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戏曲学”问题基点出发,考辨其理论缺乏的原因所在,以为戏曲观的模糊是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戏曲观研究。因为,一个戏曲学家选择什么戏曲历史材料,采取什么叙述结构,确立什么逻辑推理,得出什么结论看法,“戏曲观”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怎样进行戏曲观究呢?必须从古代戏曲观念史的考察入手。只有在“以史为鉴”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戏曲的当下和未来。
     然而,要描述中国古代戏曲观,实非易事。一方面由于古人的戏曲观已成过去,实难捕捉还原;另一方面即使有文献存在,也纷繁庞杂而很难整体呈现。怎么办?我们以为,“古代学人”是一个特殊的视角。“古代学人”既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又常居于被统治阶级之首,具有连接上下层的天然功能。他们的戏曲观交织着庙堂之上与民间之下的各种情缘。所以,通过“古代学人”来考察古代戏曲观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基本内容是,以“古代学人戏曲观”为逻辑起点,以中国古代戏曲学著作为平台,以“戏何谓”(本质、本源论)和“戏曲何为”(功能、作用论)为焦点,在诗学与戏论两个层面上,梳理中国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力求描绘出一幅从两汉到晚清的“古代戏曲观”的谱系。一共由九章、导论和余论组成。
     导论《寻找“戏曲学”的问题基点》,主要对论题缘起、研究现状、基本方法、思路框架和创新意义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古代学人戏曲观”之界定》,主要对“古代学人戏曲观”这一概念做学理上的规范,以确定我们的论题的研究边界;第二章《“戏”“乐”先在:“伎艺”之“泛戏剧观”》,主要对从两汉到唐宋的“泛戏剧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三章《“歌”“舞”接续:“声色”之表演戏曲观》,主要对元代部分学人的技艺一体、声色唯尚的表演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诗”“教”转向:“尊体”之诗学戏曲观》,主要对元代、明初部分学人的诗曲一体、教化为主的诗学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五章《“辞”“律”摇摆:“辨体”之曲学戏曲观》,主要对有明一代大部分学人的诗曲之辨、音律双美的曲学戏曲观进行梳理与研究;第六章《“风”“月”回归:“得体”之剧学戏曲观》,主要对晚明学人剧戏一体、登场为本的剧学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七章《“案”“场”并行:“总结”之综合戏曲观》,主要对清初期、中期学人的诗学、曲学、剧学一体、总结为上的综合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八章《“花”“雅”较量:“乱弹”之民间化戏曲观》,主要对清中晚期学的舞台表演为主、花部“乱弹”唯尚的“民间化”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九章《“戏”“曲”一体:“会通”之现代戏曲观》,主要对晚清学人的中西会通为本的现代戏曲观进行梳理与研究。余论《“戏曲观”研究之续想》,主要思考“戏曲观”研究的学理价值和历史意义等问题。
     总之,观念史是人类思想的历史,古代戏曲观念史也是中国古人感受和反思戏曲艺术的历史。一旦把中国古代戏曲观念的嬗变进程勾勒清晰,无疑会为整个现代戏曲理论研究注入生机,成为戏曲学中新的学术增长点。种种事实表明戏曲观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曲本质、本源和存在方式的认知,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戏曲的美学特征与形体规范,对戏曲舞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戏曲欣赏、接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戏曲“夕阳西下”的今天,更具有其他戏曲研究不可替代的超越意义。
Based on the basic issues of the stud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opera,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s to the deficiency inthe Chinese opera theories. It maintains that the core problem liesin the fact that many dramatists have some sort of vague idea aboutopera theory. Therefore,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have to payattention to the studies on Chinese dramatists’ idea of opera, whichplays critical role when dramatists choose historic materials andways of narration, make the stories develop, and draw their viewsupon the operas. Then how can the researchers carry on the studyon the dramatists’ idea of opera? We believe the study should bestarted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history of the ideas. Only by takinghistory as a mirror can we seize and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Chineseoperas.
     Nevertheless, to describe the ideas of opera in ancient Chinawill not be easy. On one hand, the ancients and their ideas of operahas been past, making it hard to restore; on the other, the existing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diverse and complicated, making it hardto study them on a whole.Accordingly, the thesis tries to approachthe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can be classified as both ruling class and the ruled class. The duality in their identity can enrich theirperspectives. Therefore, the basic idea and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to study the ancient Chinese idea of opera through the perspectiveof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traditionalChinese opera, aiming at describ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ancientChinese intellectuals’ idea of opera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andmapping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ideas about Chinese opera from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y to late Qing Dynasty.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epilogue, the thesis consists ofnine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ntitled In Searching the Basic Pointsof the Stud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the background, therecent progress in the world of studi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and the thinking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are introduced. ChapterOne The Concep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Idea ofOpera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employed in the thesis. ChapterTwo The Preexistence of Drama and Music:“Artistic Skills (orJiyi)”and the General Ideas of Opera tries to establish the featuresof different ideas about Chinese opera from Two Han Dynasties and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hapter Three Singing and Dancing:“Sound and Pleasure(or Shengse)”and the Performance Ideas ofOpera focuses on the intellectuals’ views on opera in Yuan Dynasty.Chapter Four Poetry and Education:“Exquisite Style (or Zunti)” andthe Poetic Ideas of Opera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the poetic ideas of opera in Yuan Dynasty and early Ming Dynasty.Chapter Five Diction and Temperament:“Style-discriminating (or Bianti)”and the Musical Ideas of Opera analyzes the ideas on operain Ming Dynasty. Chapter Six Ballads and Romance:“Appropriateness (or Deti)”and Drama Ideas of Opera discusses theintellectuals’ views on opera in late Ming Dynasty. Chapter SevenTable and Theater: The Comprehensive Ideas of Opera teases outthe specific ideas on opera in early and middle Qing Dynasty. InChapter Eight The Controversy of the Hua and Ya: The ChineseOpera Melodies (or Luantan) in the Qing Dynasty, differentintellectuals’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ness and grace of opera in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are discussed. Chapter Nine mainlyfocuses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complementary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n opera in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part of Conclusion, the theoretical values and historicalsignificance of the studies on the ideas of opera are summarized.
     All in all, the history of ideas is the history of human thought,and the ideas of opera in ancient China is a history which records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feeling and reflection on theirtraditional opera. If we can clearly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ancientChinese intellectuals’ idea of opera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generated and developed and mapping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ideas about Chinese opera, it will inject new vitality to thetheoretical studies of Chinese opera.
