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化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命题之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民进城的过程;是土地用途改变的过程。总之,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是基于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比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城市化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更加棘手。粮食安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常发展与延续所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推进具有密切的联系。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粮食安全而言,却具有双重意义: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耕地减少。但城市在土地整合方面的优势,又将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又有利于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但城市经济的发展,将会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资金支持。鉴于此,我们在思考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法律保障时,有必要追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应包含哪些具体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本文站在肯定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阶段的立场,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就以上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构建作了适当前瞻。全文由6章构成:
     第一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概说。考虑到“城市化”这一概念源自国外,粮食与粮食安全的属性与性质在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故本章以主流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城市化”、“粮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梳理与说明。本章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通过主流理论观点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说明,大致勾勒出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意蕴,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奠定必要的观念基础。其二,是通过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发现既往研究的缺憾,由此说明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现时代意义和本文力图解决的困扰粮食生产的“地”、“人”、“钱”问题。
     第二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路径选择研究的是“经济法为什么能作用于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这一命题。在简单分析了市场机制与政策手段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缺陷之后,通过分析粮食安全保障彰显的法律价值、我国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历史机遇和传统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局限等问题,建议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尤其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发挥经济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制度优势。
     第三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法律制度试图回答“在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如何破解土地资源难题”这一课题。本章无意于展现耕地保护法律保护制度的所引申出的所有问题,惟就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保护要求做出追寻。笔者以为,若要保障粮食安全,则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根底线,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化。
     第四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探究的是城市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必要数量与素质的粮食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律支持体系,激发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实现城市与乡村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在一系列的支持制度中,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其重点内容,并以此引领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
     第五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探讨的是“如何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这个问题。本章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于国家公共财政的占用等问题,意在说明,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我国农业补贴在粮食安全保障上存在着巨大的使用与操作空间,目前农业补贴使用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财政补贴法律制度上的经验,以为我所用。
     第六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延续了第五章的思维逻辑,将金融支持作为财政补贴的重要配套措施,共同破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粮农民收入过低、农业机械化无资金推进和农民生产贷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助力粮食生产法律保障。在本章中,笔者在金融支持的框架下,着力从发展金融组织、完善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金融支持的法律制度作出了一定的展望。
At present, urbanization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key issues during the course of China’smodernization and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ts essence, urbanization is the processof developing China’s industries and service sectors, of peasants’ migrating to cities, and ofthe shifting of land uses. On all accounts, urbanization is such a complicated system thatChina has to face it with greatest difficulties that are far more challenging than those occurredin an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be specific, food security is the issue mostly concerned when acountry or a nation is undergoing rapid development. Food security and urbanization aredependent on each other. Food security is the foundation and prerequisite of urbanizationwhil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food security. As urbanization is carriedforward, the amount of arable land is bound to be reduced. The advantages enjoyed by thecities to plan the land resources will contribute to a better exploitation of the land;urbanization will inevitably lead better educated and skilled labor forces to move from ruralareas to the cites. In the meantime, the decreasing of rural population is be beneficial for thescale business of food;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will surely discourage the farmers fromgrowing crop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ities can provide enough support for foodsecurity. In view of these, when contemplating the laws of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urbaniz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raise such questions as “what is urbanization in the very truesense? what does food security mean? what are the detailed provisions of the food securitylaws?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laws and how could these law guarantee thesecurity of food?”
     The dissertation, grounded on the position that urbaniz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eriod of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lores into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s with theperspectives of law, economies,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studies and attempts to construct alegal system concerning China’s food security based on these explorations. Six chaptersconstitute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literature review on food security related theories in the background ofurbanization. Since urbanization is originally an exotic word and controversies about theproperties of food security still exist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dissertation refers to the mostprevailing and recognized theories to give a sound definition of “urbanization”,“food”, and “food security”, then expati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This chapter is focused on two purposes:1. briefly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s of guaranteeing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by going over mainstream theories abouturba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thus laying a necessary 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studies.2. find out inadequacies of past studies by display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urban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both home and abroad, thus illustrating the contemporarysignificances of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grain production such as“land”,“people” and “money”.
     Chapter two—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economic law, this chapter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why is economic lawapplicable to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After reviewing the theory of“in need of state interference”, this chapter suggests placing the matter of ensuring foodsecurity into the framework of corre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market. Through the fact that the changes of food security policy identify governmentfunctions and that the state intervenes into food security from the angle of supplymanagement, it then points out the economic law nature of ensuring food security. Last butnot the least, chapter two further elaborates 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ensuring foodsecurity and economic law idea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law.
     Chapter three—legal system of food security and arable land protection in the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landresources and ensuring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Instead of coveringall relevant issues about the legal system to protect arable land, it is exclusively devoted to thepreservation of arable land just for the sake of food securit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o ensurefood security successfully, the preservation of arable land has to be legalized in the form oflaw.
     Chapter four—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legal system of grain production in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This chapter probes into two closely related issues:“how tobring the enthusiasm for grain production into full play” and “what legal system is needed toarouse home-going peasants’ enthusiasm”. The chapter proposes a supportive legal systemof motivating peasant worker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and engage in grain production,which promotes a more reasonable labor flow between rural areas and the cities. Of theproposed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supply of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and fundamental industrial productions must be highly concerned and therefore should lead a series ofincentive legal system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Chapter five—legal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for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of urbanization. It researches into “how to implement the use and sources of funds forensuring food security”. This chapt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general practices of financialsubsidies for agriculture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levant WTO rules, aiming topoint out that agricultural subsidie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rend. Unfortunately,agricultural subsidies in China are far from enough and our country needs more use and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By learning agricultural subsidylaws and regul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we could benefit from their experiences.
     Chapter six—legal system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food security in the background ofurbanization. It is indeed an extension of the logical thinking in chapter five, thus takingfinancial assistance a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measure for fiscal subsidies. Moreover, it aimsto tackle the low income of farmers, lack of money to promote mechanization of farm workand inefficiency of loans for grain production, all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legal support forfood securit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he author gives priority tofinancial organization, financial market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looking forward to thefuture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food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引文
1樊纲:“城市化是个系统工程”,载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2转引自[美]威廉.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3陆福兴:“粮食安全: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第011版。
    4曹明睿著:《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5[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6参见吴海涛,丁尧清:“‘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http://www.pep.com.cn/peixun/xkpx/czdl/jcdy/200809/t20080910_516215.htm,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11月3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光明日报》2001年3月18日。
    8参见党国英:“由‘城市化’到‘城镇化’”,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377236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1月3日。
    9William L. Parish,“Urban Policy in Centralized Economies: China”, from The Economice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ited by George S. Tolley and Viond Thoms, The World Bank,1986, p.73.
    10Gregory Eliyu Guldin,“Urbanizing China: Some Startling Conclusion,” from Urbanizing China, Green Wood Press,1992,p.223.
    112011年3月17日公布的我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篇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中的第一节,就是有关“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的内容。其表述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这里,“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表述并列存在。
    12李清泉著:《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13雷宇:“《中国发展报告2010》建议小城镇不应成为未来城市化的主体形态”,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9/22/content_3417156.htm,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2月1日。
    14胡序成:“对我国城市化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载《城乡建设》,1998年第6期,第79页。
    15陈项:“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2期,第46页。
    16李海鹏、叶慧:“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分析”,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第42页。
    17翟虎渠:“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载《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13期,第60页。
    18张忠良:“对十七大报告中粮食安全概念的理解与思考”,载《中国粮食经济》,2008年第2期,第30页。
    19娄源功:“中国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与比较研究”,载《粮食储藏》,2003年第3期,第6页。
    20Laves. R.E, Paul. T.A. New evidence on Competition on Grain trad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Studies,2003,18(3):261-274.
