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吉家营地台戏调查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地台戏又称“地台子”、“故事戏”等,是流传于山西省临猗县吉家营村的一种家族祭祀仪式剧,它植根于民间,与祖先信仰、宗教祭祀紧密结合,且依附于元宵社火、祖先崇拜等民俗活动,以福佑子孙、驱凶纳吉为目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宗教祭祀色彩。地台戏不设舞台,演出时划地围场,开演前伴有一系列象征性祭祀仪式,人物装扮世袭制,乐队伴奏只以锣鼓、铙钹击节,不配丝弦;演员以唱为主,支曲反复,道白仅出现在打报军情、传令武将等场合,而且十分简单,甚至有些剧目通篇无白;唱词以七言诗赞体形式出现,偶有添加一至两字凑句现象,基本唱段分为上下栏,各四句;演唱形式又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通篇相类;剧目多为历史征战题材,场面火爆,打斗激烈,无女性参与;流传地域仅限于吉家营村,属于家族性祭祀演剧,并且是全部以武戏入剧的特例。开展地台戏的发掘、研究,不仅丰富了祭祀仪式剧的种类,而且也能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知仪式剧的各种特质。
     序言中,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分别介绍了古河东地区、临猗县、吉家营村的区域概况、社会人文和宗教信仰,在吉家营村的建村过程中指出明代的户籍制度、兵役制度、屯田制度对当地民俗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以及与地台戏产生、形成的重要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地台戏的起源、发生、发展、演变过程,重点分析影响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总结明代军屯制度对地台戏产生的先决因素,以及本地区迎神赛社、民间歌舞和各种仪式演剧形态对地台戏的最终成型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介绍地台戏的演出形态,主要以2012年元宵节期间,山西大学、非遗保护中心、临猗县文化馆联合考察过程作为研究基础,全面展现地台戏存在的民俗环境,真实记录地台戏从组织筹备到排练演出的整个过程,系统总结家族祭祀演剧所保留的原始艺术形态,力求还原地台戏的真实面貌,从而揭示出祭祀仪式与戏剧表演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的关系。
     地台戏现存剧目34出,大部分是反映历代征战兴废的题材,以隋唐五代故事居多,还有少数先秦戏、三国戏、封神戏、水浒戏、神魔戏等。抄本以麻线装钉,单页双折,用蓝色、黄色、格子粗麻布包装,封面无字,唱词均在纸张背面书写。第四章从地台戏剧本内容入手,结合其表演形式、音乐唱腔,对抄本的外观形制、剧情梗概、故事本源、人物形象、创编手段、剧本特点等方面进行初步考证与研究,揭示其中所反映的民众思想、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第五章将地台戏放置于黄河流域仪式戏剧的大环境中,通过与其他仪式戏剧的比较研究,揭示出传统农耕文明影响下的仪式戏剧在演出目的、演出过程、艺术形态等方面所具有的类同性,并且从剧目名称、情节内容、抄本唱词、音乐唱腔、脚色行当、乐器伴奏等方面将地台戏与当地流行的大剧种——蒲剧、秦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历史传承关系,总结成熟戏剧形态对地台戏形成所起的作用。最后在全文基础上,深入探讨它作为一种民间家族祭祀仪式戏剧所具有的形态功能,以及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价值与意义,为仪式剧研究增添新的实物案例。
DiTai opera, also known as “Di Tai Zi” or "story play", is popular in JiJiaYing village,Linyi county, Shanxi Province as a kind of family ceremony play. It is rooted in the folk,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ancestor worship, religious, and attached to the lantern festivals,ancestor worship and other folk activities to bliss sons, Najib fierce drive for the purpose ofreligious worship with rich local religious color. DiTai opera play no stage performances,delimit the paddock, before the show with a series of symbolic ritual, people dressedhereditary, orchestra only in drums, cymbals hit section, unworthy stringed; actor to sing themain branch song repeatedly, talking appears only in military intelligence, heralds thegenerals and other occasions, even some plays have no talking throughout; libretto tocalligraphy like body form, occasionally adding one or two word, the basic aria is divided intocolumns, each four; concert form devided solo, duet, round singing chorus, similarthroughout. Repertoire mostly historical campaign themes, scenes of hot, fierce fighting, nofemale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al spread is limited to the guitar home village, which belongsto the family of the ritual drama, and DiTai opera is all in arms into the drama of a specialcase. The excavations carried out in DiTai opera, research, not only enrich the kind of ritualdrama, but also allows various qualities of our more comprehensive cognitive ritual drama.
