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汉语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当代汉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反映出来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笔者的研究立足于以下理论基础: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社会的变化或者潜在的变化往往能够表现于语言中,产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从而我们可以将语言作为社会变化的晴雨表,从语言的视角入手进行社会学的研究。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是因为从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发展轨迹来看,两者已经产生了很明显的相互交叉的趋势,甚至在语言学内部也已经产生出了极具生命力的社会语言学,而在这种学科交叉的趋势中,社会学家做得并不够。笔者进行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也在于此。
     从现实上来说,当代汉语急遽的变化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每天都有不同的新汉字、新词语甚至新的语法出现。这种变化对汉语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或威胁呢?在这样的现实的困惑下,笔者进行了本文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首先从理论出发,从学科史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语言社会学是一种因学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认为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与社会学的语言转向共同决定了语言社会学的必然诞生,进而从理论上分析语言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一种沟通中的编码与解码方式;分析了语言的九种功能,包括自我形成、思维构建、行为构建、群体思维形塑、信息互构、社会简化、思维互译、语言语力与折射思想共性等九种;提出了语言对社会的三种作用:语言的社会反映作用、语言的社会影响作用与语言的社会预示作用。
     在这样的理论研究前提下,笔者对我国当代语言的变迁进行了文献研究。重点研究了汉语新词、性别、称谓、标语以及语言距离这五个方面的汉语变迁的案例,并从这几个方面得到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信息:从汉语新词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金俗社会向法俗社会的转变,由威权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由物质本位社会向精神本位社会的转变;从性别语言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由国民人格建设期向国民人格转折期转变;从称谓变迁上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正在由亲缘社会转变为业缘社会,由平等社会转变为精英社会,由扁平社会转变为阶层社会;从标语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由民权自在阶段向民权自觉阶段的转变,由政府本位向人权社会的转变;从语言距离的变迁上可以发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简单社会向多样社会的转变,由聚合社会向整合社会的变迁。从这些具体的研究角度上,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巨大威力。最终,笔者将结论总结为:(1)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结构处于系统分化与胚胎成形的关键时期。(2)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思想处于独立意志的觉醒期与独立意志的营养供应不足的矛盾时期。
     本文的具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起全文,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进行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历史分析,探究语言社会学产生的学科基础;第三部分进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从理论上阐述语言对社会的作用;第四部分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从语言的变迁,分析其蕴含的社会意义;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遗憾,提出今后研究的新方向。
     本文是从语言的视角对社会进行研究一次尝试。虽然限于笔者本人的能力与水平,这种尝试不可能是完全的成功的,但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语言社会学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reflected by these language changes.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 basis: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s in social life and social changes or potential social changes can often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 so we can use language as a barometer of social change and use it to carry out our sociological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The reason for the author to choose such a unique perspective is that there is a very obvious intersecting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and sociology. Even within the linguistics itself we can see the birth of a dynamic social linguistics. In this trend of 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which can give us a new object of study, the sociologists are doing little.
     The trend of drastic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as become very obvious: new characters, new words or new syntax are appearing everyday. What does this mean to Chinese? Does it mean opportunity or threat? With confusions about this reality, the author started this study.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s,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d thoeratically why linguistic sociology is a natural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and concluded that it is the lingustics'change towards society and the sociology's change toward language that determined the inevitable birth of linguistic sociology.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thoeratically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language.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nctionism, language is a process of coding and decoding in communicaton. Ther are nine basical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cluding self-forming, thinking-constructing, behavior-constructing, group-thought shaping, mutaul-constructing of information, society-simplifing, mutaul-translating of thinking, language force and refracting of common ideas. At last,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ree roles that language plays on society:the function of reflecting sosiety, the founction of influencing society and the founction of predicting society.
     Under the premise of this theory, the author started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the change of contempary Chinese, mainly focusing on the five aspects of changing cases, namely, address, gender, new words in Chinese, slogans and language distance; and obtained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tempary society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nging address that Chinese society is changing from a kinship society into a profession-related society, from an egalitarian society into an elite society, and from a flat society into a class society. It can also be found from the changes of gender language that Chinese society is changing from the period of national personality constructing to that of national personality turning. From the change of the Chinese new words, it can be found that Chinese society is experiencing the turning from a society for money into a society of law, from an authoritarian society to a civil society, from a substance-based society to a spirit-based society. We can also see from the changing slogans in China that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peiriod of civil rights unconcious stage transferring to the civil rights conscious stage; as well as a shift from a government-centered society to a human rights-concerned society. From the changes of language distance, we can see that the Chinese society is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a simple society to a diverse society, from a polymerized society to an integrated society. From these specific research perspective, we can recognize the tremendous power of language 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Eventually, the autho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is that it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system differentiation and embryo formation.(2)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culture is that the social ideology is in a contradictory period of independent will awakening and the inadequate nutritional supply of independent will.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putting forward the goal of this study, the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it; the second part conducts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discipline of linguistics and sociology, so as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of linguistic sociology; the third part has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illustrating in theory the role of language on society; the fourth part carries on concrete analyses of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analyzing the social meaning of hidden in the change of language; the fifth part is a summary, summing up the defects in this article and proposes new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of studying socity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Unavoidably, limited by the the author's ability and level, such an attempt can not be completely successful, but it is hoped that the study can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sociology.