    21保罗·贝罗克著:《城市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22[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23转引自:吴定勇,等:“城市化及其在中国的百年进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第345页。
    24参见:宋俊岭:《城市的定义和本质》,载《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第10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第56—57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28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载《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第68页。
    29成德宁著:《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7页。
    31宋才发,等著:《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32巴顿著:《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5页。
    33参见高佩义著:《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11页。
    34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载《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1期,第9页。
    35顾朝林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1页。
    36路永忠,陈波羽:“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载《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第38页。
    37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2页。
    38See: Leo Van den Berg. Urbanization. Heidelbeg,1999.
    40李路路:“‘社会现代化’理论论纲”,载《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第87页。
    41郭书田,刘纯彬著:《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42周大鸣著:《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8页。
    43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几个问题”,载《唯实》,2000年第1期,第32页。
    44Guidin G E, ed. 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M].Armonk: M. E. Sharpe,Inc.,1997.
    45胡焕庸、张善余著:《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248页。
    46梁中堂、马培生:“旧中国城市人口初探”,载《人口学刊》,1988年第3期,第67页。
    47参见侯蕊玲:“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载《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79页。
    48谢文蕙:“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进程”,载《文明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9年版,第41页。
    49纪晓岚著:《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268页。
    50谢文蕙、邓卫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51蒋正华著:《中国人口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52马洪,等著:《中国经济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0-504页。
    53王愉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66页。
    54Shahid Yusuf and Weipeng Wu, The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4.
    55许成安:“禁止农民进入城市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载《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7月25日,第3版。
    56陆学艺,等:“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载《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第90页。
    57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化研究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5页。
    58Kam Wing Chan, 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China, Oxford Press,1994,pp.7-11.
    59R.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AD, 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85, p.200.
    60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67页。
    61华民:“长江边的中国――对中国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思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第89页。
    62王雅鹏,叶慧著:《中西部城镇化加速期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63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载《经济评论》1998年第5期,第63页。
    64诸大建:“大都市连绵带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外的典型实例”,载《长江边的中国——大都市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65何念如:《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179页。
    66“枢纽功能”可以引致各种流的汇集,并促进城市群地域的扩张,提高其在国内乃至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参见:郁鸿胜著:《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67参见姚士谋,等著:《中国城市群》(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68转引自:肖春阳:“中外粮食、粮食安全概念比较”,载《粮油市场报》,2009年2月26日,第2版。
    69张圣兵:“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及平衡战略”,载《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4期,第22-25页。
    70转引自程燎原、王人博著:《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71[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7页。
    72陆福兴:“粮食安全: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第011版。
    73转引自:张利国著:《粮食安全背景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74参见刘剑文:“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11月,第7页。
    75转印自: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76Cuba, Dominican Republic, El Salvador, Honduras, Kenya, Nicaragua, Nigeria, Pakistan, Peru, Sri Lanka, Venezuela andZimbabwe, Non Paper on Food Security. Special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23-27July2001.http;//www.tradeobserver.org
    77厉为民,等著:《世界粮食安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78朱泽:《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与政策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第56页。
    79A.K.Sen: Hunger and Entitlements,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Helsinki,1987.
    80[印]阿玛蒂亚著:《贫困与饥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81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3月,第20页。
    82[美]萨缪尔森、诺斯豪斯著:《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83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84参见钱弘道著:《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85参见吕忠梅主编:《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86胡靖:“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第24页。
    87肖国安:“论粮食的弱智特征、本质属性与安全责任”,载《中国粮食经济》,2005年第5期,第25页。
    88龙方:“论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载《求索》,2007年第10期,第16页。
    89转引自张利国著:《粮食安全背景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90胡新宇:“对粮食安全目标的思考”,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8期,第151-153页。
    91参见: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载《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4期;茅于轼:“彻底消除粮食危机论的影响”,载《粮食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茅于轼:“再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3-5页。
    92戴迎春:“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目标”,载《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第24页。
    9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著:《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4页。
    94参见:邓云特著:《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67页。
    95[美]威廉·恩道尔著:《粮食危机》,赵刚,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96林军:“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载《求是》,2007年第8期,第34页。
    97乔兴旺:“中国粮食安全国内法保障研究”,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第43页。
    98王雅鹏、吴娟、陈娟:“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的回顾与展望”,载《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92页。
    99粮食问题研究编辑部:“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载《粮食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第56页。
    100国家粮食局课题组著:《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01参见: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140页。
    102胡鞍钢著:《中国:走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
    103“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生产损失严重”,http://www.zzhk.com/html/jiagexingqing/200812/11-2881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12月11日。
    104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56页。
    105参见胡岳岷著:《21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106王先进著:《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107王宏广,等著:《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108林军:“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载《求是》,2007年第8期,第34页。
    109乔兴旺:“中国粮食安全国内法保障研究”,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第43页。
    110邓干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改方案”,载《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第2期,第13-14页。
    111李海鹏、叶慧:“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分析”,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第39页。
    112臧武芳、潘华顺:“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13-14页。
    113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载《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1期,第52-58页。
    114[美]钱纳里、[以]塞尔昆著:《发展的模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3页。
    115郭剑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7期,第280页。
    116M. Hianisch. Landflucht [M]. Jena,1924:30-32.
    117U. Plamke, J. ziche. Land-und Agrarsoziologie[M]. Stuttgart,1979:65-71.
    118转引自:贾金荣、王富琦:“城市化动态发展的阶段性与我国三农问题及政策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1期,第55页。
    119张永恩,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第272页。
    120陈宝森著:《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121何格、欧名豪:“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9期,第351页。
    122李岳云:“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载《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第30页。
    123肖顺武:“论法律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载《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7页。
    124卓泽渊著:《法学导论》(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125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126参见李昌麒:“经济法的方法、路径与视域——简评我国中青年学者对经济法理论的贡献”,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82页。
    127李昌麒、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43页。
    128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168页。
    129卢锋:“粮食市场化改革:需要重新思考的认识前提”,载《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3期,第9页。
    131[美]詹姆斯·布坎南著:《自由、市场与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132孙良龙:“完善‘三大体系’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载《中国粮食经济》,2009年第2期,第34页。
    133吕忠梅、刘大洪著:《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134卓泽渊著:《法律价值》,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135黄锡生:《经济法视野下的水权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第47页。
    136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137转引自张乃根著:《法经济学——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38张涛:“西方法律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第122—125页。
    139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140王家福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141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142孙进丰,王燕华主编:《经济法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43J. L. Jouve,“Principles of Food Safety Legislation”, Food Control, Vol.9, No.2—3, pp,75—81,1998.
