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农村危机的凸显,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是时社会运动之主潮。无论是民国时人为挽救时弊所做的对策性研究,还是今人为解决现实“三农”问题而开展的学理性探讨,乡村建设运动都因具备丰富的历史蕴含而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选取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研究主题,尝试以“群体”为切入点,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群体特征、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乡建工作者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一方面基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景对工作者群体进行再审视,以期形成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新认识。
     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源则在于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并未与乡村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促成城市中知识分子的“冗余”现象以及乡村社会的全面破产。出于救国救民的热忱以及谋求生路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而部分规模较大的乡建团体、机构也在选拔、培养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由此,一个以宗旨目的上的统一、事业内容上的一致,情感价值上的相近等为内聚力的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为实现救济农村、复兴民族国家的目的,群体成员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起贯彻乡村建设理论、路线,推进诸如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与活动直接影响着事业的走向与成效,可谓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
     然而尽管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事业的开展做出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者数量、能力的增长与乡建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趋势之间的脱节,以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工作者角色错位问题,均成为影响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致因。更进一步说,工作者群体的工作内容及方式不仅关乎运动的进展,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对乡建运动及工作者群体的评价。而这些来自外界尤其是政治势力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复又影响着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成为影响整个群体分化与走向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对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研究是重新审视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角,有助于填补运动的“血肉”,使研究突破“史实再现”的宏观叙述模式与泛泛铺陈的写作手法,真正深入到运动的内部场景,获得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产生、发展、成效、局限及其根源所在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With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risis in1920s and1930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sprung up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hether in the applied study carried out in modern china 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nducted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 nowadays,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has been got much attentions of the academic circle because of the rich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it contains. In order to obtain a new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rom the social group perspective, the production background, the 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soci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group of workers engaged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article furth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this group o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re-examine this group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group of workers engaged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which ha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mbalance of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the benig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has not been able to be formed betwee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As a result the phenomenon of excessive supply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bankruptcy of rural society become more and more evident.
     Out of various considerations such as the passion for saving the country, earn a living, more and more intellectuals take part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some lager rural re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s also select and train large quantities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Therefore, the group of workers engaged in rural construction which share the common purpose, work and sentimental value gradually formed.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intention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group members implement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take on formidable tasks such as social investigation, village educatio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ural medical security. And their behavior and activity exert influence on cours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yet, even though the group of workers engaged in rural construction make great efforts to push the work forward, the grea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umber and capability of work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the dislocation of intended social role due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both are the causes why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oesn't accomplish the purpose desired.
     Further more, the content and the way the group member work are not only conc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but also affect the comments made by other social groups. These valuations especially those from political force, together with the feeling about their own work have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group.
     In a sense, research in the group of workers engaged in rural construction present a special and potential view to re-examin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Studies from this new angle of view will able to flesh out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break descriptive research model,and obtain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limitation of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by going deep into the movement.
引文
①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物发行处,1934年,第1页。
    ② 齐植璐:《现阶段中国乡建运动之检讨》,《农村建设》第1卷第1期,1936年12月,第7页。
    ③ 郭震亚:《接到“乡运者的话”征稿启事以后》,《乡村建设乡运者的诵》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118-119页。
    ⑤ 许卓群:《乡村工作者应具之条件》,《民间》第2卷第20期,1936年2月,第10页。
    ① 闵挽澜:《农村工作人员的进修问题》,《中国农村》第3卷第8期,1937年8月,第35页。
    ②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第103页。
    ③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3页。
    ① 章元善、许仕腺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2页。
    ②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第10页。
    ③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笫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03-304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殴实验》第1集,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笫3页。
    ⑤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上海:中毕书局,1 937年,第3页。
    ⑥ 梁漱溟:《乡村建设旨趣》,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令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77页。
    ①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98页。
    ② 张兴杰主编:《现代社会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9页。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64-65页。
    ① 梁漱溟:《北游所见记略》,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4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04页。
    ②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③ 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04页。
    ② 童润之:《乡村社会学纲要》,正中书局,1944年,第21页:“圉立”编译馆部定大学用书编市委员会主编、杨懋春著:《乡村社会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70年,第18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例典(第5版)》,第1482页: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③ 柴志明、冯溪屏主编:《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①方悴农:《农村建设实施记》,上海:六华书局,1935年,第335页;张宗麟、周葆儒:《邹平简易乡师的过去与将来以及乡师在乡建运动中的地位》,《乡村建设》5卷4,1935年9月,第1页。
    ② 陈立旭主编:《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③ [法]勒庞:《乌合之众》,张好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6页。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7页。
    ⑤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第27页。陈晖:《华北乡村建设运动的检讨》,《复兴月刊》第4卷第4期,1935年12月,第1-17页。
    ⑥ 如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从翰香主编的《近代冀鲁豫乡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祸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苑书义等的《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内山雅生的《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郑起东的《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李怀印的《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先明的《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
    ① 在平教会所编制的各种文献资料中也以“华北试验区”的称谓出现。
    ② 台湾学者杨懋春也认为:“自民国十五年到廿六年,可以称为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期。”(杨懋眷:《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第102页。)
    ③ 齐植璐:《现阶段中国乡建运动之检讨》,《农村建设》第1卷第1期,1936年12月,第7页。
    ④ 王枕心:《怎样团结农村工作同志——附议“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案》,《中国农村》2卷10期,1936年10月,第66页。
    ①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年,第413页。
    ② 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第127页。
    ① 毛应章:《定县平民教育考察记》,南京:拔提书店,1933年,第87页。
    ② 姜书阁编述:《定县严民教育视察记》,张家口:察哈尔教育厅编译处,1932年。
    ③ 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白序》,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8页。
    ④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湖北地方政务研究会调查团:《调查乡村建设纪要》,武汉:湖北地方政务研究会,1935年。
    ① 马博厂:《邹平定县等地考察印象记》,《行政研究》第1期,1936年,第113页。
    ②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序文》第1辑上册,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第1页。
    ③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233页。
    ④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写在前面》,第5页。
    ① 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② 《帝行严在农大之演说词》,王均熙编:《章士钊全集》笫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404页。
    ③ 杨铨:《中国能常为农国乎?》,《申报》,1923年10月28日,第3版;戴英:《中国可以不_工业化乎?》,《申报》,1923年10月30日,笫3版: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155页。
    ④ 星拱:《农业与工业》,《现代评论二周年纪念增刊》,1926年,笫105页。
    ⑤ 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剧-潮演变的反思(代序)》,《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第23页。
    ⑥ 千家驹、李紫翔编著:《中国乡村建设批判》,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
    ① 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大众文化社,1937年。
    ② 薛暮桥:《中国农村经济常识》,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第145页。
    ③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第36-37页。
    ④ 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大众文化社,1937年,第89页。
    ①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第39页。
    ② 千家驹、李紫翔编著:《中国乡村建设批判·编者序》,第2页。
    ③ 《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赵希鼎:《批判梁漱溟反动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施》,《河南师院学报》1956年第1期;倪鹤笙:《批判梁漱溟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乡村建设运动”》,《文史哲》1956年第1期;林琳:《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与对象问题驳梁漱汉》,《江汉论坛》1958年第3期。
    ④ 石工、君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兼驳胡适、梁漱溟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反动观点》,《历史教学》1956年第1期。
    ⑤ 李紫翔:《梁漱汉的四十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笫17页。
    ①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40页。
    ②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③ 鲁振祥:《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初步考察》,《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第37页。
    ① [丹]曹诗弟(Thoegersen,S.)《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泥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①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锄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38-393页。
    ①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50页。
    ① 王先明:《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② 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没性质新论》,《史学月刊》1995年第6 期,第66页。
    ③ 孙继文:《梁漱溟“乡村建设”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第38卷第2期,第84页。
    ① 马勇:《梁漱溟评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 81页。
    ② 王先明:《历史学视野下的“三农”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6月28日,B3版。
    ①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0页。
    ① 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1页。
    ①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①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5页。
    ①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译者前等》,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7页。
    ② 《李星三同学上梁漱溟先生王平叔先生两信》,《乡村建设》第2卷27、28、29期合刊,1932年5月1 1日,第40页。
    ① 《农村衰落与城市集中的危机》,《合作讯》第55朗,1930年2月,第6页。
    ② 《钾解知识分子下乡》,《华年》第5卷第15期,1936年4月,第272页。
    ③ 朱通九:《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1934年8月,第49页。
    ④ 20世纪30年代时日本学者中泽办次郎将近代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归结为六条纽带,即金融、交换、税制、人口、文化与土地,可作为考察是时城乡关系之参考。([日]中洋办次邮:《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原序》,邱致中译,上海:有志书屋,1936年,第3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8页。
    ② 吴景超:《都市社会学·孙序》,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第1页。
    ③ 邱致中:《都市社会学原理》,上海:有志书屋,1934年, 笫97页。
    ④ 中泽办次郎:《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原序》,邱致中译,上海:有志书屋,1936年,第3页。
    ⑤ 中泽办次郎:《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原序》,第l页。
    ① 《农村衰落与城市集中的危机》,《合作讯》第55期,1930年2月,第5页。
    ② 谷春帆:《中国都市金融的现状》,《中学生》第41号,1934年1月,第10页。
    ③ 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2、96、93页。
    ④ 《日货倾销长江流域》,《银行周报》第18卷第37期,1934年9月,第3页。
    ①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1913年—1952年南开指数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年,第13页。
    ② [苏]马扎亚尔:《中国经济大纲》,徐公达译,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年,第8页。
    ③ [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盂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2页。
    ① 赵宗煦:《江苏省农业金融与地权异动之关系》,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第46019页,转引自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② 谭熙鸿、吴宗汾主编:《全国主要都市工业调查初步报告提要》,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第23页。
    ③ 夏运生:《华北金融研究》第1辑,出版社不详,1939年,第10页。
    ④ 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第1卷第1期,1933年4月,第6页。
    ⑤ 甘祠森:《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商兑》第1卷第7期,1933年5月,第11页。
    ⑥ 高家栋:《复兴农村与改善农村金融问题》(上),《银行周报》第17卷第32期,1933年8月,第5页。
    ① 千家驹:《救济农村偏枯与都市膨胀问题》,《新中华》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第16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笫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02页。
    ③ 夏运生:《华北金融研究》第1辑,笫13页。
    ④ 林和成:《中国农业金触慨要》,出版社不详,1935年,第2页。
    ① 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第1卷第1期,1933年4月,第28页。
    ② 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中国农村》第1卷第6期,1935年3月,第57页。
    ③ 李景汉:《定县农村借贷调查》,《中国农村》第1卷第6期,1935年3月,第58页。
    ④ 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15页。
    ⑤ 王印焕:《1911-1937年熊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① [日]长野朗:《中国土地制度研究》,陆璞译,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年,第172页。
    ① 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1935年12月,第72页。
    ② 王药雨:《山东农民离村的一个检讨》,《大公报》1934年5月23日,第11版。
    ③ 古楳:《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3页。
    ④ 李景汉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定县: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1934年,第100页。
    ⑤ [日]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汪馥泉译,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第115-116页。
    ① 《各省农民离村调查》,《农情报告》第4卷第7期,1936年7月,第178页。
    ② 张利民等:《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天津:天津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452-454页。
    ③ 张利民等:《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第470页。
    ④ 杨开道:《农村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第14页。
    ① 雪村:《都市集中与农村集中》,《东方杂志》第12卷第9期,1915年9月,第6-7页。
    ② 杨荫溥:《中国都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新中华》第1卷第8期,1933年4月,第1页。
    ③ 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1页。
    ④ 《各省农村金融调查》,《农情报告》第2年第11期,1934年11月,第109页。
    ⑤ 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⑤ 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39页。
    ⑦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74页。
    ① 《财政部赋税司钱币司关于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萧铮等提积极推行土地政策等五案规划研究的往来函件(1936年3月-4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01页。
    ② 鲁荡平:《都市与农村》,《社会杂志》第1卷第4期,1931年4月,第4页。
    ③ [日]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第128页。
    ④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10页。
    ⑥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第45-46页。
    ⑦ 其他农产品如甘薯、油菜籽的产量等虽何增加,但增幅极少,并不能弥补稻、麦、棉、大豆等产量降低所产生的损失。见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笫340-341页。
    ① [口]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 ,第141-142页。
    ② 曾济宽:《怎样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13-14页。
    ③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50页。
    ④ 《清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考5047。
    ⑤ 《绅衿论》,《申报》同治壬申五月一日(1872年6月6日),第1页。
    ① 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②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③ 《管学大电等奏请试办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摺》,《东方杂志》第1期,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1904年3月11日),第124页。
    ④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页。
    ⑤ 王先明:《近代绅士———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149页。
    ⑥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第471页。
    ⑦ 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第233页。
    ⑧ 湖北省政府民政厅:《湖北县政概况》笫2册,湖北省政府民政厅,1934年,第485页。
    ①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51-156页;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73页。
    ②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149页。
    ③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207页。
    ④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152、158、160、161页。
    ⑤ 远:《河北省一个农村经济的调查》,《中国经济》第2卷第8期,1934年8月,第4页。
    ⑦ 中共湖南省党史委编:《湖南人民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① 《各县设置财产保管处》,《大公报》(长沙)1917年2月16号,第7版。
    ② 《财产保管处职员总辞职》,《大公报》(长沙)1927年2月28 号,第7版。
    ③ 《宁乡县新志》卷1《县年记》,《民国宁乡县志》(二),南京:江芬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影印本,第589页。
    ④ 《湘督摧残缙绅记》,《湖南》第1卷笫3号,第3--4页。
    ⑤ 《湘潭乡民之呼吁》,《大公报》(长沙)1926年1月28号,第7版。
    ⑥ [美]杜赞奇:《文化、丰文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177页。
    ⑦ 张宗麟:《乡村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17页。
    ⑧ 参见郝锦花、王先明:《清末民初乡村梢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文史哲》2002年笫5期,第146页。
    ①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第一学校教育统计,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58页。
    ② 郝锦华:《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0页。
    ① 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
    ②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第170页。
    ③ 蓝梦九:《农村复兴之路》,《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43页。
    ④ 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72页。
    ⑤ 古楳:《乡村教育讲话》,中华书局,1948年,第28-29页。
    ⑥ 何思源:《士大夫教育之恶果及教育改造途径》,《东方杂志》第31卷第6号,1934年3月,第15页。
    ⑦ 潘光旦:《政学耀言》,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168页。
    ① 湖北省政府民政厅:《湖北县政概况》第4册,湖北省政府民政厅,第1104页。
    ② 澎湃:《海丰农民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0页。
    ③ 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朗,第6页。
    ④ 黎听主编:《中国社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⑤ 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1927年8月,第6-7页。
    ⑥ 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第9页。
    ⑦ 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1927年8月,第6页。
    ① 晏阳初:《农村建设要义》,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山版社,1992年,笫36页。
    ②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③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第273页。
    ④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第260页。
    ⑤ 朱汉国、王印焕:《20世纪20-30年代华北农村教育滞后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彤响》,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天滓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8-179页。
    ①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第97页。
    ② 张宗麟编:《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40年,第56页。
    ③ 《乡村颓败了》,上海《民国日报》1930年1月12日,转引自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28-329页。
    ④ 许纪霖:《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第87页。
    ⑤ 《省农会重要宣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东农民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1页。
    ⑥ 杨开道:《农村社会学》,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第56页。
    ① 曾济宽:《怎样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93年11月,第10页。
    ② 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第6页。
    ③ 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东方杂志》第24卷第16号,1927年8月,第5页。
    ④ 谢大祉:《自农村回来以后》,《教育周刊》第206-207期,1934年10月,第12页。
    ⑤ 蓝梦九:《农村复兴之路》,《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43页。
    ⑥ 梁漱溟:《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28页。
    ⑦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79页。
    ①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② 根培:《高呼建设声中之农村问题》,《村治月刊》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1页。
    ③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农人部编印:《十六年以前的国内农人运动状况》,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第45页。
    ④ 卢绍稷:《中国现代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43页。
    ⑤ 陈国钧:《复兴农村之我见》,《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1页.