     Preface describ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main content andinnovation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d the regional situation, social cultural andreligious beliefs in ancient HeDong district, Linyi county and JiJiaYing village, points out theinfluenc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military system in Ming Dynasty, thesystem of Mita Local folklore environ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as well as to produce DiTai opera,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formed.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lay form of DiTaiopera, mainly in2012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center, Shanxi University, Linyi County Museum Cultural joint investigation process as thebasis,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the DiTai opera together existing folk environment, thewhole process of real recording DiTai opera play from the preparatory to the rehearsal and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ummarizes the form of primitive art retained in the familysacrificial drama, tries to restore the true face of the DiTai opera together, so as to reveal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and drama contain each other, mutual fusion.
     The DiTai opera together existing repertoire of34, mostly reflect the abolition of themes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here are a small number of pre Qin opera, SanGuo opera,Feng Shen opera, Shui Hu drama, ShenMo drama etc. The Codex to twine binding, singlepage double fold, with blue, yellow, lattice cloth cover packaging, wordless, lyrics are in theback of the paper writing. The fourth chapter starts from the DiTai opera content, combinedwith its form, the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appearance shape, the plot, story, characters,creation means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copies of the script for preliminary textualresearch, it reflects the thoughts of the people, social psychology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fifth chapter will play the DiTai opera place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ritual drama in theenvironment,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Tai opera and other rituals, reveal that has animpact on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of ritual theatre, art form of process performance in theperformance objective, aspects of the same name, and from the repertoire, the plot content,copy the libretto singing, music, role of business, musical accompaniment and so on will thebig drama the drama together with local popular--comparison of cattail drama, opera, thehistorical inheritance ther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summarizing the mature drama form'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tform. Finally, in the basis, in-depth study of morphologyand function as a private family ritual drama ha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in Chinesedrama history, add new real case for ritual drama.
引文
①张晓洁《新发现的临猗吉家营故事戏调查》,发表于《蒲剧艺术》,2011年,第2期。
    ②吉晓瑞《临猗地台戏起源于军队》,发表于《运城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①吉晓瑞《临猗地台戏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221。
    ②《诗经中华经典藏书》,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214。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页1817。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十三经注疏》,页1816。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十三经注疏》,页1902。
    ⑥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中华经典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页195。
    ①《二十五史》本《史记》,卷十五,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87。
    ②《二十五史》本《史记》,卷十五,页88。
    ①清·潘樾修,吴启元、高昭烈篆,宋之树续修,何世勋、陈仪续篆:清雍正七年《猗氏县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卷七“艺文”。
    ②俞家骧、许监观主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临晋县志》卷五,成文出版社1976年,页168。
    ③孙晋怀、宁新杰,《临猗县地名志》,临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页4。
    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委会《临猗文史资料》第九辑,1994年,页133。
    ②中国戏曲志编辑部编,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页565。
    ③乔润令《山西民俗与山西人》,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年,页244。
    ①王正茂篆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临晋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页181。
    ②王正茂篆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临晋县志》,页215。
    ②《中国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典·丧葬陵墓志》中华文化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9。
    ③《礼记正义》卷46“祭法”,《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1590。
    ①上述内容来自83岁老艺人吉自立讲述,采访时间:2010年11月,采访地点:吉家营村村委会。
    ②俞家骧、许监观主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临晋县志》卷十六,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1月,页163。
    ③林希元《应诏陈言屯田疏》,《明经世文编》卷一六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页1650。