    144邵诚,刘作翔主编:《法与公平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页。
    146戴文礼著:《公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147参见李昌麒著:《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3—95页。
    148吴弘主编:《新编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49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150孙立平、李培林、李强、等著:《中国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5页。
    151蔡继明主笔:《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152吕忠梅、陈虹:“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6期,第45页。
    153丁杨:“论中国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1期,第55页。
    154李兴国:“我国粮食安全的法律思考”,载《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27页。
    155卓泽渊著:《法学导论》(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
    156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第1版。
    157李昌麒主编:“经济法理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1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9页。
    159张士元等:“再谈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载李昌麒、赵学清、许明月等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160吕忠梅、刘大洪著:《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2页。
    161卢代富:“我国国家干预立法及其完善”,载单飞跃,卢代富等著:《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下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162薛克鹏:“国家干预的法律分析”,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第87页。
    163参见华民,等著:《不均衡的经济与国家——国家干预经济的目的和方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64参见[美]斯蒂格利茨著:《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郑秉文译,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165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166乔治·霍兰·萨拜因著:《政治学史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2页。
    167参见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载杨紫煊主编:《经济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65页。
    168单飞跃,等:“‘干预’直面十年——‘需要国家干预说’的争鸣与发展”,载单飞跃、卢代富,等著:《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97页。
    169具体可参见:李国庆:“经济法地位初探”,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期;董保华著:《社会法原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26页;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5页;张传兵,等:“评经济法诸新论”,载《法学评论》,1995年第4期,等等。
    170应飞虎:“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90页。
    171邱本:“近年来经济法述评”,载法苑精华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3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172陈云良:“经济法的模糊性研究”,载《法学家》,1998年第4期,第56页。
    173李昌麒:“论经济法语境中的国家干预”,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6页。
    174参见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175郑显华:“经济法:体现国家干预之法”,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1期,第45页。
    176李昌麒:“我对‘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的进一步解释”,载《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177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载《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178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99—100页。
    179李昌麒、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界限”,载《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80参见李昌麒、单飞跃、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第54页。
    181[英]洛克著:《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5—36页。
    182单飞跃著:《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83[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9—280页。
    184晏智杰主编:《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185道格拉斯·C·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186朱琴芬:“新制度学派关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载《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第17页。
    187黄新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探析”,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90页。
    188赵德余:“解释粮食政策变迁的观念逻辑: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载《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第28页。
    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1—122页。
    191王有强:“国外农业立法的启示和借鉴”,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56页。
    192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193[美]威廉·恩道尔著:《粮食危机》,赵刚,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94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3月,第27页。
    195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196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6页。
    197肖国安、王文涛著:《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174页。
    198庞增安:“我国粮食安全的政府责任”,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第46页。
    199严瑞珍、程濑兰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200罗孝玲:《基于粮食价格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12月,第15页。
    201参见肖国安:“粮食价格的波动与平抑波动的市场手段”,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1期;肖国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量与价格的波动及其平抑”,载《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3期。
    202邓大才:“论政府在粮食经济中的基本定位”,载《中国粮食经济》,2003年第2期,第89页。
    203许经勇,等:“粮食保护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载《财经论丛》,2003年第1期,第34页。
    204[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著:《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205[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8页。
    206吕忠梅、陈虹、彭晓辉著:《规范政府之法: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207张晓玲,等:“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载《求是》,2009年第21期,第43页。
    208潘嘉玮著:《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209参见邵益生、石楠、等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210李品、苏丹:“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载《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6页。
    211转引自谈明洪,等:“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载《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1期,第55页。
    212宋平:“土地与城市”,载《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第4期,第55页。
    213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载《城市规划》,1999年第8期,第44页。
    214张凤荣著:《土地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15林培:《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6页。
    216张永恩,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3期,第272页。
    217王小莉著:《土地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18[美]利奥·波德著:《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219Frese S J. Aldo Leopold: An American prophet [J].The History Teacher,2003,37(1):99-101.
    220滕海键:“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及其生态环境学意义”,载《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2期,第106页。
    221王佳、秦明周:“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载《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第1期,第43页。
    222转引自丁栋虹:“土地资源稀缺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载《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第16页。
    223罗静、曾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稀缺性与政府管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5期,第17页。
    224盛洪,等:“土地产权与交易的变革空间”,《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0月27日,第4版。
    225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曾磊:“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载《资源科学》,1998年第5期,第32-39页。
    226何书金:“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机制及类型划分”,载《资源科学》,2001年第9期。
    227黄河主编:《土地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228高艳梅、曲福田:“耕地保护制约条件下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途径选择”,载《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第6期,第22-26页。
    229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载《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第5期。
    230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载《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第313—319页。
    231侯力:《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7页。
    232张士功:《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5页。
    233张先锋、程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载《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3期,第34-37页。
    234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载《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第4期,第63-66页。
    235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6页。
    236“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预算10亿元2008年完成”,《人民日报》,2006年7月19日,第2版。
    237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238王艳:“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演进及趋向分析”,载《农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60页。
    239参见尹成杰著:《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164页。
    240蔡运龙、俞奉庆:“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3期,第13—17页。
    241曹文栋、郭青:“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法律保护对策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34—135页。
    242刘新卫、赵翠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第3期,第13页。
    243王如渊:“土地整理与耕地动态平衡”,载《中国土地》,1999年第2期,第56页。
    244应永宏:“论耕地的法律保护”,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第72页。
    245梁留科著:《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46黄河主编:《土地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248唐健著:《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249蔡守秋著:《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250李忠:“城镇化和土地制度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14期。
    251All the use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 evaluation and sit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landscape and UrbanPlanning.1987, No.14183
    252马毅,等:“英国土地管理制度介绍与借鉴”,载《中国土地》,2003年第12期,第38—39页。
    253陈霞:“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第112页。
    254张宁宁:“日本土地资源管理一瞥”,载《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1期,第45—47页。
    255Saizen I, Mizuno K, Kobayashi S. Effects of land-use master plans in the metropolitan fringe of Japan. Landscape andUrban Planning,2006,78:411-421.
    256汪秀莲、王静著:《日本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及其借鉴》,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257吴殿廷、虞孝感、查良松、等:“日本的国土规划与城乡建设”,载《地理学报》,2006年第7期,第771—780页。
    258孙强、蔡运龙:“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252页。
    259杨兴权、杨忠学:“韩国的农地保护与开发”,载《世界农业》,2004年第11期,第37页。
    260周德睿:“浅谈美国土地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有效使用”,载《土地资源》,2005年第5期,第31—32页。
    261刘敏:“我国耕地保护行政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探析”,载《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67页。
    262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法和经济学》,张军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263韩冰华:“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之启示”,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37—40页。
    264杨向杰、李闽:“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载《中国土地》,1997年第2期,第14—15页。
    265林培、程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载《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第3期,第12页。
    266李彦芳、张侠:“耕地保护重在质量”,载《经济论坛》,2002年第14期,第103—104页。·
    267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编:《耕地保护法规文件汇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2页。
    268唐健著:《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269郭洁著:《土地资源保护与民事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27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271转引自王兴运:“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16页。
    272林毅夫:“再与布朗谈粮食”,载《中国改革》,1998年第8期,第16—17页。
    274贾金荣、朱捷:“中国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及调整对策研究”,载《财经论丛》,2007年第1期,第24页。
    27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28—30页。
    276邵映红:“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载《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年第3期,第38页。
    277贺文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第59页。
    278尹侠,等:“农村耕地抛荒: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载《武汉金融》,2006年第9期,第60页。
    279张言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地方经济的提升”,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4期,第7719页。
    280黄珺:“我国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9期,第98—99页。
    281韩俊、崔传义:“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调查”,载《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9—300页。
    282李昌麒:“当前推进新农村法治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载《2009年中国农村法治论坛论文集》,第547页。
    283波斯纳著:《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284吕忠梅、陈虹、彭晓辉著:《规范政府之法: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285种明钊著:《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86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9页。
    287皮埃尔·勒鲁著,王允道译:《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8页。
    288黄英君,郑军:“我国二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析”,载《保险研究》2010年第4期,第57页。
    28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290杨翠迎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291张秀生、卫鹏鹏:《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与对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第735页。
    292郑双胜:“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基于农村社会保障视角”,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8期,第991页。
    293宋小梧、张中俊、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294齐海鹏、金双华、等著:《社会保障》,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版,第180页。
    295赵建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实践”,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7期,第38页。
    296林嘉著:《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297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Annual Reports on Health and welfare l998-1999social securityand National Life.
