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古代君臣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贞观君臣是中国历史上的君臣典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所塑造出来的融洽的君臣关系的现实写照。通过探讨贞观君臣的治国思想,进一步分析构建君臣观的理论基石,并深入研究贞观君臣政治理想和政治伦理等问题,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贞观君臣的治国思想、政治心态以及执政方式,体现了儒家王道思想的实践价值。贞观君臣以史为鉴、以社稷为念,采用为政以德、兼用礼法的治国思想,使他们获得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他们畏、难、诚的政治心态,使他们能够正视社会问题,在君臣互信的基础上,实现君臣共治。贞观君臣关系的构建体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由于古人对天的信仰,使得天命、天道成为君主及其统治合法性的依据,也因此奠定了君臣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君主依天道建立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并实行礼仪教化,进一步维系了君臣之义,巩固了君尊臣卑的等级关系。
     贞观君臣是一个政治理性较高的统治团体,唐太宗文韬武略,群臣大都有王佐之才,是古代君王和士大夫的优秀代表。通过分析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伦理,我们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些可资借鉴的部分。任何君王都希望建立一番德业、功业以垂范后世,概而言之,即是希望能够完成上天所赋予的安民止乱的使命,并将天道所彰显的仁爱精神播及四海,实现社会秩序和天下秩序的稳定。而此文治、武功的政治理想则是对君主个人能力的极大考验,同时,这一理想的实现预示着国泰民安、万国来朝的盛世来临。古代君主往往被颂扬为世间最神圣睿智的真命天子,而他们也以传统文化塑造出仁爱、无为、法术等类型的圣王形象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并在实际活动中践行这些圣王的治国方式。士大夫是以弘道者的身份来辅助君主完成天之使命的人,他们奉行儒家思想、以天下为己任,以道协调君民间的矛盾,克行君子人格。然而由于现实中君臣困境的存在,使得君、臣的政治理想的实现困难重重。贞观君臣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使命,在于他们有极高的政治认同,他们以至公为原则,互相警诫,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君主和百官职能,以君主臣辅而非君主臣仆的形式成就了政道。贞观君臣个体的政治素养极高,他们遵循传统政治文化中“正君以正臣民”的思维模式,在政治活动中标榜统治者在改善社会风化中的示范效用,努力地践行仿天地之道而设定的君道、臣道。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反思,以贞观之际君臣关系为个案,探析传统文化中的君臣观,阐明古代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下的君、臣、民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探讨了皇权的性质及运作方式,分析了造成君臣困境的原因等问题。本文认为由于臣民社会中民的政治身份的缺失、权力的私有化、等级尊卑等问题的存在,是造成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没有得以健全地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要更好地建立公民社会,则应塑造公民完整的政治身份,培养公民道德;明确权力的公共性,树立法治权威;以平等、自由来实现充实个体的尊严,实现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and his courtiers is a model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real portraiture to the ideal emperor-courtier’sreltionshiop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We can find the characters of thetra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fro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emperor-courtier’srelationship, and their ruling ideology, political ideal, and political moral.Reflectingon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in the ancient society,we realize the traitional politicalculture’s modern transi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Zhen-guan hierarchy’s ruling ideology, politicalmentality, and the reigning way, we find the pratical value of the Confucian kinglyway thought. Learning some lessons from the hisory, they put the country on animportant position, and govern it benevolently by hierarchy and law. So they get thepeople' trust, and make the society orderly. Because of their fear, hard and sinerepolitical mentality, they can find and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achieve themutual trust. In the tra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the spirit of the heaven and the mandateof heaven guarantee the legitimacy of the monarch.And they laid the monarch and hisofficials’ political ideal and political ethics theoretical basis. They are themetaphysical basis of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hisofficials. And the social system is a copy of them. The hierarchy consolidates thenoble-humble relation, with determining the behavior standards of the monarch andhis ministers.
     The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and his officials are a group with high politicalrationality and strong political ability.They are also the outstanding delegates in theirgroups. So analyzing their political ideal and political ethics, we can find the activepar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Each monarch hopes to be a model in thehistory with a great achievement of unifing the political power and territory. Thisideal is a trial to his abil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means a prosperous agecoming.The ancient monarch is often praised as the most holy and wisdom, he makesthe sages which are set by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as a politial example. The literati-officialdom, with gentleman personality, undertake the task of supporting themonarch to manage the society. Believing in Confucianism, they use the thought todis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monarch and the people. But their missin is carried outvery difficultly.As a result of high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he emperor Taizong ofTang and his officials achieve their political ideals. They put the public as theprinciple, use the system to define their funcaion, and warn each other to do or not todo something. They get the success in a cooperative manner. The emperor Taizong ofTang and his officials have high political qulity.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culture emphasizes the moral modeal’s effect, they practise the monarch way andservant way, and improve their moral level h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onarch–courtiers’ reltionshiop, elaborates the people’s political status under the hierarchy,autocratic monarchy and bureaucratic system. It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kingshipand the operation of it, and analysises the reasons of the contradictory betweenmonarch and his officials. With transforming the servants identity, arbitrary rulingway and hierarchy concept, we can shape the complete political identity, cultivate thecitizen moral, clear the nature of public power, and establish legal authority.Removing the negative parts of feudalism, we can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individual dignity with equality and freedom, and promote civic culture development.