    ④俞家骧、许监观主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临晋县志》卷十六,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年1月,页227。
    ①《二十五史》本《明史》卷七十八《食货志),页7080。
    ②《明律条例》,江苏广陵古藉刻印社,1989年版影印本,卷4,页118。
    ③《明史》卷七十八,《食货二·赋役》,中华书局,1986年,页7983。
    ①《二十五史》本《明史》,页8018。
    ②《大明会典》,明万历十五年刻本,卷18,页1。
    ③王正茂篆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临晋县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页215。
    ①《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页258。
    ②《明史》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志四》,中华书局,1986年,页8013。
    ③孙晋怀、宁新杰,《临猗县地名志》,临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页112。
    ④中华文化编委会编《中国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典·民间风俗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426。
    ①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岁时》,上海:上海商务印刷馆,1937年,页84。
    ②马叔田《中国民间俗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页327。
    ③《二十五史》本《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页1171。
    ④临猗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临猗县文史资料》第九辑,页132。
    ①《二十五史》本《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页7789。
    ②《二十五史》本《明史》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志四》,页8013。
    ③范中义,《明代军事史》(上),《中国军事通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159。
    ①《明实录太祖实录》(校印本)卷177,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页2687。
    ②皇甫重庆《地戏原始祭祀形态蠡测》载《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289。
    ③谢振东《贵州省安顺市九溪村小堡地戏考察》,《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页323。
    ①《二十五史》本《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页7788。
    ①宋·高承,《事物纪原》,《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页310。
    ②《孤本元明杂剧》册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③《二十五史》本《晋书》卷九十五,页1532。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188。
    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页2124。
    ⑥《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①《礼记正义》卷46“祭法”,《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页1589。
    ②见《管子·乘马篇》,“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上文曰“无市,则民乏矣”,下文曰“立关市之赋”,据《管子集校》,《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147。
    ③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页407。
    ④《礼记正义》卷46“祭法”,《十三经注疏》,页1589。
    ⑤《二十五史》本《元史》卷九十三,页7507。
    ⑥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二“社”,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页977。
    ⑦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秋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页56。
    ⑧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页293。
    ⑨璩昆玉《古今类书篡要》卷二“时令部社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①《礼记正义》卷46“祭法”,《十三经注疏》,页1588。
    ②《礼记月令》卷16,《十三经注疏》,页1369。
    ③范丽珠《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页5。
    ④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145。
    ⑤《二十五史》本《汉书》,页487。
    ①清·毕宿焘修、张史笔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万泉县志》,卷七“风俗篇”。
    ②清·张成德修、李友洙、张我观篆: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绛州县志》,卷二“风俗篇”。
    ③清·周之桢修、崔会颐篆: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猗氏县志》,卷二“风俗篇”。
    ④清·薛元钊修、张于铸篆: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垣曲县志》,卷十四“杂志”。
    ⑤余宝滋修、杨韨田纂:民国八年(1919)石印本《闻喜县志》卷九“礼俗篇”。
    ⑥徐嘉清修、曲乃锐纂: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解县志》,卷四“礼俗篇”。
    ⑦徐昭俭修、杨兆泰篆: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新绛县志》,卷三“礼俗篇”。
    ⑧张柳星、范茂松修、郭廷瑞篆: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荣河县志》,卷八“礼俗篇”。
    ①汪晓云博士学位论文《从仪式到艺术:中西戏剧发生学研究》(厦门大学2005年),页8-9。
    ②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8。
    ③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166。
    ①[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序》,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②转引自吴光耀《戏剧的起源和形式》,《戏剧艺术》,1985年第3期。
    ③[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页221—222。
    ④[英]詹·乔·弗雷泽《金枝》中译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页28—29。
    ①许世旺珍藏李一注释《<扇鼓神谱>注释》《中华戏曲》第六辑,山西人民出版社,页73-74。
    ②《周礼》卷三十一,《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1980年,页213。
    ①王志峰《民间祭祀戏剧中的历史演义故事》,载《中华戏曲》第四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页204。
    ②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页40。
    ①寒声栗守田原双喜《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注释载于《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页6。
    ①王国维《宋儿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4。
    ①任半塘《唐戏弄》下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页420。
    ②《二十五史》本《新唐书》卷二十一,页4181。
    ③《二十五史》本《旧唐书》卷二十八,页3610。
    ④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部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页123。
    ⑤《唐会要》,日本式会社中文出版社,1978年,页228。
    ①叶德均《小说戏曲丛考》(全二册)卷下,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页627。
    ①采访时间:2012年3月5日;采访人:吉忠民;采访地点:吉家营村广场前。