引文
①傅瑾:《中国戏剧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②周贻白:《编写〈中国戏剧史〉的管见》《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①参刘祯《王国维与现代中国戏曲史学》,《戏曲研究》第54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②参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③曾永义:《简论“戏曲学”之建构》《戏曲学的新发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311-313页。
    ④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⑤陈多:《由看不懂“戏剧戏曲学”说起》,《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
    ①刘祯、张静:《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戏曲研究》第59辑。
    ②陆炜:《我们今日的戏剧观问题》,《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
    ①陈志军:《戏剧边缘化——一个没有解决的戏剧观问题》,《戏剧文学》2001年第1期。
    ②申良强:《戏曲危机危在哪里》,《当代戏剧》2007年第6期。
    ③陈多:《戏曲危机与文化市场》,《民族艺术》1998年第2期。
    ④毛忠:《从文本到舞台—徐慕云戏曲本体论当议》,《戏曲研究》第71辑。
    ①《湖州师专学报》1988年1期。
    ②《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期。
    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5期。
    ④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6-09。
    ⑤《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期。
    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5月第23卷第3期。
    ⑦《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2期。
    ⑧《北方论丛》2010年1期。
    ⑨《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年3期。
    ⑩《戏曲研究》2008年3期。
    11《戏曲艺术》2002年1期。
    ①《艺术百家》1996年3期。
    ②《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③《戏曲研究》2001年1期。
    ④《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2期。
    ⑤《戏剧艺术》2010年3期。
    ⑥《戏曲研究》2005年1期。
    ⑦《当代戏剧》1987年2期。
    ⑧《上海戏剧》1993年5期。
    ⑨《上海戏剧》1993年3期。
    ⑩《文汇报》1962年4月7日。
    11《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0期。
    12《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3《内蒙古师大学报(哲李社会科学汉丈版》1988年第2期。
    14《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戏剧艺术》2004年第6期。
    16《戏剧艺术》2005年第3期。
    ①《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
    ②《戏剧艺术》1984年第1期。
    ③《戏曲艺术》1986年第1期。
    ④《戏剧文学》1995年第11期。
    ⑤《黄梅戏艺术》1989年第1期。
    ⑥《戏剧丛刊》2012年第3期。
    ⑦《中华戏曲》1996年第1期。
    ⑧《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⑨《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
    ⑩《戏曲艺术》2007年第4期。
    11《戏剧文学》2009年第10期。
    12《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13《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
    14《艺术百家》1999年第3期。
    15《戏曲艺术》2000年第3期。
    16《文艺报》2011年10月14日。
    17《光明日报》2004年9月15日。
    18《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26日。
    19《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0《戏剧艺术)1997年第2期
    21《戏剧艺术)1999年第4期。
    22收入董键、荣广润主编《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周保薇:《概念史研究对象的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2第1期。
    ①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4页。
    ②阿瑟·诺夫乔伊:《诺夫乔伊与他的观念史研究(译序)》《存在的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张传有、高秉江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①李宏图:《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②孙江:《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史学月刊》2012年第9期。
    ①黄擎:《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批评”现象及反思》,《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②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外国文学》1999年第5期。
    ①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1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22页。
    ①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见祝勇编的《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32页。
    ①《诗经·小雅》,《先秦诗歌鉴赏辞典》,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②徐朔方:《张凤翼年谱引论》《晚明曲家年谱》(苏州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①引自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等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175页。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441页。
    ③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①高瑞泉:《观念史何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②转引自李定春的《个人主义:“重返八十年代”的重要视角》《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③阿瑟·洛夫乔伊:《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张传有、高秉江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阿瑟·洛夫乔伊:《观念史研究方法》,曹意强译,《新美术》2004年第3期。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③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页。
    ①于尔根·哈贝马斯《语言学转向》,参见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一242页。
    ②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1页。
    ③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8页。
    ④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⑤《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222页。
    ⑥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12页。
    ⑦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9页。
    ①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②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30页。
    ①胡忌、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发现—“戏曲”和“永嘉戏曲”的首见》,浙江省艺术研究所1989年编《艺术研究》第11辑。
    ②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③孙崇涛、徐宏图:《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
    ④叶长海:《戏曲考》《戏剧艺术》,1991年第1期。
    ⑤陶宗仪:《南村辍耕录》25卷《院本名目》、27卷《杂剧曲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⑥王廷信:《“二十六史”中的“戏剧”概念略考》《中华戏曲》2003年第1期。
    ⑦叶长海:《戏曲考》《戏剧艺术》,1991年第1期。
    ⑧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⑨王国维:《录曲余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⑩王国维:《戏曲考原》《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182页。
    ①《春柳社演艺部专章》,原载1906年<北新杂志>第三十卷,后收载《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
    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东渐之西潮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8页。
    ③张庚:《张庚文录》第四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④《中国戏曲剧种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8-605页。
    ①黄佐临:《漫谈‘戏剧观’》,《文汇报》1962年4月7日。
    ②王蒙:《漫话小说创作》,《漫话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③孟京挥:《绝处逢生——关于实验话剧的访谈》,《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3日。
    ④林兆华:《戏剧观要在实践成中更新》,《戏剧学习》1985年3期。
    ⑤马也:《理论的迷途与戏剧的危机》,《戏剧》1986年第1期。
    ①丁罗男:《重提“戏剧观”》,《戏剧艺术》,2003年第3期。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1页。
    ①高明:《琵琶记》第一出开场《水调歌头》。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④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①“乾”卦,《周易》,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刘梦溪:《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3-95页。
    ①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②王国维:《论哲学家和美术家之天职》,见佛雏编的《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③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版。
    ④元好问:《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元遗山集》卷五十九。
    ⑤《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59页。
    ①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067页。
    ③王充:《论衡》《本性》,见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280页。
    ④邓晓芒:《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书屋》2004年第8期。
    ①《大学》《白话注解四书》,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②黄周星:《人天乐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6-227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41-242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①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②洛地:《戏曲与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③董每戡:《说“歌”“舞”“剧”》《说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④孙崇涛:《中国戏曲本质论——兼及东方戏剧共同特征》(《戏曲艺术》2000年3期。
    ①王元化:《论古代文论研究的“三结合”》,参见罗宗强编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②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柏格森:《笑之研究》,转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76页。
    ①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①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6页。
    ①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文学遗产》1996年3期。
    ①洛地:《“樂”字考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1期。
    ②康保成:《先秦的散乐与夷乐》,《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旧唐书》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35页。
    ③吴自牧:《梦粱录》“乐妓”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803-1804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2页。
    ③《魏书》“文帝纪”第二;“明帝纪”第三,见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4-45页。
    ①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5页。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③《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998页。
    ④《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994页。
    ⑤《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300页。
    ⑥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4-57页。
    ⑦曾永义:《有关元杂剧的三个问题·杂剧释名》,《中国古典戏剧论集》,第56页。
    ①周贻白:《中国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戏剧论丛》1957年第1辑,第21页。
    ②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第66页。
    ③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6—179页。
    ④胡忌:《宋金杂剧考》,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5页。
    ⑤董每勘:《剧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页。
    ⑥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⑦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观念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吴自牧:《梦梁录》,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1-122页。
    ②刘晓明:《杂剧形成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1、470页。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乐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2页。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56页。
    ③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①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②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③刘晓明:《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73页。
    ④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⑤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①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见《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版1985年。
    ②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③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④崔令钦:《教坊记》《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页。
    ⑤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页。
    ⑥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版,第90页。
    ①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47-3348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页。
    ③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59页。
    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师百官入内上寿”,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师百官入内上寿”,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⑥吴自牧:《梦粱录》“乐妓”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①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②周密:《武林旧事》“乾淳教坊乐部”,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版,第145-163页。
    ③吴自牧:《梦梁录》“瓦舍”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④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见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13-114页。
    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版,第102页。
    ③艾·威尔逊:《论观众》,李醒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①杜佑:《通典》卷一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63-764页。
    ②周密:《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③胡祗遹:《赠宋氏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220页。
    ⑤吴大吉、何耀华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彝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①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648页。
    ③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④卜键:《角抵考》,《文学遗产》,2000年第2卷。
    ⑤范晔:《后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62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7页。
    ②陈立:《白虎通疏证·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05页。
    ①班固:《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版,第1045页。
    ②贾谊:《贾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3页。
    ①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七,“帝纪第七”之“宣帝”,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25页。
    ②吴自牧:《梦梁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③胡祗遹:《赠宋氏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④王梦生:《梨园佳话》,《中国古代戏曲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7年版,第134页。
    ⑤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①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孟春纪第一·重己”,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0页。
    ②冒春荣:《葚原诗说》卷四,《清诗话续编》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8页。
    ③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9页。
    ④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清诗话》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24页。
    ①张炎:[满江红]、[蝶恋花],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0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89页。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102页。
    ③《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092页。
    ④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3页。
    ①脱脱等:《宋史》卷142《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358页。
    ②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1页。
    ③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
    ④昊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第三章《汉朝的民歌》,长沙:岳麓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②林语堂:《中国人·妓女与姬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③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东京梦华录·自序》,《都城纪胜·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④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铺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⑤王溥:《五代会要·城郭》卷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17页。
    ①陈淳:《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十七,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从刊》第七十册,北京:中国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274页。
    ②叶子奇:《草木子》,见《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阿英:《元人杂剧史》,《剧本》1954年第4期。
    ④胡适:《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王梦生:《梨园佳话》,《中国古代戏曲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7年版,第134页。
    ⑥宋濂:《元史》卷一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025页。
    ①胡祗遹:《赠宋氏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②胡祗遹:《朱氏诗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④胡祗遹:《黄氏诗卷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⑤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见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5-216页。
    ①胡祗遹:《朱氏诗卷序》,《紫山大全集》卷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胡祗遹:《赠宋氏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③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6页。
