 张舜徽.张舜徽教授《中庸》七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4):4.
    ① 参照乔炳臣.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29.
    ② 参考张传燧.中国传统学习理论浅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5):9.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34.
    ② 《大学》.
    ①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66.
    ② 《中庸》第二十七章.
    ③ 《广雅·释诂一》:“尊,敬也”;赵歧注“尊,贵也”;杜预注“尊,重也”
    ④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286.
    ① 《学记》.
    ②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①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61.
    ② 由图5可知,由知到行的过程是智力因素(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情意因素)两条主线在共同发挥作用.
    ① 《中庸集注》.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③ 《中庸》第二十章.
    ④ 《荀子·劝学》.
    ⑤ 《朱子语类》卷12。
    ⑥ 《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①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②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③ 钱穆.晚学盲言(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8.
    ④ 这一思想是《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① 《与山巨源绝交书》.
    ② 《礼记·中庸注》.
    ③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
    ① 《淮南子·齐俗训》
    ②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77.
    ③ Andrea Weltzl-Fairchild. Aesthetic Response:Age or Style? Canadian Review of Art Education, Vol.22(1)
    ④ 《中庸》第十七章.
    ⑤ 朱熹.《论语集注·雍也》
    ⑥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95-97.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③ [英]史蒂文·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38.
    ④ 《老子》第17章.
    ⑤ 《论语·季氏》.
    ① 《论语·先进》.
    ② 《论语·雍也》.
    ③ 《论语·先进》.
    ④ 《中庸》第二十章.
    ⑤ 《淮南子·主术训》.
    ① 《淮南子·主术训》
    ②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73.
    ③ 《中庸》第十五章.
    ① (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40.
    ② 《老子》第63章.
    ③ 《中庸》第十一章.
    ④ 《中庸》第十一章.
    ⑤ 《孟子·尽心上》
    ⑥ 《孟子·尽心上》
    ⑦ 《孟子·公孙丑上》.
    ⑧ 《荀子·劝学》.
    ①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l.湖南师范大学,2007.
    ② 宋代张载在《易说·上经·蒙》中即言:“教人当以次,守得定,不妄施”,还言“慕学之始……步步进则渐到”,“须求之有渐”,也就是说教学根据学生发展的顺序层层深入,步步递进,逐步实现目的。
    ③ 宋代朱熹认为,从教学的角度而言,要“教人有序,不可躐等”;从学习的角度,“莫贵于循序而致精”从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其一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由小到大;其二是要由浅入深,从浅近平易处开始;其三是要量力而行。
    ④ 明代王守仁认为生命有着“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成长顺序,教学需遵循这种规律,“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也就是要做到循序渐进。
    ⑤ 明代王夫之认为“施之有序”,事和理有着粗浅、精细之分,教学也应该按照由近及远、由低至高的顺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他还根据其长期从事的教育实践总结出:“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之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
    ⑥ [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0.
    ⑦ [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65-66.
    ⑧ [法]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2.
    ⑨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91.
    ① 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0.
    ① 《中庸》首章.
    ② 《中庸》首章.
    ① 王岳川.《中庸》的精神价值与当代意义——《大学》《中庸》讲演录之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15.
    ② 《中庸》第十二章.
    ③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09.
    ① 《中庸》第二十五章.
    ② 张亚宁.《中庸》“诚”的思想[J].孔子研究,2009,(6):80.
    ③ 《孟子·尽心上》
    ④ [法]亨利·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
    ⑤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
    ⑥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7.
    ① 《中庸》第十四章.
    ② 《中庸》第十四章.
    ③ 《中庸》末章.
    ① 按宋明理学的观点,“未发”作为心之本体,是形而上者之性,“己发”作为心之用,是形而下者之情。
    ②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9.
    ①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
    ② 《论语·学而》.
    ③ 《论语·里仁》.
    ④ 《论语·卫灵公》.
    ⑤ 《论语·颜渊》.
    ⑥ 《论语·季氏》中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⑦ 《荀子·劝学》.
    ⑧ 《朱子语类》卷62.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中庸》第二十章.
    ① 《中庸》第二十章.
    ② 《论语解》卷三.
    ③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④ 《宋元学案·草庐学案》.
    ① 《论语·雍也》.
    ② 《论语·雍也》.