引文
①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7-218页。
    ①杨宽:《‘贽见礼’新探》,《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页。
    ②《左传·哀公七年》。
    ③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8一596页。
    ④《国语·晋语九》。
    ①《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0页。
    ③(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251页。
    ④(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273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267页。
    ②农奴臣服礼:依附方因无力缴纳税款或是为了生存,主仆之间签订“卖身契”,农奴在订立契约时没有选择权。他们被排除在在公共制度之外,与“自由”相对,农奴主对农奴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不是收取保护费的保护人”,且这种农奴臣服礼延及后代。
    ③(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57页。
    ④(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39页。
    ⑤(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62页。
    ⑥(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第374页。
    ①《旧唐书·卷七十·王珪列传》。
    ②《旧唐书·卷七十五·张玄素列传》。
    ①《近思录·卷八·治体》。
    ②叶哲明:《唐太宗魏征君相知遇和贞观治世绝唱之研究》,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张秋芝:《贞观之治—儒家德治思想践行的结果》,鸡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李斌诚:《‘贞观之治’的儒家内涵》,光明日报,2007年2月26日。庄昭:《试论“贞观之治”的施政方针》,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方震华:《唐宋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台大历史学报,2007年第12期。蔡正发:《贞观之治与儒家之道》,孔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①方震华:《唐宋政治论述中的贞观之政——治国典范的论辩》,台大历史学报,2007年第12期。
    ②《贞观政要·卷七·礼乐》。
    ③唐朝是儒释道合流的重要时期,从北周开始,三教就进行论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唐建国受各方势力的支持,其中有很多僧人、道士,赵克尧:《唐前期的佛道势力与政治斗争》,浙江学刊,1990.01。,刘永刚:《儒释道三教与贞观政治》,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三教论议起自北周,建德二年,周武帝召集百官、和儒、释、道三派,判定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周书·武帝纪》)“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3页。唐初为平衡三教,武德八年,发生了“三教论议”,唐高祖试图以论议的方式解决三教问题,唐太宗直接以诏令的方式,贞观五年,令沙门“致拜父母”,贞观十三年,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参见《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从唐高宗开始,三教论议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咬文嚼字,而是以佛道二教的教理讨论为主,辩论的双方也多立足于各自的宗教立场和思辨方式展开论战,三教论议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学术辩论和学术交流”。刘立夫::《唐代宫廷的三教论议》,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佛道论议多以儒家思想引证,佛道的斗争并没有影响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反而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④陈恩虎:《贞观之治的理想色彩及其成因》,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朱本政:《“贞观”后期的唐大宗》,学术界,1987年第5期。
    ⑤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集·金明馆从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5-256页。
    ①叶哲明:《唐太宗魏征君相知遇和贞观治世绝唱之研究》,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②《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
    ③万泽民:《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与“贞观之治”》,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12期。王隆华:《从<贞观政要>看李世民防腐倡廉、兴邦利民的举措》,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史力:《谈唐太宗的辅臣对“贞观之治”所起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1986年第4期。
    ④曹升生:《以史为鉴:唐太宗构建和谐君臣关系的成功实践》,船山学刊,2009年第1期。刘毓航:《<贞观政要>的领导伦理思想探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114-121页。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108页。
    ⑤张分田:《贞观君臣的纳谏理论及其专制主义性质》,历史研究,1998年第8期。
    ⑥周敦耀:《浅议“贞观之治”的法治、德治及官德》,广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⑦南宋史学家郑樵所说:“古者修书,出于一人之手,成于一家之学,班、马之徒是也。至唐始用众手,《晋》、《隋》二书是矣。然并随其学术所长者而授之,未尝夺人之能,而强人之所不及。”《通志·艺文略》。贞观君臣贯彻的修史无隐的思想,去除了南北朝史家互以“索虏”和“夷岛”等狭隘观点,《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以“天下一家”为原则修史,调和了民族关系,对后世的修史提供了历史借鉴。且在有前史的基础上,勘以真伪,“自是言晋史者,皆斥其旧本,内有编年体,并弃之矣。竟从新撰焉。”《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第二》。监修宰相房玄龄和史官敬播等人在贞观十七年经过删略国史后所撰成的《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各20卷,今以不存,唐代历代君主在位修实录,唐仅存有《顺宗实录》。
    ①吴宗国:《<贞观政要>与贞观君臣论治》,袁行霈主编:《国史研究》卷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王清杰:《从唐太宗‘群臣论治’谈‘贞观之治’的形成》,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陈志贵:《贞观之治新探——唐太宗政绩兴与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②剪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①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71页。
    ②王瑞来:《将错就错:宋代士大夫“原道”略说—以范仲淹的君臣关系论为中心的考察》,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
    ③查昌国:《友与两周君臣关系的演变》,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④胡宝华:《从“君臣之义”到“君臣道合”——论唐宋时期君臣观念的发展》,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⑤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⑥杨子彬:《孔子的君臣观》,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
    ⑦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新理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112页。
    ⑧朱海风、史鸿文:《治国范畴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7页。
    ①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②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87页。
    ③邵汉明:《原始儒家君臣观的历史演变》,社会科学在线,1998年第4期。
    ④杨玲:《<管子>和<韩非子>君臣观比较》,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裴传永孙希国:《<管子>的君臣观初探》,管子学刊,1998年第1期。陈琛:《韩非子之君臣关系浅论》,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3期。边树本:《晏子君臣观浅论》,管子学刊,1993年第4期。
    ⑤刘秀生:《朱元璋的君臣吏民观》,理论探讨,1988年第4期。
    ⑥梁桂芳:《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王安石与杜甫君臣观发微》,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孙湘云:《简析方孝孺的君臣关系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①《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②《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①《贞观政要·卷二·直言谏争》。
    ②《全唐文·卷十·政本论》。
    ③《贞观政要·卷九·征伐》
    ①《唐太宗集·帝范·崇文篇》。
    ②《隋书·卷七十五·儒林列传序》。
    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
    ④《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⑤《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①《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②《旧唐书·卷七十四·马周列传》。
    ③《全唐文·卷十·祭比干文》。
    ④《贞观政要·卷五·忠义》。
    ①《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
    ②《晋书·卷五·孝愍帝纪》。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④《贞观政要·卷六·奢纵》。
    ①《贞观政要·卷三·择官》。
    ②《贞观政要·卷三·择官》。