    ④胡祗遹:《赠宋氏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⑤转引自陆林的《元代戏剧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①吴梅:《词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28页。
    ②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③张孝进:《唱论》新考《文学前沿》,2006年1期
    ④周贻白:《<唱论>注释》,见《戏曲演唱论著辑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1页。
    ⑤孙楷第:《唱论提要》,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⑥韩德森:《<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音乐研究》季刊,2002年12月第4期。
    ①以上引文,均见于燕南芝庵的《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9页。
    ②燕南芝庵:《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③韩德森:《<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音乐研究》季刊2002年12月第4期。
    ①以上引文,均见于燕南芝庵的《唱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162页。
    ②洪惟助:《芝庵<唱说>声情说论评》《中华戏曲》,第41辑。
    ③贾仲明:《录鬼薄续编》,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8页。
    ②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18、22、24、35页。
    ③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29、26、34、37、17、26、30页。
    ④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28—31、40、29页。
    ⑤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3、39、22、34、40、23、33页。
    ①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32、31、34、37页。
    ②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1、17、31、38、29、38、17页。
    ①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093页。
    ②《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492页。
    ③濮茅左:《〈孔子诗论〉简序解析》《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①鲁迅:《隐士》《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沈自晋:《重订<南词全谱>凡例》,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434页。
    ③王挥:《屏杂说》,《秋涧集》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二百,《张小山小令》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第1835页。
    ②徐朔方:《论书会才人——关于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编著写定者的身份》《浙江学刊》1999年第4期。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0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0页。
    ②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④吕薇芬:《名家解读元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②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③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8页。
    ④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⑤朱经:《青楼集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⑥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2页。
    ①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②龙文彬:《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59页。
    ③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页。
    ④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07页。
    ⑤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⑥刘惟谦:《大明律》卷二,《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⑦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赌博厉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0页。
    ⑧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⑨顾起元:《客座赘语》,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403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序》《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②王利器:《元明济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③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①袁宏道:《李了髯》《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②即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娟、九儒、十丐。”
    ③朱经:《青楼集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④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⑤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8—121页。
    ①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②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5页。
    ③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④朱有燉:《[白鹤子]咏秋景引》,隗芾、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资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3。
    ⑤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13页。
    ⑥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①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7页。
    ②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9年,第620页。
    ③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第67页。
    ④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⑤朱有燉:[白鹤子]咏秋景引,隗芾、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①杨维祯:《优戏录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27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③夏庭芝:《青楼集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④李调元:《剧话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①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6页。
    ③《中原音韵提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59年版,第170页。
    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⑤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①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3-174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5-177页。
    ③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51页。
    ⑤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45页。
    ①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234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页。
    ③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47页。
    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⑤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⑥冀伏:《周德清生卒年与中原音韵初刻时间及版本》《吉林大学学报》1979第2期。
    ⑦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219页。
    ⑧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社1959年版,第175页。
    ⑨钟嗣成:《[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全元散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页。
    ①朱士凯:《录鬼簿后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②夏庭芝:《青楼集》,《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③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④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1页。
    ⑤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⑥隋树森:《全元散曲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⑦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8页。
    ①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②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5页。
    ③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7页。
    ④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⑤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⑥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⑦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⑧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⑨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⑩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11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4页。
    12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5页。
    ①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8页。
    ②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3页。
    ③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④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⑤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5页。
    ②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③李渔:《声容·习技》《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④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⑤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4页。
    ⑥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4-45页。
    ⑦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⑧梁廷楠:《藤花亭曲话》卷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⑨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①即北曲的字法与句法等,完全是对曲词(包括散曲)写作的形式技巧的归纳。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③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17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54页。
    ①《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2126页。
    ①康海:《沜东乐府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9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0页。
    ⑤沈宠绥:《度曲须知》,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53页。
    ①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第675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①徐渭:《选古今南北剧·序》,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②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01页。
    ③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08-609页。
    ④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7页。
    ①卜健:《李开先传略》,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1989年版,第127页。
    ②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12-413页。
    ③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8页。
    ①姜大成:《<宝剑记>后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45页。《汇编》认为此序“亦载李开先的《闲居集》卷六,或为李开先托李开先之名而作”(第444页)。
    ②李开先:《乔龙溪词序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0页。
    ③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13页。
    ④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⑤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⑥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7页。
    ①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7页。
    ②吕天成:《曲品上》,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86页。
    ③本节见拙文《辨言与得体:古代本色论中戏曲本体观之嬗变》,《中华戏曲》第46辑,第193-206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2页。
    ⑤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页。
    ①陈师道:《后山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9页。
    ②张邦基:《墨斋漫录》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3页。
    ③张炎:《词源》,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09页。
    ④顾瑛:《制曲十六观》,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513页。
    ⑤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一104页。
    ⑥魏千志:《明清史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⑦南卓:《揭鼓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⑧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90页。
    ⑨胡祗遹:《优伶赵文益诗序》,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5-216页。
    ①徐复柞:《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
    ②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③王谠撰、周勋初校正:《唐语林校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0页。
    ④刘肃:《大唐新语》卷二《笔记小说大观》一,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19页。
    ⑤胡祗遹:《黄氏诗卷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⑥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⑦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⑧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①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2页。
    ③钟嗣成《录鬼薄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1页。
    ④徐渭:《题昆仑奴杂剧后》,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⑤徐渭:《南词叙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487页。
    ⑥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7一378页。
    ⑦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
    ⑧冯梦龙:《太霞新奏批语(辑录)》,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
    ①沈璟:《商调·二郎神》,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26-727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③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5年版,第324页。
    ④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页。
    ①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2页。
    ②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3—34页。
    ①沈约:《答陆厥书》,见《南史》卷四十八《陆厥传》。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3页。
    ③杨维祯:《周乐湖今乐府序》,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24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⑤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3页。
    ⑥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3页。
    ②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③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1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9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页。
    ⑦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①李贽:《杂说》,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35页。
    ②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③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④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5-236页。
    ⑤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页。
    ①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240页。
    ②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批语(辑录)》,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84页。
    ③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8页。
    ④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0-211页。
    ①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6一107页。
    ②汤显祖:《答吕姜山》,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第610页。
    ③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①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汤显祖:《答凌初成》,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12页。
    ③汤显祖:《与宜伶罗章二》,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13页。
    ④徐朔方认为吕改本就是沈改本。汤显祖误认沈本为吕本,在于吕姜山把《同梦记》寄给汤显祖,未明谁是改编者。见徐朔方的《汤显祖与晚明文艺思潮》《晚明文学思潮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⑤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⑥汤显祖:《答孙俟居》,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11页。
    ⑦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5页。
    ①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3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页。
    ④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2页。
    ⑤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⑥参见叶长海、周育德的《也谈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学术研究》,1981年第3期;徐定宝的《从凌濛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浙江学刊》1997年第6期;廖奔:《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河北学刊》,1995年第1期。
    ⑦吴新雷:《论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5页。
    ②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页。
    ④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⑤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⑥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260页。
    ⑦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叶长海:《沈璟曲学辩争录》,《文学遗产》,1981年3月。
    ⑧谢柏梁:《汤沈之争的历史渊源及流变发展》,《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⑨黄天骥:《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学术研究》,1980年第5、6期。
    ⑩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戏剧艺术》,2005年4期。
    ①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②徐朔方:《再论汤显祖戏曲的腔调问题》《戏剧论丛》,1981年第3期;《汤显祖戏曲的腔调和他的时代》《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叶长海:《汤显祖与海盐腔———兼与高宇、詹慕陶二同志商榷》《戏剧艺术》,1981年第2期。
    ④张林:《论中国音乐节拍学家———沈璟和汤显祖》《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中国音乐节拍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⑤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3—70页。