    ⑥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1页。
    ⑦ 千家驹:《中国农村建设之路何在——评定县平教会的实验运动》,千家驹、李紫翔编著:《中国乡村建 设批判》,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第97页。
    ① 李鼐:《论智识份子下乡》,《乡村建设》第3卷第25-26期,1934年,第15页。
    ② 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911页。
    ③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1页。
    ④ 齐植璐:《现阶段中国乡建运动之检讨》,《农村建设》第1卷第1期,1936年12月,第7页。
    ⑤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46页。
    ① 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编印:《李村乡区建设纪要·序一》,出版社不详,1934年,第1页。
    ② 《沧口乡区建设办事处召集各村长谈话并劝告书》,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0032001007970150。
    ③ 《青岛市乡区建设办事处规则》,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0032-001-00797。
    ① 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镇平县自治概况》,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1933年,第1页。
    ② 《镇平县地方自治始末》,第63页,镇甲县档案馆藏,档号:306全宗第1l卷。
    ③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笫68-70页。
    ④ 毛起骏(?):《从各地乡村建设说到河南辉县乡村建设》,《乡村改造》第5卷笫19、20 期合刊,1937年1月,第4页。
    ⑤ 《河南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区成妒旨趣及办法大纲》,《乡村改造》第5卷第9期,1936年7月,第26页。
    ① 晏阳初:《农村建设育才院的捐启稿》,《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476页
    ② 曾济宽:《怎样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29页。
    ③ 顾复编:《农村社会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8页。
    ④ 晏阳初:《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请款书》,《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51页。
    ⑤ 梁漱溟:《北游所见记略》,《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877页。
    ⑥ 李鼐:《论智识份子下乡》,《乡村建设》笫3卷第25、26期合刊,1934年,第13页。
    ① 王惺吾:《村治之危机与生机》,《村治月刊》第1卷第12期,1930年2月,第3-5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59、482页。
    ③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51页。
    ④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73页。
    ⑤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报告》,《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89页。
    ⑥ 晏阳初:《对在定县工作同志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463页。
    ⑦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5页。
    ⑧ 晏阳初:《在二十三学年度第七次行政会议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50页。
    ① 唐现之:《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4期,1934年10月,第59页。
    ② 胡时三:《论乡村建设》,《大道月刊》第1卷第6期,1934年4月,第3-4页。
    ③ 董汝舟:《推行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应有的认识》,《经世》第1卷第8期,1937年5月,第42页。
    ④ 谢大祉:《自农村回来以后》,《教育周刊》第206、207期合刊,1934年10月,第13页。
    ① 盟仲捷:《农村建设与农村人才的培养》,《民间》第2卷第8期,1935年8月,第8页。
    ② 徐宝谦:《乡村建设运动的精神基础》,《乡村建设》第6卷第3期,1936年9月,第2页。
    ③ 易家钺:《中国都市问题》,《民铎杂志》第4拯第5吁,1923年7月,第17页。
    ④ 蒋梦麟:《国联中国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几个幕本原则的讨论》,《独立评论》第40号,1933年3月,第10页。
    ⑤ 《确定教育设施之趋向案》,黄季陆主编:《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54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第269页。
    ⑥ 刘恒奴:《论百年来台湾法学教育之变迁》,“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论文,2005年,第113页。
    ① 中华教育改进社编辑:《中国教育统计概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1页。
    ②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第一学校教育统计,第48、53页。
    ③ 陈岱孙:《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问题一个建议》,《独立评论》第211号,1936年7月,第8页。
    ④ 李模生:《救济失业大学生》,《独立评论》第207号,1936年6月,第7页。
    ⑤ 程振基:《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几项研究资料》,《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第1卷第1期,1935年1月,第3页。
    ⑥ 董汝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东方杂志》第29卷第7号,1932年12月,第21页。
    ⑦ 哲生:《知识份子失业的定命》,《新中华》第2卷第14期,1934年7月,第5页。
    ⑧ 叔永:《农业教育与改良农业(一)》,《独立评论》第21号,1932年10月,第14页。
    ⑨ 布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林教育?》,《独立评论》第57号,1933年7月,第6页。
    ① 陈建业:《生产教育与政治教育》,《东方杂志》第31卷第6号,1934年3月,第2-3页。
    ② 胡鸣龙:《知识分子的失业救济与学术运动》,《中国新论》笫1卷第3期,1935年6月,第29页。
    ③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500页。
    ④ 《发刊词》,《平民教育》第1期.1919年10月,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6页。
    ⑤ 张宗麟:《乡村教育》,第18-19页
    ① 教育杂志社编辑:《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1页。
    ②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4-308页。
    ③ 吴觉农:《中国的农民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6号,1922年8月,第2页。
    ④ 吴觉农:《中国的农民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6号,1922年8月,第4、20页。
    ① 杨开道:《归农运动》,《东方杂志》第20卷笫14℃,1923年7月,第24页。
    ② 《章行严在农大之演说词》,王均熙编:《帝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第403页;杨铨:《中国能常为农国乎?》,《申报》1923年10月28日,第3版:戴英:《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申报》1923年10月30日,第3版:杨明斋:《评中西文化则》,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155页。
    ③ 王星拱:《农业与工业》,《现代评论·二周年纪念增刊》,1926年,笫105页。
    ④ 王赞源:《青年对下乡运动应行的认识》,《学校生活》第98期,]935年]月,第5-6页。
    ① 熊今悟:《都市社会之形成及其病态》,《社会半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11月,第46页。
    ② 陈掖神:《知识份子应到农村去》,《教育周刊》第206-207期合刊,1934年10月,第9-11页。
    ③ 庄泽宣:《高等教育革命——中国教育改造的出发点》,《东方杂志》第30卷第12号,1933年6月,第6页。
    ④ 尤蔚祖:《失业大学生下乡之五道防线》,《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第6页。
    ⑤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210页。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笫500-536页。
    ①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400页。
    ②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99页。
    ① 杨开道:《农村社会学·孙序》,第1灭。
    ② 姚菊士:《农村工作者应有的修养》,《农贷消息》第1卷第9、10期合刊,1940年2月,第5页。
    ③ 胡时三:《论乡村建设》,《大道月刊》箱1卷第6期,1934年4月,第7-8页。
    ④ 《关于薛家岛办事处条陈建议事项的训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32-1-798。
    ⑤ 候存信:《从事乡运工作者与指导者所应具需的条件》,《乡村建设》笫6卷第1期,1936年8月,笫3页。
    ⑥ 孟辉峰:《谈到乡村去》,《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2页
    ① 超然:《在乡工作所感到的》,《乡村建设》第6卷第20期,1937年7月,第6页。
    ② 马仲安:《乡村运动与乡村运动者》,《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9页。
    ③ 王湘岑:《乡村建设从何处作起》,《乡村建设》第2卷第1期,1932年8月,第42页。
    ④ 王赞源:《青年对下乡运动应有的认识》,《学校生活》第98期,1935年1月,第6页。
    ⑤ 许卓群:《乡村工作者应具之条件》,《民间》第2卷第20期,1936年2月,第12页。
    ⑥ 梁漱溟:《农民运动与合作》,《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04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笫141页。
    ② 通哉:《乡村建设之理论与实际》,《陇铎月刊》第3期,1939年,第14页。
    ③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69页。
    ④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493页。
    ⑤ 晏阳初:《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74页。
    ⑥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7-88页。
    ① 方悴农:《农村建设实施纪》,上海:大华书局,1935年,第335-336页。
    ②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6年,第89页。
    ③ 吴景超:《智识份子下乡难》,《独立评论》第62期,1933年8月,第9-11页。
    ④ 唐现之:《乡村工作者的培养之商榷——一个训练乡村青年的办法》,《乡村建设》第4卷第22期,1935年4月,第23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92页。
    ⑥ 晏阳初:《农村建设要义》,《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35页。
    ① 晏阳初:《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83-284页。
    ② 因乡村建设理论理念与实践路径的不向,并非所有实验区都像邹平、定县等地培养现成的人才,如在山东青岛、河南辉县乡建区工作者的组成主要是政府机关现任职员,“邹平与定县都是用全力培养乡村力量,发展乡村文化。他们的理论是发展乡村以救济都市:青岛却以目下都市的力量去发展乡村。因为这个原故,青岛只利用了市政府固有的力量,人才,机关,以扩大其工作的范围,而定县邹平却要重新培养力量,训练人才,创立机关,以为乡村建设的基础。”(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第26-27页。)
    ③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故立旨趣及办法概要》,《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33页。
    ④ 梁漱汉:《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祀旨趣及办法概要》,《梁漱溟全集》第5卷,笫234页。
    ①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第144页。
    ② 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乡村建设》3卷5期,1933年9月,第1页。
    ③ 张宗麟、周葆儒:《邹平简易乡师的过去与将来以及乡师在乡建运动中的地位》,《乡村建设》第5卷4期,1935年9月,第1-2页。
    ④ 贾巨川:《山东省第一乡村建设师范学校及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情况》,山东省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3页。
    ⑤ 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30页。
    ⑥ 马勇:《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① 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乡村建设》第6卷第11、12期合刊,1937年3月,第4页。
    ② 梁漱溟:《我们在山东的工作》,《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18页。
    ③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5页。
    ④ 然据当时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学生回忆为8个学校,即临沂、惠民、济南、平原、聊城等八校师范生,共6百余人,均系男生。(薛海云口述、申登麟整理:《在济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的回忆》,政协兖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兖州文史资料》第3辑,济宁: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宁分社,1987年,第53页。)
    ⑤ 梁漱溟:《我们在山东的工作》,《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17页。
    ⑥ 薛海云口述、申登麟整理:《征济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的回忆》,《兖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56-57页。
    ⑦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146页。
    ① 张宗麟、周葆儒:《邹平简易乡师的过去与将来以及乡师在乡建运动中的地位》,《乡村建设》第5卷4期,1935年9月,第3页。
    ②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4页。
    ③ 晏阳初:《乡村运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5页。
    ④ 晏阳初:《在全体职工会议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12页。
    ⑤ 晏阳初:《在二十三学年度第一次行政会议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88页。
    ⑥ 晏阳初:《在二十三学年度第七次行政会议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50页。
    ⑦ 晏阳初:《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82页。
    ① 晏阳初:《在欢迎来宾会上的讲话》,《婴阳初全集》第1卷,第223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会集》第1卷,第334页。
    ③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晏阳初令集》第2卷,第211页。
    ④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118.119页。
    ⑤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今集》第1卷,第339页。
    ①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39页。
    ②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118页。
    ③ 晏阳初:《定县实验区工作概略》,《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409页。
    ④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第27页。
    ⑤ 陈自立:《宛西乡师回忆片段》,河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编:《河南文史通讯》1988年第2辑,第34页。
    ① 黄天锡:《宛西乡村师范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94年第2辑,第205页。
    ② 杨廷寅:《宛西乡村师范和宛西自治的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1988年,第8页。
    ③ 刘清涛、唐玉萍:《宛西自治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阳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阳文史资料》第3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234页。
    ② 江廷俊:《宛西乡村师范杂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内乡文史资料》第7辑,1989年,第98页。
    ③ 江廷俊:《宛西乡村师范杂记》,《内乡文史资料》第7辑,第102页。
    ④ 徐有礼等:《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模式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⑤ 《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工作大纲(附录)》,《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5页。
    ⑥《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工作大纲(附录)》,《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5页。
    ① 1936年下半年时,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与山东省政府洽商选择济宁作为实验县,济宁专区公署专员梁仲华也表示支持,于是由协进会代管县政府的行政,按照协进会农村建设实验方案进行工作,从县长、秘书以至各科科长都有协进会成员按照分工各自选派人员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因在定县进行实验工作,所以虽是协进会的成员,但朱参加济宁县的实际工作。关于其他各大学在济宁县政府中的人员安排如下,县长张鸿钧(燕京大学),秘书牛鼐鄂、王大恩(燕京大学),民政科长乐永庆(南开大学),财政科长王文钧(南开大学),建设科长梁帧(燕京大学)。协进会主持县政后,在民政工作方面,主要是整顿户籍工作:在财政方面,主要是清丈土地、整理地籍、核实田赋工作:在建设工作方面,主要是农业推广、农田水利、农业合作等工作:在教育工作方面,原来济宁县实行的是所谓“政教合一”,县以下设“乡设学校”,相当于乡公所,协进会主持县政之后,在这一方面一仍旧制,只充实了民众教育的内容。(黄肇兴、王文钧:《何廉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政治讲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5卷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2011年,第95-97页。)
    ② 《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工作积极进行》,《大公报》1937年7月5日,第10版。
    ③ 作者不详:《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训练研究委员会记录》,出版朴不详,出版年代不详,第197页。
    ④ 何臁:《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⑤ 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1页。
    ⑥ 《华北农建协会创设济宁实验区》,《大公报》1937年1月9日,第10版。
    ① 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570页。
    ②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234-235页。
    ① 梁漱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梁漱溟令集》第5卷,第235页。
    ②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汉与山东乡村逃设》,笫3页。
    ① 《本院招生之前前后后》,《乡村建设》第5卷第1期,1935年8月,第2-4页。
    ②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3页。
    ① 《书报介绍》,《乡村建设》第2卷第6期,1932年9月,第17页。
    ② 方悴农:《农村建设实施记》,第349页。
    ③ 晏阳初:《为请求创办农村建设育才院补助赞呈稿》,《晏阳初全集》笫1卷,第456页。
    ④ 王九茎:《训练农村指导人才堆本的条件》,《民间》第2卷第2期,1935年5月,第15页。
    ⑤ 赛珍珠:《告语人民——与晏阳初谈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全集》第2卷,笫600页。
    ⑥ 晏阳初:《农民抗战与平教运动之溯源》,《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538页。
    ① 晏阳初:《在平教会长沙办事处周会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506页。
    ② 梁漱溟:《一年来的山东工作》,《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775页。
    ③ 张俶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培育人才之新转向》,《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第1页。
    ④ 江廷俊:《宛西乡村师范杂记》,《内乡文史资料》第7辑,第100页。
    ⑤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65页。
    ② 瞿菊农:《乡村运动的自省与对于社会的要求》,《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3页。
    ③ 齐植璐:《乡村工作人员应何之夙养》,《农村建设》第1卷笫3期,1937年1月,第8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39页。
    ⑤ 梁漱溟:《精神陶练要旨》,《粱漱溟拿集》第5橙,第500页。
    ⑥ 梁漱溟:《乡村工作人员修养法》,《梁湫溟全集》第5卷,第808页。
    ⑦ 梁漱溟:《精神陶炼要旨》,《梁漱溟拿集》第5卷,第492页。
    ① 季良:《新兴的一种师范教育——乡村建设师范学校》,《乡村建设》第6卷第11、12期合刊,1937年3月,第5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117页。
    ① 1933年邹平设立县学,预设“升学预备部、职业训练部、自由研究部、乡村师范部等,办理本县所需要而所属各区独力所不办之教育。”(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乡村建设》3卷5期,1933年9月,第7页。)但因条件限制仅成立了师范部,由杨晓舂、张石方主办,当年即招考了第一期新生45名,课程参酌鲁省简易师范课程与县学师范部的课程安排。1935年改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8月招收第2期学生50名,至此共有师范生95名,其中有女生3名,男生92名,完全都是来自田间的少年,后并入乡村建设师范简师部。(张宗麟、周葆儒:《邹平简易乡师的过去与将来以及乡师在乡建运动中的地位》,《乡村建设》5卷4,1935年9月30日,第1-2页。)
    ① 《研究院结业生统计》,《民间》笫3卷第8期,1936年8月,第23页。
    ②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汉全集》第6卷,第28页。
    ①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9页。
    ② 齐植璐:《现阶段中国乡建运动之检讨》,《农村建设》第1卷第1期,1936年12月,第14-15页。
    ③ 杨效春:《从乡村教育的观点看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中华教育界》第20卷第5期,1932年11月,第83页。
    ① 既何来自普通农民家庭,也有来自地主家庭的学生,但就目前资料情况来看,无法做出更为精确的统计。
    ② 马勇:《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笫236页。
    ① 郭蒸晨:《对邹甲乡村建设实验的实证研究》,政协邹平县委员会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1997年第8辑,第81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8页。
    ③ 晏阳初:《中国的新民》,《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169页。
    ④ 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28页。
    ⑤ 晏阳初:《在除夕聚餐会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03页。
    ① 晏阳初:《在欢迎来宾会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23页。
    ① 汤茂如主编:《定县农民教育》,第144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69页.