    298顾天安:“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载《日本研究》,2005年第4期。
    299朱俊生:“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载《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300Lutz Leisering, Gongsen, Arther Hussain(2002),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ld-age Pension for the RuralAreas: from Land Reform to Globalization, Asian Development Bank.
    301宫晓霞:“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54页。
    302钱文亮:《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9页。
    303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304顾昕:“医疗救助制度让穷人看得起病”,载《科学之友》,2006年第11期,第38—41页。
    305朱玲:“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管理成本和效率”,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第16—27页。
    306唐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前瞻”.中国价值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61030_11.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12-11.
    307[德]弗朗茨·柯尼培:“德国医疗保险概况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载郑成功,贝克尔编:《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160页。
    308左菁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159页。
    309曹明睿著:《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310多吉才让著:《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233页。
    311欧阳仁根、赵新龙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61页。
    312参见王玉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3页。
    313我国学界对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这一时期中,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重点是符合计划经济特征的生产性财政支出结构。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这引发了社会资源配置状况及分配关系的变化,城市化程度的逐渐深入也相应地引起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范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转变。就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准确界定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从社会共同事务需要的角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例如,何振一、阎坤(2000)在《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中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各个财政特殊或个别,其共同特点都是为满足社会共同事务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分配活动。社会共同事务才是财政职能范围界定的最根本性标准。其二,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认知财政支出范围及结构,例如,何盛明(1998)指出:“政府应做的,就是财政要做的。”贾康(2001)则认为:“财政支出的范围与分配顺序,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同上注。
    31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计算,转引自王玉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1页。
    318相关研究还可参见陈昌兵:《我国城市化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证》,载《财经科学》,2009年第4期,第89页。
    319详见第四章“一”中的第(二)部分。
    320韩洁:《粮食主生产区农民收入及其补贴政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24页。
    321从实际城乡收入差距来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导致农业收入特别是种粮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对农民收入,既要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幅度,又要看农民比较收入的情况。所谓农民比较收入,就是农民收入同城镇居民收入在收入绝对量与收入相对量方面差距的比较。1978至2007年的30年时间中,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2.57:1扩大到3.33:1,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相差9645元。目前,农民已不再孤立地、单纯地看待自己的收入增长多少,更注重看自己的收入同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因此,当前说农民收入低,其中包括农民比较收入低。而农民比较收入低,主要是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造成的。参见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也可参见尹成杰:《粮安天下》,http://www.globrand.com/2009/238733.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9月2日。
    322更多相关数据及分析参见徐运红:《超前的城市化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载《求是》,转引自http://www.xinnong.com/news/20110216/907984.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3月3日。
    323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求是》,2010年第21期,第41页。
    324齐良书著:《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325韩德培主编:《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0页。
    326徐显明:“生存权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21页。
    327[日]大须贺明著,林浩译:《生存权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28佟唯真主编:《中国人权白皮书总览》,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29Paul Hunt, Reclainming Social Rights,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para.7.
    330[法]罗伯斯庇尔著,赵涵舆译:《革命法制和审判》,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6页。
    331[南斯拉夫]米兰·布拉伊奇著:《国际发展法原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64页。
    332曹明睿著:《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333李林著:《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334李长健,等:“从利益到权利:农业补贴制度的法理分析与发展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9页。
    3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页。
    336Chiristopher Pierson and Francis G Castles(Edited), The Welfare State Reader, Polity Press, London,2001.
    337陈治:《论福利供给变迁中的经济法功能》,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9页。
    338殷德生:“从新古典到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逻辑的整合”,载《国外财经》,2001年第1期。
    339洪君彦主编:《当代美国经济》,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340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341刘能凯:“现代农业、农业补贴与粮食安全”,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第30页。
    342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求是》,2010年第21期,第40页。
    34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48—49页。
    344李勇、蓝海涛:“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及风险”,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5期,第4页。
    345James Q. Wilson, The Politics of Regulation, in Wilson, The Politics of Regulation, pp.357-394.
    346[英]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著:《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347曾纪发:《粮食安全与财政对策思考》,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3期,第39页。
    348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350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65页。
    351例如,美国的小麦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其目标价格、直接补贴率、贷款率在当时分别为3.92美元/蒲式耳,0.52美元/蒲式耳,2.75美元/蒲式耳,小麦的市场价格在当时如果不足2.75美元/蒲式耳,那么在得到市场价和贷款率之间的“保护价支持”之外,还能得到政府的反周期补贴0.65美元;若小麦当时的市场价格在2.75美元/蒲式耳与3.4美元/蒲式耳之间,那么市场价与3.4美元/蒲式耳之间的差额即为反周期补贴金额;同理,当小麦的市场价格高于3.4美元/蒲式耳时,如果再加上小麦的直接补贴率,就当然的不能获得反周期补贴了,因为其有效价格已经高于其目标价格了。可见在美国,农民卖粮所获得的价格补贴具有很强的刚性,它不再仅仅是前期的“贷款率”,更是这一时期的较之更高的“目标价格”,这种保护性价格的历史趋势也定会是一路看涨向上的。相关数据引自林赟:《论粮食供求与粮食补贴》,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27页。
    353张竹:《日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和政策支持》,载《国外农业》,2006年第2期。
    3542005年,日本人口为1.277亿,日本的耕地面积约为5.04万平方公里。参见:黄亚林、李明贤:《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借鉴》,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
    355参见林赟:《论粮食安全与粮食补贴》,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23页。
    356例如,2001年,日本稻米产量大增,为了避免供过于求后米价下跌,日本“全国农业合作中央委员会”在8月8日-31日期间,对全国3.1万公顷即将成熟的水稻进行“割青”,并将11万吨大米转为饲料粮,政府对参与“割青”的稻田的补助标准为:每10英亩8.3万日元,或每1000平方米2万日元。参见朱明德:《日本的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载《粮食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另外,日本提前将粮食转化为饲料粮,稳定了粮食价格,避免了“谷贱伤农”。在水稻生产方面,日本不断改进水稻生产的技术,提高了水稻的单产和劳动生产率。1960-1995年,日本的水稻单产由每公顷3.71吨提高到5.01吨,增幅达到了35%;每公顷的劳动用工量从1729小时降至38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8%。参见胡柏:《小农经济条件下的日本粮食供给战略和农业政策》,载《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2期。
    357姜亦华:《国外农业补贴趋势及其启示》,载《学术界》,2005年第1期,第66页。
    358王和仲:《农产品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0页。
    359任大鹏、郭海霞:“我国农业补贴的法制化研究”,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360[美]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4页。
    361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44页。
    362蒋和平、何忠伟:“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分析”,载《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5年版。
    363曾文革、温融:“中国农业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的问题、挑战与完善”,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8—99页。
    364《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第235页。
    36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2004年。
    366何忠伟:“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与绩效分析”,载《科技导报》,2006年第4期,第65页。
    367孙勇:“财政支农资金落实到位农业平稳较快发展”,载《经济日报》,2010年4月2日,第2版。
    368刘洁、阎东星:“WTO规则框架下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建设”,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第48页。
    369曾文革,等著:《农业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370李本著:《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371高峰、罗毅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83页。
    372罗剑朝,等著:《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373任大鹏、郭海霞:“我国农业补贴的法制化研究”,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第67页。
    374从我国粮食直补现状分析,现有标准非常低,并不能完全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一面。例如:根据相关调查分析:2004年河北容城县农户收入主要来源是非农业收入,占74.03%;其次为种植业收入,占24.81%;而粮食直补仅为户均收入的0.25%。由此可见,直补政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很小。又如:2005年河北邯郸市粮食直补办规定全市统一规定的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根据对农户调查普遍反映国家对种植粮食补贴标准太低,加之近几年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抵消了农民所得种粮补贴,对农民来说可谓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据邱县调查显示,近几年化肥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柴油2005年比2004年上涨幅度为50%,农民种粮成本增大。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一亩棉花纯收入可达720元,而种植一亩粮食年纯收入仅580元,相差140元,即使国家对种粮农民进行了补贴,并不足以弥补种植粮食的低收益,农民仍无种粮的积极性。参见孙顺强:《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96页。
    375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第70页。
    376李昌麒、王霞:“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07页。
    377张永恩,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第272页。
    378王月峰:“民间社会权威演变初论”,载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7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380温家宝:“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http://www.cnhubei.com/200502/ca685740.htm,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5月31日。
    381许明月、吴茂见:“农业基础地位面临挑战的法律对策”,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98页。
    382夏勇著:《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8—319页。
    383丁关良:“试论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载《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第10页。
    384秦富,等著:《国外农业支持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385曾文革,等著:《农业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386李长健著:《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387刘文忠著:《中国农业经济立法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388李昌麒、王霞:“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09页。
    389王科:“基础设施与西部新农村建设”,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3—96页。
    390马述忠、冯冠胜著:《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规则、模式与方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页。
    391[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392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从‘机构观’到‘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第20—25页。
    393熊德平著:《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56—457页。
    39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95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第68页。
    396闫永夫著:《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分析与走向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397参见徐丽红:“官方直面农村金融:8000亿元资金缺口有望填充”,《中国财经报》,2007年1月17日,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21328。
    398岳彩申、李永成主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
    399陈晴,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86页。
    400曾文革、吴宏丽:“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建设的经验启示”,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93页。
    401李洁:“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第143页。
    402赵怡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战略性重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403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20页。
    404刘翎:“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考”,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第596页。
    405IFAD: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Thematic Study. Volume I-Main Report. Report No.1147-CN Rev., December2001.