    ⑥吴建国:《“汤、沈之争”与雅俗文化选择》《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⑦俞为民:《明代戏曲文人化的两个方面———重评汤沈之争》《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⑧吴建国:《十六———十八世纪文学创作的基本趋向》《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⑨王汉民:《“本色论”在明代的两次论争》《戏剧》,1997年第4期。
    ⑩杜卫:《“汤沈之争”的美学意义》《晋阳学刊》,990年第5期。
    11黄天骥:《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学术研究》1981年第5、6期;邵曾祺:《论昊江派和汤沈之争》《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①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见朱立元的《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947页。
    ②罗兰·巴特:《文本理论》,载《上海文论》1987年第5期。
    ①徐朔方:《汤显祖和沈璟》《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黄仕忠:《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汤沈之争》《文学遗产》,1980年第6期。
    ②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25页。
    ③俞为民:《明代戏曲文人化的两个方面———重评汤沈之争》《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④吴建国:《十六———十八世纪文学创作的基本趋向》《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2期。
    ⑤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8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1页。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年版,第20页。
    ②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3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0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⑥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⑦吕天成:《曲品》,吴书荫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页。
    ①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5页。
    ②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08页。
    ③汤显祖:《焚香记总评》,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07页。
    ④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⑤王骥德:《杂论下》《曲律》《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②汤显祖:《答凌初成》,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12页。
    ③汤显祖:《寄嘉兴马乐一丈兼怀陆五台太宰》《汤显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页。
    ④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二首》,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15页。
    ①沈璟:《商调·二郎神》,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26-727页。
    ①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邢历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一),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4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56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9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5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3-164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5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6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⑦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0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0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5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2页。
    ⑥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7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3页。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4页。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8-231页。
    ④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③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75页。
    ④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8页。
    ⑤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⑥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2页。
    ⑦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⑧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0页。
    ①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75页。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③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4页。
    ④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2页。
    ⑤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3页。
    ⑥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7页。
    ⑦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76页。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东林党议》,见《历代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②汪然明:《西湖韵事》,《不系园记》,《武林掌故丛编》本,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版。
    ③顾苓:《钱公别传》,转引自裴世俊《钱谦益诗歌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卷八引王伯稠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⑤《冯梦龙集笺注》,高洪钧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⑥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页。
    ⑦周亮工:《书影》卷二,上海:上海古籍版1981年版,第51页。
    ⑧余怀:《轶事》《板桥杂记》下卷,《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瓣香阁抄本,第733册,第351页。
    ⑨吕天成:《曲品校注》,吴书荫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页。
    ⑩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四,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①杨惠玲:《论晚明家班兴盛的原因》《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袁宏道:《龚惟长先生》《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③张岱:《自为墓志铭》《琅嬛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99页。
    ④袁宏道:《灵岩》《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⑤张廷玉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六》,《明史》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93—1994页。
    ⑥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5页。
    ⑦张廷玉等:《明史·邹应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69页。
    ⑧赵翼:《廿二史劄记校证》,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46页。
    ①袁宏道:《沈广乘》《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②王锜:《寓圃杂记》卷五,《吴中近年之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③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64页。
    ④钱泳:《履园丛话》卷七,张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⑤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⑥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111页。
    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⑧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泰州学案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⑨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泰州学案一·心斋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⑩李贽:《藏书》卷二四《德业儒臣后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页。
    ②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5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④张月中编:《元曲通融幽》,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页。
    ⑤《说文解字今释》,东汉许慎原著,湯可敬撰,岳麓书院1997年版,第1102页。
    ①谢肇淛:《五杂俎》卷八,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②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③范骧:《意中缘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72页。
    ④林语堂:《中国人———妓女与姬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⑤胡适:《白话文学史》,长沙:岳麓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⑥王书奴:《中国娼妓史》第五章“官妓鼎盛时代”之第十五节“元忙代娼妓与曲”。上海:上海书店1934年版。
    ⑦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⑧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①徐树丕:《识小录》卷四《吴优》,《丛书集成续编》子部第89册,第1036一1037页。
    ②徐朔方:《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孙崇涛:《南戏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1页。
    ④詹慕陶:《昆曲理论史稿》,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7页。
    ⑥陆文衡:《啬庵随笔》卷四《风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吴江陆同寿刻本。
    ⑦张瀚:《松窗梦语》卷七《风俗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页。
    ②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6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剳》《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④冯梦龙:《太霞新奏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页。
    ①聂付生:《论晚明戏曲演出的传播体系》《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
    ②赵翼:《青山庄歌》《瓯北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③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一56页。
    ④引自吴书荫的《曲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0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2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0页。
    ②林同华:《中华美学大词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150页。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38页。
    ②王汝梅、张羽:《中国小说理论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③转引自丁锡根的《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页。
    ④罗烨:《醉翁谈录》,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⑤袁于令:《隋史逸文序》,引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⑥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⑦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37页。
    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辑录)》,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42页。
    ②谢肇淛:《五杂俎》,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9页。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209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21页。
    ⑤姚燮:《今乐考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0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⑦李调元:《剧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⑧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7-148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4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7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4页。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笫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1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7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3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7页。
    ⑦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①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4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139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7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8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7页。
    ①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见俞为民、孙蓉蓉的《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②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③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6页。
    ④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①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朱有燉:《清河县继母大贤引》,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99-200页。
    ③王思任:《西厢记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7页。
    ④茅暎:《题<牡丹亭记>》,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49页。
    ⑤引自吴书荫(曲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0页。
    ⑥谢肇淛:《五杂俎》,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9页。
    ①徐复祚:《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批语汇辑(上)》,《中华戏曲》2004年第二期,第345页。
    ②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③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5页。
    ④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⑤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页。
    ⑥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页。
    ⑦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242页。
    ①程羽文:《盛明杂剧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24页。
    ②转引自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8页。
    ③佚名:《题汪无如<投桃记》序》,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930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07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著作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25页。
    ①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②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5-256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3-254页。
    ④凌濛初:《凌濛初批点西厢记》,秦学人、侯作卿的《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⑤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页。
    ①凌濛初:《南音三籁凡例》,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②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3页。
    ③凌濛初:《谭曲杂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9页。
    ④沈璟:《商调·二郎神》,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726-727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1页。
    ⑥吕天成:《曲品》,吴书荫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0页。
    ①徐朔方:《元曲选家臧懋循》,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②臧懋循:《元曲选後集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21页。
    ①孟称舜:《二胥记》第一回标目眉批,《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②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8、499页。
    ③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5页。
    ④孟称舜:《贞文记题词》,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03页。
    ⑤孟称舜:《娇红记题词》,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⑥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5页。
    ①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5页。
    ②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李逛负荆》批语,见《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③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燕青博鱼》批语,见《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④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红线女》批语,见《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⑤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窦娥冤》批语,见《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⑥潘之恒:《亘史》,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⑦潘之恒:《亘史》,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⑧潘之恒:《亘史》,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75页。
    ①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5-206页。
    ②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28页。
    ③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14页。
    ④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⑤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3页。
    ⑥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⑦潘之恒:《鸾啸小品》,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5-206页。
    ①陈祖武:《清代学术思辨录·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三卷,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27页。
    ①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见《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页。
    ②《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民人檄》(《奉天讨胡元檄》)《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③孔安国,孔颖达等:《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2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页。
    ⑤雍正:《大义觉迷录》《清史资料》第四辑,《明太祖实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48页。
    ⑦《清圣祖实录》卷一三O,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①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31-332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与政治的影响》,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③梁启超:《略论“清代思潮”》《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④梁启超:《自序》《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页,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集释(卷七)》,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页。