    ③ 《论语·述而》.
    ④ 《论语·阳货》.
    ⑤ 《吕氏春秋》.
    ⑥ 《法言·学行》.
    ① 《中庸》第十一章.
    ② 《中庸》第十四章.
    ③ 《中庸》第十四章.
    ④ 《修身》
    ⑤ 《修身》
    ⑥ 《墨子·公孟》.
    ⑦ 《论语·宪问》.
    ⑧ 《荀子·修身》.
    ① 《学行》.
    ② 《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
    ③ 《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
    ④ 《宋元学案·卷二十》.
    ⑤ 《学规类编》.
    ⑥ 《朱文公文集》卷54.
    ⑦ 《朱文公文集》卷54.
    ⑧ 《朱子文集·答日道一》.
    ⑨ 《四书训义》卷十三.
    ⑩ 《礼记章句·大学补传衍》.
    1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①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0-231.
    ① 张传燧.内在于生命之中的教育——李红婷博士《跨越生命的断层——-村落视野下的教育遭遇·序》[J].大学教育科学,2011,(2):封二.
    ② 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4.
    ③ 《中庸》首章.
    ④ 《中庸》第二十一章.
    ① 《中庸》第二十二章.
    ② 陈赟.中庸的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7.
    ③ 高时良.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① 陈赞.中庸的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7.
    ② 陈赞.中庸的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
    ③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④ 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1]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0.
    [3]郭或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7]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1]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
    [12]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4]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5]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6]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7]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四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8]张传燧.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9]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1]燕国材.中国教育心理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2]燕良轼.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概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3]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4]张传燧.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M].长沙:湖南师范出版社,2005.
    [25]张瑞璠,黄书光.中国教育哲学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6]刘韶军.儒家学习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出版社,2001.
    [27]钱穆.中庸新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8]庞朴.中庸形上思想[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9]邓球柏.中庸通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0]陈赞.中庸的思想[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1]伍晓明.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2]师为公.中庸深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33]王岳川.大学中庸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4]杜维明.《中庸》洞见(汉英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5]黄忠天.中庸释疑[M].高雄:语文出版社,2004.
    [36]高柏园.中庸形上思想[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37]谭宇权.中庸哲学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46.
    [38]吴怡.中庸诚的哲学[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
    [39]毛宽伟.中庸集义评释[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40]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2004.
    [43][德]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M].教育人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4][德]海德格尔著.邵元宝译.张汝伦校.人,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6][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7][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8][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9][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0][英]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1][捷]夸英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2][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3][英]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4][法]赫舍尔著.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5][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苏克校.哲学人类学.第2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6][法]卢梭著.李沤平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57][日]佐藤方彦编著,高崇明、张爱琴译.人为何是人—基于生理人类学的构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8][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9][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0][德]马克思·舍勒著.陈泽环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61][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2][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晓江译.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3][法]亨利.柏格森著,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4][美]埃·弗罗姆著,杨慧译.占有或存在——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65][德]费迪南·费尔曼著,李健鸣译.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6][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著,吴晓江译.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7][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68]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69]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0]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1]王策山.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3]裴娣娜.现代教学论(三卷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5]张传燧,纪国和.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6]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7]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7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0]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81]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3]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8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5]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6]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7]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88]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9]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位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0]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1]王北生.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2]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3]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出版社,2010.
    [94]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5]王希尧.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96]金生铉.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97]金生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8]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9]辛继湘.体验教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0]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01]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10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3]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回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4]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立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5]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基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6]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07]毕义星.中小学生命教育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08]孔令司.生命教育指导手册[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109]肖川,曹专.守护孩子的生命:中国家长要关注的20个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10]张素玲,巴兆成,秦敬民.生命教育[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111]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12]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13][台]吴庶深、黄丽花.生命教育概论—实用的教学方案[M].台北: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114]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15]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16]陆九洲,锤哲点校.陆九渊集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7]杨少松.中国教育史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118]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19]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21]郑玄.礼记正义·中庸·十三经注疏之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2]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2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124](宋)卫湜.杨少涵(校理)中庸集说[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125]弗兰克·戈布尔著.吕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27]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8]李祥俊.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7.