    ①王秋桂:《元宵节补考》,原载《民俗曲艺》第65期。
    ②《二十五史》本《隋书》卷六二,页3425。
    ①《二十五史》本《旧唐书·音乐志》卷三十三,志第九,页3612。
    ②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中指出凡唐人“俳优歌舞杂奏”皆为歌舞戏,第二章《歌舞戏总》中还说:“一旦内容有故,或技艺涉说白,虽记载简略,表现模糊。亦非认为歌舞戏不可。”
    ③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页164-165。
    ④王国维撰:《宋儿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页3l。
    ⑤《二十五史》本《金史·世宗雍纪》卷六,页6942。
    ⑥《二十五史》本《元史·张养浩传》卷一百七十五,页7707。
    ⑦《二十五史》本《元史·祭祀志》卷七十七,页7456。
    ①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页714。
    ①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页699。
    ①《二十五史》本《后汉书·铫期》,卷二十,页870。
    ①《秦腔剧目初考》,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二十五史》本《宋史下》卷三百五十一,页6426。
    ②宋·李埴撰《皇宋十朝纲要》(影印本)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③宋·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四十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①鲁迅《宋元之拟话本》,《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齐鲁书社,1997年,页99。
    ②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中国文学研究》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100。
    ①罗贯中著《水浒传》卷一百十九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①《鲁迅全集》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②《二十五史》本《旧五代史》卷二十一,页4881。
    ①《二十五史》本《新五代史》卷三十二,页5108。
    ②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二百七十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页923。
    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北京:宝文堂书店,1983年版。
    ②拉拽。《集韵·入薛》:“扢,拔引也。”《韩诗外传》卷七:“(楚庄王后﹞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絶之,愿趣火视絶缨者。’”此处似应为“挖”。
    ①沈福馨:《安顺市蔡官屯村〈薛丁山征西〉》,收入《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页61。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律》集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页138。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曲品》集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页207。
    ②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闲情偶寄》集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页54。
    ①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闲情偶寄》集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页14。
    ①刘文峰《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载于《艺术百家》,2005年第4期。
    ①汪晓云《傩与神鬼人关系的变迁》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页1。
    ①《十三经注疏·论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页2468。
    ②《十三经注疏·大学》,页1856。
    ③《十三经注疏·孟子》,页2705。
    ④《诸子集成·荀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页113。
    ⑤《诸子集成·荀子》,页175。
    ⑥《诸子集成·荀子》,页177。
    ①李贽《焚书》卷三,《杂述读律肤说》,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页132。
    ①《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册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页24。
    ②参见李佳《晋北赛戏考论》整理,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06级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李瑛《民间仪式剧的活化石——晋南锣鼓杂戏研究》整理,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②参见黄竹三《晋冀宗教祭祀戏剧的类同性》,载于《中华戏曲》第26辑。
    ①参见李伟《河北涉县赛戏考察报告》,载于《中华戏曲》第21辑。
    ①《清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027页。
    ①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抄存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四十二集,陕西省文化局编印,1983年,页254。
    ①西安三意社存本,《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第四十四册,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编纂,页318。
    ①根据《戏考》第十四册整理
    ①《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同州梆子》第二集,页297。
    ②《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同州梆子》第二集,页235。
    ③《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华剧》第五集,页1667。
    【1】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5】汉·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左传》,《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汉·司马迁《史记》,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汉·班固《汉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8】宋·范晔《后汉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唐·令狐德棻等监修《隋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0】后晋·刘昫《旧唐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
    【13】元·脱脱等撰《宋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4】元·脱脱等撰《辽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5】元·脱脱等撰《金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6】明·宋濂等撰《元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清·张延玉等撰《明史》,上海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8】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9】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0】东汉·应劭著,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2】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3】宋·无名氏《西湖老人繁盛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4】宋·吴自牧《梦粱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5】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26】宋·高承《事物纪原》,丛书集成初编(1209—1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28】《明实录·太祖实录》(校印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29】明·李东阳等《明会典》,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
