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与政治密不可分,而宗教又关乎人生,在中国古代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下,帝王是政治上之最高代表,而在王朝更迭、皇权交替频繁的政治背景下,帝王又是命运无常与人生多舛的最深切体会者,由此,中国古代之帝王可作为我们探究宗教与政治、宗教与人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刘宋王朝作为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乃中国古代历史上宗教开始勃兴之季,又是门阀政治结束、皇权政治重新确立之时,故而对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之研究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纵观刘宋诸帝,自武帝以来大都采取了扶持并利用佛教的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著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敕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方面。其中,对佛教之利用主要表现为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之预言、祥瑞及谶言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佛教因素对传统礼制之渗透又为这一时期佛教与政治结合之重要特点。然而,刘宋帝王对佛教之扶持并不代表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施行了一些相应的管制措施,主要表现为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沙汰无行僧尼、把持度僧权、设立僧官及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等,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可以说,刘宋诸帝基本保持了佛教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了佛教的良性健康发展。其自身信仰方面,则难免受到佛教广泛宣扬之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等思想的影响,表现为建寺造像、设斋灌佛等,大做佛事,欲修功德以求福报,具有浓厚的功利特点。
     刘宋皇族为世奉天师道之家族,深受天师道信仰传统之浸染,此亦成为刘宋皇族做姻党上之结合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刘宋建立之初,其天师道信仰多次表现出对政治之服从,这贯穿于武帝刘裕镇压同奉天师道之孙恩、卢循及桓玄的军事活动中。天师道经此沉重打击,不得不重整旗鼓,积极进行自我调整,以改变昔日反叛朝廷之形象,求得新政权之庇护,主要表现为迎合政治、向新政权表忠诚等。随着天师道及道教其他诸派之整顿改革,刘宋帝王开始适时采取了对道教人士进行礼遇、笼络之举措。到明帝时更是对道教人士多方迎请,并为其修筑道馆,任命道馆馆主,亲自师事之,这一政策导向亦为其后诸帝所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刘宋诸帝中还颇有关注上清、灵宝等道派经典的搜集整理者,这对诸道派之发展及统一的道教的形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刘宋诸帝所征召礼接之道教人士多有高洁之品行,且学识渊广,博通儒玄释道,对其之礼遇笼络不但有利于促进冲淡、纯朴之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益于敦风化俗,还利于促进道教内部之交流、道教教理之弘扬乃至道佛间的论释辩难,从而促进学术之争鸣与繁荣。可以说,刘宋帝王之道教政策是与当时道教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对于道教方面借道术图谋不轨、干预政治之行为,刘宋诸帝都是坚决打击并严加防范的,甚至还把以道术谋不轨作为其清除异己的有力借口。个人信仰方面,则表现为以道教之道术、仪轨等为自身生命及生活谋取利益,而道教房中术、黄白术、驱邪治病之法及其所宣扬之长生不死、羽化升仙观念等亦对刘宋帝王内心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宋帝王对于鬼神巫术、杂祠淫祀等一类民间信仰的态度在不同时期有所区别。开国帝王刘裕凭借武功取得天下,对自身力量及谋略之崇信远大于所谓巫鬼神祗一类,故即位不久便以惑民费财为由下达了禁止淫祀之诏令。但其并不排斥对其做政治军事上之利用,甚至以之作为引导风俗、辅翼教化之重要手段,体现出其对待民间信仰方面的功利态度。其后之文帝作为励精图治之一代帝王,当延续了武帝之相关政策,其对巫蛊祝咒一类巫术尤其深恶痛绝,然禁之不力,竟至亡身于兹。自孝武帝公开废除武帝普禁淫祀政策,承认杂祠淫祀之合法地位后,之后诸帝均对巫鬼神祀术数一类甚加崇奉,表现为崇信巫者、畏鬼作祟、恣行厌胜、拜祭诸神、迷信星象等方面,其中尤需注意者为其对蒋神和苏侯神之崇奉,不但为其重建祠庙,甚至对其加爵封秩,这与当时内外形势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统治者利用鬼神巫术一类手段防范异己、翦除政敌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孝武以后诸帝虽对鬼神巫术星象一类崇信备至,却严防其为宗室朝臣所用,对于宗室朝臣与巫者交结、以星象术数图谶等行谋逆之行为是坚决惩治、严厉禁绝的。巫鬼星象卜筮一类除可作政治上之利用外,又可服务于帝王个人私欲及宫廷生活,因而深受孝武帝以后诸帝之崇信。
     可以说,在对待宗教信仰方面,刘宋帝王既有军事政治上之利用,又有扶持奖掖之举措,既有思想组织上之引导,又有制度规模上之管控,宗教信仰在刘宋一代成为繁荣文化的重要因素,刘宋帝王之宗教政策也成为其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宗教信仰之风的浸淫及个人私欲的驱动下,刘宋诸帝亦难逃其列,在个人信仰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多元化、功利化等特点。
     刘宋帝王对待宗教信仰的政策举措既有对东晋一代的继承和沿袭,亦有新情况下的新发展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之齐、梁、陈三代树立了典范,并成为之后历代王朝处理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
Relig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olitics,which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life of the human.The emperor was the highest representative in politics in the highly centralized autocratic monarchy system of ancient China, and also was the one who deepest experienced the fatelessness and capriciousness of the life in the alternately frequent change of dynasties and the imperial power. Then,the emperor of ancient China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oint of penetration for our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and relations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life.As the first dynast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Liu Song Dynasty was right the epoch when religions began flourishing and inperial politics re-established with the end of the rule of influential families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mperors and religions in Liu Song Dynasty was a typical exemplification.
     Since Emperor Wu of Song, most of the emperors in Liu Song Dynasty took the policy of supporting and making use of Buddhism, such as inviting and showing kindness and patronage to famous monks and nuns, building temples and casting Buddhist statues, setting up bodhimandala and holding observances,inviting monks to preach Buddhist Scripture,ordering the royal young generation to associate with prestigious monks and nuns, contact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states that venerating Buddhism,and so on.In addition, their making use of Buddhism was aimed to apotheosize the imperial power and to bless their rule.Especially the emperors who established the dynasty and who got to the throne in an unusual way,drew the support of Buddhist prophecy, propitious omens and auguries to prove the sacred a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 proclaiming their virtue and morality and stablizing their political rule.What's more, Buddhist factors'perme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etiquette was an important feature conc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Buddhism and Politics of this period. Nevertheless, the support policy of Liu Song emperors didn't mean blindly connivance. Instead,the empeors timely implemented som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under the principle that Buddhism was not allowed to infringe on political rule,such as imposing restrictions on the building of temples, pagodas and statues, winnowing out misbehaving monks and nuns,holding on the power of allowing to take the tonsure, appointing monk officials, preventing monks and nuns from intervening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s,and so on. It was just these measures that gave the Buddhism comparatively effctive guidence and management, thus avoiding suffering the persecution fate which was happened in the north due to its excessively unhealthy development.From all above,we can say that the enperors of Liu Song Dynasty basically maintained the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licy on Buddhism,which promo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uddhism.With regard to their own religious beliefs, the emperors were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thoughts of Karma and transmigration which were widely publicized by Buddhism,as a result of which they built temples and statues,provided fast for monks and nuns and did some other kinds of Buddhist activities.What they did were just to pray to Buddha for blessing,so their beliefs were strongly utilitarian.
     Liu Song royal family was a family worshiping Celestial Master Taoism for generations,thus saturated deeply by the belief, which was an impo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ffinal and politically and militarily affined combination of Liu Song royal family. However, the Celestial Master Taoism belief displayed its obedience to politic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Liu Song, which went through Liu Yu(Emperor Wu of Song)'s military activities suppressing the movement leaded by Sun En, Lu Xun and Huan Xuan,who were also disciples of Celestial Master Taoism.After the heavy blow, Celestial Master Taoism chose to regroup itself, start afresh and actively carry out self-adjustment to change its former image of rebellion and then seek asylum from the new regime. So they pandered to political authority, showed loyalty to the new regime,and did other things like this.With the rectifications and reforms of different sects of Taoism,the ruler of Liu Song Dynasty began to take opportune measures such as giving courteous reception to and befriending with Taoists. When it came to the reign of Emperor Ming, the emperor greeted the Taoists from different places, built temples for them, appointed masters of the temples, and even acknowledged the Taoists as his master or teacher. All of these was a good policy guidance which was mostly followed by his successors. It is noteworthy that some of emperors of Liu Song Dynasty showed solicitude for the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 of different sects of Taosim, 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ect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fied Taoism. The Taoists convened by the emperors were mostly of noble and unsullied character, having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of Confucianism, Metaphysics, Buddhism and Taoism, so the emperors'veneration policy on them were not only helpful to form simple social atmosphere and refine the custom, but also conducive to promote internal communication of Taosim, the preaching of its teachings, debation between Taosim and Buddism, and then academic contending and prosperity. From the above, we can see that Liu Song emperors'policy on Taoism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f there were people concocting plots and intervening in politics by means of Taoist magic arts,Liu Song emperors would resolutely strike hard and show no mercy.What's more,they even used the behavior of concocting plots by means of Taoist magic arts as an excuse to clear political dissidents. Concerning the personal beliefs, the fact was that the emperors often took advantage of Taoist magic arts and rituals to seek benefits for their own lives and their daily life. Both the Taoist arts such as bedroom arts on coition, alchemy and thoughts of ascending to heaven and becoming immortal had mad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beliefs of the emperors.
     Liu Song emperors'attitude toward supernatural witchcrafts, miscellaneous temple sacrifices and other kinds of folk beliefs like this differed at different times. The founding emperor Liu Yu seized the throne depending on his military power, so he believed in his own strength and strategy rather than witches,ghosts and deities,which led to the fact that he issued a decree of prohibiting miscellaneous illegal temple sacrifices as soon as he ascended the throne.However, Liu Yu didn't exclud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m politically and militarily,and he even used them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guide the customs and assit the indoctrination.All of this reflected his utilitarian attitude toward folk beliefs. Liu Yu's successor, Emperor Wen,an emperor arousing all his efforts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was supposed to inherit Liu Yu's related policy,and cherished a deep-seated hatred in particular for witchcrafts such as cursing by means of witch doll.Unluckily,he finally died to some exent due to his ineffective prohibition on witchcrafts.Since Emperor XiaoWu publically abolished Emperor Wu's prohibition on miscellaneous illegal temple sacrifices and recognize their legitimacy,the successors all showed their extreme worship toward witchcrafts and things like that. So we can see the fact that they respected and believed in witches,feared the ghosts haunting and causing troubles, abused some kind of cursing witchcraft called yasheng, worshiped and showed cult to various deities, had deep faith in astrology,and so on. Of particular note is the emperors'worship and belief in Jiang God and Suhou God. The emperors not only rebuilt temples for them,but also raised their official ranks,all of which were to some exten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and also were the emperors'making use of the witchcrafts to prevent the alien and eliminate the political dissidents.Although Emperor XiaoWu and emperors after him in Liu Song Dynasty were obsessed with witchcrafts, astrology,and things of this kind,they strictly prevented the imperial clansman and courtiers fro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m,and resolutely punished and forbided the behavior of colluding with witches and ploting rebellion by means of astrology, witchcrafts, prophecy and things of this kind.Things such as witchcrafts and divination not only can be used for political purposes for the emperors,but also can be used to satisfy the emperors'private desire and their court life,which were the reason why they were popular with Emperor XiaoWu and emperors after him.
     Above all, Liu Song emperors'policy on religions was taking advantage of religions for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urposes,providing support and promotion, giving guidance in regard to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ver the system and scale.Religions became an significant factor to mke the culture prosperous in Liu Song Dynasty,and Liu Song emperors'policy on religions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cultural policy.
     Saturated in the religious atmosphere and driven by their private desires, Liu Song emperors unavoidably had no immunity for religons and religious beliefs, showing strongly diversification and utilitarian features in their personal faith.
     Liu Song emperors'policies and relative measures on religions inherited those of East Jin Dynasty to some extent, on the basis of which gained new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All of these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later dynasties such as Qi Dynasty, Liang Dynasty and Chen Dynasty,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later dynasties to deal with religious issues, serving as a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with importan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① 所谓“人为宗教”乃与“原始宗教”相对应而言。参李申《论宗教的本质》,《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57页。
    ② 张践《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关系历史特点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26页。
    ③ 即张荣明先生所谓之“政治宗教”或曰“国家宗教”、“秩序宗教”,参氏著《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1页:《秩序宗教与生命宗教——对汉晋儒教、道教产生和基本功能的考察》,《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第45-48页。
    ① 王永智先生在其《论宗教信仰与人的需要》一文中亦论及宗教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他指出:“宗教在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人生痛苦的根本消除及人的终极幸福的获得上满足着人的需要”,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见《齐鲁学刊》2011年第6期,第82-84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第420页。
    ② 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第120-124页。
    ③ 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5页。
    ④ 张荣明《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① 邸永君《汉语“宗教”一词的由来与衍变》,《中国宗教》2004年第8期,第67页。
    ② 邸永君《汉语“宗教”一词的由来与衍变》,《中国宗教》2004年第8期,第67页。
    ③ 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6页。
    ④ 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7页。
    ⑤ 参樊化江《关于宗教的定义》,《中州统战》1998年第6期,第14页;邸永君《汉语“宗教”一词的由来与衍变》,《中国宗教》2004年第8期,第67页;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5页。
    ⑥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Z].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UP).
    ①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V01.9.Auckland,1995, P.1016.
    ② 卫金森,查灵《宗教百科全书》,吴研蓉译,猫头鹰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③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1010页。
    ④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4页。
    ⑤ 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⑥ 转引自曹红《宗教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辨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 期,第26页。
    ① 方奇《何为宗教之浅见》,《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2期,第1页。
    ② 李申《论宗教的本质》,《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58页。
    ③ 陈麟书《关于宗教的界定》,《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第250页。
    ④ 张荣明《儒教是否宗教:困境和出路》,《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年12月,第171页。
    ⑤ 转引自吕大吉《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第83-84页。
    ⑥ 缪勒《宗教学导论》,陈观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8页。
    ⑦ 季羡林《儒学?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第33页。
    ⑧ 张荣明《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38页。
    ① 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上册),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0页。
    ② 转引自吕大吉《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第85页。
    ③ 转引自曹红《宗教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辨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26页。
    ④ 马克思《<黑格尔法旨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⑤ 密尔顿·英格《宗教的科学研究》,小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70年,第7页。
    ⑥ 岸本英夫《宗教学》,大明堂1961年,第1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⑧ 列宁《社会主义与宗教》,见《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⑨ 李申《论宗教的本质》,《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57页。
    ⑩ 周国黎《宗教是什么——对吕大吉教授回答的质疑与异议》,《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第130页。
    (11) 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王先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① 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第12-14贝。
    ② 卢红《宗教定义质疑》,《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41-42页。
    ③ 方奇《何为宗教之浅见》,《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2期,第1页。
    ④ 陈麟书《宗教学通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⑤ 《儒学与宗教性问题——成中英教授与中国社科院专家对谈纪要》,《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第61页。
    ⑥ 李申《论宗教的本质》,《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56页。
    ⑥ 张荣明《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39页。
    ① 李申《中国儒教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8页。
    ② 韩星《儒教是教非教之争的历史起源及启示》,《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第62-68页。
    ③ 林金水《儒教不是宗教——试论利玛窦对儒教的看法》,《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135-138页。
    ④ 解光宇《关于儒教的思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第151-152页。
    ① 郭晓东《二十世纪下半叶港台学者儒教研究概况》,《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132页。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52页。
    ③ 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5、168、182、258-259页。
    ① 以上详参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儒家与儒教》,《中国哲学》第3辑,三联书店,1980年8月:《儒教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朱熹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
    ① 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51、73-74页。
    ② 李申《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第1-10页。又可参《儒学与宗教性问题——成中英教授与中国社科院专家对谈纪要》,《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第62页。
    ③ 李申《儒教、儒学和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24页。
    ④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00年。
    ⑤ 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⑥ 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⑦ 其关于宗教之分类又作政治宗教与生命宗教(见张荣明《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1页)或秩序宗教与生命宗教(张荣明《秩序宗教与生命宗教——对汉晋儒教、道教产生和基本功能的考察》,《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第45-48页),而儒教即所谓中国中古之政治宗教或秩序宗教。
    ⑧ 张荣明《儒教是否宗教:困境和出路》,《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年12月,第171-172页。其还强调:“所谓‘儒教’,仅仅指儒术独尊以后的中国中世纪官方意识形态,既不指向此前或此后的儒学, 也不指向中国中世纪非官方化的儒学。”见《儒教与道教关系的个案分析》,《管子学刊》2006年第1期,第85页。
    ① 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② 张岱年《儒学与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③ 季羡林《儒学?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第33页。
    ④ 朱春《儒教是社会化、世俗化的特殊宗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⑤ 参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⑥ 详参加地伸行《何谓儒教》,于时化译,《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陈东《儒教是关于死的宗教——加地绅行的儒教观》《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⑦ 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张践:《儒学与宗法性传统宗教》,《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
    ⑧ 参解光宇《关于儒教的思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
    ① 参史建群《帝王——儒教的至上神》,《中州学刊》1993年第6期;《儒教帝王神的三个特征》,《殷都学刊》1994年第1期。
    ② 李国权、何克让《儒教质疑》,《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
    ③ 张岱年《儒学与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第32页。
    ④ 崔大华《“儒教”辨》,《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
    ⑤ 《儒学与宗教性问题——成中英教授与中国社科院专家对谈纪要》,《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第61-62页。
    ⑥ 郝逸今《儒家·儒教·儒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第84页。
    ⑦ 转引自张荣明《儒教是否宗教:困境和出路》,《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年12月,第168页。
    ① 注:此所谓“民间宗教”不同于前述张荣明先生作为与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服务之“政治宗教”相对应的广义“民间宗教”概念。
    ② 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中国宗教》2004年第9期,第50页。
    ③ 参《“宗教与政治”学术研讨会综述》,《宗教与民族》2003年第0期,第295页。
    ④ 王友三《中国宗教史》(上下),齐鲁书社1991年;周燮藩、牟钟鉴、潘桂明、王宜娥、韩秉方著《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冯良方《超人间的信仰——中国古代宗教》,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林中泽《宗教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 宗教史著作中对刘宋帝王与佛教之论述,只有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一书所论稍详,兼及武帝、文帝、孝武帝、前废帝及明帝,但亦仅限于对相关史实之罗列。
    ⑥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 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 对本书之评价,可参冯军《(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评介》,《天府新论》1995年第3期;张泽洪《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③ 李刚《中国古代宗教政策的特色——以魏晋南北朝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6期。
    ④ 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民族出版社2006年。又可参冉光荣《中国宗教政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中国的宗教政策)》(《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对其之评述。
    ⑤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思想)第八章第四节,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① 刘莘《南朝君主的思想倾向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 孙欣《南朝文化政策研究》,青岛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③ 张践《儒家的宗教观念与古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黄心川《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邰耀昌《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宗教的利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肖太国《影响封建制中国宗教政策的因素》,《港航论坛》2006年第2期;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Open Times)2006年第4期,等等。
    ④ 黄忏华《南朝佛教》,见《中国佛教史略》,载于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一辑),知识出版社1980年4月,第29-40页。
    ⑤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第520-550页;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6-492页;郭朋《中国佛教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6-67页。
    ⑥ 邱明洲《中国佛教史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7-49页。
    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5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②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85-189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1-233、246、252页。
    ④ 李国荣《佛光下的帝王——中国古代帝王佛事活动秘闻》,团结出版社1995年,第114-130页;《帝王与佛教》,团结出版社2008年,第104-115页。
    ⑤ 释海法《白马寺与中国佛教海法一滴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第225-228页。
    ⑥ 王志平《帝王与佛教》,华文出版社1997年,第49-57页。
    ⑦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80-186页。
    ⑧ 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88页;《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2-86页。
    ⑨ 蔡日新《汉魏六朝佛教概观》,文津出版社2001年,第167-170页。
    ⑩ 方广铝《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1、404页。
    ① 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9-90页。
    ② 刘鹏《细说中国佛教》,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③ 翟文明《话说中国》第五卷《佛教》,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第48-49页;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0-71页:弘学《中国佛教简史》,巴蜀书社2008年,第18-19页;梁启超、黄忏华、蒋维乔《中国佛教十六讲》,长征出版社2008年,第30-31页;星云《佛教历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57页。
    ④ 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9-23页。
    ⑤ 野上俊静等著,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第32页;塚本 善隆《中国中世仫教史论攷》,大东出版社1975年,第51-100页;藤堂恭俊等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史》,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102-128页;镰田茂雄著,郑彭年译《简明中国佛教史》,华宇出版社1987年,第81-82页;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佛光出版社1986年,第87-123页;宫川尚志《宋书佛教史料稿》,《东海大学文学部纪要》1969年13辑,《南史·北史佛教史料稿》,《东海大学文学部纪要》1985年第43辑。
    ① 以上分见杨耀坤《刘宋初期的皇权政治与佛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3-86页;程爱琴《论刘宋王朝与扶南国交往的宗教动因》,《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98-101页;王永平《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7-50页,后收入其所著《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一书(广陵书社2010年,第278-285页),略有改动:罗亮《元嘉佛教中的“黑衣宰相”释慧琳》,《大家》2010年第8期,第21-22页。
    ② 以上分见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83-90页;陈文英《魏晋南北朝最高统治者的“倡佛”》,《天中学刊》1997年第6期,第79-83页;华方田《南朝帝王与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3年第3期,第41-47页:芮诗茗《东晋南朝时期僧侣和统治阶级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魏航《试析南北朝帝王对佛教发展的影响》,《中华文化论 坛》,2004年1期,第142-146页。
    ① 戴绿红《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各阶层对佛教的态度与接受模型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第6-8页。
    ② 俞晓红《帝王的宗教需求与佛教的兴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44-48页。
    ③ 方立天《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第113-122页;黄修明《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政治化特征》,《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第20-25页:(日)竺沙雅章、刘建编译《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与佛教》,《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46-49页;王永会《佛教政治哲学简论》《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80-83页:王凯伦《南北朝佛教政治化探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6期,第7-8页。
    ④ 以上分见贺光中《历代僧官制度考》,载于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193-300页;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1期: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曹旅宁《南北朝隋唐五代僧籍制度探究》,《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后出版成书,巴蜀书社2003年);白文国、赵春娥《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⑤ 板野长八《刘裕受命的佛教性瑞符》,《东方学报》东京,第十一册之一,1940年;塚本善隆《关于南朝(元嘉治世)的佛教兴隆》,《东洋史研究》第二十二卷第四号,1964年,后收入其所著《中国中世佛教史论考》一书第三部分。
    ① 以上分见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1984年;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李养正《道教概说》,中华书局1989年;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金正耀《中国的道教》,商务印书馆1996年;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通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唐大潮《中国道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 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990年于创文社作为《东洋学丛书》系列首次出版);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译《中国的道教》,齐鲁书社2010年。
    ③ 钟下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77页。
    ① 吕锡琛《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湖南出版社1991年: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0-161页。
    ② 李国荣《帝王与炼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5-142页:李国荣《帝王与道教》,团结出版社2007年。
    ③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5-161页。
    ①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中正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李振铭《天师道与东晋末年政局——以孙恩卢循事件与刘裕为中心的考察》,淡江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② 黄修明《汉魏南北朝道教政治化略论》,《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4期:周勇《道教理论的政治色彩及其政治观念》,《西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周勇《道教与政治关系论》,四川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陈昌文《道教的政治情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胡昌升《道教治世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周德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王权交流的“文化认同”探研》,《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③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35-237页。
    ①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武汉出版社2007年。
    ② 李刚《魏晋南北朝政府对宗教徒参政及对淫祀左道的政策》,《宗教学研究》1990年第Z1期。
    ③ 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梁满仓《浅析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宗教因素》,《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胡阿祥《蒋山、蒋州、蒋王庙与蒋子文崇拜》,《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陈圣宇《六朝蒋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姚潇鸫《蒋子文信仰与六朝政治》,《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