    ③《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④《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二十七最:其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其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其三曰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其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其六曰决断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其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其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十四曰礼义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其十五曰详录典正,辞理兼举,为文史之最。其十六曰访察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其十七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勾检之最。其十八曰职事修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其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其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成课,为屯官之最。其二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其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居多,为方术之最。其二十四曰讥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其二十五曰市廛不扰,奸滥不作,为市司之最。其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其二十七曰边境肃清,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
    ①《贞观政要·卷六·慎所好》。
    ②《旧唐书·卷六十三·萧瑀列传》。
    ③《全唐文·卷六·令道士在僧前诏》。
    ①《贞观政要·卷七·礼乐》。
    ②《贞观政要·卷六·慎所好》。
    ③《贞观政要·卷八·赦令》。
    ①《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
    ②《贞观政要·卷六·奢纵》。
    ③《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三》。
    ④《贞观政要卷五·仁义》。
    ①《旧唐书·卷五十·刑法志》。
    ②《贞观政要·卷八·刑法》。
    ③《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①《旧唐书·卷七十·戴胄列传》。
    ②《旧唐书·卷八十·褚遂良列传》。
    ③《读通鉴论·卷二十·太宗二》。
    ④《贞观政要·卷八·刑法》。
    ①《旧唐书·卷六十四·高祖二十二子·李元昌列传》。
    ②《旧唐书·卷六十·宗室·李道宗列传》。
    ①《贞观政要·卷六·谦让》。
    ②《广雅·释诂》。
    ③《尚书·蔡仲之命》。
    ④《贞观政要·卷六·谦让》。
    ①《贞观政要·卷六·谦让》。
    ②《贞观政要·卷十·灾祥》。
    ①《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②《全唐文·卷十·民可畏论》。
    ①《资治通鉴·卷一九六》。
    ②《全唐文·卷十·民可畏论》。
    ①《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②《史通·内篇卷七·曲笔》。
    ③《贞观政要·卷七·文史》。
    ④《贞观政要·卷七·文史》。
    ⑤《史通·内篇卷七·曲笔》。
    ①《贞观政要·卷六·杜谗佞》。
    ②《贞观政要·卷六·慎言语》。
    ③《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杂录上》。
    ④任士英:《论隋唐皇权》,学术界,2003年第1期。
    ⑤《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①《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季氏》。
    ①《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②《贞观政要·卷八·刑法》。
    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④《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①《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列传》。
    ②《唐太宗集·帝范·审官篇》。
    ③《唐太宗集·帝范·审官篇》。
    ①《唐太宗集·帝范·崇文篇》。
    ②《论语·子路》。
    ①《贞观政要·卷五·诚信》。
    ②贞观时期的统治层来源,从政治势力看,有高祖重臣,如张公瑾;隋朝旧吏;割据势力,如原被王世充任用的,如苏世长、李玄道、戴胄、刘师立、段元哲等,李密部下的许敬宗;先历李密后历王世充的有牛进达、秦叔宝、吴黑阔、程知节、董葵;由刘武周部入秦府的有尉迟敬德;由薛举部入秦府有褚亮、遂良父子、蔡允恭;由窦建德部入秦府有齐善行、虞世南。自己带小股势力投靠李世民的有丘行恭、张士贵、李孟常等。其四,在野投靠类,指本身不是前朝或当朝官员,或由于家世背景,或由于体能武艺,或由于文史才华,被直接吸收为秦府成员的。其身份其父祖辈多在其他朝任职,如北周、北齐、梁陈而后入隋入唐,如关陇区域的权弘寿、公孙武达、薛万均,山东区域的李守素、盖文达、杜正伦、李桐客、卢赤松、戴胃、张亮、庞卿挥、秦叔宝、王君廓、张公谨、元仲文、秦行师、田留安等,参看曹印双:《唐代文化研究论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③《贞观政要·卷五·诚信》。
    ①《韩非子·备内》。
    ①《旧唐书·卷六十三·裴矩列传》。
    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③《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四》。
    ①《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
    ①《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②《贞观政要·卷六·杜谗佞》。
    ③《旧唐书·志八·音乐一》。
    ①《臣轨·卷上·同体》。
    ②《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①《慎子·内篇》。
    ②《慎子·内篇》。
    ③《臣轨·卷上·同体》。
    ④《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⑤《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①《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②《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④《春秋繁露·离合跟》。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天论》。
    ③《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④《旧唐书卷二十三·礼仪志三》。
    ⑤《隋书·卷十九·天文志序》。
    ⑥《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①《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②《全唐文·卷五·祈雨求直言诏》。
    ①《墨子·天志中》》
    ②《贞观政要·卷八·辨兴亡》。
    ③《孟子·万章上》。
    ①《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②《北齐书·卷八·后主帝纪》。
    ①《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②《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③《白虎通义·爵》。
    ④《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⑤《论语·尧曰》。
    ⑥《春秋繁露·卷七·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⑦《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①《尚书·仲虺之诰》。
    ②叶娟丽:《英国王权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晋书·卷一百二十二·吕光载记》。
    ②《隋书·卷七十·杨玄感列传》。
    ③张星久:《论帝制中国的君权合法性信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④《大义觉迷录》。
    ⑤《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
    ①(美)杰克·普拉诺:《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2页。
    ②《孟子·万章上》。
    ①冯禹:《天道考释》,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①《群书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治要·原道》
    ②《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序》。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明道先生语一》。
    ④《独断·卷上》。
    ⑤《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
    ⑥《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序》。
    ⑦《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②《臣轨·卷上·公正》。
    ③《旧唐书·卷七十六·太宗诸子·李泰列传》。
    ④《荀子·天论》。
    ⑤《旧唐书·卷七十八·张行成列传》。
    ⑥《群书治要·卷四十一·淮南子治要·主术》。
    ⑦《尚书·大禹谟》。
    ①《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序》。
    ②《旧唐书·卷二十六·礼仪志六》。
    ③《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④《隋书·卷二十五·刑法志》。
    ⑤《春秋繁露·基义》。
    ⑥《梁书·卷三十一·袁昂列传》。
    ⑦《读通鉴论·卷八·汉恒帝七》。
    ①《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②《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志一》。
    ③《旧唐书·卷二十一·礼仪志一》。
    ①《礼记·曲礼》。
    ②《管子·五辅》。
    ③《礼记·乐记》。
    ④《白虎通·礼乐》。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二·论语·学而》。
    ⑥《荀子·礼论》。
    ⑦《春秋繁露·度制》。
    ①《论语·子路》。
    ②《隋书·卷六·礼仪志一》。
    ③《礼记·礼运》。
    ④《礼记·礼运》。
    ⑤《新书·卷六·礼》。
    ①《旧唐书·卷七十六·太宗诸子·李泰列传》。
    ②《群书治要·卷四十二·新序治要》。
    ③《旧唐书·卷七十五·张玄素列传》。
    ④《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
    ⑤《管子·君臣上》。
    ⑥《日知录·卷五·唐人增改服制》。
    ①《旧唐书·卷七十·王珪列传》。
    ②《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③《左传·文公十五年》。
    ④《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①《春秋繁露·离合根》。
    ②《论语·颜渊》。
    ③《论语·学而》。
    ④《隋书·卷三·隋炀帝纪上》。
    ⑤《旧唐书·卷七十五·张玄素列传》。
    ⑥《孟子·公孙丑上》。
    ⑦《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泰伯》。
    ⑧《荀子·王道》。
    ⑨《申鉴·政体》。
    ①《贞观政要·卷四·尊师傅》。
    ①《荀子·王制》。
    ②《读通鉴论·卷二十·唐高祖十二》。
    ①《荀子·王制》。
    ②《群书治要·卷四十四·潜夫论治要》。
    ③《贞观政要·卷五·仁义》。
    ④《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①《贞观政要·卷三·封建》。