    ③王夫之:《乾称篇下》《张子正蒙注》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41、240页。
    ⑤清代实录馆纂修:《清实录·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⑥李颙:《周至答间》《二曲集》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①王应奎:《柳南随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3一124页。
    ②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
    ③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4-35页。
    ①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②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31-332页。
    ③洪昇:《长生殿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56页。
    ④孔尚任:《桃花扇小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61页。
    ⑤蒋士铨:《胡秀才简麓诗序》,《忠雅堂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5页。
    ①蒋士铨:《上陈榕门太傅书》,《忠雅堂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0页。
    ②蒋士铨:《江花梦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0页。
    ③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7页。
    ④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25页。
    ①钱谦益:《眉山秀题词》,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6页。
    ②邹式金:《杂剧三集自作小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87页。
    ③尤侗:《倚声词话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56页。
    ④李玉:《南音三籁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⑤黄周星:《制曲枝语》《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⑥黄宗羲:《胡子藏院本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17页。
    ⑦邹式金:《杂剧三集自作小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87页。
    ①徐士俊:《盛明杂剧序》,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第111-112页。
    ②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第204页。
    ③黄周星:《人天乐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27页。
    ④周亮工:《复余澹心》,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09页。
    ⑤张雍敬:《醉高歌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46页
    ⑥丁耀亢:《赤松游题辞》,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91页。
    ⑦吴仪一:《长生殿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701页。
    ⑧孙郁:《天宝曲史凡例》,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43页。
    ⑨李玉:《南音三籁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6页。
    ⑩洪昇:《长生殿例言》,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57页。
    11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663页。
    ①丁耀亢:《作赤松游本末》,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王瑞淑:《比目鱼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87页。
    ③毛先舒:《止友作传奇书》,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585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⑤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23、134页。
    ⑥尤侗:《叶九来乐府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457页。
    ①李渔:《香草亭传奇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45页。
    ②黄周星:《制曲枝语》《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9页。
    ③李调元:《雨村曲话》《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7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0页。
    ⑥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5页。
    ①李调元:《剧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②高奕:《新传奇品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9页。
    ③袁于令:《隋史遗文序》,《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56页。
    ④茅唤:《题牡丹亭记》,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49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⑥丁耀亢:《赤松游题辞》,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91-92页。
    ⑦李渔:《窥词管见》,《李渔全集》卷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9页。
    ⑧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页。
    ①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32页。
    ②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76-177页。
    ③李渔:《李笠翁曲话》,陈多注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l页。
    ④齐森华:《李渔的戏剧理论初探》,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①谢柏梁:《李渔的戏曲美学体系》,载《戏曲艺术》1993年第3期。
    ②丁澎:《笠翁诗集序》,《李渔全集》第一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9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6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③李渔:《香草亭传奇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45页。
    ④李渔:《曲部誓词》,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52页。
    ⑤李渔:《窥词管见》《李渔随笔全集》艾舒仁编,冉云飞校点,重庆: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56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①李渔:《窥词管见》《李渔随笔全集》艾舒仁编,冉云飞校点,重庆: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48、658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3-35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8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3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2页。
    ⑦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4页。
    ⑧李渔:《窥词管见》《李渔随笔全集》艾舒仁编,冉云飞校点,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36页。
    ⑨李渔:《窥词管见》《李渔随笔全集》艾舒仁编,冉云飞校点,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649页。
    ⑩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3页。
    11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②徐复柞:《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③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自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65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0页。
    ⑤黄强:《李渔戏剧理论体系》(上、下),《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2期。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3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3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4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②策小玉:《中西古典戏剧结构美学的历史性双向调节——高乃依、李渔比较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1期。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8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4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1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4-55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8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1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3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3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4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6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6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9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8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31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35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38页。
    ④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4页。
    ①吴太初:《燕兰小谱·例言》,张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4-118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②洛地:《‘腔’、‘调’辨说》《中国音乐》1998年第4期,1999年第1期。
    ③魏良辅:《曲律·南词引正》《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5-6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②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孔一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③俞为民、伏涤修:《宋元南戏》《中华传统文化丛书·戏曲小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17页。
    ⑤俞为民、伏涤修:《宋元南戏》《中华传统文化丛书·戏曲小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8页。
    ①洛地:《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②徐朔方:《汤显祖戏曲的腔调和他的时代》《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③高宇:《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戏剧艺术》,,1979年1期;徐朔方:《再论汤显祖戏曲的腔调问题》《戏剧论丛》,1981年3期。
    ④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⑤王应奎:《柳南随笔》,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5页。
    ⑥周华斌:《京都古戏楼》,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⑦洛地:《戏曲与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①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39页。
    ②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99页。
    ③“六大名班”:指宜庆、萃庆、集庆、双庆、永庆、余庆等京腔名班。
    ④“十三绝”:霍六、王三秃子、开泰、才官、沙四、赵五、虎张、恒大头、卢老、李老公、陈丑子、王顺、连喜等红极一时的京腔名伶。
    ⑤杨静亭:《都门纪略》,见《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72辑(总第716号),北京: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349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一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335页。
    ②程砚秋:《关于“身上”的事,“昆”和“黄”的关系如何》《程砚秋戏剧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74页。
    ③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④周传家:《新花部农谭》,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①李调元:《剧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②吴太初:《燕兰小谱》(卷三),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⑤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①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下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页1053页。
    ②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86—190页。
    ③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49页。
    ⑤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⑥李调元:《剧话》《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7页。
    ①洛地:《戏曲与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9-360页。
    ②黄竹三:《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戏的勃兴》《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6期。
    ①廖奔:《论地方戏》《戏剧艺术》,2011年第4期。
    ②曾凡安:《花部入宫及其戏曲史意义》《四川戏剧》,2010年第4期。
    ①《清升平署档案》,转引自马少波的《中国京剧史》上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②王晓飞:《慈禧太后与京剧》,《文史精华》2006年2期。
    ③蒋晗玉:《慈禧与京剧》《书屋》,2005年6期。
    ④黄竹三:《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戏的勃兴》《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6期。
    ①冯牧:《序》《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①么书仪:《试说嘉庆、道光年间的“花谱”热》《文学遗产》2004年5期
    ①佚名编撰:《审音鉴古录》,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引文均出于此,不再一一注明。
    ②琴隐翁:《审音鉴古录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胡亚娟:《<审音鉴古录>版本及年代作者考》,《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②琴隐翁:《审音鉴古录序》,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清代编》第三集,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②《明心鉴》,周赔白注,《戏剧报》1960年,第23、24期合刊。
    ③吴新雷:《一部总结表演艺术经验的理论杰作——清代吴永嘉原本<明心鉴>推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①《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②《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21页。
    ①《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页。
    ②《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③《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④《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⑤《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页。
    ⑥《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⑦《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⑧《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①《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②《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③《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④《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⑤《梨园原》《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⑥刘致中:《<曲考>即<剧说>考》《文学遗产》,1981年4期。
    ⑦刘孔伏:《<曲考>非<剧说>辨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2期。
    ①杜海军:《<曲考>不是<剧说>》,《殷都学刊》2001年4期。
    ②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5页。
    ③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1-82页。
    ④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81页。
    ⑤焦循:《易余龠录》卷15,《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842-843页。
    ①焦循:《易余籥录》卷17,《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866页。
    ②焦循:《易余籥录》卷17,《焦循诗文集》,刘建臻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867页。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98页。
    ①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7-98页。
    ②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①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9页。
    ②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66页。
    ③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
    ④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3页。
    ⑤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辑录)》,俞为民、孙蓉蓉编的《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642页。
    ⑥谢肇淛:《五杂俎》,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明代编》第二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09页。
    ⑦“谬悠”一词源出《庄子·天下》,所谓“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唐成玄英疏:“谬,虚也;悠,远也”;唐陆德明释文:“‘谬悠’,谓若忘于情实也。”其语义与“荒唐”、“无端崖”相似,大致指表达的虚远不实之意。
    ①焦循:《剧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4-195页。
    ②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6页。
    ③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8页。
    ④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6-227页。
    ⑤焦循:《寄汤价人师》,《焦循诗文集》,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630页。
    ①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②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230页。
    ③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①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②焦循:《里堂家训》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9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531页。
    ③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①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0-231页。
    ②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9页。
    ①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②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②周宁:《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
    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5页。
    ①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冯天瑜、邓建华、彭池编:《中国学术流变》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1—592页。
    ①朱家溍:《中国京剧史》上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221页。
    ②蒋中崎:《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③康熙制定一套“南府”制度,包括“内学”即太监戏班和“外学”外边召进的优伶,为宫廷提供娱乐。“南府”后由道光改为“升平署”。
    ④朱家溍:《清代内廷演戏情况杂谈》一文有详细叙述。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第19—25页。
    ⑤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页。
    ⑥《清升平署档案》,转引自马少波的《中国京剧史》上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⑦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页。
    ⑧庄乘黄:《上海四十年演剧史》《快活世界》,1914年第2期。
    ①尹德翔:《晚清使官的西方戏剧观》《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
    ②袁国兴:《晚清戏剧变革与外来影响———兼谈近代戏剧变革模式的演变和早期话剧与改良戏曲的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③《中西戏馆不同说》《申报》1883年11月16日。
    ④“新舞台”是1908年由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樵等人出资建造的,完全采用西方镜框式舞台样式,舞台装置全部从日本进口。这是中国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戏曲舞台。
    ⑤周棠:《顾误录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①陈寅格:《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国维遗书》(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③郭沫若:《鲁迅和王国维》,《沫若文集》卷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36页.