    ④ 王健秋《苏峻何以有祠——晋史札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李红艳《南朝“苏侯神”祭祀初探》,《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权家玉《南朝的“苏侯”神信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陈圣宇《六朝民间巫觋鬼神崇拜与地名——以蒋子文和苏峻为例》,《中国地名》2006年第12期。
    ⑤ 梁满仓《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孙开萍《六朝时期的民间信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宋燕鹏《两汉南北朝时期淫祠》,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王建明《东晋南朝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萧放《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东方论坛》2003年第3期: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巫觋与淫祀》,《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吴成国《六朝厌胜巫术考述》,《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2007年;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西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洪卫中《汉魏晋南北朝“望气”浅论》,《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宋燕鹏《试论汉魏六朝民 众建立祠庙的心理动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① 法琳《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上。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100《传记篇》兴福部及道宣《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亦有记载,稍有出入。《法苑珠林》卷100《传记篇》:“宋时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译经二百一十部。僧尼三万六千人。”(第2890页)《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自是宋朝释教隆盛,名僧智士郁若稻麻,宝刹金轮森如竹苇。相承八主五十九年,其诸译人华戎道俗二十有四人,合出修多罗、毗尼、戒本、羯磨、优波提舍、阿毗县论、传录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几十六卷”。(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卷,No.2149,第257页中。以下《大唐内典录》所据皆《大正藏》本。)
    ② 《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第256页下。
    ① 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晋庐山释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5-216页。以下《高僧传》引文均据此版本。
    ② 《资治通鉴》之记载可与此互证:“循,谌之曾孙也,……少时,沙门惠远尝谓之曰:‘君虽体涉风素,而志存不轨,如何?’”见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12晋安帝元兴元年,中华书局1976年,第3541页(以下《资治通鉴》引文皆据此版本)。
    ③ 沈约《宋书》卷93《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8-2279、2281页(以下所引《宋书》均据此版本);李延寿《南史》卷75《隐逸传L》,中华书局1975年,第1860、1865页(以下《南史》引文均据此版本);《佛祖统纪》卷26《净土立教志》“莲社七祖”之慧远,《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卷,No.2035(以下《佛祖统纪》引文皆据此版本),第261页下-262上。
    ④ 被摈的口实是“显异惑众”,实际上他在禅法、义理、学风等方面,都与鸠摩罗什不同,在长安形成威胁罗什集团的强大势力,见杜继文《论南北朝的佛典翻译》,载于氏著《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86页注1。
    ① 《高僧传》卷2《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传》,第72页。梁代僧祐 《出三藏记集》卷14《佛驮跋陀传》所载略同,中华书局2008年,第542页。(以下《出三藏记集》引文均据此版本)
    ②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据僧传所载,慧观南游乃因罗什示寂及罗什生前劝其至南土弘扬佛教之言,然考诸史,其真正原因乃被罗什集团所摈。
    ③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0-261页。
    ④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磵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⑤ 参《宋书》卷42《刘穆之传》(第1306页)、《宋书》卷61《武三王·庐陵王义真传》(第1633-1635页)及《资治通鉴》卷118晋安帝义熙十三年条(第3712-3713页),亦参李琼英《刘裕七月灭后秦》,《文献》1999年第1期;左华明《刘裕北伐后秦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杨铭《论刘裕北伐后秦之战及其历史影响——魏晋十六国时期民族战争的个例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① 《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碉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② 《宋书》卷61《武三王·庐陵王义真传》,第163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18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则载“义真行在前,会日暮,夏兵不穷追,故得免。”(第3721页)略同。
    ④ 《出三藏记集》卷15《智严法师传》则曰“不知何许人”,其余略同,第576页。
    ⑤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3《宋京师枳园寺释慧严传》,第98-99页。
    ① 《高僧传》卷12《宋京师东安寺释法恭传》,第466页。
    ② 《高僧传》卷13《宋京师白马寺释僧饶传》,第499页。
    ③ 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卷2《宋东青园寺业首尼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97页。(以下《比丘尼传》引文皆据此版本。)
    ④ 《续高僧传》卷3《唐京师胜光寺中天竺沙门波颇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卷,No.2060,第440页上。(以下《续高僧传》引文皆据此版本)
    ⑤ 蒋维乔先生根据《高僧传》所载诸僧,列出罗什相续之法系,并指出“罗什死后,徒众往南方者居多”,见氏著《中国佛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6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⑥ 《高僧传》卷7《宋寿春寺石碉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⑦ 梁代释宝唱《名僧传》一书已失传,今唯有口本文历二年(1235年)笠置寺僧人宗性摘抄的《名僧传钞》传世,其保存了《名僧传》的完整目录,并对一些要文进行了摘抄。本文《名僧传》引文所据乃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下)(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所附录之《名僧传钞》(第834-878页)。
    ⑧ 《名僧传》卷19《县摩密多传》,《名僧传钞》第861页。
    ① 《名僧传》卷19《僧伽罗多哆传》,《名僧传钞》,第862页。
    ② 杜继文《论南北朝的佛典翻译》,载于氏著《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学者文集》,第285页。
    ③ 《高僧传》卷2《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传》,第73页。《出三藏记集》卷14《佛驮跋陀传》则日:“……其先后所出,六卷《泥洹》、《新无量寿》、《大方等》、《如来藏》、《菩萨十住》、《本业》、《出生无量门持》、《净六波罗蜜新微密持禅经》、《观佛三昧经》凡十一部”,其余略同,第543页。
    ④ 据《高僧传》本传(第265页),慧观“著《辩宗论》、《论顿悟渐悟义》及《十喻序》赞诸经序等”,慧严与慧观、谢灵运等依照法显所译六卷本《泥洹经》加以品目,改作三十六卷,即所谓《南本涅槃》。
    ① 以上俱见《高僧传》卷7《宋寿春寺石磵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② 《高僧传》卷3《宋京师枳园寺释智严传》,第99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15《智严法师传》,第577页。
    ④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第77页。
    ⑤ 《高僧传》卷3《宋黄龙释昙无竭传》,第93-94页。并参《出三藏记集》卷15《法勇法师传》,第581页。
    ⑥ 方立天主编、华方田副主编《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85页(以下皆据此版本)。
    ⑦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97页。以下相关引文均据此版本。
    ① 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佛教》,《史林》2000年第4期,第13页。
    ② 以上俱见《宋书》卷31《五行志》,第919页。
    ③ 以上俱见《宋书》卷27《符瑞志上》,第784、786页。
    ① 按:即首都建康,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京城与京邑”条,中华书局1985年,第123页。(以下皆据此版本)
    ② 按:此“宋王”指刘裕,但此时刘裕尚未进爵为王,刘裕进爵为王在长安平姚秦之后。据《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十月,晋帝诏进宋公爵为工,加十郡益宋国,并前为二十郡。……”(第20页)而早在八月刘裕部下便已克长安,擒姚泓,刘裕并于九月到达长安,参《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42页)、《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第20页),并李琼英《刘裕七月灭后秦》,《文献》1999年第1期。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传》,第266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所载略同,第344页上。
    ④ 据《宋书》卷85《王景文传》,王智为王景文伯父,琅琊临沂人,“少简贵,有高名,高祖甚重之,常云:‘见王智,使人思仲祖。’与刘穆之谋讨刘毅,而智在焉。它日,穆之白高祖曰:‘伐国,重事也,公云何乃使王智知?’高祖笑曰:‘此人高简,岂闻此辈论议。’其见知如此。为太尉谘议参军,从征长安。”(第2177-2178页)
    ⑤ [宋]李防撰,夏剑钦、王巽斋校点《太平御览》(第7卷)卷806“珍宝部”之“璧”条,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12-513页。(以下《太平御览》引文皆据此版本)
    ⑥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6页。
    ①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46页。
    ②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东晋以后政权嬗代之特征”条,第255页。
    ③ 左华明《刘裕北伐后秦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他还提到当时后秦收容了一些刘裕的政敌,如东晋内部因反对刘裕失败而逃亡的一些将领和司马氏的宗室,并帮助他们南侵。此外,韩国学者朴亨宽认为,“刘裕北征的意义首先在于为日后掌握政权,打出恢复中原的旗帜,以得到北方名族的信赖与协作,达到政治目的。”(朴亨宽《论刘裕的家世与执政过程》,《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亦认为是为达到篡权之政治目的。
    ④ 《南史》卷《宋纪上·宋武帝》,第20页。
    ① [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11,中华书局1986年,第385页。(以下皆据此版本)
    ② 《太平御览》(第1卷)卷39“地部”之“嵩山”条,第335页。
    ③ 《建康实录》卷11所载略同,第385页。
    ④ 参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佛光出版社1986年,第92-93页(以下皆据此版本):又见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2页(以下皆据此版本)。
    ① 《太平御览》(第1卷)卷39“地部”之“嵩山”条,第335-336页。
    ② 严耀中教授引此例指出“不少僧人会使用道法道术”来说明江南道教与佛教流播有更直接之干系,见氏著《中国东南佛教史》,第22页。
    ③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8页。
    ④ [日]板野长八《刘裕受命の佛教瑞符》,《东方学报》东京,第十一册之一,1940年。
    ⑤ 汤用彤先生引此故事指出:“此疑系刘裕篡位时劝进者所陈符瑞多条之一,然假口于僧徒,亦可觇朝廷之颇重佛法也。”见氏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2页。
    ⑥ 此事《宋书》不载。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54“宋武微时符瑞”条云:“《南史》最喜言符瑞,诡诞不经,疑神见鬼,层见叠出。”(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云:“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有五色龙章。诸僧惊以白帝。帝曰:‘上人无妄言。’”(第344页上)略同。
    ① 《南史》本纪云:“又经客下邳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宝其余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创,傅之并验。”(第2页)《建康实录》卷11“高祖武皇帝”亦载之,稍简:“尝于下邳舍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方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既而,忽失僧所在,帝惊而异之。”(第362页)此外,《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云:“帝始生有神光之异,既长游下邳,遇异沙门于逆旅曰:‘天下丧乱,拯之者其君乎?’时患手疮,沙门以黄散药留之,忽不见。以药传疮,一治而愈。”(第343页下-344页上)
    ② 《弘明集》卷11《高明二法师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事(并李书)》,《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No.2012,第71页下。(以下《弘明集》引文皆据此版本)《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载此事曰:“帝梦异僧语之曰:‘君前世曾施维卫佛一钵之饭,今报斯位。’”(第344页L)略同。
    ③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93页。
    ④ 板野长八《刘裕受命の佛教性瑞符》,《东方学报》东京,第十一册之一,1940年。
    ⑤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99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传》,第266页。
    ⑦ 《高僧传》卷8《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传》,第324页。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传》,第266页。
    ⑨ 清代孙文川撰,陈作霖编。南朝佛法隆盛.广建寺塔,梵宇琳宫,遍布江东,孙文川搜集诸书,考稽南朝佛寺,然未及付印即遽归道山,其遗稿经江宁陈作霖编纂整理,间加批驳,分注其下,成“南朝佛寺志”上下两卷。计考得南朝佛寺二百二十六寺,每寺述其创建及演变,继附考证,所采诸书皆录原文,凡南朝诸史、金陵类书及名家艺文凡涉及佛寺者,有见必录,一字一语,皆有所本。参《佛光大辞典》第3746页。
    ① 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2册)102《南朝佛寺志》,明文书局1980年,第54-55页。(以下《南朝佛寺志》引文皆据此版本。)
    ② 周一良先生提到,“刘裕借北伐立功名,以便‘篡位’”,而“九锡乃篡夺政权之先奏”,见氏著《魏晋南北朝札记》“《王弘传》漏略”条,第154页。另“东晋以后政权嬗代之特征”条中亦指了出“加九锡一事,在南朝成为具文形式,乃夺取政权之前奏”(第255页)。
    ③ 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8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④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99页、第103页。
    ⑤ 《高僧传》卷13《宋京师祗洹寺释道照传》,第510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所载略简:“永初元年,帝设斋内殿,令沙门道照陈词。至“百年迅速,苦乐俄顷”之句,帝善之,别赐嚫金三万。”(第343页下)
    ① 《魏书》卷114《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1页。(以下《魏书》引文皆据此版本。)
    ② 《高僧传》卷13《晋京师瓦官寺释慧力传》,第481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3《历代会要志》所载略同,“金像”作“金佛”,分见第344页上、第461页下。
    ③ 唐代道世《法苑珠林》卷13《敬佛篇》所载同,唯“侍人”作“寺人”。见[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第464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① 王永平《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9页。
    ② 转引自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第82页。
    ③ 《法苑珠林》卷100《传记篇》兴福部,第2890页。此外,唐代法琳《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宋高祖武皇帝”下亦有此载,并有“供招贤圣,遍学千僧”之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No.2110,第503页上。(以下《辩正论》引文所据皆此版本)
    ④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一,《卍新纂续藏经》(以下简称《续藏经》)第77册,新文丰出版社1995年,第4页中。
    ⑤ 《南朝佛寺志》,第141页。
    ⑥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上、下。
    ⑦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86、187、217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
    ② 见后文宋文帝“自幼接受佛教之熏陶”。
    ③ 《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磵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④ 详论见于后文所论宋文帝“自幼接受佛教之熏陶”。
    ⑤ 《高僧传》卷13《宋京师祗洹寺释道照传》,第510页。
    ⑥ 《宋书》卷61《武三王·庐陵王义真传》:“与陈郡谢灵运、琅邪颜延之、慧琳道人并周旋异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第1635-1636页。
    ⑦ 《宋书》卷51《宗室·刘义庆传》,第1477页。
    ⑧ 分见《高僧传》卷3《宋京师道林寺噩良耶舍传》,第129页;卷12《宋京师南涧寺释道同传》,第463 页;卷七《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传附昙囧传》,第275页;卷13《齐齐福寺释道儒传》,第515页;《比丘尼传》卷4《成都长乐寺昙晖尼传》,第183页。
    ① 分见《高僧传》卷3《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传》,第119页;卷三《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1页;卷7《宋京师鸟衣寺世慧叡传》,第260页:卷7《宋京师东安寺慧叡传》,第260页;卷7《宋吴虎丘山释僧彻传》,第278页:卷13《齐乌衣寺释昙迁传》,第501页。
    ② 《宋书》卷68《武二王·彭城王义康传》,第1797页。
    ③ 分见《高僧传》卷8《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传》,第308页;卷13《宋长干寺释昙颖传》,第511页;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第453页;《比丘尼传》卷2《竹园寺慧浚尼传》,第106页。
    ④ 分见《高僧传》卷三《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1-132页;卷十三《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512页;卷7《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传》,第278页。
    ⑤ 《宋书》卷68《武二王·南郡王义宣传》,第1799页。
    ⑥ 《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8页。
    ⑦ 分见《高僧传》卷12《宋京师东安寺释法恭传》,第466页;卷13《宋灵味寺释昙光传》,第514页。
    ⑧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4页中。
    ⑨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① 《高僧传》卷13《宋豫州释僧洪传》,第484页。
    ② 《名僧传》卷27《僧供传》,《名僧传钞》第869页。
    ③ 《资治通鉴》卷117晋安帝义熙十二年,第3691页。
    ④ 《资治通鉴》卷118晋安帝义熙十三年,第3699页。
    ⑤ 《名僧传钞》云“乃有敕至彭城”,似僧洪被系关押于彭城,而与前载僧洪“为官所录,在湘府判奸”不符,故疑为“乃有敕自彭城”之误。
    ① 《广弘明集》卷24《僧行篇》,《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No.2103,第272页中。(以下《广弘明集》引文皆据此版本)
    ② 《出三藏记集》卷12《宋明帝救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序》,第438页。
    ③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44页。
    ④ 据《魏书》卷38《王慧龙传》,义熙年间,太原王愉、王绥因之前对刘裕多所凌辱而遭刘裕诛杀,王愉之孙王慧龙年方十四,“为沙门僧彬所匿”而最终得以逃至后秦(第875页)。由此可见刘裕诏令中所谓佛门“专成逋薮”之一端。
    ⑤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99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僧苞传附法和传》,第272页。
    ① 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② 田光烈《我国历代僧官制度略述》,载于《内明》1991年,第226期,第36页。
    ③ 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43、244页。
    ④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中将慧严、慧观、僧导都列入罗什法系中,第56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
    ① 《高僧传》卷2《晋京师道场寺佛驮跋陀罗传》,第72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
    ③ 《高僧传》卷6《晋庐山释慧远传》,第215页。
    ④ 详见《高僧传》卷6《晋庐山释慧远传》,第219页。
    ⑤ 《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页。《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中所记略简:“裕,字德舆,小字奇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第1页)
    ⑥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29页。
    ① 分见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54、卷55,第302、326页。
    ② 祝总斌《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50页。
    ③ 见《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9、10页。
    ④ 《宋书》卷92《良吏传》,第2261页。
    ⑤ 分见《宋书》卷41《后妃·孝懿萧皇后传》(第1281页)及卷71《徐湛之传》(第1844页)。
    ⑥ 《南史》卷70《循吏传》,第1695页。《建康实录》载“帝微时躬于丹徒业农”,第390页。
    ⑦ 分见《魏书》卷35《崔浩传》及卷97《岛夷刘裕传》,第810、2129页。
    ⑧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2“江左世族无功臣”条,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以下《廿二史札记》引文皆据此版本。)
    ⑨ 祝总斌先生指出,“仅仅根据贫穷是无法分辨士庶的。因为即便望族、士族,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也可能一个时期内生活艰难。”见《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第55页。
    ⑩ 陈寅恪《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金明馆从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99页、107页。(以下《金明馆丛稿初编》引文皆据此版本。)
    (11)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从稿初编》,第65-68页。
    (12)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9、155页。
    (13) 见《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4) 朴亨宽《论刘裕的家世与执政过程》,《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① 陈寅恪《东晋南朝之吴语》,《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87-388页。
    ② 王永平《论宋武帝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宋武帝刘裕对节俭的倡导及影响》,《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③ 如许辉《刘裕与“元嘉之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裘世京《试论刘裕》,《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
    ④ 陈勇《刘裕与晋宋之际的寒门士族》,《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⑤ 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3、244页。
    ⑥ 《宋书》卷43《傅亮传》,第1336-1337页。
    ⑦ 祝总斌《晋恭帝之死和刘裕的顾命大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60页。此外,蔡日新先生亦指出:刘裕出身寒微,而在两晋以来盛行的门阀制度中,像他这样的出身是很难以步士林的,何况他此番却足想践帝祚,如果不来一点神异的事迹以蛊惑于天下,他恐怕难以夺取天下并坐稳王位。见氏著《汉魏六朝佛教概观》,文津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① 桓玄之前欲沙汰沙门,必定招致了当时佛教界的怨愤,而刘裕诛灭桓玄,自然成为佛教徒所要寻找的依靠力量及攀附的对象,日本学者镰田茂雄指出:“佛教界对于除去意图整肃佛教的桓玄,都以恩人的态度看待刘裕,都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见氏著《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91页。
    ②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思想),第353页。
    ③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东晋以后政权嬗代之特征”条,第259页。
    ④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69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⑤ 陈寅恪先生指出:“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见氏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 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① 《宋书》卷64《郑鲜之传》,第1696页。
    ②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29页;《资治通鉴》卷111晋安帝隆安三年,第3499页。
    ③ 《宋书》卷64《郑鲜之传》,第1696页。
    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7“梁武帝”,中华书局1975年,第1288页。
    ⑤ 周一良先生亦指出,“当时侨姓甲族所贵尚者,风范仪态趋走应对也”,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孙楷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53-457页。
    ⑦ 《宋书》卷52“史臣曰”,第1506页。
    ⑧ 《资治通鉴》卷113晋安帝元兴三年,第3566页。
    ⑨ 《资治通鉴》卷116晋安帝义熙八年,第3649页。
    ⑩ 王永平《论宋武帝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第52页。
    (11) 《宋书》卷64《郑鲜之传》,第1696页。
    (12) [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31“宋书·列传”条,中华书局1977年,第447页。
    (1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6页。
    (14) 前引启请刘裕供养佛像之王谧,即为琅琊王氏之重要代表,曾在桓玄当政时与高僧慧远一起反对桓玄沙 门应敬王者之论,而与桓玄论难往复四次以上(王谧《答桓太尉》,《弘明集》卷十二,参孙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出版社1992年,第285-288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虽然此段史料失于神异,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裕之崇佛行为与高门大族之关系。
    ① 《习学记言序目》卷31“宋书·列传”条,第448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1页。
    ③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7页。
    ①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4页。
    ②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页。
    ③ 胡宝国先生不赞同陈寅恪先生的解释,他通过对琅琊王氏、高平郡氏及陈郡殷氏等相关史料的分析,认为陈寅恪先生所说众多北来家族信奉天师道均属“家世相传,由来己久”很难成立。他指出,北来侨人信奉天师道是从东晋中期的第二代人开始的,而非陈先生所谓天师道信仰传统乃侨姓北人永嘉南渡时从北方所携而来。他进一步指出,吴越之地早有道教传统,而且到东晋,在东部地区道教势力依然很强大(田余庆先生亦强调这一地区之道教传统),北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他认为,这些北人信奉天师道很可能是来自于南方当地文化的影响。(胡宝国《晚渡北人与东晋中期的历史变化》,《北大史学》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虽然胡先生与陈氏在江南天师道之来源问题上尚存在某些分歧(唐长孺先生在其《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一文中指出:“东晋时期江南天师道似乎自两条路线传入,一是来自蜀中,但尚无确切证据;二是世奉五斗米道的侨姓如琅邪王氏等带着他们的世传宗教一起东渡。”更倾向于陈寅恪之观点,参《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但二者均承认地域环境之于家族宗教信仰之影响则无疑。
    ④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从稿初编》,第9页。
    ⑤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1、123页。
    ⑥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灵宝”条,第106-107页。
    ⑦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0页。
    ⑧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9页。
    ① 学界普遍认为追溯其先祖至汉高祖之弟楚元王刘交为史官缘饰,但笔者认为史籍中载其于彭城一带当大致不误。
    ② 《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第1页。
    ③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29页。
    ④ 《宋书》卷1《武帝纪上》载刘裕曾祖刘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第1页)。参阅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收入《金明馆从稿初编》,第65-68页。
    ⑥ 京口晋陵地区即属胡先生所谓有道教传统的吴越之地。
    ⑦ (不详)……刘膺——刘熙——刘旭孙——刘混——刘靖——刘翘——刘裕。
    ⑦ 刘裕家族中带有天师道色彩之人名多见于刘裕之后,而家族中过江第一人刘混以前则朱见信道痕迹,此似可说明胡宝国先生认为北人天师道信仰受南方文化影响之说更为可信。
    ⑧ 刘遵考一支世系:刘淳(刘裕曾祖父刘混之弟)——刘岩——刘涓子——刘遵考——刘澄之、刘琨之。
    ⑨ 关于刘道怜与道教之关系,张国安、林长春都有相关论述,见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161页: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中正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66-67页。
    ①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75页下。(以下《道藏》引文皆据此版本)
    ② 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3,《道藏》第24册,第877页中。
    ③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3页。
    ④ 因而卿希泰先生认为“上清派在开创之初,本与天师道有密切的关系”,参其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4-345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⑤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67页。
    ⑥ 《上清道类事相》卷3引《道学传》第十八,《道藏》第24册,第884页上。
    ⑦ 都筑晶子《六朝时代的江南社会与道教》,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基本问题》,中华书局2010年,第256-278页。
    ⑧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5页。
    ② 李振铭《天师道与东晋末年政局——以孙恩卢循事件与刘裕为中心的考察》,淡江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① 《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1、12负。
    ② 主要为水嘉之乱时南迁于京口一代之侨姓北人,即陈寅恪所谓“不以学术擅长,而用武勇擅战著称”之武力集团,他们是与侨姓高门相对的次等士族,参阅《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第65-68页。
    ③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5页。
    ④ [晋]陈寿《三国志》卷46《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注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64年,第1110页。
    ⑤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第3页。
    ① 《三国志》卷15《魏书·张既传》:张鲁降后,“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第472页),卷23《魏书·杜袭传》:曹操平汉中后北返“留(袭)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第666页)
    ② 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52页。
    ③ 唐长孺先生认为“琅邪的道教传统应当是太平道,天师道传入这一地区是较晚的事”,而后又认为琅琊王氏为“世奉五斗米道”,“北方在汉末并没有天师道传播,其传播至早也应在天师道系师张鲁北迁之后”,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收入《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44-156页。
    ④ 唐长孺《魏晋期间北方天师道的传播》,《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47页。
    ⑤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5页。
    ① 范子烨《东晋时期京口天师道及相关之历史问题——以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为中心》,《“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年11月12日,第57页。
    ① 前引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第18-38页);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牛(以下所据皆此版本):孙丽《两晋之际琅邪王氏宗教信仰初探》,《东岳论丛》1998年第2期:吴正岚:《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永平、姚晓菲《中古时代琅邪王氏之天师道信仰及其影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孙艳《东晋南朝江东世族的天师道信仰——以会稽山阴孔氏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等等。
    ② 有关杜子恭之记载,主要见于《晋书》卷100《孙恩传》、《宋书》卷100《自序》、《南齐书》卷54《高逸传》孕《真诰》、《三洞珠囊》、《云笈七签》等道教典籍。据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杜子恭,姓杜,名昺,字叔恭,子子恭,载于《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12月第0期,第51-52页。此外,史籍中又有“杜炅”、“杜明师”之称,与杜子恭为同一人。关于杜子恭名字之辨析考证,可参任继愈《中国道教史》,第118-120页: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载《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59页;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2页;卿希泰先生观点稍有不同,参《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273-275页。
    ③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第24页。
    ④ 唐长孺《太平道与天师道——札记十一则》,载《唐长孺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60页。
    ⑤ 见任继愈《中国道教史》,第114页。
    ① 《三洞珠囊》卷1《救导品》,《道藏》第25册,第296页下。
    ② [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10,《道藏》第6册,第967页上。
    ③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130页。
    ④ 如钟嵘《诗品》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条载陈郡谢氏送谢灵运于“杜治”养之,刘敬叔《异苑》卷7亦载此事:“初钱唐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中华书局1996年,第72页)关于“治”、“靖”之义,可参阅[日]吉川忠夫《静室考》,载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中华书局1993年,第446-477页。
    ⑤ 《三洞珠囊》卷1《救导品》,《道藏》第25册,第296页下、301页上。
    ⑥ 据学者考证:“古书上的杜昺、杜炅、杜子恭、杜叔恭、杜恭实为一人,即杜明师。”详参谢文学《钟嵘(诗品)谢灵运条杜明师考》,《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39-43页。
    ⑦ [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昺”条,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685-686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⑧ 《晋书》卷100《孙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631-2632页。(以下相关引文皆据此版本)
    ⑨ 《宋书》卷100《自序》,第2445页。
    ⑩ 《云笈七签》卷111《涧仙传》“杜昺”条,第686页。
    (11)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0页。
    (12) 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54-59页。
    ① 《宋书》卷100《自序》,第2445页。
    ② 此事又见于《太平御览》(第6卷)卷666“道部”之“道士”条:“晋陆纳为尚书令,时年四十,病疮,告杜恭云:‘弈世短寿,临终皆患此疮。’恭为奏章,又与云飞散,谓纳曰:‘君命至七十。’果如其言。”(第225页)
    ③ 《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昺”条,第686页。
    ④ 《太平御览》(第6卷)卷666“道部”之“道士”条,第225页。
    ⑤ 谢氏还有前文所引送谢灵运于杜治寄养之事。关于谢氏与天师道之关系,可参见丁红旗《东晋南朝谢氏家族病史与道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⑥ 《宋书》卷100《自序》曰:“(沈)警累世事道,亦敬事子恭。”(第2445页)后又敬事子恭之门徒。
    ⑦ 《高齐书》卷48《孔稚珪传》载其父孔灵产:“东出过钱塘北郭,辄于舟中遥拜杜子恭墓,自北至都,东向坐,不敢背侧。”(中华书局1972年,第835页。以下引文皆据此版本。)杜子恭死后尚如此受尊敬,生前当深受孔氏之敬事。关于孔氏之奉道,参孙艳《东晋南朝江东世族的天师道信仰——以会稽山阴孔氏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⑧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1页。
    ① 《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昺”,第685页。
    ②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0、172页。
    ③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0页。
    ④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第2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⑤ 关于卢悚事可参《晋书》卷8《海西公纪》,卷9《孝武帝纪》,卷27《五行志上》,卷74《桓彝附秘传》,卷81《毛宝附子安之传》及卷98《桓温传》,《资治通鉴》卷103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年)十一月条(第3260-3261页),《法苑珠林》卷55《破邪篇》妖乱惑众第四,第1664页。
    ⑥ 《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昺”条,第686页。
    ⑦ 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54、59页。
    ⑧ 据宋明帝泰始年间杜京产于舟中遥拜杜子恭墓之事,《南齐书》卷48《孔稚珪传》,第835页。
    ⑨ 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59页。
    ① 《晋书》卷100《孙思传》,第2631-2632页。
    ② 《宋书》卷100《自序》,第2445页。
    ③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赵王伦之废立”部分有相关论述,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7页。
    ④ 《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昺”条,第686页。
    ⑤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2-314页。
    ⑥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0-161页。
    ⑦ 钟国发《杜了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60页。
    ⑧ 关于孙泰得以继承杜子恭教团之领导权,钟国发先生指出“孙泰何以能成为子恭的接班人,无从详究。估计有个人才干的因素,也有家族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因素。”参《杜了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59页。
    ①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页。
    ② 《魏书》卷97《岛夷桓玄传》,第2120页。
    ③ 《晋书》卷64《会稽文孝王道子传》,第1735页。
    ④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页。
    ⑤ 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59页。
    ①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页。
    ② 《云笈七签》卷111《洞仙传》“杜禺”条,第686页。
    ③ 《魏书》卷96《僭晋司马叡传》,第2107页。
    ④ 《晋书》卷64《会稽文孝王道子传》,第1737页。
    ⑤ 有关于此,可参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从稿初编》第61页:唐长孺《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洋占领》,《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第21页: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第228页:及胡宝国《晚渡北人与东晋中期的历史变化》关于“北人去会稽”之论述,载《北大史学》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⑥ 《晋书》卷64《会稽文孝王道子传》,第1737页。
    ⑦ 唐长孺《太平道与天师道——札记十一则》,载《唐长孺文存》第765页。
    ①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2633页。
    ②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2页。
    ③ 《晋书》卷100《卢循传》,第2634页。
    ④ 《资治通鉴》卷112晋安帝元兴元年,第3541页。
    ⑤ 《建康实录》卷10,第316页。
    ⑥ 如萧耦《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文史哲》1955年第12期;董家遵《关于孙恩、卢循起义的性质问题》.《学术研究》1963年第6期;刘静夫《读<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与杨伟立同志商榷》,《历史教学》1964年第5期:朱大渭《孙恩徐道覆起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历史论从》(第一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华书局1964年,103-129页;漆泽邦《孙恩卢循起义浅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梁赞英《略论孙恩、卢循起义的性质》,《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柯友根《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阶级基础及其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1期: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64-277页: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58页:等等。
    ⑦ 杨伟立《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历史教学》1963年第5期:杨家友《试论孙恩、卢循起事的性质》,《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赖红卫《重论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东岳论丛》1997年第1期: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李刚《魏晋南北 朝宗教政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6-218页,等。
    ① 万绳楠《五斗米道与孙恩起兵》,《江淮论坛》1981年第5期。
    ② 关治中,王克西《也论东晋末年孙思集团的性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等等。
    ③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08、312-323页。
    ④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1-12、154-155页。
    ⑤ 陈寅恪先生亦指出:“卢悚或即循同族”,《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页。
    ⑥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2页。
    ⑦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9-321页。
    ⑧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58页。
    ⑨ 漆邦洋《孙恩卢循起义浅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第43页。
    ①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2页。
    ② 《晋书》卷100《卢循传》,第263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15晋安帝义熙六年,第3629页。
    ④ 陈寅恪《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金明馆丛稿初编》第93页。
    ⑤ 《晋书》卷100《孙恩传》,第2633-2634页。
    ⑥ 万绳楠《五斗米道与孙恩起兵》,《江淮论坛》1981年第5期,第57页。
    ⑦ 《晋书》卷100《卢循传》,第2636页。
    ⑧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0页。
    ① 详参黎志添(Lai Chi—tim) "Daoism and Political Rebellion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道教与东晋的政治性叛乱》),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Europe and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9。