    ①贺麟:《五伦关系的新检讨》,《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①《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②《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
    ③《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十五·济南文粹五》:太宗以英雄神武,戡定祸难,以基王业,自偏裨小校至于为帝,大小战无虑,累百未尝挫衂。有若李绩、李靖、柴绍、卫孝节、薛万彻之徒,以平突厥;有若道宗、道彦、樊兴宗、段志元、髙甑生之徒以平吐谷浑;有若侯君集、薛万钧之徒以平髙昌;有若李袭誉、李大亮之徒以平延陀;有若牛进达之徒以平吐蕃;有若郭孝恪之徒以平焉耆;有若李子和、齐善、张士贵、张徳宝、上官怀仁之徒以平诸獠;有若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之徒以平兹邦国,既底定诸盗,既剿絶其余勇,故气犹未肯宁晚命。马周、李绩、张俭、张亮为将,统十六总管之兵,复远驾辽海亲征髙丽厥勋伟哉。
    ④《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⑤《旧唐书·卷七十四·马周列传》。
    ①《全唐文·卷十·金镜》。
    ②《贞观政要·卷二·直言谏争》。
    ①《孟子·梁惠王下》。
    ②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①《新唐书·卷二百四·王远知列传》。
    ②《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③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0页。
    ④《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五·李淳风列传》。
    ⑤《新唐书·卷八十五·李君羡列传》:贞观初,太白数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谣言“当有女武王者”会内宴,为酒令,各言小字,君羡自陈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又君羡官邑属县皆“武”也,忌之。未几,出为华州刺史。会御史劾奏君羡与狂人为妖言,谋不轨,下诏诛之。天授中,家属诣阙诉冤,武后亦欲自诧,诏复其官爵,以礼改葬。
    ⑥牛致功:《唐太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222页。
    ①《新唐书·卷七十九·高祖诸子·隐太子列传》。
    ②《新唐书·卷七十九·高祖诸子·巢王元吉列传》。
    ③《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
    ①《春秋繁露·保位权》。
    ②《群书治要·卷四十九·傅子治要》。
    ①《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陈君宾列传》。
    ②《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①《贞观政要·卷十·灾祥》。
    ②《贞观政要·卷十·慎终》。
    ③《贞观政要·卷五·诚信》。
    ①《贞观政要·卷八·刑法》。
    ②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页。
    ③“天下理论”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政治单位,一个最大并且最高的政治单位,同时也就成为一个思考所有社会/生活问题的思想分析单位,也就是最大的情景或解释条件。”区别于西方的国家观,以天下而不是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家问题的标准尺度。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3页。
    ①《资治通鉴·卷六十九》。
    ②《全唐文·卷六·唐太宗讨高昌诏》。
    ①《群书治要·卷三十九·吕氏春秋治要》。
    ②《全唐文·卷六·唐太宗封怀化郡王李思摩为可汗诏》。
    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④饶宗颐认为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理论根据有二:一是“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闺”;二是依据《公羊传》加以推演,“皇甫湜揭‘大一统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欧公继之,标‘居正’‘一统’二义。由是统之意义,由时间转为空间,渐离公羊之本旨。然对后来影响至大。温公谓“苟不能使九州岛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也。”东坡谓‘正统云者,犹曰有天下云尔。’皆从空间立论。”宋朝侧重正统的道德义。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5页。
    ⑤《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⑥《欧阳文忠公集·卷十六·正统论下》。
    ⑦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⑧姚中秋:《“大一统”理念辨析》,学海,2008年第6期。
    ⑨民族国家观念:领土是民族国家最根本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享有在本国领土内的排他性统治权,强调
    领土完整性,主权不可侵犯。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第3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①《荀子·正论》。
    ②《荀子·解蔽》。
    ③《荀子·荣辱》。
    ④《荀子·礼论》。
    ⑤《荀子·哀公》。
    ①《荀子·正论》。
    ②《荀子·正论》。
    ③《荀子·王制》。
    ④《淮南子·原道》。
    ⑤《淮南子·原道》。
    ⑥《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⑦《道德经·第三章》。
    ⑧《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①《贞观政要·卷九·征伐》。
    ②《庄子·齐物论》。
    ③《淮南子·修务》。
    ④《淮南子·修务》。
    ⑤《韩非子·扬榷》。
    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⑦《韩非子·六反》。
    ⑧《商君书·修权》。
    ①《商君书·靳令》。
    ②《韩非子·心度》。
    ③《商君书·画策》。
    ④《韩非子·诡使》。
    ⑤《韩非子·奸劫弑臣》。
    ⑥《韩非子·储说上·七术》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⑦《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⑧《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⑨《商君书·修权》。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①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96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12-463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40页。
    ④《论衡·程材》。
    ⑤《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八·吏道》。
    ⑥《论衡·程材》。
    ⑦《论衡·程材》。
    ⑧《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八·吏道》。
    ⑨《隋书·卷六十六·柳庄列传》。
    ⑩《旧唐书·卷八十二·李义府列传》。
    11《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列传》。
    12《贞观政要·卷七·礼乐》。
    ①《南史·卷五十七·沈约列传》。
    ②《旧唐书》为唐刘昫等撰,较《新唐书》多述臣子其父祖等爵、职,崇其门第。“有唐一代,门第基本上占据了政治世界的中心,‘寒士’始终处于边缘的地位。”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8页。
    ③《新唐书·卷九十四·张玄素列传》。
    ④《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⑤《唐遮言·卷二·悲恨》:“圣唐有天下,垂二百年;登进士科者,三千余人。”E.A.Kracke,Jr据《文献通考》统计,宋代自976年至1019年进士人数已达9323人,从1020年至1057年,又增加了8509人。转引自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第212页。
    ⑥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1页。“唐代进士及第,仍未释褐,先多游于藩侯之幕。诸侯既得自辟署,故多士奔走,其局势亦与战国相近。……无怪乎安史一起,割据河朔,番将擅制,而中国谋士文人,驰骋服事其间,而恬不以为耻矣。”钱穆:《记唐文人干谒之风》,《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⑦美国学者赖文逊说:“中国的官员……受过学院式教育,(绝大多数)经过书面考试,但却没有受过直接的职业训练。……学者的人文修养,是一种与官员任务略不相及的学问,但它却赋予了学者以承担政务的资格;这种学问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需要技术效率之官员职能的履行方面(在此它反倒颇有妨碍),而在于为这些只能提供文化粉饰方面。”转引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6-7页。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士大夫没有受过行政训练,行政事务掌握在办事人员手中,不懂法律,却是写文章的好手。马克思·韦伯:《世界经济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87页。
    ⑧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七》。
    ②《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刘晏列传》。
    ③《旧唐书·卷七十·王珪列传》。
    ④《论语·泰伯》。
    ⑤《孟子·告子下》。
    ⑥《论衡·程材》。
    ⑦《北史·卷第七十三·骨仪列传》:(隋炀帝即位)“朝政渐乱,货贿公行,凡当枢要之职,无问贵贱,并家累金宝。天下士大夫莫不变节,而仪(骨仪)励志守常,介然独立。”
    ⑧《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①《新唐书·卷九十三·岑文本列传》。
    ②《旧唐书·卷七十二·虞世南列传》。
    ③《新唐书·卷九十三·姚思廉列传》。
    ④《新唐书·卷九十三·令狐德棻列传》。
    ⑤《新唐书·卷六十四·艺文志二》: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李百药、颜师古、令狐德棻、孔颖达、于志宁等撰《大唐仪礼》一百卷。裴矩、虞世南《大唐书仪》十卷。长孙无忌制《倾杯曲》,魏征制《乐社乐曲》,虞世南制《英雄乐曲》。
    ⑥《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⑦《新唐书·卷七十二·褚亮传》:李世民做秦王时设文学馆(太宗即位后,改为弘文馆),收聘贤才,教授皇室和功臣勋贵的子孙,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以本官为学士,称“十八学士”。
    ①《陈书·卷三十三·儒林列传》。
    ②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7页。
    ①《呻吟语·卷一之四》。
    ②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③《旧唐书·卷七十八·高季辅列传》。
    ④《旧唐书·卷七十八·张行成列传》。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⑥《读通鉴论·卷十五·隋文帝十三》。
    ①《孟子·离娄下》。
    ②《旧唐书·卷八十·褚遂良列传》。
    ③《贞观政要·卷三·封建》。
    ①《墨子·兼爱上》。
    ②《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宪问》。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五·论语·八佾》再如对汉高祖、唐太宗的评价,朱熹认为其功业并不是从内心义理发端出来去做这些事情,只是暗合义理,不过是合乎利益而为之,不能与三代君主同论,唐太宗纳谏,“皆是他天资高,见得利害分明,稍不如此,则天下便叛而去之。”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八·论治道》:“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去为事,挨得过时且过。”