    406章奇、黄季坤:“中国农村金融与政策反思(之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4年。
    407李刚:“发展民间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商业时代》,2006年第3期,第53—54页。
    408岳彩申、李永成主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409付春红:“如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1期,第70页。
    410刘仁武著:《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
    411朱宝丽,马运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制问题研究”,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第33页。
    412杨登举:“建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载《新疆金融》,2007年第8期,第53页。
    413参见邹建平、涂盈华:“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载《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4期,第92—93页。
    414邢飒一:“利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保证农民利益”,载《浙江金融》,2008年第9期,第45页。
    415魏君如:“农户如何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载《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第9期,第16—17页。
    416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载《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9期,第85页。
    417许春燕:“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粮食流通体系”,载《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6期,第10页。
    418高铁生、朱辰玉著:《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419参见蔡四平、岳意定:《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基于功能视角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页。
    420周扣琴、张庆亮:“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载《海南金融》,2007年第1期,第89页。
    421参见王卓、吴迪:“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载《财经科学》,2007年第10期,第41页。
    422转引自刘毅、杨勇、万猛著:《金融业风险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423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研究”,载《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24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425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性思考”,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39页。
    426赵文先著:《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224页。
    427肖海峰,等:“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载《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第76页。
    428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1期,第93页。
    429杨敏丽,等:“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2期,第76页。
    430翟印礼,等:“农机消费影响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2005年第8期,第53页,
    431唐勇,等:“中小农机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6期,第89页。
    432高元恩:“中国农业装备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载《现代农业装备》,2005年第10期,第90页。
    433李秀林:“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若干思考与建议”,载《理论界》,2008年第4期,第38页。
    434赵怡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战略性重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435王曙光著:《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436许玉晓:“中国农业信贷运行效率评价与改革策略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96页。
    437王煜宇,等著:《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438龚明华,等著:《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439参见齐远望,等:“农村金融改革中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载《大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92页。
    440张祖荣:“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载《南方金融》,2007年第4期,第51页。
    441李瑞:“主要国家农业保险法制及其理论比较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1页。
    442黄艳:“国际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及其在中国适用性分析”,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850页。
    443陈明文:“美国、日本、法国农业保险比较及其借鉴”,载《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1期,第14页。
    444巩云化,等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445李新著:《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447黎四奇:“对美国救市法案之评价及其对我国之启示”,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第37页。
    448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
    449Max Weber,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Edited by Max Rheinstein), 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54, p.84.
    450王煜宇:“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演进逻辑与路径创新”,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5期,第80页。
    451刘仁武、吴竞择:“略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方向”,载《金融时报》,2006年1月2日,第2版。
    452参见张元红,等著:《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页。
    453刘仁武著:《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454季长龙、刘樾衡:“法的和谐价值及其在法价值体系中的位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载《理论界》,2006年第10期,第11页。
    455甘强:“略论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创新”,载《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52页。
    456这里有学者提出,农村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在于去城市化。似乎有脱离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之嫌,因此本文仍采取稳妥的协调发展路径。参见乔瑞:“农村金融服务的新突破在于去城市化”,载《中国金融》,2009年第23期,第37—38页。
    457王怀勇:“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创新”,载《2010年中国农村法治论坛·中国农村金融法制创新论坛论文集》,2010年6月,第201页。
    458参见高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载《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第17页。
    459[美]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5—226页。
    460钟真真:“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法制建设”,载《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6期,第37页。
    461参见王怀勇、罗诚:“现代农村金融主体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中心”,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2—14页。
    462参见魏晶雪:“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年,第111页。
    463姚耀军、陈德付:“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载《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第83页。
    464张杰著:《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465赵旭东主编:《公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466何蒲明、曹静江:“浅析农产品期货市场与订单农业发展”,载《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2期,第2421—2423页。
    467王相敏、郝海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第41页。
    468张燕:“论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和谐价值理念——基于当前金融生态失衡的视角”,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7期,88页。
    469陈富良、王锋:“政府监管行为的制衡机制”,载《改革》,2004年第5期,第106—111页。
    470盛学军:“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l期,第37—4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曹明睿:《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宋才发,等:《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蒋正华:《中国人口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马洪,等著:《中国经济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现代化研究200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7]王雅鹏、叶慧:《中西部城镇化加速期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18]郁鸿胜:《崛起之路——城市群发展与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程燎原、王人博:《权利及其救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张利国:《粮食安全背景下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22]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3]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4]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5]吕忠梅主编:《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7]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28]国家粮食局课题组:《粮食支持政策与促进国家粮食安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29]胡鞍钢:《中国:走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0]胡岳岷:《21世纪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王先进:《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2]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宝森著:《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34]卓泽渊:《法学导论》(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5]李昌麒、赵学清、许明月等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6]吕忠梅、刘大洪:《经济法的法学与法经济学分析》,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37]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下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华民,等:《不均衡的经济与国家——国家干预经济的目的和方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39]田俊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缓解农村信贷配给》,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邱本:“近年来经济法述评”,载法苑精华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3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1]单飞跃著:《经济法理念与范畴的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2]晏智杰主编:《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43]李昌麒著:《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杜厚文、朱立南:《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5]肖国安、王文涛:《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46]严瑞珍、程濑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吕忠梅、陈虹、彭晓辉:《规范政府之法: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8]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经济法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49]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1]张乃根:《法经济学——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孙进丰、王燕华主编:《经济法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54]邵诚、刘作翔主编:《法与公平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5]戴文礼:《公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6]吴弘主编:《新编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
    [57]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8]孙立平、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9]蔡继明主笔:《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0]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刁荣华主编:《中西法律思想论集》,台北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
    [63]王小莉:《土地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4]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5]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张凤荣:《土地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7]林培:《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68]黄河主编:《土地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梁留科:《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唐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汪秀莲、王静:《日本韩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及其借鉴》,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
    [73]秦明周:《耕地保护制度.绩效与案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4]唐健:《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郭洁:《土地资源保护与民事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6]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古敬恒、刘利编著:《新编说文解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9]陈惠湘:《联想为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0]张维迎主编:《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81]樊胜根,等:《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82]杜吟堂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3]管爱国、符纯华译著:《现代世界合作社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84]徐更生、刘开铭主编:《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5]张仲福:《联邦德国企业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86]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管爱国、符纯华译著:《现代世界合作社经济》,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9]罗杰:《审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0]陈厚基主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91]谭从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2]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93]钟雯彬:《公共产品法律调整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94]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5]邓淑莲:《中国基础设施的公共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徐小青、郭建军:《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7]种明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8]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9]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100]李昌麒主编:《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1]岳松东:《呼唤新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2]宋小梧、张中俊,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3]齐海鹏、金双华,等:《社会保障》,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版。