    ③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119页。
    ④ 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
    ① 薛成文:《沈鸿烈时期的薛家岛》,青岛市黄岛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岛文史资料》1989年第1辑,第5-6页。
    ② 李靖宇:《青岛乡村工作见闻略记》,《乡村建设》第6卷筇6期,1936年11月,第24灭。
    ③ 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没考察记》,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第5页。
    ④ 《市长谕令》,青岛市档案馆被,档号:B27-4-191。
    ⑤ 沈观准:《青岛市政调查实况》,《中国建设》第7卷第5期,1933年5月,笫118页。
    ⑥ 《各局所委员委派办事处职员案》,《乡村建设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3月,第104页。
    ① 《河南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区成立旨趣及办法大纲》,《乡村改造》第5卷第9期,1936年7月,第27-28页。
    ② 孙伏园:《全国各地的实验运动》,《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第2页。
    ③ 徐旭:《从读‘乡村建设实验’说到乡村建设实验》,《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4期,1934年10月,第71页。
    ④ 汤孟若:《乡村建设运动》,《现代读物》第2卷第27期,1937年2月,第85页。
    ⑤ 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第151页。
    ①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221页。
    ② 赵锺骏:《河北省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区近况》,《乡村建设》第6卷15期,1937年4月,第7页。
    ③ 张玉山:《邹平县政今昔之比较观》(续),《乡村建设》第6卷第5期,1936年10月,第1-2页。
    ①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235页。
    ②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235页。
    ① 耿巨吾、宋一平:《邹平实验县第二乡乡学》,《梁漱溟与山东乡村逛设》,第208页。
    ② 按当时的物价计算,一元相当于8吊,一吊等于50个铜元。在第五乡每人每月的生活费需3元。一吊钱可以买3斤馒头,买1斤猪肉也花不了一吊钱,见王建五:《忆邹平实验县自卫训练及第五乡乡学》,《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00页。
    ③ 公竹川:《本院霍家坡实验民众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乡村建设》第2卷第27-29期合刊,1933年5月,第15-16页。
    ④ 薛海云:《藤县羊庄区乡农学校回忆》,《梁漱漩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9I贞。
    ⑤ 刘溥斋:《我在研究院训练部学习和从事乡建活动的经过》,《梁漱汉与山东乡村建鼓》,第61-62页。
    ⑥ 张来亭:《邹平实验县的户籍工作》,《梁凇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69页。
    ⑦ 田慕周:《我参加邹平实验县户籍工作的情况》,《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63页。
    ⑧ 晏阳初:《在除夕聚键会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00页。
    ① 李承忠:《农村改进事业考察团纪要》,《乡村建设》第2卷第24、25期合刊,1933年4月,第24页。
    ② 堵述初:《我所了解的平民教育促进会》,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昔年文教追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82页。
    ③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笫2集,第191页。
    ① 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镇平县自治概况》,第48页。
    ②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笫405页。
    ① 《关于给予派往各乡区建设办事处服务人员旅费数目的指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32-1-797。
    ② 《委派农村指导员》,《民间》第2卷第11期,1935年10月,第30页。
    ③ 《关于薛家岛办事处条陈建议事项的训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32-1-798。
    ④ 李振华辑:《近代中国国内外大事记(民国元年一二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
    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2503-2505页。
    ① 粟显运:《新县制的实施》,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第9页。
    ② 湖北省政府民政厅:《湖北县政概况》第1册,第2页。
    ③ 徐秀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见之十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调查》,《河北学刊》第25卷第6期,2005年11月,第151页。
    ④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第90页。
    ① 《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敦育出版社,2007年,第801页。
    ② 《大学教员薪俸表(1927年9月12日前教育行政委员会修正公布)》,王学珍、张万仓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8页。
    ③ 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公务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第70页。
    ④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285页。
    ⑤ 《中学校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9页
    ⑥ 《中学规程》,《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第400页。
    ⑦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4编中学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6页。
    ① 《河北省中小学校教职员待遇暂行规程》,《河北省政府公报》第164号,1929年1月,第22-23页。
    ② 郭桐:《中小学教员待遇之调查与研究》,《教育杂志》第23卷第1号,1931年1月,第137页。
    ③ 《河北省中小学校教职员待遇暂行规程》,《河北省政府公报》第164号,1929年1月,第25页。
    ④ 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第463页。
    ⑤ 李景汉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第97页。
    ⑥ 赵端瑛:《各国小学教师待遇的比较研究》,《教育杂志》笫26卷第10号,1936年10凡,第167页。
    ⑦ 邢必信等编辑:《第二次中国劳动年搽》,上册,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第29-30页。
    ⑧ 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编:《上海劳工统计(1930-1937)》第4编,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1938年,第15页,转引自陈育红:《战前中闭教师、公势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笫78 页。
    ① 邢必信等编辑:《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上册,第51页。
    ② 国民政府主记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80页。
    ③ 邢必信等编辑:《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上册,第52页。
    ④ 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287页。
    ⑤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302-303页。
    ⑥ 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上)》,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6年,第73页。
    ⑦ 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第39-41页。
    ⑧ [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512-513页。
    嘶魏镜:《青岛指南·第三编实业纪要》,青岛:平原书店,1933年,第2-3页,
    ① 《视察济阳第一区中山村民众学校纪略》,《乡村建设》第2卷第26期,1933年4月,第8页。
    ② 孙秉杰:《辉县乡村建设实验区简述》,《乡村建设》第6卷第6期,1936年11月,第22页。
    ① 熊亚平:《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总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② 刘运筹:《农业部农学会农学院与农村复兴》,《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57页。
    ③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江苏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88页。
    ④ 罗克典:《中国农村经济概论·杨幼炯先生序》,上海:民智书局,1934年,第1页。
    ⑤ 芝生:《乡村运动之政治的意义》,《独立评论》第60号,1933年7月,第7-8页。
    ① 祁伯文:《乡村建设与教育》,《陕西教育月刊》第1卷第1期,1935年1月,第3页。
    ② 乔启明:《中国乡村建设问题的过去与将来》,《岘代读物》第25期,1937年,第18-19页。
    ③ 杨开道:《农村问题》,第44页。
    ④ 许仕廉:《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笫266页。
    ⑤ 晏阳初:《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请款书》,《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39页。
    ⑥ 《乡村建设问题——廿五年十一月九日实业部合作司司长章元善推本府纪念周讲》,《南京市政府公报》第171期,1936年11月,102页。
    ① 许仕廉:《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第267页。
    ②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农村建设育才院缘起》,《民间》第2卷第4期,1935年6月,第20页。
    ③ 瞿仲捷:《农村建设与农村人才的培养》,《民间》第2卷第8期,1935年8月,第8页。
    ④ 章之汶:《对于我国乡村建设前途之展望》,《经世》第1卷第6期,1937年4月,第21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2页。
    ⑥ 沈光烈:《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之回顾与前瞻》,《江苏教育》第5卷第7期,1936年7月,第59页。
    ⑦ 梁定蜀、罗理:《参加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一次集会报告》,《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3号,1933年8月,第24页。
    ①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16-17页。
    ②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笫3集,第17页。
    ③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2-303页。
    ④ 晏阳初:《复王子开》,《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461页。
    ⑤ 许仕廉著、彭家礼译:《中网之乡村建设》,《实业部月刊》第2卷第6期,1937年6月,第14-15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序》第1集,第3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序》第1集,第3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序》第1集,第4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11-17页。
    ③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27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7-12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6页。
    ⑥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1页。
    ⑦ 常文熙:《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笫2卷第10期,1935年10月,第49页。
    ①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28-49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序》第1集,第6页。
    ③ 晏阳初:《关于出席乡村建设学会会议等经过情形的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75页。
    ④ 补口:《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国讯》第110期,1935年10月,第66页。
    ① 林浩藩:《参与第三届全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经过及感想》,《福建教育》第9期,1935年11月,第39页。
    ② 江问渔:《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后之感想》,《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第3-4页。
    ③ 陆叔昂:《参加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后》,《教育与职业》第148期,1933年9月,第659页。
    ④ 云僧:《全国注目的乡村工作讨论会》,《众志月刊》第2卷笫2期,1934年11月,第20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6页。
    ① 沈光烈:《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之回顾与前瞻》,《江苏教育》第5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5页。
    ② 云僧:《全国注目的乡村工作讨论会》,《众志月刊》第2卷第2期,1934年11月,第20页。
    ③ 《第四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本会应以全力使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案》,‘《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63页。
    ④ 张宗嶙:《全国乡村工作的榆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24页。
    ⑤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榆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25页。
    ⑥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序》第1集,第5-6页。
    ① 沈光烈:《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之回顾与前瞻》,《江苏教育》第5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1页。
    ②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第9页。
    ③ 言心哲:《我国当前乡村建设工作应注意的几点》,《新粤周刊》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第18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第4-5页。
    ⑤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第9页。
    ⑥ 《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工作大纲(附录)》,《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5页。金陵大学的加入在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成立之后,见作者不详:《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训练研究委员会记录》,第9页。
    ① 何廉:《何廉回忆录》,第64页。
    ② 晏阳初:《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请款书》,《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51页。
    ① 晏阳初:《致S.M.冈恩》,《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468页。
    ①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6-17页。
    ② 晏阳初:《致E.西登斯特利克》,《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448页。
    ③ 晏阳初:《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请款书》,《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40-241页。
    ④ 晏阳初:《致刘瑞恒》,《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217页。
    ⑤ 成学炎整理:《梁漱溟先生访问记(一)》,邹平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邹平文史资料选辑》1986年第3辑,第105页。
    ⑥ 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30页。
    ① 田慕刷:《我参加邹平实验县户籍工作的情况》,《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波》,第166页。
    ②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354页。
    ③ 晏阳初:《致S.M.冈恩》,《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470-471页。
    ④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82页。
    ① 张宗麟:《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中国农村》第2卷第8期,1936年8月,第18-19页。
    ② 赛珍珠:《告语人民——与晏阳初谈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628页。
    ③ 言心哲:《我国当前乡村建设工作应注意的几点》,《新粤周刊》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第14页。
    ④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雉处——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576页。
    ① 晏阳初:《开发民力建设乡村》,《晏阳初全集》箱2卷,第341页。
    ② 方悴农:《乡村青年农事补习学校底初生——给志在乡村建设运动肯的第十三封信》,《乡村建设》第4卷第5期,1934年9月,第9页。
    ③ 铁民:《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的我见——参加保定农村经济调查的一得》,《大公报》,1930年9月,第3版。
    ① 章之汶:《对于我国乡村建设前途之展望》,《经世》第1卷第6期,1937年4月,第22页。
    ② 穆景元:《指导农村合作事业应先有农村社会的调查》,《乡村建设》第3卷第3期,1933年8月,第4页
    ③ 冯锐:《乡村社会调查大纲·自序》,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1929年,第2-3页。
    ④ 《平教会的科学精神》,《民间》第4卷第1期,1937年5月,第23页。
    ⑤ 《河北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考察记》,《中华教育界》第20卷第7期,1933年1月,第120页。
    ⑥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平民教育运动史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765页。
    ① 李景汉:《关于从事定县社会调查的一些经验》,《清华周刊》第38卷第5期,1932年,第38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槛,第310-311页。
    ③ 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晏序》,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6年,第1页。
    ④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晏序》,第2页。
    ⑥ 冯锐(字梯霞)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学农科,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罗马万国农村研究院研究院,在丹麦研究合作社制度,归国后任岭南大学、东南大学教授。
    李景汉于191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野伦比亚、加利尼亚等大学专攻社会学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924年回国后任北京社会调查所干事,从事各种实际调查研究工作。
    ⑦ 诸葛龙(1890-1976),字佐刘,金华人,清末秀才,毕业于国丑东南大学教育科,曾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干事和山东省立乡村建设专科学校教师(《金华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市教育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9页。):于鲁溪,山东人,南京金陵大学毕业,曾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试验区农业推广主任、河南村治学院农场场长、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导师、邹平实验县科长、山东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科长(《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所属各事务所主任名录》,卢广绵等编:《回忆中国工合运动》,北京: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50页)。
    ①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的实验》,出版社不详,1933年,第17-18页。
    ① 梁漱溟:《北游所见记略》,《村治月刊》第1卷第4期,1929年6月,第8页。
    ① 张玉山:《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社会调查工作简述》,《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第1页。
    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概况》,出版社不详,1936年,第41页。
    ② 《修正组织大纲》,《乡村建设》第3卷第24期,1934年4月,第20页。
    ③ 杨庆堑、周振光:《邹平社会调查工作报告》,《乡村建议》第1卷第11、12期合刊,1932年1月,第10-13页: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社会调查及邹平社会》,出版社不详,1931年,第19-23页。
    ① 未能找到原书,似乎未公开出版。
    ② 吴颐毓编:《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报告》,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第1-4页。
    ③ 见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一书所载,主要依据1933年7月1日邹平改为县政建设实验县以后所获得的各种调查材料编成,但同样未见成书。
    ① 张玉山:《实施户口调查与统计之研究》,《乡村建设》第5卷第3期,1935年9月,第1页。
    ②《沾化县发展东洼意见书》,《乡村建设》第3卷第29期,1934年6月,第12页。
    ③ 张宗麟编:《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第7页。
    ④ 高践四;《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935年,第40页。
    ① 梁漱溟:《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梁漱汉全集》第5卷,第487页。
    ② 高赞非:《乡农学校的渗透运动》,《乡村建设》第3卷第30期,1934年6月,第5页。
    ③ 瞿菊农:《乡村教育文录》,农村建设协进会乡政学院,出版日期不详,第46页。
    ④ 瞿菊农:《乡村教育文录》,鹕30页。
    ① 《对实习同学之临别赠言》,《乡村建设》第4卷第27期,1935年5月,第7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71-472页。
    ③ 瞿菊农:《乡村教育文录》,第48页。
    ④ 庄泽宣编:《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昆明:中华书局,1939年,第71页。
    ⑤ 梁漱溟:《乡村运动中的三大问题》,《乡村建设》第4卷第27期,1935年5月,第6页。
    ⑥ 陈世民:《农村民众教育实施纲领》,《河南教育月刊》第3卷第6期,1932年,第17页。
    ①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巢县:黄麓乡村师范,1935年,第54页。
    ② 傅葆琛:《乡村民众教育概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1930年,第5页。也有的乡建团体如平教会将平民教育划分为学校、家庭、社会式教育,本质上并未有太大区别。
    ③ 巫宝三:《‘定县主义’论》,《独立评论》第96号,1934年4月,第8页。
    ④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47页。
    ⑤ 四大教育中的生计与卫生教育偏向于实际事业的推行,公民教育则穿插于上述三大教育中,注重农民精神层面上的爱国、团结等情感的培养与激发,暂不列入论述范围。
    ⑥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的实验》,第6页。
    ① 杨开道:《定县的文艺教育》,《大公报》,1934年6月7日,第3版。
    ② 孙伏园:《定县的平民文学工作略说》,《艺风》第1卷第9期,1933年11月,第46页。
    ③ 一说为翟菊农所写。
    ④ 杨开道:《定县的文艺教育》, 《大公报》,1934年6月7 日,第3版。
    ① 堵述初:《平民教育运动在定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页。
    ② 孙伏园:《定县的平民文学工作略说》,《艺风》第1卷第9期,1933年11月,第47页。
    ⑨ 但未能见出版,见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17页。
    ④ 殷子固、王仲元:《定县同学会管理下的巡回文库》,《民间》第2卷第3期,1935年6月,第1页。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平民读物》,《农民周刊》第7卷第14期,1932年1月,第10页。
    《平教会定县实验区各部工作报告提要》,《民间》笫3卷第16期,1936年12月,第21页。
    杨开道:《定县的文艺教育》,《大公报》,1934年6月7日,第3版。
    孙伏园:《定县的平民文学工作略说》,《艺风》第1卷笫9期,1933年11月,第54页。
    ① 傅葆琛:《我与平教会》,《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64页。
    ② 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定州市地方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第972页。
    ③ 在平教会大规模开展实验工作后,定县以村为单位的同学会数量迅速增加罕200个以上,急需一个刊物以通声气,但由于《农民报》(《农民闱刊》)并不十分适用,遂另创《同学会周刊》。该刊创刊于1932年5月,停刊于1933年7月,共出60期。
    ④ 孙伏园:《十余年来的农民报》,《民间》第2卷第22期,1936年3月,第3页。
    ⑤ 孙伏园:《十余年来的农民报》,《民间》第2卷第22期,1936年3月,第3页。
    ① 《启事》,《农民周刊》第7卷第1期,1931年10月.第8页。
    ③ 孙伏园:《十余年来的农民撒》,《民间》第2卷第23期,1936年4月,第8贝。
    ③ 孙伏园:《十余年来的农民报》,《民间》第2卷第23期,1936年3月,第7-8页。
    ④ 李劭青:《平民百部宁典说略》,《民间》第2卷笫3期,1935年10月,第12页。
    ① 熊佛西:《农村戏剧与农村教育》,《乡村建设》第4卷第26期,1935年5月,第9页。
    ② 熊佛西:《农村戏刷与农村教育》,《乡村建设》第4卷第26期,1935年5月,第10页。
    ① 熊佛西:《对于民间文艺的一点感见》,《民间》第4卷第1期,1937年5月,第12页。
    ② 陈豫源:《定县的农村话剧》,《民间》第2卷第18期,1936年1月,第12页。
    ③ 陈治策:《定县的农民戏剧工作》,《山东民众教育月刊》第4卷第8期,1933年10月,第75-76页。
    ④ 陈豫源:《定县的农村讯刷》,《民间》笫2卷第1 8期,1936年1月,第7页。
    ① 陈豫源:《定县的农村话剧》,《民间》第2卷第18期,1936年1月,第11页。
    ② 殷子固、王仲元:《定县同学会管理下的巡回文库》,《民间》第2卷第3期,1935年6月,第3页。
    ③ 1933年以前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内的乡村组织为乡农学校。全县被划分为若干区,每区设中心乡农学校一所,普通乡农学校若千所。1932年时山东省教育厅以以不合规程为由令乡农学校改称民众学校。1933年初邹平被划为山东县政建设第一实验县,原有区制重新划分,依照自然形式分为14乡,乡以下设336个行政村(自然村351个)。由于县行政区划已改为乡、村两级,作为乡村组织的乡农学校、民众学校也因之改组为村学、乡学,其中乡学相当于中心乡农学校,村学相当于普通乡农学校,见《邹平实验县区立乡学村学办法(民国二十二年)》,杨效春:《乡农教育论文集》,巢县:黄麓乡村师范,1935年,第123页。
    ④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65页。
    ①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邹乎: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第1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汉全集》笫1卷,第672页。
    ③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平全集》笫1卷,笫672页。
    ④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乡农学校暂行简则(民国二十年冬)》,《乡农教育论文集》,第122页。
    ① 卢资平:《忆邹平实验县第十二乡乡学》,《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14页。
    ②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邹平:乡村书店,1936年,第214页。
    ③ 陈康甫:《位家庄村学工作之自白》,《乡村建设》第4卷第29期,1935年6月,第9页。
    ④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编纂出版委员会:《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40页。
    ⑤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① 《生活教育》,《陶行知文集》,第12页.