引文
[美]D.W.卡罗尔,2004,《语言心理学》,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I.戈德伯格,2003,《语言的奥妙》,张梦井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美]爱德华·萨丕尔,1985,《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T·勒克曼,金效静,1985,《语言在社会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04期。
    阿孜古丽·依马木,2009,《浅谈汉语新词语与社会发展》,《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02期。
    艾伦·赫达,2008,《语言、对话与想象:辩证诠释学的应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柏杨,2008,《中国人史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布坚科,赵承先,1983,《实证主义派和现象学派在语言社会学中的接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第05期。
    蔡富有,1980,《论意识和语言的起源》,《国外语言学》第01期。
    蔡富有,1990,《社会语言学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03期。
    蔡俊生,1990,《关于思维和语言起源问题的对话(一)》,《哲学动态》第08期。
    蔡绿,2005,《试论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中的新词语教学》,《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蔡旭,2010,《大众传媒——流行语规范化的前沿地》,《新闻爱好者》第10期。
    仓理新,2008,《从流行语看流行文化——以超女选秀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操世元,唐静,2009,《论干部人事制度变迁中的价值取向——基于从干部到公务员称谓变化的视角》,《理论导刊》第05期。
    曹春梅,2004,《社会流行语与现代汉语规范化》,《语言与翻译》第02期。
    曹道巴特尔,2005,《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曹凤霞,2010,《从当代新词语使用看语言变异》,《人民论坛》第29期。
    曹国军,2002,《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4期。
    曹乃玲,2005,《流行语中的语码混用及其修辞价值》,《修辞学习》第05期。
    曹起,2006,《流行语语义变异分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曹卫东,2009,《语言、交往与哲学——哈贝马斯《哲学文集》评述》,《哲学动态》第06期。
    曹宣明,2011,《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第01期。
    岑运强,张鹏,2005,《评《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吗》——兼论语言的起源、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及其他》,《井冈山学院学报》第04期。
    查仲云,2004,《修辞造词法在新词语中的体现》,《烟台教育学院学报》第01期。
    柴娟,张鲲,2011,《我国体育口号文化变迁与反思》,《浙江体育科学》第05期。
    常志斌,2007,《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新词语教学问题》,《中文自学指导》第03期。
    常志斌,2007,《留学生汉语新词语课的建设问题初探》,《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陈红莲,2010,《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以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新闻爱好者》第11期。
    陈建飞,2010,《报纸标题傍网络流行语的现象辨析》,《新闻实践》第09期。
    陈建民,1998,《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02期。
    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陈黎明,2002,《略论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6期。
    陈培,2010,《网络谐音流行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以“杯具”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7期。
    陈淑莹,黎昌抱,2004,《英汉新词语的产生途径与构词特点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03期。
    陈双玉,2009,《新词语结构形式及其词义表面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01期。
    陈思,2002,《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中国青年研究》第05期。
    陈皛,2008,《浅谈网络流行语》,《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01期。
    陈艳秋,2000,《新时期来自港台的新词语及其社会心理透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陈燕玲,2010,《新闻事件语言在网络中的隐喻探析——以2008、2009年由新闻事件衍生的网络流行语为例》,《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第03期。
    陈一民,2008,《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陈原,1982,《释“鬼”——关于语义学、词典学和社会语言学若干现象的考察》,《辞书研究》第06期。
    陈原,1982,《释“大”——关于词典学、语汇学和社会语言学若干问题的随想》,《辞书研究》第02期。
    陈原,2001,《世纪之交的语言随想——摘自一个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的手记》,《世界汉语教学》第01期。
    陈志武,2010,《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陈治安、马军军,2004,《《语言进化生态学》评述》,《当代语言学》第01期。
    陈忠华,韩晓玲,周国辉,2005,《论人类进化的语言条件——一种人类学的语言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程丽霞,2012,《《语言进化:接触、竞争与演变》介绍》,《当代语言学》第02期。
    程美东,2009,《六十年来“国庆口号”的变迁》,《党史文苑》第23期。
    程明,2010,《流行语的来源及其特征》, 《科教导刊(中旬刊)》第06期。
    程水英,2009,《2000年后中国网络流行语及其英译》,《时代文学(下半月)》第12期。
    储一鸣,王蔚,2010,《论宗教传播对早期语言研究的意义》,《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4期。
    楚行军,2006,《语言进化研究动态一瞥——记第六届语言进化国际研讨会》,《现代外语》第04期。
    崔乐,2011,《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微观结构中的运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第10期。
    崔乐,2011,《定格网络红人的新词语》,《语文建设》第Z1期。
    崔乐,侯敏,2011,《论外向性词典的简易性原则——基于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探索》,《广西社会科学》第06期。
    崔向红,2007,《英汉新词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探析》,《平原大学学报》第01期。
    达建彬,赖华林,2007,《人民军队称谓的变迁》,《党史文苑》第17期。
    代天善,2006,《生物进化语境下的语言递归性——评乔姆斯基、杰肯道夫等人的语言机能进化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3期。
    戴卫平,江淑娟,2002,《汉英新词语与汉英民族的文化心理》,《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戴耀廷,2009,《宗教信仰、语言游戏及公共讨论》,《太平洋学报》第02期。
    戴云,2005,《现当代称谓词的时代变迁及其成因考察》,《学术交流》第04期。
    邓慧蓉,刘扬,白少辉,2005,《新词语和报刊语言教学》,《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邓佑玲,2001,《族际交流与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变迁——以双凤村土家语言的使用现状及其演变为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8期。
    刁晏斌,盛继艳,2003,《近10年新词语研究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01期。
    丁石庆,2005,《语言:由“此岸”通向“彼岸”的符号阶梯——宗教与语言关系概说》,《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董长弟,2009,《当代女研究生社会性别意识研究》,《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第03期。
    杜晓,郑小琼,2010,《网络流行语折射公众的权利焦虑应引起政府重视》,《决策探索(上半月)》第12期。
    杜新宇,2004,《从动物词汇看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民俗研究》第03期。
    段曹林,曾翠媚,2010,《“171条新词语”构词、用词的定量分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段兴臻,2010,《试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可行性》,《大众文艺》第20期。
    樊晓娟,2010,《用话语权力理论浅析方言类电视节目的风盛》,《文学界(理论版)》第04期。
    方珏,2004,《洪堡特的语言研究理论述评》,《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1期。
    冯宏祥,赵青,2010,《网络流行语与舆论形成和显化的关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冯清高,1992,《圣经语言和宗教英语》,《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冯蓉,2004,《论语言中词语的社会及文化意义》,《兰州商学院学报》第03期。
    付鸿军,2000,《论文化对语言的制约》,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06期。
    付欣晴,袁仁瑜,2011,《网络流行语的文化价值取向——基于对“X帝”族新词语的分析》,《探索与争鸣》第09期。
    傅福英,卢松琳,2010,《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4期。
    甘霖,2002,《共青团作风建设新论——从一句团内流行语谈起》,《中国青年研究》第03期。
    甘世安,杨嵘,2005,《从信号到符号——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诠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高兵,何彦杰,2008,《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6期。
    高晨,靳明全,2011,《日本动漫对“三国”男性形象的女性化变异》,《电影评介》第20期。
    高帆,2004,《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高玖灵,2011,《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与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高旭,2010,《初民神话中的语言起源论》,《安徽文学(下半月)》第01期。