    [129]杜道明.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1998,(1)
    [130]朱宝信.“中”与儒家“十六字”秘诀[J].江淮论坛,1992,(5)
    [131]许抗生.《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较研究[J].孔子研究,2002,(1).
    [132]降大任.中庸”的变通性[J].哲学研究》,1997,(5)
    [133]李景林.先秦儒学“中庸”说本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4).
    [134]杜道明.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1998,(1).
    [135]邓红蕾.试论先秦儒家中庸范畴的哲理化[J].孔子研究,1987,(3)
    [136]麻尧宾.《大学》、《中庸》天人范式议论——以朱子疏释为关键的视域[J].哲学研究,2011,(5)
    [137]胡治.《中庸))新诠[J].齐鲁学刊,2007,(4).
    [138]彭富春.《中庸》新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39]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诊释[J].中国哲学史,2002,(3)
    [140]任玉军,董竞.《中庸》“成己成物”思想及现代意义[J].文史博览,2006,(7).
    [141]蒙培元.《中庸》的“参赞化育说”[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142]张伟.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43]叶秀山.试读《中庸》[J].中国哲学史,2000,(3)
    [144]靳凤林.《中庸》与原始儒家的生命伦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145]杨军宪.《中庸》“人”的主体意识的萌发[J].人文杂志,2009,(4)
    [146]李广良.“中庸”的智慧深度——《中庸》和中庸研究的新动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47]陈多旭.《中庸》与孔、孟间思想过渡的内在逻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8]庞朴.中庸”平议[J].中国社会科学,1980,(10).
    [149]徐刚.议《大学》、《中庸》与朱熹自然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5).
    [150]李坎、刘婷.中庸论诚[J].中山大学学报,2002,(2)
    [151]于桂凤,郭明记.论《中庸》之“中”的三位一体性[J].管子学刊,2001,(4).
    [152]李景林.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J].史学集刊,1997,(2).
    [153]许宁.道心扩充与人性生成——简论王夫之对《中庸》人性论的阐发[J].云梦学刊,2004,(4).
    [154]安乐折,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诊释[J].中国哲学史,2002,(3)朱学芳.天道·人道·修道——感悟《中庸》的教育智慧[J].高校教育管理,2009,(1).
    [155]周棋家.《中庸》教育思想初探[J].中州学刊,1983,(5)
    [156]宋宁娜.<大学><中庸>中的教育哲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57]陈怡.《中庸》的教育学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158]樊华强.《中庸》教育哲学思想探微[J].哲学研究,2007,(3).
    [159]樊华强.什么是教育——《中庸》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160]马嘉友.试论《中庸》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开封大学学报,2007,(2):1-2.
    [161]赵广平.《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162]马嘉友.试论《中庸》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开封大学学报,2007,(2).
    [163]金东敏.王船山.《中庸》哲学之实践性质——以《中庸》首章首三句的诠释为中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
    [164]彭耀光.《中庸》天人观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65]黄玉顺.儒家哲学的“三句真谛’,——《中庸》开篇三句的释读[J].中州学刊,1999,(5).
    [166]杨喜添.中国传统生命教育观探析[J].教育导刊,2008,(9).
    [167]吴亮奎.先秦道家生命教育哲学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8,(10).
    [168]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169]杨启亮.儒、墨、道教学传统比较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70]杨启亮.评古典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观[J].中国社会科学,1999,(4).
    [171]丁钢.先秦道家的教育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37,(2).
    [172]李文阁.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J].求是学刊,1996,(1).
    [173]张艳清.《周易》的生命和谐观及其现代启示[J].理论学刊,2009,(9)
    [174]张传燧.先秦教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特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
    [175]张传燧.汉代教学思想体系略论[J].教育研究,1990,(10).
    [176]张传燧.魏晋南北朝教学思想述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1991,(4).
    [177]张传燧.《中庸》的教学思想述析[J].教育史研究,1996,(1).
    [178]张传燧.中国传统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
    [179]张传燧.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的心理学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180]张传燧.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教学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6).
    [181]张传燧.孔子“学习中心”教学论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史研究,2001,(2).
    [182]张曙光.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学习与探索,1999,(5)
    [18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184]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185]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186]鲁洁.南京师范大学:一本用生命打开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学报,2002,(4).
    [187]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
    [188]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189]金生铉.生命教育:使教育成为善业[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
    [190]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191]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3).