    ② 李振铭《天师道与东晋末年政局——以孙恩卢循事件与刘裕为中心的考察》,淡江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③ 朱大渭《孙恩徐道覆起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历史论丛》(第一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华书局1964年,第111页。
    ④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书店1984年,第78页。
    ⑤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灵宝”条,第107页。
    ⑥ 唐长孺《太平道与天师道——札记十一则》,载《唐长孺文存》第761-762页。
    ①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58页。
    ② 漆泽邦《孙恩卢循起义浅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第43页。
    ③ 朱大渭《孙恩徐道覆起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历史论丛》(第一辑),第111页。
    ④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灵宝”条,第107页。
    ⑤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3页。
    ⑥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14页。
    ⑦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0页。
    ⑧ 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23页。
    ① 参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2-164页,详见后文“天师道对政治之迎合及自我调整”部分。
    ②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6页。
    ③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5页。
    ④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灵宝”条,第106-107页。
    ①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第114页。
    ②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63、66页。
    ③ 《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8页。
    ④ 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载于汤球辑《九家旧晋书辑本》,鼎文书局1995年,第486页。
    ⑤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第106-107页。
    ① 《资治通鉴》卷118晋安帝义熙十四年,第3723-2724页。
    ② 《晋书》卷10《安帝纪》,第267页。
    ③ 《晋书》卷32《后妃下·孝武文李太后传》,第981页。
    ④ 陶弘景《真诰》卷8《甄命授》,《道藏》第20册,第535页中。(以下《真诰》引文皆据此版本)
    ① 《太平御览》卷666“道部”之“道士”,第225页。刘敬叔《异苑》卷4亦载此事,第28页。
    ②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9页。
    ③ 《晋书》卷9《孝武帝纪》,第242页。
    ④ 详参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56、58页。
    ⑤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下》,第3001-3002页。
    ⑥ 左华明《刘裕北伐后秦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213页。
    ① [日]吉冈义丰《六朝の图谶道经——关于太上洞渊神咒经》,《道教经典史论》,大正刊行会1955年,183-204页,并参氏著《道教と佛教》第三,国书刊行会1976年,250页,注12。
    ③ [日]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352-360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① 刘国梁《试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成书年代及其与佛教的关系》,《世界宗教》1983年第3期。
    ② 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兼论唐代政治与道教之关系》,《文史》第23辑,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第282页。
    ③ 马承玉《从敦煌写本看<洞渊神咒经>在北方的传播》,载于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道教文献专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00页。
    ④ 卿希泰《试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乌托邦思想及其年代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4-47页。
    ⑤ 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762页。
    ⑥ 以下关于此经之引文皆据敦煌本,有异于《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本者则另行注明。
    ⑦ 《道藏》本无此句及以下删节之文,《道藏》第6册第3页上。
    ⑧ 此四字《道藏》作“人民无泞”,《道藏》第6册第3页上。
    ⑨ 《道藏》本作“绍其先基”,《道藏》第6册第3页中。
    ⑩ 二字《道藏》亦作“人民”,《道藏》第6册第3页中。
    (11) “木子弓口”为为拆字格,即指李弘,多有学者以此处为李弘信仰之与刘裕禅代之结合,或以李弘为刘裕之辅佐,笔者较赞同左景权先生之说,认为此处为唐高宗时用以羽翼储君李弘而特别羼入之文字,参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兼论唐代政治与道教之关系》,《文史》第23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282-285页。
    (12) 《道藏》本作“五世之孙刘子,佐治天下,系绍仙基,大汉人民,多有值三宝者”(《道藏》第6册,第5页上)。
    ① 此四字《道藏》本中“江左刘氏”改作“江左贤相”,此外它处之“刘氏”称谓,亦有减省(《道藏》第6册,第8页中)。关于《道藏》本所载之异,当为刘裕禅代后,《神咒经》已失其迎合政治之作用,故而后人在补加后十卷内容时于“江左刘氏”字样有所省略或修改,敦煌本所载当为原始版本之内容。
    ② 《宋书》卷1《武帝纪上》,第1页。
    ③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第14页。
    ④ 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兼论唐代政治与道教之关系》,《文史》第23辑,第281页。
    ⑤ [法]索安,刘屹译《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Taoist Roots in the Apocrypha,1983年初刊),载《法国汉学》第4辑,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第84页,注[228]。以下所据皆此中译版本。
    ⑥ 《宋书》卷31《五行志》,第919页。
    ⑦ 参方诗铭《“汉祚复兴”的谶记与原始道教——晋南北朝刘根、刘渊的起义起兵及其他》,《史林》1996年第3期。杨梅《也谈‘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三期,第42页。
    ① 孙英刚《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史林》2011年第3期,第67页。
    ②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第12页。
    ④ 孙英刚《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史林》2011年第3期,第60页。
    ⑤ 《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5页下。
    ① 关于《三天内解经》的造作时间,可参杨联陞《老君音诵诫经校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1956年,第34页;大渊忍尔《道教史研究》冈山大学共济会书籍部1964年,第502页:又参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三天内解经》2卷”下:“陈国符、杨联陞、福井康顺、吉冈义丰、小林正美、长部和雄、尾崎正治皆认为该经出自刘宋,有的说是新天师道系的著作,此说颇为有理。”(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② 有关此事,法国著名道教学者索安女士提到:“这件事中的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在同一年.417年,同样件在嵩山的‘天师’寇谦之,而他很快就北上去宣告老君对拓跋魏皇帝的神旨了。嵩山在当时被作为一种分裂的中国重归统一的象征。塚本善隆指出:按照这些记载,天命,通过山神这一中介,向南由一个僧人,向北由一个道教的天师大约在同一时间传授。”实为有趣。见[法]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第83页。
    ③ [日]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53-155页。
    ④ [法]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第84页。
    ⑤ 《三天内解经》卷下,《道藏》第28册,第417页中。
    ⑥ 小林正美指出:“元始天尊是在元始系《灵宝经》作成时开始被使用的。”见氏著《六朝道教史研穷》.第155-157页。
    ①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57页。
    ② 详参《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4页上-中、415页中-下。
    ③ 《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5页下。
    ④ 《三天内解经》卷上,《道藏》第28册,第415页下。
    ① [日]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96页。
    ② 《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所载稍简,略同:“夏四月己卯,初禁淫祀,除诸房庙。其先贤以勋德立祠者,不在此例。”(第26页)《建康实录》卷11“高祖武皇帝”仅载“禁淫祀”,第389页。
    ③ 《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8页。杜佑《通典》卷55《礼十五》“淫祀兴废”条所载略同,中华书局1988年,第1559页。
    ④ 《资治通鉴》卷119宋武帝永初二年,第3739页。
    ⑤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第822页上。
    ⑥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6《曲礼下》,中华书局1989年,第152页。
    ⑦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武汉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注⑥。(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① 《礼记集解》卷45《祭法篇》,第1204页。
    ②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89页。
    ③ 参梁满仓《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王建明《东晋南朝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等。
    ④ 参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第59页;王永平《宋武帝刘裕对节俭的倡导及影响》,《河北学刊》2010年05期,等。
    ⑤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页;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90页。
    ①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摘要第2页、正文第67-68、2、77页。
    ② 石泰安《二至七世纪的道教与民间信仰》(吕鹏志译),《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39-67页。
    ③ Kristofer Schipper, "Purity and Strangers—Shifting Boundaries in Medieval Taoism", T'oung Pao, V01.80,1994。
    ④ 施舟人《道教的清约》,《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149-167页。
    ⑤ 劳格尔《词汇的问题——我们如何讨论中国宗教?》(谭伟伦译),《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260-270页。
    ⑥ Lai Chi—tim"The Opposition of Celestial Master Taoism to Popular Cults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Asia Major,3rd,11,1999。
    ⑦ 黎志添《六朝天师道与民间宗教祭祀》,载氏著《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学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
    ⑧ 刘屹《中古道教的三道说》,《华林》第1卷,中华书局,2001年。
    ⑨ 王承文《东晋南朝之际道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以天师道和古灵宝经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⑩ 周质平、Willard.Peterson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联经出版公司2002年,第19-38页。此外,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中亦指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巫觋“是深为当时佛教徒、道教徒和部分儒者极力贬斥的”对象,载于傅飞岚、林富士主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202页。
    (11) 李丰楙《行瘟与送瘟:道教与民众瘟疫观的交流与分歧》,《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家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1994年,第379页。
    (12)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第16页。另外,成书于晋宋之际的《洞渊神咒经》斥责俗师打鼓祀神、杀猪犬鸡三牲召唤百鬼、祠祀野神,并以之为乱邪,认为这样不但得不到护佑,反而会遭三官之考掠,并终致灭门。它要求奉道之家一心专谨,归向行道,香火作斋,不得外引俗师来交乱道法。此亦为道教反对祭祠俗神邪鬼之一证。
    ① 《宋书》卷3《武帝纪下》,第59页。《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所载相同(第27页),《建康实录》卷11所记稍略:“上不豫,以道怜、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上不许。”(第38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19宋武帝永初三年,第3743页。
    ③ 《太平广记》卷283“巫(附厌咒)”之“女巫秦氏”,中华书局1961年,第2254页。(以下《太平广记》引文皆据此版本)
    ④ 《建康实录》卷11所载略同,第361页。
    ① 《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41页。
    ② 关于蒋子文在中国宗教世界中的地位,林富士先生曾指出:“在明代以前(尤其是六朝时期),蒋子文甚至拥有近似关帝在明清时期国家祀典中的地位”(见氏著《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载于傅飞岚、林富士主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第164页);朱偰先生在考察南京古迹时亦指出:“子文功业,虽无足道,然其神话势力之大,直足以风靡六朝,甚至追崇帝号,亦犹关羽之于后世也。故言金陵古迹,不可以不一述蒋庙。”(见氏著《金陵古迹图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7页)。
    ③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1页。
    ①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5,中华书局1979年,第57页。
    ② 至于具体时间学者间尚存在分歧,日本学者宫川尚志认为是在孙权于黄龙六年(229)称帝,并由武昌迁至建业,二度以此为都城之后所发生的事(详见宫川尚志《民间の巫祝道と祠庙の信仰》,载于氏著《六朝宗教史》,国书刊行会1948年,第213-215页):而林富士先生则以229年在中国南方并没有发生疫灾,从而断定应在孙权首度以建业为都城的211年(详见氏著《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69页)。
    ③ 自宫川尚志《民间の巫祝道と祠庙の信仰》,《六朝宗教史》第193—235页;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69、170页。
    ④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中文摘要,第1页。
    ⑥ 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第58-69页。
    ⑦ 陈圣宇《六朝蒋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165-169页。
    ⑧ 姚潇鸫《蒋子文信仰与六朝政治》,《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111-117页。
    ⑨ 胡阿祥《蒋山、蒋州、蒋王庙与蒋子文崇拜》,《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第10-15页。
    ① 《晋书》卷65《王导传》,第1754页;此事又见录于刘义庆《幽明录》卷五“蒋侯索食”条:“中书郎王长豫有美名,父承相导至所珍爱。遇疾转笃,导忧念特至,正在床上坐,不食已积日。忽见一人,形状甚壮,著铠持刀,王问:‘君是何人?’答曰:‘仆是蒋侯也。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尔。勿复忧。王欣喜动容。即命求食,食遂至数斗,内外咸未达所以。食毕,忽复惨然。谓王曰:‘中书命尽,非可救者。’言终不见。”(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152页)。
    ② 原文作“咸宁中”。此依汪绍楹说。详见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5,第59页。
    ③ 《搜神记》卷5,第59页。《太平广记》卷293“神三”之“蒋子文”亦载此事,第2330页。
    ① 汪绍楹先生考证此条并非出自《搜神记》,因为西晋无谢玉,此谢玉应为谢琰之误。谢琰乃谢安子,干宝定不可记此时之事。《太平广记》引作出《搜神记》、《幽明录》、《志怪》等书(第2329、2331页)。详见《搜神记》卷5,第60-61页。
    ②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75页及注26。
    ③ 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第58页。
    ④ 见《建康实录》卷七,第174页。校注口,此段文字为今本《晋书》所未见,是《实录》引征诸家旧《晋书》之文。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12《庙宇门》之“蒋帝庙”亦载此事云:“晋苏峻之难,钟山神同蒋侯为助,且曰:‘苏峻为逆,当共诛锄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① 《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18页。
    ② 梁满仓《浅析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宗教因素》,《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第47-52页。
    ③ [唐]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七,中华书局1962年,第39页。
    ④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7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96页。
    ⑤ 《晋书》卷64《会稽文孝王道子传》,第1738页。
    ⑥ 《幽明录》卷5“蒋子文”条,第151页。
    ① 见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开明书店1984年,第1465-1466页。
    ② 关于战争之时向神灵祈祷的做法,林富士先生曾指出:“鬼神能左右战争胜负的观念,从汉初一直到魏晋时期,应该始终不曾断绝”。(见氏著《汉代的巫者》,稻乡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而蒋子文之所以被选为战争保护神,当与其最初为建康一带“土地神”这一身份相关。
    ③ 姚潇鸫《蒋子文信仰与六朝政治》,《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111-117页。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第58-69页:等等。
    ④ 姚潇鸫《蒋子文信仰与六朝政治》,《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第114-115页。
    ①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第24-25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2页。其还提到:“南朝佛法之隆盛,约有三时。一在元嘉之世”,见第231页。
    ②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故事》,第69页上。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2页。
    ④ 《宋书》卷75《王僧达传》,第1954页。
    ⑤ 《高僧传》卷8《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传》,第324页。
    ① 《资治通鉴》卷125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第3947页。
    ② 以上均出自《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7-108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14《求那跋摩传》,第543页。
    ④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下。据《高僧传》卷3《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传》,“景平元年,平陆令许桑,舍宅建刹,因名平陆寺。后道场慧观.以跋摩道行纯备,请住此寺,崇其供养,以表厥德。跋摩共观加塔三层,今之奉诚是也。”第118页。
    ①《高僧传》卷3《宋京师道林寺畺良耶舍传》,第128页。
    ② 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10“译经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卷,No.2034,第95页下。(以下皆据此版本)
    ③ 以上均出自《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0-131页。
    ④ 《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传》,《名僧传钞》第852页。
    ⑤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载曰:“初住祗洹寺,俄而,太祖延请,深加崇敬。”第131页。
    ⑥ 详见《出三藏记集》、《开元释教录》及《历代三宝纪》等所录译经名目。
    ⑦ 《高僧传》卷2《晋河西昙无谶传》,第80页。
    ⑧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中。
    ⑨ 《高僧传》卷11《宋京师中兴寺释慧览传》,第418页。
    ⑩ 《高僧传》卷12《宋京师东安寺释法恭传》,第466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②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8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14《求那跋摩传》,第543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3页。
    ⑤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
    ⑥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⑦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僧念尼传》,第179-180页。
    ① 《历代三宝纪》卷4“译经后汉”,第49页上。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第255-256页。《佛祖统纪》卷36云:“帝设御斋,亲临地坐食”,第345页上。
    ③ 转引自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
    ④ 《续藏经》第70册《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四分律名义标释》卷十三,第301页。
    ⑤ 《高僧传》卷8《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传》,第323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8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中。
    ③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上。
    ④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上。
    ⑤ 《南朝佛寺志》卷上“宋报恩寺”条,第141-142页。
    ⑥ 《南朝佛寺志》卷上“宋天竺寺”条,第169页。
    ⑦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上。
    ⑧ 塚本善隆《关于南朝“元嘉治世”的佛教兴隆》一文中亦言及文帝元嘉时所建佛寺之众,其文收录于《中国中世佛教史论考》,大东出版社1975年。
    ⑨ 《建康实录》卷12引《塔寺记》,第418页。
    ⑩ 《光绪归安县志》卷十,转引自张弓《晋唐佛寺营造的檀主层群及施愿》,载于《何兹全先生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28页。
    ①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元嘉二年(425年),……(文帝)敕沙门道祐,往鄮县修阿育王寺,掘地得金合,盛三舍利佛爪佛发,诏建浮图三级。”(第344页上-中)卷53《历代会要志》之“建寺造塔”:“敕沙门道祜(当为“祐”之误)往鄮县建浮图三级。”(第463页下)卷53《历代会要志》之《鄮山舍利》:“宋文帝。遣僧道祐广兴创建,凿基得大石函,颇黎钟,金合银罂,安三法身舍利。”(第461页上)
    ② 《高僧传》卷13《宋京师释僧光传》,第485页。
    ③ 《法苑珠林》卷15《敬佛篇》,第518页。
    ④ 《法苑珠林》卷16《敬佛篇》,第543页。
    ⑤ 《宋书》卷46《王懿传》,第1393页。
    ①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② 《高僧传》卷8《齐蜀齐后山释玄畅传》,第314页。
    ③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④ 古正美通过对求那跋摩所译戒经的研究,认为“当日宋文帝及其时代的优婆塞所要举行的‘受菩萨戒仪式’似乎只是乞请‘五戒’的仪式,而不是‘十戒’”,见古正美《中国早期<菩萨戒经>的性质及内容》,《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7页。
    ⑤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8页。
    ⑥ 古正美《中国早期(菩萨戒经>的性质及内容》,《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6、107页。
    ①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祇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8页。
    ② 《佛祖统纪》卷51《历代会要志》“君上奉法”,第450页下。
    ③ 元代觉岸《释氏稽古略》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卷,No.2037,第790页中。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第257页。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2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猷传》,第299-300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5页中。
    ③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2页。
    ④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中。
    ⑤ 《宋书》卷51《宗室·刘义庆传》,第1476页。
    ① 程爱勤《论刘宋王朝与扶南国交往的宗教动因》,《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98-101页。
    ② 《宋书》卷97《夷蛮·师子国传》,第2384页。
    ③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4-2385页。
    ④ 《宋书》卷97《夷蛮·诃罗陁国传》,第2380页。
    ⑤ 《宋书》卷97《夷蛮·呵罗单国传》,第2381页。
    ⑥ 《宋书》卷97《夷蛮·呵罗单国传》,第2381-2382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阇婆婆达国传》,第2383-2384页。
    ② 《宋书》卷97《夷蛮·西南夷传》,第2386页。
    ③ 《宋书》卷97《夷蛮·扶南国传》,第2379页。
    ④ 《宋书》卷5《文帝纪》,第85页。
    ⑤ 程爱勤《论刘宋王朝与扶南国交往的宗教动因》,《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98-101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6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1页。
    ③ 《宋书》卷97《夷蛮传》,第2386页。亦见于《通鉴》卷一百二十二、《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上)、《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1-262页),所载略同。
    ④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传》,第2386页。
    ① 《宋书》卷45《刘粹传》,第1380页。
    ②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7页。
    ③ 《高僧传》卷13《齐齐福寺释道儒传》,第515页。
    ④ 《宋书》卷5《文帝纪》,第91页。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1页。
    ①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第75页。
    ② 《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30页。
    ③ 《高僧传》卷6《晋长安大寺释僧(?)传》,第240页。
    ④ 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87页。
    ⑤ 《宋书》卷50《垣护之传》,第1452页。
    ⑥ 《宋书》卷57《蔡兴宗传》,第1578页。
    ⑦ 《宋书》卷65《刘道产传》,第1720页。
    ⑧ 《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8页。
    ⑨ 其事详见《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22页)及卷71《徐湛之传》(第1845页)。
    ⑩ 《宋书》卷78《萧思话传》,第2017页。
    ①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中。
    ②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第80页。
    ③ 汤用彤于“住”后注曰:“三本、金陵本‘住’作‘任’”,见《高僧传》卷七《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传》,第268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2页。
    ⑤ 《魏书》卷52《胡叟传》,第1150页。
    ① 《宋书》卷65《吉翰传》云:“太祖元嘉元年,出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龙骧将军、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三年……其年(426年),徙督益、宁二州、梁州之巴西、梓潼、宕渠、南汉中、秦州之安固、怀宁六郡诸军事、益州刺史,将军如故。……六年(429年),以老疾征还,除彭城王义康司徒司马,加辅国将军。”(第1717-1718页)又《宋书》卷5《文帝纪》载:元嘉三年“冬十一月戊寅,以梁、南秦二州刺史吉翰为益州刺史”(第75页),元嘉六年五月“甲午,以抚军司马刘道济为益州刺史。”(第78页)
    ② 《宋书》卷65《吉翰传》,第1718页。按:此“入关斋”当为“八关斋”之误。
    ③ 详见后文孝武帝与佛教部分。
    ④ 其事见载于《宋书》卷5《文帝纪》、卷45《刘粹传附刘道济传》、卷78《萧思话传》、卷98《氐胡传》及《南史》卷17《刘粹传附刘道济传》、《魏书》卷101《氐传》、《北史》卷96《氐传》,《资治通鉴》卷122宋文帝元嘉九年、十年及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四年、十六年。关于此次变乱之性质,以往学者所论大致相同,或以其为反暴敛的起义(谭继和《成都城市历史概述》,载于郭付人等主编、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成都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24页),或以为益州农民起义(见简修炜、庄辉明、章义和《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70-273页:周亚非、李文郑《中国历代皇帝传略》,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96页),或以为农民暴动(刘宇、颜家安著《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或以为宗教外衣下的反抗斗争(梁满仓《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69页;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87-188页),或以为带有民族冲突及宗教色彩之反宋变乱(或称“反宋联合暴动”,见贺春燕、李文才《试论元嘉九、十年间的益州民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93-97页。)
    ⑤ 《宋书》卷78《萧思话传》,第2012页。
    ① 以上均参《宋书》卷45《刘粹传附刘道济传》,第1381-1382页。
    ② “道人”为早期对佛教僧侣之称呼,又程道养出自阳泉寺中,则其为佛教僧人无疑。有学者以其身份为“道士”(如李祖桓《仇池国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62页:周亚非、李文郑《中国历代皇帝传略》,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96页:胡守为、杨廷福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677页: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90页。),当为对“道人”错误解读所致。
    ③ 其建号泰始元年,备置百官,并于元嘉十年二月升坛祭天(《宋书》卷45《刘粹传附刘道济传》云:“道养于毁金桥升坛郊天,方就柴燎”(第1383页);《南史》卷17《刘粹传附刘道济传》云:“道养升坛郊天,方就柴燎”(第481页):《资治通鉴》卷122宋文帝元嘉十年云:“程道养于毁金桥登坛郊天”。(第3847页)),可为其欲建立割据政权之证。又见贺春燕、李文才《试论元嘉九、十年间的益州民乱》文中所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97页)。
    ④ 贺春燕、李文才《试论元嘉九、十年间的益州民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95-96页。
    ⑤ 《宋书》卷45《刘粹传附刘道济传》,第1381页。
    ① 《宋书》卷5《文帝纪》,第81页。
    ② 以上均见《宋书》卷45《刘粹传附刘道济传》,第1384页。
    ③ 贺春燕、李文才《试论元嘉九、十年间的益州民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93、96、97页。
    ④ 《宋书》卷95《索虏传》,第2349页。
    ① 《续高僧传》卷26《魏凉州沙门释僧朗传》,第646页下。
    ② 载孙昌武点校本《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第55页。
    ③ 《宋书》卷72《文九工·南平穆王刘铄传》,第1856页。
    ④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5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⑤ 其事最早收录于陆澄《法论目录》第七帙(见《出三藏记集》卷12《宋明帝敕中书侍郎陆澄撰法论目录序》,第438页。),其详情载于《弘明集》卷12,依次录有郑道子《与禅师书论踞食》、范伯伦《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食》、释慧义《释慧义答范伯伦书》、范伯伦《范伯伦与生观二法师书》、《论据(踞)食表》、《重表》。
    ⑥ 关于祗洹寺受持踞坐之法的时间,纪志昌指出:“《僧祗律》翻译完成,为义熙十四年(418),正好距祗洹寺之立早两年,译出之后,方有祗洹寺僧之依律行事。就慧义自陈‘为日已久’来看,猜测大概祗洹立寺之初即已受持此法。加以此寺立后,‘西域名僧多投止此寺’,即或一开始不采踞式,以日后域外僧人陆续投止的情况来看,坐式之方、偏混杂,想必十分明显”。见纪志昌《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台大文史哲学报》第七十六期,2012年5月,第71页。
    ⑦ 范伯伦《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食》,《弘明集》卷12,第77页下-78页上。
    ⑧ 纪志昌《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第90页。
    ① 日本学者吉川忠夫据史籍所载范泰之行迹及其相关著述,指出:“就像其父亲和祖父一样,范泰也从年轻时就是佛教的信徒。而且关于佛教,他也似乎积累了相当多的钻研。”见《六朝精神史研究》,第118页。此外,范泰在《论据(踞)食表》中亦自言“少信大法,积习善性,颇闻余论,仿佛玄宗”,见《弘明集》卷12,第78页下。② 范泰之父范宁为著名经学家,崇学敦教,在任时有兴学之举。范泰亦颇承其风,如其曾任太学博士并建议宋武帝建国学,自领国子祭酒,见《晋书》卷75《范宁传》(第1984-1985页)及《宋书》卷60《范泰传》(第1616-1618页)。吉川忠夫通过对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的研究,亦以范宁为“本质上的礼学者,礼教的拥护者”,以范泰为“礼教主义者”,参《六朝精神史研究》第三章“范宁的学问”(第90-114页)及第四章第三部分“踞食论争与范氏诸人的思想”(第124-127页)。
    ③ 纪志昌先生经多方考证,认为此处郑道子所书予讨论的对象与范泰在其论争书信中所提到的“禅师”均为佛驮跋陀罗,见《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第76-79页。
    ④ 此据纪志昌先生之考证,见前引文,第69-70页。
    ⑤ 详见范伯伦《与王司徒诸人书论道人踞食》,《弘明集》卷12,第77页下。
    ⑥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第123页。
    ⑦ 相关引文均见于范伯伦《论据(踞)食表》,《弘明集》卷12,第78页下。
    ① 纪志昌《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第75、76页。
    ② 纪志昌《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第74页。
    ③ 即范伯伦《重表》,《弘明集》卷12,第79页上-下。
    ① 王永平《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广陵书社2010年,第278-285页。
    ②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
    ③ 《宋书》卷2《武帝纪中》:“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宗室之重,又得江汉人心,公疑其有异志。而休之兄子谯王文思在京师,招集轻侠,公执文思送还休之,令自为其所。休之表废文思,并与公书陈谢。(义熙)十一年正月,公收休之子文宝、兄子文祖,并于狱赐死。率众军西讨,复加黄钺,领荆州刺史。辛巳,发京师,以中军将军道怜监留府事。……三月,军次江陵。”(第31-34页)
    ④ 《宋书》卷5《文帝纪》:“(义熙)十一年,封彭城县公。高祖伐羌至彭城,将进路,板上行冠军将军留守。晋朝加授使持节、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将军如故。关中平定,高祖还彭城,又授监司州豫州之淮西兖州之陈留诸军事、前将军、司州刺史,持节如故,将镇洛阳。仍改授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郡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持节如故。”(第71页)
    ⑤ 据《宋书》卷5《文帝纪》,宋文帝“义熙三年(407年),生于京口。”(第71页)
    ⑥ 《高僧传》卷2《晋河西昙无谶传》,第80页。
    ⑦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7-108页。
    ⑧ 《高僧传》卷3《宋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1页。
    ①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8页。
    ②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中。亦见于《高僧传·释慧严传》:“(宋文帝)谓尚之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辩厝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故也。’”(第261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
    ④ 亦见于《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1页),所载略简。
    ⑤ 《高僧传》卷3《宋上定林寺县摩蜜多传》,第121页。
    ① 《比丘尼传》卷2《建福寺道瑗尼传》,第56页。
    ② 《比丘尼传》卷2《东青园寺业首尼传》,第97页。
    ③ 《南朝佛寺志》卷上(宋)“青园尼寺”条,第143-144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8页。
    ⑤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8页。
    ⑥ 潘富恩、马涛著《范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⑦ 《弘明集》卷5《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是故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夫然故能拯溺俗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天 人之路。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第30页中)此外,慧远还指出:“释氏之化,无所不可适。道固自教源,济俗亦为要务。”(《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下)(《高僧传·释慧严传》)都是佛教适应世俗化以求得自身发展的努力。
    ① 《高僧传》卷5《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第178页。
    ② 《辩正论》卷1《三教治道篇》,第496页中。
    ③ 亦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所载略同.第261-262页。
    ④ 即“助成统治者安安稳稳的坐享太平,也即是安安稳稳的剥削人民”,见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从》(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⑤ 唐长孺先生指出,“慧远之说否定佛教和名教可以合一,但是他肯定可以并行,而且“潜相影响”,佛教还有助于名教”。此处宋文帝“容许并且鼓励佛教发展,主要的乃是由于深切认识了佛教有扶持名教的作用”,见《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第329-330页。
    ①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上-下。
    ② 《弘明集》卷11《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70页上。
    ③ 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75-76页。
    ① 李定文《“神道设教”诸说考辨》,《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②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1《天论篇》,中华书局1988年,第316页。
    ③ 张践等著《中国春秋战国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3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2页。
    ⑤ 《辩正论》卷1《三教治道篇》,第496页上。
    ⑥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下。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4页。
    ②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6-107页。
    ③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1页。
    ④ 《弘明集》卷11《何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第69页下。
    ① 《高僧传》卷九《晋邺中竺佛图澄传》,第345-346页。
    ② 《宋书》卷75《颜竣传》,第1959-1960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8页。
    ④ 《宋书》卷41《后妃传》,第1284、1285-1286页。
    ①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7页。
    ② 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③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卷45《时序》,中华书局1986年,第404页。
    ④ 《宋书》卷5《文帝纪》,第71页。
    ⑤ 《宋书》卷95《索虏传》,第2341页。
    ⑥ 《隋书》卷35《经籍志四》,中华书局1973年,第1071页。(以下《隋书》引文皆据此版本)
    ⑦ 《宋书》卷42《刘璃传》,第1309页。
    ⑧ 《宋书》卷53《张永传》,第1511页。
    ⑨ 《宋书》卷66《何尚之传》,第1733页。
    ⑩ 《宋书》卷72《文九王·建平王宏传》,第1858页。
    (11) 《宋书》卷75《王僧达传附苏宝生传》,第1958页。
    (12) 《宋书》卷94《恩倖·巢尚之传》,第2303页。
    (13) 《南史》卷20《谢弘微传附子谢庄传》,第553页。
    ① 《宋书》卷67《谢灵运传》,第1777页。
    ② 《宋书》卷76《宗悫传》,第1971页。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第264页。
    ④ 《宋书》卷75《王僧达传》,第1951页。
    ⑤ 《高僧传》卷七《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1-263页。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5页。
    ⑦ 《高僧传》卷8《齐蜀齐后山释玄畅传》,第314页。
    ⑧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球传》,第512页。
    ⑨ 《高僧传》卷7《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传》,原文“宋太祖”作“宋世祖”,汤用彤先生于“宋世祖”之后注曰:“‘世祖’应为‘太祖’之误。”见第268-269页。《宋书》卷73《颜延之传》中对此亦有记载:“时沙门释慧琳,以才学为太祖所赏爱,每召见,常升独榻,延之甚疾焉。因醉白上曰:‘昔同子参乘,袁丝正色。此三台之坐,岂可使刑余居之。’上变色。”(第1902页)
    ⑩ 《高僧传》卷7《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传》,第268页。《隋书》卷35《经籍志四》云:“宋沙门释惠琳集 五卷,梁九卷,录一卷。”(第1072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8页。
    ② 《宋书》卷97《武三王·庐陵王义真传》,第1636页。
    ③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91页。
    ④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91页。
    ⑤ 唐春生先生还认为,“文帝崇信慧琳就不单只是其宗教信仰的问题,而是大有政治目的。“黑衣宰相”的出现,只能说是宋文帝高度集权的一个怪胎”。唐春生《宋文帝与父皇刘裕的顾命大臣》,《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96-99、103页。
    ⑥ 其文详见《宋书》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9-2390页。
    ⑦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4页中。
    ⑧ 《宋书》卷68《武二王·彭城王义康传》,第1792页。
    ⑨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8页。
    ⑩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5页。
    (11) 《宋书》卷58《谢弘微传》,第1592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5页。
    ②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僧念尼传》,第179-180页。
    ③ 唐长孺先生指出“这种兼修内外之业正与儒玄兼综之风相同,亦如慧远所云济俗与适道不但不冲突,而且必须并行”,见《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31页。关于高僧与儒学,唐长孺先生有《南朝高僧与儒学》一文,列举了当时“南朝高僧兼讲儒经”之事例,并举例说明“高僧们不但讲儒经,而且还注释儒经”,他还指出“由玄通释,礼玄双修转而为儒释兼综”是当时“习见的问学途径”,关于高僧与老庄道家,他还指出,“通晓老、庄玄学”是“名僧获得名士赏誉的一个主要条件”,见《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95-204页。
    ④ 《宋书》卷62《王微传》,第1669页。
    ⑤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8“六朝清谈之习”条,第115页。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5页。
    ⑦ 《宋书》卷95《索虏传》,第2341页。
    ⑧ 《宋书》卷46《张邵传附张敷传》,第1396页。
    ① 《宋书》卷54《羊玄保传》,第1536页。
    ② 王永平《刘宋文帝一门文化素养之提升及其表现考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 《宋书》卷93《隐逸·雷次宗传》:“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史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第2293-2294页。
    ④ 据《宋书》卷43《徐羡之传》,宋文帝在诛杀徐羡之的诏书中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爱敬同极,岂惟名教”(第1333页),唐长孺先生以其为自然与名教合一之后“谈到名教,往往就加上自然的帽子”之一例,而自然与名教问题则为玄学的重要论题之一,由此亦可窥宋文帝之与玄学之关系。见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载于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25-326页。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1、246页。
    ⑦ 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⑧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4-255页。
    ⑨ 《高僧传》卷3《宋京师祗洹寺求那跋摩传》,第108页。