    ② 张石方:《民众读本编造的研究》,《乡村建设》笫2卷第30期,1933年5月,第7页。
    ③ 《乡农学校的课程编造》,《乡农教育论文集》,笫31页。
    ④《书报介绍》,《乡村建设》笫2卷第22、23期合刊,1933年3月,第43页。
    ⑤ 张石方:《民众读本编造的研究》,《乡村建设》第2卷第30期,1933年5月,第9页。
    ① 杨效春:《乡农的书·目次》,邹平: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第1-4页。
    ② 石立年:《邹平实验县二十五年春成年教育的实施》,《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8页。
    ③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82页。
    ④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82-83、131-132页。
    ①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82-83页。
    ② 杨效脊:《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84页。
    ③ 杨效春:《乡农教育服务指导大纲》,《乡村建没》2卷第21期,1933年2月,笫4页。
    ④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172-173页。
    ⑤ 石立年:《邹平实验县二十五年春成年教育的实施》,《乡村逃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2-3
    ① 秦亦文、尹树生:《利用合作经营要论自序》,《乡村建设》第6卷第16期,1937年5月,第1页。
    ②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概况》,第42页。
    ③ 于鲁溪:《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农场四年来工作之回顾》,《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第2页。
    ① 于鲁溪:《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农场四年来工作之回顾》,《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笫3页。
    ② 于鲁溪、乔礼卿:《本院农场二十一年棉业推广报告》,《乡村建设》第2卷第24、25期合刊,1933年4月,第8页。
    ① 《生计部与稻麦(改)进所合作》,《民间》第4卷第1期,1937年5月,第21页。
    ② 张子华:《表证农家与农业改进》,《民间》第1卷第19期,转引自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第223页。
    ③ 姚石庵:《农民生计训练与农业推广》,《民间》第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3页。
    ④ 樊宝勤:《定县三百表证农家中的一个实例》,《民间》第3卷第10期,1936年9月,第10页。
    ① 于鲁溪:《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第二届农品展览会筹备的经过》,《乡村建设》第2卷第10-14期合刊,1932年12月,笫5-8页。
    ② 孙文:《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建设》第2卷第2号,1920年3月,第5页。
    ① 龙大均:《法兰西合作运动之现势》,《东方杂志》第28卷第22号,1931年11月,第36页。
    ② 梁漱溟:《中国之经济建设(续)》,《乡村建设》第6卷第16期,1937年5月,第24页。
    ③ 章元善:《合作运动之现状及其与乡村建设之关系》,《大公报》,1934年11月22日,第11版。
    ④ 于鲁溪:《邹平试验县区第一二三区蚕业之改进》,《乡村建设》第2卷第22、23期合刊,1933年3月,第18页。
    ⑤ 张履德:《邹平第七区信义机织无限合作社一周年报告》,《乡村建设》第2卷第22、23期合刊,1933 年3月,第32页。
    ① 乔政安:《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概况报告》,乡村建设第2卷第19、20期合刊,1933年2月,第5页。
    ② 《研究院农场工作报告(二十四年三月份)》,《乡村建设》第5卷第2期,1935年8月,第6页。
    ③ 《本院帮助农民推销美棉》,《乡村建设》第3卷第14、15期合刊,1933年12月,第38页。
    ④ 张履德:《邹平第七区信义机织无限合作社一周年报告》,《乡村建设》第2卷第期22、23期合刊,1933年3月,第32页。
    ① 陈道传:《邹平农村金融流通处廿三年度报告》,《乡村建设》第4卷第30期,1935年6月,第4页。
    ② 《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三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第4卷第19-21期合刊,1935年3月,第17-19页。
    ③ 《合作函授班成立》,《民间》第2卷第13期,1935年11月,第23-24页;《合作函授班办法》,李鼐编:《山东邹平实验县实验规程汇编》,乡平问题研究社,1936年,第16-19页。
    ④ 姚石庵:《农民生计训练与农业推广》,《民间》第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1页。
    ⑤ 姚石(?):《县单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第2卷第16期,1935年12月,第1-2页。
    ① 姚石桅:《县单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第2卷第16期,1935年12月,第2-3页。
    ② 王达三:《定县之合作事业》,《乡村建设》第6卷第5期,1936年10月,第1页。
    ③ 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工作概况》,1936年,第4344页,转引自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第163页。
    ④ 王达三:《定县合作事业之捧础》,《乡村建设》第6卷第11、12期合刊,1937年3月,第11页。
    ⑤ 蒋延黻:《平教会的实在贡献》,《大公撖》1934年5月11日,1937年3月,第3版。
    ① 王达三:《定县之合作事业》,《乡村建设》第6卷第5期,1936年10月,第3页。
    ② 《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二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第3卷第20-23期合刊,1936年4月,第2-4页。
    ③ 《农民合作社的形形色色》,《民间》第2卷第2期,1935年5月,第23页。
    ④ 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294-295页。
    ① 侯了明:《我国乡村卫生成功之途径》,《大公报》1934年5月8日,笫3版。
    ②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第86页。
    ③ 候了明:《最经济的乡村卫生医药组织》,《大公报》,1934年8月28日,第3版。
    ④ 陈志潜:《乡村卫生的暴本困难及其补救方法》,《民间》第2卷第4期,1935年6月,第1-2页。
    ① 编者:《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访问记》,《河北》第1卷第5期,1933年5月,第7页。
    ② 冯贞芳:《参观定县北平卫生工作报告》,《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6期,1936年12月,第223页。
    ③ 李延安:《中国乡村卫生调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9期,1934年9月,第1126页。
    ① 陈志潜:《乡村卫生的摧本困难及其补救方法》,《民间》第2卷第4期,1935年6月,第2-3页。
    ② 周戎敏:《定县保健员训练谈》,《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0页。
    ③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窄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① 冯贞芳:《参规定县北平卫生工作报告》,《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6期,1936年12月,第224页。
    ②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第88页。
    ③ 周戎敏:《定县保健员训练谈》,《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1页。
    ④ 周戎敏:《定县保健员的管理与成缋谈》,《民间》第2卷第6期,1935年7月,第9-10页。
    ① 《全县保健员大会》,《民间》第2卷第20期,1936年2月,第19页。
    ② 李枕之:《定县平教会成人卫生训练班》,《民间》第4卷第3期,1937年6月,第9页。
    ③ 《本院医院兼邹乎实验县区卫生院开幕》,《乡村建设》第4卷第7、8期合刊,1934年10月,销31页。
    ④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县政建设实验区卫生院二十三年度工作概况》,《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笫7页。
    ① 天如:《由乡村卫生制度之建设谈到邹平实验县卫生院》,《乡村建设》第6卷第5期,1936年10月,第2页。
    ②《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县政建设实验区卫生院医院二十三年度工作概况》,《乡村建设》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第4页。
    ③《本院医院兼邹平实验县区卫生院举行卫生展览运动大会》,《乡村建设》第4卷第10、1 1期合刊,1934年11月,第37页。
    ④ 谷韫玉:《定县中华平教会卫生教育部举行儿童健康比赛大会之经过》,《大公报》1935年8月20日,第3版。
    ①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第96页。
    ② 周戎敏:《定县保健员训练谈》,《民间》第3卷第23期,1937年4月,第10页。
    ③ 李延安:《中国乡村卫生调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9期,1934年9月,第1128页。
    ④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第81页。
    ⑤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提要》,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4年,筘38-39页。
    ⑥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县政建设实验区卫生院医院二十三年度工作概况》,《乡村建技》第5卷第4期,1935年9月,笫8页。
    ① 赵鳃良:《乡村建设感言》,《大公报》1935年4月28日,第3版。
    ② 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第71页。
    ③ 张宗麟、周傈儒:《邹平简易乡师的过去与将来以及乡师在乡建运动中的地位》,《乡村建设》5卷4,1935年9月,第4页。
    ① 言心哲:《我国当前乡村建设工作成注意的几点》,《新粤周刊》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第14-15页。
    ② 许仕廉:《中国乡村建设之最低工作单位讨论》,《申报月刊》第2卷第12号,1933年12月,第60页。
    ③ 许仕廉:《中国乡建中心论质疑》,《申报月刊》第3卷第1号,1934年1月,第82页。
    ④ 许仕廉:《中国乡建中心论质疑》,《申报月刊》第3卷第1号,1934年1月,第82页。
    ① 沈光烈:《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之回顾与前瞻》,《江苏教育》第5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6页。
    ②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第9页。
    ③ 许仕廉:《社会计划与乡村建设》,《社会学界》第8卷,1934年,第269页。
    ④ 唐现之:《乡村工作者的培养之商榷》,《大公报》,1935年3月10日,第3版。
    ⑤ 瞿俪白:《农村工作征定县实验县中之实施》,《民间》第2卷第11期,1935年10月,第7页。
    陈礼江:《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参观记》,《申报月刊》第2卷第5垮,1933年5月,第84页。
    晏阳初:《中华人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9页。
    王冠军:《回忆抗战前的山东乡村建设》,《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7页。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27页。
    ①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笫3集,笫319-320页。
    ②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406页
    ③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16-17页。
    ④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17页。
    ① 徐旭:《从读‘乡村建设实验’说到乡村建设实验》,《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4期,1934年10月,第75页
    ② 齐植璐:《现阶段中国乡建运动之检讨》,《农村建设》第1卷1期,1936年12月,第14-15页。
    ③ 瞿菊农:《农村工作的合作》,《民间》第1卷第8期,1934年8月,第3页。
    ④ 王伯平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第3第1期,1933年8月,第14页。
    ⑤ 编者:《编辑后记》,《乡村建设》第4卷第15期,1934年12月,第32页。
    ① 方悴农:《农村建设实施记》,第66-6"/页。
    ② 巫宝三:《‘定县主义’论》,《独立评论》第96号,1934年4月,第11页。
    ③ 叔永:《定县平教事业平议》,《独立评论》第73号,1933年10月,第9页。
    ④ 叔永:《定县平教事业平议》,《独立评论》第73号,1933年10月,第10页。
    ① 晏阳初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晏阳阳纪念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8-10页。
    ② 帝冗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117页。
    ③ 晏阳初:《办好乡建学院的意义与要求》,《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137页。
    ④ 方姐廷:《农村建设的途径》,《农村建设》笫1卷第3期,1939年1月,第23页。
    ① 熊亚平:《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总序》,第1页。
    ②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2页:[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11页。
    ① [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② 白瑞德:《“非法”的官僚》,[美]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63-65页。
    ① [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第1 5-16页。
    ②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第223页。
    ③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59页。
    ④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06-309页。
    ①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1页。
    ② 王先叨:《走近乡丰寸——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③ 穆湘瑶:《上海地方自治研究会讲演录》,《宪政杂志》鹕2期,转引自马小泉:《国家-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④ [美]孔飞力:《中华帝罔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30页。
    ⑤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先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20页。
    ⑥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2页。
    ⑦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史料》下册,第738页。
    ①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第301页。
    ② 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第117页。
    ③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29页。
    ④ 《绅士为平民之公敌》,张、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305页。
    ⑤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5页。
    ⑥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18页。
    ⑦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6页。
    ⑧ 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页。
    ⑨ 茗荪:《地方自治博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第407页。
    ⑩ 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26页。
    ① 饶怀民、[日]滕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96页;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第12页。
    ② 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第12页。
    ③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第246页。
    ④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山东——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2、57页;王天奖、邓亦兵:《辛亥革命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7-138页。
    ⑤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59页。
    ⑥ 周秋光编:《熊希龄集》上,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351页。
    ⑦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第178页。
    ⑧ 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⑨ 《民政厅令内匠县县长据撇该县南区西区为盗匪渊薮等情仰会同地方士绅筹办团防认真则捕由》 ,《河北省政府公报》第512期,1929年12月,第10页。
    ① 《民政厅令宵晋县县长对于该县各派士绅应随时妥为开导化除私见务使地方感情融洽庶政循序进行由》② 《河北省政府公报》第768期,1930年9月,第2页。
    ③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第228页。
    ④ 《顺直各县行政公署单行条例》,转引自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⑤ 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第174页。
    ⑥ 从翰香主编:《近代蔸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57-58页。
    ①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238页。
    ②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笫33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2-103页。
    ④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台》,第76页。
    ⑤ 王先明:《七绅构成要岽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245页。
    ① 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93页。
    ② 《论近日民变之多》,《东方杂志》第11期,光绪三十年十一月(1904年12月),第271页。
    ③ 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福:《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出版社不详,1931年,第8页。
    ④ 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福:《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笫10页。
    ① 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祸:《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第11页。
    ② 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祸:《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第7页。
    ③ 何会源:《论田赋附加》,《独立评论》第89号,1934年2月,掉6页。
    ④ 邹枋:《中国田赋附加的种类》,《东方杂志》第31卷第14号,1934年7月,第312页。
    ⑤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绢三辑1927-1937),第82页。
    ⑥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笫三辑 1927-1937),第84页。
    ⑦ [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149页。
    ① 《民国阳原县志》卷3《生计》,《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07页。
    ② 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言》,第2页。
    ③ 陈志让:《军绅政权一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133页。
    ④ 王湘岑:《下乡后的一点感想写给作乡村运动的朋友》,《乡村建设》第2卷第1期,1932年8月,第33页。
    ⑤ 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序言》,第2页。
    ⑥ 长舆:《论莱阳民变事》,《国风报》第1年第18期,宣统二年七月(1910年8月),第2页。
    ⑦ 王先明:《历史记忆与社会重构——以清末民初“绅权”变异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页。
    ① 顾复编:《农村社会学》,第38页。
    ②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月刊》第1卷笫4期,1929年6月,第21页。
    ③ 晏阳初:《有文化的中国新农民》,《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144-145页。
    ④ 祠森:《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商兑》第1卷第7期,1933年5月,第9-10页。
    ⑤ 周谷城:《中国社会之变化》,《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罔丛书》第1编77,号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85页。
    ⑥ 《财政总长陈锦涛呈请筹设兴农聃边银行文》,《申报》1912年3月13 日,第1版
    ⑦ 罗振玉:《农政条陈》,荽亚沙、经莉、陈湛绮主编:《中国早期农学期刊汇编》第7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9年,第125-128页。
    ① 曾济宽:《怎样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12页。
    ② 曾济宽:《怎样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中国建设》第8卷第5期,1933年11月,第13页。
    ③ 《民国阳原县志》卷3《生计》,《中国地方志集成》,第213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殴大感》,《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39页。
    ② 梁漱汉:《乡村建设大虑》,《梁漱澳全集》第1卷,第641页。
    ③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48页。
    ④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虑》,《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50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汉全集》第2卷,第349页。
    ② 梁漱溟:《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635-636页。
    ③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3页。
    ④ 梁漱溟:《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48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406页。
    ② 公竹川:《本院霍家坡实验民众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乡村建设》第2卷第27-29期合刊,1933年5月,第13页。
    ③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42页。
    ④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47-51页。
    ⑤ 杨效春:《乡农学校的学团编制》,《乡村建设》第2卷第22、23期合刊,1933年3月,第8页。
    ⑥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14页。
    ①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86页。
    ②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92页。
    ③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31页。
    ④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9-10页。
    ⑤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7-28页。
    ⑥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31页。
    ⑦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42页。
    ①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91-92页。
    ② 梁漱溟:《村学乡学须知》,第32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133页。
    ④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术》,《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75-76页。
    ⑤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47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350页。
    ②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49-50页。
    ③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50-51页。
    ④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52页。
    ①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31页。
    ②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9-30页。
    ③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39页。
    ④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96页。
    ⑤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95-96页。
    ⑥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55页。
    ①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56页。
    ②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3-25页。
    ③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87-88页。
    ④ 晏阳初:《复斯丹巴》,《晏阳初全集》笫3卷,第270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130页。
    ②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28页。
    ③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33-334页。
    ④ 晏阳初:《复斯丹巴》,《晏阳初全集》第3卷,第270页。
    ⑤ 晏阳初:《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请款书》,《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39页。
    ⑥ 姚石庵(菴):《农民生计训练与农业推广》,《民间》第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1页。
    ⑦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3页。
    ①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4页。
    ②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5页。
    ③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4-685页。
    ④ 梁漱溟:《乡农学校的办法与意义》,《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49页。
    ⑤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5页。
    ⑥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5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686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715页。
    ③ 梁漱溟:《答乡村建设批判》,《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654页。
    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概况》,第56页。
    ② 《本院第一年进行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19、20期合刊,1932年,第33页。
    ③ 杨效春:《写给在乡工作的同学三封信》,《乡村建设》第4卷第13期,1934年12月,第13页。
    ④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07页。
    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学生下乡服务公约》,《乡村建设》第1卷第11、12期合刊,1932年1月,第19页。
    ① 于鲁溪、高赞非:《第六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89页。