    [104]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06]左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7]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8]欧阳仁根、赵新龙:《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9]李本:《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李长健:《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11]马述忠、冯冠胜:《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规则.模式与方案》,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2]韩德培主编:《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3]佟唯真主编:《中国人权白皮书总览》,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14]李林:《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5]龚明华,等著:《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6]本书编写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117]洪君彦主编:《当代美国经济》,时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11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齐良书:《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12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0年版。
    [121]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2]杨鹏飞、洪民荣:《WTO法律规则与中国农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3]孙自铎:《日本的粮食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4]曹俊杰、王学真:“东亚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调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125]朱志刚:《我国粮食安全与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6]曾文革,等:《农业补贴与反补贴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27]李本:《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8]罗剑朝,等:《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增长方式与监督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129]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0]夏勇:《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1]秦富,等:《国外农业支持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132]刘文忠:《中国农业经济立法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3]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4]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135]赵怡:《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战略性重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6]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37]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分析与走向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38]岳彩申、李永成主编:《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法制创新研究》,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
    [139]刘仁武:《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40]高铁生、朱辰玉:《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41]王煜宇,等:《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42]刘毅、杨勇、万猛:《金融业风险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43]巩云化,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44]李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45]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6]参见张元红,等:《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7]刘仁武:《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148]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9]赵旭东主编:《公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陆福兴:“粮食安全: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
    [2]吴定勇,等:“城市化及其在中国的百年进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3]宋俊岭:《城市的定义和本质》,载《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尤建新:《城市定义的发展》,载《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5]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载《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1期。
    [6]路永忠、陈波羽:“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载《经济地理》,2005年第4期。
    [7]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8]李路路:“‘社会现代化’理论论纲”,载《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9]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几个问题”,载《唯实》,2000年第1期。
    [10]胡序成:“对我国城市化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载《城乡建设》1998年第6期。
    [11]陈项:“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2期。
    [12]李海鹏、叶慧:“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分析”,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
    [13]梁中堂、马培生:“旧中国城市人口初探”,载《人口学刊》,1988年第3期。
    [14]侯蕊玲:“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发展”,载《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5]王愉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6]许成安:“禁止农民进入城市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载《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7月25日。
    [17]陆学艺,等:“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载《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
    [18]华民:“长江边的中国――对中国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思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19]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载《经济评论》,1998年第5期。
    [20]诸大建:“大都市连绵带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外的典型实例”,载《长江边的中国——大都市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21]肖春阳:“中外粮食、粮食安全概念比较”,载《粮油市场报》,2009年2月26日。
    [22]张圣兵:“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及平衡战略”,载《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4期。
    [23]陆福兴:“粮食安全: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
    [24]李昌麒等:“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
    [25]刘维:“论粮食的经济属性与政府的基本定位”,载《粮食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
    [26]邓大才:“论政府在粮食经济中的基本地位”,载《中国粮食经济》,2003年第2期。
    [27]胡靖:“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
    [28]肖国安:“论粮食的弱智特征、本质属性与安全责任”,载《中国粮食经济》,2005年第5期。
    [29]龙方:“论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载《求索》,2007年第10期。
    [30]胡新宇:“对粮食安全目标的思考”,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8期。
    [31]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载《西部大开发》,2004年第4期。
    [32]茅于轼:“彻底消除粮食危机论的影响”,载《粮食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33]茅于轼:“再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4]戴迎春:“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目标”,载《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
    [35]丁杨:“论我国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载《社科纵横》,2010年第1期。
    [36]林军:“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载《求是》,2007年第8期。
    [37]乔兴旺:“中国粮食安全国内法保障研究”,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1期。
    [38]王雅鹏、吴娟、陈娟:“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的回顾与展望”,载《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9]粮食问题研究编辑部:“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载《粮食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40]王国敏:“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建设”,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41]邓干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改方案”,载《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第2期。
    [42]李海鹏、叶慧:“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分析”,载《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
    [43]臧武芳、潘华顺:“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4]谈明洪、吕昌河:“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载《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1期。
    [45]郭剑雄:“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7期。
    [46]贾金荣、王富琦:“城市化动态发展的阶段性与我国三农问题及政策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1期。
    [47]张永恩,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
    [48]何格、欧名豪:“城市化与四川粮食安全问题研究”,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9期。
    [49]李岳云:“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载《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50]肖顺武:“论法律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载《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1]薛克鹏:“国家干预的法律分析”,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
    [52]应飞虎:“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53]陈云良:“经济法的模糊性研究”,载《法学家》,1998年第4期。
    [54]李昌麒:“论经济法语境中的国家干预”,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5]郑显华:“经济法:体现国家干预之法”,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1期。
    [56]李昌麒:“我对‘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的进一步解释”,载《需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7]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载《需求经济法真谛之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8]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9]李昌麒、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界限”,载《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0]参见李昌麒、单飞跃、甘强:“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61]卢锋:“粮食市场化改革:需要重新思考的认识前提”,载《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3期。
    [62]朱琴芬:“新制度学派关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载《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
    [63]黄新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探析”,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4]赵德余:“解释粮食政策变迁的观念逻辑: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载《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65]贾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必须重视理性的‘供给管理’”,载《当代财经》,2010年第1期。
    [66]杨沐、黄一羲:“需求管理应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兼谈必须尽快研究和制订产业政策”,载《经济研究》,1986年第3期。
    [67]刘瑞华、李诗华:“关于公共产品供给及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考”,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6期。
    [68]马琳琳:“供给学派与中国的经济现状研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9]王有强:“国外农业立法的启示和借鉴”,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0]庞增安:“我国粮食安全的政府责任”,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期。
    [71]许经勇,等:“粮食保护政策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层思考”,载《财经论丛》,2003年第1期。
    [72]王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二重论”,载《理论参考》,1993年第24期。
    [73]岳彩申、袁林:“经济法利益分配功能之解释”,载《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4]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问题探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75]余治利:“警惕‘产业空洞化’——对我国产业安全的考虑”,载《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76]张涛:“西方法律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载《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77]吕忠梅、陈虹:“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6期。
    [78]李双江、蒋新苗、沈红宇:“法律理念的内涵与功能初探”,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
    [79]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80]王关义:“可持续发展:六大学术观点”,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2月18日。
    [81]滕海键:“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及其生态环境学意义”,载《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2期。