    高艳宁,2011,《大众媒体对新词语传播和流行的影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1期。
    葛西劝,葛素表,1996,《对新闻语言中新词语应用的一点看法》,《语言教学与研究》弟02期。
    葛校琴,2001,《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外语与外语教学》第02期。
    葛峥,2003,《汉语流行语中外语语音词汇的借用》,《河南社会科学》第06期。
    葛中华,1994,《文化考察的新视角:语言文化与超语言文化》,《汉语学习》第03期。
    龚维斌,2007,《标语变迁背后的价值主张》,《人民论坛》第18期。
    龚文杰,2006,《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语》,《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1期。
    共田八,2010,《口号,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品牌与标准化》第22期。
    勾跃,2007,《语言起源之进化说述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9期。
    谷猛,2009,《从白话文运动到网络语言扩张——试论语言的革新与变迁》,《新闻爱好者》第18期。
    谷向伟,杨林,2010,《评判、营销、传播——探析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社科纵横》第07期。
    谷肖梅,罗萃萃,2003,《关于现代日语流行语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顾源,2009,《社会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分析》,《理论界》第07期。
    官忠明,2009,《浅谈经济改革新词语的英译》,《中国翻译》第04期。
    桂诗春,1993,《语言起源问题新探——《祖先的声音》评介》,《国外语言学》第01期。
    郭鸿杰,周芹芹,2003,《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词特点——兼评《新华新词语词典》》,《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4期。
    郭虎,1994,《标语的变迁》,《档案与建设》第04期。
    郭丽君,于根元,2006,《新词语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03期。
    郭霞,2011,《文化认知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基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的研究》,《当代文坛》第05期。
    国防,2011,《从英语名词的进化透视语言的变迁》,《山东外语教学》第03期。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05—2012,《中国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北京:商务印书馆。
    哈斯巴特尔,1996,《从蒙古语“女婿”、“媳妇”称谓来源看婚俗的变迁》,《黑龙江民族丛刊》第01期。
    韩东晖,1997,《马克思的语言观与现代西方哲学“语言的转向”》,《教学与研究》第11期。
    韩红,2006,《交往行为理论视野中的普遍语用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幽”之一》,《外语学刊》第01期。
    韩华,2004,《新词语产生的民众因素透视》,《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韩李,2007,《当代汉语流行语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韩希明,2004,《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韩晓云,2011,《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及特点》,《文学教育(下)》第06期。
    韩玉华,2011,《从“给力”看语言的变迁》,《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韩忠军,2012,《语言进化视角下的新词语诞生现象》,《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郝学隆,1997,《话说企业中几种称谓的变迁》,《管理工程师》第06期。
    何芳芝,2010,《论转型期我国语言文化的变迁》,《理论探索》第04期。
    何干俊,2003,《新词语透视》,《湖北社会科学》第07期。
    贺更行,2002,《流行语,流行起来没商量》,《社会》第01期。
    侯宝英,2010, 《“软X”新词语例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03期。
    侯敏,2010,《关于新词语编年本编纂的思考》,《辞书研究》第02期。
    侯敏,2011,《2010年度新词语解读》,《语言文字应用》第04期。
    胡翠娜,2006,《洪堡特关于语言民族特性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S1期。
    胡金平,2007,《从教师称谓的变迁看教师角色与知识结构的转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胡靓,曾琪,2010,《关联理论对新词语理解之研究》,《科技信息》第14期。
    胡静,2008,《校园流行语的社会学意义透析》,《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2期。
    胡莉莉,2010,《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2009年流行语》,《黑河学刊》第03期。
    胡明扬,张莹,1990,《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语文建设》第01期。
    胡启敏,陈全明,2004,《从中日流行语来看社会变迁及其与日语教学的关系》,《贵阳金筑大学学报》第03期。
    胡青青,2008,《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校园流行语的特点》,《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胡卫,2009,《旧词翻新形成的新词语的几种情况》,《商业文化(学术版)》第03期。
    胡侠,2010,《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期。
    胡湘娇,2006,《语言起源的假说与探索》,《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第12期。
    胡亚云,2011,《语言社会学视阈下的性别歧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胡中文,1999,《试析比喻构造汉语新词语》,《语文研究》第04期。
    胡宗哲,2003,《中小学流行语简析》,《修辞学习》第04期。
    郇昌鹏,汪红,2011,《流行语的模因性语义泛化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2期。
    黄碧云,2011,《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02期。
    黄大荣,1983,《马克思与语言学问题》,《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黄海波,2011,《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规范问题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黄清根,2002,《从夷到洋商称谓的时代变迁》,《探索与争鸣》第05期。
    黄文富,2009,《对一些民族称谓语言民俗发生变迁的思考——以广西东兰县当地壮族人对汉、瑶民族的称谓语言为个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6期。
    黄玉荣,吴楠,2011,《中外网络流行语的对比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07期。
    黄知常,2000,《经济流行语的惯性突破力》,《中南工学院学报》第02期。
    季恒铨,亓艳萍,1989,《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第04期。
    季恒铨,徐幼军,亓艳萍,1989,《试论新时期的新词语》,《语文研究》第04期。
    加羊吉,达哇彭措,2010,《浅论藏语新词语中的外来词》,《科技信息》第23期。
    加羊吉,达哇彭措,2010,《藏语新词语调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4期。
    贾竑,2010,《基于理据分析的英汉新词语对比研究》,《中国电力教育》第28期。
    贾慧舫,2010,《从新词语看时代变迁》,《兰州学刊》第S1期。
    贾益民,刘慧,2005,《“后X”结构新词语的多维度考察》,《广西社会科学》第09期。
    江傲霜,2004,《新词语隐喻化的特征及方式》,《红河学院学报》第06期。
    姜红,2005,《试论当代中国的社会流行语》,《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姜忞,2011,《网络新词语研究的理据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第07期。
    姜胜洪,2010,《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未来与发展》第06期。
    蒋柯,2010,《从《语言本能》到进化心理学的华丽转身——平克的语言模块性思想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07期。
    蒋维,2002,《“老”带来的流行语》,《语文建设》第02期。
    解正明,2002,《当代汉语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第04期。
    金其斌,2003,《谈一些汉语新词语的英译问题——评《新华新词语词典》部分词条的译文》,《中国翻译》第06期。
    金其斌,2004,《汉语新词语中法律、经贸术语的翻译问题——以《汉英最新特色词汇》和《新华新词语词典》为例》,《中国翻译》第04期。
    金其斌,2006,《国内近20年来英汉语新词语研究述评》,《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2期。
    金文京,2012,《东亚汉文训读起源与佛经汉译之关系——兼谈其相关语言观及世界观》,《日语学习与研究》第02期。
    金庸,1997,《金庸作品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劲松,1999,《流行语新探》,《语文建设》第03期。
    荆莉,2000,《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语文建设》第05期。
    景瑞鸽,2009,《简析“躲猫猫”一类网络流行语》,《网络财富》第07期。
    瞿霭堂,1999,《汉藏语言声调起源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民族语文》第02期。
    康康,2010,《偶然中的必然——浅谈音乐与语言之起源的相似性》,《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3期。
    亢世勇,2001,《《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的开发与应用》,《辞书研究》第02期。
    亢世勇,2003,《《新词语大词典》的编纂》, 《辞书研究》第02期。
    亢世勇,徐艳华,2004,《基于语料库的新词语识别规则研究》,《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赖天能,宋国庆,苏长枫,2008,《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信息探究——基于171条汉语新词语的社会学分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06期。
    兰雪香,李秀文,伍和忠,2011,《柳城县六塘壮语新词语初探》,《百色学院学报》第02期。
    雷红波,2008,《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雷颐,语言的力量》,《光明日报
    雷友梧,1997,《语言起源新论——语言的起源与语义的心理构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03期。
    雷友梧,1999,《语言的起源和语言的心理构成》,《汉语学习》第01期。
    李葆嘉,2000,《现代语言起源的化石解剖学和分子遗传学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李必辉,王作新,2007,《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李丹丹,2010,《从模因论角度看2009年流行语》,《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李丹丹,刘利凤,2009,《保罗·利科:文本价值的充分肯定者——略论保罗·利科的辩证解释学语言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7期。
    李佃来,2003,《语言哲学的转向和普遍语用学——试析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04期。
    李冬梅,2010,《汉语言文字在古代日本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华夏文化论坛》第00期。
    李耿源,2009,《报刊如何正确对待和规范使用网络流行语》,《中国记者》第08期。
    李公明,1995,《礼咒官黑》,《读书》第11期。
    李红兵,樊仁杰,2005,《对高校流行语的调查分析》,《安康师专学报》第05期。
    李慧,2010,《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新闻世界》第06期。
    李建国,2004,《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理论思考》,《辞书研究》第04期。