    ① 周立升《玄学三题》,《文史哲》1985年第4期,第45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传》附《僧睿传》,第267页。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彭城寺释僧弼传》,第269-270页。
    ④ 《高僧传》卷8《齐蜀齐后山释玄畅传》,第314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彭城寺释道渊传附慧琳传》,第268页。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235页。
    ⑦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1页。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第256页。
    ①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曰:“旧云王承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参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第211页。(以下《世说新语》引文皆据此版本)
    ②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8“清谈用麈尾”,第116页。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第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第262页。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
    ⑦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5页。
    ⑧ 《比丘尼传》卷3《剡齐兴寺德乐尼传》,第159页。
    ⑨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⑩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
    ① 《宋书》卷68《武二王·彭城王义康传》,第1971-1972页。《南史》卷13所载略同,第368页。
    ②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7页。
    ③ 《宋书》卷69《范晔传》,第1820-1827页。《南史》卷33所载略同,第850-852页。
    ① 陶弘景《真诰》卷19《翼真检》之《真诰叙录》,《道藏》第20册,第604页上-中。
    ②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从稿初编》第27-28页。
    ③ 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0期,第49页。
    ④ 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成功大学历史学系研究所2003年硕士论文,第27页。
    ⑤ 日本学者小林正美先生称其为“道流”,认为六朝时代江南道教存在着天师道、葛氏道和上清三大道流,其所谓“道流”,是指共同尊尚特定的道典、共同信仰特定的神格、共同实践特定仙术的人的派别和这些人的思想脉络。参见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绪言”部分,第5页。
    ⑥ 林长春在其《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一文中亦持此论,第70、79页。
    ⑦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8页。
    ① 见前文“宋武帝与佛教”之“制造佛谶,神化王权”部分。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祗洹寺释慧义传》,页266-267。
    ③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71页。
    ④ 《宋书》卷69《范哗传》,第1828-1829页。
    ⑤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8页。
    ① 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第0期,第217页。
    ② 《云笈七签》卷2“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之“劫运”条,第8页。
    ③ 参阅小林正美《东晋时期道教的终末论》,《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
    ④ 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00期,第218页。
    ① 有关陆修静的生平事迹,正史中只有在《宋书》卷29《符瑞志下》(第836-837页)和《南齐书》卷41《张融传》(第721页)、《南史》卷32《张融传》(第833页)有其记载。陆修静属江东著名士族吴郡陆氏,但当为其并不显赫之旁支。唐长孺先生认为陆修静为陆凯之后之说也可能是依托,其“父祖官爵无闻,当是疏族”(《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4页)。刘玉菁在其《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一文中对陆修静之先世与籍贯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其为“陆氏中相对而言较寒微的一支”(第109-112页)。钟国发先生所论相类,见氏著《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9-530页;此外,日本学者宫川尚志所持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陆修静并非出身显赫的吴郡陆氏,与江南贵族吴郡陆氏并无关系,见氏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页142。
    ② 关于陆修静个人生平资料,可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附录七《道学传辑佚》(据《旧唐书·经籍志》,《道学传》为陈代马枢所著。已佚。)之《陆修静传》及《三洞四辅之渊源及传授》篇“陆修静传”一节(中华书局1963年版),多采自道教典籍。)此外,还可参唐代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卷926)、梁代沈璇《简寂观碑》、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陆修静传》(《道藏》第5册)、及张天雨《玄品录》(《道藏》第18册)等。
    ③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4-165页。
    ④ 学界多持此论,以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为代表。《陆先生道门科略》全文见于《道藏》第24册。
    ① 《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79页下、782页上。
    ② 详见《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79页下。
    ③ 《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82页上。
    ④ 详见《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80页上-下。
    ⑤ 《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79页下。
    ⑥ 《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80页上。
    ⑦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注引陆修静曰,转引自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第621页。
    ⑧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5页。
    ①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82页。
    ② 详见《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第781页上-下。
    ③ 唐长孺先生根据杜治传人之记载探讨传统天师道演变之痕迹,通过对杜子恭之玄孙杜京产及其同辈弟子的研究,他认为自东晋以来天师道上层分子与神仙道关系日益加深,且在玄学(包括佛学)影响下从先代宗教的虔诚信仰转向学理的研讨,参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2-164页。
    ④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条,第24页。
    ⑤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9页。
    ① 参李静《古上清经史若干问题的考辨》,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88-107页。
    ② 如《抱朴子内篇》卷12《辨问》:“《灵宝经》有《正机》、《平衡》、《飞龟授秩》凡三篇,皆仙术也。吴王伐石以治宫室,而于合石之中,得紫文金简之书,不能读之,使使者持以问仲尼,而欺仲尼曰:‘吴王闲居,有赤雀衔书以置殿上,不知其义,故远谘呈。’仲尼以视之曰:‘此乃灵宝之方,长生之法,禹之所服,隐在水邦,年齐天地,朝于紫庭者也,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乃今朱雀衔之,殆天授也。’”见《道藏》第28册,第217页中-下。(以下《抱朴了内篇》引文皆据此版本)
    ③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五符经考证”,第62-66页。詹石窗先生认为今本《灵宝五符序》上中下三卷为不同作者对更早的“灵宝五符”所作的文字说明。(《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5页(附录一:《<灵宝经>源流略探》)。
    ④ 以上参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32-534、536页。
    ⑤ 详见《云笈七签》卷4《灵宝经目序》,第18页。
    ⑥ 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藏》第9册,第839页下。
    ⑦ 《云笈七签》卷4《灵宝经目序》,第18页。
    ①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1页。
    ② [日]福井康顺《道教の基础的研究》,书籍文物流通会1958年,第167页。
    ③ 关于王灵期的“三洞说”,李静《古上清经史若干问题的考辨》有“王灵期的判经思想和王氏‘三洞说’”一节,第68-71页。
    ④ 刘琳《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第119-120页。
    ⑤ [日]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道教刊行会,1955年,第26页。
    ⑥ 《云笈七签》卷4《灵宝经目序》,第18页。
    ⑦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83页。
    ⑧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5页。
    ① 《云笈七签》卷4《灵宝经目序》,第18页。
    ② 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第0期,第218页。
    ③ [唐]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见清代董浩等编《全唐文》(第10册)卷926,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第9659页上。(以下《全唐文》引文皆据此版本)
    ④ 《三洞珠囊》卷1《救导品》,《道藏》第25册,第297页上。
    ⑤ 《太平御览》(第6卷)卷679“道部”之“传授下”,第325页。关于此处之“太后王氏”,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文帝时宫中并无王氏太后,如钟国发先生指出:“查《宋书·后妃列传》,文帝时代宫中并无太后,因为宋武帝刘裕的原配臧氏没有等到丈夫作皇帝就去世了,宋武帝在位时宫中没有皇后:刘义隆即位后追尊生母胡氏为皇太后,但胡氏早在晋末被刘裕赐死。文帝后期宫中甚至并无皇后,他的袁皇后早在元嘉十七年逝世。他的后妃中后来有皇太后地位的只有两位,一是孝武帝刘骏的生母路氏,另一位是明帝刘或的生母沈氏,都不姓王。”(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00期,第220页)此外,孙翀亦持续此论,并认为此处之“太后王氏”当指为后废 帝时太后王贞风,即宋明帝刘或的皇后。见《陆修静传记资料补释》,《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第60页)(页3032上右)。
    ①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第24页。
    ② 陈舜俞《庐山记》卷2《叙山南篇》,《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No.2095,第1033页中。(以下《庐山记》所据皆此版本)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仙鉴》)卷24所载略同,见《道藏》第5册,第239页中。
    ③ 刘大彬《茅山志》卷10《上清品》,《道藏》第5册,第599页中。
    ④ 张大雨《玄品录》卷3,《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上。
    ⑤ 如陈国符先生以为陆修静应邀入宫为文帝说法,而钟国先生以为《真系》与《仙鉴》的说法则比较近于真实,而入宫为文帝讲经的说法不太可信。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6页。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元嘉末市药京师’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0期,第219页。
    ⑥ 参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一文中关于陆修静之学术素养之论述(第136-142页),及唐长孺、何启民、方北辰对江东士族多因袭继承汉代儒学传统之论还,见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366页)、何启民《鼎食之家——世家大族》(《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与吾民》,联经出版社1993年,第54页)及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182页)。
    ⑦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第24页。
    ① 《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引《道学传》,《道藏》第24册,第877页中。
    ② 《宋书》卷66《何尚之传》,第1734页。《南史》卷30《何尚之传》(第783页)及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2《形势门》“玄武湖”亦载此事,第37页。
    ③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宋文帝诸子·刘劭传》,第388页。
    ④ 《云笈七签》卷110《洞仙传》“范豺”条,第680页。
    ① 《云笈七签》卷110《洞仙传》“刘(?)画”条,第683页。
    ②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12“陆修静”条,《道藏》第5册,第171页上-中。
    ① 《宋书》卷99《二凶传·元凶劭传》,第2424-2425页。
    ②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宋文帝诸子·刘肋传》,第386-387页。
    ③ 《宋书》卷99《二凶传·元凶劭传》,第2425页。《南史》卷14所载略同,第387-388页。
    ①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3-14页。
    ②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8页。
    ③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页及第161页注⑧。
    ④ 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第63-66页。
    ⑤ 李国荣《帝王与炼丹》,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
    ⑥ 梁少膺《王羲之“写经换鹅”故事新释》,《中国道教》2008年第5期,第18页。
    ⑦ 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第0期,第220页,注⑥。
    ⑧ 或曰民间信仰、房庙鬼神信仰、民间巫道、民间宗教祭祀等,关于其与道教之区别,前文“宋武帝禁淫祀”部分已有论及。
    ⑨ 《宋书》卷99《二凶·元凶肋传》,第2424页。
    ① 分别参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36页);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第47页);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1、72、78页);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03-106、259-261页):此外,还可参阅刘莘《南朝君主的思想倾向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27页);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载于傅飞岚、林富士主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第180页),等。
    ② 《宋书》卷99《二凶·元凶劭传》,页2429。
    ③ 张光直先生指出,巫之通神有两个方向:一为“降”,即可使神鬼降至人间;一为“陟”,即巫师可以升到天界与神(或祖先)相会,见氏著《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47-52页。
    ④ 所谓“魂游”,即魂魄会在梦中或某些特殊的状况之下(如重病、昏迷),暂时离开形体,甚至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死后世界或鬼神世界),又称为“神游”,参见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载《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第32、35-36页。
    ⑤ 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第32、36页。
    ⑥ 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第30-31页。
    ⑦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05页。
    ① 《宋书》卷99《二凶·元凶劭传》,页2433。《南史》卷14所载略同,第391页。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南平穆王铄传》,第1857页。
    ③ 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第27-28页。
    ④ 刘宋末年顾欢与袁粲就佛道异同进行辩论时指出:“然则道教执本以领末,佛教救末以存本。请问所异,归在何许?若以翦落为异,则胥靡翦落矣。若以立像为异,则俗巫立像矣。此非所归,归在常住。常住之象,常道孰异?”(《南齐书》卷54《高逸列传》,页934)由此可见神像为巫者信仰的重要因素,而立像应该不是当时道教的主要特色。参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第28页:《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96-198页。
    ⑤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82、194-195页。
    ⑥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86页。
    ⑦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54页。《搜神记》卷5、《北堂书钞》卷145和《太平御览》卷936引《续搜神记》,都有苏侯神的记载。
    ① 关于苏侯神之信仰,可参阅王健秋《苏峻何以有祠——晋史札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李红艳《南朝“苏侯神”祭祀初探》,《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权家玉《南朝的“苏侯”神信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万齐洲、柳春新《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婚姻、信仰研究》,《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② 李红艳《南朝“苏侯神”祭祀初探》,第117页。
    ③ 权家玉《南朝的“苏侯”神信仰》,第42页。
    ④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82页。
    ⑤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一文中即认为宋文帝应延续刘裕对蒋子文的态度(第25页):钟国发认为文帝保持了刘裕破除淫祀之传统。(《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58页)
    ⑥ 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32册,第618页下。(以下所据皆此版本)
    ① 《宋书》卷27《符瑞志上》,第786页。
    ② 《高僧传》卷4《晋始宁山竺法义传》,第172页。
    ③ 《南朝佛寺志》,第81页。
    ④ 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第119页。
    ⑤ 严耀中《佛教形态的演变与中国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35页:《中国东南佛教史》,第264页。
    ①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页。《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传》所载略同,见《名僧传钞》第853页。
    ② 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佛教》,《史林》2000年第4期,第14页。
    ③ 刘义宣在刘骏讨伐刘劭时立有军功,刘骏即位后在荆州积蓄力量,兵强财富,专横自重,臧质密以功高
    盖主之意劝其叛乱,加之孝武帝与刘义宣女儿淫乱事终于激怒义宣,乃于孝建元年起兵。
    ④ 《宋书》卷75《颜竣传》,第1959-1960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味寺释僧含传》,第276页。
    ⑥ 严耀中先生亦指出:“这里‘殿下’指的是后来成为宋孝武帝的刘骏”,《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⑦ 严耀中《论宝志和尚的形象》,《汉传密教》第260页。
    ①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7页。
    ② 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佛教》,《史林》2000年第4期,第14页。
    ③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7-518页。
    ④ 以上并引自《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133页。《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 传》所载略同,见《名僧传钞》第854页。
    ①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附宝意传》,第134页。《法苑珠林》卷61《咒术篇》感应缘亦载此事,第1813页。
    ② 《高僧传》卷7《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传附僧庄传》,第278页。
    ③ 《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磵寺释僧导传》,第281页。
    ④ 《高僧传》卷7《宋蜀武担寺释道汪传》,第283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北多宝寺释道亮传附静林传》,第286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8-289页。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传》,第290-291页。
    ⑧ 《高僧传》卷7《宋下定林寺释释僧镜传》,第293页。
    ⑨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县度传》,第295页。
    ⑩ 《高僧传》卷7《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献传》,第300页。
    (11) 《高僧传》卷7《宋吴兴小山释法瑶传》,第298-299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传》,第301页。
    ② 《高僧传》卷11《齐京师安乐寺释智称传》,汤用彤注曰:三本、金陵本、《律苑僧宝》“仰”作“印”,,第438页。
    ③ 《高僧传》卷11《宋京师中兴寺慧览传》,第418页。
    ④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0页。
    ⑤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第453页。《法苑珠林》卷96《舍身篇》引证部感应缘亦载此事,第2768-2769页。
    ⑥ 如张淹时曾“逼郡吏烧臂照佛”,即为燃烧身体一部分者,见十《宋书》卷46《张邵传附张淹传》,第1400页。
    ⑦ 参阅林鸣羽《烧身供养与舍利信仰》,《佛学研究》2008年第第0期:石刚《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⑧ 孝武时烧身供养之僧还有释僧瑜,参见《高僧传》卷12《宋庐山招隐寺释僧瑜传》(第451-452页)及《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5页下。
    ① 《高僧传》卷13《齐东安寺释昙智传》,第502页。
    ②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512页。
    ③ 《名僧传》卷16《昙济传》,《名僧传钞》第860页。
    ④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
    ⑤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僧念尼传》,第180页。
    ⑥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133页。《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传》所载略同,见《名僧传钞》第854页。
    ⑦ 《高僧传》卷7《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传附僧庄传》,第278页。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北多宝寺释道亮传附静林传》,第286页。
    ⑨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7-288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传》,第291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下定林寺释僧镜传》,第293页。
    ③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冶城寺世慧通传》,第301页。
    ④ 赵翼指出,“六朝人清谈,必用塵尾”,见氏著《廿二史札记》卷8“清谈用麈尾”,第116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昙度传》,第295页。
    ⑥ 《高僧传》卷13《齐东安寺释昙智传》,第502页。
    ⑦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512页。
    ⑧ 关于“延僧至郡”,汤用彤先生指出:“招僧均意在讲说,故所请者,均长于义理之沙门也。”见氏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2页。
    ⑨ 《名僧传》卷16《昙济传》,《名僧传钞》第860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猷传》,第300页。
    ②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2页。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④ 《高僧传》卷7《宋吴兴小山释法瑶传》,第299页。
    ⑤ 汤用彤先生曾论及竺法瑶之师承、学说,指出:“瑶乃主渐者也”,“瑶盖主渐”,“法瑶师为渐悟家,可以知矣”,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第372、377、378、381页。林子青亦指出:“法瑶主张渐悟,是南方涅槃师中的名人”,《中国佛教宗派源流》,载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共四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286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县斌传》,第290页。汤用彤先生于“法珍”后注曰:“三本、金陵本‘珍’作‘瑶’:《传抄》亦作‘瑶’”,第291页。据《高僧传·法瑶传》,法瑶曾被沈演之请住吴兴武康小山寺,且著有《涅槃》(即《泥洹》)、《胜鬓》等义疏。汤用彤先生指出:“斌曾学于小山瑶。瑶乃主渐者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72页。)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传》,第291页。
    ⑧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6页。
    ⑨ 汤用彤先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第十六章“竺道生”下中有“慧观渐悟义”部分,指出“反对顿悟之名僧,首称慧观”,并多方征引加以详论,第369-371页。
    ⑩ 《高僧传》卷7《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献传》,第299页。《出三藏记集》卷9所录慈法师(即道慈)所著《胜矍经序》亦载道攸(即道猷)叹曰:“先师昔义,闇与经会:但岁不待人,经袭义后。若明匠在世,剖析幽赜者,岂不使异经同文,解无余向者哉!”并“辄敢解释,兼翼宣遗训”(第350页)。
    ① 《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碉寺释僧导传》,第281-282页。
    ② 《高僧传》卷7《宋吴兴小山释法瑶传》,第299页。
    ③ 分见《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5页下。又同书卷51《历代会要志》“君上奉法,,云:“孝武召猷法师内殿说法”,第450页下。
    ④《续高僧传》卷5《梁杨都庄严寺沙门释僧旻传》,第462页下。
    ⑤ 关于庄严寺,《南史》卷70《循吏·虞愿传》中曾提到“(宋)孝武庄严刹七层”(第1717页),张弓先生因之认为宋孝武“自起庄严(寺)”(《汉唐佛寺文化史》,第208页),误。《南朝佛寺志》“(晋)庄严寺”条下云:“宋大明中路太后置庄严寺”并证以《建康实录》引《塔寺记》曰:“宋大明中,路太后于宣阳门外太社西药圃造庄严寺”(《南朝佛寺志》,第43-44页);“大庄严寺”条下曰:“宋孝武帝大明三年路太后于宣阳门外太社西药园造寺,名庄严寺。建塔七层,寺前有市。后因梁有小庄严寺,故称此为大以别之。”(第176-177页)考证中亦引《建康实录》,并在《南史·虞愿传》后注曰:“此知庄严寺有七层塔,路太后造寺在孝武时,故谓孝武庄严刹也”(第178页)。汤用彤先生注曰:“大庄严寺,孝武时路太后造”,当据此载(《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7页)。郭朋亦只注其为“孝武时建”(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91页)。邱明洲、陈文英、方广錩等亦持此说(邱明洲《中国佛教史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8页);陈文英《魏晋南北朝最高统治者的“倡佛”》,《天中学刊》1997年第6期,第81页;方广錩《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3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7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所载相同,第1963页。
    ② 《南史》卷32《张融传》所载略同:“解褐为宋新安王子鸾行参军。王母殷淑仪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僚佐儭者多至一万,少不减五千,融独注儭百钱。帝不悦曰:‘融殊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第833页)
    ③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5页。
    ④ 《南朝佛寺志》,第195-196页。
    ⑤ 《高僧传》卷8《齐上定林寺释僧远传》,第318页。
    ⑥ 《宋书》卷41《后妃列传》“史臣曰”,第1298页。
    ⑦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始平孝敬王子鸾传》,第2063页。
    ⑧ 以上并见于《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始平孝敬王子鸾传》,第2063页。
    ⑨ 《宋书》卷85《谢庄传》,第2177页。《南齐书》卷52《文学·丘灵鞠传》,第889页。
    ⑩ 《资治通鉴》卷129宋孝武帝大明七年(第4063页)、《宋书》卷59《江智渊传》(第1610页)。
    (11) 《宋书》卷45《刘怀慎传附刘德愿传》,第1376页。
    ① 《高僧传》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汤用彤注曰:三本、金陵本“谓”作“起”,《珠林》作“造”,第453页。《法苑珠林》卷96《舍身篇》引证部感应缘所载略同,第2768-2769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
    ③ 《南朝佛寺志》,第192页。
    ④ 《高僧传》卷11《宋京师中兴寺释慧览传》,第418页。
    ⑤ 《高僧传》卷11《齐京师多宝寺释法颖传》,第436页。
    ⑥ 事在453年4月,见《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10页)及《南史》卷2《宋本纪中·孝武帝》(第56页)。
    ⑦ 《宋书》卷97《蛮夷·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92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传》同载,第1964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8-289页。《法苑珠林》卷17《敬佛篇》第六之五《敬法篇》第7《普贤验》所载略同(第553-554页),当为因袭于此。
    ②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3页。
    ③ 《南朝佛寺志》卷上“外国寺”,第199-200页。
    ①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净秀尼传》,第165页。
    ② 《南朝佛寺志》“禅林寺”条下曰:“宋大明中,有尼净秀戒行精严,黄修仪及南昌公主为置精舍以居之。”于考证中又引沈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仪及南昌公主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第200-201页)
    ③ 《南朝佛寺志》第170、181-186页。
    ④ 《南朝佛寺志》,第185-186页。其言引自《南史》,然今《南史》中无考。
    ⑤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第2387页。
    ⑥ 《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7页。
    ⑦ 参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⑧ 《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54、56、60页。
    ⑨ 《高僧传》卷12《齐交阯仙山释昙弘传》,汤用彤先生于“观”字后注曰:“三本、金陵本‘观’下有‘音’”,第456页。
    ① 彭燕凝,彭仁厚《南北朝金铜佛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② 《法苑珠林》卷13《敬佛篇》感应缘之“东晋荆州金像远降缘”,第460页。
    ③ 《法苑珠林》卷14《敬佛篇》观佛部感应缘之“唐故净业寺天人感应缘”,第499页。
    ④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5页下。
    ⑤ 《佛祖统纪》卷53《历代会要志》“设像置经”中亦载“路太后于中兴寺造普贤像”,第463页上
    ⑥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任继愈所言亦同:“在斋口,一般应持八戒,称‘八关斋戒”(《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三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60页。)
    ⑦ 西陵《“八关斋”释义及年代溯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98页。严耀中先生亦指出:“八关斋戒主要是为居士们设的”(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1页)。此外,王孺童先生认为是“佛陀为在家弟子所指定的暂时的出家学处。”(王孺童《何为“八关斋戒”?》,《法音》2006年第9期,第52页)孙昌武先生以其为“在家信徒皈依佛门具有标志性的活动。”
    ⑧ 《周易·系辞》韩康伯注,《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上册,第70页。
    ① 汤用彤先生将后三项概括为“不著华香脂粉,不为歌舞倡乐;不卧好床,捐除睡卧,思念经道;过中不食”,其意则同。并注曰:“有时以华粉与歌舞分为二。而以过中不食为主,以八事辅之。”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
    ② 《资治通鉴》卷135齐武帝永明元年五月条胡注,第4255页。
    ③ 董群《禅宗伦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9页。严耀中先生在其《八关斋戒与中古时代的门阀》一文中由上述后三项戒律内容出发,联系六朝时期“举八关斋的信徒里多有达官贵人”之现象,论述了八关斋戒“唯门阀所尚”的特点,认为后三项戒律内容所针对者有特定之对象,即社会的上层、精英,因为“只有他们具有著涂华香脂粉,观习歌舞倡乐,高卧好床,睡眠不起等生活中的种种享受,才成为可戒可禁,这是很明显的,或者说这些戒条对他们来说才有意义”;“六朝隋唐的王公贵族士大夫们身份情况和印度的长者尊者富者们差不多,所以他们普遍热衷于接受的八关斋戒,……以示信仰之诚和受戒身份之恰当。”这也成为帝王奉行八关斋的一个重要原因。初载张金龙主编《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288-295页,后收入其所著《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69-480页。
    ④ 净慧《八关戒斋及其内容——戒学讲座之四》,《法音》1988年第8期,第9页。
    ⑤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0-471页。
    ⑥ 详见《法苑珠林》卷88《受戒篇》八戒部,第2533-2534页。⑦ 孙昌武先生引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亦持此论,见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2册),中华书局2010年,第714页。
    ① 严耀中先生指出,“这些都是佛陀在世说法的日子”(见《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0页注[3]。)。到
    后来“但逢佛菩萨诞日,自己的生日,父母的死亡日,或为六亲眷属作诸功德之日,以及一切纪念、怀恩、
    修福、祈祷之日”,均可作八关斋戒。(参见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② 参《佛说斋经》、《优陂夷堕合迦经》,《大正藏》第一卷第910-913页。
    ③ 关于六斋日,详见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第105-108页。
    ④ 王孺童《何为“八关斋戒”?》,《法音》2006年第9期,第52页。
    ⑤ 印顺《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的研究》,载《律宗思想论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⑥ 转引自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1页。
    ⑦ 净慧《八关戒斋及其内容——戒学讲座之四》,《法音》1988年第8期,第8页。
    ⑧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第159页。
    ⑨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第159页。
    ⑩ 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2册),第714页。西陵引《后汉书·楚王英传》认为八关斋在中国之出
    现始于东汉明帝时,参氏著《“八关斋”释义及年代溯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
    3期,第99页。
    (11) 《太平广记》卷110“报应九(观音经)”之“周珰”条(第750页)、《法苑珠林》卷18《敬法篇·感因
    缘》(第592页)。
    (12)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第159页。
    ① 详见《广弘明集》卷30《统归篇》,第350页上-下。
    ② 汤用彤先生注曰:“设斋意亦在追荐亡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
    ③ 《弘明集》卷13《奉法要》,第86页中。
    ④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第161页。
    ⑤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6页。
    ⑥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第162页。
    ⑦ 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第160页。
    ⑧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77页。
    ⑨ 《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29页。
    ⑩ 《南史》卷26《袁粲传》,第702页。
    ① 《佛祖统纪》卷52《历代会要志》“国朝典故”所载略同:宋孝武“敕文帝忌日,于中兴寺建八关斋。从臣袁敏孙更进鱼肉,帝怒免官。”(第456页下)
    ② 宋代道诚《释氏要览》卷上“中食”,《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卷,No.2127,第274页上。
    ③ 净慧法师对于“过中不食”(其谓“持斋”为八关斋之重心有详细之解释,见氏著《八关戒斋及其内容——戒学讲座之四》,《法音》1988年第8期,第9-10页。
    ④ 《宋书》卷46《张邵传附张淹传》,第1400页。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页。
    ⑥ 详见《广弘明集》卷26《慈济篇》所录梁武帝《断酒肉文》,第294页中-303页下。
    ⑦ 即前文所论路太后造成普贤像后设斋事,并于此时将中兴寺改名为天安寺。参见《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92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传》(第1964页)、《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3页)、《高僧传·释道温传》(第288-289页)、《法苑珠林》卷17《敬佛篇》(第553-554页)、《佛祖统纪》卷36(第345页下)。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8页。
    ① 《南史》卷32《张融传》,第833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卷51《历代会要志》“君上奉法”,第450页下。
    ③ 《宋书》卷47《刘敬宣传》,第1409页。
    ④ 《高僧传》卷13《宋灵味寺释昙宗传》,第513页。
    ⑤ 《高僧传》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第453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亦载此事云:“翌日设大会”(第346页上),即所谓斋会。
    ⑥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512页。
    ⑦ 高僧传》卷13《宋灵味寺释昙宗传》,第512页。
    ① 《大正藏》第12册,No.349,第187页。
    ② 《大正藏》第24册,No.1504。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传》,第301页。
    ⑤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⑥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1页。
    ① 《高僧传》卷3《求那跋陀罗传》,第133-134页。其中“陛下天威,冀必隆泽”在《法苑珠林》卷63《祈雨篇》载为“陛下天感,冀必降泽”(第1886页)。梁代宝唱《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传》所载略同,见《名僧传钞》第854页。
    ② 《法苑珠林》卷63《祈雨篇》“河海部感应缘”,第1886页。
    ③ 《南史》卷2《宋本纪中·孝武帝》载为“浙江东诸郡大早”,第67页。
    ④ 以上均见《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33-134页。
    ⑤ 《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纪》,第68页。
    ⑥ 《宋书》卷31《五行志》,第912页。
    ① 《宋书》卷53《张水传》,第1513页。
    ② 《宋书》卷54“史臣曰”,第1540页。
    ③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豫章王子尚传》,第2059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刘子尚传》所载略同,第413页。
    ④ 《宋书》卷91《孝义·郭世道传》,第2245、2252页。
    ⑤ 《建康实录》卷13“中宗世祖孝武皇帝”,第486页。
    ⑥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第40页。
    ⑦ 《宋书》卷6《孝武帝纪》多有水灾之记载:“(大明元年)春正月……京邑雨水”:“五月,吴兴、义兴大水,民饥。”大明二年“春正月……壬子,诏口:‘去岁东士多经水灾……’”;九月“襄阳大水”:大明四年八月“雍州大水”;大明五年四月“戊戌,诏曰:‘南徐、兖二州去岁水潦伤年,民多困窭。……’”;“秋七月丙辰,诏曰:‘雨水猥降,街衢泛溢。……’”,等等。(分见第119、120、122、126、127页。)
    ①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附宝意传》,第134页。
    ② 《宋书》卷97《夷蛮·媻皇国传》,第2383页。《南史》卷78《夷貊传上·海南诸国》所载略同,“那媻智”作“那婆智”,第1958页。
    ③ 《宋书》卷97《夷蛮·西南夷传》,第2386页。《南史》卷78《夷貊传上·海南诸国》作“干陀利国”,云:“宋孝武世,王释婆罗那邻陀遣长史竺留陀献金银宝器”略同,第1959页。
    ④ 《南史》卷78《夷貊传上·海南诸国·槃槃国》,第1958页。《宋书》中不见载。
    ⑤ 《宋书》卷97《夷蛮传·西南夷传》,第2386页。
    ⑥ 《南史》卷78《夷貊传上·海南诸国·槃槃国》,第1958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60-61页。又可参《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第260页下。
    ② 《出三藏记集》卷5《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第225页。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北多宝寺释道亮传》,第286页。
    ④ 《高僧传》卷7《宋下定林寺释僧镜传》,第293页。
    ⑤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⑥ 《名僧传》卷16《县济传》,《名僧传钞》第860页。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附传云:“时中兴寺复有僧庆、慧定、僧嵩,并以义学显誉。”第289页。
    ① 《高僧传》卷11《宋京师中兴寺释慧览传》,第418页。
    ② 以上分见《宋书》卷68《武二王·南郡王义宣传》,第1799页;卷74《臧质传》,第1918页。
    ③ 《高僧传》卷7《宋江陵琵琶寺释僧彻传》,第278页。
    ④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页。
    ⑤ 《宋书》卷74《鲁爽传》,第1926页。
    ⑥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133页。
    ①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球传》,第512页。
    ②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第453页。《法苑珠林》卷96《舍身篇》引证部感应缘亦载此事,“愿度二十人出家”作“愿度世人出家”,“设会度人”作“设斋度人”,略同(第2768、2769页)。
    ③ 《高僧传》卷13《齐齐隆寺释法镜传》,第520页。
    ④ 《续高僧传》卷5《梁杨都建元寺沙门释僧韶传》,第460页中。
    ① 《高僧传》卷13《齐瓦官寺释慧重传》,第516页。
    ② 《南齐书》卷56《倖臣·茹法亮传》,第976页。《南史》卷77《恩悻·茹法亮传》所载略同,第1928页。
    ③ 白文固、赵春娥《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④ 白文固、赵春娥《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第16页。
    ⑤ 《宋书》卷71《徐湛之传》,第1847页。《南史》卷15《徐湛之传》所载略同,第437页。
    ⑥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8页。
    ① 《高僧传》卷11《齐京师多宝寺释法颖传》,第436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中兴寺释道温传》,第288-289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1《历代会要志》“僧职师号”略载此事,分见第345页下、454页上。宋代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立僧正”下载曰“大明中,以道温为都邑僧正。”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No.2126,第242页下。(以下《大宋僧史略》引文皆据《大正藏》版本。)
    ③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①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0-431页。
    ②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512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亦载“敕沙门慧璩为京邑都维那”,第345页下。
    ③ 《大宋僧史略》卷中“僧主副员”,第244页中。
    ④ 张政主编《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67页。
    ⑤ 《大宋僧史略》卷中“尼附”,第245页中。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传》,第301页。
    ① 《高僧传》卷7《宋蜀武担寺释道汪传》,第283-284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新安寺释道献传》,第300页。《大宋僧史略》卷中“立僧正”下亦载此事,第242页下。
    ① 《南史》卷21《工僧达传》所载略同,并记有苏宝亦因此事伏诛:“先是,南彭城蕃县人高瘏、沙门释昙标、道方等共相诳惑,自言有鬼神龙凤之瑞,常闻箫鼓音,与秣陵人蓝宏期等谋为乱,又结殿中将军苗乞食等起兵攻宫门。事发,凡党与死者数十人。僧达屡经犯忤,上以为终无悛心,因高闍事陷之,收付廷尉,于狱赐死。时年三十六。时有苏宝者名宝生,本寒门,有文义之美,官至南台侍御史、江宁令,坐知高闍谋反,不即闻启,亦伏诛。”(第575页)
    ② 《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22页。
    ③ 《建康实录》卷13“中宗世祖孝武皇帝”,第479页。
    ④ 《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传》、《资治通鉴》卷128宋孝武帝大明二年(第4037页)、《广弘明集》卷6《辩惑篇》之二《列代王臣滞惑解上》“宋世祖孝武皇帝”条(第125页下-126页上)皆载此事,略同。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1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3页。
    ② 《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30页。《南史》卷2《宋本纪中·孝武帝纪》同载,第65页。
    ③ 按:即白龙堆的简称,古西域沙丘名,在今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之间。
    ④ 《高僧传》卷8《齐上定林寺释僧远传》(第318页)亦详载其事,略同,“诏可”处作“帝虽颇信法,而尤自骄纵,故奏上之日诏即可焉”。唐代彦悰《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2故事篇第一(下)宋孝武帝抑沙门致拜事所载略同。《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言之甚简,云:“大明六年,孝武使有司奏沙门接见皆尽敬,诏可。”(第1963页)《高僧传·释法献传》载王俭提及“宋之中朝亦颇令致礼”,即指此事。又《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卷51《历代会要志》“不拜君父”(第454页中)下均载宋孝武“制沙门尽敬君上”,《法运通塞志》所记(大明)“八年十月”当为僧钟归隐钟山之 时间。