    [192]苗杰.教育的原点与本质——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6,(6B).
    [193]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194]王北生,赵云红.从焦虑视角探寻与解读生命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195]张娜.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196]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197]冯建军.教育即生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1).
    [198]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199]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7).
    [200]刘铁芳.人世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8)
    [201]袁维新.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202]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03]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1,(6)
    [204]彭爱波.台湾地区学校的生命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3,(7).
    [205]张瑞平等.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2012,(6).
    [206]王健.生命教育发展与研究综述[J].中国德育,2012,(8).
    [207]文雪.生命教育论[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08]李丹,刘晓洁.生命教育对策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2)
    [209]刘志春.生命教育:学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210]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211]田宏碧,陈家麟.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当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4).
    [212]杨一鸣.理解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1,(3).
    [213]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3).
    [214]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215]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16]杨启光.从人的生命视角看其对教育的选择[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17]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
    [218]辛继湘.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3,(4)
    [219]辛继湘.论教学的审美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220]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221]燕良轼.人本主义的生命教学观[J].大学教育科学,2009,(4).
    [222]燕良轼.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1).
    [223]燕良轼.直觉的生命教学蕴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224]燕良轼.生命教学是艺术化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
    [225]刘恩允、张世爱.敬畏生命完善人生融入生活——生命哲学视野中的生命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16).
    [226]张艳红,许海元.教育本真与生命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1)
    [227]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
    [228]堪红桃.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J].宁夏教育,2004,(7-8).
    [229]葛力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辞典[Z].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230]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31]董纯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32]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233]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34]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35]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36]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37]王爱菊.走向主体间的生存[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38]胡成霞.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07.
    [239]王敏.走向生命关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40]万玉.关注生命——教育新的价值取向[D].河南大学,2000.
    [241]杨新颖.走出生命的断层[D].河南大学,2003.
    [242]袁进霞.迈向滋润生命的课堂[D].河南大学,2004.
    [243]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先秦儒家教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44]刘光育.《中庸》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1.
    [245]刘道岭.《中庸》的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6.
    [246]陈琳.《中庸》“慎独”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47]杨洋.生命觉解之道——《中庸》思想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48]韩百龙.《中庸》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49]崔秀军.《中庸》人性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1.
    [250]谢凌飞.《中庸》哲学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
    [251]张景龙.论《中庸》“诚”的思想及其特色[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52]向楠.《中庸》心性修养论浅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53]付粉鸽.自然与自由——老庄生命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54]王一木.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6.
    [255]Van Manen.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The Althouse Press,1997.
    [256]David Dewhurst. Education and Passion. Educational Theory, Vol.47, dumber 4,1997.
    [257]The Life Cycle:A Suggeste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Jensen-Wsinski, Barbara H; Lehigh Univ, Bethlehem, PA. Dept. of English, 1982.
    [258]Andrew Carrod, Learning for Lif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1992.
    [259]Andrew Reid. The value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vol.32,No.3,1998.
    [260]McConkey, Roy.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vol.32,NO.2,1998.
    [261]Morwenna Griffiths.Is it Possible to Live a Philospphical, Educational Life in Education,Nowadays?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Vol.46,No.3,2012.
    [262]Chen J. New inquiry about meaning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life education. J Guangdong Univ 4(1):63-65,2004.
    [263]Gao J.Research about university students'life education.3(2):8-11,2003.
    [264]Wu Chi CHANG, Yung Sheng OU.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An Approach to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Position of Autobiographic Inquiry of Currere.7(16):92-102,2013
    [265]Siu-Ming TO; Cherry Hau-lin TAM; Wallace Chi-Ho CHAN.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66]Life education for Hong Kong adolescent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7(16), plll-121,2013.
    [267]Victoria S. Wike: Kant on Happiness in Eth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268]Love, actually:This house on Auckland's North Shore is the scenes of a long, dis nee love story,2008.
    [269]Love, desire,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oughts of romantic alternatives,2008.
    [270]Effect of At chment Training on Anxiety and At chment Behaviors of first, time Mothers, 2012.
    [271]Schneewind,J.B.Moral Philosophy from Montaigne to Ka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72]Lovlie,L.Standlish,P.Introduction:Building and the Idea of a Libe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