    【30】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1年。
    【31】《清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1988年。
    【1】清·潘樾修等人篆,雍正七年(1729)《猗氏县志》。
    【2】清·毕宿焘修、张史笔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万泉县志》。
    【3】清·张成德修、李友洙、张我观篆,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绛州县志》。
    【4】清·毕宿焘修、张史笔篆,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万泉县志》。
    【5】清·王正茂篆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临晋县志》。
    【6】清·周之桢修、崔会颐篆,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猗氏县志》。
    【7】清·薛元钊修、张于铸篆,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垣曲县志》。
    【8】《山西通志》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余宝滋修、杨韨田纂,民国八年(1919)石印本《闻喜县志》。
    【10】徐嘉清修、曲乃锐纂,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解县志》。
    【11】俞家骧、许监观主修,赵意空、于廷梁纂修,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临晋县志》。
    【12】徐昭俭修、杨兆泰篆,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新绛县志》。
    【13】张柳星、范茂松修、郭廷瑞篆,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荣河县志》。
    【14】《临猗县志》,临猗县志编纂委员会,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年。
    【15】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16】孙晋怀、宁新杰编,《临猗县地名志》,临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
    【1】《中国戏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2】《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3】《山西剧种概说》,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5】《山西地方戏曲汇编》,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6】《蒲州梆子传统剧目汇编》,山西临汾三晋文化研究会编,1992—1998年。
    【7】杜波、行乐贤、李恩泽编著《蒲州梆子剧目辞典》,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年。
    【8】傅仁杰、行乐贤《河东戏曲文物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9】《陕西传统剧目汇编》,陕西省文化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83年。
    【10】《秦腔剧目初考》,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西安秦腔剧本精编》,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编纂,2012年。
    【1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1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4】张庚、郭汉诚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15】张庚、郭汉诚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16】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17】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9】[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勇译,黄美华校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0】墨遗萍《蒲剧史魂》,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1981年。
    【21】行乐贤、李恩泽《蒲剧简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
    【22】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3】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24】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2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6】王毓栓《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7】范中义《明代军事史》(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28】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9】范丽珠《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
    【30】傅谨《草根的力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1】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32】路应昆《中国戏曲与社会诸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3】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4】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武汉:学林出版社,2001年。
    【35】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8】董晓萍、[美]欧达伟(R.David Arkush)《华北民间文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9】董晓萍、[美]欧达伟(R.David Arkush)《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41】胡天成《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42】麻国钧《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4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44】[英]詹·乔·弗雷泽《金枝》中译本,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45】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46】王克芬《中国舞蹈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47】叶德均《小说戏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
    【4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9】施旭生《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51】赵尚文《梨园散论》,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
    【52】姚宝瑄、王小圣著《吉家营故事戏剧本简注》,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年。
    【1】李元庆《论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载于《晋阳学刊》1990年第1期。
    【2】寒声栗守田等《〈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初探》,载于《中华戏曲》第三辑。
    【3】任光伟《赛戏、铙鼓杂戏初探》,载于《中华戏曲》第三辑。
    【4】许世旺珍藏,李一注释,《〈扇鼓神谱〉注释》载于《中华戏曲》第六辑。
    【5】李伟《河北涉县赛戏考察报告》,载于《中华戏曲》第二十一辑。
    【6】黄竹三《晋冀宗教祭祀戏剧的类同性》,载于《中华戏曲》第二十六辑。
    【7】王志峰《民间祭祀戏剧中的历史演义故事》,载于《中华戏曲》第四十一辑。
    【8】李艳芝《明朝户籍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朱进彬《明代保山军屯概说》,载于《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0】傅顽璐《明代军屯制度沿革》,载于《军事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11】宿小妹、李三谋《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载于《古今农业》2008年第4期。