    ① 《广弘明集》卷6《辩惑篇》,第126页上。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0页。
    ③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246页。
    ④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便指出:“不拜王者则使僧徒集团的外国色彩、独立色彩更浓”。(第293页)。
    ⑤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246页。
    ⑥ 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第106页。
    ① 《高僧传》卷8《齐上定林寺释僧远传》,第318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传》,第290页。
    ③ 《大宋僧史略》卷下“对王者称谓”,第251页中。
    ① 《宋书》卷71“史臣曰”,第1852页。
    ② 《宋书》卷41《后妃传》,第1286页。
    ③ 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4页。
    ④ 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第5-6页。
    ⑤ 《宋书》卷71《徐湛之传》,第1848页。
    ⑥ 《宋书》卷71《王僧绰传》,第1850-1851页。
    ① 《宋书》卷68《武二王·南郡王义宣传》,第1800页。
    ② 《宋书》卷61《武三王·江夏王义恭传》,第1648页。
    ③ 《宋书》卷82《沈怀文传》,第2104页。
    ④ 《宋书》卷79《文五王·竟陵王诞传》,第2026-2027页。
    ①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武昌王浑传》,第404页。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南平穆王铄传》,第1858页。
    ③ 刁丽丽《宋孝武帝与大明诗坛》,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23-24页。
    ④ 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第27-38页。
    ① 《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第1287页。
    ② 《宋书》卷68《武二王·南郡王义宣传》,第1800页。
    ③ 《南史》卷11《后妃上·孝武昭路太后传》,第321页。
    ④ 《南史》卷34《颜竣传》,第884页。
    ⑤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竟陵王诞传》,第398页。
    ⑥ 《资治通鉴》卷128宋孝武帝大明元年,第4032页。
    ⑦ 《南史》卷11《后妃上·殷淑仪传》,第323页。
    ⑧ 《南史》卷11《后妃上·殷淑仪传》,第323-324页。
    ⑨ 其文载于《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始平孝敬王子弯传》,第2063-2064页。
    ⑩ 《南史》卷11《后妃上·殷淑仪传》(第324页)、卷20《谢庄传》(第557页)。
    (11) 《南史》卷19《谢灵运传附谢超宗传》,第542页。
    ① 《南齐书》卷52《文学·丘灵鞠传》,第889页。
    ② 如杨恩玉《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一文认为孝武帝对元嘉时期政策多有改动,大多为祸国殃民之举,最终导致了“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加速了刘宋王朝的灭亡;而严耀中则认为宋孝武帝所施行的政策开创了刘宋政治的新局面(详见《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③ 诸文学史著作中对此多有论及,并有刁丽丽《宋孝武帝与大明诗坛》(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厦门大学2009年)两篇硕士论文,均对其文学成就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论析。
    ④ (梁)裴子野《雕虫论》,收在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24页。
    ⑤ 《南史》卷22《王俭传》,第595页。
    ⑥ 《建康实录》卷13“中宗世祖孝武皇帝”,第484页。
    ⑦ 《宋书》卷51《宗室·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鲍照传》,第1480页。
    ⑧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404页。
    ⑨ 《南史》卷2《宋本纪中·孝武帝纪》,第55页。
    ⑩ [唐]徐坚《初学记》卷12,中华书局1980年,第286页。
    ① 《隋书》卷26《百官志上》,第722页。
    ② 刁丽丽《宋孝武帝与大明诗坛》,第24-25页。
    ③ 刁丽丽《宋孝武帝与大明诗坛》,第27-28页。
    ④ 以上分见《宋书》卷59《殷淳传附殷淡传》,第1598页;《宋书》卷59《江智渊传》,第1609页:《宋书》卷100《自序》,第2465页;《南齐书》卷52《文学·檀超传》,第891页。
    ⑤ 《南齐书》卷20《皇后传》,第392页。
    ⑥ 《宋书》卷94《恩倖传》,第2304、2303页。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县度传》,第295页。
    ⑨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0-431页。
    ⑩ 《高僧传》卷13《齐东安寺释昙智传》,第502页。
    (11) 《高僧传》卷13《宋瓦官寺释慧璩传》,第页。
    (12)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僧念尼传》,第180页。
    (13) 《宋书》卷71《徐湛之传》,第1847页。《南史》卷15《徐湛之传》所载略间,第437页。《隋书》卷35《经籍志四》记其名为“宋宛朐令汤惠休”(第1075页),盖汤惠休又曾担任宛朐令之职。
    (14) 《宋书》卷77《沈庆之传》,第2001页。
    ① 《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33页。
    ② 《宋书》卷70《袁淑传》,第1840页。
    ③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3页。
    ④ 《高僧传》卷13《齐乌衣寺释昙迁传》,第501页。
    ⑤ 详参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杨恩玉《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第15-24页。
    ① 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第49页。
    ② 《宋书》卷79《文五王·竟陵王诞传》,第2037页。
    ③ 《宋书》卷75《王僧达传》,第1954页。
    ④ 《宋书》卷74《臧质传》,第1918页。
    ⑤ 考诸《宋书》,孝武帝曾于即位当年(453年)七月及大明元年(457)十月两次下诏求献谠言,而周朗于大明四年被孝武所杀,故而周朗上书之时间当在453-460年之间,而又由《周朗传》载周朗因所奏“忤旨”而自解去职,可知孝武并宋必纳其谏言而“申严佛律”,罢遣“疵恶显著者”,则孝武458年沙汰沙门之举当在周朗上书忤旨之后也。因此,周朗上书时间当在453-458年之间。
    ① 《宋书》卷41《后妃·孝武文穆文皇后传》,第1291页。
    ② 《高僧传》卷7《宋寿春石磵寺释僧导传》,第281-282页。
    ③ 《高僧传》卷12《宋京师竹林寺释慧益传》,第453页。
    ① 参《宋书》卷41《后妃传·文帝路淑媛传》、《南史》卷11《后妃上·孝武昭路太后》及卷21《王僧达传》。
    ② 以上并见《南史》卷32《徐文们传》,第839、838页。
    ③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从稿初编》第30-31页。
    ④ 参《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09页)、《宋书》卷41《后妃·孝武文穆王皇后传》(第1289页)及《宋书》卷99《二凶·元凶肋传》(第2431页)。
    ①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页。
    ② 《宋书》卷94《恩倖传》,第2303、2305、2306、2312页。
    ③ 《宋书》卷82《周朗传》,第2100页。
    ④ 《晋书》卷120《李特载记》,第3022页。
    ⑤ 以上并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9-40页。
    ① 《南齐书》卷41《张融传》,第721页。
    ② 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00期,第221-222页。
    ③ 《宋书》卷99《二凶·元凶劭传》,第2433页。
    ④ 《宋书》卷72《文九传·南平穆王铄传》,第1857页。
    ⑤ 《宋书》卷99《二凶传·元凶肋传》,第2429页。
    ① 《宋书》卷99《二凶传·始兴王溶传》,第2439页。
    ②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7页。
    ③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第268页。
    ④ 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7页。
    ⑤ 《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8页。
    ⑥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第182页。
    ① 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第26-27页。
    ② 罗新《青徐豪族与宋齐政治》,《原学》第一辑,1994年,第154页。
    ③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205页。
    ① 《南史》卷34《沈怀文传》(第888-889页)及《资治通鉴》卷128宋孝武帝孝建三年(第4026页)、卷129宋纪11世祖孝武皇帝大明三年(第4042页)所载略同。
    ② 古健青、张桂光《中国方术大辞典》,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55页。
    ③ 班固《汉书》卷26《天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306页。
    ④ 《南史》卷11《后妃上·殷淑仪传》,第323页。
    ⑤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73页。
    ① 《宋书》卷82《周朗传》,第2100-2101页。
    ② 以上均见于《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竟陵王诞传》,第397-398页。《资治通鉴》卷129宋孝武帝大明三年所载略同,第4043页。
    ① 鲁力《孝武帝诛竟陵王事与刘宋宗王镇边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622页。
    ② 《宋书》卷79《文五王·庐江王祎传》,第2040页。
    ③ 《隋书》卷32《经籍志一》,第941页。
    ④ 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第1期,第102页。
    ⑤ 《宋书》卷75《王僧达传》,第1958页。
    ① 《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第1963页)、《资治通鉴》卷129宋孝武帝大明六年(第4062页)所载略同。
    ② 《高僧传》卷8《齐上定林寺释僧远传》,第318-319页。
    ③ 分见《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1《历代会要志》,第346上、454页中。
    ① 见《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1页。孝武帝时曾于孝建元年(454)六月“戊子,省录尚书事”(《宋书》卷6《孝武帝纪》,第115页)。
    ②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2页。
    ③ 《宋书》卷57《蔡兴宗传》,第1575页。
    ④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3、144页。
    ⑤ 据《宋书》卷6《孝武帝纪》,孝武帝时,曾于孝建初年(454)六月癸未“分扬州立东扬州”(第115页);大明三年(459)二月乙卯下令“以扬州所统六郡为王畿,以东扬州为扬州”(第123页),又于大明四年“夏四月癸卯,以南琅邪隶王畿”(第125页);大明七年(463)二月“庚申,割历阳秦郡置临江郡”(第131页)。
    ⑥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7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所载略同,第1963页。
    ⑦ 《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第69页。
    ⑧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5页。
    ①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始平孝敬王子鸾传》,第2063页。
    ② 《建康实录》卷13“少帝子业”,第489页。此文今《宋书》中不见有记载。
    ③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始平孝敬王子鸾传》,第2065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始平王子鸾传》所载略同,第415页。
    ④ 《建康实录》卷13“少帝子业”,第489页。
    ⑤ 《南史》卷20《谢庄传》所载略同(第557页),并载说帝之人为孙奉伯。
    ⑥ 《南朝佛寺志》,第126页。
    ① 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第86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61页。
    ③ 《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第261页上。
    ④ 参《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第五册,中华书局2006年,第1892页。
    ⑤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0页。
    ⑥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
    ⑦ 《南史》卷29《蔡兴宗传》,第768页。
    ① 据《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1页)及卷41《后妃·孝武文穆文皇后传》(第1289页)。
    ② 后因威权过重而被前废帝所杀。
    ③ 据《宋书》卷8《明帝纪》:“于时废帝左右常虑祸及,人人有异志。唯有直閤将军宋越、谭金、童太一等数人为其腹心”(第152页);又《宋书》卷83《宗越传》云:“帝凶暴无道,而越及谭金、童太一并为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第2110页)。
    ④ 《宋书》卷57《蔡兴宗传》,第1580页。
    ⑤ 沈氏之为天师道世家,可详参《宋书》卷100《自序》。
    ⑥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页。
    ⑦ 此据《宋书》卷7《前废帝纪》:“太宗与左右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密结帝左右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谋共废帝”。(第146页)
    ⑧ 《宋书》卷94《恩倖传》,第2316页。
    ⑨ 《南史》卷29《蔡兴宗传》,第770页。
    ① 此据《宋书》卷74《沈攸之传》:“前废帝景和元年,除豫章王子尚车骑中兵参军,直閤,与宗越、谭金等并为废帝所宠,诛戮群公,攸之等皆为之用命”;“攸之与谭金、童太一等并受宠任,朝为牙爪,同功共体,世号三侯,当时亲呢,情过管、鲍。”(第1927、1936页)
    ② 详参《宋书》卷100《自序》。
    ③ 陶弘景《真诰》卷19《翼真检》之《真诰叙录》,《道藏》第20册,第605页中-下。
    ④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7-38页。
    ①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8页。
    ②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6页。
    ③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74页。
    ④ 以上并见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0页。
    ⑤ 《高僧传》卷13《齐正胜寺释法愿传》,第517页。
    ⑥ 《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2页。
    ①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5页。
    ② 《南史》卷11《后妃上·前废帝何皇后》,第324页。
    ③ 《宋书》卷41《后妃·前废帝何皇后传》,第1293页。
    ④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6页。
    ⑤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2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建安王休仁传》,第405页。
    ⑥ 《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纪》,第70页。
    ⑦ 《资治通鉴》卷130宋明帝泰始元年,第4087页。
    ⑧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9页。
    ⑨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8页。
    ⑩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豫章王子尚传》,第2059页。
    (11)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3页。
    (12)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9页。
    ①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6页。
    ② 《宋书》卷94《恩倖·阮佃夫传》,第2313页。《南史》卷77《恩倖·阮佃夫传》所载相同,第1921页。
    ③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7页。
    ④ 《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纪》,第70页。《资治通鉴》卷130宋明帝泰始元年所载略同,第4088页。
    ⑤ 褚赣生《中国古代梦占》,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① 《南朝佛寺志》卷上(宋)“竹林寺”条,第135页。
    ②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7页。
    ③ 《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纪》,第69页。
    ④ 《南史》卷1《宋本纪上·宋武帝纪》,第1页。
    ① 《宋书》卷39《百官志上》,第1229页。
    ②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6页。《南史》卷2《宋本纪中·前废帝纪》所载略同,第70页。
    ③ 《资治通鉴》卷130宋明帝泰始元年,第4087页。
    ④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7页。
    ⑤ 《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348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8页。
    ② 《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天竺迦毗黎国》,第1963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③ 见《高僧传》卷3《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传》,第134页。《名僧传》卷3《求那跋陀传》(第854页)、《出三藏记集》卷14《求那跋陀罗传》(第550页)及《法苑珠林》卷63《祈雨篇》(第1886页)均载此事。
    ④ 《高僧传》卷7《宋山阴灵嘉寺释超进传》,第297页。
    ⑤ 《高僧传》卷8《齐京师天保寺释道盛传》,第307页。
    ⑥ 《高僧传》卷8《齐高昌郡释智林传》,第309-310页。
    ⑦ 《续高僧传》卷5《梁杨都安乐寺沙门释法申传》,第460页上。
    ① 《高僧传》卷8《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传》,第324页。
    ② 《续高僧传》卷《梁钟山开善寺沙门释智藏》,第465页下。按:文中“泰初”当为“泰始”之误。郭朋亦持此论,见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齐鲁书社1986年,第696页注①。
    ③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
    ④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法净尼传》,第113页。
    ⑤ 《比丘尼传》卷3《崇圣寺僧敬尼传》,第124-125页。
    ⑥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⑦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附道表传》,第431页。
    ⑧ 《南齐书》卷31《江谧传》,第570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又可参《南朝佛寺志》“兴皇寺”条,第212-213页。
    ③ 《南齐书》卷53《良政·虞愿传》,第916页。《南史》卷70《虞愿传》所载略同,第1717页。
    ④ 《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第4167页。
    ⑤ 《广弘明集》卷6《辨惑篇》第二之二《列代王臣滞惑解上》“虞愿”条,第127页下。
    ⑥ 《高僧传》卷8《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传》,第308页。
    ①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② 《法苑珠林》卷15《敬佛篇》感应缘,第518页。
    ③ 见《南朝佛寺志》,第202页。又《金陵梵刹志》卷48引“金陵新寺”称:“湘宫寺旧在青溪桥中,北唐以后徙置清化市北,庆元志近有人于上元县治后军营中掘出断石,上有湘宫寺三字,以此知旧寺所载与实录注合,东出青溪桃花园,皆今县东地也。寺本宋明帝旧宅,备极壮丽,欲造十级浮屠而不能,乃为为二。”,转引自孙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载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59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50-51页。
    ④ [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⑤ 《比丘尼传》卷4《禅林寺净秀尼传》,第165页。
    ⑥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
    ⑦ 《南朝佛寺志》,第200-201页。
    ⑧ 《法苑珠林》卷100《传记篇》兴福部,第2890页。
    ⑨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上。
    ① 《南朝佛寺志》卷上,第208-211、215-219页。
    ② 《高僧传》卷13《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传》,第493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7页。
    ④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8页。
    ⑤ 分见《法苑珠林》卷15《敬佛篇》,卷100《传记篇》“兴福部”之“宋太宗明帝”,第521、2890页。
    ⑥ 《高僧传》卷13《兴福篇·论日》,第496页。
    ⑦ 详参《南朝佛寺志》,第285-289页。
    ⑧ 《高僧传》卷13《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传》,第493页。汤用彤先生于“改”字后注曰:“三本、金陵本无‘改’”,第495页。
    ⑨ 转引自《南朝佛寺志》,第286-287页。
    ⑩ 《高僧传》卷11《齐京师建初寺释僧祐传》,第440页。
    ① 《法苑珠林》卷15《敬佛篇》,第522页。
    ② 《高僧传》卷13《宋京师释僧亮传》,第485页。
    ③ 《法苑珠林》卷15《敬佛篇》感应缘,第518页。
    ④ 《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7页。
    ⑤ 汤用彤先生注曰:“文见于《广弘明集》,出沈约手,在永明四年”,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8页。
    ⑥ 以上均见《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7、488页。
    ⑦ 《高僧传》卷13《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传》,第493页。
    ⑧ 《法苑珠林》卷13《敬佛篇》感应缘,第460页。
    ①《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6页。
    ②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3页。
    ③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第107页。
    ④ [日]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佛书刊行会图像部,1915年,第164页,转引自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第109页。
    ⑤ 《法苑珠林》卷16《敬佛篇》弥勒部,第528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② 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7页。
    ③ 《高僧传》卷8《齐京师何园寺释慧隆传》,第327页。
    ④ 严耀中先生指出:“成实学在江南的流传大致有三个高峰,一是在宋明帝之世;二是齐梁之间:三是在隋初。”参氏著《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32-133页。
    ⑤ 《高僧传》卷7《宋山阴灵嘉寺释超进传》,第297页。
    ⑥ 《高僧传》卷8《齐高昌郡释智林传》,第310页。
    ⑦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⑧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传》,第292页。
    ② 《续高僧传》卷5《梁杨都安乐寺沙门释法申传》,第460页上。
    ③ 分见《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4《历代会要志》“三教谈论”,第346页中、471页下。
    ④ 《高僧传》卷13《宋灵味寺释昙光传》,第514页。
    ① 《南齐书》卷53《良政·虞愿传》,第916页。
    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第514页第2-3栏。
    ③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四册),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第1929页。
    ④ 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文津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⑤ 怡年《合掌跪拜与三皈依》,《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2期,第58页。
    ① 王学信《佛门礼仪:合掌与跪拜》,《海内与海外》2010年第11期,第75页。
    ② 郭超、夏于全编著《妙法莲华经》,蓝天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③ 沈约《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转引自《比丘尼传校注》,第175页。
    ④ 王学信《佛门礼仪:合掌与跪拜》,《海内与海外》2010年第11期,第73页。
    ⑤ 《宋书》卷97《夷蛮传》,第2383、2386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所载略同,第1962页。
    ⑥ 《法苑珠林》卷100《传记篇》兴福部,第2890页。
    ① 《辩正论》卷3《十代奉佛篇》,第503页上。
    ② 以上均见《出三藏记集》卷2《新集撰出经律论录》及《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
    ③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37页。
    ④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37-138页。
    ⑤ 《南齐书》卷41《周颙传》,第731页。
    ⑥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第109-112页。
    ⑦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38页。
    ⑧ 《高僧传》卷八《齐高昌郡释智林传》,第310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②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晋安王子勋传》,第2060页。
    ③ 《南史》卷26《袁湛传附袁顗传》,第701页。
    ①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晋安王子勋传》,第2060页。
    ② 《南史》卷26《袁湛传附袁昂传》,第709页。
    ③ 《南史》卷26《袁湛传附袁顗传》,第701页。
    ④ 《宋书》卷84《邓琬传》,第2144页。
    ⑤ 《资治通鉴》卷131宋明帝泰始二年,第4122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295页。
    ① 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载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69页。
    ② 谢重光《晋—唐僧官制度考略》,载于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第332页。
    ③ 见贺光中《历代僧官制度考》,载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第205页。
    ④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⑥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1《历代会要志》“僧职师号”均将“敕尼宝贤为京邑尼僧正”归于宋文帝(分见第345上、453页下),为误。
    ⑦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法净尼传》,第113页。
    ⑧ 《大宋僧史略》卷中“尼正附”,第243页上。
    ①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25-426页。
    ② 白文固先生即言道:“就任京都或陪都所在州郡僧正者,往往冠一‘大’字或注明‘都邑’,称‘大僧正’或‘都邑僧正’。”(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载于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第269页。)认为都邑僧正之称源于其所管辖地区为京都。但也有学者认为“都邑僧主”即最高僧官“僧正”,如洪修平先生即指出:“在南朝,最高的僧官称僧正,因在京都,也称都邑僧正,有时还有比丘尼担任此职。”参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增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③ 《高僧传》卷12《宋京师彭城死释僧覆传》,第467页。
    ④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
    ⑤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⑥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⑦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上。
    ⑧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① 《资治通鉴》卷124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第3918页。
    ②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第24页。
    ③ 《高僧传》卷8《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传》,第308-309页。
    ④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254页。
    ⑤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第二章,第22页。
    ⑥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146-147页。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传》,第292页。
    ⑧ 《高僧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313页。
    ⑨ 潘富恩、马涛著《范缜评传》,第32页。
    ① 以上均见《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县度传》,第294、295页。
    ② 以上分见《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8页:卷2《普贤寺法净尼传》,第113页。
    ③ 以上分见《高僧传》卷12《宋京师彭城寺释僧覆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卷8《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传》、卷七《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县斌传》、卷8《齐京师灵根寺释法瑗传》,第467、296、308、292、290、312页。
    ④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第37页。
    ⑤ 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第254页。
    ⑥ 《高僧传》卷11《宋成都释道法传》,第420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12《杂录序》,第428页。
    ①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② 《南史》卷11《后妃上·孝武昭路太后》所载略同,第32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30宋明帝泰始元年,第4090页。
    ④ 《宋书》卷《明帝纪》,第169-170页。
    ⑤ 《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传》,第1289页。
    ⑥ 据《宋书》卷8《明帝纪》,明帝“元嘉十六年(439)十月戊寅生。……二十九年(449),改封湘东王。”(第151页)明帝改封湘东王时为11岁。
    ⑦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4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12《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第489页。
    ② 古正美《中国早期<菩萨戒经>的性质及内容》,《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7页。
    ③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法净尼传》,第113页。
    ④ 《高僧传》卷8《齐上定林寺释僧远传》,第319页。
    ⑤ 按:此当为“泰始”之误。前已言之。泰始六年即470年,时明帝32岁。
    ⑥ 《续高僧传》卷5《梁钟山开善寺沙门释智藏传》,第465页下。
    ⑦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第696页。
    ①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2页。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女王休仁传》,第1871-1872页。
    ③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2页。
    ④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2页。
    ⑤ 《宋书》卷94《恩悻·阮佃夫传》,第2312页。
    ⑥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2页。
    ⑦ 《宋书》卷7《前废帝纪》,第146页。
    ⑧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三休仁传》,第1872页。
    ①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2页。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2页。
    ③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4页。
    ④ 以上皆见《宋书》卷97《夷蛮·天竺迦毗黎国传》,第2387-2388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兴皇寺释道猛传》,第296页。
    ② 《南齐书》卷41《周颙传》,第730页。其中“颇好言理”在《南史》卷34《周颙传》中作“颇好玄理”,其余则同,第894页。
    ③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
    ④ 《南史》卷34《周颙传》,第895页。
    ⑤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载于氏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299页。
    ⑥ 《南史》卷34《周颙传》,第894页。
    ⑦ 以上并见《南齐书》卷33《张绪传》,第600、601页。《南史》卷31《张裕传附张绪传》所载略同,第 808、809页。
    ① 《南史》卷28《禇裕之传附褚渊传》,第749页。《南齐书》卷23《褚渊传》不载“时人以方何平叔”句,其余略同,第429页。
    ② 《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1页。
    ③ 按:嵇叔夜即嵇康,乃魏晋玄风之重要倡导者。④ 《梁书》卷48《儒林·伏曼容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663页。以下《梁书》引文皆据此版本。《南史》卷71《儒林·伏曼容传》所载相同,第1731页。
    ⑤ 《隋书》卷32《经籍志一》,第911页。
    ⑥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41页。
    ⑦ 《隋书》卷32《经籍志一》,第911页。
    ⑧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43页。
    ① 《梁书》卷48《儒林·伏曼容传》,第663页。《南史》卷71《儒林·伏曼容传》同,第1731页。
    ②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75页。
    ③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62页。
    ④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76页
    ⑤ 《南齐书》卷16《百官志》,第315页。
    ⑥ 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等主编《六朝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73页。
    ⑦ 分见《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第82页:卷22《王俭传》,第595页。
    ⑧ 《资治通鉴》卷132宋明帝泰始六年,第4152页。
    ⑨ 张承宗等主编《六朝史》,第316-317页。
    ① 《南齐书》卷54《高逸·吴苞传》,第945页。
    ②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昙度传》,第295页。
    ③ 《高僧传》卷8《齐京师天保寺释道盛传》,第307页。
    ④ 《高僧传》卷8《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传》,第308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传》,第292页。
    ⑥ 《高僧传》卷8《齐高昌郡释智林传》,第310页。《南史》卷34《周颙传》中亦载:“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深相赞美,言‘捉麈尾来四十余载,颇见宗录,唯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第894页)
    ⑦ 《高僧传》卷8《齐高昌郡释智林传》,第311页。
    ⑧ 《高僧传》卷8《齐京师何园寺释慧隆传》,第327页。
    ⑨ 《比丘尼传》卷4《东青园寺净贤尼传》,第195页。
    ⑩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62页。
    ① 《南齐书》卷56《幸臣·茹法亮传》,第976页。
    ② 《南齐书》卷53《良政·虞愿传》,第916页。
    ① 《宋书》卷61《武三王·庐陵王义真传》,第1640页。
    ② 以上未注明者皆引自《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及《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
    ③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8页。
    ④ 《资治通鉴》卷131宋明帝泰始二年,第4122-4123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亦有记载,第79页。路休之、路茂之被杀亦事又见载于《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载:“太宗杀世祖诸子,因此陷休之等”(第1289页)。
    ⑤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48页。
    ⑥ 《南史》卷3《宋本纪下·后废帝纪》,第89页。
    ①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0“南史误处”条,第142页。刘子尚为前废帝同母弟,在明帝即位伊始便与山阴公主同被赐死,事见《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豫章王子尚传》(第2059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孝武二十男·豫章王子尚传》(第413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5“宋明帝”,第1173页。
    ③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所载略同,第2150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于最后一句作:“及泰始、泰豫之际,左右失旨,往往有刳剒断截,禁中懔懔若践刀剑。”(第84页)《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言“及晚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忌讳”(第4156页),其余略同。
    ④ 事详见《宋书》卷72《文九王·晋平三休祐传》(第1880页)及《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晋平王休祐传》(第407页)。
    ①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3、1878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建安王休仁传》所载略同,第406页。
    ② 《南史》卷28《褚裕之传附褚渊传》,第750页。《南齐书》卷23《褚渊传》所载稍简:“帝谋诛建安王休仁,渊固谏,不纳。”(第426页)
    ③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王休若传》载:“典签夏宝期事休若无礼,系狱,启太宗杀之,虑不被许,启未报,辄于狱行刑,信反果锢送,而宝期已死。上大怒,与休若书曰:‘孝建、大明中,汝敢行此邪?’休若母加杖三百,降号左将军,贬使持节都督为监,行雍州刺史,使宁蛮校尉,削封五百户。”(第1883页)
    ④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王休若传》,第1883-1884页。
    ⑤ 《宋书》卷79《文五王·桂阳王休范传》,第2046页。
    ⑥ 《宋书》卷72《文九王》“史臣曰”,第1886页。晋刺即刘休祐,巴哀即刘休若。
    ① 《宋书》卷8《明帝纪》,第171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5“宋明帝”,第1184页。
    ③ 见《宋书》卷79《文五王·庐江王祎传》(第2042页)及《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路径王祎》,第402-403页。
    ④《宋书》卷79《文五王·桂阳王休范传》(第2046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桂阳王休范传》(第409页)。
    ⑤ 《宋书》卷85《王景文传》,第2181-2184页。《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中载:“或又以寿寂之有胆决,乃杀之。……或又杀太子太傅王景文,畏其族盛故也。”(第2150页)
    ⑥ 《宋书》卷83《吴喜传》,第2116页。《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载此事曰:“上以喜多计数,素得人情,恐其不能事幼主;乃召喜入内殿,与共言谑甚款,既出,赐以名馔。寻赐死。”第4162-4163页。
    ⑦ 《南史》卷3《宋本纪下·明帝纪》,第84页。
    ⑧ 《南齐书》卷41《周颙传》,第730页。《南史》卷34《周颙传》同,第894页。《南史》卷49《王谌传》载:“帝所行惨僻,谌屡谏不从,请退,坐此系尚方”(第1212页),此或乃周颙不敢直谏之原因。
    ⑨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
    ①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5页。
    ① 《宋书》卷41《后妃·文帝沈婕妤传》,第1294页。
    ② 以上均参《宋书》卷41《后妃传》,第1296、1297页。
    ③ 《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第84页。
    ④ 《宋书》卷94《恩倖·阮佃夫传》,第2314页。
    ⑤ 《宋书》卷94《恩倖·杨运长传》,第2318页。
    ⑥ 《宋书》卷94《恩倖·王道隆传》,第2317页。
    ⑦ 《宋书》卷85《王景文传》有“景文与上幸臣王道龙书曰”(第2180页)之语,此“王道龙”史籍中不见他载,笔者以为当为“王道隆”之误。
    ① 《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引《道学传》则为“骡骑”,《道藏》第24册,第877页下。陈国符先生于“骠骑”下注曰:“按万斯同《宋将相大臣年表》,自太始三年至七年,骠骑将军山阳王刘休祐。”(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0页。)此暂从陈国符。
    ② 关于“精舍”,《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引《道学传》云:“宋初长沙景工就许长史宅地之东,起道士精舍。梁天监十三年,敕贸此精舍立为朱阳馆也。宋明帝召陆先生权住骡骑航扈客子精舍,劳问相望,是知精舍通在三教称之也。”(第877页下-878页上)
    ③ 《三洞珠囊》卷2《敕追召道士品》,《道藏》第25册,第305页下-306页上。
    ① 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第10册)卷926,第9659页下。
    ②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
    ③ 陈舜俞《庐山记》卷2《叙山南篇》,第1033页中。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陆修静传》所载略同,唯“通仙堂”作“通仙台”,见《道藏》第5册,第239页中。
    ④ 刘大彬《茅山志》卷10《上清品》,《道藏》第5册,第599页中-下。元代张天雨《玄品录》卷三所载略同,见《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上-中。
    ⑤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中-下页。
    ⑥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1页注①。
    ⑦ 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0 页,注③。又见《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四十二期,2010年10月,第14页,注51。
    ① [法]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第84页。
    ②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1页。
    ③ 都筑晶子,付晨晨《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第0期,第234页。
    ④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77页。
    ①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0页。
    ②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2-563页。
    ③ 许抗生、赵建功、田永胜《六朝宗教》,南京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④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175页,转引自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第91页。
    ⑤ 都筑晶子,付屣展《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第0期,第234页。
    ⑥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3页。
    ⑦ 前文“孝武帝与道教”部分已有言及。值得注意的是,“简寂观”乃后来之命名,详参后文“后废帝与道教”部分。
    ⑧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9-40页。
    ⑨ 李国荣《帝王与炼丹》,第138页。
    ⑩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1页。
    (11)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3页,注①。
    ① 刘大彬《茅山志》卷15《采真游篇》,《道藏》第5册,第617页下。
    ② 以上据陈桥驿主编《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72页。
    ③ 刘康乐《南朝道教政策及其道官制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1页。
    ④ 都筑晶子,付晨晨《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第0期,第235页注①。
    ⑤ 关于陆修静之融合天师道与神仙道教,以往学者多持此论,如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第36页。)、唐长儒《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见《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2-164页)等等,但是鲜有将“通仙”之名与此相联系者。
    ⑥ 考诸史籍,此当为“宋明帝”之误。又林长春论之曰:“关于崇虚馆,到底是宋文帝所立,或是宋明帝所立,《道学传》中时或说是明帝,而且据陆修静之传记,亦说立在明帝之时。不过南朝的道馆之中,不乏同名者,或在文帝时,便即立馆,而明帝时再予以扩大,此亦有可能。”(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131页。)笔者认为此解释甚为牵强。
    ⑦ 《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道藏》第24册,第877页中。
    ① 《太平御览》(第6卷)卷679“道部”之“传授下”,第325页。卿希泰先生对此记载提出质疑:“按陆修静卒于宋后废帝元徽五年(477年),时明帝已早卒,不可能有陆修静死后再师刘法先之事,或许宋明帝师法先时,陆修静尚在世?”(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485页。)“元德卒”三字或为后来妄加之衍文。
    ②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5页。
    ③ 刘康乐《南朝道教政策及其道官制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3页。
    ④ 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第205页。
    ⑤ 陈昌文《道教人格的社会形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⑥ 《太平御览》(第6卷)卷679“道部”之“传授下”,第326页。
    ⑦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4页。