    李洁,2007,《日语流行语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李珂,2010,《时尚新词语的变异动因及其规范化》,《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李丽花,2010,《墙上标语变迁探讨》,《现代商贸工业》第23期。
    李林,王显志,2007,《社会语言学说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李敏芳,2011,《网络流行语兴盛的社会心理分析》,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第04期。
    李明洁,1999,《千呼万唤风云际会——漫谈50年来的社会变革与称谓变迁》,《语文建设》第02期。
    李明洁,2009,《从语录流行语到词语流行语》,《修辞学习》第03期。
    李讷,2004,《人类进化中的“缺失环节”和语言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第02期。
    李秋菊,2010,《女性称谓词变迁趣谈》,《西安社会科学》第02期。
    李思敬,1996,《50年来的“社会称谓”变迁杂忆》,《语文建设》第09期。
    李香平,2011,《湘方言动物性别称谓变迁的社会语言学考察》,《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李向农,1999,《近年武汉市城区流行语考察》,《江汉大学学报》第05期。
    李晓东,2003,《日语流行语中的“族”》,《日语知识》第09期。
    李玉琪,董华荣,2008,《浅谈现代流行语》,《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第04期。
    李玉芝,2006,《仿拟: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方法》,《语文建设》第02期。
    李媛媛,2006,《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多维关系》,《黑龙江社会科学》第03期。
    厉有国,2011,《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政治口号变迁的历史审视》,《南都学坛》第03期。
    栗臻,2011, 《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探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梁倩倩,2010,《模因视阈下“被XX”流行语现象浅析》,《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第05期。
    梁晓玲,张丽香,2007,《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表现形式浅析》,《新闻传播》第04期。
    梁艳,2007,《‘X族’流行语现象浅析》,《科教文汇(上旬刊)》第09期。
    梁永红,2010,《谈流行语“雷”》,《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廖晟,2008,《流行语翻译与本土化途径》,《中国科技翻译》第03期。
    廖友国,2009,《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第01期。
    林纪诚,俞青海,1989,《语言与文化综论》,《教学研究(外语学报)》第03期。
    林秀明,2010,《时政类网络流行语的修辞学分析》,《东南传播》第12期。
    林荫,2009,《“山寨”等流行语的认知语义解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5期。
    刘禀诚,2010,《表人新词语的认知理据》,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刘禀诚,邹丽琼,2008,《新词语借代构造的认知理据》,《井冈山学院学报》第03期。
    刘大为,1995,《组合流行语考察》,《汉语学习》第02期。
    刘大为,1997,《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汉语学习》第04期。
    刘大祥,2005,《从“零X”族词看新词语中的词族现象》,《宜宾学院学报》第07期。
    刘国强,袁光锋,2009,《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05期。
    刘红曦,1999,《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刘红曦,2004,《论流行语》,《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刘红旭,苗丽,2012,《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三个转向》,《理论探索》第01期。
    刘洪娇,2010,《浅议语言的起源及印欧语系》,《科技信息》第35期。
    刘华,2006,《一种快速获取领域新词语的新方法》,《中文信息学报》第05期。
    刘辉,田立冬,2011,《从语用视角谈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时代文学(下半月)》第06期。
    刘辉,田立冬,2011,《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探讨》,《教学与管理》第18期。
    刘慧,2008,《社会变迁与亲属称谓的发展》,《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第06期。
    刘吉艳,2011,《汉语新词语与邻近词语集合的关系辨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5期。
    刘娟,2010,《论美国的现代生活对美语新词语的影响》,《沧桑》第12期。
    刘丽辉,2004,《“潜规则”系列流行语》, 《语文建设》第10期。
    刘丽英,2005,《当代社会流行语及其文化心理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01期。
    刘民钢,1994,《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语言起源时代的初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刘敏,2010,《论新词语的特点及界定标准》,《鸡西大学学报》第04期。
    刘念,2004,《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经济学原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刘秋红,2010,《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征与语言经济原则》,《科技信息》第11期。
    刘瑞丽,1998,《新词语初析》,《语文研究》第01期。
    刘少杰,1999,《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学研究》第04期。
    刘少杰,2004,《社会学视野中的语言》,《社会学家茶座》第7期。
    刘薇,2005,《当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第05期。
    刘小涛,何朝安,2010,《从动物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进化?》,《哲学动态》第06期。
    刘晓峰,2008,《进化心理学视野下的语言起源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刘晓丽,2010,《全媒时代媒体传播对流行语的影响》,《求索》第06期。
    刘晓梅,2003,《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晓梅,2003,《新词语的词源研究概述》,《辞书研究》第02期。
    刘晓梅,2003,《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04期。
    刘晓梅,2004,《当代汉语新词语的词长考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4期。
    刘晓梅,2005,《当代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第01期。
    刘旭,袁洁,邢锐,2009,《2008年中国十大流行语述评》,《消费导刊》第06期。
    刘璇,2010,(2007年汉语新词语构造规律探析——以新浪网公布的423个词语为个案研究对象》,《咸宁学院学报》第08期。
    刘砚中,2006,《散文起源语言说》,《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刘一玲,1993,《寻求新的色彩,寻求新的风格——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第01期。
    刘依文,2011,《浅析网络流行语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第04期。
    刘永红,2002,《现代汉语新词语》,《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第01期。
    刘玉能,1996,《近期我国身份称谓变迁及运行的动力机制》,《社会科学研究》第06期。
    刘援朝,1999,《同异之争: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下)》,《语文建设》第04期。
    刘援朝,1999,《同异之争: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上)》,《语文建设》第03期。
    刘泽权,张丹丹,2010,《我国当前流行语的语言学与社会学分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刘志刚,2007,《浅谈新词语产生发展的规律》,《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第01期。
    刘中富,王红璐,2011,《建国以来新词语隐退原因分析》,《东方论坛》第02期。
    柳娟,2011,《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群文天地》第14期。
    卢川,2006,《近代小说主人公称谓变迁探略》,《厦门教育学院学报》第03期。
    鲁科颖,杨文全,2006,《当代汉语流行语再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03期。
    鲁苓,2000,《语言·言语·交往——哈贝马斯语用学理论的几个问题》,《外语学刊》第01期。
    陆廷香,2011,《网络新词语的模因论分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4期。
    陆湘怀,2002,《“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中国青年研究》第05期。
    路振英,2004,《把握语言文字进化规律推进语言文字学习与应用的科学化》,《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第09期。
    吕勇兵,2001,《流行语的特点摭议》,《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4期。
    栾吉,2010,《刍议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与新词义》,《中国校外教育》第S1期。
    [美]罗宾·洛克夫,2001,《语言的战争》,刘丰海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罗伯特·查尔斯·尤林,何国强,2006,《论利科对当代人类学的影响与贡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罗吉万,2010, 《诡异而无奈的称谓变迁》,《文史天地》第02期。
    罗喆偲,2012, 《女性语音特点刍议》,《青年文学家》第3期。
    马刚,李艳,胡安琪,2007,《“百家争鸣”的校园流行语》,《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9期。
    马桂荣,田翠芸,2011,《汉语新词语的英译原则及策略》,《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马利,2010,《网络流行语玩笑意义语用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马琳,2003,《词义的联想因素与新词语的构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03期。
    马伟华,2009,《移民与文化变迁:宁夏吊庄移民语言变迁的调查研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4期。
    马志刚,2007,《语言器官的完美设计、生物属性及起源——解读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最简思路》,《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2期。
    梅艳,2006,《“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内蒙古电大学刊》第07期。
    苗棣,1996,《称谓的变迁》,《博览群书》第04期。
    苗芡,2004,《“将爱”与“キムタク”——试析中日两国流行语的造词规则》,《日语学习与研究》第S1期。
    苗体君,窦春芳,2006,《中国“支那”称谓的由来及变迁》,《华夏文化》第04期。
    苗兴伟,2004,《“话语转向”时代的语篇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纳玉兰,2011,《社会变迁中亲属称谓的流变——以青海互助南门峡地区为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聂鸿音,1994,《音节简省是外来新词语规范化的首要原则》,《语文建设》第01期。
    聂晶磊,2010,《略论新词语在报刊媒介中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出版》第08期。
    聂玉景,2007, 《语言的起源:假说与论证》,《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06期。
    牛瑞英,2007,《《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4期。
    欧力同,1992,《论哈贝马斯的语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02期。
    欧晓霞,2008,《对高校流行语的调查与研究》,《潍坊学院学报》第05期。
    欧阳骏鹏,1998,《新词语中的词群现象》,《语文建设》第09期。