    ④安葵:《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页。
    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创刊号,1902年11月。
    ⑥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载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之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⑦《编戏曲以代演说说》,天津《大公报》1902年11月11日。
    ①陈独秀:《论戏曲》《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7-60页。此文初刊《安徽俗话报》第11期,后以文言改写,刊《新小说》第2期。
    ①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钱玄同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9—320页。
    ②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钱钟书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刘师培辛亥前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凡例》,《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李帆:《刘师培与中西学术———以其中西交融之学和学术史研究为核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刘师培:《〈说文〉巫以舞降神释》《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刘师培:《〈说文〉巫以舞降神释》《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③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刘师培:《原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⑤刘师培:《论文杂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⑥刘师培:《原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⑦刘师培:《原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⑧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①刘师培:《论文杂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②刘师培:《原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③刘师培:《文章原始》《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⑤刘师培:《魏晋六朝专家文研究》《刘申叔遗书补遗》,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1535页。
    ⑥刘师培:《论文杂记》《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⑦刘师培:《原戏》《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②鲁迅:《不懂的音译》《热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①范方俊:《近现代之交的中国诗学转型与王国维的学术使命》《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②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影印的是由王国华、赵万里编集的194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书。该书收录王国维主要著述四十三种,一百〇四卷。
    ③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④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⑤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自序》《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⑥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5、360、497、549页。
    ①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②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版,第3页。
    ①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②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③王国维:《哲学辨惑》《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④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⑤王国维:《录曲余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27页。
    ⑥王国维:《录曲余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23页。
    ①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②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③亚里士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⑤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85页。
    ⑥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⑦王哲安:《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版。
    ⑧萧艾:《.一代大师—王国维研究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①亚里士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29页。
    ①陈多、叶长海等人认为“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中的“戏曲”是剧本之义。见陈多的《别觅“路头”,立门户一一由两种“戏曲史”谈起》《艺术百家》,2000年3期。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0、19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⑤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⑥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⑤张辰:《也谈“戏剧”与“戏曲”两个概念之区分》,载《光明日报》,1984年1月31日。
    ⑥冯建民:《王国维戏剧理论再检讨》《艺术百家》,1996年第三期。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14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0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55-84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③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④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发展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①焦菊隐:《武则天导演杂记》《焦菊隐文集》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
    ②梅兰芳:《梅兰芳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第31页。
    ①孙崇涛:《中国戏曲史学当议》,《艺术百家》l999年第4期。
    ②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原序》,王古鲁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①叶长海:《宋元戏曲史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84-90页。
    ③参见任中敏“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扬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④马也:《戏剧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⑤洛地:《戏曲与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①朱万曙:《中国戏曲本体观的演进》,《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
    ②张庚:《戏曲艺术论》,《张庚文录》,第6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张庚:《漫谈戏曲的表演体系问题》,《张庚文录》,第4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②傅谨:《本源·本体·本色——当下中国戏剧理论的三个关键词》,《戏剧文学》,2007年第5期。
    ①昆廷·斯金纳:《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丁耘《思想史研究》(第1辑),第129-130页。
    ①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67页。
    ②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引言》,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③张家龙:《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④B.R.提尔格曼·维特根斯坦:《游戏与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⑤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603页。
    ⑥B.R.提尔格曼·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5页。
    ①B.R.提尔格曼.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7-48页。
    ②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页。
    ③富尔基埃:《存在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①陆杰荣:《形而上学与境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②夏写时:《论我国民族戏剧观的形成》,《戏剧艺术》,1984年第1期。.