    ①《读通鉴论·卷二十七·唐僖宗九》。
    ②《新唐书·卷八十九·尉迟敬德列传》。
    ③《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④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2004年版,第219页。
    ①《梁书·卷五十二·止足列传》。
    ②《旧唐书·卷七十五·张玄素列传》。
    ③《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序》。
    ④《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传》。
    ⑤《新唐书·卷九十三·姚思廉列传》。
    ①《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②《梁书·卷五十三·良吏列传》。
    ③《隋书·卷七十三·循吏列传》。
    ④《臣轨·卷下·利人》。
    ⑤《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循吏列传》。
    ①叶岗:《论原始儒学中的内圣与外王》,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
    ②张奇伟:《荀子政治人格释析》,管子学刊,2002年第3期。
    ③参见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学术月刊,1995年第12期。
    ④《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①《读通鉴论·卷五·汉哀帝四》。
    ②《读通鉴论·卷十四·汉安帝十四》。
    ③《吕氏春秋·无义》。
    ④《隋书·卷七十一·诚节列传》。
    ⑤《臣轨·卷上·公正》。
    ⑥《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①《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②《旧唐书·卷八十二·许敬宗列传》。
    ③《论语·公冶长》。
    ④《旧唐书·卷六十六·杜如晦列传》。
    ⑤《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⑥《旧唐书·卷七十二·李百药列传》。
    ⑦《呻吟语·卷六·人情》。
    ⑧《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①《旧唐书·卷六十一·温彦博列传》。
    ②《旧唐书·卷六十七·李靖列传》。
    ③《读通鉴论·卷十七·简文帝三》。
    ④钱穆:《国史新论》,第168页。
    ⑤《论语·子路》。
    ①《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序》。
    ②《后汉书·卷八十一·李业列传》。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一·孟子·尽心下》。
    ④《焚书·与耿司寇告别》。
    ⑤刘春玲:《论晚明士大夫的狂狷之风》,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
    ⑥《朱子语类·卷六十一·孟子·尽心下》。
    ⑦葛荃:《作为政治人格的狂狷、乡愿与伪君子———以晚明东林诸君见解为据》,东岳论丛,2008年第11期。
    ①《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②《群书治要·卷四十·新语治要》。
    ③《群书治要·卷四十·贾子治要》。
    ④《尚书·召诰》。
    ⑤《论语·子路》。
    ①《孟子·离娄上》。
    ②《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③《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十六》。
    ④《贞观政要·卷六·奢纵》。
    ⑤《朱子语类·卷四十七·论语·阳货》。
    ①《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①《旧唐书·卷七十五·张玄素列传》。
    ②《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③《孟子·离娄上》。
    ④《旧唐书·卷七十八·张行成列传》。
    ⑤《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①《韩非子·定法》。
    ②《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权借在下,利异外借,托于似类,利害有反,参疑内争,敌国废置。
    ③《隋书·卷二·高祖帝纪下》。
    ④(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41页。
    ⑤《荀子·君道》。
    ①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7-102页。
    ②《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①周良霄:《皇帝与皇权》,第87页。
    ②《册府元龟·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序》。
    ③《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④《呻吟语·卷五·治道》。
    ⑤《册府元龟·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⑥《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十五》。
    ①《旧唐书·卷七十八·于志宁列传》。
    ②《旧唐书·卷六十·宗室·李道宗列传》。
    ③《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④《旧唐书·卷七十三·孔颖达列传》。
    ⑤《读通鉴论·卷十九·隋炀帝六》。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版,109页。
    ③《隋书·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④《群书治要·卷三十九·吕氏春秋治要》。
    ⑤《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⑥《全唐文·卷十·谕侍臣绝谗构论》。
    ⑦《孔子家语·贤君》。
    ①《申鉴·政体》。
    ②《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③《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列传》。
    ④《韩非子·二柄》。
    ⑤《韩非子·忠孝》。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旧唐书·卷六十五·长孙无忌列传》。
    ③《孔子家语·六本》。
    ④《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九》。
    ⑤《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十》。
    ①《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十》。
    ②《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九》。
    ③《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三》。
    ④《贞观政要·卷二·直言谏争》。
    ⑤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①《礼记·王制》。
    ②《说苑·臣术》:六正、六邪: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白意,进善信道,勉主以体谊,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功成事立,归善于君,不敢独伐其劳,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卑身贱体,夙兴夜寐,进贤不解,数称于往古之德行事以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社稷宗庙,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引而复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不受赠遗,衣服端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国家昏乱,所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颜面,言君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也。
    ③一曰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怀其智,藏其能,主饥于论,渴于策,犹不肯尽节,容容乎与世沈浮上下,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即进之,以快主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三曰中实颇险,外容貌小谨,巧言令色,又心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而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而匿其美,使主妄行过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持招国事以为轻重于私门,成党以富其家,又复增加威势,擅矫主命以自显贵,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言以邪,坠主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入则辩言好辞,出则更复异其言语,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伺侯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说苑·臣术》
    ①《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②《左传·桓公二年》。
    ③《旧唐书·卷七十·戴胄列传》。
    ④《论语·子路》。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一·论语·学而》。
    ⑥《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二一》。
    ①《忠经·天地神明章》。
    ②《左传·成公九年》。
    ③《韩非子·奸劫武臣》。
    ④《左传·鲁桓公六年》。
    ⑤《孟子·滕文公上》。
    ⑥《臣轨·卷上·至忠》。
    ⑦《新语·怀虑》。
    ①《旧唐书·卷五十九·屈突通列传》。
    ②《新唐书·卷八十九·屈突通列传》。
    ③王子今:《秦代专制政体的奠基和“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政治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④《忠经·冢臣章》。
    ①《韩非子·十过》。
    ②《韩非子·饰邪》。
    ③《荀子·臣道》。
    ④《荀子·臣道》。
    ⑤《慎子·内篇》。
    ⑥(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7页。
    ①王子今:《秦代专制政体的奠基和“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政治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②《忠经·辨忠章》
    ③《旧唐书·卷七十·杜正伦列传》。
    ①《臣轨·卷上·至忠》。
    ②《臣轨·卷下·利人》。
    ③《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④《荀子·臣道》。
    ⑤《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⑥《官箴》。
    ①《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②《旧唐书·卷六十二·李大亮列传》。
    ③《旧唐书·卷七十·戴胄列传》。
    ④《旧唐书·卷七十·岑文本列传》。
    ⑤《官箴》。
    ⑥《旧唐书·卷七十七·刘德威列传》。
    ⑦《臣轨·卷下·廉洁》。