    ① 《三洞珠囊》卷2《敕追召道士品》,《道藏》第25册,第306页中-下。《上清道类事相》卷一《仙观品》所引《道学传》稍简,略同,第875页上-下。
    ② 《三洞珠囊》卷1《救导品》,《道藏》第25册,第302页上。
    ③ 《南齐书》卷48《孔稚珪传》,第835页。
    ④ 参孙艳《东晋南朝江东世族的天师道信仰——以会稽山阴孔氏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⑤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6-167页。
    ⑥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第24-25页。
    ① 都筑晶子,付晨展《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00期,第234页。
    ②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9页。
    ③ 指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④ 《宋书》卷8《明帝纪》,第165页。
    ⑤ 《上清道类事相》卷2《楼阁品》,《道藏》第24册,第879页下。
    ① 刘大彬《茅山志》卷10《上清品》(《道藏》第5册,第599页上)、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7页)均作“娄惠明”。
    ②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许黄民”条,《道藏》第5册,第239页上。
    ③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陶弘景”条,《道藏》第5册,第242页下。《云笈七签》卷107《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同载,第663页。《茅山志》卷10《上清品》作:“诣娄惠明于大洪山。”(《道藏》第5册,第600页上。)
    ④ 《南齐书》卷54《高逸·徐伯珍传》,第946页。
    ⑤ 《南史》卷75《隐逸传上》,第1871、1872页。
    ⑥ 钟国发先生则直言其为“黄老道士”,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0页。
    ⑦ 《南齐书》卷54《高逸·臧荣绪传》,第937页:《南史》卷76《隐逸下·臧荣绪传》,第1888页。
    ⑧ 《南史》卷75《隐逸上·关康之传》,第1871页。
    ⑨ 《宋书》卷93《隐逸·关康之传》,第2297页。《南史》卷75《隐逸上·关康之传》所载略同,第1871页。
    ① 《南齐书》卷54《高逸·明僧绍传》,第927页。
    ② 《宋书》卷93《隐逸·王素传》,第2295-2296页。《南史》卷24《王准之传附王素传》则云:“素少有志行,家贫母老,隐居不仕。宋孝建、大明、泰始中,屡征不就,声誉甚高。”(第667页)
    ③ 《南史》卷75《隐逸上·关康之传》云:“特进颜延之等当时名士十许人入山候之,见其散发被黄布帊,席松叶,枕一块白石而卧,了不相眄。延之等咨嗟而退,不敢干也。”(第1871页)
    ④ 《宋书》卷93《隐逸·关康之传》,第2295-2296页。
    ⑤ 《南史》卷75《隐逸上·关康之传》,第1871页。
    ⑥ 《南史》卷76《隐逸下·诸葛璩传》,第1901页。
    ⑦ 《南齐书》卷54《高逸·臧荣绪传》,第937页。《南史》卷76《隐逸下·臧荣绪传》,第1888页。
    ① 明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其子名震“亦传父业”,详见《梁书》卷27《明山宾传》(第405、407页)及《南史》卷50《明僧绍传附明山宾传》(第1243页)。
    ② 其文见于《弘明集》卷6,第37页中-38下。
    ③ 《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4页;《南史》卷75《隐逸上·顾欢传》,第1879页。
    ④ 《南史》卷49《刘怀珍传附刘杏传》,第1222页。
    ⑤ 《南史》卷49《刘怀珍传附刘灵哲传》,第1218页。
    ⑥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曾考证清河崔氏为天师道世家,《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5-17页。
    ⑦ 《南齐书》卷54《高逸·徐伯珍传》,第945页。
    ① 张承宗等《六朝史》,第344页。
    ② 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第105页。
    ③ 都筑晶子,付晨晨《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00期,第235-237、241页。
    ④ 《上清道类事相》卷1《仙观品》引《道学传》,第877页中-下。
    ⑤ 值得一提的是,宋明帝于泰始六年所立的总明观中,即设有道学一科,《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云:泰始六年(470)“九月戊寅,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第82页),“道”与其他诸科并立而设,或即有谋求诸学问共同发展、相互交流之意味。
    ① 按:即刘休仁。据《宋书》卷5《文帝纪》,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立第十二皇子休仁为建安王”(第101页)。又据《明帝本纪》,景元元年(465年)十二月,前废帝被诛后,“以新除骠骑大将军建安王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第152-153页)。
    ② 按:据《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1页),袁粲迁尚书令时间在泰始七年,即471年,此“尚书令”官职或为史家追述。
    ③ 《三洞珠囊》卷2《敕追召道士品》,《道藏》第25册,第305页下-306页上。
    ④ 按:据《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2页),袁粲领司徒之时间为后废帝元徽二年(474),此处所谓“司徒”当为后世史家之追述。《真系》所载同此(《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
    ⑤ 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第10册)卷926,第9659页。
    ⑥ “沃心”指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
    ⑦ 《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陆修静”下所载相同,《道藏》第5册,第239页中-下。
    ① 陈舜俞《庐山记》卷2《叙山南篇》,第1033页中。
    ② 刘大彬《茅山志》,《道藏》第5册,第599页上;张天雨《玄品录》,《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上-中。
    ③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佛祖统纪》卷54《历代会要志》“三教谈论”亦载宋明帝“幸庄严寺,观三教谈论。”(第471页下)
    ④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3页。
    ⑤ 《南齐书》卷41《周颙传》,第730页。《南史》卷34《周颙传》载为“颇好玄理”(第894页)。又《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云“帝好玄理”,第346页中。
    ⑥ 以上并见《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0、2234页。
    ⑦ 《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1页。
    ⑧ 《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31页。
    ⑨ 详参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从稿》第251-294页。
    ⑩ 《南齐书》卷33《张绪传》,第600页;《南史》卷31《张裕传附张绪传》同载,第808-809页。
    ① 《南齐书》卷43《江皲传》,第757页。
    ② 《宋书》卷89《袁粲传》,第2229页。
    ③ 《南齐书》卷53《良政·虞愿传》,第916页。
    ④ 见《大正藏》卷4,第526页中-下,李小荣《<弘明集><广弘集明>述论稿》,巴蜀书社2005年,第288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传》:“陈郡袁粲,令望当时,而嘉斌行解,尝令中书舍人巢尚介意欲试之,斌不为屈,粲乃躬自往候。粲每劝斌数觐天子,斌曰:‘贫道方外之人,岂宜与天子同趣?’粲益以高之,后请为母师”(第291页);卷七《宋京师冶城寺释慧通传》:“袁粲敬以师友之礼”(第301页);卷八《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袁粲一见而异之”(第337页);卷十一《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袁粲……一遇倾盖”(第431页)。
    ⑥ 如昙斌“初止新安寺,讲《小品》、《十地》,并申顿悟渐悟之旨。时心竞之徒,苦相仇校,斌既辞惬理诣,终莫能屈”;慧通“神情爽发,俊气虚玄,止于冶城寺,每塵尾一振,辄轩盖盈衢。……袁粲著《蘧颜论》示通,通难诘往反,著文于世。……并驳《夷夏论》、《显证论》、《法性论》及《爻象记》等”;宝亮“为人神情爽岸,俊气雄逸,及开章命句,锋辩纵横。其有问论者,或豫蕴重关。及亮之披解,便觉宗旨涣然,忘其素蓄”。分见《高僧传》本传,第291、301、337页。
    ⑦ 牟润孙《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注史斋丛稿》第262-263页。
    ① 袁粲还著论驳斥顾欢《夷夏论》之说,盛言佛道之别及佛优于道,详见后论。
    ② 《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1、932页。
    ③ 《隋书》卷34《经籍志三》著录“《夷夏论》一卷,顾欢撰。梁二卷。”(第1002页)《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二卷。唐释法琳《辩正论》卷8《出道伪谬篇》则记为“《夷夏论》一部五卷。道士顾欢修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546页中)有学者以为“《夷夏论》的原文可能并无二卷或五卷之多,应该是将顾欢的多次论辩往复文字甚至将佛教徒的反驳文字一并编修为一书,统标《夷夏论》之名”(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页注②)。《夷夏论》全文今不得见,其大体内容见载于《南齐书》卷54《顾欢传》(第931-935页。《南史》卷75《顾欢传》所载略同,第1875-1877页。)及《弘明集》卷六、卷七所录明僧绍、谢镇之、朱昭之、朱广之、释惠通(亦作慧通)、释僧愍与顾欢之间的论辩文章中。
    ④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8页: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第750页;方立天主编、华方田副主编《中国佛敦简史》,第93页: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490页:许抗生《南朝佛教论中印文化之同异—析宋齐之际佛道两教的夷夏之辩》,《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第10-11页: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下),第440页;蔡日新《汉魏六朝佛教概观》,第206页;王志平《帝王与佛教》,华文出版社1997年,第57页,等等。
    ⑤ 如: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辨述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6页:孙述圻《六朝思想史》,第274页;刘立夫《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第4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67页: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第375页;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第279页,等等。
    ⑥ 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第2册),第1066页。
    ⑦ 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8-9页。《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四将此事归于元徽五年(477)当为误记。
    ⑧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佛祖统纪》卷54《历代会要志》“僧道角法”及“僧先道后”部分均将其归于宋明帝时,第472页上。
    ① 关于顾欢之身份,《弘明集》中言为“道一”(卷6、卷7),《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卷54《历代会要志》(第472页上)与《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4中载曰“逸士”。以往学者亦众说纷纭,或以其为道士(如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孙述圻《六朝思想史》(第274页)、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第375页)、刘固盛《论顾欢的老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刘玲娣《顾欢注老佚文略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佛教史著作如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8页)、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第750页)、方立天《中国佛教简史》(第93页)及卿希泰所著道教史等多以顾欢为道士。又有日本学者小林正美以其为“天师道三洞派”(见氏著《六朝道教史研究》),或以其为“兼综儒、道(道家与道教)的思想家,并不是受篆道士”(持此论者以李养正先生为代表,他指出:“在南北朝历史传记中并无顾欢入道教宫观修道的记录。梁释僧祐 辑《弘明集》所收载的批驳顾欢《夷夏论》的文章中,每称‘顾道上’,乃是意在轻侮的蔑称。”(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辨述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5页。)刘立夫在其《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中即承袭此论,第159页;又李小荣、潘桂明亦持此论,李小荣认为:“顾欢的行迹,是个隐士,不是道士。盖时人以其袒护道教,才把他归到了道士之列吧。”(《(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第281、304页,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下),第440页)或认为其“不曾加入道教组织,但以道教人士自居”(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第711页)。笔者赞同唐长孺先生之观点,其据顾欢“事黄老道”、与世传五斗米道之杜京产、孔稚硅交好、“晚节服食”、《弘明集》所载及《夷夏论》中“道称正一”之语等记载,认为顾欢为天师道徒且近于神仙家。(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7-168页。)此外,孙齐引日本学者小林正美之语亦持此论:“通过其与‘钱塘杜治’的后人杜京产的密切关系,以及他在《夷夏论》中将‘正一’(即‘正一盟威之道’)作为道教的最高理念等处来看,顾欢应是天师道道士。”(《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8页。)顾欢之为天师道徒又有一例可为证,即顾欢与朱昭之同出自吴郡,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滨海地域,据《南史》卷63《朱异传》,朱昭之及其子名字中均带有天师道信仰标志“之”字(其子名巽之、谦之),而顾欢女嫁于朱昭之子,天师道信仰当为其姻亲关系的重要因素。又顾欢后来与杜京产、戚景玄、朱僧标等人共同整理研究上清经(“杜居士京产将诸经书往剡南墅大墟住,始与顾欢、戚景玄、朱僧标等数人共相料视。顾先已写在楼(惠明)间经,粗识真书,于是分别选出。”参见《真诰》卷20《翼真检》,《道藏》第20册,第606页上。),并将《上清经》编为《真迹》一书,成为陶弘景所编《真诰》的祖本,可知其又为上清派发展之重要参与者。刘玲娣便指出:“顾欢应为上清派道士”(见《顾欢注老佚文略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81页)。无论如何,顾欢《夷夏论》是站在道教立场上立论的,以其为道教方面之代表当是没有异议的。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第346页中。
    ③ 《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1页。以下引文未注出处者均出此传。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8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8页。
    ③ 杜保瑞《<河上公注老>的哲学体系之方法论问题检讨(上、下)》(分见《哲学与文化月刊》第三三六、三三七期,2002年5月、6月)即指此书。
    ① 王卡先生指出,“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现存《老子》注本中成书较早,影响较大者。”《<老子河上公章句》点校序言》,《道教经史论从》,巴蜀书社2007年,第18页。
    ② 王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3-323页。
    ③ 详见王卡《<老子河上公章句>点校序言》之“《河上公章句》之作者与年代”部分,《道教经史论从》,巴蜀书社2007年,第18-21页。
    ④ 王卡《道教经史论从》,第20-21页。
    ⑤ 高僧兼通《老》《庄》《易》者大有人在,前文已有多处引证。
    ⑥ 刘玉菁指出:“刘宋时的玄学清谈其实已是进入盛谈佛理时期”,《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第151页。
    ⑦ 《三洞珠囊》卷2《敕追道士品》引《道学传》第七,《道藏》第25册,第306页上。
    ⑧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6页。
    ⑨ 或曰“援引老、庄以附会佛教”,见唐长孺《钱塘社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8页。
    ⑩ 唐长孺先生指出:“道教的发展倾向是天师道与神仙道的结合和牵合道家,并以佛教哲学解释老、庄,这一倾向到唐代前期就十分显著,而陆修静己开其端。”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第166页。钟国发先生亦指出:“阐释《道德经》,则是新道教教义学的基本学术形式。”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88页。
    (11) 《辩正论》卷6《气为道本篇》,第536页下。
    ① [元]脱脱等修《宋史·艺文志》卷四,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6页。钟国发先生指出:“此书朱见唐人称引,或许是后人集陆修静杂论散说编撰而成的。法琳《辨正论》卷八言及陆修静有《必然论》、《荣隐论》、《遂通论》、《归根论》、《明法论》、《自然因缘论》、《五符论》、《三门论》八种杂论各一卷,或即为宋志的《老子道德经杂说》所本。”(见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94-595页。)此外,他还根据一些片段资料对陆修静的老子义学进行了相关论述。同上,第595-599页。
    ② 《太平御览》(第6卷)卷666“道部”之“道士”,第223页。
    ③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8页。
    ④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8页。
    ⑤《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所载相同,第929页。
    ⑥ 《世说新语·文学》注:“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见《世说新语笺疏》第195页。)本为四人撰,而独系之钟会,书今不传。
    ⑦ 《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所载甚简:“著《三名论》。甚工,钟会《四本》之流也。”(第935页)《玄品录》卷3云:“孔硅尝登岭寻欢,共谈四本,欢曰:夫中理唯一,岂容有二,四本无正,失中故也。于是著《三名论》以正之。”(《道藏》第18册,第120页上)当袭《南史》所载。
    ① 《南史》卷75《隐逸上·顾欢传》,第1875页。《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5页)、《玄品录》(《道藏》第18册,第120页上)所载略同。
    ②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8页。
    ③ 刘玲娣《顾欢注老佚文略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82页。
    ④ 《南史》卷75《隐逸上·顾欢传》,第1875页。《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0页)及《玄品录》(《道藏》第18册,第120页上)同。
    ⑤ 其书已散佚,《正统道藏》中有《道德真经注疏》八卷录有所引顾欢之说四十余条,《道德真经取善集》中的“顾曰”亦为顾欢注老佚文,又敦煌S4430号唐抄本亦保留有顾欢老子注文,可由此窥其老学思想。其详可参刘玲娣《顾欢注老佚文略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及其《顾欢道论发微》,《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24页注①。
    ⑥ 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辨述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6-7页。
    ⑦ 刘固盛《论顾欢的老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92-93页。
    ① 同时,她也指出,“顾欢对‘道’体‘非有非无’性质的认识,本质上和佛教中观思想的‘非有非无’是不同的。”刘玲娣《顾欢道论发微》,《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第25-26页。
    ② 王云飞《顾欢(论语)注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③ 唐长孺指出:“在顾欢以前道教徒从未以老庄连称代替黄老,老庄并提的乃道家,或玄学家而非道教徒。”《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9页。
    ④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第15-17、378页。
    ⑤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9页。
    ⑥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理想与现实的殊途与同归》,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⑦ 钟国发先生考证曰:“查《宋书》无“九江王”爵号。此处“九江”二字当为衍文;“王”当即王最文。”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1页注②。孙齐亦指出:“按宋无九江王,亦无宗室诸王为江州刺史者,疑“九江”二字为衍文。”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0页注④。
    ⑧ 《三洞珠囊》卷2《敕追召道士品》,《道藏》第25册,第305页下。
    ① 参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拘留孙佛”条(第685页第4栏),“贤劫千佛”条(第1273页第3栏)。
    ① 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第10册)卷926,第9659页。李渤《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传》及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陆修静”条“洞玄”作“洞真”(分见《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道藏》第5册,第239页下。对此,陈国符先生考证曰:“《洞玄》之部,据吴筠碑。按《云笈七签》卷4有元嘉十四年陆修静《灵宝经目序》(第18页),故当作《洞玄》之部。《七签》卷五以避宋讳误改为《洞真部》。或以修静亦传《上清经》,故《七签》卷五误以为当作《洞真部》耳。”见《道藏源流考》,第42页。
    ② 《真诰》卷20《翼真检》,《道藏》第20册,第606页中。
    ③ 林富士《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2年73本第1分,第70页。
    ④ 钟国发先生亦指出:“陆修静早有统一华夏黄老道派的志向,因而一向对各派经典都注意搜求研讨。”《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76页。
    ⑤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39页。
    ⑥ 李渤《真系》,《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3页。
    ⑦ 其云:“至明帝登阼,季真乃启还私廨。陆简寂南下,立崇虚馆.经亦归于馆。”李渤《真系》,《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
    ⑧ 李渤《真系》,《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3-24页。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亦袭此说,见《道藏》第5册,第239页下。
    ⑨ 陶弘景《真诰》卷19《翼真检》之《真诰叙录》,《道藏》第20册,第605页下。
    ① 刘大彬《茅山志》,《道藏》第5册,第599页上-中。《玄品录》所载略同,见《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中。
    ②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1页。
    ③ 《云笈七签》卷4“道教经法传授部”之《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第17页。
    ④ 《道教义枢》,《道藏》第24册,第813页。
    ⑤ 北齐高祖文宣《废李老道法诏》,《广弘明集》卷4《归正篇》,第112页下。
    ① 《云笈七签》卷6“三洞经教部”之《三洞并序》,第29页。
    ② 《道教义枢》,《道藏》第24册,第814页。
    ③ 北周甄弯《笑道论》,《广弘明集》卷9《辩惑篇》,第151页中。
    ④ 《辩正论》卷8《出道伪谬篇》之“道经未出言出谬”,第546页中。
    ⑤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2页。
    ⑥ 北周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9《辩惑篇》,第152页中。
    ⑦ 释明概《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并表)》,《广弘明集》卷12《辩惑篇》,第174页中-下。
    ① 《辩正论》卷8《出道伪谬篇》,第546页下。
    ② 《法苑珠林》卷55《破邪篇》妄传邪数,第1663页。
    ③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541页。
    ④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2页。
    ⑤王友三先生以《三皇文》为“天师派之最高经典”,认为三皇经文属天师道一派,与笔者所持观点不同。见氏著《中国宗教史》(上下),齐鲁书社1991年,第303页。
    ⑥ 唐长孺先生便指出:“将上清、灵宝、三皇分列三洞应该在泰始三年以后修静撰道经目录时。”见《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第165页,注12。
    ⑦ 董沛文《陆修静的道教思想略述》,《中国道教》2009年第2期,第49页。
    ① 施舟人《韩愈之友李渤及其<真系传>》,载于韩愈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韩愈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② 钟国发《试论南朝道教缔造者陆修静》,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第11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其相关论述又见《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第705-706页。
    ③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603页。
    ④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5页。
    ⑤ 邱进之主编,刘伟航副主编《中国历代名道》,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第162页。
    ⑥ 董沛文《陆修静的道教思想略述》,《中国道教》2009年第2期,第49-50页。
    ⑦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第166、167、169页。钟国发先生虽然认为三洞之分类法有教相判释的意味,但也肯定陆修静是“通过教相判释将上清、灵宝和三皇等各派整合成统一的新道教,自己则成为新道教的领袖。”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76页。
    ① [法]索安《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第84页。
    ② 施舟人《韩愈之友李渤及其(真系传)》,载于韩愈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韩愈研究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③ 《三洞珠囊》卷1《救导品》,《道藏》第25册,第298页下-299页上。
    ④ 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第10册)卷926,第9659页。
    ⑤ 李渤《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传》云:“及天子不豫,请事涂炭之斋,是夜卿云纷郁,翌日乃瘳。”见《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或《道藏》第22册,第27页。《仙鉴》卷24《陆修静传》云:“明年,帝不豫,诏请先生修涂炭之斋。是夕,坛宇间卿云纷郁,翌日疾瘳。”见《道藏》第5册,第239页下。
    ① 刘大彬《茅山志》卷十,《道藏》第5册,第599页下。《玄品录》卷三所载略同:“明年,帝疾,即其馆修金箓斋。一夕,有黄气如宝盖状,弥覆坛宇。帝复感异梦,疾良愈。”见《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中。
    ② 《宋书》卷29《符瑞志下》,第836-837页。
    ③ 《宋书》卷8《明帝纪》,第168页。
    ④ 《南史》卷8《明帝纪》,第83页。
    ⑤ 《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第4158页。
    ⑥ 《老子》中有“埏垃以为器”之语,埏谓以土和泥、揉和之义。垃即黏土。
    ① 道安《二教论》,《广弘明集》卷8《辩惑篇》,第140页下。
    ② 北周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9《辩惑篇》,第149页下。
    ③ “搏烦”或即《太平经》所言之叩头自搏,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60页。杨联陞先生亦曾将其释为“自搏”,胡适先生以为后来“搏烦”仅为“拍(搏=拊=拍)颊”而已,可能近于后世所谓“拍巴掌”(打嘴),见《(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补论》,第843-844页。
    ④ 释僧敏《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弘明集》卷7,第47页下。
    ⑤ 杨联陞先生指出:“其次二字,疑有误衍”,杨联陞《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载于刘梦溪主编,王钟翰,姚念兹,达力扎布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杨联陞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53页。杨先生认为此当即《二教论》及《笑道论》所载之“王公期”,其《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页32-33。)一文中曾疑王公期即真诰及《辩惑论》中之王灵期,但又指出“虽时代相近,而证据未足,不敢必也。”
    ⑥ 释玄光《辩惑论》,《弘明集》卷8,第49页上。
    ⑦ 《正一论》,《道藏》第32册,第125页下。
    ⑧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第48页。关于其起源,以上记载中有张陵、张鲁创制之说,汪先生根据汉末经书造作及道派纷争之史实,认为涂炭斋法的形成应在张鲁时期。杨联陞先生指出:“涂炭斋,依佛教徒之说,亦起于汉末”,并认为乃由汉末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之忏悔仪式“自搏谢罪”发展而来。(《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载于刘梦溪主编,王钟翰,姚念兹,达力扎布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洪业、杨联陞卷》,第841、852页。)。此外,唐长孺先生亦以涂炭斋为“天师道忏法”,见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6页。
    ① 以上见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第48、49-50页。
    ② 雷喻义主编,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4页。③ 杨联陞先生在《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一文中认为“驴辗泥中”即“如驴之辗转于泥中。今俗语犹言驴打滚儿。”后经胡适先生来信指导后,又在其《补论》(初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第34本,上编,1962年,后收入《杨联陞论文集》。)一文中说明其姿势为“用力起伏”。(第843、847页)。
    ④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第50页。
    ⑤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第43页。
    ⑥ 杨联陞注:疑远祖。《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第854页。
    ⑦ 杨联陞先生认为“悬头反缚”乃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习俗,而“面缚衔璧”乃中原民族示屈服之仪,此处涂炭斋乃“兼有所取,而又益之宗教忏悔之义”,见《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第860页。
    ① 杨联陞注:当作方谢。《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第854页。
    ② 杨联陞注:疑当作各。《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第854页。
    ③ 以上均见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32册,第620页下。
    ④ 有学者指出,“陆修静所说的‘三元’应指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十五日,而在四月举行三元露斋,当属特殊情况。”杨琳著《古文献及其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136页。
    ⑤ 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32册,第620页上。
    ⑥ 汗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第52页。
    ⑦ 胡适之语,见《<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补论》,第843页。
    ⑧ 参《道学传》及《简寂先生陆君碑》所载。
    ⑨ 法国索安女士将此涂炭斋描述为“一种奢侈华丽的道教仪式”(《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第84页。),不知是否出于经台、灵坛等各种布置设施。
    ⑩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第51页。
    (11) 《道藏》第25册,第180-187页。
    ①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第51页。
    ② 见《(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补论》,第844-846页。
    ③ (英)崔瑞德(Twitchett,Denis),(美)费正清主编;(英)鲁惟一(Loewe,Michael)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30页。
    ④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第52页。
    ⑤ 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第77页。
    ⑥ 《宋书·明帝纪》云:“泰豫元年(472)春正月甲寅朔,上有疾不朝会。以疾患未痊,故改元。……夏四月……己亥,上大渐。是日,上崩于景福殿,时年三十四。”(第169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第83-84页)及《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豫元年(第4168、4170页)所载略同。
    ⑦ 中国古代多以为黄色云气为天子之气、祥瑞之气。
    ⑧ 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第566页。
    ① 对此前文已有论述,如陆修静结合天师道与神仙道教之史实,又可参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载十《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
    ② 如“道教”作为一个独立宗教名称的正式出现,被认为是由《夷夏论》首先提出。见[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译,《中国的道教》,齐鲁书社2010年,第2-7页)。
    ③ 李大华著《道教思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④ 唐长孺《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第168页。
    ⑤ 《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3页。
    ① 见《南齐书》卷54《高逸·顾欢传》(第933页)及《南史》卷75《隐逸上·顾欢传》(第1879页)。元代张天雨《玄品录》卷三亦载其“修服食”(《道藏》第18册,第119页下。)。
    ② 以上均见《弘明集》卷6,第42页上、下。
    ③ 惠通《驳顾道士<夷夏论>》,《弘明集》卷7,第46页下。
    ④ 《宋书》卷45《刘怀慎传》,第1377-1378页。
    ⑤ 转引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卷48,《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第4册,第2636页。
    ⑥ 《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所载略同,第4163页。
    ① 《宋书》卷41《后妃·明恭王皇后传》,第1295页。《南史》卷11《后妃上·明恭王皇后传》(第325页)及《资治通鉴》卷132宋明帝泰始六年(第4152页)所载略同。
    ② 《南齐书》卷37《到撝传》,第647页。《南史》卷25《到彦之传附到撝传》所载略同,第676页。
    ③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9页。
    ④ 《南史》卷11《后妃传上·后废帝陈太妃传》,第326页。《宋书》卷41《后妃·明帝陈贵妃传》所载略同,第1296页。
    ⑤ 《宋书》卷41《后妃·明帝陈昭华传》,第1297页。
    ⑥ 《南史》卷11《后妃传上·顺帝陈太妃传》,第327页。
    ① 《南齐书》卷34《刘休传》,第612页。
    ②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9页。
    ③ 见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第307页。
    ④ 北周甄鸾《笑道论》,《广弘明集》卷9《辩惑篇》,第152页上-下。
    ① 以上并见《宋书》卷79《文五王·庐江王祎传》,第2040页。
    ② 《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8页。《通典》卷55《礼十五》“淫祀兴废”条所载相同,第1559页。
    ① 《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8页。
    ② 《通典》卷55《礼十五》“淫祀兴废”条,第1559页。
    ③ 以上可参《宋书》卷8《明帝纪》,第155-156页。
    ④ 《宋书》卷79《文五王·庐江王祎传》,第2039页。
    ⑤ 《宋书》卷54《羊玄保传附羊希传》,第1538页。
    ⑥ 《宋书》卷53《张永传》,第1513页。《宋书》卷76《王玄谟传》,第1976页。
    ⑦ 《南齐书》卷23《褚渊传》,第425页。
    ⑧ 《宋书》卷《张永传》,第1514页。《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卷77《柳元景传》亦言其“招引索虏”,分见第1873、1991页。
    ⑨ 《宋书》卷8《明帝纪》,第160页。
    ⑩ 《南齐书》卷57《魏虏传》,第1000页。
    ①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3页。
    ②《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建安王休仁传》,第405页。
    ③ 权家玉《南朝的“苏侯”神信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2页。
    ④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了文信仰》,第182页。
    ⑤ 事详见《宋书》卷72《文九工·晋平王休祐传》(第1880页)及《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文帝诸了·晋平王休祐传》(第407页)。
    ⑥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晋平王休祐传》,第408页。
    ⑦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6页。
    ① 事详见《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建安王休仁传》。
    ② 《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建安王休仁传》,第406页。
    ③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44页。
    ④ 《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第84页)、《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50页)及《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第4156页)所载略同。
    ⑤ 《宋书》卷8《明帝纪》,第156页。《南史》卷11《后妃·孝武昭路太后传》载:“及闻义嘉难作,太后心幸之,延上(按:即明帝)饮酒,置毒以进。侍者引上衣,上寤,起以其卮上寿。是日太后崩,秘之,丧事如礼。迁殡东宫,题曰崇宪宫。”(第322页)明帝初年,孝武第三子刘子勋(即路太后之亲孙)举兵谋位,路太后欲毒杀明帝以助其夺权,使皇位在孝武一系中得传(路太后虽抚爱明帝,但终为孝武之亲母),但被明帝左右识破,而被明帝借毒酒杀之。关于路太后之死,《宋书》卷8《明帝本纪》载“(泰始)二年春正月……壬子,崇宪皇太后崩”(第156页);《礼志四》中云“明帝泰始二年正月,孝武昭太后崩。”(第472页)《后妃·文帝路淑媛传》中亦只言“寻崩,时年五十五。”(第1288页)似其为正常死亡,然考之《南史》所载,则《宋书》中相关之记载乃沈约为明帝所讳,当不足据也。赵翼《廿二史札记》卷9“《宋书》多徐爰旧本”所言即可为证:“案《王智深传》,约多载宋明帝鄙渎事,武帝谓曰:‘我昔经事明帝,卿可思讳恶之义。’于是多所删除。可见宋明帝以后纪传,皆约所撰。”(第120页)同卷“《宋书》书晋宋革易之际”条亦云:“明帝赐刘道隆死,而书‘新除中护军刘道隆卒’;建安王休仁以酞死,而书‘建安王休仁有罪,自杀’;帝又赐巴陵王休若死,而书‘巴陵王休若薨’……《南史》……以及沈庆之、建安王、巴陵王之死,亦直书曰‘赐死’、‘酖死’,较为得实矣!”(第121页)可知《南史》所载为实。
    ①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3页。《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王下·文帝诸子·建安王休仁》作“明帝末年多忌”,略同,第406页。
    ② 《宋书》卷83《吴喜传》,第2116页。《南史》卷40《吴喜传》所载略同。
    ③ 《南史》卷26《袁湛传附袁粲传》,第703页。
    ④ 《南史》卷39《刘(?)传附刘悛传》,第1002页。
    ⑤ 《高僧传》卷7《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第295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第1992页。
    ② 《南齐书》卷27《李安民传》,第505页。《南史》卷46《李安人传》(李安人即李安民,为唐代避太宗之祎。)所载略同,明帝“封侯状也”一语作“封侯相也”,第1147页。
    ③ 《南齐书》卷1《高帝纪上》,第6页。
    ④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高帝纪》,第113-114页。
    ⑤ 《资治通鉴》卷133宋明帝泰始七年,第4157页。
    ⑥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王休若传》,第1883页。
    ⑦ 《南史》卷73《孝义上·庾道愍传》,第1829页。
    ① 关于“下官”,以往学者多有探讨。《汉书·贾谊传》中始见“下官”二字,然非官员之自称。自称“下官”乃自晋始。(《古今笔记精华录上》,岳麓书社1997年,第77-78页。)周法高先生认为“‘下官’,为有官爵者对尊贵有爵者之谦称”(周法高著《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年,第67页。),即以“下官”为官爵者之间所用之称谓。考诸南朝正史中关于“下官”之记载,或为属官对长官之自称,或仕者之间的彼此自称。有学者以为下官乃“旧时下属官员对其长官、上级的自谦称呼”(李泽平著《实用书信大全》,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9页。),又以为“仕者下对上的谦称”(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年5月,第218页。)则较为准确。值得注意的是宋孝武帝时之对旧制之改革。《宋书》卷18《礼志五》云:“世祖嫌侯王强盛,欲加减削。……上因讽有司更增广条目。奏曰:‘……郡县内史相及封内官长,于其封君,既非在三,罢官则不复追敬,不合称臣,正宜上下官敬而已。……’诏可。”(第521-522页)同书卷42《刘穆之传》亦载此事:“先是郡县为封国者,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至世祖孝建中,始革此制,为下官致敬。”(第1308页)《通典》卷19《职官一》云:“至孝建中,凡国官属不得称臣于其主,改称下官。”(第487页)卷31《职官十三》云:“刘宋改更旧制,国吏不得称臣。(孝武性多猜忌,诸国吏人于本国君不得称臣,改称曰‘下官’也。)……凡郡县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孝武孝建中,始革此制,不得追敬,不得称臣,止宜云下官而已。”(第849页)对此,宋代高承认为孝武时下官为“王国避臣之称”([宋]高承,[明]李果撰: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第63页。),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卷37中则进一步指出:
    “盖晋时仕宦者皆自称下官,惟王国之僚属见其王则称臣,至宋则并令王国之僚属见王亦称下官耳。”(《陔余丛考》卷37,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811页)指出宋孝武帝革制后“下官”既为仕宦者之自称,又为王国僚属见其王之自称。需要指出的是,仕宦者自称“下官”乃对于上级仕宦者,对于皇帝却不能有此自称,《南史》卷55《曹景宗传》载:“(梁武)帝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酒后谬妄,或误称下官。帝故纵之,以为笑乐。”(第1357页)即可为证。因此,此处褚渊在明帝前自称“下官”乃“愆忤”之举,故明帝“甚不悦”。
    ② 《南齐书》卷18《祥瑞志》,第352页。
    ③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高帝纪》,第113页。
    ④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8“相墓”条,第119-120页。
    ①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77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后废帝纪》所载略词,第85页。
    ② 《宋书》卷41《后妃·后废帝江皇后传》,第1297页。《南史》卷11《后妃上·后废帝江皇后传》所载略间,第326-327页。
    ③ 《南齐书》卷34《刘休传》,第612页。《南史》卷47《刘休传》所载略同,第1180页。
    ④ 《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第1288页。
    ⑤ 《宋书》卷27《符瑞志上》,第786页。
    ① 《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第82页。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王休若传》,第1884页。
    ③ 《南齐书》卷53《良政·虞愿传》,第915页。《南史》卷70《循吏·虞愿传》所载略同,第1709页。
    ④ 《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第1288页。
    ⑤ 《南史》卷11《后妃上·孝武昭路太后传》,第322页。
    ① 《资治通鉴》卷132宋明帝泰始四年,第4146页。
    ② 《宋书》卷41《后妃·文帝路淑媛传》,第1288页。
    ③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高帝纪》,第114页。
    ④ 然而,明帝此处所判断有误,“东城”应指萧道成之旧居“武进东城村”,同书同卷即载曰:“术数者推之,上旧居武进东城村,‘东城’之言,其在此也。”《南齐书》卷18《祥瑞志》亦载:“苏儡云:‘后顺帝自东城即位,论者谓应之,乃是武进县上(萧道成)所居东城里也。’”(第353页)
    ⑤ 《南齐书》卷18《祥瑞志》,第352页。
    ⑥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高帝纪》,第113页。
    ⑦ 《南史》卷22《王昙首·王俭传》,第页。《南齐书》卷23《王俭传》所载略同,第433页。
    ① 按:据《宋书》卷72《文九王·晋平王休祐传》(第1879-1881页),晋平王即刘休祐,此邢氏指刘休祐之生母邢美人。
    ② 《宋书》卷72《文九王·始安王休仁传》,第1875页。
    ③ 《南史》卷24《王悦之传》,第663页。
    ④ 如《搜神记》卷15载:“吴国富阳人马势妇,姓蒋,村人应病死者,蒋辄恍惚熟眠经日,见病人死,然后省觉。觉则具说,家中人不信之。……其兄病,有乌衣人令杀之,向其请乞,终不下手。醒乃语兄云:‘当活。’”(第184页)又卷20载吴富阳县董昭之乘船过钱塘江时曾救一蚁之命,“其夜,梦一人乌衣,从西许人来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后被系于狱便求救于蚁,“夜果梦乌衣人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觉。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得免。”(第239-240页)同卷又载吴郡海盐县北乡亭里士人陈甲曾于东野打猎时射杀一蛇,三年后将此事告于一同行者,“其夜,梦见一人,乌衣黑帻,来至其家,问曰:‘我昔昏醉,汝无状杀我。我昔醉,不识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来就死。’其人即惊觉,明日,腹痛而卒。”(第243页)
    ⑤ 刘长旭先生在《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以拓跋鲜卑族为主要对象》(《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一文中探讨了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之间的关系,认为游牧民族将被杀死者的尸体投入河流中有受原始魂灵观念影响,以求隔离其灵魂、祛除不详的因素,尤其是对非正常死亡者之魂灵,以此来求得平安。
    ① 《宋书》卷72《文九王·巴陵王休若传》,第1884页。
    ②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11页。
    ③ 《宋书》卷79《文五工·庐江祎传》,第2040页。
    ④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10页。
    ① 《宋书》卷8《明帝纪》,第163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明帝纪》所载略同,第81页。
    ② 《宋书》卷1《武帝纪上》载,刘裕敕讨伐卢循之孙处曰:“大军十二月之交,必破妖虏。……”(第22页)
    ③ 以上俱见《宋书》卷2《武帝纪中》,第37、38、39页。
    ④ 《宋书》卷42“史臣曰”,第1324页。
    ⑤ 《宋书》卷49《孙处传》,第1436页。
    ⑥ 《宋书》卷51《宗室·刘义庆传》,第1475页。
    ⑦ 《宋书》卷91《孝义·潘综传》,第2248页;《宋书》卷100《自序》,第2453页。
    ⑧ 《宋书》卷79《文五王·竟陵王诞传》,第2029页。
    ⑨ 据《宋书》卷98《氐胡·略阳清水氐传》,杨难当遣使奉表谢罪时有言曰“岂可假托妖妄”,第2407页。
    ⑩ 《宋书》卷45《刘道济传》,第1383页。
    (11) 《宋书》卷18《礼志五》,第520页。
    (12) 详见《宋书》卷45《刘道济传》,第1382页。
    (13) 即“鬼道惑众,妖巫破俗”,见《宋书》卷82《周朗传》,第2100页。
    (14) 《宋书》卷94《恩体·徐爰传》,第2312页。
    (15) 《宋书》卷80《孝武十四王·松滋侯子房传》,第2061页。
    ①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88页。
    ② 《宋书》卷27《符瑞志上》,第786页。
    ③ 《南齐书》卷18《祥瑞志》,第353页。