    [82]王佳、秦明周:“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载《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第1期。
    [83]丁栋虹:“土地资源稀缺与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载《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84]罗静、曾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稀缺性与政府管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5期。
    [85]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载《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
    [86]张先锋、程瑶、李敦瑞:“我国耕地保护的约束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载《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3期。
    [87]朱晓华、杨秀春:“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持续利用”,载《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第4期。
    [88]陈百明、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载《资源科学》,2004年第5期。
    [89]盛洪,等:“土地产权与交易的变革空间”,《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0月27日。
    [90]张凤荣、薛永森、鞠正山、曾磊:“中国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变化分析”,载《资源科学》,1998年第5期。
    [91]何书金:“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机制及类型划分”,载《资源科学》,2001年第9期。
    [92]高艳梅、曲福田:“耕地保护制约条件下建设用地供给机制优化的途径选择”,载《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第6期。
    [93]杨瑞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载《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第5期。
    [94]王艳:“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演进及趋向分析”,载《农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95]蔡运龙、俞奉庆:“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载《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3期。
    [96]曹文栋、郭青:“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法律保护对策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
    [97]刘新卫、赵翠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第3期。
    [98]王如渊:“土地整理与耕地动态平衡”,载《中国土地》,1999年第2期。
    [99]应永宏:“论耕地的法律保护”,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
    [100]李忠:“城镇化和土地制度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14期。
    [101]马毅,等:“英国土地管理制度介绍与借鉴”,载《中国土地》,2003年第12期。
    [102]陈霞:“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
    [103]张宁宁:“日本土地资源管理一瞥”,载《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1期。
    [104]吴殿廷、虞孝感、查良松,等:“日本的国土规划与城乡建设”,载《地理学报》,2006年第7期。
    [105]孙强、蔡运龙:“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6]杨兴权、杨忠学:“韩国的农地保护与开发”,载《世界农业》,2004年第11期。
    [107]周德睿:“浅谈美国土地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有效使用”,载《土地资源》,2005年第5期。
    [108]刘敏:“我国耕地保护行政法律保护制度的立法探析”,载《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
    [109]韩冰华:“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之启示”,载《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0]王秀芬、陈百明、毕继业:“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分析”,载《资源科学》,2005年第6期。
    [111]转引自肖碧林,等:“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宏观形势与特征”,载《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8期。
    [112]宋才发:“构建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保护机制”,载《学习论坛》,2008年第6期。
    [113]胡皓怡、刘觉民:“科学有序的土地整理”,载《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01—25。
    [114]刘润秋:“耕地占补平衡模式运行异化风险及其防范”,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15]杨向杰、李闽:“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载《中国土地》,1997年第2期。
    [116]林培、程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内涵及实现途径,载《中国土地科学》,2001年第3期。
    [117]李彦芳、张侠:“耕地保护重在质量”,载《经济论坛》,2002年第14期。
    [118]王兴运:“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对策研究”,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19]林毅夫:“再与布朗谈粮食”,载《中国改革》,1998年第8期。
    [120]贾金荣、朱捷:“中国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及调整对策研究”,载《财经论丛》,2007年第1期。
    [121]付子堂:“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论析”,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
    [122]丰霏、王天玉:“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理论解说”,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期。
    [123]胡元聪:“经济法的激励功能与外部性解决分析”,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10期。
    [124]刘水林、雷兴虎:“论经济法的社会功能”,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125]种雯彬:“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
    [126]刘华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实困境与机制创新”,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27]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调查”,载《财经》,2004年第3期。
    [128]雷原:“农民负担与我国农村会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建”,载《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6期。
    [129]赵丙奇:“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30]陈东:“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研究”,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3期。
    [131]张士云,等:“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4期。
    [132]张秀生,等:“农民收入增长: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载《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
    [133]曲艳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与创新——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分析框架”,载《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2期。
    [134]何乖材:“农村公共产品.农民国民待遇与农业发展”,载《中国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1期。
    [135]孙立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2000年第2期。
    [136]江时强、王军民:“农村公共产品视阈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载《财政研究》,2009年第4期。
    [137]方建中,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结构与行为优化”,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138]张晓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与创新”,载《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139]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载《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8期。
    [140]雷兴虎、刘水林:“农业合作社的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141]孙中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载《农民日报》,2009年1月6日。
    [142]郦森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属性的比较及确定”,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43]黄珺:“我国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9期。
    [144]石萍:“加拿大你也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145]杨玲玲、辛小丽:“加拿大合作社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146]萧榕、梓木:“关于法国农业合作组织的考察及对我国的几点参考”,载《世界经济》,1989年第3期。
    [147]李伟、张思竹,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载《学术探索》,2009年第3期。
    [148]马俊驹、吴尚芝:“农村社会进步与合作社立法”,载《改革》,2001年第3期。
    [149]张邦辉:“工业反哺农业与农民合作社立法”,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2期。
    [150]刘小红:“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完善——以经济法的干预方式为进路”,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
    [151]吴声怡、罗萍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152]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载《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7期。
    [153]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载《经济学家》,2002年第5期。
    [154]刘晓昀、辛贤、学峰:“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载《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155]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55]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载《财经科学》,2006年第10期。
    [156]张时霖:“美国农业绿色补贴计划”,载《世界农业》,2000第5期。
    [157]李伟克:“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是如何实施的”,载《世界农业》,1994年第8期。
    [158]匡远配、汪三贵:“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日本问题研究》,2005年第4期。
    [159]朱玲:“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护评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60]黄英君、郑军:“我国二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析”,载《保险研究》,2010年第4期。
    [161]张秀生、卫鹏鹏:《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与对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162]郑双胜:“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基于农村社会保障视角”,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8期。
    [163]谢文、吴庆田:“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164]林义、郑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消费需求增长引擎”,载《消费经济》,2010年第1期。
    [165]刘翠霄:“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66]樊启荣:“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3期。
    [167]成功:“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立法”,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68]万克隆:“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载《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2期。
    [169]赵建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实践”,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7期。
    [170]顾天安:“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及其启示”,载《日本研究》,2005年第4期。
    [171]朱俊生:“国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载《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4期。
    [172]宫晓霞:“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73]张仲芳:“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载《求实》,2009年第9期。
    [174]刘远立:“论新形势下合作医疗成败的关键点”,载《中国卫生经济》,1999年第4期。
    [175]顾昕:“医疗救助制度让穷人看得起病”,载《科学之友》,2006年第11期。
    [176]朱玲:“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管理成本和效率”,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4期。
    [177]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求是》,2010年第21期。
    [178]程国强:“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载《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29期。
    [179]李岳云:“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与中国”,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80]殷德生:“从新古典到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逻辑的整合”,载《国外财经》,2001年第1期。
    [181]刘能凯:“现代农业.农业补贴与粮食安全”,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182]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求是》,2010年第21期。
    [183]李勇、蓝海涛:“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及风险”,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5期。
    [184]曾纪发:“粮食安全与财政对策思考”,载《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3期。
    [185]唐兆凡:“公平竞争权与科斯定律的潜在前提——论公平竞争权的应然性及其本质属性”,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
    [186]冯继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3期。
    [187]潘盛洲:“农业保护政策的比较研究”,载《农业技术经济》,1998年第5期。
    [188]蓝海涛:“美国《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及农业补贴新动态”,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
    [189]王维芳:“多边体制下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审视”,载《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
    [190]高瑛、李岳云:“我国粮食产销利益平衡长效机制构建——来自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191]高用深、权丽平:“欧盟的农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92]刘洁、阎东星:“WTO规则框架下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建设”,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193]高峰,等:“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载《经济纵横》,2004年第6期。
    [194]胡霞:“关于日本山区半山区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考察与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195]任卫峰:“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三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
    [196]张忠根:“韩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农业经济》,2002年第4期。
    [197]李婷:“从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看我国农业如何发展”,载《农业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2期。
    [198]蒋和平、何忠伟:“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分析”,载《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5年版。