    ③王元骧:《评我国新时期的“文艺本体论”研究》,《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
    ④谭需生:《戏剧本体论纲·前言》,《剧作家》,1988年第4期。
    ⑤余治平:《哲学的锁钥—源于本体论的形上之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5年版。
    【3】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4】董康辑:《诵芬室读曲丛刻》,中国书店1980年影印本。
    【5】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
    【6】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7】秦学人,侯作卿:《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8】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9】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10】隗芾,吴毓华:《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2】(宋)张炎:《山中白云词》,吴则虞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马廉校注:《录鬼簿新校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15】浦汉明:《新校录鬼簿正续编》,巴蜀书社1996年版。
    【16】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17】(明)李开先著,路工辑校:《李开先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8】(明)李开先:《李开先全集》,卜键笺校,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20】(明)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21】李复波、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2】(明)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徐朔方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3】(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明)沈璟:《沈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5】(明)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6】(明)吕天成:《曲品校注》,吴书荫校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27】(明)潘之恒著、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8】(明)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9】(清)金圣叹,傅晓航校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1】李德原:《李笠翁曲话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2】(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3】(清)李斗著,王军评注:《扬州画舫录》,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34】《中国古代戏曲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67年版。
    【35】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
    【36】《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37】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8】张月中主编:《中国古代戏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李修生:《元曲大辞典》(修订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
    【40】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1】钱玄等:《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43】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44】赵景深:《曲论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45】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46】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47】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齐鲁书社1988年版。
    【48】杜书瀛:《论李渔的戏剧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9】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50】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1】齐森华:《曲论探胜》,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52】《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3】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4】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5】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6】周维培:《论中原音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57】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8】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59】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0】李肖冰、黄天骥等编:《中国戏剧起源》,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61】姚品文:《朱权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
    【62】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63】傅谨:《戏曲美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64】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65】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6】俞为民:《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台湾华正书局1998年版。
    【67】孙文辉:《戏剧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8】萧艾:《一代大师—王国维研究论丛》,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70】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1】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72】徐定宝:《凌檬初研究》,黄山书社1999年版。
    【73】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74】曾永义:《戏曲学的新发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
    【75】韩烈文:《刘熙载<艺概>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6】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黄果泉:《雅俗之间一一李渔的文化人格与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8】华玮:《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年版。
    【79】刘祯、谢雍君著:《昆曲与文人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80】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谭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82】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
    【83】冀伏:《周德清生卒年与中原音韵初刻时间及版本》,《吉林大学学报》1979第2期。
    【84】齐森华:《李渔的戏剧理论初探》,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85】刘致中:《<曲考>即<剧说>考》《文学遗产》,1981年4期。
    【86】齐森华、谭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87】谢柏梁:《李渔的戏曲美学体系》,载《戏曲艺术》1993年第3期。
    【88】刘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民族艺术》1997年第1期。
    【89】谭帆:《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90】洛地:《中国传统戏剧研究的缺憾》,《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91】韩德森:《<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音乐研究》,2002.4。
    【92】张孝进:《<唱论>新考》,《文学前沿》2006年第1期。
    【93】杨艳琪:《祁彪佳及其<远山堂曲品·剧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94】吴新苗:《屠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5】王长安:《古今戏剧观念探索》,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96】吴戈:《戏剧本质新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7】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观念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99】黄佐临:《漫谈“戏剧观”》,《文汇报》1962年4月7日。
    【100】马也:《戏曲的实质是“写意”或“破除生活幻觉”的吗——就“戏剧观”问题与佐临同志商榷》,《戏剧艺术》1983年第4期。
    【101】夏写时:《论我国民族戏剧观的形成》,《戏剧艺术》1984年第1期。
    【102】张庚:《也谈“戏剧”与“戏曲”两个概念之区分》,《光明日报》1984年1月31日。
    【103】朱颖辉:《张庚的“剧诗”说》,《文艺研究》1984年第1期。
    【104】林兆华:《戏剧观要在实践成中更新》,《(戏剧学习》1985年第3期。
    【105】林毓熙:《戏剧观念更新与戏曲现状的思考》,《戏曲艺术》1986年第1期。
    【106】史雨泯:《斯芬克斯之谜——戏曲观念漫谈之二》,《当代戏剧》1987年第2期。
    【107】谭霈生:《戏剧本体论纲·前言》,《剧作家》年1988第4期。
    【108】柴葵珍:《凌蒙初戏曲观初探》,《湖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
    【109】卫绍生:《从泛戏剧到戏剧的自觉一一兼论宋元戏剧观念及其与儒家诗教之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110】胡忌、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发现—“戏曲”和“永嘉戏曲”的首见》,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编《艺术研究》1989年第11辑。
    【111】洛地:《“樂”字考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2】段宏政:《戏曲本体论》,《黄梅戏艺术》1989年第1期。
    【113】郑涵:《复古:一种值得选择的戏曲观念》,《上海戏剧》1993年第5期。
    【114】蓝凡:《中国戏曲向何处去?—为《死与美》的戏曲观念号脉》,《上海戏剧》1993.3。
    【115】郭英德:《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辨异》,《戏剧文学》1995年第11期。
    【116】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117】冯俊杰:《傩祭传统与中国戏剧本体发生的逻辑起点》,《中华戏曲》1996年第1期。
    【118】黄仕忠:《元明戏曲观念之变迁——以《琵琶记》的评论与版本比较为线索》,《艺术百家》1996年第3期
    【119】赵山林:《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艺术百家》1996年第4期。
    【120】陈永标:《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5期。
    【121】施旭升:《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戏剧艺术》1997年第2期。
    【122】施旭升:《再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答安葵先生》,《戏剧艺术》1999年第4期。
    【123】施旭升:《论中国戏曲的乐本体——兼评吕效平著<戏曲本质论>并答安葵先生》,见董键、荣广润主编《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中华书局2006年版。
    【124】朱万曙:《中国戏曲本体观的演进》,《艺术百家》1998年第2期。
    【125】钱久元:《中国戏曲本体论质疑》,《艺术百家》1999年第3期。
    【126】孙崇涛:《中国戏曲本质论——兼及东方戏剧共同特征》,《戏曲艺术》2000年第3期。
    【127】冯晔:《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思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28】朱伟明:《<西厢记>与明清戏曲观念的擅变》,《戏曲研究》2001年第1期。
    【129】陈志军:《戏剧边缘化——一个没有解决的戏剧观问题》,《戏剧文学》2001年第1期。
    【130】吴戈:《戏剧本质的追问——<云南民族戏剧论>读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1。
    【131】张萍:《也谈黄宗羲的戏曲观》,《戏曲艺术》2002年第1期。
    【132】吕效平:《戏曲特征再认识》,《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33】陆炜:《我们今日的戏剧观问题》,《戏剧艺术》2003年第4期。
    【134】丁罗男:《重提“戏剧观”》,《戏剧艺术》2003年第3期。
    【135】陈多:《由看不懂“戏剧戏曲学”说起》,《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
    【136】许凌冬:《晚明思潮下汤显祖的戏曲观》,《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期。
    【137】汪余礼:《现象学对戏剧研究的启示意义》,《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
    【138】汪余礼:《戏剧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和提问方式》,《洛枷艺术评论》2004年第1辑。
    【139】徐大军:《从“杂剧”、“传奇”的称名看元人戏剧观念的分野及其意义》,《戏剧艺术》2004年第6期。
    【140】陈建森:《游戏与娱乐:对戏曲本质与功能的再认识》,《光明日报》2004年9月15日。
    【141】陈建森、莫嘉丽:《近百年来宋元戏曲本体与生成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12.2。
    【142】葛丽英:《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论李渔戏曲理论的艺术本体性》,《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43】史雨泯:《桃花旧梦再难续——漫谈戏曲观念》,《戏曲研究》2005年第1期。
    【144】谭坤:《论明代戏曲本体观念的演变和确立》,《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
    【145】周华斌:《我的“大戏剧观”》,《戏剧艺术》2005年第3期。
    【146】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文艺研究》2005年第12期。
    【147】胡明伟:《<张协状元>的产生年代及其戏剧观念》,《南都学坛》2005年第5期。
    【148】王忠阁:《明代戏剧观念的转变及原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149】文师华:《浅谈汤显祖重“曲意”的戏曲观》,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6年9月。
    【150】尹德翔:《晚清使官的西方戏剧观》,《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
    【151】陈友峰:《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类型及其演变》,《戏曲艺术》2007年第4期。
    【152】陆方龙:《朱有墩曲作曲论中之戏曲史与戏曲观》,《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153】曾永义:《戏曲本质与腔调新探》,《中国文化报》2008年1月26日。
    【154】毛忠:《从文本到舞台—徐慕云戏曲本体论当议》,《戏曲研究》第71辑。
    【155】刘于锋:《曲学史上一次戏曲本体特征的论争》,《戏剧文学》2009年第10期。
    【156】马丽敏:《清代中后期经学家的戏曲观——以焦循与俞樾为中心》《北方论丛》2010.1。
    【157】汪涌豪:《“声色”范畴的意义内涵与逻辑定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58】杜海军:《从《元曲选》对元杂剧的校改论臧懋循的戏曲观》《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3。
    【159】陆军:《戏曲观:历史粘合和个性解读》,《戏剧艺术》2010年第3期。
    【160】刘岩:《论李渔的戏剧观》,《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10期。
    【161】刘闽生:《对戏曲本质特征退化的思考》,《文艺报》2011年10月14日。
    【162】张晓兰:《黄宗羲戏曲观探微——兼论其学术观对戏曲观之影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63】张晓兰:《清初名儒毛奇龄戏曲观探微》,《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64】张晓兰:《由情返理以礼正情——论晚明到清代戏曲观之渐变》,《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65】高志娟、王仁杰:《坚守传统文化追求戏曲本体》,《戏剧丛刊》2012年第3期。
    【166】汪余礼:《戏曲本体研究引论》,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7】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8】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9】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170】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7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1—10册),上海书店1983年版。
    【172】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73】《中国近代学术名著———刘师培辛亥前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4】[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75】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世界书局1938年版。
    【176】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177】周贻白:《中国戏曲史》,中华书局1953年版。
    【178】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179】周贻白:《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80】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18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182】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183】彭隆兴:《中国戏曲史话》,北京知识出版1985年版。
    【184】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5】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6】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87】蒋中崎:《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188】马少波:《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189】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
    【190】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1】李占鹏:《宋前戏剧形成史》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92】[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93】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4】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195】陆粤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96】蒋兴煜:《中国戏曲史钩沉》,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197】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98】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9】叶大兵:《中国百戏史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0】刘峻骧:《中国杂技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201】蒋中崎:《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202】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版出版社1999年版。
    【203】马少波:《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204】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05】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06】刘祯:《民间戏曲与戏曲史学论》,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
    【207】刘晓明:《杂剧形成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8】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09】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
    【210】齐如山:《齐如山全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211】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2】贺昌群:《元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13】赵景深:《宋元戏文本事》,北新书局1934年版。
    【214】赵景深:《小说戏曲新考》,世界书局1943年版。
    【215】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216】赵景深:《戏曲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217】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218】冯沅君:《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219】梅兰芳:《梅兰芳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20】梅兰芳:《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221】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22】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