    潘丽珍,1984,《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形成》,《教学研究》第01期。
    潘世松,2005,《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词语特征》,《咸宁学院学报》第02期。
    潘泽泉,李超锋,2010,《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中国青年研究》第09期。
    庞艳茹,2010,《英语词汇中的新词语》,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裴程,1990,《从保尔·利科的本文解释理论看解释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03期。
    裴文,2002,《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和现代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01期。
    彭红碧,2012,《“农民工”称谓的变迁及释义》,《农业现代化研究》第02期。
    彭文钊,1999,《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1期。
    彭晓,2011,《试论当代汉语新词语的衍生动因》,《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4期。
    戚令武,阿宣,2000,《再谈现代两性流行语》,《语文建设》第06期。
    戚雨村,1992,《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5期。
    戚雨村,1992,《语言·文化·对比》,《外语研究》第02期。
    祁伟,2002,《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语言与翻译》第03期。
    齐沪扬,邵洪亮,2008,《新词语可接受度的多角度审视——兼谈新词语的规范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启新,1983,《语言社会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第05期。
    [美]乔治·H·米德,1999,《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钱道静,2008,《大学校园流行语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1期。
    钱乃荣,1996,《从上海话流行语中看到的——读《上海话流行语辞典》》,《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乔平,2009,《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03期。
    邱贵芹,张兰英,2007,《关注校园流行语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教育与职业》第20期。
    邱雪玫,2011,《关于当代汉语新词语诸问题的讨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01期。
    任龙波,2001,《从20世纪的英语流行语看英美社会文化的变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04期。
    任平,1989,《论语言符号系统在广义认识论中的地位——兼论从解释学到广义认识论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第Z1期。
    任荣,2003,《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任荣,2004,《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流行语》,《语言与翻译》第01期。
    任永辉,2008,《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类型及其特点探析》,《黑龙江史志》第14期。
    任犹龙,1998,《流行语的特征》,《日语学习与研究》第02期。
    邵鸿,2001,《谈普通话新词语对港台方言的吸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第01期。
    邵华,2007,《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语言哲学观》,《安徽文学(下半月)》第01期。
    邵培仁,2001,《论库利在传播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3期。
    邵晓阳,2011,《关于新词语规范化的思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06期。
    邵宜,2004,《近年的新词语研究》,《学术研究》第09期。
    邵志洪,1999,《近20年来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申小龙,1988,《汉语言文化特征探析》,《学习与探索》第03期。
    沈孟璎,1986,《新词语词义之概貌》,《文史哲》第04期。
    沈孟璎,1988,《修辞方式的渗入与新词语的创造》,《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沈孟璎,1995,《关于新词语词义表面化倾向的考察》,《语言文字应用》第04期。
    盛若菁,2008,《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江淮论坛》第04期。
    盛婉玉,2010,《新世纪以来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变迁和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09期。
    盛银花,2001,《新词语的文化透视》,《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04期。
    施学莲,2011,《从历届奥运会口号看体育人文精神变迁》,《人民论坛》第35期。
    石国亮,徐子梁,姚芳,2010,《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09期。
    石裕勤,2011,《生成新词语“猛料”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教育教学论坛》第06期。
    史慧,2005,《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问题刍议》,《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3期。
    史素芬,2002,《简论新词语对汉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O1期。
    史有为,1991,《外来词: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汉语学习》第06期。
    司多巧,徐江,2011,《维吾尔语新词语的数量和类型考察》,《语言与翻译》第01期。
    宋彩梅,2012,《土地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标语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研究》,《东南传播》第03期。
    宋玲艳,2005,《现代汉语新词语浅论》,《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第01期。
    宋文,2008,《由“风评”引起的对新词语的思考》,《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第01期。
    苏宝荣,沈光浩,2011,《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的语言特征》,《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苏金智,2004,《关于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01期。
    苏向红,2011,《“×女”、“×男”族新词语的特征及成因》,《浙江学刊》第03期。
    苏新春,2003,《台湾新词语及其研究特点》,《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苏新春,黄启庆,2003,《新词语的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谈《现代汉语词典》(二二年增补本)的“附录新词”》,《辞书研究》第03期。
    孙崇飞,王恒兰,2010,《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理据认知分析》,《宜春学院学报》第07期。
    孙道功,2007,《新词语外来音译词带来的新语素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04期。
    孙慧明,李成华,2007,《校园流行语》,《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孙际惠,2011,《保罗·利科的语言哲学观》,《求索》第06期。
    孙继涛,2012,《方言背后的权力话语》,《经济研究导刊》第22期。
    孙洁,樊启迪,巢乃鹏,2011,《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辨析与传播过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孙锦,2011,《浅谈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新闻世界》第06期。
    孙曼均,1995,《从京都流行语看当前大众心理的一些倾向》,《汉语学习》第02期。
    孙荣实,2004,《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孙瑞,2011,《试论网络新词语的可接受度》,《语文建设》第09期。
    孙淑芳,1998,《从西方语言哲学的发展看言语行为理论的起源》,《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第02期。
    孙艳,1998,《试论类推机制在汉语新词语构造中的作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孙永兰,2010,《试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6期。
    汤志祥,2002,《汉语新词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2期。
    唐礼勇,2006,《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田国垒,2009,《标语浓缩新中国60年政策变迁》,《政府法制》第26期。
    田野,2012,《当代青少年的性别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第10期。
    田宇贺,2003,《试论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的两个问题》,《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05期。
    田宇贺,2003,《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及音节发展趋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王承业,余炳毛,2010,《正确看待军事新闻中的新词语》,《新闻知识》第08期。
    王大为,200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哲学中几个问题的论述》,《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王大为,2007,《马克思恩格斯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王德,2006,《民族精神决定汉语的价值取向——洪堡特语言学评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王德春,1990,《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背景》,《世界汉语教学》第03期。
    王德田,1992,《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王东海,王丽英,2010,《谈新词语预测的依据》,《长江学术》第02期。
    王娥,2009,《现代汉语社会称呼语的权势与同等语义分析》,《前沿》第05期。
    王芙蓉,王珏,2009,《从网络流行语看社会新闻与民意释放》,《新闻传播》第08期。
    王钢,1994,《语言起源的一源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王戈冰,2007,《英汉语言中称呼语言语行为之文化差异》,《科技信息(科学教研)》第31期。
    王归立,2011,《英语新词语生成及特点浅析》,《出国与就业(就业版)》第18期。
    王和玉,郭磊,2003,《青年流行语的探讨》,《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第Z1期。
    王红璐,2011,《二十年来新词语隐退现象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04期。
    王红梅,2011,《新词语词群现象考察》,《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6期。
    王红旗,1985,《社会语言学简介》,《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王宏民,1998,《对语言起源的探索》,《洛阳大学学报》第01期。
    王继来,2001,《我看校园流行语》,《语文建设》第04期。
    王鉴棋,2012,《语言起源的认知基础——概念整合观》,《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05期。
    王金波,2001,《汉语新词语英译初探》,《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4期。
    王晶,2009,《浅议对外汉语视野下的流行语教学》,《科技资讯》第22期。
    王克明,2009,《从《南方周末》的品牌口号看媒体新闻理念的变迁》,《采写编》第05期。
    王萍,2010,《新词语“吸金”》,《辞书研究》第02期。