    ② 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54页。
    ① 李肇谟、韩栋成:《齐河第八区民众学校报告》,《乡村建》第2卷27-29期合刊,1933年5月,第28页。
    ② 王湘岑:《下乡之回顾》,《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36页。
    ③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32页。
    ④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 第33页。
    ① 刘清洙:《章丘县第八区民众学校进行概况》,《乡村建设》第3卷第2期,1933年8月,第23-25页。
    ② 《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22、23期合刊,1933年3月,第37页。
    ① 《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23页。
    ② 指导处:《关于民众学校之文件》,《乡村建设》第2卷第17、18期合刊,1933年1月,第54页。
    ③ 指导处:《关于民众学校之文件》,《乡村建设》第2卷第19、20期合刊,1933年2月,第32页。
    ① 陈筑山:《定县之工作报告与参观无锡邹平之感想》,《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14页。
    ② 王子俊:《我如何办村学》,《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7页。
    ③ 王柄程:《乡村学臆说》,《乡村建设》第4卷第13期,1934年12月,第5-6页。
    ④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2页。
    ①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7页。
    ②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49页。
    ③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49页。
    ④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52页。
    ① 指导处:《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18页;指导处:《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22-24页。
    ① 宋乐颜:《邹平县第六区霍家坡实验民众学校参观纪略》,《乡村建设》第2卷第7、8期合刊,1932年10月,第29页。
    ① 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② 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第277页。
    ③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07页。
    ④ 叶剑星、茹春浦:《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48页。
    ⑤叶剑星、茹春浦:《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1页。
    ⑥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28页。
    ⑦ 马资固:《特区农民生活问题与我们的设计》,《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44页。
    ①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3页。
    ②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413页。
    ③ 彭秋萍:《乡村建设中心教育原则之研讨》,《新民》第1卷第3期,1935年12月,第11页。
    ① 王湘岑:《下乡后的一点感想写给作乡村运动的朋友》,《乡村建设》第2卷第1期,1932年8月,第31页。
    ② 冯锐:《乡村社会心理之分析》,《社会学界》第2卷,1928年6月,第208页。
    ③ 张潜:《贡献给乡村运动者几种农民心理》,《乡村建设》第2卷第27-29期合刊,1933年5月,第6页。
    ④ 张潜:《贡献给乡村运动者几种农民心理》,《乡村建设》第2卷第27-29期合刊,1933年5月,第6-8页。
    ⑤ 晏阳初:《在欢迎来宾会上的讲话》,《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21页。
    ① 《本院第一年进行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19、20 期合刊,1932年,第34页。
    ② 王子俊:《我如何办村学》,《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7页。
    ③ 晏阳初:《在欢迎水宾会上的讲话》,《晏阳初集》第1卷,第221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276页。
    ② 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02页。
    ③ 刘溥斋:《我在研究院训练部学习和从事乡建活动的经过》,《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58页。
    ④ 范广鉴:《我参加山东乡村建设运动的经过》,《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68页。
    ⑤ 杨效春:《乡农导师十要》,《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28页。
    ①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训令第87吁》,《乡村建设》第2卷第15期,1932年12月,第13页。
    ② 武绍文:《社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笫39页。
    ③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撤告》,《乡村建设》第1卷笫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9页。
    ④ 叶剑星、茹春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丁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I-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3页。
    ⑤ 《惠民商河乐陵四县民校视察简报》,《乡村建设》第2卷第24、25期合刊,1933年4月,第35-36页。
    ① 《惠民商河乐陵阳信四县民校视察简报》,《乡村建设》第2卷第24、25期合刊,1933年4月,第35页。
    ②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65页。
    ③ 王湘岑:《下乡之回顾》,《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35页。
    ④ 指导处:《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23页。
    ⑤ 王湘岑:《下乡之回顾》,《乡村建设》第1卷第21-期合刊,1932年7月,第235页。
    ①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5页。
    ②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37页。
    ③ 杨效春:《乡农导师十要》,《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28页。
    ④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笫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73页。
    ⑤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82-83页。
    ① 王湘岑:《下乡之回顾》,《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35页。
    ②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76页。
    ③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1-期合刊,1932年7月,第75页。
    ④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0页。
    ⑤ 叶剑星、茹春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1页。
    ⑥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21页。
    ① 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逃驶》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60页。
    ② 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60-161页。
    ③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I-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83页。
    ④ 叶剑星、茹春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1页。
    ⑤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训令第101号》,《乡村建设》第2卷笫16期,1933年1月,第16页。
    ① 杨效春:《写给在乡工作同学的第六七八封信》,《乡村建设》第4卷第15期,1934年12月,第12页。
    ②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10页。
    ③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67页。
    ④ 时济云:《第五区乡农学校概况》,《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2、68、72页。
    ⑤ 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第49页。
    ① 叶剑星、茹奋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I-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4页。
    ② 杨效春:《笫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7页。
    ③ 唐义:《对于乡村工作的一点重要意见》,《乡村建设》第6卷第2期,1936年9月,第3页。
    ①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讲演》,《梁漱溟全集》笫2卷,第575页。
    ② 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① 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第52页。
    ②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学则及课程》,《乡村建设》第1卷第19、20 期合刊,1932年,第15-16页。
    ①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第60页。
    ②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43-45页。
    ① 千秋:《乡村工作经验谈》,《乡村建设》第6卷第20期,1937年7月,第2页。
    ② [丹]曹诗弟(Thoegersen,S.)《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泥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③ 薛海云口述、申登麟整理:《在‘济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的回忆》,《究州文史资料》第3辑,第52页。
    ① 《黄艮庸先生寄梁漱溟先生书》,《乡村建设》第2卷第17、18期合刊,1933年1月,第56-57页。
    ② 《张傲知先生自川东来信》,《乡村建设》第2卷第26期,1933年4月,第14页。
    ③ 齐植璐:《乡村工作人员应有之夙养》,《农村建设》第1卷第3期,1937年1月,第8页。
    ① 尤蔚祖:《失业大学生下乡之五道防线》,《复兴月刊》第3卷第8期,1935年4月,第8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殴实验》第2集,第146页。
    ③ 瞿菊农:《乡村运动的自省与对于社会的要求》,《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3页。
    ④ 《邹平村学近讯》,《民间》销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23页。
    ⑤ 《开办村学讲习会》,《民间》第2卷第6期,1935年7月,第23页。
    ⑥ 徐宝谦:《乡村建设运动的精神基础》,《乡村建设》第6卷第3期,1936年9月,第2页。
    ⑦ 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第493页。
    ① 千秋:《乡村工作经验谈》,《乡村建设》第6卷第19期,1937年7月,第2-3页。
    ②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2-23页。
    ③ 王柄程:《乡村学臆说》,《乡村建设》第4卷第13期,1934年12月,第4页。
    ④ 王凤山:《读了任君君的‘对于鲁南乡校现行编制之批评及其改进意见’以后》,《乡村建设》第6卷第4期,1936年10月,第2页。
    ① 王枕心:《农运领袖的责任与自备的条件》,《乡村建设》笫6卷第3期,1936年9月,第6页。
    ② 杨效春:《笫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7页。
    ① 王伯平:《献给地方上的领袖们》,《乡村建设》第2卷第15期,1932年12月,第2页。
    ② 杨效春:《写给在乡工作的同学三封信》,《乡村建设》第4卷第13期,1934年12月,第14页。
    ③ 贾巨川:《山东省第一乡村建设师范学校及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情况》,《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44页。
    ④ 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55-256页。
    ⑤ 刘清洙:《章丘县第八区民众学校进行概况(完)》,《乡村建设》第3卷第5期,1933年9月,第15页。
    ⑥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8页。
    ① 孙子愿:《追忆我在邹平参加美棉运销合作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议》,第133页。
    ② 耿巨吾、宋一平:《邹平实验县第二乡乡学》。《梁漱汉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07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棚全集》第蔓卷,第294页.
    ④ 孙诗锦:《1930年代定县实验中的同学会及其与乡绅的关系》,《历史教学》2011年第20期.第41页:“平教会与地方民众间的冲突太深,今后应消极的减少冲突,积极的力谋融洽,以利工作的进行。尤其在霍六丁先生长定县的任内,与地方冲突,几于水火不能相容,实际上霍先生也很少建树,穿粗布大褂等小节目的粉饰,不能秋得民众的信仰,平校同学会的仗辨炊人,因为与霍先生的关系而自豪(雀先生系社会式教育部主任,担任指导同学会的活动),今后R先生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实验工作将绝难畅遂进行。”(张炳钧:《定县实验区的介绍与批判》,《众志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8月,第69页。)
    ⑤ 张炳钧:《定县实验区的介绍与批判》,《众志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8月,第63页。
    ①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369页。
    ② 李紫翔:《乡村建设运动的再批判》,《新中华》复刊第6卷第15期,1948年8月,第5页。
    ③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41页。
    ④ 孙子愿:《追忆我在邹平参加美棉运销合作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33页。
    ⑤ 《解释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建设研究部毕业生资格与何种学校毕业程度相当》,《中央民众训练部公报》第3期,1936年4月,第83页。
    ⑥ 《令安徽省训育主任公民教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为据呈请解释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建设研究部毕业资格与何种学校相当等情令仰遵照办理由》,《中央民众训练部公报》第3期,1936年4月,第33页。
    ⑦ 贾巨川:《山东省第一乡村建设师范学校及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情况》,《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43页。
    ⑧ 陆叔昂:《参加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后》,《教育与职业》第148期,1933年9月,第658页。
    ① 指导处:《关于民众学校之文件》,《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18页。
    ② 指导处:《各县同学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19、20期合刊,1933年2月,第32页。
    ③ 同学会指导处:《本院结业同学在乡工作状况》,《乡村建设期刊》,第2卷第7、8 期合刊,1932年10月,第33页。
    ④ 裴雪峰:《与凝阴同学王意诚书》,《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7页。
    ⑤ 《邹平第三区区公所与民众学校归并一处办公》,《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20页。
    ⑥ 同学会指导处:《本院结业同学在乡工作状况》,《乡村建设》第2卷第7、8期合刊,1932年10月,第33页。
    ① 指导处:《关于民众学校之文件》,《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18页。
    ② 王湘岑:《对于乡农学校服务之同学进一言》,《乡村建设》第6卷第11、12期合刊,1937年3月,第1页。
    ③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82页。
    ④ 王湘岑:《对于乡农学校服务之同学进一言》,《乡村建设》第6卷第11、12期合刊,1937年3月,第1页。
    ① 廷黻:《跋燕先生的论文》,《独立评论》第74号,1933年10月,第10页。
    ② 陈掖神:《知识份子应到农村去》,《教育周刊》第206-207朋,1934年10月,第10页。
    ③ 杨开道:《我为什么参加农村工作》,《民间》第2卷第1期,1935年5月,第10页。
    ① 叶剑星、茹春浦:《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县区第三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50页。
    ①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19页。
    ②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埋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41页。
    ③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搜》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41-42页。
    ④ 武绍文:《在第二区山西办理乡农学校经过自述》,《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42页。
    ⑤ 马资固:《特区农民生活问题与我们的设计》,《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48 页。
    ① 马资固:《特区农民生活问题与我们的设计》,《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48页。
    ②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9页。
    ③ 马资固:《特区农民生活问题与我们的设计》,《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48页。
    ④ 章元善:《从定县回来》,《独立评论》第95号,1934年4月,第8页。
    ⑤ 《农民挽留霍六丁》,《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第36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82页。
    ②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83页。
    ③ 常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77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78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笫2集,第475页。
    ⑥ 章元善、许仕臁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480页。
    ①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480-481页。
    ②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22页。
    ③ 徐晶岩:《笫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11。
    ④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19页。
    ⑤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88-89页。
    ①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3页。
    ② 《参观者提名》,《乡村建设》第4卷第4期,1934年9月,第21页。
    ③ 《平教会本年度参观周》,《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第37页。
    ④ 老向:《定县的平民教育》,《人世间》第27期,1935年5月,第3页。
    ① 晏阳初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晏阳初纪念文集》,第41页。
    ② 愫:《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试验下的定县》,《清华周刊》第37卷第12期,1932年,第106页。
    ③ 吴敬敷:《邹平见闻录》,《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第2卷第4号,1934年9月,第62页。
    ① 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议考察记》,第127页。
    ② 李旭:《参观定县教育纪实》,《师大月刊》第25期,1936年2月,第346-347页。
    ① 燕树棠:《平教会与定县》,《独立评论》第74号,1933年10月,第6页。
    ② 燕树棠:《平教会与定县》,《独立评论》第74号,1933年10月,第6页。
    ③ 李明镜:《平教会与定县》,《独立评论》第79号,1933年12月,第17-18页。
    ④ 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第36-37页。
    ① 廷微:《跋燕先生的论文》,《独立评论》第74号,1933年10月,第11页。
    ② 廷黻:《跋燕先生的论文》,《独立评论》第74吁,1933年10月,第11页。
    ③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46页。
    ④ 《编者附记》,《独立评论》第79号,1933年12月,第19页。
    ⑤ 忧患生:《定县之谜》,《独立评论》第97呼,1934年4月,第18页。
    ① 忧患生:《定县之谜》,《独立评论》第97号,1934年4月,第20页。
    ② 杨骏昌:《论乡村建设运动》,《独立评论》第198号,1936年4月,第17页。
    ③ 杨骏昌:《论乡村建设运动》,《独立评论》第198号,1936年4月,第17页。
    ④ 杨骏昌:《论乡村建设运动》,《独立评论》第198号,1936年4月,第17-18页。
    ①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401页。
    ②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401页。
    ③ 孔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第412页。
    ④ 马博厂:《邹平定县等地考察印象记》,《行政研究》第1卷第1期,1936年,第113页。
    ① 王维显:《‘模范县’期与‘实验区’期的定县县政》,《政治经济学报》第5卷第3期,1937年4月,第682页。
    ② 王维显:《‘模范县’期与‘实验区’期的定县县政》,《政治经济学报》第5卷第3期,1937年4月,第684页。
    ③ 王维显:《‘模范县’期与‘实验区’期的定县县政》,《政治经济学报》第5卷第3期,1937年4月,第683-684页。
    ④ 《对定县平教会的多角批评》,《深光》第3卷第1期,1933年,第15-16页。
    ① 孙中山:《在沪举办茶话会上的演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空、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27页。
    ②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27页。
    ③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第1册,北京:商井印书馆,1936年,第864、886、897、938、942、1010、1011页。
    ④ 张德善:《江宁实验县地方自治涮盎摘要》,《地方自治》创刊号,1935年,第133页,转引自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第33页。
    ① 陈冰伯:《今日之县政》,上海:同文图书,1933年,第14页。
    ② 王先明:《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历史回归问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湖乡村社会为范围》,《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第78页。
    ③ 贝华:《中国革命史》,上海:光明书局,1928年,第211页。
    ④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224页。
    ⑤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34页。
    ① 胡昭华:盯新县制概论》,商务印书馆,1942年,第40页。
    ②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初全集》第2橙,第295页。
    ③ 《中央党部派员到院参观》,《乡村建设》第3卷第1期,1933年8月,第29页;《参观者综志》,《乡村建设》笫3卷第11期,1933年11月,第20页:《参脱者题名》,《乡村建设》第3卷第29期,1934年6月,第23页。
    ④ 彭学沛等:《促进乡村建设方案》,《社会经济月报》第4卷第3期,1937年3月,第4页。《会拟彭学沛等提议促进乡村建设方案意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1-088-02。
    ⑤ 黄绍竑:《五十回忆》,杭州:云风出版社,1945年,第236-237页。
    ⑥ 晏阳初:《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277贝。
    ① 参见历次乡村工作讨论会报告。
    ② 《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宣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海外月刊》第5期,1933年1月,第85页。
    ③ 内政部编印:《内政法规汇编》第2辑,内政部公报处,1934年,第193-195页。
    ④ 《我们的歧路?》,《乡村建设》第4卷第6期,1934年9月,第11页。
    ⑤ 毛应章:《定县平民教育考察记》,南京:拔提书店,1933年,第87页。
    ⑥ 马博厂:《邹平定县等地考察印象记》,《行政研究》第1期,1936年,第113页。
    ⑦ 毛应章:《定县平民教育考察记》,第88页。
    ① 李宗黄:《考察‘邹甲’‘青岛’‘定县’后的感想》,《众志月刊》第1卷第3期,1934年6月,笫40页。
    ②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彤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笫361页。
    ③ 《实验区办法之根本精神》,江西省政府民政厅专员空:《县政资料辑要》第3辑,江西省政府民政厅,1941年,第49页。
    ④ 马博厂:《邹平定县等地考察印象记》,《行政研究》第1期,1936年,第113页。
    ⑤ 《实验区办法之根本精神》,《县政资料辑要》第3辑,笫49页。
    ① 《会拟彭学沛等提议促进乡村建设方案意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1-088-02。
    ②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1卷(1912-1949)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257页;《关于土地问题党纲草案的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501页。
    ③ 张光宇主编:《中国社团党派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① 《<中国农村>发刊词》,薛暮桥、冯合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2页。
    ② 钱俊瑞:《评陈翰笙先生管<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陈先生近著<广东的农村生产关系与农村生产力>》,薛暮桥、冯合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76页。
    ③ 孙晓村:《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估价》,《中国乡村建设批判》,第40-42页。
    ① 孙冶方:《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中国农村》第2卷第5期,1936年5月,第23页。
    ② 《关于歧途中的农村改良主义工作》,《中国农村》第2卷第7期,1936年7月,第84页。
    ③ 余霖:《抗战爆发后的乡村工作》,《中国农村》第3卷第8期,1937年8月,第8页。
    ④ 李紫翔:《农村建设运动应有的转变》,《中国农村》第2卷第4期,1936年4月,第26页。
    ① 光一:《对于乡村改良工作的态度》,《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28-30页。
    ② 千家驹:《中国农村建设之路何在——评定县平教会的实验运动》,《中国乡村建设批判》,第111页。
    ③ 孙冶方:《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中国农村》第2卷第5期,1936年5月,第26页
    ④ 薛暮桥:《薛幕桥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9页。
    ① 薛暮桥:《给刘少奇同志写的报告——关于白区乡村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工作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9-10页。
    ②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页。
    ③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1页。
    ④ 薛善桥:《薛暮桥回忆录》,第81页。
    ⑤ 《编后记》,《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
    ① 张宗麟:《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中国农村》第2卷笫8期,1936年8月,第17页。
    ② 张宗麟:《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中国农村》第2卷第8期,1936年8月,第21页。
    ③ 张宗麟:《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中阂农村》第2卷第8期,1936年8月,第22页。
    ① 孙冶方:《乡村运动大联合的基本认识》,《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3页。
    ② 《第四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本会应以全力使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案》,《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63页