    【12】张海瀛《明代山西的民佃屯田》,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3】喻堰田《明代前中期西北四镇边粮来源浅探》,载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0期。
    【14】吴名岗《明初黄河三角洲军事移民问题》,载于《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刘笑岩《北曲杂剧兴起的原因——河东地区两种文化形态的碰撞与融合》,载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1期。
    【16】秦佩《固义傩戏与赛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成皓《贵州省安顺市九溪村地戏现状调查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8】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级博士学位论文。
    【19】田桂民《中国早期宗教祭祀及其乐舞对于戏曲形成的影响》,载于《南开学报》2001年第6期。
    【20】刘卫英、姜娜《近十年国内仪式研究现状综述》,载于《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1】张琪亚《民间祭祀仪式的社会内聚力》,载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2】王廷信《明代的傩俗与傩戏》,载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23】蔡美云《明清民间喜剧与狂欢》,载于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4年第4期。
    【24】叶明生《仪式与戏剧――民俗学的考察》,载于《民俗曲艺》第129期。
    【25】刘祯《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载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6】李媛《选择神祗:明代公祀体系的包容与排斥——以地方公祭神祠为中心》,载于《求是学刊》2012年第3期。
    【27】杨惠珺《陕西民问社火的文化地层》,载于《艺术百家》2007年第8期。
    【28】傅谨《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载于《文艺研究》2008年第7期。
    【29】[日]田仲一成《再论民间祭祀文化在戏剧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对傅谨教授〈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一文的回应》,载于《民俗研究》2009年2期。
    【30】庹修明《中国军傩——贵州地戏》,载于《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4期。
    【31】王真彦《试论中国戏剧传统中的仪式要素》,载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2】王廷信《从早期宗教角度研究戏剧形式发生的逻辑顺序》,载于《艺术百家》2001年第4期。
    【33】汪晓云《傩与神鬼人关系的变迁》,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4】汪晓云《是戏剧还是仪式——论戏剧与仪式的分界》,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5】刘祯《现代戏曲史学:从王国维到张庚》,载于《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36】汪晓云《仪式及其象征的发生学研究:以酒神祭祀仪式为例》,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37】汪晓云《重构戏剧史:从戏剧发生开始》,载于《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38】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9】汪晓云《从仪式到艺术:中西戏剧发生学研究》,厦门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40】王兆乾《仪式性戏剧与观赏性戏剧》,载于《民俗曲艺》第130期。
    【41】李仙娟《地名的文化内涵——临猗地名折射出的文化信息》,载于《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42】徐燕《隋唐故事考论》,扬州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43】张之薇《“故事”与“歌舞”的平衡与失衡——略论戏曲之“演”》,载于《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
    【44】楼含松《李存孝形象与五代史故事的传播——兼论古代通俗小说的文人化》,载于《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45】丁钰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题材模式之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03级博士学位论文。
    【46】龚敏《明代历史演义小说考》,南开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47】吴书荫《明代戏曲文学史料概述》,载于《文献季刊》2004年第1期。
    【48】陈振华《“说唐”与〈说唐演义全传〉》,湖南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49】李芳《〈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研究》,中山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50】李瑜《〈说唐演义全传〉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51】王剑《说唐故事演变研究》,浙江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52】杨柳《薛家将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山西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53】杨蓓蓓《薛家将戏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54】彭英福《薛仁贵故事的民间色彩与文化意蕴》,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55】戴云波、葛传彬《〈水浒〉故事演变与农民起义》,载于《复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56】窦开虎《水浒戏述论》,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7】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58】周博《〈封神演义〉的成书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9】褚殷超《〈封神演义〉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0】孟亭竹《二十世纪〈东周列国志〉传播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1】李连生《地方戏与传统剧目的传承》,载于《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2】安葵《地方戏戏曲文学的丰富性》,载于《戏曲文学》2002年第3期。
    【63】祡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64】彭恒礼《元宵演剧习俗研究》,中山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65】李瑛《山西省临猗县锣鼓杂戏调查报告》,山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66】李佳《晋北赛戏考论》,山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7】王晓芳《山西寿阳“爱社”傩文化调查报告》,山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68】黄竹三、王福才《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收于《民俗曲艺丛书》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台湾)1994年。
    【69】谢振东《贵州省安顺市九溪村小堡地戏考察》,收于《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台湾)1994年。
    【70】皇甫重庆《地戏原始祭祀形态蠡测》,载于《中华戏曲》第十二辑。
    【71】王秋桂《元宵节补考》,原载《民俗曲艺》第65期。
    【72】沈福馨《安顺市蔡官屯村〈薛丁山征西〉》,收入《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台湾)1994年。
    【73】吉晓瑞《临猗地台戏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74】王世红《论家族祭祀对社会的凝聚作用》,载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2007年第2期。
    【75】王廷信《中国戏剧之发生》,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76】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77】刘文峰《合阳跳戏——宋金杂剧的遗响》,载于《艺术百家》,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