    王琪,2009,《2006年以来的汉语新词语面面观——族群》,《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王琪,2011,《2006年以来的汉语新词语与社会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王青,2005,《流行语“非常”探微》,《平顶山学院学报》第04期。
    王清杰,2011,《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王庆,武小军,2011,《论语言传播对基本词汇吸收新词语的影响——从四川方言惯用语说起》,《四川戏剧》第05期。
    王仁强,2002,《国俗新词语汉译英探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03期。
    王如辰,2008,《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征及规范》,《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04期。
    王森,1992,《新词语的容量和寿命》,《兰州大学学报》第02期。
    王士元,柯津云,2001,《语言的起源及建模仿真初探》,《中国语文》第03期。
    王帅,李雪松,沈光浩,2011,《基于语言经济原则阐释下的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和传播途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05期。
    王思妮,2010,《对网络新词语“X族”的替换分析》, 《北方文学(下半月)》第09期。
    王铁昆,1988,《新词语的规范与社会、心理》,《语文建设》第01期。
    王铁昆,1991,《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第04期。
    王铁昆,1992,《新词语的判定标准与新词新语词典编纂的原则》,《语言文字应用》第04期。
    王铁昆,1999,《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语文建设》第05期。
    王伟思,2010,《网络雷词“伪娘”考》,《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9期。
    王希杰1991,《从新词语看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世界汉语教学》第03期。
    王小平,刘会平,2010,《新中国60年体育口号变迁之研究》,《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第03期。
    王秀文,2006,《跨文化交际与语言行为——论日本语言的社会文化特征》,《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3期。
    王旭,李香平,2001,《“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中国青年研究》第04期。
    王雁冰,2010,《网络流行语风格特点的语用学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王英,2009,《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新闻前哨》第08期。
    王臻,2009,《隐喻的魅力——网络流行语“井喷”的社会背景分析》,《新闻知识》第03期。
    王志成,1999,《宗教哲学中的三类语言观》,《浙江社会科学》第06期。
    危艳丽,2010,《从“杯具”一词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毕节学院学报》第02期。
    威廉·布赖特,蔡富有,1978,《社会语言学的诸方面》,《语言学动态》第02期。
    [德]威廉·冯·洪堡特,1997,《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魏代香,2011,《新词语词群的模因视角研究》,《毕节学院学报》第03期。
    魏然,2008,《改革开放30年的流行语》,《政府法制》第17期。
    魏彤儒,郭利民,2008,《2007年以来大学生群体流行语调研报告——以河北省高校为例》,《中国青年研究》第07期。
    温珍琴,刘善权,2004,《逆向变异流行语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文秋林,2005,《“无厘头”文化与青年时尚行为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03期。
    [意]翁贝尔托·埃科,2006,《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乌买尔·达吾提,2011, 《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流行新词语的特点》,《民族语文》第05期。
    巫滨利,2009,《社会心理变迁在计划生育标语中的体现》,《世纪桥》第05期。
    吴翀,2011,《从171个汉语新词语看汉语造词法的具体运用》,《剑南文学(经典教苑)》第10期。
    吴方敏,2001,《因为特别,所以流行——从“因为、所以”看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语文建设》第07期。
    吴菲,2010,《从认知的角度看中国的流行语》,《新西部(下半月)》第04期。
    吴桂藩,1981,《论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第03期。
    吴海荣,2006,《激情与理性之争——卢梭与赫尔德语言起源论中的差异及其意义》,《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06期。
    吴佩娟,2011,《对外汉语中的汉语新词语教学》,《鸡西大学学报》第10期。
    吴圣杨,2008,《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语言民族学视角的分析》,《世界宗教研究》第03期。
    吴文,2012,《从动物语言到人类语言的进化研究综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4期。
    吴希斌,2010,《大学校园流行语探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05期。
    吴小兵,1996,《女装男性化与男装女性化》,《丹东纺专学报》第01期。
    吴学琴,2010,《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流行语的变迁》,《马克思主义研究》第03期。
    吴艳希,2005,《从“新新人类”的流行语看其群体特征》,《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02期。
    吴永萍,2011,《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词人群体的崛起》,《学园》第02期。
    伍凌,2009,《网络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及形成原因——以2008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3期。
    伍巧芳,2010,《新词语词典的释义研究》,《辞书研究》第02期。
    伍铁平,1984,《语言的社会分化》,《百科知识》第4期。
    伍玉婵,2001,《当代汉语新词语特点浅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伍振,2009,《“标语文化”的60年:时代变迁的见证》,《就业与保障》第08期。
    武荣强,2010,《新闻媒体如何应对新词语——以“潮男”和“宅女”为例》,《新闻爱好者》第21期。
    武晓燕,2009,《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称谓变迁背后的问题》,《艺术与设计(理论)》第05期。
    武月锋,王川,2011,《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涵义、类型与研究意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9期。
    夏丽虹,1999,《就流行语看语言的创意性与趋同性》,《语文建设》第02期。
    夏勇,2010,《汉英翻译中新词语的译法》,《中国证券期货》第03期。
    夏中华,2010,《关于流行语流行的基本理据的探讨——基于近三十年汉语流行语的考察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第02期。
    夏中华,曹起,2004,《汉语流行语产生途径的考察与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肖爱萍,2010,《浅议俄语新词语的产生及其社会民族内涵》,《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第06期。
    肖劲松,2006,《后现代文化语境与青少年流行语》,《电影评介》第21期。
    肖云枢,2010,《英汉新闻报道的用词特点——新词语简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05期。
    谢俊英,2004,《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语言文字应用》第01期。
    谢旭慧,2005,《新流行语“忽悠”》,《修辞学习》第05期。
    谢之君,1995,《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现代外语》第04期。
    辛朝毅,1991,《社会语言学与编辑工作》,《编辑之友》第03期。
    辛仪烨,2010,《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当代修辞学》第02期。
    邢福义,1997,《“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语言研究》第02期。
    邢福义,2007,《新词语的监测与搜获——一个汉语本体研究者的思考》,《语文研究》第02期。
    邢璐,2007,《现代汉语新词语及其特点探析》,《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第03期。
    熊永红,曾蓉,2011,《从模因论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被XX”》,《外国语文》第02期。
    徐朝辉,1997,《意识和语言的起源及语言对意识的影响》,《南京社会科学》第06期。
    徐丹,2000,《异化与归化适度的决定因素初探——兼评外来新词语》,《上海科技翻译》第04期。
    徐福坤,2006,《新词语“恶搞”》,《语文建设》第08期。
    徐慧文,2003,《都市流行词语浅析》,《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第06期。
    徐瑾,2010,《汉语新词语探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01期。
    徐幼军,1988,《新词语新用法与社会心理》,《语文建设》第03期。
    许国璋,1986,《语言的定义、功能、起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许秋娟,2011,《“秒杀”:从新词语到流行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1期。
    许钟宁,2004,《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修辞学习》第06期。
    薛安,冯雪,1988,《社会语言学简述》,《外语教学》第03期。
    薛宏波,2011,《我国体育口号英译内涵的演变及其阶段性变迁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02期。
    雅各布·布鲁诺斯基,刘健,1983,《符号语言的进化和力量》,《国外语言学》第04期。
    延建林,2007,《中世纪大学称谓的变迁》,《教育学报》第06期。
    闫旭蕾,2010,《析“试题:社会再生产的合法载体”——语言社会学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第04期。
    严建强,1999,《思维、语言与现代人类形成——从直立人进化的“体质形态不平衡”现象谈起》,《浙江学刊》第02期。
    阳小华,2008,《语言·意义·生活世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杨端志,2007,《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杨贵明,江桦,2002,《论汉语时政新词语英译的难点和原则》,《兰州大学学报》第04期。
    杨洪林,2011,《《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评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杨建国,2004,《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6期。
    杨剑影,2000,《浅析中国民间故事男性形象弱化、被动化、女性化现象》,《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02期。
    杨婕,2007,《模因论与新闻流行语》,《山东外语教学》第01期。
    杨婕,2008,《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外语学刊》第01期。
    杨娟,2011,《新词语时代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新闻知识》第04期。
    杨萍,2010,《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新闻前哨》第04期。
    杨青,2008,《模因视角下的流行语说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第04期。
    杨全红,曹顺发,2003,《《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新词语词典》部分新词译文商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03期。
    杨权良,张国强,2011,《论语言是教育的起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2期。
    杨荣丽,2003,《从个别称谓看语言及社会的变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4期。
    杨文全,2002,《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杨文全,曹敏,2003,《汉语流行新词语的超常组合及其语用理据》,《语言科学》第02期。