    ③《第四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本会应以全力使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案》,《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笫64页
    ④ 《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值年瞿菊农杨开道启事》,《乡村建设》第6卷第4期,1936年10月。
    ⑤ 《乡村运动联合问题特辑》,《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朗,1936年10月,第28页。
    ① 张西超:《对‘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的一点意见》,《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60页。
    ② 钱俊瑞:《关于乡村服并人员大团结的一个具体建议》,《中国农村》第2卷第12期,1936年12月,第14页。
    ③ 《乡村运动联合问题特辑》,《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28页。
    ④ 孙晓村:《乡村运动大联合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第2卷笫10期,1936年10月,第49页。
    ① 孙晓村:《乡村运动大联合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49-51页。
    ② 平心:《建立乡村运动联合战线的任务与纲领》,《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36-37页。
    ① 平心:《建立乡村运动联合战线的任务与纲领》,《中国农村》笫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38页。
    ②平心:《建立乡村运动联合战线的任务与纲领》,《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39页。
    ① 千家驹:《乡村工作与救亡阼线》,《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44页。
    ② 千家驹:《乡村工作与救亡阼线》,《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43-44页。
    ③ 千家驹:《乡村工作与救亡阵线》,《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44页。
    ④ 孙冶方:《乡村工作人员应走的道路》,《中国农村》第3卷第3期,1937年3月,第17-18页。
    ① 孙冶方:《乡村工作人员应走的道路》,《中国农村》笫3卷第3期,1937年3月,第18页。
    ② 薛暮桥:《反对?联合?投降?》,《中国农村》第3卷第4期,1937年4月,第15页。
    ③ 薛幕桥:《反对?联合?投降?》,《中国农村》第3卷第4期,1937年4月,第21页。
    ④ 薛暮桥:《反对?联合?投降?》,《中国农村》第3卷第4期,1937年4月,第16页。
    ⑤ 薛暮桥:《薛暮桥回忆录》,第81页。
    ① 平心:《乡村工作青年的出路和任务》,《中国农村》第2卷第8期,1936年8月,第16页。
    ②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0页。
    ③ 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笫105页。
    ④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第142页。
    ① 杨庆堑、周振光:《邹平社会调查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11至12期,1932年1月,第14页。
    ② 李敬民:《我们为什么要看重乡村?》,《乡村建设》笫1卷第11至12期,1932年1月,第16页。
    ③ 马奉玉:《对付日本唯一的路子!》,《乡村建设》第1卷第11至12期,1932年1月,第14-15页。
    ④ 蓝梦九:《第四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61页。
    ① 杨开道:《我为什么参加农村工作》,《民间》第2卷第1期,1935年5月,第10-11页。
    ② 赛珍珠:《告语人民——与晏阳初谈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598页。
    ③ 衡哲:《定县农村中见到的平教会事业》,《独立评论》第51寸,1933年5月,第23-24页。
    ①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0页。
    ② 徐晶岩:《第七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25页。
    ③ 于鲁溪、高赞非:《第六区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95页。
    ④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第190页。
    ① 许之华:《开头向农友谈的一段话》,《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6-27页。
    ① 清居:《给乡村运动者第二封飘》,《乡村建设》第2卷第3期,1932年8月,第44页。
    ② 许卓群:《乡村工作者应具之条件》,《民间》第2卷第20期,1936年2月,第12页。
    ① 《省政府训令本院招生令文》,《乡村建设》第1卷第19、20期合刊,1932年,第23页。
    ② 编者:《本院乡村服务指导处成立经过及其组织》,《乡村逃设》第2卷第6期,1932年9月,第3页。
    ③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17页。
    ① 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第91页。
    ② 杨效春:《第二区乡农教育实施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21页。
    ③ 孟张龙:《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旅行团纪实》,《乡村建设》第2卷第3期,1932年8月,第23页。
    ④ 谢扶雅:《‘平’底哲学——到定县后底一个感想》,《民间》第2卷第24期,1936年4月,第1页。
    ⑤ 衡哲:《定县农村中见到的平教会事业》,《独立评论》第51号,1933年5月,第20页。
    ①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第393页。
    ② 陈思平:《记吴太仁先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江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江津文史资料》1997年第17辑,第147-148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286页。
    ④ 泰州学派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讲学明道,教育淑世”,致力于将儒学通俗化,并利用传统知识分子的聚会形式——“讲会”进行讲学,吸引社会下层民众的注意力,“泰州之学从下艮创立学派宗旨以降,经颜钧、王壁、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虼、周汝登等后学发皇光大,一代胜似一代,他们无不讲学以见于世,尽管身为草民匹犬,但始终抱持教育淑世的楷神,奔走南北各地,过市井启发愚蒙……他们都以教育为专业,视社会讲学为人世间最伙乐之事,故勇猛以行之。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泰州学派在一定程度上统合了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既摆脱政治樊笼,又承担儒者之社会责任。这意味着知识分子于入仕行道之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济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讲学明道,教育淑世。”(竹文树:《察州学派教育思想之研究》.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论文,1997年,第260-261页,见宜朝庆:《拯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5页。)
    ⑤ 张岱年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555页。
    ① 王湘岑:《一个乡村运动的模范人物韩乐吾先生》,《乡村建设》第2卷第5期,1932年9月,第9页。
    ② 侯子温:《荫山小传》,《乡村建设》第3卷第3期,1933年8月,第21-22页。
    ③ 陈序经:《乡村建设的途径》,《当代评论》第3卷第2期,1943年,第11页。
    ① 编者:《编辑后记》,《乡村建设》第4卷第16、17期合刊,1935年2月,第62页。
    ② [澳]豪格、[英]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③ 刻板印象”是社会认同理论中的概念术语,指的是基于人们的范畴资格(category membership)而产生的推论。刻板印象认为特定群体的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特质,这些特质界走了这个群体,同时也将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某一具体的群体成员被认为在本质上与其他内群体成员足相同的,或者被当做彼此相同的来对待:群体作为整体被看做是同质的,并被作为同质群体来对待,而且存在着将贬义刻板印象赋予外群,将褒义刎板印象(favourable stereotypes)赋予内群的趋势。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们在社会成员中共享,也就是说,征“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已经达成了共识。刻板印象对行为有若深远且重要的影响,小到有关人类的某种无关痛瘁的假设,大到像种族清洗这样的暴行,都与刻板印象有关。它是构成偏见和群际关系的核心成分,当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变的紧张时,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充满敌意。([澳]豪格、[英]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第81-83页。)
    ① 编者:《发刊词》,《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第1页。
    ② 编者:《卷头语》,《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2页。
    ③ 堵述初:《平民教育运动在定县》,《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37-38页。
    ④ 瞿菊农:《乡村运动的自省与对于社会的要求》,《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3-4页。
    ① 役菊农:《以工作答复批评》,《民间》第3卷第2期,1936年5月,第4页。
    ② 编者:《卷头语》,《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1-2页。
    ③ 《本刊‘乡运者的活’征稿启事》,《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
    ① 郭震亚:《接到‘乡运者的话’征稿启事以后》,《乡村建设》第6卷第1期,1936年8月,第8页。
    ② 《编者谈》,《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
    ③ 《编者谈》,《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
    ④ 杨效春:《写给在乡工作同学的第十封信》,《乡村建设》第4卷第18期,1935年2月,第9页。
    ① 《“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民间》第2卷第24期,1936年4月,第14页。
    ② 傅葆琛:《众目暌暌下的乡建运动》,《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26页。
    ③ 傅葆琛:《众目暌暌下的乡建运动》,《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28页。
    ① 黄省敏:《读‘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敬答陈序经先生》,《独立评论》第216号,1936年8月,第16页。
    ② 黄省敏:《读‘乡村建设运动的将来’敬答陈序经先生》,《独立评论》第216号,1936年8月,第16页。
    ③ 编者:《发刊词》,《民间》第1卷第1期,1934年5月,第1页。
    ④ 《抬起头来苦干!》,《民间》第1卷第3期,1934年6月,第25页。
    ⑤ 编者:《卷头语》,《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2页。
    ① 傅葆琛:《众目暌暌下的乡建运动》,《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第26页。
    ② 孙伏园:《谈谈定县的农村工作》,《文化建设》第3卷第4期,1937年1月,第76页。
    ③ 孙伏园:《谈谈定县的农村工作》,《文化建设》笫3卷第4期,1937年1月,笫76页。
    ①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第152页。
    ② 《乡村建设必有前途》,《民间》第4卷第1期,1937年5月,第20页。
    ③ 秦丹亭:《参加金乡县乡村建设活动的情况》,《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304-305页。
    ① 齐植璐:《乡村工作人员应有之夙养》,《农村建设》第1卷第3期,1937年1月,第8页。
    ② 《编者的话》,《乡村建设》第5卷第1期,1935年8月,第1页。
    ③ 王静如:《与刘士衡同学的谈话即以介绍给在乡的诸同学》,《乡村建设》第2卷第30期,1933年5月,第15页。
    ④ 孔凡定:《农村工作的一点感想》,《合作青年》第1卷第6期,1937年4月,第24页。
    ⑤ 瞿菊农:《乡村运动的白省b对于社会的要求》,《民间》第3卷第1期,1936年5月,笫3页。
    ① 菊农:《今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公报》1936年1月1日,第11版。
    ② 马仲安:《乡村运动与乡村运动者》,《乡村建设》第2卷第9期,1932年10月,第10页。
    ③ 谢岳:《抗议政治学》,第106页。
    ④ 孙冶方:《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中国农村》第2卷第5期,1936年第5月,第22页。
    ① 瞿菊农:《以工作答复批评》,《民间》第3卷第2期,1936年5月,第1页。
    ①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6页。
    ②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8页。
    ③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8页。
    ④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9页。
    ① 张宗麟:《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二)》,《中国农村》第2卷第9期,1936年9月,第24页。
    ② 陈大白:《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中国农村》第3卷第5期,1937年第5月,第57页。
    ③ 陈大白:《对于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中国农村》第3卷第5期,1937年第5月,笫57-58页。
    ④ 陈大白:《对十目前乡村工作的意见》,《中国农村》第3卷第5期,1937年第5月,第58页。
    ① 陈君谋:《当今农村工作人员的出路》,《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53页。
    ② 陈君谋:《当今农村工作人员的出路》,《中国农村》第2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57页。
    ③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48-49页。
    ① 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第49页。
    ② 如辉县百泉乡师的学生每月由学校发给六块钱以维持在校生活,参见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辉县文史资料》1999年第7辑,第10页。)
    ③ 丛小平:《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转型》,《二十一世纪》,2006年8月号,第41页。
    ① 霍六丁遗稿:《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57-58页。
    ② 霍六丁遗稿:《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58页。
    ③ 霍六丁遗稿:《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54-55页。
    ④ 孙子愿:《追忆我在邹平参加美棉运销合作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31页。
    ① 霍六丁遗稿:《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55页。
    ② 霍六丁遗稿:《我任定县实验县县长的回忆》,《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56页。
    ③ 张轸:《霍六丁县长和共产党的关系》,《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62页。
    ④ 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镇gu 县自治概况》,第170页。
    ⑤ 吴丽泉:《我的朋友彭禹廷》,中国人民政治饥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85年第14辑,第14页。
    ⑥ 彭雪枫,1921年因家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彭延庆,入南开中学读书,因参加学潮而辍学。后得彭锡田资助,入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又转北京育德中学和汇文中学。此间,接受马列主义,投身“五卅”运动,曾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参加北平南苑暴动。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中共汇文中学支部书记。南苑暴动失败后,他往来于北平、天津、烟台、开封、上海等地,秘密从事学运和兵运工作。1930年后,奉命到中国工农红军工作,历任红军大队政委,支队长等职务。(白万献等:《南阳历代名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80页。)
    ① 堵述初:《平民教育运动在定县》,《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39页。
    ② 孙子愿:《追忆我在邹平参加美棉运销合作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33页。
    ③ 张宗,浙江省绍兴人,1921年秋考入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受教于陶行知、陈鹤琴教授。1924年毕业后留校后,协助陈鹤琴教授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研究幼稚教育。在此期间张宗麟还兼任杭州浙江女子高级中学教务主任,该校校长和秘书都是共产党员,“张宗麟通过他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才是救中国的真理。”(张沪:《“白头永葆青春志”——记陶行知先生忠实战友张宗麟》,周毅、金成林编:《创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们》,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页。)1927年4月,张宗麟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与党失去联系。1927年6月任南京市教育局学校教育课幼儿教育视导员,9月兼任晓庄第二院(幼稚师范)指导员、吉祥学院院长。次年响应陶行知“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号召(《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99页。),主动辞去待遇优厚的视导员职务,专职晓庄学校指导员主任。在学校被封闭后,先后任厦门集美乡村师范校长桂林师专教师、重庆教育学院教务长、湖北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等职。
    ④ 宋一平、王景五、耿巨吾:《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与张宗麟老师》,《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6页。
    ① 李晓黎:《点燃革命之火的人——记张宗麟同志在邹甲简师的革命活动》,中共惠民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渤海星火——惠民地区战前党史资料集》,北京:华龄出版社,1990年,第166页。
    ② 罗卓如,原名固城,字宗强,出身贫穷,父亲作裁缝,被人视为下九流,备尝艰辛。但罗宗强勤奋好学,1919年后考入武昌法政专门学校。正值五四运动兴起,他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中去,参加了示威游行,从而结识了几位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即在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的直接领导下,在武昌从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迎接北伐军北伐。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他转入地下,回商地和中共地下党员蒋明华组织成立中共商城南邑区委,罗任书记,先后发动了立夏节农民暴动、商南武装起义等事件,成了商城县轰动一时的红色人物。后因商南暴动,被敌人通缉追捕,跑到开封,适中共河南省委遭破坏,找不到关系,乃到南阳以教书为业,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34年,罗卓如经李、吴推荐,到宛西乡师担任国文教员。1935年,李吴二人相继离校,即由李益闻将罗卓如推荐给别廷芳,成为别的内政、外交的助手,井帮助办学校。在校内处处代表校长行事,但从不以个人名义发号施令。他不担任学校的任何职务,但学校的内部行政和选骋教员的权力全由他掌握。(王国漠:《罗卓如与宛西自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1988年,第15-17页。)
    ③ 王国谟:《宛西自治中的王扶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88年第27辑,第64页。
    ① 镇平县史志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镇平县历史大事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② 王国谟:《罗卓如与宛西自治》,《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7页。
    ③ 李守成:《百泉乡师的抗日救亡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166页。
    ④ 罗琪、戈华、程雨村:《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2页。
    ⑤ 艾思奇(1900-1966),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其先祖系蒙古族。早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艾思奇就在进步教师楚图南、罗稷南的影响下,阅读了布哈林的名著《共产主义ABC》)和《响导》、《新青年》等革命书刊,开始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1927年和1930年,他两度赴日本求学,对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读了日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而且又学习了德文,直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1931年,因抗议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艾思奇弃学归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思想文化运动,开始写作介绍马克思哲学的论文,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中国哲学的历史和现状。1934年,在李公朴的建议下,史量才主持的申报开设了《读书问答》副刊工作,由共产党元柳浞负责。艾思奇受党组织的委派参加《读书问答》副刊工作。从1934年11月起,艾思奇先后在《读书生活》上发表了24篇《哲学讲话》,于1935年底汇集成册,以《哲学讲话》为书名出版。由于该书第三版遭到国民党书报审查机关的查禁,第四版遂易名为《大众哲学》继续出版,以后使以《大众哲学》名世,得到很高评价,“继瞿秋白在上海开始介绍辩证唯物主义之后,艾思奇又在上海为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李维武:《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朴,2005年,第166-167页。)
    ① 李维武:《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第168页。
    ② 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第68-69页。
    ① 李维武:《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第166页。
    ② 秦启安:《辉、汲两县历史上的村治运动》,政协新乡市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乡文史资料》2007年第16辑,第190页。
    ③ 秦启安:《辉、汲两县历史上的村治运动》,《新乡文史资料》第16辑,第186-187页。
    ①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2页。
    ②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闩宜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3页。
    ③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3-4页。
    ④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笫7辑,第10-11页。
    ①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7页。
    ② 赵文甫、穆欣:《黑暗年代河南文坛的一点火星——忆新垦文艺社的抗日宣传活动》,《辉县文史资料》第7辑,第13页。
    ③ 秦启安:《辉、汲两县历史上的村治运动》,《新乡文史资料》第16辑,第187页。
    ④ 杨殿陛:《革命的起点》,政协邹平县委员会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1996年第7辑,第8页。
    ① 杨廷寅:《宛西乡村师范和宛西自治的回忆,《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0页。
    ② 罗琪、戈华、程雨村:《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3页。
    ③ 李道祥:《任百泉乡师指导主任的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94年第1辑,第7I页。
    ④ 梁漱溟:《我们对时局的态度》,《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26-927页。
    ① 梁漱溟:《我们对时局的态度》,《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929页。
    ② 王静如:《(抗日)与(乡运)》,《乡村建设》第2卷第26期,1933年4月,第3页。
    ③ 王静如:《(抗日)与(乡运)》,《乡村建设》第2卷第26期,1933年4月,第4页。
    ④ [丹]曹诗弟(Thoegersen,S.):《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第124页。
    ① 丛小平:《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转型》,《二十—世纪》,2006年8月号,第42页。
    ② 千家驹:《中国农村的出路征那里》,《中国乡村建设批判》,第93页。
    ③ 宋一平、王景五、耿巨吾:《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与张宗麟老师》,《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7页。
    ①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5页。
    ②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7页。
    ③ 万永光:《梁漱溟先生及其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38页。
    ④ 高赞非(1906-1969),原名佩纶,山杀郯城县马头镇人,师承于梁漱溟和熊十力,是著名的儒家学者。其受父亲影响,从小便对儒学产生兴趣,1924年,他经友人引荐,前往曹州省立中学,拜见梁漱溟,相谈颇为投机,同时结识了正在重华学院任主讲的熊十力,深的赞赏,几被视为传人。1926年高赞非随梁漱溟、熊十力、卫西琴等在北京西郊万寿山共同研讨儒家哲学与心理学,每逢周五开讲论会,讲学的有梁、熊、卫以及张假知等人,在此期间高赞非深受影响。1930年春,梁漱溟在河南省辉县创办村治学院,邀高赞非前往任班主任。1931年,高返回故里,在临沂山东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师,兼训育主任。半年后,即转到邹平梁漱溟开办的山东省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班主任。两年后,即1933年,又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菏泽实验县巩固走,出任研究院第一分院教育长。尔后数年,追随梁漱溟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 在此期间曾撰写《地方自治与民众组织》一书,从地方自治组织、合作组织、“乡农学校”等方面,对乡村建设理论进行阐述和发挥。(靳星五:《烽火挚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车,第287页。)
    ① 又名孙承光,字厚甫,1906年生于云南省昭通县。家境贫寒,勉强读完中学,考入云南东陆大学顶科,仅就读半年,因经济困难,再考入公赞学校——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后来转学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1928年毕业后受聘徐州中学小学部敦务主任。1930年到上海中华书局任《中华教育界》杂志主任编辑。因参予书局职工罢工斗争于1931年告假回滇,先协助省教育厅筹建师范学院,后回昭通中学任教。1935年到湖北省立实验中学当教导主任。1937年去山东省消汗乡村建设师范学校教书。
    ③ 刘大可主编:《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第7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7-319页。
    ③ 陈兆殷:《孙厚甫同志在鲁西》,政协山东省郓城县委员会文史科编:《郓城文史资料》1987年第2集,第7页。
    ① 中共郓城县委党史委员会:《中共郓城地方革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②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39页。
    ③ 梁漱溟:《告山东乡村工作同人同学书》,《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43页。
    ① [美]艾凯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23页。
    ② 梁培宽:《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第88页。
    ①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大事记》,《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93-99页。
    ② 晏阳初:《办好乡建学院的意义与要求》,《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137页。
    ③ 谭重威:《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办和它的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1992年,第315页。
    ④ 《为本院呈准扩充为独立学院校名改为‘私立乡村建设学院’希查照由》,“国史馆”藏,档号:25-00-17-002-01。
    ① 晏阳初:《为社会培养大批乡建人才》,《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130页。