    ④ 《南史》卷4《齐本纪上·齐高帝纪》,第114页。
    ⑤ 《宋书》卷85《王景文传》,第2181页。《南史》卷23《王彧传》所载略同,其释较详,作“一士王字,指景文,弓长张字,指张永。”(第634页)
    ① 《高僧传》卷8《齐山阴法华山释慧基传》,第324页。
    ②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78页。
    ① 《比丘尼传序》亦曰:“像法东流,净捡为首。”关于中国比丘尼之始,学界多有争论,或以为即此净捡尼,或以为东晋铁萨罗尼,或更推至东汉时期,以为始自明帝时刘峻之女,云云,详见《比丘尼传校注》前言第三部分“尼始”之论述([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校注》,第13-15页。② 此事又见载于《比丘尼传》卷二《惠果尼传》、《僧果尼传》、《僧敬尼传》、卷三《德乐尼传》,《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僧伽跋摩传》,《出三藏记集》卷十四《僧伽跋摩传》,《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随戒释相篇》第十四及《大宋僧史略》卷上《尼得戒由》引《萨婆多师资传》,王孺童先生对此有详细论述,见《比丘尼传校注》第15-22页。
    ③ 王孺童先生校注曰:“遣”,《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金陵本作“建”。见《比丘尼传校注》第111页。
    ④ 《比丘尼传》卷2《普贤寺宝贤尼传》,第109页。
    ⑤ 据宝贤本传,其泰始元年被明帝敕为普贤寺主,二年又被敕为都邑僧正,前文已有论及,此后不见其他被任命为都邑僧主者,故宝贤当一直任此职。
    ① 《高僧传》卷8《齐京师天保寺释道盛传》,第307页。
    ② 《续高僧传》卷5《梁杨都庄严寺沙门释僧旻传》,第462页中。
    ③ 《大宋僧史略》卷中“僧籍弛张”,第247页下。
    ④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132页。
    ⑤ 即邵陵殇王刘友,明帝第七子,参《宋书》卷90《明四王·邵陵王友传》(第2238页)及《南史》卷14《宋宗室及诸工下·孝明诸子》(第417页)。
    ⑥ 以上并见《比丘尼传》卷4《南晋陵寺释令玉尼传》,第201页。
    ⑦ 按:临川王即刘裕同父异母弟刘道规,然据《宋书》卷41《后妃·孝懿萧皇后传》所载,刘道规生母为萧文寿,即孝懿萧皇后,而刘宋后妃中唯一以张为姓者乃武帝张夫人,讳阙,不详其名,不但未有“贵嫔”之封,且辈分亦与此不合。此不详所据。(第1280-1281页)
    ① 王孺童先生注曰:“华”,《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金陵本作“年华”,《比丘尼传校注》,第205页。不见载于他处,其详亦不可考。
    ② 《比丘尼传》卷4《闲居寺僧述尼传》,第204页。
    ③ 据《南朝佛寺志》,“青园尼寺在覆舟山下。宋元嘉二年驸马王景琛为母范氏以王坦之祠堂地与尼业首为精舍。十五年,(文帝之)潘淑仪施西营地以足之。内有七佛殿二间,泥塑精绝。后废帝刘昱尝乘露车以至此寺焉。”(第143-145页。)需注意的是,此青园尼寺区别于晋恭思皇后褚氏所立之“青园寺”,其后或为别于尼寺而改名为龙光寺,两寺皆在覆舟山下,均以地为寺名。详见上书第114-116页。
    ④ 按:即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为其宠姬殷贵妃所立者,前废帝时被毁废,明帝即位后又敕令修复。
    ⑤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9-190页。
    ⑥ 《南史》卷3《宋本纪下·后废帝纪》,第89页。
    ⑦ 《资治通鉴》卷134宋顺帝昇明元年,第4196-4197页。
    ⑧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9页。《南史》卷3《宋本纪下·后废帝纪》同载,第89页。
    ⑨ 汤用彤语,《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3页。
    (10)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第419页。
    ①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7、189页。
    ② 《南朝佛寺志》,第195-197页。
    ③ 古人以用之则行,不用则藏;能行则行,不能则止为行藏,又称行止。
    ④ 《高僧传》卷七《宋京师灵根寺释僧瑾传附昙度传》,第294页。
    ⑤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7、189页。
    ⑥ 《南史》卷3《宋本纪下·后废帝纪》,第89页。
    ① 《宋书》卷97《夷蛮传》,第2386页。《南史》卷78《夷貊上·西南夷传》同载,第1962页。
    ② 《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3《历代会要志》“西天求法”,第346页下、464页下。
    ③ 《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第261页中-下。
    ④ 《出三藏记集》卷4《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173页。
    ① 《宋书》卷41《后妃·明帝陈贵妃传》,第1296页。《南史》卷11《后妃上·后废帝陈太妃传》于“生废帝”后又有“先是人间言明帝不男”,其余略同,第326页。
    ② 《南齐书》卷34《刘休传》,第612页。
    ③ 《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第2151页。
    ④ 《资治通鉴》卷134宋顺帝昇明元年,第4193页。
    ⑤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页。
    ⑥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7页。
    ① 《南史》卷32《徐文伯传》,第839页。
    ② 《抱朴子内篇》卷4《金丹》,《道藏》第28册,第184页中。
    ③ 《抱朴子内篇》卷16《黄白》,《道藏》第28册,第231页上。
    ④ 《宋书》卷9《后废帝纪》,第189页。
    ⑤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7页。
    ⑥ 吴筠《简寂先生陆君碑》,《全唐文》(第10册)卷926,第9659--660页。李渤《真系》之《宋庐山简寂陆先生传》所载略同,其中“弟子佥怪诏命未许”作“众感讶诏旨未从”,见《云笈七签》卷5《经教相承部》第24页。
    ⑦ 陈舜俞《庐山记》卷2《叙山南篇》,第1033页中。
    ① 刘大彬《茅山志》,《道藏》第5册,第599页下。元代张天雨《玄品录》卷3所载略同,于后又云:“谥曰简寂先生”(《道藏》第18册,第118页中)。
    ②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4“陆修静”条,《道藏》第5册,第239页下。
    ③ 陈国符先生于“简寂观”后注曰:“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四十三:简寂观,在(南康府)星子县四十五里。旧名太虚观。刘宋时,陆修静居此。卒谥简寂。因以名观。”见《道藏源流考》第42页。此所谓“故居”即宋孝武帝时陆修静于庐山东南瀑布岩下所起之观,“简寂观”之名乃陆修静殁后后废帝所赐,都筑晶子对此曾有相关之说明,见都筑晶子,付晨晨《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第0期,第242页。
    ④ 孙翀《陆修静传记资料补释》,《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第60页。
    ⑤ 《云笈七签》卷4“道教经法传授部”之《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第17页。
    ⑥ 《宋书》卷74《沈攸之传》,第1931-1932页。《南史》卷37《沈庆之传附沈攸之传》(第966-967页)、《资治通鉴》卷133宋后废帝元徽二年所载略同,第4182页。
    ① 《南史》卷4《齐本纪l:·齐高帝纪》,第101页。
    ② 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第147页。
    ③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新基译《金枝》(上册),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16-17页。
    ④ 《南史》卷45《陈显达传》,第1133页。
    ⑤ 见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卷13《重黎》,中华书局1987年,第317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4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54页。
    ③ 《高僧传》卷11《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第431页。
    ④ 赖永海先生认为顺帝受戒即“属佛门弟子”(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第二册),第23页。),笔者认为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其皈依佛门,但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佛门戒律之约束。
    ⑤ 《南史》卷45《王敬则传》,第1129页。
    ⑥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0“《南史》增《齐书》处”条,第143页。
    ① 《宋书》卷41《后妃·顺帝谢皇后传》,第1298页。《南史》卷11《后妃上·顺谢皇后传》所载略同,第327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3页。
    ③ 见《高僧传》卷3《译经下·求那跋陀罗传》(第133页),孝武于东府宴会时求那跋陀罗以善机辩为孝武钦赏,而谢庄亦预其座,前文孝武帝与佛教部分有详细论述。
    ④ 《高僧传》卷7《宋丹阳释梵敏传》,第287页。
    ⑤ 分见《佛祖统纪》卷36《法运通塞志》、卷51《历代会要志》“僧职师号”,第346页下、454页上。
    ⑥ 《大宋僧史略》卷中“立僧正”,第242页下。
    ⑦ 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何兹全《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第269页。
    ⑧ 《大唐内典录》卷4《宋朝传译佛经录》,第261页下。
    ① 《南史》卷3《宋本纪下·宋顺帝纪》,第92页。
    ② 《资治通鉴》卷135齐高帝建元元年,第4224页。
    ③ 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第157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4][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7][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8][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3][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4][五代]刘晌:《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6][宋]司马光主编,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7][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8][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9][宋]张敦颐著,张忱石点校《六朝事迹编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0][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21][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3][宋]李防撰,夏剑钦、王巽斋校点《太平御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24][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5][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6][宋]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7][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8][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9][东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0][刘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1][刘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32][刘宋]刘敬叔《异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3][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4][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5][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7][唐]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8][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9][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0][元]脱脱等修《宋史·艺文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41][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42][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3][清]徐文苑:《东晋南北朝舆地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4][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5][清]王鸣盛撰,陈文和等点校:《十七史商榷》,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46][清]赵翼撰,曹光甫校点:《廿二史札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47][清]赵翼:《陔余丛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48][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49][清]朱铭盘:《南朝宋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0][清]朱铭盘:《南朝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1][清]朱铭盘:《南朝梁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2][清]朱铭盘:《南朝陈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3][清]钱仪吉:《南朝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4][清]王昶:《金石萃编》,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55][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台北:文光图书,1963。
    [5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7][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8][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9]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0]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61][汉]许慎《说文解字》(上、下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
    [62]逯钦立:《先秦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3]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64][宋]范成大:《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65][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自《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中华书局,1990年。
    [66][元]张铉撰,田崇校点:《至正金陵新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年。
    [67][元]张铉:《金陵碑碑志》,《石刻史料新编》3-5,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
    [68][清]汤球辑《九家旧晋书辑本》,台北:鼎文书局,1995年。
    [69][清]董诰、阮元、徐松等编纂《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
    [70]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孙昌武点校本《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
    [7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2]《中国地方志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73]《中国方志丛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74]《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
    [1][北魏]杨街之著,范雍祥校注:《洛阳伽蓝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梁]释僧祐著,苏晋仁、萧练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比丘尼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梁]释僧祐著、吴远释译《弘明集》,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6][唐]释道宣著,巩本栋释译《广弘明集》,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7][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8][宋]释志磐撰,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9][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上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清]刘文川《南朝佛寺志》,收录于杜洁祥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11][梁]释僧祐《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12][唐]释法琳《辩正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13][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14][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卷。
    [15][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卷。
    [16][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卷。
    [17][唐]释彦悰《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18][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卷。
    [19][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9卷。
    [20][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卷。
    [21]《卍新纂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5年。
    [1]《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2]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 《云笈七签》,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4][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道藏》第5册。
    [5][元]刘大彬《茅山志》,《道藏》第5册。
    [6]《太上洞渊神咒经》,《道藏》第6册。
    [7][刘宋]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藏》第9册。
    [8][元]张天雨《玄品录》,《道藏》第18册。
    [9][梁]陶弘景《真诰》,《道藏》第20册。
    [10][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道藏》第24册。
    [11][刘宋]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24册。
    [12][唐]《三洞珠囊》,《道藏》第25册。
    [13]《三天内解经》,《道藏》第28册。
    [14][刘宋]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32册。
    [15][刘宋]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道藏》第41册。
    [1]傅勤家《道教史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年。
    [2]朱偰《金陵古迹图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4]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6]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7]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8]陈寅恪《陈寅恪先生全集》,台北:里仁书店,1979年。
    [9]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0]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1]张泽咸、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
    [12]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一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年。
    [13]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1卷(汉魏两晋南北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14]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5]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7]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8]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开明书店,1984年。
    [1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2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1]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2]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3]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4]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25]任继愈《中国佛学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26]林树中《南朝陵墓雕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27]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28]何兹全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2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30]高振农《中国佛教》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31]邱明洲《中国佛教史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32]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33]王家佑《道教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34]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5]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史》,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6]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7]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8]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39]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40]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41]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2]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43]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4]李养正《道教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45]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6]梁钊韬《中国古代巫术: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47]王志邦《六朝江东史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
    [48]周亚非、李文郑《中国历代皇帝传略》,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9]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0]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5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52]韩国磐《南北朝经济史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
    [53]张政主编《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54]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5]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道教研究室编《道教文化面面观》,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
    [56]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57]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58]郭朋《中国佛教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59]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0]魏承思《中国佛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61]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2]谭世保《汉唐佛史探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63]任继愈《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4]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65]吕锡琛《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66]杨筠如《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67]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68]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69]古健青、张桂光《中国方术大辞典》,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70]煮云法师《皇帝与和尚》,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
    [71]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72]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2年。
    [73]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74]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7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76]王友三《中国宗教史》(上下),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77]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78]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
    [79]周燮藩、牟钟鉴、潘桂明、王宜娥、韩秉方著《中国宗教纵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8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8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82]孙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
    [83]刘静夫《中国魏晋南北朝经济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84]任继愈《汉唐佛教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何德章《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86]简修炜等《六朝史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87]李国荣《帝王与炼丹》,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88]卿希泰《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
    [89]汤其领《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90]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91]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92]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93]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94]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95]胡孚琛等《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96]冯良方《超人间的信仰——中国古代宗教》,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
    [97]吕澂《吕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98]李国荣《佛光下的帝王——中国古代帝王佛事活动秘闻》,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
    [99]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0]罗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1]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02]释海法《白马寺与中国佛教海法一滴集》,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
    [103]张践《中国佛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4]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5]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6]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7]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8]金正耀《中国的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09]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110]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1]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2]沈起炜《细说两晋南北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3]邱进之主编,刘伟航副主编《中国历代名道》,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4]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5]武汉大学魏晋南北朝唐史研究室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6]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字学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7]王志平《帝王与佛教》,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
    [118]潘桂明《中国的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9]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12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1]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3]李尚全《汉传佛教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5]季羡林《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126]朱大渭、张文强《中国军事通史—第八卷两晋南北朝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院,1998年。
    [127]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海日楼题跋》,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8]朱大渭《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29]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0]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1]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32]陈桥驿主编《中国都城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34]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35]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36]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00年。
    [13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8]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9]胡守为、杨廷福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2000年。
    [140]严耀中《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1]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2]董群《禅宗伦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3]彭自强《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144]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45]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6]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7]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8]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人物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9]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雕塑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50]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1]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建筑卷、名山名寺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2]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53]方广铝《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4]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5]张承宗等《六朝史》,苏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6]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57]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通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8]唐大潮《中国道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159]古岩、邓庆《羽化登仙:道教略说》,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
    [160]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61]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2]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3]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65]陈寅恪《金明馆丛稿续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66]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6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8]吕锡琛《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9]王子今、方光华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70]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1]林中泽《宗教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2]白文固、赵春娥《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3]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174]陈麟书《宗教学通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75]高敏《南北史掇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6]潘雨廷《道教史发微》,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77]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8]吴正岚《六朝江东十族的家学门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9]许辉、李天石著著《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
    [180]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社,2003年。
    [181]钟国发《神圣的突破——从世界文明视野看儒佛道三元一体格局的由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2]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83]杨曾文,方广錩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84]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85]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86]贺昌群《贺昌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87]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18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9]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90]刘立夫《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1]圣凯法师《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92]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3]陈昌文《道教人格的社会形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4]杨琳著《古文献及其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5]许抗生、赵建功、田永胜《六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196]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7]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99]成林、程章灿《南朝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200]彭林,黄朴民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清华大学专
    门史系列教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1]张岂之主编《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2]余敦康、吕大吉、牟钟鉴、张践合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四《宗教·政治·民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03]郝润华《六朝史籍与史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04]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205]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206]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07]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
    [208]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209]钟国发《陶弘景评传附寇谦之、陆修静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0]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1]刘鹏《细说中国佛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212]严耀中《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3]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14]《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两晋南北朝九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215]汤一介《早期道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216]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17]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三卷)《中国佛教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18]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9]高振农《中国佛教源流》,北京:九洲出版社,2006年。
    [220]杜斗城编《正史佛教资料类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
    [221]翟文明《话说中国》第五卷《佛教》,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年。
    [22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3]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224]王伊同《五朝门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25]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6]方立天《方立天文集》(第三卷)(中国佛教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7]任杰、梁凌《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28]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论稿》,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22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230]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32]王卡《道教经史论从》,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233]李国荣《帝王与道教》,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
    [23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35]许兆昌、于薇《魏晋南北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6]唐燮军《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7]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8]吴成国《六朝巫术与社会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年。
    [239]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40]严耀中《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241]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24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3]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244]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5]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6]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247]张荣明《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8]张灿辉《六朝区域史研究》,长沙:岳簏书社,2008年。
    [249]朱大渭《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250]周淑舫《南朝家族文化探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1]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
    [252]褚赣生《中国古代梦占》,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
    [253]卿希泰《卿希泰论道教》,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254]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255]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6]胡乎琛《道教与丹道》,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57]李国荣《帝王与佛教》,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年。
    [258]王荣国《中国佛教史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59]陈扬炯《中国净士宗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260]彭燕凝,彭仁厚《南北朝金铜佛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261]弘学《中国佛教简史》,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262]星云《佛教历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263]梁启超、黄忏华、蒋维乔《中国佛教十六讲》,北京:长征出版社,2008年。
    [264]王壮弘,马成名《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265]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演讲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266]丁煌《汉唐道教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67]宇汝松《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268]汤用彤《儒学·佛学·玄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269]刘立夫《佛教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70]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71]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汉魏两晋南北朝卷)(上、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72]陶希圣《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273]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74]何德章《魏晋南北朝史丛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75]张荣明《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276]李中《宗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77]顾肃《宗教与政治》,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