    杨文全,许艳辉,2003,《试论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成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03期。
    杨小华,2009,《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探析》,《社科纵横》第08期。
    杨晓黎,1996,《四音节新词语及其成因》,《江淮论坛》第04期。
    杨晓轼,2011,《新中国六十年体育口号变迁的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08期。
    杨绪明,2010,《“晒”族新词语的衍生及其流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杨永林,2004,《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永林,2004,《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振兰,2009,《论新时期新词语的色彩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姚汉铭,1990,《论新词语的文化分布、产生途径及成因》,《曲靖师专学报》第04期。
    姚汉铭,1993,《新时期新词语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04期。
    姚汉铭,1994,《新词语中的社会心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姚汉铭,1995,《试论新词语与规范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1期。
    姚小平,1987,《论语言的起源》,《语文建设》第02期。
    姚小平,1992,《洪堡特论语言的起源和发展》,《外语教学》第03期。
    姚小平,1993,《洪堡特论汉语和汉字》,《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第03期。
    姚小平,1994,《中国的语言起源神话——《中国创世神话》读后》,《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姚小平,1997,《赫尔德的名著《论语言的起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03期。
    姚振武,2010,《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语文研究》第01期。
    姚智清,2006,《高校流行语与大学生心态之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06期。
    叶友珍,2011,《对语言起源进化观的思考》,《英语研究》第03期。
    易英,1994,《从艺术语言到生命的起源——关于李仲的铜版画》,《美术研究》第01期。
    易中天,1998,《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易中天,2000,《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婊子养的”》,《民间文化》第9期。
    殷衍韬,冯晓睿,2011,《浅谈体育类新词语》,《剑南文学(经典教苑)》第10期。
    尹长宝,2009,《“老外”,不仅是称谓的变迁》,《中国职工教育》第01期。
    尹聪,2008,《论当前时期流行语的特点》,《科技信息(科学教研)》第21期。
    尹德泉,邱长福,2003,《标语变迁的联想》,《农村财政与财务》第11期。
    尹雪璐,2009,《“山寨”一词大行其道——从语言学角度浅析新词语“山寨”》,《商业文化(学术版)》第03期。
    尤陈俊,2007,《标语变迁折射政府理念嬗变》,《决策》第10期。
    游辛,1979,《菲什曼的《语言社会学》》,《现代外语》第04期。
    游修龄,2004,《人种迁徙、语言演变与农业起源的思考》,《中国农史》第01期。
    于红,2004,《现代汉语新词语考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于静,吴斐,2004,《英汉流行语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于夏龙,1992,《从方言吸取营养——普通话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第02期。
    余波,2011,《影视领域新词语结构与性能考察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5期。
    余义勇,2010,《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中国科技翻译》第04期。
    俞允海,2011,《大陆和港台新词语语差研究》,《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2期。
    宇海金,2008,《乔治·H·米德的自我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袁洁,2009,《浅析2008年网络流行语的新发展》,《安徽文学(下半月)》第06期。
    袁洁,2010,《“护哥”新词语现象分析》,《文学教育(下)》第02期。
    袁津津,2010,《解析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舆论走向》,《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1期。
    袁眉,2009,《语言起源研究综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袁世旭,张志毅,2011,《新词语的义域变化》,《辞书研究》第03期。
    臧迎欣,2010,《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新词语构词方式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03期。
    曾常红,2004,《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曾腊梅,2007,《称谓词“奴”的变迁》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中国江西南昌。
    曾腊梅,2009,《称谓词“奴”的变迁》,《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曾祥喜,2003,《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对汉语新词语的影响》,《江汉论坛》第12期。
    曾怡华,2007,《论仿拟辞格在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运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S2期。
    曾柱,2011,《“旧词新义”与新词语词典编纂相关问题浅议》,《辞书研究》第03期。
    翟颖华,2004,《流行文化对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2期。
    詹伯慧等著,1991,《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张斌峰,2002,《从事实的世界到规范的世界——评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对言语有效性范畴的超越与拓展》,《自然辩证法通讯》第04期。
    张传辉,李志超,2012,《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新闻爱好者》第01期。
    张宏梁,2010,《论某些新词语的连锁派生》,《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张杰,2009,《语言的起源与语言的诗性》,《长江学术》第02期。
    张晋升,谢璇,2010,《网络政务监督流行语解读——“躲猫猫”事件的符号特征与传播意义》,《国际新闻界》第03期。
    张竞成,2006,《从语言到言语——艺术语言的源流和变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张静,2005,《汉语新词语形成方式的特点及规律》,《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03期。
    张骏,丹金,2006,《浅议语言的起源》, 《巢湖学院学报》第02期。
    张丽红,2010,《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模因理据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05期。
    张明华,聂桂兰,2007,《流行语的大众文化心理探微》,《电影评介》第19期。
    张明辉,王虎,2007,《流行语“PK”解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张明杰,2011,《网络流行语及英译研究》,《铜仁学院学报》第03期。
    张萍,2006,《现代汉语新词语构成方式及新的构成特点》,《学术交流》第05期。
    张庆熊,2008,《交往行为与语言游戏:论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接纳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04期。
    张仁祥,2009,《流行语仿拟现象探析》,《文学教育(下)》第10期。
    张荣建,2004,《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比较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5期。
    张荣建,2011,《社会语言学的整合发展趋势》,《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4期。
    张廷国,2008,《社会语言学发展探究》,《文化学刊》第05期。
    张蔚虹,2011,《传统媒体视角下的新词语使用探讨》,《新闻知识》第04期。
    张蔚虹,宋立民,2011,《媒体使用新词语对语言稳定性的冲击》,《新闻爱好者》第13期。
    张文鹏,2010,《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历史审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8期。
    张文鹏,2010,《体育标语口号演化、变迁的价值审视》,《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第12期。
    张文鹏,高海明,2010,《建国6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回顾与审视》,《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第06期。
    张向京,2004,《流行语翻译中的三个问题》,《中国科技翻译》第01期。
    张辛欣,娄瑞娟,2010,《从模因论视角看流行语现象》,《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第12期。
    张亚冰,2010,《汉语新词语分析法探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张颖,马连湘,2003,《流行语略论》,《学术交流》第11期。
    张月辉,2011,《网络流行语“X哥”语义文化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03期。
    张振江,2007,《早期中英接触沟通语言的变迁——从葡萄牙语基础语言到英语基础语言》,《语言研究》第01期。
    张志毅,张庆云,1997,《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语文建设》第03期。
    张宗超,1991,《语言社会学初探》,《社会科学研究》第06期。
    赵爱武,2007,《时尚单音节流行语浅探》,《语文知识》第02期。
    赵改梅,王晓斌,2007,《模因与流行语传播探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02期。
    赵国燕,2008,《浅析语言经济学视域中的网络流行语》,《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赵恒茂,张维耀,1964,《男性女性化一例报告》,《江西医药》第10期。
    赵红梅,2002,《基于新词语语料库的修辞词汇化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04期。
    赵佳,1994,《社会流行语浅析》,《修辞学习》第03期。
    赵克勤,1988,《论新词语》,《语文研究》第02期。
    赵丽娜,沈向荣,2007,《流行语的特点及语言学、心理学解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第01期。
    赵平,2009,《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维吾尔族语言文化的变迁》,《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4期。
    赵蓉,2011,《从女性语言变迁看日本社会发展的轨迹》,《日本学刊》第03期。
    赵蓉晖,2003,《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外语研究》第01期。
    赵蓉晖,2003,《语言与性别》,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赵圣花,齐晓宁,2005,《流行语“~族”的认知解释及其文化背景(上)》,《日语知识》第08期。
    赵薇,2007,《从单位生产口号看个体行动的变迁》,《商业文化(学术版)》第07期。
    赵文学,2005, 《美英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赵彦杰,赵永彬,2009,《2008年汉英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前沿》第07期。
    赵艳芳,1996,《西方语言文化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向国语的进化:1840-1898》评介》,《国外语言学》第01期。
    赵莹,国金玲,2008,《语言进化对人类的影响》, 《今日科苑》第24期。
    赵元任、丁声树等著,1948,《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第一、二册)》,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越,2010,《ABB式网络人名新词语例析》,《辞书研究》第04期。