    ② 谭重威:《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办和它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第316-317页。
    ③ 晏阳初:《为社会培养大批乡建人才》,《晏阳初全集》第2卷,第147页。
    ① 郑体思:《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和华西实验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县文史资料》1992年第9辑,第141页。
    ② 谭重威:《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校史简介》,四川省政协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③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4页。
    ④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5页。
    ⑤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9页
    ① 刘士合主编:《中共邹平地方史》第1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第16页:中共邹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中共邹平党史大事记(1925-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2页。
    ② 刘士合主编:《中共邹平地方史》第1卷,第27页。
    ③ 山东省邹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邹平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09页。
    ④ 刘士合主编:《中共邹平地方史》,第19页。
    ① 山东省邹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邹平县志》,第232页;曲延庆:《邹平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69页。
    ② 1933年8月,地下党员李之瑾、杨廷弼、张宛平、梁玉双、任宝贤等考入宛西中学,建立了中共宛西中学支部,由张宛平任支部书记。(中共镇平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镇平党史大事记1928-1949》》,1991年,第22页。)
    ③ 王璋璋:《宛西乡师党组织的演变与活动》,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原大地发春华(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9-170页。
    ④ 王辟璋:《宛西乡师党组织的演变与活动》,《中原大地发春华(下)》,第172-175页。
    ① [美]艾凯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这个世界会好吗》,第80页。
    ② 徐树人:《我担任邹平实验县县长的前前后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08页。
    ③ 延安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刘志丹、谢子长等1933年到1935年先后建立了陕甘边区和陕北苏区,并组建起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在革命斗争中,两地区的党组织和红军相互配合,互相支援,1935年2月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领导。在粉碎了对陕甘边区的第四次围剿和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保安、蜥边6座县城,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935年10月,党中央及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甘苏区,纠正当时左倾肃反错误,并经过直罗镇战役,全歼东北军109师,彻底粉碎对国民政府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从此,西北革命根据地就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了统一和加强对西北各省苏维埃运动动的领导,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抗战爆发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了团结全国人民一致抗日,党中央决定把苏维埃政权改为抗日民主政权。进过国共两党和平谈判,1937年9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所在地陕甘宁根据地,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由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红军改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10月,陕廿宁边区发布政府命令——《成立延安市政府》:延安市为边区政府所在地,关于市政、公安、防空、消防、卫生、建设等工作极关重要,特根据市民要求组织延安市政府,受本政府直接领导。兼任命马南风为延安市市长,刘护贫为延安市公安局局长。(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廿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笫1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1-2、28页。)
    ① 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桂林:清江出出版社,1987年,笫139页。
    ② 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第139-141页。
    ③ 汪东林编:《梁漱溟问答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① 黄齐生(1879-1946),贵州安顺人,原名禄,又名鲁连,字齐生,号青石,晚年号石公,教育家。早年在贵州达德学校任教,辛亥革命前夕与自治党、宪政党联络共谋起义。贵州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后辞不就官,1913年出任达德学校校长,1915年转任监学,曾赴昆明、香港、上海等参加讨袁活动。后一直在教育界认知。1929年初赴南京,在晓庄学校与陶行知共事。1931年任昆山徐公桥农村改进实验区总干事,兼农村改进讲习所主任。此后相继到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及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担任文史教席。1934年秋任中华职业教育社漕河泾农学团总干事。1936年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宜传革命思想,1937年冬赴延安,受到毛洋东等接见,旋即返滇黔川等省推动抗日民主运动及群众教育事业,且介绍许多青年赴延安学习。1946年2月代表延安各界飞抵重庆慰问破国民党特务打伤的李公朴、郭沫若等人,同年4月8日,与中共代表王若飞、察邦宪、叶挺、邓发等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贵阳市会员联络处编:《贵州近现代人物资料》,1997年,第261-262页:王波、李迎选编:《晋绥风云人物名人·英烈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47页。)
    ② 堵述初:《回忆一九三八年延安之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9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144页。
    ③ 晏阳初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晏阳初纪念文集》,第14页。
    ① 罗琪、戈华、程雨村:《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4页。
    ② 徐树人:《我担任邹平实验县县长的前前后后》,《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105-106页。
    ③ 罗琪、戈华、程雨村:《邹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师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第234页。
    ④李晓黎:《点燃革命之火的人——记张宗麟同志在邹平简师的革命活动》,《渤海星火——惠民地区战前党史资料集》,第169页。
    ⑤ 李晓黎:《点燃革命之火的人——记张宗麟同志在邹平简师的革命活动》,《渤海星火——惠民地区战前党史资料集》,第169页。
    ⑥ 杨廷寅:《宛西乡村师范和宛西自治的回忆》,《河南文史资料》第25辑,第10页。
    ①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60卷《人物志(传记上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7-258页。
    ② 秦启安:《辉、汲两县历史上的村治运动》,《新乡文史资料》第16辑,第188页。
    ③ 罗加正:《乡村建设派》,《再生》总104期,1945年,笫27页。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 第10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是什么?》,《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77页。
    ②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7页。
    ③ 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第27页。
    ④ 梁漱溟:《我们在山东的工作》,《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1015-1016页。
    ① 商攒非:《乡农学校的渗透运动》,《乡村建设》第3卷第30期,1934年6月,第3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44页。
    ③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晏阳初全集》第1卷,第345页。
    ① 陈志潜:《内政部卫生行政技术会议》,《民间》第1卷第3期,1934年6月,第12页。
    ② 王伯平:《邹乎实验县概况(续第四期)》,《复兴月刊》第2卷第5期,1934年1月,第5-6页。
    ③ 杨开道:《乡村建致运动过去的愉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 第11页。
    ① 王湘岑:《菏泽实验县宝镇乡乡农学校(下篇)》,《乡村建设》第4第25期,1935年5月,第23-24页。
    ② 黎康民:《乡村运动与政府农政之分际问题(上)》,《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第2页。
    ③ 王湘岑:《菏泽实验县宝镇乡乡农学校(下篇)》,《乡村建设》第4第25期,1935年5月,第24页。
    ④ 尹仲材:《十八年各地村治工作访问录》,《村治月刊》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2页。
    ① 尹仲材:《十八年各地村治工作访问录》,《村治月刊》第1卷第10期,1929年12月,第2页。
    ② 梁漱溟:《乡村建设是什么》,《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377页。
    ③ 符致逵:《乡村建设与地方政权》,《民间》第2卷第5期,135年7月,第20-21页。
    ① 赵冀良:《乡村建设感言》,《大公报》1935年4月28日,第9版。
    ② 邢广益:《政教合一之先决条件》,《民间》第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17页。
    ③ 《押解知识分子下乡》,《华年》第5卷第15期,1936年4月,第273页。
    ① 吴景超:《农政局——一条智识份了下乡之路》,《独立评论》第64号,1933年8月,第8页。
    ② 邢广益:《政教合一问题之我见》,《民间》第2卷第2期,1935年5月,第13页。
    ① 高赞非:《乡农学校的渗透运动》,《乡村建设》第3卷笫30期,1934年6月,第2-3页。
    ② 邢广益:《政教合一之先决条件》,《民间》第2卷第7期,1935年8月,第16页。
    ③ 陈公博:《从定县一瞥想到社会的基础》,《民族》第1卷第10期,1933年10月, 第1578页。
    ④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36页。
    ⑤ 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第492页。
    ① 邢广益:《政教合一问题之我见》,《民间》第2卷笫2期,1935年5月,第12页。
    ② 萧克水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第260页。
    ③ 千秋:《乡村工作经验谈》,《乡村建设》第6卷笫20期,1937年7月,第3页。
    ① 高践四:《政教合一问题之研究》,《民间》第2卷第1期,1935年5月,第7页。
    ② 杨开道:《乡村建设运动过去的检讨》,《现代读物》第4卷第8期,1939年8月, 第11页。
    ③ 梁漱溟:《乡村运动中的三大问题》,《乡村建没》第4卷第27期,1935年5月,第6页。
    ① 徐宝谦:《乡村运动运动的楷神基础》,《乡村建设》第6卷第3期,1936年9月,第2页。
    ② 黎康民:《乡村运动与政府农政之分际问题(中)》,《乡村建设》第6卷笫8期,1936年12月,第2页。
    ① 亦农:《乡村建设到那里去》,《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第3页。
    ② 亦农:《乡村建设到那里去》,《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第3页。
    ③ 黎康民:《乡村运动与政府农政之分际问题(上)》,《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第1页。
    ④ 黎康民:《乡村运动与政府农政之分际问题(上)》《乡村建设》第6卷第7期,1936年11月,第2页。
    ① 黎康民:《乡村运动与政府农政之分际问题(中)》,《乡村建设》第6卷第8期,1936年12月,第5-6页。
    ② 梁漱溟:《中国之经济建设(续)——乡村建波理论第三段》,《乡村建设》第6卷第16期,1937年5月,第10页。
    ③ 梁漱溟:《中国之经济建设(续)——乡村建设理论第三段》,《乡村建设》第6卷第16期,1937年5月,第10页。
    ①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95页。
    ②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译者前言》,第7页。
    ③ 徐宝谦:《农村工作经验谈》,第82页。
    ④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54页。
    ① 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梁漱溟全集》第1卷,第707页。
    ② 王凤山:《读了任君君的‘对于鲁南乡校现行编制之批评及其改进意见’以后》,《乡村建设》第6卷第4期,1936年10月,第1页。
    ③ 梁漱溟:《自述》,《梁漱溟全集》第2卷,第19-20页。
    ④ 赵泉民:《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合作主义思潮论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第89页。
    ⑤ 任子正:《谈办合作社问题(一)》,《乡村建设》第3橙第14、15期合刊,1933年12月,第32页。
    ① 任子正:《谈办合作社问题(一)》,《乡村建设》第3卷第14、15期合刊,1933年12月,第34页。
    ② 罗子为:《绪言》,《乡村建设》第6卷第17、18期合刊,1937年6月,第1-2页。
    ③ 马资固等:《特别区印台乡农学校工作报告》,《乡村建设》第1卷第21-30期合刊,1932年7月,第168页。
    ④ 《(附)邹平实验县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实施指导原则及第一年度工作提纲》,《地方自治》第2期,1935年6月,第24页。
    ① 罗子为:《绪言》,《乡村建设朋刊》第6卷第17、18期含刊,1937年6月,第3页。
    ②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60页。
    ③ 罗子为:《绪言》,《乡村建设期刊》第6卷第17、18期合刊,1937年6月,第3页。
    ④ 《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第五届概况报告》,《乡村建设》第6卷第17、18期,1937年6月,第4页。
    ⑤ 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拿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第339页。
    ① 千家驹:《中国农村建设之路何在——评定县平教会的实验运动》,《中国乡村建设批判》,第111页。
    ②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第331页。
    ③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18页。
    ④ 《李星三同学上梁漱溟先生王平叔先生两信》,《乡村建设》第2卷27-29期合刊,1932年5月,第40-41页。
    ⑤ [美]吉尔们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页。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缋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4、7页。
    ② 茹春浦:《乡村建设合(和)法律的关系》,《乡村建设》第3卷第14、15期合刊,1933年12月,第31-32页。
    ③ 汪东林编:《梁漱溟问答录》,第86页。
    ① 尹明甫:《邹平印台乡农学校报告》,《乡村建设》第2卷第21期,1933年2月,第12-13页。
    ② 马博厂:《邹平实验县政的剖视(续三)》,《行政研究月刊》第2卷第3期,1937年3月,第307-3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1页。
    ② 《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社呈请立案》,“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1-079-01。
    ③ 李敏修:《壬申暮秋游山左邹平参观乡村建设研究院盘桓十日意殊未尽归途历济津达平联缀得五古百韵书寄院中诸君子一笑正之》,《乡村建设》第2卷第16期,1933年1月,第13页。
    ④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页。
    ①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cntv.cn/18da/20121117/104650,shtml,新华网2012年11月17日。
    1.《沧口乡区建设办事处召集各村长谈话并劝告书》,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0032001007970150。
    2.《青岛市乡区建设办事处规则》,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0032-001-00797。
    3.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4.《关于给予派往各乡区建设办事处服务人员旅费数目的指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32-1-797。
    5.《关于薛家岛办事处条陈建议事项的训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32-1-798。
    6.《会拟彭学沛等提议促进乡村建设方案意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1-088-02。
    7.《市长谕令》,青岛市档案馆藏,档号:B27-4-191。
    8.《为本院呈准扩充为独立学院校名改为‘私立乡村建设学院’希查照由》,“国史馆”藏,档号:25-00-17-002-01。
    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1.《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社呈请立案》,“台湾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1-079-01。
    12.《镇平县地方自治始末》,镇平县档案馆藏,档号:306全宗第11卷。
    《村治月刊》
    《东方杂志》
    《大公报》(1927-1937)
    《独立评论》
    《复兴月刊》
    《经济学季刊》
    《经世》
    《教育与职业》
    《教育杂志》
    《民间》
    《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
    《农村建设》
    《农贷消息》
    《南京市政府公报》
    《农民周刊》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月刊》
    《清华周刊》
    《申报月刊》
    《山东民众教育月刊》
    《社会半月刊》
    《社会经济月报》
    《社会学界》
    《实业部月刊》
    《乡村改造》
    《乡村建设》(邹平)
    《乡村建设月刊》(青岛)
    《现代读物》
    《现代评论二周年纪念增刊》
    《新中华》
    《行政研究》
    《银行周报》
    《中华教育界》
    《中国经济》
    《中国建设》
    《中国农村》
    《中央民众训练部公报》
    《中央日报》
    《政治经济学报》
    《众志月刊》
    1.中华教育改进社编辑:《中国教育统计概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2.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社会调查及邹平社会》,出版社不详,1931年版。
    3.汤茂如主编:《定县农民教育》,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学校式教育部,1932年版。
    4.邢必信等编辑:《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上册,北平:社会调查所,1932年版。
    5.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6.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版。
    7.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的实验》,出版社不详,1933年版。
    8.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镇平县自治概况》,镇平:镇平县十区自治办公处,1933年版。
    9.湖北省政府民政厅:《湖北县政概况》第2册,湖北省政府民政厅,1934年版。
    10.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教育统计第一学校教育统计,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11.李景汉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定县: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1934年版。
    12.内政部编印:《内政法规汇编》第2辑,内政部公报处,1934年版。
    13.青岛市李村乡区建设办事处编:《李村乡区建设纪要》,出版社不详,1934年版。
    14.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河南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5.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江苏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6.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7.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提要》,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4年版。
    18.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1集),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19.顾复编:《农村社会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0.许莹涟、李竟西、段继李编述:《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第1辑上册,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版。
    21.章元善、许仕廉编:《乡村建设实验》(第2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22.国民政府主记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3.李鼐编:《山东邹平实验县实验规程汇编》,乡平问题研究社,1936年版。
    24.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第1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5.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概况》,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6年版。
    26.萧克木编校:《邹平的村学乡学》,邹平:乡村书店,1936年版。
    27.张培刚:《清苑的农家经济(上)》,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6年版。
    28.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6年版。
    29.[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0.江问渔、梁漱溟编:《乡村建设实验》(第3集),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31.吴顾毓编:《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报告》,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32.江西省政府民政厅专员室:《县政资料辑要》第3辑,江西省政府民政厅,1941年版。
    33.黄绍兹:《五十回忆》,杭州:云风出版社,1945年版。
    34.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6年版。
    35.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6.谭熙鸿、吴宗汾主编:《全国主要都市工业调查初步报告提要》,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
    37.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38.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1913年一1952年南开指数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出版社,1958年版。
    39.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0.黄季陆主编:《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革命文献》第54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1年版。
    41.张楞、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
    42.李振华辑:《近代中国国内外大事记(民国元年一二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
    43.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44.王天奖、邓亦兵:《辛亥革命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7.许道夫编:《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50.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 中华书局,1984年版。
    5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85年第14辑。
    5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东农民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4.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5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5卷第102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2011年版。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7.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桂林:清江出版社,1987年版。
    58.政协山东省郓城县委员会文史科编:《郓城文史资料》1987年第2集。
    59.政协兖州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兖州文史资料》第3辑,济宁: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宁分社,1987年版。
    60.河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编:《河南文史通讯》1988年第2辑。
    61.《清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
    6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88年第25辑。
    6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88年第27辑。
    64.青岛市黄岛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黄岛文史资料》1989年第1辑。
    65.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乡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内乡文史资料》1989年第7辑。
    67.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8.四川省政协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9.山东省邹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邹平县志·附录一乡村建设运动》,出版社不详,1990年版。
    70.中共惠民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渤海星火——惠民地区战前党史资料集》,北京:华龄出版社,1990年版毛
    7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2.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4.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在山东——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5.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6.《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7.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原大地发春华(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8.中共湖南省党史委编:《湖南人民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79.中共镇平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镇平党史大事记1928-1949》》,1991年版。
    80.中共邹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中共邹平党史大事记(1925-194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81.山东省邹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邹平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82.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1992年。
    8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县文史资料》1992年第9辑。
    85.张光宇主编:《中国社团党派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6.梁培宽编:《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