    【223】张庚:《张庚文录》,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24】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225】张庚:《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26】董每勘:《董每勘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7】董每勘:《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8】[日]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229】胡忌:《宋金杂剧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30】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海出版社1953年版。
    【231】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32】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
    【233】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34】严敦易:《元明清戏曲论集》,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
    【235】戴不凡:《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6】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编:《高腔学术讨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
    【237】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38】徐朔方:《元曲选家臧懋循》,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239】徐朔方:《古代戏曲小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0】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41】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42】刘念兹:《南戏新证》,中华书局1986年版。
    【243】苏国荣:《中国剧诗美学风格》,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44】王安祈:《明代传奇之剧场及其艺术》,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245】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大安出版社1990年版。
    【246】黄竹三:《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7】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248】黄竹三:《牡丹亭评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49】吕薇芬:《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0】吴乾浩:《戏曲美学特征》,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51】林语堂:《中国人·妓女与姬妾》,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2】福建戏研所编:《南戏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53】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254】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台湾学海出版社1989年版。
    【255】聂传学:《百戏奇观》,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256】聂传学:《中国古代杂技发展概略》,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257】卜健:《李开先传略》,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258】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59】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国戏剧出版1990年版。
    【260】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版。
    【261】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62】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3】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64】沈达人:《戏曲意象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65】洛地:《戏曲与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6】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267】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68】周传家:《新花部农谭》,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69】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70】宁宗一、陆林、田桂民:《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1】路应昆:《中国戏曲与社会诸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1992年版。
    【272】胡世厚、邓绍基:《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73】马也:《戏剧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274】周宁:《比较戏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75】颜长坷:《戏曲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276】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277】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278】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79】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80】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81】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82】刘彦君:《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版。
    【283】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学》,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284】刘荫柏:《中国古代杂技》,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285】华玮,王缓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版。
    【286】徐子方:《明杂剧研究》,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
    【287】徐子方:《挑战与决择:元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88】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仁》,台北:施合郑基金会,1998年版。
    【289】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0】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291】苏国荣:《宇宙之美人》,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2】徐城北:《京剧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3】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94】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5】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6】王汉民:《八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7】王汉民:《中国戏曲小说初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98】王汉民:《道教神仙戏曲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9】孙歌等:《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0】安葵:《戏曲理论与戏曲思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301】孙崇涛:《南戏论丛》,中华书局2001年版。
    【302】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3】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1年版。
    【304】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
    【305】车文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物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6】梁归智、周月亮:《大俗小雅:元代文人心迹追踪》,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7】昊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8】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9】胡忌主编:《戏史辨》1—4,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310】张发颖:《中国家乐戏班》,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311】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12】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13】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4】王小盾,杨栋编:《词曲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5】季国平:《宋明理学与戏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316】《明清戏曲小说评点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17】孙书磊:《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8】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版。
    【319】董健:《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0】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编:《南大戏剧论丛》,中华书局2005年版。
    【321】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三联书店2005年版。
    【322】罗平:《杂戏》,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23】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擅变》,中华书局2006年版。
    【324】阿英:《元人杂剧史》,《剧本》1954年第4期。
    【325】苏平:《元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元杂剧的繁荣》,《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3期。
    【326】阿甲:《虚拟的时空,严格的程式,写意的境界》,《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
    【327】张大新:《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328】欧阳光:《诗社与书会—元代两类知识分子群体及其价值取向的分野》,《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29】吴承学、李光摩的《晚明心态与晚明习气》《文学遗产》,1997年六期。
    【330】胡星亮:《二十世纪中国戏曲的现代化探索》,《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331】徐天河:《论元代两大文人集团》,《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32】杜桂萍:《论元代文人在杂剧兴衰中的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2期。
    【333】董健:《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334】赵山林:《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戏剧艺术》,1998年第1期。
    【335】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336】刘祯:《王国维与现代中国戏曲史学》,《戏曲研究》(54),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337】徐朔方:《论书会才人——关于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编著写定者的身份》,《浙江学刊》1999年第4期。
    【338】李日星:《论元代文人的异端性格及其文化底蕴》,《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
    【339】卜键:《角抵考》,《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340】陈多:《古代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41】孙玫:《西方影响与现代中国戏曲研究之进程》,《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342】袁国兴:《晚清戏剧变革与外来影响———兼谈近代戏剧变革模式的演变和早期话剧与改良戏曲的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343】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中国戏剧》2006年第1期。
    【344】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345】邓晓芒:《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书屋》,2004年第8期。
    【346】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中国戏剧》2006年第1期。
    【347】解玉峰:《论臧懋循<元曲选>于元剧脚色之编改》《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
    【348】申良强:《戏曲危机危在哪里》,《当代戏剧》2007年第6期。
    【349】康保成:《先秦的散乐与夷乐》,《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350】刘祯、张静:《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戏曲研究》第59辑。
    【351】刘竞:《明中期戏曲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52】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擅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论文2006。
    【353】毛小曼:《<琵琶记)戏剧范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55】《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5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5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58】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5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60】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
    【361】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版。
    【36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
    【36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64】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65】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66】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67】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82年版。
    【368】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69】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70】顾易生、蒋凡、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71】袁震宇、刘明今:《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明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7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373】罗宗强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74】蒋述卓、刘绍瑾、程国赋、魏中林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5】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76】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77】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8】冯天瑜、邓建华、彭池编:《中国学术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9】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
    【380】刘梦溪:《传统的误读》,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8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8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3】余时英:《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年版。
    【384】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
    【385】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6】李修生、查洪德:《辽金元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87】《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8】[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
    【389】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0】谢国祯编:《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91】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92】邓绍基、史铁良:《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93】孟森:《明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94】樊树志:《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5】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6】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7】易中天:《中华史》,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398】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99】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0】余治平:《哲学的锁钥—源于本体论的形上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0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403】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404】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0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06】[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07】[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08】[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09】[意]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0】[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11】[奥]B.R.提尔格曼.维特根斯坦:《游戏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12】[奥]B.R.提尔格曼.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13】[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15】[美]阿瑟·洛夫乔伊:《观念史论文集·观念的历史编纂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16】[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418】[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19】[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引言》,范祥涛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420】[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21】[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42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3】[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24】[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语言学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5】[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6】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一一论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427】朱立元:《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428】黄擎:《文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批评”现象及反思》《浙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429】邓晓芒:《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书屋》,2004年第8期。
    【430】高瑞泉:《观念史何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31】周保薇:《概念史研究对象的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2第1期。
    【432】李宏图:《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433】孙江:《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史学月刊》2012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