    ⑧《五种遗规·从政遗规·薛文清公要语》。
    ⑨《官箴》。
    ①《呻吟语·卷五·治道》。
    ②《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十·潭州谕同官咨目》。
    ③《左传·僖公九年》。
    ④《读通鉴论·卷二十·唐太宗十五》。
    ⑤《春秋繁露·仁且智》。
    ⑥《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征列传》。
    ⑦《旧唐书·卷七十四·刘洎列传》。
    ⑧《旧唐书·卷七十·王珪列传》。
    ①《荀子·性恶》。
    ②《二程集·程氏外书·卷七》。
    ③《韩非子·解老》。
    ④《旧唐书·卷六十三·萧瑀列传》。
    ⑤钱穆:《国史新论》,第273页。
    ⑥钱穆:《国史新论》,第274页。
    ①《新语·辨惑》。
    ②《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③《五种遗规·从政遗规·张侗初却金堂四箴》。
    ④《新语·慎微》。
    ⑤《忠经·天地神明章》。
    ①《庄子·人间世》。
    ②《荀子·王制》。
    ①《仪礼·丧服》所重在以父系为主的“五属之亲”(五服):斩衰三年、衰期、大功九月、小功五月与绍麻三月。孔颖达疏:“同父则期,同祖则大功,同曾祖则小功,同高祖则练麻,高祖外无服。
    ①杜正胜:《吾土与吾民》,《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第16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上》。
    ③《左传·隐公八年》。杜正胜认为中国早期的姓、氏“都是政治术语,治理土地和人民的象征,而与血缘没有必然的关系。”天子分封土地和人民才赐姓,姓只是一象征,西周时期,姓才成为血缘的表征,这些姓氏因血缘而形成家族,拥有土地和治理其封邑的权力,因而先秦的“百姓”即是百官,战国秦汉以下,封建体制崩溃和编户齐民的需要,平民也有了姓氏,这些都体现其血缘关系,丧失其政治象征的意义。杜正胜:《吾土与吾民》,第10-13页。
    ④《日知录·卷六·爱百姓故刑罚中》。
    ①《光绪永定邵氏世谱·卷首·词规》,转引自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②《霍渭崖家训》,转引自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第72页。
    ③《白虎通义·卷八·姓名》。
    ④《礼记·大传》。
    ⑤《高忠宪公家训》,转引自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第74页。
    ⑥《华贞固先生家劝》,转引自王玉波:《历史上的家长制》,第74页。
    ⑦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69页。
    ①《官箴》。
    ②《礼记·祭统》。
    ③《孝经·广扬名章》。
    ①《臣轨·卷上·至忠》。
    ②《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
    ③《论语·子路》。
    ④《孟子·尽心上》。
    ⑤梁启超:《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⑥李春成:《孝行与官德:公德与私德间关系的案例分析》,复旦学报,2010年第3期。
    ①梁启超:《新民说》,第16页。
    ②(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3-103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第16页。
    ④刘清平:《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⑤《孟子·公孙丑上》。
    ⑥刘海滨编:《熊十力论学术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⑦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第45页。
    ①牟宗三撰,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①《管子·形势解》。
    ②《韩昌黎文集·原道》。
    ③《汉书·卷七十二·鲍宣传》。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21页。
    ②牟宗三撰,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第158页。
    ③牟宗三撰,罗义俊编:《中国哲学的特质》,第159页。
    ①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起始时间—兼论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形成的社会条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②董崇山:《政体论》,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182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①储建国:《中国古代君主混合政体》,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①《贞观政要·卷四·太子诸王定分》。
    ②《礼记·礼运》。
    ①《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②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③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第55页。
    ①《贞观政要·卷五·公平》。
    ②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131页。
    ③《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列传》。
    ①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史哲,2009年第1期。
    ①唐五代进士的总数当在7182人以上,诸科当在3125人以上,因有些年份失载而不注人数,所以这只是
    最为保守的统计数字”,“加之秀才、制科、上书拜官、上封拜官、赐及第等,总数当在3万人以上。转引自储建国,《中国古代君主混合政体》,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储建国,《中国古代混合政体》,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清)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明太祖论》,屠友祥校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③姚乐野:《明清科举制与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11页。
    ①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②《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
    ①《金文诂林·卷一》。
    ②《战国策·秦策三》。
    ③《明夷待访录·原法》。
    ①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②刘爱玲:《魏晋时期的门阀世族》,前沿,2004年第1期。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二八》。
    ④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第495页。
    ⑤《韩非子·内储说下》。
    ①《韩非子·备内》。
    ①(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第10-11页。
    ①现在一些国家仍保留君主制,如英国、荷兰、瑞典、比利时、日本,国王、天皇更多地是象征意义,没有实际的权力,如现任日本天皇主要职责是任命,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任免,出席礼仪性的外事活动和国家典礼等,政事由首相及其组建的内阁负责。
    ②(美)基恩·福克斯:《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第43页。
    ①秦树理:《公民道德导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第146页。
    ①(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
    62页。
    ②(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第63页。
    ③(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第86页。
    ①(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②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①(美)科恩:《论民主》,第22页。
    ②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5期。
    ③邱小玲:《论公共权力视阈下的官德建设》,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3页。
    ②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5期。
    ③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页。
    ①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①《论语·季氏》。
    ①(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3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②(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8-49页。
    ③覃道明、徐龙福、刘小钧:《官本位的成因及其消除对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①池如龙:《官本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源》,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①覃道明、徐龙福、刘小钧:《官本位的成因及其消除对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②《资治通鉴·卷二》。
    ③张旭霞:《试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①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②八议: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上请:八议者之近亲属及五品以上官员,若犯法不从司法程序,直接上请皇帝裁决;官当、减赎:官吏犯法,用其官职折抵减轻刑罚。
    ①转引自何勤华:《中国古代等级法观念的渊源及其流变—兼评西方法的等级观和平等观》,法学,1992年第9期。
    ②程同顺、杨文彬:《传统等级观念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第20页。
    ②(英)A.J.米尔恩:《人权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87-88页。
    ③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①(德)乔治·恩德勒等编:《经济伦理学大辞典》王淼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01年版,第324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6页。
    ③(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72页。
    ④(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162页。
    ⑤(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243页。
    ①《荀子·仲尼》。
    ②《唐律疏议·户婚》。
    ③韩德强:《论人的尊严》,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④《唐律疏议·十恶》。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黄义英:《等级、本分与补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结构和功能探析》,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