    87.《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编纂出版委员会:《中国教育大系历 代教育名人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94年第1辑。
    8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1994年第2辑。
    90.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60卷《人物志(传记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1.靳星五:《烽火挚友》,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3.卢广绵等编:《回忆中国工合运动》,北京: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94.薛暮桥:《薛暮桥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5.周秋光编:《熊希龄集》上,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96.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贵阳市会员联络处编:《贵州近现代人物资料》,1997年版。
    9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江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江津文史资料》1997年第17辑。
    98.政协邹平县委员会编:《邹平文史资料选辑》1997年第8辑。
    99.白万献等:《南阳历代名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00.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定州市地方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
    101.曲延庆:《邹平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10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9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3.政协辉县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辉县文史资料》1999年第7辑。
    104.王均熙编:《章士钊全集》第4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10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阳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阳文史资料》第3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10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84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107.饶怀民、[日]滕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长沙:岳麓书社, 2001年版。
    108.《民国宁乡县志》(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影印版。
    109.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110.汪东林编:《梁漱溟问答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1.中共郓城县委党史委员会:《中共郓城地方革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王学珍、张万仓编:《北京高等教育文献资料选编:1861-194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刘士合主编:《中共邹平地方史》第1卷,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版。
    114.[美]艾凯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115.《民国阳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
    116.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昔年文教追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17.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8.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19.王波、李迎选编:《晋绥风云人物名人·英烈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0.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1卷(1912-1949)上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121.政协新乡市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新乡文史资料》2007年第16辑。
    12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23.镇平县史志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镇平县历史大事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4.《金华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华市教育志》,杭州:浙江人民 出版社,2009年版。
    125.姜亚沙、经莉、陈湛绮主编:《中国早期农学期刊汇编》第7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9年版。
    126.刘大可主编:《山东重要历史人物》第7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7.张岱年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128.《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训练研究委员会记录》,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1.教育杂志社编辑:《乡村教育研究及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2.贝华:《中国革命史》,上海:光明书局,1928年版
    3.冯锐:《乡村社会调查大纲》,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1929年版。
    4.吴景超:《都市社会学》,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
    5.傅葆琛:《乡村民众教育概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1930年版。
    6.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福:《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出版社不详,1931年版。
    7.姜书阁编述:《定县平民教育视察记》,张家口:察哈尔教育厅编译处,1932年版。
    8.杨开道:《农村问题》,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
    9.杨开道:《农村社会》,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版。
    10.陈冰伯:《今日之县政》,上海:同文图书,1933年版。
    11.毛应章:《定县平民教育考察记》,南京:拔提书店,1933年版。
    12.[日]长野朗:《中国土地制度研究》,陆璞译,新生命书局,1933年版。
    13.[苏]马扎亚尔:《中国经济大纲》,徐公达译,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年版。
    14.魏镜:《青岛指南》,青岛:平原书店,1933年版。
    15.张宗麟:《乡村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16.孑L雪雄:《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出版物发行处,1934年版。
    17.罗克典:《中国农村经济概论》,上海:民智书局,1934年版。
    18.卢绍稷:《中国现代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9.邱致中:《都市社会学原理》,上海:有志书屋,1934年版。
    20.[日]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汪馥泉译,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版。
    21.方悴农:《农村建设实施记》,上海:大华书局,1935年版。
    22.高践四:《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湖北地方政务研究会调查团:《调查乡村建设纪要》,武汉:湖北地方政务研究会,1935年版。
    24.林和成:《中国农业金融概要》,出版社不详,1935年版。
    25.梁漱溟编:《村学乡学须知》,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版。
    26.李宗黄:《考察江宁邹平青岛定县纪实》,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
    27.杨开道:《农村社会学》,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28.杨效春:《乡农的书》,邹平: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股,1935年版
    29.杨效春:《乡农教育论文集》,巢县:黄麓乡村师范,1935年版。
    30.杨效春:《写给乡村工作的朋友》,巢县:黄麓乡村师范,1935年版。
    31.李腾仙:《彭禹廷与镇平自治》,镇平县地方建设促进委员会,1936年版。
    32.古襟编著:《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33.千家驹、李紫翔编著:《中国乡村建设批判》,上海:新知书店,1936年版。
    34.[日]中泽办次郎:《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邱致中译,上海:有志书屋,1936年版。
    35.徐宝谦编:《农村工作经验谈》,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6年版。 ..·
    36.袁植群:《青岛邹平定县乡村建设考察记》,成都:成都开明书店,1936年版。
    37.李景汉:《中国农村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8.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大众文化社,1937年版。
    39.夏运生:《华北金融研究》第1辑,出版社不详,1939年版。
    40.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版。
    41.庄泽宣编:《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中华书局,1939年版。
    42.张宗麟编:《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43.粟显运:《新县制的实施》,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
    44.胡昭华:《新县制概论》,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45.童润之:《乡村社会学纲要》,正中书局,1944年版。
    46.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上海:大东书局,1946年版。
    47.薛暮桥:《中国农村经济常识》,大连:大众书店,1946年版。
    48.费孝通:《乡土重建》,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
    49.古棵:《乡村教育讲话》,中华书局,1948年版。
    50.潘光旦:《政学罪言》,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
    51.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
    52.《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53.《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54.李紫翔:《梁漱溟的四十年》,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55.“国立”编译馆部定大学用书编审委员会主编、杨懋春著:《乡村社会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70年版。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7.陈志让:《军绅政权一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58.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年版。
    59.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60.薛暮桥、冯合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1.薛暮桥、冯合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6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4.韩明汉:《中国社会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6.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67.[美]艾恺:《梁漱溟传》,郑大华等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88年版。
    68.[美]吉尔伯托·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9.周谷城:《中国社会之变化》,《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民国丛书》第1编7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7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版。
    71.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2.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3.[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4.四川省政协、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5.吴怀连:《农村社会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6.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7.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78.马勇:《梁漱溟评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9.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0.[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1.马勇:《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2.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版。
    83.陆学艺主编:《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84.[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6.[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87.善峰:《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8.晏阳初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编:《晏阳初纪念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89.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0.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1.苑书义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2.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3.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9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5.[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6.[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97.徐有礼等:《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模式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8.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99.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版。
    101.马小泉:《国家与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2.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103.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4.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5.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6.[美]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07.[日]内山雅生的《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8.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0.周毅、金成林编:《创造奇葩陶行知的弟子们》,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1.张利民等:《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天津:天滓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12.李金铮:《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3.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4.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15.徐秀丽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6.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17.陈立旭主编:《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18.柴志明、冯溪屏主编:《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丹]曹诗弟(Thoegersen,S.):《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泥安儒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李维武:《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1.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2.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4.黎昕主编:《中国社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25.任吉东:《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26.[美]黄宗智、尤陈俊主编:《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27.[美]李怀印:《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28.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版。
    129.郝锦华:《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0.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1.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县政建设实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2.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133.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4.王先明:《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开封:河南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5.[澳]豪格、[英]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6.[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孟凡礼、尚国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7.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8.宣朝庆:《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39.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40.[法]勒庞:《乌合之众》,张妤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1.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2.王景新、鲁可荣:《中国共产党早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3.熊亚平:《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4.王先明:《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5.张兴杰主编:《现代社会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6.瞿菊农:《乡村教育文录》,农村建设协进会乡政学院,出版时间不详。
    147.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农人部编印:《十六年以前的国内农人运动状况》,出版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1.倪鹤笙:《批判梁漱溟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乡村建设运动”》,《文史哲》1956年第1期。
    2.石工、君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的教育一一兼驳胡适、梁漱溟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反动观点》,《历史教学》1956年第1期。
    3.赵希鼎:《批判梁漱溟反动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施》,《河南师院学报》1956年第1期。
    4.林琳:《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与对象问题驳梁漱溟》,《江汉论坛》1958年第3期。
    5.鲁振祥:《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初步考察》,《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
    6.沈松侨:《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1992年6月。
    7.许纪霖:《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
    8.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9.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0.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性质新论》,《史学月刊》1995年第6期。
    11.孙继文:《梁漱溟“乡村建设”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3月,第38卷第2期。
    12.夏军:《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档案》1998年第3期。
    13.李德芳:《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村治派》,《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14.郝锦花、王先明:《清末民初乡村精英离乡的“新学”教育原因》,《文史哲》2002年第5期。
    15.徐有礼:《宛西自治:一场夭折的区域现代化实验》,《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16.王先明、李伟中:《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基本分析样本》,《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17.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18.王先明:《历史学视野下的“三农”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6月28日,B3版。
    19.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
    20.赵泉民:《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合作主义思潮论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21.邓红:《中国乡村建设思潮的个案解析:论“定县主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2.刘恒妓:《论百年来台湾法学教育之变迁》,“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年。
    23.李在全:《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以福建协和大学乡村建设运动为中心的考察》,《教育学报》第1卷第6期,2005年12月。
    24.王先明、李丽峰:《近代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流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
    25.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6.徐秀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见之于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调查》,《河北学刊》第25卷第6期,2005年11月。
    27.曹天忠:《1930年代乡村建设派别之间的自发互动》,《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28.曹天忠:《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9.丛小平:《通向乡村革命的桥梁:三十年代地方师范学校与中国共产主义的转型》,《二十一世纪》2006年8月号。
    30.刘仲翔:《20世纪30年代定县的卫生保健运动》,《河北学刊》第26卷第4期,2006年7月。
    31.孙诗锦:《定县实验与农村复兴运动》,《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32.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
    33.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4.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35.彪晓红、杨飞:《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人才思想及其借鉴意义》,《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4期,2007年12月。
    36.马杰:《博士下乡与“乡村建设”——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定县平 教会实验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7.刘荣争:《<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论争》,《学术探索》2007年第2期。
    38.李晔、李振军:《留美知识分子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以晏阳初在河北定县的实验为例》,《中国农史》2007年第2期。
    39.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0.曹天忠:《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派分与联合》,《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41.蒋宝麟:《“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论争》,《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42.姜新、贾晓燕:《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3期,2008年5月。
    43.魏本权:《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刍论》,《东方论坛》2008年第1期。
    44.王蓉:《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建设与农民负担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45.王先明:《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历史回归问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湖乡村社会为范围》,《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46.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47.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公务员、工人工资薪俸之比较》,《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
    48.池桢:《国家、地方与乡村建设——1930-1940年河南宛西地方自治研究》,《史林》2010年第5期。
    49.王丽君、杨竹、吴小翎:《定县模式村卫生员运行机制探讨》,《医学史研究》第31卷第7期,。2010年7月。
    50.吴瑞娟:《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农村社会生活习俗变迁——从农村妇女地位及农民业余生活变化分析》,《沧桑》2010年第1期。
    51.王先明:《历史记忆与社会重构一以清末民初“绅权”变异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52.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3.孙诗锦:《1930年代定县实验中的同学会及其与乡绅的关系》,《历史教学》2011年第20期。
    54.王景新:《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思想90年发展脉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4期,2011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