    郑东升,2009,《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观》,《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07期。
    郑丽,2010,《谈外来词发展特点及趋势——基于《新词语大词典》的词语测查》,《牡丹江大学学报》第03期。
    郑庆君,2010,《流行语“被+XX”现象及其语用成因》,《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01期。
    郑欣,1999,《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从校园流行语调查看当前城市青年流行语》,《青年研究》第10期。
    郑燕萍,2007,《关于仿拟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第04期。
    郑也夫,1993,《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郑柱子,2009,《广播使用流行语应注意规范化》,《中国广播》第09期。
    钟兰,2007,《从书记到总书记——中共中央最高领导称谓的历史变迁》,《当代广西》第20期。
    钟志奇,刘利,2008,《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6期。
    种海峰,2006,《论哈贝马斯的语言观》,《学术论坛》第02期。
    周福雄,2006,《当前流行语的心理因素透视》,《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04期。
    周国祥,2003,《流行语“绿色X”词族探微》,《语文建设》第08期。
    周红萍,2008,《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标语口号看时代精神的变迁》,《中国科技信息》第21期。
    周洪波,1994,《从隐性到显性: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兼谈新词新语词典的编写》,《辞书研究》第04期。
    周洪波,1994,《修辞现象的词汇化——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应用》第01期。
    周洪波,1996,《新词语中潜义的显义化》,《汉语学习》第01期。
    周洪波,1996,《新词语的预测》,《语言文字应用》第02期。
    周洪波,2005,《努力提高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水准》,《语言文字应用》第03期。
    周家华,2011,《试论清末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影响下的官职称谓变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周荐,2007,《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3期。
    周静,2009,《社会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新闻爱好者》第23期。
    周静,2010,《汉语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分析》,《学理论》第23期。
    周静,2010,《2007年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分析》,《经济研究导刊》第12期。
    周静,2010,《2007年汉语新词语体现的社会心态分析》,《科技信息》第08期。
    周流溪,1991,《印欧语言起源新说》,《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周流溪,1994,《“语言起源的一源论”书后》,《外语教学与研究》第02期。
    周漫莉,2011,《网络流行语及其语形辞格的象似性》,《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周庆生,1999,《西方社会语言学面面观》,《语言文字应用》第02期。
    周瑞敏,2006,《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1期。
    周炜,廖瑛,2011,《从新词到流行语:模因论解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第01期。
    周文,2002,《汉语新词语缀化特征及其分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2期。
    周怡,2010,《从五个流行语看新词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02期。
    周银新,唐德根,2008,《语言模因与文化进化》,《菏泽学院学报》第04期。
    周永惠,2004,《汉语新词语、新词义与新词词典编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05期。
    朱丽娟,王道阳,姚本先,2009,《大学生流行语的心理学研究》,《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02期。
    朱瑞,2011,《浅谈网络新词语“给力”》,《北方文学(下半月)》第06期。
    朱永锴,林伦伦,1999,《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第02期。
    庄和诚,1998,《新词语创造与语用原则》,《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
    邹纲,刘洋,刘群,孟遥,于浩,西野文人,亢世勇,2004,《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中文信息学报》第06期。
    邹嘉彦,游汝杰,2008,《汉语新词与流行语的采录和界定》,《语言研究》第02期。
    祖明远,2010,《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话语表达——以“俯卧撑”、“躲猫猫”等为例》,《新闻世界》第06期。
    Altman, C.1998, "Romani in contact:The history, structure and sociology of a language", Word-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Association 2.
    Anspach, Renee R.1988, "Notes on the Sociology of Medical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 Case Presentation",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
    Bennett, B.2008,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 Multilingua-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and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4.
    Brown, R., M. Ford 1961, "ADDRESS IN AMERICAN ENGLISH",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
    Chapman, Victoria 1996, " Sociology Needs a Common Language:A Response to Cole and Wallace", Sociological Forum 4.
    Childers, Thomas 1990, "The Social Language of Politics in Germany:The Sociology of Political Discourse in the Weimar Republic",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
    Conboy, Judith Lee 1978, " SOCIAL SITUATION, AGE AND GENDER ASSIGNMENT TO ENGLISH NOUNS:A STUDY OF SOCIOLOGY OF LANGUAGE", Mid-Ame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 1.
    Csordas, T. J.2009,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5.
    Deniz,K.2O12, "THE TERM OCAK IN TERMS OF LANGUAGE SOCIOLOGY", Turk Kulturu Ve Haci Bektas Veli-Arastirma Dergisi 64.
    Eder, D.2003, "Special issue on sociology of school and classroom language-Introduc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
    England, N. C.2003, "K'iche: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2.
    Ford, J.1975, The language of thought. Cambridge,MA:Havord University Press.
    Heap, James L.1981, "Free-Phantasy, Language, and Sociology:A Criticism of the Methodist Theory of Essence", Human Studies 4.
    Hertzler, J. O.1953, "Toward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Social Forces 2.
    Hoult, Thomas Ford 1972, "Social Forces 4.
    Jespersen, Ott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Jespersen, Otto 2008, 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Ghose Press.
    Karttunen, F.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32:Indigenous language use and change in the Americas", Ethnohistory 3-4.
    Lemert, Charles C.1979, "Languag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Structuralist Semiotics and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
    Marley, D.2009,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d Religion", Language Policy 2.
    Nekvapil, J.2002, "Sociolinguistics and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Sociologicky Casopis 4.
    Paul · Kay, Berlin · Brent 1991, 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dvoisky, D. G.2011, "Languages of sociology-verbosity or cacophony?", Sotsiologicheskie Issledovaniya 5.
    Reinecke, John E.1938, " "Pidgin English" in Hawaii:A Local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
    Roger Brown, Albert Gilman 1960,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Bobbs-Merrill.
    Scheuringer, H.1998, ""Towards a structure of language". A system and sociology of dialectics", Zeitschrift Fur Dialektologie Und Linguistik 3.
    Sivado, A.2009, "Defending the Sociology of Understanding Language", Szociologiai Szemle 1.
    Stevens, Paul 1982, Language in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rdhaugh·Ronald 1987, Languages in competition,Dominance,Diversity,and Decline. Basil: Blackwell.
    Wentworth, W. M.1998,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ology:A user's guide to sociological language", Contemporary Sociology-a Journal of Reviews 1.
    Wright, C. B.1895, "Two Parallel Studies in Sociology:A Comparison of Certain Features in a Drama by Shakespeare and One by Ibsen", PMLA ArticleType:research-article/Issue Title:Appendix Ⅰ and Ⅱ. Proceedings 1895/Full publication date:1895/.
    Yang, Yongling 1991, "How to talk to the supernatural in sharkspeare", Language in Society 20.
    Yitzhaki, M.1998. "The 'language preference' in sociology:Measures of 'language self-citation', 'relative own-language preference indicator', and 'mutual use of languages'", Scientometrics 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