    ②(德)乔治·恩德勒等编:《经济伦理学大辞典》,第324页。
    ③胡玉洪:《“人的尊严”思想的法律意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154页。
    ②《论语·季氏》。
    ③《墨子·尚同上》。
    [1]魏征等编纂:群书治要(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3]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4]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5]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6]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7]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8]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9]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1]虞世南: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
    [12]虞世南撰,陈虎译注:帝王略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4]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5]李世民撰,吴云、冀宇编辑:唐太宗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笺解: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7]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8]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0]王云五主编:魏郑公谏录、魏郑公谏续录、梁公九谏(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21]王云五主编:忠经、臣轨、政训、官箴(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2]范祖禹:唐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3]范祖禹:帝学,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4]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董诰等编:唐文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6]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7]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28]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9]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30]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1]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32]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4]董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5]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徐元浩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9]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40]王斯睿:慎子校正,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44]陈鼓应:老子注译集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6]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7]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49]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0]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51]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52]王肃: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54]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5]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56]贾谊、阎振益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57]王利器:新语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8]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9]陈立撰,王文锦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60]蔡邕:独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1]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2]王肃: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3]赵蕤:长短经,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5]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6]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本。
    [67]王钦若: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68]李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9年版。
    [69]姚铉辑:唐文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0]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71]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3]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4]陈亮撰,邓广铭点校: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75]陈亮辑:苏门六君子文粹,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6]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77]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8]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79]张居正:帝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80]吕坤:呻吟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1]李贽: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2]顾炎武撰,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4]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85]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86]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87]唐甄:潜书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8]中央研究院:明实录(太祖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9]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90]陈宏谋:五种遗规,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91]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屠友祥校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92]梁启超: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3]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4]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95]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年版。
    [96]刘海滨编:熊十力论学术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97]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99]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0]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版。
    [101]牟宗三:历史哲学,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版。
    [102]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3]张君劢:中国专制君主政制之评议,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8年版。
    [104]吴晗:皇权与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5]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7]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8]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09]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0]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版。
    [11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2]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113]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115]王亚南: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6]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8]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9]唐长孺、吴宗国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1]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三民书局,1980年版。