    [199]曾文革、温融:“中国农业补贴反补贴法律制度的问题.挑战与完善”,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00]何忠伟:“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进与绩效分析”,载《科技导报》,2006年第4期。
    [201]孙勇:“财政支农资金落实到位农业平稳较快发展”,载《经济日报》,2010年4月2日。
    [202]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载《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203]李昌麒、王霞:“关于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
    [204]高峰、罗毅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05]任大鹏、郭海霞:“我国农业补贴的法制化研究”,载《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206]许明月、吴茂见:“农业基础地位面临挑战的法律对策”,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07]丁关良:“试论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载《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
    [208]王科:“基础设施与西部新农村建设”,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9]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从‘机构观’到‘功能观’”: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载《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210]肖海峰,等:“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载《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
    [211]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国际竞争力”,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1期。
    [212]杨敏丽,等:“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2期。
    [213]翟印礼,等:“农机消费影响因素分析”,载《农业经济》,2005年第8期。
    [214]唐勇,等:“中小农机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载《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6期。
    [215]高元恩:“中国农业装备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载《现代农业装备》,2005年第10期。
    [216]李秀林:“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若干思考与建议”,载《理论界》,2008年第4期。
    [217]陈晴,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18]曾文革、吴宏丽:“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建设的经验启示”,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19]李洁:“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
    [220]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
    [221]刘翎:“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考”,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
    [222]李刚:“发展民间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载《商业时代》,2006年第3期。
    [223]付春红:“如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1期。
    [224]朱宝丽、马运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制问题研究”,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
    [225]杨登举:“建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载《新疆金融》,2007年第8期。
    [226]邢飒一:“利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保证农民利益”,载《浙江金融》,2008年第9期。
    [227]魏君如:“农户如何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载《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第9期。
    [228]何蒲明:“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载《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9期。
    [229]许春燕:“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粮食流通体系”,载《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第6期。
    [230]周扣琴、张庆亮:“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载《海南金融》,2007年第1期。
    [231]王卓、吴迪:“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载《财经科学》,2007年第10期。
    [232]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研究”,载《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33]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载《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234]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性思考”,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35]齐远望,等:“农村金融改革中法制建设问题研究”,载《大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36]张祖荣:“国外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载《南方金融》,2007年第4期。
    [237]李瑞:“主要国家农业保险法制及其理论比较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38]黄艳:“国际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及其在中国适用性分析”,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39]陈明文:“美国、日本、法国农业保险比较及其借鉴”,载《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1期。
    [240]王煜宇:“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演进逻辑与路径创新”,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5期。
    [241]刘仁武、吴竞择:“略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方向”,载《金融时报》,2006年1月2日。
    [242]季长龙、刘樾衡:“法的和谐价值及其在法价值体系中的位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载《理论界》,2006年第10期。
    [243]甘强:“略论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创新”,载《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44]钟真真:“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法制建设”,载《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6期。
    [245]柴瑞娟:“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研究”,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2期。
    [246]姚耀军、陈德付:“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载《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
    [247]吴玉岭:“论美国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及其适用限制”,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48]杨红、杨芳、王丽琳:“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载《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49]何蒲明、曹静江:“浅析农产品期货市场与订单农业发展”,载《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2期。
    [250]王相敏、郝海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51]张燕:“论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和谐价值理念——基于当前金融生态失衡的视角”,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7期。
    [252]陈富良、王锋:“政府监管行为的制衡机制”,载《改革》,2004年第5期。
    [253]盛学军:“监管失灵与市场监管权的重构”,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l期。
    [1][美]威廉.恩道尔,赵刚,等译:《粮食危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美]萨缪尔森.诺斯豪斯:《经济学》(第12版),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6][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郑秉文译,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7]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8][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12][日]金泽良雄,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4][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5][德]G.拉得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英]P.S.阿蒂亚:《法律与现代社会》,范悦,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18][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19][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0][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美]乔纳森·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2][法]亨利.帕勒日,李燕生译:《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1985年版。
    [23][日]山田定市,李中华译:《现代合作社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5][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6][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吴良健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7][德]弗朗茨·柯尼培:“德国医疗保险概况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载郑成功,贝克尔编:《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8][日]大须贺明,林浩译:《生存权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9][法]罗伯斯庇尔,赵涵舆译:《革命法制和审判》,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0][英]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美]彼得斯坦,等著,王献平:《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2][加拿大]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3][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4]Leo Van den Berg. Urbanization. Heidelbeg,1999..
    [35]Guidin G E, ed. 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Twentieth Century [M]. Armonk: M. E. Sharpe,Inc.,1997.
    [36]William L. Parish,“Urban Policy in Centralized Economies: China”, from The Economices of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ited by George S. Tolley and Viond Thoms,The World Bank,1986, p.73.
    [37]Gregory Eliyu Guldin,“Urbanizing China: Some Startling Conclusion,” from Urbanizing China,Green Wood Press,1992, p.223.
    [38]Shahid Yusuf and Weipeng Wu, The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in Three Chinese Ci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p.4.
    [39]Kam Wing Chan, 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China,Oxford Press,1994, pp.7-11.
    [40]J.R. Kirkby,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1949—2000A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p.200.
    [41]Cuba, Dominican Republic, El Salvador, Honduras, Kenya, Nicaragua, Nigeria, Pakistan, Peru,Sri Lanka, Venezuela and Zimbabwe, Non Paper on Food Security. Special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onAgriculture,23-27July2001.
    [42]A.K.Sen: Hunger and Entitlements, 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Helsinki,1987.
    [43]Blandford, D.“:China: Instability in World Grain Markets”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vol34.
    [44]J. L. Jouve,“Principles of Food Safety Legislation”, Food Control, Vol.9, No.2—3, pp,75—81,1998.
    [45]Richard Posner. Economics Analysis of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2.32.
    [46]Frese S J. Aldo Leopold: An American prophet [J].The History Teacher,2003,37(1):99-101.
    [47]All the use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 evaluation and sit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87, No.14183
    [48]Saizen I, Mizuno K, Kobayashi S. Effects of land-use master plans in the metropolitan fringe ofJapa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8:411-421.
    [49]Samuelson Paul A.1954,“The pa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 andStatistics36(November):387-389;1969.
    [50]Wharton. C. The Infrastructure for Agricultural Growth,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Economic Growth..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21.
    [51]Feng Liu: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alysis: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Lewis Publishers,p.27.
    [52]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1994: 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pp.14,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4.
    [53]Schrank W E.2001. Subsidies for fisheries: a overview of concepts. FAO Fisheries ReportsNo.638(supp.1)
    [54]Paul Hunt, Reclainming Social Rights,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para.7.
    [55]Simon Dodds,“Comment: United States/Common Market Agricultural Trade and the GATTFramewor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Business,1983.
    [56]Liz Stuart, and Tobias Riechert,“Green but not Clean: Wh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GreenBox Subsidies is Necessary”, Joint NGO Briefing paper, November,2005.
    [57]Chiristopher Pierson and Francis G Castles(Edited), The Welfare State Reader, Polity Press,London,2001
    [58]Meredith Redlin and Brad Redlin,“Amendment E,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Family Farm”,South Dakota Law Review, Vol.49,No.2,2003,p.87.
    [59]IFAD: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Thematic Study. Volume I-Main Report. ReportNo.1147-CN Rev., December2001.
    [60]Max Weber, Max Weber 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Edited by Max Rheinstein),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p.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