    [278]严耀中《魏晋南北朝史考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79]余嘉锡《汉魏两晋南北朝史丛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280]王永平《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扬州:广陵书社,2010年。
    [281]秋爽主编《寒山寺佛学》(第六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282]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83]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编《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0月。
    [284]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28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6]郭朋《郭朋佛学论文选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87]刘林魁《广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1]释印顺、释妙钦《中国佛教史略》,上海:止闻学社,1947年。
    [2]朱坚章《历代篡弑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4年。
    [3]毛汉光《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
    [4]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2年。
    [5]孙广德《晋南北朝隋唐佛道争论中之政治课题》,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
    [6]吴永猛《中国佛教经济发展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
    [7]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上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76年。
    [8]何启民《魏晋思想与谈风》,台北:学生书局,1976年。
    [9]傅乐成《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10]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论集一:汉魏两晋南北朝编(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11]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论集四:汉魏两晋南北朝篇(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2]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3]张曼涛《佛教与政治》,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14]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5]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通史论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6]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学史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7]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8]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19]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78年。
    [20]张曼涛主编《律宗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21]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0年。
    [22]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
    [23]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第2册)102《南朝佛寺志》,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
    [24]李世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年。
    [25]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26]蓝吉富主编《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年。
    [27]林登顺《魏晋南北朝儒学流变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28]李则芬《两晋南北朝历史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29]郑郁卿《高僧传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30]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北:稻乡出版社,1988年。
    [31]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89年。
    [32]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3]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
    [34]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35]辛旗《中国历史思想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36]陈明《中古士族现象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37]Lin Fu-shih,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Chiang-nan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3rd-6th Century A. D.), Ph. D Dissertation of Princeton Univ.,1994。
    [38]释圣严《菩萨戒指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年。
    [39]赵辉《六朝社会文化心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40]林启彦《中国学术思想史》,台北:书林出版社,1996年。
    [41]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年。
    [42]蓝吉富《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43]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44]孙广德《中国政治思想专题研究集》,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45]曹仕邦《中国佛教史学史——东晋至五代》,台北:法鼓山文化公司,1999年。
    [46]林富士、傅飞岚(Franciscus Verellen)主编,《遗迹崇拜与圣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0年。
    [47]蔡日新《汉魏六朝佛教概观》,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48]欧崇敬《中国哲学史》,台北:洪叶文化公司,2002年。
    [49]周质平、Willard. Peterson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2年。
    [50]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
    [51]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52]林伯谦《中国佛教文史探微》,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53]廖明活《中国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
    [54]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55]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6]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7]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58]钱穆《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中国思想史六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59]颜尚文《中国中古佛教史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60]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61]钱穆《钱穆先生全集:中国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1](美)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3](法)Holmes Welch, Anna Seidel "Facets of Taoism",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4](苏)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王先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5](英)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金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陈观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7](法)穆瑞明(Christine Mollier)《五世纪的一部道教启示录——(洞渊神咒经)》
    (或译为《<洞渊神咒经)——五世纪的道教末日说作品》),巴黎:法兰西学院高等汉学研究所,1990。
    [8](英)崔瑞德(Twitchett,Denis),(美)费正清主编;(英)鲁惟一(Loewe, Michael)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9](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荷)许理和(Erich Zurcher),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加)秦家懿、(瑞士)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2](法)索安著,吕鹏志等译《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3](法)谢和耐《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英)弗雷泽著,徐育新、张泽石、汪新基译《金枝》(上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15](美)芮沃寿著,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Arthur F. Wright,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小柳司气太著,陈彬和译《道教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2]冈崎文夫《魏晋南北朝通史》,东京:弘文堂,1932年。
    [3]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的展开》,东京:清水书店,1942年。
    [4]宫川尚志《六朝宗教史》,东京:国书刊行会,1948年。
    [5]高雄义坚《中国佛教史论》,京都:平乐寺书店,1952年。
    [6]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道教刊行会,1955年。
    [7]武内义雄《中国思想史》,东京:岩波书店,1957年。
    [8]横超慧日《中国佛教之研究》,京都:法藏馆,1958年。
    [9]福井康顺《道教の基础的研究》,书籍文物流通会,1958年。
    [10]吉冈义丰《道教与佛教》,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9年。
    [11]岸本英夫《宗教学》,东京:大明堂,1961年。
    [12]福岛繁次郎《中国南北朝史研究》,东京:名著出版,1962年。
    [13]越智重明《魏晋南朝的政治与社会》,东京:吉川弘文馆,1963年。
    [14]镰田茂雄《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
    [15]牧田谛亮《佛教史概说》(中国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68年。
    [16]大渊忍尔《道教史研究》,冈山大学共济会书籍部,1964年。
    [17]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64年。
    [18]塚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东京,1969年。
    [19]道端良秀《中国佛教史之研究》,京都:法藏馆,1970年。
    [20]野上俊静等著,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
    [21]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弘明集研究》遗文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3年。
    [22]牧田谛亮编《弘明集研究》卷上(遗文篇)、卷中(译注篇上)、卷下(译注篇下),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3-1975年。
    [23]吉川忠夫《侯景之乱始末记——南朝贵族社会的命运》,东京:中央公论社《中公新书》,1974年。
    [24]村上嘉实《六朝思想史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4年。
    [25]塚本善隆《中国中世佛教史论考》,东京:大东出版社,1975年。
    [26]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と共同体》,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
    [27]矢野主税《门阀社会成立史》,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
    [28]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京都:平乐寺书店,1977年。
    [29]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东京:第三文明社,1978年。
    [30]野上俊静等著,郑钦仁译《中国佛教通史》,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年。
    [31]道端良秀《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9年。
    [32]吉川忠夫《思想史——魏晋—隋唐》,京都:同朋舍,1980年。
    [33]越智重明《魏晋南朝的贵族制》,东京:研文出版,1982年。
    [34]中村元等著《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中下),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35]越智重明《魏晋南朝の人と社会》,东京:研文出版,1985年。
    [36]斋藤昭俊《当代日本佛学论丛总录索引》《中国宗教史论文目录》,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37]藤堂恭俊、墟入良道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史》,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38]道端良秀《中国佛教史全集》(全11卷),东京:书苑出版社,1985年。
    [39]宇都宫清吉《中国古代中世史研究》,大阪:创元社,1986年。
    [40]森三树三郎《六朝士大夫之精神》,京都:同朋舍,1986年。
    [41]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年。
    [42]牧田谛亮《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5中国佛教史下》,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
    [43]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4]镰田茂雄著,郑彭年译《简明中国佛教史》,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年。
    [45]诹访义纯《中国中世佛教史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88年。
    [46]福井康顺等监修,朱越利译《道教》(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7]刘俊文主编,夏日新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48]刘俊文主编,刘洋主等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9]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93年。
    [50]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1]诹访义纯《中国南朝佛教史研究》,京都:法藏馆,1997年。
    [52]真田但马著,瀛生、吴绪彬译《中国书法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53]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99年。
    [54]蜂屋邦夫著,隽雪艳、陈捷等译《道家思想与佛教》,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5]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56]安田二郎《六朝政治史之研究》(东洋史研究丛刊之六十二),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京都:亚细亚印刷株式会社,2003年2月。
    [57]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8]岛田虔次著,邓红译《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9]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60]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译《中国的道教》,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1]萧耦《东晋末年的孙恩卢循起义》,《文史哲》1955年第12期。
    [2]杨伟立《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历史教学》1963年第5期。
    [3]董家遵《关于孙恩、卢循起义的性质问题》,《学术研究》1963年第6期。
    [4]刘静夫《读<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与杨伟立同志商榷》,《历史教学》1964年第5期。
    [5]朱大渭《孙恩徐道覆起义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历史论丛》(第一辑)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6]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7]任继愈《儒家与儒教》,《中国哲学》第3辑,三联书店,1980年8月。
    [8]卢红《宗教定义质疑》,《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1期。
    [9]许辉《刘裕与“元嘉之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10]漆泽邦《孙恩卢循起义浅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11]万绳楠《五斗米道与孙恩起兵》,《江淮论坛》1981年第5期。
    [12]刘琳《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13]李国权、何克让《儒教质疑》,《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
    [14]祝总斌《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5]任继愈《儒教的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
    [16]任继愈《朱熹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17]崔大华《“儒教”辨》,《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
    [18]梁赞英《略论孙恩、卢循起义的性质》,《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19]柯友根《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阶级基础及其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0]林金水《儒教不是宗教——试论利玛窦对儒教的看法》,《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21]刘国梁《试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成书年代及其与佛教的关系》,《世界宗教》1983年第3期。
    [22]白文固《南北朝隋唐僧官制度探究》,《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1期。
    [23]裘世京《试论刘裕》,《史学月刊》1984年第2期。
    [24]陈勇《刘裕与晋宋之际的寒门士族》,《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25]左景权《(洞渊神咒经>源流试考——兼论唐代政治与道教之关系》,《文史》第2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6]周立升《玄学三题》,《文史哲》1985年第4期。
    [27]孙楷第《刘裕与士大夫》,收入《沧州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8]祝总斌《晋恭帝之死和刘裕的顾命大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29]杨家友《试论孙恩、卢循起事的性质》,《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30]严耀中《评宋孝武帝及其政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31]方立天《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32]吕大吉《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33]郝逸今《儒家·儒教·儒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34]关治中,王克西《也论东晋末年孙恩集团的性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35]任继愈《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
    [36]净慧《八关戒斋及其内容——戒学讲座之四》,《法音》1988年第8期。
    [37]朱春《儒教是社会化、世俗化的特殊宗教》,《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38]李刚《魏晋南北朝政府对宗教徒参政及对淫祀左道的政策》,《宗教学研究》1990年第Z1期。
    [39]张国安《道教与刘宋皇帝》,《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40]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
    [41]张践《儒学与宗法性传统宗教》,《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
    [42]李刚《“壬辰之运”考释》,《宗教学研究》1992年第1、2期合刊。
    [43]梁满仓《论蒋神在六朝地位的巩固与提高》,《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3期。
    [44]梁满仓《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
    [45]王旭东《论道教形成于社会上层》,《湖湘论坛》,1991年第5期。
    [46]钟国发《试论南朝道教缔造者陆修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47]曹旅宁《南北朝隋唐五代僧籍制度探究》,《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
    [48]黄修明《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政治化特征》,《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9]黄修明《汉魏南北朝道教政治化略论》,《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4期。
    [50]西陵《“八关斋”释义及年代溯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51]梁满仓《浅析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宗教因素》,《许昌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52]史建群《帝王——儒教的至上神》,《中州学刊》1993年第6期。
    [53]史建群《儒教帝王神的三个特征》,《殷都学刊》1994年第1期。
    [54]王健秋《苏峻何以有祠——晋史札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55]李申《关于儒教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56]方奇《何为宗教之浅见》,《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第2期。
    [57]曹红《宗教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辨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58]冯军《(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评介》,《天府新论》1995年第3期。
    [59]张泽洪《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4期。
    [60]许抗生《南朝佛教论中印文化之同异—析宋齐之际佛道两教的夷夏之辩》,《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61]方诗铭《“汉祚复兴”的谶记与原始道教——晋南北朝刘根、刘渊的起义起兵及其他》,《史林》1996年第3期。
    [62]刘莘、陈捷《南朝君主与佛教》,《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63]张践《儒家的宗教观念与古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64]杨耀坤《刘宋初期的皇权政治与佛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65]陈东《儒教是关于死的宗教——加地绅行的儒教观》《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66]李中《儒教、儒学和儒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
    [67]赖红卫《重论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东岳论丛》1997年第1期。
    [68]王青《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9]李申《论宗教的本质》,《哲学研究》1997年第3期。
    [70]刘莘《南朝君主的思想倾向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71]孙开萍《六朝时期的民间信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72]陈文英《魏晋南北朝最高统治者的“倡佛”》,《天中学刊》1997年第6期。
    [73]黄心川《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
    [74]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75]孙丽《两晋之际琅邪王氏宗教信仰初探》,《东岳论从》1998年第2期。
    [76]怡年《合掌跪拜与三皈依》,《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2期。
    [77]张岱年《儒学与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78]季羡林《儒学?儒教?》,《文史哲》1998年第3期。
    [79]李养正《顾欢(夷夏论)与“夷夏”之辨述论》,《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80]樊化江《关于宗教的定义》,《中州统战》1998年第6期。
    [81]马承玉《从敦煌写本看<洞渊神咒经)在北方的传播》,载于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道教文献专号》,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82]李琼英《刘裕七月灭后秦》,《文献》1999年第1期。
    [83]周国黎《宗教是什么——对吕大吉教授回答的质疑与异议》,《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84]胡阿祥《蒋山、蒋州、蒋王庙与蒋子文崇拜》,《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陈洪《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解光宇《关于儒教的思考》,《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贺春燕、李文才《试论元嘉九、十年间的益州民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5]王永会《佛教政治哲学简论》,《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3期。
    [86]严耀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佛教》,《史林》2000年第4期。
    [87]鲁力《孝武帝诛竟陵王事与刘宋宗王镇边问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88]卢海鸣《六朝建康佛寺新探》,《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89]严耀中《佛教形态的演变与中国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90]邰耀昌《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宗教的利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91]赵夏竹《汉末三国时代的疾疫、社会与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3期。
    [92]何其敏《论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
    [93]王承文《东晋南朝之际道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以天师道和古灵宝经为中心》,《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94]唐春生《宋文帝与父皇刘裕的顾命大臣》,《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95]刘屹《中古道教的三道说》,《华林》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96]周勇《道教与政治关系论》,四川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97]周勇《道教理论的政治色彩及其政治观念》,《西南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98]韩星《儒教是教非教之争的历史起源及启示》,《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99]陈吕文《道教的政治情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0]刘长旭《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以拓跋鲜卑族为主要对象》,《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101]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
    [102]宋燕鹏《两汉南北朝时期淫祠》,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103]萧放《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东方论坛》2003年第3期。
    [104]华方田《南朝帝王与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3年第3期。
    [105]张荣明《秩序宗教与生命宗教——对汉晋儒教、道教产生和基本功能的考察》,《南开学报》2003年第6期。
    [106]刘聪《蒋子文信仰流行考》,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7]王建明《东晋南朝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8]胡昌升《道教治世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09]钟国发《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年第0期。
    [110]林鸣宇《<金光明经>信仰及其忏法之流传》,《佛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11]魏航《试析南北朝帝王对佛教发展的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1期。
    [112]郭晓东《二十世纪下半叶港台学者儒教研究概况》《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13]邸永君《汉语“宗教”一词的由来与衍变》,《中国宗教》2004年第8期。
    [114]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8期。
    [115]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中国宗教》2004年第9期。
    [116]芮诗茗《东晋南朝时期僧侣和统治阶级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17]李红艳《南朝“苏侯神”祭祀初探》,《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
    [118]张荣明《儒教与道教关系的个案分析》,《管子学刊》2006年第1期。
    [119]肖太国《影响封建制中国宗教政策的因素》,《港航论坛》2006年第2期。
    [120]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巫觋与淫祀》,《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1]杨梅《也谈“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122]丁红旗《东晋南朝谢氏家族病史与道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23]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开放时代》(Open Times)2006年第4期。
    [124]程爱琴《论刘宋王朝与扶南国交往的宗教动因》,《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25]王凯伦《南北朝佛教政治化探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6期。
    [126]王孺童《何为“八关斋戒”?》,《法音》2006年第9期。
    [127]陈圣宇《六朝民间巫觋鬼神崇拜与地名——以蒋子文和苏峻为例》,《中国地名》2006年第12期。
    [128]张荣明《儒教是否宗教:困境和出路》,《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年12月。
    [129]陈圣宇《六朝蒋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30]左华明《刘裕北伐后秦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1]王永平、姚晓菲《中古时代琅邪王氏之天师道信仰及其影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132]冉光荣《中国宗教政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中国的宗教政策)》,《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33]刘固盛《论顾欢的老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34]杨恩玉《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135]姜剑云《谢灵运与“黑衣宰相”慧琳》,载于张培锋、湛如、普慧《文学与宗教孙昌武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136]吴成国《六朝厌胜巫术考述》,《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2007年。
    [137]孙欣《南朝文化政策研究》,青岛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38]戴绿红《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各阶层对佛教的态度与接受模型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39]林鸣羽《烧身供养与舍利信仰》,《佛学研究》2008年第0期。
    [140]王永平《刘裕与佛教高僧之交往及其对佛法之奖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41]钟国发《杜子恭与江东天师道》,《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2008年第1期。杨铭《论刘裕北伐后秦之战及其历史影响——魏晋十六国时期民族战争的个例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42]王永平《刘宋文帝一门文化素养之提升及其表现考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43]卿希泰《试论<太上洞渊神咒经>的乌托邦思想及其年代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44]李定文《“神道设教”诸说考辨》,《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145]王永平《论宋武帝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
    [146]董沛文《陆修静的道教思想略述》,《中国道教》2009年第2期。
    [147]周德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王权交流的“文化认同”探研》,《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48]孙翀《陆修静传记资料补释》,《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4期。
    [149]俞晓红《帝王的宗教需求与佛教的兴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50]胡宝国《晚渡北人与东晋中期的历史变化》,《北大史学》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1]姚潇鸫《蒋子文信仰与六朝政治》,《学术研究》2009年第11期。
    [152]刁丽丽《宋孝武帝与大明诗坛》,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53]林华鹏《宋孝武帝刘骏文学研究》,厦门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54]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西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155]李静《古上清经史若干问题的考辨》,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56]石刚《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57]权家玉《南朝的“苏侯”神信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58]孙齐《顾欢<夷夏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又见《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四十二期,2010年10月)。
    [159]周德全《天师道“佐国扶命”政道观的特点和意义研究》,《中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60]王永平《宋武帝刘裕对节俭的倡导及影响》,《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
    [161]李刚《中国古代宗教政策的特色——以魏晋南北朝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6期。
    [162]罗亮《元嘉佛教中的“黑衣宰相”释慧琳》,《大家》2010年第8期。
    [163]王学信《佛门礼仪:合掌与跪拜》,《海内与海外》2010年第11期。
    [164]范子烨《东晋时期京口天师道及相关之历史问题——以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为中心》,《“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年11月12日。
    [165]洪卫中《汉魏晋南北朝“望气”浅论》,《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66]宋燕鹏《试论汉魏六朝民众建立祠庙的心理动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167]孙英刚《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金刀之谶与弥勒信仰》,《史林》2011年第3期。
    [168]张践《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关系历史特点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69]周圣来《谈“宗教”一词的来源及衍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70]刘玲娣《顾欢注老佚文略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71]孙艳《东晋南朝江东世族的天师道信仰——以会稽山阴孔氏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172]刘康乐《南朝道教政策及其道官制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73]陈麟书《关于宗教的界定》,《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
    [1]杨联陞《老君音诵诫经校释——略论南北朝时代的道教清整运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八本,1956年。
    [2]杨联陞《<道教之自搏与佛教之自扑>补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第34本,上编,1962年。
    [3]周伯戡《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理论基础》,《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第九期,1982年。
    [4]丁煌《汉末三国道教发展与江南地缘关系初探——以张陵天师出生地传说、江南巫俗及孙吴政权与道教关系为中心之一般考察》,载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87年第13期(亦收入氏著《汉唐道教论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
    [5]张忆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信仰》,台湾大学1990年中文系硕十论文。 李济《跪坐蹲居与箕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本,后收入《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6]田光烈《我国历代僧官制度略述》,《内明》1991年第226期。
    [7]何启民《鼎食之家——世家大族》,《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与吾民》,台北:联经出版社,1993年。
    [8]李丰楙《行瘟与送瘟:道教与民众瘟疫观的交流与分歧》,《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国家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4年。
    [9]黎幼莲《东晋南朝的贵族、寒族与道教》,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10]李丰楙《六朝道教的终末论——末世、阳九百六与劫运说》,《道家文化研究》新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康乐《沙门不敬王者论——“不为不恭敬人说法戒”及相关诸问题》,《新史学》1996第7本第3分。
    [12]李丰楙《六朝道教的度救观——真君、种民与度世》,《东方宗教研究》1996年新5期。
    [13]李丰楙《传承与对应:六朝道经中“末世”说的提出与衍变》,《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第9期。
    [14]吴吉发《神道设教天下服——中国古代君权的发展》,台南: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15]黎志添(Lai Chi—tim)《六朝天师道与民间宗教祭祀》(The Opposition of CelestialMaster Taoism to Popular Cults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Asia Major,3rd,11,1999。(后载入黎志添主编《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香港:学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
    [16]林富士《中国早期道十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2年73本第1分。
    [17]李承贵《两晋南北儒佛道三教关系发微》,《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六期,2002年2月。
    [18]李丰楙《末世与济度——道教的末世宗教性格》,《当代》2002年第57期。
    [19]杜保瑞《<河上公注老>的哲学体系之方法论问题检讨(上)》,《哲学与文化月刊》第三三六、期,2002年5月。
    [20]杜保瑞《<河上公注老>的哲学体系之方法论问题检讨(下)》,《哲学与文化月刊》第三三七期,2002年6月。
    [21]刘玉菁《东晋南朝江东世族与道教之关系——以葛洪、陆修静、陶弘景为中心》,台南:成功大学2003年历史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22]王心扬《论桓玄代晋的双重性质——兼论孝武帝和刘裕之间皇权振兴的连续性》,《新史学》2004年第十五卷第四期。
    [23]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中正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24]李振铭《天师道与东晋末年政局——以孙恩卢循事件与刘裕为中心的考察》,淡江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5]古正美《中国早期<菩萨戒经>的性质及内容》,《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6]纪志昌《南朝“踞食论议”所反映儒、佛交涉的理论思维与文化意涵》,《台大文史哲学报》第七十六期,2012年5月。
    [1](法)劳格尔(John Lagerwey)《词汇的问题——我们如何讨论中国宗教?》,1999年初刊,中译文载《法国汉学》第7辑。
    [2](瑞典)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 "Purity and Strangers—Shift ing Boundaries in Medieval Taoism"《清与浊:中古道教变动不定的界线》,T'oung Pao, V01.80,1994。
    [3](瑞典)施舟人《韩愈之友李渤及其<真系传)》,载于韩愈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韩愈研究论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法)石泰安(Rolf A. Stein)著,吕鹏志译《二至七世纪的道教与民间信仰》(1979年初刊),《法国汉学》第7辑,中华书局,2002年。
    [5](荷)许理和(Erich Zurcher) "Prince Moonlight", T'oung Pao,68,1982。
    [6](法)索安著,刘屹译《国之重宝与道教秘宝——谶纬所见道教的渊源》(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Taoist Roots in the Apocrypha,1983年初刊),载《法国汉学》第4辑,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1]板野长八《刘裕受命的佛教性瑞符》,《东方学报》东京,第十一册之一,1940年。
    [2]宫川尚志《民间の巫祝道と祠庙の信仰》,《六朝宗教史》,东京:国书刊行会1948年,第193-235页。
    [3]塚本善隆《关于南朝(元嘉治世)的佛教兴隆》,《东洋史研究》第二十二卷第四号,1964年。
    [5]吉川忠夫《踞食论争》,《田村博士颂受东洋史论丛》,1968年。
    [6]宫川尚志《陈书佛教史料》,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1968年第11辑。
    [7]南部松雄《刘宋王朝と佛教》,《龙谷史坛》61,1969年。
    [8]南部松雄《刘宋王朝の佛教僧への态度》,《印佛研究》18-1,1969年。
    [9]宫川尚志《宋书佛教史料稿》,《东海大学文学部纪要》1969年13辑。
    [10]宫川尚志《南齐书佛教史料》,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1970年第14辑。
    [11]宫川尚志《梁书佛教史料稿》,东海大学纪要文学部,1971年第15辑。
    [12]吉川忠夫《夷夏论争》,京都大学教养部《人文》17集,1971年。
    [13]宫川尚志《南史·北史佛教史料稿》,《东海大学文学部纪要》1985年第43辑。
    [14]加地伸行《何谓儒教》,于时化译,《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15]竺沙雅章、刘建编译《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与佛教》,《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6]小林正美《东晋时期道教的终末论》,《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
    [17]神塚淑子《开劫度人说の形成》(上、下,1988、1992年初刊),载于氏著《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99年。
    [19]菊地章太《甲申大水考——东晋末期の图谶的道教とその系谱》,《东方宗教》1996年第87期。
    [22]菊地章太《道教の终末思想》(《讲座道教》4,《道教と中国思想》,东京,雄山阁,2000年。
    [25]山田利明《(太上洞渊神咒经>の图谶的性格》,《大止大学研究纪要》,66号,1981年,145-163页。
    [26]都筑晶子《六朝时代的江南社会与道教》,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第256-278页。
    [28]吉冈义丰《六朝の图谶道经——关于太上洞渊神咒经》,《道教经典史论》,东京:大正刊行会,1955年,183-204页。
    [29]都筑晶子,付晨晨《六朝后期道馆的形成——山中修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9年第0期。
    [30][韩]朴亨宽《论刘裕的家世与执政过程》,《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