    [122]周桂钿: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3]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4]金曜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5]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7]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8]高明士: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129]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30]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1]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132]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3]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34]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35]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6]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7]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8]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9]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0]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忠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1]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2]张分田:秦始皇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3]徐大同、高健主编: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4]徐大同总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5]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6]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147]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8]黄俊杰: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9]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0]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151]叶林生、丁伟东、黄正术: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2]朱子彦:多维视角下的皇权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3]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4]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5]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56]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157]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8]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59]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60]吴光远:权力与人性——中国古代皇权之争,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6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2]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3]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164]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明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5]杨建祥:中国古代官德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66]朱海凤、史鸿文:治国范畴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7]肖群忠:君德论——《贞观政要》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8]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9]王瑞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70]王吉林:君相之间——唐代宰相与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1]雷家骥:帝王的智源——贞观政要,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72]陈志贵:贞观之治新探——唐太宗政绩兴与衰,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3]蒋庆:政治儒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74]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5]中国法律史学会编:中国文化与法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76]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版。
    [177]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178]张师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9]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0]白奚:先秦哲学沉思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1]王子今:“忠”观念研究——一种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与历史演变,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2]罗筠筠:法势·权术·君道—中国古代君臣智道透析,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83]李平沤: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4]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5]黄俊杰、江宜桦编:公私领域新探:东亚与西方观点之比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6]秦树理:公民道德导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7]胡如雷:李世民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88]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9]牛致功:唐高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0]杨生民:汉武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1]匡亚明主编:李世民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2]韩德强:论人的尊严,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93]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9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9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98](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9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0](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0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02](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203](英)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04](美)阿伯巴齐等著:两种人——官僚与政客,陶元华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
    [205](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6](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7](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208](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9](英)约翰·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10](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1](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12](法)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谈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1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1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1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16](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217](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主编:公与私的思想史(第一卷),刘文柱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8](日)山本七平:《贞观政要》的领导艺术,周君铨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
    [21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北京:华夏出版社,徐湘林、戴龙基等译,1989年版。
    [220](美)托马斯·亚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1](美)基思·福克斯: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版。
    [222](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223](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4](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225](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2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27](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桦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